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太古代[前震旦纪(18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元古代[震旦纪(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古生代开始
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
寒武纪(5亿7千万年前到5亿1千万年前 三叶虫时代
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5.4亿年,延续了4000万年。寒武纪是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
比较著名的有早寒武世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加拿大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寒武纪的生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海生藻类为主。无脊椎动物的许多高级门类如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笔石动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中的三叶虫纲最为重要,其次为腕足动物。此外,古杯类、古介形类、软舌螺类、牙形刺、鹦鹉螺类等也相当重要。抛开牙形石不说,高等的脊索动物还有许多其他代表,如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华夏鳗、云南鱼、海口鱼等,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中的皮开虫,美国上寒武统的鸭鳞鱼。 奥陶纪(5亿1千万年前到4亿3千8百万年前
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纪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腔肠动物中的珊瑚、层孔虫,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苔藓动物等也开始大量出现。 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 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
志留纪(4.38亿年前到4.1亿年前) 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
志留纪(Silurian period)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本纪始于距今4.35亿年,延续了2500万年。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
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著。一般说来,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
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如笔石动物保留了双笔石类,新兴的单笔石类也很繁盛;腕足动物内部的构造变得比较复杂,如五房贝目、石燕贝目、小嘴贝目得到了发展;软体动物中头足纲、鹦鹉螺类显著减少,而双壳纲、腹足纲则逐步发展;三叶虫开始衰退,但蛛形目和介形目大量发展;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也称“海蝎”在晚志留世海洋中广泛分布;珊瑚纲进一步繁盛;棘皮动物中海林檎类大减,海百合类在志留纪大量出现。 脊椎动物中,无颌类进一步发展,有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出现,这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是一重大事件,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植物方面除了海生藻类仍然繁盛以外,晚志留世末期,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 志留纪:
生命在海洋中生,在海洋中发展壮大。在4亿多年前的志留纪,水域中的生物千姿百态,热闹非凡,植物已发展到大海藻,动物发展到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而陆地上的生命却十分罕见,几乎到处是童山秃岭,一片荒凉。 末期,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地球表面普遍出现了海退现象,不少水域变成了陆地,有的海底崛起了高山。沧海巨变,对水中的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圆口类很象鱼,但缺乏成对的胸、腹鳍、特别是嘴巴上没有上下颌,所以又叫"无颌类"。古代的无颌类,都是些体外披着硬骨片的"甲胄鱼"。古代的无颌类,从奥陶纪出现以后,在志留纪很繁盛。但因为无颌,生活方式落后,仅能以流入中内的水中夹杂的食物为食,所以在生存斗争中,它们敌不过新兴的有颌鱼类而日趋衰落了。
泥盆纪(4.1亿年前到3.6亿年前) 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4.1亿年,延续了约5500万年。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腕足类在泥盆纪发展迅速,志留纪开始出现的石燕贝目成为泥盆纪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贝目、扭月贝目、无洞贝目和小嘴贝目在划分和对比泥盆纪地层中也极为重要。
泡沫型和双带型四射珊瑚相当繁盛。早泥盆世以泡沫型为主,双带型珊瑚开始兴起;中、晚泥盆世以双带型珊瑚占主要地位。
鹦鹉螺类大大减少,菊石中的棱菊石类和海神石类繁盛起来。 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早泥盆世残存少量单笔石科的代表。 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其中以薄壳型的塔节石类最繁盛,光壳节石类也十分重要。
牙形石演化到泥盆纪又进入一个发展高峰,这个时期以平台型分子大量出现为特征。
昆虫类化石最早也发现于泥盆纪。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 “鱼类的时代”。早泥盆世以无颌类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鱼相当繁盛,它们已具有原始的颚,偶鳍发育,成歪形尾。
早泥盆世裸蕨植物较为繁盛,有少量的石松类植物,多为形态简单、个体不大的草本类型;中泥盆世裸蕨植物仍占优势,但原始的石松植物更发达,出现了原始的楔叶植物和最原始的真蕨植物;晚泥盆世到来时,裸蕨植物濒于灭亡,石松类继续繁盛,节蕨类、原始楔叶植物获得发展,新的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开始出现。 进入 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的时代
石炭纪 两栖动物的时代
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0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炭纪又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的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 石炭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与泥盆纪比较起来,有了显著的变化。浅海底栖动物中仍以珊瑚、腕足类为主。早石炭世晚期的浮游和游泳的动物中,出现了新兴的筳类,菊石类仍然繁盛,三叶虫到石炭纪已经大部分绝灭,只剩下几个属种。 最早发现于泥盆纪的昆虫类,在石炭纪得到进一步的繁盛,已知石炭、二叠纪的昆虫就达1300种以上。陆生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两栖动物占到了统治地位。早石炭世一开始,两栖动物蓬勃发展,主要出现了坚头类(也称迷齿类),同时繁盛的还有壳椎类。
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叠纪 重要的成煤期
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二叠纪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主要门类仍是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但组成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腹足类和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二叠纪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筳类、三叶虫全都绝灭;腕足类大大减少,仅存少数类别。
脊椎动物在二叠纪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鱼类中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有了新发展,软骨鱼类中出现了许多新类型,软骨硬鳞鱼类迅速发展。两栖类进一步繁盛。爬行动物中的杯龙类在二叠纪有了新发展;中龙类游泳于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龙为代表;盘龙类见于石炭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兽孔类则是二叠纪中、晚期和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世界各地皆有发现。 早二叠世的植物界面貌与晚二叠世相似,仍以节蕨、石松、真蕨、种子蕨类为主。晚二叠世出现了银杏、苏铁、本内苏铁、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开始呈现中生带的面貌。
古生代到此结束....中生代开始啦!!!
