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作者:莫碧珍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6期
【摘 要】 右江民族医学院在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注重社会实践与教育目的、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了综合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建议医学院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推进“课题型”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能教育;社会实践;作用;建议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已向四个方面扩大,即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服务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本文选取社会实践视角,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分析近三年来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上注重三个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从狭义上来界定,主要指高校学生走出校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环境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1]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右江民族医学院 强调“三个结合”即与医学教育目的结合,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1、与医学教育目的相结合
医学教育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医学生掌握具体医学知识或习得一两种临床技能,而是使医学生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这与马克思所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绝不只是技术精良的专家。他不仅有完备的知识、见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本校在社会实践设计上,一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在亲眼目睹国家伟大成就,山乡巨变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崇高职业道德思想和医学使命;二是让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和基层卫生状况,树立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立志成为人间大医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在实践中更深刻理解本校“大医精诚”校训和人才培养目标,做一个“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和“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
2、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校时学生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少有机会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设计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这类实践活动会更容易提起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社会效果
范文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第20卷第4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v。1.20N。.4丝些!塞坚』土—————————墅坚矍垒些些坐』当垫坠壁塑尘坠堕堡堡!!:曼!些竺塑!¥塑!型¥!!些!塑!墅呈些竺!坠塑墅里些12些!:;!!些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张志远
(郑州大学团委,河南郑州450052)
Jb丸、¨—Lt免屯一羹一丸乞氮t夹一九丸。L缸tL免j—t丸蛐—L屯免鼻竞t九鼻~L氕t丸童一t套—丸免、女,●一L屯屯免
摘要: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拓展第一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是一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培养工作的综合改革措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这项活动的开展,顺 应了大学生自我成才的渴望,适应了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04)04—0102—02
屯鱼一安一囊一桌—●,、奎一叠.安一羹一安—套,L叠—奠—羹—童,鱼一妻—羹,皇,免t羹—t垒,缸蔓—套—毒—鼻—囊—t.蔓一复—安,A—囊一蔓.羹~妥~羹.羹.●、羹、●、冬冬、t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各种 实践活动的总称,是高校拓展第一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 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实践检验所 学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载体;是一项新时期大学 生德育和培养工作的综合改革措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 途径。它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莘 莘学子投入其中,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青春和热情奉献社 会、服务他人。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学到了在课堂 上和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受到了教育,塑造了自我,增长 了才干,提高了整体素质,同时也为家乡父老做出了自己应 有的贡献。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长期参与并指导了大学生暑期社 会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与社 会、知识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 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素质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指 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 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 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首要 任务就是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 义、**思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 生富有朝气,蓬勃进取又极具可塑性,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 认识尚未确定,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 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 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最终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用人 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呵护、老 师的照顾中,跟他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缺乏对 社会的了解,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从而使一些学生对社 会问题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全面,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 附从性,容易与现实脱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 学生亲身感受当今瞬息万变、丰富多采的世界与真实的社会 生活,逐步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扶贫济困、帮孤助残、环 境保护、科技攻关、文化宣传、支教扫盲、医疗服务、社会调查 等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切实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 本领。并使他们不再自以为是地陶醉在“天之骄子”的光环 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丽是以一种理智的成熟的视角感受 社会的进步,关心经济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观察政局的 稳定。可以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们走出了 各自生活的小圈子,走出了校园,走进了工厂、机关、农村等 广阔天地,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国情、省情、社情、民情 的了解,更多地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去思考社会现象,深切 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的各项政策的理解,增 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对马 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
收稿日期:2004—06—03
作者简介:张志远(1965一),男,河南省唐河县人,郑州大学团委书记,讲师。
第20卷第4期 张志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103———————————————————————————————————————————————————————一-一——
