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黄土地区窑洞的历史、现状及存在意义
黄土地区窑洞的历史、现状及存在意义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窑洞的历史发展、贡献和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了窑洞的分类。然后在调查清楚窑洞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土窑洞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存在意义。
关键词:黄土窑洞 黄土地区 地理环境 存在意义
1.黄土地区窑洞的历史
1.1窑洞的简明历史发展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发源地,我们的先辈喝着黄河水,生活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窑洞充当了他们最好的栖息之地。窑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横山县魏家楼乡发现了几处龙山时期的古窑洞。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有其他的建筑形式出现,但窑洞一直被发展沿用了下来。隋唐时期黄土窑洞开始被官府用作粮仓。如大型粮仓——含嘉仓就是与隋代东都洛
[1]阳同时修建的。宋朝时,郑刚中在他的《西征道记》中有了对陕北、
[2]陇东、晋中、豫西几大窑洞区的记载。窑洞还曾经作为道家的练功修身之地,如陕西宝鸡市金台观张三丰元代窑洞遗址。元朝时已经出
[1]现了窑洞的另一种形式——砖石窑洞。窑洞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在明末清初。在陕西榆林,有两处规模宏大的清代窑洞建筑群。第一处是位于米脂城郊的刘家峁姜氏庄园,它被称作是中国窑洞建筑史上一个少有的奇迹。另一处是米脂杨家沟马氏家族窑洞建筑群落。其中被称为新院的建筑既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典雅,又反映了窑洞建筑的雄浑大气,堪称中西风格结合的典范。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先辈在恰当的地方选择了恰当地居住形式,而窑洞也不负众望,承担起了保护一方人的责任。
1.2窑洞的分类
在窑洞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人们一直对它进行着改进和发展,随之也产生了看似各式各样的窑洞。但事实上按建造的方法分,窑洞只有两种形式,即挖土式和箍造式。挖土式窑洞就是黄土窑洞,
它又主要分为靠山窑、沿沟窑和下地窑。靠山窑是依山崖挖掘而成。沿沟窑是在冲沟的两边土壁上挖掘而成。下地窑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向下挖一个四方土坑,然后在每边的土壁上挖掘窑洞。另外,所谓的接口窑就是在黄土窑洞外接了一圈砖石拱洞。
图 1耀县石柱乡京兆村某下地窑
箍造式窑洞按材料可分为石窑和砖窑。建造这种窑洞的主要过程是:选择窑址——挖窑腿——起窑腿——支穴——砌筑砖石——合龙口(俗称的龙口指中窑窑顶一砖或石大的缺口,这一块砖或石的放置
[3]是整个窑洞建造的最后一步)。
图 2铜川陈炉镇人跨箍造式砖窑
1.3窑洞文化——剪纸和炕围子画
在窑洞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产生出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窑洞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剪纸,那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剪纸令无数人赞叹不已。剪纸的种类有窗花、炕壁花、窑顶花、神龛剪纸、婚丧剪纸等,在不同时间和场合贴不同的剪纸。另外还有炕围子画,它是在炕周围墙壁上用黄色、天蓝或粉绿打底,以线条图案圈出边框,边框内间隔画长方格,绘上花草鸟虫、山水或人物故事画面,多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幸福等等。炕围子画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它
既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墙壁直接接触.保持清洁.坏能羊化牢洞内的观感。
图 3独具魅力的陕北剪纸
2.黄土地区窑洞的现状及意义
黄土窑洞曾经是黄土地区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原因就在于它因地制宜、造价低廉且冬暖夏凉。砖石窑洞因为造价较高,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渐渐的为寻常百姓所使用。据统计,目前大约有四千万的人居住在各种类型的窑洞当中,其中黄土窑洞的使用现状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经济还不富裕的农村居民。近些年,窑洞区的人们不断地富裕起来,有的人箍起了新的砖石窑,有的则选择了外面比较新潮的居住形式。但一些经济较为困难的人们仍然住在黄土窑洞里。
2)生活习惯不容易改变的老年人,他们认为黄土窑洞住着更舒适。
3)有些人虽然搬离了黄土窑洞,但黄土窑洞还是会被他们用来储藏粮食、杂物以及养殖牲畜。有些人则会在夏天暑热难当、冬天气温很低的时候返回黄土窑洞小住。
4)黄土窑洞宾馆。窑洞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吸引了很多艺术家还有游客的眼球。于是当地人把具有特色的黄土窑洞重新整理了一番,供艺术写生和旅游观光。同时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遗弃了黄土窑洞。人们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窑洞,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这与黄土窑洞固有的一些缺点有关。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黄土窑洞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窑内光线太暗,通风不好。因为窑洞只能通过开口面采光,
所以光线来源有限。窑洞侧方和后壁无法开窗,空气流通不易,通风很差。
2)窑内在连阴雨天比较潮湿。窑洞是以生土为建筑材料的,因此它受风霜雨雪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连阴雨的影响,往往在这个时期窑洞室内湿度很大,储存在窑内的粮食等物品若处理不当就会发霉。
3)窑洞灾害较多。因为黄土属散离结构,容易风化,窑内墙过一段时间就得刷涂一遍。窑面更是历经风吹日晒,特别容易风化剥落。窑洞在大量降雨入渗时,易引起塌窑的严重后果。造成居住者心里上的恐慌。
