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58-01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1 资料来源
急诊ICU 2006 年1,11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共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0,87岁,开始时间为机械通气当日,持续到脱机后能自行进食为止。
2 方法
所有病人均经鼻胃管用营养泵滴入瑞素25,50 ml/h。24小时匀速滴入,每滴4小时间断1小时,抽吸胃潴留内容物大于100 ml/h时延长间隔时间。定时监测血糖。
3 结果
38例病人无1例出现反流和误吸,5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便秘。
4 护理
4.1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前先吸尽气管内及口咽部的痰液并将气管导管的气囊充气。
4.2 病情许可时抬高床头30度。
4.3 确定胃管位置,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方法:将胃管接负压抽
吸,如抽出胃液表示胃管在胃内,如抽出的胃液大于100 ml,提示胃潴留,延长1小时后再行胃肠营养。
4.4 用营养泵匀速滴入,起始20 ml/h,2两小时内逐渐增至50 ml/h。每输注4小时间断1小时,1小时后再开始时接负压抽吸,判断有无胃潴留,大于100 ml,应延长时间。滴注进程中观察有无呕吐及反流。如出现反流应停止输注营养液,并迅速吸尽口咽及气管内的反流液。定时监测血糖,防止高血糖症的发生。气囊放气选在停止胃肠营养后1小时内进行。冬天对营养液进行加温,如无加温装置可采用热水袋放于输注的管道上,可减轻病人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4.5 如病人经常出现胃潴留,应给予助消化药和胃动力药,并加强翻身,以增加胃肠蠕动。
4.6 胃肠营养结束后用温开水冲管后封管。滴注过程中需注入口服药物,应将药片研碎。如注入的是口服钾,容易与营养液产生反应形成凝块,应先用温开水冲管后再注入药物,后再用温开水冲管,避免堵管。
4.7 经鼻胃管进行胃肠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流和误吸。用上述方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有效杜绝了上述并发症,说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收稿日期:2007-08-06
范文二: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58-01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1 资料来源
急诊ICU 2006 年1~11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共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0~87岁,开始时间为机械通气当日,持续到脱机后能自行进食为止。
2 方法
所有病人均经鼻胃管用营养泵滴入瑞素25~50 ml/h。24小时匀速滴入,每滴4小时间断1小时,抽吸胃潴留内容物大于100 ml/h时延长间隔时间。定时监测血糖。
3 结果
38例病人无1例出现反流和误吸,5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便秘。
4 护理
4.1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前先吸尽气管内及口咽部的痰液并将气管导管的气囊充气。
4.2 病情许可时抬高床头30度。
4.3 确定胃管位置,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方法:将胃管接负压抽吸,如抽出胃液表示胃管在胃内,如抽出的胃液大于100 ml,提示胃潴留,延长1小时后再行胃肠营养。
4.4 用营养泵匀速滴入,起始20 ml/h,2两小时内逐渐增至50 ml/h。每输注4小时间断1小时,1小时后再开始时接负压抽吸,判断有无胃潴留,大于100 ml,应延长时间。滴注进程中观察有无呕吐及反流。如出现反流应停止输注营养液,并迅速吸尽口咽及气管内的反流液。定时监测血糖,防止高血糖症的发生。气囊放气选在停止胃肠营养后1小时内进行。冬天对营养液进行加温,如无加温装置可采用热水袋放于输注的管道上,可减轻病人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4.5 如病人经常出现胃潴留,应给予助消化药和胃动力药,并加强翻身,以增加胃肠蠕动。
4.6 胃肠营养结束后用温开水冲管后封管。滴注过程中需注入口服药物,应将药片研碎。如注入的是口服钾,容易与营养液产生反应形成凝块,应先用温开水冲管后再注入药物,后再用温开水冲管,避免堵管。
4.7 经鼻胃管进行胃肠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流和误吸。用上述方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有效杜绝了上述并发症,说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收稿日期:2007-08-06
范文三: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
预防
3758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卷第24期
管插管,成功率极高,还可避免传统盲插所致缺氧.因吸痰管较 细,易进入气管内,患者不适感轻,易耐受.此方法耗时短,可在 数分钟内完成,且患者痛苦小.另一方面,在操作时不需使用喉 镜等辅助措施,因此往往不需要麻醉科医生,临床医生就可操 作.但需注意的问题是:一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适当应用局部 血管收缩药.防止鼻出血;对于有鼻中隔偏斜或有鼻甲肥大的 患者不要盲目往下捕,可更换另一侧鼻孔.二是需要有熟练的 吸痰技术保证能将吸痰管置入气管内.另外.若经鼻插管不成功 时,应及时改用经口气管插管,切忌强求一种方法而耽误抢救. 3.2正确应用机械通气防止低氧血症和气道损伤患者因中枢 性呼吸功能障碍采用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耗氧,减轻二氧 化碳潴留引起或加重脑水肿,护士必须加强气管插管的管理, 掌握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才能根据呼吸状况和病情变化,观察 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及节律,合理设置或调节呼吸机参数. 3.3人工气道的湿化:湿化器需用无菌液,使用前将适量蒸馏 水倒人湿化器内,并及时添加至max线.湿化液量根据痰液性质 决定.温度设置以低于患者体温2?为标准,使湿化的气体进 入气道后渐升至体温水平,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利 用呼吸机雾化,每天不少于100,以防呼吸道干燥,避免因湿 化液不洁增加气道感染机会?.
