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孟子两章课后习题
初三语文人教实验版《孟子》两章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50分钟)
(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阅读文章,填空。
(1)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
件。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 ) )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 )非不深也
)非不坚利也 )非不多也
) )之 )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助。
) )畔之
3.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_____通___________
4.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应是( )
A. 水流通行的途径 B. 王道;仁政
C.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D. 用语言表示
5.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天下顺之”中的“之”词性不同的是( )
A. 太医以王命聚之。 B. 登轼而望之。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愿陛下亲之信之。
6. 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A.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委而去之? B. ?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多助之至
F.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7. 句中黑体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 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8. 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黑体的成语。
(1)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辨析下列词语的不同用法: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三里之城 城??城非不高也
10. 译句: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析如果君主做到了“得道”,将会有什么好处?(最好用原文)
12.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守城一方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用文中肯定词语概括)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4)守城一方失利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3. 第四段的排比句是____
14. “得道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15. 用自己的话分析为什么“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6.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17. 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18. 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19.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简述理由。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曾益其所不能。( ) .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 .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⑤舜发于畎亩之中 ( )( ) ..
⑥管夷吾举于士( ) .
⑦空乏其身 ( ) ..
⑧行拂乱其所为( )( )( ) ....
⑨征于色 ( ) .
⑩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 在文中横线处填写原句。
3. 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本文第一段列举了一系列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有何共同点?用来证明什么道理?
5. 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6. 第二段的第一句在文章中结构上的作用是: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中的“是人”指什么样的人,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8. 作者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的论断,这是针对意思是:
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是其中的“ ”一点。联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
(三)课外文言文段阅读: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 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不能秘之 ( ) .
(2)待尔成人,吾授也 ( ) .
(3)不盈期月 ( ) .
3. 下面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
善shàn①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②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③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曰:‘~。’乃南征。”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
4.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其夫呓语。
C.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6.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 (1)天时、地利、人和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归顺;外城;围;发语词;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泛指粮食;放弃,离开;限制; 震慑;施行仁政,少;极点,内亲外戚
3. 畔 叛
4. B 5. C 6. AB 7. C
8. 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等
9. 之:助词,“的”;它,代城池;助词,“的”;代词,他;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介词,靠; 介词,用
城:内城;城墙
10. (1)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占有天时的条件。
(2)使人民定居下来,不是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溪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4)所以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11. 域民;固国;威天下;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12. (1)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2)必有得天时者矣(或得天时)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委而去之。
13. 域民??不以兵革之利
14. 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15. 靠边界来限制人民的迁留,是客观上对人民的强制,留住人留不住民心,只有靠施仁政才能得百姓的拥戴,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自然也就安定。
16. 施仁道即施行仁政 结果是: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18. 以战争为喻来论述治国之道,告诉君主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9. 取信于民。没有矛盾。“取信于民”的目的也是收拢民心,达到“人和”之目的。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 ①通“增”,增加 ②通“横”,梗塞 奋起,指有所作为
③犯过失 ④担子
⑤起,指被任用 从,在 ⑥狱官
⑦资财缺乏 ⑧不顺 颠倒错乱 所行
⑨征验 ⑩敌对国家
2. 劳其筋骨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4. 这些人都历经苦难,方成大业。只有经受磨练,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业。
5. 排比;气势恢弘,列举名贤,意在引出下文所要议论的问题。
6. 承上启下
7. 像文中所举的六个人一样,经过种种磨难而有所作为的人。
8.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君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
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9. 生于忧患, 略
(三)课外文言文段阅读:
1.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
2. (1)严守秘密;(2)传授,教授;(3)满,到。
3. ③
4. C
5. 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的。
6. 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
认识:[答案示例]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
范文二:18孟子两章(课后习题)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范文三:《〈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128815”);《〈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孟子〉两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
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四、以两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范文四:《〈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孟子〉两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end#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四、以两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2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范文五: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
1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 í)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 是儒家经典之一。[1]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顺接。之:指城。而:表转折。(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8)是:这。(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
(1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
(17)畔:通“叛”,背叛。(18)顺:归顺,服从。
(19)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故:所以。
(20)失道:不实施“仁政”。(21)任:责任,使命。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 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通假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指在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3)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堵塞,指不顺
古今异义
(1)七里之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4)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5)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这里指限制的意思 今义:地域
(7)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8)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一词多义
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动词,靠)(2)以天下之所顺(动词,凭)
之(1)三里之城(助词,的)(2)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
(3)多助之至(动词,到)(4)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5)亲戚畔之(代词,指失道之人)
利(1)地利不如人和(名词,优势)(2)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
城(1)三里之城(名词,内城)(2)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
词类活用
(1)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断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背景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的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3古文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 ùn )发于畎(qu ǎn )亩之中,傅说(yu 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 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 ?ng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 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注释(1)选自《孟子. 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
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 ùn )发于畎(qu ǎn )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 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 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痛苦。心志,意志。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
(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违背。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5)所以:用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21)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
(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
(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 ì),通“弼”,辅佐。
(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
(28)敌国外患:指敌对国家的外来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0)死于安乐: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32)发:被任用。(33)举:被举荐。34) 忍:使... 坚强。
参考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
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篇章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全文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第一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身体,生活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
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上课前,我曾考虑过,以日本大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使日本的科技、经济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的事例导入,后来想想,这样一来可能时间会拉得较长,甚至会大大突破教学时间的安排。
而文章首段的“于”字在该段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这个字词放在引入内容中,是十分合适的;而“发”一词,也使人不敢轻视:首先,它在段中首句“于”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其次,“发”的意思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与后五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课时,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 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b ì),通“弼”,辅佐。
4、忍,通“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
词性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名词:
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状语后置: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心困,于虑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色征,于声发)
一词多义
1. 拂(fu 二声)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 拂(bi 四声)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 (fa 一声) 起,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发 (fa 一声)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中心
逆境造就人才。
论证方法
1. 事实论证
2. 道理论证
3. 类比论证
4. 对比论证中心论点
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生于忧患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7、2008年5月23日,**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 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 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如今社会虽然安定团结,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为将来的祸患做好准备??言之有理即可。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1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4论证方式
相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用的是演绎推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用的是归纳推理。 不同之处
提出论点方式不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
·第二则短文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的。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