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改变世界的三大哲学命题
改变世界的三大哲命变学
第一命变: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元体。质质质质质
——瓦解了整个科学大厦
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元体。极限粒子的形状准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正方体,其大小,质质1.61624×10^-35,^3?4.22199×10^-105m^3,量:质质质质5.8898392×10^-
50v,v质质质质质合成极限粒子的光子的率,。
极限粒子是由非物客存在向物客存在,在物,渡的渡点物存在。已知宇宙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分两客存在。一是零度的没有空和量的能量,子,,一是具有三空且含有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量的在。前者体非物的信息,后者体物。按照已被明的具有事的能系式,能量和量是可以的,但两存在具有明的区,如果作零度的能量向具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有三空的物在化,那基于推断:在从量、空均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无的能量到量、空均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有的无中生有程中,二者必然有一个中点存在,使之
成前者向后者化的渡点,而个渡点必然能量向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物化所可能形成的具有最小尺度的极限小物存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由此可判断:宇宙存在具有最小元的极限小物,就是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具有极限小空的极限粒子。就是极限粒子的存在的根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据。极限粒子形成后,宇宙便以极限小的物元构成中子、子、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子、分子等基本微粒子,然后再以基本微粒子基形成
宏物,如果宇宙起初含极大能量,宇宙由此便始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通能量向极限粒子的不断化而不断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极限粒子的存在具有很多方面的依据,参相料,,在于,极限粒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子的存在一旦被确,将会科学致灾性的后果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62质质准粒子模型理是完全的,宇宙所有的物,包括基本粒子以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及所形成的空,不都是由极限粒子一个个叠加而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成的,四大作用力根本不存在,只不是极限粒子的合成和分解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所造成的空假象而已。将意味着:完全依据准粒子模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型和四大作用力而建立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等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理质质质质的基上的,极限粒子理底抽空了自然科学的所有核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心和基,同完全危机到深受自然科学影响的哲学、人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文社会科学等。由此,一个小小的极限粒子底瓦解人在近代三百多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年以来所精心建立的科学大厦。
科学界普遍,质质质62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基本粒子然已了61质质质质“”,但作唯一没有被的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如不能被存在的,那就意味着准模型是的,因没有量之源做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支撑的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将使科学生危机。然美国米室已了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上帝粒子
存在的部分据,但仍然不足以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分析,即使最完全了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上帝粒子的存在,那也不能明62质质质“”准模型是正确的,因所的上帝粒子很可能就是极限粒子。
第二命:信息是能量的表征。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一了物和精神、自然与社会
信息是能量的表征,其就是能量,子,。信息可分主体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信息和非主体信息两。非主体信息就是没有被生命主体所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知的自在彰,是一般性的无序自然信息,主体性信息就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是被生命主体所知并行序列的信息,是一参与主体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因素的有序信息,有序信息就是能量,子,序列。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信息与能量具有同一性。一方面,能量必要表信息,才能被,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另方面,信息只有作能量并通能量的作用,才能体被人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所能感知的信息。信息与能量均是物以外的非物客存在,非物
