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课程设计方案
《制动片的更换与检测》课程设计
重庆工商学校 冉林
该课程是以任务驱动为为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我分享的内容有五点 :任务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一、 任务设计
1、 设计思路:该任务是课程中最重要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任务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工作需要、学生想要、学校能教。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体验真正的企业工作模式,得到工作中需要怎样的学业知识;学生回到学校总结自己工作的经验和疑惑,总结经典、能动、可操作性强的案例作为任务,这样的任务即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校在学生提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资源,其中包括:外部资源、教师素质、教材支持,整合所有知识构架,重新提出一系列训练的任务。
2、 任务和教材整合:任务书+教材的模式+考核评价,我主要采用了高教社出版,李晓老师主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3、 知识的重构
对现重庆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特点和学生在维修站实践案例的反馈整。布置本次课程的任务,任务包括的知识体系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多层次立体化的任务体系。课程中,不单只对一个知识点训练,重复加强训练学生知识和技能。
二、 教学组织
1、 我是基于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有针对性的课程上尝试课改。我再开展现在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也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展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我今天课程组织的模式。任务驱动是今天是讲解的重点。
2、教法和学法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记得一位德国老师说,一节课上哪个老师讲的最少,学生做得最多,那么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典型特点。现代的教学课堂,教法和学法不是一层不变,我提倡每个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达到:“老师轻松,学生喜欢,教得乐意,学的满意”。那么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
我会在课堂开始阶段引用讨论,学生自主讲解,中期学生可以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梯式,更适合于中职学生学习,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自己学、相互学、玩中学、赛中学。
任务提出后怎么来明确任务呢?我让大家集体讨论,每个小组总结一个方案,并且大家把方案都讲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人都通过讨论、互动、讲解明确了任务的主旨,老师出来引导正确的计划。接下来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此时,小组要统一配合完成任务。
三、 教学内容
我把每个任务分成了若干工序。每个工序之间都是联系的主体,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每个工序都是必备的知识。他们的特点是:
1、紧贴生产,工作需要。
2、有典型性、学生想学。
3、紧贴教材、可依靠的资料来源。
4、可操作性、车间能做。
工序是一个知识体系递增的关系,在每个工序实施的过程中总会用到前面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巩固旧知识同时训练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变相的增加了学生训练知识和技能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教之前应该知道学生能够学会什么,也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通过对传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剖析,得出了这几节课所能教会学生的是:学会用、学会学、学会合作、针对此任务的统筹、模拟现实维修站的工作实景。
1) 学会用:我利用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组织他们对该任务的资料收集,达到怎么做的目的。
2) 学会学:利用课堂为自主讲解的阵地,让每个小组都做一回小老师。这样就会给学生学习上提出难题;学习中其他小组会提出异议,这些异议都是由于讲解中未能准备全面而遗留的问题,考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习方法性和全面性。老师要及时辅导和纠错。但是,老师不要怕学生的错误,如果一味的教会“成功”,学生就失去了面对“失败”的能力。
3) 学会合作:小组配合从任务准备、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各个阶段小组组员之间就像车间的班组一样去工作和解决问题。“指导小组”,更能体现是车间的班组负责人的角色,决策决定着任务的成功和失败。
4) 工作统筹:这是该课程的亮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在“应试”教育的十几年里特别缺乏的就是统筹能力的锻炼,往往到了企业,没有迅速工作能力这是主要原因。所以在准备阶段,我会放手让指导小组自己准备场地、耗材及训练的组织。
5) 模拟工作:利用实训场地模拟车间,让学生争取最好质量,争取最快时间训练、竞赛的展开让他们有了更贴近实际的锻炼。
2、教学过程:
1) 小组材料计划准备。这是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的阶段,需要学生利用教材、任务书、多媒体和教师的指导,获得讲解和任务指导的过程。
2) 小组进行讲解。营造一个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分配到任务的小组把自己的任务讲解和分析。讲解的是:“制动系统的作用组成;制动片的拆装工艺,制动片的检测判断。”三个内容。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聆听和记录学生讲解时的问题和难题,以便引导和评价。
