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19:09
“大应变”和“小应变”两者的区别:
一是试验可以得出的参考数据不同:大应变(也叫高应变)可以测出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而小应变(也叫低应变)只能测桩身完整性。
二是试验的方法不同。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静载试桩按规范是按比例来做的,由于静载试验的成本高,一般不可能全部桩都做静载试验,所以有些桩或者其他的全部桩为了检验承载力,会要求做高应变。高应变可以检测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但是如果要测出桩身具体位置的缺陷,一般都用低应变,高应变只能测出缺陷的范围。
关于从打桩到静载试验时间间隔的问题,《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里没有明确的说明,不过《港口工程桩基规范》里有规定:对粘性土不应少于14d,对砂土不应少于3d,对水冲沉桩不应少于28d。
---------------------------------------------------------------精品范文 -------------------------------------------------------------
精品范文
2 / 3
---------------------------------------------------------------精品范文 -------------------------------------------------------------
精品范文
3 / 3
范文二:大小应变桩基检测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2007年 10月 16日 星期二 19:09
“大应变”和“小应变”两者的区别:
一是试验可以得出的参考数据不同:大应变(也叫高应变)可 以测出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 而小应变 (也叫低应变) 只能测桩身完整 性。
二是试验的方法不同。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 顶,使桩 -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 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 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 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 从而判定桩 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 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 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 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连续界 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 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范文三:高应变桩基检测
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测培训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刘兴录目录1.高、低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区分. 2.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主要功能.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对高应变法动力试桩适用范围的具体规定. 4.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进展和主要方法. 5.国外有关规范、标准和文献对桩动测法的规定. 6.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基本理论. 7.仪器设备. 8.Case 法. 9.波形拟合法. 10.工程实例. 11.高应变法还不能解决的桩基工程问题. 12.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目前存在的问题.1、高、低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区分 (1)动力试桩是在桩顶作用一动态力(动荷载) ,在桩顶量测桩土系统的动力响应,如位 移,速度或加速度信号,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可以对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 整性进行评价。 (2)高应变法,用重锤(重量为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1.5%)自由下落锤击桩顶, 使其应力和应变水平接近静力试桩的水平, 使桩土之间的土产生塑性变形, 即使桩产 生贯入度,一般贯入度≮2mm,但≯6mm.桩对外有抗力(承载力)是通过位移产生, 有了位移,桩侧土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桩端土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此时,量 测的信号含有承载力的因素。 但对于嵌岩桩和超长的摩擦桩, 要使桩端土强度发挥几 乎是不可能的。 (3)低应变法,用手锤、力棒敲击桩顶,或用激振器在桩顶激振,其产生的能量小,动应 变约 10-5(高应变动应变为 10-3) ,通过桩顶量测速度时域波形,对桩身完整性进行 判定。 2、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主要功能 (1)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简称单桩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所具有的承受荷 载的能力,其最大的承载能力称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高应变法判定单桩承载力是桩身结构强度满足轴向荷载的前提下判定地基土对桩的 支承能力。 (2)判定桩身完整性。高应变作用在桩顶的能量大,检测桩的有效深度大。对预制方桩和 预应力管桩接头是否焊缝开裂等缺陷判断优于低应变法; 对等截面桩可以由截面完整 系数β定量判定缺陷程度,从而判定缺陷是否影响桩身结构的承载力。 (3)打入式预制桩的打桩应力监控;桩锤效率、锤击能量的传递检测,为沉桩工艺、选择 锤击设备提供依据。 (4)对桩身侧阻力和端阻力进行估算。 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对高应变法动力试桩适用范围的具体规定。 (1)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只能作为检验性试桩(校核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不能 作为设计性试桩(为设计提供单桩承载力依据) 。 (2) 当有本地区相近条件的对比验证资料时, 可以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 (3)用于灌注桩时,应具有现场实测和本地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 (4)大直径扩底桩和 Q~s 曲线缓变形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 4、高应变动力试桩的进展和主要方法。 ●100 多年前有学者假定桩、锤为刚体,利用牛顿碰撞理论推导得到打桩公式,用于打桩 施工质量的监控;有成熟经验的地区,也用于单桩承载力的估算; ●1931 年有学者认识到打桩是个应力波传播过程。