其次是由于居民生活条件的好转。过去,黄土地区的经济状况极差,人们无力在居住环境上投入过多,只能选择低廉的黄土窑洞,同时忍受由于黄土窑洞的缺点带来的种种不便。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当人们有能力改善居住环境的时候,未经改良的黄土窑洞就会面临遗弃。
再是由于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的日益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不仅加大了人们对居住形式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虚荣心,而黄土窑洞却被人们视为贫穷和落后的象征遭到遗弃。
总之,黄土窑洞被逐渐遗弃,它自身的缺点是根本原因,居民经济状况的好转是必备条件,而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则加快了它被遗弃的速度。
3.黄土窑洞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
3.1 气候条件
黄土高原地处北半球,属中纬度地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太阳东升西降,南面始终是阳光地带。冬季寒冷多风,坐北朝南,可以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抵御冬季呼啸南下的西北寒风,提高窑内的温度,节约薪碳,改善窑洞内的居住环境。此外,阳光还具有一定的补钙和治疗风湿病功能。
3.2 地质条件
在新生代的第 4 纪冰期,随着气候变冷,黄土大量的堆积侵蚀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景观。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在选址的时候应避开地质活动性高、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同时要选择坡度适中的地方,避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这有利于延长窑洞的使用时间,防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降低对周围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3 水文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本区年降水量少而集中,且多暴雨的特征,合理的排水系统对黄土窑洞的选址有很大的影响。区内河水季节性涨落明显,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人们人工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水沟、水渠、水窖等集雨工程,但遇到干旱的年份仍然不能解决居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黄土高原的窑洞选址应在山地的迎风坡、临近水源或沿河谷阳分布,既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4 交通条件
道路,是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导致与外界的联系极为不便,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窑洞选址时,应选择在地形相对平坦和开阔的地方,有利于相邻村庄之间的物资交换和人员往来,有利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窑洞文化的对外传播。 3.5 经济条件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长期以来,居住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选择了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窑洞居住形式,适合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近 30 年来,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建筑材料丰富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窑洞的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减少,窑洞的地域分布范围在扩大。新式窑洞类型不断出现,如接口窑洞、砖拱窑、石拱窑、混凝土拱窑等,既提高了窑洞的使用年限,又克服
[4]了土窑洞存在的弊端,满足了人们居住的舒适性。
4.结语
黄土窑洞是祖辈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如果我们不懂得继承和发扬,只将它看作是已经落后的东西而遗弃,那么我们将会失去真正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居住空间。回归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
[5]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步,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 5.文化地理的学习感想
首先我要发自内心地对李丽雅老师您说一声:“辛苦了,李老师~”还记得第一次上您的人文地理学课之前,学委让我们选单语还是双语,我因为害怕英语不好选了您的单语课。但是经过那一学期的学习,我确确实实和您学到了很多扎扎实实的知识。虽然有时觉得您讲的有些死板,但是过后一想就是因为您细致认真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我们才能形成严格系统的知识体系。您说过近几年班长、学委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当时想说的可能就是我,所以我有过认真的学习。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后得知您不教我们班经济地理学时,我感觉挺遗憾的。我在本学期的文化地理学课中学到很多,比如中西方建筑、服饰、舞蹈、音乐、饮食等等,也学到您严谨认真的态度。虽然有些只停留在了解的地步,但是这些真的开阔了我的眼界和知识面,提升了我的综合文化素质。我想我今后如果去外面旅游遇到您讲的这些知识,我一定不会一无所知,起码能略知一二,而且那时再次感受时肯定会影响深刻。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您失望的,谢谢您。 参考文献
[1] 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 16 [2] 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
