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
郭城二小 刘静静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知道咱们班有许多喜欢画画的同学,而且,还有一些同学是画画高手。我今天想请教一下,你觉得画好画的标准是什么?
生:自由交谈
师评价:你不愧是画画的高手。
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画家。
师:我觉得不止画画,其实做任何事需要这种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态度。 师:今天,老师想跟大家一起认识一位具有这种特质的青年人。让我们一起走进31课《鱼游到了纸上》。
(二)检查预习
1、师:初读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自由交流。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PPT:出示要求)
2、检查课前预习
师:我先检查一下大家课前预习的情况,白板上这些词语你认识吗?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
读完举手示意。
3、开火车带读
师:我发现大家读得特别棒!
师:你在预习时有没有觉得哪个字特别容易错呢?
(三)整体感知
1、概括主要内容
PPT:出示词语
师:你能用上白板上的几个词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2、回答课前疑问
(1)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之前提到的几个问题你已经能马上回答出来了。
( )让鱼游到了纸上。
生:聋哑青年
师:聋哑青年,课文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但提到了他的外貌。谁能把课文中提到他外貌的句子读一读。
师: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但他的形象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
(2)师:课前同学问到,“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有人也能回答是吗? 生: 聋哑青年画的生动,就像鱼游到纸上。
聋哑青年画的栩栩如生,就像鱼游到纸上。
3、师:大家看第8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就是他自己,他为什么没有反应呢?
生:他是聋哑人
师:我觉得这只是原因之一,你觉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联系上下文看。 生:他全神贯注、专注。。。
师:此时,他心里所想的是鱼;眼里所看的是鱼;手下所画的也是鱼。他和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继续看课文,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新的感悟?继续交流。
师:你联系前后文来理解,这是一个好的读书方法。
2、课文中对青年画鱼有一段描写,第几段?这一段有没有同学有感悟,有思考的?能不能跟大家交流一下?
师:你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这段话也是对青年画鱼的动作描写。
3、师:正是因为聋哑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观鱼观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画
鱼画到栩栩如生,所以,围观的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 PPT 出示第6段 女孩的话 ,生齐读。
师:她夸聋哑青年画鱼画的( ) ;画得( )
所以,在读这句时不仅要读出惊奇还要读出赞叹的语气,谁来试一试?把手举高,老师喜欢自信的孩子。
师:你面部的表情都栩栩如生,特别生动,太有特点了。
你读的很惊奇、很赞同。
4、语言训练·小组交流
师:围观的人可不止小女孩一个,还有谁?仔细观察(PPT出示图片)
发挥你的想象力,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呢?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说,你觉得自己很厉害,可以多说几个。小组交流,举手汇报。
PPT:出示提示
(五)总结反馈
1、师:我想,不仅围观的人发出赞叹,我们每一个人对他都是由衷的敬佩。谁来谈一谈,你敬佩他的什么?
PPT:我敬佩这位聋哑青年(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
师:也许,你敬佩他的专注忘我,敬佩他的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而这些良好品质恰恰是通过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让我们感受到了。 2、理解“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师:(1)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个活生生的青年站在我们的面前,他是那么的勤奋专注,画技是那么的高超,这不由得让我们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文中的一句话就是对他的最高概括,是哪一句?——鱼游到了纸上。(生)
当我把这句话告诉青年的时候,他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生说)
(2)“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呢?
