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幼儿绘画课教案ppt
幼儿绘画课教案ppt
篇一:小学简笔画教案
小学简笔画教案
授课教师:清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目标: 能够围绕熟悉的小动物,进行大胆地表达,感受动物可爱。
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
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猜猜我是谁,
在正式上课之前,列出一些有趣的猜小动物谜语,让大家猜: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边。
3.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4.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
5.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6.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
7(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8(身穿黑缎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二: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请大家欢迎“大象”、“斑马”、“牛”、“犀牛”、等动物出场。(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1、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2、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小组讨论)
3、请描述该动物的特点有哪些,
4、你们想不想画一画它们啊,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学画动物简笔画。 (板书课题:动物简笔画)
二:观看简笔画
(课件出示)
三 :学画简笔画
1、学画 “鸡有什么特征,”跟老师学画鸡 。
2、(课件出示)鸡的画法。
3:教师示范画鸡。
4:展示学生作品并作评价。
5:学生自主学画鱼、梅花鹿、蜻蜓。
(课件出示)学生观看课件,创作一幅有情境的简笔画
《动物简笔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 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情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教大家画动物简笔画,大家知道这世界上都有哪些动物吗,” 同学:“有猪,狗,小猫?..” 老师:“有这么多动物啊,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我们来画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动物好不好,先来看天上有什么,对,有鸟,地上呢,猪对吧,那么水里不用说,自然有很多鱼。” 老师;“那么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观察,猪有什么特征呢。” 同学一边说,老师一边展示PPT。
二、学画简笔画
1、学画猪“猪有什么特征,”跟老师学画猪。 (1)教师示范画猪 。
(2)展示学生作品并作评价。
同学们,你们觉得怎样才能画好猪呢,(要抓住它的特征) 2、学生自主学画鱼、蝴蝶、蜻蜓。
《小学简笔画》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简笔画提高学生的夸张概括能力。 2、学生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3、让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夸张概括的笔法画动物。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学具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动物吗, 师:那么,谁能说说你都见过哪些种小动物呀,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动物简笔画。
(二)独立拓展练习环节:
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来练习动物简笔画。 2、为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一个自己的家。 3、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教学目的: 通过目视、心计、手写等综合运动,提取显示生活中人物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介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的对象形态.
《小学简笔画》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工具准备:白纸(建议大家买速写本素描本或者使内页使白纸的笔记本),铅笔,签字
笔、橡皮、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人体分为四大部分:头、身子、上肢、下肢。在简笔画中则用一个圆圈、几条直线便概括了人体的比例 (注意:站七坐五盘三半,同时画几种姿势要注意相互间的比例。)课程名称:简笔画人物基本动态 课 时:2节
教学目的: 通过目视、心计、手写等综合运动,提取显示生活中人物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介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的对象形态. 教学重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工具准备:白纸(建议大家买速写本素描本或者使内页使白纸的笔记本),铅笔,签字
笔、橡皮、彩色铅笔
篇二: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大班美术教案
《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美的能力;
2、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3、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准备
1.自制“海洋世界”背景图;
2.彩笔,白纸,剪刀,彩色纸,胶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各种各样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做“小鱼游”律动进场师:今天我们来到非常漂亮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像小鱼一样游进去吧。
1.观看视频《海底世界》。
2.提出问题:你认识哪些鱼,它长什么样子,
(二)观看各种各样鱼的图片,了解鱼的特征。
1.师:海底的鱼宝宝这么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宝宝呢,
幼:想。
师:(出示图片)这是老师最喜欢的鱼宝宝,这样好不好看,
幼:不好看。
师:嗯,不好看,其实鱼宝宝身上的衣服都是有花纹的。看看这条鱼宝宝,它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衣服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幼:、、、、、、
师:这是一条、、、、、、样的鱼宝宝,它的衣服上有、、、、、、的花纹。
小结:海底有各种各样的鱼,大的,小的。三角形的,椭圆的各种形状,衣服上的花纹有横的,竖的,交错的,斑点等等。
2.讲述故事
(1)师:有一天,许多船开来了,船上的人用网把鱼宝宝网走了,还留下许多垃圾、汽油等。大海妈妈都喘不过气了,没有了美丽可爱的鱼宝宝,大海妈妈伤心极了,我们该怎样帮助大海妈妈呢,
幼:可以画个漂亮的鱼宝宝。
师:对啦,我们可以画个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那除了画,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做出美丽的鱼宝宝呢?
幼:、、、、、、
师:除了画,你们看,还可以用剪刀剪,用手撕,同样的,鱼宝宝身上衣服的花纹也可以用剪刀剪,用手撕。好,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后面的桌子上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宝宝吧。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a、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
b、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c、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d、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3)幼儿将画好的鱼宝宝贴在背景图上,展示并相互评价作品。
(四)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送给大海妈妈的鱼宝宝都很漂亮,大海妈妈可开心了,高高兴兴的带着鱼宝宝回家了,那现在小朋友们我们也回家吧。
篇三:幼儿园50篇优秀教案
1、主题名称:数字在身边(科学)
中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情感)
2、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认知)
3、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知)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难点: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温度计、图书、尺子、电话、日历、水彩笔、药盒、食品盒等。
2、PPT: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3、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一听、做一做,巩固10以内的数。
1、教师学小动物叫声,幼儿听声音说出数量。
2、教师出示数卡,幼儿看数卡拍手。(除拍手还可以点头、跺脚做其他动作,可以进行分组比赛)
二、参观数字王国,发现生活中的数字。(认知,通过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各种物品上的数字。
师:这些物品上藏着许多数字,请你们仔细找找,告诉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发现了数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小结: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
三、理解数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理解数字的含义,解决重点目标)
1、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那么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小结:钟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日历上的数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数字表示长度,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温度。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四、观看PPT,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使幼儿知道数字的重要作用,解决难点)
1、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师:这是什么车,车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小结: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紧急情况,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急救电
话。
五、讨论: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讨论内化为幼儿的经验,从而对数字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解决难点)
1、师:数字的作用这么大,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小结:数字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们要和数字交朋友。
延伸:
唱歌曲《郊游》,带幼儿去户外寻找数字。
2、主题名称:爱(语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诗歌《我的幼儿园》
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认知)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技能)
3、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大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PPT 2个
活动重难点:重点: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大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师:这是什么地方,
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 基本部分:(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 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 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
