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
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
展商、招展、项目管理系统
http://www.coolgua.com/shixunsoftware/
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关乎社会稳定和党和政府形象,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应当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期,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敏感性。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舆情态势日趋严峻。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关乎社会稳定和党和政府形象,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应当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当前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具有突然爆发、情势紧迫、变化难料、危害严重、关乎公众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
根据性质和机理不同,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当事方在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处理。
当前,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对舆情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一些地方预警和应急机制不完善,一些干部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危机公关意识欠缺,丧失了掌握信息、引导舆论的主动权。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对突发事件瞒报、漏报、迟报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本可在初始阶段就能化解的矛盾,由于应对不力导致事件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
对舆情的研判不够及时准确。正确、快速的分析研判,是成功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遇到突发事件,有的地方没有立即组织涉事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研判,或没有坚持多层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评估,从而出现误判错判的情况。
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许多危机处理不力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没有迅速统一口径,导致前期信息出口过多,造成被动。危机的解决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但原有的行政归属、权限以及“各自为政”的观念成为障碍,导致出现无法迅速形成合力、无法迅速链接、无法迅速协调等问题,不但一再延误时机,甚至导致危机。
善待善用新闻媒体理念有待强化。在当前舆论监督大行其道并大显身手的网络时代,有的突发事件处置者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来对待媒体,没有认识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更没有摆正自身与媒体的关系;又或不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坦诚对待记者,无法争取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应对原则
根据突发事件的特性,其舆情应对应该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科学适度的原则进行。
及时准确。公众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媒体视突发事件为争夺受众的重大题材,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突发事件的准确信息。随着网络的普及,突发事件能瞬间扩散和广泛覆盖,成为舆论热点。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党政部门如果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网上的不实信息和言论就会误导公众,导致事态扩大。事实证明,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党委
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落实责任主体、第一时间制定对外口径、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第一时间组织权威评论、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第一时间进行问责处理,从而抢占第一落点,形成“首声效应”,引领舆论导向。
公开透明。渴望真相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自媒体的网络时代,真假难分、刺激眼球的“内幕揭秘”充斥网络。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不及时公开真实情况,一些捕风捉影的的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就会迅速传播,给事件处理和政府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早在1906年,“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就指出:“坦率而公开的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是处理公共危机的关键。”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是否公开透明,能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于化解危机至关重要。正因如此,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发布有关事件的新闻信息,对于瞒报、谎报、迟报、漏报而延误处置时机或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规范有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做出明确规定。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政府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树立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有序引导的原则,以客观理性的处置方式,回应社会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虚假、失实传闻,使舆情朝着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科学适度。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党委政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戒堵宣疏、科学适度的引导原则,管理但不压制,沟通而不放任,以疏为主,因势利导。一要迅速开放传播通道,迅速持续地公布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事态和处置情
况。二要有效控制信息导向,牢牢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事件信息的对外发布,并事先评估信息发布可能引发的各种反应。三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消除谣言,降低负面影响。四要把握说话分寸和把准发言表态的尺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机制
舆情处置机制是指舆情应对各个环节所需的运行方式,目的是确保应对工作有序规范,增强科学决策、高效处置的胜算。
媒体应急机制。未动先谋,有备无患。当前,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制定媒体应急预案,做好舆情应对准备,有利于超前反馈、及时反映、防患于未然,增强信息发布主动性,掌握处置工作主动权。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按照事先制定的媒体应急预案,及时披露信息、引导报道方向,往往决定舆情应对的成败。
网络监管机制。我国现有6亿多网民,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处置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法律保障,规范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空间,防止因虚假信息、谣言猜测、恶意操作误导舆论。
