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书法家的故事
书 法 故 事 目 录
1.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1
2. 入木三分??????????????????? 1
3.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2
4.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2
5. “草圣”张旭?????????????????? 3
6. 皇 帝 练 字????????????????? 4
7. 戒 珠?????????????????????5
8. 王羲之的故事????????????????? 6 9颜真卿小故事????????????????? 8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献之。一天,王献之想写一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跑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的字和父亲比起来,相差还很远哪。从那时候开始,王献之练字就更认真了。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
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
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皇 帝 练 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
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 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 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 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 感叹不已, 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 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 要想学有所成, 必须痛下苦功。
戒 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
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 书圣" 。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 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 墨池" 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
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 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 " 东床" 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王羲之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
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了。
颜真卿小故事
黄泥习字(1)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颜真卿学书法(2)
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在现在陕西省)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
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
张旭听颜真卿说完来意,仔细地看了颜真卿写的字以后对他说: ?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你只要勤练,字就能有长进,就不必拜我为师了。?
听了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觉得有道理,见张旭执意不肯收自己做学生,就告辞回长安了。
颜真卿回家以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可他心里总放心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过了不久,他又一次辞去官职,来洛阳找张旭。
张旭见颜真卿第二次辞官学书法,被他的一片诚心感动,就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后,书法大有长进,张旭对收了这
么一个好学生十分的满意。
一天,张旭和颜真卿一起谈论书法,张旭问:?三国时候的钟繇,把写字的方法归结了十二个字,你知道是哪十二个字吗??
?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先生您看我说得对吗?? 颜真卿回答说。 ?对!不过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我说不大好,还请先生指教!?
?好!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的精髓。现在,我把我多年的体会传给你。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是,不能太平,要有气势,不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均’指的是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要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锋’是每一笔的收处都要写好笔锋,使它挺健有力;‘力’字很容易懂,是说字要写得有骨力;‘轻’是说笔画在转折的地方,要轻轻带过;‘决’的意思是说,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坚决,不能胆怯犹豫;‘补’是头几笔没有安排好,就要设法用下面的笔画来补救;‘损’字很重要,是说在一点一画的书写上,要让人感到还有余意没有表达出来,能引起人的想象;最后是‘巧’和‘称’,‘巧’是要把字的形体结构布置得富于变化;‘称’不但是说字的
笔划结构要匀称,在一篇字的布局上,也要大小疏密得当。这样字看起来才能匀称。写字的时候,只要注意按这十二个字的要求去写,字是一定能够写好的。?
?先生,您讲得太好了,我明白了写字的门径和精要。?颜真卿高兴地说。
原来,对这十二字的解释,张旭从来没有向别人讲过,今天他传给了颜真卿,从此,颜真卿的字写得更好了。后来,他融汇了前代书法家的特长,自己创制了一种新字体。这种字体精神饱满,厚重朴实,刚健雄壮,很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叫它?颜体?。由于学写颜体字,可以使人少犯缺乏骨力的毛病,所以初学书法的人都爱习写颜体字。
御史雨(3)
颜真卿的书法学成以后,告别了张旭,回到了长安。过了没多久,朝廷就让他做了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官)。
一次,颜真卿来到陇右(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现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件案子牵连了许多人,是一件冤案。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诉冤情,可办案的官员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结果,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
说来也怪,自打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没落一点雨星儿。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人祸加上天灾,五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
颜真卿决心为这起冤案平反,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终于弄清案情真象,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最后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惩治了失职的官员。五原的百姓人心大快,都说:“颜御史真是为百姓作主的好官啊!”
据说,就在颜真卿为蒙冤的人平反那天,好几个月不下雨的五原,一下子就下了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又把这场雨和颜真卿平反冤狱的事连起来,四处传扬说:“准是冤情惹怒了上天,给五原带来这场旱灾,如今颜御史为受难的人伸了冤,感动了老天爷,才有这场大雨呀!这场雨就叫‘御史雨’吧!”
