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历史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历史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作者:杨耕《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6日 14版)
认识自然,难;认识社会,更难。当一门门自然科学像繁星一样布满在科学的“太空”,把人类智慧之光照射到自然界的深处,不断发现自然规律时,人类对自己及其社会历史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表层,历史规律仍然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在马克思之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独占鳌头,一统天下几千年。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人类整整走了两千多年的心路历程。从空间上看,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距很近;从时间上看,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自然观又相距遥远,可谓“咫尺天涯”。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首先就在于,他发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的方法论,在当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观点,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理论内涵和政治意义。
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
人们一般都承认自然规律,因为人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是事物的重复性:日月运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生生死死??然而,人们往往怀疑甚至否定历史规律,因为人们在历史中看到的是事物的单一性: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罗伯斯庇尔、林肯、孙中山等历史人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可是,就在这种不可重复的单一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后面却存在着可重复的历史规律。作为历史事件,戊戌变法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改良、改革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不罕见;作为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资产阶级革命在近、现代历史上却重复出现;作为历史人物,罗伯斯庇尔、林肯、孙中山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时势造英雄却不断重演。这表明,在历史中同样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历史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重复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具特色,不可重复。历史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现象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实际上,任何事件,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讲的正是自然现象的差异性。在观察自然时,我们应当从相似中看到相异;在认识历史时,我们应当从相异中看到相同,从单一性中透视出重复性,从而把握历史的规律性。
人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把历史规律归结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认为历史规律不仅实现于人的活动中,而且形成于人的活动中。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既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也不能人为地消除历史规律。历史规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形成于人的活动中,但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着人的活动,决定着人的活动的大概趋势。
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但我们又不能把人的活动和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规律等同起来。人的活动可以符合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这里,关键要把握历史规律的形成和实现机制。“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
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表明,使黑人成为奴隶的,不是所谓的黑人的本性,而是黑人生活其中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的人及其特征的,就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即历史规律。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从而“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而要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就必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列宁语)。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就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规律,就能发现社会历史的秘密所在。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就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社会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着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或者说,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关系这一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把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称为上层建筑。人们通常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称为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了极其精练、准确无误、清澈见底的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特定系统。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中,不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且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也相互作用;不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子系统与上层建筑发生相互作用,而且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也形成一个新的子系统与生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正如****所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自己创建的具体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同样会发生冲突。如不及时调整、改革,这种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必须明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未必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现实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不仅存在着旧社会的“残余”,而且这些“残余”往往又同社会主义自己创建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我们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具有主动性。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更替。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就具体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人的活动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转折点时,其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为该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途径。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迈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但是,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进程的否定,不能由此认为社会发展如瓶坠地,碎片四溅,没有确定的方向。从人类总体历史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也不可能早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没有也不可能早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没有也不可能早于奴隶社会,而原始社会是所有民族的“原生的社会形态”。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但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存在的生产力状况规定着跨越的限度,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中国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对中国的影响、渗透和冲击下,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近代以来,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各种主义、各种道路都尝试了,但都失败了;各种组织、各种政党都登台了,但都谢幕了。直到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一次自觉的历史选择,是一次合规律的科学选择。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只有改革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人民又一次自觉的历史选择,同样是一次合规律的科学选择。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地要在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方式、个人分配方式等方面引起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在人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引起重大变化,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因此,****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在确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时,是从物的丰富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展开的。生产力本身就是人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体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语)。因此,****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范文二: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论马、恩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体发展的思想
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
——论马、恩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体发展的思想
刘歆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102) 摘要: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尽管基本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内 容,但这种概括
个体发展的思想因素,人为地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遗漏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重视
社会的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本文仅根据马克思破坏这一学说本身内在的必然要推论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恩格斯原著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初步论证。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个人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地对社会基本矛盾加以阐述(恩格斯只对资本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有所论述),但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不同的词语对这一思想有所述及。笔者认为,后来以苏联教 科书为蓝本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概括,在一定程度和方面揭示 了这一学说的部分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科书的这一概括是有缺陷的,因为它遗漏了这一思 想所包含的关于人的发展尤其是个体发展的方面,人为地破坏了这一学说本身固有的必然要推论出人 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的内在逻辑性。
下面,笔者根据两位经典作家原著的有关内容来初步论证这一基本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以抛砖 引玉。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德意志意识形 态)第一章第一卷)》中“[c(]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一节中说:在一切对于后来的时代 来说是偶然性的东西(对于先前时代说来则相反)中,也就是在先前时代所传下来的各种因素中,也有 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生产力与交往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活动或活动的 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 动等。当然,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达的需要,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他 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这也是施蒂纳顽固地提出反对 人的主要论据),尽管目前形态下的羊或狗无疑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诚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在上述矛盾产生以前,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 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才 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 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这样,在上述矛盾产生以前,人们进行生产的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 状态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存在的片面性只是在矛盾产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对于后 代才存在的。这时人们才觉得这些条件是偶然的桎梏,并且把这种视上述条件为桎梏的观点也强加给 过去的时代。
“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 万方数据
《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6 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由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
史的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 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的历史。”?