(估计学生会说:是因果关系,因为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了纸上;是前后关系,只有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师:人家是胸有成竹,我们的这位青年可以说是胸有成“鱼”。
大家这节课表现真棒!来想让大家通过朗读再现青年的特有品质,时间关系
留到下节课再谈。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
(六)作业超市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好书推荐:《好书只与努力有关》《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名人故事》 也许读了这两本书你会对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有更深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
31、鱼游到了纸上 一丝不苟 举止特别的青年 忘我境界融为一体 认真 专注 勤奋
范文二:鱼游到了纸上
认真观看了黄老师的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感受颇多:
一、分析课文细致入微:感受青年的画技精湛。
由开课的填空题引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让生想象假如你当时就 在金鱼缸边儿看鱼, 你的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声惊叫, 你心里会怎样想?学生可能会觉得奇 怪、惊讶。从而关注到一个“游”字,表现出青年画技高超。接着主要一、细致入微:感受 青年的勤奋专注。
黄老师采用品味关键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句 子:
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 句话。
2、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 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3、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 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 的基本途径。”所以,采用最常见的方法——读,来促进孩子们的感悟比较恰当。通过品读 这些句子, 紧紧抓住呆呆地、静静地等描写聋哑青年的神态、 动作的词语, 感受到聋哑青年 勤奋专注、 执着追求的品质,受到感染, 并体会到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表 达方法。
二、解析深入具体: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的关系。
通过学习七自然段,抓住 “一丝不苟”“细致”“静静地”“很快地”“仿佛金鱼在 纸上游动”等关键词,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技艺高超,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 通过点出几个“忘记了”,突出青年心中只了“鱼”,从而理解了青年的话“鱼先游 到了心里”,再回扣表现青年画技高超的语句,体会到是因为“鱼先游到了心里”,所以, 才会“游到纸上”。
三、巧用练笔: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完成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 读与写的结合不可忽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 件。为此,我们把课后的小练笔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孩子们看图,观察围 观的人的外貌、 神态、 动作, 想象他们会如何赞叹和议论。 并写下来。 崔峦老师不是说要 “扎 扎实实学语文” 吗?黄老师在学生领悟了聋哑青年的品质之后进行随文练笔的方法, 促进了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
四、改进板书
黄老师的板书设简洁干净,但似乎缺少了对学生的提示。建议本课的板书设计分为两 个部分,一个是主板书, 一个是副板书。 主板书主要体现的是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副板 书主要是引导孩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课, 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语言, 同时还 要让他学会运用语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这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 文主要写一个聋哑青年在花港画鱼, 让围观的人赞叹不已的事。 文章
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以“我”对他的 认识展开叙述, 刻画了一个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 于是, “我”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这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那么这篇课 文在教材中担负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一单元是以 “认准目标, 不懈 努力”为专题来组织内容的。本文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对 聋哑青年的外貌, “特别” 的神态、 动作刻画, 让孩子感受人物形象, 受到心灵的启示。
结合单元主题和本文特点,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情,可以确定以 下几个目标:(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 了忘我的境界。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 关系,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有感情地读描写青年 看鱼、画鱼的语句。(3)在学文中渗透抓人物外貌、神态、动作来 描写人物的方法,再创设情境,运用此种方法完成小练笔。引导学生 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是本 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呢?可以 分作五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个板块:复习引入。可以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回顾课文主要 内容。 让学生填描写青年外貌的词句; 他观鱼、 画鱼到了 “忘我境界” ; 小女孩称赞 “鱼游到了纸上” 和他写的话 “鱼游到了自己心里。 ” 《新 课标》指出:三四年级阅读教学,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见, 在开始新课之前,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既符合课标的要求, 又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到课文几个关键之处。 因 为接下来的教学,就要围绕“忘我境界”和“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 了心里的关系” 这两个方面进行。 在引导填描写青年外貌词句的过程 中, 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只是通过对青年外貌的简单勾勒, 便 能让我们头脑中浮现出一个“高大、秀气、眼神清澈如水”的青年形 象。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第二个板块:感受青年的画技精湛。
由开课的填空题引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让 生想象假如你当时就在金鱼缸边儿看鱼, 你的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声 惊叫,你心里会怎样想?学生可能会觉得奇怪、惊讶。从而关注到一 个“游”字,表现出青年画技高超。接着主要通过学习七自然段,抓 住 “一丝不苟”“细致”“静静地”“很快地”“仿佛金鱼在纸上 游动” 等关键词, 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 技艺高超, 进一步体会 “鱼 游到了纸上!”
