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保安族:保安族-人口,保安族-服装 保安族
保安族:保安族-人口,保安族-服装 保
安族
话题:保安族 民间故事 保安族
保安族(the Baoan nationality)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0074人。 保安族是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少数散居青海与新疆,现代社会因工作、婚姻的频繁迁徙,绝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刀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和英勇果敢的象征,砖雕门楼是这个民族热爱生活的象征,花是这个民族爱情生活的吟诵和歌唱。 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荞麦、胡麦、洋芋、豆类等。手工业以制刀为
主,所制传统手工艺品腰刀(又称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能生产30多种。保安刀式样美观、工艺高超,锋利精制,誉满甘青。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角、牛骨垒叠而成,刻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十样锦”之美称。保安妇女还善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上都刻有非常别致的花纹和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保安妇女剪纸的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_保安族 -人口保安族邮票据2002年统计,中国保安族约有1.6万人,占全州人口的0.8%。主要聚居在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的大墩、梅坡、干河滩村,俗称“保安三庄”。刘集乡的高赵李家、肖家、大庄村,柳沟乡的斜套村,虬藏、吹麻滩、寨子沟等乡及临夏市等地也有零星居住。兰州市以及青海西宁、同仁隆务镇等地,也有一些保安族群众居住。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保安族总人口已增至20074人。保安族_保安族 -服装保安族女子的服装与头饰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里边穿白衬衫,外面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身穿黑色翻领大襟长袍,束彩色腰带,系腰刀,足登高统牛皮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种袍子很象“藏袍”,但又比“藏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腰带的长度一般都是围腰三圈还须外露一尺汗大
约是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长。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的大襟上衣,外套“坎肩”,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衣袖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在喜庆节日里,保安族妇女上身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一般婚后妇女喜欢戴圆形白帽,黑色“盖头”,少女是戴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居保安族男服住,服饰也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元朝后期,因受藏、土族的影响,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饰色彩比较鲜艳,脚穿绣花鞋,这期间的服饰兼有藏、土族服饰特点。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人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大河家地区后,与周围的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其服饰又有了明显变化。平时,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条绒长袍,外扎彩色腰带、挂腰刀,足穿牛皮长筒靴。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黑绿色灯心绒大襟上衣,蓝色或黑色裤子,有的喜欢穿过膝的长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衬托的格外典雅俊俏。保安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
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保安族_保安族 -语言保安族妇女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支,比较接近于东乡语、土族语,它们的很多常用词汇基本相同。由于保安族与汉族、回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长期交往的密切关系,所以保安语中,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而且在语音和语法上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大多数保安族人兼通汉语,并以汉语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保安语有十一个元音,复元音较多,有二十六个辅音,其中五个辅音不稳定。保安语在语法上名词、代词、数词和在句子里名物化的形容词以及形动词有格的范畴,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可以单独构成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多在中心语前,数量词做定语也可以在中心语后。借词多,派生词较少。保安族_保安族 -宗教保安族清真寺保安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属嘎德林耶教派,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在老教
下分若干支派,而大多数保安人信奉嘎德林耶教派的老教(花寺),也有少数保安人信奉新教。宗教不仅对他们的精神领域,而且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的分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宗教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伊斯兰教在西化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门宦”,形成不同的支派,在保安族地区主要有2个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都属于嘎德林耶教派。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1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崖头门宦主要信奉“虎非耶”和“嘎的林耶”的教义、教律,同时也吸收了别的门宦的内容。因其传教人的原籍在大河家崖头村,故称崖头门宦,主要传播于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兰州、榆中、临潭等地。它的教徒除了保安族人外,还有撒拉族、回族等。高赵家门宦的创始人是高赵家的马伊黑牙,他原是崖头门宦教主的信徒,后自称教主,故称高赵家门宦。传教地区主要在高赵家、李家、干问滩、大墩、梅坡、尚家大庄和斜套等地。后被国民党军官马全钦处死,他死后,他的妻子马桃花继承夫志,成为高赵家门宦的第二继承人。高赵家门宦除遵行《古兰经》和天命圣行外,主要在夜间聚会点香火,高声吟诵《泽克尔》。但是党和政府提倡宗教自由,一切强制信仰都是违法行为。基本信仰(1)信仰“安拉”(即伊斯兰教天主)。认为“安拉”是唯一的神,任何信徒都不能“以物配主”,也就是说,在信仰的对象上,不能以任何其它神灵
同“安拉”并列。但“安拉”又没有具体的形象。在伊斯兰教的经语中,“安拉”是“无似象,无如何,无比无样,而又无所不大的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的主宰”。(2)信仰“天仙”。伊斯兰教认为,“天仙”是供“安拉”使唤的差役,数目很多,职务各不相同。(3)信仰“经典”。认为“安拉”给每个“选知”都降有一本经典,《古兰经》提到的大经典是“富尔尕尼”(即《古兰经》)、“诗拉特”(即《旧约全书》)、“引支勒”(即《新约全国》)和“载布尔”(即达伍德的《圣经?诗篇》),并把承认这四部经典的人,称为“有经典的人”。但被认为降自“安拉”的真经是《古兰经》。(4)信仰“使者”。伊斯兰教认为,自人祖“阿丹(亚当)”以来,“安拉”曾派了许多“使者”或“先知”向人类传播“正道”,穆罕默德是最后的使者,又叫“封印的圣人”(5)信仰死后的复活和审判。同其它宗教一样,伊斯兰教也有生前和死后的“两世”之说,不过在用词和具体说法上略有不同。保安族_保安族 -历史民族起源保安族民众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
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馀家,城外有四屯,一干馀户,由土干户统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民族演变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人民与回、东乡、撒拉等伊斯兰民族人民一起叛乱(又称“同治回乱”、“陕甘回乱”),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败了清军,但由于领导这起义的马占鳌最后向左宗棠投降,使得以失败而告终。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尕沙日一带,这里原来居住的都是藏族。大约从元代开始,蒙古人进入西北藏族地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五城兴庆府,夺得积石州后,连河州也相继变成了蒙军的重要据点。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会冗蒙古太子阔瑞后,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也相当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
