范文一:备课的几个环节 一
备课的几个环节
华宁公司子弟学校 刘荣祥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在“备教材”上下功夫。
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在不违反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的教法上要有新的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 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
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要针对性的练习,利用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布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 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由典型以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三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辩证的解决问题。然而
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
2.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
范文二:教师备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教师备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备课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搞好备课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搞好备课呢? 作者结合自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课应做好五个环节的准备
1、“备教材”。教师备教材要做到:熟悉教材,明确教材的体系、知识的宏伟观结构、内在联系和内容的主次;结合大纲要求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只要吃透教材,才级消化教材,将精华传授给学生。
2、“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接受知识的程度) 要了如指掌,使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事例的选取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良好效果。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①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②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只有了解学生能力,知识水平,才能因材施教。
3、“备教法”。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同样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教法,更好地体现愉快教学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老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乐于接受就是好法。
4、“备练习”。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①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 显得薄弱;②练习题设计缺乏针对性;③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④课堂练习题型单调,无层次和坡度;⑤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纠错环节,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量度、难易度要适中;题型要灵活多样;设计既有基础知识题,又有能力提高题,体现梯度和创意,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
5、“备作业”。要做到精心换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
范文三:高职备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高职备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李诺娅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与督导中心 ,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认清职业教育目标 ,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去备课 , 优化教学内容 , 改革教学方法 , 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情境 , 方能收到理 想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高职教学 ; 备课 ; 教学大纲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 712. 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6/ZY(2007) 01-0004-03
无论是普通教育 , 还是职业教育 , 备课的重要 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这两种类型的教育 , 培 养目标有区别 , 教学方式有差异 , 因而备课的策略 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然而 ,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 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 来的 , 学科性教学体系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 而且近 年来高职院校快速扩张 , 许多本科生、 研究生一出 校门就被推上高职教育的讲台 , 他们不了解生产、 管理、 服务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 不理解职业 教育的特点 , 自然而然就将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 学习的套路搬到高职课堂 ,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 者认为 , 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之一是加强对教师备 课的指导 , 备课时尤其要重视以下四个环节。
一 、 领会大纲 , 认清培养目标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 学术型人才 ,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 技能型人才。对于 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 , 只有认清职业教育的培 养目标 , 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 , 有针对性地备课 , 使 教学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 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 果。要做到这一点 , 最佳途径是深入行业企业和与 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 亲自去实践中体会感受 , 同 时向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 , 但是由于各方面条 件的限制 , 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种情况下 , 学习 和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就显得尤其重要。
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 , 大多是由来自企业的技 术、 技能专家和学校的职业教育专家在深入调研的 基础上 , 根据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0而制定的 , 它以纲 要的形式规定了每门学科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 的地位、 教学目的和任务 , 知识技能的范围、 深度及 其体系结构 , 因此 , 它是高职院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 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 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 认清专业培养目标。只有 认清了专业培养目标 , 才可能围绕这个目标去实施 教学 , 做到纲举目张。由此可见 , 学习研究教学大 纲 , 不仅有助于我们汲取业内专家的经验 , 而且能促 使我们以职业教育的眼光来审视课程 , 改变以往的 思维模式 , 冲破学科性教学体系的藩篱。
此外 , 教学大纲还规定了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和大致的进度及要求 , 因此它能帮助我们全面而又 深入地认识课程的特点 , 在此基础上去从事教学 , 才能胸有成竹。如果不把课程教学大纲研究透彻 , 备课时单凭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 , 随心所欲 , 那么 备课时就可能拣了芝麻 , 丢了西瓜 , 就有可能走弯 路 , 甚至南辕北辙。
二 、 钻研教材 , 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又叫 /课本 0, 一课之 /本 0, 是教学的依据 和凭借。因此 , 通常所说的 /钻研教材 0, 是指对教 材结构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 , 要求是融会贯通 , 目 的是在教学时驾轻就熟。但是 ,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 育起步时间不长 , 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 /课程微观 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 因而 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 职业工作的需要 01, 更不要说不少课程至今仍在 借用的那些大学本科和专科的教材了。因此 , 教师
4 第 5卷 第 1期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 l 5No . 1
2007年 3月 Jour nal ofW uhan E lectric Po w er Techn ica l College M ar . 2007