军,吕东军.走向生土建筑的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33(2);52- 53 [3] 王
[4] 乔一真,张爱国.黄土高原窑洞选址的环境学分析.《科学之友》, 2013(1):120-121 [5] 方李莉.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历史、传承与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81- 83
范文二:保护窑洞的意义及窑洞的发展趋势
保护窑洞的意义及窑洞的发展趋势
被誉为“东 窑洞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筑水平的居住形式,方一绝"。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它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存,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继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以窑洞为载体形成的风俗文化既保持着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又因其在传承和更新中具有地域文化向人类经验转化的潜能而在现代取得价值和地位。
从古到今,直至未来,窑洞在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中具备许多优点,其价值经得起历史和文明进程的验证。其优长在于:
1?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科学家认为,人类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在16,22度的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75%的范围内。而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天然洞穴的温度
8度之间。据对山西省临汾地区窑洞室温测定,在3,5米厚的黄基本保持在5-
土覆盖下,每年4-10月份窑内温度和湿度与窑外相同,夏季窑内较窑外低lO?左右,而冬季窑内温度又较窑外高15?左右。在河南省巩县,最冷的1月份,窑外为1?,窑内不举火也在11?27?,窑内外温差竟达lO?以上。除了特殊的薄壳拱顶外,窑洞顶部必有覆土。土窑顶覆土多在3米以上,独立式窑洞也在1-2.5米之间。覆土的作用有三:一是压顶作用。窑洞的稳固性主要靠覆土控制,使;窑拱越压越稳。因为窑洞的倒塌不是垂直塌下来,藐而是先往上冒,然后再塌,称为谓顶"。覆土就是为了控制冒顶。二是保温隔热,三是调剂湿度 黄土高原地处少雨的干旱地区,冬季的窑外湿度仅为2-15%,但窑顶覆土涵养的水份经下渗可使窑内湿度保持在30-75%的范围内,甚至可保持在35-50%的最佳状态,起到滤尘和灭菌的作用。其温、湿度接近于人的生理适应范围且相对稳定,完全可以达到俗谚所云"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凉清清"的境界。加上窑内举火煮饭和热炕,无论冬夏,温度会很快调适在2Ot左右,是最舒适的居住环境。
冬暖夏凉,是窑居者自古流传的共识。河南《新安县志》中说:"窑中夏凉冬暖"。甚至古代儿歌谜语 "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打一物)窑洞"也贯穿的是冬暖夏凉的意思。《庆阳府志》载诗云沙女怜无一寸纬,土窑三冬火作衣。"以苦涩的笔调描写了窑居者缺衣少食的窘况,但同时反映的却也是以窑洞取得温暖,得以延续生命的 "解酣 办法。
保温隔热对作为窑居主体的广大农民来说,享受到了这种舒适的体感和省钱的好处,但并未深究其更深层面上的广泛影响。而从根本上说,是节约了能源。大多数能源是不能再生的,面对能源危机的严酷现实,窑洞的节能效应已在建筑学家、环保专家与公众三者之间取得了共识。节能的结果,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深远意义是对 "只有一个地球"的保护,赢得不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空间。
,(施工简便,节省木材,造价低廉
除了四面临空俗谓之"四明头窑"和束条拱顶柳笆庵之外,沟壑区多数石拱窑均就地采石箍窑。材料无需烧制,也不必耗资,节约厂能源,节约厂运输费用。而节省木材更具有双重意义:保护了植被,同时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正如《闻喜县志》所言"所砌之窑,固而耐久,亦见古时木材贵,而人工贱也。"(民国八年25卷石印木)有解嘲对联云:
分明是钱短木料贵
还落个冬暖夏天凉
所有这些,从棍术上说是节约 "资金。而窑洞的老祖宗 土窑是一律缘崖面掘进而成洞,厂沉式窑洞更是先厂掘而成坑,再平钻而成洞,更纯以生土为建筑材料而以"减法"营造之,其工程造价全在:工:上,而省了"料"费。
据洛阳市建设委员会窑洞调查组调查,一般天井式窑院单位面积每平方米用工1.8个,造价每平方米12元,一孔27平方米的土窑,土工造价仅324元,加上木工,个工日,一孔窑所需费用仅500元左右。时至今日,一孔窑工程造价亦仅2000元左右;豫西掘一套地坑窑(最少6孔)亦仅9000元。而黄土高原区农民传统的营造方式是帮工,即属于变工的方式。谁家打窑,亲戚邻里前往助之,除
资和必备的材料贸用外,只而管饭就行。这作为一种生产习俗,即使丁少量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一时难以推翻。这样下来,一孔土窑几十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尚不及大城市居室一平方米的价格。
当然,砖拱室的建筑材料是砖,砖是需要烧制的。但这扣能『省个少-1程以个。大为砖的原材料是生土,仍是就地取材。所需费用是脱坯烧制匠工工钱和燃料两项。烧砖窑址多选在距脱坯用水和饮窑"用水近,又在箍窑新址之间,这样也就大大减少了运输费用,亦不失为经济划算的一种材料选择。
3?节省耕地,保护环境 生态文明意义
打土窑是凿洞,不占或很少占地表,是向地 下争得居住空间。而在丘陵沟窒区,由于要减少是土方量和获得良好的土质,土窑多建在不宜耕种的陡崖部位,削崖和掏窑之土又供院子和硷畔使用,把水土流失的斜坡变成水平的地坪,和修造梯田一样,具有水土保持作用。同时,由于不破坏地表植被,不会破坏自然风貌,有利于绿化,对摆脱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环境价值,可谓之生态建筑。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已由建国初的26亩减少到1995年的7亩,人均占有耕地由20世纪40年代末的2.7面减少到1995年的0.7亩。面对我国耕地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锐减,而人口却以千分之十儿递增的严酷现实,继《为黄土高原的"寒窑"呼唤春天》一文发表之后,窑洞专家任震英总工程师又大声疾呼:千万勿 "弃窑建房"、"别窑下山"!
