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关于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 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 灾 难等, 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 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
1、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2、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3、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 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 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 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 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 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 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 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 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 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 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
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 人生责任 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 甚至可能涉及 人尊严的丧失。
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 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 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 社会心理支持系 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 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 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 提高了心理 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
的学生。
2、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如第一次出现不及格 科目的优秀学生、需要重修多门功课的学生、将试读的学生、将被退 学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有严重困难的学生等。
3、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 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暴力等) 、 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 、受到意外刺 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的学生等。 4、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失恋者、单相思 而情绪失控的学生等。
5、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当众受辱、受惊 吓、 与同学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而被排斥受歧视的学生、 与老师发生严 重人际冲突的学生。
6、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 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交不起学费的学生、需要经常向亲友借贷的学 生。
7、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如患上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等,医疗 费用很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 重的学生。
8、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 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 学生。
9、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新生适应不良 者、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10、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 产生恐慌、 担心、 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与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 使症状得到缓解, 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并获得新的应对 技能, 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 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 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 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帮助的及时性、 迅速性是其突出特点,有效的行动是危机干预成败的关键。
1、危机干预的步骤
在大学校园内, 当我们发现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 可使用心理学 家总结的“六步干预法”进行危机干预:
(1)确定问题。
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 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 问题。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 尊重。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 语言信息。
(2)保证求助者安全。
在危机干预过程中, 干预人员应该将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 标。 这里的安全是指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险性降低到最 小的可能性。 在干预人员的检查评估、 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 安全问题都必须给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
(3)给予支持和帮助。
危机干预强调与当事人沟通和交流, 通过语言、 语调和躯体语言 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 让求助者 相信“这里有确实很关心你的人” 。
(4)提出应对的方式。
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 促使当事人积极地搜 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启发其思维方式。当 事人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自己, 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可供选择。
(5)制订行动计划。
帮助当事人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 包括另外的资源的提供应付方 式, 确定当事人理解的自愿的行动步骤。 计划应该根据当事人应付能 力, 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计划的制订应该 与当事人合作, 让其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 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 求助者感到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力、独立和自尊。
(6)得到当事人的承诺。
帮助当事人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 积极的行动步骤, 这些行动 步骤必须是当事人自己的, 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 如果制订计
划完成得较好的话,则得到承诺是比较容易。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 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 除以上六步之外, 还应该启动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主要 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 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 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 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 有调查表明, 大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 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性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 持、 亲密感和满意度等调节功能, 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大学生具 有重要作用。
四、自杀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1、自杀危险性的评估
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遭遇了不能忍受的 心理痛苦;心理需求遇到挫折;为了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情感上感到 绝望无助;对自杀的态度通常是矛盾的;想与别人交流,但找不到与 人交流的途径;为了寻找出路和心灵的解脱。
对于危机工作者来说, 值得庆幸的是几乎所有想自杀的求助者都 提供了几种线索或呼救信号。 按照施奈德曼以及他的同事所说的, 没 有任何人百分之百地想自杀。 一般来说, 大学生在自杀前都有一些迹 象出现。因此,应注意观察识别,许多自杀就可以避免。自杀的征兆 可以表现在语言上、 行为上和各种症状中。 如果当事人无论何时具备 了下述的 4— 5项危险,危机工作者就有理由认为该当事人正处在自
杀的高危时期:
(1)求助者有自杀家族史;
(2)求助者曾说过要自杀,或有过自杀未遂经历;
(3)求助者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4)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5)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6)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 题;
(7)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8)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
(9)求助者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丧失(如由 于父母离婚 \个人虐待 \暴力或遭受性虐待等) ;
(10)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
(11) 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 或突然地使用或增量使用成 瘾物质;
(12)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13)求助者有失败的医疗史;