*收稿日期 :2007-01-29
作者简介 :李诺娅 (1954-) , 女 , 大 学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与督导中心副教 授 。
备课时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习惯 , 只追求对教材内 容的理解和把握 , 恐怕在教学时就会捉襟见肘。 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 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 细心地对教材 的内容进行甄别、 选择和增删 , 另一方面还必须时 刻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 通过各种途径 , 去搜 集生产、 服务一线目前正在应用的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流程、 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 然后 , 根据 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 将二者进行整合。这就是笔 者所说的对教学内容的 /优化 0。
职教专家姜大源先生 告诉我们 :/一 般来说 , 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涉及事实、 概念 及理解、 原理方面的 -陈述性知识 . , 一类是涉及经 验及策略方面的 -过程性知识 . 。 -事实与概念 . 解 答 -是什么 . 的问题 , 而 -经验 . 指的是 -怎么做 . 的 问题 , -策略 . 强调的则是 -怎样做更好 . 的问题。 0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 就应以过程 性知识为主 , 陈述性知识为辅 , 即以实际应用的经 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 , 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 理解为辅。笔者认为 , 姜大源先生的论述可以作为 我们在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是否对路 , 编排顺序是否妥当 , 这是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 只有根据职业教育 的特点和需要 , 花大力气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 , 才 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如果照本宣科 , 必将 事倍功半。
三 、 选择教法 , 突出能力培养
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好不好 , 能 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 选择和运用。因此 , 人们常用 /教学得法 0或 /不得 法 0来概括和评价一个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 力。这说明 , 教师在教学上要想获得成功 , 决不能 忽视对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以前 , 课本和教 师是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 , 因此学生希望教师多讲 一点 , 讲清楚 , 让他们听懂弄明白就行 , 教师可以 /一支粉笔一张嘴 , 上课从头讲到尾 0。而现在进 入了信息时代 ,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信息 , 而且他们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 , 不仅学到知 识 , 学到技能 , 还要感受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的喜悦。因此 , 现在的教师如果不在教学方法上多 动脑筋 , 还是单调乏味地 /满堂灌 0, 不仅教学效果 会大打折扣 , 而且还可能使学生厌学。所以我们在 备课时一定要在琢磨教法上多动脑筋。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重心不是 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 而更多的是 职业能力的培 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备课时在教学方法的选 择上要尽可能考虑那些形象、 直观的 , 能将理论和 实践结合起来的 , 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 动的方法 , 如演示实验、 案例分析、 现场参观学习、 社会调查、 多媒体运用 , 等等 , 而尽可能少用培养抽 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 如 :下定义、 作解释等等。 每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 不能绝对地 说哪种方法好 , 哪种不好。某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 方法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 而另一堂课就可能需要 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不同的教学对象 , 即使是 同一个知识点 , 也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 同一项技能训练 , 也可能需要采取 不同的训练方 式。因此 , 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 千篇一律。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 , 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 , 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出发 , 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的优良教法 , 才能 在施教过程中 , 教师乐教 , 学生乐学 , 学以致用。
四 、 创设情境 , 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 更是举足轻重 , 因为职业教育 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 它的专业和课程都是根据 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来设置的 , 而所有的职 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职业情境中进行的 , 所以创设 职业情境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正因为如 此 , 发达国家的高职学院一般都建立在著名的大企 业周围 , 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 H EG 等大企业 , 漫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 大化工企业之一的 BASF 公司。这样做既便于校 企合作、 产学结合 , 使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实现零 距离对接 , 又便于教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职业情境 来从事教学。
拥有 /地利 0优势的教师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 这种优势。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 我们目前许多职 业院校尚不具备这种条件 , 大多数教师目前仍然只 能在老式的教室里上课 , 这就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地 去创设有利于进行职业教育的情境。所以我们在 写教案前 , 要考虑这节课在什么样的情境里施教能 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 能否将教学地点从教室换 到实验室 , 甚至企业的某个车间或某台设备前 ? 如 果只能在教室里进行 , 则应该考虑可以借用哪些道 具和教具。道 具和教具包括 实物、 标本、 挂 图、 模
第 5卷第 1期 李诺娅 :高职备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型、 多媒体、 投影、 影像、 C A I 课件等等 , 有的需要四 面八方去搜集 , 有的则 需要我们劳心 费力地去制 作。精心营造出特定的职业环境和氛围 , 不仅能巧 妙地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职业情境之中 , 有助于他们 进入今后将要扮演的职业角色 , 而且能大大提高他 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 增强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 ,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在明确职业教育 目标的前提下 ,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去备课 , 尽可能 优化教学内容 , 改革教学方法 ,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的教学情境 ,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
1见姜大源 5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 (一 ) 6, 载 5职业 技术教育 6(中国人民大学 ), 2006年第 4期 , 第 13~19页 。
So m e I mportant L i n ks on P reparing Lessons in H 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 iN uoya
(Educatio n S tudy &Superv is i n g Cen te r , W uhan E l e ctr i c Pow e r Te chn i c a lCo ll e g e, W uhan 430079)
Abst ract :Teachers i n H i g her Vocati o na l Co lleges must identify vocational education goa ls and need to prepare lessons o ri e nti n g to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o opti m ize teach i n g m ethod and refor m teach i n g m ethod , and to create a teach i n g scenario w hich is helpful to culti v ate students 'vocati o na l ab ility . Only by a ll of t h ese above can achieve the i d ea l teachi n g ach ieve m ents .
