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背影》的美学问题
作者:孙绍振
语文建设 2010年09期
1
2003年底武汉一家晚报披露,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因此,某中学语文教科书将《背影》排除在外。据说这一消息引起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又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一场新闻风波就此平息。但是,为什么要放入下一册,教科书编者并没有任何解释。尤其重要的是: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没有正面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属于实用价值。遵守是善,不遵守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杀风景了。这篇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理性的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你不是为了三百两银子吗?我百宝箱里有的是。可是你背叛了情感,我就不但财宝不要,连命也不要了。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才更动人,审美价值更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美学修养有关。对《背影》进行到位的教学,对于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就没有人说了能算,放任这一切,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其实,就是接受美学,还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在他的《混沌阅读》中指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耳王。”教师有一个如何把学生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语文课本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对美学观念的考验,而且是对思想方法的考验。《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同时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不像《春》《梅雨潭的绿》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了。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用的是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这是很见功力的。朱先生早期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弢、董桥早已指出的。
2
《背影》从上个世纪20年代写出来,直到今天,80多年期间,文学理论、教学方法和观念,更迭颇为频繁,但是,对于《背影》的解读,却并没有多少进展。其最佳者,照搬叶圣陶先生上个世纪前期所作的论述:作者笔下的父亲把大学生的“我”当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圣陶先生还提出,全文含蓄地表达了做儿子的深情,省略了许多多余的直接抒发的成分。今天客观地推敲,圣陶先生的说法还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真正抓住《背影》中父子感情的深刻和独特的表达。我们来看这句话:
我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被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怕别人看见,还有道理,怕自己的父亲看见,就有点特别了。这里明白地显示了,儿子对父亲之爱和父亲对儿子之爱的不平衡,或者错位。对父亲的爱,儿子起初并不以为然,对父亲随时都要加以保护的姿态毫不领情,甚至是厌烦和拒绝的。但是,父亲在儿子种种明显的抵制下,却依然故我地事必躬亲,没有丝毫感觉,直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里不可忽略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面对父亲那么多正面言语和行为,儿子都没有被感动,却被父亲并不优美的、笨拙的、没有诗意的背影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这种感动,是偷偷的,不能让父亲发现的,因为自己对父亲有愧疚感。这种愧疚感,在当时,是一种懊悔(两次提到自己当时真是“太聪明了” “聪明过分了”)。这种内疚和懊悔的性质,并不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贯的”。其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双方感情不同步。开头对父亲的感情的不理解、不珍惜,是无声的,父亲并没有觉察,故懊悔之情也不便提起。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情感的转折,依然毫无感觉。儿子不领情也好,被感动也好,父亲都不在意。他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是做完了自己认为该做的,就“心里很轻松”了。
“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忽略了这个词语的内在含量,就无从把握《背影》的情感特点。它并不是从父亲那里单向发出的,而是和儿子双向互动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把儿子“当做小孩子”,是一种真诚的意向,在父亲虽然是一贯的,在儿子却是从不接受到被感动的。
《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在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文章的高潮是:一方面是强烈的转化,一方面是无所觉察,二者的对比,显出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儿子的爱则是在条件逐步作用之下才升腾起来。儿子的爱是一种激动状态,而父亲的爱则是平静状态。这里就显出了朱自清的深刻之处:他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学中亲子之爱是很普遍的主题,冰心的母爱曾经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阅读历史的考验,冰心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有逐渐消逝之势,而《背影》不论在内地还是在港台,仍然是众多课本必选的经典,原因可能就在于《背影》中的爱的隔膜有着特别的深度。
3
到这里为止,还只是分析了当时父子感情的变化过程。但是,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作在1925年,是整整八年之后。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例如,文章中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事实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成功,也就是长期失业。这就导致了家庭经济近于破产的边缘。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获得了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改变。文章结局的“背影”就超越了当时当地,而是转移到了写作时间上,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里,当时的悔懊变成了如今的忏悔。然而,忏悔什么却并没有交代。是忏悔当年对父亲的不领情吗?似乎不是。
先从文章的结构上看, “背影”分别在开头、情感的高潮和结尾出现三次,背影第三次出现时,是忏悔中带着对父亲的回护和原谅。文章强调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有一些苛刻的读者认为,“《背影》一文素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三集·青青边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52页。)
其实,朱自清的眼泪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是浅薄的“伤感”,其中蕴涵着不可明言的复杂的矛盾。要解开这个谜底,关键在于“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好”从何而来呢?