2-3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1 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2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3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4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
图5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6: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7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发生了许多快乐有趣的事情。幼儿园是让我开心、让我笑、让我长大的地方。
3. 再次完整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播放PPT2。
师:我们一起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
4. 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分组创编)
师:大家都很喜欢我们幼儿园,能不能说一说喜欢幼儿园的理由,就像今天的诗歌中说
的那样。
师:大家说的这么好,我们也一起编一首诗,你们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三、 结束部分
师:交大幼儿园在我们大家的心中这么美好,那我们回去把它画下来,去和我们周围的
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绘画在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的记忆。与同伴合作制作纪念册。
3、主题名称:和身体做游戏(健康)
活动名称:中班健康:会动的关节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及作用,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认知)
2、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技能)
3、愿意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各个关节的名称以及它的作用。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物质准备:
1、 玩具娃娃;两份同样大小数量的积木若干;音乐《幸福拍手歌》。
2、 图片:幼儿操场上游戏的照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导入活动。(游戏调动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你们玩过木头人的游戏吗,”(教师带领幼儿游戏2-3次)
提问:“你们刚才在玩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动呢,怎么动的,谁来跟大家说说~”
小结: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胳膊在动,手腕在动,膝盖在动,脚也在动。这些连接身体的地方都是关节,也就是我们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二、出示玩具娃娃,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重点)
1、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观察,找出娃娃哪里都可以活动,
小结:娃娃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可以动,我们的关节能够弯曲,有的关节还能转动,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够
灵活地活动了。
2、讨论: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
小结:没有这些关节身体就是僵硬的,不能灵活的活动。(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
三、 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感知关节的作用。(游戏前应让幼儿学一学机器人和小精灵工作) (幼儿分成两队,一队幼儿扮机器人一队幼儿扮小精灵,教师扮“工程师”发出口令。两队分别取放积木盖建房子,比赛看哪队先将房子盖好,两队互换角色重复游戏。)
1、讨论:为什么小精灵队盖的快,机器人队盖的慢,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感知保护关节的重要性。(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通过讨论解决难点) 图一:幼儿互相推拉。提问:“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么样,”
图二:幼儿奔跑。提问:“奔跑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容易怎么样,”
图三: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画面。提问:“玩的时候容易发生什么问题,”
讨论:“这些现象会使小朋友怎样,容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关
节,避免伤害,”
小结: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体育活动中注意互相躲闪避免摔伤;跳跃或提拿重物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不使关节拉伤或扭伤。
五、随音乐《幸福拍手歌》离开活动场地。
总结: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和身体,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做个健康、快乐的小朋友。
4、主题名称:珍惜时间(社会)
活动名称: 大班社会:—分钟有多长
重点领域:社会;涉及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认知)
2、 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守时,珍惜时间。(技能和情感)
活动重点: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难点: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钟表、PPT时钟配音效的图片、拼板玩具、汉字:长和短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来园。怎样做一个守时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解决重点、难点)
1、发现一分钟。
讨论:时钟有什么用,每个时钟上边都有什么,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2、感受一分钟。(感知时间的相对性,解决重点,游戏法、讨论法)
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干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 第一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分别站在长和短两个汉字旁边
? 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
? 第二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站在长和短的汉字旁
? 游戏:玩拼图(体会有时时间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
? 谈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有多长,用钟表走一分钟请幼儿专心数表。
? 小结:一分钟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2、 珍惜一分钟.(可以让幼儿列计划清单,解决难点)
讨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播放PPT(可以救起一个人、清点许多钞票、完成作业等)
讨论:怎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孩子,
三、结束部分:(对照清单来完成任务)
分组活动: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5、主题名称:有趣的“体”(科学)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目标:
1. 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技能)
2. 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情感和技能)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篮球、足球,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
学具:乒乓球、皮球、篮球、足球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动重点:能够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1、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师:教师里有很多的物品,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选一个喜欢的放在桌子上。
2、讨论:你喜欢哪一个物品,为什么,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形状,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鼓励幼儿找出教室里是球体的物品。
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三、幼儿动手操作,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操作法、比较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圆柱体积木。
提问: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大吗,
2、幼儿动手操作,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师:请你在筐子里找一个和你的圆柱体上面大小一样的圆形,比一比圆片和下面的一样大吗, 小结:
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的大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鼓励幼儿讲述生活中球体、圆柱体的相似物。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球体和圆柱体的相似物。
6、主题名称:十二生肖(语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认知)
2、能说出十二生肖中所包含的动物及其排列顺序。(技能)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图片。
幼儿课前了解家里人和好朋友的属相。
活动重点: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顺序。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十二生肖轮回的规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出示羊的图片。
师:这是谁,对这是老师的属相。
谁来说说你几岁,是什么属相,你还知道哪些属相,
小结:属相也叫生肖,都是由动物代表的,是中国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二、欣赏故事《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的名称和顺序。(故事欣赏法来解决重点)
1、提问: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哪些动物? 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引导幼儿尝试讲述十二生肖的顺序。(可以让幼儿边讲述边操作图片)
提问:谁排在第一,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
三、欣赏儿歌“十二生肖”,帮助幼儿记忆。(通过学习儿歌巩固重点)
1、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看图片并念儿歌。
四、了解十二生肖的循环规律。(提问法解决难点)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人的生肖,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属羊(猴),有的爸爸、妈妈也属羊(猴)呢,一个那么小,一个那么大,肯定不是同一年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原来十二生肖排完了,又从头排起,就像时钟一样,走完了一圈又从头开始,这叫轮回。一个轮回,一个轮回,十二生肖不停地循环。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生活中的十二生肖工艺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儿歌:
鼠、牛、虎钻山洞,兔、龙、蛇爬大山,
马、羊、猴练跨步,鸡、狗、猪练跳高,
按着次序排好队,锻炼身体争第一。
7、主题名称:运动中的安全(健康)
活动名称:大班健康:运动中的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是危险的游戏,懂得在游戏注意安全。(认知)
2、积累安全生活经验,有自我的保护意识。(技能、情感)
3、愿意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情感)
活动重点:了解哪些是危险游戏,知道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