必争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已形成了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萨尔、年都乎、吴屯、保安。清咸丰、同治年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形成发展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俗,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1个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据1954年语言调查认定为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安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保安族做面食的技术高超,油香、馓子、锞锞、凉面皆为西北民族的传统美食。保安族原先居住在青海同仁地区。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包括同仁在内的河州地区,成为蒙古军队驻扎的重要军事据点。一些蒙古军队和“探马赤军”中的中亚色日人就地驻扎屯垦,被称之“守边防番”和“营伍人”。元世祖后期,将“探马赤军”编入民籍,成为民户。从此在同仁戍边屯垦的军士,成为保安族的先民。明洪武时,建有保安城、下庄和尕撒尔,称“保安三庄”;周围的土、藏族人称保安人为“黑黑(即回回),约在清咸丰末年到同治初年(”1858年至1863年),保安人被迫离开青海同仁保安地方,迁到甘
肃河州大河家地区。保安人迁徙原因有诸多说法,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强制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人改信喇嘛教而被迫迁徙。保安人在头人舍力布、力保山尕、伊拉西、尕拉孜等商定迁走时,遭到玛巴部落、尕寨东部落联络五坊头和其他部落的攻击,玛巴部落、尕寨东部落等部落乘夜包围保安城。居城的部分保安人罹难或被俘,大部分仓皇出逃。藏族郎加部落的红布安古哇、阿克华里旦、阿克力率众从保安城后的烟洞山下来,把保安人从北塬水洞拦应而出,同下庄保安人一起,翻过多曼尔山,通过郎加部落地界,一直护送到尕楞口以东。直到解放后,干河滩和梅坡的保安人仍把郎加人称作“阿旺仓”(救命恩人之意),有时请来款待,保持着兄弟民族间的传统友谊。居住在隆务河西岸尕撒尔的保安人亦在马牙拉、马三高、马十六等率领下,得到土族哈仓那卡部落的护送,舍弃家园,到循化街子——带落脚。保安人到循化地区后,被撒拉人分别安置在苏只工、查家工、街子工和查汗大寺工。因人多地少,保安人无以生计,二三年后,再次东迁。他们征得积石山关内大河家人士的同意后沿黄河南岸东行,过积石关门。到大河家地区。下庄人居住在干河滩,保安城的居住在梅坡,尕撒尔的居住在大鲜艳夺目。饮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须由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动物血和自死之物,忌吃一切凶禽猛兽之肉。舀水、舀饭不能用反手。忌在水源头洗澡、洗衣服。其它习惯与当地回族相似。
居住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是土木结构的土平房;有出檐和翘檐之分。出檐房比翘檐房多一道檩柱,比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一门两窗。喜睡热炕,炕上多铺毛毡。炕墙周围多装围板,挂炕围。炕的贴墙安放炕柜或板箱,装衣着杂物;被褥叠放在上面,家家备有炕桌,有的家还有高、低八仙桌,供吃饭、喝茶、待客用。房内多贴字画,以阿文对联和“克尔白图”最为讲究。院内多植果树、花木,并种有蔬菜。牲畜圈棚、鸡舍、草房、厕所多在侧后院,勤于打扫。婚姻保安族男女青年双方同意作亲时,即由男方准备好茯茶、四色礼和衣料,送到女家定亲,叫做“送定茶”,送过定茶的姑娘不再相亲,达到结婚年龄,由女方家长和媒人商定彩礼,通知男方,按商定数额逐一办理。送礼时男方派5至8人,携带彩礼、衣料、成双的胭脂、粉盒、手镯、耳坠等,由媒人领着送往女家。女方的亲房产族要“叫客”。女方家炸油香、馓子、宰羊摆宴席;席上还有核桃、瓜子、冰糖、桂圆、葡萄干、水果糖等,盛情待客。婚礼大都造在“主麻日”举行。当日由男方亲朋组成迎亲队(其中要有两名女性)和新郎一道牵着披红挂彩的马前往迎亲,首先向女家说“赛俩目”,请阿訇念“尼卡”,接着进行结婚祝福仪式,撒核桃、枣等,以示新婚夫妇生活幸福和早生贵子。女方的亲朋和村上的年轻人向新郎索要“奴古目哈钱”,并将迎新来的人拉到院中,用锅底灰抹花脸,以示喜庆。如果男女双方是
同村的,女方的一些青年还跟迎亲的人返男方家,又给新郎爸爸脸上抹锅底灰祝贺。同时,都还在新郎爸爸抬到女家,俗称“抬公公”。此时,新娘的爸爸迎出,和亲家见面互致问候。这时,新娘才由自己的送亲队送往男家。新娘离家时,向行进中的后方抛撒五色粮(一般是麦、豆、玉米、青稞、小米等),表示把吉祥和幸福留给娘家。新娘到达男方家门时,男方青年设障拦挡。女方送亲队奋力开路,保护新娘和亲属冲进大门并送入新房。新婚之夜,村里的青年人聚集院内唱“宴席曲”,进行风趣热闹的贺喜。新娘过门的3天内由女家送饭,以示父母的关怀。丧葬保安族按伊斯兰教风俗用白布裹尸实行土葬,葬礼简单朴素。风尚爱好清洁,讲究卫生。无论男女老少都经常沐浴。沐浴用水是流动的洁净水,一般家庭都没有简易水房或吊桶。家中用水,解放前,由成群结队的青年妇女、姑娘们在早上和下午定时用木制背桶背水,其技巧堪称一绝。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忌讳跨越斧子、镰刀、绳等生产工具。家人从外面回来,不能直接进入有小孩有病人的房子;妇女到河边担水,必须逆水而舀,不能顺水舀或反手舀;不许坐在门槛上;客人不能进厨房,不能进女人的寝室。保安族_保安族 -习俗居住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保安族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人兼营手工业和副业。他们的农业生产在东迁前已见诸记载,至清雍正初
年,保安、撒拉地区,凡有成熟之地,久为恒产。东迁后学习汉、回等族生产技术,耕作采用豆、麦倒茬轮歇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等,开始大量种植小麦。1949年前,保安族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洋芋、荞麦、胡麦、大黄芥和小辣芦等。手工业以打刀为主,被称为“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家庭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家长制的大家庭。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由娘家送来。饮食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油泼辣子保安族的日常饮食有小麦、大麦、豆类、玉米、土豆、荞麦、胡麦、青稞、牛羊肉奶、禽蛋和鱼类等;蔬菜甚少,仅吃胡麻、韭菜等几种。嗜爱酸辣,每顿饭不离老醋(或浆水)及油泼辣子保安人的主食偏重于面制品,经常食用馒头、花卷、煎饼、包子、汤面条、臊子面、馓子、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等。保安族在待客时还有一些
别具特色的饮食风俗。有客自远方来,都会受到热情款待。客人到家,首先要把客人让到上座(即炕的左边落座),然后,先端茶,再上食物。用餐前,按照保安族的规矩,必须由一名年长的老人或家庭主人念诵一段《古兰经》文,意思是感谢真主赐给了我们食物。之后,才能动手就殚,如果是馍、饼之类的主食,必须由主人先掰开,然后,客人才能取食。否则,被认为是不懂规矩。一般是一顿饭上三道饭菜,第一道是大饼或馒头,第二道是手抓羊肉或鸡肉,最后一道才是正餐精制的细丝面条。若是贵宾,主人还要用鸡尖招待,以示尊敬。若来客是男的,中、青年妇女是不能在男客面前随便露面的,要一直在厨房里为客人忙碌做饭菜或休息,待客人走后才能出来。食俗保安族是12世纪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各民族融合而成。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保安族自治县。保安族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手工技艺卓绝,保安族种植的薄皮核桃、冬果梨和他们制作的铜质镶花腰刀,素有“保安三宝”之誉,闻名甘、青、藏。农作物品种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荞麦、土豆、甜菜和油料等。保安人信仰伊斯兰教,故生活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同时又保留了蒙古族的某些习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保安人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和其它凶猛禽兽之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偏重于纯肉制品,如手抓羊肉、
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麦仁杂碎汤、(麦粒乐羊头蹄肉及内脏混煮)、大块清水鸡、爆炒鸡块、清煮全鸭等。尤以全羊席最为知名,这是选用2龄左右的肥羊,治净后整只煮熟,然后捞起,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档切割,接着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各装一盘顺序上席,另配佐料调味蘸食。保安族的婚礼中有不少食俗,男女双方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礼,其中就有干礼“拿手茶”。结婚当天,新娘离开娘家时,要向身后的路上抛撒“五色粮”(即麦、豆类、玉米或茶叶等),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最具情趣的要数“闹婚宴”。当娶亲马队来到女方家时,先请阿訇念证婚词,接着将红枣、核桃等“喜果”抛撒在院中,让小孩争抢,烘托红火气氛。然后入房进餐,食用羊羔肉或手抓羊肉。这时女方家的小伙子拥入,争要“奴古目哈”(规程钱)。娶亲者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被涂成大花脸。据说这样一闹,未来的外甥就同舅家格外亲热。当送亲的队伍快到男方家时,男方的小伙子又千方百计阻拦内兄抱新娘进门,双方斗智斗勇,洋相百出,围观者哄笑为乐。新娘“委委屈屈”进门后,婆家立即用炒肉面、碗菜、羊肉糖包、河州包子、手抓羊肉等答谢送亲的人,但是新娘不可入席。新娘过门后,三天不食男方家的饭,由女方家送饭来,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入夜,小孩子在门外大喊:“特朗米,歪才热~”(意