窑洞的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如前所述,土窑纯由生土土体构成,虽然石拱窑的拱壳要用石料,但其总体体积尚不足窑洞用料的5%,砖拱窑用砖,但砖坯用料仍然是生土。而作为窑洞的覆土和夯土筑墙全部用生土。以上所言种种,以生土作为建筑材料,具有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节省木材,造价低廉,施工简便,保温和隔热性能优越等优势,这是窑洞为什么自古及今大行其道、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窑洞生土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民谚云:风吹熟的陈墙,火烧熟的旧炕,日头晒熟的脑畔,柞子捶熟的胡真","场不长路
长,房屋不长窑长。"俗谚所言的"熟",是指宜于种植的"熟土";所言的"长, 是指宜于庄稼生长。这些民谚所指,都在说明倒塌或拆除的窑洞系列建筑垃圾,由于经历了经年累月的风化作用及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涵养过程,生土已经变成富含腐殖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这一由造价低廉的生土变为宜于植物生长的地表 "熟土"的衍化过程,由有用变为有利,完全是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土可称得上绿色建筑材料。由于黄土的直立性能优越,所以自古及今,一直成为原始洞穴和窑洞的主要建筑材料。但毕竟黄土相对松软,建筑学家在利用这种绿色建筑材料的同时,正在寻求一一种使其变为高强度建筑材料的解决办法。发达国家由于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用生土建造的别墅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追求。在法国、美国、巴西等国家,自1980年以来用新型的土坯建造了大量别墅,研制多种高强度土坯机具,并向非洲发展中国家推广。"可见窑洞作为生土建筑,从可持续发展着眼,又具有了生态文明的意义。
4?窑居者寿
居于窑洞中,由于黄土的庇护,阻隔了大气中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影响。久居窑洞者患搔库、赘庞、疹子等皮肤病,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和风湿性心
"山洞疗法"。上述诸患者居于山洞,治脏病较少。苏联时期医疗界曾据此试验
疗半个月,其支气管炎治愈率达84%,哮喘病治愈率竟达96%。洞穴医疗在我国也有大的发展。我国医学工作者根据洞穴中特殊的微气候环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特殊效果,创造了集地质学、环境学和医学于一体的新型学科。据此,利用广西柳州响水岩洞18-21记的恒定温度环境,首创洞穴医疗站,利用洞内的特殊微气候环境,除了治愈上述诸种疾病外,还对诸如尘埃性气管炎、肺炎、鼻炎、百日咳、?枯草热、高血压、多发性神经炎等顽症进行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科学家还研究发现,生长在黄土地带的植物富含微量元素锰和硒。锰元素在人体内利于防止心血管病。而硒具有减少脂肪积聚和延缓人体器官老化的作用。当SARS病毒猖獭一时的今天,科学家还发现,硒还有抗氧化功能,有可能防止或减轻SARS病毒对肺组织造成的损伤;硒还能调 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适当补硒可能有助于提高对非典病人的疗效。
防止乃至隔绝噪音和光辐射也是窑居者高寿的原因之一。黄土窑洞由于覆土厚,两窑之间相隔距离大,加上居住分散的特点,现代机械设施一时难以被穷乡僻壤普遍接纳,外界噪音大为减少。 自然,夹杂在大量噪音中的次声波也很小,防止乃至隔绝了噪音污染和光辐射,消除了人的精神紧张情绪。所以在窑居区耳聪目明的老者比比皆是,失眠、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患者也大为减少。
由于窑洞能防止和消除病疾顽症,又避免了现代文明"带来的污染,长寿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据有关单位对山西省阳曲县窑洞居民的调查,男女平均寿命在70岁左右,95岁以上的老者屡见不鲜。古代人早就发现了窑居长寿的秘诀,故把结婚新房称为"洞房",对联横额常书"洞天福地"。而古人又常把窑洞和"仙"联系起来。由凡人转化为长生不老的"仙人, 往往是住在洞中"得道"的,称之为"洞仙"。剔除其迷信的成分,揭去其玄而又玄的面纱,长生不名也是以洞居者长寿为根据演化而来的。
5?减灾建筑
由于土层厚,窑洞又具有了防空、防火、防震的功能。最显著的例证是,抗日战争时朋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1年间,日本侵略者和美蒋飞机对延安进行过40多次狂轰滥炸。有时一天之内上百架次的轰炸机遮天蔽日而来,投以吨计的炸弹和燃烧弹。但由于窑洞及其与之有连带关系的传统地窖子的庇护,大大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以雄厚的人力和军用物资支援了前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由于窑洞纯属土体或砖石结构,一孔之内失火,即使全部家当烧光,也不会殃及邻窑,当然也不会损坏主体拱洞,减低了建筑物的损失。这种优势,早在18世纪中叶人们就有所认识。清乾隆木《延长县志》说:"凡窑必筑炕,饮食卧起俱焉,不唯陶复陶穴,犹留古风,而冬暖夏凉,不虞火灾,亦胜算也。"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在大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损失最小的还是窑洞和其他地下生土掩体建筑。所以,从灾害学的角度讲,窑洞是最典型的"减灾建筑"。
之所以说窑洞为"减灾建筑",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它是地下掩土建筑。"地下"的含义是它深卧于地球母亲的怀抱中,难以成为攻击目标。美国2001年 "9?11"事件,使纽约的世贸中心大楼遭到惨绝人寞的恐怖袭击,毁于一旦,这说明地上高层建筑有着明显的弊端。事件后,建筑学家们再次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辩论,地下空间建筑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类上古时期的地理气候形成了平均海拔为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造就了窑洞这种居住形式。目前我国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等五省区,陕西省的陕北窑洞因其特殊的高原地貌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支。陕北窑洞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窑洞式横穴,在近代,陕北窑洞曾支撑中国红色革命走向胜利。靠崖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是其主要存在形式。
靠崖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独立式窑洞: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独立式窑洞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建筑,先以夯土或砖石形成基墙,而后在其上用砖石起拱发券,最后上部覆土完成。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故布局灵活,可形成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窑洞混合院落,应用非常广泛。