活动难点: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幼儿情境游戏中的照片。
2、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安全的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一、鼓励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大胆进行讲述。
1、讨论:在幼儿园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小朋友应该怎样玩游戏,
2、提问: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不安全的运动,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出示幼儿游戏中的照片,师幼共同讨论。(通过讨论法解决重点)
1、观看图片并讨论。
(1)户外活动奔跑时相互碰撞。
(2)玩大型运动器时,头朝下滑滑梯、追逐、打闹。
(3)区、角活动时,用剪刀、木棍对着别人或者打闹。
(4)玩碎玻璃或尖锐的物品。
(5)把一些好看、好闻的东西放进嘴里。
2、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做的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解决难点)
1、分组讨论:在游戏中应该怎样注意安全,
如:踢球、玩沙包、?a
href=“http://www.bdfqy.com/ziranzuowen/zu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霾佟?舷侣ヌ菔钡鹊取?/p>
范文二: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 肇始于原始社会,至少有 6000年以上的历史。原始社会人在长期的生 产劳动中 , 改造了自然 , 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代 祖先已由早期智人发展为晚期智人。 生产劳动和工具的制造,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 得到提高 , 既能进行物质生产 , 又 能相对独立地进行精神生产, 这就为绘画的萌始 准备了条件。在距今 3万年左右的山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 晚期遗址中,发 现了一件刻着似为羚羊、 飞鸟和猎人等图像的兽骨片, 猎人以此寄寓猎获野兽的 意想和愿望。这种刻有仿生图像作品的出现,为绘画的产生揭开 了序幕。
约 1万年前 , 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人们在长期的有秩序的 定居生活中, 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 从而掌握了制陶技术 , 并且 在陶器制作和图案装饰的过程中 , 提高和丰富了艺术造型的能力。 由于技术的进步, 出现了先在陶坯上彩绘花纹后再烧制而成的彩陶。 分布在渭水、 泾水流域一带的老官台文化(距今约 7000~8000年间)已有绘着简单纹样的彩 陶。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彩陶。 老官台文化彩陶的彩绘颜色有以氧化铁为主 要成分的红色和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白色。在距今 6000多年的陕西省宝鸡市北 首岭半坡类型文化遗址中, 还出土了紫、 红两种彩色颜料锭。 老官台文化彩陶上 的红色宽带纹用宽笔绘成,而几何图案和符号则用细笔绘成。由于
人们进 一步掌握了颜料、 笔等绘画工具, 使绘画的兴起具备了必要
的物质条件。
黄河上、 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区。 这一地区图腾艺 术较为发达,
彩陶花纹也以仿生性的自然形纹样最具特 色,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
半坡类型 距今 6000年左右的半坡类型文化,是继承 老官台文化发展起来的。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较多的 动物图像,描绘了奔趋的鹿、爬行的鼋(亦称蛙或龟)和 伫立的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纹是鱼类纹, 数量最多, 并贯串于半坡类型文化 的始终。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类纹的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
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虽
较准确, 然略显平 板。 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期遗址第 159
号墓出土的彩陶 大盆内 , 画着大致作一圈排列的 5条鱼, 是用两种不同画法画成 的:①为黑色影像, 突出鱼的外廓形象; ②用线勾出鱼的各部分, 并结合运用黑、 白映衬的手法。 中期 彩陶上的单独鱼纹富于变化, 因其造型系以直线与弧线 相 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故使鱼纹显 得活泼灵动。其纹样格式, 除平展式外,还出现了回旋、 蹦跃等姿态。姜寨二期遗址出土的尖底彩陶罐上 的游鱼 图像,夸张地表现出游鱼回首返泳的瞬间动态。甘肃省秦安县王家阴洼 半坡类型墓地出土的一件彩陶瓶, 环绕腹部画着 4条不同姿态的游鱼, 或舒展平 泳 , 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蹦腾,构图活泼,堪称原 始绘画的佳作。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夸张变形的
艺术处理。 鱼纹头部的变化最大, 突出表现了张大的嘴和露出的牙, 鱼纹变成上 下对称的式样,而且鱼纹用弧条形统 一造型,趋于几何形化,富有装饰性。 人面纹也是半坡类型的文化彩陶上的一种具有特色 的 纹样。甘肃省正宁县宫家川和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各出土 了一种在瓶腹上满绘着人面图像的葫芦形瓶。 人面獠牙突露, 双目眦睁, 威武猛 厉,表现出超人的勇力。
半坡早期的彩陶上,还有两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
奇特形象:①鱼寓于人面的复合形象。人面的嘴的两
旁对称地各衔一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②
人面寓于鱼的复合形象, 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填入适合形的人面图像。 这种鱼与人 面相结合的形象 , 人和鱼互相寄寓 , 又互相转借 , 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 , 被 人格化了的 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 的性质。 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纹饰中, 还出现了 十分奇特的鱼、鸟结合的图像 和鱼、鸟、人面的复合形象。武功县 游凤出土的细颈彩陶壶的腹部上, 绘着鱼衔鸟的图像, 经过夸张变大 的鱼头中, 含着一个圆睁着眼的鸟头, 以此意味着鸟寓于鱼。 而宝鸡北首岭出土 的一件彩陶壶上,则用均匀的粗线绘一衔鱼的短尾小鸟,鱼的形象较奇特 , 身有 大片鳞甲 , 鱼头两侧有突出的鳍状物尾小分叉,此鱼的形象与中原龙山文化彩绘 陶器上的蟠龙纹大致相似。姜寨二期遗址第 467号灰坑出
土的葫芦形彩陶瓶的腹部上,画着鱼和鸟、人面纹巧妙地
组合成的图像。图像分上、下两组,上组的上方有 3个三
角形的发髻 , 下方在呲牙的方形鱼头中含 着人面和鸟头; 下
组图像是方形的鱼头中含有鸟头。在瓶腹两侧还绘着鱼纹、
鱼身纹的复合纹样。可以看出在 这件彩陶瓶的组合复杂的
图像中,鱼是主题形象,而鸟头和人面是寄寓于鱼的。
庙底沟类型 距今约 6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 3省交界。 庙底沟早期彩陶以自然形的鸟纹为主, 鸟纹为影像式。 在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出土 的彩陶盆、 钵腹部绘着侧面鸟纹,长尾翘举,双翅展起,是鹊类的 形象。 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庙底沟晚期墓葬中, 有一件彩 陶缸的腹部 也绘着鸟含鱼的图像。画面高 37厘米,宽 44厘米,占满了筒形腹 部的一半, 是目前彩陶上仅见的大 幅画面。 鸟有长喙, 高脚, 短尾, 通体白羽,是鹳鸟的形象。鸟嘴叼着一条大鱼,鸟眼圆睁有神。在 鹳鸟的前方 , 画着一把立置的长斧, 斧柄上绘着 X 状标号, 可能是象
征着权威的器物。这幅画的表现技法较为丰富,白鹳用没骨法画成,鹳眼、鱼和 长斧的轮廓用黑线画出。笔法多变,苍劲有力。鹳鸟形象比例准确,神态生动。 这 幅鹳鸟含鱼图是原始社会绘画的杰作。
鹳鱼石斧罐纹样 (河南临汝县出土 )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 47cm 、口径 32.7cm 。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河南省 博物馆藏)
半坡类型文化彩陶上的鱼类水族图像和庙底沟类型文化彩陶上的鸟类图像, 大概都是图腾艺术的表现。 在与这两种类型文化邻近和交叉地区, 彩陶上还出现 了鱼和鸟相结合的图像, 是半坡部族和庙底沟部族互相影响、 融合而在绘画中的 反映。
石岭下类型 距今 5000年左右,分布在甘肃省东部。石岭下类型的彩陶以 鲵鱼纹具有特色。早期鲵鱼纹多为单独纹样,形象写实,呈弯曲状,像在摆动地 爬行。甘谷县王家坪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鱼图像,形态逼真,但头
部似人脸,嘴部有须,只有两足,是人格化的鲵鱼形象。这幅鲵鱼
图像的细部画得较具体,脸部、爪指和身上的网状花纹都用劲挺的
细线勾勒而成,绘画技巧较前期有了明显的提高。武山县傅家门出
土的彩陶瓶上的鲵 鱼纹 , 图像已趋于几何形 , 弯曲的身子概括成月牙
状。石岭下晚期彩陶上的鲵鱼纹已几何形化,成为标志性的纹样。
鲵鱼纹彩陶瓶 (甘肃甘谷县出土 )
与石岭下类型年代大致相当的大地湾四期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彩
陶罐上绘着罕见的双兽相斗图, 用两组情节连续的画面来表现双兽相斗。 一组绘 两只猛兽怒目对峙 , 尾巴耸举 , 正欲奋起相斗;另一组绘两只猛兽已跃起,作格斗 相扑状。 这以情节连续的画面构成的双兽相斗图是中国连环画的滥觞。 而大地湾 仰韶晚期居址地画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独立的绘画作品。 1982年 11月在甘 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清理的第 413号房基的居住面上, 发现了 绘着人物和动物的画面。从该房基出土的器物形制和同层位的放射性炭素断代, 属于仰韶文化晚期 , 距今约 5000年左右。 该房基为长方形 , 房基地面和残存墙面都 为抹光的白灰面, 房基中部偏前为一圆形火塘, 在火塘和后墙之间的地面上, 有 用黑色绘成的两组图画, 上组画影像式的人物, 能辨认出为横列的姿态相同的两 个人,都是双脚交叉站立,右臂下垂而微弯,手中持条状物。头部已漫漶不清, 似有长发向前 甩起。 右面人物的右边还有黑色残迹, 也可能在右方还画有一人。 下组画面有一黑线方框, 方框内用粗线画两个横列的兽类动物, 图像模糊, 但能 约略辨出动物有竖耳(或角)和四肢,尾上翘,可能为虎、犬之类的动物。 大 地湾房基地画,现存画面长 120厘米、宽 120厘米。人物画像高 14厘米。
马家窑类型 距今约 5000~4500年之间, 主要分布 在甘肃省中部和青海省 东北部。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花纹中, 有少量的具有绘画性的图像。 有的彩陶盆内 的中央画着团鱼纹(亦称蛙纹) ,鲜明地表现了团鱼囊状尾的特征。马家窑类型 彩陶盆内的人面鱼身纹, 是一种图腾纹样, 也呈现了由具象的自然形纹样发展为 抽象的几何形纹样的过程。
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清理的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中, 出土了一件舞蹈纹 彩陶盆,盆的内壁上绘四圈平行带纹 , 平行带纹至口沿间,绘 3组相同的集体舞蹈图像,每组 5人,舞蹈者为正面并列的
整齐形象 , 脑后发辫摆动,腰前飘带飞扬,手拉手地踏歌而舞。每组两边舞者的 外侧手臂都画成两道, 表示空着的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 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 连续动作的特殊手法。 舞蹈图不仅巧妙地反映出原始人的舞乐活动, 也是直接而 完整地表现人物活动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见彩图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 青海大通出土)
半山和马厂类型 距今 4000年左右,彩陶花纹以几何形纹为主,但有一种 特殊的神化了的人形图像。 半山早、 中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较真实具体, 两腿分 开地叉立,手臂扬起,有的人形图像的周围有谷、糜类的种子, 表示神人正在 撒种。半山晚期和相沿发展的马厂早期彩陶上的人形纹,逐渐分解,或无头,或 无下肢。 马厂晚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已抽象化, 肢节和爪指增多, 多以人形的某 一部分来示意地表现,人形纹愈来愈被神化。
青海省民和县加仁庄出土的偏口壶的腹部上,画着一正一倒的两个人形纹, 在人形纹的四周漾起多圈波纹, 正列的人形纹的面部似人, 而倒列的人形纹的面 部却似水族动物, 是人格化的水族动物形象。 可以看出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上的 人形纹,不是现实生活的人,而是赋有神力的超人。
除黄河中、 上游地区以外, 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彩陶上写实的象生 性花纹很少。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石棚山类型,距今 4000多年。在内蒙古翁牛 特旗石棚山出土的彩陶罐上,曾发现似山羊又似鸟的动物图像。
中原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期, 彩陶很快衰落, 含有 礼器性质的彩绘陶出现。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墓地的大墓中出土了一些彩绘陶, 彩绘纹样以蟠龙纹 为特色,蟠龙纹以朱红色绘于陶盘内的中央。早期蟠龙图像,身子较短,更接近 鱼类形象。晚期蟠龙图像,身子变长,是商周青铜器中蟠龙纹的前身。