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
三叠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生物变革方面,陆生爬行动物比二叠纪有了明显的发展。古老类型的代表(如无孔亚纲和下孔亚纲)基本绝灭,新类型大量出现,并有一部分转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动物在三叠纪末期也出现了。由于陆地面积的扩大,淡水无脊椎动物发展很快,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面貌也为之一新。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而筳及四射珊瑚则完全绝灭。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
三叠纪时,晚二叠世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世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为划分和对比地层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世,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 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除本内苏铁目始于三叠纪外,其它各类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开始有了发展,但并不占重要地位。二叠纪的干燥性气候延续到了早、中三叠世,到了中三叠世晚期植物才开始逐渐繁盛。晚三叠世时,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
朱罗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始于距今2.03亿年,结束于1.35亿年,共经历了6800万年。
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陆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领了重要地位。
侏罗纪时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槽齿类绝灭,海生的幻龙类也绝灭了。恐龙的进化类型——鸟臀类的四个主要类型中有两个繁盛于侏罗纪,飞行的爬行动物第一次滑翔于天空之中。鸟类首次出现,这是动物生命史上的重要变革之一。恐龙的另一类型——蜥臀类在侏罗纪有两类最为繁盛:一类是食肉的恐龙,另一类是笨重的植食恐龙。海生的爬行类中主要是鱼龙及蛇颈龙,它们成为海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成员。
三叠纪晚期出现的一部分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已濒于绝灭。早侏罗世新产生了哺乳动物的另一些早期类型——多瘤齿兽类,它被认为是植食的类型,至新生代早期绝灭。而中侏罗世出现的古兽类一般被认为是有袋类和有胎盘哺乳动物的祖先。
软骨硬鳞鱼类在侏罗纪已开始衰退,被全骨鱼代替。发现于三叠纪的最早的真骨鱼类到了侏罗纪晚期才有了较大发展,数量增多,但种类较少。 侏罗纪的菊石更为进化,主要表现在缝合线的复杂化上,壳饰和壳形也日趋多样化,可能是菊石为适应不同海洋环境及多种生活方式所致。侏罗纪的海相双壳类
很丰富,非海相双壳类也迅速发展起来,它们在陆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上起了重要作用。
侏罗纪是裸子植物的极盛期。苏铁类和银杏类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松柏类也占到很重要的地位。
白垩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
白垩纪(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5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
剧烈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导致了白垩纪生物界的巨大变化,中生代许多盛行和占优势的门类(如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菊石和箭石等)后期相继衰落和绝灭,新兴的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腹足类、双壳类等都有所发展,预示着新的生物演化阶段——新生代的来临。
爬行类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继续占领着海、陆、空。鸟类继续进化,其特征不断接近现代鸟类。哺乳类略有发展,出现了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的真兽类。鱼类已完全的以真骨鱼类为主。
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最重要的门类仍为菊石纲,菊石在壳体大小、壳形、壳饰和缝合线类型上远较侏罗纪多样。海生的双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等也比较繁盛。淡水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和节肢动物的介形类、叶肢介类为主。
早白垩世仍以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为主,真蕨类仍然繁盛。从早白垩世晚期兴起的被子植物到晚白垩世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统治地位。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b2]地球历史的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是,在真正的陆生植物--裸子植物--兴盛的时候,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了。因此,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中生代双可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到中生代成了当时最繁荣昌盛的脊椎动物,它们形态各异,各成系统,霸占一方,到处是"龙"的天下。向海洋发展的,如鱼龙;向天空发展的,如飞龙;向陆地发展的,如各式各样的恐龙。 2亿多年前的三迭纪早期以后,有些陆生爬行动物又返回海洋,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鱼龙、蛇颈龙等,其中,一些还是当时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 爬行类由爬行到飞行的种类也不少,如喙嘴龙,翼手龙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飞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一代代有利于飞行的变异积累的结果。
新生代开始啦!!它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时代!!