第三个板块:感受青年的勤奋专注。
《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学 中 , 可以主要采用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主要抓住以 下几个句子: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 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2、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 赞叹着,议论着, 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
一体了。 3、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 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 忘记了自己。 4、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 星期天都到玉泉来, 一看就是一整天, 常常忘了吃饭, 忘了回家。 “朗 读是最经常、 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也是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所以,采用最常见的方法——读,来促进孩 子们的感悟比较恰当。通过品读这些句子,紧紧抓住呆呆地、静静地 等描写聋哑青年的神态、动作的词语,感受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执 着追求的品质,受到感染, 并体会到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 人物的表达方法。 抓住了关键词语, 孩子们对文本的感受可能就更丰 富了。
第四个板块: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的关系。
通过点出几个“忘记了”,突出青年心中只了“鱼”,从而理解 了青年的话“鱼先游到了心里”,再回扣表现青年画技高超的语句, 体会到是因为“鱼先游到了心里”,所以,才会“游到纸上”。其实 通过前面两个板块的学习已经明了 , 只是没有点破而已。至此本课的 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一个板块: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完成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要 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与写的结合不可忽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为此, 我们把课后的小 练笔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孩子们看图,观察围观的
人的外貌、神态、动作,想象他们会如何赞叹和议论。并写下来。崔 峦老师不是说要“扎扎实实学语文”吗?这样随文练笔的方法,促进 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
本课的板书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主板书,一个是副板 书。 主板书主要体现的是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副板书主要是引导 孩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课, 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语言, 同时还要让他学会运用语言,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就是我们 努力的方向。
范文三: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A、 B 案 )
学习目标
1. 认识 4个生字,学会 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 专注的品质。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 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 (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 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a.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 “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看鱼画鱼 )
4.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 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 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 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 说他“特别” ,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 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 “呆呆地” “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 程度。
b.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 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 画活了。
c.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 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 是青年长期观察后, 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 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 才会下笔如有神。 “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 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 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 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 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 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 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 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 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 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 )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 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 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 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 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 (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 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 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 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 给学生不少于 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 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 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
3. 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 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 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
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 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 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 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 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 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 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 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 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 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 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 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 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 默读相关段落, 体会 “游到了心里” 是什么意思。 (要对金鱼非常熟悉, 掌握特点, 做到胸有成 “鱼” )
2. 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 界” ,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 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 举止和神态描写。
4. 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 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 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 与他之间的“谈话” ,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先讲作者喜
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 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 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 “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 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 ”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 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 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 “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 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 ”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 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 出鱼的动态。 ”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于是他们用笔在 纸上交谈。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 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 游到了我心里。 ”这说明他非常爱鱼。因为爱鱼,才如醉如痴地观察鱼。通过观察,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就 活灵活现地刻在他脑子里。只要一想,鱼的造型、姿态、顽皮的样子就展现在他眼前,所以说:“先游到了 我心里。 ”他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表达不出真挚的情感,但他却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 事物,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生活的美,从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要 热爱生活,聋哑人的生活,聋哑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 积累材料” 。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 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 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训 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来设计这一课的教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作 者及聋哑青年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 的写作中。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赏心悦目” 、 “一丝不苟” 、 “唯一”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 活。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三)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7课《鱼游到了纸上》 (板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
2. “鱼游到了纸上” 是什么意思?下面, 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检查自学:
1.生字:罢、苟、唯、骄
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
归纳: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
2. “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看出来的?
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
5. “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根据提 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根据逻辑段提出了问题,并自学,在小组进行了讨论,这节课我们集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2. “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指 导朗读,表达出青年的特别之处。指名读三段,分层、层意。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纸上”?从哪里看出?朗读、体会青年作画的认真,鱼的逼真。
4.从哪看出是聋哑青年?“融为一体”什么意思?