将埋入土中的一维杆引入波动方程,研 究应力波在杆中的传播,但是限于当时的电子技术发展水平和计算机技术,无法用于实 际工程,致使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晚于应力波理论足有 100 年; ●1960 年 A·Smith 提出了差分数值解法模型,该模型将锤体、铁砧、桩帽简化为刚性质 量块;锤垫和桩垫简化为无质量的弹簧;桩离散为许多桩段单元,单元间用弹簧连接; 桩单元周围土体用弹簧和摩擦键模拟其弹、塑性静阻力、动阻力用黏壶模拟,建立了较 完整的锤—桩—土系统的打桩波动问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迭代运算,从而使打桩的波 动方程分析进入实用阶段; ●1970 年美国 G·G·Goblt 教授发表了《关于桩承载力的动测研究》一文,1975 年发表了 《根据动测确定桩的承载力》研究报告; ●1978 年美国 PDI 公司生产 PDA 打桩分析仪,为高应变动力试桩的专用仪器,并用 Case 法判定单桩承载力,仅 80 年代我国从美国购进 PDA 打桩分析仪有 10 多台; ●80 年代美国又把桩作为连续模型,研制成波形拟合分析软件(CAPWAP 软件) ,根据实 测波形进行桩侧阻和端阻的计算分析;相继荷兰生产了 TNO 测桩仪,在国际上有一定 的销量; ●1989 年加拿大伯明翰公司和荷兰皇家科学院建工研究所 (TNO) 联合研究静—动法试桩; ●1972 年湖南大学周光龙教授研制动力参数测桩法; ●1976 年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了锤击贯入法高应变动力 试桩; ●1978 年以东南大学唐念慈教授为主的多家单位在渤海 12 号储油罐平台进行 2 根钢管桩 波动方程打桩分析,编制 BF81 计算程序,并和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1980 年西安公路研究所研究了稳态激振机械阻抗法和水电效应法测桩方法, 并生产我国 最早的低应变测桩仪;●1985 年甘肃建筑科学研究所和上海铁道学院共同研制了我国最早的高应变测桩仪; ●1986 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制了 RSM 桩基动测仪; ●1992 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 FEI 桩基动测分析系统,并编制 EFIPWAPC 波形拟合 分析软件; ●80 年代交通部三航局科研所研制了 SDF—1 型打桩分析仪; ●90 年代成都工程检测研究所研制了 ZK 系列测桩仪; ●1992 年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研制了 RS 系列测桩仪; ●1993 年颁布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贯击贯入试桩法规程》 ; ●1995 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T93-95) ; ●1997 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106-97) ; ●1999 年颁布了地方标准《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SJG09-99) ; ●2000 年颁布了广东省地方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BJ15-27-2000) ; ●2002 年颁布了天津市地方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BJ29-38-2002) ; ●2003 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 ●1994 年~1998 年建设部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别在北京龙爪树、 郑州荥 阳进行三批足尺桩的现场动测考试,参加单位 400 多家,参加桩基有关规范和桩动测基 本理论和原理笔试的近 4000 人; ●桩的动测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提下,近二三十年发展相当迅速,主要在计算软件的 完善和测桩设备的更新和改进,致于土的模型、参数、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等方面没太 大进展,主要原因土是具有弹、塑性性质的三相物质(土颗粒、水和空气) ,其应力—应 变关系的非线性,加上地基土的复杂性、分布不均匀性以及土的动态本构关系极为复杂 等所致; ●高应变动力试桩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动力打桩公式法; (2)锤击贯入法; (3)Smith 波动方程分析法; (4)Case 法; (5)波形拟合法; (6)静—动试桩法。5、国外有关规范、标准和文献对桩动测法的规定: (1)1983 年,国际土力学基础工程学会(ISSMFE)野外试验室委员会推荐的“桩轴向荷 载试验——动荷载方法”中谈到,高应变法可以确定桩承载力,桩承载力的动测方法 可以用于设计,也可作为施工控制。如果锤击能量不足以充分发挥土的强度,那么任 何动承载力的测定方法都将不能准确测定桩的承载力, 如同静荷载试验中没有施加足 够的作用荷载一样,也不能测得桩的极限承载力。 (2)1987 年,加拿大结构规范(国家标准)的桩基础一节,认为可以用打桩分析仪进行 打桩监测、确定桩的性能、测定发挥的静承载力和初、复打的贯入阻力。 (3)1989 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列入桩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方法和标准(D4945 ——89) ,其意义和用途一节谈到,本试验方法用于获得桩在冲击力作用下产生的应 变或力, 以及加速度、 速度或位移数据。 应用这些数据可以估计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 还可以估计锤的性能、桩的应力和土的动力特性。本方法不能代替静荷载试桩。 在测试结果分析一节谈到, 记录的数据可以用计算机分析, 包括桩的完整性评价, 打桩系统的功效和最大的打桩应力。 试验结果也可以作用估计试验时土的静阻力及沿 桩身分布。分析结果可能和静荷载试桩结果吻合或不吻合,经常做静、动对比试验是 必要的。 (4)1988 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英国桩工专业联合会“桩试验规范”谈到,桩的动 力试验是对单桩采用冲击方式进行试验,可用落锤或其他冲击装置测定桩的动态响 应,并以此得出土对桩的动阻力及有关的参数,诸如单桩承载力、土阻力分布。瞬时 沉降特性、 打桩应力和桩锤特性。 不出现相对的桩土位移的贯入是不可能充分测定单 桩极限承载力的。 桩的完整性检验是为了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研究埋入土中桩的结果完好程度, 它不 作为确定单桩承载力方法。 桩身结构完整性的检测可以用反射波法、 振动法和声波透 射法等方法中的一种。 (5)1988 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英国桩工规范合同文件与测量”谈到,桩动力试 验一般是用来估计桩的承载力、土的阻力分布、瞬时沉降特性、桩锤能量传递和打桩 应力,其结果都直接和动荷载的条件有关。 桩的动力试验,特别是试验数据的分析,一定要由经训练有素的工程师负责完 成。桩的位移太小,就不足以发挥可能出现的土的全部阻力。 桩身结果完整性可用反射波法(荷兰应用科学研究中央国家委员会 TNO 和法国 建筑与公用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CEBTP 研制的) ;振动法(稳态激振,法国 CEBTP 研 制的) 和声波透射法之一进行检测。 习惯上是用开挖和钻芯法对其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结果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分析。因为所有方法都有局限性, 反常的结果也会出现, 不能认为可以查出所有缺陷, 检测结果可能作出这样或者那样 的解释,工程师得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决定某根有缺陷桩的取舍。 (6)瑞典建筑规范(SBN1975:8)近年来补充了高应变动力试桩内容,对于打入桩,如 果抽总桩数 5%的工程桩进行应力波测试和 CAPWAP 程序分析的,安全系数,对落 锤施打取 3,液压锤施打取 2.5;抽总桩数 25%进行监测的,安全系数可分别降至 2.2 和 2.0。 (7)澳大利亚桩基设计施工规范(AS2159——1978)规定,如有可靠依据,也可采用高 应变动测法或其他有效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8)1991 年,西德土力学基础工程学会 AK5 分委员会“关于桩的动测建议”谈到,动测 结果不仅取决于仪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人员的经验和技术。Case 法不 宜用于桩径大于 0.6 的灌注桩。对于桩结构完整性试验,即使有经验的专家也可得到 下面不同的结论:完整桩;缺陷桩;可能缺陷桩;实测信号无法解释。 (9)挪威“近海结构物的设计、建造和检验规范”动力公式应用一节规定,依据应力波传 播理论确定的动力打桩公式可用于确定打桩期间的贯入阻力和静荷载的关系, 并用于 检查打桩期间和打桩后桩土单元的应力关系。用波动方程法需输入大量的参数。 (10)丹麦“基础工程应用规范(DS415——1965)规定,打桩时,在一定的锤重和一定 的落高锤击下,量测桩的贯入度,动承载力可以采用动力打桩公式确定。动力打桩 公式原则上只能用于持力层为砾石、砂或坚硬的含漂石的粘土的桩。 (11)前苏联“建筑法规СНИПII-σ.5-67——桩基设计”规定,桩的动力试验应记录每 米击数、锤平均落高、贯入度和吸着系数,吸着系数可以用复打和初打贯入度比值 得到。 处于中密和密实的饱和砂以及卵石中的桩,吸着效应不明显;处于可塑的粘土 和亚粘土、松散砂类土中的桩,吸着效应明显。 当锤重与桩重之比大于 2 时,任何土层吸着效应都不体现,因为锤击的力已大于休息后所恢复的桩侧土强度。 (12)欧洲地基基础规范(EUROCODE7)桩基础一章规定,如果进行了场地详堪,并且 动力试桩已和相似场地的同类型桩的静荷载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可采用动测结果。 动测结果必须综合评价,其可靠性可通过静荷载试验加以验证。 桩的质量和施工程序密切相关,而且没有可靠方法进行监督。施工中已发现疑 点的桩,必须用动测法检验完整性或抽芯检验。 6、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基本理论。 6.1 一维波动方程 桩动测技术是以一维波动方程为理论基础。 假设桩为等截面细长杆,杆四周无侧阻力作用,杆顶端 受撞击后,杆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如图 6-1:图 6-1 杆的受力 取微分单元 aba'b'其应变为ε=?u,u 为沿 z 方向位移,? ?u ( ?z ?z ?u , ?zab 截面受力,σ=Eε,F(M-1)=Aσ=AεE=AE a'b'截面受力,F(M)=AE( ?z )-AE 式中:A—杆截面;E—杆材料弹性模量;)dz单元 aba'b'受力为:F( M ?1) ? F( M ) = AE ?u ? ?u ? 2u ? ? 2u ? ? AE ? AE 2 dz ? = AE 2 dz ? ?z ? ?z ?z ?z ? ?单元 aba'b'力的平衡,F=ma,m=W/g,加速度 a 为位移两次求导, AE ? 2u W ? 2u dz = g ?t 2 ?z 2 ? 2u ? 2u = c2 2 ?t 2 ?z式中:W—单元重量;g —重力加速度; 杆重量密度 ρ= W g m = Adz Adzc= Eρ(6-1)(6-1)方程为二阶偏微分方程, 6.2 波动方程的波动解2 2 方程 ? u = c 2 ? u 2 2c— 应力波波速。?t?z的波动解为二个反向波的叠加。U( z , t )= f(z-ct)+g(z+ct)(6-2)波 f(z-ct)以波速 c 沿 x 轴正向传播,(z+ct) g 以波速 c 沿 x 轴负向传播, 如图(6-2):图 6-2 6.3 应力波沿细长杆的传播 设波 f(z-ct)为下行波(入射波)Wd Wd =f(z-ct)=f(ξ) Wd 分别对 x 和 t 取偏导数,?Wd ?Wd dξ ?Wd = ? = ?c ?z ?x ?ξ dtξ=z-ct?Wd =ε , ?z,,E=c2.ρ,上式两边乘杆截面积 A,得:, Z=ρAc 为杆力等阻抗,, ν— 质点运动速度(6-3)假设杆端自由,当敲击的压应力传至自由端时,杆端力为零,由力的平衡条件,从自 由端反射回来的波为拉力波。 F=Fd+Fu=0 ,Fd=-Fu(6-4)因此,应力波沿细长杆传播结果为: (1)下行压力波(ν向下) ,遇自由端反射为上行拉力波(ν向下) ,端点 F=0,ν加倍; (2)下行压力波(ν向下) ,遇固定端反射为上行压力波(ν向上) ,端点ν=0,F 加倍; (3)下行拉力波(ν向上) ,遇自由端反射为上行压力波(ν向上) ,端点ν加倍; (4)下行拉力波(ν向上) ,遇固定端反射为上行拉力波(ν向下) ,端点ν=0。 6.4 打桩时应力波的传播 打桩时,当锤重远小于桩重,锤对桩的作用可假定是半正弦压力脉冲波。F(t)=-F0sin(πt/ τ) 桩顶处应力 σ0(t)=-(F0/A)sin(πt/ τ) 式中 τ—脉冲力持续时间; A—桩截面积; F0—脉冲力峰值。 下行应力波 σ(z,t)=f(z-c0t) 桩顶(z=0)处 σ(0,t)=f(-cot)= -(F0/A)sin(πt/ τ)= (F0/A)sin〔(π/c0τ)(-cot)〕 σ(z,t)=(F0/A)sin〔(π/c0τ)(z-cot)〕 在 t=τ时,即锤击过程结束的瞬时, σ(z,t)=(F0/A)sin〔π(z/c0τ-1)〕 (6-5)当 t=L/ c0 即应力波到达桩底后将产生反射,后续行为将依赖于桩端支承条件。图 6-3打桩时应力波的传播(a)固定端;(b)自由端如果桩尖持力层为基岩,可近似视为固定端,此时入射压力波反射仍为压力波,桩端 总应力等于入射波和反射波相加,压力波如图 6-3(a)阴影部分所示。如果桩端持力层为很软的软土,不能限制桩端位移,可近似为自由端,反射的应力波为压 力波,桩端总应力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代数和,其拉力波如图 6-3(b)阴影部分所示。 实际大部分工程桩桩端持力层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反射的上行波是压力波还是拉力波 视桩端土层情况,如果桩较长,桩端土为粘性土,往往反射的上行波为拉力波,当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在据桩尖一定位置把桩拉裂。 工程中打桩,一般锤重为桩重的一半左右,而不是远小于桩重,又加有锤垫和桩垫, 实际脉冲力不是简单的半正弦脉冲,比半正弦要复杂的多。 6.5 上、下行波的计算图 6-4应力波沿杆件传播自由杆受锤击后,将产生以波速 c 向下传播的压缩波(下行波) ,经过 dt 时间,波行 走距离为 dL dL=cdt dL 长度范围内受到压缩的变形 du,则应变为: ε=du/dL=du/cLt 由虎克定律,杆内应力为: σ=F/A=E·ε, F= A· E ·du/cLt 质点 O 运动速度为: V= du/dt=F·c/E·AF=EA·V/C, EA/c=Z , F=Z·V式中 (6-6)A·E——杆截面积和弹性模量; Z——杆力学阻抗。由式(6-6)表明,在反射波来到之前,即无上行波时,力和速度是成比例的,比例系数为 Z,所以实测的力和速度波形,只有下行波时,F 和 Z·V 应该是重合的。 假设上、下行波分别为 Wu(t)和 Wd(t),由式(6-6)知,应力波在杆件中任何截面的轴 力和运动速度之间,在数值上保持比例关系,因此得到: 下行波 Wd(t)=ZV(t) 上行波 Wd(t)=-ZV(t) (6-8) (6-7)根据线性叠加原理, 杆件任一截面在不同时刻的轴力和运动速度是上、 下行波的叠加: F(t)= Wd(t)+Wu(t) V(t)=(Wd(t)/Z)+(-Wu(t)/Z) 由(6-9)-(6-10)得: F(t)-V(t) Z=2 Wu(t) 由(6-9)+(6-10)得: F(t)+V(t) Z=2 Wd(t) (6-12) (6-11) (6-9) (6-10)联立方程(6-11)和(6-12)得到上、下行波计算公式: 下行波 Wd(t)=1/2〔F(t)+V(t) Z〕 上行波 Wd(t)=1/2〔F(t)-V(t) Z〕 6.6 桩侧阻力的反射波 桩顶受锤击作用,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桩侧土摩阻力 R 时将产生上行的压力波和下 行的拉力波(图 6-5) 。 (6-14) (6-13)图 6-5侧阻力波的传播上行压力波,因是压力波,Wu 为正,运动速度向上,Vu 为负值: Vu=-Wu/ Z (6-15)下行拉力波,拉力波 Wd 为负运动,速度向上,Vd 为负值: Vd=-Wd/ Z 由截面处的介质连续条件: Vu+Vd=0 式(6-15)和(6-16)代入(6-17)得: -(Wu+Wd)/ Z=0 由截面力的平衡条件: R= Wu-Wd 联立式(6-18)和式(6-19)得: Wu=R/2 Wd=-R/2 (6-20) (6-19) (6-18) (6-17) (6-16)所以应力波传播过程,遇到桩侧土摩阻力时,将产生上行的压波和下行的拉力波,数 值分别为摩阻力的一半。 上行为 R/2 的压力波,经 2X/c 时刻到达测点。它对测点波形影响是,使力值增加, 速度值减小,也就是力和速度波形分开,分开距离在数值上正好是桩侧摩阻力值。 数值-R/2 的下行拉力波将和下行的锤击波 F(t)叠加,传播至桩底后产生反射。6.7 桩身阻抗变化的反射波 根据反射系数公式: RV=(Z1-Z2)/ (Z1+Z2)应力波沿杆体传播过程,当遇阻抗变小时,Z2 Z1,反射系数 RV 为负,反射波与入 射压力波反相位,即运动速度前者向上,后者向下。所以遇阻抗变大,如扩颈或嵌岩桩, 产生的反射波为压力波。压力波到达测点,对波形影响,使力增大,速度值减小,即力波 形上移,而速度波形下移。【例】 已知一根预应力管桩的实测力和速度波形(图 6-6) ,如何计算在 t1 和 t2 时刻的上、 下行波? 