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一、 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一)、H-O定理的几个重要假设及意义。
(二)、H-O定理的内容、推导过程。
(三)、H-O定理均衡的模型。
二、从贸易中看H-O定理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一)、中美之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
1.中美之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现状分析。
2.局限性分析。
(二)、亚太工业带之间相似工业产品的贸易。
1.亚太工业带之间相似工业产品的贸易现状。
2.局限性分析。
(三)、一些具有特殊需求偏好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1.一些具有特殊需求偏好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状。
2.局限性分析。
三、H-O模型对于当代国际贸易实践的意义。
(一)、对H-O理论的验证分析。
(二)、H-O模型对于现代国际贸易实践的意义。
1.对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意义。
2.对一国收入分配的意义。
3.对国际要素价格的意义。
范文二:要素禀赋差异理论对总部企业聚集的验证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47
要素禀赋差异理论
对总部企业聚集的验证
素禀赋差异理论的渊源及
其 意 义
要素禀赋差异的理论渊源出自于比较 优势理论。 最早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亚当 ? 斯 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其认为由于不同地 区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造成地区间劳动 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导致了 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后来,李嘉图在绝 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对 优势理论” , 认为即使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 相比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其仍 然可以选择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进行 专业化生产,并与其他地区相互交换,使 彼此都获利。
进入 20世纪以后,比较优势理论得到 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 素禀赋差异理论” , 其用要素禀赋的差异来 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认为国际贸易、 地域分工的产生源自于各国或区域间“生 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因此通过国际 分工与贸易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
要
■ 刘 凯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 ZZ061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常 规性生产资源充裕的区域,总部型企 业表现出向战略性生产资源丰富的城 市地区集中的趋势,要素禀赋差异理 论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解释。本文分别 设计了总部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的生产 函数,通过对两者利润的表达,来分析 总部企业与生产基地分离并向城市地 区聚集的行为能够为单个企业乃至整 个区域经济带来的正向效益,为总部 企业聚集提出证明。
关键词 :要素禀赋 理论模型 总部 企业聚集
要素的区域不同分布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具体地说,如果存在两个区域 A 和 B, A 区域中以信息技术和高智力人力资本为 代表的战略资源的供给能力大于 B 区域, 也就是 A 区域的该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之 B 区域要低。 如果用 P AT , P BT 分别代表 A 地 区和 B 地区的战略资源平均价格水平,那 么可以得到:P AT 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在于:按照各个 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的特点来安排生产的 地域分工,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实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各个地区都获得相 对较大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因此,按 照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的观点,劳动密 集型产业应集中于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区 域;市场导向的产业应集中在主要的市场 区;以管理研发为主要职能的总部型企业 就要集中于信息技术发达、 基础设施完善、 高智力人力资本供给丰富的中心城市地区。 生产函数的设定 首先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企业 的生产分为两种价值的创造活动,一种是 最终产品的生产活动,另一种活动是对产 品的设计、 研发和管理的创造活动。 最终产 品的生产,要由企业中的生产加工部门来 完成,如果总部企业已经完成了与生产基 地的分离,那么最终产品的生产环节就完 全由处于常规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的生产 基地来完成 ; 而对产品的设计、 研发和管理 的创造活动,要由企业中的管理研发等部 门来完成,如果总部企业已经与生产基地 在空间上分离,形成了独立的法人实体的 总部企业,那么这部分职能就无法依靠生 产基地来完成,而要依赖于处于战略资源 相对丰富的中心城市的总部型企业来完成。 为研究单个企业的生产过程,需要先 设计生产型企业与总部型企业的生产函数。 对于生产型企业,它生产的最终产品需要 战略资源和常规资源这两类资源的投入, 且二者是无法完全代替的。同时,由于生 产型企业无法独立完成对于产品的设计、 研发与管理, 因此在形成最终产品之前, 需 要总部型企业提供管理、信息、技术的支 持和服务,所以把由总部型企业利用战略 资源这类生产要素为生产型企业提供的支 持和服务看作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 节,并将其成果看作是一种中间产品,这 样可以得到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1) 其中,Y 代表生产型企业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产量,X 代表总部型企业生产中间 产品的产量,N 代表生产型企业生产最终 产品所利用的原材料、普通劳动力等常规 资源的数量。 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得知,生产函 数为各要素的单调递增函数,一阶导数大 于零,即随着中间产品和常规资源投入的 增加,最终产品的产量会相应增加,用数 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1.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 地 理与贸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魏守华. 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 及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2 (4) 对于总部型企业,它生产中间产品的 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利用总 部企业聚集地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人才 等资源优势,为生产型企业提供管理、研 发等服务,创造的是经济附加值高的中间 产品, 在整个价值链中处于高端的区位。 因 此, 可以将总部型企业的生产函数设计为 : (5) 式(5)中 T 代表总部型企业生产中间 产品所利用的信息、技术和高智力人才这 一类战略资源的数量; ρ代表该总部型企 业所处的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总部企业聚集 的程度。 ρ可理解为一个相关性指标,它 代表着某一总部型企业在其所处的区域中 所获得的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正向的外部经 济,聚集的程度越高,该企业与其他总部 型企业的联系越紧密,共享信息、技术等 越便利,对于该企业生产中间产品的效率 的提高越有益。