(14)求助者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15)求助者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最近因抑郁 症住院;
(16)求助者有突然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 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活动。
(17)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 者出走;
(18)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或胃 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19) 求助者陷于以前经历过的躯体、 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绪中不 能自拔;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
(20)求助者是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
上面描述的这几个方面的警示信号, 可使危机工作者或其他任何 与求助者接近或亲近的人转换成挽救生命的行动。
2、自杀危机的干预
1)自杀咨询的规则
首先, 要弄清楚当事人已考虑或筹划用哪种方法自杀, 一般来说 方法越具体,离死期就越近。
其次, 劝导当事人多看光明面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如果当事 人能够在情感上接受光明面,他也不至于陷入今天的境地。
第三, 咨询老师应该始终对自杀抱有高度的警惕。 因为自杀者大 多是性格高度内向者。 他 (她 ) 可能并不暴露出任何自杀迹象, 但只要 他具有任何一点自杀的可能,就应千方百计引出他的内心自杀动机。 2)自杀干预的原则
五要:
(1)保持平静、沉稳,对当事人随之而来的暴风雨般的情绪要有心理 准备;
(2)给当事人充分的机会倾诉,以便确定危机类型、诱发事件及严重 程度。不要试图消解自己被当事人引起的沮丧感;
(3)必要时询问客观问题,只要得当,可有镇静作用;
(4)要直接面对事情,勿涉及深层及潜意识原因 (这些留待以后 ) ;
(5)可向社区、医务、法律等机构求援。
十不要:
(1)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
(2)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批评;
(3)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
(4)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所误导;
(5)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
(6)不要过急,要保持冷静;
(7)不要分析求助者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解释;
(8)不要让求助者保持自杀的秘密;
(9)不要把自杀行为说成是光荣的、浪漫的、神秘的,以防止别人盲 目仿效;
(10)不要忘记跟踪观察。
3、大学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
学校可以围绕着五级防护开展工作:
一级防护:学生自我调节 (自觉地认识自己、独立地调节各种心理问 题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二级防护:学生的朋辈互助 (有互帮互助意识和能力,通过互帮互助
解决某些心理问题 ) 。指导学生心理协会,培训志愿者开展朋辈互助 活动。
三级防护: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的工作 (有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保 护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心理问题的能力, 能及时推荐某些学生去咨询 ) 。 建立院系心理健康联系人制度, 培训心理辅导员, 合作开展重点学生 工作。
四级防护: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 (负责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 测试、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 ) 。
五级防护: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工作 (医院能对问题学生心理疾病实 施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 家庭能协助并配合做好当事人的心理问 题的防护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 ) 。与校医院及校外医疗机构保持紧 密联系。
4、大学生自杀事件后的群体心理危机干预
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 在校园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自 杀事件的目击者和同学好友伤害更大, 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必 须尽快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个别咨询和干预。 咨询师直接与学生交谈, 为学生提供安全场所, 让其发泄悲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团体咨询和干预。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对未来和生命的看法, 但不宜对自杀的学生进行太多的纪念, 经验证明, 不渲染自杀的戏剧 性、浪漫性、神秘性,有助于防止别人盲目效仿;
(3)及时公布事情真相,避免误传和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避免造
成不必要的恐慌。
范文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112
oll6,No.7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rossCentllry,June2008,V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易家全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T程,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出一套适用、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
【关键词】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中图分类号】0444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每年因为
各种问题而自杀的人越来越多。做为大学生,其自杀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应尽快建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所遭遇的心理危机,无论对于维护学生个体生命健康的权利,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
心理危机是个体由于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
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产生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等一类精神疾病。当个体的这一类精神疾病发展成为具有“破坏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倾向”时,此个体就处于心理危机状态。
2
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2.1社会原因
2.1.1
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这个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
时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之际。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权钱交易泛化、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从而产生不安和焦虑。久而久之,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2.1.2
社会伦理价值的无序性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
击,当前社会伦理价值正处于无序性向有序性重新构建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大学生的群体感到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这样必然会使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心态失衡。
2.2
家庭原因
2.2.1
父母的处事态度、生活方式、家庭氛嗣对孩子的健康
成长的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等为基础的。父母认知不统一,观念行为不一致,教养态度不一致,往往使少儿产生心理上的困惑。
2.2.2
家庭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存在问题长期以来,许
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重视智力的培养和教育,忽视了孩子生活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还有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
【文章编号】1005一1074(2008)07一0112一01
法,或者溺爱,或者简单粗暴。这些消极的教养方式造成了孩子压抑、自卑、焦虑、偏执等不健康的品质。一旦遇到刺激就容易诱发心理危机,产生过激行为。
2.3
学校原因虽然我们长期以来倡导素质教育,但我国
的基础教育仍然以高考为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思想、人格尤其是健康心理的培养。中学生在学业的压力下已无力应付书本以外的东西,他们的生存适应能力很差,精神世界贫乏而脆弱。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调节,就会导致心理危机。此外,高校专业设置均以“本科学位”为主题,而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选修课。尽管设有“咨询中心”,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高校注重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容易出现一些大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的现象。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与策
3.1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缓解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郁,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3.2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关注自杀高危人群通过对大
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
3.3
倾听当事人的倾诉一般情况下,倾听是舒缓情绪的
一种很好的手段,当事人在倾诉之后一般会有好转。因此善于倾听是一种辅导员应该养成的重要素养,安排人选倾听当事人倾诉也是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安排的第一件事。
3.4
从感情七给予安慰和支持当事人倾诉之后,往往在
心理上期待自己能够得到一定的安慰和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安排不恰当的人选。
我国现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以便为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4
参考文献
姚本先,陆璐,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2):485—488
范文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主要内容
心理危机的常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特殊危机的识别与处理
1.什么是心理危机?