第三纪 被子植物的时代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地球历史的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是,在真正的陆生植物--裸子植物--兴盛的时候,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了。因此,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中生代双可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到中生代成了当时最繁荣昌盛的脊椎动物,它们形态各异,各成系统,霸占一方,到处是"龙"的天下。向海洋发展的,如鱼龙;向天空发展的,如飞龙;向陆地发展的,如各式各样的恐龙。 2亿多年前的三迭纪早期以后,有些陆生爬行动物又返回海洋,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鱼龙、蛇颈龙等,其中,一些还是当时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 爬行类由爬行到飞行的种类也不少,如喙嘴龙,翼手龙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飞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一代代有利于飞行的变异积累的结果。
第四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始于距今175万年。第四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
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哺乳动物在第四纪期间的进化主要表现在属种而不是大的类别更新上。第四纪前一阶段——更新世早期哺乳类仍以偶蹄类、长鼻类与新食肉类等的繁盛、发展为特征,与第三纪的区别在于出现了真象、真马、真牛。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的一些类别和不少属种相继衰亡或灭绝。到了第四纪的后一阶段——全新世,哺乳动物的面貌已和现代基本一致。
大量的化石资料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古猿与最早的人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石器。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使人类根本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劳动创造了人类。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人能直立行走。从古猿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的时间,一般认为至少在1000,万年以前。 第四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小型有孔虫、六射珊瑚等占主要地位。陆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其它脊椎动物中真骨鱼类和鸟类继续繁盛,两栖类和爬行类变化不大。
高等陆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纪中期以后已与现代基本一致。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逐渐形成今天的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群。微体和超微的浮游钙藻对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仍十分重要。
新生代:7千万年以来的新生代,是被子植物大展宏图的时期,哺乳动物之所以能在新生代里大发展,其中就有大量发展起来的被子植物作雄厚的物质基础。 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是食虫类。它们大都是些以昆虫为食的小动物,现代的刺猬是它们的后裔。它们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曾先后几次"趋异"进化,发展成20多个不同的类群,形成了有胎盘哺乳动物的大繁荣。
新生代详细划分(单位:百万年)
第三纪古新世 65―53
始新世 53—36.5
渐新世 36.5―23
中新世 23―5.3
上新世 5.3―1.8
第四纪更新世 1.8―0.01
全新世 0.01―现代
地球上的地壳发展阶段
1
太古代―元古代
地壳薄弱活动;海洋沉积占绝对优势;末期形成一些古地块。
2
震旦纪
海洋沉积占优势;古地台形成。 3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加里东运动, 海洋沉积仍占优势;末期,加里东地槽褶皱隆起。
4
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
海西运动,陆相对扩大;末期许多地槽隆起,北大陆联合,南大陆开始解体。
5
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燕山运动,南大陆解体,北大陆普遍活动;环太平洋地槽内带隆起成山。
6
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台、古褶皱普遍活动;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外带,隆
起成山。
7
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新构造期 差异升降显著,冰川广布。
地球上的动物界发展阶段
1太古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3泥盆纪
鱼时代
4石炭纪―二迭纪
两栖动物时代
5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爬行动物时代
6第三纪
哺乳动物时代
7第四纪
人类时代
地球上的植物界发展阶段
1太古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早期
海生藻类时代
3奥陶纪早期―石炭纪―二迭纪早期 陆生孢子植物时代
4二迭纪早期―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中期 裸子植物时代
5白垩纪中期―第三纪―第四纪
被子植物时代
地球上的部分生物盛行期
1地球天文时期
2太古代 前震旦纪
藻类、海棉
3元古代: 震旦纪
藻类、海棉
4古生代: 寒武纪
藻类、海绵、腕足动物、海林檎、三叶虫、
奥陶纪:藻类、海绵、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
志留纪:藻类、海绵、珊瑚、腕足动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鹦鹉螺、
泥盆纪:藻类、海绵、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
鳞木、鹦鹉螺、
石炭纪:藻类、海绵、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二迭纪:藻类、海绵、珊瑚、海百合、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5中生代
范文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生命起源于道,生成于道的演化过程,道在他自己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生命,而且生命不断的在复制,道也不断的在产生生命,这种产生生命的机制是道不断的变化的结果,从没止息过,所谓生生之为易,故道有好生之德。当道运行到一定的时间阶段的时候生命就会大量的产生,这就是道的运行规律决定的,而且体现出周期性。生命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在道运转的过程中,当条件成熟生命就会应运而生了,这个条件就是产生生命的基础,那么生命的产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基础呢?