3) 小组指导。它包括两个方向的指导,理论上的问题指导和实际训练难点的指导。利用课堂讲解和训练场地的演示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
4) 训练组织。负责任务的小组要组织每个工位小组的训练。可以从掌握练习到工作竞赛,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老师可以适当的指导和安排,并且记录指导小组的决策和安排。
5) 训练过程中问题。负责任务小组,要注意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了错误但是没哟影响进度,老师可以不予制止。但是如果任务的进度发生了停滞。那么老师可以适当解决并且提出发展的方向。
6) 评价。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落实情况,给予评价。
五、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也是一个横向和纵向的结合体,学生不单单是老师的学生,同时也是自己和合作者的学生,所以展开评价要多层次,立体化展开。
自评。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师评。最后获得学生最终的评价结论。这样不但有效的计量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有效的反馈出学习任务的问题和技术的难点。
师评是课程的最后一关,老师凭借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评点每一组的成果,采用鼓励、奖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喜欢给课程结一个尾,叫做“小结”。老师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把技术的延续性抓住,让学生的思考和训练延续下去,走的更高深、更有难度。
范文二:课程设计方案
全国汽车维修专业说课材料
《汽车涂装工艺》课程设计
顺德中专学校,马涛
该课程是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的《汽车涂装工艺 》课程中一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
分享的内容有五点 :任务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一、 任务设计
1、 设计思路:该任务是课程中最重要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任务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工作需要、学生想要、学校能教。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体验真正的企业工作模式,得到工作中需要怎样的学业知识;学生回到学校总结自己工作的经验和疑惑,总结经典、能动、可操作性强的案例作为任务,这样的任务即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校在学生提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资源,其中包括:外部资源、教师素质、教材支持,整合所有知识构架,重新提出一系列训练的任务。
2、 任务和教材整合:任务书+教材的模式,我主要采用了高教社出版,吴复宇老师主编《涂装工艺与使用》。
3、 知识的重构
对汽车涂装工艺的特点和学生工厂实践案例的反馈,整合了五个大的任务作为课程体系的主干。这五个任务突出体现了该课程的特点。任务包括的知识体系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多层次立体化的任务
体系。课程中,不单只对一个知识点训练,而是通过五个任务的体系,重复加强训练学生知识和技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这个体系中的任务B。
二、 教学组织
1、 我是基于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有针对性的课程上尝试课改。我再开展现在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也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展开。
“基础学习+企业见习+任务驱动”是我这门课程组织的模式。任务驱动是今天是讲解的重点。
2、教法和学法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记得一位德国老师说,一节课上哪个老师讲的最少,学生做得最多,那么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典型特点。现代的教学课堂,教法和学法不是一层不变,我提倡每个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达到:“老师轻松,学生喜欢,教得乐意,学的满意”。那么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
我会在课堂开始阶段引用讨论,学生自主讲解,中期学生可以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梯式,更适合于中职学生学习,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自己学、相互学、玩中学、赛中学。
任务提出后怎么来明确任务呢?我让大家集体讨论,每个小组总结一个方案,并且大家把方案都讲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人都通过讨论、互动、讲解明确了任务的主旨,老师出来引导正确的计划。接下来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此时,小组要统一配合完成任务。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汽车涂装课程比汽车机修、电修更应注重训练而不是演示,所以场地、设备、耗材和师资是一个学校承担的巨大压力。
三、 教学内容
我把每个任务分成了若干工序。每个工序之间都是联系的主体,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每个工序都是必备的知识。他们的特点是:
1、紧贴生产,工作需要。
2、有典型性、学生想学。
3、紧贴教材、可依靠的资料来源。
4、可操作性、学校能做。
工序是一个知识体系递增的关系,在每个工序实施的过程中总会用到前面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巩固旧知识同时训练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变相的增加了学生训练知识和技能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教之前应该知道学生能够学会什么,也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通过对传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剖析,得出了这几节课所能教会学生的是:学会用、学会学、学会合作、针对此任务的统筹、模拟工作实景。