因此可以推断:0<><1, 并且,x="" 是="">1,> 另外,与生产型企业相同,总部性企 业生产函数也隐含着如下数学关系: (6) (7) (8) (6)式表示总部型企业生产中间产品的 数量随着战略资源投入量的增多、总部企 业聚集程度的加大而增加,生产函数为其 中两个要素的递增函数,一阶导数大于 零。 (7)式表示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即随着战略资源投入的增大以及聚集程度 的提高,中间产品的生产数量是以递减的 速度递增的,体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普遍 经济规律。 (8)式体现出中间产品的生产函 数中两种要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其混合 偏导数相等。 企业与区域利润的表达 在明确了总部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的生 产函数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对两种类型的 企业生产过程中利润的表达,来体现总部 企业与生产基地分离并向中心城市聚集的 这种行为能够为单个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经 济带来的效益,从而说明总部企业聚集的 根本原因。 本文按照生产的顺序,首先研究居于 中心城市 A 中的总部型企业创造中间产品 所获得的利润。如果用 P X 来表示中间产品 的价格,当中心城市 A 中拥有的总部企业 个数为 n 个时,每一个总部企业在一定期 间内所获得的利润为: (9) 公式(9)中, X i (T i , ρi ) 表示中心城 市中总部企业聚集区域中的某一个总部企 业的生产函数, T i 为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 生产一定 X i 个中间产品所需要投入的战略 资源的数量。 在得到(9)式的基础上, 可以很容易地 通过加总的方式,得到中心城市中 n 个这 样的总部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中间产品的 利润总和: (10) 按照同样的思路,研究位于常规资源 相对充裕的生产基地中企业所获得的利润。 如果用 P Y 来表示最终产品的价格,当生产 基地 B 中拥有的生产型企业的个数为 m 个 时,每一个生产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 得的利润为: (11) 在公式(11)中, Y j (X j , N j ) 代表生产 基地中某一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函数, N j 为 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Y j 个最终产品所 需要投入的常规资源的数量, c j 代表着其 生产最终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中间产品时所 有付出的成本,包括中间产品的价格、交 通通讯以及信息传递的各项费用。在函数 c j (X j ) 中, c j 与 X j 是成负相关, 即随着中间产 品创造的增多,生产型企业获得中间产品 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会相应下降。 在得到(11)式的基础上,同样通过简 单加总的方式,就可以得到某一个生产基 地中,所有 m 个生产型企业生产最终产品 的利润总和: (12) 在得到(10)与(12)式的基础上,可以 得到总部企业聚集的中心城市 A 以及生产 基地 B 中所有企业的利润总和: (13) 从(13)式可以看出, 由于中心城市与 生产基地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带来 的企业针对不同资源需求的地域选择。 从整个区域的利润总和上看,利润的抵 消项分别采取的是,在中心城市中有较 低价格的战略资源的成本付出,以及在 生产基地中有较低价格的常规资源的成 本付出,而与总部企业从生产基地分离 前增加的成本项目 c j (X j ) 中的信息传递成 本,在信息技术以及交通通讯逐渐发达 便利的条件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 越来越微不足道。 因此, 从利润总和的表 达式来看, 总部企业从生产基地分离, 并 向中心城市聚集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 展会带来正向的经济效益,而这种效益 体现在处于该区域中的每个企业利润的 增加上,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确实 构成了总部企业聚集的根本动力。 如果对(13)式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研 究总部企业聚集的程度对区域中利润总和 的影响, 通过将 Total π对于 ρ做一阶偏导, 就可以得到: (14) 分析 (3) ~(14) 式等号右边的各项:由(6)式可以得出 , 而再由(2)式 可以得出 的结论;对于第 三项,由于 X 与 c 是负相关的,因此,有 ,所以可以得到: 。 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公式(14)式大于零的经济意义在于, 整个区域的利润总和与总部企业聚集的程 度是成正相关的, 总部聚集的程度越高, 总 部企业与其他居于同一聚集区的其它总部 相关性越强,对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乃 至包括生产基地的整个区域的经济的正向 影响就越强。总部企业的聚集对企业和聚 集地区都产生了正向的经济效益,进一步 说明了总部企业聚集的经济动因。 企业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 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进展 引言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 theory,简称H—O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俄林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 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对要素相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供给较充裕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而相对供给较稀缺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国家间要素相对价格差异是由要素相对供给或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通过严密的分析,俄林得出了结论: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便贵,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要素禀赋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要求生产规模大、批量大、标准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差异化则要求小批量、多品种、多样化,从而减少价格参照系,为生产者提供操纵价格的余地。这种小批量、多品种意味着单位产品的成本比较高,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效果。如果一国既希望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又希望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厂商的市场规模,因而大规模生产有了市场保障。国际贸易将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到各国的市场上去,在每一国市场上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对于消费者来说,小批量的差异产品价格是比较低的,因而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这种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差异产品的基础上的,因此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1 基于要素禀赋的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薄弱环节 1.1 研究趋势 随着要素禀赋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要素禀赋理论研究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趋势。一是要素禀赋理论研究内容空间范围的放大,要素禀赋理论研究已经从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对国家、地区分工的影响研究逐渐转向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贸易、产业经济、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组织发展等众多领域。