21世纪以来,随着陕北黄土高原经济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观念慢慢发生变化,在陕北地区窑洞被当成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 2006年延安市杨家岭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杨家岭大部分居民都希望住商品房,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区购买商品房,其中年轻一代占绝大多数。施工粗糙、品质低下、能耗极高的简易砖混房屋在黄土高原村镇已随处可见,缺乏个性的、形体过于简单的高层住宅在陕北延安等中等城市里也比比皆是,一方面能源和资源消耗成倍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把陕北的城镇装扮的相当都市化、时尚化,让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窑洞居住功能的地位正在受到商品住房的严重挑战,除了许多被废弃的窑洞之外,大部分保留的窑洞只被单纯的用做旅游建筑(“红色圣地游”和“黄土风
情文化游”),与此同时延安市许多公共建筑也缺乏陕北地区的地域特色,窑洞对陕北地区建筑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小,目前窑洞发展在陕北地区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窑洞的发展是否已经走到了它生命的尽
认为原因有以下4点。 头,当然不是,我
?从生态节能角度来看,古老窑洞有许多可以继承的优点,冬暖夏凉、节地节能、生态环保。2006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说,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左右,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相同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建设部正在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技派建筑技术,此举不仅会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与窑洞相关的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少人多,发展成本低廉、容易建造的低技术生态建筑(如窑洞等民居)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更容易发挥综合效益。在陕北地区,应用当地可再生可循环建筑材料(黄土,青石),运用挖掘加固方式建造新型窑洞建筑是一条切合可行的途径。
?国际上研究未来建筑的建筑师们,提倡减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建筑过度消耗能源,而窑洞正是他们努力研究和发掘的对象之一,这些建筑师们认为它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是未来可以改良使用的建筑。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近年来都在建筑改良使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可贵地探索,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的白崖山区的现代化新型岩洞住宅,就沿用了当地传统的方法创建,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陕北既是落后的地区,又是面临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地区,种种现象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陕北地区也无奈地迷失了自身的定位。若想解决此问题,除在城市规划上因借地形,还要寻找地域建筑文化做支撑,才能更好地完成城市定位。窑洞作为陕北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其作用不容忽视,它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分析看,陕北地区的均衡发展确实离不开窑洞的发展,窑洞经过改良创新,在建筑形式、建筑功能、节地节能等方面还可以走的更深更远。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陕北地区经济发展对窑洞建筑的影响,笔者在陕北做了现场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普通的陕北群众都很认同窑洞这个文化符号,保留和发展窑洞在陕北地区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但是,由于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原因,窑洞建筑又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群众对现代生活的追求。那么到底如何发展窑洞,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进行窑洞改良设计的时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陕北延安宝塔区枣园乡新窑洞示范区的建造。此新窑洞示范区由大队统一规划,北京某建筑师提供设计方案,村民自筹资金统一建设。建成之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石窑拱形结构相结合,既能保留其冬暖夏凉的特色,又能进一步加强窑洞结构的稳定性。
?整个空间功能分区比较清晰。地下室存储杂物;一层为客厅、客卧和厨房——公共空间;二层为主卧(内设有传统土炕和土灶)、次卧、起居室——私密空间,保证了动静分离,保留了当地民居特点。
?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天然气、锅炉、道路和排水沟)。
枣园乡新窑洞示范区,既保留了陕北地区的地域性,考虑了陕北人的生活习
惯,又运用了现代技术对窑洞进行改良,部分设施达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作为一个窑洞建筑的示范点,为发展窑洞提供了积极思路。陕北窑洞的保留和发展除了因借以上的思路,还应该注意以下5个方面:
1.合理、系统的科学规划窑洞建筑群。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建筑布局必将得以改变,代之而起的应是以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域为单位(如一村或村小组) 、合理选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居住区。以建设窑洞居住小区为目标,将总体的水、电、暖等供、排系统集中于一个体系,并将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统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为新型窑洞建筑总体功能的升级创造条件。另外,因山就势地规划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坡之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这样也不会影响黄土高原村镇特有的景观意象。
2.在建筑设计方面,应使用建筑语言抽象表达窑洞醇厚朴实的气质和冬暖夏凉生态的特点,不加分析地完全模仿照搬现代符号语言,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使得陕北城镇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从而失去了陕北的地域特色,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
3.在建筑功能方面,过去陕北窑洞主要用作居住功能,今后要拓宽其使用功能,窑洞要扮演多类型建筑的角色。除保留修葺老窑洞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之外,还可以修建窑洞办公建筑、窑洞疗养院、窑洞银行(国内国际已有许多成功范例,如延安市杨家岭窑洞宾馆,俄罗斯创建的“山洞医院”)。改变窑洞平面形状的单一,适当扩大单体跨度,设置必要的防护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完全可以增加其使用功能。
