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治疗性医源性疾病
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把每一例手术都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医生的手术技巧有关,更与病人个体差异、病变程度有关。
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除药物疗法外,常用的还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理疗、体疗以及新近的基因治疗、光疗等等。如前所述,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导致医源性损害。
手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20世纪后期,外科学得到迅猛发展,手术技巧日趋精湛、完善,有的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人们常形容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为“外科一把刀,刀到病除。”但客观地说,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把每一例手术都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医生的手术技巧有关,更与病人个体差异、病变程度有关。而且,即便通常认为很成熟的手术方法,也蕴涵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科医生每一次上台,都承担着某种风险,都有可能发生预料之中或预料之外的并发症。这就是为什么手术以前,医生为什么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请家属签字的原因了。
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疾病,一类是属于现行手术方式的缺憾造成的,一类是由于病情复杂造成的,另一类是手术技巧不熟练、操作粗暴给病人造成的意外损害。
80年代后期,发现一些做过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若干年后在残胃中发生了癌变,经过大量的病例随访调查,考虑残胃癌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或手术改变了胃结构和胃功能有关,也有人观察到胃大部切除术后裸露在胃腔的残留缝线是导致残胃炎症、溃疡的主要原因。很快,医学家们相继在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郑重提出,不要轻易给胃良性病变的病人性胃大部切除术。 又如,在结肠癌的手术治疗中,过去多采用两次手术,既一期手术先解除梗阻,二期手术再人工造肛,治疗周期长,病人痛苦大。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肠道准备技术的进步,现在多采用急性期一期手术,一次完成治疗。但这种术式又带来了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弊病。这些医源性问题都属于现行手术方式的缺憾,新的方式解决了旧问题,但又带来新的问题。
另一类为施术者人为因素造成的医源性损害,与术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很多案例可以归结为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之列。
一个30岁青年男子,97年3月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血压下降,转上一级医院再次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大量积血并混有胆汁,吸尽积血后发现胆总管、门静脉和肝动脉均已被横断或结扎,因手术难度大,即转入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当时距首次手术已20小时,立即手术探查。进腹后,医生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病人腹腔内又充满2000多毫升积血,混有多量胆汁,全部小肠呈淤血样改变,肝脏呈暗灰色。吸尽积血后,发现肝脏和十二指肠之间的韧带被东一处西一处地结扎着,胆总管被切断,一端游离在腹腔,肝动脉被完全横断,门静脉中段被切断约四分之三,门静脉右支也有一破口,大量血液不断自被切断的动静脉处涌出;十二指肠也有一处小指大小的裂口,肠液外溢。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行门静脉、肝动脉插管,与股静脉、股动脉连接,试图恢复肝脏血流,同时行血液过滤,清除血循环中有害物质。两小时后,病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又进行了门静脉血管架桥、胆总管引流、小肠部分切除并断端外置造口等一系列手术,但终因肝脏缺血过久,发生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病人于手术后三天死亡。理论上讲,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中小型手术,一般县一级医院均可开展。但因胆囊区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如果局部解剖变异、发生急性炎症水肿,在术者手术经验不足或造作粗暴的情况下,较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在第一次手术时,医生在分离胆囊区的血管时损伤了肝动脉或门静脉,发生出血后又盲目钳夹、结扎大块组织,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
1997年12月的一天,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医院腹部外科收治了一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泻、进行性消瘦、贫血14个月之久未能明确诊断的青年男子。这位病人1? 14个月前因呕血1天,在某乡镇医院诊断为“胃出血”,对症治疗4天后出血部止,遂在该院做了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术后6天病人进食后即出现腹泻,粪便系未消化的食物和脂肪滴,每天腹泻达10~30次,不伴腹痛、呕吐。出院后病人进行性消瘦、贫血,先后在两家县、市级医院就诊,行多方检查治疗,腹泻原因不明,对症、抗感染治疗无效,病人逐渐衰竭,才转至湘雅医院。通过胃肠道钡餐造影,发现胃吻合口输入襻过长,输出襻却仅30cm长,钡剂15分钟后即由胃进入结肠,考虑胃大部切除术时将胃-回肠错吻。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后,行剖腹探查手术,发现残胃和肠道的吻合口距回盲部仅30cm。也就是说,病人所吃食物不能经小肠吸收,直接进入大肠末端即排出体外,难怪病人“吃啥拉啥”,逐渐消瘦衰竭呢。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基本要求是残胃与空肠上段吻合,而此例将残胃错吻至回肠,实在是严重的手术失误,术者连基本的解剖常识都不懂,手术操作粗心大意,盲目蛮干,岂有不出错之理!
常见的报道还有胆囊切除术误伤胆总管和大血管的,有盆腔手术误伤输尿管导致肾功能衰竭致死的,有阑尾切除术将输卵管误当阑尾切除的,还有的将节育环误置尿道,有的在腹腔内遗留纱布、止血钳数年之久,有胸腔穿刺误伤心脏、大血管导致病人死亡的,都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不少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这样的案例,读之令人甚至拍案而起!
新的治疗技术的开展,给许多疾病带来了福音。但每一项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都是以病人的痛苦甚至生命为代价的。
新的治疗技术的开展,给许多疾病带来了福音。但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败的概率,也即每一项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都是以病人的痛苦甚至生命为代价的。比如7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给全世界约50万计的冠心病病人从根本上解除了病痛,Kaltenbach医生报道他1977年~1985年所做的1000例手术,尽管严格地选择适应症,其最初的100例的成功率也仅58%;而最后的300例中虽然包括了一些较复杂的病例,但成功率仍达到了84%。目前,这种手术的成功率平均已超过了90%。
还有腹腔镜技术,由于其手术切口小、出血少,病人痛苦小,近年得到普及应用。但腹腔镜手术失败并造成大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者亦不鲜见,据文献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约为0.5%,而且多数发生在最初的几十例中,主要因为急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时胆囊三角区局部水肿粘连严重,造成局部解剖关系不清;或者本身存在先天性胆管位置及走行变异,当术者操作技术还不十分熟练时,很容易误伤胆总管或周围的大血管。在江南某市医院,为一位58岁的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造成胆汁性腹膜炎、胆道大出血,为解决并发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给病人做了四次剖腹手术。于是,针对开展新技术的浮躁情绪,一些专家呼吁要持审慎态度,不可盲目开展,要以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为重。
大约有70%~80%的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如何既要能杀灭和抑制肿瘤生长,又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是放射治疗学家们最迫切解决而难以解决的矛盾。
前面我们已提到,手术切除、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三种主要途径,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病。20世纪末年,由于高能射线装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学家们对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和放射肿瘤学所进行的深入研究,使现代放射治疗的技术水平大大发展,疗效显著提高,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可获得治愈,选择放疗的肿瘤病人越来越多,大约有70%~80%的肿瘤病人接受放疗。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各种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尤其是迟发性放射损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肿瘤放疗的目的是通过高能射线透入瘤体组织,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何既要能杀灭和抑制肿瘤生长,又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是放射治疗学家们最迫切解决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因为,人体各类正常组织和器官对放射线的耐受力有限,在对肿瘤组织投以治疗剂量的高能射线,而相邻部位正常组织所接受的射线往往也超过了耐受剂量,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组织器官带来放射反应与损伤。一般来说,放射反应是允许的,如皮肤的干或湿性反应,皮下组织发生纤维硬变,肺照射后发生纤维变,腹部照射后出现的轻度腹泻,脑照射后记忆力减退,头颈部照射后出现的口干现象,等等。但是,放射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有些严重的放射损伤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放射性截瘫、放射性脑坏死、放射性肺坏死、骨坏死以及肠穿孔、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这些副损伤一方面与机体对放射线耐受力的差异性、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放射治疗的区域、剂量选择和能否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有关。
如何将放射副损伤同原发病加重或转移区别开来,对临床医生来说,也是一个逐步认识、经验积累的过程。99年里,我们特请放射治疗学家张峰先生就放射治疗副损伤的鉴别与防治问题开辟了系列讲座,这些文章也使我眼界大开,增长了不少知识。据张主任介绍,放射损伤可以发生在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器。
发生在胃肠系统的反应主要有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胃炎、小肠炎及肝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见于颈部或胸部肿瘤行放疗的病人,发生在放疗7~15天后,主要症状为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偶而少量呕血。此时,病人应当进软食,勿食刺激性食物,疼痛较剧时,餐前可含咽少许2%利多卡因液以缓解疼痛。急性放射性胃炎易发生在上腹部放疗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放射性小肠炎易发生在腹部照射时,以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为主,偶有便血,放疗剂量较大时可导致小肠梗阻、穿孔,腹痛急且剧。肝癌病人放疗时,急性放射性肝炎也比较常见。其实这种“肝炎”并不是肝脏真正的“发炎”,因为医学家们观察到,在它病程中任何阶段都没有炎性渗出病灶的出现,所以它实际上仅代表了放射线对肝脏的损害。急性放射性肝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1~2个月,主要察觉到的症状有恶心、乏力、纳差、黄疸,以及腹胀、腹水,化验提示肝功能受损。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放疗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症状与体征和一般细菌性肺炎相似,如咳嗽、咳痰、发热、胸痛、气短等,多有感冒等诱因。
脑瘤病人放疗后易出现的副损伤有放射性脑病。早期急性反应通常发生在放疗后头几天,病人表现为头痛、发热、嗜睡;早期迟发反应出现在治疗后数周至数月内,症状同前相似;晚期迟发反应多数出现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约有1.2%~5%的脑部放疗病人会出现晚期迟发性反应。全脑放疗者发生弥漫性脑损伤,表现为智能低下、认知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显著下降等。局部放射性损伤主要为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但由于脑组织受辐射的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也十分复杂,如果发生在脑部的原发肿瘤部位,很难与肿瘤复发或恶化相鉴别。