二是要素禀赋理论具体问题研究和具体领域的细化,对于要素禀赋理论与具体实践运用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定量分析手段转向以实证分析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更为科学、完善,研究领域更加细化、深入。三是要素禀赋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的梯度升级,无论是对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还是对于实 践具体领域的研究,逐步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对具体应用领域具有重大的指导性作用。 1.2 研究热点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条件下,资源要素禀赋理论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存在以下热点: 1.2.1 国际贸易领域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趋向于从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角度考虑,分析国际贸易中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及其对本地区贸易产业结构影响。当前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支撑和组成部分,在相关研究和分析上更加注重对国家或地区要素禀赋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通过动态比较优势分析,为相关国家或地区选择适宜本国家或地区贸易产业链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指导。 1.2.2 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是近些年来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信息元素催生了新的产业的诞生、发展,也使一些传统产业面临两难的发展境遇。随之信息技术的推进,世界经济和产业链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影响着各国家和地区产业格局的调整和重组。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的战略调整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要素禀赋条件对地区产业发展与出口的影响、要素禀赋条件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形成、信息资源禀赋要素在传统与新兴产业中的价值体现等促进了要素禀赋理论在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中的研究和应用。 1.2.3 企业组织应用 要素禀赋理论在微观企业组织层面发展战略研究是近年来要素禀赋理论较为深入和关注的具体领域之一。企业组织资源禀赋条件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的支持、基于现有要素禀赋条件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素禀赋条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组织发展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审计转变对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基于要素禀赋条件的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当前要素禀赋理论在此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 1.2.4 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 随着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社会转型发展、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时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成为相关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内容。如何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来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又一研究热点领域。 1.3 薄弱环节 1.3.1 基本理论研究进展缓慢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核心概念和四个基本定理。两个核心概念是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和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四个基本定理则分别是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Factor PriceEquilibrium,FPE)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 (Stolper-Samuelson,SS)定理和雷布津斯基(Rybcznski)定理。通过相关文献搜集和资料查阅,发现近些年要素禀赋理论精湛缓慢,有突破创新方面较少,更多的倾向于要素禀赋理论对具体领域或问题解决的研究。 1.3.2 区域化研究重视不够 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与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世界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通过建立相关问题解决机制,在解决地区贸易、经济发展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要素禀赋的区域化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更多还是基于区域经济主体利益关系来研究区域问题。 1.3.3 经济空间及产业布局研究不足 经济空间的研究是经济学领域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但目前的经济空间研究更多的是从区域经济地理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要素禀赋只作为经济地理在经济空间领域研究的一个因素来对待。此外对于产业布局的研究,经济学者更多的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产业布局问题,资源禀赋要素在产业布局中的影响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力。 2 相关政策建议 2.1 基于要素禀赋的小企业发展战略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密集与劳动密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其使用资源的资本劳动比越来越大,即等量资本吸纳的劳动越来越少。因此,中小企业在要素禀赋上应采取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发挥中小企业本身劳动丰裕的比较优势。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一是降低创业的壁垒,其二是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 2.2 基于要素禀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力资源要素禀赋很高、信息技术和科研转化为生产了的能力很强,对外贸易较中西部地区有很大区位要素禀赋优势。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还只是潜在的资源,还需要经历向现实资源的转化。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在比较优势战略下,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梯次推进”的战略,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协调发展。 2.3 基于要素禀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化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国家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由开始的第一产业为主,发展到了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同时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 重迅速上升的新阶段。根据当前要素禀赋条件,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采取良好的产业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要素禀赋结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石。