舆情研判机制。舆情研判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各类舆情信息进行梳理、比较、分析,力求通过表象认清本质,把握舆情走向,提出对策建议,辅助决策参考。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组织涉事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研判,坚持多层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评估,快速精准研判,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可防可控的应急措施。
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部门密切配合。突发事件发生后,除了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应重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并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发布新闻通稿、网络在线访谈等形式,让记者和公众及时了解事件情况和处置进展。
媒体服务机制。服务媒体是善待媒体的题中之义,党委政府要增强媒体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是做好信息服务,为各级各类媒体主动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专业的服务。二是要做好协调服务,在媒体和采访对象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沟通协调的作用。三是做好后勤服务,可建立“一对一”媒体对口联系服务制度,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媒体解决采访报道遇到的困难。四是做好培训服务,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行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形势、新闻采编业务等专题培训。
联动合作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方应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赢得工作的先机。同时,迅速与涉事单位沟通,真诚分析形势,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确保事件正确处理;迅速与友好人士联系,及时整合行政、媒体等各种资源,积极争取支持和帮助。
总结提升机制。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认真总结评估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三个阶段的舆情特征和应对效果,详细分析和全面评估整个事件特别是关键节点的舆情应对措施和成效,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舆情处置规律,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效率。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优秀案例,可安排专业人士深入调研,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提升舆情应对的整体水平。
(责任
展商、招展、项目管理系统
http://www.coolgua.com/shixunsoftware/
范文二: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doc
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
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关乎社会稳定和党和政府形象,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应当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期,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敏感性。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舆情态势日趋严峻。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关乎社会稳定和党和政府形象,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应当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当前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具有突然爆发、情势紧迫、变化难料、危害严重、关乎公众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 根据性质和机理不同,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当事方在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处理。 当前,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对舆情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一些地方预警和应急机制不完善,一些干部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危机公关意识欠缺,丧失了掌握信息、引导舆论的主动权。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对突发事件瞒报、漏报、迟报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本可在初始阶段就能化解的矛盾,由于应对不力导致事件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 对舆情的研判不够及时准确。正确、快速的分析研判,是成功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遇到突发事件,有的地方没有立即组织涉事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研判,或没有坚持多层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评估,从而出现误判错判的情况。 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许多危机处理不力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没有迅速统一口径,导致前期信息出口过多,造成被动。危机的解决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但原有的行政归属、权限以及“各自为政”的观念成为障碍,导致出现无法迅速形成合力、无法迅速链接、无法迅速协调等问题,不但一再延误时机,甚至导致危机。 善待善用新闻媒体理念有待强化。在当前舆论监督大行其道并大显身手的络时代,有的突发事件处置者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来对待媒体,没有认识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更没有摆正自身与媒体的关系;又或不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坦诚对待记者,无法争取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应对原
则 根据突发事件的特性,其舆情应对应该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科学适度的原则进行。 及时准确。公众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媒体视突发事件为争夺受众的重大题材,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突发事件的准确信息。随着络的普及,突发事件能瞬间扩散和广泛覆盖,成为舆论热点。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党政部门如果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有效引导舆论,上的不实信息和言论就会误导公众,导致事态扩大。事实证明,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落实责任主体、第一时间制定对外口径、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第一时间组织权威评论、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第一时间进行问责处理,从而抢占第一落点,形成“首声效应”,引领舆论导向。 公开透明。渴望真相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自媒体的络时代,真假难分、刺激眼球的“内幕揭秘”充斥络。