1) 学会用:我利用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组织他们对该任务的资料收集,达到怎么用这些设备的目的。
2) 学会学:利用课堂为自主讲解的阵地,让每个小组都做一回小老师。这样就会给学生学习上提出难题;学习中其他小组会提出异议,这些异议都是由于讲解中未能准备全面而遗留的问题,考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习方法性和全面性。老师要及时辅导和纠错。但是,老师不要怕学生的错误,如果一味的教会“成功”,学生就失去了面对“失败”的能力。
3) 学会合作:小组配合从任务准备、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各个阶段小组组员之间就像车间的班组一样去工作和解决问题。“指导小组”,更能体现是车间的班组负责人的角色,决策决定着任务的成功和失败。
4) 工作统筹:这是该课程的亮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在“应试”教育的十几年里特别缺乏的就是统筹能力的锻炼,往往到了企业,没有迅速工作能力这是主要原因。所以在准备阶段,我会放手让指导小组自己准备场地、耗材及训练的组织。
5) 模拟工作:利用实训场地模拟车间,让学生争取最好质量,争取最快时间训练、竞赛的展开让他们有了更贴近实际的锻炼。
2、“工序5”的教学过程:
1) 小组材料计划准备。这是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的阶段,需要学生利用教材、任务书、多媒体和教师的指导,获得讲解和任务指导的过程。
2) 小组进行讲解。营造一个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分配到任务的小组把自己的任务讲解和分析。“工序5”讲解的是:“面漆的理论;喷
漆工艺的具体要求。”两个内容。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聆听和记录学生讲解时的问题和难题,以便引导和评价。
3) 小组指导。它包括两个方向的指导,理论上的问题指导和实际训练难点的指导。利用课堂讲解和训练场地的演示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
4) 训练组织。负责任务的小组要组织每个工位小组的训练。可以从掌握练习到工作竞赛,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老师可以适当的指导和安排,并且记录指导小组的决策和安排。
5) 训练过程中问题。负责任务小组,要注意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了错误但是没哟影响进度,老师可以不予制止。但是如果任务的进度发生了停滞。那么老师可以适当解决并且提出发展的方向。
6) 评价。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落实情况,给予评价。
五、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也是一个横向和纵向的结合体,学生不单单是老师的学生,同时也是自己和合作者的学生,所以展开评价要多层次,立体化展开。
1、 自评。
2、 组间互评。
3、 组内互评。
4、 师评。
加上前期的企业评价,共有五个评价,最后获得学生最终的评价结论。
这样不但有效的计量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有效的反馈出学习任务的问题和技术的难点。
师评是课程的最后一关,老师凭借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评点每一个成员的成果,采用鼓励、头脑风暴、奖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喜欢给课程结一个尾,叫做“小结”。但是,我认为知识是连续的不是独立的,我们不能把一个技术工艺变成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课程也是这样,老师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把技术的延续性抓住,让学生的思考和训练延续下去,走的更高深、更有难度。
范文三:课程设计方案
《写字指导》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杨启红 小学语文 联系电话 所教学段 13573380771 小学低年级
所教学科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淄博市沂源县振兴路小学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选题意图 内容来源 适用对象 小学一年级语文 球、玩、跳、桃 左右结构写字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在一年级一类字书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掌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很 重要。这种归类指导书写的方法,为后续写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懂得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书写要领,掌握王字旁和“兆”部的书写要领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教学用途 这个微视频的制作能节约课时,便有学生掌握书写要领。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知识类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6 分钟
预计时间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书法作品。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地球爷爷的手》这篇课文的左右结 构的生字。 二、学写王字旁的字。 (一) 出示“玩 球” (二)指导书写“球、玩” 书写好的关键点: 1. 观察“球、玩”的结构、间架比例。(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掌握技巧 要掌握书写规律不是靠一堂课能 球:王字旁,底下长横变成提,中间横短压中线。整个字左短右长, 完成的要让学生把动脑动手结合 右边“求”横短竖钩长,点提中间靠,像个大于号。 玩:王字旁,底下长横变成提,左窄右宽左让右,右边稍低较宽。 3 范写:教师范写两个字,边写这边说注意点,小朋友跟着书空。 4 练习:学生根据提醒先描再写两个字。(提示写字姿势) (二)指导书写“跳、桃” 1、出示“跳、桃”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字共同的部分“兆”。 2、指导写好部首“兆”。 起来。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分析字 形掌握方法,时间长了,触类旁 通,老师就不用在逐字分析了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偏旁 王字 旁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 安排或选择)
