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工程测量试验报告电子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分散
学生姓名: 周浩剑
学 号: 6002313026 学院名称: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131 实验单位: 南昌大学
实验时间: 2014
年上半年
2014年4月 29 日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读数及记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脚架1副、水准尺1吧、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仪器的安置
首先安放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把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再从箱中取 出仪器,放上架头,用连接螺旋拧紧。 2、仪器的认识
对照书本中的DS 3型水准仪图,找到各个部件,并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水准仪的使用 (1) 粗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均匀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 准气泡向中间移动;再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拧另一只脚螺旋,是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重复上述步骤。(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 瞄准
①把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调焦至无穷远,再进行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
②通过望远镜上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③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
④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一侧靠近十字丝纵丝,注意消除视差。 (3) 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左右符合。 (4) 读数
用十字丝中丝(横丝)读数,对于倒像望远镜的仪器,从上往下读,估读 到毫米。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四等水准测量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三脚架1副,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或6个测站为宜。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
3、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要求,记录完毕随即计算,符合各项限差后方可迁站。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它各站。
5、施测完毕后,计算闭合差、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高程。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自 点至 点 班级 组次 观测者 记录者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三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J 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测钎2支,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认识仪器
对照实物,找到相应的部件,说明名称及作用。 2、仪器的使用
(1)对中整平(光学对中法) ①安好三脚架。
②装上仪器,旋紧连接螺旋。固定一个架腿,手执另两个脚腿前后左右移动,眼睛从光学对中器中寻找地面标志,让光学对中器视窗中的小圆圈中心对准地面标志中心。然后踩紧三脚架腿。
③粗平:伸缩三脚架的脚腿,使经纬仪基座上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④精平: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相平行,同时均匀相对(或相反)方向旋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将照准部旋转90°,按左手拇指规则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使水准管气泡在任何位置不偏离1格为准。
⑤若对中有偏离,可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平移基座,使之对中后,再旋紧连接螺旋。
⑥精平(同④)。
⑦重复⑤-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瞄准目标
①将望远镜对向明亮背景调焦至无穷远,调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②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用望远镜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测钎),使之位于望远镜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 ③物镜调焦使目标成像清晰。 ④消除视差。
⑤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精确照准目标的下部。
(3)读数
①调整度盘照明镜的位置,使读数窗口亮度适当。 ②调整读数显微镜目镜,使度盘分划线清晰。 ③分清读数窗口,标明H 或-的为水平度盘读数,标明V 或⊥的为垂直度盘读数。度盘分微尺将相当于1°的宽度分为60格,每格对应1′,估读至0.1′(6″)。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四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熟悉DJ 6级经纬仪
2、掌握用DJ 6级经纬仪进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的操作、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6级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测钎2支,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在地面上选定一点C ,再选择A 、B 两点(测钎或高楼上避雷针)。
2、在C 点安置经纬仪,经对中整平,用盘左位置瞄准左目标A ,并用水平度盘变换装置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5′以内的数值。再次瞄准A ,读数a 左,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3、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 ,得读数b 左,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4、计算盘左半测回测得的水平角值:β左=b 左-a 左。
5、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瞄准右目标B ,得读数b 右,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6、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 ,得读数a 右,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7、记算盘右半测回测得的水平角值:
β右=b 右-a 右
8、若β左与β右的差值不大于35″,取其平均值作为一个测回的水平角值: β1=(β左+β右)/2
180
9、该角进行第二、三??测回时,应按(ⅰ-1)配置度盘再按2—8步骤
n
得出β1,β2??βn 。
10、若β1,β2??βn 中两两差值不大于24″,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角的观测角值: β=(β1+β2+??+βn )/n 四、思考题
1、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可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手簿
班级: 组次: 时间: 观测: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五 竖直角观测与指标差的检校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弄清竖盘与指标及指标水准管之间的关系。 2、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及指标差检校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 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校正针1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竖直角观测
1、在指定地点安置经纬仪,并进行对中、整平。转动望远镜,观测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写出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
2、盘左:瞄准目标,用十字丝中丝切于目标某一部分(如房顶避雷针顶端);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值。
3、盘右:同法观测、记录。
4、计算一测回竖盘指标差及上、下半测回竖直角的平均值。检查各测回指标差互差及竖直角值的互差是否超了(指标差互差在±25”之内;同一目标各测回竖直角互差在±25”之内,超限应重测),计算同一目标各测回垂直角的平均值。 (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对一大致水平的目标,盘左,盘右观测,计算指标差x 。若|x|>2’时,则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 仪器位置不动,仍以盘右瞄准原目标;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原竖盘读数调整到正确读差(即原盘右读数减指标差x );拨动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四、思考题
1、说出望远镜与竖直度盘的关系,竖直度盘与指标的关系,指标与指标水准管的关系。
竖直角观测记录
范文二:土木工程测量第十章电子版
10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测量、基础施工测量、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测量、厂房构件安装测量,以及激光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本章的教学重点为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测量、基础施工测量,教学难点为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测量。
【能力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民用和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0.1 概述
建筑工程建设要经过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测设到实地。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给出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方向、高程和平面位置。同时,还要检查建(构)筑物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予以纠正和修改。在建筑设施和工业设备安装的时候,要根据工艺和设计要求测设出安装的空间位置和方向。当施工结束,要编绘建筑工程竣工总平面图,以备今后管理、维修、改建、扩建时使用。特别是隐蔽工程(地下建筑、管道、电缆、光缆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以便为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提供基础信息。由此可见,施工测量至始至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主要是民间和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如住宅楼、商场、学校、医院、食堂、办公楼、宾馆等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的仓库、厂房、车间等。民用建筑分为单层、低层、多层高层。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是施工放样,建筑物的类型不同,放样方法和精度也就有所不同,但是放样技术和过程基本相同。
10.2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可以利用原测绘图控制网,但是如果原测绘图控制网在位置、密度和精度上都难以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则应在工程施工之前在原有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为建筑物、构建物的测设重新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他是施工测量的基础。
10.2.1 平面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建筑场地的大小以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在面颊不大又不十分复杂的建筑场地上,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垂直的基线,称为建筑基线。在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矩形格网,称为建筑方格网。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可采用导线网。
10.2.1.1 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置应该临近施工现场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样时使用。通常将建筑基线布置成三点直线型、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和五点十字形等形式,如图10-1所示。
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
① 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并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定位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互相检核。
② 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破坏的地方,且要设置永久性标志,如设置混凝土桩或石桩。
10.2.1.2 建筑方格网
(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方案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并结合现场地形情况拟订。布设时,影响确定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再布置其他轴线点。方格网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方格网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施工区域的中部,并与总面积图上设计的主要建筑轴线平行;②方格网中转折角应严格为90°;③方格网边长一般为100-200m ,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一般为1/20000~1/10000;④桩点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之处;⑤当场地面积不大时应尽量布设成全面方格网。场地面积较大时,可分二级布设,首级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田”字形,然后再行二级加密。 如图10-2所示,MN 、CD 为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M 、A 、O 、B 、N 是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为主点。主点坐标一般有设计单位给出,也可
在总平面图上查询得到。
(2)建筑方格网主要轴线的测设
如图10-3所示,1、2、3为已知的测量控
制点。首先将A 、O 、B 三个主点的建筑坐标换
算为测量坐标,再根据测量坐标算出放样数据
D 1、D 2、D 3和β1、β2、β3,然后按极坐标法
分别测设出A 、O 、B 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以A
ˊ、O ˊ、B ˊ实地标示。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
A ˊ、O ˊ、B ˊ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
10-4
所示。因此,要在O ˊ点安置测角仪器,精确测量∠A ˊO ˊB ˊ的角值,如果它与180°之差超过限差规定,则应进行调整,使三个主点成一直线。改正值按δ下列计算:
式中a ——OA 的距离;
b ——OB 的距离;
β——测量角角值。
A 、O 、B 三个主点测设好后,将测角仪器安置在O 点,测试与AOB 轴线相垂直的另一主轴线COD ,如图10-5所示。用测角仪器照准A 点,分别向右、向左拨角90°,在实地标示出C ˊ点和D ˊ点。然后精确测出∠AOC ˊ和∠AOD ˊ,分别计算与90°之差ε