从后天道的运行发展的进程中,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木、火、金、水。天地之初,始分阴阳,阴阳一分,始行五运(即五行),五行初运木运,在这个阶段阳气逐渐壮大,生命就是产生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万物(生命) 的长生期,一切的生命都产生于这个时期,这是个生命爆发的时期,大部分的生命物种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故称为生命大爆发时期。在生命大爆发期我们只看到了生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壮大,生命的起初是怎么来的还无从可知。生命起初从无到有, 除了上述的条件之外, 生命的产生是由生命来创造,只有生命才能创造出生命。圣经上有这样一段经文:“世界之初已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的产生是道
自己的作为,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上帝是宇宙间最大的生命,不仅世界是他创造的,而且生命也是他创造的。那么上帝是怎样创造了生命?又是按着什么样的样式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的呢?圣经创世纪里有详细的记载。当神造人的时候,神说:“我们要照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至此我们知道生命的产生包括人类的产生都离不开上帝的创造,离不开道的运化。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云:“刚柔相磨,八卦相荡,万物见矣。”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上帝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男女在中国的哲学概念里就是阴阳,上帝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难道上帝就不是按着他的形象造其他的动物吗?在约翰福音上帝回答了这个问题:“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这里明确的指明了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当然也包括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那么上帝按着他自己的形象造了人,也同样按着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了万物,包括地上跑的海里游的空中飞的和一切的昆虫。怎么可以证明这一切都是上帝所造,上帝说凭着他所造之物就可以让我们明明可知,并无可推诿。上帝说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并且造人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那么上帝的形
象是什么?圣经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万物是藉着他造的。道与神同在就是上帝的形象,上帝是按着道与神同在的形象和样式造了万物,也就是说万物是藉着上帝道与神同在的形象和样式而被创造了出来,上帝还说我们藉着他所造之物就可以明明知道他,并无可推诿。那么我们来看看生命到底是不是按着道与神同在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是分阴分阳的,在圣经神说造男造女,男女即是阴阳,天地之间何为阳何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太阳为阳地球为阴,在我们的星球上阴阳的事物到处都存在,动物世界里的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皆是阴阳,植物世界里也有雌雄之分的花蕾,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含义在中国的哲学概念里就是阴阳,由阴阳的轮转和更替产生了五行,五行运乎其中,虽说五行实则四行,五行当中的土属于本土,本土居中央,四行运乎其外,四行实则事物发展变化的四个过程,即木、火、金、水四个过程,事物通过产生、发展壮大、衰退、死亡的四个过程,在这四个过程中实现了阴阳的更替。土是承载事物发展变化的载体,并伴随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这就是道的全部内容。在道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神的陪伴和参入,神给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事物就不能往前运行。神是促进宇宙万事万物运动的源泉,也是检验生命体征是否存在的标志。神说他是自有永有的,并与道同在,万物是藉着他
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我们再来看看地球上的生命,除了脑袋之外就是躯体,脑袋代表了神,躯体代表了道,皆是道与神同在的生命特征,神说藉着他所造之物就可以让我们明明可知是他所造,并让我们无可推诿,难道事实面前我们真的要推诿吗?上帝是按着他的模样和样式造人一点都没有说错,我们的身体代表了道,道分阴分阳,于是上帝造男的也造女的,上帝又按着五行的运化规律造了我们的五脏,阴阳和五行代表了道的运行,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普遍存在的万事万物运行的依据,也叫做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于是乎地球上就产生出了以道为躯体的各式各样的生命,由于生命的变化受到道的变化规律的影响而产生的生命也各不相同,所谓生生之谓易,所以藉着所造之物我们就可以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乃是上帝所造,亦是道之所化。阴阳两极的分化成就了雌雄男女之分,四季运转之力成就了五脏的运化之功,土据中央承载着这一切的变化,神居其上控制和主宰着这一切的变化,这就是上帝所说的万物是藉着他造的,这个他是包括整个大自然乃至宇宙本体,不是某一个人类,人类只是按着他的形象和样式所创造出来的其中一个类型的生命而已。
总之,生命起源于道,起源于上帝的创造,道就是上帝,并且道与神同体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范文三: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21世纪~我们该怎样脚踏实地,世界观察研究所1996年公布的资料说~每年地球损坏的表土为240亿吨~相当于澳 大利亚全部粮田的表土总和。由于荒漠化的进逼~全球10亿以上人口的生计面 临要挟~8亿以上的人没有最少可以维持生命的粮食~亿人背井离乡。 土地~更确切地说那是一层覆盖着地球各大洲的脆弱、疏松、不同色采的表土~ 是所有陆上生命的家园所在。没有它~就不会有植被、农作物、森林、动物和人 类。一英寸厚的表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可是假如人们不往爱惜~ 没有绿色植被~就会在几个季节内被风吹走~被水冲掉~这个被称作"地球"的 行星上的土地~目前正在全面消失当中。 当土地飘逝而往~荒漠化将会把人类带向何方, 巴西~渴看土地的农民~每年都在一点一点地逼近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 热带 雨林深处~用火把清算出一小块一小块土地后播种~待几个季节过往地力耗得差 未几了~再往纵火烧出一片新的土地来~然后留下又一片荒漠。
烟熏火燎的20世纪过往以后~21世纪还是这样吗, 非洲布隆迪的部族战争曾让众人目瞪口呆~其真实的缘由是为了土地。布隆迪 的胡图族农民对土地有珍重的传统~将其看做是代代相传的宝物~长者经常会对 子孙说:我把土地
1 / 2
留给你了。我把一切都留给你了。由于人口激增~土地被分了 又分~最小的一块土地乃至不够一家人吃饭~争取土地的战争终究开始了。由于 土地而相互残杀~不计其数的人倒在中非酷热的阳光下。
中国的土地情势~简言之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个几十年不变的数据是:黄河每年流失的泥沙为16亿吨~长江为5亿吨。实在已 经远远不止。这些泥沙便是黄河、长江中上游的表土~生长五谷杂粮的表土~正 在分分秒秒中源源不断地或淤塞于河床、或冲涮进大海。一个有识之士面对 此情此景痛心不已的说:中华民族天天都在大出血: 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全国沙漠、荒漠化土地的总 面积为万平方千米~占陆上国土总面积的%~超过了全国耕地的总和。 我们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每年流失的土地最少 在50亿吨以上~相当于耕作层为33厘米厚的耕地1750万亩。
2 / 2
范文四: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学习过程1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严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学生结合教材,1.阅读教材资料分析1.2.3.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2.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953年,美国学者_______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人工合成了多种________,这是构成生物体中________的基本单位.它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_________,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始大气 高温、紫外线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
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五、系列训练(一)选择题1.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 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2.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硫化氢
3.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 D.原始的高山
4.人类起源于( )A.森林古猿 B玛雅人 C.尼安德特人 D.黑猩猩
5.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6.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7.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C.模拟实验法为验证生命化学进化提供了可能 D.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1.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 ,地面上常常发生 ,天空中常有 。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
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
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
形成了降雨,这些 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
终汇集到原始的 中。