3.4注意呼吸机报警系统的显示:据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 损伤与高气道压有关,更与机械通气时肺容积过度增加和肺泡 过度扩张有关,因此应适当调节吸入氧浓度,潮气量,呼气未正 压及吸气峰压等,监测患者气道压力变化,减少肺损伤的发生;
气道压力过高报警多为痰液阻塞,管道积水或扭曲,胸廓扩张 障碍等.气道压力过低报警多为管道漏气或脱管,导管或套管 气囊漏气,空气压缩机气源不足等.
3.S呼吸回路的管理:呼吸回路是细菌寄居的重要部位,呼吸 机管道每7天更换,清洁消毒,呼吸机接头每日更换,湿化罐内 液体每24小时更换无菌蒸馏水,防止带菌微粒吸入.压缩机上 的空气过滤网每日除尘清洗1次,集水瓶置于呼吸回路最低位, 并及时顷倒冷凝水.
3.6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争取患者合 作是实施有效械通气治疗的关键所在.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实施 机械通气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目的以及不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险 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地呼吸, 使患者能随呼吸机送气而吸气,慢慢调节自己的呼吸与呼吸机 同步,以增加通气治疗效果,防止人机对抗.如患者不能有效地 配合,必须使用镇静药物,以达到人机协调.
参考文献:
[1】姚静,侯延菊.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预吸纯氧时间的探讨m.齐鲁 护理杂志,2002,8(4):301.
【2】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一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07,
【3]刘阳,王月秋,樊艳娟.吸痰管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法的体会【J】.中 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oo3,12(1):78. 【4]4李文涛,何晓明,孙丽娟,等.吸吸机湿化器温度设定的临床研究【JJ. 实用护理杂志,2oo1,17(9):4.
[5】朱光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 分册.2001.21:50.
稿日期:2007—09—05
…
:气曼4烁.
4…悃.
s!.,i.,.2,7岁,开始时间为机ml/h.茹,J:i,J.:小始'釜吸,械通气当日,持续到脱机后能
自行进食为止.判
,:ml爵
…,
!里曼.慧泵::萎主薹警主蓄蔷时匀墨
,吸胃潴留内容物大于moi,
'主';.注备ml/h时延问隔时间.定时监测血糖.病/al1
人
UlaX…………………'一
…
3
…
8Nc&
…
A~1黜舨流和溉5例出现腹胀I2现腹4加 ,6
强'
/水a冲骺封管c滴注过程中需注泻
,】例出现便秘.人口月'
..
'
如注':;
养前先吸尽气管内及口口因部的痰液并将4温开 .7詈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流和误吸.气管孟 .,.