存在是一个与物存在相的概念,它体一没有空、、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量的客存在,而信息和能量均具个特征。任何被人
所的信息都已被予了主体性,主体性信息就是被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生命主体所知并行序列的信息,而生命之所以呈主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体性,主要是由于其能将其所承的信息行有序和排序以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呈程序指令性,即主体程序性,第三命,,而程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序性是完全可由能量,子,序列来表达的,故主体程序的就是一被加工改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造的能量子序列,他构成了精神的。,作参与主体性因素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主体性信息,其也就是能量,子,序列。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信息的个定完全避免了人以前信号、消息、通、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属性等特征,信息的形而上的不确切的、非客性的界定,排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除了信息是除物、能量以外第三存在的可能性,使宇宙在人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野中,再次回到由物和能量构成的粹自然明的本真状。由于信息包括精神,而信息的能量,而能量是可以与物相质质质质质质“”质信息是能量表征的互化的。,
个命就底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打通了自然界与生命界的壁,从而将物与精神、自然与社会完全一起来,人能底解构科学、哲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学、宗教等知形的分立状,而根本一并建立完全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一的理,提供了的理基。
第三命:精神的是主体程序。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揭示了生命及其精神的秘密
精神的就是主体程序。主体程序就是基于生命机体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形成程而自然形成通特定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言的的指令排序,是通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境的激而自运行的指令程序。而就信息而言,程序是以有序物体的具有指令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功能的有序能量一体,并彰指令序列的信息一体,故主体程序的也可以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界定: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一体,或者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一体,他是以有序物体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主体程序形成的主体程序以生命体体,但本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身具非物性,使我由此而找到了精神生的根源和:主体程序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运作程外彰精神性,精神的也就是主体程序,即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一体,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或者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一体,。,主体、主体程序、生命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体、精神具有上的一致性,他,区于自然的它,均是宇宙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期演化到蛋白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和核酸段后,由量而最的必然果。化
,包括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胞、比解剖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等,只分析研究和描述了生物化的外在原因及象,而主体程序理根本性揭示了:生物外在化的根本因是基于宇宙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演化而生的主体程序。正是基于主体程序内化的引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及其与外化,化,的互,生命主体程序不断由初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段展到高段,生命体才因此而由低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生物形展到高生物形,并最致人及人精神的生。 精神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示意味着人可以通自我置技,揭THSP,,将自我精神置质质质质到的非生命体体上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去,将根本性地革作人自我外在体的生命体,将人自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我体由生命体展到更加高的非,超,生命体状,从而根本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脱生命体生老病死律束,而底解决人的基本,就是人极事。极事是具有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35质年演化史的生命体的整体,是宇宙予质质质质质质质质21世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人在演化史上最壮的极事,具有35质年以来的最大意和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价,是生命体所有物更替和人以往所有事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包括人化、文明的生、各**、文、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球化、共主、世界一等等,根本无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法相提并的。