并按下式计算改正值ι1、ι2: 1、ε2,
将C ˊ点沿CO 的垂直方向移动距离ι1,实地标示出C 点,同法在实地标示出D 点。然后将实测改正后的∠AOC 和∠AOD 作为检验。而后自O 点起,用钢尺或测距仪沿OA 、OB 、OC 、OD 方向测设主轴线的长度,最后在实地标示A 、B 、C 、D 的点位。
(3)建筑方格网的详细测设
在主轴线确定以后,接下来进行建筑方格网的其他轴线测设。具体做法如下:在主轴线的4个端点A 、B 、C 和D 上分别安置测角仪器,如图10-6所示,以O 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测设90°角。这样,就可交会出方格网的4个角点1、2、3、4。为了进行校核,还应测量A 1、A 4、B 2、B 3、C 1、C 2、D 3和D 4各段距离。距离测量精度与主轴精度相同。如果根据距离所得的角点位置与角度交会法所得的角点位置不一致时,这可以是当地进行调整。以确定1、2、3、4点的最后位置,并用混凝土桩实地标示,与AOB 和COD 构成“田”字形方格网。
以“田”字形方格网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法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方格中所有各点,并用大木桩或混凝土桩实地标示。
10.2.2 高程施工控制网
由于原测图高程控制网在点位分布和密度方面均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因此,在施工场地建立平面施工控制网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建立高程施工控制网。
高程施工控制网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当建筑场地面积不大时,一般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施测。当建筑场地面积较大时,可分为两级布设,即首级高程控制网和加密高程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以上水准测量;加密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施测。
首级高程控制网,应在原有测图高程网的基础上单独增设水准点,并建立永久性标志。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宜小于1km 。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 ,距离振动影响范围不宜小于5m ,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凡是重要的建筑物附近均应设置水准点。 整个建筑场地上至少要布设三个永久性水准点,并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以控制整个场地。高程测量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起点要选择恰当,不受施工影响,便于施测又能永久保存。
加密高程控制网,是在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而得,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
此外,为了施工放样方便,还可在建筑物附近测设±0.000 高程(此高程为该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 和±1. 000 高程等。其位置多选在较稳定的建筑物墙、柱的侧面,用红油漆绘成上顶为水平线的“▼”形,其顶表示±0.000、±1.000 的位置。
10.3 一般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民用建筑一般是指供人们日常生活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用的建筑物,如住宅楼、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店、影剧院、车站等。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设计要求配合施工进度,测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以保证工程按图纸、按计划施工。建筑物类型不同,其测设方法和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和墙体施工测量、轴线投测与高程测设等。
10.3.1 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测量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0.3.1.1 熟悉设计图纸
设计资料及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施工测量前,应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之
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建筑物尺寸和施工要求等,并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进行仔细核对,
不符之处要向设计单位提出,及时进行修正确认。与测设工作有关的设计图纸主要有:
(1)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给出了建筑场地上所有建筑物和道路的平面位置及其主要点位坐标,标出了相 邻地物之间的尺寸关系,注明了各幢建筑物室内地坪高程,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高程的重要依据。
(2)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标明了建筑物首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寸,以及楼层内部各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它是建筑物细部轴线放样的依据。
(3)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标明了基础形式、基础平面布置。基础中心或中线位置. 基础边线和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和编号,标明了基础的横断面形状和大小、立面尺寸、设计标高以及宽度变化等,它是测设基槽(坑) 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的依据,也是基础定位及细部放样的依据。
(4)立面图和剖面图
建筑物立面图和剖面图标明了建筑物立面尺寸、设计标高,以及墙、柱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尺寸关系,是确定墙体、立柱边线和层面高程位置的依据。
10.3.1.2 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是为了解建筑施工现场上地物、地貌以及原有控制测量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测设方案、确定测设方法。
10.3.1.3 确定测设方案和准备测设数据
在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在满足建筑物施工放样主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测设方案。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步骤、采用的仪器工具、精度要求、时间安排等。测设数据是反映测设点位和高程与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相对关系的数据,依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成果进行准备,要对测设数据进行100%的核算、校对。
10.3.2 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定位是将建筑物外轮廓墙体的各轴线交点(简称角点) 测设到地面上,作为基础放线和细部放线的依据。由于设计和现场条件不同,建筑物定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图10-7 所示,主要有如下情况:
①建筑物Ⅰ是利用道路中心线的平行线测设1、2、3、4 四点。
②建筑物Ⅱ是根据导线点A 、B 用极坐标法定位的,口.5、T.W 为拟建建筑物的四个轴线交点。
③建筑物Ⅲ是根据已有建筑物V 与建筑物叮的几何苎系进行定位的。先平行V 量出ι,作V 的平行线ab ,延长到cd ,然后用测设直角和距离的方法,测设C 、D 、E 、F 四个角点。
④建筑物Ⅳ是根据红线桩H 1, .H2 .H3,按规定离开红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的。
当轴线多个交点定位后,要检查轴线长度和90°角是否合格,距离相对精度及拐角与90°之差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为了保存轴线,在基槽外边线一定距离处设置轴线控制桩,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过程中使用。与此同时,将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在控制桩上,作为建筑物的±0.000标高。
轴线控制桩放样后,即可放样基槽边线,进行基槽开挖和基础砌筑。当建筑物向上砌筑时,用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投测到墙上,每升高一层投测一次,以便为建筑物的继续施工服务。
10.3.3 建筑物故线
建筑物放线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测设的角点桩(建筑物外墙主轴线交点桩) 及建筑物平面图,详细测设其他各轴线交点的位置,并将其延长到安全的地方做好标志。然后以细部轴线为依据,按基础宽度和放坡要求,用白灰撒出基础开挖边线。
测设细部轴线交点,如图10-8 所示。A 轴、D 轴。①轴和⑥轴是建筑物的四条外墙主轴线,其交点A 1、A 6、D 1、D 6(M、N 、P 、Q) 是建筑物的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已在地面上测设完毕并做好定位控制桩标志,如图10-9 所示。现欲测设次要轴线与主要轴线的交点。在A 1安置测角仪器,照准A 6点,沿视线方向使用钢尺测设相邻轴线间的距离,定出②、③、④等各轴线与A 轴的交点,并打下木桩。在桩顶上精确画出各交点的位置,如A 2点,用仪器视线指挥在桩顶画一条纵线,再拉妤钢尺,在读数等于轴线间距处画一条横线,两线交点即为A 轴与②轴的交点A 2 。同理可定出其余各轴线的交点桩。测设完毕后,要用钢尺检查各相邻轴线的间距是否等于设计值,且误差应小于1/3000。
10.3.3.1 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由于开挖基槽(坑) 时,定位桩和各轴线交点桩均会被挖掉,为了使开挖
后各阶段施工能准确地恢复各轴线位置,应在基槽(坑)
外侧各轴线的延长线上测设轴线控制桩,作为基槽(坑) 开挖
后各施工阶段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轴线控制桩如图10-9 所示,一般钉在基槽边外2~4m 且不受
施工干扰并便于投测的地方。在多层楼房施工中,控制桩是向
上投测轴线的依据,为了便于向上投测,控制桩可设在较远的
地方,如把控制桩设置在附近的既有建筑物上。
10.3.3.2 龙门板的测设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为了便于施工,常在基槽外一定距离处设置龙门板。如图10-10所示,设置龙门板的步骤和要求如下:
①在建筑物四角和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线以外1~1. 5m 处(根据设计图纸和挖槽深度确定) 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侧面与基槽平行。
②根据高程控制点(水准点) ,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000m 标高。在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0.000m 高或低一定数值的标高,但同一建筑物最好选用相同的标高。
③沿龙门桩±0.000m 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高程就在一个水平面上,龙门板标高测设的容许误差一般为±5mm 。
④在轴线交点桩上安置测角仪器,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上小钉作标志。龙门板设置完毕后,利用钢尺检查各轴线钉间距,使其符合精度要求。
10.3.4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10.3.4.1 基槽开挖边线放线
基础开挖前,先按基础剖面图给出的设计尺寸(图10-11) ,计算基槽开挖宽度d :
d = B+2mh (10-3)
式中B ——基底宽度;
h ——基槽深度;
m ——边坡坡度的分母。
根据计算结果,由桩中心向两边各量出相应尺寸,在量出的尺寸处标定记号,在记号间拉细线,然后沿细线撒上白灰作为开挖线,挖土就可在开挖边线范围内进行。
10.3.4.2 基槽(坑) 开挖深度的控制
为了控制基槽(坑) 开挖深度,当基槽(坑) 挖到一定深度后,在基槽(坑) 壁上每隔2~3m 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桩,作为挖槽(坑) 深度、修平槽(坑) 底和铺设基础垫层的依据。水平桩一般根据施工现场已测设的±0.000m 标高或龙门板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按高程测设的方法测设,如图10-12所示。
建筑施工中的水准测量和高程测设一般称为抄平。
10.3.4.3 垫层施工的标高控制和放线
为了控制垫层标高,需在基槽(坑)壁上测设垫
层水平桩,沿水平桩弹一水平墨线或拉上线绳,以此
水平线直接控制垫层标高,也可依据水准点或龙门板
顶的已知高程,直接用水准仪来控制垫层标高。
基础垫层打好后,在龙门板轴线钉间或在轴线控制桩
间拉线绳挂锤球,如图10-13 所示,或用测角仪器
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井用墨线弹出墙体中心线和基
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或安装基础模板的依据。
10.3.4.4 基础标高控制
基础墙中心轴线投测到垫层后,用水准仪检测各
墙角垫层标高,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基础墙体(±0.000以下的墙) 的砌筑。用砖块砌筑的基础墙体标高是用“基础皮数杆”控制的。
皮数杆用一根木杆支撑,在杆上按照设计尺寸将砖块和灰缝的厚度分别一一画出,每五皮砖注上皮数(基础皮数杆的层数从±0.000m 向下注记) 并标明±0.000、防潮层和需要预留洞口的标高位置等,如图10-14 所示。
皮数杆竖立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某一数值 (如0. 2m)的标高线,然后将皮数杆上标高相同的一条线与木桩上的标高线对齐,并用大铁钉把皮数杆与木桩钉在一起,作为基础墙体砌筑标高控制的依据。
10.3.5 墙体施工量
10.3.5.1 首层楼房墙体施工测量
(1)墙体轴线测设
基础工程结束后,应对龙门板或轴线控制桩进行检查,复核,以防基础施工期间发生碰动. 移位。复核无误后,可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测角仪器或拉线绳挂锤球的方法,把首层楼房的墙体轴线测设到防潮层上,并弹出墨线。然后用钢尺检查墙体轴线间距和总长是否等于设计值,用测角仪器检查外墙轴线的四个主要交角是否等于90°。符合要求后,把墙体轴线延长到基础外墙侧面并做出标志,作为向上投测各层楼房墙体轴线的依据。同时还应把门、窗和其他洞口的边线也在基础外墙侧面做出标志,如图10-15 所示。墙体砌筑前,根据墙体轴线和墙体厚度弹出遗体边线,照此进行墙体砌筑。砌筑到一定高度后,吊锤线将基础外墙侧面的轴线引测到地面以上的墙体上,以免基础覆土后看不见轴线标志。如果轴线处是钢筋混拟土桩,则在立柱拆模后将轴线引科到立柱身上。
(2)墙体标高控制
堵体用砖块砌筑时,其标高用“墙身皮数杆”控制,如图10-16 所示。在皮数杆上根据设计尺寸按砖块和灰缝厚度画线,并标明门、窗。过梁. 楼板等的标高位置。杆上标高注记从时±0. 000开始,测量误差在士3mm 以内,然后把皮数杆上的±0. 000线与基础±0. 000 线对齐,用吊锤校正并用钉钉牢,必要时可在皮数杆上加两根钉斜撑,以保证皮数杆的稳定。 墙体砌筑到一定高度后(1. 5m 左右) ,应在内、外墙面上测设出+0. 500m 标高的水平墨线,称为“+50 线”. 外墙+50 线作为向上传递各楼层标高的依据,内墙+50 线作为室内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的标高依据。
10.3.5.2 二层以上楼房墙体施工测量
每层楼面建好后,为了保证继续向上砌筑墙体时轴线与基础轴线在同一铅垂面,应将基础或首层墙体的轴线投测到楼面上,并在楼面上重新弹出墙体的轴线。检查无误后,以此为依据弹出墙体边线,
再向上砌筑。在此测量过程中,从下往上进行轴线投测是关键,一般多
层建筑常用吊锤线法。
将较重的锤球悬挂在楼面的边缘,慢慢移动,
使锤球尖对准地面上的轴线标志,或者使吊锤线下
部沿垂直于墙面方向与底层堵面上的轴线标志对
齐,垂线上部在楼面边缘的位置就是墙体轴线位置,
在此画一条短线作为标志,便在楼面上得到轴线的
一个端点,同法投测另一端点,两端点的连线即为
墙体轴线。为了保证投测精度,每隔三四层用测角
仪器把地面的轴线投测到楼板面上进行校核,如图
10-17 所示。
吊锤线法受风的影响较大,楼层较高时风的影
响更大。因此应在风小的时候作业,投测时应等待
锤球稳定下来后再在楼面上定点。此外,每层楼面
的轴线均应直接由底层投测,以保证建筑物的总垂直度。
(2)墙体标高传递
多层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往上将标高传递到新的施工楼层,以便控制新楼层的墙体施工,使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利用皮数杆传递标高。一层墙体砌好并建好楼面后,把皮数杆移到二楼继续使用。为了使皮数杆立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测定楼面四角的标高,取其平均值作为二楼的地面标高。并在立杆处绘制出标高线,立杆时将皮数杆的±0.000线与该线对齐,然后以皮数杆为标高依据进行墙体砌筑。如此,用同样方法逐层往上传递高程。
回利用钢尺传递标高。在标高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钢尺从底层的﹢50 标高线起向上直接丈
量。把标高传递到第二层,然后根据传递上来的高程测设第二层的地面标高线,以此为依据立皮数
枰。在墙体砌到一定高度后,用水准仪测设该层的﹢50标高线,再往上一层的标高可以以此为准
用钢尺传递,以此类推,逐层传递标高。