二、以倡导科技创新为灵魂,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文化 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而科学技术人才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 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 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大批德 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并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使科学技术成为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推动力量。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尚不能让人满意。随 着世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 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新技术、知识与我国具有创新能力 的科技人才的短缺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造成我国大学生 创新能力不高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接 触实际的机会太少,实践能力不强。而以科技、文化、卫生为 内容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可 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多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机 会。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地区的社会实践中,学 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优 化管理、开拓市场;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优化农村 产业结构;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 献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提高基层干部的知识水平;在 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现理论与实践 之间的差别,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完善其知识 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郑州大 学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在省共青团扶贫示范 村鲁山县辛集乡东肖楼村进行了“乡村建设规划”活动中,学 生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实际,积极开动脑 筋、出谋划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教授,提 出了合理的规划方案,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同时,这一活动也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丰富了专 业知识。因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 足,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以社会实践育人为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 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瞬息万变 的社会,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取决于能力的兑现情况,这其实 是整体素质的综合运用问题。能力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下才能形成与实现,特别是人际关系环境往往是能力形成与 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和网络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推进器,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是青年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 形资产;思维表达与动手操作能力是自我资源的使用和开 发,是进行创新的重要资源;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 力更使青年学生的能力与价值得以无限的延伸。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是群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甚至教 师的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它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 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天的实践活动,明天也 许就是其生活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方面的社会实 践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克服学校生活的单调 性。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在社会大课堂展示才华,同时 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摆正个人在客 观世界中的位置,科学地评价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暑 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了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 切实为群众多做贡献,在人员的组成上往往是多个学科、不 同年级的组合,他们在此之前或许根本互不相识。这样一 来,队员们不得不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把自己融 入这个集体之中,增强“团队”意识,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纵观以上三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大学生 自我成才的渴望,适应了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 需要,其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活动的 本身。广大青年学生在参加活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过程 中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注重虚心向工作在第一线 的工人、农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 动的优秀品质,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锻炼,增长了为人民服务 的本领,同时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了自身素质, 促进了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才是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资源。我们要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这块阵地,积极探 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培育人才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建立有 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式,使大学生在思想道 德、知识才能、创新意识、实际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锻 炼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增强对社会 的适应能力,成为真正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薛桂芳.开展社区援助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J].青少年研究,2000(3).
[3]严继昌,杨瑞东.十年实践结硕果 校地携手育英才—— 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综述[J].中国高等教 育,1999(7).
[4]李亚.致力提高青年学生跨世纪素质——关于实施河南 省青年学生跨世纪素质工程的几点思考[N].河南青年 报,1998一09—28.
(责任编校:宋孝忠)
范文三:浅谈社会化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社会化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班 2010104104 杨清鹏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就是“把野兽关到笼 到子里” , 而诸如所谓的狼孩猪孩等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 对于社会化的定 义从不同角度有多种理解。 如从人格发展和社会互动角度定义即为一个人获得自 己和学会参与社会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从文化的角度定义即为社会 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试的统一过程。 对其的研究也 产生了诸多学派,如认知学派,新行为学派,新 精 神分析学派等。
通常认为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 (或生物人 ) 成 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 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 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 人是社会性的, 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 化, 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 刚刚出生的婴儿 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 (她 ) 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 能、 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 接受社会的教化, 慢慢成人。 并且,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人的社会化也是个体吸收了社会经验, 并由两者的分 立走向两者的融合。
个人的社会化内容也很广泛, 如知识技能的社会化与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我 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认识:第一是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培养自我观念。第二, 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第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而对于素质教育, 近年来一直得到国家大力推行, 取得了一定成果。 ** 副总理曾指出 :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这是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这一规定把素
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素质教育主要 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 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 环境、 人生的看法和意 义, 包括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等, 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 事、 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 。 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 取得的成就等。
从社会化的定义我们不难得出, 在个体实现社会和化过程中, 教育起着极重 要的作用, 可以说教育始终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因此, 接受怎样的教 育对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程度及方向等起到极重要作用。