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腮腺癌等放疗常会引起脑神经的损伤,其中鼻咽癌放疗后脑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达3.4%~20.6%;肺癌、乳腺癌行锁骨上区放疗容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逐渐出现肢端麻木、无力、疼痛及阵挛等症状;宫颈癌、直肠癌、骶尾部肿瘤放疗照射剂量过高时,会造成腰骶丛神经损伤,出现下肢功能障碍。此外,放疗后还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骨关节损伤、放射性内分泌腺损伤等,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还发现,放射线在治疗良、恶性肿瘤的时,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有可能发生新的癌瘤,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医源性放射线致癌”。放射线致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辐射致癌的剂量与效应关系很复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癌的发病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最大剂量后,其发生率又降下来。目前多认为放射线致癌的机理有三方面:一是自由基与细胞核酸的相互作用;二是放射线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使细胞的DNA合成过程发生紊乱,引起染色体畸变,异常蛋白质合成,破坏了细胞的代销和增殖的酶系统,引起细胞无序增殖,形成癌肿;其三,也与病人的某些因素有关,如免疫功能低下、有外伤时,且在放射线致癌的易感性方面,年幼者高于成人。这种医源性放射线致癌多发生在放疗后10年左右,最短者仅1年,长者可达30年。目前已见的有头颅部高剂量照射后诱发脑膜瘤、肉瘤、神经胶质瘤,颈部照射后诱发甲状腺癌、咽癌、上段食管癌,妇科良性病变盆腔放疗后诱发子宫体的恶性肿瘤,霍奇金病(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淋巴瘤)放疗后诱发急性白血病。
一针麻药,也可能发生性命攸关的意外,有些猝发性的麻醉意外常常令医生始料不及。
麻醉是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良好而安全的麻醉,是手术成功最重要的基础,犹如盖房先打基、架桥先树桩。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有粘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节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静脉复合麻醉及全麻等等。麻醉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也即麻醉意外、麻醉不良反应,其范畴很广,种类很多,有些猝发性的意外常常令医生始料未及的。
局麻药做局部皮下浸润麻醉和粘膜表面的喷雾麻醉,理论上讲是安全的。但近年来有关局麻药导致中毒或致死者时有发生,但确切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尚难统计,因为多数未做报道。一位13岁少女,因声音嘶哑1年余,于94 年春天来到武汉市一家著名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间接喉镜检查见咽后壁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拟行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前用2%的卡因溶液做表面麻醉,首次在咽喉部喷雾4次,观察10分钟无不良反应;第二次又喷雾6次,观察5分钟仍无异常,遂行第3次喷雾,病儿即刻出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面色苍白,急将其置于平卧位抢救,5分钟后病儿呼吸心跳骤停,经体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复苏抢救,呼吸、心跳恢复,但两周后终因严重脑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医生们在分析少女死亡的原因时认为系的卡因急性中毒。临床上在麻醉前多询问麻醉药过敏史,并做过敏试验。但实际上发生的局麻药不良反应98%以上为中毒反应,真正的过敏反应极少见。而且在经典文献中记载的的卡因使用浓度为0.25%~2%,一次剂量为20~200 mg不等,规定的浓度和剂量范围均较大,并未明确规定小儿和成人的具体数值,故实际实际应用中必然存在着中毒的潜在危险。
氯胺酮是近年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一般用药后一二小时即苏醒,曾有人报道数千例氯胺酮麻醉未见有苏醒延迟者。偶有文献报道苏醒延迟者,也与用量过大或肝肾功能不良致药物在体内排泄缓慢有关。但武汉第13医院麻醉医师韩全国曾遇一7岁病儿用小剂量氯胺酮后第10天方清醒并双目接近失明,实为罕见的。该病儿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牵拉阑尾时病儿吵闹不安,随即静脉输液管中滴入30mg氯胺酮,病儿安静入睡。手术持续约1小时,过程顺利。手术后1小时左右,病儿又出现烦躁哭闹,予镇静、脱水治疗后安静入睡,但至次日仍未苏醒,查病儿血压、呼吸和心率均正常,体温略高,做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继续予高压氧、抗感染、脱水等综合治疗,直至术后10天意识方完全清醒,但病儿诉视物模糊,查视力仅为4.0(0.6),出院后随访至第10个月,视力仍未恢复。
输血后传播疾病,难以言说的尴尬。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大手术、严重创伤、内脏疾病所致大出血、血液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引起的严重贫血时,通过输血迅速补充血容量,在救治过程中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输血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在我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输血是“大补”,是一种营养疗法。因此临床医生们常遇病人或家属向医生求情“输点儿血补一补”的现象,甚至认为只有输血了、用好药了,才尽心治疗了。实际上,输血引起的医源性问题很多很多,一类是输血本身造成的不良反应,一类是供血者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输血后传播疾病。
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血液中的细菌和热原所致发热反应;受血者对血液保养液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引致过敏反应;各种不规则血型抗体不符引致的免疫性溶血反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输注被细菌污染的血液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大量、快速输血,在某些病人可发生急性肺水肿。这些不良反应,属于血液质量控制方面的,可以避免;而属于免疫机制方面的问题,是完全难以控制的,因为人类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有二十多类四百多种,况且白细胞、血小板表面都有血型抗原,可以说除同卵双胞胎外,世界上没有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多次输血、一次接受多人血液时,难免会发生同种免疫。尽管目前多数医院采用了单克隆试剂配血,有益于发现ABO血型之外的血型不合,减少了同种免疫的机率,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输血后传播疾病,是近年引发医疗纠纷的热点之一,也是近十余年来输血工作者十分重视的课题,特别是爱滋病(AIDS)的发现和输血后肝炎(PTH)严重影响着输血安全性, 成为输血后传播疾病的防治重点。理论上讲,输血后传播疾病是可避免的医源性疾病,可通过加强血源管理和增加检测项目、更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敏感性加以控制。虽然输血可传染疾病,但急性传染病病人却不会来献血,采血机构最担心的是某些疾病病原的健康携带者,这是最危险的潜在因素。而且,输血疗法越是发展,发现的与输血相关的疾病病种就越多。
在我国,正规采血机构提供的血液都是经过严格而较全面的病原体检测的,包括各型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等,且检测方法也不断更新。但由于病毒感染存在的“窗口期”,以及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差异等因素,血液质量的检测难免有“漏网之鱼”。90年代初期,我在医院输血科工作,经常遇到血样初筛合格的献血员,过十余天献血复查,肝炎病毒标志物即阴转阳了,采得的血液不得不报废。90年代中期,某大城市血液中心的一位技术顾问,患食管癌需手术治疗。为慎重起见,血液中心采用最敏感最新型的试剂反复检测、筛选,为该教授准备了理论上“合格”的血源。但术后,这位教授还是未能幸免PTH,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这个事例虽然具有偶然性,却从一个侧面说明即使用最灵敏的方法监控血液质量,仍可能发生PTH。9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Katayama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旧称澳抗)各种测定方法与输血后肝炎的危险率,第一代琼脂免疫扩散法的抗原检出率为1000ng/ml,即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000ng以上病毒抗原时显示为阳性,其阴性血源导致PTH 的危险率为0.246% 。到第五代放射免疫法,抗原检出率已达到0.1ng/ml左右,但PTH的发生率仍为0.049%。
影响输血安全性的另一大“天敌”是爱滋病病毒。被称为“世纪末瘟疫”的爱滋病,不过几年前还似乎远离国人,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境内的爱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疯狂增长,随之也使输血后爱滋病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目前尽管对所有的供血者都要检测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但早已有HIV阴性的血液也传播爱滋病病毒的报导,因为多数人感染爱滋病病毒后,3个月左右才产生抗体,以致无法用抗体筛选的方法阻止HIV感染不久的献血者,而目前还没有一种适宜普查筛选的方法可检测爱滋病病毒抗原。
其实,爱滋病病毒污染库存血的情况早已存在。早在1978年,一位年轻的法国地质学家在海地工作期间遭遇车祸,住进海地的太子港医院行一侧上肢截肢术,手术前后曾输了8次全血。伤口痊愈后,他携妻女回到法国。3年后,地质学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疲倦感,脐周常常没有规律地疼痛,紧接着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热,住院后被诊断为爱滋病,数月之内迅速衰竭死亡。爱滋病是1981年发现并命名的,而这位地质学家的感染在1978年,说明输血传播爱滋病的危害早已存在。
在我国目前阶段来说,输血后肝炎的患病率远远高于输血后爱滋病的患病率,输血传播疾病引发的医疗纠纷也以输血后肝炎居多。由于乙型至庚型肝炎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能终生带病,且远期发生肝癌的概率较高,控制病情需要高额医药费,故患方提出的索赔金额往往高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而医院及供血机构方面常难以承受,因此而诉诸法庭者日众。迄今似乎还没见到一起因输血后爱滋病引发的医疗纠纷,如果一个输血后肝炎的病人要赔偿几十万元以上,那么爱滋病岂不应在千万之上啦!在此类医疗纠纷中,医学界、法学界和公众各持己见,增加了仲裁难度。这个问题是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认识去评判的,哪一方都有道理都有客观理由。作为患方,在求医的过程中,一病刚消甚至未消,又起一病,且这新起之病几无痊愈可能,岂不痛苦岂不悲哀,输血引起肝炎,这致病原因再明确不过,当有权提出申诉提出索赔,这在道义上感情上良心上,都是讲得通的。就是医院工作人员自己或亲属发生了这种不幸,也多不会默默承受的。问题的关键是,事故(我们权且称做事故)应当由谁来负责任?医院?还是供血机构?赔偿多少为度?如果让医院来承担这笔钱,医院会喊怨,因为医生深知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但选择输血也是为挽救生命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就治疗方案来说,无错可言。血源来自法定的供血机构,医院凭什么要“见义勇为”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血站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为血是从你这里发出去的,你没有把好关,漏检了带病毒的血液,你不负责任该谁负?对管理混乱、制度松懈的血站,是必须举起制裁、整顿的利剑的。但多数法定供血机构对血液质量是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测制度的,他们也不希望这些阳性血“漏网”,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血液不是没有经过检测,而是现有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杜绝不了输血传播疾病,就行为本身而言,血站也没有错。没有错,凭什么让我来赔偿?以我个人的角度,许久以来有这样的看法:输血后发现的肝炎病毒标志物、爱滋病抗体或梅毒螺旋体等病原学检查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输血所致。一来病人住院期间还要接受手术、注射、穿刺等多种有创治疗和检查,这些方法都可能因消毒不严密而传播相关病原体。二来许多接受输血的病人都是急诊入院病人,为抢救生命,输血前或急诊手术前根本来不及给病人做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爱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所以无法掌握病人输血前是否已感染病毒的情况。即便是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大多也仅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常规检查,而术后一旦发生肝炎,往往要做丙肝、丁肝、庚肝等一系列检查,发现阳性者则戴上PTH的帽子。如此看来,输血后传播疾病的界定范围或许有些宽泛了。另外,从经济利益来分析,让病人自己或单位来承担今后无底洞似的医药费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全部让医院和供血机构来承担,也难以消受。我国输血后肝炎的感染率大约在3%~11%左右,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最少在1万人左右,如果医院和供血机构要为每个因输血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赔偿十几到几十万元,累计起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医院和血站还怎么开?
说来说去,这一揽子问题如何解决?让各方分别承担一部分责任?开设输血保险,让保险公司来出钱?…… 总之,到目前还没有见到一个公认的可行的合理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纠纷不好解决,那么有没有减少输血后疾病的法宝呢?