誓师起兵(4)
过了几年,颜真卿被派到平原郡(现在山东德州)去当太守。平原郡归渔
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安禄山早有野心,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时机一到就发动叛乱,好自己做皇帝。 颜真卿看出了安禄山的野心,就假装要预防洪水,加高加固了平原城的城墙,屯积了许多粮草,还趁机把能够打仗的青壮年人登记起来,做好了守城准备。 公元755年,安禄山果真发动了叛乱,消息传来,颜真卿立即招集起队伍,流着泪对将士们说: “叛贼安禄山的军队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为了保住我们的家园,保住大唐的江山,使我们的妻儿老小不受叛贼的残害,现在我决定立即起兵,讨伐叛军!”说完,他举起酒杯,把酒一饮而尽。
将士们感动得都流下了热泪,齐声说:“我们要和叛军打到底!” 安禄山的军队攻打平原城,好久攻不下来,他又气又急。正在这时候,叛军攻陷了洛阳,杀死了守城的唐朝官员李×等人。安禄山就叫来一个名叫段子光的人,对他说:“你带上李×的脑袋去见那个颜真卿,告诉他,不投降,就是这样的下场!”段子光神气十足地来见颜真卿。可他一走进大厅,见颜真卿威严地坐在中央,两旁的将士们手握着寒光闪闪的刀枪,便吓得浑身冒出冷汗,再也不敢神气了。他强装出镇静的样子,对颜真卿说:“安将军的军队已经打下了洛阳,守城的李×也被杀死。现在远近各县的人都归顺了安将军,他叫我带了李×的人头来劝导你!”说完,段子光把带来的人头“咚”地一声扔到地上。
颜真卿看到李×血肉模糊的人头,不由得怒火冲天,他猛地一拍书案,厉声喝道:“来人!把这个叛贼给我砍了!”段子光吓得浑身发抖,连声喊:你要是杀了我,将来要后悔呀!”“为了国家安宁,我没什么可后悔的!”颜真卿铁青着脸说完,毫不犹豫地让手下人把段子光杀了。这件事传出以后,人们纷纷赶来投奔他,队伍很快就扩大到了十几万人。
颜真卿坚守平原城,抗击了安禄山的大批军队,牵制了叛军的力量,为唐朝军队最后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重大贡献。
写《争位帖》(5)
闹了近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颜真卿作为有功之臣,当了唐朝刑部尚书(主管司法的官)。
一次,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的名将郭子仪(他的故事见本全书军事家卷)来长安朝见皇帝唐代宗,唐代宗设宴欢迎他。本来,按照朝廷规定的礼法,宴会上文武官员的座位的前后顺序,应该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排列。可是,负责安排座次的官员郭英义,为了讨好唐代宗宠信的太监鱼朝恩,竟把官职地位比他高的尚书们的座位排到了他的后面。宴会上鱼朝恩十分得意地坐在前边,颜真卿见了十分气愤,等到宴会结束,他对大家说:“鱼朝恩不过是个善于拍马屁的小人,没有什么功劳,他的座位凭什么排在前边!”“他是皇上的红人儿,谁惹得起?还是算了吧!”几位怕事的尚书劝他。“不!这有关国家的尊严,不是件小事。这个座次我一定要争!”颜真卿坚定地说。
回到家,颜真卿怒气难平,马上提笔奋力疾书,不一会儿,一封责问郭英义的信就写出来了。
这封题名为《与郭仆射论座位书》的信,写得义正辞严,历数了鱼朝恩的种种罪恶,痛斥了郭英义溜须拍马的无耻行为。尤其珍贵的是这封信里的字,颜真卿写得笔力雄健,气势夺人,把他愤恨难平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从这些字里就能看出颜真卿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来。
后来,这封被称为《争座位帖》的信留传下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写《祭侄稿》(6)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有一件更有名气的,是《祭侄稿》。这里面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抗击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和他一起发兵讨伐叛军。颜杲卿是常山郡(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他率军和叛军苦战了好几天,可是因为寡不敌众被叛军俘获了。
安禄山叫手下人把颜杲卿和他的小儿子季明押到自己面前,问:“你为什么要反叛我?”颜杲卿瞪着双眼,连声大骂道:“呸!我是唐朝的臣子,我为国家讨伐叛贼这叫什么反叛?”禄山又气又恨,叫人用铁钩钩断了颜杲卿的舌头,可是颜杲卿还是骂不绝口。最后残暴的安禄山竟下令把颜杲卿父子活活地剐(古代一种用刀把人慢慢割死的酷刑)死了。
颜杲卿父子遇害的消息传到了平原,颜真卿悲愤极了。他想到颜杲卿一家满门忠烈,全家三十多口人为国捐躯,就连少年英俊的小侄子季明也惨死在叛军的屠刀下,不由得泪流满面。
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颜真卿决定为侄子季明写一篇祭文。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起来。他越写越快,越写越悲愤,国恨家仇全部凝聚在笔端,一篇文字苍凉悲壮、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了。 这篇手稿是颜真卿含着泪写成的。文中有好几处因为笔写干又顾不上蘸墨而形成的枯笔,使人感到他的心情是多么地悲愤啊!
这篇《祭侄稿》不但文词好,书写妙,还饱含作者的爱国热情。只有像颜真卿这样又是英雄又是书法高手的人才写得出来。
后来,这篇《祭侄稿》成为他最杰出的行书作品。历代书法家把它称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受到了人们的珍爱。
为国家死也甘心(7)
公元782年,唐朝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发动了叛乱。这时候,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了,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在朝里做吏部尚书。一天宰相卢杞给皇帝唐德宗出主意说: “陛下,如果派一位有声望的大臣去劝说李希烈,他一定会悔过的。这样,您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把叛乱平息了。”“派谁去合适呢?”唐德宗问。“我看让颜真卿去最好。他是我朝的老臣嘛!”卢杞说。 唐德宗听了卢杞的话,就派颜真卿去淮西劝降。满朝的文武大臣听说这件事都吃了一惊,暗暗替颜真卿捏了一把汗。因为大家知道,李希烈是个反复无常、凶狠残暴的人。谁去劝降都是凶多吉少,他们也知道卢杞早就恨颜真卿说话太直,他出这个主意一定是不安好心。于是一些人就劝颜真卿,以年大体弱为理由推辞不去。颜真卿明知去了很危险,可他不害怕,对大家说:“我已经是七十五岁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要是能够说服李希烈投降,国家和百姓就可以免受更大的灾祸。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去,我就是死也甘心!”
