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2013葡萄牙语阅读辅导备考:为什么巴西极少自然灾害?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为了更方便大家能有更好的复习资料,扬格外语考试网葡萄牙语考试站点小编给大家整理
了葡萄牙语阅读辅导:为什么巴西极少自然灾害,,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Estamos livres de uma série de desgra?as como terremotos, vulc?es e furac?es por causa de fatores geológicos e climáticos. Catástrofes como sismos, vulcanismo e ondas gigantes est?o ligadas aos movimentos na crosta da Terra. A gente nem percebe, mas sua superfície anda: ela está dividida em placas, que deslizam sobre o magma (rochas derretidas pelo calor) entre 1 e 20 centímetros por ano. Nos encontros dessas placas é que ocorre a maior parte dos terremotos e vulc?es (veja infográfico).
"No Brasil n?o há limite de placas ativas: estamos em cima de uma grande placa", afirma o geólogo Edson Farias Mello, da UFRJ. No entanto, alguns abalos sísmicos de baixa intensidade podem ser sentidos por aqui. "Eles s?o reflexo de terremotos ocorridos nos Andes ou de pequenos movimentos que nossa estrutura geológica ainda provoca. Estamos sobre zonas que já foram ativas entre 600 milh?es e 800 milh?es de anos atrás", diz o geólogo Caetano Juliani, da USP.
A pouca ocorrência de ventos devastadores como furac?es, tuf?es e ciclones é devida à baixa temperatura do mar – nossos mares dificilmente atingem os 26,5 graus necessários para a forma??o das piores tempestades. Furac?es e tuf?es s?o a mesma coisa, só com nomes diferentes. Ciclones s?o diferentes nas condi??es de forma??o e, geralmente, s?o mais brandos. "Um furac?o deve ter ventos superiores a 118 quil?metros por hora, mas há ciclones com ventos muito intensos", diz a meteorologista Rosmeri da Rocha, da USP. O Catarina, por exemplo, que passou em mar?o pelo sul do Brasil, tinha características tanto de ciclone quanto de furac?o, segundo o Inpe (Instituto Nacional de Pesquisas Espaciais). Ele é uma prova de que sempre pode dar zebra em nossa terra aben?oada.
1a. Tremor profundo
Os deslocamentos de placas tect?nicas, quando ocorrem sob os oceanos, geram vibra??es que agitam a água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www.5730.net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1b. Surfe letal
As vibra??es do tremor d?o
省钱屋 www.5730.net 购物省钱交流必备的网站
在这里达人们会教你如何用80块钱充值100元钱话费的省钱计划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www.5730.net
范文二:自然灾害---寒潮
自然灾害 ---寒潮
第三课时
【 预习范围 】 :P19,P35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3、 寒潮
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短时间内 。伴随 ,出现 、 、
和 ,有时还带来 、 等恶劣天气。
(4)中国的寒潮:
A 形成原因:
B 分布
①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a
b
C 影响地区 (5) 危害
(6)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合作探究】 :
1. 寒潮是什么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寒潮会带来那些天气变化?什么条件下寒潮易引发
沙尘暴?为什么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
2. 据图 2-2-4分析:(1) 每次寒潮的具体源地和入侵路径相同吗?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成为,
中国主要寒潮源地的原因?寒潮形成的原因?
(2)说明寒潮由哪三条路径入侵中国的?根据寒潮的入侵路径和经过的地形分析寒潮影响
我国哪些地区?哪些地方受寒潮影响小?这些地方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
3. 简述寒潮对人类的影响。
【 知识检测 】
1. 寒潮若在春季发生,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 ①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2. 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谷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 ① ② ③ B. ② ③④ C. ① ③ ④ D. ①②④
3 材料一:美国的东北部和加拿大的中东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冰雪冻雨灾害区, 这个区域暖 湿气流主要来自美国的五大湖区。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并常伴随大风,在国外, “冰风 暴”一词就来源于这个地区。
材料二:2008年某月 30日 2时地面天气图 (见下页图 ) :
(1)图中所示时期为 08年
的 哪 月 ? 你 判断 的 理 由
是?
(2)这一天,连霍 (连云港一霍
尔果斯 ) 高速许多路段封闭,
据图分析原因?
(3) 此段期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此类 灾害常发于美国的东北部和加拿大的中东部地区,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南方较美国、 加拿 大受灾严重的原因?