有的。简而言之,就是转变献血、输血观念,普及公民义务无偿献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输注血液制品,提倡自身输血,开发输血替代疗法,提高血液质量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减少输血和血液制品,就必须寻找可靠而有效的输血替代方法。近年已用于临床或前景看好的替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输注晶体溶液或胶体溶液扩充血容量,这在临床已相当普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已取得较满意疗效,在治疗爱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早产儿等所致的贫血,疗效也令人欣慰。用适当的药物减少出血。自身输血,目前主要有手术前保存血液,手术中或术后再还输回体内;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法,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行诱导麻醉时抽出500~1000毫升血液保存起来,同时输入同等量的晶体液,以保持正常的血容量,抽出的血液在术中必要时或手术结束时回输给病人;还有自身失血的回输,在大量的内脏出血进入胸腔或腹腔时,如果没有严重污染,可将失血回收过滤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此外,人造血液既人工合成的供氧载体的研究也有好多年,目前临床应用成果并不理想,但不失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同种血液替代品。
只缘于自己曾从事过几年输血工作,曾对相关问题产生过一点点忧虑和思考,有关输血性医源性疾病的话自然也就多一点点。随着我国第一部《献血法》在颁布实施和血源管理的逐步规范,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无疑给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带来了光明。
范文二: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
基本资料
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
作者: 邢哲斌主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
页数:
定价: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并论述了中医药学是在《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重视防治医源性疾病的医学,并对现代医学所致的医源性疾病,中医药学防治的成效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读书
章节目录
目 录
上篇中医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第一章中医对医源性疾病的认识
一、医源性疾病的早期出现
二、医源性疾病的早期案例
三、医源性疾病的早期认识
四、养生性医源性疾病流行
五、医源性疾病的广泛认识
六、医源性疾病的深入认识
七、医源性疾病防治的考验
第二章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整体观的源流
一、阴阳学说的整体观
二、天地人整体观
三、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四、未病先防的整体观
第二节整体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一、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二、中医脏腑理论的形成
三、中医经络理论的形成
四、中药药性理论的起源
第三节整体观对中医临床的指导
一、疾病发生的整体观
二、整体观对疾病诊断的指导
三、整体观对疾病防治的指导
第四节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措施
一、防治并重的指导思想
二、四诊合参的诊断常规
三、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四、虚实补泻的针灸疗法
五、君臣佐使的配方内容
第三章中医重视医者的素质
一、严格选徒,热爱医术
二、刻苦学习,访求名医
三、医是仁术,一心赴救
四、行医治病,不贪钱财
五、尊重女性,医不贪色
六、认真负责,救死扶伤
七、谦虚戒骄,尊重同道
八、坚持医道,摒弃巫术
第四章中医理论片面的补充纠正和发展
第一节伤寒热病学说的片面与发展
一、《伤寒杂病论》对中医药学的发展
二、《伤寒论》的片面与误用
三、温病学说的兴起
四、温病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小儿惊风说的混乱及危害
一、小儿惊风说之由来
二、小儿惊风说的混乱与危害
三、纠正小儿惊风说的混乱
第三节服丹长生学说的危害与淘汰
一、中国古代炼丹学说的出现
二、服丹长生不死的错误学说
三、服丹长生不死学说的严重危害
四、服丹长生不死学说的淘汰
五、内丹健身长寿学说的崛起与发展
第五章中医诊治失误的早期防治
第一节中医误诊原因
一、中医四诊失误
二、中医辨证失误
第二节中医治疗失误
一、中医治法失误
二、中医疾病误治
第三节中医诊治失误的早期防治
一、《内经》有关防治诊疗失误的论述
二、诊治失误防治的补充和完善
第六章针灸失误的早期防治
第一节针灸医病的起源和发展
一、针刺医病的起源和发展
二、灸治医病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经络俞穴的形成和补充
一、人体经络俞穴的发现与形成
二、经络俞穴的补充
第三节针灸疗法和治病机理
一、针灸治疗方法
二、针灸治病机理
第四节针灸禁忌范围
一、针灸一般禁忌
二、俞穴禁忌
三、针灸禁忌证
第五节针灸失误与危害
一、针刺失误与危害
二、艾灸失误与危害
第六节针灸性危害的防治
一、针灸术前预防措施
二、针刺失误危害防治
三、针灸误治防治
第七章中药毒副反应的早期防治
第一节中药药性及毒性的认识
一、中药的药性
二、中药的毒性
第二节传统中药材的产地与采集
一、传统中药材的产地
二、传统中药材的采集
第三节中药材的命名及名称分类
一、中药材的命名依据
二、传统中药常用名称分类
第四节中药材的真伪与鉴别
一、中药材的传统鉴别方法
二、贵重药材真伪鉴别举例
三、中药材易混品种鉴别举例
第五节中药材的炮制与保养
一、中药材炮制的意义和目的
二、炮制对中药材的影响
三、炮炙“十七法”与常用辅料
四、中药材的加工净选
五、中药材的饮片切制
六、中药材的炮制减毒增效
七、中药材的保养维护
第六节中药配伍及配伍禁忌
一、中药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二、“七情”是中药的药际关系
三、传统中药的配伍原则
四、传统中药的配伍禁忌
第七节中药方剂的组成及剂型
一、中药方剂的组成
二、中药方剂的变化
三、中药的传统剂型
第八节中药临床应用禁忌
一、中药应用病证禁忌
二、中药应用饮食禁忌
三、中药应用时龄禁忌
四、中药应用妊娠禁忌
第九节中药处方调付要点
一、中药调配常规
二、调配注意事项
第十节中药毒副反应防治
一、中药毒副反应预防
二、中药毒副反应解救
第八章丹石养生危害的防治
第一节中国古代炼丹的兴起
一、人类早期的愚昧和迷信
二、封建帝王长生不死的幻想
三、道家方士的养生炼丹
四、中国古代的炼丹派别
第二节服丹长生学说的发展
一、魏伯阳服丹长生的学说
二、葛洪服丹长生学说的发展
第三节服石壮阳出现的背景
一、古代早期的服石状况
二、魏晋以来的服石壮阳
第四节丹石养生的长期危害
一、服丹长生的危害
二、服石壮阳的危害
第五节丹石养生危害的防治
一、仙丹长生危害的防治
二、服石壮阳危害的防治
下篇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发展
第九章中药毒性的深入认识和预防
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概述
一、中药基本化学成分
二、中药毒性化学成分
第二节中药毒副反应机理
一、中药固有毒性成分的作用
二、患者体质特异的影响
第三节常用单味中药毒副反应
一、解表药毒副反应
二、清热药毒副反应
三、泻下药毒副反应
四、祛风湿药毒副反应
五、利水渗湿药毒副反应
六、温经散寒药毒副反应
七、化痰止咳平喘药毒副反应
八、理气药毒副反应
九、理血药毒副反应
十、平肝药毒副反应
十一、安神药毒副反应
十二、开窍药毒副反应
十三、攻毒散结药毒副反应
十四、补益药毒副反应
十五、收涩药毒副反应
十六、涌吐药毒副反应
十七、驱虫药毒副反应
十八、外用药毒副反应
第四节中药传统方剂毒副反应
一、复方内服毒副反应
二、复方外用毒副反应
第五节中药现代方剂毒副反应
一、过敏反应
二、中毒反应
第六节中药毒副反应的预防
一、中药鉴别水平的提高
二、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三、中药传统炮制是减毒增效的科学方法
四、慎改中药剂型或给药途径
第十章针灸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针灸禁忌及失误
一、针灸禁忌
二、针灸失误及危害
第二节针灸致病原因
一、违反禁忌
二、辨证失误
三、操作不当
四、缺乏医德
五、患者原因
第三节针灸损伤类型
一、反应性损伤
二、机械性损伤
三、物理性损伤
四、感染性损伤
第四节针灸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熟练掌握针灸技术
二、掌握禁忌证
三、解除患者顾虑
四、晕针、滞针、折针的防治
五、过敏反应的防治
六、气胸、血气胸的防治
七、内脏破裂穿孔的防治
八、脑、脊髓损伤的防治
九、出血和血肿的防治
十、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十一、耳针致病的防治
十二、电针损伤的防治
第五节针灸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针灸后遗症
二、防治针刺失误
第十一章气功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气功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气功适应证
二、气功禁忌证
三、气功正常效应与偏差
第二节气功致病原因
第三节气功致病机理及类型
一、气功致病机理
二、气功致病类型
第四节气功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气功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气功性医源性疾病的诊断
三、气功性医源性疾病的治疗
四、气功性医源性疾病护理
第五节气功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第十二章药物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药物的作用和毒副反应
一、药物的作用
二、药物毒副反应
第二节西药毒副反应
一、抗感染药物毒副反应
二、中枢神经药物毒副反应
三、肌肉兴奋松弛药毒副反应
四、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毒副反应
五、心血管药物毒副反应
六、呼吸系统药物毒副反应
七、消化系统药物毒副反应
八、血液系统药物毒副反应
九、泌尿系统药物毒副反应
十、内分泌系统药物毒副反应
十一、抗代谢病药物毒副反应
十二、抗过敏药物毒副反应
十三、免疫功能药物毒副反应
第三节西药复方毒副反应
一、抗感染药复方毒副反应
二、解热镇痛药复方毒副反应
三、止咳祛痰平喘药复方毒副反应
四、胃肠病药复方毒副反应
五、中枢神经药复方毒副反应
六、抗高血压药复方毒副反应
七、抗过敏药复方毒副反应
第四节中西药制剂毒副反应
一、抗伤风感冒制剂毒副反应
二、止咳祛痰平喘制剂毒副反应
三、胃肠病药制剂毒副反应
四、中枢神经药制剂毒副反应
五、外用药制剂毒副反应
第五节药物临床应用禁忌
一、用药疾病禁忌
二、用药配伍禁忌
三、用药饮食禁忌
四、用药时间禁忌
五、用药药龄禁思
六、用药妊娠禁忌
第六节临床用药致病因素
第七节药物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药物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药物中毒反应诊治
第八节药物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中药毒副反应
二、防治西药毒副反应
第十三章体质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人类体质异常类型
一、先天性遗传异常
二、孕期发育障碍
三、后天获得性异常
第二节体质性医源性疾病概述
一、遗传性医源性疾病
二、药物过敏反应
三、免疫防病不良反应
四、免疫接种致病因素
五、免疫制剂过敏反应
六、输血性过敏反应
第三节体质性医源性疾病人为因素