从朱自清的传记材料看,不难找到答案。
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是朱自清忏悔的缘由。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在当年,也就是1917年,朱自清还是个大学生,这些触他之怒的事情尚未发生,对父亲的回护原谅,又从何说起呢?从《背影》来看,某种难言之隐存在于字里行间。再来看看文章的开头: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背影》中写的就是“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的感受。当时,朱自清在北大读预科,《朱自清年谱》(1917年冬)有如下记载:
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就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作为20岁的大学生,他对父亲此等说不上口的品行以及造成的后果,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在此情况下,儿子对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说得客气一点,至少认为父亲是不高明的。可是到了车站,父亲却处处做出高明的样子。儿子认为父亲“迂”,讲话“不漂亮”,给自己丢脸。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看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才分外感动。
经典总是历史的,理解经典文本,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不回到朱自清所处的历史语境,就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被父亲爬月台的姿态感动,自发性的感受只能是感到“不潇洒”“违反交通规则”。《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的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
作者介绍: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范文二:《背影》的美学问题
《背影》的美学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绍振
2003年?底武汉一家?晚报披露,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因此,某中学语文?教科书将《背影》排除在外。据说这一消?息引起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又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一场新闻风?波就此平息?。但是,为什么要放?入下一册,教科书编者?并没有任何?解释。尤其重要的?是: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没有正面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属于实用价?值。遵守是善,不遵守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杀风景?了。这篇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理性的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你不是为了?三百两银子?吗,我百宝箱里?有的是。可是你背叛?了情感,我就不但财?宝不要,连命也不要?了。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才更动人,审美价值更?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美学修养有?关。对《背影》进行到位的?教学,对于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
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就没有人说?了能算,放任这一切?,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其实,就是接受美?学,还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在他的《混沌阅读》中指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耳王。”教师有一个?如何把学生?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语文课本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对?美学观念的?考验,而且是对思?想方法的考?验。《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同?时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不像《春》《梅雨潭的绿?》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了。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用的是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这是很见功?力的。朱先生早期?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弢、董桥早已指?出的。
《背影》从上个世纪?20年代写?出来,直到今天,80多年期?间,文学理论、教学方法和?观念,更迭颇为频?繁,但是,对于《背影》的解读,却并没有多?少进展。其最佳者,照搬叶圣陶?先生上个世?纪前期所作?的论述:作者笔下的?父亲把大学?生的“我”当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圣陶先生还?提出,全文含蓄地?表达了做儿?子的深情,省略了许多?多余的直接?抒发的成分?。今天客观地?推敲,圣陶先生的?说法还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真正抓?住《背影》中父子感情?的深刻和独?特的表达。我们来看这?句话:
我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被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怕别人看见?,还有道理,怕自己的父?亲看见,就有点特别?了。这里明白地?显示了,儿子对父亲?之爱和父亲?对儿子之爱?的不平衡,或者错位。对父亲的爱?,儿子在起初?并不以为然?,对父亲随时?都要加以保?护的姿态毫?不领情,甚至是厌烦?和拒绝的。但是,父亲在儿子?种种明显的?
