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刘太恒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 ,坚持群体为本位 ,突出主体地位等特征。“公”、“忠”、“义”、“仁爱”、“中和”、“孝慈”、“廉洁”、“勤俭”等德目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对这些反映社会运行一般规律 ,具有一般理论意义和超时代价值的内容应当进行发掘、梳理 ,以充实和丰富当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 传统道德 社会主义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认清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试图结合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及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 ,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略作分析。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与社会政治
正 《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奠定强大的物质文明基础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并勇敢的迎接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挑战,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从而奠定强大的精神文明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杜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完善,因此全社会应承担起促进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层面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因此,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干的传统伦理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的现代意义上。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
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意在此;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阶级社会整体道德水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道德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家庭暴力、离婚率上升、虐待老人儿童、重婚现象增多等等。这些不道德行为破坏了家庭婚姻关系,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对公民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丰富的。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当今社会,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康德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电视等传媒抑或现实中看到、碰到
这样的事情:有人发生危难,人们可以“视而不见”;有人大喊救助,人
们可以“充耳不闻”,悠悠然做自己的事。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麻木曾让多少人心冷至极。笔者就曾亲历被抢的遭遇,在你求助的眼
眸里,看到的却是麻木与无谓,在你对财务的损失感到痛心时,却也为
许多人灵魂的凋敝感到悲哀。也曾看过这样的报道,有人在车上当众受
辱,虽然车上看客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听着那撕心裂肺的
救命声渐行渐弱??是啊,面对恶行,三个人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勇敢,
胜过一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三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胜
过一个人用生命表现出来的勇敢??有些悲剧的深刻意义,不在于一个
勇敢者的生命死了,而在于更多人的灵魂死了。
就中国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某些人道德感的麻木,固然有着当代社会
正处于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但从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到表现形式,都是
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弃绝。拔一毫利于天下而不为,见危不救,
见困不扶,这样的表现,即使有千万个理由,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人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我们难以苛责面对危险的普通人;但是,我们
同样难以容忍个体完全非道德化的“趋避”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破坏,
因为:每一次这样的选择不是没有结果的,这结果就是??对内,麻木
了自己的道德感;对外,纵容了邪恶势力。
我们知道,道德控制与法律控制是社会控制两个基本的子系统,二者在
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然而,自步入转型时期以来,随着各类新矛盾和纠纷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频繁出现,传统的单纯道德控制与单纯法律控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道德控制与法律控制结合起来,为增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已经成为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的立法工作在大众的关注和广大法律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经逐步完善起来;而“道德控制”却首先需要一个归纳完整的体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社会必须建立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人们应该用信念将整个社会维系起来,而作为我们的精神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得到发展。”第三代儒学研究学术代表人物之一 汤一介 教授掷地有声地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诞生以及它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处于某种 “ 信仰真空 ” 时期的国人,正在成为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 3 年来,社会风气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净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真在悄然成为评价一个公民、职员和家庭成员品德修行的试金石。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如何真正让广大公民切实履行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其所提倡的道德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以下三点,并认真思考和实践。