说完,颜真卿连家也没有回,只带了一个家童,骑上快马就向淮西进发了。
壮烈的死(8)
颜真卿见到了李希烈,当他正准备宣读唐德宗劝降诏书的时候,突然从两旁拥出一千多名杀气腾腾的武士来。他们把颜真卿紧紧地围
在中央,一边用匕首在颜真卿眼前比比划划,一边大声地叫骂着: “杀死他!杀死他!”“杀了他!割他的肉吃!”面对着这群凶狠的武士,颜真卿的两脚站得稳稳的,脸上的颜色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李希烈见这手不灵,就假意喝退了武士,陪着笑脸对颜真卿说:
“颜大人,手下人无理,不要见怪。还得请您在皇上面前替我说几句好话呢!”颜真卿严肃地说:“别的话少讲,你只要归顺朝廷,自然不会获罪。”可是李希烈根本听不进劝告。他把颜真卿扣押下来,想借颜真卿的威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一天,李希烈设宴把颜真卿“请了去”,一个叛军将领见他走进来,连忙站起身来说:“久仰颜大人的名望,现在李元帅正要商议建国大计,您来了,这真是上天把一个宰相赐给了李元帅呀!”听了这句话,颜真卿气得脸都变了色,他厉声斥责说:
“谁会当你们的宰相!你们知道颜杲卿吗?他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叛乱的时候,他起兵讨伐,不幸被安禄山抓住,临死前,舌头被铁钩钩断,还痛骂叛贼不止。我今年七十五岁了,只知道和哥哥一样去死,怎么能帮助你们这些叛贼呢!”
李希烈见软办法不行,就想用死使颜真卿屈服。他让兵士在院里挖好了一个大坑,然后把颜真卿带到坑前,威胁说:“颜大人,你到底答应不答应?你再不答应就把你活埋掉!”“别耍花招了,给我一把剑,我马上就死在你的面前!”颜真卿毫不畏惧地说。
李希烈见颜真卿不屈服,只好又把他关了起来。李希烈不死心,过了些天,又叫人架起一堆干柴,点起熊熊烈火,然后把颜真卿带到火堆前。一个叛将对他说:“再不归顺李元帅,就活活烧死你!”
颜真卿轻蔑地看了看那个叛贼,一句话也不说,纵身向火堆扑去。叛将不敢真把颜真卿烧死,连忙上前把他拉了回来。
李希烈不能使颜真卿屈服,又不肯放他回去,就下了毒手。公元785年的一天,他派人把颜真卿用绳子勒死了。
颜真卿这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政治家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英勇就义了。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也留下了高尚的人格。他的字刚劲雄浑,他的品德坚贞不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佩。
范文二:书法家的故事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書法,學了一段時間,感
到每天苦練好辛苦,心想該有一條捷徑才是。
有一天,他走進書房,看見父親在書桌前揮
筆,一張又一張的寫,他趁換紙的空檔,小小心心
的問:「爸爸,大家都誇您的字寫得好,請問有什
麼秘訣?」王羲之看看兒子,心裡想著:「刀子要
快多磨礪,學問要深功夫長。」於是他放下紙筆,
牽著兒子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
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口大缸裡,你只要把這十八口
缸裡的水寫完,自然就找到答案啦!」
聰明的王獻之聽了父親這一番話,深深的體會
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只有日日夜夜,腳踏
實地的練習才是唯一途徑。後來王獻之真的寫完十
八缸水,書法功力在書法史上和父親王羲之齊名,
並稱「二王」。
王羲之很喜愛鵝,因為鵝的脖子細極長,並有
彈性,當鵝的脖子擺動時,自然形成一幅曼妙的舞
姿。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態,揮毫轉腕,所寫的字雄
厚飄逸,剛中帶柔,既像飛龍又像臥虎。
王羲之明白學寫書體,不能一味的仿效,必須
汲取古人神韻,加以靈活變通,才能有自己的風
貌。所以他往往在字體上,求得數種不同的寫法。
傳說王羲之所寫的「羲」字、「之」字、「當」字
極多,但往往字字不同,這就是變化體勢。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成就,有人認為:「與其
說得力於他的書法,還不如說得力於他對書法改進
的成就。」我們知道,由章草變創為今草,在王羲
之以前,固然已經有瘐翼、郗惜、王洽等人在下功
夫,但把章草變得盡善盡美的,卻不能不歸功於王
羲之。更由於唐宋的帝王多喜愛他的書法,風行草
偃,使得王羲之的大名天下皆知。
范文三:书法家的故事
李斯作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秦王朝。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他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丞相李斯去完成。
李斯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他远见卓识,曾在统一前的战国时期,就积极建议秦国采纳对六国逐个击破的战略,结果取得成功。他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不但精通文字,而且对图案、造型等艺术也有研究,并乐于在统一文字上尽心尽力。
在秦王朝建立以前,秦、楚、齐、燕、赵、魏等国,各有本国的通行文字,但比较而言,秦国的文字(以石鼓文为代表的籀文)在造型等方面显得更好 。因此,丞相李斯就在原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对其他六国的文字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取其优点,弃其不足,删繁就简,进一步美化。应当说,整理和改进文字,是一项极为艰辛的工作,既要有学识,又要有刻苦的精神。而李斯却不怕繁琐和麻烦,只想争取时间,早日使文字统一。果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就十分出色地创出一种新书体—小。(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被广义地称为“大篆。”)小篆不但字形端稳秀丽,而且笔画匀称,为以后汉字的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