观察:竖撇长,点提中间靠,像个大于号,撇点中间靠,像个小于号。 3、范写:课件演示“兆”的书写方法,师带领学生书空。 4、指导写好“跳、桃” (1)仔细观察这两个字, 跳、:足字旁,底下长横变成提,竖撇长,点提中间靠,像个大于号, 撇点中间靠,像个小于号。 桃:左瘦右胖。木字旁,木做左偏旁,横短轻上扬,竖要直,撇收缩, 捺变点,垂下方。竖撇长,点提中间靠,像个大于号,撇点
中间靠, 像个小于号。 (2)范:教师范写两个字,边写这边说注意点,学生跟着书空。 (3)练:学生根据提醒先描再写两个字。(提示写字姿势) 四、小结课堂 送你们一句话:“提笔即是练笔时”,意思是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 一笔一画地写,努力做到笔画清楚,间架结构合适,行款整齐。希望 小朋友们都成为小小书法家
设计亮点: 1.这一课的写字指导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引入新课后,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字的整体特征(都有左右结构);再观察王字旁的 位置,(左窄右宽) 第二步:指导间架比例,掌握技巧。 第三步:示范教师边示范书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第四步:实践。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通过这样的写字指导流程融观、学、写、拓展于一体,比较全面、比较有实效的指导学生写字。 2.此微课程的制作能让学生把动脑动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分析字形掌握方法,时间长了,触类 旁通,老师就不用在逐字分析了。
范文四:课程设计方案
方案1 糕点切片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形、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隔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糕点厚度:10-20mm;
(2) 糕点切片长度(即切片的高)范围:5-80mm;
(3) 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即切片的宽度方向):300mm;
(4) 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 生产阻力很小: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 电动机可选用0.55kW(或0.75kW)、1390r/min。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间歇运动机构和切口机构的选型,实现上述动作要求;
(3) 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选择;
(4) 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机械运动示意图);
(6) 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度设计;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2 自动打印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对于包装好的纸盒上,为了商品某种需要而打印一种记号。它的动作主要有三个:送料到达打印工位;然后打印记号;最后将产品输出。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纸盒尺寸:长100-150mm、宽70-100mm、高30-50mm;
(2) 产品重量:约5-10N;
(3) 自动打印机的生产率:80次/min;
(4) 要求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运动灵活可靠、易于加工制造。
3. 设计任务
(1) 按工序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送料夹紧机构、打印机构和输出机构的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3 螺钉头冷镦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采用冷镦的方法将螺钉头镦出,可以大大减少加工时间和节省材料。冷镦螺钉头主要完成一下动作:
(1) 自动间歇送料;
(2) 截料并运料;
(3) 预镦和终镦;
(4) 顶料。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每分钟冷镦螺钉头120只;
(2) 螺钉杆的直径D=2-4mm,长度L=6-32mm;
(3) 毛坯料最大长度48 mm,最小长度12 mm;
(4) 冷镦行程56 mm。
3. 设计任务
(1) 按工序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自动间歇送料机构、截料送料机构、预镦终镦机构、顶料
机构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4 专用精压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
(1) 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 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冲压执行机构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下行拉延和快速返回的运动特性;
(2) 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3) 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m,其拉伸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
100mm;
(4) 行程速比系数K≥1.3;
(5) 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
3.设计任务
(1) 按工序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送料机构、冲压机构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5 洗瓶机传动方案设计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为了清洗圆形瓶子外面,需将瓶子推入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推动瓶子沿导辊前进,转动的刷子就将瓶子洗净。它的主要动作:将到位的瓶子沿着导辊推动,瓶子推动过程利用导辊转动将瓶子旋转以及将刷子转动。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瓶子尺寸:大端直径d=80mm,长200mm;