我认为,马克思在这里讲的生产力与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就是后来人们所 说的社会基本矛盾,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后面明确地 指出,“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渺‘生产力和交 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以往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这种形 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阶 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的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
而且,1886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说“ 我们就发现,在 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 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而1995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文前的“说明”也指 出“他们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艮多学者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
入研究,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着社会基本矛盾——当然,笔者决不 会由此便认为或者推出交换形式或者交换关系等同生产关系。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理解,就不难看
出,传统理解中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进一步看到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或者说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还内在地包含着一个矛盾:生产关 系或者说交往形式与个人的活动的关系。这是,个更深的矛盾。这个更深的矛盾被遮蔽所造成的后果 是多重的:在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中,忽视个人的作用,只看到在人的思想和身体之外的生产力 的物质性,看不到凝结其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只看到作为类的概念的人对生产力的形成的总和的抽象 贡献,看不到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思想和身体的具体支出;只看到作为对历史发展最终决定的生产力 的结果性,看不到其形成中的个人力量的能动发挥和复杂组合的过程性,只看生产力表面上具有的人 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看不到处于生产力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从而把生产 力概念中的人的作用“蒸发”掉了,无视其中活生生的个体的价值和作用。继而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把握中,迷失于对生产力物质性决定作用和物化形态的生产关系内容的片面强调,看不到二者实际 上都是指向人的,在归根结底意义上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们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都根源于 人,最终解决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问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于是,个人的存在被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大字 眼和宏大叙事话语所遮蔽了,个人的价值被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的抽象思维方式所吞噬了,这样就难 怪我们传统理解的唯物史观给人以“见物不见人”的印象,被萨特等人攻击为“人学的空场”。
有意思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不仅敏锐地看到而且深刻地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深 刻根源在于个人的不断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即后文提到的“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 个性相适应的条件”,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将与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规定为“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这些条件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内在的,对于人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二,这些条件是“由这种 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又在这句话的页边上写着“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可见,自主 活动的内容很重要的部分事实上便是指历史过程中个人的自主的交往活动。又由于“人们进行生产的 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状态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但这种相适应具有历史暂时性,随 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由于存在的片面性被激化而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为“偶然的桎梏”、“它 (指自主活动——引者注)的桎梏”,所以,这种旧的交往形式的不断被新的交往形式代替的过程,不仅 “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的历史。”这 样,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不仅包括物的层面或者客观方面的矛盾,即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且包括导致这一客观矛盾存在的主体方面的矛盾的深刻分析与洞见——生产关 系与个人自主活动的矛盾。 万方数据
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 7 可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如果没有参与其中的历史活动主体的感受,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生产关系作为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映,本身就是生产领域内个人的自主活动的社会产物,因而应该真 实地反映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外,应该适应愈来愈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发展需要。反 言之,正是一个个历史活动主体在自主活动中遭受到“已成为旧桎梏的交往形式”的现实束缚和沉重奴 役的激烈反抗,才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事实上,我们通常称生产关系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也离不开它与 人的自主活动相适应这一过程。因而,发展着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革命性作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进步,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讲,是对不断进步着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需要的适应,是人们对自己进行个人 自主活动的条件的社会化改进。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 意义,才能真正地确立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 条件下,共产主义才能建立。“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 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 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他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 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思想里包含着个人自主活动这一主体 性的尺度,并不排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作用和客观性质。而是表明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矛 盾具有的人学性质和对人的解放意义,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价值和认识作用。因为 我们只有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主体因素,才能把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过程区分开来,或者正 如南京大学教授孙伯揆、张一兵等所提出要从主体向度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似自然性”。
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基本思想中凸现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退回到早期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从事的 事业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注贯穿于两个伟人思想发展的始 终。《手稿》中体现的对人的异化现象的剖析,错误不在于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极度蔑视人的价值、非人道 地奴役工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异化现象从人本主义角度的揭露和谴责,而在于“在青年马克思这时整体 的理论运演中,居统摄地位的还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劳动异化史观。从理论深层来看,这种人本主义 伦理价值批判虽然在为无产阶级革命辩护,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超出(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且,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所批判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 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 去理解。”嘁者像马克思讥笑的费尔巴哈那样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嘴生产力 看作远离人们实践或者凌驾于人们生活之上的仅仅具有自然物质意义的“事物、现实、感性”。看不到它 实质上是暂时凝固化了的人的活动的物化形态,背后隐藏和涌动着决定其性质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 质力量,包含着深刻、丰富的主体性因素,以实践(即人的活动)为入口,把马克思恩格斯关注无产阶级 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具体的社会主体向度揭示出来。不言而喻,我们一再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强 调的个人自主活动的进步,事实上便是他们追求在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一般形态。指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社会的基本分析与马克思恩 格斯一生坚定的理想追求、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昭显唯物史观的为无产阶级 解放和整个人类彻底解放服务所特有的阶级性。否则,我们看到的至多是唯物史观这一伟大认识工具 和唯一正确的历史观的科学价值,这无疑是不全面的。
另一方面,承认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人的发展、承认以适应个人自主活动的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内在 尺度也不会倒向唯心史观的怀抱。因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 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的。”?而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中的 万方数据