第四节体质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遗传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二、药物过敏反应防治
三、免疫防病不良反应防治
四、输血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五节体质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药物过敏反应
二、防治疫苗过敏反应
三、防治血型不合不良反应
第十四章器材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临床医学诊疗器材
一、诊疗器材的应用和医学发展
二、诊疗器材的种类
三、诊疗器材的功用
第二节诊疗器材致病原因
一、诊疗器材固有毒性
二、诊疗器材质量低劣
三、诊疗器械维修不善
四、诊疗器材应用不当
五、术者业务技术不精
六、术者操作粗心大意
第三节诊疗器材应用并发症
一、针具穿刺并发症
二、X线机造影并发症
三、内窥镜检查并发症
四、电击除颤并发症
五、人造器官、假体并发症
第四节器材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器材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器材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五节器材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仪器检测并发症
二、防治人造器官并发症
第十五章麻醉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西医药麻醉术并发症
一、局部麻醉并发症
二、全身麻醉并发症
第二节西医药麻醉术致病原因
一、麻醉西药毒副作用
二、患者体质过敏
三、麻醉术并发症
四、专业水平低
五、认真负责差
六、术前准备不足
七、术中麻醉失误
八、术后处理不善
第三节麻醉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麻醉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麻醉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四节西医麻醉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针麻免除西药麻醉并发症
二、药麻免除西药麻醉并发症
三、防治西医麻醉术并发症
第十六章手术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手术常见并发症
一、手术引起出血
二、手术伤害神经
三、手术损伤脏器
四、手术导致死亡
五、手术合并感染
六、手术导致脏器粘连
七、手术致管道脏器梗塞梗阻
八、手术致瘿管形成
九、手术致管道脏器狭窄
十、手术遗留异物致病
第二节手术致病原因
一、手术固有并发症
二、医护业务水平低
三、医者滥施手术
四、医者误诊误治
五、器材质量低劣
六、无菌消毒不严
七、违反规章制度
八、医护责任心差
九、术前准备不足
十、术中粗心大意
十一、术后管理失当
第三节常用手术所致疾病
一、眼部手术致病
二、口腔颌面手术致病
三、头颅脊柱手术致病
四、颈部手术致病
五、胸部手术致病
六、腹部手术致病
七、泌尿道手术致病
八、生殖器手术致病
九、皮肤手术致病
十、骨关节手术致病
第四节手术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手术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手术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五节手术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神经内分泌系统手术并发症
二、防治五官手术并发症
三、防治心肺手术并发症
四、防治腹部手术并发症
五、防治术后肠粘连及肠梗阻
六、防治肝胆脾手术并发症
七、防治肛肠手术并发症
八、防治泌尿生殖器手术并发症
九、防治肌肉骨关节血管手术并发症
十、防治肿瘤手术并发症
十一、防治手术性感染发热、伤口愈合不良
十二、防治手术性疼痛
第十七章输注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临床输注诊疗种类
一、输液种类
二、注射种类
第二节输注致病原因
一、药剂质差
二、药物过敏
三、用药失误
四、器材质劣
五、消毒不严
六、新法致病
七、责任心差
八、滥施输注
第三节输注所致疾病
一、发热反应
二、感染性疾病
三、损伤神经
四、组织受损
五、注射后遗症
六、寒性脓肿
七、空气栓塞
八、微粒致病
九、添加药致病
十、水中毒
十一、类过敏反应
十二、断针并发症
第四节输注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输注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输注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五节输注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第十八章放化疗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恶性肿瘤的认识
一、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二、西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第二节恶性肿瘤的防治
一、恶性肿瘤中医防治
二、恶性肿瘤西医防治
三、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
第三节放化疗应用范围及禁忌证
一、放化疗应用范围
二、放化疗禁忌证
第四节放化疗性医源性疾病
一、放疗性医源性疾病
二、化疗性医源性疾病
三、介入性医源性疾病
第五节放化疗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防治注意事项
二、中医防治原则
三、放疗性伤害防治
四、化疗毒副反应防治
五、放化疗间歇期防治
六、介入治疗并发症防治
第六节放化疗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全身性毒副反应
二、防治五官毒副反应
三、防治消化道毒副反应
四、防治肝脏损害
五、防治心脏损害
六、防治肺脏损害
七、防治泌尿生殖器损害
八、防治造血系统损害
九、防治神经系统损害
十、防治皮肤软组织损伤
第十九章节育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防止受孕措施
一、未孕先防
二、已孕终止
三、绝育节育
第二节节育致病原因
一、精神紧张
二、避孕药物
三、避孕器材
四、节育手术
五、重男轻女
六、自行节育
七、旧法接生
八、绝育不当
第三节节育常致疾病
一、体外射精综合征
二、避孕药不良反应
三、避孕器材并发症
四、人工流产并发症
五、药物流产不良反应
六、中期引产并发症
七、绝育术并发症
第四节节育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节育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节育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五节节育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避孕剂致月经周期紊乱
二、防治避孕器致月经失调
三、防治人工流产并发症
四、防治药物流产不良反应
五、防治中期引产并发症
六、防治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
七、防治女性绝育术并发症
八、防治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
第二十章透析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透析疗法概况
一、透析疗法的发展
二、透析原理
三、透析疗法主要器材
四、透析疗法致病原因和防治原则
第二节透析疗法适应证
一、血液透析疗法适应证
二、腹膜透析疗法适应证
第三节透析疗法禁忌证
一、血液透析疗法禁忌证
二、腹膜透析疗法禁忌证
三、自我腹膜透析疗法禁忌证
第四节透析性医源性病症防治要点
一、首次透析综合征
二、透析性精神障碍
三、透析性营养不良
四、透析性酸碱平衡失调
五、透析性电解质紊乱
六、透析性免疫功能降低
七、透析性皮肤病
八、透析性眼病
九、透析性心血管病
十、透析性胸肺疾病
十一、透析性消化系统疾病
十二、透析性神经病
十三、透析性内分泌功能紊乱
十四、透析性代谢病
十五、透析性骨病
十六、透析性血液病
十七、透析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十八、透析失衡综合征
第五节透析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中医防治经验
二、中医防治案例
第二十一章移植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器官移植术概况
一、器官移植术的医学意义
二、器官移植术的技术特点
三、器官移植术的兴起与发展
四、器官移植术的社会问题
五、器官移植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常用免疫抑制药毒副反应
一、硫唑嘌呤
二、Rs-61443
三、Brequinar(BQR)
四、环孢素A
五、FK506
六、雷帕霉素
七、脱氧精胍菌素
八、肾上腺皮质激素
九、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十、环磷酰胺
第三节器官移植术禁忌证
一、角膜移植术禁忌证
二、肾上腺移植术禁忌证
三、肺移植术禁忌证
四、肾移植术禁忌证
五、肝移植术禁忌证
六、胰腺移植术禁忌证
七、心移植术禁忌证
八、睾丸移植术禁忌证
第四节器官移植术并发症
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发症
二、血管移植术并发症
三、肺移植术并发症
四、肾移植术并发症
五、肝移植术并发症
六、胰腺移植术并发症
七、心移植术并发症
八、骨髓移植术并发症
第五节移植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二、肺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三、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四、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五、心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六、胰腺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七、小肠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
八、骨髓移植抗宿主病与排斥反应防治
第六节移植术免疫排斥反应中医防治
一、中医防治概况
二、中医防治案例
第二十二章护理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护理的意义及类型
一、疾病护理的意义
二、疾病护理的类型
第二节护理失误原因
一、家庭护理失误原因
二、医院护理失误原因
第三节护理失误危害
一、生活护理失误危害
二、医疗护理失误危害
三、心理护理失误危害
第四节护理性医源性疾病防治
一、护理性医源性疾病预防
二、护理性医源性疾病诊治
第五节护理性医源性疾病中医防治案例
一、防治医疗护理失误危害
二、防治生活护理失误危害
附录一恶性肿瘤常用中草药
一、扶正培本类
二、清热解毒类
三、攻毒散结类
四、活血化瘀类
五、软坚散结类
六、化痰散结类
七、收淫止血类
八、消肿祛风止痛类
附录二恶性肿瘤常用中草药方剂
一、通用方剂
二、鼻咽癌方剂
三、喉癌方剂
四、肺癌方剂
五、食管癌方剂
六、胃癌方剂
七、肝癌方剂
八、胰腺癌方剂
九、肠癌方剂
十、乳腺癌方剂
十一、子宫颈癌方剂
十二、白血病方剂
十三、脑瘤方剂
十四、骨瘤方剂
十五、膀胱癌方剂
十六、甲状腺癌方剂
十七、绒毛膜上皮癌方剂
十八、卵巢癌方剂
主要参考文献
1
范文三:警惕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这个话题,近年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及。医源性疾病是随着医事活动而来的,
轻则损害健康,重则致伤致残,甚至死亡。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药物、新器材的不
断应用,新的医源性疾病在不断出现。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医源性疾病的危害比原患疾病还
要严重??