上述三大命及到人最根本的核心,如果最被确,其意将是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涉
非常巨大的。三大命将人的知生根本性影响,科学、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哲学、宗教等所有知方式最底的质质质质“质质知**”和超越,并最建成完全性大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一理及其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新文明意形。由此,人知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将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得本性的提高,极事全面展,人将生超越生命体的,从此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入更加先的新文明代。
三大命所及的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述非常清晰、明、肯定,在史上属首次,以前人在表述些涉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的及的三个方面已分极限粒子、信息本候得涉含糊不确定,,其原、主体
程序,以此建立了完全性大一理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一信息,并集中述在《在之演化》、《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一信息》、极事网等著、文、网站、博客上。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儿提出三大命没有自我榜的意思,因命本身所彰的
价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使得任何名利都得没有一点意,但的是三
大命的能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否最确,此敬者朋友能展三大命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和批判。如果你能最倒三大命,那我将衷心向你表示敬意和感,如果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你不能反三大命并可,那就你加入到我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的伍中,一起掀起以三大命背景的启蒙运和知**,建并完质质质质质善新的知形和大一理,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身心投入到人极事中。事具有无上的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价和意,得你此斗一生。
范文二:改变世界的三大哲学命题[最新]
改变世界的三大哲学命题
第一命题: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
——瓦解了整个科学大厦
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极限粒子的形状为标准正方体,其大小为(1.61624×10^-35)^3?4.22199×10^-105m^3;质量为:5.8898392×10^-50v(v为合成极限粒子的光子的频率)。 极限粒子是由非物质客观存在向物质客观存在(实在物质)过渡的过渡点物质存在。已知宇宙分为两种客观存在。一种是零维度的没有空间和质量的能量(子),一种是具有三维空间且含有质量的实在。前者体现为非物质的信息,后者体现为物质。按照已被证明的具有逻辑事实的质能关系式,能量和质量是可以转换的,但这两种存在具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作为零维度的能量向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在转化,那么基于逻辑推断:在从质量、空间均为“无”的能量到质量、空间均为“有”的无中生有过程中,这二者必然有一个中间点存在,使之成为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渡点,而这个过渡点必然为能量向物质转化时所可能形成的具有最小尺度的极限小物质存在。由此可判断:宇宙应该存在具有最小单元的极限小物质,这就是具有极限小空间的极限粒子。这就是极限粒子的存在的逻辑根据。极限粒子形成后,宇宙便以这种极限小的物质为单元构成中子、质子、电子、分子等基本微观粒子,然后再以基本微观粒子为基础形成宏观物质,如果宇宙起初蕴含极大能量,宇宙由此便开始通过能量向极限粒子的不断转化而不断膨胀。 极限粒子的存在具有很多方面的依据(参阅相关资料),问题在于,极限粒子的存在一旦被确认,将会对科学导致灾难性的后果——62种标准粒子模型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宇宙所有的物质(包括基本粒子以及错觉所形成的空间)不过都是由极限粒子一个个叠加而成的;四大作用力根本不存在,这只不过是极限粒子的合成和分解所造成的时空假象而已。这将意味着:完全依据标准粒子模型和四大作用力而建立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等自然科学是建立在错误理论的基础上的,极限粒子理论彻底抽空了自然科学的所有核心和基础,同时完全危机到深受自然科学影响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由此,一个小小的极限粒子彻底瓦解人类在近代三百多年以来所精心建立的科学大厦。