分布于南北各地的岩画, 相当数量产生于原始社会, 是原始绘画中不可忽视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原始社会绘画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 这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有关。 中 华民族是由各区域的不同部族融合而成的, 因此随着各族的不断交融, 绘画表现 的社会内容愈来愈丰富, 除去写实的表现方法外, 还有运用想象的表现方法。 从 这特点来说,对以后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 源远流长! 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 源于原始的宗教。 对山灵的 崇拜, 对水神的敬畏, 人们在这种崇拜和敬畏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神 统治的社会里。一切神灵无不隐匿于山水之中。山水是神灵之母。山之高,水之 深;山之广,水之渺,蕴涵了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为了表示对山水神灵的崇拜 和敬畏, 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 用于祭祝或瞻仰。 神话或神画启发了山水画 的独立成形。
哲学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关于自然的定义, 宗教则为哲学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 神。天地与我并生,天地与我合一,庄子打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人开始与 天地精神往来。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
山水 “ 质有而趣灵 ” ,因此,圣人、贤者、高士必有山川之游,轩猿、尧、孔 无不如此。而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又演绎了千古佳话。 “ 优游 ” 是生活也是文化,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爱好, 也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联结自
然与文化的方式。眷念庐衡,契阔荆巫,山水的价值得到了历史的确认。
含道应物, 澄怀味象。 在以精神为第一性的山水里, 人们并不关注所显之象, 而是重视所含之道。形而上的道弥补了生活中的诸多缺陷和不足,故 “ 以形媚通 ” 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
魏晋玄学推演了山水观念的转换, 迁想妙得使山水获得了新的美学意义。 庄 老告退,山水方滋。神超形越之外,玄对山水,自然的山水成为山水的自然。
人们关注山水,寄希望于山水的表现,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 嵩华之秀, 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 ” 。为了实现这时代的理想,时尚澄怀清谈的魏晋圣 贤又发明了 “ 卧游 ” 的方式。这种具有理想色彩和积极意义的方式,促进了山水画 的独立和发展。 宗炳发前人所未言, 给山水画的成因以一个合乎实际的诠释:“ 夫 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 由丢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素以远映,则昆仑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 宗 炳的思想建立在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 他把以往过于精神化的山水理念, 引向到 视觉的理念之中, 从而为山水成 “ 形 ” 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宗炳还提出了 “ 应目 会心 ” 、 “ 应目感神 ” 、 “ 神超理得 ” ,这是他对山水画作出的具有本质意义的界定。 千年以后,画家百代,然山水画的准则却千古不移。
山水脱离了宗教的神, 山水画引入了人的神, 自然在神会之中体现了文化的 意义,这是历史的飞跃。 “ 神飞扬 ” , “ 思浩荡 ” ,山水激发了人的精神,山水画实 现了人的生活理想、扩展了人的生活空间 ——“ 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 。
唐代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的 “ 山水之变 ” ,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 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 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 在文学和绘画 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 —— 画中有 诗。由精神而意境,不是垂直的历史线索的过渡,而是一个线索的分枝,是美学 上的平行关系。 山水画中意境问题的提出, 是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侧重点的转变, 是在美学上的完善。
五代宋初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完善了山水画的艺术表 现, 并把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 山水画在这一时期成为时 代的主流艺术。被称为 “ 百代标程 ” 的五代宋初山水画,在表现领域中将山水的物 理和技巧结合起来, 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话题, 传统山水画对精神和意境方面 的关注经此而转向于技术层面 —— 形式。
“ 元四家 ” 不仅完善了山水画的水墨技法,而且因为时代的特点,为山水画在 审美范畴内增添了 “ 逸 ” 的概念。这种具有明显时代特点的审美时尚,虽然有审美 之外的社会原因,但却因为这一契机在山水画意境的领域内创造了一个新的标 准,后世则将此推为最高的准则。
尽管文人画鄙薄技艺,但文人画在山水领域所提出的依附于 “ 笔墨 ” 的审美准 则, 却不能脱离一定技术的规范。 绘画的形式与山水的程式, 都建立在一定的技
术基础上, 所以在南北分宗时, 人们对它的划分与解释, 也是以技术的标准来树 立南宗的美学规范。 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南北分宗, 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 也 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以新的技术标准和美学规范来疏导发展过程中的 无序状况, 回归历史的传统, 实际上已经表现了山水画的衰落。 董其昌对现世的 感叹,说明了其中的许多道理。
明清两代在山水的精神和意境方面已无能为力, 在宋元的峰巅面前人们只有 景仰和赞叹。为了挽回历史的颓势,董其昌打出了 “ 复古 ” 的旗帜。在一个过于强 调笔墨和程式的时尚中,画家们只有穷毕生的精力 “ 血战宋元 ” ,人们只有通过 “ 临 ” 、 “ 仿 ” 、 “ 抚 ” 、 “ 摹 ” 来标识自己的传统渊源,确立自己的艺术价值。 “ 四王 ” 在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为山水画创造的最后的辉煌,最终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20世纪的黎明,以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山水画也进入到现 代文明之中。在 “ 反传统 ” 的呼声中,阵营瓦解,代表新旧两种势力的各方人物纷 纷登场, 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论战。 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 用自己的实践去塑造山水画现代风格的时候,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使画家对文化 的关注转为对民族和自身生存的关注。
20世纪 50年代,山水画面临新的时代,经受了生存的考验。 “ 新山水画 ” 在 改革旧文化的现实要求中脱颖而出, 承担了史无前例的社会责任 —— 表现新的生 活, 反映新的审美要求。 “ 新山水画 ” 为传统山水画找到了生存的方式。 “ 时代变了, 笔墨就不能不变 ” , 傅抱石继石涛的 “ 笔墨当随时代 ” 之后, 再次提出了笔墨与时代 的关系。
进入本世纪的后期, 山水画在各种思潮中面临考验, 所幸山水画并没有改为 风景画以与世界接轨。 现代人认同了山水画, 无疑这是确认了山水画的精神、 意 境和形式。 因此跨世纪的画家并没有放弃历史的责任, 依然孜孜以求这具有悠久 传统的艺术突破新的时空。 但传统山水画艺术精神中的完善与充实, 艺术形式的 全面与多样, 已使新的创造成为历史的极限, 所以现代画家更多的还是在技法层 面上作发展的努力。
中国 山水画 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 始于魏晋南北朝(220-581年),真正发展于隋唐。
随着汉末腐朽的经学束缚被冲破, 玄学思潮兴起, 玄学之士标榜隐逸, 江南的秀 丽山水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记录了作画的完整构思, 文中写道:“ 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清天中,凡天及水 色, 尽用空青, 竟素上下以映日。 西去山, 别详其远近 ……” ; 刘宋时期宗炳的 《画 山水序》则表明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同时的王微的《叙画》记录了他的看法。 在晋之前汉魏时期的 绘画 中, 也有不少具山水画的因素者, 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 记》中 “ 吴王赵夫人 ” 条下有 “ 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 ……” 等
等的论述, 但那时画的山水只是军事上实用的地图之类。 所以真正的山水画, 乃 正式萌芽于晋,由晋朝而兴起的山水画,刘宋而成。
早期的山水画, 存世不多, 尽管在敦煌壁画等处也可看到一些山水画, 但它 不能代表当时的山水画的全貌,这在《历代名画记》所记皆可证明 (《记两京外 州寺观画壁》中的山水画多唐人手笔 ) 。所以我们在早期山水画中看到的一般是 “ 群峰之势 ” , “ 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哄带其 地,列殖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
但是, 专门从事绘画的士大夫们, 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一部分山水画还是 具有很高水准的。 从顾恺之的山水画构图稿的文字记录来看, 当时的山水画是有 一定深度的,前后、左右、上下皆有安排,树石、道路、泉流,决不会 “ 若钿饰 犀栉 ” 。这从汉画像石中也可得到证实。但是当时的山水画,不论出自民间的还 是出自士大夫的,也不论水平高低,皆有个共同特点:颜色是青绿艳丽的,而且 是涂满绢素或墙壁的, 画中皆有复杂的禽兽, 至隋逐渐减少, 唐初已基本不存在 了。
山水画的产生和上层 人物 、 知识分子参与有关, 魏晋时期就有许多知识分子从事 绘画。 山水不久便成为他们绘画的主要题材, 由于士大夫们加入绘画后, 便分成 士体和匠体, 《历代名画记》记谢赫评刘绍祖云:“ 伤于师工,乏其士体。 ” 又彦 惊云:“ 不近师匠,全范士体。 ” 宗炳、王微的画论,也表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思 想和情怀,成为后世文人画的远祖。
山水画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隋代和唐初的大兴土木即宫廷、 台阁的大量建筑 上。在设计建筑时,便要绘画大量的山水背景,直到唐初的 “ 二阎 ”(阎立本、阎 立德 )“ 渐变所附 ” ,可知山水画是由附属于宫廷建筑图中脱离出来。在《历代名 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有谓:“ 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 渐变所附。 ” 但 “ 二阎 ” 画山水石树木皆不成熟,后为 “ 二李 ”(李思训、李昭道 ) 所 成功。
展子虔(qian ) ,“ 历北齐,周,隋 ” ,被认为他的传世 作品 《游春图》可以 看出: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 景色的能力, 表明山水画趋向于成熟。 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此画风为后世的 宫廷绘画和民间宗教画所继承。初唐的李思训(651-718年)、李昭道父子直接 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的山水画 艺术 。 李思训被唐人推崇为 “ 国朝山水第一人 ” , 其 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李昭道史称 “ 小李将军 ” , 《明皇幸蜀图》可能是其原 作。
李思训的山水画, 只是继承展子虔而有所发展, 其所用线条, 还是传统的 “ 春 蚕吐丝 ” 式,细匀而无变化,缺乏一定的气势。而李昭道后来 “ 变父之势 ” ,落笔 甚粗,秀劲有力,有气势。明代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有记载:“ 李昭道《桃 花源图》,大绢幅,青绿重着色,落笔甚粗,但秀劲。石与山都先以墨勾成,上 加青绿,青上加靛花分皴,绿上则用苦绿分皴,皴乃劈斧。远山亦青绿加皴,却 是披麻。泉水用粉衬外,复用重粉,粉上以靛花分水纹,泉下注为小坎,坎中亦 用粉衬,用靛花分水纹,如泉水溪流,则不用粉。其于两崖下开泉口,则于石壁 交处,中间为泉水道直下,两边皆用焦墨衬,意在墨瑛白。即唐人亦末见有如此 衬山者。 山脚坡上, 亦如常用赭石, 赭石上用两金分皴。 勾勒树, 落笔用笔亦粗,
不甚细。墨上着色,色上亦加苦绿重勾,大抵高古不犯工巧,予见李昭道画轴与 卷荚,则《桃花源图》为最古,工而不巧,精而自然,色浓意朴,断非后人能伪 作也。 ” 故山水之变,自吴始,至小李而成,昭然也。