4.窑洞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窑洞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陕北曾以其沟沟坎坎养育了整个中国革命,但也因为那时的过度开垦,如今的陕北出现了相关的后遗症——水土流失现象,沙尘暴天气,甚至山体滑坡。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政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和投资,对保护发展窑洞有重要意义。
5.使用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新型窑洞。
a.采用简易成熟的技术,对窑洞内部进行通风、防潮除湿、采光的技术改造。如靠崖式窑洞,可以在靠崖那一侧设天井通风除湿,或者建造“前大后小”喇叭口的靠崖式窑洞改善采光问题;
b.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加强太阳能多种利用(建造阳光玻璃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种植向日葵,提炼葵花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c.建造屋顶花园。在窑洞的屋顶上保持至少1m厚的黄土层,种植耐干旱乔、灌、草,合理栽植当地浅根的经济作物,科学搭配针阔叶树种,既降低屋面的室外综合辐射温度,又美化室外环境增加收入
d.尽量采用石材、黄土等当地建筑材料,减少运输能耗和成本,避免产生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染。
e.结合陕北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保证安全的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在院内、在窑顶收集雨水作为中水之用,污水也尽量回收利用,在缺水的陕北地
区,要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
f.集中资金,统一规划设计沼气池,在房前屋后种植菜地,运用生态循环原理,改善局部环境。陕北吴起县正在推广相关的项目,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生态效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造富有时代感的居住建筑之外,在全球资源匮乏、能源日益紧张和城市面貌雷同的情况下,目前在陕北地区发展节能生态的新式窑洞是必要的,而且应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留富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
有效的保留和发展陕北窑洞,除了合理系统的规划窑洞建筑群,尊重陕北的地域文化和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吸收窑洞尊重环境、节能生态的优点,以及探寻先进的现代技术解决窑洞现存的不足,关键还需要政府、建筑师和群众三者的配合。当地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提升当地群众对窑洞建筑的自信心,建筑师应采用专业知识精心设计改良窑洞。有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参与,陕北地区的面貌会更有特点,古老的窑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保护窑洞的意义及窑洞的发展趋势
系别:建筑环境艺术系
姓名:黄兴业
学号:20104000076
范文三: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2009-03-24 20:17:42)
标签:杂谈
提及窑洞,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常常被我们遗忘掉的地方——陕北。窑洞是陕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这一带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窑洞。时至今日,虽然面对着楼房的巨大的冲击,但是就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窑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住率几乎达到了100,。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 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的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
原因有三点:
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 、石窑 、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马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美观大方而又气势恢宏,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的优点于一体,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
一般窑洞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间为正窑,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腿上一般有小窑,用以祭祀天地神衹。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称之为穿厦。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方。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棂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叫硷畔,多用来种植蔬菜。
窑洞内主要有两大构件,一是火炕,有的把火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叫掌炕,有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前炕或窗前炕;另一个就是灶台。一般而言,锅灶相连,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其下为炉灶,上置锅,其面称为锅台,用于切菜等用。炉灶之火曲折经过炕底后从烟囱而出。
陕北窑洞的装饰是别具一格的。窑洞内部装饰包括窑洞别致的设计,如窑洞内部形状、过洞(即在两孔窑洞中间的小门)及掩饰过洞的门帘等。此外还有装
饰画,家具、家电及其外套或遮掩物,炕上被子的叠放方式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人特别是家庭主妇的手工作品,而窑洞的内部装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人对这家家庭主妇的评价。窑洞的外部装饰指除了窑洞窗子的手艺、窑洞窗子的材料和花样及其工艺、窑洞门帘的样式和花色、窑顶花栏的样式等这些与窑洞直接相关的东西,还有门前院子的样式和干净程度、石碾子、石磨、庭前花卉树木的品种和繁茂程度、燕子窝、大小门和石墙、晾晒的粮食和辣椒等。窑洞的外部装饰显示了这家主人是否勤劳以及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陕北黄土高原天高地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它们不仅品质和营养明显优于全国其他产地,而且无污染、纯天然,完全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要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陕北古老的土窑洞里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独具陕北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如;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吃摊黄:冬季要喝黄稠米酒;寒食节要吃燕燕:喜好羊肉、揪面片等饮食习惯。民间历来就有不吃狗肉风俗。这些产生于窑洞的陕北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食疗性等特点,有清热解毒、去火降暑、健脾开胃、保健美容等功效。