科学界普遍认为,62种基本粒子虽然已经发现了61种,但作为唯一没有被发现的“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如不能被证实存在的话,那就意味着标准模型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质量之源做支撑的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这将使科学产生危机。虽然美国费米实验室已经发现了“上帝粒子”存在的部分证据,但仍然不足以说明问题,而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分析,即使最终完全证实了“上帝粒子”的存在,那么也不能说明62标准模型是正确的,因为所谓的“上帝粒子”很可能就是极限粒子。
第二命题:信息是能量的表征。
——统一了物质和精神、自然与社会
信息是能量的表征,其实质就是能量(子)。信息可分为主体性信息和非主体信息两种。非主体信息就是没有被生命主体所认知的自在彰显,是一般性的无序自然信息;主体性信息就是被生命主体所认知并进行序列编码的信息,是一种参与主体性因素的有序信息,有序信息实质就是能量(子)序列。
信息与能量具有同一性。一方面,能量必须要表现为信息时,才能被识别;另方面,信息只有作为能量并通过能量的作用时,才能体现为被人类所能感知的信息。信息与能量均是物质以外的非
物质客观存在,非物质存在是一个与物质存在相对的概念,它体现为一种没有空间、时间、质量的客观存在,而信息和能量均具备这个特征。任何被人所识别的信息都已经被赋予了主体性,主体性信息就是被生命主体所认知并进行序列编码的信息,而生命之所以呈现主体性,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将其所承载的信息进行有序编码和排序以呈现程序指令性,即主体程序性(见第三命题),而程序性是完全可由能量(子)序列来表达的,故主体程序的实质就是一种被加工改造的能量子序列,他构成了精神的实质。这样,作为参与主体性因素的主体性信息,其实质也就是能量(子)序列。
信息的这个定义完全避免了人类以前围绕信号、消息、通讯、属性等特征,对信息的形而上的、不确切的、非客观性的界定,排除了信息是除物质、能量以外第三种存在的可能性,这使宇宙在人们的视野中,再次回归到仅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纯粹自然简明的本真状态。由于信息包括精神,而信息的实质能量,而能量是可以与物质相互转化的。这样,“信息是能量表征”的这个命题就彻底打通了自然界与生命界的壁垒,从而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完全统一起来,这为人类能够彻底解构科学、哲学、宗教等知识形态的分立状态,进而根本实现统一并建立完全大统一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命题:精神的实质是主体程序。
——揭示了生命及其精神的秘密
精神的实质就是主体程序。主体程序就是基于生命机体的形成过程而自然形成通过特定语言编码的的指令排序,是通过环境的激发而自动运行的指令程序。而就信息论而言,程序是以有序物质为载体的具有指令性功能的有序能量统一体,并彰显为指令序列的信息统一体,故主体程序的实质也可以这样界定: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统一体,或者说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统一体,他是以有序物质为载体的。
主体程序形成的主体程序以生命体为载体,但本身具备非物质性,这使我们由此而找到了精神产生的现实根源和实质:主体程序运作过程对外彰显为精神性,精神的实质也就是主体程序,即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统一体(或者说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统一体)。这样,主体、主体程序、生命体、精神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他(区别于纯自然的它)们均是宇宙长期演化到蛋白质和核酸阶段后,由量变而最终质跃的必然结果。进化论(包括细胞说、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说等)只分析研究和描述了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及现象,而主体程序理论则根本性揭示了:生物外在进化的根本动因是基于宇宙演化而产生的主体程序。正是基于主体程序内化的引领及其与外化(进化)的互动,生命主体程序不断由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生命体才因此而由低级生物形态发展到高级生物形态,并最终导致人类及人类精神的产生。 精神实质的揭示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自我置换技术(THSP),将自我精神置换到的非生命体载体上去,这将根本性地变革作为人类自我外在载体的生命体,将人类自我载体由生命体发展到更加高级的非(超)生命体状态,从而根本性摆脱生命体生老病死规律约束,而彻底解决人类的基本问题,这就是人类终极事业。终极事业是对具有35亿年演化史的生命体的整体质变,是宇宙赋予21世纪人类在演化史上最为壮丽的终极事业,具有35亿年以来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是生命体所有物种更替和人类以往所有事业(包括人类进化、文明的产生、各种**、文艺复兴、全球化、共产主义、世界统一等等)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上述三大命题涉及到人类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如果最终被确认,其意义将是非常巨大的。三大命题将对人类的认知产生根本性影响,实现对科学、哲学、宗教等所有认知方式最彻底的“认知**”和超越,并最终建成完全性大统一理论及其新文明意识形态。由此,人类认知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将获得本质性的提高,终极事业全面展开,人类将发生超越生命体的质跃,从此进入更加先进
的新文明时代。
三大命题对所涉及问题的表述非常清晰、简明、肯定,这在史上属首次(以前人类在表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显得含糊不确定),其涉及的三个方面已分别总结为极限粒子论、信息本原论、主体程序论,以此建立了完全性大统一理论——统一信息论,并集中阐述在《在之演化》、《统一信息论》、终极事业网等专著、论文、网站、博客上。
这儿提出三大命题绝没有自我标榜的意思,因为命题本身所彰显的价值,使得任何名利都显得没有一点意义,但关键的问题是三大命题的能否最终确认,为此敬请读者朋友能够展开对三大命题的讨论和批判。如果你能最终驳倒三大命题,那么我将衷心向你表示敬意和感谢;如果你不能反驳三大命题并认可,那么就请你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一起掀起以三大命题为背景的启蒙运动和认知**,铸建并完善新的知识形态和大统一理论,全身心投入到人类终极事业中。该事业具有无上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你为此奋斗一生。
