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和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构成。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用具:
学生分组实验: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教师:电路板、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出示电路板,并投影问:是什么?在哪见过?(学生回答)
见到电路板,有什么感觉?或想知道什么?
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1)学生检查并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做课本P101图5.2-1实验。(师生讨论,并投影出几种连接方法——短路、断路和通路)
让一组学生把自己连接情况展示出来(或上黑板连图5.2-1)
(2)闭合开关后,观察灯发光→问:对于这个现象,你想
提出什么问题?(I的形成?条件?电池的作用)
课件演播:电流的形成
板书: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老师说明电流方向的规定。
学生把电池对调后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发言)
但有一种叫做半导体二级管的电子元件,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即:单向导电性。
二、电路的构成
刚才大家连的电路是最简单的电路,你认为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
(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构成)
介绍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①电源——将其他形成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源、学生电源等)
②用电器——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在电路中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是电流流通的路径。
2、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板书:2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源。 ②电路是闭合的。
三、电路图
师:画图时如果把实物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常用规定符号来代表它们。介绍课本P104图5.2-8。学生练习画电路图:课本P104“想想议议”投影画电路图的要求:
小结板书内容
练习课本P105 1、2、3、4
范文二: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流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第十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
为降低学习梯度,教材回避了以往教科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电流”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另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也要求“知道电流,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所以,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而是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从而有效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
(1)思维特点
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即概念思维能力日益提高,这一点
表现得十分明显,并且成为初中时期学生的有代表性的特点。初中生对于各种事实、现象、相互联系的解释和说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利用任何事实和现象来揭示隐藏在人的思想中的最意想不到的因果结联系。九年级学生虽然不是刚刚接触物理,有对于新的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
(2)心理特点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初中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3)知识基础
还没有接触过有关电学的知识,对于电学,是零基础。但是经过前一节两种电荷的学习对于电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接受这一新的概念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会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分析和转化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巩固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的电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难点: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性,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相互转换。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探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情景导学法:采取播放视频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让学生明白学习
的方向和明确学习的目标。
2、师生互动法: 课堂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展开教学,
其中包括师生问答互动、生生讨论两部分,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和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启发式教学:毕竟该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需
要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完成改一阶段的学习。
【学法指导】
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
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设备】
多媒体电脑平台、干电池、小灯泡、电源、导线若干、开关、多
媒体课件、二极管。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复习1、正负电荷的规定, 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生回答老师以便于学生对
巩固 2、电荷间作用规律, 学过的内容进行提所提出的问题 上一堂课知识
3、验电器的原理, 问。 的回顾,并且加
4、摩擦起电的实质 强之前知识的
5、导体善于导电、绝印象,并且起到
缘体不善于导电的原承上启下的作
因,金属导电原因, 用。
导入老师运用多媒体展观看PPT,思考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凤凰、长沙
新课 示一些关于电的美夜景图的特点。 是同学们更加两地的夜景图片。
丽的图片。 直观的了解电
的知识。通过师
生交流逐步引
入关于电的课
题《电流和电
路》。
活动1、准备小灯泡一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1、电流的形成
探究 个、一个开关、一并且分组进行我思考能力,并讨论:电流是怎样形成
节电池(带电池盒)实验,设计一个且训练学生的
的, 和一些导线 简单的回路使交流合作能力。
2、教师点拨根据上灯泡亮起来 调动他们探究
一堂课的有关知识积极性。
分析讨论与此同时
教师提问,学生阅
读课本并归纳、分
析,如何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分
析。
引出老师根据学生的结1、学生交流讨 1、什么是电流,
概念 果,结合书本进行论后实验得到
总结 的结论
1、实验验证得出
结论电流形成的原2、并由实验和
因:电荷的定向移前面学过的知培养学生提出2、电流的方向性,
动。电路中有电流识来猜想电流猜想和假设的
时,可能是正电荷的流向。 能力。
的定向移动形成,3、通过分组讨并培养学生分
也可能是负电荷的论与实验来验析问题解决问
定向移动形成的,证猜想是不是题能力
还可能是正负电荷正确的。
同时向相反的方向
定向移动形成的。
2、科学家把正电
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规定为电流的方
向。(1)因为正负
电荷的移动方向相
反,所以电子的移
动方向与电流的方
向相反。 (2)电源
外部,电流从正极
流出,经用电器流
回到负极。
基本 1、在PPT上向同学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书本上的一(有关电路的概念
概念 们展示一些常用的PPT和看书本知识 1.简单电路的基本构成
器件的及其符号。 知识,已经听老 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师的讲解来理 2、得到持续电流
的条件 解电路这一部的条件是电源和
分得知识。 3.电路的三种状态 闭合电路(两个条 4.让学生了解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由老师指导同符号 学们进行实验3、通路、短路、断
来判别通路、短5.学画电路图。 路
路、断路。
【课后反思】
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我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像在操场上百米赛跑的学生来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一下效果