两种含义
一种指突发事件
一种指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感受。
–改变或破坏平衡状态的现象,系统的失衡状态。
危机干预的平衡理论
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能够被人肯定、接受、尊重、欣赏。
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就是心理危机。
2.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
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
二是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三是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3.危机的特征
普遍存在,但有时限
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事件的内在认识和反应,而不是源于外在环境变化本身
无迅速的解决方法
两种结果
–消极结果:自信心丧失、丢面子、无望、抑郁、孤立,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 –积极结果:提供重新开始的机会,能创造条件让我们获得新体验、掌握新技能、学习新行为、拥有新视角。
主要内容
心理危机的常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特殊危机的识别与处理
1.有些学生易于发生心理危机
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学习压力特别大且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性格内向、经济特别困难、深感自卑、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出现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被多人排斥、受到歧视或误解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由于转系、休学、降级等组织管理上的原因或纯粹个人原因远离集体单独行动的学生。 为什么他们容易发生危机?
2.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直接表露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
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
无缘无故的生气或与人为敌
酒精或药物的使用量增加
行为紊乱或古怪
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
作文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
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出的内容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
主要内容
心理危机的常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特殊危机的识别与处理
1.几点建议
遇到挫折和危机,出现情绪和应付的困难是很自然的,也很普遍。
不要等待,主动寻求帮助。
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并且也能够帮助你。(松园3号楼105,3987099) 。(工作室飞信:558759202;心理会所预约:13203900315 )
解决心理危机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应坚持下去
不要冲动
2.如果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
1.向他表达你的关心。
–最近你不怎么爱说话了,挺不开心的,能否告诉我一下是咋回事?不知道你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不知道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
–我知道你站在那儿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很痛苦。要不谁想走这一步啊?
–2.多听少说,尤其不要教导。
3.要有耐心,静静地陪伴是很有力量的。
这些话语是无效的!
想开点儿??
先忍忍??你看别人比你还苦呢??
你这孩子成天瞎想啥!
想想父母!想想责任!
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大的多,还不是挺过来了,你完全是抗压能力太弱了
你要是自杀了,对得起你的父母吗?
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每个人人生中都会经历情绪的低谷,过段时间就好了。
4.要允许他流泪,允许他表达情绪
5.不要先批判他,要先接纳他。
6.给予希望,让他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7.可以跟他谈论自杀。可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死。是怎么想的?
8.在谈话结束时,跟他形成契约。
–今天我们谈到这里,下个礼拜或者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俩再见面,可以吗?
–一定要得到他的同意“可以”,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你的关怀是持续的。
9.有的人不想让你帮助,不要伤心,给他提供专业帮助的信息。
10.如果你发现一个人马上要自杀,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守秘密,一定不能让他独处。 主要内容
心理危机的常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特殊危机的识别与处理
几种特殊危机的识别与处理
自杀
抑郁症
自杀的现状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杀?
自杀与心理社会因素
①人际关系问题;
②被抛弃或被拒绝(家庭,挚友);
③丧失;
④工作和经济状况;
⑤其他打击或压力;
⑥不良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因素与自杀也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杀?
自杀与精神疾病
–包括各种类型的抑郁、精神分裂症、酒中毒、人格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自杀与躯体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的躯体疾病可导致自杀。各种疾病、外伤导致残疾者也易有自杀问题。
什么是抑郁症?如何识别?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核心症状
1、心境抑郁, 无助-无望感综合症。
2、兴趣丧失
3、无愉快感
怎么治疗抑郁症?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百忧解、三环类药
心理治疗
生活方面
–请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看待
–可以多拉他们出去活动活动。共同吃饭、聊天、晒太阳、散步、读书、逛街、逛博物馆…… –对方不愿意讲话,静静地陪着就行。
怎么判断他是否自杀?