已知 E=3840kN/cm2,A=2083cm2,c=4000m/s图 6-6上、下行波计算在 t1 时刻力和速度峰值相等,说明 t1 时刻只有下行波,则:F=Z·V ,Z=F/V=8000/4=2000(kN·s/m)由上、下行波计算公式(6-13)和(6-14)计算如下: t1 时刻,下行波: Wd t1=(Ft1+Vt1 Z) /2 =(8000+2000×4)/2=8000(kN)上行波 W u t1=(Ft1-Vt1 Z) /2 t2 时刻,下行波: Wd t2=(Ft2+Vt2 Z) /2 上行波 W u t2=(Ft2-Vt2 Z) /2 =〔3500-2000×(-0.7) 〕/2=2450(kN) =〔3500+2000×(-0.7) 〕/2=1050(kN) =(8000-2000×4)/2=0(kN)7 、仪器设备。 7.1 锤击装置 (1)自由落锤:锤重≥(1.0%~1.5%)Qu(Qu 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高径(宽)比≮1; 铸铁或铸钢整体锤;组合锤。 (2)筒式柴油锤;蒸汽锤;液压锤。不宜采用导杆式柴油锤(锤下落压缩汽缸中气体对 桩施力,F、V 上升缓慢,V 畸变) 。 7.2 桩垫:厚 10~30 ㎜的木板或胶合板;面积比锤底面积稍大。 7.3 传感器: (1)应变式力传感器,应变测量范围:混凝土桩>±1000με;钢桩:>±1500με; (2)加速度计: (a)带内装放大压电式加速度计; (b)电荷放大压电式加速度计。量程: 桩混凝土 1000g ~2000g;钢桩 3000g ~5000g。 7.4 传感器安装:桩径 D≤800 ㎜,对称安装在 2D 处的桩侧表面;D>800 ㎜,对称安装在 1D 处桩侧表面;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距离不大于 80 ㎜、传感器中心轴和桩中心轴 保持平行。 7.5 测桩仪:采样时间间隔 50~200μs;信号采样点 1024 点。应具有保存、显示 F、V 信号、信号处理和分析的功能。7.6 贯入度量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加速度信号二次积分所得位移作为实测贯入度 办法,存在问题: (1)贯入度为静态位移,当频响为零时的位移为贯入度,但是加速度计频响永远达不 到零。 (2)静态位移为位移不随时间变化时的值,但动测信号采集时间短,采集结束时桩运 动还未停止,所以用加速度二次积分得到的动位移曲线最大值和激光位移计量测 结果接近,但残余变形(贯入度)误差大,有时还会出现负值。 8、Case 法。 8.1 力信号量测 高应变法力信号量测是将铝合金制作的应变式传感器(如图 7-1)用胀锚螺栓紧固 于桩侧表面,量测标距 77 ㎜,桩身的应变值,由应变值换算桩身内力。图 7-1工具式应变传感器ε=⊿L/L σ=Eε=c2ρε(7-1) (7-2) (7-3)F=σA=c2ρεA式中c——测点处桩身应力波波速;ε——桩身材料应变值; E——桩身材料弹性模量; ρ——材料质量密度; A——测点处桩截面积;σ、F——分别为测点处桩身应力和轴力。 式(7-3)中ρ、A 为已知常数,应变值ε由测桩仪量测得到,c 采用整根桩长的平均 波速, 一般平均波速小于桩身测点处的波速,所以用应变式传感器实测的力值有一定误差,当波 速误差 10%时,可以引起 20%的力值误差。 8.2 波速的确定 波速和桩材料性质有关。要准确确定波速,条件是知道真实桩长和波形有明显桩底反 射。 ●知桩长,看不到桩底反射,只能假定波速校核桩长,这时桩底附近存在缺陷时和真 正桩底难于识别。 ●不知桩长,能看到桩底反射,只能假定波速计算桩长;如桩长 20m,假定波速误差 为 5%,则推断的桩长误差为 10m,这时无法避免把桩底附近缺陷当作桩底。 ●不知桩长,也看不到桩底和缺陷反射,则无法确定波速。 高应变从实测波形确定波速的三种方法: (1)峰—峰法 如图(7-2)所示,桩底反射峰较尖锐,可用波速的最大峰与桩底反射波峰的时间差⊿t 确定 c 值,c=2L/⊿t图 7-2峰—峰法(2)上升沿—上升沿法 如图(7-3)所示,桩底反射波峰较宽,用峰—峰法误差较大,可用上升沿—上升沿法, 即速度波上升沿(速度峰值 10%位置为起点)到反射波上升沿的时间⊿t 确定波速。图 7-3上升沿—上升沿法(3)上、下行波法 如图(7-4)所示,其反射峰不明显时,可用上、下行波法,即下行波峰值到上行波谷值 的时间差⊿t 确定波速。图 7-4上、下行波法8.3Case 法的基本假定(1)桩身是等阻抗的(Z=ρAc) ,Z 沿桩身不变,对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钢桩在无桩 身缺陷情况下是符合的,因而实测信号除土阻力和桩底反射信号外,没阻抗变化的反 射波; (2)动阻力集中在桩底,忽略桩侧的动阻力。 (3)忽略应力波在传播过程的能量损耗。即应力波在传播过程无波形畸变和幅值变化。 8.4 Case 法的数学模型(1)桩体假定为均匀连续一维杆,并且桩身参数(ρ,E)在测试时间不变化,称为时不 变; (2)桩周土模型(b) 图 7-5 (a)静阻力模型 土的模型(a)(b)动阻力模型①桩的承载力为土对桩的支承载力, 桩承载力达极限值时, 认为是桩土界面受剪破坏。 ②实测总阻力为静阻力和动阻力之和。 R=Rs+RD 受 (7-4)其中 Rs 为静阻力, 取决于土的位移, 随着位移线性增加, 直到土的最大弹性位移 (Quake 值)后,Rs 不随变形增加而增加。 RD 为动阻力,简化为与桩运动速度 V 成线性关系的粘滞阻尼模型。 RD=JcZV 式中 V-桩身运动速度 Z-桩身阻抗 Jc-Case 阻尼系数 8.5 Case 法的单桩承载力 由式 (7-4) 所示,动测总阻力由静阻力和动阻力之和,但人们关心的是和静荷载试 桩相对应的静阻力 Rs,要想办法从总阻力分离出静阻力。 Goble 教授研制的 PDA 打桩分析仪,从实测力波形和速度波形实现了这种分离。Rs=R-Jc(2Ft1-R)(8-1) (8-2) (8-3)R=1/2〔F(t1)+F(t2)+ZV(t1)-ZV(t2)〕Rs=1/2(1-Jc)〔F(t1)+ZV(t1)〕+1/2(1+Jc)〔F(t2)-ZV(t2) 〕式中 t1、F(t1)、V(t1)——分别为速度第一峰的时刻、锤击力和质点运动速度。 t2、F(t2)、V(t2)——分别为桩底反射时刻、锤击力和质点运动速度。【例】某预制方桩,截面 0.3×0.3m,桩长 12m,持力层为粉土,用筒式柴油锤复打 进行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实测如图 8-1:图 8-1高应变法实测波形已知:F(t1)=4150kN; F(t2)=700kN; ZV(t1)=4150kN; ZV(t2)=3500Kn; 试用 Case 法计算单桩极限 承载力。 [解] 桩端持力层为粉土,根据 Goble 推荐的 Case 阻尼系数,Jc 取 0.3 RS=1/2(1-Jc)[ F(t1)+ZV(t1)] +1/2(1+Jc)[ F(t2)- ZV(t2)] =1/2(1-0.3)(4150+4150)+1/2(1+0.3)(700-3500) =2905-1820=1085kN 单桩极限承载力为 1085 kN 9. 波形拟合法。 9.1 拟合原理: 波形拟合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波形问题进行数值计算, 反演桩﹑土的参 数过程。将桩划分若干分段(单元) ,假定各单元的桩﹑土参数(桩:E﹑A﹑c;土:RS(Ru) ﹑Qk(Sq) ﹑Jc﹑Jct) ,利用实测的速度波形(或力﹑上行波﹑下行波)作为输入边界条件进行波动程序计算,反算桩顶力波形(或速度﹑上行波﹑下行波) ,若计算的波形和实测的波形 不吻合,改变桩﹑土参数,反复计算,直至两者吻合程变良好并且不易进一步改善为止, 从而得到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端阻分布﹑计算的 Q~s 曲线和桩身完整性。 9.2 拟合结果评价 良好的拟合结果应满足: (1) 选用的参数应在岩土工程合理范围; (2) 拟和时间段应在 t1+2L/c +20ms;柴油锤打桩波形应在 t1+2L/c +30ms; (3) 土阻力响应段波形应吻合,其他区段波形基本吻合; (4) 各单元假定的 Qk(Sq)值不大于计算值; (5) 贯入度计算值和实测值接近。10.工程实例【例 1】直径 0.55 m,桩长 21m 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硬塑~坚硬粘土,筒式柴油锤施 打,图 10-1 为波形拟合法结果, (a)实测 F、V 波形; (e)计算速度波形; (b)拟合力波形; (c)拟合速度波形; (d)上、下行波; (f)计算位移波形; (g)计算 Q~s 曲线和阻力分布。由此看出: (1)该桩属摩擦端承桩,Qu=3960kN,端阻 1012kN(占 26%) ,侧阻 2947kN(占 74%),波速 c=4200m/s; (2)桩位移最大值滞后速度最大值,滞后时间,桩顶 2.6ms、桩中 6ms、桩底 4.5ms。图 10-1预应力管桩波形拟合法【例 2】由实测的 F、V 波形定性判断桩承载力大小(图 10-2) 。图 10-2打桩实测波形根据图 10-2 中波形分析如下:【例 3】由实测波形定性判断打桩过程桩承载力变化(图 10-3) 。