为快拿柴草),主人即在门外很快点起熊熊的篝火,烤上羊肉,煮上浓浓的茯茶。亲友们自由地围坐,痛快地吃喝,赞美新娘漂亮,祝福主人吉祥。小伙子边向火堆撒五色米粮(麦、豆、玉米、青稞、小米),边唱《宴席曲》,姑娘们翩翩起舞。主人不断端出食盘敬客,笑笑闹闹直至深深夜。4种最有特色的食品:一、炕锅馍馍系在发酵面团中加干面、碱水、菜油、食盐或白糖,反复搓揉,捏出牡丹、月季等花式,在炕锅内烤熟。小者250克,大者5千克,薄者5厘米,厚者15厘米,别有风味。二、青麦包子系将刚灌浆的麦穗捆成小把儿,煮熟,碾碎,晒干,在羊肉汤中泡胀,拌以羊肉茸泥和调料作为馅心,制成包子。三、河州包子秋冬用红萝卜、羊肉、香葱作馅,春夏用韭菜、韭花、羊肉作馅,可蒸可烤,有冰心包子和两面黄的水浸包子2种花色,用辣椒、酱油、醋佐食。四、鸽肉稀饭野鸽宰后清洗干净剁成块,加入大米(或小米)、蕨麻籽温火炖烂,有补五脏、益心力的功效,常用作大病初愈者的滋补品。保安族_保安族 -社会保安族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安族获得了民族平等和自治权利。1952年在聚居地区大河家、刘集成立保安族民族乡,1981年9月30日建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自治机关中,保安族领导干部占有相当比例,历届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都有保安族的代表。经过社会改革,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40多年来,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的大河家、刘集一带,水利事业逐年发展,水浇田由建国初期的数百亩发展到七千多亩;兴办了一批乡、队企业,“保安刀”的产量迅速增长;沿山坡栽种了大片榆、柳以及花椒、水果、核桃等经济果木;建立了医院、供销社、邮电所。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农村集市贸易活跃,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保安族_保安族 -文化《保安族 民族舞蹈》 陈玉先在长期发展中,保安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故事、诗歌、谚语等,内容以叙述民族历史传说、青年男女纯朴爱情的居多。保安族能歌善舞。绝大多数人能唱民歌“保安花儿”。这种民歌独具一格,分“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是保安族独具一格的民歌形式,绝大多数人都能随口吟唱。名曲有《恭喜曲》、《舍我阿哥是万难》、《青溜溜的青》等,深受喜爱。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保安族的舞蹈节奏明快,急促豪放,舞姿轻盈、刚健,既有蒙古族舞蹈的古老传统,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传统舞蹈主要有《克伊卡哈德》、《保安腰刀》等,表现了保安人的乐观豪放。体
育活动射箭什样锦保安族的弓箭有其独特之处。弓用劈开的大竹竿做成,2至3片扎成一股,4尺左右长。为了保持弓的柔韧和弹性,弓的两端套有水牛角。弓绳由几根拧在一起的牛筋绳做成,铁制的箭头呈长三角形,半斤多重。箭绳系有红樱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每年冬季农闲时,青壮年男子举行射靶比赛,比赛结束时,宰羊庆祝优胜者。甩抛尕甩抛尕原来是为打仗和放牧所需而产生的。现在成为1种锻炼体魄的竞技项目。抛尕由绳和装石子的布袋子组成。绳由牛毛线绾织的,大拇指般粗,长5尺,绳中间有布袋子,装鸡蛋大小的石子。甩抛尕时,将绳子一头的小孔套在中指上,另一端折叠上来,夹于食指和拇指之间,开始用力绕环旋转,同时瞅准前方的攻击目标,然后松开拇指和食指,石子飞驰而去,击中目标。比赛方法有3种,一是同时一起比,看谁抛得最远;二是同一距离的目标,看谁击得准;三是成队攻击比赛,一直把对方攻跑为止。但这第3种比赛方法,若没有一定的掩体地形,容易发生事故。因而一般很少采用。打五枪保安族舞蹈这种竞技项目是在飞驰的马背上,用自制的土枪,完成装火药、扣压引火帽,连续打五枪。跑马距离规定在于200米。比赛之前,骑手们将引火帽装进缠于额头的两指宽的花布火药带内,带上系有5只牛角管(约拇指粗),每管内装有火药,管口用棉花塞住。当比赛号令一下,赛马飞驰,骑手们在马背上左手持枪,右手装火药、取装引火帽、
连续射击。到达终点之前,最先连续射完五枪者为第一名。往往是骑术高,反应敏捷、射击技术熟练者,获第一名。每逢“保安三庄”的任何一庄有赛事,其它庄的人们都来助威。尽管比赛结果,只是由主持者宣布一下名次,然而在保安人的心目中这种竞技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认为得了第一名,就是为庄子抓了“耳朵”(意为争了光)。有的群众还为获得第一名的骑手请客,表示祝贺。抹旗保安族女性这项竞技也是在马背上进行的。竞技者旗杆是特制的,一般用用四五片竹子扎成杆子,其上涂抹骨胶水,并用黑布层层缠裹,保安人称其为“纂竹”。这种旗杆坚韧,不易折断。长短分三等:8尺的、9尺的、1丈的因人而异。比赛时,选手在飞奔的马背上,向不同的5个方向挥舞手中的旗。即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最后从头顶挥过去,要求在100米内连续做完5个挥旗动作,称为抹“五门旗”。最先完成动作到达终点者为胜。这是骑术和臂力的比赛,优胜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崇。抱腰比赛此项比赛的参加者多为青少年。两人抱住对方的腰部,一声令下,双方凭力气和技巧,力争将对方抱住使其双脚离开地面而取胜。这项竞技不受场地、季节等限制而且不需要任何器械,因此在保安三庄的田间地头、村旁、院内随时可见。打石头此系一项技巧比赛。比赛器械系一块厚1厘米,面积5平方厘米的扁平石头(打击石)和一块高20厘米、宽和厚各10厘米的石头(被打击石)。比赛时,将被打击石
立于场地一端,人立于10米远外,一般以3种形式掷击:将石头放在脚面上踢出击前方石头;将石头置于前额眼部,直至被击石跟前击石头;将石头夹于两膝间,跳去击中被击石等。以不同形式击中石头之次数判胜负。夺腰刀比赛时,两人各带一把“什样锦”刀鞘的小双刀并藏在身后,在一块12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上,或前进,或后退,或左右移动,以探察对方的藏刀部位,一旦发现便奋力夺刀,双方为护自己之刀、夺对方之刀,互相展开搡、拉、扭、拱、摔等搏斗,先将对方腰刀夺到手者为胜,若在规定时间内都未得手判为平局,一般三局两胜,中间可暂停休息。这项比赛是智与力的比赛。展现了民族的豪爽性格和丰富的生活乐趣。响铃操此项比赛是保安族传统表演性的体育项目。响铃是民间的1种运动器械,用木料制作而成,制作方法和现代哑铃基本一样,两端做成空心,内装响铃两3个,击打时发出声响。主要动作有:跳起后正上方击打;跳起后转体180度正上方击打;左右侧身击打;背手身后击打;弓箭步正前方、正上方、左右侧身击打;两脚并拢、腹背正下地面击打合两腿后击打。渡河比赛比赛如同赛龙舟等,是水上体育比赛项目。羊、牛皮袋系前文所提及的水上交通工具。扽棍只用一根三至五尺长的粗棍。比赛时,双方面对面平坐上,然后将两腿并齐伸直,脚心对着脚心蹬死,再彼此将手臂伸展,横抓住棍,抓棍时,或彼此隔抓,或一方抓中间,一方抓两边。比赛号令
一下,双方随之用力扽去,结果扽起对方者为胜。拉爬牛用一条四、五米长的粗绳,两头各挽1个结扣。比赛时双方将结扣套在脖颈上,然后骑在绳上,背靠背四肢撑地爬下,两人之间划一条横线。待开始口令一下,双方分别向各自前方用力拉去,被拉过横线者为败。此项比赛类似于当地藏族同胞的“大象拔河”。保安腰刀保安族刀是保安族的传统手工业,反映着保安族人民性格的剽悍。“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安刀的生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保安刀是腰刀的1种,保安腰刀与新疆的英吉沙刀、内蒙古的蒙古刀(此处应该是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齐名,号称中国少数民族3大名刀。据说200年前,保安族人从青海黄南同仁保安堡迁到大河家,一边务农,一边做手工业,所打的刀具精美锋利。而英吉沙刀子刀柄华贵,镶嵌着玉石玛瑙,刀锋刀柄造型优美,有花纹,艺术夸张力强,有欢快之感。蒙古刀呢,刀锋是弯的,刀鞘华美,饰以龙花卉盘肠等图案。与两者相比,保安刀显得朴实大气,刀锋笔直豪迈,仅在贴近刀柄处嵌以数点星月,或一把手。刀锋刀柄相连处没有横梁相隔,直接过渡到锋刃。刀柄的华美也别具一格,不用玉石玛瑙之类,而是一层钢压一层牛角,连压十几层,所谓什样锦,刀柄头
部留有小孔。刀鞘以铜皮砸成,包以木头、刀锋入木,塞得紧紧的。整体上简洁骠悍实用,与质朴之西北风土相吻合,所以,兰州以西各族群众都喜欢佩保安腰刀,一柄在手,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保安刀虽然精美,锋利,可是腰刀属于国家管制刀具,不能随意携带。民俗风情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外,伊斯兰教对保安族的影响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服饰上,保安族男子同回族男子一样喜欢戴表示清洁无染的圆顶无檐小白帽,穿白衫;妇女也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戴盖头。在饮食上,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食,以牛丰肉为副食,严格禁食猪肉,不吃凶猛禽兽之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保安族的婚俗礼节、丧葬仪式也都严格按伊斯兰教教规举行。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也都是保安族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回归和欢乐的节日。这一节日是保安族人民最欢乐、愉快的日子。人人穿上最新最美的服装,家家户户炸“油香”、“撒于”、“果果”等香甜美味的面食。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男女老少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合家安康,节日愉快。保安族是1个好客的民族,来了客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茶饭款待客人,要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这是保安人最为重视的待客之道,客人满意了,主人才高兴。在与客人谈话时,