范文三:09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________发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成因分类:
气象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地质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海洋灾害:_________、________等 二 气象灾害 (一)洪涝
1比较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是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损害 2洪灾的危害 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
3洪灾的成因 自然原因
(1)天气、气象:(强降雨-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 、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冰凌堵塞河道) (2)地质作用:(滑坡、泥石流 等)堵塞河道 (3)堤坝决口:(地上河-黄河下游、长江中游) (4)流域的汇水速度_______(大于、小于)排水速度 人为原因
(1)破坏植被(河流中上游) (2)围湖造田(河流中游) (3)占据河道的建筑物 设问:
①哪些天气系统会引起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而诱发洪涝灾害? ②新疆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吗?往往发生在几月份? ③影响河流会水速度和排水速度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4影响中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高三地理班夏季风强,则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风弱,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雨带移动规律(慢进快退)
7
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洪灾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文、水系: 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来水量大 人为原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世界哪些大区洪涝灾害也频繁,为什么? 8、防洪、减灾措施有哪些? 非工程措施: ① ②
③加强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和减灾科研投入 ⑤
工程措施 ① ② ③ ④
⑤开辟分洪区 ⑥开挖人海河道
Page 1 of 8
例题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3分) ______月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干旱
1 概念: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 危害: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全年干旱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亚欧大陆内部(中亚、中国西北) --深居内陆,高山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热带沙漠气候区—副热带高压控制 季节性干旱区:
季风气候区:春旱、伏旱等(东亚、南亚、东南亚)
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降水少或旱季延长(____洲、____洲、____洲)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_____少,____高,______强 5措施:
①因地制宜实现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②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④营造防护林
⑤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⑥改进耕作制度
例2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
2014高三地理班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分)(1) 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丘陵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寒潮
1概念: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 2危害:(低温、冻害、强风、暴雪等) ①强烈降温,农作物遭受冻害 (____季、____季尤为严重 )
②___________,摧毁建筑物、航船等
③_______、______,压断电线、电杆,造成 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3天气系统: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时间:___________,
即深秋、冬季和早春
5影响地区:我国_________地区 ①青藏高原不受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南、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影响小,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减灾措施:加强______和________,
做好防寒、防冻、防风准备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Page 2 of 8
例3上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台风
1概念:形成在___带和______带海面温度_______℃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 的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中心附近风力在___级或___级以上。 2影响时间:_________季节 3世界分布
① 西北_____洋-亚洲东部(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台风 ②_______洋-亚洲南部(印度、孟加拉国等)—飓风 ③______洋西北部——北美东海岸(美国东部)-飓风 4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强风会掀翻巨轮,摧毁建筑物 和通信设施。
②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 ,淹没农田村庄 ③风暴潮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5中国分布:____________(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 利:缓解长江流域夏季伏旱旱情、 高温酷暑。 6 减灾措施:
加强_________________, 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例题4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 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 和风速有何变化?(2分) 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
2014高三地理班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4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2概念:地震是指_________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3原因: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 4分布:板块交界处和板块内部的断裂地带
5世界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6中国分布 :
台湾: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快和亚欧板块)
云、川、藏: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印度洋板快和亚欧板块) 华北:板块内部断层带--郯庐大断裂带 新疆:板块内部断层带 7构造地震示意图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强烈、 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成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成为等震线 ⑥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⑦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有无数个烈度。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强度等有关
Page 3 of 8
例题5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2题。
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泥石流:
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条件:(土质疏松状况、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集中状况等) ①地貌:流域内岩石破碎,松散的碎屑物质多 ②植被:植被覆盖较差
③地形:山区坡陡谷深,地形起伏大,重力作用强 ④气象: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诱发 3危害:①堵塞江河
②摧毁城镇和村庄,
③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预防: 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 ② 在山区扎营,应避开谷底排洪通道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三)滑坡