用上
''
4.2堡高量3…0r~o….….…,4.3确定胃管位置,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方法:将胃管接
负压,………,…一…一一…
收稿日期:20o7一O8一o6
范文四: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1 资料来源
急诊ICU 2006 年1~11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共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0~87岁,开始时间为机械通气当日,持续到脱机后能自行进食为止。
2 方法
所有病人均经鼻胃管用营养泵滴入瑞素25~50 ml/h。24小时匀速滴入,每滴4小时间断1小时,抽吸胃潴留内容物大于100 ml/h时延长间隔时间。定时监测血糖。
3 结果
38例病人无1例出现反流和误吸,5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便秘。
4 护理
4.1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前先吸尽气管内及口咽部的痰液并将气管导管的气囊充气。
4.2 病情许可时抬高床头30度。
4.3 确定胃管位置,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方法:将胃管接负压抽吸,如抽出胃液表示胃管在胃内,如抽出的胃液大于100 ml,提示胃潴留,延长1小时后再
范文五:留置胃管病人容易发生以下并发症
留置胃管病人容易发生以下并发症,如果不做好护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1 吸入性肺炎
管饲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77%。误吸是管饲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吸入性肺炎,常见原因有胃管置入长度不够、营养液注入过多、过快,或因吸痰、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时胃内容物返流而致误吸。目前文献报道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处理措施有:?在常规置管长度的基础上延长胃管插入长度8,10cm,尽可能选用小管径胃管,小管径胃管返流和微量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大管径喂养管。?每次管饲前要回抽胃液,确保饲管位置正常。?管饲前将患者床头抬高40?,45?,进餐后30,60 min再放下床头,以防食物返流〔19〕。?每隔4h观察鼻饲管位置一次,并记录,同时进行胃肠功能评估,监测胃内食物残留量,若胃内容物大于100ml时暂停管饲,并监听肠鸣音判断胃肠蠕动情况。?痰多者在管饲前予以翻身、扣背,彻底吸净痰液,以避免进餐后30min内深部吸痰,防止刺激性剧烈咳嗽引起的食物返流而致误吸。?对严重返流者可用鼻胃(肠)管或螺旋型鼻肠管置管进入空肠,营养泵滴注,效果良好。?良好的口腔卫生及人工气道套囊管理能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教育病人及陪护人员发生误吸后立即停止管饲,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部返流物,必要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清除误吸物。
2 腹泻
腹泻是老年管饲病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管饲并发腹泻发生率为10.8,,61,。管饲病人肠蠕动较正常人快两倍,腹泻可因营养素配方不佳或注入速度过快,患者不能耐受所致,也可因管饲食物在制作及保存过程中被细菌污染所致,或与使用抗生素、血白蛋白水平低和纤维摄入缺乏相关。管饲病人腹泻的预防措施有:?小剂量持续管饲,用胃肠泵控制速度和用加温器调节营养液的温度,并逐渐增加鼻饲液的浓度和量。?鼻饲液现配现用,严格无菌操作,若低温冰箱保存放置时间不超过24h。?鼻饲前适当加热鼻饲液,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胃管外端口处需用无菌纱布包裹,且每日更换纱布,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护理时注意腹部保暖,经常清洁口腔,避免人为引起肠道感染。?腹泻严重时暂停管饲,使胃肠道充分休息,同时检查大便常规,以确定是否为单纯性消化不良,防止脱水,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恶心、呕吐
鼻饲插管时,胃管的机械刺激和石蜡油的化学刺激,作用于咽后壁的感受器而引起冲动,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肌肉运动,引起恶心、呕吐等表现。此外鼻饲灌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也可引起恶心呕吐。鼻饲时应遵循由少到多逐渐加量,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的温度由低到高的原则。对急诊、危重病人,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鼻饲早期可采用连续缓慢滴注法,使病人胃部容易耐受,以后逐渐加速,直到
过渡到间歇喂食,达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的目的〔5〕。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要及时从口腔、鼻腔及气管套管中清除呕吐物,防止阻塞呼吸道;如病人胃排空不良、反复呕吐或胃食管返流时,空肠造口最为适宜。
4 胃潴留、腹胀
因胃潴留、腹胀可引起返流、消化不良等,鼻饲前先抽吸胃液,必要时引流胃液,以监测胃潴留。当管饲后3,4h抽出液小于100ml,且无消化道出血者,则可循序渐进增加鼻饲量,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或胃动力药(吗丁林)等促进胃排空。余巧敏报道,从胃管内注入西沙比利5 mg,15 min后进行鼻饲,并减慢输注速度(以100,125 ml/h为宜),可预防灌注过快引起腹胀。
5 高血糖症
鼻饲液配方中呈高糖成分,或机体应激反应,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代谢加快,导致鼻饲患者血糖增高。高血糖可直接影响预后,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护士要正确掌握血糖、尿糖测量方法,测尿糖1,2次/d,血糖2,3次/w,根据血糖、尿糖以及食品交换分类表中的等值食品交换来调整鼻饲配方,并配合使用药治疗,一般高血糖在1,3 d内可得到控制。
6 管饲导管阻塞
造成管饲导管阻塞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食物或药物未充分磨碎或药物磨碎混合后因配伍禁忌而产生凝块致堵管,或因营养液流速过缓造成饲管阻塞。一般每4h用温水冲管一次,饲入的药物要充分磨碎,不同药物要分开注入,以免发生配伍禁忌;制作管饲营养素时应将肉类、蛋、菜类食物充分搅碎过滤〔30〕。一旦发生堵管,可试用大号注射器接温水在胃管上反复做推、吸动作,不要用果汁或碳酸饮料,千万不要用探针去试图疏通堵塞的胃管,它可能刺穿胃管甚至损伤消化道。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胃管