陕北窑洞
简介
陕北窑洞介绍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陕北窑洞建造技术和结构特点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地下窑洞的组合,
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
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
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范文四: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
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
窑洞营造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不占用地表土地,可谓是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陇东居民在80年代之前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窑洞。营造窑洞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副业,干这一行的通常称之为“窑匠”。 “窑匠”所干的活主要为掘崖面、挖窑、箍窑等,崖面通常为10-20米左右,将崖面掘好后可处理成水波浪、一镢倒、乱镢子等多种纹样,窑洞挖好毛筒子后,定线剔削、砌窑肩,土质不好的崖面所挖的窑洞还需要箍,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窑匠”在剔削时将窑顶削成内低外高状,可使窑内的烟雾能很快从高窗排出。技艺全面的“窑匠”还砌火炕、砌灶台、挖烟囱等。火炕是窑洞民居的一大特色,住人窑洞必有火炕,而不设床,技艺好的匠人砌的火炕、灶台,烧的过程中出烟利、不打倒烟,而且省柴,热量利用率也高。现在的陇东居民在修建房屋住宅时,也有将厨房都做成箍窑的,其原因就是因为窑洞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可使厨房内的水缸等生活用具在冬天不会被冻破。可以看出,窑洞及其营造技艺在陇东居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然而,受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和营造技艺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范文五:传统窑洞古村落文化生态的保护意义
文图/郭冰庐
“最佳民居”的文化蕴涵
栖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从古代原始初民的“穴居野处”开始,窑洞一直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H·J德伯里在其所著《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中,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房屋分作四种类型,即传统房屋、准传统房屋、准现代房屋和现代房屋。按此分类,即使进入21世纪的今天,即如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区如此大的地面,其居住形式仍是传统房屋和准传统房屋的窑洞。着眼于未来,鉴于生态环境悉被破坏和污染等现代文明病的弊端,窑洞依然有其新的生命力。
黄土窑洞古村落在中国保存了几千年,凝结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科学家认为,人类最适合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在10℃至22℃的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至75%的范围内。而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黄土高原窑居区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靠崖式(包括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背靠大山,窑洞覆土少则数米,多则数十米。即使是独立式的“四明头窑”,其窑脑覆土大多也在1米以上,是窑洞的襁褓,太阳晒不透——夏天不热,寒气侵不入——冬天不冷,这就是冬暖夏凉的关键所在。再从窑洞室内的湿度来看,黄土高原地处少雨的高寒地区,但窑脑覆土涵养的水份经下渗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30%至75%的范围内,甚至可保持在35%至50%的最佳状态,起到滤尘和灭菌的作用。其温、湿度接近于人的生理适应范围且相对稳定,完全可以达到俗谚所云“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凉清清”的境界。加上室内举火煮饭和热炕,无论冬夏,温度会很快调适在20℃左右,是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冬暖夏凉,是窑居者自古流传的共识。河南《新安县志》上就说:“窑中夏凉冬暖”。《庆阳府志》诗云:“少女怜无一寸袆,土窑三冬火作衣。”又以苦涩的笔调描写了窑居者捉襟见肘的尴尬,但同时反映的也是以窑洞取得温暖,得以延续生命的“解困”办法。童谚“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也贯穿的是冬暖夏凉的思想。
保温隔热对窑居主体的广大农民来说,享受到了这种舒适的体感和省钱的好处,而从根本上说,是节约了能源。面对能源危机的严酷现实,窑洞的节能效应已在建筑学家、环保专家与公众三者之间取得了共识。节能的结果,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赢得了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空间。目前全世界都在嚷嚷着找低碳民居,找来找去,还是窑洞民居为佳。
防止乃至隔绝噪声和光辐射也是窑居者寿的原因之一。黄土窑洞由于覆土厚,两窑之间相隔距离大,加上居住分散的特点,外界噪声大为减少。自然,夹杂在大量噪声中的次声波也很少,防止乃至隔绝了噪声污染和光辐射,消除了人的精神紧张情绪。由于窑洞覆土厚,又具有了防空、防火、防震的功能。由于窑洞纯属土体或砖石结构,一孔之内失火,不会殃及邻窑和邻居,也不会损坏主体拱洞,减低了建筑物的损失。这种优势,早在十八世纪中叶人们就有所认识。清·乾隆本《延长县志》上就说:“凡窑必筑炕,饮食卧起俱焉,不唯陶复陶穴,犹留古风,而冬暖夏凉,不虞火灾,亦胜算也。”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在大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损失最小的还是窑洞和其它地下生土掩体建筑。山西平遥县衙大仙楼名之曰“楼”,却是下层窑洞,上层房阁的窑洞楼房建筑。这座楼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不单是平遥县衙唯一的元代建筑,而且为中国古代县衙所独有,历经666年,平遥遭遇过多次地震,独它岿然不废,足见这座砖拱窑洞是经得起地震考验的了。
作为地下空间生土建筑类型的窑洞,有别于一般的以建筑材料搭造围合的有体量的空间,在建筑构图上遵循“减法法则”。因此,其建筑艺术特征所体现的建筑形象与一般建筑大异其趣。它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窑居者和民间工匠的审美追求。诚然,也因为窑洞又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所以自原始先民们掘穴为居迄于今,均由工匠在营造实践中传承,无论从民间科技、操作技艺上讲,或者从装饰艺术上讲,都明显地体现出中下层文化中民间造型艺术的美学理念。
隐约在田园风光中的精巧