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 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条件:①岩体比较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③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4中国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及原因: 分布:_____________(云、川、藏) 自然原因:
①地质、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减灾措施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2014高三地理班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例题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地,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海洋灾害 (一)风暴潮
1定义:由热带气旋、台风、飓风等引起的强风和气压骤变所导致的海平面异常升降现象 2危害:冲跨堤防、淹没农田与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 和海上油田开发等
3 世界分布:孟加拉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日本沿岸-热带气旋 欧洲北海沿岸-温带气旋 4
5 自然原因
①地理位置:孟加拉湾地区飓风频发
②气象:夏季西南季风势力强劲,风助潮势
③海岸形态:海湾呈喇叭状,且向南面向印度洋敞开,潮差大 ④海底地形:孟加拉湾海底地形平坦,对风暴潮的阻力大大减小 ⑤陆地地形: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防潮能力差 人为原因
⑥人口密度大,城市和工农业布局较为集中 ⑦经济技术水平落后,预报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低
Page 4 of 8
(二)海啸 1定义: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 滑坡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 破坏性大浪 2形成条件 ①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②要有大面积海底垂直运动 ③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 (1000米以上) 3海洋灾害的减灾措施 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②加强监测和预报 (我国已建成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灾害观测网络,开展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业务)。 ③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成立海上艘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形成了海洋减灾体系) ④加强海岸防护工程建设(如防波堤、拦河坝) ⑤营造沿海防护林 ⑥加强国际合作 四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关联性、群发性) 1、华北 : 类型:春旱、夏涝、寒潮、沙尘暴 原因:华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强弱和进退规律异常使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频发:夏季风强—洪涝;夏季风弱—干旱—农作物病虫害;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多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2、西南地区 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东南沿海地区 类型:台风、暴雨洪涝、风暴潮等 4 台湾:台风、暴雨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位于台风活动区,多暴雨洪涝及风暴潮;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又因地形、气候等因素滑坡、泥石流等多发 例题7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1-2题。 2014高三地理班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龙卷风 ②海啸 ③飓风 ④暴风雪 B.①海啸 ②暴风雪 ③龙卷风 ④飓风 C.①海啸 ②飓风 ③龙卷风 ④暴风雪 D.①飓风 ②龙卷风 ③暴风雪 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例题8图8是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 降水量预报图。据此回答1?4题。 1该时段最有可能为 A.三、四月 B.五、六月 C.七、八月 D.九、十月 2.影响图中A区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3.该时段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特征的天气系统 4该时段,可能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系统是
Page 5 of 8
跟踪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3~4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④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右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6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7题。 7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8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
2014高三地理班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据此回答9-11
9.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10.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 11.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13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 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 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15 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 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 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2012年6月12日台湾中南部暴雨不断,当地气象部门发布泥石流红色警戒,提醒附近民众尽快撤离,回答16-17题
16 下列关于发生泥石流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 地形崎岖 ② 降水年季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松散碎屑物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 防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Page 6 of 8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 修建水利工程 ③ 修建护坡工程 ④ 清除河道淤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014年4月13日1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约1000亩。图8为”攀枝花市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示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 ②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 ③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移民多 ④在建水电规模大,森林保护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导致该地区春季森林火灾 多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风力 D.水文
19.该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
一定的季节性.这一现象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相似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整体性 二 双项选择题
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不丹略图(图11),回答20~21题 20.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21.该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 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
A.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B.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C.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D.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 回答22~23题.
21.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 B.气压将不断降低
C.雨水汇集,泛滥成灾
2014高三地理班 D.吹偏北风