4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
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
该装置模拟了 的条件和 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4)C中为含
有 的溶液。(5)米勒的实现说明:
【自学导航】
知识板块一: 看书找出: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什么?本方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严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知识板块二:
生命起源的过程 (一)阅读教材第页资料分析1,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什么?
2、试描述46亿年前地球的样子(在课本上画出即可)。 46亿年前地球上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3、原始地球的这种状况是科学家自己看到的吗?
(二)阅读教材第48页资料分析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里,科学家米勒是如何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的?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知识板块三:
1953年,美国学者_______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人工合成了多种________,这是构成生物体中________的基本单位.它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_________,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分析3,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拓展】:
1、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2、我国“女娲造人”和西方“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在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上有什么相同论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论点你的质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历史上有过许多争论,一位科学家把加热到100度的稻草水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灭菌)。可是不久,稻草水溶液里又长出草履虫。现代科学已证明:(1)生命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2)草履虫加热到50度时就会死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验】1.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 ,地面上常常发生 ,天空中常有 。科学研究还表明,地球经常受到 撞击。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
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
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 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 中。
4.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
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5.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 A.氧气B.氢气C.甲烷 D.硫化氢
6.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
7.人类起源于( ) A.森林古猿 B玛雅人 C.尼安德特人 D.黑猩猩
8.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9.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第 14 作业学生:
题目: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班级:
1.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火山喷发形成B.不含氧 C.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 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A.温泉 B.岩层 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
3.下列各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是( )A.氢 B.水 C.氨 D.氧
4.米勒实验证明了( )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5.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大气
6.从陨石中含有能够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 )
A.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 B.在地球上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以外
C.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合成 D.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形成
命 12.如图所示为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出形
真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从(a)
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
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经检验含有包括
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1)(1)A内为模拟 中发生 现象。
(2)B、C中的液体相当于
(3)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4)米勒在实验中收集到证据是
(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6)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生成泵然氨
范文五: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作者:徐民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9年11期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和观点。本文从现实出发,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中的若干重要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代的价值。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处处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的困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个基本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谁创造谁,谁依靠谁?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3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28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页。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67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也论证了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21页。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称作“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它给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的外部环境。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就是地球环境。
大约在50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在地球周围的大气中,并不含有氧气。在经历了大约30亿年漫长的演变之后,由于藻类植物的出现和它的光合作用,地球上才产生了大量的氧气,为高级生命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这之后,地球又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直到200万年前,才出现了原始的人类。可见, 是地球这个大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和自然的这种关系,真可谓是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是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从人体血液的分析中得到最有力的证明。分析结果表明,在人体血液中,除少数几种元素外,竟有几十种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和地壳岩层有着惊人的相近。这是人类与无生命的矿物间的血缘关系。至于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则更是密切。据日本学者山本茂法研究发现,植物也有血型,而且与人类的血型是类同的。几年来,他对150种水果、蔬菜和500多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化验,结果找到79种植物都有血型反应。其中半数是O型,其余的为A型、B型和AB 型。这就是说,植物的血型与人类的血型是雷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说明,人类与自然界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转变,表现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自然对人类来说,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生存之本——“地球村”,而且是恩深似海的母亲。