首先,应该紧抓“诚信”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应该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诚信,诚实守信的缩略语。“信”,信用之谓也。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地对待工作、家人和社会公众,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得到继承,道德社会才能真正建立。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诚信危机”,这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构社会诚信体系,并通过具体的规则,形成制度对行为的强约束,进而有效维护各种信用关系和机制。同时要全面启动其他影响主体诚信行为的方式和机制;依法惩罚各种失信行为,使之产生足够的警示和防范作用。
其次是一个人荣辱观的建立。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荣辱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子。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自觉地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才能把公共道德夯实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可原谅可指责的时候,人们选择原谅。在我看来,原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大家都发现,因“无礼”而得到的畅快舒适便宜不会受到指责不用支付任何代价的时
候,一种蔓延开来的效法才是令人担忧的。也就是说,当“无礼”普遍
地被理解为“有理”的时候,当“耻辱”普遍地被理解为“荣耀”的时
候,难以想象,支撑整个社会的将是怎样的一种道德基础。
第三,切实加大道德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说, “宣传工作就
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粮草”。 道德风范见诸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每个单位
和地方的所作所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人人自愿自觉。因此,必须
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和广义教育的正面作用,提高主体的自律性,使更
多的人自觉接受成文制度的约束和约定俗成的规范。这里所说的“约定
俗成的规范”强调的便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所提倡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的精华。 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广泛的思想发动,引导每个公民增强
实践道德基本要求的自觉性,引导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增强
道德建设的责任感,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自觉实践道德基本要求。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有每个人都自觉、
自愿参与这项伟大的道德建设的工程中,才能真正形成追求高尚、激励
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
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清新优美、自由和谐、团结互助、昂扬奋发的环境,令每一个人心驰神
往。创造这种德治的人文环境,营造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道德家园,
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从我做起,从现在
做起,从点滴做起”。
天地君亲师
天
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创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苍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词汇,从骨子里认为生男生女,富贵贫穷,升迁遭贬,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获,在劫难逃??都是上天的意志,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灵。天的确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说是否有神灵存在,仅它的广大浩淼、遥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兴叹了。然而,天也有不大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怀。物质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却是人类创造的。人创造了精神的天,又反过来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却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地
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在易经中,乾主要是说天,有天父的含义;坤则主要说地,有地母的含义。在我们的实际感觉中,天就象一位严父,地就象一位慈母。地球这位无比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恩泽,却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一丝回报。而我们对天的敬畏,却远远超出了对地的敬畏;岂止有敬畏,还肆无忌惮地去糟践她,毁坏她的美丽容貌,挖空她的心肝肠肺,污染她的血液脉络,肢解她的躯体??我们忤逆不孝啊~我们把大地划分为若干界块,把她交给庙破位卑的土地神去管理,土地神也在为她而哭泣。倘若不信,你到农村的土地庙里去看看吧,它的眼泪早已干涸了,只剩下两个无珠的空洞。
君
亚圣孟子有着浓厚的民本意识,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伟大的理论,一个光辉的思想,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人主、为人王的君,何时轻过,他们重得不能再重了,以至于需要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去抬他们。一个“群”字,便可说明问题。“群”的异体字,君在羊的上边,众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们、驱使他们、宰割他们。为夺得一个君字,子可以弑父,弟可以杀兄,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无数次的暴力革命,用无数的老百姓的人头去换取,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一次次的积累,一次次的破坏,直到天昏地暗还不罢休。这个君轻吗,它是所有的人头、所有的鲜血、所有的财富相加的总重量~