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不及时公开真实情况,一些捕风捉影的的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就会迅速传播,给事件处理和政府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早在1906年,“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就指出:“坦率而公开的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是处理公共危机的关键。”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是否公开透明,能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于化解危机至关重要。正因如此,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发布有关事件的新闻信息,对于瞒报、谎报、迟报、漏报而延误处置时机或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规范有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做出明确规定。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政府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树立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有序引导的原则,以客观理性的处置方式,回应社会特别是络上出现的虚假、失实传闻,使舆情朝着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科学适度。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党委政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戒堵宣疏、科学适度的引导原则,管理但不压制,沟通而不放任,以疏为主,因势利导。一要迅速开放传播通道,迅速持续地公布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事态和处置情况。二要有效控制信息导向,牢牢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事件信息的对外发布,并事先评估信息发布可能引发的各种反应。三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消除谣言,降低负面影响。四要把握说话分寸和把
准发言表态的尺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机制 舆情处置机制是指舆情应对各个环节所需的运行方式,目的是确保应对工作有序规范,增强科学决策、高效处置的胜算。 媒体应急机制。未动先谋,有备无患。当前,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制定媒体应急预案,做好舆情应对准备,有利于超前反馈、及时反映、防患于未然,增强信息发布主动性,掌握处置工作主动权。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按照事先制定的媒体应急预案,及时披露信息、引导报道方向,往往决定舆情应对的成败。 络监管机制。我国现有6亿多民,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处置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络信息管理,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法律保障,规范传播秩序,净化络空间,防止因虚假信息、谣言猜测、恶意操作误导舆论。 舆情研判机制。舆情研判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各类舆情信息进行梳理、比较、分析,力求通过表象认清本质,把握舆情走向,提出对策建议,辅助决策参考。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组织涉事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研判,坚持多层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评估,快速精准研判,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可防可控的应急措施。 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部门密切配合。突发事件发生后,除了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应重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并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发布新闻通稿、络在线访谈等形式,让记者和公众及时了解事件情况和处置进展。 媒体服务机制。服务媒体是善待媒体的题中之义,党委政府要增强媒体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是做好信息服务,为各级各类媒体主动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专业的服务。二是要做好协调服务,在媒体和采访对象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沟通协调的作用。三是做好后勤服务,可建立“一对一”媒体对口联系服务制度,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媒体解决采访报道遇到的困难。四是做好培训服务,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行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形势、新闻采编业务等专题培训。 联动合作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方应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赢得工作的先机。同时,迅速与涉事单位沟通,真诚分析形势,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确保事件正确处理;迅速与友好人士联系,及时整合行政、媒体等各种资源,积极争取支持和帮助。 总结提升机制。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认真总结评估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三个阶段的舆情特征和应对效果,详细分析和全面评估整个事件特别是关键节点的舆情应对措施和成效,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舆情处置规律,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效率。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
优秀案例,可安排专业人士深入调研,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提升
舆情应对的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哈文丽)
范文三: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呈现突显和多发趋势,新近以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舆论风暴等等突发事件,都直逼党和政府执政管理一线,成为当前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考验。去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就是由于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和恶化,造成恶劣影响。前不久发生在杭州的5·7飙车案,由于有关部门信息发布不严谨,在网民的反复质疑和猜测下,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演变成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杭州城市形象。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由于去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再次降到冰点,市场监管公信力受到空前质疑。透过这些事件,从我们面临的形势来分析,应对突发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我们从2007年研究和排查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延续和补充。事隔两年,我们再次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并延伸到对突发事件等重大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关注,是对两年来我们一些领导和干部仍然在监管执法中忽视风险问题的再敲警钟,是对履行监管执法新职能新要求的持续努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事前贯彻,也是对国家总局强调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的积极落实。