范文三:关于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哲学思考
关于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哲学思考
这个表面上看似不难回答的问题,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就是哲学范畴最基本问题的变形。
倘若把“世界”看做“客观实在”,把“我们”看做“主观认识”,把“改变”看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该命题就变成了:客观实在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哲学的概念中“客观实在”亦可说为“物质”,“主观认识”也可看做“意识”,相互作用也一般称作“矛盾”,因此该命题亦可称为:物质与意识的矛盾问题。而物质与意识的矛盾问题,则是彻彻底底的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人类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基于对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认识的不同,我们人类分成了两大阵营:唯物派与唯心派。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下成长的我们,在正统的唯物观念灌输下长大的我们,有时下意识的就认为:唯心是错误的,只有唯物才对~其实许多的宗教也都是在唯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纵使法力无边的佛教不乏唯心的论述。古今中外许多的文人墨客,科学家等知名人士也都有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乏唯心主义者。唯物与唯心本就是科学界与哲学界尚未解决以后也不知能否解决的问题~但它并不妨碍我们各项事业的研究发展。就好你你虽然不知道物质是有原子组成的,但并不妨碍你去运用各种物质。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但哲学最基本问题的科学性已经不在现今科学定义的概念范畴内了。
我总认为唯物与唯心最终会统一,如果把万事规律规则定义到客观定义到物质的范畴,我认为这样的唯物才是彻底的唯物。而这种彻底的唯物又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切思想意识都是各种内外物质因素在客观物质规律的作用下形成产生的,这样我们的意识便不再是我们自己独立的意识,而只是各种客观因素作用下产生其他客观存在罢了~然而这样就很好的证明了,宿命论的说法~也许我们都是在一个宇宙蛋中重复着循环着运动的“人类”这种物质罢了~抑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物质,一切都种种规律的作用罢了~也许我们世界的人类都正像电影《黑客帝国》中描述的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物质人”罢了~
还是这种自认为比辩证唯物主义更彻底的自己的彻底唯物主义,只是翻版的机械唯物主义呢~
物质终究是不是物质,规律是物质吗,物质到底又是什么呢,而人又是不是只是在一些比较复杂规律作用下的物质原子的堆积集合呢,机器人将来会取代人类吗,未来机器与人的发展方向又都是怎样的呢,会出现亦人亦机器的东西(不知道将来由人类大脑操纵个机械的身体还算是人吗)吗,抑或人工造出来的生物大脑或芯片大脑远优秀与人类自身的大脑呢,现在看来它们远不及我们大脑,但是它们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高于我们人类自身大脑的生物进化啊~虽然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了46亿年(从地球诞生算起吧),但按照这样的速度,它们这些我们人类称之为“物质”东西很快就会赶超我们的啊~~那么将来我们人类创造出的“人类”还是人类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被它们所淘汰啊,那么将来人类被淘汰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一个纯物质的世界了,啊~~我们现在不会就是以前被淘汰的人类创造出的“物质人类”吧,你是不是都有点迷失于自己是什么了,
对于此类问题,我的看法是:1,有过思考就好,没有对错之分,更无需深究。2,这种类似哲学最基本问题,是有待于科学进一步再再再再再再进一步考证的,尚且也不知道能否考证,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不影响我们的客观运动。3,非专业的哲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类问题的深究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很可能使人精神失常。
我很欣慰于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的我们都开始对思想上一些本质问题的思索。也隐
隐约约看到了我们那些都还不太成型的三观,在这个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好多的本质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清楚的,考虑正确的,最起码也要给出各个本质问题各自的处理安置办法,这以便于我们以后更好的投入工作,适应社会,保有自己~
对于我们都刚刚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主要遇到与需要思索给予处置办法的本质问题有:1,我们如何处理和保障我们的基本经济基础来源。
2,我们毕生职业理想方向的摸索与确定。
3,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即我们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想与什么样的人一同行走,我们想要以什么的样子离开这个世界)。
也许有的人比较幸运,准确的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吧,学习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是对口一致的,这样就一下避免了前两个问题的苦恼探索,而只需认真不断的认识自己,慢慢的弄清楚第三个问题即可。而亦有好多,并不是那么幸运,抑或是你曾经不足够努力,而致使职业理想与当前工作有矛盾,这也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种吧。我属于后者,我对这三个问题的看法:1,只要是通过自己双手努力挣来的干净钱,满足自己与家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此中不与他人作对比),我就在经济物质上知足,当然能够有跟多条件与资源可由自己支配来探索第二问题最好。2,结合自身内外条件的现实状况限制以及自己内心那种最初的强烈的渴望定个可行的合理的方向努力奔跑去。3,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用一生时间去回答的问题。但我也给自己一些最起码的规定,这也是父母时常要求我,希望我具有的基本品质:真诚,善良。