按照要素禀赋结构确定本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有自生能力的产业来参与国际贸易、积累资本财富的发展战略才是科学的发展战略;赶超的发展战略虽然看起来前景美好,但因为要素禀赋的限制,其对经济发展还可能有反作用,欲速则不达。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正式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的结果。随着资本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我国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动态的调整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是我们国家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特点。在竞争日趋激烈和技术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形下,研发投资和制造投资的折旧年限也在不断缩短。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和降低成本,某些研发成果一旦具备了商业成功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和东道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有机结合,就会迅速投放到东道国市场上,以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收回成本。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转移的方式就可能由以往只转移成熟技术,发展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任何阶段都会发生转移。中国制造业应在发挥自身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介入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分工体系,在“干中学”中不断积累内生的比较优势,并在某些关键产业环节和关键技术领域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实行跨越式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并由此享受升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 从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变化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的要素禀赋论的内容不断的趋向于资本、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等方面,而生产要素禀赋论本身的内在假设、产业集聚、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等其他方面形成了国际产业转移本身的刚性,而且特别是一些新要素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的传播与移植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壁垒。但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不但没被证明是产业转移趋势的阿基里斯之踵,而且正如开篇所提出的,国际产业迄今已经经历过几次转移而且正有新的发展趋向,那就是知识化、科技化、高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意味着国际产业转移刚性并非不可突破,对国际产业承接国而言,就要不断进行市场化改革,使经济趋向良性循环,国际产业转移要承接有“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培养新要素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育自己的动态比较优势,建立钻石般坚固的国家竞争优势体系。 参考文献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ent Theory),又称要素比例说 (Essential Factor Proportion Theory),简称赫-俄原理(H-O Theory),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1959年)和俄林(Beifil Goffhand Ohlin,1899—1979年)的学说。代表作:《域际和国际贸易》。俄林在该书中采用了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禀赋学说,因此又被称作赫克歇尔-俄林原理,这一原理是在比较成本论基础上的一大进步,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借鉴的意义。 要素禀赋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除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理。狭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禀赋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又称H—O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其基本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 要素禀赋论基于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一假设目的是为了便于用平面图说明理论。 2、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这一假设主要是为了便于考察要素禀赋,从而考察要素价格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3、假定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即增加某商品的资本和劳动使用量,将会使该产品产量以相同比例增加,意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利益。 5、假定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尽管是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亦即无一国是小国。 6、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则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相同。 7、在两国的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全的。这是指市场上无人能够购买或出售大量商品或生产要素而影响市场价格。也指买卖双方都能掌握相等的交易资料。 8、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转移的。这是指在一国内部,劳动和资本能够自由地从某些低收入 地区、行业流向高收入地区、行业,直至各地区、各行业的同种要素报酬相同,这种流动才会停止。而在国际间,却缺乏这种流动性。所以,在没有贸易时,国际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终存在。 9、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生产专业化过程可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 内容: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共同点: 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 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要素禀赋理论 一、贸易源于“上帝的恩赐” 19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此作为理论基石,揭开了资本剥削雇用劳动的奥秘,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规律,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了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抗,资产阶级学者纷纷放弃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这种“去劳动价值论”的倾向在贸易理论领域中集中地表现为重新构建比较优势赖以建立的基础。