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虽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讨论。现就胃管的选择、不同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留置胃管应重视的问题进行综述。
1 胃管的改进
1.1 硅胶胃管 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相比优点较多,与组织相容性大,已逐渐取代与组
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胃管;且硅胶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末端连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节约卫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
1.2 弯头胃管 在传统胃管基础上,对管前端进行改造,其前约为一长4cm的实心段,实心段向端头渐渐变细并向一侧弧形弯曲30?角,端头为一圆滑尖头;实心段与空心段夹角处有一侧孔,且向管尾每隔4cm有一孔,共4个,绕管凿出,不在同一直线上;距管前端15cm、25cm、45cm、55cm、65cm、75cm各有一刻度线,距管尾4cm处一侧稍凸起与弯头相对应,用于判断弯头的指向。该胃管与传统胃管比,具有引流效果好、操作时不需要患者特殊配合,不需要特殊体位,易插入,避免普通胃管在吻合口盘旋的弊端,为昏迷、危重等患者解决了误入气管、插管困难难题。
1.3 一次性滴喷药胃管 刘志兰、赵红研究的一次性滴喷药物胃管是用小号硅胶管行胃管插入并将胃端制作多孔,置入胃贲门,另一端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使药滴入,适当挤压莫菲氏滴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可达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目的。
1.4 带有三通阀的胃管 马振芝,1,等研制了一种带有三种阀的胃管,即由一根端头为实心的塑料管作为胃管,其插入端的头部有与管腔相通的、向外上方倾斜的斜孔,在靠近斜孔管壁上有相互错开的壁孔,通过插接在胃管外露端口上的三通阀构成。其避免了饲后反折胃管、夹子固定等程序;管接头与注射器、输液管连接紧密,从而解决了注入液外溢的问题。
2 不同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2.1 新生儿插管方法 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因而加大了插管难度,贺雪琴提出改良新生儿插胃管法,即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7cm时(快到达咽喉部)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安静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入插至胃内。
2.2 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2.3 成年人一般插胃管法 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快速插管法正是由于缩短喉上神经的刺激的时间,减轻插胃管时恶心呕吐症状而获成功。郭素珍,2,、庄雪珍则提出饮水插胃法:当胃管插入14~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其下咽,在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道而不易误入气管。石尚英等采用按摩耳部咽喉穴(耳屏内侧上1/2处)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其目的也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也可在插管前在咽喉部喷局麻药,降低对胃管刺激的敏感性。
2.4 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2.4.1 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徐亚金摸索出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少,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作用,口咽
部不再受堵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该法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常规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2.4.2 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在此一瞬间迅速送入胃管,此法成功率达94%。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成功率达98%,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法,3,:将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双方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此法可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一人操作。用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
2.5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法 昏迷且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套的压迫,使胃管插入受到阻力,因此苏素提出改进方法是,4,将患者保持头、颈、躯干水平位,当胃管置入16~18cm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拔出气管套管0.5~1cm,操作者将胃管顺势插下,待胃管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再将气管套管返回原位,然后将胃管继续插至胃内。对气管切开清醒的患者置管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减轻对鼻部和咽部的刺激。李雪英报道,5,用润滑麻醉剂(2%利多卡因和适量石蜡油)滴0.3ml于一侧鼻孔、0.5ml于舌根部,并涂于胃管前10cm处,由于患者反应轻而获成功。赵禾欣等对15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法获得100%成功。对机械通气患者插胃管方法也大有改进,传统观念认为卡弗充气会造成插管困难,往往放气后才插管,单此法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田永明的研究表明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与放气后插管相比其插管一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放卡弗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6,,以上各法解决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特殊情况下插胃管这一棘手的难题。