那么, 素质教育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我从个体社会化内容来 谈素质教育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 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 培养自我观念方面。 个性也译为人格是指人的 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 他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力素质和 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 发展的标志是自我。 自我也称自 我意识、 自我观念, 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培养和塑 造个人什么样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同时个体社会化 中也包含着民族,国家,同一阶级阶层,同一时代的一些共同特征。
素质教育的定义即体现了这一点,素质教育的实行,旨在教导学生对世界, 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包括设世界观 .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素质教育强调依照学 生自身特性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健康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包括性格兴 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 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 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
识,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素质教育看来, 学 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主体,更重要、 更本质的还是在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 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 怎样做人, 要指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 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根据促进主 体性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而不是以学科为 中心。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主阵地。 教师 明确教学目的, 也就是明确为什么而教。 教师不仅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 而且为 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 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 就学生的学而言, 不仅坚持 继承性学习, 而且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 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 而且 重视社会的发展需要, 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了。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 更准确更有效的完成个体的社会化。 同时, 这种发 展式教育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是自我能够很好的适应并融合到社 会中。
其次在内化价值观念, 传递社会文化上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平台 与方法。 社会化研究文化的传递模式, 认为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 从这 个角度看, 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 一般说来, 社会文化的 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 社会规范两大部分。 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 念内化, 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 素质教育的基础依然是传授知识, 一方面其发挥 教育的基础作用, 将各种学科式文化传授给学生。 同时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社会 价值与社会规范的培养,在推行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曾强民族文化认同 感, 增加对社会的理解, 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掌握与人交流沟通交往, 知荣 辱明善恶的核心价值体系,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 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
基础。
第三, 在掌握生活技能, 培养社会角色方面。 社会化研究的社会结构模式认 为, 社会要使人们知道社会对不同角色的具体要求。 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 过程, 角色学习首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捏为基础, 在此基 础上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按社会结构中所规定的规范行事。 初 生的婴儿除了吸奶等本能外, 对其他生活知识一无所知。 父母首先承担起传授生 活知识的任务, 教孩子说话、 吃饭、 穿衣, 并且是运用一定的文化模式来传授基 本生活知识的。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 大多是子承父业, 因此职业训练大多在家庭 中进行。在现代社会,职业训练多由专门的学校、企业来完成。由此可见,教育 至于个体社会化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 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对实现个 体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不同, 素质教育是落实全 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强调是学生“德、 智、 体、 美”等全面发展。 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的特殊知识、 能力的教育。 因此, 在这种 教育模式教育下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生活技能。 同时, 学生能够确立明确目标, 对人生做出合理规划,更准确的承担其社会角色。
综上所言, 素质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基础实践性作用, 素质教育的 成功实行, 是学生以及接受教育的个体准确合理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与重要保 障!
范文四: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要 :在当今 , 中学生一方面困惑和远离文学阅读 , 一方面素质却又有待提高 的背景下 , 中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 , 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 育作用 , 陶冶学生的情操 , 提高学生的素质 , 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关键词 :语文经典文学阅读素质
文学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学的最高成就 , 是经过历代读者长期反复阅读鉴 赏而筛选出来的文学精华。 它们一般都以较为完美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较 为稳定的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 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而文学经典形象的间接性、 内容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 使学生 在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体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与细致性 , 领悟思 想认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的同时 , 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 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 滋养学生的思想情感 , 提高学生的品位修养。所以 ,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 文学经典读对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 经典文学具有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作用
“ 文学即人学 ”, 文学教育具有 “ 育人 ” 的优越性。 而经典文学本身就是内涵丰富 的人文教育素材。经典文学从家国情怀、友爱亲情、道德修养、人生感悟等各方 面蕴涵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精华 , 如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 、汉代苏武被拘匈 奴 19年而不辱节、杜甫的忧国忧民诗篇、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高唱的《正 气歌》 、 顾炎武 “ 国家兴亡 , 匹夫有责 ” 的呼吁 , 爱国主义精神可谓代不隔绝。 这些既 有思想性 , 又富形象性 , 很容易感染学生 , 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得到精神哺育 , 提升人 生境界 , 构建精神世界。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懂得热爱故乡 , 热爱家园 , 珍惜亲情、友 情、爱情 , 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 , 做一个人格健全、感情丰富健康、有人性的人 , 把握经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就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来说 , 要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的 人文内涵 , 发挥丰富的人文教育作用 , 在语文课堂中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深入到 “ 人学 ” 的层面 ,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 , 区分出人性的善恶、忠奸、美丑。 使学生从人物的命运中 , 感悟人生的要义 , 并受到灵魂的激荡和情感的洗礼 , 进而 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 , 使他们的人格品质得到升华。养成 高尚人格。
2 经典文学具有强化道德、养成责任意识的作用
范文五: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幼儿在游戏区进行的某种特定的活动, 包括角色区、 积木搭建 区、玩沙玩水区、语言阅读区、美工区、操作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等。区角 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因此区角活动的创设也就顺理成章 的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 区角游戏究竟对幼儿素质教 育有什么重要影响呢 ?