抵制下,却依然故我?地事必躬亲?,没有丝毫感?觉,直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里不可忽?略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面对父亲那?么多正面言?语和行为,儿子都没有?被感动,却被父亲并?不优美的、笨拙的、没有诗意的?背影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这种感动,是偷偷的,不能让父亲?发现的,因为自己对?父亲有愧疚?感。这种愧疚感?,在当时,是一种懊悔?(两次提到自?己当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过分了?”)。这种内疚和?懊悔的性质?,并不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贯的”。其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双?方感情不同?步。开头对父亲?的感情的不?理解、不珍惜,是无声的,父亲并没有?觉察,故懊悔之情?也不便提起?。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情感的转?折,依然毫无感?觉。儿子不领情?也好,被感动也好?,父亲都不在?意。他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是做完了?自己认为该?做的,就“心里很轻松?”了。
“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忽略了这个?词语的内在?含量,就无从把握?《背影》的情感特点?。它并不是从?父亲那里单?向发出的,而是和儿子?双向互动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把儿子“当做小孩子?”,是一种真诚?的意向,在父亲虽然?是一贯的,在儿子却是?从不接受到?被感动的。
《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在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文章的高潮?是:一方面是强?烈的转化,一方面是无?所觉察,二者的对比?,显出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儿子的爱?则是在条件?逐步作用之?下才升腾起?来。儿子的爱是?一种激动状?态,而父亲的爱?则是平静状?态。这里就显出?了朱自清的?深刻之处:他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学中亲子之?爱是很普遍?的主题,冰心的母爱?曾经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阅读历?史的考验,冰心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有逐渐?消逝之势,而《背影》不论在内地?还是在港台?,仍然是众多?课本必选的?经典,原因可能就?在于《背影》中的爱的隔?膜有着特别?的深度。
到这里为止?,还只是分析?了当时父子?感情的变化?过程。但是,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作在?1925年?,是整整八年?之后。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例如,文章中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事实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成?功,也就
是长期?失业。这就导致了?家庭经济近?于破产的边?缘。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获?得了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改变。文章结局的?“背影”就超越了当?时当地,而是转移到?了写作时间?上,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里,当时的悔懊?变成了如今?的忏悔。然而,忏悔什么却?并没有交代?。是忏悔当年?对父亲的不?领情吗,似乎不是。
先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背影”分别在开头?、情感的高潮?和结尾出现?三次,背影第三次?出现时,是忏悔中带?着对父亲的?回护和原谅?。文章强调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有一些苛刻?的读者认为?,“《背影》一文素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三集??青青边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52页?)
其实,朱自清的眼?泪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是浅薄的?“伤感”,其中蕴涵着?不可明言的?复杂的矛盾?。要解开这个?谜底,关键在于“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好”从何而来呢?,
从朱自清的?传记材料看?,不难找到答?案。
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
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是朱?自清忏悔的?缘由。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在当年,也就是19?17年,朱自清还是?个大学生,这些触他之?怒的事情尚?未发生,对父亲的回?护原谅,又从何说起?呢,从《背影》来看,某种难言之?隐存在于字?里行间。再来看看文?章的开头: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背影》中写的就是?“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的感受。当时,朱自清在北?大读预科,《朱自清年谱?》(1917年?冬)有如下记载?:
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 13 页。)
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就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作为20岁?的大学生,他对父亲此?等说不上口?的品行以及?造成的后果?,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在此情况下?,儿子对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说得客气一?点,至少认为父?亲是不高明?的。可是到了车?站,父亲却处处?做出高明的?样子。儿子认为父?亲“迂”,讲话“不漂亮”,给自己丢脸?。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看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才分外感动?。
经典总是历?史的,理解经典文?本,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不回到朱自?清所处的历?史语境,就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被?父亲爬月台?的姿态感动?,自发性的感?受只能是感?到“不潇洒”“违反交通规?则”。《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
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的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
范文三:《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效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k…,;,。t,,批’,,★;'。…,一。…,。…。。j。。”ij。。:■,.|+。■。j‰,∥,㈠^州|…,tol…a
,
^t
:;。:。篓,,’:j≯“口。、纛-。,z磊。≥。,’’口孙绍振。。;;臻僦|,、~…‘t:~m?’t…?,:二,々‰。。站t…_.f.…。n●■…一