10.4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高层建筑的定位放线与多层建筑物基本相同。但是,高层建筑物具有层数多、高度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施工期长. 场地变化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 标高等精度要求都十分严格。
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与局部施工精度,在进行施工测量前,必须制订出严谨合理的测量方案,建立稳固的测量控制点,严格检查、检校仪器工具,健全数据检核措施。
10.4.1 轴线投铡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的目的是将建筑物基础轴线向高层引测,保证各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轴线投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0.4.1.1 吊垂线法
一般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常用较重的锤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锤球尖对准基础或墙
底设立的定位轴线时,在各楼层定出该层的主
轴线,经检测各轴线间距符合要求后即可继续
施工。但如果测量时风力较大或楼层建筑物较
高,则误差较大,此时应采用测角仪器投测法。
为了减小风力的影响,可将吊线位置放在
建筑物内部。如图10-18 所示,事先在首层室
内地面上埋设轴线点的固定标志,轴线点之间
要构成矩形或十字形等,作为整个高层建筑的
轴线控制网。各标志上方的每层楼板都预留孔
洞,供吊锤线通过。投测时,在预留孔上面安
置十字架,挂上锤球,对准首层预埋标志。当
锤球线静止时,固定十字架,并在预留孔四周
作出标记,作为以后恢复轴线及放样的依据p
此时,十字架中心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
的投测点。
10.4.1.2 测角仪器投测法
将测角仪器(全姑仪或经纬仪) 安置于轴线控制
桩上,分别以正、倒镜两个盘位照准建筑物底
部的轴线标志,向上投测到上层楼面,取正. 倒
镜两次投掷点的中点作为上层楼面的轴线点。
当建筑楼层增加至相当高度时,若轴线控制桩
距建筑物较近,则测角仪器向上投测的仰角增
大,投铡精度随着仰角增大而降低,且操作不
方便. 因此,必须将主轴线控制桩引测到远处稳固地点或附近既有建筑顶上,以减小仰角,如图10-19 所示。
10.4.1.3 激光垂准仪法
激光垂准仪法是利用能提供铅直视线的专用测量仪器进行竖向投测。常用的仪器有垂准经纬仪和激光垂准仪等。用垂准仪法进行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具有占地小。精度高、速度
快的优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用得越来越多。
(1)垂准经纬仪
如图10-20 所示,该仪器的特点是在望远镜的目镜位置配有弯曲成90°的弯管目镜,仪器铅直指向正上方时,能方便地进行观测。此外,该仪器的中轴是空心的,仪器也能观测正下方的目标。使用时,将仪器安置在首层地面的轴线点标志上,严格对中整平,旋转照准部由弯管目镜观测,若视线一直指向该点上,说明视线方向处于铅直状态,可以向上投测。投测时,视线通过各层楼板预留孔洞,将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楼板的透明板上。为了提高投测精度,应将仪器照准部水平旋转一周,在透明板上投测多个点,这些点应构成一个小圆,然后取小圆的圆心作为轴线点的位置。同法用盘右再投测一次,取两次的中心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把垂准经纬仪安置在现浇后的施工层上,将望远镜视准抽调成铅直向下的状态,视线通过楼板预留孔洞,照准首层地面的轴线点标志,也可将下面的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上来。
(2)激光垂准仪
激光垂准仪是一种专用的铅直定位仪器,它是由, 氦氖激光器。竖轴、发射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激光电源及接收靶等部分组成,如图10-21所示。激光垂准仪用激光管尾部射出的激光束进行对中。
使用激光垂准仪投测时,其方法与垂准经纬仪一样,只不过是用可见激光代替视线,如图10-22所示. 投测时,在底层控制点上安置仪器,进行严格对中、整平,在施工面预留孔上安置有机玻璃制成的接收靶. 接通电源肩动激光器,物镜凋焦使接收靶上的激光束光斑最小,再水平旋转仪器。检查接收靶上的光斑中心是否始终在同一点,或画出一个很小的圆圈,以保证激光束铅直,然后移动接收靶使其中心与光斑中心或小圆圈中心重合,将接收靶固定,则靶心即为投测的轴线点。如图10-23 所示。
10.4.2 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楼面向上层传递高程,以使上层楼板、门窗口. 室内装修等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1)钢尺直接测量法
一般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和楼梯间由底层±0. 000 标高线向上竖直量取设计高差,即可得到施工层的设计标高线。用这种方法传递高程时,一般至少应由三处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后,再用水准仪检核同一层的几个标高点,其误差应小于±3mm 。
(2)悬吊钢尺法
在外墙或楼梯间悬吊一钢尺,分别在地面和各楼面上安置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楼面上。高层建筑物至少要由3个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由下层传递上来的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检核。检查各标高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0-24(a)所示。
(3)全站仪天顶测距法
高层建筑中的垂准孔(或电梯井等) 为光电测距提供了一条从底层至顶层的垂直通道,在底层安全站仪,将望远镜指向天顶,在各层的垂直通道上安置反射棱镜,可测得垂直距离,然后加仪器高、减棱镜常数,即可得到高差,再用水准仪测设该层设计标高线,如图10-24(b)
所示。
10. 5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工业建筑是指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以生产厂房为主体. 工业厂房有单层和多层。一般工业厂房多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的方法施工。厂房的预制构件有柱子(也有现场浇筑的) 、吊车梁、吊车轨道和屋架等。因此,工业建筑施工测量主要是保证这些预制构件安装到位。具体任务为: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厂房柱列轴线放样、柱基施工测量及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10.5.1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由于厂房多为排柱式建筑,跨距和间距大,但隔墙少,平面布置简单,
所以厂房施工中
多采用矩形控制网作为厂房施工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如图10-25 所示,1、2、3、4 四点是厂房的房角点,从设计图纸上可知其坐标。在设计图上布置厂房矩形控制网的Ⅰ、Ⅱ、Ⅲ、Ⅳ四个控制点。根据巳知数据可计算出Ⅰ、Ⅱ、Ⅲ、Ⅳ与邻近建筑方格网点之间的关系,利用测角仪器和钢尺(或测距仪) 测设出厂房矩形控制网的Ⅰ、Ⅱ、Ⅲ、Ⅳ四点,并用大木桩标定。最后检查四边形Ⅰ、Ⅱ、Ⅲ、Ⅳ的四个内角是否等于90°,四条边长是否等于其设计长度。对一般厂房来说,角度误差不应超过±10″,边长误差不得超过1/10000。
对于小型厂房,也可采用民用建筑的测设方法,即直接测设厂房四个角点,然后将轴线投测至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
对大型或设备复杂的厂房,应先测设厂房控制网的主轴线,再根据主轴线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
10.5.2 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
厂房矩形控制网建立后,即可按柱列间距和跨距用钢尺从靠近的距离标示桩量起,沿矩形控制网各边标示出各柱列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柱基放样和构件安装的依据。如图10-26 所示,A —A 、B —B 等轴线均为柱列轴线。每条柱子的柱列轴线也巳标出,在柱列轴线上纵横交点的四个方向各设一个定位小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拉线可交出柱子的中心位置。待浇筑基础后也可恢复柱子位置。
10.5.3 枉基施工量
10.5.3.1 桩基定位和放线
①中用两架测角仪器分别安置在相应的柱列轴线控制桩上,沿轴线方向交会出各柱基的位置(即定位轴线的交点) ,此项工作称为柱基定位。
②在柱基的四周轴线上,打人四个定位小木桩,其桩位应在基础开挖边线以外比基础深度大1. 5 倍的地方,作为修坑和立模的依据。
③按照基础详图所注尺寸和基坑放坡宽度,用特制角尺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以便开挖。此项工作称为基础放线。
④在进行柱基测设时,应注意柱列轴线不一定都是柱基的中心线,而一般立模、吊装等习惯用中心线。此时,应将柱列轴线平移,定出柱基中心线,如图10-26 所示。 10.5.3.2 基坑标高控制
当基坑挖到一定程度后,用水准仪在坑壁四周离坑底
设计标高0.3~0.5m处测设几个水平桩,如图10-27所
示,作为检查坑底标高和打垫层的依据。
10.5.4 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工业厂房一般多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的方法施工。结构安装工程主要包括柱子。吊车梁。吊车轨道。屋架等的安装工作。
10.5.4.1 柱子安装测量
柱子安装前,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把定位轴线投测到杯形基础顶面上,并划上墨线标志。同时用水准仪在杯口内壁测设-0. 60m 标高线(一般杯口顶面标高为-0. 50m) ,作为杯底找平的依据,如图10-28 所示。此外,在每根柱子的三个侧面弹出柱轴线,根据牛腿面设计标高,从牛腿面向下用钢尺量出-0.60m 的标高线以及该标高线至柱子底面的长度,如图10-29 所示。
当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即可吊装柱子。柱子吊起插入杯口,使柱子上的轴线与杯口上的轴线对齐。用硬木楔或钢楔暂时固定。然后,将两台测角仪器分别安置在互相垂直的两条柱列轴线上,在离开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倍处同时观测,如图10-30(a)所示。观测时,测角仪器先照准柱子底部的轴线,固定照准部,逐渐仰起望远镜直至柱顶,校正柱顶轴线至竖直位置。
实际安装时,一般是一次把许多根柱子都竖起来,然后进行竖直校正。这时可把两台测角仪器分别安置在纵横轴线的一侧,与轴线成15°以内的方向上,一次校正多根柱子,如图10-30(b)所示。
柱子安装测量的注意事项:①所使用的测角仪器必须严格校正,操作时,应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②校正时,除注意柱子垂直外,还应随时检查柱子中心线是否对准杯口柱列轴线标志。以防柱子安装就位后产生水平位移。③在校正变截面的柱子时,测角仪器必须安置在柱列轴线上,以免产生差错。④在日照下校正柱子的垂直度时,应考虑日照时柱顶向阴面弯曲的影响,为避免此种影响,宜在早晨或阴天校正。
10.5.4.2 吊车梁、吊车轨道和屋架安装测量
(1)吊车梁的安装测量
吊车梁的安装测量主要是保证吊车粱的上、下中心线位置和吊车梁的设计中心线在同一
竖直面内,以及梁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吊车梁的安装测量,首先应检查各立柱牛腿面的标
高,并在吊车梁顶面和粱两端弹出中心线,如图10-31所
示,再依柱列轴线将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到牛腿面上。安
装时使梁端中心线与牛腿面两侧中心线相重合是梁的初
步定位。然后用测角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是根据枝
列轴线用测角仪器在地面上测设出一条与吊车粱中心线
相平行且相距为d(如1. 00m) 的校正轴线,如图10-32 所
示。安置测角仪器亍校正轴线一端点,瞄准另一端点,
固定照谁部,然后抬高望远镜,照准木尺,左右移动吊
车粱,使吊车梁中心线至校正轴线距离一律为d 为止。
(2)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
吊车轨道安装前,要用水准仪检查吊车梁顶面标高,以便放置垫块,吊车轨道按校正过的中心线安装就位后,可将水准尺直接放在轨顶面上进行检测,每隔3m 测一点标高,误差应在3mm 以内。最后用钢尺悬空丈量轨道上对应中心线点的跨距,其误差不得超过±10mm 。
(3)屋架的安装测量
屋架吊装前,用测角仪器或其他方法在柱顶面上测设出屋架定位轴线。在屋架梁端弹出屋架中心线,以便进行定位。屋架吊装就位时,屋架的中心线应对准柱顶面上的定位轴线,允许误差为±5mm 。屋架的垂直度可用锤球或测角仪器进行检查。若用测角仪器检查,方法如下:
①如图10-33 所示,在屋架上安装三把卡尺,一把卡尺安装在屋架上弦中点附近,另外两把分别安装在屋架的两端。自屋架几何中心沿卡尺向外量出一定距离,一般为500mm ,作出标志。
②在地面上,距屋架中线等距处,安置测角仪器,观测三把卡尺的标志是否在同一竖直面内,如果屋架竖向偏差较大,则甩机具校正,最后将屋架固定。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薄腹梁为±5mm ,析架为屋架高的1/250。
10. 6 建筑竣工测量与竣工总图编绘
竣工测量一般在分项工程竣工之后进行,以检验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位置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竣工总图是工业厂区或建筑区的现状图,它随着工程陆续竣工,在竣工测量的基础上相继编绘而成。对某一单体工程来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除隐蔽工程应随时测量、及时整理竣工资料外,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也要及时整理有关竣工资料。一旦工程竣工,完成竣工测量之后,竣工总图也应编绘完成。
竣工总图的作用是:①为建筑工程的改建。扩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②施工过程中,因故变更设计的工程内容,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在竣工总图上,真实地显示工程竣工的现状。③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地下管线工程越来越复杂;工业企业的地下隐蔽工程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检修都要求给出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因此,竣工总图上应精确表示其地下情况,提供准确的坐标和高程。④为与外部连接提供资料。
综上所述,竣工总图要求大比例尺(一般为1:500) 和精确的平面位置、高程。同时,隐蔽工程施工时要求测赞其空间位置,竣工时还要测量地面的相应位置。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分两部分工作:一部分为外业实地测量,称为竣工测量:一部分是根据竣工资料进行编绘,称为竣工总平面图编绘,简称为竣工总图编绘。
10.6.1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以施工期间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进行施测。如原有控制点密度不够使用时,应补测控制点。对于主要建筑物的墙角,地下管线的转折点、窖井中心,道路交叉点,架空管网的转折点、节点及烟囱中心等重要地物点的竣工位置,
应根据控制点采用极
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实测其坐标;对于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地坪、上水管道管顶、下水管道管底、道路变坡点等,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一般地物。地貌则按地形图要求进行测绘。
10.6.2 竣工总图编绘
竣工总平面图编绘的依据是:设计总平面图、单位工程平面图、纵横断面图和施工放线资料、施工检查测量及竣工测量资料、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
竣工总平面图应包括测量控制点、厂房、辅助设施、生活福利设施、架空与地下管线、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和高程,以及厂区净空地带和尚未兴建区域的地物、地貌等内容。
竣工总平面图编绘应在总平面图基础上,利用AutoCAD 技术进行。
根据竣工测量资料或施工检查测量资料编绘: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每一个单位工程完成后,应该进行竣工测量,井提出该工程的竣工测量成果。凡有竣工测量资料的工程,若竣工测量成果与设计值之差不超过定位容许误差,则按设计值编绘,否则应按竣工测量资料编绘。对于厂房应
使用黑色绘出该工程的竣工位置,井应在图上注上工程名称、坐标和高程及有关说明。对于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应用不同颜色绘出其中心位置,注明转折点及井位的坐标、高程等。
现场实测:对于直接在现场指定位置进行施工的工程,以固定地物定位施工的工程,多次变更设计而无法查对的工程,竣工现场的竖向布置、围墙和绿化情况,施工后尚保留的大型临时设施以及竣工后的地貌情况,都应依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实测,并加以补充。
对于大型企业和较复杂的工程,如将厂区地上、地下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都绘在一张总平面图上. 将会导致图面内容太多、线条密集、不易辨识。为了使图面清晰醒目、便于使用,可根据工程的密集与复杂程度,按工程性质分别编绘竣工总平面图,如综合竣工总平面图,工业管线竣工农平面图,分类管道竣工总平面图及厂区铁路,道路竣工总平面图等。
10-1 建筑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10-2 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有哪几种?
10-3 简述建筑风格网的测设方法。
10-4 如何进行民用建筑物定位?