(1). 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 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 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概念: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3、电流的方向:
(1)因为正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2)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回到负极。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断路。
5、学画电路图
范文三:《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94中学 张方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社《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
2)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过去是放在力学学习之后。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是能够接受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②知道电源和用电器。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②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
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4)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学中应予重视。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初中生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帮助。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并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悟”。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问题分析、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问题分析──引出电流──启发探究欲望──动手连接电路──电路介绍──交流讨论──形成概念具体化──初步应用。
五、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学生器材有±(两人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程序
【问题1】分析P100图5.5-l问题。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承上启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移动。)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课件】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通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可简述物理学发展史)
【问题2】刚才的分析中,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昵?(讨论)
有电源,电路要闭合。(示教板演示,给学生观摩的机会,为下一步学生实验做铺垫。在连接电路时强调:开关要断开。)
【引导分析】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
【问题3】电流的作用是使用电器工作。如何实现呢?
【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节日彩灯、家庭用电器、以及电力机车运行。(通过观看使学生明白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组合而成,进一步产生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学生实验】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音乐门铃响。
两人一套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
直接连在一起”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4】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电路的构成:(简要介绍元件的作用,学生凭生活经验也有认识。)
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引导】电路要通过设计来进行安装,遇到问题要进行分析并及时维修。为了设计、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
3、电路图:
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在前面电路构成的四类元件旁画出元件符号。其余的在今后学习中陆续介绍,以减少信息记忆量。)
请同学们画出示教板上电路的电路图。(前后呼应,这是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教师巡视点拨,使学生初步感悟画电路图的技巧。)
【指导】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电路图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
【练习1】请你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跟示教板电路不一样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巡视点拨。点评。)
【练习2】P 105。3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巡视点拨。)
【创设情境】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出电路状态的介绍。)
4、电路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结合P104想想议议。又与实验前的警示相呼应,一节课前后连贯。)
综上所述,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你怎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电路问题的技巧。)
【练习3】(课件)分析电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含有短路)。
5、课后练习1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同时工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范文四:“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
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2.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
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
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
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
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电教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
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以上器材均为两人一套)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和手段
设问讨论 问题:(1)世界上如 展开联想,积极 创设情景引起
果没有了电,会是什讨论回答问题。注意,激发学习动
么样子?机,扩展学生对自己
学习的责任感。 根据自己的兴
趣需要提出自己想 (2)你想知道
要知道的电学知识。有关电的哪方面的 引入课题 知识?
筛选本节学习
内容,告诉学生其他
电的知识,以后将逐
步学到。
学生实验 提示实验警钟。 三次动手连接 让学生在动手
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实验过程中发现用(1)讨论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小门铃发声,小电机导线将电池、开关、
转起来。用电器连接起来,有
了“电”的流淌路径,
从而产生电路的概 讨论探究,为什
念。么小灯泡会发光,小
门铃会发声,小电机电流和电
会转。路
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计算机投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观看、讨论、猜想. 利用现代化手影演示猜段使抽象变为形象。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想
成的。
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自己所连 培养观察能力
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电路的组 由简单电路联成。的家庭电路讨论、回 成 想到家庭电路及其答问题。
他复杂电路的组成。
设问学生问题:(1)前边学过, 思考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2)光是一种能量,热也猜想能力,联系生活
用一节干电池、讨论是一种能量,电是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
开关、小电机组成电是一种能量?(2)力。
路,观察小电机转速在电路中电能由谁电源
变慢,讨论并回答问提供?最终电又变
题。成了什么?(3)我 用电器
们生活中使用的手
电筒、收音机、计算
器中的电池会用完
吗?