? 言语方面
–经常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特别痛苦
–“我不想活了”、“我想死”、“还不如死了利索”、“我再也受不了”
–“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行为方面
–流露出焦虑、惊恐和悲观的心情,极端无助或者无望;
–突然改变习惯,容易发脾气;
–突然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突然整理个人物品与亲朋告别;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或饮酒或吸烟量大增等异常举动;
–有条理的安排后事,写自杀笔记等
留学女生自杀前的种种表现
?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但是自己的心声却从不吐露,连她最好的朋友也不知道她的心情和所思所想,看上去开朗活泼;
?QQ邮箱里存了很多自己的日记,她父母在她死后才发现,上面叙述的都是内心的痛苦; ?电脑里有一些家人之间对话的录音,这些也是她死后家人才惊讶地发现的,没有人知道她偷偷录下了那么多段对话;
?出去旅行不想拍照,不让别人拍她的脸;
?自己偷偷在网上寻求治疗,在遗书中写了很多专业名词告诉她父母她病情的情况和发展始末,但却从来不敢寻医问诊,不告诉任何人
如何帮助想要自杀的人
?认真看待自杀表态
维系生命安全为首要,考虑是否需要陪住
倾听其感受
切勿急于讲道理,而要灌注希望
处理引发问题的导火线,付出任何努力让他放弃自杀的想法
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转介
关于自杀的误解
1.嘴巴上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的自杀。
2.谈论自杀会鼓励自杀。
3.自杀是无预警的。
4.想自杀的人都一心一意求死。
5.一旦有过自杀倾向,就会不断地想自杀,没有人能帮得上忙。
6.未留下遗书者不算自杀。
7.沮丧过后,自杀危机也就解除了。
8.穷人比富人较可能自杀。
9.想自杀的人不会寻求医生帮助。
10.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周围的人可能也需要帮助
?强烈的震惊和麻木感
?反复闪现死亡现场
?因剧烈、持续的痛苦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强烈的羞愧、内疚和自责感
?因死亡的发生而责备他人
?因被死亡者拒绝和遗弃而对其感到十分愤怒
?因不必再照顾死者而有放松和解脱的感觉
?因有被歧视和不被他人理解而出现的社交孤立
?极力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自杀事件
可以这样调整自己:
z给自己愈合的时间,使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亲人逝去的事实,
z认识到那种受打击的感觉是正常的、自然的,
z不用害怕哭泣,泪水有助于痛苦情感的释放,
z你对死亡事件并没有责任,它使你所爱的人自己的选择,并不是你能左右的, z耐心对待自己,宽容那些不理解悲伤的人,
z你自己决定如何和别人谈论有关自杀的事件,
z理解家人和朋友的痛苦感受,他们也需要度过居丧期,
z当你悲伤的感受被欢乐、笑声或其他正面情感打断时,不必有内疚的感受, z要意识到你的生活会因此而有所改变,但你终究会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z设法推迟做重大决定的时间,
z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处理每一件事情,
z认识到居丧期出现自杀的想法是常见的,但是如果发展到有具体的自杀计划时,要立即寻求他人的帮助。
范文四: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班级:XX 姓名:xx 学号XX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干预体系,社会竞争,监控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处在人生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应激性、痛苦性、危险性、机遇性、时限性等特征。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存在问题,应建立防御、监控、干预、转介、善后等五个系统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危机理论和危机干预最早基于精神病学家Lindemann (1944) 的一项工作。1942年波士顿的一场大火夺取了近500条生命, Lindemann参与了对101位伤者及其亲属的心理评估和治疗。Lindemann指出这些幸存者体验到的极度悲伤是对悲惨事件的通常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病症,对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能显著地降低其最终转化成心理病症的可能性。Capalan(1964)把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危机,对危机中的人给予帮助便称为危机干预。广义的危机干预可以是全方位的帮助,而狭义的危机干预便是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身心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大学生是
处于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心理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的,而且具有不可控性。
2.应激性。心理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它需要人马上紧急应对,而不管大学生主观上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承受。
3.痛苦性。心理危机给人带来的体验是非常痛苦的,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痛不欲生,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危险性。心理危机中的危险可能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人际交往等,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学生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
5.机遇性。“危机”中危险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成功地把握危机情境或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大学生能够度过心理难关、恢复心理平衡,并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这就是机遇。
6.时限性。危机的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攻击他人等适应不良行为。 正常应对心理危机三阶段
一般的正常应对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立即反应阶段,此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是完全反应阶段,当事者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是消除阶段,当事者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心理危机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突然死亡的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
为病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不够深入和成熟
(一)近些年来,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自杀企图者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有效的干预方法。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参照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发展很快,势头很好,初见成效。如北京、上海等地开设了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热线。各大高校也相继颁发了《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文件,启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些将会更好地帮助危机中的大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接受心理救助和危机干预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报道,自杀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前列原因,也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2?,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目前有一至三成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因精神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3?。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个体在遭遇危机事件时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激能力差