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玩弄胡须、抠鼻吐痰,更不能伸懒腰、打哈欠。另外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吃饭要让长辈先吃,见到长辈要先问好。婚礼保安族婚礼十分有趣,婚礼选取在主麻日(即周五)举行。婚礼当日由男方率亲朋数十人的迎亲队去迎娶新娘,其中要有两位年轻貌美的妇女参加,在女家进行祝福仪式时,阿訇要从窗口向院里撒出一盘红枣和核桃,由院内年轻人争抢,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贵子、夫妻和睦之意。然后由新娘村里的年轻人向新郎讨要“奴工木哈”,即着羊羔肉,旨在向新郎说明:你娶走我们村的姑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当女方送亲队送新娘离家时,让新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外倒退走出,退1步,撒一把油麦、豆、玉米、茯茶等合成的五色粮,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在新婚之夜,全村人聚集在院内唱“宴席曲”,有问有答,十分热闹。唱着唱着,欢乐的人们便跳起了感情奔放的舞蹈,并边舞边向大门退去,表示婚礼已接近尾声。新娘进门后,3日不吃婆家的饭,由娘家送来,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保安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以前早婚现象比较普遍,一般是男十七岁,女十五岁就可以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早婚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托媒订婚习俗仍然盛行。一般是先由男方请媒人说亲,接着是下聘、认亲,最后结婚。财礼各自繁多,用费较大,就拿手茶(干礼)一项,是低需五十至一百元等。婚礼大都选择在伊斯兰教历的
“主麻日”(每星期五)或三、六、九单日举行,当日早晨由新郎带领数十人组成迎亲队伍,牵着披红挂彩的马前往新娘家迎亲。到了新娘家,首先由女家说“色俩目”(问好问安的意思),接着进行结婚祝福仪式,还要撒核桃、红枣,凡是贺喜的来宾都要索取一份,表示合家吉祥如意、红喜临门,夫妻和睦相处之意,同时还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古兰经》中的婚礼证词)。然后新娘同村的年轻人和新娘家的亲朋好友向娶亲客人索要“奴工木哈钱”,保安语是“羊肉钱”的意思,并将娶亲客人拉到院中,给其脸上涂抹锅黑,表示祝贺。事后,新娘家的部分青年人还要随迎亲客人去新郎家,又给新郎的爸爸脸上涂锅黑表示祝贺。同时,还把新郎的爸爸抬回女家,请至院中坐定,此时,新娘的爸爸迎出问好,并跪在新郎父家面前,请求宽恕“教儿不严”之情,爬在地上以示愿受责罚。新郎的父家随即拿起宴旁事先放好的鞭杆,重打二十下后离开女家返回。当新娘离家时,要向身后抛撒五色粮,表示将幸福留给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到达男方家门时,新郎亲属和本村的小伙子们截住马头不让进门。这时,新娘的送亲队伍必须抱着新娘冲进大门并送入新房。此时,门前路旁鞭炮齐鸣,新郎也站在大门房顶放炮,表示消灾除邪,吉祥如意。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男家的饭,由娘家送来,表示父母对女儿的关心。保安族的宴席比较丰盛,也比较讲究。首先上席的是放有冰糖、桂圆、葡萄、杏干、
茶叶的三炮台盖碗茶,随之则摆上冰糖、核桃、葡萄、水果糖、瓜子、杏干、花生,然后则是馓子、果果、糖包、肉包、花卷馍、烩菜,最后端上来的是“八碗”、“一锅子”。男方家在上每一道菜时,新郎都要逐席向客人们致“色兰目”,以示男方家对女方家的尊重。解放前,在保安族家庭里,夫权思想占统治地位,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受男子支配。若夫妻不睦,男子可任意提出离婚,但妇女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离婚后,妇女可以再嫁,俗称“先嫁由父母,后嫁由自己”。妇女无继承权。男死无子,寡妇改嫁后,家产归亲属。解放后,保安族男女婚姻获得了自由。丧葬习俗保安族的丧葬是实行土葬,不行火葬,注重速葬,停尸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天,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晨葬。人将死时,就请阿訇念“悔罪经”,家里人要念“舍合德经”,入葬前要给死者净身,然后用白布裹尸。下葬时,尸体要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咽气前的“咯里麦”——让亡人安详的步入天堂人将要无常时,即咽气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请宗教职业者阿訇念“咯里麦”让他安详无忧的到天堂去,以免“以卜劣斯”(伊斯兰教经典中专门诱惑他人做错事的魔鬼)将其拐入歧途。朴素的速葬待人咽气后,要立即在1个木板床上铺好最洁净的棉毯或单子,然后将埋体由土炕移到板床,头东足西的仰面停放好,一般不提倡嚎啕大哭,以便亲戚及其子女
瞻仰其遗容,瞻仰期间,每个人的表情是沉重的,气氛是严肃的,内心是崇敬的。瞻仰罢遗容便扯去“卡凡”,既三丈六尺白布,用来作大袒,小袒及格米苏。保安族_保安族 -节日保安族的节日活动,除春节等几个传统节日外,几乎全部节日都属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保安族的节日主要有2大类型,1类是宗教节日,1类是传统节日,其实保安族的许多传统节日也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原来也是宗教节日,由于历史的演变,已经变成了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主要有大尔德节、小尔德节、圣纪节、哈其麦节、浪山节等。此外,保安族人民也过“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这主要是受汉族的影响,将汉族的春节也作为1个传统节日。大尔德节大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回归及欢乐节日”的意思,又叫“开斋节”、“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30天,即一个月。在斋月里,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阳落山,叫拜之后才能吃晚饭。也就是说在斋月里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吃两顿饭。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开斋后过尔德节,节日清晨保安族的男人们沐浴之后,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节日期间,保安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
新衣服,互相拜节。节前家家户户还要炸油香、馓子、果果等节日食品。小尔德节:又叫“古尔邦节”、“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传入保安族人民之中后逐步形成的,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它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黑色绵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一个家庭都要准备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听阿訇讲解教义和“古兰经”。回到家立即洗手,宰杀牲畜。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保安族人都要宰牛、宰羊,各清真寺装饰一新,人们1大早就去清真寺听阿訇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哈其麦节:甘肃临夏等地保安族传统纪庆节日,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九月选一吉日举行。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女儿哈其麦与阿里结婚时,阿里非常贫
穷,哈其麦伤心地哭着向爸爸诉说,而穆罕默德则耐心地开导女儿说:“人生在世,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哈其麦听后,转忧为喜,高高兴兴地与阿里结了婚,保安族的哈其麦节为了纪念她的高尚品德。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羊,准备鸡和油香到寺院舍散,穆斯林还要去寺院念经。这天的一切纪念活动都由妇女们主持。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保安族_保安族 -民族禁忌保安族禁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骡肉、蛇肉、火鸡肉等以及一切凶禽的肉;忌食动物的血,有吃自死的牲畜,不吃非经阿訇念经而屠宰的牛、羊、鸡肉;忌饮酒、抽烟;不能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将剩茶、剩饭倒在地上;女主人在厨房做油炸食物时,客人和家人不能进入厨房;保安族严禁与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如若通婚,对方婚后必须立即改信伊斯兰教;保安族在宗教信仰上是信仰伊斯兰教;妇女必须戴着盖头出门,不能留长指甲;不能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认为这样不吉利。 新娘忌入席,婚后三天忌食男家饭。客人进餐时不得剩饭。
范文二:保安族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 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户,由土干户统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编辑本段民族演变
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人民与回、东乡、撒拉等民族人民一起起义,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败了清军,但由于领导这起义的马占鳌最后向左宗棠投降,使得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尕沙日一带,这里原来居住的都是藏族。大约从元代开始,蒙古人进入西北藏族地区。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五城兴庆府,夺得积石州后,连河州也相继变成了蒙军的重要据点。 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会冗蒙古太子阔瑞后,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也相当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已形成了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清咸丰、同治年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 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