秦始帝对李斯创立的小篆非常满意。每当他外出巡游时,总要带上李斯,好让李斯为他写碑歌功颂德。公元前219年,李斯曾登临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处,那里都留有他的小篆手笔,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相传秦皇还让李斯利用和氏壁刻印章,印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然而,秦王朝只十三年就灭亡了。
李斯曾说:“上古时候所创造的大篆,很是通行于世,可是因为这是远古时期的产物,所以人们大多不能通晓它。现在取它复合字体中的一部分,参酌变为小篆。”又说:“我死后五百三十年,当会有一个人接替我们书迹。”李斯之后,虽未如李斯所说的“五百三十年”那样准确,但其后八百多年的唐朝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小篆书法家—李阳冰,更可巧的是,李斯、李阳冰,同姓相承。李阳冰曾言:“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李阳冰。)”
程邈创隶
在秦代,规定小篆为全国文字的标准字体。但是,要写好规整的小篆还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咱书写较为简便的字体—隶书。相传,隶书为程邈所创。
程邈,字元岑,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知识丰富,善于书写,记忆非凡,关心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他总想让更多的人便于识字和写字。
起初,他在县里做一小官,从事办理文书一类的工作,经常与文字和书写打交道rg 来因触犯了秦朝的刑律,被秦始皇下令关在陕西省的云阳县监狱里。在狱中十年,他并未消沉,一直顽强地活着,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文字的革新上,决心把小篆体改为比较好写易认的新书体。在狱中,他得不到应有的文字资料,全凭回忆进行思考和研究。他不断地反复书写,比较和对照很多字,把原来的小篆字体化圆为方,删繁就简,而成为一种新的书体,研写字数达三千之多。将字上奏朝廷,秦始皇看了认为很好,遂命名为“隶书”,同时,将程邈重新起用,封他为御史,管理文史资料等。
为什么秦始皇将程邈所创书体命为“隶书”呢?一因程邈当时是带有“邢役”和“徒隶”身份的人,二因此书体只能在当时地位低微的官司吏及“下等人”中使用秦朝灭亡后,隶书则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进而列入汉字篆、隶、行、草五大书体之中。
蔡邕书艺精广
蔡邕博学多才,是汉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及书法理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在书法史上享有较主的声誉。不但创飞白书并工古文、篆书和隶书(八分),而且还精于文学、音乐、天文和经史。
他学习书法非常认真刻苦,有时甚至专心到一思饮食的程度。有一天,他到嵩山去游览,偶然在山间石洞里发现了写有字的绢素。其字技法熟练、运笔锋利、八面得势,既有大篆,又有小篆,内容是李斯、史籀等书法家的用笔方法。他高高兴兴地把绢素带回家,一连读了三天,竟然不想吃饭,有时高兴得大声喊叫,好像见到写字的古人一样。以后又连续研读了三年,深得其奥妙,书艺大进,笔法超群。
蔡邕不仅刻苦地向前代书法家学习书法,还善于从民间事物中得到创书启示。一次队来到鸿都门,见两位师傅正在用白灰浆刷墙,刷子刷过的痕迹有虚有白,另有一番“书写”的韵味。于是备受启发,喜形于色。心想用毛笔模仿书写,
定可达到新颖的效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他终于创出了一种“飞白”书体,其装饰性较强。
东汉熹平年间,京城最高学府太学门外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书体刻着“六经”。这就是闻名书坛的《熹平石经》。石经上的文字就是由蔡邕书写的。一时,前来观赏、临摹的人甚多,有些人用蔡邕的字来较正自己所写的字。每天来的车子成百上千,把街道都塞满了。可见蔡邕的书法多么出色,令人倾慕。
草圣张芝
唐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开篇就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去:‘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由此可见,王羲之和孙过庭都极其赞赏钟繇和张芝的书法,称其绝伦无比。
张芝,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擅长草书,曾向当时的书法家崔瑗、杜底学习“章草”,后结合新兴楷法,减省章草点画中的波磔,始创“今草”。因他的草书笔势飞动,神极无比,被称为“草圣”。
张芝从小就爱写字,学习异常勤奋,每日由早到晚临写,从不间断,他家门前一水池,因天天练字后去涮笔、砚,把大片池水都 染黑了。这种勤学精神博得了众人的敬佩和赞扬,以后人们就把练习书法称作“临池”。
在张芝生活的年代,写字用纸较贵。于是他就利用家中做衣服用的面帛先练字,然后再去染色做衣。有时来了客人,他也一边应酬,一边练字。练字累了,就稍作休息,在休息时仍用手指划字。
在北宋《淳化阁贴》中,刻有张芝的草书作品《八月贴》,因是一封信牍,写得随间潇洒。这给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们创出新的书法风格,起了先导作用。
书圣王羲之
提起书圣王羲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王羲之,生于公元32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东晋时期政治地位显赫的王氏家族,文学艺术修养很高。少时拜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后来又博览李斯、蔡邕、张芝、钟繇等人的书迹,取各家之长,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他擅长隶、楷、行、草各体,尤以行、草著称,后人尊其为“书圣”。染武帝评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室之,永以为训。”
王羲之学书作字的故事很多。
王羲之自幼练字,七岁时已写得一手好字。十二岁时,有一天他在父亲枕头里发现了《笔说》这本书,翻天一看,内容是讲笔法的,就高兴地读了起来。父亲发觉后说:“你为什么偷看我秘藏的东西?”羲之笑而不答。父亲接着说,“等你长大后再看吧,那时我便把笔不知识传授给你。”羲之跪下请求道:“让我现在就读这本书吧,等我长大成人,那就太晚啦!”