22.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 其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
B.耕地面积不足 C.避免洪灾威胁 D.海平面上升 二综合题
1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5分)
甲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灾害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7 of 8
例题答案 例题1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例题2
(1) 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 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 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 江南丘陵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 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 例题3
(1)西北想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 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地理位置;地形 例题4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例题6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河道河道。
综合题
1(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 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 灾教育和培训等。 2
答案1海啸灾害(1分)
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2分)
2014高三地理班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 处)沉积下来。(2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1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
易引起风暴潮。(2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2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1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2分) 【解析】根据图中珊瑚礁碎屑物质的分布在沿海地区,高出平均高潮位,则可以推出发生过的自然灾害导致海水水位上涨,将大量珊瑚礁带到沿海较高地区,所以具备这种影响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
Page 8 of 8
范文四: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地震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引发海啸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关于地震的ABC “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遇到灾情如何自救
避灾自救常识图解 面对危机的五个怎么办 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气象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预防雹灾的办法 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户外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震与自救 地震发生时 逃生别盲目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 家庭防火 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高楼火灾逃生技巧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 户外避雷 室内避雷 防雷要诀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 怎样防御雷击灾害
滑坡、崩塌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滑坡泥石流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雨雪冻冰天气
范文五:自然灾害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自然灾害》论文 功能和作用 2009-06-01 论地方地震工作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
目录
引言…………………………………………………………3
第1章
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3
第2章 地方地震工作的防震减灾功能和作用………… ……………………………………………………3
2.1 地震监测预报功能和作用………………………3
2.2 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和作用…………………4
2.3 地震决策参谋功能和作用………………………4
2.4 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5
2.5 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5
第3章 发挥地方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作用的关键是紧密
依靠当地政府……………………………………6 参考文献…………………………………………………6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32.5%的国土、45%的大中城市位于度或度以上的高热度区。加之城镇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震灾害十分严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地方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1章 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过去一段时间,曾把地震工作看成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性工作,忽视地方地震工作,很不利于防震减灾工作。防御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是我国地震工作地宗旨。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把地震工作面向社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是把地震可科学成果转变成政府决策意识和发挥功能的职能机关,是组织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防震减灾行动,并取得成效的纽带。它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从科学上讲是探索性的,政府和社会对地震预报的要求是任务性的。人民群众对地震预报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能报出破坏性地震,以期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预报的低水平和政府、民众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说明了地震工作难度之大,防震减灾任务之艰巨。即使将来地震预报过了关,地震预报决策的落实和防震减灾中的很大具体工作,仍要靠地方地震部门去完成。因此,无论是有预报的地震,还是无预报的突发性地震,地方地震部门部门都是处在防震减灾的第一线。地方地震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职能机关,还要为各级政府编制大震应急方案和防震减灾综合对策,做好工程地震工作,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便在强震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保证当地政府有条不紊地指挥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第2章 地方地震工作的防震减灾功能和作用 地方地震部门分布面广,又处在防震减灾工作的前线,这就决定了地方地震工作在未来减轻地震灾害中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2.1 地震监测预报功能和作用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基础,因此,各地方地震部门根据当地震情监测的实际需要和条件,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地方地震台站、企业地震台站、群众测报点和宏观哨等)、数据处理系统、地震通讯系统。地方地震监测网的布设弥补了专业监测网的不足,与之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如河南省地震台网中26个地震台,就有12个是地方台。在短临前兆监测方面,地方还拥有一大批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和动物宏观观测网。在观测技术上,遵照国家地震局制定的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取得了高质量的观测资料,为地震预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例如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前,焦作市地方台站观测到了较为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后,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上报到省地震局。同时,把地震活动性分析意见及时向市政府作了内部汇报。因此,地震发生时,焦作虽震感强烈,然而生产秩序井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没有收到影响。这次较成功的预报,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由于地方地震工作有着覆盖面广、检测手段多而易行、耳目信息灵通的特点,在短临地震预报的监测及各种前兆宏观信息的获取识别方面比专业地震队伍有更明显的优势。在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龙陵地震及其他一些地震中,地方地震工作者积极参与,捕捉到不少有价值的前兆信息,在分析预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焦作地震局局长在全国地方地震工作会议上所说:“如果说,过去我们曾对某些中强地震有过一定程度的预测预报,取得了一定实效的话,首先应归功于专群结合,归功于广大专群地震工作者。”