一、把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
结合当前所处的社会阶段和社会环境,分析近年来广为社会关注的各种突发事件及其处置,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多元化利益主体。群众利益和安全受到损害后,容易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把群众、企业、政府等一起卷入事件之中,使事态难以控制,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应对处理难度很大。二是突发事件往往反映出政府公共管理不足。这些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大多跟政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等公共服务欠缺、公共管理不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紧密相关。三是突发事件往往引起舆论高度关注。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具有“一呼百万应”的特点,使网络监督几乎没有真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不断加快,舆论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四是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从多起突发事件演变成公共舆论事件,并对党和政府公信力造
成严重损害来看,反映出政府部门在应对上还处于被动,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二、关注工商部门突发事件的多发领域
从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全省和全市工商系统各种引起舆论关注的突发事件来看,工商部门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食品安全事件。比如阜阳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我们市场上的问题腐竹事件、玉米窝窝头事件等等。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高危领域。二是执法监管事件。比如市场和无照经营户火灾、假冒侵权打击不力、虚假广告层出不穷、“傍名牌”屡禁不止等一旦被舆论关注,都会成为监管执法不力的公共事件。还比如,执法办案中遭遇暴力抗法的事件和涉及多方利益的重大复杂执法行为等等。三是投诉维权事件。在消费申诉处理中,消费者反复投诉、无理投诉、越级上访等容易演变为处理不力的突发事件。群体性消费投诉和维权事件,涉及面广、影响大,容易受到关注。在信访中,涉及多个主体的群体信访事件和反复上访的重复信访事件,也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等造成严重后果。四是舆论监督事件。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执法维权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媒体关注度高。无论是审批服务、执法办案、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以及干部作风等都很容易引起媒体注意,提出批评性监督报道,容易把普通事件演变成舆论高度关注质疑工商行政作为的公共事件。从上述几方面来看,我们讲的突发事件主要是与工商工作和工商队伍有关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舆论关注、处置不力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的重大复杂事件。
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影响重大,能否主动防范、及时预警、妥善应对至为关键。从这几年来看,由于我们坚持建设“三型”工商,尤其重视坚持依法行政,在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暴力抗法、群体信访和集体维权等事件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理果断、合法合理,没有造成重大不利的负面影响,有力地维护了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了执法公信和队伍形象。但是,从当前复杂的形势来看,我们还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要提高主动防范应对意识。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乱。从2007年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以来,通过查找风险点,开展风险教育,系统干部风险意识显著增强。但是,防范重大、复杂事件发生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市局和分
局领导、市局处室和分局科所负责人作为主管一定业务工作的领导干部,基层和窗口一线干部作为直接面对企业群众的执法人员,在防范一般风险的基础上,都要切实提高主动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意识。尤其要提高对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增强责任心,提高敏感度。
二要加强风险监控预警。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发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有其萌芽、产生、发展的演变规律。主动防范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日常督查开展履职风险排查,发现风险隐患;要注意掌握各大媒体和网络舆论动态,并通过投诉、监督、信访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掌握收集各种信息,监控风险动态;要及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风险隐患和风险动态的分析评估,发布风险预警,主动采取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防止风险扩大演变成突发事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真正把风险排查、监控和预警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三要把握好应对原则。在积极防范的基础上,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要遵循事件发生和处置规律,迅速、主动、果断处置,减少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具体要注意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及时主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领导到位,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第一时间回应诉求,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拖拉,把事件引导上正常处理轨道上来。二是合法合理。既要坚持依法行政,避免陷入违法处理造成新的矛盾,又要高度重视群众、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三是担当责任。对突发事件中工商部门和工商干部存在问题和差错的,要坦诚面对质问、主动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四是公开透明。对突发事件中矛盾和问题的处理,一定要公开公正,主动发布信息,主动接受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五是引导舆论。要及时掌握舆论动态,分析舆论走向,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引导,为事件处理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
四要强化应对能力的提升。围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这一重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落实依法行政,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全系统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整体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一线执法人员为主体,要积极开展履职风险、依法行政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全员教育培训,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提高