父亲见他求知这样心切, 就将书由他去看。不满一个月的时间,羲之的书法果然突飞猛进。卫夫人说:“这孩子准是看了用笔要诀,近来发现他的书法,已经到达成人的水平了。将来他的书法,将来他的书法一定会超过去时我。” 羲之三十三岁时,与一班文人墨客要会和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其中包括谢安等四十一人。他们在水边谈笑风生,开怀畅饮,作诗行令。最后集诗数十首,成为《兰亭诗集》。当是有人提议给诗集写篇序文,众人都说:“非羲之莫属”。于是,羲之提笔就写,挥挥洒洒,一气呵成。从人观之,文、字具妙,令人叫好。这篇《兰亭序》,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曾做过会稽内史,后来辞官到蕺山脚下去住。一天,他见一老妇人拿着竹扇也售,便部一把扇子卖多少钱,回答说二十多钱。羲之想,这样才能赚几个钱!应当让老人多卖些钱才好。于是,他在每把竹扇上写了五个字。老妇人不解其意,便大声叹息着说:“我一家人早饭全靠卖掉这几把扇子,你为什么把它都写坏了?”羲之笑着说:“你只要说是王羲之写的字,可讨价一百钱。”老妇人带着疑虑进人集市,照羲之的话说明。果真,赶集的人争相购买,很快就把扇子卖完了,老妇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这就是王羲之遇妪书扇的故事。
王献之学书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他小的时候,经常在书房里看父亲写字,但有几天父亲故意把门关上,不再让献之看他写字。可献之按捺不住学字的心情,就跑到楼上从地板缝偷看父亲写字。王羲之发现后,暗自高兴,觉得献之是有个出息的孩子,于是开始教他写字。
有一天,献之写完一篇字,认为写得不错,就得意地也去玩耍。这时父亲走进书房,见献之写的字中,“太”字少写了一“点”,就提笔补上,然后离开书房。不一会儿,母亲也来到书房,仔细观察献之字中的每一笔画,觉得“太”字中的一“点”写得最好,立即在纸上写道:“吾儿习字费尺三缸水,惟有‘太’字一‘点’像羲之。”写罢,也走也书房。当献之看到母亲的批语时,心中二分惭愧。决心好好跟父亲练字。
智永铁限笔冢
智就,俗姓王,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也家为僧,名法极,居永欣寺,人称“永禅师”。其书继承祖法,法度严谨,笔力精到,所书《真草千字文》名扬四海,是陈末隋初著名的书法家。
由于受祖辈书艺的影响,智永自幼爱书法,出家后便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练字上。相传他很少下楼,为了避免别人打扰,经常把门倒锁,不分昼夜,不计寒暑,坚持习字达数十年之久。他把写字用秃了的笔扔进陶瓮里,日积月累,竟填满了十翁。以后就把这些废笔埋起来,个个如水坟头一般,遂称之为“退笔冢”,智永还为此写了一篇铭文,以示纪念。
智能永特别喜欢书写《千字文》,他觉得通过书写,至少可以认识并练写一千个字,的确是一举两得的事。他写的《千文字》,既有楷书的,也有草书的,还有最著名的真、草合一本。据传,他写的《真草千字文》只是日藏本的影印件。 智永的书法名扬海内外,当时到永欣寺向智永求书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人们把寺院高厚的门槛都踏坏了,因此不得不用铁皮包起来,后来人们就称之为“铁门槛”或“铁门限”。
欧阳询学书精专
欧阳询是初唐大书法家,他的楷书非常有名,被称为唐人楷法第一。有人评论他的书法:“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唐太宗很赞赏他的书法,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唐太宗亲命欧阳询书写的。
欧阳询在学书的过程中,即宗法羲之、王献之,又喜欢索靖的书法。而且学习精专,甚为感。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发现有人卖《指归图》,就不惜高价买了下来。因《指归图》是王羲之写给王献之的用笔要领,所以他如获至宝。回到家里就专心地读了起来,兴奋得彻夜未眠。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研读,终于掌握了“二王”用笔的奥妙。
王羲之、王献花之的书法曾师法张芝,而索靖作为张芝的姊孙,其书法也深爱张芝的影响,所以,欧阳询喜欢索靖的书法是顺理成章的。
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名山大川,当他骑马路过一座古庙时,忽然见庙旁草丛有一石碑,作为知碑知书的欧阳询,猜想碑上很可能有碑文,于是策马来到碑前,定睛一看,不出所料,确有碑文。再仔细看时,令他高兴得几乎叫起来,原来碑文正是索靖所书。他看了几遍碑文,因赶路就离开了,但他在马上仍然想着碑上的字,快马回到碑前,继续认真地观察,分析每一个字和每一笔画。天黑了,就在碑前露宿,就这样整整过了三天三夜,他才满意地离去。
虞世南书兼五绝
唐朝是书家辈出的时代,仅在唐初,就有四位名家,他们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史称“初唐四家”。
虞世南是个沉静寡欲的人,他精思读书,文章婉转,议论持正,尤以书法著称。他的书法得智永传授,妙得其体。所书圆融秀逸,外柔内刚,风神潇洒,自
开面目。唐太宗李世民时常与他议论书法方面的事情,有时则直接请教,曾赞扬虞世南独兼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和书法。
有一天,唐太宗练习书法,但“戬”字的“戈”旁总是写不好,于是就请老师虞世南给他范写,把“戈”旁补上。后来宰相魏徵看了唐太宗的字说:“皇上所写‘戬’字的‘戈’法很好,最像虞世南的笔法。”太宗听了,越加佩服虞世南。
虞世南不得书法甚好,而且记忆力也很惊人。唐太宗曾让虞世南在屏风上写《烈女传》,写时并没有原文作依据,全凭虞世南读书时的记忆进行书写。后来与原文对查,竟无一字谬误。
相传虞世南跟智永学习书法,简直着了迷。除了白天刻苦学习外,晚上躺在被窝里还琢磨一些字的写法。一边思考,一边用手指在被上划字,日子久了,把被面都划破了。
颜真卿弃官从师
颜真卿,字清臣,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端正雄伟,雍容大度,气势开张,勇于创新。行草书遒劲郁勃、奇伟豪宕,古法为之一变,也开创了新风格。