5. “鱼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生读全文,思考: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全文,归纳观察方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 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 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学习 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 ,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 “鱼游到了纸上”意 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 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
2. 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从来不说一句话” “没有任何反应” , 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 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 ; “福利工厂”一般 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 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 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 (1— 2自然段 ) 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 (3— 4自然段 ) 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 (5— 8自然段 ) 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 (9— 13自然段 ) 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 “聋”是后鼻音。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 “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鱼儿在 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
2. 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
(“十几缸金鱼” 。 )
3. “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 ,动作、神态。 “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 “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 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有时??有时” “他好 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 也忘记了 自己。 ” “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等 )
3. 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 画得非常像。 )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 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 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 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 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 结果。 )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 教师范读课文。
3.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 ,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 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 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
2. 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 ; “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 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 佛在纸上游动。 )
3.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 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附: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三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4个生字,会写 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1、 CAI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 CAI 出示“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
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 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
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
细致地观察
????→绘画美丽图画
认真地做画
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 丽图画?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 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利。
2、思考: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 ,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 游在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 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再读课文,走近人物
1、 课文告诉了我们: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聋哑青年是如何学画鱼的?课文中哪些地方描述了青年 中特别的学画,认真做画的过程?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批一批。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 CAI 出示相关语句,帮助感悟)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
“全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 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围观的人,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名青年呢?你对青年的评价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挖掘聋哑青年形象。 并了解人物学画、做画过程。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引导学生领悟: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勤奋,这是他 的画赢得大家齐声赞叹的原因。
四、美读课文,归纳总结
CAI 展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对聋哑青年外貌、神态 和动作的描写。谈谈小女孩说:“金鱼游到了纸上” ,为什么青年却说:“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
总结出:青年通过长期的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大脑中形成了准确 的形象,再把金鱼画像、画活了。
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 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 游到心里、游到纸上。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
2、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3、 回忆一下在我们身边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学习了他们的品质, 对我们有 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谈谈书上、生活中、周边人物忘我的学习态度,勤奋做事的故事。引导培养学生养 成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本节课情感教育目的。
范文四: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太湖县新城小学 王雅琼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 读课文。 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 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 专 注的品质。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写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总是全神贯注 地观察金鱼, 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一个星期天, 青年把金鱼非常逼真地画下来, 使围观的女孩忍不住惊赞“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 随着“我”对他认识 的不断深入, 才发现原来这位青年是聋哑人, 他告诉作者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是因 为“鱼先游到他的心里”,青年的回答使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青年的话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 很有启发性, 令人回味无 穷,是课文理解的难点。
本课设计以生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读中与文本 及其中的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并引导积累和运用语言, 力求提高学生人文素 养。 四年级第二学期, 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课前预习习惯, 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和阅读能力, 对文章段意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通过检 测学生读课文情况, 集中感知聋哑青年的相关句子, 设计了“排列句子”的句式, 在学生已有概括段意能力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段, 学会概括短句, 说 课文大意,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随即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和“一丝不苟”等展开教学, 通过个别读、 合作 读、 引读、 接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以及四处 “填空句式填读训练”和“写话练 习”环节,引导学生走进聋哑青年身边,走进聋哑青年的心里,与课文对话、与 青年对话, 体会年青人的“高超画技”, 感受青年的“忘我”精神, 感悟青年勤 于观察、刻苦练习、专注和勤奋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 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工笔细描、挥 笔速写”等词的含义。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 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体会课文 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1、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词。