(2) 推进距离L=600mm,推瓶机构应使推头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
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进入第二个工作循环;
(3) 按生产率的要求,推程平均速度为45mm/s,返回时的平均速
度为工作行程平均速度的3倍;
(4) 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3. 设计任务
(1) 按上述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推瓶机构、洗瓶机构的选型,实现洗瓶动作的要求;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根据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6 剥豆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剥豆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时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蚕豆长度: 20-25mm;
(2) 蚕豆宽度: 15-20mm;
(3) 蚕豆厚度: 6-8mm;
(4) 生产率: 每分钟剥80粒;
(5) 剥豆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3.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送料机构、压紧-切皮机构、挤压脱皮机构的选型,实现
上述动作要求;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根据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机构运动示意图);
(6) 对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7 包装推包机构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包装机的推包机构,要求待包装的工件1(如图所示)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
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2
将工件从a处推至b处(包
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
为了提高生产率,希望在推
头2结束回程(从b至a)
时,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这样推头2就可以马上再开始推送工件。这就要求推头2在回程时先退出包装工作台,然后再低头,即从台面的下面返回,因而就要求推头2按图示的a-b-c-d-e-a线路运动。即实现“平推、水平退回、下降、降位退回、升复位”的运动。在推头回程中,除要求推头低位退回外,还要求其回程的速度高于工作行程的速度,以便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工效。至于对cdea部分的线路形状不作严格要求。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要求5—6秒钟包装一个工件,行程速比系数K在1.2—1.5范围内选取,推包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转速n?1450。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8 冲压及送料机构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设计冲制薄壁零件(图a)的冲
压机构及其相配合的送料机构。上模
先以比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
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以后,上模
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
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
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电动机驱动,转速n?1450r
生产率每分钟70件。
(2) 上模作为执行构件,作上下往复
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
图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快速返回的特性。
(3) 机构应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α应尽量小。
(4) 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9 自动打标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产品自动打标机能实现在产品表面自动打制钢印的要求。产品由输送带运送到推送头1的前端
(如图所示),然后由推送机构
将产品3推送到打印头2的下
部,此后打印头2向下运动,
与产品上表面接触,完成打印
操作。在打印头退回原位时,
推送机构再推送另一产品,并
把已打印好的产品推走。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打印头和推送头由同一电动机供给动力,电动机转速n?1450,生产率为每分钟10件,要求打印头在与产品接触时,有1秒的接触时间,以保证在产品上形成清晰的印字。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0 铁钉坯料剪切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工程
铁钉坯料是由铁丝卷料经剪切得到的,如图所示,剪切机的执行构件由送料轮3和3及刀片1等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为:
送料轮3靠摩擦力向上牵引铁丝4;导管2使
铁丝改换成水平方向输出;刀片1作往复运动,
并与导管2右端的圆形刃口配合完成剪切工
作。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钉坯长50mm,每分钟产量80根。送料轮
和剪切刀片由同一电动机供给动力,电动机转速n?1450r,根据工艺动作构思出多种设计方案,并选取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机构简图设计。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1 牛头刨床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来切削平面的加工机床。它是依靠刨刀的往复运动和支承并固定工件的工作