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贸易学说是以古典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上劳动耗费的相对差异,分别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约翰·穆勒尽管在论述相互需求原理时还是用单位劳动生产效率的相对差异作为各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原因,但他却将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价值的决定归结为贸易双方的消费偏好和其他一些具体情况自我调整至进口需求恰好足以相互支付的过程,即所谓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着商品的价值。 劳动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已经很难看到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从根本上抛弃了古典劳动价值论,仅仅把国际贸易中有关各方的比较优势作为“既定的前提”,直截了当地把他的均衡价格理论用于对贸易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国际贸易条件取决于有关各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的国际供需理论。只是从那个“既定前提”中尚能看到古典劳动价值论的一丝影子而已; 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和伯梯尔·俄林提出并建立起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论框架以后,活生生的劳动就仅被看作是等同于资本、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的一种一般生产要素,虽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赖以建立的基础却已经不再是劳动,而是变成了“上帝的恩赐”(The Gifts Given by the Nature)。古典劳动价值论在赫克歇尔和俄林那里已经荡然无存,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同古典劳动价值论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要素禀赋理论承认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现实基础,但却脱离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轨道,另辟“蹊”径,用各国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取代各国在商品生产与贸易中的劳动投入,开拓了国际 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路子。因此,要素禀赋理论一经创立,就在国际经济学界广为传播,被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以及以后国际贸易理论诸多流派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埃利·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犹太裔瑞典经济学家,1897年起在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研修史学与经济学,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1909年受聘于新成立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院任经济学与统计学教授。赫克歇尔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经济史学领域,他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31年出版的两卷本《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Two Volumes)。埃利·赫克歇尔在国际贸易理论上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他191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中。在那篇重要论文中,赫克歇尔在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并论述了后来被概括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的基本观点。 赫克歇尔指出:“只有当贸易能给参与贸易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时,贸易才能展开并得以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利之驱动方有国际贸易。这个“更大的利益”源于“一国通过生产它种商品并且将之同本国所需的此种商品相交换这种间接的方法,比自己直接生产该种商品能够更为顺利地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一国同另一国相比,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方面的差异则是比较成本差异,进而也是国际贸易的必须条件”。所谓“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方面的差异”即是指“国与国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各异”。可见,赫克歇尔主张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 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伯梯尔·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继承和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贸易思想。作为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对乃师推崇之至,自陈“从赫克歇尔的教学和各式精彩演讲中受益匪浅”。俄林192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1930年任教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1930年以后的36年时间里,一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任教。俄林1933年出版了他的成名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no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证。由于俄林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卓越贡献,他与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埃利·赫克歇尔和伯梯尔·俄林先后提出并建立起了要素禀赋理论体系以后,上世纪40年代以来,众多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斯托尔帕(W. F. Stolper)、雷布钦斯 基(T. M. Rybczynski)等人,都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其中尤以保罗·萨缪尔森在1949年发表的题为《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 (International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Once Again)的重要论文最负盛名。在那篇论文中,萨缪尔森运用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对要素价格均等化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国际经济学界又常常将要素禀赋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Heckscher-Ohlin-Samuelson Model)。 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适应当时那个年代经济学研究中“去劳动价值论”的需要,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上独辟“蹊”径,将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以及各种商品生产中相关生产要素耗费的相对比例引入了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他们虽然也认定比较优势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前提,但却将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作为它们享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虽然他们在分析研究中也是使用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型,但却将传统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过渡到了“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 (Two-Country-Two-Factor-Two-Good Trade Model),即所谓“2×2×2贸易模型”(2×2×2 Trade Model)。