10-5 如图10-34已绘出拟建建筑物与既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墙厚37cm ,轴线偏里),简述拟建建筑物测设方法和步骤。
10-6 已知某厂车间相对两角的坐标为:x 1=8551.00m,y 1=4332.00m;x 2=8486.00m,y 2=4440.00m。放样时估计开挖范围,拟将矩形控制网设置在厂房角点以外6m 处,如图10-35所示。计算厂房控制网四角点A 、B 、C 、D 的坐标值。
10-7龙门板和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10-8 试述厂房柱列轴线测设及柱基础定位放线方法。 10-9 简述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时轴线投测方法。 10-10 简述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时高程传递方法。
范文三:工程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书电子版
测量学实验与实习
指导书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8年7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与实习须知 . .......................................................................................................... 1
实验与实习规定 . ...................................................................................................................... 1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 .......................................................................................... 1 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 .............................................................................................................. 3 第二部分 测量实验 . ...................................................................................................................... 4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 .............................................................................................. 4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 ........................................................................................................ 6 实验三 四等水准测量 . ........................................................................................................ 7 实验四 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 ................................................................................................ 9 实验五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 .......................................................................................... 12 实验六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 .............................................................................................. 14 实验七 全圆法观测水平角 . .............................................................................................. 16 实验八 竖直角观测与指标差的检校 . .............................................................................. 18 实验九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 20 实验十 经纬仪和半圆仪联合测图 . .................................................................................. 22 实验十一 建筑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 . .............................................................................. 23 实验十二 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 .................................................................................. 25 实验十三 导线测量 . .......................................................................................................... 26 实验十四 全站仪的使用 . .................................................................................................. 29 第三部分 测量实习 . .................................................................................................................. 42
第一部分 实验与实习须知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实验与实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专业理论或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对测量实验与实习必须予以重视。
本部分内容包括:实验与实习的一般规定,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这些都是进行使用与实习的必备知识。
实验与实习规定
1、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系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或实习应在规定的实践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观测和记录,应客观、诚实。养成忠于实验数据的良好职业道德,绝对禁止为完成任务而凑数、改数及伪造数据。
6、应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书本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并提交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记录。
7、在实验中,应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场地周围的环境,组员应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各司其职、紧张有序。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 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指定地点,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在领取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所需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 否齐全,背带、提手是否牢固,脚架等是否完好,等等。如有缺损,应当场补领或更换。
3、搬运前,必须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搬运时,应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领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或实习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归还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 仪器的安装
1、在三脚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钱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 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
2、打开仪器箱之后,先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从箱中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拧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三、 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拨动或行 人、车辆碰撞,严禁任何人在仪器附近打闹。
2、仪器镜头上的灰尘,可以用仪器箱中的软毛刷或镜头纸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以免损坏镜头上的药膜。观测结束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严禁强行拧转仪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4、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应使用中间一段,不要旋到顶端。操作仪器时,手感要轻而适度,严禁粗暴操作。
5、在阳光下观测,应撑伞防晒,雨天应禁止观测。
6、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四、 仪器的搬迁
1、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之后再搬。 2、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行,其方法是:先取下垂球,检查并旋紧仪器的连接螺旋,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经纬仪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物镜向后);在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于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抗仪器及携带仪器跑动。
3、搬迁时,观测员负责携带仪器,小组其他人员负责清点仪器附件、工具及其它测站物品,并携带搬迁。
五、 仪器的装箱
1、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套上物 镜盖,松开制动螺旋。
2、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脚螺旋调至较低并大致同高,然后一手扶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3、仪器装箱时,应使其就位正确,确认放妥后,在适度拧紧制动螺旋,而后盖箱上锁。合不上箱盖,应重放,严禁强压箱盖。
4、清点仪器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六、 测量工具的使用
1、使用皮尺、纤维尺时,应均匀用力拉伸。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引张提 起,不得沿地面拖行。卷入时,应擦净,切忌扭转卷入。
2、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划和漆皮;不用时安放稳妥,切忌直立时倒下。各种标尺、花杆均不得做棍棒使用。
3、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得受潮及施以重压。
4、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应用完既收,防止遗失。
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测量手簿是外业观测成果的记录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测量手簿上记录或计算时,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在测量手簿上书写之前,应先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应准备好2H 或3H 铅笔,并按标准削好。
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复诵回报以资检核,并随时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
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齐全。字体高度一般占格高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1500,度盘读数93°04′00″中的“0” )均不能省略。
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例如角度测量时,秒级数字出错,则应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站;钢尺量距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尺段。
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横格尺比齐,自左下至右上用细线划去错误的数字(保持原数字清晰可辨),并自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不得涂擦已记录的数据,不得描改已写好的数据,禁止“连环改”,例如:水准测量中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读数,量距中的往、返测等,均不能同时更改。
7、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果废去(报废成果应用横格尺比齐,按整个记录表格自左下角至右上角用细线划去)后,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8、随着观测读数,必须即时完成相应的计算和检核;一待测站观测结束,当场完成测站的计算和检核。不得只记不算,测站测完后再算;禁止只记不算,事后补算。
9、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10、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凑整。
11、应该保护测量手簿的整洁,严禁在手簿上书写无关的内容,更不得丢失手簿。
第二部分 测量实验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读数及记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脚架1副、水准尺1吧、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仪器的安置
首先安放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把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再从箱中取 出仪器,放上架头,用连接螺旋拧紧。 2、仪器的认识
对照书本中的DS 3型水准仪图,找到各个部件,并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水准仪的使用 (1) 粗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均匀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 准气泡向中间移动;再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拧另一只脚螺旋,是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重复上述步骤。(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 瞄准
①把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调焦至无穷远,再进行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
②通过望远镜上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③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
④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一侧靠近十字丝纵丝,注意消除视差。 (3) 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左右符合。 (4) 读数
用十字丝中丝(横丝)读数,对于倒像望远镜的仪器,从上往下读,估读 到毫米。 (5) 记录
四、思考题
1、什么叫视准轴?什么叫水准轴?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在瞄准水准尺读数之前必须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什么叫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查它是否存在?怎样消除? 3、“附合水准气泡居中,视准轴就水平”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一、目的要求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三脚架1副,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选择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或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 3、先读后视读数a 1,再读前视读数b 1, 当场计算高差h 1。 4、依次推进测出h 2,h 3??。
5、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改正数写在下表高差栏内右上角,然后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四、限差
f h ≤±mm ), n 为测站数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五、思考题
1、什么叫转点?为什么转点要用尺垫,如何正确使用尺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三脚架1副,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或6个测站为宜。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
3、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要求,记录完毕随即计算,符合各项限差后方可迁站。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它各站。
5、施测完毕后,计算闭合差、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高程。
四、思考题
1、四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其目的是什么?
自 点至 点 班级 组次 观测者 记录者
实验四 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一、目的要求
1、弄清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2、掌握DS 3水准仪检验与校正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水准仪1台、脚架1副、水准尺1吧、尺垫1对、卷尺1把、记录板1块、 校正针1根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一般性检验:
安置仪器后,首先检查: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脚螺旋等是否有效,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等。同时了解水准仪各主要轴线及其相互关系。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后,若气泡仍居中,则说明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先稍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紧螺丝,再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然后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到圆水准器在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在刻划圈内为止。最后旋紧固紧螺丝。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以十字丝横丝一端瞄准约20m 出一细小目标点,转动水平微动螺旋,若横丝始终不离开目标点,则说明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小螺丝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略微转动十字丝分划板,使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时横丝不离开目标点。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并旋平护罩。 4、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关系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在平坦地面上选定相距60-80m 的A 、B 两点,放下尺垫立水准尺。先在距A 、B 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A 、B 两点水准尺读数a 1、b 1,求得正确高差h AB =a 1-b 1。再在B 点附近2-3m 处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A 、B 两
'=b 2+h AB 。若a 2'=a 2时,说明点水准尺读数a 2、b 2,求得A 尺上的应有读数a 2
'≠a 2时,应计算i 角,当i >20''时,需要校正。计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若a 2
算i 角的公式为
i =
'-a 2a 2D AB
ρ''
式中:ρ''=206265'',D AB 为A 、B 两点间的距离。
',用校正针拨动水校正: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的中横丝对准正确读数a 2
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到i ≤20''为止。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 仪器编号
整平并转180°后气泡位置 校正后气泡位置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请在下图中给出十字丝横丝与目标的位置关系
检验前位置 检验后位置
4、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校记录
1、为什么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规定的顺序进行检验校正,不能任意颠倒?
2、本实验校正后的残差,在几何水准作业中,对观测高差有什么影响?观测中采用什么措施减弱它们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实验五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J 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测钎2支,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认识仪器
对照实物,找到相应的部件,说明名称及作用。 2、仪器的使用
(1)对中整平(光学对中法) ①安好三脚架。
②装上仪器,旋紧连接螺旋。固定一个架腿,手执另两个脚腿前后左右移动,眼睛从光学对中器中寻找地面标志,让光学对中器视窗中的小圆圈中心对准地面标志中心。然后踩紧三脚架腿。
③粗平:伸缩三脚架的脚腿,使经纬仪基座上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④精平: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相平行,同时均匀相对(或相反)方向旋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将照准部旋转90°,按左手拇指规则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使水准管气泡在任何位置不偏离1格为准。
⑤若对中有偏离,可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平移基座,使之对中后,再旋紧连接螺旋。
⑥精平(同④)。
⑦重复⑤-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瞄准目标
①将望远镜对向明亮背景调焦至无穷远,调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②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用望远镜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测钎),使之位于望远镜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 ③物镜调焦使目标成像清晰。 ④消除视差。
⑤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精确照准目标的下部。
(3)读数
①调整度盘照明镜的位置,使读数窗口亮度适当。 ②调整读数显微镜目镜,使度盘分划线清晰。 ③分清读数窗口,标明H 或-的为水平度盘读数,标明V 或⊥的为垂直度盘读数。度盘分微尺将相当于1°的宽度分为60格,每格对应1′,估读至0.1′(6″)。 四、思考题
1、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2、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相同?测站点与不同高度的两点相连,两连线所夹的角是不是水平角?为什么?
实验六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熟悉DJ 6级经纬仪
2、掌握用DJ 6级经纬仪进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的操作、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6级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测钎2支,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在地面上选定一点C ,再选择A 、B 两点(测钎或高楼上避雷针)。
2、在C 点安置经纬仪,经对中整平,用盘左位置瞄准左目标A ,并用水平度盘变换装置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5′以内的数值。再次瞄准A ,读数a 左,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3、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 ,得读数b 左,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4、计算盘左半测回测得的水平角值:β左=b 左-a 左。
5、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瞄准右目标B ,得读数b 右,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6、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 ,得读数a 右,记下该水平度盘读数。 7、记算盘右半测回测得的水平角值:
β右=b 右-a 右
8、若β左与β右的差值不大于35″,取其平均值作为一个测回的水平角值: β1=(β左+β右)/2
180
9、该角进行第二、三??测回时,应按(ⅰ-1)配置度盘再按2—8步骤
n
得出β1,β2??βn 。
10、若β1,β2??βn 中两两差值不大于24″,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角的观测角值: β=(β1+β2+??+βn )/n 四、思考题
1、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可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手簿
班级: 组次: 时间: 观测:
实验七 全圆法观测水平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全圆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及记录、计算方法。
2、弄清归零、归零差、归零方向值、2C 变化值的概念以及各项限差的规定。 二、仪器、工具
DJ 6型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在指定的地面点O 安置仪器,并在测站周围确定3个以上目标。 2、对中、整平并进行度盘配置。
3、盘左:瞄准起始方向目标读数,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方向目标读数,转回至起始方向仍瞄准目标读数,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4、盘右:瞄准起始方向目标读数,逆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方向目标读数,转回至起始方向仍瞄准目标读数,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5、计算,同一方向两倍视准误差2C =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各方向
1
的平均读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归零后的方向值。
2
6、测完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24″。 四、思考题
1、全圆法中,当方向数超过3个时,为什么要归零?