3 留置胃管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插管时间 插胃管对没有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益,单对伴有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插管可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而死亡,因此插管前要了解患者颅内压情况,插管时间宜选择在采用降颅压措施后,在生命垂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时应避免插入胃管。
3.2 判断胃管位置 胃管位置错误临床并不少见,易发生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的患者。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在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液体。陈泽红、陈丽芳分别报道没有认真验证胃管误入气管致呼吸困难、死亡的教训,7,,应引起重视。插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需同时使用《基础护理学》所介绍的3种方法,缺一不可,若结合用pH值试纸检测会更稳妥,胃液pH值在1.5~3。
3.3 胃管的固定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出汗,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滑出。我院在临床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可明显减少以上不足。方法是用线在胃管近鼻翼处打一个外科结,在眉心处打第2个结,用一根1cm×1cm大小胶布固定线于鼻梁中段,一根2cm×2cm大小胶布固定第2结于眉心处,第3根胶布固定胃管于颊部,胶布最好用布胶布,不宜选用一次性微孔胶布。
3.4 胃管留置时间 按《护理学基础》要求,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1根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但车杰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天,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患者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
3.5 鼻饲误吸问题 颅脑外伤、意识不清、脑血管意外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均有鼻饲误吸的危险,咳嗽、呕吐有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吸可能性,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和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发生误吸。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10%~77%。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首先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正确,吸尽气管内痰液防吸痰呛咳、憋气使
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患者体位也是预防误吸的关键,鼻饲时应取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可防止反流、误吸。注入食物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鼻饲后30min内不可翻身,严密观察,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警惕有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出现误吸尽早处理以防意外发生。
4 经验教训分析
4.1 小儿胃管误吸插致呼吸困难1例教训,7, (1)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胃管注入气体,听诊胃底区过水声,来检测胃管是否在胃腔内,有无误入气管。(2)当小儿病情严重,手术后反应差者,不能同成人出现明显呛咳气急、紫绀、窒息等反应,可提示术者予以重视,应予加强鉴别密切观察。(3)本例患儿曾有烦躁等表现,未经查找原因即予镇静剂,险延误救治。
4.2 1例胃肠减压胃管打2个死结的教训,8, (1)置管动作与患者吞咽动作配合不当,易致胃管盘曲。(2)胃管置入太深致胃肠内盘曲。(3)送管太急,而胃管经食管3个狭窄区和贲门进管较慢,致盘曲。(4)当拔管时拉力作用下打成死结,故拔管时要边捻边拔,液体石蜡40ml从胃管内注入,可防止及解除胃管在胃内套绕打结。
4.3 21cm断裂胃管从肛门瘘口排出的教训,9, (1)人为因素改变胃管结构:操作者为防止引流不畅或阻塞而人为增加3个孔。(2)胃管留置时间长,受胃酸刺激造成导管老化、断裂。
4.4 胃管压迫时间过长致鼻咽静脉破裂出血 患者未引起鼻腔大出血及其他任何疾病,于置管37天后突发胃管留置侧鼻腔大量出血。按医疗护理常规要求每3~4天更换1次胃管,硅胶胃管适当延长,但各类书籍于留置时间未明确规定为7~31天不等。车杰做了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研究,分别于置管前后对双侧鼻黏膜颜色、弹性变化进行比较,各30例患者分别于置管后11~20天(甲组)、21~30天(乙组)、31~40天(丙组)进行观察,发现甲组鼻黏膜充血5例,咽黏膜充血2例,占6.67%。乙组鼻黏膜充血8例,咽黏膜充血4例,占13.33%。丙组鼻黏膜充血16例,水肿8例,糜烂4例,占93.33%;咽黏膜充血12例,水肿3例,占50.00%。胃前端处5~10cm有不同程度变黑,其中甲组11例,乙组18例,丙组26例,可见置管时间过长,降低了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水肿、溃疡。据上研究,置管最宜时限应为21~30天,此例鼻腔大出血应由置管时间过久所致。
5 小结
综上所述,同道们对接受胃管留置术的不同病种、不同个体差异的患者,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提高了留置胃管术的成功率。现国内引进的胃肠营养新型胃管,具有软、细、耐腐,有导向引丝,置管期可达90~180天,但价格昂贵。如国内医疗器材生产厂家,对胃管现存的软、脆、缺少导向等缺陷加以改进,将更便于临床,利用留置胃管术的一次成功。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1-9-2 9:59:14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