风险意识和履职能力,勇于破解难题、做复杂工作,善于说群众话、做群众工作,敢于面对媒体、做宣传工作。二是细化落实制度。按照建设“三型”工商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履职到位,是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根本所在;认真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是防范和应对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建设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构建权力运行阳光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切实做细做实各项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市局和分局要加强检查和督察,确保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落实到位,全系统整体防范和应对能力逐步提升。三是优化应急演练。对食品安全、重大信访、暴力抗法和群体维权等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先明确应对原则要求和工作流程,必要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范文四:学生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考
学生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考
张安宣
一、学生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高等学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高校稳,则社会稳,高校乱,则社会乱。要保持高校稳 定,核心问题是保持高校学生的稳定,学生稳,则高校稳,学生乱,则高校乱,进而可能引 发社会的动荡与混乱。突发事件是导致高校学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持高校稳定,核心是 如何保持高校学生的稳定。提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校园稳定,是维护社会 稳定的迫切要求。
二、学生中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
1、意外伤亡。如自杀、他杀、车祸等,尤以自杀居多。据有关资料介绍,高校学生自杀 率已达万分之四。
2、打架斗殴。引起学生打架的主要因素有:酗酒、赌博、纠葛、误解、嫉妒等,尤以酗 酒突出。酗酒在男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有的是偶尔为之,比如过生日、节日、聚会等。 3、火灾事故。高校火灾事故也经常发生,尤以学生公寓火灾居多,主要原因由于学生违 章用电所致,也有吸烟引起的。一些学生在宿舍私接电线,用电褥子取暖,尤其是使用“热 得快”的电棒插在暖水瓶中烧水,水烧干了,人却不知去向,引燃电线,引发大火。
4、过激行为。对于学校饮食、收费、教学、就业以及管理等有意见,反映后没能及时解 决或长期得不到解决,个别学生为泄私愤、图报复,甩啤酒瓶、张贴大小字报或通过手机短 信、互联网等形式撺掇学生罢课罢餐。或聚众围堵办公楼等。
5、 上街游行。 遇到重大事件, 如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 一些学生未经批准自发上街游行, 以此表达爱国热情和民族正义感,却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三、学生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突发事件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也就是说,它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是 有一定原因的。 了解这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成因, 有助于增强学生工作的警惕性和政治敏锐性。 1、高校扩招、就业制度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高校扩招,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储备人 力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自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规 模急剧扩大,而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严重滞后,二者矛盾突出,对校园管理和校 园安全形成巨大压力。毕业生分配制度由计划分配转为面向市场自主择业,使毕业生获得了 就业自主权,但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压力。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师生带来诸多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原来隶属于 学校的后勤服务部门成为乙方,变成按市场机制运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出现重 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与师生利益时有冲突,关系紧张,潜伏着不稳定因素。 3、学生中的贫富差距,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发达地区或富裕家庭的学生,衣食不愁,生 活无忧,少数学生讲排场,摆阔气,吃饭店,穿名牌。偏远落后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缴 不起学费,靠贷款上学,生活拮据,心理压抑,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反差强烈,容易产生心 理对立。
4、情感问题处理不当也是引起突发事件的原因之一。例如,恋爱受阻、失恋等,给相当 多的大学生带来无尽的忧虑。 他们中的大多数求助无方或羞于启齿, 最终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5、高校内部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和解决问题不及时,也容易引发突发事件。如因工作方法 简单粗暴而引发的情绪失控、矛盾激化等;因后勤管理问题引发的罢餐、罢浴、集体食物中 毒等;因教学管理问题而引发的罢课、联名抗议等。
三、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突发性事件由于不可预测、难以控制,所以一定在预防上下功夫,建章立制,充分发挥 制度的效用。要建立健全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 诱发突发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2、责任到人、分级负责。
学校的党政领导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人,要负总责。分院系部的党政领导是所 在单位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人。辅导员是所管班级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人。要 根据责任层层负责。 主要领导和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指挥处置突发性事件, 不得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不得把本单位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 3、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于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事件,学校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 地处理,避免引发新的问题和激化矛盾。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校纪校规妥善 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要经得起投诉的考验。
4、教育疏导、防止激化。
学生工作干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准确把握,对学生中有心理疾病、情绪波动较大、行 为怪异的“重点人”和“重点事”要给予重点关心和疏导,避免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 生发生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及时报告、果断处置。
对发生暴力行为或者严重损害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果 断报告校党委及保卫部门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6、学校家长、信息畅通。
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中,要与家长保持信息沟通,重要情况一定要相互通报,保持密切联 系,协调处理方案。突发性事件处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与伤亡者亲属的关系, 用情感做事,以情入手,想尽办法稳定其情绪,亲属理性、理智地看待伤亡事件。