山水画到了李昭道,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既有气势,又有色彩,但其艳 丽的气氛却依然如李思训。 然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可以说是发露于吴道子。 盛唐 时期的吴道之(约 690-758)画山水则笔迹豪放,有 “ 山水之变始于吴 ” 之说。它 的形成, 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所以中国的士人自称参禅信佛, 实则其为道学 所牵制。王维(701-761)则以入画,创 “ 破墨 ” 山水,抒写文人情怀,大大发展 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这一派人还有张噪(zao ),王墨。而王洽则创 “ 泼墨 ” 之 法。 此时张噪的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 的艺术主张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艺术家对山 水画创作的追求与理解。他们对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王维 “ 以禅 诵为事 ” 、 “ 中年唯好道 ” 到董其昌以 “ 画禅 ” 名室,他们不曾一日遁佛之道而去自 寻痛苦的生活, 他们享尽了人间富贵, 王维虽和陶渊明思想相通, 但他却对陶渊 明 “ 弃官后行乞 ” 的行为大为不满; 董其昌出门坐在轿子里仍嫌辛苦。 他们最知生 的快乐。说是佛徒,实则佛其表,道其内。所谓 “ 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 也。
在艺术思想上, 更是与道家思想相通。 道家的 “ 忘 ” , 只是忘却人世间庸俗的 纠葛,并且由 “ 物化 ” 而对宇宙万物加以拟人化、艺术化,且要求能 “ 官天地,府 万物 ” , “ 能胜物而不伤 ” 。正因如此,所以在虚静之心中,能 “ 胸有丘壑 ” ,能流 入笔下而成为山水画。而佛的 “ 灭 ” 、 “ 四大皆空 ” ;禅的 “ 无念为宗 ” 、 “ 本来无一 物 ” ,则不可能 “ 胸有丘壑 ” ,也不允许产生艺术的意欲。所以以水墨代五彩画山 水,正
是力主清静朴素、虚淡玄无的道家思想之体现。
王维之后的水墨山水画家, 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道家的思想。 所以山水画在中 唐突变后的兴盛时期, 据考证也正是安史之乱, 唐代开始走下坡路的时代, 乃是 道家思想起作用的时候。画山水的文人,往往不是以之博取功名,只是用以 “ 娱 悦情性 ” 。 王维 “ 不能舍余习, 偶被时人知。 ”“ 自适其乐 ” 就不必迎合世俗的情趣, 而自己的情趣又在于清静雅谈,这无疑是契合于水墨画的情趣。
唐末的山水画正是中国山水画第一个高峰中的 “ 始信峰 ” , 即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起 点。至五代宋初,山水画才达到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之首。
唐末、五代、宋初产生了 “ 百代标程 ” 、 “ 照耀千古 ” 的大山水画家,如孙位、 荆浩、 关仝、 李成、 范宽、 董源、 巨然等等, 都是前无古人、 后启来者的大画家。 北宋中后期再也没有产生这样的大画家。 正如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 ·论古今优劣》 有云:“ 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 ? 答日:近方古多不及,而过亦有之。若论佛 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灯、禽鱼、则古不及 近。 ”“ 至如李与关、 范之迹, 徐暨二黄之踪, 前不藉师资, 后无复继踵, 借使 ? 二 李 ?(李思训、李昭道 ) , ? 三王 ?(王维、王熊、王宰 ) 之辈复起,边鸾、陈庶之伦再 生,亦将何以措手其间哉。故日:古不及远。 ”
唐末至宋初的北方大山水画家多位是隐士, 他们的山水画成就特别高。 像关 仝是五代初人, 师事隐居太行山的荆浩。 李成主要活动于五代, 避乱而隐居于营 丘山,死于宋初。范宽是五代末至宋初人,隐居于关陕、终南等地。隐遁山林的 画家,自然以画山水为主,所以北方的人物画、 花鸟 画不盛,而山水画特盛。其 主要的特点:(一 ) 画北方石质山,雄伟峻厚,石质坚凝,风骨峭拔; (二 ) 突出山 石轮廓,以线条勾出凸凹,然后用坚硬的 “ 钉头 ” 、 “ 两点 ” 、 “ 短条 ” 皴之 (南方山 水画也有 “ 两点 ” 、 “ 短条 ” ,但决不坚硬,而是十分温润 ) ,是形成斧劈皴、折带 皴的基础; (三 ) 长松、巨木为主; (四 ) 多高山飞泉流水,大山突兀,有崇高感。 然北方画派中各家又有各家的面貌。 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 卷广 《论三家山水》 中谓:关仝的山水画石体坚凝, 杂木丰茂 , 台阁古雅 , 人物幽闲 . 而且其画木叶, 问 用墨精微。画松叶谓之攒针,笔不染淡, 自有荣茂之色。且烟林平远之妙,始 自营丘。范宽的画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均,人屋皆质,且画林木,或侧 或欹,形如偃盖,画屋既质,以墨笼染,后辈目为铁屋,但范宽不大画松柏。他 们都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地区山密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称为北方画派。
其实五代宋初时期的南方山水画成就也不低。 南唐的大山水画家董源、 卫贤、 赵干等成就皆很高。 由于南唐的群臣皆文学和艺术上的能手, 所以南唐绘画, 诸 如花鸟、人物、山水皆达到极高的成就。与北方山水画形成鲜明对比,其特点: (一 ) 画江南土质山,平淡天真,轻烟淡峦,气象温润; (二 ) 山石轮廓线不突出, 山骨隐显, 用密密的、 或长或短的、 有柔性的线条和润媚的点子表现山石的凸凹, 是为长、短披麻皴、荷叶皴的基础; (三 ) 林梢出没,杂树灌木丛生; (四 ) 多低短 山丘平沙浅渚,洲汀掩映。
北宋中后时期绘画已普及到一般文人, 以苏轼、 黄庭坚、 米芾为代表的一批 文人,则竭力推动文士画发展,他们倡导 “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 主张 “ 不求形 似, 但求达意。 ” 在 《画继》 有云:“ 画者, 文之极也, 故古今之人, 颇多著意, …… 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丘、淮海、月岩,以至漫 仕、龙眠,或品评精高,或挥染超拔, … ..,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 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 ” 北宋的文人几乎都晓画,甚至亲自挥染, 将自己的审美观带入到绘画中去。米芾的山水画;平淡天真 ” , “ 画意不画形 ” , 而且没有 “ 高下向背, 远近重复 ” 的强烈感觉 , 十分平易 . 这正和当时的古文运动的 精神相契。
马远、夏圭、刘松年,他们并称 “ 南宋四大家 ” 。马远在构图上大胆取舍,以 山一角、 水一涯的局部特写, 突出大量空白的深远景观,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 浓郁的诗意,人称 “ 马一角 ” 。夏圭构图常取半边,中空旷大,近景突兀,远景清 淡,自具一格,人称 “ 夏半边 ” 。二人皆用大斧劈皴,笔筒意远,遗貌取神。这种 边角构图,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宋代文人 “ 萧条淡泊 ” 、 “ 忘形得意 ” 一类主张到了元代文人画大盛时, 方得到空前
的发展。元代的绘画用以寄托性情,这是元代士人闲逸、苦闷、悲凉、委曲的精 神状态所至。 士人放弃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 而隐逸形成一种社会普遍性的现象, 他们百无聊赖, 有才无处发, 于是引发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之感, 并发展为 使个体与社会总体分离的社会性的精神运动。 山水画家以赵孟烦为代表, 中后期 出现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等,并称 “ 元四家 ” 。他们倒是学董、巨,但不再 迷恋于自然界中的真实和韵律, 而是抒发自己的性情。 成就最高的是画山村山水 的小景,甚至画高山峻岭也小景化。
明初的山水画基本上是元末山水画的延续,画家多能直抒胸臆,表现自我, 表现一种冷逸寂静的气氛, 且以宫廷绘画见长。 以王谔和戴进为代表的浙派, 代 表了明代前中期的时代风格, 它的支流有吴伟为首的江夏派。 但浙派绘画在明代 后期已无法保持它的优势, 和宫廷绘画一样衰落得一败涂地, 浙派的画家戴进是 十分出色的。 后期的浙派绘画确实是 “ 徒呈狂态 ” , 以粗笔阔墨去强求豪气, 勾皴 的线条十分放肆,这在吴伟晚年的作品中已很明显。正德时期,以苏州为中心, 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被称为 “ 吴门四家 ” ,又称为 “ 明四家 ” 。四 家中,沈、文继承 “ 元四家 ” 画风;仇英以工笔重彩的风格见长;唐寅虽师承南宋 院体,但和浙派截然不同,他用院体的一些方法,却加入了文人的逸趣,化刚劲 为和柔了。
明后期吴门派开始衰落, 松江派兴起, 其中他们很多是大文人兼画家, 所以 他们的画比吴门派的画更加有文人逸趣, 古雅而文秀。 他们是以赵左为首的苏松 派,以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以顾正谊为首的华亭派,三派总称为松江派。而松 江派以董其昌为代表,他以 “ 南北宋 ” 给前人 “ 分门户 ” ,在艺术思想上主张师古。 此外, 还有以蓝瑛为首的武林派, 以项圣谟为首的严谨派, 以担当为首的超逸派, 以吴彬、陈洪绶为代表的高古变异派,等等。
和时代的精神基本相同,明代已经急剧衰微了的山水画,在清初重新振起, 以渐江、 石溪为代表的遗民派和以梅清、 石涛为代表的自我派山水画, 大可媲美 宋元,乃至过之。可惜未能成为画坛主流,不久便被仿古派 “ 四王 ”(王时敏、王 鉴、王晕、王原祁 ) 所掩盖,所谓 “ 正宗 ” 和主流又纳入了明末出现的临古轨迹, 画坛出现了和社会一样的 “ 万马齐喑 ” 的状态。
“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 四王 ” 的画被目为 “ 正宗 ” ,后世识 者对其才力微薄之不满甚于阮亭诗。而非正宗的 “ 四僧 ”(八大山人、石涛、髡残、 弘仁 ) 和被讥为 “ 恶习 ” 、 “ 八怪 ” 的画反而为览者所喜爱。 “ 四王 ” 的画之所以为 “ 正 宗 ” , 而又长期风靡 中国画 坛, 其原因:(一 )“ 四王 ” 之首王时敏得董其昌正传; (二 ) 王时敏以及王鉴本是明朝大官,在社会上有政治影响; (三 ) 遗民派的画本和宫廷 无关。
“ 四僧 ” 、 “ 扬州八怪 ” 、 “ 金陵八家 ” 的绘画被讥为 “ 恶习 ” ,受打击,其原因 他们是 “ 革新派 ” , 在政治上抗拒清政府统治, 在艺术上张扬个性, 强调以情为主。
中国花鸟画 的历史演进, 是从写实、 写形性向写神、 写意性地不断发展的一 个过程。从战国到隋唐、五代至两宋,这一期工笔画走向成熟。元代以后,工笔 花鸟画逐渐被追求个性渲泄的写意花鸟画所代替。工笔花鸟画的繁荣景象消失, 取而代之是写意花鸟画。 但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花鸟画, 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国各种文化互相之渗透, 而中国花鸟 画充分表现了各种精华之所在。 从诗情画意各个方面上都表现了文人墨客的别具 一格的意境。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追溯中国花鸟绘画的思想根 源,叙述
范文三:中国绘画历史:战国绘画
中国战国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各国相继变法,改革弊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经济繁荣、百家争鸣、文化艺术发达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绘画也取得了全面而长足的进展。战国绘画的应用范围,较之商、西周时期已有所扩大。除继续大量以“冠冕车服之饰”,作为青铜器、漆器、玉石器、丝织品等的装饰性图案,以及作为宫墙文画,即壁画装饰之外,还出现了不依附于工艺品与建筑物的独幅主题性绘画,即作为铭旌用于墓葬的帛画。这时期的统治阶级已开始有意识地直接以绘画来为其政治目的服务。与此同时,绘画的题材也更加广泛,除传统的动植物纹样、自然气象纹样和几何纹样外,天地、山川、神灵以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等历史神话题材与战争、田猎、宴乐、出行等现实生活题材也大量进入绘画,表现手法也更趋成熟,更加多样化。从现存战国帛画实物可以看出,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中国绘画传统,此时已经形成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绘画艺术风格愈趋丰富多采,并显现出地域性特点。文献有“宋人善画”的记载。从现存实物来看,南方楚国的绘画有着鲜明的飞扬流动、琦玮□□的艺术特色。此外,文献记载还表明,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绘画艺术自身的一些性质特点也有了较前深入的认识。
文献中关于绘画的记载战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天问》,是诗人参观楚先王宗庙壁画后所作。据王逸《天问章句》序说:“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天问》中反映出来的壁画内容极为丰富,有天象图及天上神怪,包括九层天图、群星图、日月图(日中有乌、月中有蟾蜍)、嫦娥奔月、王子乔死后化鸟、雨师屏翳、风神飞廉等内容;有大地的图像,包括鲧、禹治水、昆仑山图、烛龙图、雄虺九首及鲮鱼、□雀等内容;有远古传说及历史人物,包括女娲、尧、舜、禹、伯益、启、后羿、寒浞、敖、桀、简狄、王亥、王恒、高汤、伊尹、商纣、姜源、周文王、姜太公、武王伐纣、周公辅成王直至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太子申生、楚令尹子文、楚成王、吴王阖庐、楚吴战争等内容。这些历史画均按时代排列。另外还有4幅独立壁画:彭祖像、厉王奔彘图、伯夷叔齐采薇图、秦公子□与兄争犬图。由此可知,汉代流行于画像石和壁画中的人神杂糅、光怪陆离的绘画内容,是与战国壁画一脉相承的。此外,宋玉《招魂》篇里有“仰观刻桷,画龙蛇些”的描写,也说明了当时建筑物施以彩绘的情况。从楚先王宗庙壁画的宏大规模和丰富内容,亦可推见当时其他各国宫室殿堂及宗庙壁画的一般情况。