那么,人类对自然应取何种态度?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必须同母亲亲密相处,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同时,还应和同是自然之子的一切动植物和谐相处,因为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之一的人类,无权去剥夺其他成员的生存权利。一句话,爱护大自然,首先要热爱人类生息繁衍的土地,热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热爱地球环境。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是通过人手以及用手制造出来的工具的使用,在劳动中改造和占有自然的;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如果过分地榨取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界的惩罚,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人类作为“类存在物”,在改造和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个基本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和谐的危机,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如何同自然界的另一部份,即“人的周围的自然”实现联系的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联系的中介就是劳动,即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界发生一种物质变换关系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体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到他自己的控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就是说,人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界,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与此同时,人的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劳动也是人自身的自然力的外化。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优于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标志就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他说,动物也利用外部自然界,“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就是说,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通过生产劳动自觉地利用和支配自然。但是,恩格斯又特别警告人们,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主宰自然。如果这样做,自然界必然会无情地报复人类。他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恩格斯还列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获得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这就是说,人们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自觉地利用自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还没有最终脱离动物界。恩格斯着重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人们受到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的情况。一方面,工业化过程意味着人们对自然力的征服;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受到自然力报复的情况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广泛和深刻。由此可见,恩格斯当时说的“报复”,就是指人类的行为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今天的事实有力地佐证了恩格斯的重要观点。自然界的恩惠和宽容是有限的。当人类的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通过自我调节作用,能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而一旦人类的行为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又分析了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603页。)。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聋发聩的警示。
人类同自然曾经是和谐的,但是后来这种和谐被破坏,甚至形成你死我活的敌对状态。人们通过考察和研究发现,人类与地球母亲的关系,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天然和谐的农业时代;二是诸多孩子争夺母乳的工业化阶段;三是自本世纪起进入疯狂的掠夺式的弑母阶段。人类急功近利,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无所不用其极。因此,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严重。今天,当20世纪即将落下帷幕,人们在反思中惊心动魄地发现:本世纪竟然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也是遭到自然对人类严厉“报复”的世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处在尖锐的对立之中。
值得充分注意的是,在人与自然关系对立或紧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或对立。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是相互制约的。但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这两对矛盾中,人与人的矛盾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曾经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方形成普通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这里说的“第二个阶段”是指资本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们越受他们产品的支配,他们越是贫穷。在异化的条件下,作为主体的人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的手段。劳动的客观条件和劳动相异化、劳动过程本身异化、劳动结果异化和劳动者异化成为渗透社会生产一切领域的“恶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49页。)。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贪欲,不仅使地力枯竭,也使生命力(雇佣劳动力)遭到摧残。正如马克思当时已看到“决定大部分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9页。)。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变成了被污染的自然环境,连新鲜空气也“被文明的薰人毒气污染”。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物质财富巨大浪费,使本来已有限的自然资源更趋紧张。而自然资源的日趋紧张、短缺,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纷争,甚至爆发为争夺资源而发生的战争。所有的血淋淋的争斗,无非是要争夺已经很短缺的自然资源,而这些“占山为王”者,势必更随意地挥耗自然资源。这不仅损害当代人的利益,更严重的是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断绝后代人的生路。可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不仅仅是横向的——发生于代内人际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纵向的——发生于代际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上更具有重要地位,起主导作用。要实现两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首先应从调整、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着手。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同心协力地调整、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是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区域性的问题。何况,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罪魁就是人类自身。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使得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种种威胁。这种威胁,就是人们所说的全球性危机。