8 《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主体性因素,或者说我们对它内在人学性质的发掘和解蔽,正是在充分重视和确立唯心主义者恰恰缺
失的根基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作用,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上牢牢站稳后,去认识 人的能动的方面的,认识“个人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和对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
耐人寻味的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由于这种发展(指个人本身发展——引者注)是 自发进行的,就是说它不服从自由联合起来的个人的共同计划,因此它是以各个不同的地区、部落、民 族和劳动部门等等为出发点的,其中的每一个起初都与别的不发生关系而独立地发展,后来才逐渐与 它们发生联系。其次,这种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利益从来没有得到完全的克服,而只 是屈从于获得胜利的利益,并在许多世纪中和后者一起继续存在下去。”@可见,个人本身发展也是一个 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由参加其中的个人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支配的东西,具有客观规律性,完全应该进 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野。
至于个人本身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也进行了史实性的进一步阐述,“相 反地,在那些已经发达的时代才开始自己的发展的国家里,例如北美,这种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在这些 国家里,除了移居那里去的个人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地形成的前提,而这些个人之所以迁移到那 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 拥有古老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因而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古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确立起 来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这符合于一切殖民地的情况,只要他们不仅仅是一些军用场所或交易场所。迦 太基、希腊的殖民地以及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的冰岛可以作为例子。类似的过程在征服的情况下也可 以看到,如果在另一种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形式被现成地搬到被征服的国家的话。”@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的现象的消灭问题,笔者认 为,这里说的“物的力量”,实质上就是指生产力,但是被一般人妖魔化为由人自己创造出来却反过来统 治人的异化力量,对它的消灭也就是祛魔,“不能靠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 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并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才能使得人们摆脱完全虚幻的
桎梏”,才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 集体的“
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当然实现个人的这种存在,是只有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 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 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在从前是受偶 然性支配的, 而这些生存条件当然只是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把个人的 自由发展与自由发展的条件或者说生存条件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作为一对矛盾看待的。 事实上,后面所说的“单个无产者强加于个人生存条件即劳动之间的矛盾而矛盾”@和它是同义语,而这 一矛盾的真正而彻底解决,只有在控制住这些生存条件使其改变受偶然性支配的性质后,个人才能不 再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摆脱获得了个人的自由,改变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由有阶级的个人 转变为有个性的个人。
依照这一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无产阶级的追求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亦即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的解放斗争和逃亡农奴力求自由劳动的斗争进行对比,“由此可见,逃亡农奴仅仅是力求自由地发展和 巩固他们现有的生存条件,因而归根结底只是力求达到自由劳动;而无产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 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 他们就和国家这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组成社会的各个个人迄今都表现为某种整体)处于直接的对立 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得出了必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 专政的结论,而不是借助对异化的劳动进行自我扬弃等结论。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此时的思想已经完全 成熟,因此,对导致这一成熟思想的内在逻辑重要构件之一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蕴涵的对人的重视、 对个人发展的关注的思想我们是不应该视而不见的。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证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对无产阶级革
万方数据
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 9 命运动的指导中仍然一以贯之地重视历史上人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任何时候, 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 动方式和劳动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 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 论》第2卷还有这样一段具有贯穿和体现其整个社会经济思想根本特点的话: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 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 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这里,显然包含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历 史中作为劳动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和重视。也因之,马克思本人后来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又明确提出从人的发展的自由度的视角把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演进行三种历史形态的划分。而且, 为我们所习惯的“五形态”社会发展分期理论,实际上也隐含着对个体劳动者的自由发展的因素和向 度,仅仅为我们所忽视而已,因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类型的阶级社会的区分的实 质不仅仅在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者)与劳动者的分离,更主要是,劳动者直接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 的财产从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奴隶社会的本质,借助劳动者对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依附关 系而使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封建社会的本质,使劳动者变成自由劳动者,从而通过劳动力的买和 卖把生产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资本社会的本质。由此可见,斯大林的这一社会 形态划分无意地触及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对人的因素的分析和重视。
这种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言论中也可以略见一斑。例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言》中也明确指出“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一 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领袖和理论家们的通信中,依然坚持这一思想。1846年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在简单的论证 后,马克思这样说,“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 ’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 物质的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恩格斯也是这样。他在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 1月25日于伦敦)的信中,也明确指出“所以,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 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为 停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 这个历史。”够限于篇幅,这里不多一一引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发掘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很明显的:它对
于我们理论工作者正确理解、研究
和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革命思想,真正地“走近马克思”或者“回到马克思”,无疑是有裨益的,对于 我们党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在具体执政实践中 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注释涉及1972年版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都是因为是所用引文在1995年版本《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的对应部分未曾收录,所以只有以该版本为准。特此说明。
?????廷英燹凝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81,8l一82,77—78,79,80,
82,83,83,85,8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532,732,732—733页。
?(戬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54,54页。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1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1—89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责任编辑庆跃先) 万方数据
范文三: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_论马_恩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体发展的思想
个 体 发 展 与 社 会 基 本 矛 盾
—论马、恩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体发展的思想 —
刘歆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 !""!")