窑洞村落的“田园风光”情趣,是于苍凉和壮阔的背景中装点江山,化呆板单调为神奇。窑洞聚落的布局艺术根据其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黄土沟壑梁峁区靠崖窑洞建筑群落以峰回路转、渐次感受的变化美感受于人。构图上形成台阶型空间,给人以雄浑壮美的感受。其理水、削崖和巧妙地运用高低错落的地貌,对称轴线和主景轴线的转换推移使“步异景移”、“峰回路转”的构图手法得以出色地运用。一座座院落随山就势,妙据沟谷,村道蜿蜒上下,交通四邻,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随着阳光的转移,山景树色,晨昏变幻,颇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妙。大自然稀释了人口,消解了拥挤和喧闹;窑洞又赋予山体以人的生命的活跃,其一派田园风光景象,俨然神笔绘就的水墨画,给人一种疏离的静谧美。
下沉式窑洞四合院,在建筑构图上是潜掩式空间,形成深藏不露的地下人居环境。形成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几疑另有天地,非人间矣”的平地“洞府”境界。毛乌素沙漠南沿的草滩地区人口稀少,其束条拱屋顶柳笆庵院落,隔离大于胶合,荒凉为其主调,“大漠孤烟直”成了荒滩中难得的点缀。
普通的农家院以其综合的实用功能布局。除主客居室和厨房之外,院落中碾、磨、畜圈、猪圈、鸡窝、农具、挽具亦各有所归。夏秋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果实堆满庭院,实用中透出土色土香,真实中蕴涵了观赏价值,自是一幅农家乐图。
大户人家的窑洞四合院以宏阔齐全取胜。“明五暗四六厢窑”的主庭布局,以大门—月洞门—垂花门—正厅中窑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展开,符合中华民族对称美的欣赏习惯。而多重四合院组合又以层层抬升,反复封闭又打开的构图手法,给人以渐次移步,渐次豁然开朗的感受。
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在“中矩”(即方型院落)的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均衡统一,比例适度,以富有韵律感而形成观赏序列。室内的窑顶,室外的拱头线,无不以“圆美”架构之。“中规”与“中矩”相济,不但使聚落富有变化,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对大自然“天圆地方”的认识观念。所以,弧形曲线成为审美的主体。这种刚柔相济的窑脸造型,除了拱窑之外,在其他任何建筑中是看不到的。
窑洞造型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米脂县杨家沟马祝平亲自设计和建造的马家新院即是一个典型的范例。马祝平同济大学工科毕业,后留日专攻土木工程,留学归来,以陕北窑洞造型为基础,吸收西式建筑的外形特点而成此居。主体建筑一线起11孔石拱窑,窑脸并未在一个水平的立面上。正中3孔主窑突出,两侧各3孔又缩进,边侧各1孔又伸前,呈倒“山”字形,有出有收,一反呆板单调,显得生动活泼。窑脑飞檐高挑,搭檩飞椽举析,檐随窑转,细雕应龙祥云在伸缩转角处回环联结,更显腾飞气势,成为造势的佳作。主窑为西方哥特式窗洞,两侧又各有变化,显示出主人对地下空间建筑艺术与世界先进建筑风格的熟稔融合和独创精神。由此可见,窑洞民居在审美情趣上并不保守的吸纳精神。
窑洞的装饰以农耕文化的古拙、淳朴为显著特点。窑面的装饰,以拱头线分隔为两部分。拱头线多作简单处理。石头做成的拱头线以石錾细纹显示稳固、大方;陇东、渭北下沉式土窑拱头线多以草泥抹面,做成单边或双边,有的做成狗牙状,配在圭角形或鸡心形的券口上,显得简朴别致。窑洞多种多样,能工巧匠多在窗棂上下工夫,以如意、万字、工字、水纹为基本纹样,如意格、冰裂格、金钱格、双喜格、枪头梅花格等窗棂纹样以求吉为指归,做出许多花样,一为透光实用的需要,二为美化。拱头线以上的窑檐多以石料或木料做出石板挑檐、木瓦挑檐、带柱廊檐等多种窑檐式样。
窑洞的细部装饰,从立面到平面,从大门到室内,实际上是一种匠工艺术。石作、砖作、木作、纸作是主要的几个方面。石作和砖作从石狮、抱鼓石、石础、影壁,直到立面的拱头线、挑檐、女儿墙等,多精雕细刻成以福、禄、寿为题材的吉祥图案。木作则集中于门楼举架雕刻、窗棂纹样等方面。这里所说的纸作是以窗花、窑顶花、炕围画、吊帘、门神等可临时更换的装饰。每遇春节,红色的对联、窗花等点缀在青灰色的背景间,另是一番景致。
窑洞民居的色调也是构成窑洞与大自然和谐美的重要的一端。黄色和青灰色是窑洞的两种主色调。黄土本来就是窑洞建筑的基本材料,是窑洞得以发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长期以来形成的黄土造人的黄土崇拜观念是中华民族尚黄的思想基础,所以黄色是窑洞民居的主色调之一。青灰色给人以坚固、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在黄土和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显得协调统一。山西省碛口镇李家山和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性窑洞聚落风格。
这些砖拱窑洞在前立面以及整个聚落的装饰上以砖雕、木雕、石雕等“三雕”名闻天下,其精美无出其右者。其主色调均以青灰色胜出。除了外部,即使在窑洞内部,其弧形拱顶清一色是毫不粉饰的清水对缝砖拱。笔者看到一篇文章,对这种外部“精装”,内部却毫不粉饰、露出毛茬的“简装”做派颇有微辞。但这已成为一种定势,反映了中原文化在窑内墙面处理上的一种观念。自然,砖以“中矩”可保持壁面平整,也不失为一种省工,省料的做法。而在审美情趣上讲,正是为了也在内部保持青灰色的主色调,同时又以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美感情趣。笔者拍到的一张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高家崖视履堡砖拱窑洞拱圈的仰视照片,其强烈的韵律感不啻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窑洞古村落保护需重视
重视文物宣传是古村落保护的前提。事实证明,这多年来由于专家的大声疾呼,政府保护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事业的陆续展开,公民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就此还远远不够,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宣传。而作为一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就要求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存在丝毫的抵触情绪。
搭救行将消失的窑洞民居。一般的保护是应该的。但当务之急是,要抢救行将消失的窑洞门类。这里举两个例子:窑洞类型中有一种建筑学名为“束条拱屋顶”的柳笆庵。这种窑洞居室只存在于陕北榆林市榆阳区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为了抢救的需要,笔者从2008年开始调查。当时得到的线索是50户人家有柳笆庵,其中一半住人。可当今年5月初在榆阳区政协文史委的支持下,直接下去调查时。跑了5个乡镇,只找到四座柳笆庵,其中有三座住人。消失如此迅速,令人惊叹!问及原因,“这种住宅不值钱,住在这里,连媳妇都说不到。”而作为柳笆庵的一种特殊形式——“毛朗朗”只存在一座。再如原来存在于陇东地区下沉式窑洞院落的“窑漫道”,只在庆阳市的宁县找到一座。
实行经典性的窑洞古村落的带动战略,加强精品窑洞村落和院落的展示。在现有的山西省榆次市东赵乡后沟、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和李家山、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经典性窑洞古村落,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陕西省米脂县桥河岔乡刘家峁村姜氏窑洞庄园、米脂县城关镇常氏庄园、延安杨家岭和枣园党中央窑洞旧居、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和“千唐志斋”等经典性窑洞院落保护和开放的基础上,完善保护设施和措施,放大其效应性,以此作为样板,多开放一些窑洞村庄类型,通过旅游等手段,引导公民增强保护意识。
大胆地尝试窑洞民居适应现代舒适生活的改造。在这个方面,陕西省志丹县城郊的“千孔窑洞”新居值得借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黄土地区窑洞的历史、现状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