那么,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隐忧是什么?通常都是指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由于破坏森林而招来的水灾和旱灾,由于人口爆炸、耕地锐减而造成的粮食危机以及淡水短缺,由于污染大气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臭氧层变薄等环境灾难,是自然界对人类在20世纪破坏生态平衡的严厉报复和惩罚,也是21世纪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真正威胁。但是这些只能归为一大隐患:生态失衡。再一大隐患就是核威胁、核战争。本来,掌握核技术,是科技革命的一大胜利。由于19世纪末发现了放射性,在人类历史上才揭开了原子时代的序幕。但是,同任何科技的应用过程一样,核技术的应用过程也表现出两面性:它对人类来说,既是作为正面作用的“生产力”,又是作为负面作用的“破坏力”。不仅如此,核技术还会成为毁灭性的“杀伤力”。就是作为“生产力”来应用的过程,如建立核电站等,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发生过七大核污染事件。其中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最为严重,有220 万人居住的地区遭到核污染。据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公布的数字, 目前世界上每年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已超过20万立方米,这对人类的安全和健康是极大的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冷战已经结束的今天,军备竞赛并未停止,核武器的生产并未结束,核垄断、核威胁仍在进行。而热核战争是不可能有胜利者的,其结局是大家同归于尽。因为目前各国拥有的核力量足以毁灭地球好几次。第三个威胁人类生存的隐忧,就是人们的“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文明、道德水准的下降和堕落也是当代最危险的灾难。有人认为,在这三大威胁之中,最主要的威胁是这一条。俄国作家格·戈雷申说过:“……如果在考虑与人类命运攸关的各种问题时不以最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作主导思想,如果不仅在对待自然资源的利用,而且在对待文化和人的个性上的生物学立场不能成为人类行为的准则,那么,即使不发生核战争,人类也会灭亡。”(注: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第82页。 )请看事实:目前,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0%,木材的85%,钢材的72%。发达国家对这些资源的人均消费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而美国人均消费的煤炭和石油是非洲居民的500倍和1000倍!难怪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黑斯警告说:“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需要20个地球”。本国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供消费,那就向外伸手。难怪他们对石油产地如此“关心”和“热心”——“送去”那么多的导弹,狂轰乱炸,惨无人道,还说这是“人权”!古人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发达国家的一些人就是“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以邻为壑、输出污染,通过种种方式转嫁“环境危机”。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非法倾倒或“合法出口”等手法,把有毒有害废弃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非洲已成为倾倒这类物质的最大垃圾场。这引起后者的强烈不满。1995年非洲国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1届会议。1996年第52届会议通过一项禁止向发展中国家倾倒有害物质的决议,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投了反对票。
总之,生态失衡、热核战争和精神道德、生态伦理的堕落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隐患,都非常危险,但以后者最为危险。因为后者可以决定前者,它的加剧,将直接导致地球和人类的毁灭。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人类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必须协调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学会支配由人们的生产行为而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必须联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必须变革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既然全球性的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核战危机、精神道德危机使人类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既然我们已经醒悟到这种“集体自杀”性的病情严重;“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我们必须求医问药。其救世良方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生态观向人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从而为当今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条线索,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摆正两个位置:“之外”还是“之中”。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英国生物学家、人道主义者朱利安·赫胥黎提出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并以此为书名,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说,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不是“之外”(或之上)。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象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384页。 引文中的着重号是作者加的。)当今人类之所以面临全球性的危机,固然有种种客观的原因,但从主观上看,“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即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对此负有最主要的责任。我国哲学家金岳霖说:“西洋人的思想大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对于他们不但人为万物之灵,而且差不多人为万物之主。”他的观点和黑格尔的看法是一致的。黑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历史是形而上学的人类中心论史。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框架就是主客两极化的二元对立。恩格斯指出,这个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人类中心论”中的反自然的二元对立,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唯心主义世界观,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有力地统治着人的头脑”。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错误就在于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去统治自然,主宰自然,从而导致人类对地球上生态资源的贪婪索取和无情掠夺,结果既破坏了自然界,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人类要想自救,摆脱生存危机,必须完成人类思维向辩证思维的复归,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囹圄,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摆正。由自然界“之外”调正至自然界“之中”,把自己真正当成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生物圈”中的组成成员,人类才会与自然界休戚相关,生死与共,才有可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第二,协调两种生产: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
这两种生产历来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课题。奴隶制社会的出现,是对原始公社制的没有阶级社会的否定。奴隶制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种社会大分工、大分裂是进步的,没有这种分工和分裂,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20页。)。这里涉及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74页。)。进而引申出另一个重要原理, 即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引文中的着重号是作者加的。)所以恩格斯主张这两种生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严重失衡。从恩格斯这一思想中得到的启发是,当今人类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需要协调两种开发:物质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今后,要侧重于人力资源开发。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要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开发人力资源就是发展人的素质和能力。有人把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的改善和变更称为不同于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人的革命”。所谓“人的革命”就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人的这种处于休眠状态的潜在能力,一旦从放置状态中解放出来,将成为最大的资源。
第三,预见两个“往后”:即“往后”和“再往后”。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不尊重自然,不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大自然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一旦超出大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对人类实施一系列的“报复”。恩格斯讲到自然界报复我们的原因的这段文字,在1995年中文第二版中,有了更准确的译文表述,即“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其中“第一步”改为“最初”,第二步和第三步改为“往后和再往后”,这就更准确地表达了恩格斯原文的本意。恩格斯就是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的相对有限、难于预料“往后和再往后”的结果这一点中去寻找自然界“报复”的原因的。恩格斯对自然界“报复”的这种见解,从今天生态学的观点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比如:现在的大规模开发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地域的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的情况下就上马,结果引起了自然生态的破坏,就是明证。远的不说,就以埃及建造成著名的阿斯旺水坝为例。他们建筑水坝的本意是争取工业化和农业开发,可是结果却使农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以前定期的洪水泛滥而带来的土地肥沃化没有了,数千年来尼罗河流域的谷仓地带不得不因为严重盐碱的灾害而苦恼。就自然界开发来说,为了不引起自然界的报复,不能只考虑“最近的直接的有益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往后和再往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然,尽管考虑充分,由于人的认识有限,也有可能发生无法预料到的后果。这就是建立环境评价制度的必要性。怎样才能预见到“往后和再往后”的影响呢?那就是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而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