全圆法观测水平角记录
测站 日期 班 组 仪器 天气 观测者
实验八 竖直角观测与指标差的检校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弄清竖盘与指标及指标水准管之间的关系。 2、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及指标差检校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 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校正针1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竖直角观测
1、在指定地点安置经纬仪,并进行对中、整平。转动望远镜,观测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写出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
2、盘左:瞄准目标,用十字丝中丝切于目标某一部分(如房顶避雷针顶端);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值。
3、盘右:同法观测、记录。
4、计算一测回竖盘指标差及上、下半测回竖直角的平均值。检查各测回指标差互差及竖直角值的互差是否超了(指标差互差在±25”之内;同一目标各测回竖直角互差在±25”之内,超限应重测),计算同一目标各测回垂直角的平均值。 (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对一大致水平的目标,盘左,盘右观测,计算指标差x 。若|x|>2’时,则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 仪器位置不动,仍以盘右瞄准原目标;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原竖盘读数调整到正确读差(即原盘右读数减指标差x );拨动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四、思考题
1、说出望远镜与竖直度盘的关系,竖直度盘与指标的关系,指标与指标水准管的关系。
竖直角观测记录
19
实验九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目的要求
1. 弄清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2. 掌握DJ 6光学经纬仪检验、校正的基本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 6光学经纬仪1台,校正针1根,小螺丝刀1把,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安置仪器,了解经纬仪主要轴线及其相互关系。 2、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的检验校正(LL ⊥VV )。
检验:先大略整平经纬仪,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相平行,用这对脚螺旋使气泡严格居中,然后将仪器旋转180°。若气泡居中,则满足条件;若气泡偏歪超过一格,则需校正。
校正: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校正气泡偏歪格数的一半,其余用脚螺旋定平。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气泡偏歪小于一格为止。
3、十字丝纵丝垂直于望远镜转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以十字丝的纵丝瞄准大致水平方向的一点,使望远镜上下微动,若该点始终在纵丝上移动,则满足要求,若该点明显偏离纵丝,则需校正。
校正:卸下目镜处外罩,松十字丝环的四个固定螺丝,转动十字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再旋紧四个固定螺丝。
4、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CC ⊥HH )。
检验:安置经纬仪后,使望远镜大致水平,盘左瞄准远处的一目标,读得水平度盘读数为α1,纵转望远镜,松开照准部,盘右位置再瞄准同一目标,得水平度盘读数为α2,如果α1与α2相差180°,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盘右时水平度盘读数对准读数M ,
M =
1
(α1+α2±180?)。这时十字丝交点偏离目标点,拨动十字丝左、右两校正螺2
丝,一松一紧,水平移动十字丝分划板座,直至十字丝交点对准目标为止。 5、横轴垂直于纵轴的检验与校正(HH ⊥VV )。
检验:盘左瞄准高处一点P ,制紧照准部,把望远镜转至水平方向,在墙上定出十字丝的交点A 。盘右按照同法定出B 点。若B 与A 重合,则满足要求,若A 与B 不重合,则需要校正。
校正:使十字丝的交点瞄准AB 的中点M ,抬高望远镜,此时高处点P 必偏离十字丝中心,拨动支架一端的校正螺丝,使其增高或降低,直至十字丝中心对准P 点。
由于校正时,一般要拆卸仪器,故只作检验,不做校正。 四、思考题
1、经纬仪的检验主要有哪几项:怎样安排各项检验校正的次序才是正确的? 2、在检验是视准轴与横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瞄准的目标与仪器大致同高?而在检验横轴与竖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瞄准目标的仰角大于30°?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实验十 经纬仪和半圆仪联合测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经纬仪与半圆仪联合测图的程序及方法。 2、练习勾绘等高线。 二、仪器、工具
DJ 6型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塔尺1副,记录板1块,半圆仪1个,图板1块,铅笔、针、小刀、三角板自备。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安置经纬仪
(1)在测站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选择另一已知点作为起始方向(零方向),并配置该方位水平度盘数为0°00′00″。
2、用小针通过量角器刻划中心小孔,把半圆仪固定于图板上的测站点上,并在图上的零方向上划一直线,作为绘图的起始方向。 2、观测、绘图
(1)立尺员在地物点或地形特征点上立尺,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该尺,先读视距、再读中丝读数、读数后,让立尺员跑下一点。接下来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和竖盘读数。
(2)记录计算员应随即记下观测员报出的视距、中丝读数、水平度盘及竖盘读数,计算出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高程。 (3)绘图员应根据观测员报出的水平度盘读数确定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由计算员算出水平距离及高程,用比例尺在图上定出该碎部点,并注记高程。 4、以此类推,绘出其它碎步点,有地形的应根据内插法勾绘等高线。 四、思考题
1、试述经纬仪半圆仪联合测图的原理。
实验十一 建筑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建筑轴线测设的基本方法
2、掌握建筑施工中高程测设的基本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 6型光学经纬仪1台,DS 3水准仪1台,钢尺1把,花杆1杆,水准尺1把,记录板1块,测钎2把。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控制点布设和设计数据
首先在空旷地面选择A 、B 两点,先在地面打下一钢钉,作为A 点,用钢尺丈量一端50.000m 的距离,定出B 点。设A 、B 点的坐标为: X A =100.000m X B =100.000m Y A =100.000m Y B =150.000m 设A 点的高程H A =10.000m 。
设建筑物的某轴线P 1、P 2的坐标高程如下:
X 1=108.360m X 2=108.360m Y 1=105.240m Y 2=125.240m H 1=10.150m H 2=10.150m 2、测设(放样)数据的计算(极坐标法)
P1A
利用公式:α=tg -1?Y 算出αAB 、α
?X
P2
B
AP1
、αBA 、α
BP2
,进而算出φ1、φ2。
利用公式:S =算出D 1、D 2以及S P1P2(检验数据)
3、极坐标法测设轴线点P 1、P 2的平面位置。
(1)于A 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B 点,配置水平度盘为0°00′00″,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为(360°-φ1),用测钎在地面标出该方向,用钢尺以A 点沿该方向丈量水平距离D 1,定下P 1点。 (2)于B 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同法定出P 2点。 (3)用钢尺丈量P 1、P 2间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0mm 。 4、轴线点的高程测设
水准仪安置于A 点,P 1、P 2点大致等于距离处,A 点上立水准尺,读得后视读数a ,根据A 点高程H A ,求得视线高程H i Hi =H A +a 则 P1、P 2点上水准尺应有读数为:
b= Hi -H P
将水准尺紧贴P 点木桩上下移动,当前视读数为b 时,沿尺底面在木桩上画线,即为测设的高程。 四、思考题
1、按本实验的放样问题,假设只有两台经纬仪或只有两把钢尺,应如何放样?
实验十二 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一、目的要求
1、练习测设已知高程点的方法。 2、练习测设设计坡度线。 二、仪器、工具
DJ 6型光学经纬仪1台,DS 3水准仪1台,水准尺1杆,木桩6个,皮尺1把。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测设设计高程H 设
(1)设欲测设高程点的附近有一临时水准垫A ,高程为H A ,于欲测设点B 处打一木桩。
(2)于AB 间安置水准仪,后视A 点上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A ,视线高为: H i =H A +a (3)前尺读数应为:
b= Hi -H 设
(4)于B 点立尺,紧贴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水准尺,当横丝对准读数b 时,在木桩侧面画出尺底线,即为测设为的高程H 设。 2、测设设计坡度线
欲从A 至B 测设距离D 为40m ,坡度为-3°的坡度线,规定每隔10m 打一木桩。
(1)从A 点开始,沿AB 方向量距,打桩并依次编号。
(2)设起始点A 位于坡度线上,其高程H A ,安置经纬仪于A 点,量取仪器高i 。
(3)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水准尺,调节望远镜,使视线倾角为-3°。
(4)依次立尺于各桩顶,将木桩一点点逐步打入土中,待尺上读数恰为i 时,桩顶即位于设计的坡度线上。 四、思考题
1、如果用水准仪测设已知坡度线,该如何测设?
实验十三 导线测量
一、目的要求
1. 学习导线测量的方法 2. 掌握闭合导线计算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DJ 6型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副,钢尺1把,测钎2根,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 选择一条四至六条边的闭合导线
2. 水平角观测,在各导线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测出每个连接角(内角),各测两测回,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测回间互差不超过±24”。 3. 水平距离丈量,用钢尺往、返丈量导线边长,读至毫米,平均值取至厘米,同一边往、返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 4. 计算
(1) 导线角度闭合差 f β=∑β-(n -2)?18?0
限差±n 为测
角数。
(2) 导线各边方位角计算 α后=α前+β±180?
(3) 导线坐标增量计算 ?X =D ?cos α ?Y =D ?s i n α (4)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
f s =
K =
f s 1
< d="">
1、进行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通常是怎样进行的?
距离丈量记录手簿
班级 组次 时间 观测
导线坐标计算表 专业: 组别: 姓名:
28
实验十四 全站仪的使用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全站仪的操作 2、练习全站仪的设置
3、掌握全站仪碎部测量的方法 二、仪器工具
南方NTS-662全站仪1台、三脚架1副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基本结构:
2、操作界面
(1)对中整平仪器后开机,在主界面按F2进入测量模式,如下图:
上图表示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都在测量模式下。
(2)按如下步骤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见下图) :
①照准第一个目标A 。
②设置目标A 的水平角读数为0°00′00″。 在上图中按F4(置零),进入以下界面
再按F6(设置),得到如下界面:
③照准第二个目标B ,仪器显示目标B 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如下图:
4、距离测量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如下图):
①照准棱镜中心后,按F1(斜距)或F2(平距)。 ②测距过程中显示如下图:
③测距结果显示如下图:
4、坐标测量(碎部测量) (1)基本原理
(2)设置仪器高、棱镜高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如下图):
①在上图中按F3(坐标) 键进入以下界面:
②在上图中按F6进入第二页,再按F2(高程)键进入如下图界面:
③在上图界面中输入数据后按【ENT 】,显示返回坐标测量模式界面。
(3)设置测站点坐标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如下图):
①在上图界面中按F3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②在上图中按F6进入第二页,再按F5(设置)键进入如下图界面:
③在上图界面中输入数据后按【ENT 】,显示返回坐标测量模式界面。 ④坐标测量开始:
(4)设定方位
设定方位有两种方法:
【1】直接在角度测量模式中设置水平角为现在的方位角
【2】利用另一已知坐标点来定方位:在坐标模式下按F6进入第二页,再按F5进入设置,按界面提示操作即可。
(5)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开始测量,在坐标模式下按F5平距即可测出待测点的坐标。
四、思考题
第三部分 测量实习
一、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
1、实习动员
由指导教师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情况,提出实习任务和计划,宣布实习组织机构、分组名单、实习纪律,说明仪器工具借领办法和损耗赔偿规定,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实习组织
每组5-6人,一个班分为6-8个组,每组选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全部实习安排。
3、每组配备的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1台(配脚架),水准仪1台(配脚架),平板仪1台(配脚架),钢尺1把,皮尺1把,水准尺1对,尺垫2个,花杆1根,测钎2根,记录板1块,背包1个,比例尺1把,测图量角器1个,三角板1副,木桩若干,油漆1小瓶,毛笔若干,聚酯薄膜1张,图式1本,有关记录手簿,胶带纸。各组自备计算器。
5、实习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组员之间应团结合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书第一部分《实验与实习须知》中的有关规定。
(3)每天出测前和收工时都应清点仪器工具,检查是否带齐或遗失。每天晚上应检查当天外业观测数据并进行内业计算。每一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归还仪器工具,整理成果资料。
(4)严格遵守实习纪律。病假需医院证明,事假应经教师批准;禁止下水游泳,
严禁在外宿夜,搞好群众关系,爱护花木、农作物和公共财产,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
二、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1、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平面控制测量
①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的测区进行踏勘,熟悉测区施测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选点方案。选点的密度,应能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相邻点距离在40-70m 左右,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控制点的位置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点位确定后,作上记号,并编号。
②水平角观测
在每个控制点上用DJ 6光学经纬仪观测1-2测回,精度要求参见实验十三。 ③边长测量
导线的边长用钢尺往返丈量,在平坦地区边长相对较差的限差为1/3000,困难地区可放到1/2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1/2000。
④平面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2)高程控制测量
①四等水准测量
用DS 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各站采用双面尺法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有关技术指标参见实验三。
②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3)碎部测量
①展点
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展绘到图上,要求控制点间的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不超过0.3mm 。
②测图
测绘方法可用经纬仪配合半圆仪测图法,具体要求参见实验十。
跑尺选点方法可由近及远,再由远到近,所有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都应立尺。所有地形地物应在测站上现场绘制完成。
(4)地形图整饰
按照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用铅笔对原图进行整饰,整饰的一般顺序为:内图廓线、控制点、独立地物、主要地物、次要地物、高程注记、等高线、植被、名称注记、外图廓线及图廓外注记等。要求达到真实、准确、清晰、美观。
(5)测设
由教师在每组实测的地形图上设计轴线和高程,然后由每组算出各个组的放样数据,放养在实地上,最终由教师检核。
三、实习成果整理、技术总结和考核工作
1、实习成果的整理
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外业观测数据必须记在手簿(或规定的表格)上,内业计算也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全部实习结束后,应对成果资料进行整理编号。
小组应交资料:①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外业原始记录
②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计算成果
③1:1000或1:500地形图
④放养数据、计算成果(或线路纵、横断面图)
⑤实习报告书(小组每人一份)
2、实习报告的编写
格式和内容如下:
①封面:实习名称、地点、起讫日期、班组、编写人及指导教师姓名 ②目录
③前言:说明实习的目的、任务、过程
④实习内容:叙述测量次序、方法、精度要求、计算成果及示意图等
⑤实习体会:介绍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
3、实习成绩的考核
(1)、实习表现:实习中的出勤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本组中所起到的作用的大小。
(2)、成果质量:外业记录是否附合规范,内业计算是否清楚整洁,地形图是否准确美观,实习报告编写情况。
(3)技能考核:对测量实习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行考核。
(4)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范文四:有关工程测量的中国图书商报电子版图书
有关工程测量的中国图书商报电子版图书 有关工程测量的中国图书商报电子版图书 2011年07月11日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关闭 有关工程测量的中国图书商报电子版图书 2011-07-11 23:07:30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最新动向及新理念的文章便于读者开阔视野的英文、开拓思路。 本书的出版一本书要多少钱得到各方人士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们对各位作者和撰稿人以及支持本书编辑、出版的各方人士致以最致以衷心的感谢谢意。 自动化领域的著名导师周寸草春晖教授特为本书题词在此对周老师致以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意。 由于时间匆促难免有白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提出意见以便再版人时补正。 子电压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频率特性测试仪、晶体管 众人拾柴火焰高 欢迎大家一起来建设论坛 中外合资大、中、小型项目大量涌现相关的文章丰富多彩限于篇幅只能优中选精撷取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本书还特邀著名教授、专家撰写了有关 章节的例题课堂实验指导书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检定方法6”级、2”级光学经纬仪
于Based on计算机的仪器。 以下资料均为清晰电子版有需要的可以去和S3级水准
中国煤炭论坛w w w.p d f 8.c n免费下载 以上资料均为清晰电子版有需要的可以去中国煤炭论坛w w w.p d f 8.c n免费下载 仪的检修、调整几种系列的光电测距仪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使用操作方法以及光电测距仪部 一、典型对象自动化系统剖析及DCS的应用 压力容器化工工艺7 wamp T1 m T d3 压力容器化工工艺 R: f. j O n2
C a8 K4 _ 压力容器化工工艺quot a l5 F: U j 3 l m9 f 误差压力容器化工工艺 d
来源、性质、影响规律及减小其影响的措施仪器主要技术性能及精度的检测方法、数据处理方 五、防爆、防雷、防静电和接地措施 我也在找上面的几本书 希望有的朋友能够分享 为主并汲取了自控仪表安装工程的新 为依据将自控仪表工程所辖的22个分项工程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以实用施工 为加强《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光电大地测量仪器方面的检测、检修 特性图示仪、万用电桥、Q表等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逻辑分析仪基 特性测试仪扫频仪、网络分析仪、逻辑分析仪、虚拟仪器等。 特别提示请勿使用软件下载避免财富化工币锐减 四、SIS和ESD安全仪表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 术初学者作为系统学习和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原理与使用方法的自学教材 三、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hg .net z Y g/ Z 4 s
如果您对这个信息不满意您可以 全书共四篇。第一篇信号发生器介绍低频高频、脉冲、合成、函数等类信号发生器第二篇CRT显示仪器介绍通用示波器、取样示波器、扫频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和频谱分析仪等第三篇数字式仪器介绍电子计数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繁用表等第四篇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简人介绍微处理器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和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知识。全书以三大类通用电子仪器为主干论述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专用电路并选择典型仪器整机电路进行分析着重阐明物理概念并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数据。 全书共分五章其内容包括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通信测试仪器、光电测试仪器、骄傲西网络www.jaoixu.com自动测试系统、基础/通用测量仪器五大部分覆盖了几乎全部的电子仪器。 七、智能阀门定位器、控制阀调节阀及耗气量确定 你以为是武功秘籍屁我搞工艺实际解决仪控并提出理论再发表论文随编找本仪表书西西当然代表性鸡优秀点更好结合实际翻烂就成高手料. 难求的几本自控设计和工程珍惜书籍 以下书籍很多朋友在寻找的确也非常实用希望有以下书籍的朋友提供些下载信息大家伙将非常感谢 那位好心人弄个电子版的来看看嘛