编辑本段民族概况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
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户,由土干户统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编辑本段语言文字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东乡语比较接近。其语言还受汉语的影响。现在保安人很多都讲汉语。保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字。
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由于封建关系的束缚,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保安三庄”占总户数6.7%的地主、富农却占有全部耕地的33%以上,并和当地回族官僚、地主共同霸占着大河家地区的大片林地和果园,几乎垄断了当地所有水利资源。贫苦农民仅有17%的耕地,而且大部是山根干旱地或贫瘠的河滩地。实物地租是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租率一般在50%以上。高利贷剥削名目繁多,其中被称为“驴打滚”的月利一般为一分。致使农民负债累累。此外,地主阶级还通过雇佣长工、无偿劳役、买卖丫
环等形式进行剥削和压迫。由于这种沉重的封建压榨,保安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亩产不过百斤,人民的生活很苦,加上国民党政府和军阀的抓丁派款和苛捐杂税,致使许多人家破人亡。
保安族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人兼营手工业和副业。他们的农业生产在东迁前已见诸记载,至清雍正初年,保安、撒拉地区,凡有成熟之地,久为恒产。东迁后学习汉、回等族生产技术,耕作采用豆、麦倒茬轮歇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等,开始大量种植小麦。1949年前,保安族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洋芋、荞麦、胡麦、大黄芥和小辣芦等。手工业以打刀为主,被称为“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安刀的生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安族获得了民族平等和自治权利。1952年在聚居地区大河家、刘集成立保安族民族乡,1981年9月30日建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自治机关中,保安族领导干部占有相当比例,历届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都有保安族的代表。经过社会改革,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
40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的大河家、刘集一带,水利事业逐年发展,水浇田由建国初期的数百亩发展到七千多亩;兴办了一批乡、队企业,“保安刀”的产量迅速增长;沿山坡栽种了大片榆、柳以及花椒、水果、核桃等经济果木;建立了医院、供销社、邮电所;过去只有一所小学,现在中小学在校生超过建国前16倍以上。队办小型电站,为各族人民造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农村集市贸易活跃,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编辑本段生活习俗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 保安族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人兼营手工业和副业。他们的农业生产在东迁前已见诸记载,至清雍正初年,保安、撒拉地区,凡有成熟之地,久为恒产。东迁后学习汉、回等族生产技术,耕作采用豆、麦倒茬轮歇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等,开始大量种植小麦。1949年前,保安族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洋芋、荞麦、胡麦、大黄芥和小辣芦等。手工业以打刀为主,被称为“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安刀的生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制作技艺高超,锋利
耐用,精致美观。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由娘家送来。 保安族的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在长期发展中,保安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故事、诗歌、谚语等,内容以叙述民族历史传说、青年男女纯朴爱情的居多。保安族能歌善舞。绝大多数人能唱民歌“保安花儿”。这种民歌独具一格,分“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伊斯兰教在保安地区传播,特别是伊斯兰教各门宦通过政治和宗法手段对族内控制,宗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对保安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编辑本段重要节日
保安族的节日活动,除春节等几个传统节日外
,几乎全部节日都属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编辑本段民族禁忌
保安族禁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骡肉、蛇肉、火鸡肉等以及一切凶禽猛兽的肉;忌食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非经阿訇念经而屠宰的牛、羊、鸡肉;忌饮酒、抽烟;不能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将剩茶、剩饭倒在地上;女主人在厨房做油炸食物时,客人和家人不能进入厨房;保安族严禁与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如若通婚,对方婚后必须立即改信伊斯兰教;妇女必须戴着盖头出门,不能留长指甲;不能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认为这样不吉利。 新娘忌入席,婚后三天忌食男家饭。客人进餐时不得剩饭。
参考资料:
范文三:保安族
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会冗蒙古太子阔瑞后,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也相当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已形成了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清咸丰、同治年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 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青海同仁居住时,保安族就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精神领域,而且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对保安族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保安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主要包括老教和新教两个教派,属于嘎底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各派在教律上基本一致。大约在清代早期,伊斯兰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门宦”。在保安族地区主要形成了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两个门宦,都属于嘎底林耶教派。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保安族穆斯林同样也在清真寺举行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举行宗教活动等。保安族清真寺多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内设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房。积石山县内凡有穆斯林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都有自己本村的清真寺(梅坡寺、大墩寺和甘河滩寺)。保安族不分教派、不分门宦、不分民族都在同一个清真寺里做礼拜,这是保安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显著特点。
保安族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种圆顶布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军便服或夹克。女子喜穿色彩艳丽的右衽上衣、长裤,外套坎肩,并嵌有花边;一般戴盖头,通常少女戴绿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保安族日常饮食多以小麦、青稞、玉米、豆子等加工制成的面食为主。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等和其它凶猛禽兽的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而且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喜欢炖食,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等,以全羊席最为知名。以前蔬菜较少,现在也品种齐全,花样繁多。保安族喜欢饮茶,新中国成立前多喝茯茶和盖碗茶,新中国成立后一般多喝云南的春尖茶,来客人用“三香茶”(在盖碗茶内放有茶叶、冰糖、桂圆、红枣、葡萄干、杏仁干等)招待。保安族忌饮酒、吸烟。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结婚之前的仪式,主要包括说亲、下聘礼和送大礼等。送大礼时,保安族中还有女方的亲房户族分别请男方送礼人吃席的习俗,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显示女方亲房户族多和彼此团结。女方接受大礼后,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婚礼一般包括娶亲、送亲、