四、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主要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 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通俗的说,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是:什么都要管—— 学生的事就是你的事;是“管”但不是“官”——他们掌握的不是行政权力而是服务意识。 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状态有一个共同的描述:整天坐在“火山口”上;不知道下一分钟要发 生什么事;最怕夜里电话铃响。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和压力是很大的。
为有效的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辅导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深入到学生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要成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知情知心的益友。要热爱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深入
学生,照顾到青年学生的特点,知晓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以情感人,真心地关心学生, 帮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培养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
2、加强管理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网络思想工作、贫困生工作,以及其他学生事务工作,掌握学 生的思想动态。
3、着力培养一支得力的团学干部信息反馈队伍
充分发挥班级、各团体中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心理委员的作用,做好信息收集工 作,及时使学生把动态信息反馈上来,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4、同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
任课教师在授课和解惑当中,不同程度地了解学生的潜意识,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一 定的发言权。
5、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高校突发事件中,有一定比例的事件是由于大学生缺乏法制观念造成的。因而辅导员 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形势与政策”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从而有针对性 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6、事件发生时要及时赶到现场履行职责
突发事件出现时,辅导员必须及时到场、坚守岗位、想尽办法控制事态,绝不能推卸责 任、擅自离岗,以免造成更坏的结果和影响。
7、全面快速了解信息
辅导员可以结合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从各种蛛丝蚂迹中判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而 全面、快速了解事件的情况,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
8、及时主动汇报情况
突发事件影响大、涉面广,而辅导员职权有限,所以要及时向分院领导、学校领导和有 关部门汇报,争取得到上级的指导不能贸然自行其事、自行处理,更不能隐瞒情况。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范文五:关于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关于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2008-08-22 点击数:1203次
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全球海洋捕捞渔民的死亡数据每年在24000人以上。美国每十万渔民中就有160人死亡,是全国平均死亡水平的25到30倍。澳大利亚每十万渔民中就有143人死亡,而该国家平均水平是每十万人中只有8.1人死亡。英国在 1995 与 1996 年间,每十万个渔民中有 77 人因事故死亡。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海洋捕捞业是渔业的主导产业。全国渔船数96.05万艘,占世界渔船总数的四分之一,海洋捕捞产量1243.5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26.19%,约占全球海洋捕捞产量15 %。在海洋捕捞发展背后,一个沉重话题就是渔业安全事故居高不下,海洋捕捞渔民的死亡率约为2.1‰,即每十万人死亡218人,是美国的1.36倍,澳大利亚的1.5倍,英国的2.83倍。同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国家福利支持和可替代的收入来源,一场重大的海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倾家荡产、因灾返贫的悲剧。因此,建立快速的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尽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保持渔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是各级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事件”这个概念,是当代中国人“约定俗成”的名词,它没有一字不差的古典文献,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和科学的定义。由于很多事件是突然发生令人猝不及防的,所以人们逐渐将“突发”和“事件”放在一起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渔船事故包括渔船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因争夺渔场造成渔民海上打架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显然都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因其发生地点在海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1、发生的不确定性。海上相对于陆地而言,情况已更为复杂,对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难度已更大。商船有自己的始发港和目的港,而且航道基本确定,航迹也有相应的记录,同陆上海事部门联系也较为频繁,事故查找起来也较为方便。同商船相比,各类渔船航行的时间、选择的航线、生产作业的海区都不确定性。老大根据经验和渔场情况,那里有鱼群就到那个海区捕捞,事先没有目的性。渔业运销船也同样如此,通过无线电联系,那里有渔货收购就到那个海区。因此,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往往是在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发的,确切发生的具体时间、明确的地点、实际规模、具体形态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是无法预见的。
2、反应的紧迫性。在渔船海上突发事件中,往往时间非常紧迫,对时间的把握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突发事件管理的有效性。近几年所接到的渔船海上突发事件报告中,碰撞、风灾事故所占比重较大,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失足落水或被网具器械砸死绞伤等事故也逐步呈上升趋势,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人员救助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通常都比较迫切。由于海上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所限,渔业部门又没有专门全天候救助的船艇,往往同周边作业渔船或救捞船只联系,加上海上路途遥远,因抢救途中耗时过多造成人员致残、致死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3、处置的艰难性。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处置的艰难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如果是
