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认识角听课记录
《认识角》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范文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 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范文三:(洪楼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 杨全凯
(洪家楼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雷老师主讲
杨全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范文四:《认识角》听课反思
精品文档
《认识角》听课反思
文
章来源
m
2017年3月9日,**工作坊的全体成员赶赴迎宾校区,听取了胡**老师《认识角》的课堂教学,胡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角、认识角、了解角。整个教学活动有声有色,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目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胡老师在初步感知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一个角,很多学生都采取指一指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角,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指向一个点去表示这个角,胡老师因势利导将这样的表示方法画在黑板上,学生立即发现自己的表达错误,从而改正错误的表示角的方法,也让学生认识到角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个教学环节胡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的非常得当,不仅通过认知冲突使学生明确角正确的表达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确角的组成,从而起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其次,胡老师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整个课堂上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和辩论声吸引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对数学课堂“动心”。
再者,胡老师如沐春风的教学风格也使我记忆尤深,面对一
1 / 2
精品文档
群二年级的小淘气,胡老师不急不慢,逐步引导这些小豆豆进行学习,使他们一步一步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胡老师多样的课堂评价方法,既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小组活动,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数学课堂都有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通过听取胡老师的这节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路上还需要多加学习、继续努力。
文
章来源
m
2 / 2
范文五:《认识角》听课反思
《认识角》听课反思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听了刘翠莲老师执教的一节《认识角》的数学课。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用数学。
刘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教学贴近了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这节课可以说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上课伊始,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中,让学生举例,找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并说一说桌子上的圆角与数学课上认识的角有什么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区别生活概念与数学概念,体现了数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出示钟面上的角和扇子、剪刀上的活动角,促进学生对角的大小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促使学生把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与角的图形对应起来,并通过辨认作出了判断,从而强化了形成的表象,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做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指角、摸角、画角、折角、找角、数角、做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最精彩的是摸角的环节。刘老师深知,仅有观察是不够的,学生初识角时往往只摸出角的顶点,而不能完整地把握角的各个组成部分。刘老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当学生摸出三角板上一个角的顶点后,刘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提出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有没有同学摸的不是这个地方的,”引导摸到边的学生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而顺利地发现、总结出“平平的、直直的”部分是角的两条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角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而且自然而然地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摸出三角板上其它角时,学生就能很完整、很清楚地表述一个角了,也为后面用符号表示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老师还非常注意对活动的指导。如,在让学生做活动角之前,先让学生读一读活动要求,再开始动手操作。不仅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更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活动角做好后,刘老师安排了几个层次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直观感受角的变化;然后跟学生一起
1
玩,带领学生边玩边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总结出为什么角的大小不一样。这三个层次的活动指导,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数学知识活化于学生的心中。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在两个问题上处理得还不够理想。一是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这一难点内容时,出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不同的角,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不能顺利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因此带着学生数出这几个角所对应的格子数,并且提到了“弧”的概念。这样就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教学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效果反而不佳。这说明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可对教材进行“过度挖掘”。二是出示两个大小接近的角后,让同桌两人用活动用操作进行比较。由于活动角容易变形,学生探索重叠比较的方法比较困难,不如采用与课件中同步的两个固定角来比较,效果会更好。这说明我们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慎重,活动角这一学习材料一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应改换成其他更适合的学习材料,不可强求“一材多用,一用到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