图 10-3桩打入过程实测波形之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土阻力时要产生上行压力波。它使测点的力波上升,使速度波 下降,所以土阻力愈大,力和速度二者分开距离愈大。 从图 10-3 看出: (a)(b)波形表明,2L/c 前力 F 和速度 V 波形分开距离不太大,桩尖反射强烈,说 、 明桩身处于较差土层,侧阻力不大,桩尖未进入持力层,端阻力很小。 (c)波形表明,桩已进入好土层,侧阻增大,端阻力在提高。 (d)波形表明,2L/c 以后,速度波往下拉很多,桩已进好持力层,端阻力大大增加。【例 4】初打和复打实测波形比较(图 10-4) 。 1 ○0.5×0.5m 方桩,桩长 37m,土层分布:淤泥、淤泥质粉土,持力层为残积土, (a)初打实测 F、V 波形,定性判断承载力极低, (b)过 3d 复打,经波形拟合法分析 Qu=2500kN,28d 后静载试桩,Qu=4500kN。2 ○0.5×0.5m 方桩,桩长 40m,土层分布同上,(c)初打实测 F、V 波形,定性判断承载力不高, (d)过 4d 复打,侧阻、端阻明显提高,经波形拟合法分析,Qu≮4500kN。图 10-4初打与复打对比波形【例 5】由实测波形定性判断桩身完整性(图 10-5) 。 打桩时,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桩身有缺陷时,反射为拉力波。上行拉力波到了测点, 使速度波上升,力波下降。图 10-5 中(a)波形表明桩身无缺陷; (b)(c)波形的 2L/c 、 以前速度波位于力波的上面,表明桩身有严重缺陷,该缺陷可能是桩身产生裂缝。而且, 裂缝随锤击数的增加而加大。图 10-5桩打入过程实测波形【例 6】由实测波形判断波形异常原因(图 10-6) 。 (a)波形正常; (b)波形异常,力传感器未上紧,波形震荡; (c)波形异常,近测点混凝土塑性变形,波形不回零; (d)F 大于 V,近测点有扩径或混凝土硬块和桩相连; (e)V 大于 F,近测点有缩颈; (f)V 大于 F,同时 F 不回零,近测点有裂缝,或新接桩头和桩身没牢固连接。图 10-6实测异常波形【例 7】摩擦桩实测波形和静载承载力(图 10-7) 。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 1.1 m(包含护壁厚 0.15m,地面下 3.0m 无护壁),桩长 12.4m, 土层分布:粉质粘土、持力层为密实砂层,该桩为 1994 年全国第一次动测资质考试北京基 地考试桩,桩底放入 0.5m 稻草笼(对参考单位保密)(a)为高应变实测 F、V 波形, , (b) 为静载试桩 Q~s 曲线,Qmax=1950kN,s=22 ㎜,按照桩顶沉降大于前一级荷下沉降量的 5 倍判定,其单桩极限承载力 Qu=1800kN,相应沉降 s=6.9 ㎜。 该桩参考单位 104 家,用波形拟合法分析 45 家,所得 Qumax=4060kN, Qumin=1680kN,误 差≤±20%有 5 家。 该桩静载荷试验卸载回弹率仅 10%。(a)(b)图 10-7实测波形和静载 Q~s 曲线 (b)静载 Q~s 曲线(a)高应变实测波形;【例 8】图 10-8(a)钻孔灌注桩,桩径 0.67m,桩长 13.4 m,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导管式 水下浇灌混凝土工艺,静载荷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Qu=1000kN(沉渣厚),有 11 家用波形 拟合法分析承载力。Qumax=2150kN, Qumin=1150kN,误差≤±20%仅一家。 图 10-8(b)截面 0.3×0.3m 预制桩,桩长 11.3m,静载荷试桩 Qu=1650kN,有 30 家用 波形拟合法分析承载力、误差≤±20%有 8 家。(a)(b)图 10-8灌注桩和预制桩实测波形【例 9】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6.0m,桩端持力层为粉质粘土。 图 10-9(a)为高应变实测波形,(b)单桩静载荷试验 Q~s 曲线,曲线为陡降型,单桩极 限承载力 Qu=1500kN。 高应变试桩用 60kN 锤,落距 1.8m,实测波形速度反射峰宽于初始峰宽度(根据弹性 理论两者应相近) 该波形按正常程序拟合, , 承载力很低, 当桩端附加不合理的附加质量后, 拟合结果和静载结果相近,该桩个别单位拟合结果高出静载结果 3 倍。(a)高应变法实测波形Q×100(kN)(b)静载荷试桩 Q~s 曲线【例 10】钻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16m,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基岩。 图 10-10(a) 用锤重 60kN 的高应变实测波形;(b)单桩静载荷试验 Q~s 曲线,最大加载 为设计荷载 2 倍, Qmax=1950kN,相应沉降 s=11.5 ㎜。 波形拟合法承载力仅 950kN,和静载结果误差-51%,所以对桩底速度反射波宽度大, 并反射强烈的桩,采用常规的土模型,拟合结果差异大。图 10-10 (a)高应变实测波形;实测波形和 Q~s 曲线 (b)静载和动载模拟 Q~s 曲线比较【例 11】钻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21.8m,土层分布:粉质粘土﹑粉土﹑粘土﹑细砂 ﹑桩端持力层粉质粘土。 图 10-11(a)用锤重 42 kN 高应变法实测波形; (b)拟合波形; (c)静载荷曲线和高应变法计算的曲线 静载试验 Qmax=3600kN,相应沉降 s=11.4m, Q~s 曲线呈陡降型,单桩极限承载力Qu=3400kN,相应沉降 6.8mm。由实测波形判断,该桩为摩擦端承桩,波形正常,波形拟合结果和静载结果比较,误 差很小。【例 12】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 1.6m(含护壁),桩长 18.8m,土层分布:淤泥质粉沙砂﹑ 粉细砂﹑粉质粘土(软塑~硬塑),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 图 10-12(a)高应变实测波形; (b)静荷载 Q~s 曲线, max=12000kN,s=87mm.曲线为缓变 Q 形。按照 s=40mm 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极限承载力,Qu=10000kN,设计要求 Qu=13500kN,不满 足设计要求。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锤重 80kN,按照锤重=1%预估极限承载力要求,锤重应为 100kN~ 140kN,锤重偏小,产生的桩顶动位移仅为 5.2mm,波形拟合法得到的承载力底于静荷载试 桩很多。 从波形定性分析,承载力信息很少,同时桩底反射强烈并且峰宽。图 10-12 实测波形和静载 Q~s 曲线 (a)高应变实测波形;(b)静载 Q~s 曲线【例 13】0.5m×0.5m 预制桩,桩长 37m(3 节桩, )土层为淤泥和淤泥质粘土,桩端持力 层为残积土。 图 10-13(a)高应变法初打实测波形,接头处较明显反射;(b)休止 3 天后复打实测波 形。波形拟合法,初打承载力 Qu=500kN;休止 3 天后承载力 Qu=2500kN,28 天后静载荷实验Qu=4500kN。规范规定,承载力检测休止时间,砂土 7 天,粉土 10 天;非饱和粘土 15 天;饱和粘 土 25 天,泥浆护壁灌注桩适当延长休止时间。(a)初打(b)3d 后复打 图 10-13 高应变法初、复打波形比较【例 14】0.5m×0.5m 预制桩,桩长 40m 和 49m。土层为淤泥质粘土,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 岩。 图 10-14,(a)桩长 49m 初打实测波形,从波形定性判断无承载力;(b)桩长 40m 初 打实测波形,从波形定性判断有一定承载力;(c)桩长 40m,休止 4 天后复打实测波形,测 阻和端阻都较大,波形拟合法分析,Qu=5200kN.(a)L=49m 初打(b)L=40m 初打(c)L=40m 休止 4 天初打 图 10-14 高应变初﹑复打实测波形比较【例 15】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 0.5m,桩长 13.5m。 图 10-15 为高应变法实测波形.从力波形看出,信号不回零,始终处于压应力,原因可 能是测点处混凝土质量差,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变形不能全部恢复所致。 注意:(1)测点处混凝土质量欠佳,测的应力偏大,换算的 F=c2ρAε偏大,会高估承 载力。(2)测点距桩顶为 1.5D~2.0D(D 为桩径),根据弹性力学圣维南原理“如果物体的一 小部分边界上的面力变换为静力学上的等效面力,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的改变, 但远处的影响可以不计” ,则点离锤击点有一定距离,可避免桩顶复杂的应力状态,锤的接 触条件对桩身应力分布影响可忽略不计。