《庄子?外篇?田子方》记述了宋元君的画史们应召“受揖而立,舐笔和墨”作画的情景,其中一位迟到的画史,他不脱略礼节,“受揖不立”,而且还“解衣□礴,裸”,表现出他高度入神忘形的心态,因此被宋元君称许为真正的画家。这表明当时宋国已有专为统治者服务的画史,也可见当时对绘画创作只有不受拘束方能进入最佳的构思状态这一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刘向《说苑》记载了齐国画工敬君,为齐王新造的九重之台作画,因“去家日久,思其妻,乃画其妻对之”,齐王因而知其妻貌美,以至给钱百万而纳之的故事。敬君应是当时身份地位较低微的画工。《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客有为周君画□的故事,这位画家用了3年时间画出一件与普通髹□同状的□,在特定的日光照射下,可以见到“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备具”的形象。同一书中还有一段关于齐王与客讨论画“孰难孰易”的记载,客答曰:“狗马最难”,因为狗马是人所熟悉的;“鬼魅最易”,因为鬼魅是人所未见过的。虽然上述记载多为战国思想家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时所编撰的寓言故事,但其中也显然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发展到的水平。
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问题,战国思想家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荀子认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荀子?礼论》)但同时又把绘画看作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认为:“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不求其观”(《荀子?富国》)。韩非子认为:“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显然是本着老子的崇尚自然的思想,与荀子的观点相对立。墨子则从庶民阶级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又说:“女子废纺织而修文彩,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这是针对当时统治阶级为满足其享乐生活的需要,而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绘画装饰活动的社会现象而言的。道家则从另一方面否定上层统治阶级崇尚“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审美趣味,主张“绝圣弃智”,纯任自然。庄周认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璋?五色不乱,孰为文章?……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罪也”。(《庄子?马蹄》)以上几方面的见解对后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存战国绘画实物战国时期的宫室壁画,随着建筑物的消失而荡然无存。墓室壁画已发现的,有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壁画,但只是画成田字形结构的门,其上描绘有菱形、卷云形和三角形花瓣状纹饰,还不足以体现本期绘画的发展水平。从迄今出土的战国帛画、大量彩绘漆器、丝织品以及青铜器、陶器、玉石器上的装饰纹样来看,可以窥见战国绘画已经具有的辉煌面貌。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见彩图《人物龙凤》帛画(战国)湖南长沙出土)和《人物驭龙》《人物御龙》帛画(战国)湖南长沙出土)帛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独幅绘画实物。两幅帛画均表现“引魂升天”的主题,在丝帛材料上用毛笔勾线画成。后一幅人物兼用平涂与渲染的画法略施色彩。从这两幅帛画状物之精确生动、用线之流畅洒脱,可见早期中国绘画所达到的水平。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幅帛书四周画有12个神怪图像,造型奇特怪诞,运笔也轻盈自如(见楚帛书图像)。此外,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毛笔,与现在使用的毛笔大致相同,提供了本期绘画工具的实物资料。
已发现的战国彩绘漆器大多出自南方。引人注目的有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虎座飞鸟、虎座鸟架悬鼓、镇墓兽、木雕小座屏、鸳鸯形豆、漆盾以及大量的盒、奁、杯、盘、尊、俎、几、案等生活用具上的彩色纹样,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棺、衣箱及鸳鸯形盒上的彩画,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锦瑟漆画残片,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出土的彩绘漆奁盒上的狩猎纹以及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漆盘上的装饰性绘画等。
这些漆器上的绘画色彩斑斓,花纹繁丽,无论禽兽、神怪、人物的造型都夸张生动。与商、西周时期的装饰性绘画相比,在装饰性与描绘性的有机融合方面,在对物象情态的体察与表现方面,其装饰与描绘技艺的纯熟,都显示出极大的进步。战国漆器的装饰纹样显然从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玉石器的云雷、夔、凤、蟠螭、蟠虺等纹样脱胎演化而来。但商、西周青铜器上严整的禽兽纹样至本期往往被分解、打散、变形,然后进一步图案化,再配合器物的造型,予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成无数充满运动感的神采飞扬的奇异画面。尤其是云雷纹等自然气象纹,在战国漆器装饰纹样中占据了突出地位。常见的有纯用云气纹或转化为云形结构的龙、凤纹组成画面。这些纹饰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机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战国漆画中的禽兽、神怪、人物形象与《山海经》、《楚辞》等古文献所记载描写的天地、山川、神灵内容十分吻合。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漆棺上描绘的引魂升天的羽人、鸾凤、人面鸟身珥蛇践蛇的“禺疆”、“其身九曲,有角□□”的“土伯”,衔烛以照太阴的“烛龙”;漆衣箱上描绘的“后羿射日”;战国中期长台关楚墓锦瑟漆画上的人面鸟身鸟爪、张翼的羽人,御龙遨游云气间的神人;曾侯乙墓漆棺、湖北江陵楚墓木雕座屏、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漆奁上都有啖蛇的大鸟,以及一些虎座上的飞鸟、镇墓的怪兽等,这些琦玮□□的神怪画像,使得战国漆画成为一个充满浪漫想象与激情的、包含着丰富神话内容的艺术世界。战国漆画中也有现实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如曾侯乙墓鸳鸯形盒两侧的撞钟击磬图和击鼓舞蹈图,长台关楚墓锦瑟上的狩猎、燕乐场景等。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画面也都具有造型夸张,乃至奇特怪诞的特点。
战国漆画以朱、黑两色为基调,继承了“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的传统。除朱、墨两色外,还使用了黄、蓝、绿、白、褐、金、银等10多种色彩。总体感觉是对比强烈,变化丰富,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气派。
丝织品上织绣出的纹样色彩,更有与帛画、漆画同等重要的绘画艺术价值。现已发现的战国丝织品实物,主要属于南方的楚国。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有“丝绸宝库”之称。该墓出土的丝织品,数量品种丰富,工艺精湛,且保存完好,充分反映出本期丝绸织绣图案精美、造型生动、线条灵活、色彩绚烂的特点。其织绣纹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可以窥见本期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水平。
楚国丝绸刺绣纹样的题材基本为几何形与相互穿插、蟠叠的动植物形图案。动植物纹样常常合为一体,几何形图案以菱形纹最多。常以变化多端的菱形纹组成图案,或以菱形为骨格布局,穿插以动植物纹、人物纹,构成灿烂缤纷文采辉煌的画面。动物纹以凤纹、龙纹为最多,尤以凤的形态较为奇特、华美,生动无比。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17幅有凤纹的刺绣品中,凤的形象无一雷同。凤的纹样在楚丝绸中明显占据主导地位,而龙、虎等纹样则一般只作为陪衬。这应当是楚族先民以凤为图腾的遗风在绘画上的表现。丝绸纹样中也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仅马山1号楚墓就出土了3幅人物纹的锦和绦,内容为乐舞和田猎。其中图案化的人物,或长袖飘举,载歌载舞;或御马驱车,张弓射猎,造型洗练而有意趣。战国丝绸的配色不多,一般不超过五色。但通过色相的对比、调和,以及将明度拉开层次等巧妙手法,造成既缤纷华丽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战国青铜器纹饰是蟠螭纹、蟠虺纹和各种鸟兽形态的花鸟纹。制作上采用了印模捺印及镶嵌、金银错、鎏金等新工艺、新技术。与商、西周青铜器纹饰的神秘威严相比,显得精巧、繁富、华美,禽兽的形态尤能表现的活泼生动,精力弥满。本期绘画的重大发展之一,是许多现实生活场景出现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已知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以宴乐、射猎、战争、农事等活动为装饰图案的青铜器有20~30件。其中著名的有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故宫博物院藏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河南辉县赵固出土的宴乐纹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宴乐攻战纹壶等。这些青铜器上的绘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布局有条不紊,造型手法活泼自由,充满韵律感,生动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主题从此大量进入绘画。无论就题材内容还是形式手法而言,战国青铜器纹饰中对现实生活的描绘,都为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开创了先河。
范文四:绘画的多元化教案ppt
精品文档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ppt
课时: 1课时
课型: 欣赏?评述
执行时间: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
1 / 25
精品文档
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
容,做好笔记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
导入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时期;?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 / 25
精品文档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检查学生自学情
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 b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 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动
3 / 25
精品文档
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感受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小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准备工具:铅笔、橡皮、图画本 课后反思
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艺术类活动,从互联网、报刊多关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类似的展览参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资料准备
一、绘画的多元化
你能发现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作品用勾线平 涂法造型,形象追 求平面单纯的美, 服饰华美绮丽,富 于装饰色彩。 朝元图 元代
作品用明暗法造 型,形象写实,立体 感强,观之如
4 / 25
精品文档
同在墙 壁上开窗,看到栩栩 如生的人物一般。
利比亚女先知 米开朗基罗
这三幅壁画作品 在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不同,
作品突出写实性,如人体解剖和 透视法则等。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 调和自然。 上帝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中国壁画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 变形手法,巧妙 地塑造了各种各 样的人物形象。 时代不同,审美 观点不同,变形 的程度和方法也 不一样。
这件作品既不像欧洲人那样根据 物象去画,也不像 中国画家依照想象去画。原来埃及壁 画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去创作, 因此壁画不仅精致、 漂亮,而且完整、 圆满。
冥神-奥赛里斯与法老王你想到了吗,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 因此,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 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
二、为什么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同样的风景题材,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5 / 25
精品文档
画家根据游 山感受作画,引导观众随着画面 布局由近及远地饱览阳春秀色, 体会画家游历于山水之间的惬意 心情。
春山游骑图 明代 周臣