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俄林看来,“空间”(Space)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空间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第一,生产要素是被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以内,因此难以移动;第二,运输费用和其他一些障碍也阻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这样一来,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各个国家之间就产生了某种自然差异,即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可见,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的理论假定前提仍旧是生产要素的国际不流动。 俄林将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归结为人们在个人能力上天生的差异。“每个人天生获得的才能使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当工程师,另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当医生或律师,还有一部分人更适合于做花匠”。进而,他将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分析推演至国家的经济行为。“各个国家的情况同每个人的情况一样,生产各种产品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其所以如此,“皆因为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各异”,而且,“正是因为一国各种要素的比例决定了它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的适应性”,“一个国家当然不可能生产出需要使用本国所不具备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据此,“一个国家最适合于生产需要更大比例地使用该国拥有的相对丰裕的要素的那些商品,最不适合于生产需要更大比例地使用该国国内拥有量最小或完全不拥有的要素的那些商品”。俄林强调指出,“这就是国际贸 易的原因”。基于这样的原因,“每一个国家在密集地使用该国丰裕而价格低廉的要素的那些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按照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分析论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作如下概括: 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的使用方法和价格,因而也就决定了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的成本差异,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成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因此,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现实基础。 要素禀赋理论,将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方面的相对差异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素禀赋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 四、丰裕、稀缺、密集 要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必须弄清楚丰裕(Abundance)、稀缺(Scarcity)和密集(Intensity)这样三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如何正确判断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以及如何正确判断一种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的问题。 首先,要对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状况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即认定一个国家同它的某一个贸易伙伴国相比究竟何种生产要素相对丰裕(Relative Abundance),何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Relative Scarcity),需要使用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标准。 实物标准(Physical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实物标准,指的是两个国家的两种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如果用L和K 分别代表A、B 两国的劳动要素存量和资本要素存量,则 <表明A国劳动 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B国资本要素相对丰裕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 经济标准(Economic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经济标准,指的是两国劳动要素的价格——工资(Wage Rate)和资本要素价格——利息率(Interest Rate)的相对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因此,经济标准又可以称为价格标准(Price Definition)。如果用W和I分别代表A、B两国的劳动要素价 格和资本要素价格,则 <表明A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 缺;B国资本要素相对丰裕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 用实物标准判别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指标是“资本/劳动比率”( Ratio),用经济标准(或价格标准)判别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指标 是“工资/ 利息比率”( Ratio)。可见,无论采用实物标准还是采取经济标 准,某个国家何种生产要素相对丰裕,何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都只能就两国间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或要素价格比率的相互对比来做出判断。也就是说,要确定各国生产要素丰裕或稀缺的性质,其国内生产要素的绝对存量或要素价格的绝对水平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其次,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要对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密集性质做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的判断,即认定此商品同彼商品相比较而言,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资本密集型商品,反之,彼商品同此商品相比较而言,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非劳动密集型商品,至关重要的同样是要看在它们各自的生产过程中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 假定F商品的生产函数分别为1F = 8K + 4L,C商品的生产函数为1C = 6K + 2L,则=2说明在F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每投入1单位劳动要素,需要为之匹配 2 单位资本;=3说明在C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每投入1单位劳动要素,需要为之 匹配3 单位资本。<表明,相互比较而言,F商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商品 (Labor-intensive Good),C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intensive Good)。范文三: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进展
范文四:要素禀赋理论
范文五:要素禀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