设问启发问题:请大家想一个观察电路。 了解到实际连(电脑投法子,把你连接的电接电路前应该先画
讨论探究。 影)路记录下来,回去告出设计电路图。
诉爸爸妈妈,看谁想
观察符号图例。 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电路图
白,最能说明问题。
画出电路图 出示电脑幻灯片,电
路实物图。巡回指
导。
(电脑投 幻灯片展示问 通过观察找出 培养观察分析影)观察有题,提出只移动一根问题所在。 能力和动手能力。问题的电导线将电路改正的想想议议 路要求。 设计纠正方案。
动手画出正确
动画修改 的电路图。 学生实验引导实验 在实验(1)连好的 通过实验对比,(3)(电脑电路上,把开关去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播放投影。 投影,动画掉,分别换上橡皮、
和图片。)三角板、金属钢笔
帽、硬币、铅笔杆、导体和绝
钢尺等学生用品。观缘体
察电路通不通,灯泡
亮不亮。提出问题,
讨论,引出导体和绝
缘体的概念。
半导体二(投影介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看,想,发表各自的
极管绍)和发光二极管。见解。
播映动画 问题:水流有方 观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向,马路上的人流有当电流从电表的红
启发方向,电流有没有方接线柱流入时,指针
向?顺时针偏转;从黑接 电流的方线柱流入时,逆时针向 偏转。 动画演示实验
介绍。
探究电流的方
向。
布置课本P95动手回家动手练习,实 布置作业 动脑学物理2、3题。验。
范文五:《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电流和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画简单电路图
【教学难点】:
(1)电流的形成
(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组织讨论
【教学方法】:
(1)类比法:课件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水流、气流的形成得出电流的形成。
(2)分组实验法: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进行实验。
(3)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点评讲解的方法:在教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动手实验,掌握连接实物及画电路图的知识,最后点评得出最佳结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认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知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教师中的电路。
(6)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做演示、点评学生的练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干电池、纸风车、自制电动风车、开关、灯泡各一个;
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
【教材分析 】
1.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一节开始用一个小实验迈入电学门槛,编者用了贴近生活的三种用电器──灯泡、电机、门铃,让学生“想想做做”,目的在于感知、领略电的美妙之处(一按开关,灯亮了,电机转了,门铃响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引入下文──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
学习电流方向后,教材简介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以及发光二极管。这个知识的安插,是因为它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只求学生了解,无需详细学习。再如电池一节,编者用彩色照片出示了学生常见的锌银电池、充电电池、手机电池等。此类的知识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上网学习、调查研究、查询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是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中学,也不是只有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
2.教材中体现了两个“渗透”。
(1)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渗透于教材之中,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例如空气开关,光敏、声敏电阻的应用,生物电,漏电保护器。对于这类的知识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重点讲述。完全可以利用课前、课后五分钟或黑板报中的物理园地,课外小组的活动,由有专长的学生开办讲座、发表小论文,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
(2)物理概念的渗透。新教材第一节短短的六行字中便出现了“电流”“导线导电”“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等过去需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在电路一节中提到“电能”,这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教材也打破常规,采用了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教师只要做到“无需言传,只求意会”的教学境界即可。
教材在初二第一学期最后一章安排了“电流和电路”的学习,本身也体现了“教材本身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特点”,而注重基于学以致用的兴趣,从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和探究出发,设计教材结构。在学
习了电流和电路后,接着安排了第五节“家庭电路”,分明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上述宗旨体现得更为明显。
3.注重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本教材有两个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 教学引入:风车的转动
教师给学生先展示纸风车,学生想办法让纸风车转动(气流让纸风车转动)。之后再展示安装在电动机上的纸风车,教师可以用其他方法让纸风车转动(电流),需要的元件有电池、开关、导线,方便期间把它们固定在电池板上。…………边解释边在事物投影仪上展示。 问题:怎样才能让风车转动?转动原因分别是说明?