因为天气等自然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则往往是海况恶劣,海上风大浪高,能见度差,给救助船艇自身出航带来困难;如果是因技术应用和管理不善所引起的突发事件,渔业救助船艇到达事发海域后,与当事人及其船舶的联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发生了船舶沉没、电台损毁等情况,再加上夜间能见度的限制,搜寻工作往往进行得异常艰苦;如果抢夺渔场引发的治安类突发事件,除了首先要使双方脱离接触,把突发事件本身及其破坏性影响控制在一定的、最小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把损失伤亡控制在最少程度,把对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冲击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海洋捕捞生产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海洋捕捞指在海洋中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活动。这就决定了它的生产活动环境必定比陆上其他行业要经受更多的自然灾害的威胁。渔业海上生产与风浪为伍,与潮涌相伴,受气候、海况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每年的3、4月份和11、12月份分别是春汛和冬汛生产旺季,这段时期渔民海上作业忙碌,但海上的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也较多。大量的渔船碰撞、搁浅、触礁事故都是发生在大雾等能见度不良的天气情况下,大风大浪的恶劣海况更是极易造成船沉人亡等突发性事件。而每年的夏、秋又是南海区、东海区台风的多发季节,每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高达10多次,特别是“云娜”、“桑美”等超强台风,风力大,强度高,来势急,登陆快,给正在避台的渔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易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
2、传统的海洋捕捞渔场进一步缩小。我国海域相邻的国家、地区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海区面积达120万km2。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以及中日、中韩、中越等双边渔业协定的生效实施,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约有3万艘渔船已从部分外海传统渔场撤出,有30多万海洋捕捞渔民和近百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大批渔船从外海传统渔场退出, 被迫退出传统外海作业渔场又返回近海生产,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加大。为了抢夺渔业有限的资源,流动作业之间群体性打架、流动作业侵害定置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渔船与渔船间的作业纠纷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海洋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一部分传统渔场已成为航道,国内外过往客货轮日趋增多,水上通航密度大大增加,加上大雾天气和渔民疏于值班了望,导致渔船与商船间的碰撞事故,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概率增大。
3、海洋捕捞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体制转型、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渔业经济体制由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向渔船大包干、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转变。在渔业生产资料产权明确、经营自主权明确、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刺激下,渔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这种体制过于分散,原先以组、队为基础渔船集体出海转变大部分单家独户出海生产,在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后很难彼此得到照顾。
4、渔民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渔民是农村社会的又一弱势群体。与农民一样,我国渔民受教育的机会少、条件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安全意识、风险保障意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等比较薄弱,重生产、轻安全现象普遍存在。渔民参加安全生产技能培
训的比例也不高,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还不够,渔船职务船员配备严重不足,普通船员持证率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渔船经营体制改革后进入的非渔劳动力,往往缺乏必要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海上求生本领的培训,直接上船作业,造成船员整体素下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5、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违章冒险生产较为普遍。尽管近几年我国实施较为严格的海洋捕捞“双控”制度,但局部地区、局部海区海洋捕捞强度仍然过大,“船多鱼少海窄”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冷藏运输费用不断提升,尽管国家对渔业柴油实施价格财政补贴,但捕捞生产成本仍在成倍增加,海洋捕捞效益每况愈下,渔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些渔船船主因生机的需要或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赶风头、追风尾,往往存有侥幸心理违规冒险出海生产,以求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特别像温岭渔民长年在海上生产,一次海上时间长达6个多月,鱼货和渔需物资补给全靠专业渔业运销船运输,渔民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同时,专业渔业运销船为了减少往返的柴油成本支出,超载超风力航行时有发生,增大了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
6、部分渔船质量不高,安全设备配置不足。渔船是渔民从事生产作业最重要的工具,渔船装备、及其救生消防设备配置直接关系到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后,一部分骨干老大积累了巨额资本,不断对渔船进行更新改造,渔船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抵御海上突发性事件能力不断增强。但一部分渔民由于生产不好,负债经营并造成恶性循环,渔船破旧,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多。为减少生产成本支出,这部分船东擅自减少救生、通导、信号等设备配备的现象屡见不鲜,船舶维修保养不及时等等,另外,有的渔业运输船舶无载重限量和载重线标志;有的擅自改装船体结构,均严重影响了渔船的整体安全性能,给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7、渔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还留有死角。我国现有渔港监督机构中,大部分属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执法工作经费不足,力量较薄弱,致使渔船港口签证、海上执法检查等很多管理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到位。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仍主要停留在事后追究模式上,手段单一,发生和处理事故时往往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长远谋划,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不够,尚未建立起渔船海上突发性事件反映联动机制。
三、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此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 2007年8月30日 通过,自 2007年11月1日起 施行。这是指导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台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渔业大市,理应加快建立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尽最大限度减少渔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促进平安渔业和渔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事先预防,从源头防范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必须未雨绸缪,预先准备。