说到改变,其实世界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矛盾关系。我们更多的受到世界给我们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在点点滴滴的改变着这个世界。例如:世界上每次的大地震,都会改变很多很多人的命运,而我们每在大地上栽种一棵树,也都是在改变着地球改变着世界。但作为一个彻底唯物主义信仰者,我是坚决认为,变是绝对的。变,我们不要怕他,而且我们要努力的去接受他,适应它,迎接他,做到他~不改变我们如何取得成长进步。因为成长的定义就是:积极向上发展的变化~古有一个马丁,亡了一个国家,这里也有一次破例改变一人命运。一次破例养成一个习惯,一个习惯成就一种性格,一种性格改变人的命运。让我们改变吧,准确的说应该是不断的完善自身。但我们都有一种惰性心理,我们习惯了自己的习惯,从不想去做出改变,及时有些许的“被改变”,自己也从心底产生抵触。这样是不好的,我们都不想长大,我们都想青春永驻,然而自己周围的一切以及自己的身体都在时时刻刻告诉我们:青春终将逝去,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要长大。拒绝长大,拒绝改变的结果就是:心里赶不上生理及周围一切物质客观环境变换前进的步伐,长此以往,这岂非会造成:灵魂脱壳~
改变吧,身心一致方得身心健康,才能不断的成长进步完善自身。客观物质的变化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改变自己以赶上它们的步伐~当然从最基本的道德法则要求说也要有这些相对时代民族静止的不变:我民族的优秀传统以及内在的那颗善良赤诚的心~
我们都走在自己的路上,工作领域,生活方式等方面我们或许已经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但在做人要真诚,善良的路上,我坚信我周边我坚信的人们一路上都会有你们陪伴,我们都是同路人,从来不寂寞~我相信我相信的人,也从来不会在意我们成长道路上无意给对方带来的小苦楚。因为我坚信我与我认为是我的兄弟们的交情不是彼此骂两句踹两脚打一架就能散的~我亲爱的好兄弟们,无论你们都在何方,无论你们会变为何样,无论我们彼此是否经常联络,我坚信我们都会记得我们曾经拥有的曾经,也都会去谱写我们将来不远的将来~经历了些许后,不禁发现:同路人,可遇而不可求之。走自己的路,一切顺其自然,还是随缘为好~
以上只是自己基于自身狭隘的知识面以及微博颤微微的经历对一些问题的个人些许理解与一点点体会一星星感慨罢了。我不敢说自己就懂得了这些,因为我认为:只有我们能够把一些东西随时异常灵活准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是懂得~就好比,一道数学题,我们用某一种方法解出了正确答案,ABCD我们用排除法,代入法作出了正确选择,我们就能说弄懂了这道题了吗,显然,不能。看到一道题,你能迅速的准确的把握住已知与所求,并且从无数解题方法中快速找到那个最简捷最准确有效的解题方法,并求解出正确答案,此乃懂得~没有对同类问题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不经过大量的多角度的练习我们是很难弄懂弄透一类问题的。
在做数学题中,我们或许有过这种感觉:一道题,当我们先看过“标准答案”后,我们都能够似懂非懂的说出个一二三来,而真正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用“标准答案”法解之,更无论它法。显然,我们知道了一种解题方法或是“标准答案”,并不是我们就弄懂了这道题~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加的繁多,我们知道了处理一些问题的方式,也并不意味着,就懂得了这类问题。面对问题,我们只有深刻思考,认真总结,询问会者,参考资料,丰富经历与实践,方能化为自身能力,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做到慢慢懂得。
对于一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阐释,未免有些过于严肃。However:生活里我们要更多的文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的生动和谐;工作中我们要更多的理学,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各方面关系,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思想上我们要更多的哲学,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更透彻的认识世界。
本想在此附一句:由“今天”看到一哥们关于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思考而引起的思考。就此结束,但转眼一看:“今天”已是昨日,“明天”已为今时。怎能不感慨:How time fies~
六月七日已经到来,六月七日,这个如此特殊的日子,我又怎能会忘记~又是一年高考时,作为一个对高考有着深刻体会的过来人,我由心的祝愿那些付出了努力的学子们这两天都等够睡得安稳,考出好成绩~
我更希望,两天过后,无论结果怎样,你们都能够平安积极的面对结果。不以物喜,不以自悲。实在不愿听到有脆弱的小心灵不堪打击而想不开的消息。可悲的是每年好像都会有这样的消息报道出。但愿今年能够破例~
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高考其实亦不过是人生长卷中的一道小小的选择题罢了。我只想对他们说:即便是你在这道“高考”选择题上作出了与“标准答案”不同的选择,也不见得就是你做错了,再退一步说,即使这道选择题你做错了,但后面还有大量的填空题与分值更高的答题等着你去作答呢~即使失去了这道小选择题我们的人生长卷:照样可以得优秀,照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照样可以获得希望的结果~千万别犯傻,因小失大~你们以后的路还长,要坚强的走下去,一路走好~(最后怎么弄的有些风萧萧兮临别送行之感,~)
不说了,总之,衷心的祝愿各学子都能把自己辛勤栽种果树结的果子收货完成~走好自己人生路的每一步,最终能够交上一张漂亮的人生答卷~
Roc 于 20130607 凌晨
范文四:哲学论文-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
作者:佚名
——兼谈欧洲科学与人的危机及其克服