亲
进入人伦者为亲,旁系的不说,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划分,它属于孝悌仁义的范畴,也就是说,对长辈要孝顺,对同辈要友好,对朋友要宽容,对晚辈要慈爱,夫妻之间要有礼遇。在这里不说血亲,只说朋友。朋友虽不是血亲,但胜似血亲。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层次的,有刎颈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神交、至交等等,还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朋友讲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亲,如同男女相爱,爱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说,对朋友要讲仁义,要相互宽容、谅解、忠信、尊重。还有诤友,是说还要相互批评帮助。古人的论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学习。
师
师道尊严。天下状元秀才教;就连皇帝、总统也是老师教育过的。孔子是中国为师者的老祖宗,他的为人施教,堪称师表。有教无类,是他的伟大教育思想。无论贵族平民,无论聪慧愚钝,无论老幼病残,都是受教育的对象。然而,古人虽把师与天地君亲相排列,以说明师的尊贵地位,实际上只是说给文盲听的。读书人都是老师教的,但读书人却从不把当老师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说读书人金榜题名后的感受。只有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才会极不情愿地去当老师,以维持生计。明清时期有了师爷,但师爷连未入流的官品都没有,不过是官家的附庸而已。**时期,师的命运就更惨了,师的老祖宗都被批倒了,他的徒子徒孙们日子能好过吗,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追求“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精神境界
?倡导“为政以德”,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密切融合
?崇尚“公忠”,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坚持正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群体利益的道德原则
?推崇仁德,强调人际和谐的道德
?提倡孝慈,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重视“诚信”,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实践自己的承诺
?重视修养美德,向往理想道德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
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
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
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 “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自从1919年“五四”运动
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伦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们在文化和道德建设上进行战略选择的一个重大而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现在所谓新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新复古主义、儒家救国论仍然不绝于耳,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态度,澄清理论是非,扫除思想障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范文二:传统道德当代价值
2015年12月19-20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围绕“中华传统道德”这一主旨,与会者从中国道德哲学、儒家德性德行、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等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学者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某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哲学新诠。贡华南从生命节奏、时令节气、天地节律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节制”道德进行梳理,认为天道人性由之可以贯通思考。姚新中则从孟子“养”的概念入手,分析其生理之养、道德之养和精神之养的层次区别,由之可延伸出养生、养心、养性、养气等内容,从而对儒家伦理中内与外、德性与德行的互动模式进行哲学审视。
关于儒家是否具备公共道德属性,历来争议多多。针对儒家道德观念仅限于“熟人社会”、只重亲情伦理的说法,王国良予以反驳,认为自强不息、义以为上、反求诸己、立己达人、和而不同、身正忠信、选贤使能、以民为本等理念,都是古今中外共通的公共道德思想。郑淑媛认为,前诸子的道德价值建立在神的基础上,而先秦儒家则把道德价值的基础落实在个体的心理经验事实之上。
儒家伦理道德在两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互为表里。冯天瑜认为,“五伦”先于“三纲”,前者成于封建时代,后者成于君主集权时代。将二者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中国思想史实际。吴光指出,阳明学的主要思想结构,包含良知本体论、致良知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和“亲亲仁民”的民本论四个部分。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表现在道德理想主义、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力行实践四个方面。张昭炜以方以智重启青原山王门讲会和《传心堂约述》一书为线索,勾勒江右王门学脉的传承情况。张丽珠认为,戴震的人性论与孟子、荀子都有交集,戴氏认同孟子之性善论,其理论重心放在“如何实现善”上。他虽然与荀子同持气性论,但其性论结构则与荀子有本质不同,是更纯粹的孟学诠释者。
论及中华传统道德,孝道是不可遗漏的焦点之一。欧阳祯人指出,《孝经》的根本哲学理论基础来自孔曾思孟,其前提则是“性善论”,孝具有宗教性,是古代治国安邦的法宝。杨华指出,古代的养老礼、侍亲礼、家训族规、乡规民约,构成了古代对于孝行的礼制约束;在法律层面,从先秦到汉唐都有关于“不孝”罪的严格惩罚。中华传统孝道代代相沿、传承不辍,不仅仅是儒家鼓吹和推扬的结果,还是国家(法律)与社会(礼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姜生则着重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体制,指出孝道的古今差异。
本次论坛的题旨,彰显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在讨论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格外强调中华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郭齐勇梳理了儒家人文教养的内核、目的、方法、功能和特点,认为历代通过礼教、诗教、乐教成就德性、培养君子、调节性情、美政美俗、知行合一,儒家的修身成德之教对于公民社会的公德建设,对于当今人们的心性涵养,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学者们指出,中国传统的“五伦”互动、君子内在修养、节制观念、孝敬之情、心性良知等思想资源,都可以转化为当代道德建设的文化助力,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范文三:传统道德 当代价值