颜真卿年少时,父亲早逝,以后全由母亲将他抚养,教育成人。后来,母亲也得了重病,临逝前对颜真卿说:“自南朝以来,我们颜家世代都是杰出的书家门第,而今书艺家学渐趋衰退,望你奋起努力,弘扬书艺,为国争光。”从此,真卿一真记着母亲临终的话,日日习书不断。
唐天宝二年,颜真卿为了提高书法水平,毅然辞退刚上任一看的醴泉县慰官职,去洛杉矶拜张旭求教。其时正是寒冷的冬天,一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不久,他又辞官再次赴洛阳向张旭求教。其时正是寒冷的冬天,一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张旭被颜真卿的诚恳、好学所感动,把自己的书法技能和知识进一步传授给颜真卿。
颜真卿在认真学习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创亲,除其楷书、行书自立风貌外,还在用笔方法上别出新意。其中“屋漏痕”这一书法术语就是最先出于颜真卿的口中。
有一天,怀素与颜真卿谈论书法。颜色真卿问:“法师您在书法上也有自己的心得吗?”怀素回答说:“我观察夏天的云层变幻无穷,像奇峰真伏,就时常取法于它,它那种舒展畅快的情趣就像展出翅的飞鸟出森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又看到开裂的墙壁的纹路,每一道都是那么的自然。”颜真卿说:“比起屋漏痕来怎么样?”怀素听罢马上站起来,握着颜真卿的手说:“啊!您真的得到了书法的神髓了!”
(注: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曾说:“颜清臣则以屋漏痕譬喻中锋。雨水惨人壁间,凝聚成滴,如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流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
柳公权拜师无臂老人
柳公权是晚唐著名书法家。早年学过王羲之,后学欧阳询、颜真卿等。其书劲挺,骨力十足。世有“颜筋柳骨”之称。唐穆宗十分欣赏他的书法,任他为翰林书学士。一次,穆宗问他笔法,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因穆宗是个荒唐的皇帝,他借谈笔来劝谏穆宗,所以在书法史上留下了“笔谏”的美名。由此也可以看出,柳公权还是个在皇帝面前敢于进谏的人。
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名气很大,许多人包括外来使者也带着金钱财宝来求他的字迹。一些公卿大臣之家,如果给死去的长辈树碑立传,都要请他书写,如果请不到,别人就会骂这家的子孙不孝。
由于柳公权经常给人书碑作字,他家收入很多,但他从来不过问钱的事;至于笔、砚、字贴和书籍,他却视之如宝,从不让人经手,每次用完后,都亲自锁起来或秘藏起来。
相传柳公权小时曾拜一无臂老人学习书法。
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一棵大树下进行写字比赛,看谁写得好。柳公权将自己得意的一篇字拿给在旁的一位老人看。老人笑着说:“华原城里一位用脚写字的人,你去看看吧!”柳公权听了很好奇,当天就跑到城里,果然见一老人,没有两臂,用赤着的脚夹笔写字,而且字写得非常好。小公权立刻跪下,拜老人为师。老人便在纸上写道:“写尽八缸水,矾染涝池墨,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欧阳通书法继父法
欧阳通,欧阳询之子。工书,与父齐名,人称“大、小欧阳”。欧阳通的书法,继承家学,风格峭拔,笔力劲健,结构谨严,多险奇。他的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欧阳通年少时,父亲病故,母亲便教他学习并继承父亲的书法。欧阳通很听母亲的话,每天坚持临写父亲的书法。母亲还常给他钱,到名处去寻父亲的书法遗迹,不管多远多累他都欣然从命。每当买到父亲的书迹,他都有十分高兴,连日连夜认真观察、揣摩和临摹。有时在外见到父亲书写的碑文,他就站在碑前长时间地观看,手摹心记。经过长期努力,刻苦研习,他也成为有名的书法家。 据传,欧阳通晚年更加珍重自己的书法。这时他用的笔很讲究,必须用狸毛做笔心,以兔毛覆在周围做副毫,笔管则用象牙或犀角制作。如果不是这样的笔他是不写字的。
李阳冰迷于《峄山刻石》
李阳冰是唐代书法家,以篆书著称。《宣和书楷》中说,“唐中三百年中, 以篆称著惟阳冰独步,后学者多宗之。”还有人说:“阳冰之书不减李斯”,“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善其妙,乃为神品也。”
李阳冰学习法非常专注和刻苦,他对李斯的篆书尤为喜爱,只要有机会能学习李斯书法,他从不放过。
有一天,他得知在山东峄山有李斯的篆书刻石,立即整理行装,备齐书写用具,,前往峄山。路途之遥远,行程之艰难,他全不去想。
来到峄山脚下,仰望高山奇峰,不顾劳累,背着行李,继续向山上爬去。当他到达刻石前时,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但他欣喜若狂,立即被石刻中的篆书所吸引,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摹画起来。后来,他就坐在地上用纸、笔一遍又一遍地临习。到了晚上,就住进山洞,第二天继续临写。就这样,不断地临摹,边写边想边体味,长达在二十余日,方才离去。李阳冰喜爱和学习《峄山刻石》,真是到如迷如痴的程度。
钟绍京破产求书
在书学大盛的唐代,著名书家辈出,各种书体纷呈。其中楷书,除欧、虞、褚、薛、颜、柳的大楷称著于世外,钟绍京的小楷也很有名。他的小楷《灵飞经》,运柔润,以意为骨,不拘露锋起始,因存映带之迹。结构规整妩媚,以夸张长横、捺脚或折钩等作为主笔。字形稍扁,重心平稳。字里行间透发出舒畅恬逸的韵味。以致后来赵孟頫、文征明等书家的小楷都受其影响。
钟绍京,字可大,江要虔州(今属山西)人,是钟繇的第十世孙。曾官司农录事、中书令等职。其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武则天很赏识他的书法,那时宫殿的门牓、门额、九鼎铭文大都由钟绍京题写。 钟绍京不但善书,而且还善于藏书。他家所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的书法达数千卷。且经常研读,刻苦临习,取其精精华,融于己书。每每见到名人法贴,不惜重金,乃至倾家荡产也要买下。有一次,他见到王羲之的行书五篇,竟花去几百万贯(一千文为一贯)钱把其作品买到手。当时,他真是高兴极啦!
岳飞书表壮志