台的单向间歇移动来实现对平面
的切削加工的,如图所示。刨刀向
左运动时切削工件,向右运动为空
回,空回后在进行下一次切削前,
工作台连同工件必须完成一次横向进给运动。这样多次往复循环后就可以完成刨削平面的任务。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为保证加工质量要求刨刀在工作行程时速度比较均匀。
(2) 为提高生产率,刨刀应有急回作用,并要求行程速比系数K=2,
刨削频率为85次/分。
(3) 工作台的横向进给行程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应该可调,并要求
刨刀在切削工件的过程中工作台(工件)绝对静止。
(4) 系统为电动机驱动,转速为n?1450。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2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图示为待设计的榫槽成型
半自动切削机设计任务用图。
原动件6通过适当的传动机构
使推杆4作往复直移运动,工
件1在推杆4的推动下,通过
固定的榫刀槽2的切削,在全
长L1上开出榫槽。在推杆推动工
件1之前,由同一原动件带动
下,工件被压紧,由端面切刀3
先将工件1的右端面切平。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主轴转速nb?30r,切削次数k?30次。
(2) 推杆4在推动工件切削榫槽时要求工件作近似等速运动。在推
杆推动工件之前必须先完成工件右端的切削。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传动机构和工件的压紧、切端面、推榫槽的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3 压片机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压片机是将陶瓷干粉料压制成直径为34mm,厚度为5mm的圆形片坯,其工艺过
程见下图所示。
(1) 装满粉料的
料筛在筒
型腔上方
振动数次
将干粉料
均匀筛入
圆筒型腔内(见图a);
(2) 下冲头下沉,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b);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c),并保压一段时间;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d);
(5) 料筛向右推出片坯(图e)。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生产率为每分钟25片。
(2) 机器运转传动误差率在10%以内。
(3) 电动机驱动,转速n?1450。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4 印刷机蘸油机构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图示为待设计的印刷机蘸油机构设计任务用图。原动件1经过适当的传动机构将运动传给构件4,并带动蘸油辊5作上下
往复摆动。蘸油辊5在上极限位置
停留时与供油辊2接触,并由供油
辊2带动(靠摩擦)蘸油辊5绕C
点互做纯滚动,于是将油盒3中的
油墨传到蘸油辊5上;蘸油辊在下
极限位置停留时与水平运动的墨板
6接触(墨板6的传动机构图中未
示出),并将油墨传给墨板6,与此
同时,主轴O1经适当的传动机构将
运动传给与油盒3的斜面相接触的
供油辊轴O2,通过供油辊2的间歇
转动,将油盒3中的油墨带出。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主轴转速n1?30,蘸油次数k?30。
(2) 蘸油辊的运动规律为等加等减速运动。
(3) 蘸油辊的运动循环为:蘸油辊由下极限至上极限的运动过程占1/12周期,相应于主轴转30;蘸油辊在上极限位置与供油辊接触过程占5/12周期,相应于主轴转150;蘸油辊由上极限位置返回至下极限位置的运动过程占1/12周期,相应于主轴转30;蘸油辊在下极限位置停留时间占5/12周期,相应于主轴转150。
(4) 油辊的运动循环为:供油辊转动60,占2/5周期,相应于主轴转144?;供油辊停歇占3/5周期,相应于主轴转216?。 ?????
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方案15 专用机床的刀具进给及工作台转位
传动方案设计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工作台有Ⅰ、Ⅱ、Ⅲ、Ⅳ四个工作位置,Ⅰ工位是装卸工件,Ⅱ是钻孔,Ⅱ是扩孔,Ⅳ是铰孔。主轴箱上装
有三把刀具,对应于
工位的Ⅱ位置装钻
头,Ⅲ的位置装扩孔
钻,Ⅳ的位置装铰刀。
刀具由专用电动机带
动绕其自身的轴线转
动。主轴箱每向左移
动送进一次,在四个
工位上分别完成相应
的装卸工件、钻孔、
扩孔、铰孔工作。当
主轴箱右移(退回)
到刀具离开工件后,
工作台回转90,然后
主轴箱再次左移,这时对其中每一个工件来说,它进入了下一个工位的加工,依此循环四次,一个工件就完成装、钻、扩、铰等工序。由于主轴箱往复一次,在四个工位上同时进行工作,所以每次就有一个工件完成上述全部工序。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刀具顶端从离工件表面最远处快速移动,接近工件后匀速送进,然后快速返回。
(2) 工件装卸时间不超过10秒,生产率为每小时约74件。
(3) 电动机驱动,转速n?14503. 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4)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 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 分析比较同组方案,确定本组最佳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
范文五:PLC课程设计方案
PLC课程设计方案
题目:水塔水位控制
姓名:李博文 赵平业 安琪 孙景彦 熊佳陵 班级:自动化143
1. 水塔水位的硬件设计
、
1.1水塔水位的工作方式:
当水池液面低于下限水位(S4 为 ON 表示),电磁阀 Y 打开注水,S4 为 OFF,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 ,则电磁阀关闭 。 若 3 秒关 S4仍未由闭合转为分断状态,表明电磁阀 Y 未打开,出现故障,则指示灯 Y 闪烁报警。 当水池液面高于上限水位(S3 为 ON 表示),电磁阀 Y关闭。
当水塔水位低于下限水位(S2 为 ON 表示),水泵 M 工作,向水塔供水,S2 为 OFF,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水泵 M 停止。 若 3 秒内开关S2 仍未由闭合转为分断 ,表明水泵 M 未工作 ,出现故障 ,则指示灯 M闪烁报警。 当水塔液面高于上限水位(S1 为 ON 表示),水泵 M 停止。
1.2水塔水位控制的I/O分配表
1.3程序流程图
2. 水塔水位的软件设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