真实再现客观世界 的绘画。应用科学透视 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 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 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深远。
村道 168霍贝玛
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法、夸张的造型 和强烈的色彩表现景物,使观者明显地感受到画家奔放的内心世界。
《绘画的多元化》
《朝元图》
画作简介
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
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
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因黄河水利工程改迁到芮城县。永乐官内,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处均绘有壁画,总面积约八百多平方米。它是道教壁画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壁画表现众神朝拜老子及吕洞宾、王重阳传教施法的宗教故事。内容丰富,大部分保存较好,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在我国壁画艺术
6 / 25
精品文档
中占有重要地位。朝元图画在三清殿内,四壁及扇面墙两侧均绘壁画,有泰定二年作者河南马君祥父子的题名。
画作特色
朝元图内容描绘道府诸神朝谒元始天尊,故名“朝元”。构图宏阔,气势磅礴,个个神采奕奕,表情动作无一雷同。壁画以八个高3米的主像为中心,前画青龙、白虎二星君,后有天蓬、天犹二元帅,周置仙曹、仙官、天丁、力士、太乙、侍臣、金童、玉女、二十八宿,三十二帝君等,共画像394身。他们之间有的对语,有的沉思,有的倾听,有的注视,神情姿态彼此呼应,成为有机的整体。服饰冠戴华丽辉煌,衣纹多用吴道子“莼菜条”线条,长达数尺,紧劲贯气,既含蓄又有力度。色彩采用重彩勾填,在冠戴、衣襟、薰炉等处沥粉贴金,更觉绚烂眩目,此风格远承唐宋壁画传统,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这里选取《朝元图》中的二个画面,其一为主像之一的金母,温柔娴雅,高贵富丽;其二为三十二帝君之一的扶桑大帝,庄严肃穆,形神兼备。
画作赏析
永乐宫原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唐时将其建为吕公祠,宋金改祠为观。元中统二年毁于大火,后又在原址上新建了纯阳万寿宫,通称万寿宫。195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利工程,全部建筑和壁画整体迁移到芮县龙泉村五里庙附近。
7 / 25
精品文档
永乐宫在元朝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至今仍保留着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画800 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是世界上罕见的艺术瑰宝。永乐宫遗留的宗教壁画作品,是道教壁画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壁画艺术的高度成就,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永乐宫各殿中,以三清殿和纯阳殿的壁画最为精彩。在纯阳殿,以52幅壁画演绎着吕洞宾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同时也折射着宋、元时代的社会生活。壁画中官吏、平民、农夫、乞丐的服饰装束,使用的器皿、设施,居住的亭台楼榭,出入的酒肆茶寮等都成为了极有价值的图文资料。
三清殿为永乐宫的主殿,集中了永乐宫近一半的壁画,《朝元图》为其主要内容。“朝元”即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壁画上有泰定二年及河南马君祥、长男马七待诏等题记,由此可见这幅图的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工。
画面上共有人物90个左右,以8个高3米的主像为中心,其余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 1
徐徐展开。画中主像庄严肃穆,群像环立,形象丰满圆润,个个神采奕奕,无一雷同。他们之间有的对语,有的
8 / 25
精品文档
倾听,有的沉思,有的注视,神情姿态彼此呼应,成为有机的整体。
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但在这人物繁杂的场面中,作者又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近300 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营造了一种庄严的气氛。
壁画中人物服饰冠戴华丽辉煌,衣纹多用吴道子“莼菜条”线条,用笔劲健而流畅,既含蓄又有力度,衣带飞舞飘逸,有如满墙风动,充分发挥了线条的高度表现力。用色方面,采用重彩勾填,色彩厚重而丰富,绚烂而协调,道具在背景上都富有装饰性,在冠戴、衣襟、薰炉等处沥粉贴金,绚烂夺目。我们来看一下在三清殿西壁中部下层的一幅奉宝玉女像,来体会一下这幅壁画中用笔用色的妙处。奉宝玉女在金母元君的身后。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她头戴花冠,上身穿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仪态端庄。面部和衣纹的线描都疏密有致。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总之,《朝元图》是永乐壁画中的精品。
创作相关
朝元图为泰定二年洛阳马君祥、马七等人所作,皆元代画工,河南府洛京人,生平不详。
《利比亚女先知》
壁画,395×380cm,梵谛冈西斯汀礼拜堂天花板,创
9 / 25
精品文档
作于l511年。
米开朗基罗生来应该是个雕刻家,而非画家,因为他画中的人物都酷似雕像。他用两种特殊技法来创造这种效果?首先是“对应”,即富於动感的扭曲姿态,如前的“多尼圆型图”所示。其次是他用“明暗对比法”使画中体型魁梧的人物产生实体感。这种明暗对比法是画家常用藉以表示光影平衡的技巧。利比亚女先知似乎正忙於写什么,但我们还不能确定她动作的精确涵义
《春山游骑图》
作品赏析
《春山游骑图》轴以传统的春山行旅为题材,描绘高山石崖险峻陡峭,楼阁房舍掩映其间,错落有致。近景山溪岸边春花几树,山溪湍流,小桥流水,主仆一行三人正在过桥。山上苍松浓郁,遒劲多姿。舍后绿树成荫,一派春机昂然的景象。画家在全景式的构图中突出前景,着意表现春山、游骑、桃花、虬松,以此点明题意。
该图左下山石中署“东村周臣”,钤“东村”、“舜卿”朱文印。[1]
该作品绘一主两仆骑马游春的情景。现在我们试将其与唐寅的《山路松声图》作比较:山石的方折峻嶒,勾皴的细密硬朗,略为倒挂多杈的松树,挺括的斧劈皴,两图相似,一看而知都是承继南宋院体而来,但周臣的笔墨显得凝重严
10 / 25
精品文档
谨,而唐寅的用笔则稍随意灵动,用墨则清淡滋润;构图上都显得很稳健,但周臣的画面较繁复,远近都细致平实,而唐寅图中近处也画得密、实,但由近及远的中景较简略,远山则疏松淡漠,比较空灵幽邃;不过我以为两人画面最大的区别还是在题款上,综观周臣传世的画,其题款往往在不起眼的边角石隙,大多仅题“东村周臣”,而没有诗、文。唐寅的画则大多题诗、文,用其优雅的行楷写在画面显眼的空白处,有时甚至字很大。这题款往往成为构图的一部分,与画笔相得益彰,显示其对自己诗文及书法的极大自信。周臣确是具有自知之明的。
2
《春山游骑图》构图繁复而不失明旷,稳健周密,雄中寓秀,密中呈疏;设色清妍秀丽,笔法劲健明秀;人物用细线淡色,笔意流畅,是周臣代表作品之一。
然而这并不影响周臣在绘画史中的地位。一个画家,培养出了两个划时代的绘画大家,而且仇英拜师前仅是一个油漆画匠,地位卑微,但周臣慧眼独具,将其收为徒,悉心教之,终成一代大家;而唐寅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在周臣之上,周臣不但坦承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汲取唐寅之长,在唐寅英年早逝后周臣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影响。这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中华文化中“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村道》168 霍贝玛
11 / 25
精品文档
17世纪荷兰风景画闻名遐迩,绘画题材以表现运河港口、乡村田园风光为主,其特点以写实为主,很少作全景式构图,画面地平线很低,天空十分开阔。其中,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雷斯达尔和他的学生霍贝玛。
霍贝玛早期的作品与雷斯达尔很相近,后来画风更趋向明朗、素朴。在17世纪,霍贝玛的作品并不受重视,直到18、19世纪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19世纪风景画家以及巴比松画派产生较大影响。
《密德哈尼斯的村道》又名《林间小道》,它被公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罕见之作。作品中描绘了一条极为普通的乡间小道,道路上错落有致的印着深浅不同的车辙,一个人正牵着牲畜向前走。两旁是细且高的树木,参差错落,十分对称又富有变化。小道的尽头便是村落,一座尖顶教堂清晰的耸立在那里。道路右边是两幢红茅舍,房檐下的两人似乎在评论着有趣的新闻。右前景是一片种植园,一个农民正在修剪枝条。
这幅画作成功的展现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技法,道路两旁的树木延伸到尽头便与地平线相交于灭点。构图较为均衡、对称,画家将地平线降低,田野的地平线和树木的两条垂直线形成十字交叉,产生稳定的均衡感。许多精巧的细节呈现又给画面增添了轻松、愉悦的气氛。画家更多的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天空,极目远望令人心旷神怡,同时,把观者
12 / 25
精品文档
的心情和思绪也带向远方。这样一来,看似平淡无奇的景象,通过对构图及细节的发挥,使画面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象。
《星月夜》 188梵?高
创作背景
1889年,梵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此后,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那些像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梵高来说,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义。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梵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像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
13 / 25
精品文档
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
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梵高在这里,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并且,寻找某种方式,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 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作品赏析
创作环境
在西欧传统绘画的远近法中,画家常常从观众席来观察舞台,观察风景与人物。但是对梵高来说,在他病情尚未发作之前,已感到被另外一个世界监视着。他察觉到受苦恼、受烦闷的,不只是他本身或者如向日葵那样的对象,而是能够把一切万物都包括进去的广大范畴.他在采用大胆的布局的同时,同时又体现出了与这个世界脱离的另一种思维~
14 / 25
精品文档
画面描述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评价
《星月夜》:一个个呈旋涡流动的星辰,敏感而不稳定。几近骚动的线条,刺目的换色或耀眼的红色在激情的指挥下恣意舞动,就连生长于大地的扁柏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蓝天,这简直是一篇激情的汪洋。梵高的激情远比高更来地激烈与外向,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房龙《西方美术简史》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象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夜》这幅画,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
15 / 25
精品文档
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
星光灿烂的夜空也许是文森特?梵高最有名的画作。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是梵?高的作品,这幅作品是虚构的。Don Mclean曾献给文森特一首著名的同名歌曲”Vincent”又名”Starry Night”。
即使梵高尝试了装饰性作品的创作,也只有极少数评论家认可他这些作品并愿意支持他在这方面的尝试。其中的部分原因无疑是梵高没能举办他所希望的个人画展,只有这样的画展才可能摆出自己的大批作品。古斯塔夫?卡恩倒是对梵高在1888年独立沙龙上参展的三幅作品做过评论,他说”凡?高先生的画笔挥洒得很有力”,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成了批评。有些评论的作者差不多把这种笔法干脆称为装饰性笔法。1889年,费利克斯?费内翁曾经提到,在
这幅作品里,这种”无立体感的笔触构成了粗糙的草席似的图案”,同时那漩涡关的色彩像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乔治?勒孔特在文章中赞扬道:”热烈的厚涂??各种颜色很自然地营造出了令人感到震撼的效果。”古斯塔夫?热弗鲁瓦将梵高描绘为一个”画风景画时简直就像在雕塑风景画”的画家。这些评论或许促使人们注意到了梵高作品的表现图案和装饰性,而其笔法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将前景和背景统一在一视觉区里的手段。可是这些评论都只有
16 / 25
精品文档
三言两语,而几乎没有对梵高的作品做更广泛或者更深入讨论。假如从一幅幅单张作品的角度上看,刚劲有力、别具一格的笔触便意味着传统意义上气质或者独特的个风格,而不是装饰性图案。而凡?高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广为人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认为他的笔触证明了他的病态气质和性情的不稳定。