图 10-15 高应变实测波形力信号(不回零)【例 16】高应变法传感器安装不当,桩头裂缝实测波形。 图 10-16(a)力传感器未上紧,产生频率和传感器自振频率相当的振荡频率波形,f ≈1000HZ.(b)桩头裂缝实测波形.(a)力传感器未上紧(b)桩头开裂 图 10-16 力传感器未上紧和桩头开裂波形【例 17】高应变法锤击偏心和膨胀螺栓质量差的实测波形。 图 10-17(a)锤击偏心实测波形(如用强夯锤作为锤击设备)(b)膨胀螺栓质量差, 套管和栓体间隙过大,使得力传感器受拉,力信号不回零。(a)锤击偏心实测波形(b)力信号不回零 图 10-17 锤击偏心和膨胀螺栓质量差实测波形【例 18】短桩的实测波形 图 10-18 为桩长 5.5m,桩径 0.8m 的灌注桩高应变实测波形,由于桩短信号的峰值 和桩底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叠加,难于找到反射时刻,无法确定波速,只能用低应变法实测 波速。图 10-18 主峰与反射峰重叠【例 19】0.35m×0.35m 预制桩,桩长 10m,持力层为中砂,图 10-19(a)(b)为同一跟桩、 相同锤重、相同落高得到的不完全一样的波形,也就是高应变法实测波形重复性不如低应 变法信号重复性好。 原因:(1)高应变法锤击能量大,桩受锤击后,桩侧桩端土受扰动; (2)桩受锤击产生残余应力; (3)桩端土被压密; (4)桩身有可能产生微裂缝。(a)第 1 锤波形(b) 第 2 锤波形 图 10-19 高应变不同锤序波形比较【例 20】导杆式柴油锤作为锤击设备实测波形 图 10-20(a)为导杆式柴油锤作为锤击设备的实测波形;(b)为导杆式柴油锤打冷锤 的实测波形。 导杆式柴油锤靠锤头下落压缩汽缸中气体对桩施加荷载,空气压缩过程缓慢,历时 较长, 波形上升缓慢, 速度是由加速度信号积分得到,积分误差积累,使 F、V 信号不同步,V 低于 F 信号.(a)导杆式柴油锤锤击(b)导杆式柴油锤的“冷锤”信号 图 10-20 导杆式柴油锤的实测波形【例 21】外径 0.55m,壁厚 0.1m,闭口预应力管桩,桩长 23.5m,图 10-20(a)为高应变实测 波形;(b)为由加速度二次积分得到的位移曲线。 该桩用柴油锤作为锤击装置,锤击过程较长,往往发生采样结束,但桩的运动尚未停 止,这时信号尾部不回零,使得位移曲线误差过大,甚至出现负值,尤其当贯入度较小时, 土阻力发挥不充分时,由于加速计的零漂和无零频响应,贯入度的误差更大,贯入度出现 (位移曲线)负值,这是不符合实际的。(a)图 10-21 位移曲线出现负值例子【例 22】0.4m×0.4m 预制桩,桩长 17.2m. 图 10-22(a)实测 F﹑V 波形;(b)位移曲线.柴油锤作为锤击设备,采样结束,桩运 动尚未停止。速度波形不回零,贯入度(位移曲线)出现负值。图 10-22 位移曲线出现负值例子【例 23】外径 1.22m。壁厚 0.038m 开口钢管桩,桩长 95m,入土深度 44m。图 10-23(a)实测力和速度波形;(b)位移曲线。长桩采样结束,桩身运动尚未停止, 波行不回零,位移曲线出现(贯入度)负值。(a)(b)图 10-23 长桩位移曲线出现负值例子【24】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24m.图 10-24(a)自由落锤实测力和速度波形;(b)位移曲线速度波形回零,由加速度二次积分 得到的贯入度较为真实。该桩最大动位移为 8mm,贯入度为 2.3mm。(a)(b)图 10-24 灌注桩实测波形【例 25】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截面 0.305m×0.305m,桩长 14.6m,土层为砂土和淤泥质粉土,桩端持力层为砂土和淤泥质土。初打 e=5mm/击,3 天后复打 e=2.5mm/击。 图 10-25(a)3 天后复打实测力和速度波形;(b)标贯击数和波形拟合法所得侧阻力分 布;(c)静荷载试桩和波形拟合的曲线。 单桩极限承载力判定采用美国 Davisson 方法,静载荷试桩 Qu=1810kN,波形拟合法Qu=1875kN,误差为+3.6%.该桩承载力以侧阻力为主。图 10-25 预应力方桩静载和动测结果【例 26】单桩极限承载力 Davisson 判定方法由 Q-s 曲线的前段划一弹性压缩刚度线,K=AE/L(切线)σ=εE=△LE/L F=σA=△LAE/L=AE△L /L=K△L式中:E-桩体材料弹性模量;L-桩长; A-桩截面积; F-桩内力; K-桩弹性压缩刚度.[S]=0.15+D/120(英寸) 为桩径,或桩边宽 b,过 O 点划切线平行线,以[S]为距离划 ,D 一条和压缩刚度平行的直线,相交于 Q-s 曲线的点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例] 方桩 b=305m(12 英寸), 单桩极限承载力为 399 千磅。1870kN) ( [S]=0.15+D/120=0.25 英寸 (6.35mm)则 例 25】 ,【图 10-26 单桩极限承载力 Divisson 判定方法【例 27】带有钢桩尖的八角行混凝土桩,边长 0.16m,桩长 24m,土层为黏土和砂,桩端持力层为中砂,初打 e=8.3mm/击,复打 e=12.5mm/击。 图 10-27(a)3 天后复打实测波形;(b)标贯击数和波形拟合法的侧阻分布;(c)单桩静 载荷实验和波形拟合法 Q-s 曲线。 Divisson 方法的 Qu=2270kN,波形拟合法 Qu=2459kN,误差+8.3%,该桩承载力以端阻力为 主。图 10-27 八角形混凝土桩静载和动测结果【例 28】H 形钢桩 HP12×25,桩长 21.3m,土层为含有淤泥的细砂和粘土,桩端持力层为粘土和淤泥,初打 e=10mm/击,2 天后复打 e=5.6mm/击。 图 10-28(a)2 天后复打实测波形;(b)标贯击数和波形拟合法侧阻分布;(c)单桩静载 荷试验和波形拟合法 Q-s 曲线。 Divisson 方法的 Qu=1320kN,波形拟合法 Qu=1212kN,误差-8.2%,该桩承载力以侧阻 力为主。(c) 图 10-28 H 形钢桩静载和动测结果【例 29】外径 1.2m 开口钢管桩,桩长 121m,入土深度 80.5m,壁厚 54m 以下 31.8mm,54m 以上 38.1mm,土层分布为密实砂和粉细砂互层,局部夹砂质粉土薄层。 打桩锤为 Vulcan560 蒸汽锤(锤心重 28t),分 4 节打入,图 10-29(a)打入第 3 节桩, 长 98m, 入土深度 33.8m, 桩端土层为粉砂, 休止 45 天后继续打桩的实测波形, 当打入 0.3m 时的锤击数达 3000 锤,(e=0.01mm/击),明显表现拒锤现象,从波形上反映很大的端阻力; (b),(c)入土深度 40m(总桩长 104m)的实测波形,此时桩端为砂土,贯入度 e=(5~10)mm/ 击,进入正常打桩阶段,从波形上看,其桩底反射逐渐明显;(d),(e)入土深度 45m(总桩 长 109m)的实测波形,此时,桩端土为粉砂,贯入度 e=10mm/击,从波形上看,桩底反射强 烈;(f)入土深度 55.5m(总桩长 119.5m)休止 1 小时的实测波形,此时,桩端土为砂层,入 土深度为 55.5 m 时,总锤击数达 9000 锤,从波形上看,休止 1 小时后桩承载力明显恢复。图 10-29 钢管桩打桩过程实测波形【例 30】0.6m×0.6m 预应力方桩,桩长 57m(单节桩),预应力施加值为 9MPa(总轴力为 3240kN),为了实测桩起吊时桩身弯距以及打桩时实测桩应力和高应变法监测的拉应力比 较,在桩身不同截面埋没电阻应变式钢筋计。打桩锤采用日本三菱 MH80B 柴油锤,动测测 点安在桩顶下 8.2m 处。 图 10-30 为桩未打到设计标高,e=100mm/击时的实测波形,从波形上分析看出:(1) 采样长度 100ms 时(采样结束),桩的运动还未停止;(2)最大动位移 60mm;(3)实测钢筋最 大拉应力 8.7MPa,位置在测点下 8.2m;(4)动测最大拉应力为 1020kN(2.8MPa),位置在测 点下不远处。·一般桩较长,桩端进入软土层,或桩端穿过硬层进入软弱层时,这时锤击数少,但锤能正常爆发起跳,桩底反射强烈,易产生拉应力。所以打桩阻力弱拉应力强。·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仅为桩抗压设计值的 1/10,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桩身开裂。·桩身拉裂处一般不止一条裂缝,反复锤击力作用,此处产生应力集中,最后发生抗压破坏,形成断桩。·桩愈长,锤击力作用时间短,最大拉应力位置下移。图 10-30 打桩拉应力实测实例【例 31】预应力管桩,外径 0.55m,壁厚 0.1m,桩长 20m,C60 混凝土,土层分布:淤泥 质粘土﹑残积土(硬塑),桩端持力层为花岗岩强风化。 图 10-31(a)正常打桩实测波形,从波形上看,桩承载力以端阻力为主;(b)桩锤强烈 反弹时实测波形,从波形上看,2L/C 往后强烈的端阻力反射,可能遇到孤石。锤击最大力 值为 3.5mN,应力σ=24749kPa(C60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27500kPa),反射波压应力σ =19815kPa.· 桩身锤击压应力最大值一般发生在桩顶部位,当桩端进入坚硬土层或侧阻力很大时,其反射波产生较大压应力。