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各大高校也是近些年开
始重视,因此,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如:SARS 爆发时大学生中出现了过度恐慌、逃离学校的现象,结果不仅逃离不了,而且导致更加恐慌。很多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名存实亡、反应迟缓、应激能力差,丧失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
(四)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把心理危机预警的任务交给辅导员,但是大部分辅导员没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再加上辅导员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对象过多,有的高校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上千的学生,因此根本不可能及时进行预警。如:马加爵3天杀了4个同学,被害的薛荣华事前曾找过辅导员“诉苦”,但是没能引起重视,预警机制中没有任何反映。若是有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预警系统理应得到正确的预警信息,及时做出决策,也许能避免很多起马加爵式惨案。
(五)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有效的机制
近几年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自杀、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学校的处理主要仍是班主任、辅导员做思想工作,而真正科学化、专业化地对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高校并不多。我国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人屈指可数,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还不足200人?4?。而且大多集中于精神卫生医院和为数不多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在欧美,从事正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人员必须受到严格的咨询心理学和临床
心理学的专业训练,通过资格考试后方可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
作?5?。我国应加强和规范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防御系统
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系统做好危机的早期预测, 并通过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 防患于未然。
1.大力开展防御性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体系。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发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信息变化。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组建一支心理危机预警队伍,明确分工,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根据高校的运行特征,可以设臵四级(校级、院系级、班级、朋辈级)、三线(学生线、教师线、管理线)的工作队伍,及时准确地了解预警对象的信息变化,定期对重点学生进行了解、评估,并汇集所有信息于校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构,便于统一部署,采取必要果断的措施。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如:团体辅导、朋辈辅导、发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选修课、热线电话、校园110、校园邮箱、网站留言板等。利用所有的机会和力量,宣传心理
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意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之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二)监控系统
1.收集学生心理疾病与危机信息,组织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会诊,通过早期干预、心理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走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道路。危机干预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理论功底和专业技巧、丰富的生活经验及其他较高的心理品质,如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洞察、面临突发危机事件的冷静性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与学生工作队伍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专职人员的缺乏问题,也可以更全面地获取信息。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思政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其危机预警和识别能力。
(三)干预系统
力求在最佳时期即危机事件发生24至72小时之间,对危机进行有效干预。该系统将根据危机的类型和性质紧急培训干预人员,识别危机程度,协助当事人减少或摆脱危机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6?。
1.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专家组成员由资深心理医生、学生工作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及相关课题研究。
2.建立和开通24小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和校园110。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和校园110,确保陷于精神痛苦或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能及时找到救助方式,其他学生也能及时传递信息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便中心及时采取措施。
3.学习、运用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和方法。灵活运用危机干预六步法:定义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提供支持→提出可变通应对方式→制订计划→获得承诺。其中,前三步主要是倾听技巧,以移情、真诚、尊重和客观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和做出反应;后三步便是行动,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和环境支持,选择适当的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EB/OL?.北京社科规划,2003-08-01.
?2?李靖.世界自杀预防日.http//www.southern.com/news/china/zgkx//200309101337/htm.2003-09-10.
?3?刘效仁. 公民发言:心理危机干预应成为公共福利?N?. 新闻周刊, 2004-10-12.
?4?刘效仁.公民发言:心理危机干预应成为公共福利?N?.新闻周刊(都市时讯-冀东版),2004-10-12.