K ey w ords :H igher techn ica l education ; lessons preparati o n ; teach i n g sy llabus ; teaching conten; t teachi n g m eth -ods ; teach i n g scenario
(审稿 :杨上游 编辑 :邝能敏 ) (上接第 3页 )
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场所 , 成为学生成人、 成才的 重要阵地。
/打铁还靠本事硬 0, 较强的职业能力 , 忘我的 敬业精神 , 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 件。这些前提条件决不是做教师之前就有的 , 而要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得以提升。有了上好一 堂过硬的课的本领 , 还要处理好教材、 教案和讲授 之间的关系 , 做到课前备好课 , 精心设计教案 ; 课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 证 ; 课后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 进行反思。这样经过 长期的打磨 , 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 不断从受 教育者身上吸取营养 , 从同行那里获取经验 , 在充 分发挥自己教学特长的基础上 ,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 学风格 , 把上好一堂课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 踏踏 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Rational R eflections on G iving a G ood Class
Chen Yunzhi
(Wuha n E l e c tric Pow e r Tech n ica l Co ll e g e, W uh an 430079)
Abst ract :Entitled i n ho w to g ive a good class , t h is thesis analyzes the qua lity and require m ents that a teacher shou l d possess fro m the fo llo w ing three aspects :how to update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s ; how to pro m ote teach -ers 'teach i n g and research ab ility ; and how to w el-l dea l t h e re lationsh i p s a m ong teach i n g resources , teach i n g p lan and l e ssons -g i v i n g .
K ey w ords :Lessons -g i v ing ; teach i n g concepts ; teach i n g stud ies ; students -oriented; relati o nships
(审稿 :杨上游 编辑 :李诺娅 ) 6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3月
范文四:一般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般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不可少的
一般为:“1. 自主先学、 2. 小组讨论、 3. 交流展示、 4. 质疑拓展、 5. 检 测反馈、 6. 小结反思 ” 。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 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 自主先学 ” :是后续学习的基础。由学生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间 段内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后提 取出课堂学习的主要问题 (即知识点、重难点 ) 。学生带着思考和质疑 进入讨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目的;同时,给予一定限度的 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的自主性, 保证不同学习速度学生 “ 异步 ” 学习的 公平机会。
“ 小组讨论 ” :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 “ 兵教兵 ” 实 现 “ 一对一 ” 的教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生交 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 交流展示 ” :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 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 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 等综合能力。
“ 质疑拓展 ” :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 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际竞赛、互 教互议、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 性思维。
“ 检测反馈 ” :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
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 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
“ 小结反思 ” :是建立知识联系, 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 引导学生概括、 小结课堂上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 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
范文五: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二、分析教科书。
分析教科书,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分析教科书,不仅要了解每一课的内容和具体的知识内容,还应分析每一课的结构、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三、分析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否采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四、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依据,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需要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亦即重点知识。在每课中均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统领性、代表
性、典型性等特点。
教学难点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而非教师的教学角度。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存在认知障碍、理解困难或实践难度大的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是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难点绝对不能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学生在理解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难等,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属于知识的范畴,需在知识的层面上确定。
教学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需在认知层面上确定。即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亦即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
对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每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一致的,难点则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五、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
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
六、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探究活动等。
1、讲授式
讲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分析和讲解,将一个抽象、艰涩的概念或曲折、繁复的情节,比较生动、浅显、线索清晰地告诉给学生,很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较少,无法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知,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是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或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研讨等方式,完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学习,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研讨活动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能起到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实际获得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直接接触和尝试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作用。
3、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即学生探究性学习,系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个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理解、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或产生自己观点的准备和认知全过程。不失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但学生自己在完成包括收集资料在内的学习和认知全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中,先期的准备工作,即材料收集,常受所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及设备的制约,或家
庭条件的限制。故学生要独立完成探究式教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七、编排教学过程。
八、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
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必须精选。
二、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四、选用的材料需配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九、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和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程序和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程序和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必须关注学生如何学。 1.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活动
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二、教师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应根据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必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一定要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和训练、掌握学习方法、技能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补充材料,应与教科书已有的材料在学生阅读的技巧、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要有所区别。 2.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
常态(常规)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导入、内容讲解、组织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组成。
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
用。
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特征鲜明、外观奇特的形象资料,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迁延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思维。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 内容讲解
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 初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这个过程和环节时,不仅需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将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直观、想象的教学手段及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也可以使用表述性、情节性强,记述清晰的第一手材料,向学生展现一个可以感知的知识。
组织课堂活动
阅读与归纳
置疑与解析
质疑与解疑
分析与讨论
换位思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思维和认识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根据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通常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以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把握重点。
在教学的这个环节上,吸引学生的参与,实际也是对他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一种训练。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的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教学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
课堂练习或作业
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设计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原则
1.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测对本课涉及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实际应用。 2.摒弃用课文原文作题干,让学生抄书的做法。建议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解决新问题。
3.题型应多样,尽可能不用填空、单选题。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应该逐渐增加分析、判断、评价等客观题。
5.对一种学习技能或方法,应该在一个时间段内,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以使他们能熟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