国学动态
传统道德 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作者:许颖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2日?16版)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日前在武汉举行。围绕“中华传统道德”这一主旨,与会者从中国道德哲学、儒家德目和德行、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等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学者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某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哲学新诠。贡华南从生命节奏、时令节气、天地节律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节制”道德进行梳理,认为天道人性由之可以贯通思考。姚新中则从孟子“养”的概念入手,分析其生理之养、道德之养和精神之养的层次区别,由之可延伸出养生、养心、养性、养气等内容,从而对儒家伦理中内与外、德性与德行的互动模式进行哲学审视。
关于儒家是否具备公共道德属性,历来争议多多。针对儒家道德观念仅限于“熟人社会”、只重亲情伦理的说法,王国良予以反驳,认为自强不息、义以为上、反求诸己、立己达人、和而不同、身正忠信、选贤使能、以民为本等理念,都是古今中外共通的公共道德思想。郑淑媛认为,前诸子的道德价值建立在神的基础上,而先秦儒家则把道德价值的基础落实在个体的心理经验事实之上。
儒家伦理道德在两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互为表里。冯天瑜认为,“五伦”先于“三纲”,前者成于封建时代,后者成于君主集权时代。将二者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中国思想史实际。吴光指出,阳明学的主要思想结构,包含良知本体论、致良知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和“亲亲仁民”的民本论四个部分。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表现在道德理想主义、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力行实践四个方面。张昭炜以方以智重启青原山王门讲会和《传心堂约述》一书为线索,勾勒江右王门学脉的传承情况。张丽珠认为,戴震的人性论与孟子、荀子都有交集,戴氏认同孟子之性善论,其理论重心放在“如何实现善”上。他虽然与荀子同持气性论,但其性论结构则与荀子有本质不同,是更纯粹的孟学诠释者。
论及中华传统道德,孝道是不可遗漏的焦点之一。欧阳祯人指出,《孝经》的根本哲学理论基础来自孔曾思孟,其前提则是“性善论”,孝具有宗教性,是古代治国安邦的法宝。杨华指出,古代的养老礼、侍亲礼、家训族规、乡规民约,构成了古代对于孝行的礼制约束;在法律层面,从先秦到汉唐都有关于“不孝”罪的严格惩罚。中华传统孝道代代相沿、传承不辍,不仅仅是儒家鼓吹和推扬的结果,而是国家(法律)与社会(礼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姜生则着重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体制,指出孝道的古今差异。
本次论坛的题旨,彰显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在讨论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格外强调中华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郭齐勇梳理了儒家人文教养的内核、目的、方法、功能和特点,认为历代通过礼教、诗教、乐教成就德性、培养君子、调节性情、美政美俗、知行合一,儒家的修身成德之教对于公民社会的公德建设,对于当今人们的心性涵养,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学者们指出,中国传统的“五伦”互动、君子内在修养、节制观念、孝敬之情、心性良知等思想资源,都可以转化为当代道德建设的文化助力,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许颖)
范文四: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摘 要:传统社会的道德认识,以重新关注他们的道德社会学,而不是狭隘在给定情况下的个人道德。在这一方面,道德修养与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它却不仅仅是学者们所认识的理论和现实伦理问题的双重含义。社会生活道德的历史过程,随着公众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同质异构,根植于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原始形态已经不动,相符合现代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的已经开始。在道德理论背景下构建一个理想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社会公德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两类:同质性社会和异质性社会。同质化的社会表现归属于普通社会公众的政治共同体,具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身份、思想信仰和价值观;虽然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身份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达成价值观和文化理解的基本共识。国家的一种法制制度和自然经济建立了一个传统的同质的社会形式,即:在广域中国和多民族的土地形成的社会结构基本相似,伦理纲常和可以沟通的行为。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以个人及家庭回报国家和世界为目的作为对社会价值的实现,但最终它片面的赞扬道德个体的道德实践,它已经作为一种人类道德准则,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社会实践。这种形式下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同质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内向性和文化特质。 二、转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孙中山先生曾经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来归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而在仁爱、忠孝、信义、和平等元素中,“仁爱”的价值尤应予以深度的挖掘与阐发,“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长期以来在我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哲学,在今天尤其应当推广。 文化意识形态属上层建筑,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民族,都不会抱着一本经,念着同样的教条,守着不变的信仰,封闭自足地存活下来。不变就没有戊戌维新,不革命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所有这一切,是失掉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自信,还是更加牢固了?