第四,联结两个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也就是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要实现这种结合与统一,仅仅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够的,而且仅仅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也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人与自然界联结起来,相互交融,实现和谐共生。怎么联结?马克思认为依靠劳动,即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生产劳动。这种生产劳动成为人与自然的中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来把握。人的生活,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过个中介,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一方面“获得自然”的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产品),另一方面又把消费中不需要的废弃物返回自然,前者是“社会的同化”,后者是“社会的异化”。生产生活过程就是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也是自然循环过程。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页。)需要强调的是,劳动不只是人与自然间的中介,它更具有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趋向合理发展、良性循环的作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置于“合理地调整”和“共同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良好的自然循环。排除对这个自然循环的“扰乱”和“破坏”。问题是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当今的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下,对人有害、短期内又难以被自然界通过物质变换来解体的废弃物(如放射性废弃物、化学物质等)被大量地排给了自然界,扰乱和破坏了自然循环,既损害了自然界,也损害了人类自身。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的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52页。)必须排除这种扰乱和破坏,在良性自然循环基础上,通过生产劳动,使自然得以变革,被人化,被纳入人的社会,使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称“自然界的人本主义”、“自然界的人道主义”;同时,以劳动为中介,使人真正体现出自己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即“人的自然主义”、“人的自然的本质”。要实现这种境界,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作者注)的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58页。 )又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57页。)
第五,实现两个“提升”: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又从社会关系方面“提升”出来,使人成为“自由人”。
人是生物圈中的成员之一,人是从动物中演化而来的,人猿同祖。人来源于动物,又高于动物。高在哪里?其本质区别何在?是劳动,是制造工具的劳动。动物也有劳动,如采集果实,利用石块敲打等等。“但是,这一切还不是真正的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这是人类与动物在劳动上的本质区别之一。区别之二,也是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类的劳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而动物的本能活动,对自己的作用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恩格斯说,动物的这种盲目作用表现在“滥用资源”,“一切动物对食物都是非常浪费的,并且常常摧毁还在胚胎状态中的食物。狼不象猎人那样爱护第二年就要替它生小鹿的牝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3页。)。人的劳动高明之处在于“人消灭植物,是为了在这块腾出来的土地上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到多倍的收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6页。)。恩格斯也不否认,动物也具有从事有计划的有意识的行动的能力。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一个提升,即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苦过程。但是,这里指的动物还是指狭义的动物,即除人以外的其余的动物,当然,这里的提升也还是狭义的提升,就是说,这时的人类还仅仅是狭义上的脱离动物界。广义上的提升是指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样人类才算最终脱离动物界。这也是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这时的人类不仅要处理好自然环境,还要处理好社会环境,而后者要比前者困难得多。“如果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我们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就困难得多了。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本来,人类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 就愈能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人类的历史,即使衡量现代最发达的民族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这里,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非常大的出入,……今天的社会生产,还被不可控制的力量的无意识的作用所左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458页。 )这里说的“社会”是指“财富在少数人手里,而绝大多数人则一无所有”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这里的情景是,生产有了迅猛增长,但是“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58页。 )英国人达尔文发现的存在于动物界的弱肉强食这类生存规律,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这是他“对他的本国人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8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无政府状态,是“产品支配着生产者”,或者叫做“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9页。)在人类没有成为社会结合的主人之前,也不可能有计划地调节与自然界的关系。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就不可能消除。当前,全球性危机,说到底是资本主义剥削性、对抗性和扩张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恩格斯说:“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使我们懂得了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指认识自然界规律)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9页。)。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二个“提升”:“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8页。)实现这两个提升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呢?恩格斯认为,这就是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情景,在那里,生存斗争停止了。人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1页。)只有这时,人类才能实现是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理想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927页。),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20页。),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实现人与人的和睦共处。人类不仅能在“地球村”内安全健康地生存、发展而且还能繁衍生息、天长地久。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尽管这些思想散见于他们各个时期各类著作中,但是他们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对他们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两个必然性的重大补充。全球性危机的出现,说明资本主义剥削性、对抗性和扩张性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即资本的贪婪不仅损害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已经愈来愈严重地损害全人类的利益。因此,变革资本主义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类成员的共同目标。全球问题的解决,人类美好未来的创造,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永存!
作者介绍:徐民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