2.2 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和作用
在现今,地震预报还没有过关,而且限于国力又不可能对所有建筑物在短期内按要求 防加固的情况下,提高社会和民众的地震知识水平和应急自防能力是地震减灾的重要环节。地方地震工作面向整个社会,积极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大群众普遍宣传地震知识,增强政府和民众的震情观念与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这是地方地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功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经常性工作。
2.3 地震决策参谋功能和作用
地方地震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地震预报的决策和组织防震救灾工作,具 有独特的决策参谋作用。地方地震部门,根据自己对本区地震危险性的分析判断和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进行综合性震害预测,及时为政府提供地震信息,对政府发布短
临预报决策和组织有效的防震防灾,具有重要的参谋作用;对震后震灾快速评估,组织紧急救援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地震预报、震害预测和防震救灾等项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震害的评估不仅要计算财产损失,还要考虑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影响。这需要地方地震部门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生产有深入的研究,对震前、震时、震后的地震灾害、次生灾害以及当地成灾条件、致灾因素,切实调查掌握。这些综合性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正是地方地震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只有地方地震部门才能胜任。
2.4 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
从整体上考虑防震减灾,做好震前的工程抗震工作,要比地震后的抗震救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要大得多。地方地震部门配合上级地震部门对本区的地震危害性进行评价;对工程场地进行烈度鉴定;对城市进行地震烈度小区划;对已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监测和加固,确保工程建筑能够抗御灾害性地震的袭击。根据工程场地烈度的具体评价和城市小区划,进行抗震设计与规划使建筑物既安全,又合理,以避免盲目提高设防标准,为国家节省大量投资。这些工作中,地方地震部门都能发挥组织、协调和辅助作用。
2.5 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
地震对策是把地震监测预报成果、政府行政职能和公众参与行为综合起来,把减轻地震 灾害的目标变为社会统一活动的行为。防震减灾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的活动。各个地区、各级政府的地震总会对策要靠各级地方地震部门牵头来制定,其中,地震监测对策、防震抗震对策、地震社会宣传教育对策和震时的应急对策等主要通过地方地震部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直接的防震减灾行动,尤其是震时应急对策,在遭受突发性地震袭击时,通讯交通等设施破坏,上级地震部门和领导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这时的地方地震部门肩负着监视震情、宣传地震形势、安定民心、组织民众抗震救灾的重任。因此,必须及早制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地震应急对策,建设训练有素的地方地震工作队伍在未来防震救灾活动中是一支必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抗震救灾的实际效果。
临预报决策和组织有效的防震防灾,具有重要的参谋作用;对震后震灾快速评估,组织紧急救援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地震预报、震害预测和防震救灾等项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震害的评估不仅要计算财产损失,还要考虑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影响。这需要地方地震部门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生产有深入的研究,对震前、震时、震后的地震灾害、次生灾害以及当地成灾条件、致灾因素,切实调查掌握。这些综合性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正是地方地震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只有地方地震部门才能胜任。
2.4 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
从整体上考虑防震减灾,做好震前的工程抗震工作,要比地震后的抗震救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要大得多。地方地震部门配合上级地震部门对本区的地震危害性进行评价;对工程场地进行烈度鉴定;对城市进行地震烈度小区划;对已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监测和加固,确保工程建筑能够抗御灾害性地震的袭击。根据工程场地烈度的具体评价和城市小区划,进行抗震设计与规划使建筑物既安全,又合理,以避免盲目提高设防标准,为国家节省大量投资。这些工作中,地方地震部门都能发挥组织、协调和辅助作用。
2.5 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
地震对策是把地震监测预报成果、政府行政职能和公众参与行为综合起来,把减轻地震 灾害的目标变为社会统一活动的行为。防震减灾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的活动。各个地区、各级政府的地震总会对策要靠各级地方地震部门牵头来制定,其中,地震监测对策、防震抗震对策、地震社会宣传教育对策和震时的应急对策等主要通过地方地震部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直接的防震减灾行动,尤其是震时应急对策,在遭受突发性地震袭击时,通讯交通等设施破坏,上级地震部门和领导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这时的地方地震部门肩负着监视震情、宣传地震形势、安定民心、组织民众抗震救灾的重任。因此,必须及早制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地震应急对策,建设训练有素的地方地震工作队伍在未来防震救灾活动中是一支必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抗震救灾的实际效果。
第3章 发挥地方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作用的关键是紧密依
靠当地政府
地方地震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地震减灾中的作用,关键就是要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真正起到政府机关地震减灾职能的作用。
综合防御中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震害预测、工程地震、地震宣传教育、大震应急反应、救灾重建等多方面的工作,是涉及社会各部门、各层次的大型系统工程,单靠地方地震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对于突发性地震,政府反应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地震减灾的效果。因此,在整个地震减灾工作中地方政府处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地方政府具有地震减灾的规划职能、教育职能、应急决策和指挥、协调职能。地方地震工作只有仅仅依靠各级政府,自己的各项地震减灾工作才能得到支持,活动经费才能落实,地震工作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实际工作的难度才能得到社会和民众的理解。只有这样,地方地震工作才大有用武之地。不依靠政府,脱离社会,单靠地震部门孤军奋战,不仅不能在地震工作中取得成效,恐怕连日常工作开展都会困难,更谈不上地震减灾了。
紧密依靠当地政府做好地震减灾工作的关键,还在于地方地震部门要主动自觉地当好政府的决策参谋,积极承担社会地震减灾任务,认真编写强震应急预案和减灾工作方案,积极参与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论证。克服单搞监测预报的倾向,把监测预报、地震减灾同时进行,真正做到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防御减轻地震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地方地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处在防震减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地方地震部门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在防震减灾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要大力加强地方地震队伍的建设,健全各级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为地震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1980
[2].冯德益等,近地震波速异常与地震预报,地球物理学报,vol.17,no.2,1974
[3].日本石原安雄、大沁胖等,现代城市与自然灾害,海洋出版社,1988。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2013葡萄牙语阅读辅导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