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可是人们的健康状
况却不容乐观。据权威部门报告,70%以上的职业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全国高血
压患者已逾2亿,糖尿病人4000万以上,每年新增癌症病人200万: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
10年前下降了5岁,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则低17岁。“健康虽不是一切,但没有健
康就没有一切”的观念促使人们更注重和寻求如何运用最好的方法来预防、缓解和改善亚健
康及慢性病的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是化学
药品、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趋严重,医源性疾病大量涌现。
比如说:医生询问病史只是草草而过,精神、社会、环境因素一概不涉及;体检往往限
于病变较明显的部位,有时竟将这一关免了;急于开化验单用来证实临床诊断的倾向性诊断;
滥开化验单,就像猎人不用瞄准星而四处射击一样,不必要的、而且有害性检查导致“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加重了病人的精神负担,均可导致医源性疾病。临床往往还因医生语言
不慎都可引起患者某些方面的损害而形成疾病。
而今,医源性疾病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普遍。最近施梅尔在美国耶鲁大学作了八个月研
究,发现1252名住院病人中,240人患有与医院环境或接受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对诊
断过程、药物、输血反应和医院感染。其中44人病情严重,16人死亡。1989年,斯蒂尔和
助手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中心作了五个月的统计研究,发现815名住院病人中,209人患有
医源性疾病,其中1 5人死亡。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源性疾病”有增长的趋势;因医德医术不佳和医院管理混乱而引
发的医疗事故和误诊误治屡见不鲜;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滥施各种有创性检查给病人带来了
伤害或后遗症的现象层出不穷;病人因轻信虚假医药广告误导和伪劣失效药品坑害,或盲目
胡乱服用药物而引发的疾病也在大幅攀升。“医源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常见疾病。
1、缺乏医德:作为医务人员,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必然会导致医源性疾病的
层出不穷。一位19岁的初产孕妇,因臀位难产。早期破膜,住进某医院。该院妇产科主任为
了学习验证美国的一本医学杂志中介绍的“臀位可以自然分娩”法,拿这个产妇做实验。当
胎体娩出,胎头还在宫内,其他医生提醒他尽快采取措施,避免胎儿死亡,他不接受,结果
产期长,导致新生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死亡。
2、医术不佳:医务人员的医术直接关系着治疗疾病的效果。一位52岁的男患者,患痔
疮10多年了,痔疮有时候脱出、出血。那医生用“枯痔散”外敷治疗,每天两次。到第三次,
痔疮虽然已经坏死,但患者体温仍在38℃,伴有腹泻、下坠等症状。这个医生未能掌握“枯
痔散”的中毒反应,没有及时停药和解毒,还继续用药3次,后来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3、粗心大意:医务人员如果在诊疗中粗心大意,会给患者带来灾难。一位男性患者,因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在某医院中度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由于主刀医生粗心大意,将导管误插入右股静脉,引起动脉压降低,静脉压升高,造成手术
中心脏骤停,手术后心跳无力,神智未能恢复。尽管当时采取种种措施进行抢救,患者仍死
亡。
4、违反规程:临床诊疗技术已经形成有效严谨的规章程序,如果在诊疗中违反这些规程,
将会引出不良后果。一位男性患者因食道癌住在某医院外科10病床,准备手术。手术前一天
医嘱配血,该护士未经核对姓名、床号,误采了11号床患者的血样送去检查。第二天,在气
管镜插管全麻的情况下为10号床患者做食道癌切除及食道胃吻合手术,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患者才脱离危险。
5、误诊误治:误诊误治在临床医学中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很严重。一位28
岁男性患者,1976年6月出现腹痛腹泻,同年9月发现贫血,他所在的学校的校医诊断为脾
胃不合引起的贫血。1979年春,某家大医院诊断他是“缺铁性贫血”,给其补予铁剂和维生
素治疗无效。同年6月他去某个中医医院求治,仍被诊断为“贫血”,鉴于他的体重减轻很快、
血沉每小时高达82mm,并出现胸水。可以用手摸到左下腹有肿块,才被怀疑是恶性肿瘤,正
当进一步确诊时,患者于6月26日死亡。尸检证明为结肠癌腹腔广泛转移。
6、药剂错误:因调配、发售或应用错误而致病、致死者屡见不鲜。一位9岁患儿,消化
不良,医生给开了葡萄糖50g,让分次冲服。患儿家长回家按医嘱喂服时,患儿哭哭啼啼拒
绝服用,后家长发现葡萄糖水有苦涩味,就拿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药房误将硼酸粉当葡萄糖
发出。第二天早晨,孩子病情突然恶化,剧烈呕吐、腹泻、血压下降,经过急诊抢救无效死
亡。
7、护理失误:护理工作是临床诊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失误后果也非常严重。在我
们国家医源性疾病也经常发生,最严重和影响最大的一起护理失误。就是1999年6月14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的全国医疗最高赔偿案“脑瘫龙凤胎获赔290万”的案例。由于医
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那一对出生不久的男女婴儿意外脑瘫致残。
有关链接:
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巴比伦王国,制订法律中有对医生奖惩的条款,同
时也考虑到患者是处于弱势,如果将病人治死,或弄瞎眼睛,损害视力,医生将被砍去双手:
如果将一个平民的奴隶治死,医生要赔偿一个奴隶;如果弄瞎奴隶的双眼,医生用银子赔偿
他的半个身价。这对医生过于严酷,但是对加强医生的责任心,预防医源性疾病有积极的意
义。古代秘鲁的印加入的医药卫生也较为发达,那时已经应用了外科钻颅术,并制止滥用药
物致使麻醉剂成瘾,这对防止医源性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自明清两朝以来,我国对医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非常不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的医学杂志和学术会议发表的文章很少见到有关于医源性疾病的内容:医疗机构对医源
性疾病的发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不了了之,以至成为今天众
多医疗纠纷的渊源和医患矛盾的焦点。
诊断性医源性疾病
诊断性医源性疾病,是在诊断疾病过程中,由漏诊、误诊导致的医源性疾病。当存在着
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低、诊断条件差、诊断资料不足、医者的判断失误、对新的诊断措施及
器材尚未熟悉和掌握等情况时,此类医源性疾病常常随之出现。其中诊断措施(例如穿刺 术、内镜检查、x线造影等)失误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更是应该避免的。
[实例]他为何闯入单身女郎的房中
主任医师:杨辉
早晨我在观察室值班,刚接班,楼下急诊室就来了一个危重病人,我赶忙下去帮忙抢救。
下楼时在楼梯上遇见一个男青年背,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走上来,我看了病人一眼,病
人的眼睛半睁半闭,好像有意识障碍。约一个小时之后,那个青年惊慌失措地从观察室跑下来找我,说他父亲有糖尿病,不能输葡萄糖。我赶紧回到观察室,只见老头儿躺在床上两眼惊恐地盯着挂在输液架上的那瓶液体。我看了看液体,是10%葡萄糖,内含维脑路通。我问他:“你有糖尿病吗?”
“有。”他马上回答。
“多少年了?”
“刚得,”他回答,人显得非常清醒。可是我记得一个小时前我们在楼梯上相遇时,他双眼半睁半闭,好像是意识不清。一个意识不清的人静脉输入葡萄糖之后就清醒了,我马上想到低血糖。我拿过病人的病历一看,诊断。是“脑梗死?”,治疗是静点甘露醇和10%葡萄糖及维脑路通。
于是我仔细地询问病史,病人4天前因身体不适到一家工厂的职工医院就诊,医生给他验了血,告诉他得的是糖尿病,给了优降糖和降糖灵,让他一天吃3次,每次各1片,病人遵嘱连服了三天。
从昨天上午起,病人开始感到乏力,晚餐前在外边散步时觉得乏力加重,而且有点恍惚,就赶紧回家,勉强上了楼,可是却一头钻进邻居的家门。邻居是个单身女青年,平日病人十分注意男女有别,从来不进邻居的屋。时值盛夏,这位女青年穿得很少,突然钻进来一个老头儿,十分难堪。
但因老人平日规规矩矩,她原谅了老人的莽撞。
病人被邻居送回家后,倒在床上就睡了,晚饭也没吃。睡眠中病人出现间断性狂躁,发作时又哭又喊,妻子上来劝慰,对妻子又打又骂。一家人都以为老头儿得了精神病,赶紧把病人送到医院的急诊室,这时是当晚9时。
病人一到诊室,发作就停止了。急诊医生一检查判断是浅昏迷,就让病人到附近一家医院去做脑ct检查。两个多小时后病人回来,脑ct检查未见异常。此时病人有些清醒,要东西吃,家属忙买来饼干。吃了几块,更清醒了,闹着要回家,当时可能正是就诊高峰,值班医生也没有再深究,就让病人回家了。
病人到家后又睡了,睡眠中又间断发生哭闹,到了凌晨,再次躁狂,又打又骂,几个人也按不住,妻子以为老伴是中了魔怔了,吓得直哭。早晨病人再次被送到急诊,医生就以脑梗死把病人留院观察输液。
输液时病人大吵大闹,拒绝输液,几个家属只好按住病人,强行输入。甘露醇顺利输完,10%葡萄糖+维脑路通液输入10分钟后病人安静,稍后病人苏醒。病人一醒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大惑不解。家属这才知道病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全然不知。
当病人得知正在给自己输入葡萄糖时,立刻勃然大怒,命令家属赶紧叫医生来。 听到这里,我的诊断完成了,这是医源性低血糖!我马上让护士给病人抽血验血糖。 病人已清醒,这瓶葡萄糖要不要输完呢?
我于是问病人4天前那次血糖是多少。我当时这样想:如果那天血糖很高,说明病人的糖尿病很重,这瓶葡萄糖就不再输了。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病人回答竟是“6.22”。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回答还是“6.22”。恰好那张化验单家属随身带着,我要过来一看,目瞪口呆,化验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6.22”。血糖6.22hhol/l,优降糖和降糖灵1天3次,每次各1片,这是多大的一个误诊和误治!
遇见以下两种病人,都要想到医源性低血糖的可能。这两种人是:1、意识障碍者;2、精神异常者。而且凡是昏迷患者都要想到医源性低血糖,并且询问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不管近几天是否使用过降糖药,一律立即检查血糖。
如何做好医源性疾病的诊断?专家建议:
一、明确病因
二、病因诊断应尽量具体
三、病因诊断还应该有别于其他致病原因
四、医源性疾病诊断的定位应准确明晰
治疗性医源性疾病
治疗性医源性疾病指由于误诊而误治或治疗不当而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药物性医源性疾病。药物导致的医源性疾病是指临床上用药不当,其产生有害的作用超过其有益的作用,导致另一疾病的发生而言。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临床医生对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对剂量使用不合理,在用药过程中观察不够严密,以及对药物的伤害作用根本没有了解,因而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甚至致命的did发生。
2、手术性医源性疾病。是由于手术对机体的损伤及其它原因,在手术过程中导致的医源性疾病。有些手术性医源性疾病非常严重,可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
3、感染性医源性疾病。以往所谓医源性感染指院内感染或医院内感染。然而,医院感染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医院,应该包括与防治疾病有关的各方面,诸如医院、诊所、疾控中心、疗养院、家庭病床、制药厂及输血站等。因此,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感染的疾病,均应属于感染性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感染已成为美国的第四位死因,导致每年有8.8万人死亡,病人住院日延长,如外科伤口感染延长住院日8.2天,泌尿系感染延长1.4天,医源性肺炎延长1~30天。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大约46亿美元。在我国,住院死亡病人中约22.22%的死因,直接或间接与医院感染有关,每例增加的医疗费用约2400~14000元人民币,延长住院日15~18天。其原因剖析如下:
一、医疗机构违法、违纪、违规。
二、对医疗法规法律认识不足。
三、医院缺少严格的日常监督、检测措施。
四、对外源性带入感染缺少警惕,误诊、漏诊、混合收容。使传染源带入。
五、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医院管理不到位,无必要制度或有章不循。
七、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施。
八、抗菌药滥用造成双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九、血源性疾病传播。我国部分地区对献血、输血管理不严格,极易造成乙肝、丙肝、巨细胞病毒甚至艾滋病的传播。
十、不安全注射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不规范。
性问题,人为作用和医源性误导
在医源性疾病中,还有一种让人十分关注,那就是医源性性功能障碍。
国外一位著名医生说过:“过分热心和不适当的提示会引起性困难”,这句名言决非夸张不实之词。只有临床医生不断丰富他们的性知识宝库,他们才不会好心办坏事,才能更好地维护病人的利益。特别是我国医学教育中尚欠缺,广泛的性教育,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可以见到医生向病人传播错误的性信息或给以完全错误的治疗和指导。
例如,一位有两个孩子的26岁的妇女来临床进行常规体检时,医生关心地问起她的性生活的情况,这位 妇女已结婚5年,婚姻美满,她对每周2~3次的性生活十分满
意,但她从未达到过高潮。医生告诉她,在性生活中她还应得到更多的乐趣。
虽然这位妇女对性治疗并不热心,但她还是勉强同意动员丈夫一起来参加治疗。在治疗中丈夫谈起他没有意识到妻子缺乏高潮,他对妻子一直欺骗了他感到十分恼火。尽管医生向他指出这种情形很常见,事情的发生并不在于他做或未做什么造成的。但这位丈夫已感到他作为一个男子汉已不那么称职,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夫妻开始发现越来越多的不和谐之处,最终,医生不得不请心理医生给予帮助,结果花费了几周时间才使这对夫妻恢复到治疗前的婚姻关系状态。
这就说明当要治疗的案例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时,医生在让病人接受其性治疗方案时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以保证不会引起病人或伴侣的任何不安。有些妇女没有获得过高潮,但她们仍能从亲昵行为和性活动的接触中得到乐趣,因此,不必强求他们参加治疗,治疗建议和安排只是提供给那些对性问题感到不满足并迫切希望得到改善的人。
有一位家长领着5岁的小男孩看病,主诉是小男孩爱用手玩弄生殖器,医生针对小儿手淫问题本应告诉家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不应大惊小怪,但这位医生却采用恫吓的方法把孩子训了一番,“你再不听话就给你打针、开刀”,据说,他成功地治愈了这例小儿手淫患者。孰不知这种恫吓方法正是心理治疗之大忌,它往往是日后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可叹的是该医生还总结成论文到全国学术会议上去交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医生的权威性和在孩子心目中的可畏的形象,他的恫吓显然比家长的恫吓具有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还有的病人在谈起不育或阳痿、早泄的时候,总要检讨自己过去有手淫史,有的医生便说:“你看,我早就猜出来了,要不是手淫你怎么会得这种病?”这就使病人的精神包袱更重了,连医生都说是手淫的结果,这回可完了,反正手淫早也发生过了,就像白纸上的污点想洗也洗不掉了。这种庸医害人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性领域始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伤害。医生不负责的回答和处理则是其中原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病人往往会随意或顺便地提出一些性问题,对医生来说可能早已司空见惯了,但对病人来说每个问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与她自己有关,甚至对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或困扰已久的,所以每个问题都是重要的。如果医生对与性有关的哪怕是再无知的问题作出漫不经心的回答,那就很可能给病人带来伤害,而很难对病人有什么帮助。 例如一位20多岁的妇女问起书本上曾见过的一个医学术语“口交”是什么意思?医生告诉她这是同性恋者喜欢的一种变态行为。这位妇女立即紧张起来,因为她和丈夫不时地实践这种行为,医生的回答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原来我们是变态的”,严重的内疚感和羞怯感使她郁郁寡欢,惶惶然不可终日,幸亏她及时请求另一位精神科医生治疗她新出现的问题,否则她将因医生不负责任的回答而产生长期的情绪波动和紧张。教训是深刻的,其实她所问的只是一种正常的性行为。
医生性观念和性态度的偏差,对性健康和性卫生保健的无知和放弃,不敏感,语言的笨拙,不能以他们的权威性角色的力量来处理问题,都是性治疗医生所忌讳的。
在现代医疗手段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这仅仅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人类对肌体和生命认识,却始终都是在探索的路上。因而,医源性的疾病总是不可避免??