岳飞,字鹏举。公元1103年,出生在河南省汤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相传,在他落生时,曾有大鹏鸟在屋顶上空飞舞,因此得名。
岳飞自幼好学,读书、习字练武,样样喜欢。少年时期,用功越加勤奋刻苦。母亲看在眼里,深感欣慰。热切希望儿子长大成材,报效国家。于是在他背部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从此,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决心为国为民,尽忠效力。 二十岁时,岳飞应征从军。在抗击金兵的征战中,奋勇当先,屡建战功,从士兵升至统帅,使金兵闻丧胆,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不但武艺高强,其诗词和书法也为人们所称颂。他的书法作品,充满豪情壮志,饱含爱国热忱。
宋高宗绍兴八年八月,岳飞路过河南南阳。南阳西南的卧龙岗上,建有武候祠。祠有石刻的诸葛亮名篇前、后《也师表》,虽值夜半,岳飞却秉烛细读,因被诸葛亮的报国忠心深深感动,不觉泪如雨下。回到屋内,竟然不能入睡,直至天明。早晨,道士献茶后,拿出纸来向岳飞求字。岳飞随即挥泪作书,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岳飞的书法,多为草书,行笔刚健奔放,气壮山河。其主要作品还有《还我河山》、《满江红》、《吊古战场文》、《宝刀歌》等。
赵孟頫高风谦让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为宋朝宗室后裔。他是元朝大书法家,篆、隶、真、行、草皆精,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赵孟頫经常临习前人的书迹,有些字贴可以背临酷似。一次,他和朋友谈论书法之后,欣然背临颜真卿、柳公权、徐浩和李邕的字贴;临完后,叫人拿来以上四人的真迹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不仅转折、向背等没有不想似的地方,而且神色飞扬,有些地方甚至还超过原迹。朋友问何以能到达如此程成度,孟頫回答说:“只不过是临熟它们罢了。”
赵孟頫不但自己书艺高超,还不忘提拔别人,并且有高风谦让的精神,这在文人墨客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次,他看到雪庵和尚所写的酒帘,认为其字胜过自己,就立即把这个人推荐给朝廷,可以书匾等用之。后至延祜年间,兴圣宫建成。中官丞相李邦宁传皇太后诏令,命集贤赵孟頫为此宫书写匾额。赵孟頫谦虚地对李邦宁说:“凡宫中的匾额,都是李雪庵写的,你应当禀告太后。”不久,太后派李邦、赵孟頫一同到李雪庵家。李雪庵问道:“赵子昂为什么不写,却要
嘱咐我写呢?”于是,李邦宁就的马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雪庵,李雪庵也就不再推辞了。一时,赵孟頫高风谦让的事,成为佳话。
宋克立志超古
宋克是明初书法家。其书得益于钟繇和王羲之法则,气韵隽秀,影响一时。他擅长小楷、行草,尤其是章草,曾多年临习皇象的章草书《急就章》。在行草书中,也有意运用章草书的波势,表现也健美的形态。
明代初期,书风大都不出赵孟頫的范围。而宋克却能摆脱窠臼,于书法中含有一种古雅秀健之气,实属难得。
宋克,自幼喜爱书画,经常听老师讲书画方面的知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丰富了,分析力也强了,并且心怀远大志向,非常刻苦地学习书法。
有一次,他听老师讲学,当讲到大书法家赵孟頫时,老师说赵的书法盖世无双,甚至说以后的书法,不会再有人超过他。宋克听了很不服气。心想,学书同学其他的东西一样,既要有尊古人之心,还应有迈古人之志。我要立志苦学,一定超过他。自此以后,宋克闭门练字,从清晨到深夜,每天要耗费书写用纸十大张。日积月累,临习的手迹堆满了屋子,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文徵明日临《千字文》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书画家。他的书法,力追右军,规模于宋无,隶法钟繇,篆学阳冰,行仿苏、黄、米及《圣教》,融会贯通,自成面目,达到了“神理超妙”的艺术境界。
文徵明七岁时母亲去世,寄住在外祖母家。十三岁时,父亲外出做官,把他带在身边并送他去衙门内读书。初次参加生员考试,因写字较差,被列为“三等”,失去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从此,认真刻苦地学习书法。据传,他每日临写《千字文》至晚年,很少中断。有段时间,他一天临写《千字文》以十本为标准。他一
生练字或书写作品都十分认真,如给朋友写信,稍不称心,必再三更改而从不厌倦。
在苏州,文徵明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向他求书求画的人甚多。不少外国使者也去拜访他,有一次,奸相严嵩也去拜会文徵明,想得取字画。但文徵明只用一般礼仪接待他,并且让他空手而回。严嵩很不高兴,但也没能把文徵明怎么样。
文徵明的书法,越到老年精妙。如著名的小楷作品《赤壁赋(后赋)》、《离骚经》、《岁通天贴》等,都是他八十岁以后的杰作。更为惊奇的是,《前、后赤壁赋》的前赋和后赋,其书写时间想隔二十余年,竟如前、后一气呵成一般,而且越写越好们。
文徵明一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书画作品,他活到了九十岁,被称为长寿书画
董其昌发愤临池
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代晚期著名书画家,为当时书法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四家。他的书法,得力于魏钟繇,晋王羲之,唐虞世南、李邕、徐浩、颜真卿、怀素、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苏轼、米芾等。其楷书多用颜法,行书多用王、颜、米法,草书则多用怀素之法。董期昌曾自方:“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色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
为什么董其昌十七岁开始认真学习书法呢?原来他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有一次,他和堂房兄长传绪一起到郡里去考试。当董其昌的答卷呈现在考官面前时,考官认为,文章虽好,但字却欠佳。于是,排榜时将他的名字列在第二位。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发愤临池。