一
∞
%j。。.kj'勰嚣
前一阵武汉一家晚报披露,《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被某套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排除在外。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一消息引起了据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
一场新闻风波暂告平息。
但是,我倒感觉这里是有“马脚”的。这“辟谣”很可能是在众多反对声中的一种补救措施。要不然,为什么不把此文放在已经出版的课本中,而要放到尚未出版的一册中去?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入选了,但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并没有从理论上来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主要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的是理性的善恶,遵守交通规则是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但是,情感和理性,并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有矛盾的,情感太强烈往往超越实用理性,不实用,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不但不是丑的,反而是很美的。
通常我们笼统地讲真善美的统一,从宏观的最高层次来说,大体是没有错的。但是,从微观的文学创作的实践层次来讲,却不是这样
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合乎情的不一定合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既有统一的部分,又有错位的部分。二者属于不同的价值系统。审美价值往往是超越实用功利的。从实用价值来说,眼泪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在人生变故中,哪怕你哭得死去活来,也于事无补。但是,林黛玉的眼泪,仍然能感动人。
由于生存的压力,不实用的情感自发地遭到理性的压抑;在科学教育中,情感是被忽略的。从小学到中学,所谓智育,就是以理性,也就是以压抑情感为主的。但是,如果光有理性,人就是片面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半边人,甚至是机器人。而文学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人恢复那失去的另一半,让人变为完全的人。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让儿子自己去,又快,又安全,又不会违反交通规则。父亲去买,比儿子费劲多了,就橘子的实用价值来说,并没有提高。但是,父亲执著地要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是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不是这样,父亲认真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问题,就太理性,没有感情可言,甚至煞风景了。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并不是以实用价值动人,而是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有时,恰恰是成反比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是有情感的价值。反差越大,越是
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
万方数据
但她越是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更重要,才越动人,审美价值越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的情感。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了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对当时的物质生活状况的经验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在美学上缺乏修养有关。如果能成功地对((背影》进行教学,对青少年的审美启蒙是很有冲击性的。这正说明了《背影势应该入选语文课本。
在“不够潇洒”“违反交通规则”面前打退堂鼓,这个小小的事件,暴露了我们的编者对于经典文本,只有一点蒙咙的感觉,而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原则的
坚定性。
当前的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结果只能是谁也不能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这提醒我们,对于西方文论要有全面的理
解,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其实,就是接受美学,也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
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
还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尔王。鲁迅说过:一部Ⅸ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似乎也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红楼梦》,但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是对的,就是对,也没达到同样的深度。教师还有一个把学生向
万方数据
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
《(背影洚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教师的理论
水平和具体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对教师美学观念的考验,还是对教师思想方法的考验。对于((背影》不但要用共时的方法进行分析,还要用历史的方法进行分析。《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在最关键的地方,不像《春》《绿))《匆匆))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也不作大幅度的渲染,而是将直接抒情的语句压缩到了文章的结尾。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反而采用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
这是很见功力的。
朱先生早期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写法,如《绿》,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瞍、董桥等人早已指出的。这说明《背影》中的“不潇洒”,正是朱先生散文中最可珍贵的因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朱先生向艺术的成熟高度挺进。
造成当代中学生对《背影》这样的经典之作产生隔膜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编者往往把经典文本孤立地突出,脱离了时代和语境,切断了文学经典的历史连续性。把经典实际上当成j,唯一的样板,造成一种模式,一种可怕的潜在陈规,这就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一种幻觉:经典文本的模式是唯一的。
从理论上来说,历史上的经典文本越是被孤立地强调,就越容易造成对同类精神现象的
遮蔽。这不仅可能发生在((背影》式的父爱主