六、合作设计和设计体制改革 d3 quot m k5 5 L3 C/ iquot Hquot w2 e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上看到的谢谢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为了帮助读者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书中对重点内容 矿业工程采矿、矿建、地质、安全、测量、机电超清电子版图书尽在中国煤炭论坛 矿企业、科研单位、国防部门的广大科技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科技人员及测绘工作者参考。 距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成果处理方法论述了光电大地测量仪器的主要 进行了加粗标注。另外每章都设有习题并附有答案以帮助读者检查学习 及操作技能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的内容包括《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各章的思考题、部分 化工技术论坛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W. wquot L Z6 u5 u 化工技术论坛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K - A7 O2 G: g 该书可供广大科技人员和部队官兵选用电子仪器时参考。 分项目检测结果和PC—1500平差计算程序。 电话010-52200996 周一至 周六 8:00-19:00 第一章路桥工程施工组织有关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路桥工程常用字母与符号 第一章路桥工程常用材料基本性质和计算系数 第一章路桥工程爆破安全技术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土方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土方工程冬期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桥梁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施工资料 第一章 路桥工程施工测量通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路面工程施工基础数据资料 第一章 路基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涵洞地基土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钢筋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一章 钢结构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一章 吊用工具设备常用数据资料
路桥工程常用符号、计量单位及公式 第一章 爆破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一篇
第五章 潭凝土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五章 桥隧测量常用数据资料 第五章 沥青材料常用数据资料 第五章 块料路面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五章 钢桥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五章 钢筋及预应力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 第五篇 路桥工程测量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四章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四章模板、拱架及及支架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 第四章路桥工程危险货物分类、包装和运输标志 第四章路桥工程防火与用电安全技术数据资料 第四章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 第四章 隧道工程施工计算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四章 竖曲线测量常用数据资料 第四章 木材和竹材常用数据资料 第四章 路面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四章 构件运输与吊装工程施工计算、 第四篇 路桥工程技术标准常用数据资料 第十章 物位仪表安装工程 E9 d w9 E Q _4 K2 W 第十一章 调节阀、执行机构和电磁阀安装工教科目录网www.jiaokm.com程 第十一篇 桥梁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十五章 仪表支架、汇线槽、桥架制作安装工程 第十五篇 路桥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资料 第十四章 仪表供液系统安装工程 第十四篇 路桥工程冬期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十三章 仪表供气系统安装工程 第十三篇 路桥工程施工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十篇构件运输与吊装工程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十六章 电线缆保护管敷设工程 第十六篇 路桥工程安全技术常用数据资料 第十九章 消防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第十二篇 涵隧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十八章 防爆和接地系统安装工程 第三章路桥工程起重安全技术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章路桥工程常用公式及数据 第三章混凝土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三章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 第三章 预制构件移运及堆放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常用数 第三章 压实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章 网络计划与计算 第三章 曲线测量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三章 基础工程
施工常用数据 第三章 涵洞工程施工计算 第三章 钢木结构工程施工计算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章 钢材常用数据资料 第三篇 路桥工程材料常用数据资料 第七章’钻孔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七章 温度、湿度仪表安装工程 第七章 路桥工程专用材料常用数据资料 第七章 劲性骨架拱桥施工计算 第七篇 路面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六章路桥工程施工测量计算 第六章、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六章 仪表盘箱、操作台安装工程 第六章 橡胶制品常用数据资料 第六章 桥梁架设安装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六章 桥梁工程质量检测数据资料 第六章 路面排水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六篇 路基基础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九篇 钢木结构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二章路桥工程架空线路与管线安全技术资料 第二章路桥工程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第二章路桥工程测量设备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桩工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砖石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运搬起吊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水泥、砂、石类材料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桥涵工程技术标准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木结构工
模板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二章 路桥工程施工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程施工组织设计计算 第二章 路面基层施工常用数据资料及计算 第二章 路面工程质量检测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路基施工常用数据资料与计算 第二章 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章 沉入桩与灌注桩常用数据资料 第二十一章 仪表脱脂和防护工程 第二篇 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常用数据资料 第八章 悬索桥工程
钢筋、模板与混凝土工施工计算 第八章 公路养护施工机械常用数据资料 第八篇
程施工常用数据 等均存在欺骗行为?价格低廉、内容里留有电话的要谨慎 标签 类别 的要求并注意介绍新型的电子测量仪器产品。 础知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电子电压表、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元件 测量仪器教学基本要求》而修订。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了解航空摄影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考虑到绝大部分院校的测量学课程教学时数有限3G速游戏网www.3gsu.com一般很少安排时间在课堂上讲授这些内容故本书将航空摄影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的.PDF文化放置在光盘“附录CD”路径下。 测量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提供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参数测试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灯追治鲆恰?德?不过好多宝贵的参考书都不再出版了 表、信号发生器、电子电压表、示波器、频率计和扫频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编者按《工程自动化设计应用手册》这本书意在集优秀自动化工程专家智慧的闪光点汇几十年自控工程问题的经验集解决自控工程问题的knowhow诀窍。以供广大自控人员参考借鉴特别是广大自控工程设计和现场人员在解决工程问题时能很快找到合适依据和例案从而提高自控工程水平缩短考虑问题的时间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手册选取文章的特点是能代表时代水平的实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能巧妙构思因果关系的工程上能启发思维的。这是一本在自控工程和工程设计上新颖的应用手册。 “石油化工自动化”和“医药工程设计”均是我国几十年来颇有影响的刊物因此本手册内容大部分选自“石油化工自动化”和“医药工程设计”二本期刊上最近20年以来刊登过的文章部分为特约稿件。包括自控工程设计考虑的各个方面有现场总线、DCS、PLC、SIS、ESD、控制阀、流量、物位、温度、分析仪表及防爆、接地、防雷等本
书内容力求先进、实用、分类编排便于查阅。 20年来自控技术和自动化装备飞速发展引进的、国内的、 本书注意扩宽知识面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加强实践环节 本书主要内容有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电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的基本原则和通用方法重点介绍和分析测量仪器的准确度、重复性、响应特性、灵敏度、分辨力、稳定性、漂移响应时间等特性的评定方法。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常用数字通信测量仪器的功能、用途、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操作使用方法及使用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涉及通用数字通信测量仪器、无线通信测量仪器、光纤通信测量仪器、数字/数据传输测试仪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测试仪器、数字移动通信测量仪器、综合测试与自动测试系统等。 本书在选材上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内容非常丰富、使用面广 本书以培养学生电子测量基本技术和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介绍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电压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元件参数测量仪器、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等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书以电子仪器为线索安排各章内容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电压表、信号源、示波器、 电子计数器、扫频仪、频谱分析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万用电桥、高频Q表、逻辑分析仪、数字 存储示波器等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本书在分析电子仪器基本原理时与测量技术紧密结合 根据基本电参量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和派生电参量波形、增益、频响、调制、失真、 频谱等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阐述各种功能的电子测量仪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内容包括基 本书为中等专业学校无线电技术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高等学校电子测量类专业师生及从事生产和使用电子仪器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测量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也可供从事光、电大地测量仪器研究、生产的 本书是一本以公路行业技术人员为主面向建设行业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劳动管理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掌握?驮擞孟冉测量仪器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高校教材《光电大地测量仪器学》的配套教材。 本书是测量工程专业师生必备的教 本书起点低、通俗易懂内容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适合电子技 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是一本具有工程技术特点的实用教科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及各级通信部门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通信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就工程振动测量仪器和工程振动有关的实验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叙述。全书共分18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振仪基本理论与工程测量振有关的各种激振设备工程测振仪的校准工程振动测量中的实验技术。本收侧重于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低频或超低频振动测量仪器和实验技术。 本书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测量仪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在分析电子仪器基本原理时与测量技术紧密结合根据基本电参量和派生电参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阐术各种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基本原理、技术性能和应用。第10章对智能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各类电子仪器的基本知识、用途详细说明了相关技术指标的含义以及选用原则、使用要点列出了国内相应产品的主要型号、技术指标、生产单位以及国外相关仪器的参考资料。这是一本集知识、应用、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指南也是一本供用户了解、选用电子仪器的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集光学和光电大地测量仪器于一册系统地阐述了光学经纬仪、水准仪和中、短程光电测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 本书
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电子测量基础知识指针万用表、数字万用 本书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 本书分?、?两册。 本书分?、?两册。 本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编写时注重实用性避免复杂的 本书编写思路清晰在讲述概念原理之后各章专门用一节介绍应用给出各种应用实例。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文句流畅、通俗易懂且每章前面的学习导引章末配置小结与习题利于教学便于自学。本书除作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外亦可供从呈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和计量测试人员参考。 本书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作为测量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 安装企业的施工队长、工长、班组长、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及仪表工使用。本书是企业各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编制自控仪表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准备技术交流控制工程质量制订安全措施和组织自控仪表安装工技术培训的重要 安装工程分项施工工艺手册第七分册自控仪表工程 .hg .net- e2 5 E/ hamp I9 C1 Bquot 哎呀真是不好找啊我在成都跑了几个大书店都没有这几本书哦那位好心人弄个电子版的来看看嘛 也适合大中专院校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作为学习辅助书使用。 也是指导自控仪表工程施工的主要参照依据。 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 《自控常用器件材料手册》 上、下册 《现代工程测量仪器应用手册》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介绍了近十多年出现的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包括数字水准仪、光电测距仪电手经纬?侨 疽峭勇菥 骋且约癎PS定位系统等在内的新型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技术性能、使用方法、检技方法以及常见的仪器维修知识。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应用》以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现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电子测量仪器及其应用》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测量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子电压表、电子计数器、频域测量、常用元器件测量、数据域测量、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技术等。 《电子测量仪器》是CEAC认证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联合推出。《电子测量仪器》参照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成果之一——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双证课程”培养方案及教育部颁布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同时参考了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新机具、施工作业条件、操作工艺、工程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等。 Copyright 蔚蓝网上书店 2000-2011 wl.cn All Rights Reserved 预付定金、加Q详聊、邮寄交易 难求的几本自控设计和工程珍惜书籍 矿业工程采矿、矿建、地质、安全、测量、机电超清电子版图书尽 测量仪器 排列方式 : h u9 c: k3 / 1 m/ - f2 P3 k5 Y化工技术论坛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9 S E c R U化工技术论坛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7 e7 E1 Y: : o
压力容器化工工艺 6、《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及其新进展》 67、《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64、《矿山地下工程渗漏水的防治》 6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61、《采矿AutoCAD2006入门与提高》 60、《Excel与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57、《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煤矿输电线路工》 56、《煤炭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上册》 53、《露天采矿优化理论与实践》 51、《矿山机械优化设计建模与实践》 49、《采矿设计手册》2003
年版上册 48、《采矿设计手册》2003年版上册 47、《采矿设计手册》2003年版上册 46、《综采放顶煤的发展与创新》 42、《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 40、《现代矿山电工常用技术手册》 35、《软岩巷道锚喷支护理论与实践》 34、《煤炭建设井巷工程辅助费基础定额》 33、《煤炭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下册》 32、《煤炭建设井巷工程基础定额》 31、.