事实胜于雄辩,认真地想想就清楚了。对思想先行者,对历代革命家,对我们的近现代史,包括新文化运动,不要那么轻浮,哗众取宠。 今天,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发展,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包括道德现象发展变化的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转型是一个需要接受“灵魂的进步”挑战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国传统道德遭遇社会转型挑战,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已成为发展事实。中国传统道德和社会进步中,“灵魂的进步”是一个具有诸多负面影响挑战的过程,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道德 中国的世俗道德体系,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道德是怎样产生的;第二,维系和提高道德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三,这些道德都包括些什么具体内容。后一方面是近现代变动最大的部分,像“三纲五常”之类,大约是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召唤回来了,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封建主义关系已经被完全根除了。但前两个方面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却一贯地深蕴在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包括“五四”在内的历次革命,不但没有被打倒,或许正是这种精神的一种爆发。 从道德的产生的原因,以及维系和提高道德的渠道来说,传统文化给出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与社会有关,一个与人性有关。二者都建立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上。 首先看与社会有关的答案。这也有两种,其一可称作人民生活条件决定论,是古人解决道德问题的普遍见解,而以管仲所谓“仓廪实则知礼义,衣食足则知荣辱”最有代表性。“礼义”属伦理规范,“荣辱”属道德范畴。要维护正常的社会伦理和良好的道德准则,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富足为大前提。在这里,人的生存和温饱是决定伦理道德水平的关键因素,上帝没有用,单纯的说教也没有用。孔子时代有一个谚语更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它们都表示:道德出现问题,还涉及对既有财富的分配问题。 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人民富裕,加上分配公平,是维系良好的伦理关系和高尚道德的前提;而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伦理关系,往往反映在争取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正义的斗争中,都与是否信仰宗教无关。 另一种可称社会制度决定论。这出在著名的《礼记?礼运篇》中。其所谓“天下为公”的“公”,指的是财产公有制;其所谓“大同”,则指社会的公正平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际间的伦理关系自然良好,每个人的道德情操也自然是高尚的。因此,作为制度化的伦理和用于教化的道德,无须存在,更用不着神灵的利诱和恐吓。然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天下为家”是指私有制的兴起,由私有制而产生国家机器、规章制度,有了规范社会关系需要,于是伦理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了。就此而言,伦理道德是私有制的产物,与宗教和上帝也全无关系。《老子》有类似的意见:“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也说明,道德说教是“家天下”中各私其私的表现,是对“大道废”导致伦理败坏的反应。 道德问题,首先归根于社会经济问题,最终的解决,需要社会制度的完善。这是儒家传统给出的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它比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刻多了。 生活中构建道德体系基于道德自由。 所谓道德自由是指人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独立。没有最初的道德自由,任何人类的道德都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宁愿同意“自由建设一切”的理念。道德自由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实用价值的哲学基础:道德主体不再受一些外部权威的规定,但根据人的生命作为人的需要来选择道德伦理原则为道德权利,道德行为的实践来实现和维护人类尊严,塑造体现独立个性的道德内涵。 根据科学理性追求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实现自我修养,道德自律。公共性生活濡化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文化身份,从开始到现代市场经济与公共领域不断扩大。
范文五: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五四运动以来对儒家不间断的批判,导致人们对传统的怀疑,我们的文化似乎已无所归依;也使一些人诅咒前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认为他们令我们的民族失去了“根”;也有人欢迎,这显示中国出现了“信仰空白”,洋教神学有了大显身手的余地———坦率地说,我都不赞成。
文化意识形态属上层建筑,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民族,都不会抱着一本经,念着同样的教条,守着不变的信仰,封闭自足地存活下来。不变就没有戊戌维新,不革命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所有这一切,是失掉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自信,还是更加牢固了?事实胜于雄辩,认真地想想就清楚了。对思想先行者,对历代革命家,对我们的近现代史,包括新文化运动,不要那么轻浮,哗众取宠。
当前在文化领域,特别是道德问题上,有许多令人不敢苟同的论调,诸如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乃至呼唤儒教回归,宗教救世之类。这除了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作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论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化道德究竟是什么,并不那么客观清醒。
按我的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本质上是人本主义的,反映在道德观上,是世俗伦理决定着宗教道德,这是与一神论宗教国家,用宗教道德规范世俗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最不同之处。西方国家,由于政教分离,今天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有了极大的变化,但宗教道德依旧起
着重要作用,原因是经过“宗教改革”彻底清洗过了的“新教伦理”,重新与“资本主义精神”挂钩,社会作用没有根本性改观。