摘要: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尽管基本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内
容,但这种概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遗漏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重视
个体发展的思想因素,人为地破坏这一学说本身内在的必然要推论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社会的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本文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初步论证。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个人发展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 !!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地对社会基本矛盾加以阐述(恩格斯只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所论述),但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不同的词语对这一思想有所述及。笔者认为,后来以苏联教 科书为蓝本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概括,在一定程度和方面揭示 了这一学说的部分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科书的这一概括是有缺陷的,因为它遗漏了这一思 想所包含的关于人的发展尤其是个体发展的方面,人为地破坏了这一学说本身固有的必然要推论出人
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的内在逻辑性。
下面,笔者根据两位经典作家原著的有关内容来初步论证这一基本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以抛砖
引玉。
马克思恩格斯在 !%&’(!%&) 年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德意志意识形
+,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一节中说:在一切对于后来的时代 *—态〉第一章第一卷)》中“,
来说是偶然性的东西(对于先前时代说来则相反)中,也就是在先前时代所传下来的各种因素中,也有 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生产力与交往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活动或活动的 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 动等。当然,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达的需要,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他 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这也是施蒂纳顽固地提出反对
——诚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的主要论据),尽管目前形态下的羊或狗无疑是历史过程的产物
在上述矛盾产生以前,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 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才 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 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这样,在上述矛盾产生以前,人们进行生产的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 状态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存在的片面性只是在矛盾产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对于后 代才存在的。这时人们才觉得这些条件是偶然的桎梏,并且把这种视上述条件为桎梏的观点也强加给
过去的时代。
“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
《江淮论坛》""# 年第 $ 期 !#
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由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的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
! 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的历史。”
我认为,马克思在这里讲的生产力与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就是后来人们所 说的社会基本矛盾,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后面明确地
"“生产力和交 指出,“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以往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这种形
—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阶 —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 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的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
我们就发现,在而且,%& 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说“
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
$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而 %$ 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文前的“说明”也指 ’’%很多学者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 出“他们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当然,笔者决不 —入研究,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着社会基本矛盾
会由此便认为或者推出交换形式或者交换关系等同生产关系。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理解,就不难看出,传统理解中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进一步看到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或者说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还内在地包含着一个矛盾:生产关 系或者说交往形式与个人的活动的关系。这是一个更深的矛盾。这个更深的矛盾被遮蔽所造成的后果 是多重的:在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中,忽视个人的作用,只看到在人的思想和身体之外的生产力 的物质性,看不到凝结其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只看到作为类的概念的人对生产力的形成的总和的抽象 贡献,看不到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思想和身体的具体支出;只看到作为对历史发展最终决定的生产力 的结果性,看不到其形成中的个人力量的能动发挥和复杂组合的过程性,只看生产力表面上具有的人 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看不到处于生产力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从而把生产 力概念中的人的作用“蒸发”掉了,无视其中活生生的个体的价值和作用。继而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把握中,迷失于对生产力物质性决定作用和物化形态的生产关系内容的片面强调,看不到二者实际 上都是指向人的,在归根结底意义上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们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都根源于 人,最终解决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于是,个人的存在被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大字 眼和宏大叙事话语所遮蔽了,个人的价值被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的抽象思维方式所吞噬了,这样就难 怪我们传统理解的唯物史观给人以“见物不见人”的印象,被萨特等人攻击为“人学的空场”。
有意思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不仅敏锐地看到而且深刻地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深 刻根源在于个人的不断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即后文提到的“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 个性相适应的条件”,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将与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规定为“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这些条件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内在的,对于人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二,这些条件是“由这种 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又在这句话的页边上写着“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可见,自主 活动的内容很重要的部分事实上便是指历史过程中个人的自主的交往活动。又由于“人们进行生产的 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状态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但这种相适应具有历史暂时性,随
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由于存在的片面性被激化而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为“偶然的桎梏”、“它(指自主活动——引者注)的桎梏”,所以,这种旧的交往形式的不断被新的交往形式代替的过程,不仅 “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的历史。”这 样,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不仅包括物的层面或者客观方面的矛盾,即生产力
——生产关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且包括导致这一客观矛盾存在的主体方面的矛盾的深刻分析与洞见
系与个人自主活动的矛盾。
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 $
可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如果没有参与其中的历史活动主体的感受,是无法体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作为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映,本身就是生产领域内个人的自主活动的社会产物,因而应该真 实地反映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外,应该适应愈来愈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发展需要。反 言之,正是一个个历史活动主体在自主活动中遭受到“已成为旧桎梏的交往形式”的现实束缚和沉重奴