董其昌善于临摹历代名家碑贴,但是从不僵板,不着力于外形,而是吸取适合于自己的东西。他说:“临贴如骤遇异人,不必想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因此,他的书法能博采众长,自成其体,对清代前期限的书法影响很大。清代书家王文治曾以诗赞扬董其昌的书法:
书法神品董华亭,
楮墨空玄透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
同时何必说张、邢。
钱沣旅途临习
钱沣是清氏忆法家,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和米芾。其书严整开阔,气势雄伟。清中叶以后学颜字者,往往取法钱沣。
钱沣学书刻苦勤奋,几乎天天临池不断。如果白天忙于其他事情,晚上也得补上,这已比形成习惯了。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借来一本颜真卿 的真迹,非常高兴。可是他连续临写了三个月,还是觉得没把里面的笔法完全学到手。此时还要进京赶考,怎么办呢?于是跟朋友商量,经朋友同意后,带贴进京,继续临习。
一天傍晚,他来到座古庙前,决定在庙里借宿。庙里异常驻清静,是练习书法的好地方。他吃过晚饭,不顾旅途疲劳,拿出笔墨纸砚和字贴,继续练字。先是读贴,然后又边临写边中考,尽量从颜真卿 的字同里,吸取更多的书写技法。他专心临贴,不觉已至深夜,一位老和尚走近身旁说:“明天还要赶路,你为什么还不睡?”钱沣回答道:“白天赶路,没能练字,只有靠夜里时间了。临习了贴是我每日必须完成的功课。”老人听后,从内心非常佩服他。
邓石如日尽盘墨
邓石如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他的书法,精于篆、隶、北碑、楷、行各体,尤以篆、隶著称。篆刻,自成体系,世称“皖派”或“邓派”。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经。幼年生活在穷乡僻壤之中,家境贫寒,只靠打柴、卖饼为生。但他人穷志不穷,在父亲的影响下,对金石、书不产生了莫大兴趣。十七岁时,开始卖字,给人刻印章。
后来,他曾有机会在名门梅镠之家,接触大量的书画珍品,如饥似渴地遍临碑贴。每天清晨起床,先研好一盘墨,接着专心临习,不管写到多晚,墨不用尽,绝不停笔。就这样,无论酷暑寒冬,日日临习,从不间断,相持时间,竟达八年之久。其间,临习《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石鼓文》、《天发神谶碑》、《城隍庙碑》、《三坟记》等各一百本,临习《说文解字》二十本,临习《史晨碑》、《华山碑》、《白石神君碑》、《张迁碑》等各五十本。
有一次,当朝户部尚书曹埴得知邓石如的字好,让他书定民真、草、隶、篆四体《千字文》。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写完。曹埴满意地说:“邓先生的四体书,简直可以称得上清朝第一!”
邓石如一生未官,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其中有篆书《弟子职贴》、《白氏草堂记》,隶书《经钼堂杂志》,楷书《真书册》,等等。
范文四:书法家的故事
书 法 家 的 故 事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
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戒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取而代之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
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范文五:书法家的故事
王羲之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2]
书成换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东床快婿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入木三分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
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以前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十分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笔的奥妙。
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必须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先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明白是怎样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最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样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 ,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 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但是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最后构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样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 戬’字右半边的' 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务必痛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