医源性疾病大预防
20世纪前叶,西医大量应用化学合成药、放射线及手术等诊疗手段防治疾病,引起了不少的医源性伤害或疾病。在几十年短暂的医事活动中,证明了西医所致医源性疾病的严重性。 有专家认为,对于医源性疾病来说,中医有招。从历代文献来看,无不包含着“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并且从中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都采取了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措施。整体观是中医
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基础,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措施有:防治并重的指导思想、四诊合参的诊断常规、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虚实补泻的针灸方法和君臣佐使的配方意义等,这就是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的优越性。
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医也会引起医源性疾病。人参、艾叶、知母等都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应该怎样全面预防医源性疾病呢?邢哲斌教授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从20世纪50年代邢教授就对医源性疾病有所重视,1996年主编中国第一部《医源性疾病学》专著,它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医源性疾病专著。记者采访了邢哲斌教授,请他谈谈关于医源性疾病的预防。
详问病史――发现医源性疾病线索
诊断医源性疾病,贵在详问病史,仔细检查,全面调查、科学分析,才能正确诊断。只有如此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和责任心,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破除迷信――提高国民对医源性疾病认识水平
针对医源性疾病,应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广泛宣传科学卫生知识,破除迷信,鼓励患者有病及时去医院治疗。媒体应当经常刊载医源性疾病的危害和有关防治的通俗易懂知识,提高国民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加强医德――竭尽绵薄才能杜绝医源性疾病
我国卫生部1986年制订颁布的《医德规范》强调了以下几点。要真诚尽责:医务人员对患者首先要有真诚的恻隐同情之心。要医术精湛:医务人员的使命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有精湛的医术。要庄重亲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仪表庄重,举止有度,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如此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以提高临床诊疗效果。要正直廉洁:医务人员是患者健康和生命的捍卫者,除了正当合理的经济报酬外,决不能以医谋私损害病家的利益。要严守秘密: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对患者的隐私情况,要严加保密不得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等情况,应视患者的精神或心理状况,对患者适当的保密或解释。要团结协作:现代临床医学已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不少人才能完成诊疗工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方可取得预期的医疗效果。
范文四:医源性疾病防制
第十章 医源性疾病防制
提要 医源性疾病的概念、范围和病因;医院获得性感染诊断客观指标、有关因素和防制、药物性疾病的类型和预防。
医源性疾病 系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因此在保护病人的同时也应保护人员的健康。
医源性疾病的病因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医德修养;
②诊疗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③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原患疾病的轻重。从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看,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防止的,或经努力可以减少发生。
第一节 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简称医院内感染或院内感染。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应列入。而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正值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者不作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确定可根据潜伏期推算、流行病学调查和同源性测定方法。除病人外,医护人员或来访者也可获得院内感染。
诊断院内感染的客观指标见表10-1。
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感染率随国家经济情况和医学水平而异,波动在3%~25%之间。我国住院病人院内感染发病率据1989年统计,约9.7%,感染率近10%。医院死亡病例有1/3~1/4直接死于院内感染。
表10-1 院内感染诊断的客观指标
一、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因素
医院的环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公共场所。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微生物引起。这类微生物在健康人群中不会引起疾病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因此院内感染发生有其特定条件:
(一)机体因素
一般病人均处于抵抗力低下状况,几乎所有传染因子均可引起院内感染。一个病人的正常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可以转给其他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免疫机制尚未成熟,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改变,故危险性大。
患某些疾病的人,院内感染易感性增高,例如恶性肿瘤(尤其是涉及造血系统的肿瘤)、粒细胞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烧伤和某些皮肤病、严重营养不良、昏迷、糖尿病、支气管肺部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
(二)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
这些人往往对院内感染易感性增加。例如外科手术后保留导管(尤其是静脉内和膀胱内)、气管插管或切开、输血、麻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等。
(三)医院中病人集聚
各类病人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医院内耐药菌株常多。一般卫生状况不良为院内感染创造条件。
二、院内感染的种类
(一)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可以从病人传给病人;病人传给医务人员或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或其他病人;病人家属作为带菌者传给病人。
(二)环境感染 指接触到被污染过的物品所获得的微生物感染,例如尿布、被单、床架、床头柜、擦桌布、病历卡、门把手、拖把、食具、玩具等。
(三)内源性感染 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体携带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引起自身感染。
三、污染途径
各种来源的污染可以经一条或几条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
(一)空气
(二)手的接触
(三)医疗器械
(四)药品 血制品传播肝炎,静脉用和口服制品受污染引起院内感染机会甚多。有些
不宜进行灭菌(因灭菌后失效或改变药性或产生副作用)的非无菌制剂,
受微生物污染机会甚多。一些口服液剂,包括糖浆、饮剂等含糖较多的液
剂,因呈酸性,不适于细菌生长,但易受真菌污染。一些外用制剂往往在
配制过程中受污染。消毒剂、抗菌制剂,原是用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的,但常因配制时所用洗涤剂或容器被污染而引起制剂污染。
四、防制和监测
(一)医院合理布局
在医院建筑设计时就应考虑到防止交叉感染,兼顾方便病人就诊和治疗,妥善处理各种废弃物,以免污染环境。例如,传染病科应设在单独建筑内;医院的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等应注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病室中两排床之间最小间距应为1米;每床占用横宽最好为2米;传染病房污水应有消毒处理设施。候诊室最易发生交叉感染,应
分科设立,尤其是儿科,应设预检查,发现有传染可疑时,即送隔离诊断室诊察,并有专用出口。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071-88)对医院候诊室提出卫生标准,其中细菌总数要求不超过4000个/m3。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如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家属探望制度、病区清扫制度、污物处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制度、高危病人定时巡视制度、高危病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术后监护室)严格消毒制度等。
隔离包括传染源隔离和反隔离(将非传染病病人与有传染可能的人隔开,以免遭病原体侵袭)。
入院时已确诊为传染病者均应进行分类,进入相应的传染病病区。隔离时间和长短视疾病传染期长短和药物治疗效果而定。
对大面积烧伤、粒细胞缺乏症或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反隔离”更为重要,但这类病人往往由于他们自身带到医院的病菌引起感染。
当隔离一旦失败或发现有病人已患某些可引起院内感染的疾病并可危及医务人员和其他高危病人时,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病情扩大和疾病播散。例如对某一常见传染病,尽可能动员易感儿童及早出院或在潜伏期的后半阶段置于隔离室。
(三)加强监测控制
监测控制是控制感染的关键。1990年起全国已全面开展院内感染监测控制工作。每个医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执行院内感染监测制度。各临床科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以及早发现和统计院内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问题,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监测制度要求:①各科医务人员严格掌握、正确使用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做好院内感染病例登记工作;②各科住院医师必须在住院病人住院病史上认真记录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③管理委员会按月准确统计全院院内感染病例数和感染率,并按科室和感染部位分别统计分析;④对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以统计漏报率和监测中存在问题;⑤定期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在防治或诊断疾病过程中,由于使用药物而产生不利于患者引起不良反应,常称为药源性疾病。几乎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程度和频度有所不同而已。随着医药工业中大量合成药物不断问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据国外报道,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入院的占住院病人的3%左右,且约有15%~30%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延长住院期或死亡。
在40年代,临床用药对对症治疗和短程疗法为主,因此很少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自从青霉素问世以后,药物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合并用药和长期疗法不断增加,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日益突出,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60年代初反应停事件的发生,是人们认识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的转折点。但药物从其投入使用到认识它的危险性之间常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例如,早年使用氯仿作为吸入麻醉剂,引起突然死亡,但从认识这个危险性到以氟烷取代它,已经历了100年以上。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第一类型反应与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剂量有关。药物在常用剂量时,除治疗作用外,常出现一些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副作用,例如作用阿托品时出现口干和视觉模糊。有时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产生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一般很轻,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失眠、耳鸣等,有时不易与副作用区别。严重毒性反应常见对肝、肾、心血管系统或造血系统损害。例如在连续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过程中如不定期检查血象,会因白细胞明显减少或肝损害,造成死亡。皮质激素用于防治炎症,但同时也延缓伤口愈合。药物不良反应在儿童中常见,这是由于根据体重计算剂量不正确所致。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使类固醇激素分解灭能,但长期应用不仅能使肝功能发生障碍,还可使肝脏发生变性、增生、坏死以致诱发肝细胞癌变;前列腺癌患者长期应用雄激素治疗,可引起男性乳癌;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雌激素治疗,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变,这种情况常称为医源性药物致癌作用。
第二类反应是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或特异体质的病人,在服用常用量或低于常用量药物时发生的过敏反应。这些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在正规药物筛选过程中也不
易发现,一旦发生常很严重,往往在大量研究或在一些医疗事件记载中看到。例如青霉素注射引起休克反应;链霉素引起第Ⅷ对脑神经损伤等。
第三类反应是药物治疗后的继的发反应。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的菌群被消灭,而不敏感的菌群或真菌大量繁殖,导致继发感染。例如念珠菌病、葡萄球菌肠炎。
第四类反应为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并用或先后使用所产生的效应称为药物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有害相互作用有两类:一类为药物之间药理作用不同,以致使其中某一种药物作用改变。例如噻嗪类利尿剂与洋地黄同用,前者引起低血钾,以致在服用洋地黄维持量时有出现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另一类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具有同样药理作用,以致引起累积反应。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联合使用液体药物时,须考虑配伍禁忌。
二、预防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任何一种新药在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前均应经过新药审批。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但增加新的适用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者。一个新药的研究,要包括工艺路线、质量标准、临床前药理和临床研究等内容,应根据国家有关法令进行。
(二)已批准在临床应用的新药,仍应在使用中继续监测。一个新药的临床试验,往往只是根据几百至千人中试验结果,而对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估。副反应或不良反应常不易发现。有时试验时时间较短,或试验未包括某些很敏感的人群——孕妇、儿童或老人。因此在新药使用过程中仍应继续进行监测。在用药期间,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药物、剂量和用法;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回顾性或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作出判断。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不但为肯定药物的疗效所必需,也是医生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1965年起全世界成立了国际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我国也正在逐步建立监测中心。医务人员应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自觉执行监测制度,以保障药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范文五: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黄仙钟广东省卫生监督所