图 10-31 最大锤击压应力【例 32】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径 1.0m,桩长 33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动测锤重 120kN,落距 2.0m。 图 10-32(a)实测波形,Qu≮10400kN,c=3000m/s,完整桩(β=1.0) 。 【例 33】 0.35×0.35m 预制桩, 桩长 25.8m, 桩端持力层为粉土。 动测锤重 40kN, 落距 1.2m。 图 10-32(a)实测波形,测点下 8.3m 缺陷。(a)冲孔灌注桩; 图 10-32(b)混凝土预制桩 灌注桩和预制桩实测波形【例 34】钻孔灌注桩,桩径 0.6m,桩长 26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基岩。动测锤重 80kN 落距 1.2m,静载荷试桩,Qmax=1800kN,s=48 ㎜,单桩极限承载力 Qu=1000kN。 图 10-33(a)实测波形,Qu=1200kN,误差+20%,从波形看出沉渣较厚。 【例 35】钻孔灌注桩,桩径 0.6m,桩长 27.4m,桩端持力层强风化,动测锤重 80kN,落 距 1.5m。 图 10-33(b)实测波形,测点下 11m 处缺陷(β=0.78) 。(a)钻孔灌注桩;(b)钻孔灌注桩 图 10-33 钻孔灌注桩实测波形【例 36】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径 1.0m,桩长 33m,该桩从混凝土浇灌记录知,桩顶下 18m 左右,桩身扩颈,平均扩径近 2.0m。 图 10-34(a)实测波形,从波形看出,测点下 18m 左右有缩颈反射。 【例 37】 锤击沉管灌注桩, 预制桩尖, 桩径 0.48m, 桩长 20m, 反插 11.7m。 动测锤重 25kN, 落距 1.2m。 图 10-34(b)实测波形,动测 Qu=800kN,桩长 20m,反插 11.7m,所以在测点下 11m 左右 有缩颈反射波。(a)冲孔灌注桩; 图 10-34(b)沉管灌注桩 灌注桩实测波形【例 38】钻孔灌注桩,桩径 0.5m,桩长 14m,桩端持力层为粘土。动测锤重 40kN 落距 1.2m。 图 10-35(a) (b)分别为同桩长、 同桩径、 同土层的 2 根桩的实测波形, 从波形上看出(a) 桩桩底沉渣厚于桩(b)。 该两桩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荷试验桩,从静载试桩结果分析,桩(a)桩端阻力占总荷 载 5%,桩(b)占 13%。图 10-35钻孔灌注桩实测波形【例 39】 预应力管桩,外径 0.4m,壁厚 0.095m,桩长 20.4m,筒式柴油锤施打(活塞重 3500kN), 采用打桩锤作为锤击设备动力试桩。 图 10-36(a)实测波形,动测 Qu=3280kN,从速度波反映接桩位置. 【例 40】 钢管桩,桩外径 1.22m,桩长 106m,入土深度 68m,桩端持力层为粉土,用 Vulcan560 蒸汽锤复打动力试桩。 图 10-36(b)实测波形,动测 Qu=20800kN.从波形上看出,桩上端处于淤泥层中,侧阻很小, 下端处于砂层中,侧阻很大,桩端阻力不大. 【例 41】潜水钻机成孔灌注桩,桩径 1.0m,桩长 31m,桩尖持力层为粉土,动测锤重 120kN, 落距 1.8m。 图 10-36(c)实测波形,动测 Qu=6300kN,从波形分析,沉渣较厚。图(a)预应力管桩图(b)钢管桩图(c)潜水钻孔桩 图 10-36 预应力管桩,钢管桩和潜水钻灌注桩实测波形【例 42】 桩外径 1.219m,开口钢管,壁厚 0.077m,桩长 108m,入土深度 72m,桩端持力层为细 砂,用美国 Vulcan 蒸汽锤(锤芯重 283.5kN,额定能量 430kN-m)和国产蒸汽锤(锤芯重 430kN, 额定能量 700kN-m)施打. 休止 72h 后进行动测,图 10-37(a)实测波形;(b)拟合波形;(c)侧阻分布和轴力图;(d)计 算的 Q~s 曲线. 初打 Qu=19700kN,侧阻力 18900kN,端阻力 800kN,端阻占 4%; 复打 Qu=23200kN,侧阻 2100kN,端阻 2200kN,端阻占 9.5%,休止 72h,单桩承载力提高 18%.图 10-37 钢管桩动测结果【例 43】钻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20.6m,桩端持力层为粉土. 图 10-38(a)动测实测波形;(b)动测和静载 Q~s 曲线;(c)波形拟合的侧阻和轴力分布. 静载 Qmax=3600kN,s=13.37mm 单桩极限承载力 Qu=3400kN; 动测锤重 40kN,落距 1.2m,Case 法分析极限承载力 Qu=3500kN,误差+3%;波形拟合法 Qu=3700kN,误差+8%.(a)实测力和速度波(b)静动 Q~s 曲线 图 10-38 钻孔灌注桩动测结果(c)侧阻力和轴力【例 44】 混凝土预制桩,截面 0.4m×0.4m,桩长 25.6m,桩端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单桩静载荷 试验,Qmax=1750kN,s=7.8mm,单桩极限承载力 Qu≮1750kN. 动测锤重 40kN,图 10-39(a)实测波形;(b)静载和动测计算的 Q~s 曲线;(c)动测侧阻和 轴力分布. 动测 Qu=2000kN.(a)实测力和速度波(b)Q~S 曲线 图 10-39 预制桩动测结果(c)侧阻力和轴力【例 45】 压灌桩,桩径 0.3m,桩长 10m,桩端持力层为细砂,静载荷试验,Qmax=1120kN,s=53.2mm, 单桩极限承载力 Qu=1100kN;动测锤重 16kN. 图 10-40(a)实测波形; (b)静载和动测计算的曲线; (c)动测侧阻和轴力分布. 动测 Case 法 Qu=1300kN(Jc=0.2),误差+18%,波形拟合法 Qu=1200kN,误差-9%.图 10-40 压灌桩动测结果【例 46】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直径 1.0m,扩底直径 2.8m,桩长 14.5m,桩端持力层为 细砂。 单桩静载荷实验,Qmax=8400kN,s=12mm,单桩极限承载力 Qu≮8400kN;动测锤重 120kN。 图 10-41(a)实测波形;(b)静载和动测计算的 Q~s 曲线;(c)动测侧阻和轴力分布。 动测 Case 法 Qu=9500kN(Jc=0.2); 动测波形拟合法 Qu=9000kN。图 10-41 人工挖孔贯注桩动测结果【例 47】预应力管桩,外径 0.4m,壁厚 0.095m,桩长 20.4m,入土深度 18.4m,桩端持力层为 细砂. 动测用锤芯重 35kN,筒式柴油锤,进行复打动力试. 图 10-42(a)实测波形;(b)静载和动测计算的 Q~s 曲线;(c)动测侧阻和轴力分布. 动测 Case 法 Qu=2900kN(Jc=0.2);波形拟合法 Qu=2820kN.图 10-42 预应力管桩动测结果11、高应变法动力试桩不能解决的桩基工程问题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对以下的桩基问题是不能评定的: (1)桩身结构破坏。桩承载力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二是桩身结 构强度所允许的最大轴向荷载,两者的小值作为控制桩的承载性能。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解决的是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并假定桩、土界面破坏,而对桩 身结构强度所允许的轴向力无法评定。 (2)时间效应。打入桩沉入过程挤土扰动、饱和土孔隙水压力上升和随时间的消散,使土 有效应力增加,致使桩承载力提高;灌注桩成孔过程,孔壁土受到扰动、桩周泥皮触变硬 化过程,致使桩侧阻提高,这些随时间增长,桩承载力的变化,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和静载 试桩一样是无法考虑的,唯一的办法是成桩后经一定的休止时间再进行试桩。 (3) 桩的负摩阻力。 当桩处于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桩周存在软弱土层, 临近桩侧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体有效应力增大,产生压缩沉降,这 些情况都会使桩周土体沉降大于桩沉降,土体对桩产生下拽荷载,称为桩负摩阻力,桩的 负摩阻力问题,高应变动力试桩结果不能评定; (4)土的蠕变。蠕变是软土重要工程特性之一,他是研究土体应力和应变随时间而变化 规律,对于软土,虽然荷载恒定,但变形随时间在发展,又如桩处在风化基岩、页岩中, 在恒定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强度有所降低,这些现象动力试桩结果是无法预测的; (5)砂土液化。桩处在饱和砂土、粉土时,在地震波作用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 的有效应力降低,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失去强度,即为砂土液化。