中国的世俗道德体系,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道德是怎样产生的;第二,维系和提高道德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三,这些道德都包括些什么具体内容。后一方面是近现代变动最大的部分,像“三纲五常”之类,大约是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召唤回来了,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封建主义关系已经被完全根除了。但前两个方面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却一贯地深蕴在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包括“五四”在内的历次革命,不但没有被打倒,或许正是这种精神的一种爆发。
从道德的产生的原因,以及维系和提高道德的渠道来说,传统文化给出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与社会有关,一个与人性有关。二者都建立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上。
首先看与社会有关的答案。这也有两种,其一可称作人民生活条件决定论,是古人解决道德问题的普遍见解,而以管仲所谓“仓廪实则知礼义,衣食足则知荣辱”最有代表性。“礼义”属伦理规范,“荣辱”属道德范畴。要维护正常的社会伦理和良好的道德准则,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富足为大前提。在这里,人的生存和温饱是决定伦理道德水平的关键因素,上帝没有用,单纯的说教也没有用。孔子时代有一个谚语更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它们都表示:道德出现问题,还涉及对既有财富的分配问题。
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人民富裕,加上分配公平,是维系良好的伦理关系和高尚道德的前提;而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伦理关系,往往
反映在争取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正义的斗争中,都与是否信仰宗教无关。
另一种可称社会制度决定论。这出在著名的《礼记·礼运篇》中。其所谓“天下为公”的“公”,指的是财产公有制;其所谓“大同”,则指社会的公正平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际间的伦理关系自然良好,每个人的道德情操也自然是高尚的。因此,作为制度化的伦理和用于教化的道德,无须存在,更用不着神灵的利诱和恐吓。然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天下为家”是指私有制的兴起,由私有制而产生国家机器、规章制度,有了规范社会关系需要,于是伦理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了。就此而言,伦理道德是私有制的产物,与宗教和上帝也全无关系。《老子》有类似的意见:“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也说明,道德说教是“家天下”中各私其私的表现,是对“大道废”导致伦理败坏的反应。
道德问题,首先归根于社会经济问题,最终的解决,需要社会制度的完善。这是儒家传统给出的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它比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刻多了。
其次是与人性论有关的答案。这是儒家的另一个重要观点:道德不但为社会所需要,而且是出自人的自然本性。这自然本性或善或恶,其来自人的本能,则是同样的。因此,在儒家那里,没有什么“原罪”,
也无须上帝的“救赎”,唯有“人性”的考量。
“人性论”的早期代表,当是孟子、告子和荀子。告子的名言,一曰“食、色,性也”,二曰“生之为性”。求生,而且要生活得更好,这就是人性。而生的基本前提,是食与色;“食”是维系当前生命的前提;“色”是生产生命,令种族繁衍的保障。就此而言,维护生命的需要,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那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所谓“民以食为天”,“食”是支配人们行为的第一内驱力。
告子的这一思想,为荀子所继承,但他作了负面的推演:这种“生之为性”是恶,而不是善。因为人们若完全依凭自己的自然本能去追逐“食”“色”,那将与动物无有区别;由此造成的放纵和贪欲,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破坏,所以必须给以后天的教育和法治:此中“礼义”就是带强制性的伦理道德规范。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性恶”说可能是针对孟子的。孟子是“性善”说的奠基人,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认为,恻隐、羞恶、恭敬(辞让)、是非等,均属“善”的心理,乃是派生“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自然属性,称作善的“四端”:“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肢也”,与四肢同样地生而有之。至于“恶”或善恶混杂,主要是后天环境使然:“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尔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也”———人们之所以有时懒惰,有时凶暴,并非人性有别,而与收成好坏有关系。因此,孟子不但重视后天教育,同样看重民生问题。
人性论在中国哲学史和伦理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各种各样的主张,他们的共同点,是决不启用上帝或其他神灵解释和解决道德问题。
儒家的这类思想,是否属于“经济决定论”,这里不论。但它绝对不是“文化决定论”,也不把宗教视为治家理国的根本手段。《论语》中有段著名的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大体表达了儒家在信仰鬼神还是解决人事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人事第一,鬼神次之;重要的是认识如何好好的“生”,而不是设计死后如何。为什么?《左传》记一个叫史嚣的话,可以作为回答:“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是听人民的,还是听神灵的,这是国家兴亡的一大标识。所谓“不问苍生问鬼神”,是诗人塑造的昏君形象。“事人”中既包括解决社会的物质文明问题,也包括解决人的精神文明问题,核心是依靠人,而不是依靠神。儒家传统缺乏“终极关怀”,不是缺陷,而是优点,因为总体上,它反对用虚妄的莫须有愚弄活人。
相对西方某些国家宣称自己以宗教建国,以宗教立宪,新中国则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的传统,依人民的意志建国,依人民的意志立宪,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前的改革开放,把“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执政党把忠诚地依靠人民大众,为人民谋福利,当作力量的唯一源泉。信教者和不信教者,统属人民,享同样权利,尽同样义务,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信不信教,应该完全成为个人的私事,得到平等的保护和尊重;但在
国家决策上,没有上帝和神灵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伟大的力量,只有在近现代的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史中,才能被真正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