闹宴席场等程序。整个婚礼过程呈现喜庆的色彩,男女老少同乐,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婚礼大都选在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星期五)举行。按保安族的习俗,新娘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保安族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规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原则。一般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麦体”(即尸体)停留最多不超过一天。人去世后要请阿訇念经,由本教阿訇或教徒中有名望的两人给亡人“抓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然后移入“塔卜”(清真寺内用的公共抬尸匣)。安葬时,亡者亲属要请阿訇在“麦咱”(墓地)诵读《古兰经》,亲属将亡人安葬于挖好的“拉海堤”(即坟墓西壁挖好的偏洞),堵好洞口,将土缓缓填人坑内,并向每人散发“海底耶”(施舍金),钱数根据家庭条件而不同。亡人的衣物,分送阿訇、亲友及困难人,或遵遗嘱送到别处,但亡者家属不能留。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穆斯林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要斋戒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凡男12岁、女9岁以上者,从拂晓至日落前不得进食,称“闭斋”。尔德节是保安族最盛大、欢乐的节日,一般庆祝三天。人们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亲戚朋友互相请客,互道“赛俩目”,祝愿生活如意、节日愉快。
古尔邦节,又叫小尔德、宰牲节、赎身节,汉语称“宰牲节”。在尔德节后的第70天,即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保安族庆祝古尔邦节时按家庭经济情况宰牛、宰羊,保安族认为在古尔邦节宰牛、宰羊有最大的“塞白卜”(益处),并把所宰的牛、羊肉平均分配,叫“肉份子”。庆祝活动同样会持续三天。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诞生于沙特的麦加城,62年后的这一天,病逝于麦地那。穆斯林便把这个日子称为“圣纪”。保安族人在每年“圣纪”这一天,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进行集体纪念活动。
“花儿”在保安族民间文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保安族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唱的山歌。保安族“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曲调高亢激扬,并带有颤音,独具特色。“花儿”内容十分
丰富,有反抗旧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有表现保安族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真挚和坚贞不渝爱情的,有表达对新生活的追求的,等等。其中,爱情花儿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艺术性强,在保安族花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热情豪放,既带有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特征,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回、土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蹈《保安腰刀》曾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保安族的传统体育是在长期的实践和适应本民族特点中发展起来的,一般在冬闲时举行竞赛活动。保安族现在保留下来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顶牛、打石头、夺腰刀、响铃操、打五枪等,其中“夺腰刀”、“打石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
范文四: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早期蒙古族相饰而居~服饰也基本上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饰与与
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饰穿饰饰~戴白羊毛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饰毡
饰的饰饰腰饰~饰有小饰物。元朝后期~因受藏、土族的影~保安族男女在春、夏并装响、秋三季均穿饰衫~戴帽。有的男子饰穿高饰的白色短~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礼褂
服饰色彩比饰饰饰~脚穿饰花鞋~饰期饰的服饰兼有藏、土族服饰特点。朝咸、同治年饰清丰~保安人徙到今甘饰饰石山大河家地后~周饰的回族、饰饰族、饰族密切往~其迁区与来
服饰又有了明饰饰化。
平饰~男子喜饰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沿帽~穿白布衫~套布背心~在饰饰或青参
加喜饰活饰饰~饰戴帽~身穿黑色饰袍~饰饰饰袍比藏族穿的饰袍稍短~饰有不同饰度和礼
不同色彩的加饰。饰要彩色腰饰~保安腰刀~足牛皮制成的饰筒靴~饰得美饰扎挂蹬""
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饰女平饰穿紫饰色或墨饰色大襟上衣~饰色或黑色的土布饰子~有的穿饰膝的饰袍~外套深色坎肩~用花饰饰~有喜饰活饰饰~饰女上身喜着饰饰大襟装
花衣服~下身多穿水饰的花色饰。饰在的保安族服饰~平饰基本同地回族相同。男子当
常戴无小白帽~身着白色的汗饰檐饰衣~饰、黑或灰色的饰子~走饰饰友或外出饰穿()
中山服或饰便服~在城饰~穿饰克和西服也饰普遍~姑娘饰饰穿饰饰的各色上衣~饰戴饰巾或用饰色饰饰制成的盖饰~有的饰穿上饰~足皮鞋。已婚少饰和中年饰女戴饰形装蹬""
白帽和黑色盖饰~在城饰生活和工作的保安族饰女~有的戴形近似院里饰士戴状医
的白色饰生帽~老年饰女的服饰以深色饰主~饰戴白色盖饰。
范文五: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族徽”,民族
服饰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服饰元素。
1.定居青海同仁前的服饰
公元13世纪,保安族先民从中亚被东遣至西域,头缠
“戴斯塔尔”、身着袍衣的俊朗男人和轻纱覆面、盖头加身的美丽女子将浓郁的中亚气息带到了西域高原,在这片虽不热辣但却热情的土地上缱绻展开自我描绘的动人历史画卷。
袍衣,是当时青年、老年男性最常穿的服装,用手工棉
布等柔软面料制成,恰身,无扣,通过折叠形成自然翻领。最初多为白色,后期随着染色工艺的发展,也有了藏蓝、深灰、青、褐等色,通常在礼拜时穿着白色,而在外出时穿蓝色。袍衣是从西域传承而来的服装,又和西域有所不同,一度从最初的无领、简单缝剪、布带固定进而演变为沿边流线型立领、立体剪裁、恰身敞怀。到保安屯形成以前,袍衣一直是保安族男性的日常服饰之一。
随蒙古军队初到同仁时,盔甲、护膝与腰带是随军征战
的保安族男儿必不可少的护身装备。作为临时匠人的保安族兵匠来说,不直接参加战斗就不被允许像马背上的战士那样身着盔甲,但为了防范伤害,智慧的保安族先民便设计制作
了类似盔甲样式的皮制坎甲,这种坎甲质地厚实,却不像盔甲般沉重,而是轻便随体、短小紧凑,坎甲上缝有口袋,既能防身还能随身携带必备物件,非常实用方便。
由盔甲演变而来的皮质坎甲自此便成为了当时随军保
安族兵匠的普遍装束,而这种坎甲也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季节的变换不断改进。为了让坎甲更为轻盈合体,兵匠将全皮制坎甲改为麻布坎甲,只在护胸部位保留一片皮子;冬季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将坎甲做成夹层式,把麻或是羊毛、牛毛加进布里面,既护身又防寒,让跟随军队东奔西走的保安族匠人多了一份温暖与安全。这种坎甲在之后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便逐渐成为独具保安族民族特色的一种服饰——绑身子。
传统保安族男性头饰主要有“戴斯塔尔”、号头、号帽
三种。
“戴斯塔尔”是包括保安族在内的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
男士在礼拜或重要仪式活动中用的丝织头巾,长约一丈,颜色多白、黄、绿等。在蒙古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出行上马下马,保安族男性取而代之的是用号头将头缠裹起来。号头保安语发音为“好透”,意为包头,是用针织或用棉布做的一种头巾,缠在头上,长、短不等,一般缠三圈,颜色多为灰、白、棕、青等色。 “戴斯塔尔”多用于礼拜,而号头一般只在生活中戴,中老年人戴的较多,年轻人在出门时候也会为了骑马方便将号头紧紧包在头上。相对于“戴
斯塔尔”和号头来说,号帽即是从古至今、从西域到中原通用的穆斯林头饰。
保安族最早期有一种树叶形的装饰腰带,据说在阿丹出
世的时候用大树叶缝成衣眼,于是保安人便将树叶的形状与花纹巧妙地结合为腰带。除却装饰用腰带,保安人在与蒙古人相邻时期最常使用腰带的是为了束扎衣服,这种腰带是从军用的皮腰带转变而来,模仿盔甲上的宽腰带,最早用白布制成,后用丝绸或是缎带,类似于蒙古族的系腰却又有所不同,它的长度只有蒙古系腰的一半,近丈三。
早期保安族女性着装与中亚女性着装非常相似——头
顶盖巾、脸蒙面罩,而在西域变化时期出现的斗篷则是当时身份显赫人家的女子所穿服装,无袖连帽、狐皮内里、红布外罩,传说成吉思汗的叔父曾抢去如此穿着的一名保安族女子做妻子,这种狐皮斗篷可谓是当时最奢华的一种女性服装。
2.定居青海同仁后的服饰
“冬日里的皮挂,秋日里的柔拉,绣花的绑身子,长短
的夹夹”——保安族经历了与蒙古族、土族、藏族同生共居的时期,这一时期男子穿大裆裤,上身内穿衬衫,外套长柔系腰带,春秋穿绑身子,足穿长筒皮靴或布鞋,冬季身穿皮袄,脚穿靴子或罗蹄;女子上身内穿花绸缎斜襟软衬衫,外套长袍或夹袄,姑娘喜爱戴“绌绌帽”或“咪哪”头饰,年
轻妇女脚上多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则多穿圆口低帮的黑色绣花鞋,冬季穿低帮、布棉制作的棉鞋。
皮袄(亦称“皮挂”):是保安族定居同仁后,老年人过