动力试桩不能预测 砂土液化后桩的承载力。动力试桩经多锤击有可能产生砂土液化,应尽量挑选头一、二锤 的信号作为分析依据。 (6)桩基沉降。高应变动力试桩和静载荷试桩,作用桩顶荷载是瞬时和短时间荷载,解决 不了桩的长期沉降和群桩效应问题。静载试桩凡 Q~S 曲线缓变形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按 桩顶沉降量确定,这样的桩动测结果误差都较大。 (7)嵌岩桩。嵌岩桩的承载力由覆盖土层的侧阻力、嵌岩段的摩擦力端承力组成,一旦嵌 岩段被打动,嵌固力不能恢复,一般嵌岩桩不宜用高应变法动力试桩。 12、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是通过量测桩顶的力和速度波形推算打桩时的阻力,与桩的静承载力没 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假如单桩静载试验是确定承载力的直接法,则高应变法属半直接法。他和静载试桩比较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 (1)高应变法桩静承载力要从高应变法的打桩阻力中分离出来,要做到这种分离,必须假 设桩、土力学模型和给定一系列参数,目前已有的桩、土模型只是粗糙的和近似的;参数 取值带有很大经验性,因而要求高应变法试桩结果很准确是不实际的; (2)静载试桩,按规范要求每级荷载作用时间至少 2h 以上,荷载作用缓慢,因此桩、土 各部分时时刻刻都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不会使土产生动阻力;而高应变法,动荷载作用时 间仅 10ms~30ms , 桩、 土将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如桩体一般要产生 400g~800g 的加速度, 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对桩的应力和变形有显著影响;另外动荷载作用下土的阻尼效应要产 生动阻力,动阻力包含在打桩阻力中; (3)桩对外有抗力(承载力)主要通过位移产生。桩、土有相对位移(沉降) 。侧阻和端 阻才能发挥,当位移达一定值时的外荷载即为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桩顶沉降达 40 ㎜~ 60 ㎜,或更大,而高应变法,桩顶动位移一般为 10 几毫米,残余变形(贯入度)为 2.5 ㎜~6 ㎜,所以两者变形量级差别大; (4)高应变法的桩、土参数,如土的最大弹性位移 Qk 值。阻尼系数 Jc 值,目前都是人为 假设,无法用试验方法取得,也无法检验参数的正确性,只能凭经验估计; 灌注桩存在截面尺寸变化大,混凝土质量不均匀性,其 A、E、ρ、C、参数并不是定参数而 是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的变数,而人们进行波形分析时,都假定沿桩身为不变化的定数; 因此灌注桩采集的波形往往很不理想,波形质量比打入桩差很多,没有高质量波形,往后 的分析都是徒劳的; (5)工程中的嵌岩桩、大直径端承桩等,其静载 Q~S 曲线都是缓变形的,承载力确定只 能根据桩 的沉降量, 而高应变法根本无法使端阻力充分发挥所能达到的位移, 高应变法的 承载力总是偏低的; (6)由土的动力特性表明,桩顶所测到的力和速度波形不仅和土的性质有关,和动荷载大 小、动荷载频率成分、动荷载持续时间有关。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比静荷载作 用时要复杂和多。
范文四:桩基小应变
交
程工名 称底项交目 底交容内
:
底
记
录分 部分(项 )程工图 名称纸、号 图础
基
建新路成铁至贵阳都线山至乐贵段 桩基低阳变检测应
交底内 容基低应变桩测检术要求 本技求要适合于设不置声管测的低变桩基应测。 一检、测前准检工备作1. 顶桩至新凿混凝鲜土面并用打磨机将,点和激振测点平,点半径不小磨 10于mc 。2.测量录桩顶记面尺寸截 。.3术人员技准备好基桩测记录检,表容包内设计桩长,灌注日含期检,测日等期 。、传二器安感 1.装传器感安装在桩顶面安,装附近不点得有裂或浮缝砂粒动存。安在装用石采膏、 油黄橡皮泥等、材料为作结粘与桩顶剂面粘结固,牢并与桩面顶垂,且紧贴直顶桩 面。表2 传感.器宜安在距桩中装 2/3心半 径处。 三激振、时应符下列规定 合.1振点宜在桩顶激中部位心 2.采。力棒激振用时,自由下落应;用力采锤击时敲,使其应作力用方向与顶桩 面垂。直下示附图意
:
交
程名工称 底交目项 交内底:
容底
记
录分部
( 分)项工程 纸名图称、图 号础
基新
建铁成都路贵至阳乐山至贵阳段 线桩低基变应检
测
范文五:3.3.5桩基检测合同(小应变)1
桩 基 检 测 合 同 书
合同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甲方): 检测单位(乙方): 检测许可号:
)
(
委托单位(甲方): 检测单位(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就 地块工程的桩基(复合地基)检测,经友好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项目及目的
□ 单桩静荷载检测,提供单桩承载力;
□ 复合地基荷载板检测,提供复合地基承载力; □ 自平衡检测,提供单桩承载力;
□ 桩基高应变检测,提供单桩承载力及判断桩身质量; 桩基低应变检测,判断桩身质量; √□
三、检测依据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94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 □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
□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四、检测数量、费用及支付
此价格已包含人工费、检测费、主辅材料费、机械费、进出场费、水电费、能耗费、差旅费、报告费、通过政府相关部门验收费用、税金等一切直接和间接费用,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增加费用。对不合格桩按本合同约定单价的 折计费。甲方原因造成二次进退场费用按 元包干使用;
群体工程专题检测间隔时间及检测的相关约定:
费用支付方式:提交正式检测报告并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后一次付清。 五、双方权利及义务 1、甲方负责:
提供桩基设计资料、施工记录、工程地质报告;
场地三通(水、电、路),保证乙方仪器及运输设备顺利进场;
确定检测桩数、桩位、桩头开挖处理、保证桩头满足测试条件; 确定最大荷载检测加载的吨位: 2、乙方负责:
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及本合同要求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否则,赔偿由此给甲方所造成损失的120%。
现场测试完毕后7天内向甲方提交5份正式的检测报告; 乙方包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并承担相关费用。
乙方必须按设计要求、委托方检测要求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进行桩基检测,提供真实的检测数据,如甲方监督人员发现有乙方有违反设计及检测规范要求的行为、提供虚假检测报告,则按合同总价的20%给以罚款,同时甲方保留追究乙方其它相关责任的权利。 六、检测计划
七、附则
1、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2、本合同如遇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而导致无法全部按规定执行,必须修订或中止时,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3、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应向甲方所在地
人民法院起诉。
4、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15天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5、甲方提前一天通知乙方进场进行测试,乙方必须按甲方指定时间完成任务,否则每迟延一天,乙方支付合同总额1‰的违约金给甲方,且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承担。委托单位(甲方)代表: 联系人: 电 话: (公 章)
年 月 日检测单位(乙方)代表: 联系人: 电 话:
(公 章) 年 月
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