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 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交往。 ” 为了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幼儿动手、 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利 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到科学区, 为 幼儿提供了一个操作灵活、 内容丰富多样的探索区域。 例如, 用废旧布料和纽扣 做成的练习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 “布板” , 幼儿可以把 10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 个算式,然后再找出得数 ; “给火车箱编号” ,在一列火车的车厢上面间隔一节标 出数字,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按顺序给火车箱编号 ; “插鱼鳞”是让幼儿 看鱼头上教师设计的数字给鱼身上插鱼鳞等。 科学区角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 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拼蝴蝶”是让幼儿给漂亮的 蝴蝶配上翅膀, 而且还要求幼儿配成的蝴蝶身子和两个翅膀是一组相邻数。 这个 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 “ 扑克牌插卡” :幼儿按照扑克牌上的数字或图案数量, 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插在扑克的边缘, 插的过程中可以按无规律的方法插, 也可以 按颜色有序或图形有序的规律进行拼插,这样能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大水盆旁边准备一些材料, 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哪些东西放 到水里沉下去了, 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浮在水面上, 怎么做才可以使浮在水面上的 东西又沉下去,等等。教师利用幼儿喜欢的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特点的材料, 充分体现了 《刚要》 中提出的 “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 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原 则, 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枯燥的科学教学活动镀上了一层兴趣的 色彩。 因为在科学探索区,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和活 动伙伴, 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 速度去操作探索, 所以它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 也越来越成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所以, 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这种特 殊的区角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 既丰富了教室的环境布置, 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 能, 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由于科学区角材料的创设、 投 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 迎合幼儿兴趣, 适合幼儿特点、 渗透环保教 育理念, 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 因此深受幼儿喜爱, 并对科学教学活动起 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 《刚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 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 乐趣。 ” “ 利用图书和绘画, 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 ” 在语言区, 幼儿利用翻阅绘本, 再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伴听, 从而培养 幼儿的阅读能力、 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幼儿亲自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 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 在语言区, 幼儿还可以利用头饰、 手偶等材料来 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例如,小兔乖乖、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医院、
蔬菜超市、快乐小吃吧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创造 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在活动区反映现实生活。 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 配合幼儿的需要扮演角色, 和幼儿一起游戏, 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因为幼 儿最喜欢和教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 给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能够在兴趣中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互助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较自私、任性、霸道,什么玩 具都喜欢据为己有,同伴之间也不知道分享和合作。搭建区利用积木、酸奶盒、 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的空间想象力, 而且大型积木的搭建需要几个或者一 组幼儿合作才可以搭建成 “大花园” “大庄园” “城堡”等大型建筑。例如,大 型积木搭建区,四五个幼儿分工进行“建造大城堡” ,有的“盖房子” ,有的“建 花园” ,有的“砌墙” ,有的“造门” 。当一座“雄伟的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 时, 他们开心地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对自己的杰作还倍加呵护, 尽心维护 着自己的“城堡” ,不让其他幼儿搞破坏。所以,幼儿搭建、拼插玩具的过程也 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 互帮友爱的过程, 从小培养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区角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 特别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可以随意拼插的小型玩具, 更受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玩具体积小、轻巧,幼儿玩起来得心应手,想怎么拼 插都可以。 因此, 玩拼插玩具既可以打发幼儿多余的课间时间, 使他们在学习之 余不至于感到无聊, 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些看似简 单的玩具,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两三个圆形插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