冬常穿的服装。当时的保安人有经营皮子生意的买卖人,也有做皮子工艺和服装缝制的手艺人,保安皮袄就是当时保安人自己设计制作的保暖冬衣。皮袄通常是用绵羊皮或山羊皮制作,其中羊羔皮制的最为上乘,轻柔保暖。制作时先将羊皮泡在大缸中,用盐、石灰沸煮加工,之后取出揉皮,再用刮刀把皮上面的一层油脂刮掉,而后进行缝制。由于皮子非常厚实,一般都是由男人来缝。最后再加上翻领的毛领,领子一般为狐皮、羔羊皮,以及氆氇装饰边。皮袄样式为斜襟侧边系带,有的以皮为面,有的用棉布、条绒加面。有长、短之分,长者过膝,短者不及膝盖。而这也是与藏式、蒙古式皮袄的一大差别所在——藏式皮袄用腰带束提,长及脚踝,怀揣处饱满可装东西,由于不是全皮所以没有保安族皮袄厚实,在穿着时藏族往往就穿一个袖子;蒙古族皮袄同样是长至脚面,虽没有藏式的宽大却也有腰带,衣服以布条沿边。
虽然保安族皮袄的装饰元素——氆氇,与藏式皮袄和蒙
古族皮袄非常相似,但三者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藏族一股用深褐色、咖啡色多,而蒙古族的氆氇边则相较之下更为鲜艳,以红、绿居多,保安族纯粹是黑、白、灰三种素色,有
时也会选用青绒的边子,用三针白线固定,叫“大三针”,由于做皮子的线比较粗,白线在青色绒布边上显得格外显眼,不经意间形成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
因为皮袄是全皮制作,一来比较厚重,穿着行动多有局
限;二来全羊毛的内里保暖性极强,穿着它就像是随时靠在暖炉边,所以皮袄多是生活在高寒草原上的保安人中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穿,或是冬季常常外出做买卖或放羊的青年人偶尔穿来御寒。现如今,既轻又暖的冬衣成为人们冬日的追求,时尚轻便的皮夹克的流行,让古老的皮袄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柔拉:是保安族典型服饰的一种,它既保持有中亚服饰
特色,又富西域传承的蒙古特点,同时结合保安族特有的大襟样式,三者合一,既区别于藏族、蒙古族,又是当时保安三庄时期无论男女老少所流行的大众穿戴,长期以来成为保安族的传统服饰,到现在仍有保留,极具民族性和传承特点。“柔拉”其实就是具有保安族特点的“北袍”,长“柔拉”似蒙古袍、藏袍,但又有区别,主要是比蒙古袍、藏袍稍短,长度约超过膝盖5寸。最初制衣布料是人们用织布机织的毛蓝布或白扣布,颜色只有灰、白、黑、蓝,比较单调。后来的布料种类增多,有棉布、平绒、丝绒、丝绸等,颜色也随之丰富,又增加了有墨绿、咖啡、紫红等艳色,用条绒、各色布料镶边,但边饰色彩单一简洁,线条流畅,造型粗犷,
右衽、布带,不开叉,以肩部盘扣或腰间带子固定。老年人穿来御寒时通常在柔拉夹层加半截薄羔皮。年轻人身着柔拉,配以丝绸或绣花腰带,更是再现了早期保安男子的英武、洒脱气质和阳刚之美。
绑身子:是独具保安族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形似马夹,但又与一般马夹有所不同,与回、东乡、撒拉族的马夹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也被称为保安族马夹。其特点总体与马夹相同,只是前下部约八分之三部分是整块的,绣花、镶边并做成口袋,左边固定在马夹上,右边用带子“绑”住或用编制布纽扣固定。颜色多用墨绿、豆绿、紫红、粉红、水红、深蓝、湖蓝等色,用绸缎、平绒、呢子、混纺等布料做成。绑身子极具实用价值,多穿在春秋、夏季。据说过去口袋里装刀子、小石头用于防身自卫。此外,“绑身子”还极具美感,“绑”在腹部,正好突出了人体的曲线美,而且精美的刺绣,生动高雅的图案,别致的镶边和独特的款式,使它独具魅力。绑身子同时也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智慧、灵巧和自由创造的才能及倾注的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正因为如此,“绑身子”成了保安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的服装之一。
腰带:保安族腰带主要有丝绸腰带、针织腰带和绣花腰
带三种。绣花腰带通常中青年佩戴而老年人不用。丝绸腰带用红、蓝、绿等色丝绸做成,长约一丈三尺,在腰上围三圈打结后外吊尺许,老年人的腰带颜色不会很鲜艳,一般系两
圈。针织腰带用毛线或棉线编制而成,长短各异,颜色多白、青、棕色。两端有尺许长穗子,通常用来系在长袍上面,这从与蒙古人相邻时期就有了。绣花腰带由三部分组成,两端是红、绿、蓝等色丝绸带子,中间是夹制,比带子宽,形状多样,绣有梅、兰、竹、菊、牡丹等花草,用连续图案刺绣饰边,用来系在长坎甲上,男女都有佩戴,通常是由家里女人来做。少女系腰和男士不同的是把小孩的肚兜元素融入其中,轻轻的系在腰间,重点把刺绣的部分展示出来。保安族历来有刺绣的传统,过去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男方给女方送装饰品,而女方常会给男方送绣花腰带,取意“拴住”心上人,同时也表现出姑娘的手艺和聪明才智。
棉布衣:是回、汉、保安、东乡、撒拉等民族通用的服
装样式,从民国时期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代都有穿着,布料用棉布、条绒、平绒、丝绸等,内装棉花或羊毛,自制布纽扣,颜色多青、蓝、灰、棕,分斜襟和对襟两种。
大檐帽(礼帽):形同藏式礼帽,是藏族、蒙古族、土族、保安族共用的样式,呢料,大檐,圆顶,颜色多绿、青、灰、棕等。当保安族在同仁居住时,与藏族同胞交往密切,民族关系融洽,经常有生意和生活上的往来,于是保安族年轻人也经常头戴礼帽,与蒙古、藏族礼帽的差别只是在边檐略小一点。
大裆裤:裤腰、档、腿均宽大,棉布制成,多青、蓝、
白色,有单、棉之分,棉裤多装羊毛或棉花。男式与女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不同,女式色彩更为鲜艳,少妇、少女单裤脚多绣花。告别了早期的马上生活,保安族为了适应农业生活、方便农田耕作,大档裤成为当时人们穿着较多的服装。
连鹰皮帽:亦称藏式狐皮帽。用狐皮、兔皮或羊皮制成,圆顶,脑后结合处系带。是保安族定居同仁时期男士冬季常戴的帽子,借鉴了蒙古族和当地的藏族文化,与蒙古族、藏族皮帽的区别在于,蒙古族皮帽多用长毛皮草,藏族一般用野生狐皮,毛很碎而不是很长,而保安族皮帽则跟缠头有些相像,中间是青色或褐色的布帽子,外缠一圈毛皮子,后绑带刚好封住。一般在家时则将外圈的毛皮缠头取下,这是保安族猎人常戴的帽子。
棉线帽:从在同仁居住时期一直到现在,保安族老年男士在秋冬季节常戴的一种用羊毛绒或棉线手工织成的圆顶帽,颜色多为蓝、灰、棕。有时也用青、灰,褐等色棉布、绸缎缝制,内夹棉花或羊毛。
罗蹄(也作“罗踢”):用牛皮缝制而咸的鞋子,保安族男性在同仁居住时期多穿这种鞋。鞋帮和鞋底是同一块独板皮子,独板皮子前边剪成半圆形,并用皮绳搐起十几道褶子,用皮条缝上耳扣、后跟,绱上“褐子”。麻布长腰,就是“连把腰罗蹄”,冬季穿时在罗蹄中装上羊毛、麦草,防寒保暖。一开始的靴筒借鉴了蒙古靴和藏式靴的样式,也有用毛毡做
成的腰子,后来慢慢转化为无筒罗蹄,保安族男性在冬季放羊或是外出劳动时候穿的较多。
毡筒:用羊毛按脚形一次擀成,浸油,有的还绱底,绒布作面,黑皮镶边。是保安族在同仁早期男子冬季所穿的鞋。
靴子:由牛皮制作。皮革底,半高跟。鞋尖有接头,筒边沿压锯齿花纹,纹样似罗蹄之褶子。分高筒和低筒,体现了保安族生活的地域特征和豪爽、强悍、粗犷、潇洒等性格特征。
毡窝子:是保安族在同仁时期典型的过冬鞋子,由罗蹄演变而来。制作时先用人力车轮胎橡胶包一层鞋底,或用布纳出鞋底,再包一层皮子,鞋面是毡的,非常厚实,冬天穿来相当热,有时人们在里面加点草,当鞋垫。通常保安族的男性和女性都穿毡窝子,但多在家里穿,因为鞋子比较重,所以不穿着它走长路。
夹夹:即坎肩,有对襟和斜襟两种,分有领和无领两个样式,用料有棉布、绸缎、条绒、平绒、羊皮等,颜色多青、蓝、棕。有夹制、棉、皮之分和长短之分,保安族在同仁时期男女都穿。通常在家里面穿的比较多,外出时套穿在衬衫或是柔拉上面。男士的夹夹比较短一些,是长袍短褂的风格,而女性的夹夹则相对来说长一些。腰身呈直简形,紧身,饰边,中青年和少女的夹夹胸前或襟摆处绣花。女性在穿夹夹时,非常注意和里面穿的衬衫颜色相搭配,通常是在花衬衫
上搭配素色的夹夹,将两个花袖子露出来非常好看。
保安族妇女的饰物多为银制,也有玉石和金制的。她们的手腕上戴镯子,手指上戴戒指,耳朵上戴耳环、耳坠,形状不一。女子结婚大典时,过去头上戴银制“头规”、插花、插“翠骨朵”。“头规”是一种龙凤牡丹图案的纯银饰物,女子戴上它后,银光闪闪,华贵异常。“翠骨朵”则是一种包托着玉石珠子的银制饰物,插在头上,更加显得美观大方、动人秀丽。
3.迁徙至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后的服饰
保安族自清同治年间从青海同仁县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后,保安族群众和临夏地区的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居住一地以来,受当地回族等兄弟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服饰特点,与在青海同仁时期比较而言差别不大。
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后,保安族男性,平时头戴白“号帽” (白色无檐帽),上身穿白汗褡,外套青色夹夹;遇有喜庆节日,则戴礼帽,身穿柔拉,并喜欢束红、绿、蓝等绸制长腰带,然后系上著名的“什样锦”、“波日季” 、“尖刀”等腰刀(长度一般大至满尺,小到五寸),足蹬长筒马靴,显得十分威武而潇洒。
这一时期的保安族女性,未婚姑娘只梳两条辫子,不戴盖头,有极个别戴绿色盖头的,或戴自制的绌绌帽、咪哪,显得活泼俊俏。已婚妇女和中年妇女喜欢戴一顶花线织的圆
顶线帽或白色布帽。她们的头发盘起,藏于帽下,以示和少女有别。大部分戴丝、绸青色盖头,显得老成持重。保安族妇女身上一般穿老式大襟衣服——“柔”,外套“夹夹”。衣和裤边绣花或以不同的绸缎加边,面料一般为平绒、灯芯绒或其他棉、毛呢等,裤子的颜色和款式多为蓝色和黑色直筒裤。
遇到喜庆节日,妇女打扮得十分俊俏,一般为苹果绿或粉红色的上衣、桃红色或紫红色的裤子。女性老少均佩戴金银耳坏,手上戴镯子,脚穿圆口或绑带绣花鞋。
白汗榻:即白衬衣,小立领,对襟,自制布纽扣,布料多用白什布、白丝布。是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共通的服饰。白汗榻搭配青坎甲是回族的典型服饰,也是保安族在大河家时期常会借鉴的一种穿法,与回族短坎甲长汗褂不同的是,保安族的白汗榻上经常会穿上长坎甲,把里面的衣服遮住,跟回族的穿法有所区别。
柔拉(亦称“柔”),是保安族特有的民族服装,有单布制成的,也有夹的。冬装跟皮袄相似,领子用羔羊皮或是狐皮。长柔土话叫长衫子,女式长柔把旗袍的元素加入其中,修身恰腰,夹制长柔颜色多样,长度约离脚踝五寸,领口、襟边、下边加饰边,饰边宽约两寸,胸前或下摆绣花。
直筒裤(也叫“穆简”):是保安族从保安屯到大河家时的生活装,是大档裤的演变。最初人们穿着大档裤是穿得越
宽大越好,以方便干活,后来一些灵巧的人把大裤腰和宽裤腿改细,改成了直筒裤,既美观又不影响做活,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直筒裤此后便成了保安族男女生活中穿得比较多的一种裤子。颜色多蓝、青、粉红、水红、浅绿等,女式绣花、饰边。老年人的只饰边,不绣花。
绌绌帽:少女、儿童常戴的帽子,圆形、圆顶(有的无顶),一般为淡蓝色和粉红色,用丝线褶皱形成“绌绌”,帽子左侧缀一朵立体绢花和两条丝吊穗,穗头绢花挖制两条吊穗的摆动幅度。
咪哪:一种小姑娘们围在头上的布制或绸缎制的带子,多为红色或粉红色、绿色等艳丽色彩。形状多为倒“八”字形或“八”字形,带子中部呈窄圆形,两端宽些。围在头上,刚好露出头顶和额头。带子上绣花和蝴蝶等图案,镶黑丝线边。两端还各缀一条绿色或粉红色的彩色绸布细带,长约一尺左右,带子上做上穗子。