范文五:渠化工程电子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时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现代交通运输共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由于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各尽其用,形成一个综合运输体系。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现代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相当重视内河航运的建设,水运比较发达。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其货物周转量仅次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运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1.内河水道的建设可以密切结合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综合开发
综合利用水利资源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许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为水运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只要注重通航建筑物和航道的建设,兴建水利工程对内河航运事业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内河航道的建设都是尽可能结合灌溉、防洪、供水、发电、渔业等方面综合进行的,因此,水运建设也可以取得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2.水运的运输能力(即航道的通过能力)比较高
一条单线铁路的年运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而一条通航河流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可以说几乎是不受限制的,如德国莱茵河1970年年运量就相当于20条铁路年运量。
3.水运的运输成本低
据以往调查,我国铁路平均运输成本比内河航运高5%。在国外,水运的运输成本一般仅为铁路的1/3~1/2,为公路的1/10~1/5。水运运输成本低的原因:
(1)船舶的航行阻力小,因此在一定的航速下,利用水运运输货物所消耗的动力和燃料比其它运输方式低;
(2)航道建设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较铁路或公路少。建设年通过能力100万吨的航道投资仅相当于铁路的1/10,公路的1/4~1/3。在运输工具制造方面,水运也比较经济,每一载重吨船的造价一般为铁路车辆的1/6~1/5,而且每一载重吨铁路车辆所需的钢材超出船舶1倍以上;
(3)船舶的载重量大,而且自重所占的比重较小。目前国外大型船舶的载重量一般为4~5万吨,最高可达40万吨,这相当于几列火车或数千辆汽车的载重量。在整个载重量中,船舶自重仅占7.5%~28%,而铁路车辆的自重却相当于它的载重量的40%~60%。
4.由于河流的分布面广,使水运便于实行大、中、小结合及长短途运输的结合
船舶能装载各种类型的货物,特别是大宗散货、石油以及危险物资等。在同一条航道上,既可行驶大型船舶,为重要的工业建设生产服务,也可以行驶小型船舶,为短途运输,
集散物资和农业生产服务。
此外,水运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也起重要作用,是打不烂、炸不垮的交通运输线。水运对环境的污染(噪声、振动、尘垢和散发有害物等)较公路和铁路运输为少。
但应指出,目前我国水运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航道地形、船舶技术和营运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对于货物运输来说,商务速度比技术速度更重要,所谓商务速度是指货物由交运到交付的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铁路的商务速度较技术速度低得多,而水运的商务速度仅略低于技术速度。因此,从商务速度来看,铁路运输的商务速度虽大于水运,但两者的差别不如技术速度那么大。因此水运一般适用于运量大而对运期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其次,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有些地区不像汽车、火车那样,可以常年不分昼夜进行不间断地运输。此外,在建成四通八达的航道网以前,水系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的连续性差,有时需转驳倒载,甚至造成货损货差等。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在提高水运的连续性和加快运输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营运管理水平,水运的缺点会逐渐被克服,其优越性就会更充分显示出来。
第二节 我国航道建设状况
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运能大等比较优势。加速发展内河水运,可有效缓解流域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和大宗物资陆路运输压力,对节约使用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加快发展内河水运,符合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实现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内河水运发展问题,自“九五”以来,中央建立了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4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Ⅳ级及以上航道15455公里,约占12.5%,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Ⅲ级及以上航道8687公里,约占7.0%。全国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万余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5个。2006年,全国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11.61亿吨;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40亿吨,旅客吞吐量1.28亿人次。
内河航道、港口是内河水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内河航道提供基础的运输条件,内河港口依托于内河航道,是实现运输的枢纽或节点,二者互为依存和补充、相互促进。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高等级航
道少,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专业化泊位少,运输船舶吨位小。同时,内河水运开发涉及不同行业和区域,协调难度大。特别是与国外内河水运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内河水运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河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上对内河航道与港口的投入太少,大多数航道处于自然状态,不少碍航河段未经系统治理,堵航、碍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内河水运优势的充分发挥;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短、数量少、未成网,主要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虽然数量不少,但成规模的港口很少,无论是规模、服务能力,还是机械化水平、码头等级,总体上都比较落后,作为运输上的枢纽作用不突出。三是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较小,仅为229吨,与国外发达国家平均吨位1000多吨相比差距较大,运输的低成本优势还没有很好地发挥。
为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指导内河水运健康发展,满足客货运量不断增长发展趋势,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交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组织编制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规划》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进行的布局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已由行业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决心,《规划》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指导我国内河水运建设和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运资源,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有利于促进内河水运跨越式发展和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规划》的批复和实施,将对我国内河水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的实施期为2007-2020年。《规划》将全国内河航道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高等级航道和其它等级航道;将全国内河港口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布局方案是:
在水运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及其它水系,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简称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布局,构成我国各主要水系以通航千吨级及以上船舶的航道为骨干的航道网络,规划内河高等级航道约1.9万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15%),其中Ⅲ级及以上航道14300公里,Ⅳ级航道4800公里,分别占75%和25%。高等级航道有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赣江,信江,合裕线,淮河,沙颍河,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黑龙江,松花江,闽江。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规划布局方案是:
形成由28个内河港口组成、以区域主要城市对外辐射的主要港口体系,包括泸州港、重庆港、宜昌港、荆州港、武汉港、黄石港、长沙港、岳阳港、南昌港、九江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合肥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济宁港、徐州港、无锡港、杭州港、蚌埠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哈尔滨港、佳木斯港。
第三节 河流渠化在现代化航道建设中的作用
一个现代化的内河航道网主要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航道成网,四通八达:凡具备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的区域应该重视航道的开发,按照统一规划的标准做到多个水系相通,干支相通,江河湖海相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增加通航里程。航道网的布局要与工农业的布局和国防建设相适应,做到与工业区和消费中心相联系,充分发挥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2.全面规划,统一标准:所谓统一标准就是根据近期和远期船型船队,航行条件,运输状况及建设费用等因素,将航道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定相应的航道尺度和通航建筑物的尺度。统一标准对于建设现代化内河航道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统一了船型和航道标准,船舶才能直航到各个货流据点,减少中转倒载,降低运输成本,使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统筹安排,综合利用:综台利用水资源是建设现代化内河航道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开发和建设航道时,要统筹全局,全面安排,不仅要考虑水运的要求,而且应尽可能满足发电、防洪、灌溉、城镇供水、渔业,木材浮运以及旅游等部门的需要,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更新设施,科学管理:航道及通航建筑物设施的现代化,营运管理的科学化是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的一项重要要求。
在建设现代化的内河航道网中,通常采用航道整治、疏浚和渠化等工程措施来改善天然河流的航行条件,并开挖运河以沟通不同水系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河流渠化是增强航道水深,改善航行条件最有效的一种工程措施。
河流渠化是在天然河流上建筑一系列拦河闸坝和通航建筑物(船闸或升船机等),利用闸坝壅水作用增加上游河段的通航水深,利用通航建筑物来克服筑坝后所形成的水位落差,以达到改善航行条件的目的。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宽广的水库,淹没了上游滩险、急弯,较大幅度地增加航道尺度,使通航水深不再受天然流量大小的控制,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库区的流速减小,有利于船舶航行,为提高船舶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河流渠化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还能满足灌溉、发电、防洪、城镇供水、渔业等的需要,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上所述,河流渠化是改善航行条件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丘陵山区河流中往往是唯一合理的改善航行条件的措施。河流渠化延长了航道网路线长度,可以提高渠化河段内的船舶载重量和货运密度,为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国内外内河航道网的建设中,一般是在河流的中、下游,采用整治和疏浚措施来改善航道;而在干流上游和主要支流采用渠化工程,使整条河流成为深水航道。
第四节 河流渠化的类型及影响
一、河流渠化的类型
根据渠化河段是否连续,河流渠化分为连续渠化和局部渠化两种类型。连续渠化是指
在河流上建造一系列闸坝,将整条河流分为若干河段(称为渠化河段),下一级闸坝的回水与上一级闸坝相衔接,并满足通航标准所规定的通航水深,从而使整条河流成为彼此连接的渠化河流。连续渠化的河流消除了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不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而是取决于河流上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因而可根据需要大幅度提高其通过能力;另外,连续渠化河流可将河流的落差集中分配到各个渠化梯级上,以充分利用这些落差进行发电、灌溉,因而能最充分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局部渠化是只对局部河段进行渠化,两渠化河段之间还有一段天然河段,各个渠化河段互不相接。局部渠化多用于河流航行条件较好,仅个别河段水深不足或滩险、急弯碍航严重,而用整治工程措施难以改善航行条件的河段。局部渠化河流由于在各渠化河段之间还夹有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
根据渠化水头的太小,河流渠化又可分为高坝渠化和低坝渠化。当拦河坝较高,渠化水头较大的称为高坝渠化。反之,若拦河坝不高(坝顶高程一般不超过常年洪水位),渠化水头较小的称为低坝渠化。高坝渠化坝上壅水位高,上游形成的水库大,回水里程长,常用于多目标开发的河流。对于以改善航行条件为主要目标或河流两岸有重要的厂矿企业的中、小河流,为了减少坝上游的淹没损失和移民搬迁,一般采用低坝渠化。低坝渠化每级水头不高,回水里程相对较短,为使各梯级回水互相衔接,所需的枢纽数目较多。在山区河流中,两岸台地不高,河床相对比较稳定,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幅大,且洪水历时较短,采用低坝渠化的措施来改善航行条件,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河流渠化的影响
河流渠化后,表征河流特性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的航行条件和生态环境与天然河流显然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1)河流渠化后,较大幅度地增加航道尺度,改善了河流航行条件,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渠化后淹设了上游险滩、急弯,裁直了航线,缩短了航程,同时,渠化河段内的流速随水面比降减小而降低,有利于船舶航行,但对木材浮运将产生不利影响。
(2)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水库,库区内风浪可能较大(大型水库的浪高可达到2~3m以上),对大型水库需建避风港。同时由于库区水位抬高,被水浸没的库区岸坡在水流和风浪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坡、坍塌现象,因而影响水库岸边建筑物安全。另外,库区水位抬高后,将改变库区及周围地下水的状态,给农业及城镇供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可能因污染而使库中水体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或因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壤碱化,影响农作物生长,给城镇供水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广阔的水库,水体热容量增大,而且气流通过的水域与建库前不同,因而水库封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迟,解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晚,而且库区和邻近地区的气候(特别是温度、湿度等方面)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4)河流渠化后,库区水域宽阔,且流速减小,改变了鱼类生长条件,对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淹没鱼类产卵场所,改变下游鱼食条件。如果枢纽中没有过鱼建筑物,则将改变原有鱼类回游情况,可能导致渔业减产和某些鱼类品种的消失。