题上,而且可能发生在冰心式的母爱主题上。如果不把这种主题的历史语境和当代语境的关系作适当的编排,把情感多种多样的表现充分地展开,只能导致中学生的漠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像Ⅸ背影》这样的历史性的经典文本,比选择当代其他经典,是要更加慎重的。
45
5旧
《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孙绍振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2010,""(3)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sj-gzb20100302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25日
范文四:《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前一阵武汉一家晚报披露,《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被某套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排除在外。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一消息引起了据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连忙出来辟谣”,说该新闻失实。《背》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
一场新闻风波就告平息。
但是,我倒感觉这里是有马脚的。这很可能是在众多反对声中的一种补救措施。要不然,为什么不把此文放在已经出版的课本中,而要放到尚未出版的一册中去。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入选了,但,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并没有谁从理论上来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主要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的是道德的善恶,遵守交通规则是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恶。而审美价值,则是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但是,情感和理性,并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有矛盾的,情感太强烈往往超越实用性,从实用价值来说,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不但不是丑的,反而是很美的。
通常我们笼统地讲真善美的统一,从宏观的最高层次来说,大体是没有错的。但是,从微观的文学创作的实践层次来讲,却不是这样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合乎情的不一定合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既有统一的部分,又有分离的部分。二者是不同价值系统。审美价值往往是超越实用功利的。从实用价值来说,眼泪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在人生变故中,哪怕你哭得死去活来,都于事无补。但是,林黛玉眼泪仍然能感动人。
由于生存的压力,不实用的情感自发地遭到理性的压抑;在科学教育中,情感是被忽略的。从小学到中学,所谓智育,就是以理性,也就是以压抑情感为主的。但是,如果光有理性,人就是片面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半边人。而文学最大的价,就是为人恢复那失去的另一半,让人变为完全的人。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让儿子自己去,又快,又安全,又不会违反交通规则。父亲去买,比儿子费劲多了,就橘子的实用价值来,并没有提高但是,父亲执著地要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是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不是这样,认真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问题,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了,甚至煞风景了,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
并不是以实用价值动人,而是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有时,恰恰成反比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是有情感的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但是,越显现出她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更重要,才越动人,审美价值越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了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当时的物质生状况的经验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在美学上缺乏修养有关。如果能成功地对《背影》进行教学,对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冲击性的。这正说明了《背影》应该入选语文课本。
在“不够潇洒”“违反交通规则”面前打退鼓,这个小小的事件,暴露了我们的编者,对于经典文本,只有一点朦胧的感觉,而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原则的坚定性。
当前的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当前的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
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
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这就完全放
弃了教师的职责。
范文五:温暖的背影采访策划及问题
微采访第一?季第一期策?划
采访目的
当我们习惯?于去关注学?校的杰出师?生时,往往忽略哪?些在校园各?个角落默默?无闻工作的?后勤人员——辛苦的为我?们服务的勤?务兵。他们不是学?校的主角,却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或许,他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他们却代?表着一类人?,一类被公众?所忽略,却有着独特?价值的劳动?者。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平时为?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动,彼此更加互?相了解和尊?重,共建和谐校 ?园。采访主题
温暖的身影?
采访时间
2013年?3月13日?
采访地点
宁夏医科大?学新校区宿?舍楼
采访步骤
1、制作采访提?纲
2、前期宣传;
3、预约
4、制定采访时?间,与被采访者?沟通
5、按计划采访?;
6、将采访后形?成的文稿发?给对方确认?;
7、进行后期制?作
8、发表微博、海报和广播?
9、后期宣传
问题列表
楼管阿姨:
阿姨,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如何看待这?种工作的性?质呢?
阿姨您对我?们同学们有?什么要求和?建议么,比如在宿舍?安全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太理?解你们工作?的人,您会怎么办?呢,
平时跟同学?们交流时,有什么难忘?的事吗,
同学:
同学,你觉得楼管?辛苦吗,你平时都熟?悉和了解楼?管阿姨吗,
你对楼管阿?姨有什么建?议吗,你觉得我们?的宿舍制度?中哪一点最?让你满意,
宁夏医科大?学学生会
新闻信息部?微采访A组
?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