役的激烈反抗,才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事实上,我们通常称生产关系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也离不开它与 人的自主活动相适应这一过程。因而,发展着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革命性作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进步,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讲,是对不断进步着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需要的适应,是人们对自己进行个人 自主活动的条件的社会化改进。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 意义,才能真正地确立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 条件下,共产主义才能建立。“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 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 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他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 ! 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思想里包含着个人自主活动这一主体 性的尺度,并不排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作用和客观性质。而是表明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矛 盾具有的人学性质和对人的解放意义,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价值和认识作用。因为 我们只有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主体因素,才能把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过程区分开来,或者正
如南京大学教授孙伯揆、张一兵等所提出要从主体向度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似自然性”。
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基本思想中凸现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退回到早期马克思在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从事的 事业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注贯穿于两个伟人思想发展的始 终。《手稿》中体现的对人的异化现象的剖析,错误不在于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极度蔑视人的价值、非人道 地奴役工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异化现象从人本主义角度的揭露和谴责,而在于“在青年马克思这时整体 的理论运演中,居统摄地位的还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劳动异化史观。从理论深层来看,这种人本主义 "而且, 伦理价值批判虽然在为无产阶级革命辩护,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超出(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所批判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 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 #$或者像马克思讥笑的费尔巴哈那样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将生产力 去理解。”
看作远离人们实践或者凌驾于人们生活之上的仅仅具有自然物质意义的“事物、现实、感性”。看不到它 实质上是暂时凝固化了的人的活动的物化形态,背后隐藏和涌动着决定其性质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 质力量,包含着深刻、丰富的主体性因素,以实践(即人的活动)为入口,把马克思恩格斯关注无产阶级 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具体的社会主体向度揭示出来。不言而喻,我们一再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强 调的个人自主活动的进步,事实上便是他们追求在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一般形态。指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社会的基本分析与马克思恩 格斯一生坚定的理想追求、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昭显唯物史观的为无产阶级 解放和整个人类彻底解放服务所特有的阶级性。否则,我们看到的至多是唯物史观这一伟大认识工具
和唯一正确的历史观的科学价值,这无疑是不全面的。
另一方面,承认社会基本矛盾中个人的发展、承认以适应个人自主活动的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内在 尺度也不会倒向唯心史观的怀抱。因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 % 而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中的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的。”
《江淮论坛》""# 年第 $ 期 !%
主体性因素,或者说我们对它内在人学性质的发掘和解蔽,正是在充分重视和确立唯心主义者恰恰缺失的根基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作用,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上牢牢站稳后,去认识
人的能动的方面的,认识“个人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和对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
耐人寻味的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由于这种发展(指个人本身发展—引者注)是 —自发进行的,就是说它不服从自由联合起来的个人的共同计划,因此它是以各个不同的地区、部落、民 族和劳动部门等等为出发点的,其中的每一个起初都与别的不发生关系而独立地发展,后来才逐渐与 它们发生联系。其次,这种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利益从来没有得到完全的克服,而只 !!可见,个人本身发展也是一个 是屈从于获得胜利的利益,并在许多世纪中和后者一起继续存在下去。”
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由参加其中的个人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支配的东西,具有客观规律性,完全应该进
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野。
至于个人本身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也进行了史实性的进一步阐述,“相 反地,在那些已经发达的时代才开始自己的发展的国家里,例如北美,这种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在这些 国家里,除了移居那里去的个人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地形成的前提,而这些个人之所以迁移到那 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 拥有古老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因而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古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确立起 来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这符合于一切殖民地的情况,只要他们不仅仅是一些军用场所或交易场所。迦 太基、希腊的殖民地以及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的冰岛可以作为例子。类似的过程在征服的情况下也可 "! 以看到,如果在另一种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形式被现成地搬到被征服的国家的话。”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的现象的消灭问题,笔者认 为,这里说的“物的力量”,实质上就是指生产力,但是被一般人妖魔化为由人自己创造出来却反过来统 治人的异化力量,对它的消灭也就是祛魔,“不能靠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 # !,才能使得人们摆脱完全虚幻的 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并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
集体的“桎梏”,才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 $ !当然实现个人的这种存在,是只有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 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
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
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在从前是受偶
!% 然性支配的,而这些生存条件当然只是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把个人的
自由发展与自由发展的条件或者说生存条件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作为一对矛盾看待的。!& 事实上,后面所说的“单个无产者强加于个人生存条件即劳动之间的矛盾而矛盾”和它是同义语,而这 一矛盾的真正而彻底解决,只有在控制住这些生存条件使其改变受偶然性支配的性质后,个人才能不 再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摆脱获得了个人的自由,改变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由有阶级的个人
转变为有个性的个人。
依照这一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无产阶级的追求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亦即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的解放斗争和逃亡农奴力求自由劳动的斗争进行对比,“由此可见,逃亡农奴仅仅是力求自由地发展和 巩固他们现有的生存条件,因而归根结底只是力求达到自由劳动;而无产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 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 他们就和国家这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组成社会的各个个人迄今都表现为某种整体)处于直接的对立 !’ 得出了必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 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
专政的结论,而不是借助对异化的劳动进行自我扬弃等结论。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此时的思想已经完全 成熟,因此,对导致这一成熟思想的内在逻辑重要构件之一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蕴涵的对人的重视、
对个人发展的关注的思想我们是不应该视而不见的。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证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对无产阶级革
个体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 )
命运动的指导中仍然一以贯之地重视历史上人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 —
——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 动方式和劳动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马克思在《资本 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论》第 卷还有这样一段具有贯穿和体现其整个社会经济思想根本特点的话: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 !