一、概论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
医源性疾病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两大类。
医源性疾病按发病环节来分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按引起发病因素来分,可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医疗服务因素及机体因素五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所携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密度高,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易感性高,所以生物因素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医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治疗和疾病的诊断中,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线使用过量,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损伤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化学因素:医院中存在的化学因素包括诊断消毒、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药品,包括西药、中药和其他药品。化学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药源性疾病。
医疗服务因素: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医务人员严谨、细心、负责的态度,可以避免许多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不当也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引起医源性疾病。
机体因素:机体因素是医源性疾病发生的内在基本因素。同剂量的某种因素对正常人可能不起作用,但对病人可能就会起作用,引起医源性疾病。因为,作为病人这种特殊的人群,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在对医院内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对某些药物具有较低的耐受性。
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医德修养;
②诊疗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③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原患疾病的轻重。从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看,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防止的,或经努力可以减少发生。
医源性疾病 - 发展现状
医源性疾病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普遍。1973年施梅尔在美国耶鲁大学做了八个月研究,发现在被普查的1252人中,240人患有与医院环境或接受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对诊断过程、药物、输血反应和医院感染。其中44人病情严重,16人死亡。
发生医源性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诊断、治疗不当,国外临床统计表明,即使在最先进最发达的欧美大医院,由于诊治过程中发生感染导致的疾病仍然达到5%以上,有1%的受害者因此死亡,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则更高。
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感染率随国家经济情况和医学水平而异,波动在3%~25%之间。我国住院病人院内感染发病率据1989年统计,约9.7%,感染率近10%。医院死亡病例有1/3~1/4直接死于院内感染。
医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诊断性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1.丰富临床医学知识:需要医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新知识的更新,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医学水平。
2.熟练掌握临床诊断基本技术:最基本的诊断技术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是视、触、叩、听,这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技术,要熟练运用。详问病史、仔细检查是防止误诊的重要环节。
3.正确应用诊断仪器及其检测的结果。
4.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诊断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予以确定诊断。
(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1.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不断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总结临床中的经验教训,熟悉和掌握各种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利弊,便于临床具体应用时进行选择。
2.对诊断不明者应更慎重:对诊断不明的疾病治疗,应加强观察,随时调整治疗措施,以防治疗失误或发生意外。
3.力争彻底治疗:对于一些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一定要彻底治愈,绝不可拖延成慢性病症,造成患者的长期病痛。
4.防止治法本身致病:对容易引起医源性疾病的某些治疗方法,在运用时要采取妥善预防措施,如对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时,经常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而使机体衰竭。
5.加强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
药物所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和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内感染)是医源性疾病最为常见。
药物性医源性疾病特点
由于使用药物而产生不利于患者的不良反应称为药物性医源性疾病。它常见于疾病防治过程中,当然也可出现在诊断疾病时。一般以药物的不良反应呈现出来。例如:
(1)副作用:副作用是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所引起机体的严重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除个别敏感体质者外,绝大多数为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致。
(3)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这种反应与所用药物的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关,仅见于少数对某种药物过度敏感的人。对于一般人,即使使用中毒剂量也不发生过敏反应。
(4)二重感染:二重感染为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破坏了机体内菌族的生态平衡,使体内的不敏感细菌或真菌或外来细菌乘虚繁殖起来,引起新的感染。
(5)致畸:致癌致畸是妇女怀孕期间,用了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使胎儿发育异常而畸变。
已知能致癌的药物有:己烯雌酚、氮芥、环磷酰胺、洛肉瘤素、非那西汀、液体石蜡和氯霉素等。已知有致癌倾向的中草药有槟榔、肉桂、巴豆等。 (6)药物依赖性:某些药物使用后不能停用,一旦停用,即出现精神上、生理上的痛苦,称为戒断症状。主要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药及罂粟壳等。
大的药物事件有:"齐二药"假药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欣弗药品不良事件、2006年广东佰易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被指携带丙肝病毒和胶囊剂铬超标事件
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 disease)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简称医院内感染或院内感染。在住
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应列入。而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正值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者不作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确定可根据潜伏期推算、流行病学调查和同源性测定方法。除病人外,医护人员或来访者也可获得院内感染。
一、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因素
医院的环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公共场所。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微生物引起。这类微生物在健康人群中不会引起疾病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因此院内感染发生有其特定条件:
(一)机体因素
一般病人均处于抵抗力低下状况,几乎所有传染因子均可引起院内感染。一个病人的正常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可以转给其他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免疫机制尚未成熟,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改变,故危险性大。
患某些疾病的人,院内感染易感性增高,例如恶性肿瘤(尤其是涉及造血系统的肿瘤)、粒细胞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烧伤和某些皮肤病、严重营养不良、昏迷、糖尿病、支气管肺部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
(二)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
这些人往往对院内感染易感性增加。例如外科手术后保留导管(尤其是静脉内和膀胱内)、气管插管或切开、输血、麻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等。
(三)医院中病人集聚
各类病人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医院内耐药菌株常多。一般卫生状况不良为院内感染创造条件。
二、院内感染的种类
(一)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
交叉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可以从病人传给病人;病人传给医务人员或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或其他病人;病人家属作为带菌者传给病人。
(二)环境感染(environmental infection)
指接触到被污染过的物品所获得的微生物感染,例如尿布、被单、床架、床头柜、擦桌布、病历卡、门把手、拖把、食具、玩具等。
(三)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体携带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引起自身感染。
三、污染途径
各种来源的污染可以经一条或几条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
(一)空气
病人近距离接触时,微生物在飞沫中或直接传给他人。轻度咳嗽时飞沫可传播2~3米远。一些存活力强的微生物甚至可在飞沫核或尘埃中存在较长时间并经较远距离传播,如结核菌。有的呼吸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尽管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但经空气传播危险性甚大。
(二)手
手的接触面广泛,最易受污染和传播微生物。这种间接传播对易感者来说获得的微生物量不大,但由于病人机体抵抗低下,对感染剂量要求低,从而引起传播。
(三)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共用的,有的每次用后消毒,但达不到消毒效果。
(四)药品
血制品传播肝炎,静脉用和口服制品受污染引起院内感染机会甚多。有些不宜进行灭菌(因灭菌后失效或改变药性或产生副作用)的非无菌制剂,受微生物污染机会甚多。一些口服液剂,包括糖浆、饮剂等含糖较多的液剂,因呈酸性,不适于细菌生长,但易受真菌污染。一些外用制剂往往在配制过程中受污染。消毒剂、抗菌制剂,原是用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但常因配制时所用洗涤剂或容器被污染而引起制剂污染。
四、防制和监测
(一)医院合理布局
在医院建筑设计时就应考虑到防止交叉感染,兼顾方便病人就诊和治疗,妥善处理各种废弃物,以免污染环境。例如,传染病科应设在单独建筑内;医院的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等应注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病室中两排床之间最小间距应为1米;每床占用横宽最好为2米;传染病房污水应有消毒处理设施。候诊室最易发生交叉感染,应分科设立,尤其是儿科,应设预检查,发现有传染可疑时,即送隔离诊断室诊察,并有专用出口。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071-88)对医院候诊室提出卫生标准,其中细菌总数要求不超过4000个/m3。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如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家属探望制度、病区清扫制度、污物处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制度、高危病人定时巡视制度、高危病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术后监护室)严格消毒制度等。
隔离包括传染源隔离和反隔离(将非传染病病人与有传染可能的人隔开,以免遭病原体侵袭)。
入院时已确诊为传染病者均应进行分类,进入相应的传染病病区。隔离时间和长短视疾病传染期长短和药物治疗效果而定。
对大面积烧伤、粒细胞缺乏症或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反隔离”更为重要,但这类病人往往由于他们自身带到医院的病菌引起感染。
当隔离一旦失败或发现有病人已患某些可引起院内感染的疾病并可危及医务人员和其他高危病人时,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病情扩大和疾病播散。例如对某一常见传染病,尽可能动员易感儿童及早出院或在潜伏期的后半阶段置于隔离室。
(三)加强监测控制
监测控制是控制感染的关键。1990年起全国已全面开展院内感染监测控制工作。每个医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执行院内感染监测制度。各临床科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以及早发现和统计院内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问题,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监测制度要求:①各科医务人员严格掌握、正确使用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做好院内感染病例登记工作;②各科住院医师必须在住院病人住院病史上认真记录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③管理委员会按月准确统计全院院内感染病例数和感染率,并按科室和感染部位分别统计分析;④对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以统计漏报率和监测中存在问题;⑤定期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二、医源性感染事件分析
2、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其婴儿。由于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婴儿污染了操作台,进而又污染了牛奶,造成志贺氏痢疾杆菌在新生儿之间的传播。此外,经测定,医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超标。这些都暴露了医院在管理上、无菌操作、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3、1992年10月北京某妇产医院发生一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流行。全月发病35例,占同期新生儿的12.2%;10月中旬为流行高峰期,传播途径以产后感染的可能性大,临床表现一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为主。死亡2例。尸检证实为急性弥散性非化脓性心肌炎。部分病例经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确定为柯萨奇病毒B3。