陈永杰1,赵艳1,杨秀萍2,白丽华3 作者单位:1.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通辽市肿瘤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3.霍林河市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昏迷患者无吞咽反射、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紊乱,不能正常进食,而且病人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大,蛋白质分解加快,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早期给予病人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常应用鼻胃管
插管,其中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1],甚至直接窒息死亡。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为 10%,77%[2]。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因重型颅脑损伤行鼻饲的病人45例,发生误吸13例(28.8%)。本文对其提出预防护理对策。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鼻饲误吸;预防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患者无吞咽反射、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紊乱,临床中往往需要鼻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而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误吸的结果是导致吸人性肺炎,因此,临床中要尽量避免误吸的发生[3]。笔者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共4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误吸的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15例;年龄25,78岁,GCS评分?7分。本组病例鼻饲原因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在伤后48小时内或术后肠鸣音恢复,每日胃潴留量小于200ml,无消化道出血的条件下给予鼻饲饮食。进行鼻饲,误吸发生在置管后1,18天,死亡2例(其中因肺部感染无法控制,并发DIC死亡1例)。
1.2 方法:鼻饲前注入温开水10-20ml,润滑或冲洗胃管,如无呛咳,再注入食物。注意食物的量、性状、温度以及灌注速度,开始鼻饲要少量,使其有一适应过程,胃管均采用硅橡胶十二指肠导管,该导管管壁光滑,富有弹性, 软硬度适中。胃管插入长度为患者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距离,一般为45,55cm。润滑胃管,由一侧鼻腔置入,证实胃管置入位置正确后,固定于鼻尖部。
2.护理措施
2.1 口腔护理: 昏迷患者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口腔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使细菌迅速繁殖。细菌与霉菌的感染可引起口腔溃疡、糜烂。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是清除口腔分泌物、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预防口腔细菌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每日口腔护理3次,仔细观察口腔粘膜的情况,以防真菌感染、腮腺炎等。
2.2 鼻腔护理: 呼吸道应给予有效的湿化,长期鼻饲者,每周应更换1次胃管,改从另一侧鼻腔置入,置管的鼻腔每天滴液体石蜡油1滴,以减轻胃管与鼻粘膜的摩擦,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烂。
2.3 鼻饲前护理:每次鼻饲前应检查并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检查方法有:一是直接抽胃液;二是将听诊器置于胃部,同时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有气过水声即在胃内;三是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内,无气体逸出,说明在胃内。
2.4 鼻饲护理: 成人插胃管常规用的是16,18号胃管,胃管作为异物刺激咽后壁并使贲门长期开放,粗胃管比细胃管更容易刺激咽后壁,引起恶心反应,如果胃内容物较多时即出现呕吐。儿童12号胃管用于成人可以减少刺激反应,同时由于管腔较细,灌注时阻力较大,自然放慢灌注速度。常规插胃管深度成人约为45,55cm。研究插管深度中测量一次性胃管最末一个侧孔距尖端约9cm。若按常规置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的食道内,鼻饲液易反流,增加插入深度8,10cm,胃管的侧孔可以完全进入胃内,可避免胃管侧孔留在食管里引起食物反流。本研究发现,成人插管深度达55,60cm时,用听诊器听胃部气过水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时,听到“噗”声最清楚。说明胃管已在胃内。确认胃管在胃内,抽吸残余胃液判断胃潴留情况,胃潴留超过150ml暂停鼻饲1次。使用一次性注洗器灌注匀浆食物,每次约5,15min,匀速灌注200,250ml,每日鼻饲4,5次,夜里22点以后停止鼻饲。注入食物后患者保持体位30min。在此30min内根据病情不做口腔护理,不行腹部按摩,不翻身、扣背,不吸痰。
2.5 防止鼻饲饮食返流应注意以下几点:(1)进行鼻饲饮食前,应先吸净痰液,避免鼻饲过程中因咳嗽引起返流 ,甚至误吸;(2)鼻饲时体位宜坐位或半卧位, 卧床患者, 床头抬高30,45?,
防止在颅内压力过高时体位变化加重出血或引发脑疝[4];(3)严格掌握鼻饲的入量、入量的浓度和速度、间隔时间。鼻饲的入量应由少逐渐增至全量, 开始50,100ml/次, 全量200ml/次。入量浓度由稀释营养液逐渐增至全浓度, 开始10%,逐渐增至25%。入量速度由慢逐渐到快, 最快速度达30 ml/min;(4)鼻饲前抽吸胃液,监测胃潴留量,当胃潴留量?150 ml时, 暂停鼻饲,严重者可用胃复安10 mg 静脉注射;(5)鼻饲后避免即刻翻身、吸痰等操作,可预防返流现象避免误吸;(6)避免夜间鼻饲;(7)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暂停鼻饲,头放低,取右侧卧位,及时吸除气道内分泌物, 同时抽吸胃液, 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机械通气病人经鼻胃管胃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