2、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1、 课件出示金鱼图。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7课, 鱼游到了纸上。 伸出你的手与老 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3、看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课题,在教师板书课题时,让学生书空 课题,进行书写指导。】
(二)检查朗读
1、出示描写青年的句子。
2、指名分读句子。
(设计意图:集中感知文中描写聋哑青年的相关句子, 引导学生走 进文本,既能检测学生课前读书情况,又为下面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设下铺 垫。)
(三)排列句子,概括课文内容
1、出示句子:
()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 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2、指名顺读句子。
3、思考排序。
4、齐读句子。
5、根据句子说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青年的八个长句段, 缩成五句 短句,设计“排列句子”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排一排、填一填多种形 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四)填空概括课文大意
1、引导学生填空:
一位()的青年在金鱼缸边静静
地 ()金鱼,静静地()金鱼,记了时间,忘 记了自己。
2、指名填写。
3、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借助“填空句式填读训练”, 在描写青年的五句话的 基础上再次把课文主要内容浓缩成一句话。 既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 法,又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课文主要内容。)
(五)理解看鱼和画鱼
1、理解看鱼。
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 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 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画出描写青年看鱼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说填句子:
看鱼时,这是一个 的青年。
(4)齐读句子。
(5)师画图加深理解,体会“鱼游到了心里”。
2、理解画鱼。
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 像 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有时又挥笔速写,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仿佛金鱼在纸上 游动。
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句子: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出示描写青年的句子。
(2)自由读句子。
(3)说填句子:
画鱼时,这是一个 的年轻人。
(4)指导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
(5)师画图。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读书时作记号、加批注 的好习惯。 先回到文本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青年看鱼和画鱼的句子, 抓住句子中 的重点词句,再通过师生合作读书、接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青年, 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产生画面, 感悟青年看鱼专注、 忘我的精神和坚持不懈、 持 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然后以教师的绘图展现青年看鱼和画鱼的画面, 直观的呈现 鱼如何从青年的心里游到纸上, 从而使学生理解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两 个词语,从而体会出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
(六)填句加深理解“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的关系 1、引导学生说填句子:
看鱼时,这个 的青年,所以,鱼游到
了 ;画鱼时,这
个 的青年,所
以 。
2、用关联词填空。
()看鱼时,这个勤奋、专注的青年,先让鱼游到 了他的心里 ; ()画鱼时,这个画技高超、忘我的青年,再 让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填空句式阶梯式的训练, 把两句话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话来表达,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感悟 “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 上”的关系。】
(七)写话、说话训练,情感升华。
1、写话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2、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了“写话、说话”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 础上书写感受, 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 在写中积淀语言, 在写中升华情 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 学生通过写和 说让学生对聋哑青年专注、 忘我的精神和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有了更 进一步的认识,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八)书写总结
书写“一丝不苟”
(九)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抄写描写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
2、积累关于坚持不懈 、勤奋专注的名言。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观鱼~画鱼
游到了心里~又到了纸上
(因为)~(所以)
范文五: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
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 这是一篇精读课
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
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 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 对聋哑青年的外貌、 “特别” 的神态、 动作刻画传神, 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 文章语言平实而 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
本课总的目标:
1、独立识字、写字,正确、端正的书写生字: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习得概括写 人叙事类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
3、摘录积累文中描写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精彩词语和句子。通过 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并学习作者抓住动作、神 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4、朗读感悟,品味文章,理解“游到了纸上”和“游到心里”的深 刻含义及它们的关系
5、交流研讨,体味文化,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明 白“忘我”的美好境界,受到思想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
通过描写人物动作、 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 并学习作者抓住 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欣赏图片,识记生字:港
(1)交流识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交流评价,巩固识字。
2、出示课题,给课题加标点,读出语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交流;
(2)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3)同桌练说,指名回答。
三、品读画鱼
A 、品读:描写青年画鱼时动作的词
1、生浏览课文找青年画鱼的语句;
2、指名读,交流:描写青年画鱼时动作的词,引导学生感悟:抓住 人物动作,是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
3、了解两种画法,教师创设情境引读,引导学生交流体会,读出体 会。
B 、品读:静静
1、教师创设情境引读;
2、交流对静静一词的感悟;
3、引导学生读出感悟。
C 、理解:鱼游纸上
1、教师引读小女孩说的话;
2、交流: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了么?
四、品读看鱼
A 、出示青年的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引导学生质疑;
B 、创设情境感悟:一般游人是如何看鱼的?
C 、品读青年看鱼的句子
1、出示描写青年看鱼句子,引导学生明确“呆呆地” 、 “静静地”是 神态描写,抓住人物神态,也是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
2、引导学生抓住“呆呆地” 、 “静静地”品读青年看鱼时的忘我、专 注;
3、结合描写青年与作者纸上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
勤奋:
(1)出示句子;
(2)学生默读句子,结合体会作批注;
(3)交流体会,读出感悟;
(4)教师创设情境引读青年看鱼的句子;
(5)交流体会,感悟青年看鱼时的勤奋;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鱼游心里;
(7)明确鱼游心里与鱼游纸上的关系,给课题选择合适标点。 D 、结合:“ 胸有成竹 ”以及马克吐温的一句话:“ 人的专注力是十分 了不起的, 只要你认真地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 坚持不懈, 你就能 做出连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事情来。 ” 揭示文章主题。
五、巩固延伸
1、推荐阅读:《全神贯注》 ;
2、积累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
3、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留心他的外貌、动作、神态的特点写一 篇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