结论:第一个风车转动的原因是有风,第二个风车转动的原因是有电,在电学中我们就说有了电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章的第二节内容:电流与电路
二、 新课教学
1、电流的形成
问题:展示小灯泡,谁能想办法让它亮起来?
学生举手上台演示。
结论: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流过
问题: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类比发——由水流得出结论,电流的形成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的方向
引导——激发——讨论得出结论: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练习:如图所示,说出电流的流经。
先和学生一起认识电路原件,再说明电源的正负极后进行练习。学生举手起来回答。
结论: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过渡:打开课本101页,图5.2-1.
问题:灯泡如果亮起来还缺什么?导线,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补充好后对照屏幕批阅。
结论:用导线将各个元件相连就组成了一条让电流流动的路径,把这样的结构叫电路。
3、电路
教师展示连接的电路,由学生对照说出电路的结构。
结论:电路的构成:电源、灯泡、开关、导线。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各组成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然后结合教室情景及实际生活各举例说明电路的构成。
(2) 分组连接电路:两人一组,用导线将干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灯泡要发光。一组学生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下连接。
4、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教师将讲台上连接好的电路中的电池去掉,问:现在这个电路是不是个一个完整的电路?看看这种不完整的电路导致后果是说明?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看来用电器想要工作必须有持续的电流,那么满足说明条件才能产生持续的电流呢?
叫上一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探究。
情况一:没有电源;情况二:开关断开,一根导线拔掉。学生分别演示完成。
结论: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闭合。
5、电路图
为了研究的方便有时候需要把电路画出来,大家能把刚才连接的电路画出来吗?可是生活中有很多复杂的电路,如果我们把实物原样画出来及麻烦有不清楚,于是就得另想办法了。元件不用画原样,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比如电源(对照电路逐个出示元件符号)…………幻灯片逐个展示说明,其中电源、开关、灯泡的符号必须在黑板上画出重点说明,电源、开关的符号正反两个画法。
(1) 结论:把电路元件按统一的符号连接起来的图叫电路图。
(2) 认识一些常见的元件及符号:
画:电源、开关、灯泡、电动机
说:电流表、电压表
提:电阻、导线交叉、导线不交叉
(3) 电路图练习一:课本101页图5.2-1,试画出电路图。
用实物投影仪,点评学生的——展示教师的——得出正确的
找学生的典型错误,再展示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典型错误的电路图:
(学生有的不用再展示)最后得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电路元件要用统一符号表示;连线时要画得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变阻器除外)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说明一下滑动变阻器)
6、综合练习:
(1)想想议议:开关闭合后电动机能工作吗?怎么改正?画出改正后的电路图。
(2)为电路提供电能的是 ,消耗 电能的是 。
A、
C、
B、 D、
7、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的收获是什么?做一个小总结。
8、作业:课后1、2题。
三:板书设计:
15.2 电流与电路
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持续条件:有电源;电路闭合。
二、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三、电路图:
四:教学反思 、 、、
本节课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一开始首先通过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用一个小实验迈入电学门坎,让学生想想做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电学小实验是全新的尝试,全新的挑战,全新的体验。从没做过的事情学生就爱去试试。这两个情景的创设使他们产生尝试的欲望,所以,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了。
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情感调动略显欠缺,在过渡上不够自然,每个环节不是连的那么紧。有待改进。
我在本章的最大收获有两点:
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我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像在操场上百米赛跑的学生来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一下效果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我需要以后注意的是:在电流和电路的基础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当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会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