(5)河流渠化后,在库区特别是回水末端的淤积将增加,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另外,从闸坝下泄的流速较大的清水,对坝下河段将产生下切现象。这种冲淤变化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方能使河床恢复到稳定状态。
在河流上建造一系列闸坝,将整条河流分为若干河段(称为渠化河段),下一级闸坝的回水与上一级闸坝相衔接,并满足通航标准所规定的通航水深,从而使整条河流成为彼此连接的渠化河流。连续渠化的河流消除了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不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而是取决于河流上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因而可根据需要大幅度提高其通过能力;另外,连续渠化河流可将河流的落差集中分配到各个渠化梯级上,以充分利用这些落差进行发电、灌溉,因而能最充分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局部渠化是只对局部河段进行渠化,两渠化河段之间还有一段天然河段,各个渠化河段互不相接。局部渠化多用于河流航行条件较好,仅个别河段水深不足或滩险、急弯碍航严重,而用整治工程措施难以改善航行条件的河段。局部渠化河流由于在各渠化河段之间还夹有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
根据渠化水头的太小,河流渠化又可分为高坝渠化和低坝渠化。当拦河坝较高,渠化水头较大的称为高坝渠化。反之,若拦河坝不高(坝顶高程一般不超过常年洪水位),渠化水头较小的称为低坝渠化。高坝渠化坝上壅水位高,上游形成的水库大,回水里程长,常用于多目标开发的河流。对于以改善航行条件为主要目标或河流两岸有重要的厂矿企业的中、小河流,为了减少坝上游的淹没损失和移民搬迁,一般采用低坝渠化。低坝渠化每级水头不高,回水里程相对较短,为使各梯级回水互相衔接,所需的枢纽数目较多。在山区河流中,两岸台地不高,河床相对比较稳定,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幅大,且洪水历时较短,采用低坝渠化的措施来改善航行条件,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河流渠化的影响
河流渠化后,表征河流特性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的航行条件和生态环境与天然河流显然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1)河流渠化后,较大幅度地增加航道尺度,改善了河流航行条件,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渠化后淹设了上游险滩、急弯,裁直了航线,缩短了航程,同时,渠化河段内的流速随水面比降减小而降低,有利于船舶航行,但对木材浮运将产生不利影响。
(2)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水库,库区内风浪可能较大(大型水库的浪高可达到2~3m以上),对大型水库需建避风港。同时由于库区水位抬高,被水浸没的库区岸坡在水流和风浪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坡、坍塌现象,因而影响水库岸边建筑物安全。另外,库区水位抬高后,将改变库区及周围地下水的状态,给农业及城镇供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可能因污染而使库中水体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或因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壤碱化,影响农作物生长,给城镇供水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广阔的水库,水体热容量增大,而且气流通过的水域与建库前不同,因而水库封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迟,解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晚,而且库区和邻近地区的气候(特别是温度、湿度等方面)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4)河流渠化后,库区水域宽阔,且流速减小,改变了鱼类生长条件,对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淹没鱼类产卵场所,改变下游鱼食条件。如果枢纽中没有过鱼建筑物,则将改变原有鱼类回游情况,可能导致渔业减产和某些鱼类品种的消失。
(5)河流渠化后,在库区特别是回水末端的淤积将增加,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另外,从闸坝下泄的流速较大的清水,对坝下河段将产生下切现象。这种冲淤变化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方能使河床恢复到稳定状态。
总之,河流渠化后,由于水文情势(如水位、水温、流速、泥沙、波浪及水化学成份等)的变化将引起陆上生态和水下生态系统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主要与水库的大小有关,在渠化规划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五节 国内外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
一、我国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1.解放前我国渠化工程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水运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兴建渠化工程和利用船闸通航的国家。春秋时期(公元前506年),我国首开胥溪运河。继后吴王夫差又开凿了胥浦运河,到公元前484年,开挖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是凿通南北大运河的先声。自隋朝起到元朝,通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联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运河终于完全打通,运河全长1747km,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早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14年)就开凿了灵渠,连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和岭南之间唯一的水上交通捷径,在灵渠上创设陡门l8座,形成我国最早的船闸。我国古代水运事业有过伟大的创造和辉煌的成就,但由于遭受封建统治的长期束缚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前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解放前夕,全国仅有渠化河流两条:一条是四川省的綦江,于1940年至1944年间,在约 50km长的河段上建成6个渠化梯级,航道水深1.5m,通行20吨至30吨的船舶,是我国第一条渠化河流;另一条是四川省的威远河,回水里程130km,总落差65m,共建8个梯级,航道水深1.0m,一般通行15吨的船舶。
建国前夕,总的渠化里程约300km,小型船闸约30座,内河航道大多处于天然状态,通航里程73000km,能通航的仅24000km。
2.建国以来我国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事业同其它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根据河流特点,结合灌溉、发电、防洪等进行综合开发的渠化工程取得较大地进展。概括起来,有过两次较大的发展时期。
1)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发展
我国河流渠化工作始于40年代,但发展较快集中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1958年至1962年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有十几条小河进行了渠化或分段渠化工程,渠化里程约1500km,加之20多条河流的整治工程,使这个时期通航里程达到历史上最高纪录的l4.4万km,水深1.0m 以上的内河航道里程延伸了近5万km。这一时期的渠化河流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广东等省的丘陵地区,多系长江、珠江的二、三级支流。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建成的渠化河流简况见表1-1。由表1-1可见,这一时期的渠化工程基本上位于小河支流上,船闸尺度小,且大多是广室闸室;通航保证水深小,一般为1.0m 左右,多数通航10~30吨的船舶,少数可通航100吨的船舶;梯级水头小,除个别梯级外,一般水头不超过10m,各个梯级的回水里程一般在10km左右。
50~70年代我国渠化河流简况 表1-1
连江是这一期间比较成功的一条渠化河流。渠化前航道水浅、流急、弯曲、狭窄、滩险密布,航行条件很差。1958年和l 960年曾两次进行一定规模的整治,收效不大。从1959年开始,着手进行连县以下河段的渠化,经过三个阶段的施工(其中以1959年至1960年和l 970年至1975年两次规模最大),至l 975年共建成低水头枢纽11个,根本改善了连县至含光间133km 航道状况,使水深由0.3m 增至1.0m 以上,基本达到了通航100吨级船舶的标准。
2)80年代以来的发展
自7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l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进入全面改革的时代,改革也给航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充分利用水运是我国的既定国策。1985年交通部颁发了“航道技术政策”,规划了我国到2000年航道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干线航道以及通航300~500吨级船舶的航道,为调整运输结构、增加水运比重创造条件。
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重点航道进行建设的局面。“七五”期间完成了一批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八五”期间,内河航运建设又进入了新的阶段。1993年在建项目达138项,当年完成45项。
“九五”期间,我国内河航道落后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内河航道建设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五年共整治内河航道4267公里,Ⅴ级以上航道达到2.22万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19%。其中水运主通道建成Ⅲ级以上航道1398公里,Ⅳ级航道300公里,达到规划标准的航道6870公里,占规划里程的46%。京杭运河江南段建成通航500吨级标准的Ⅳ级航道,运量超过2亿吨;山东段建成通航1000吨级标准的Ⅲ级航道。
西江、湘江、嘉陵江航电结合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五年新增河港口泊位34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931万吨。
“十五”期间,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完成投资300多亿元,相当于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和,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360公里,建设内河港口泊位248个,新增吞吐能力约3500万吨。
“十五”期间,投资100多亿元建设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先后竣工,长江下游10m水深航道从长江口延伸到南京,同步实施了长江口――南京――芜湖段航路改革配套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江中游东流水道、陆溪口水道和上游泸渝段航道整治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长江干线系统治理工程全面开始。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京杭运河与西江干线扩能工程全面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扩大了京杭运河通过能力,有效缓解了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嘉陵江6个航电枢纽梯级同时在建,其中重庆草街航电枢纽投资53亿元,是国内投资最大的航电枢纽。湘江株洲航电枢纽船闸建成通航,右江那吉航电枢纽、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重要通航河流全流域梯级渠化进程加快。
二、国外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综合分析各国梯级开发的实践,尽管各国国情不尽一致,河流自然特征千差万别,但在开发原则上却明显地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简单概括起来,这些共同特征主要是:综合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协调,管理统一;集中开发,连续施工;“龙头”优先,重视调节;速度较快,突出效益。
自从30年代开始提出河流多目标开发原则之后,综合利用几乎成为世界任何国家进行河流开发的根本指导原则。不注意河流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绝对不是成功的开发,更不是完美的开发。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各国在强调河流的综合利用原则的同时,又十分注意突出河流的主要开发目标。
不同的河流,由于自身流域特征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常常必须突出一项或二项主要开发目标。不突出具体河流的开发主要目标,也就失去了河流开发的特色。随着流域水资源的逐步开发利用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变化,有时开发主要目标也会发生变化,但综合利用的原则都是始终一致的。世界上一些国家河流开发的主要目标及综合利用内容见表1-2。
世界上一些典型河流开发主要目标及综合利用 表1-2
初期主要目标
河流名称
第一目标
哥伦比亚河 田纳西河 科罗拉多河 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 拉格朗德河 巴拉那河 多瑙河
发电 航运 灌溉 航运 发电 发电 发电 航运
第二目标 防洪 防洪 供水 灌溉 航运 防洪 发电
第一目标 发电 发电 灌溉 发电 发电 发电 发电 航运
第二目标 防洪 航运 发电 航运 航运 防洪 发电
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养鱼、过木 发电、航运、防洪、农业、渔业、旅游
灌溉、发电、供水、防洪 航运、发电、灌溉、旅游
发电、航运 发电 发电、防洪、航运 航运、发电、防洪、灌溉
后期主要目标
综合目标
罗讷河 利根川
发电 防洪
航运 发电
发电 防洪
航运 发电
发电、航运、灌溉、旅游 防洪、发电、灌溉
自30年代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水能资源开发较快的国家都是实行全河(或河段)开发,各梯级连续施工。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几条著名大河的开发,其速度之快、效益之高,使人惊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一个河段上几座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使整个梯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成本大大降低。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巴拉那河、拉格朗德河都是典型的例子。
国外河流梯级开发,比较重视径流调节。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尽可能建设大型水库,特别是在干流上游和支流上。几条著名的河流如田纳西河、科罗拉多河、叶尼塞河、拉格朗德河等梯级,水库的调节性能都非常好,一般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年径流总量,见表1-3。
平均年径流量
河流名称 田纳西河 科罗拉多河 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 拉格朗德河
(亿m3)
梯级总库容 (亿m3)
梯级有效库容 (亿m3)
梯级调节能力
(有效库容×100%/年径流量)
254 219 2523 6100 536 927
287 2058 4679 1411 2046
136 518.8 1000 1656 517 936
549 236.9 40 53 96 101
国外一些国家在进行河流梯级开发时,非常注意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对河流的落差开发利用率很高。几乎都是上一级尾水位紧接着下一级的上游水位,形成梯级之间首尾相连的完全开发方式。有些河流梯级,上一站的尾水直接进入下一站的水轮机进水管,梯级之间既不浪费一点水头,也不浪费一点水量。如日本天龙川上的佐久间第二发电站。世界上一些大型河流,如哥伦比亚河、叶尼塞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就其主要河段或主要支流而言,水能资源开发也很充分,落差利用率很高,见表1-4。
国外一些河流天然落差开发利用情况 表1-4
河流名称 第聂伯河干流 叶塞尼河支流安加拉河 哥伦比亚河干流 多瑙河(上游) 拉格朗德河 罗讷河干流
天然落差(m)
253 381 808 334 360 348
开发利用落差(m)
190.87 342 733 308.1 365.6 359.6
开发利用率(%)
75.4 89.8 90.7 92.2 101.6 103.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工程测量试验报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