?5?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范文五: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作为一个受到社会极大关注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与杀人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着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特定的心理危机的来源。一般而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一)环境适应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主要发生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心理方式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由于某些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环境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使得某些大学新生感觉到一种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
(二)学习方式问题。中学时代常依靠教师的安排与督促,进入大学后教师的直接管理减少,而自己独立安排学习进度与支配学习时间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那些能力欠佳的学生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许多困难不能独立克服,因而挫折感增强,不良情绪随之而生,长期下去便会产生某种心理危机。
(三)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常常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导致。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多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每
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闭、羞怯、敏感与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紧张、压抑、孤独与不安全感,长此以往,心理上的各种危机就会产生。
(四)性与恋爱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性心理也有了发展,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由于受到社会道德、法律、理智和纪律的约束,这种欲望和冲动被限制和压抑着。有的学生,由于对性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的性心理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因而对自己的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对性欲和性冲动感到不安、羞愧和压抑。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在恋爱方面的困扰。如单相思而自困,因热恋影响学习而烦恼,因失恋而精神受挫,因多角恋爱难以自拔而内心焦灼,因看到周围的同伴成双成对而自惭形秽,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因恋爱发生越轨行为而懊恼、悔恨,因担心怀孕或已怀孕而不知所措,内心焦虑不安等。
(五)竞争与所选专业失望带来的心理压力。多数学生上大学之前,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到大学后,人才云集,强手如林,以前那种优越的地位和感觉都不复存在,使之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情绪低落,遇到挫折就会产生心理冲突,感到自卑和失望。另外,一些大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的志向大相径庭。还有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所学专业并不理想,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从而导致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情绪低落,常处于矛盾心理状态,最后可能导致学业荒废或成绩落伍,其结果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危机。
(六)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疑、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对有情绪障碍的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喜怒无常,该高兴时反而悲哀,该伤心时却高兴,让人难以理解。
学校心理健康部门应针对这些常见的心理危机表现形式,定期进行集体危机干预,以提高学生团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和防止个人心理危机的发生和扩散。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校级及各院级心理健康部的联系,加强心理健康部与各班心理委员的联系,加强新生尤其是班内骨干(包括班干部和各寝室长)与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心理委员与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的基层优势,充分利用心理专业与心理类社团的专业优势,使整个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做到由点到面、层层递进、不留死角,做到对心理危机早发现不忽略、早干预不拖延,做到在应对紧急问题时,不是事发后亡羊补牢消极应对,而是事发前就有和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完整的突发预案,事发时能够立即投入积极应对,事发后能够进行积极地有条理的后危机干预。
对于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针对学生的危机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
(一)针对有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问题的同学,由寝室长告知心理委员或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由心理委员或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对其进行疏导,做好记录,定期交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备案,并做好跟踪观察。
(二)针对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同学,由心理委员及时反映情况到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院办老师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将进展和效果及时反馈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其是否需要更专业的干预以及治疗。如若有必要,则要制定出干预方案,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更深入的危机干预。在心理危机干预期间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需由心理委员和新生心理健康同伴辅导员做好跟踪观察和协助辅导。
(三)针对由于突发事件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人,需由心理健康教育直接介入,进行危机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组成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密切观察,并决定是否要通知学生家长,以做进一步干预和治疗的打算。
(四)针对有过激行为的个人,要调动更多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处理。
(1)对有自杀意念学生的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学生有自杀倾向,任何人都有责任立即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分管学生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成立监护小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将有自杀意念的学生转移到安全地点,组织学生辅导员和监护小组对其实行24小时监护。通知其家长尽快赶到学校,待家长赶到学校后双方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提出相关建议。经评估,如基本判断有自杀意念的学生需立即住院治疗,学院与家长协商并要求家长写下书面同意意见后,由学生辅导员或监护小组负责将学生送到学校对口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办理请假、休学或退学等相关手续。 如判断有自杀意念学生需回家休养治疗,应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办理相关手续。相关手续一旦办理完毕,不得让有自杀意念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心理康复或发生意外。
(2)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或校医院,由急诊室或校医院负责实施紧急救治或转到其它医院救治。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由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负责及时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立即通知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家长到校。对于自杀未遂学生,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影响其心理的康复或发生意外。应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学生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和团体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
(3)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对有伤害他人意念的学生,首先由学院和保卫部门予以控制,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安全。对已实施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主要由学校保卫处处理。同时,根据伤害他人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决定是否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向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中心报告,由教育中心或相关专科医院评估,确定学生伤害他人的意念或行为是否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并写下书面评估及相关建议。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或有关专家会诊,如诊断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住院治疗,应及时通知家长到校并与家长协商,在征得家长同意并拿出书面意见后,由学生辅导员负责将学生送至学校对口的医院治疗。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同专业机构及人员诊断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回家休养的,应立即通知该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及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发生意外。
心理危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词。它总是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心理专业学生,我们何尝不希望所有的人们与这四个字没有丝毫瓜葛。但若它出现,便需要一个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和应对措施来指导我们为捍卫美丽,保卫生命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