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 # !这里,显然包含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历 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史中作为劳动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和重视。也因之,马克思本人后来在《
中又明确提出从人的发展的自由度的视角把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演进行三种历史形态的划分。而且, 为我们所习惯的“五形态”社会发展分期理论,实际上也隐含着对个体劳动者的自由发展的因素和向 度,仅仅为我们所忽视而已,因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类型的阶级社会的区分的实 质不仅仅在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者)与劳动者的分离,更主要是,劳动者直接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 的财产从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奴隶社会的本质,借助劳动者对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依附关 系而使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封建社会的本质,使劳动者变成自由劳动者,从而通过劳动力的买和 卖把生产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资本社会的本质。由此可见,斯大林的这一社会
形态划分无意地触及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对人的因素的分析和重视。
这种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言论中也可以略见一斑。例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 ——社会个人的生产。”“一 言》中也明确指出“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 !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 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 年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在简单的论证 动领袖和理论家们的通信中,依然坚持这一思想。
后,马克思这样说,“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 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 $$ 。恩格斯也是这样。他在致符?博尔吉乌斯(# 年 ")’物质的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 月 !$ 日于伦敦)的信中,也明确指出“所以,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
$& 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为
停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 ’ 这个历史。”限于篇幅,这里不多一一引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发掘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很明显的:它对于我们理论工作者正确理解、研究 和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革命思想,真正地“走近马克思”或者“回到马克思”,无疑是有裨益的,对于 我们党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在具体执政实践中
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注释涉及 !#($ 年版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都是因为是所用引文在 !##) 年版本《马克 !
思恩格斯选集》的对应部分未曾收录,所以只有以该版本为准。特此说明。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 ) !* ( #($ ("(#""+"$((+("(#"% "#$!!!’!!!!!!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版,第 页。# $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 &)
(责任编辑 庆跃先)
范文四:人的生命的基本矛盾
人的生命的基本矛盾
文
.魑
人生命的基本矛盾
(俄)列夫?托尔斯泰
任何人活着只是为了能的生命,并且只从观察中知道
够称心如意,为了追求自己的他们活着.只有当一个人愿意
幸福.人若感觉不到追求自己想到别人的时候,他才知道别
幸福的愿望,他也就感觉不到人活着,而关于自己他是确切
自己是活着的.人不可能想过知道的知道他活着连一秒
没有追求个人幸福愿望的生钟也不会终止这种知觉,因
活.对于每一个人,活着就是此,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生命
希望并达到幸福.希望并争取看成真正的生命,而把周围其
幸福就等于活着.他人的生命只当作自己存在
人只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一个条件.如果他不愿意别
这,个体当中感觉到生命,因人不幸,那只是因为别人痛苦
此,起初人以为,他所渴求的的样子会破坏他的幸福.如果
幸福只是他个人的幸福.起初r他希望别人幸福,那也完全不
他似乎觉得,只有他一个人活.像希望自己幸福一样,即不是
着,真正活着.他觉得其他人.要他希望他幸福的那个人称
的生命和自己的完全不一样,一心如意而只不过是要别人的
他把别人的生命仅仅当作生幸福扩大他自己的幸福.对一
命的类似物.人只是观察别人j个人来讲,只有他感觉到是自
防人疑众,不如自慎.
清一郭嵩焘《目记》
也就是自 己的生活中的幸福,
己的幸福,才是重要的和必需
的.
于是,在追求实现自己的
这种幸福时,人才注意到这种
幸福取决于别人的幸福.而在
观察,分析别人时,他看至J,人
仉,甚至动物都有和他一样台勺
生命观.所有这些生物,都像
他一样,只感觉到自己的生命
和自己的幸福,认为只有自己
的生命才是重要的和真正的,
而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命只是
实现他的幸福的工具.他看
到,每一个生物,完全像他一
样应该准备着为了自己的小
幸福去剥夺所有其他生物,包
括像他一样有思考能力的人
的大幸福,甚至生命.而明白
了这一点以后,人不由自主地
会形成这样的想法,即如果这
是真的(而他知道这无疑是真
的),那么不是一个,也不是十
知足天地宽,贪得字宙隘.
特别推荐
个,而是世上一切数不清的生
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每
分钟都准备消灭他这个认为
生命仅仅为他一人存在的人.
而且,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人
就会发现,他视为生命意义所
在的他个人的幸福不仅不可
能被他轻易获得,而且大概会
被夺去.
人活得越久,这样的论断
;就越为经验所证实,人也就会
看到,他参与其间的那个由相
互联系着的,一个想要消灭并
吞食另,个的个体所组成的
人间生活,对于他不仅不可能
是幸福,而且大概会是巨大的
灾难.况且,即使,个人处于
有利条件下,即他能顺利地和
别人进行斗争,不为自己担惊
受怕,理智和经验也会很快地
向他指出,他作为个人享乐品
从生活中抢来的那些类似幸
:福的东西,也不是幸福,而仿
清.曾国藩《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将赴天津示二子》6
?
佛是幸福的样品,给予他仅仅
是为了使他更真切地感受到
经常与欢乐并存的痛苦而已.