4、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经调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且已发病的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其婴儿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
5、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间,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共接生了244名婴儿,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现发烧、拒乳、黄疸及心、肝、肾多脏器受损症状,并有15名重患儿死于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次感染的感染源系两名已携带柯萨奇B族病毒的产妇,其两名婴儿感染了柯萨奇B族病毒后,又在婴儿室
内引起了交叉感染。
6、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深圳市某妇儿医院,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7、2003年2月首次发现于广东后波及香港以及越南的河内等地, 并迅速蔓延到世界 27 个国家和地区。SARS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呼吸综合症, 大部分感染者表现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和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5月18日12时,全国内地共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4698例,其中医务人员917例,治愈出院1529例,死亡224例。在SARS防控中17名医务人员以身殉职,其中内地6人,香港6人,台湾地区5人。
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时任卫生部长免职、北京市长免职,各地政府和医院相关责任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或处理。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9、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太原某职工医院、山西煤炭某中心医院发生患者因血液透析感染丙肝的事件。47名血液透析患者有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调查发现,两所医院没有针对血液透析感染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均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的问题,甚至重复使 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对血液透析器的处理过程不规范,不进行测漏试验和质量监测,消毒方法不正确。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主要问题:一是医
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对开展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没有明确的人员资质要求和规定。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对连续发生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的重大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五是三明市卫生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麻醉科主任被撤职;三明市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医政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4名死者的家属分别获20万元至40万元的经济补偿。
11、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八例患儿死亡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于9月23日接到该事件的举报信息,此后展开调查。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事实;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18万元,并退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
12、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
13、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
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14、2009 年,共有 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 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 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无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分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 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15、2011年8月河南新安6名患者在医院感染丙肝。据河南省卫生厅通报,目前已确认6名患者在该院进行透析治疗时感染丙肝,另有8名抗体阳性患者正在作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调查认为,新安县人民医院出现的问题属于医护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多名患者在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感染丙肝,该院院长已被停职,业务副院长被免职,对涉及的医护人员,依据医师法和护士条例等有关规定,立即停止执业活动,并按照相关程序吊销其执业证书;对卫生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党政纪处分,根据进一步调查情况再做相应处理。
16、安徽、河南丙肝感染事件。安徽省涡阳县共有76人初筛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河南省永城市卫生部门对马桥镇部分居民调查,也已发现104例丙肝抗体阳性,据安徽省卫生部门初步调查,此次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苗浅村吴文义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 引起。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的丙肝聚集性感染发生之前,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辽宁建平县、贵州平塘县等都出现过丙肝聚集性感染事件。
17、河源紫金丙肝疫情
2011年12月,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披露了广东河源紫金县自2010年以来出现离奇的丙肝疫情。据媒体报导,丙肝疫情主要集中在紫金县紫城镇响水路,已检验出超过200名感染者。紫金丙肝疫情疑为小诊所一针多用所致。
2012年2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引用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报道,再次披露了广东河源紫金县的丙肝疫情。此后,中国之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进行了跟进报导。
南方都市报记者报导,这些感染者,他们几乎都偶然发现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也几乎都是第一次得知这种传染病的可怕。有的是一家多口均被诊断出感染丙肝,但不知如何感染的。丙肝的主要治疗办法就是注射1200元一支的抗干扰素,每周一次,连续注射将近一年,治疗费用高达6万多元。昂贵的治疗费,成为了压在这些感染者身上的沉重负担。有一些感染者,由于没钱注射昂贵的抗干扰素,只能熬草药服用。除了
恶化的健康状况、死亡的阴影和沉重的经济压力,丙肝感染者们还时时感觉到无形的心理压力,目前紫金县绝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丙肝及其传染途径,只知道它具有传染性,所以感觉很害怕。因此丙肝患者的生活中充满了歧视。
媒体报导紫金丙肝疫情后,2月18日,国家疾控中心、广东省及河源市的专家组进驻紫金县进行走访调查,摸排感染源,积极组织救治。紫金县政府已指定紫金县人民医院为设立专门病区收治丙肝病人,33名医务人员经国家和省级临床治疗专家专门培训,并做好治疗丙肝的干扰素等药品储备,制订了治疗方案。卫生监督部门已对当地医疗机构包括诊所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置、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流行病调查表明,紫金县报告丙肝病例自2009年以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2年2月后当地居民主动检测增加,病例报告数明显上升,病例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聚集性。截至2月28日,紫城镇地区的丙肝感染人数上升至383人,确诊丙肝患者123例,与此前居民自发统计的200多人有较大出入。治疗救治专家组将继续指导紫金县落实规范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规范的医疗服务;流行病调查专家组对关联诊所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处理。同时,紫金县卫生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监管力度,消除可能存在的丙肝感染危险因素丙肝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就医;加强和规范丙肝疫情报告管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国家和省、市联合调查组的专家组认为,紫金县报告丙肝病例自2009年以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2年2月后当地居民主动检测增加,病例报告数明显上升,病例分布呈现一定的聚集性。紫金县城响水路段居民丙肝感染发病与紫城镇城东卫生站诊疗活动有关联,同时有部分病例可能与小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注射、口腔治疗、静脉输液和母婴及性传播有关。由于紫城镇城东卫生站执业负责人黄荫珍违反《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紫金县卫生局吊销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18、一次移植,5人可能染艾滋
台湾大学医院日前发生一起重大医疗事故,院方误将一名艾滋病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给5名病患。目前接受移植手术的5人都已验出艾滋病病毒,其中换肺的病患病毒浓度最高。台湾“卫生署”已成立专案小组负责处理事故,台湾检察机关也已介入调查。
据了解,捐赠器官者是一名37岁男子,8月24日因头部外伤送到台湾新竹市南门综合医院急救,次日宣告不治。家属在不知男子是艾滋病感染者的情况下,联络台大医院器官捐赠小组。器官捐赠协调人员为抢时间,和台大检验人员仅以电话确认结果,却不幸混淆了艾滋病检验结果的“阳性”与“非阳性”,且检验人员也未做二次确认就进行了移植手术。该名艾滋病患者的心脏、肝脏、肺脏和两颗肾脏分别捐赠给了5名病患,其中心脏送到位于台南的成功大学医院进行移植,其他4起手术都在台大医院进行。等到手术完成,协调者收集检验报告纸本资料时,看到捐赠者的艾滋病检验结果竟然是“阳性”,才发现大事不妙,紧急通知移植团队,但为时已晚。
台湾“卫生署”医事处长石崇良也在8月31日公布了此次台大医院的三大问题:一是检验员与协调人员口头沟通失误,二是未再确认书面报告或在系统上确认数值,三是移植小组未再确认检验结果。日前,台湾“卫生署”已根据相关法律,对台大、成大两家医院各开出15万新台币的罚单,同时责成两家医院迅速订出受害病患的后续照顾计划,包括赔偿金额等。此外,最终确认受捐者感染了艾滋病后,失职医护人员将面临3—10年的有期徒刑。
19、2011年7月,山西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发生白内障患者手术感染事件。
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7月16日上午施行的15名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有7名相继发生术后内眼感染。山西省卫生厅7月19日接到临汾市卫生局关于该事件的报告,立即组织专家组赶赴该院,与临汾市专家组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和实地调查,7名患者内眼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6名病情明显好转, 1名行眼球内容物去除术后病情稳定。经调查,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致病菌为绿脓杆菌。处理结果:事件发生后,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临汾市卫生局已责成尧都区眼科医院暂停相关诊疗活动,限期整改,完善并落实院感管理的相关制度。同时,责成尧都区卫生局对尧都区眼科医院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给予院长行政记过处分、主管副院长行政记大过处分;撤销负责院感工作的护士长、医务科科长、白内障科主任、白内障科护士长的行政职务;给予该事件涉及的1名责任医师和3名责任护士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的行政处罚。
三、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理
一、接到报告:1998年5月25日(星期五)下午5:00,某市卫生防疫站流行病科工作人员接到该市某医院医务科科长如下报告:该院有9例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发生。据该医院检验科初步检验表明是细菌性感染,但是何种细菌有待鉴定,请求给予支持和帮助。该院医务科科长建议考虑到已是周末,可请防疫站下周一派员或由该院送样检验。
问题1:假如你是防疫人员,如何对此事件进行反应?
二、初步调查:
该医院是该市妇产专科医院,有300张病床,现有病人200住院;166例术后病人中有98例切口愈合不良,另严重感染者30名,已采样培养9例病人有病原菌生长。
首例病人的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是4月18日,3月28日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伤口经久不愈,现仍在住院治疗。
病人以局部症状为主——初期表现为切口处出现1个或多个隆起的小脓疮,切开后流出液化脂肪组织、脓性分泌物及腐烂的组织;切口部位肿痛,有小硬结,呈圆形,有触痛。后期切口部位破溃,有多量脓性分泌物流出,有的形成窦道,部分病人切口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患者无明显发热。
三、初步处置的建议 1、报告基本情况 2、成立调查小组 3、监督执法取证 4、停诊病人
5、请上级专家进行指导 6、媒体应对
四、深入调查 (一)流行病学调查
1、三间分布调查:时间、地区(点)、人群
1998年3月20日 -5月31日:各类手术292例;伤口感染:168例 第一手术室(产科)221例手术:139例感染; 第二手术室(妇科)71例手术:29例感染;
年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
2、感染相关因素调查:接触的物品、人员
手术包、缝合线、其它物品:供应室提供;手术刀片、小手术剪由科室提供;
手术医务人员22名,均参与了一、二手术室手术;每位主刀医生的术后病人感染率相近。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检测未发现致病菌。
(二)消毒灭菌情况调查 1、手术室环境污染调查:无异常
2、相关人员手、鼻、口腔污染调查:未查出与病人分泌物相同致病菌
3、手术器械污染调查:手术包、缝线、手术刀、剪均非术前器械;无菌检验合格;
4、手术刀、剪浸泡液(戊二醛消毒液):分离到分枝杆菌;而未启用戊二醛消毒液为无菌生长。
(三)微生物学检验
1、27份切口分泌物检测-20份有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 2、312份病灶组织-10份有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 3、组织学肉芽性病变-符合分枝杆菌病理学改变特征。 4、抗酸检测-肉芽组织中有分枝杆菌
5、PCR等检测:消毒液中分枝杆菌与病灶等检测样本具有同源性。
(四)感染原因分析 三、卫生监督执法:
1、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应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一般由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检验人员、卫生监督员组成。
2、卫生监督员主要工作:
(1)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如有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做好现场检查笔录、录像录音、相关资料的保存。
(2)配合CDC、临床专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操作回顾性调查、检材的取样,做好现场检查记录、询问记录、采样记录。
(3)收集CDC的流行病学报告、检验报告、临床专家的鉴定意见等。 (4)依法提出疫情控制的卫生监督意见
(5)依照法定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处罚建议;执行处罚决定。 (6)完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