咪哪盖头:是保安族年轻媳妇们在模仿咪哪的原型上加工而成的头饰,是“咪哪”与“盖头”的结合,把纱巾缝在咪哪上,纱巾代表“盖头”,纱巾两端固定在鬓间位臵,突出面部。盖头盖在咪哪外,纱巾颜色多粉红、水红、白色、绿色、雪青色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咪哪盖头”既是一种民族符号,又是一种宗教符号。而且用“咪哪”精美的图案、边饰及精巧、雅致的制作配上粉红、水红、嫩绿等纱
巾盖头的飘逸,很好地体现了女性苗条的身材及婀娜的美感。
布帽:保安族中、青年妇女常戴,用棉布缝制而成,颜色多白、粉红,分平顶、高顶两种。
包头:用棉布、绸纱制作,颜色有黑、白两种,长度各异,一般长约三尺,宽约八寸,这是保安族妇女常用的一种头巾。包头上戴盖头,多为黑色、墨绿色或苹果绿绸纱盖头。盖头边长为二尺五寸左右,戴上后,前面遮两颊、脖子,只露面部,后面盖住整个后背。
针织帽:用单色、彩色羊毛线或棉线手工织成的帽子, “松紧”带子收边,颜色多为蓝、灰、棕。老年人戴素色,中年人戴彩色。
方巾:从维吾尔族大披肩演变而来,到后期把披肩专门做成方巾,保安族少妇、少女常折叠用作胸披或肩披,多用绸纱制成,四边戴有穗子,四角绣花,亦或有绣星月。女子结婚的时候将华丽的披肩作为装饰,光彩照人。
胸披:少妇常用,用粉色丝绒编织而成,呈“V”型,前后对称,缀有各色丝绒做的穗子。新中国成立前一段时期,胸披上还配挂有银质的装饰品。
围裙:保安族妇女在厨房干活或做农活时,还有戴一条裹肚围裙的习惯,其制作也很精致、小巧,上面绣花,既是护衣服的实用品,又是装饰品。布料用棉布,有单质、夹制
之分,颜色多蓝、绿、红和花色。绣花,有的还饰边,有带子。款式多样,常见方形和半圆形。
圆口绣花布鞋:是清代以来保安族女性常穿的鞋子,夹制鞋帮,千层布底,有单制和棉制。鞋面常用平绒、绸缎、棉布,鞋面绣有装饰图案或花卉图案。
双沿子布鞋:革制底,夹制鞋帮。鞋帮多用平绒、条绒等布料,鞋尖前口镶双“牙非”。双沿子的设计穿起来更为舒适和合脚,在干活和走路时也更为轻便。冬天在其夹层中填入棉花和羊毛非常保暖,是保安族男性和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穿的自制鞋子。
4.保安族服饰的多元化
历史的变迁与记忆刻在了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流变中,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的服饰遗迹,更有蒙古族、藏族与汉族服饰的鲜明特征,保安族“藏客”商人在藏区穿的是藏装,“中原客”是汉服,而远足海外的“印度客”、“日本客”却西装革履,但在故乡又是“白号帽”、“戴斯塔尔”、“盖头”……这些“多变”的服饰展示了保安族极强的文化适应性与包容性——如水的文化性格,这也正是保安族作为一个“小民族”得以生存的奥秘与智慧,她凭借“一衣带水”的文化品格与精神在多元族群与文化的历史场景中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
追溯保安族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其服饰文化始终处在流
变之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毕竟保安族是一个人口少的民族。早期保安族先民的着装应该与中亚的突厥民族相近,如今天保安族穿的大衣“准白”最早就是从中亚带来的。在元朝时,有可能受到占统治地位的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如早期保安人的长袍,就有蒙古袍的特征。在屯兵隆务河畔时期,尤其编民入社之后,与当地主要民族如藏族、土族等有了密切的交往,彼此的文化涵化必然反映在民族服饰上,对于人口少的民族而言,其文化首先受到大民族的影响,这就体现在服装的款式、质料、色泽等方面。服饰是无声的语言,服装的趋同也更有助于民族间的交往和沟通,尤其对于保安族而言,不论是商人,还是铁匠等手工艺人都主要依赖藏族社会而生活,入乡随俗就成为外来者生存的选择。同时,由于天气寒冷,借鉴当地藏族、蒙古族的生活经验,此时的保安族服饰更接近藏族与土族。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保安语称作“柔拉”的长袍和长衫。大斜领、大斜襟,镶有盘扣,样式像藏袍,分长、短两种。衣摆镶有氆氇,但颜色不如藏式氆氇鲜艳,多为蓝、灰色。保安族的长袍与藏袍略有区别,保安族的长袍要短,仅仅长到膝盖处,主要是为了做礼拜时下跪、起立方便,当然也有卫生干净的原因,长了拖地容易弄脏。保安族妇女在厨房干活或做农活时,还有戴一条裹肚围裙的习惯,其制作精致、小巧,上面绣花,既是实用品,
又是装饰品。这一时期不论男、女服饰,都明显兼有藏、土族服饰的特点。
当保安族在清代迁到积石山大河家时,不仅自然生态环境改变了,而且民族文化的人文生态环境发生了更大的改变,同样作为穆斯林,保安族迁到了以回族穆斯林为主体的临夏地区,原来带有“西番”风格的服装——从其款式、色泽等方面都与新的文化环境“格格不入”,因此,不论是穆斯林文化的认同,还是入乡随俗的生存选择,保安族的服饰开始转向回族穆斯林的服饰,同时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点。男子喜欢戴“号帽”和“号头”,多穿对襟的白衫,圆领,有纽扣,外套黑色布或绸缎的坎肩,下着黑色或蓝色的长布裤。衣和裤边绣花或以不同的绸缎加边,面料一般为平绒、灯芯绒或其他棉、毛呢等。逢节日或走亲访友穿中山装、便服、西装等。在喜庆的日子里,男子穿翻领大襟长袍,系腰带,挎腰刀,足蹬高筒马靴。不仅显示其英武、潇洒,而且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服饰。 女子喜欢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灯芯绒大襟上衣,衣襟上点缀各种花色纽扣,外套圆领套头式样的红缎坎肩,坎肩短于上衣,下身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外出或节庆之际,头戴红、绿色礼帽或柔软细薄的绿色绸纱盖头。直到今天,通过相同的服饰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共同分享着共有的穆斯林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阵阵服饰浪潮风靡全国,诸
如“喇叭裤”、牛仔装、迷你裙、吊带衫、超短裙、短裤等。全球化使世界不再有“世外桃源”,任何民族都无法臵身于外。兰州的穆斯林服装店、临夏的穆斯林服装店、积石山的穆斯林服装店、西宁的穆斯林服装店等,这些服装不仅具有鲜明的穆斯林文化特征,而且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风格各异的新颖款式等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这些时髦的穆斯林服装90%以上不是本地生产的,而是中国东部地区大城市生产的,更有直接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中东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服饰。经济的大发展、人们日益富裕的生活,使西部地区的穆斯林告别了单一服装的时代,有了更多的自我选择的权利和机会,现在的积石山县城,那些上中学的保安族女孩、保安族职业女性的着装正体现着这一发展潮流。
保安族传统服饰虽有其鲜明的色彩、精巧的工艺、别样的款式和独特的风貌,但因与藏、蒙古、土、回等民族长期杂居、交流,相互影响,服饰特点并不很突出,一度从服饰上很难识别出保安族。因此,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决定,整理定型保安族服饰,弘扬民族文化,打民族牌,“让世界了解保安族,让保安族走向世界”。2002年,通过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绘制定型服饰图、制做样品、展示样品、征求意见、修改等阶段,制作出了一批保安族定型服饰,并在保安族艺术节、临夏风情旅游节等节会展示,反响良好。
定型的保安族服饰较好地体现出了保安族宗教、道德、观、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审美和性别、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定型的服饰分男性老年、青壮年、少年儿童的冬装、春秋装、夏装,女性老年、青壮年、少年儿童的冬装、春秋装、夏装。
在男性服饰上,重点突出“保安号帽”、“柔拉”、“绑身子”,“腰带”、“靴子”。白号帽加有星月图案彩带的“保安号帽”,既是宗教信仰符号,又是表达民族认同的符号之一。简朴的白号帽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标记,已为大众所熟知,加有星月图案的彩带可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头饰上有所区别,并且增加了“号帽”的审美效果。
“柔拉”是保安族传统服饰,分长、短两种,冬天穿棉的,春秋穿夹的,也是较有特色的袍装。“柔拉”、腰带、长筒靴、保安腰刀,这些服饰、腰饰、坠饰反映了保安族生活在牧业与农业过渡地带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的特点,反映了与蒙古、藏、土等民族杂居、交流的历史,也反映了保安族男性坚强、勇敢、坦率、包容、粗犷的性格特征和大方潇洒、威武的男子汉风采。
在女性服饰中,重点突出“咪哪盖头”、“柔”、“绣花裤”、“绣花鞋”、“针插”。“柔”是恰身袍装,体现出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再绣上精美的图案,镶上艳丽的边饰,显得亮丽大方,光彩照人。配以绣花、镶边的裤子及绣花鞋等,很好
地表现了女性的苗条、挺拔、柔媚、风韵。随身配挂的“针插”,类似荷包,但与荷包不同的是针插有活动的囊,女人们把常用的线缠在囊上,针插在囊体上,如果有需要就随时拿出缝补,表现出保安族女性的勤奋和贤惠。浓艳的色彩、精美的花草图案、亮丽的边饰也体现了保安族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爱美之心,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
无论是衣襟还是裤脚,腰带或是帽子,鞋垫或是鞋面,在保安族服饰中,总能找到精美的刺绣装饰。牡丹、寒梅、青竹、香兰、雏菊等等都是保安族妇女所钟爱的刺绣花样。四季青翠、姿态潇洒自如,有宁折不屈气节的竹子;有叶子四季碧绿、挺伸似剑、花色脱俗、香气清幽的兰花,这些刺绣寓意了保安族自尊、自爱、自重、上进、朴素、热心、随和宽容的性格特征。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保安族刺绣中,最常见的题材是傲雪寒梅,而恰恰是梅花这般迎风傲雪、苦寒不屈、独步早春的精神让保安人触景生情地缅怀自己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过往,以及先民们面对磨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表现了保安族人民顽强、勇敢、刚烈、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保安族:保安族-人口,保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