人活得越久越清楚地看到,欢
乐越来越少,而苦闷,厌烦,操
劳,痛苦却越来越多.岂止于
此,他开始体验到精力的衰退
和疾病的折磨,在眼看着别人
生老病死的同时,他发现自己
的生存(他只在其中才感觉到
真正的充实的生命)每时每
:刻.每动一动都在接近虚弱,
衰老和死亡.他的生命,除了
遇到有可能被与他搏斗的其
他生物消灭的千万次意外情
况并且陷入越来越大的痛苦
以外,按照自己的属性也只能
是不断接近死亡接近任何个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清-曾国藩《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字寄纪瑞左右》
,
g
特别推荐
人幸福的任何一种可能性连也不重要,他感觉不到是活着
同个人生命都将被消灭的状的那一整个由无数互相斗争
态.人看到他自身(他只在其着更替着的生物构成的世界,
中感觉到生命)所做的不过是即真正的生命,才是永存的.
和他根本无法与之搏斗的东因此,惟独人能感觉到的人
西搏斗——和整个世界搏斗,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它而进行
他寻欢作乐,而实际得到的仅的这个生命,原来是某种靠不
仅是幸福的类似物,并且总是住的,令人难以忍受的东西.
以痛苦告终.可他还想永远保而在他之外,不为他所爱也不
住那保不住的生命.人看到,为他所感受和理解的生命却
他本人,他这个人身(他仅为是惟一真正的生命.
之渴求幸福和生命)既不可能只有他察觉不到的东西
有幸福,也不可能有生命.而才具有他一个人向往的特性
他想要的幸福和生命只有别这不是人在颓丧情绪支配下
的生物才具有,这些生物他觉所想到的这不是一种可有可
察不到,也不可能觉察到,而无的想象,相反,这是十分明
且他不能够也不愿意知道这显的,毫无疑义的真理,人哪
些生物的存在.怕有一次想到这一层,或者别
那个对于他重于一切,为人哪怕有一次向他说明过.他
他需要,他以为是惟一真正活将永远不再抛开它,任何东西
着的东西,也就是他自身将要也不可能把它从他的意识中
灭亡,变成骸骨,蛆虫,反正不:消除.
是他了.而对他来说既不需要
湾?曾匿藩《周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将赴天津示二子》
:
范文五:**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作者:沈建国
社会科学战线 1995年07期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内容。它从哲学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一般规律和动力问题,为人们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矛盾,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不同的社会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同志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并制订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
专门就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进行理论阐述的起始于斯大林。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生产关系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依赖生产工具的发展的状况,因为有这种依赖关系,所以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思想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的意思是一致的。如果承认这是个普遍原则的话,那么就不难得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样会与生产力相矛盾的结论。但是,斯大林以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成功方面的特殊性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受普遍规律的制约,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①
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着,并且顽强地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表现出来。1952年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在书中他批评了雅罗申柯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的观点(其实,雅罗申柯无非是重述1938年斯大林主张的并在以后为人们奉为经典的论断),认为“这是错误的”。斯大林虽然承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有矛盾,但是,一方面,正如**所指出的,“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②另一方面,斯大林虽然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他却看错了阻碍在当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认为生产关系还不够先进,即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如还存在集体所有制,商品交换,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计划性还不够全面、彻底等,“所以,任务就在于,通过把集体农业所有制逐渐变成全民所有制的办法,通过以产品交换制——也是逐渐地——代替商品流通的办法,来消除这些矛盾”。③所以,斯大林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未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问题。
**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了出来,把它当作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正确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经过这种改造建立起来的新制度,人们对它的认识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翻身解放而欢迎新制度的热情,从客观上也使**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某种理想化的倾向,妨碍了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的深入。另外,由于**在主观上有不大重视生产力的弱点,也影响了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正如**同志所指出:“**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⑤**自己也说:“我自己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⑥这个“重大缺点”,不能不对他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生很大的影响。
**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观的局限性在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中没有指明何者更根本,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更重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忽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没有把握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判断社会主义社会各项具体制度和政策优劣的根本标准。由于**没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受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制约的,因而在党的八大已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偏离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找错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把所谓的阶级矛盾、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二十多年以此理论为指导的实践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未真正解决,而且日益尖锐了,大大延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
1979年3月,在一次重要的理论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现在还是按照**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但是,“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⑦这表明**同志既肯定了**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正确的方面,又决心克服其不足的方面,把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就**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的成果,首先表现为实现了三个转换。
(1)在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体系中,**更多的是着眼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着重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作用,**同志则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作用。一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同样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更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的。他以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此作了说明:“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⑧二是认为以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为主体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以其是否能比其他社会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⑩三是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因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1)
(2)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的一切矛盾产生、发展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集中表现,能否正确抓住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能否正确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中心内容及其时代特点,决定能否解决该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晚年把阶级矛盾视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同志则从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条件的现实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根本目的出发,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2)抓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明确了任何时候都要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其他任何工作都要服务服从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受干扰”。(13)所以,**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对于后来形成围绕“一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奠基意义。
(3)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初期的社会基本矛盾,除了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还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特点的认识是从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点的普遍性的概括,**同志则注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的剖析。这种特殊性是与社会主义初次由理论付诸实践而根据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预测作为原则来建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的国家里先行实践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剧烈较量的国际条件相联系的。这种特殊性一是表现为“不相适应”不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某些部分过时而引起的,而是由于因上述特殊因素制约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引起的。**同志认为,“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14)“左”在生产关系上表现为脱离生产力的水平追求理想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在上层建筑上表现为脱离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主要内容,强调阶级斗争观念越强越好,政治生活中越“革命”越好。二是表现为由此决定的不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既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已呈僵化趋势,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桎梏,所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不能停留在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上,而是要打破旧体制的桎梏,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即要进一步认识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5)
三