一是加强对渔民安全意识的教育。要依照“谁教育、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分级与分层次,分散与集中,分季节与分时限结合,加强对渔民安全知识和法制教育,建立渔业安全上岗证制度。普通船员要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培训,使其熟悉海上环境和船上情况,具备预防和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以及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等知识;职务船员特别是船长不仅要具备适任职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指挥能力。
二是严把渔船检验安全质量关。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渔船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和规范渔业船舶检验及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程序,提高渔船受检率,严把渔船检验安全质量关。鉴于目前渔船管理的现状,要加大对重点地区渔船修造企业的检查力度和重点环节的把关,严肃处理渔船修造企业的无证造船现象,从源头上堵住“三无渔船”的产生。加强对船用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杜绝无认可证书、无检验证书的船用产品上船。开展渔业船舶安全设备方面专项整治,使渔业船舶的救生、消防、信号等主要安全设备以及载重线、水尺标志的勘划基本达到规范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渔业船舶的安全适航条件。要针对当前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多发的实际,有条件的渔船要安装目前比较成熟的渔船自动识别系统(AIS),切实增强防碰撞预警能力。
三是扎实做好渔船进出港签证工作。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是保证渔船具备安全生产要求的一项重要制度。实行“谁检查、谁把关,谁签证、谁负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经复查后方可办理签证,防止渔船“带病”出海。
四是组织渔民编队出海生产。针对以往出海作业渔船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约化、系统化管理的实际,要制定渔船编队生产的分类方式和编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指导有关乡镇落实各组组长,切实做到编组出海,结伴生产,指导渔民正确使用救生筏等安全器具,增强渔船在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开展互救,提高渔船和渔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五是探索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要以服务渔民为宗旨,以保障渔区社会稳定为落脚点,以渔业互保组织为基础,借鉴国外政策性渔业保险经验,逐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保”的渔业从业者的相互保险,切实提高渔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事中监控,建立快速灵敏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反映机制。减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关键的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渔船出事的时间、作业的海区、发生的原因,以便得到及时的救助。为此,必须要建立快速灵敏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反映机制。
一是建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遵照渔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渔船救助监控系统的建设。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多制式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处理技术等先进成熟技术,对60马力以上的渔船装载特定终端设备,配备卫星电话等通讯设备,努力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海洋渔业船舶安全救助的信息系统。通过对海上装载特定终端的海洋渔船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地对海上作业渔船的航行情况、所在位置等动态、静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调度,变被动报告为主动掌控,及时掌握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为下步救助赢得宝贵时间。
二是建立完善24小时渔业安全应急值班制度。要明确专门人员、专门电话、专门部门24小时值守值班电话,实时监控渔船在海上的动态情况,确保各类信息尤其是应急救助信
息的上下传递顺畅。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按照程序处置一般渔业海难应急救助事件,并按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预案。
三是加强渔船海难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强化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迅速提高渔政执法人员和现役船员的专业技能,以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海上救援情况,提高救助成功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整合加强渔业公务船舶的救助力量,加强与各地海上搜救机构的协作,加强与事发海域渔船的联系,建立起渔政公务船、专业救助船和渔船合理联动、相互补充的海上救援力量。
(三)事后补救,尽最大程度挽回渔民生命财产损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尽最快时间、最佳方案对海难渔船进行搜救,尽最大程度挽回渔民生命财产损失。
一是实施最佳的海难渔船救助方案。要认真贯彻《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渔船出事的时间、作业的海区、发生的原因,通过会商分析,实施最佳救援方案。鉴于海上的特殊情况和救援时间的紧迫性,首先要指导渔船进行自救,使渔船脱离危险或渔民脱离危险;其次通知附近海域或编队渔船进行互救,以赢得救援时间。再三,紧急出动本辖区内符合适航条件的渔政船等渔业公务船舶对出事渔船进行援救。对于台风等危害性天气、海况,要积极向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邻近省(区、市)、地(市)、县的渔业救助力量协助救助。加强同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的联系,尽快落实专业全天候救捞船队,对失事渔船进行援救。
二是开展理赔帮助受灾渔船恢复正常生产。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相关保险机构应积极主动赶赴事发地,对相关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评估、理赔。各级渔业安全管理部门对渔民和家属进行安抚,尽快让有关人员减轻或消除事故阴影,恢复生产。
三是加强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后管理。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说过“发现、培育、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突发事件管理的精髓”。建立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报告、统计制度,对事件的性质、类别、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判明责任,并对事件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加强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后管理。因作业渔船之间的作业区划分和网具纠纷引发的海上械斗发生后,相关职能部门对原先渔场作业区划分方案中的不合理内容进行了调整,能有效地减少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对渔船生产性事故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要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分析深层次原因,强化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对海难较多作业渔船逐一检查,建立长效机制,把渔船海上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