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陶渊明集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日:“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闻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⑦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①冲默:淡泊恬静。
②远量:大量。
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
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
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
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
⑦德音:道德声誉。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B.
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C.
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D.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 ]
A.
①④⑥
B.
③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B.
孟嘉曾担任太尉庾亮所部庐陵郡的从事,后主动辞职回家。不久,因庾亮要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孟嘉凭着较高的名望和实才,又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
C.
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
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D;2.B;3.A;
解析:
(1)
示: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2)
①是说孟嘉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②表明孟嘉诚实。④是说凭孟嘉的名望和才能,符合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3)
“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
(4)
答案:(1)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孝友”“间”是翻译的关键)
(2)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在堂”“怡怡如”是翻译的关键)
(3)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请笔”“了”“四座”是翻译的关键)
参考译文: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耽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范文二:饮酒(陶渊明)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 ]
(2)
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 ”(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 许 头( )
(2)斗折 蛇 行,明灭可见( )
(3)凄神 寒 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 )
(4)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暮寝 而 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 而 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 之 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 之 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 以 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 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 其 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 其 不已也(《愚公移山》)
[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
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7)
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答案:
答案:1.A;4.B;
范文三:饮酒陶渊明阅读答案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
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
“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
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2)
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A;
解析:
(1)
A项回答过于偏题,不深入,未联系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应为与世俗远离、身在尘俗之境而能够感到超然脱俗的真趣。
(2)
“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范文四: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
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
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
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参考答案:
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 3.东晋 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 ????????????
参考答案:
12、(1)心灵超脱尘世。诗眼(关键)。
?(2)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景:菊、山、飞鸟、落日……理: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
范文五: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
(“128815”);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建造)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
B(心远地自偏(偏僻)采菊东篱下(篱笆)
C(山气日夕佳(傍晚)飞鸟相与还(结伴)
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欲辨已忘言(辨别)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
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参考答案:
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3(东晋安贫乐道悠然自得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12、(1)心灵超脱尘世。诗眼(关键)。
(2)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景:菊、山、飞鸟、落日??理:要
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