**同志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的成果之二是区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认为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容,是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根本道路、根本目的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方面,而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手段和使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的方面。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16)
**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规定,主要表现为一是能够使生产力以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17)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所以“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方面”。(18)三是使上述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因为公有制在本质上是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使生产力得以加速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社会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产业结构的变动越来越频繁,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重点科技和重点产业,“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9);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关拥有强大的调控系统和较强的调控能力,就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就能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来调控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自己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0)所以**同志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1)**同志还从中国的历史和现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格局出发,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认为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连想发展起来也不容易”,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2)
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是与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家的具体国情相联系的,是具体民族国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国民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条件而选择的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手段、措施等,如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形式、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等。这种选择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日益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人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措施、形式、方式、手段的选择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有些方面达到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与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国民素质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种是有些方面扭曲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国民素质,制约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发挥。两者同时还有量的规定性。**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在肯定前者的同时,主要对后者进行了剖析,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由于我们当时缺乏经验以及许多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方面,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其结果一是“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二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超越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化;三是脱离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潜力;片面追求高速度,如“1959年搞‘**’,心是好的,想搞得快一点,但违反了客观规律,反倒带来灾难”;(23)四是片面强调计划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去我们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4);五是“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25),“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26),没有搞好生产的动力和压力;六是在管理方面“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27);七是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八是在政治生活方面,“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多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善”。总之,“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28)
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由于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没有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政策,有“左”的错误思想的人,往往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合理性,来论证体现它的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也是合理的,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方法的弊端的改革说成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把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29),反对对外开放。有右的错误思想的人,又往往用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的弊端,来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我们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失误,“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致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30)有些人则是“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31)那些真心实意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也因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关系上混淆不清,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种种挫折迷惑不解,找不到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政策、方法、手段的科学区分,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我们党反对思想僵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
四
**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而且在实践中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手段,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改革而言,**同志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传统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因此,改革的对象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对体制的革命”,“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32)
就开放而言,**同志认为,我们也应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建设的具体方法、措施、手段区分开来。对外开放除了把我们的经济纳入国际轨道外,是要“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3)
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早在1979年11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同志认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除在所有制、分配方式根本不同外,在市场经济的运作、管理方式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所以,把市场经济“当作方法,它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34)1985年10月、1990年12月和1992年南巡讲话中,**同志又分别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5)**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的论述对人们突破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最集中的体现。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方式,建立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是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商品生产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商品交换自古就有,有交换就有市场,就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存在,只不过这种作用有大小之分,因此,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源配置方式,不存在与哪种社会经济制度不相容的问题,也不存在实行市场经济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它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商品生产者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自然拥有这种自主权,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也可以拥有这种自主权。我们以前没有实行市场经济,不是因为公有制不能与市场经济相融,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运用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改变公有制的实现方式而不改变“公有”的性质,如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使企业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就足以使企业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融入市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实践**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手段的过程,历史已证明,我们的实践是成功的,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对此日本学者冈部达味等人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一书中指出:“1978年12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时代,80年代的中国以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三大支柱”,“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所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同时提高了。”(3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和某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步苏联东欧各国的后尘即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只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权力结构也会垮台。但实践表明改革开放在中国卓有成效,政治稳定,政局昌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与苏联东欧的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形成明显的、反差极大的对照。正如意大利《共和国报》所说:“中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同10年前相比,已认不出来了,它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向前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创造了想象不到的奇迹的国家之一”;“中国共产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共产党人所掌握的权力)绝对牢靠,至少在目前尚看不出有何混乱或迷失方向的迹象,事实是这个党并未表现出有危机之症状,它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37)美国学者马克布莱彻认为,在社会主义实践遭受挫折的现时代,中国的改革实践,“无论对研究社会主义还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中国的实例都大有教益”。(38)所以,**同志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我国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属于世界前列时,“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9)
注释:
①③《斯大林选集》(下),第449页,第592页。
②④《**选集》第5卷,第356页,第374页。
⑤⑩(14)(15)(17)(18)(19)(20)(21)(22)(24)(26)(29)(30)(31)(32)(33)(35)(39)《**文选》第三卷,第116页,第63页,第237页,第237、113、370页,第137、255页,第255、110-111、364页,第16-17页,第149页,第111页,第311页,第148页,第160页,第375页,第44页,第229页,第138页,第149页、第148-149、373页,第135、225页。
⑥《**著作选读》(下),第829页。
⑦⑧⑨(11)(12)(13)(16)(25)(27)(28)《**文选》(1975-1982年),第168页,第275-276页,第215页,第149、123、181页,第168页,第213页,第214页,第135页,第140页,第287、292页。
(23)(34)《**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49页,同上续编第50页。
(36)(38)转引自《海外**研究》第17、18页,第72页。
(37)转引自《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3期第64、65页。
作者介绍:沈建国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历史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