“视域转化成浓厚的、有力的颜料浆,沿着他的画笔的猛戳动作画出的线路展开了它的脉络。天空中央的星星的卷曲浪潮也许是无意中受了葛饰北斋的《大浪》的影响——但它的奔腾的压力,在东方美术中却没有相等的例子。月亮从月蚀中走出来,星星闪耀、汹涌,柏树随着它们摇动,把天空的韵律转化成自己的火焰状侧影的黑色扭曲。它们把天的激流传给了他,完成了贯穿整个自然的活力的圈子。”
作品含义
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
麒麟座V838
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
17 / 25
精品文档
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梵高生前非常欣赏日本浮世绘《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裏》,而《星夜》中天空的涡状星云画风被认为参考并融入了《神奈川冲浪裏》的元素。
在现代的一项科学研究中,科学人员发现梵高的后期作品,包括《星夜》在内,包含有一种物理上称为“湍流”的神韵,并推测此神韵梵高由于长期处于癫狂状态中而得到超于常人的感悟能力和绘画表述能力。而在2004年3月4日,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公布了一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太空照片,并称“这幅太空摄影作品与梵高的名作《星夜》有‘异常相似’之处。”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照片为一颗名为“麒麟座V838”的恒星周围的景象。该恒星位于麒麟座方向,距离地球2万光年。
5
整体备课
1、欣赏?评述:欣赏和认识艺术的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神,采用调查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评述能力。
2、造型?表现:学会运用色彩、空间、明暗等基本造型要素,通过对各种媒材、技巧的体验及实验,发展学生的
18 / 25
精品文档
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设计?应用:初步认识“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利用媒材特点和色彩搭配规律,进行简单的设计装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活动和自己实际,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充分认识艺术体育与健康人生的关系,汲取其中的内在精神和视觉美,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落实新课程标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教学主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调动学生灵动的思维,深层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敢于大胆实践及收集整理的能力。
2、充分利用美术四大领域的科学教学设计,创设生动有趣性的课堂,使学生节节课都有惊奇、兴奋、激励等情感流露,并学会科学分析运用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赏析、评述、讨论、设疑、分析、归纳、探究、合作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综合能力。
教 学 进 度 表
春
19 / 25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重 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 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学习过程:
一.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导人春天的环境。 问题: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觉吗,
展示几幅表现春的美术作品用形容词或一句话表达 二.学习新内容
问题:你能在仔细观察后,描述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和细节吗?能客观地说明这件作品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春的印象吗?
描述:在片橘树林里,一群人且行且舞,人物的聚散组合,极富节奏感;满地长着各种奇花异草。这是一幅蛋彩画。
介绍作者:
20 / 25
精品文档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有相当多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
问题: “文艺复兴”, 问题:你能说出画中人物与春的关系吗? 分析: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觉
问题:作者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为什么又略显忧伤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纤弱和淡淡的忧郁。
问题:通过以上描述、分析,你能说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吗,
解释:构图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安排上别具匠心,以1个人和1组
人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明净,具有一种装饰感。在维纳斯的花园里,春天是永恒的:花香袭人,微风吹拂,绿色的桶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略带忧郁的神情更激起人们对美的遇想。
问题: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栓释的结果,评
21 / 25
精品文档
价这件作品吗? 三.评价
学生自行评价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为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爱与美的温缮。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独树一帜。这就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十分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
四、教师小结。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你欣赏一幅美术名作时,如同在聆听一首名曲,领悟和感受其中的思想与美,那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今天,我们师生共同体会到了~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22 / 25
精品文档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
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 艺术的多元化:?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时期;?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
23 / 25
精品文档
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 b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
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所画的各个局
24 / 25
精品文档
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三、教具:水壶、汽车模型及其不同角度的范画、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学校平面图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25 / 25
范文五:中国绘画艺术鉴赏
院 (系)名
学
学 生 姓
指 导 老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 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号 ZY1401125 名 李红 师 李佳
李红 ZY1401125 在中国绘画艺术鉴赏课上我们欣赏了诸多珍贵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鞍马画》《五牛图》??当一幅幅代表着古代绘画艺术高峰的中国画展现在我的眼前,听着国宝档案中每幅作品的背后故事,我不禁被这中国艺术深深的吸引了??中国的艺术,那些黑色的墨迹,行云流水一般在白纸上酝开,所表达的意境尽在不言中。大象无形,至美无华。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的六法论把中国古代美学原则描述的淋漓尽致。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中国画不仅仅是因为其历史悠久而弥足珍贵,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在欣赏美时给予人心灵的震撼,从画的由来,以及流传过程中的坎坷经历,看着一幅幅画卷如同穿越了不同的时空。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韩滉的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韩用粗壮雄健而富于变化的线描,表现牛的骨骼和筋骨,以赭、黄、青、白等色彩表现五牛毛色的不同,且根据牛体的凹凸施以不同颜色,具有立体感。“点睛”是牵动全局的关键,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当看到如此珍贵的古画我不禁也对它的经历产生了兴趣,从五牛图上的张印可以知道《五牛图》卷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的热点。清朝末年,名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1950年初,**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
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名画虽然回归祖国,但经历了颠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
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经过淋洗脏污,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等步骤,接着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八个月后,验收的专家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图卷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观,达到了较高的装裱修复水平。装裱修复完成的《五牛图》卷旧貌换新颜,名画才又重焕发生机。到此我不禁感叹中国古画是多么珍贵。
到了北宋时期,各种山水画更是让我赞叹不已,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画派让我真的是叹为观止。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范宽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巨然将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欣赏画的同时仿佛已身临其境,并被各种深山空旷的气息充斥着。在赏画的同时不禁赞叹画家的细致、精微,没有真正的投入大自然真正的融入大自然是不可能有如此的巨著。此外,梁凯用比较诙谐的画风描绘的《泼墨仙人图》是我觉得较为有意思的一幅画,画中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一双醉意朦胧的小眼,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作者的画从另一方面反应了自己的思想,宋代的画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学的崇尚。
尼采说,美术是日神的造物,而与之相对的酒神则是掌管音乐的祭司。每当欣赏中国古代名人巨著时,我总是如痴如醉,不管是动物、人物亦或是山水风景画每一副都是那么生动逼着。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节中国绘画艺术鉴赏课,但是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看着一幅幅巨著,我不禁想到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我想在艺术上的造诣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细致的观察,对一件事物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才会想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从而自成一派。在这个心浮气躁的时代,很少有人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带着单纯的想法来做事,每当看到这些中国画我内心的浮躁也会少一分,因为我明白,学术的道路和艺术殊途同归,想要有较高的造诣,必须得静下心对自己研究的领域透彻的观察才能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将自己的成果表现出来而不是对前人思想的加工。以上即为我通过学习中国绘画艺术鉴赏课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幼儿绘画课教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