内容提要: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同:在胡塞尔看来,前者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也是造成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的根源;后者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胡塞尔 生活世界 危机 自然态度 先验还原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年给予现象学的第一主题,1它不仅赋予现象学许多新的可能,也引起了不少激烈争论:“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它是我们日常周围具体的生活环境还是某种更原本的东西,它与先验现象学、先验还原的关系如何,它与科学和科学危机的关系又如何,它对于理解人的生存有何意义,关于这些问题,国内近年来已有一些深入讨论。2一般认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溯到生活世界,而近代科学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危机就在于遗忘了这个源泉。但本文认为,这些说法原则上虽然没有错,但都没有区分出生活世界在胡塞尔那里的两种不同含义,即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3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截然不同,因而不说明这种区分,就无法澄清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以及人的生存所具有的地位与意义,更无法揭示造成“危机”的真正根源。所以,笼统地把胡塞尔讲的生活世界看作一切意义之源,认为只要重返生活世界就能克服“危机”,只会给人造成误解甚至误导。
一、欧洲科学危机与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
让我们首先从欧洲近代科学危机说起。
此危机究竟何在,人们依据胡塞尔的著作,正确指出此危机就在于近代科学已丧失了它的“生活意义”或“生命意义”(Lebensbedeutsamkeit)。4而这种意义之所以丧失,又是因为近代科学已遗忘了它起源于“生活世界”这个事实。但“丧失意义”究竟是什么意思,科学又是“如何”起源于生活世界,危机本身与生活世界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澄清。
究其实,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之所以出现危机,乃在于它已完全变成了“实证科学”,“科学的理念”已完全被“实证主义地还原成了单纯的事实科学(blosse Tatsachenwisschschaft)”(3/15)。由此,科学才不再与人的“生活”或“生命”(Leben)相关;即使相关,也已把人造成一种“事实”:“纯粹的事实科学造就纯粹事实的人(blosse Tatschenmenchen)”(4/16)。人被事实化了,人成了“事实”和“物”,成了诸如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事实科学、实证科学加以实证研究的对象。而这些实证科学“从原则上排除的正是对于在我们这个不幸时代听由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支配的人们来说十分紧迫的问题:即关于整个的人的生存有意义与无意义的问题”(4/16)。那么所谓“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又如何,胡塞尔认为,“精神科学当然??在人的精神的此在中,因此在人的历史性的视域中考察人”(4/16)。但是,它严格的科学性同样要求研究者要小心地将一切评价的态度,一切有关人性的和人的文化构成物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全都排除掉(4/16)。因此,无论是事实科学还是精神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都是一种“客观真理”、“实证真理”,它们仅仅“在于确定:世界,不论是物质的世界还是精神的世界,事实上(tatsächlich),着重号为引者加,是什么”(4/16)。它们都“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4/16)。但是胡塞尔说,人并不是单纯的“物”和“事实”;相反,人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特殊的哲学”问题,应该被作为“理性的存在者”来考察;因此如果考察人的历史,那么所涉及的也应该是历史中的“意义”、“理性”,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历史事实”(7/19)。此外,
像不朽、自由等,胡塞尔认为也都应该是哲学与“形而上学”的问题(7/19)。在他看来,所有这些问题,都超出了纯粹事实的世界,而且占有的地位也比事实问题更高。但实证主义却将所有这些问题都取消了,这在胡塞尔看来就等于将哲学的头颅砍去了(7/19)。所谓欧洲近代科学的危机,其实质就在于此。可见,危机的直接根源乃在于近代科学本质上的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它只承认“事实”是真的,只“将客观上可确定的东西看作是真的”(4/16),只确定世界“事实上”是什么,却放弃了、压抑了对根本性的“意义”问题的思考能力。
问题是,这种实证主义、客观主义的科学本身又从何而来,其根源何在,正是在对近代科学的这种追根溯源中,“生活世界”才浮出水面,因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近代科学就是从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或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中一步步生长出来的。
众所周知,胡塞尔认为近代科学是从伽利略将自然数学化开始,而这种数学化又是对自然的世界认识的直观性的彻底扬弃。但是正如克劳斯?黑尔德指出:“这种扬弃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在自然的世界认识中已经主宰着一种直观性和非直观性之间的张力”。5甚至,这种张力关系在感知中就已存在。我们对事物的感知是直观,但是如果像胡塞尔那样将直观理解为“当下拥有”(Gegenwärtighaben),那么对事物的感知中便必然也同时包含有非直观的因素。因为,“感知的直观当下拥有所具备的突出特征在于,事物对于我决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当下”(《生活》9)。比如事物的背面对于我来说就是非当下拥有。尽管如此,它仍然以一种非课题的方式处于感知的视域中,否则,我就不能把这个事物感知为“同一个”事物或对象。因此黑尔德认为,在对事物的感知中,对事物的直观自身始终是对已处于视域中的、即当下恰恰是非直观的被给予方式的一种预期。正是通过这种预期,事物才能作为某物为我意识到,从而“这个某物的存在超越了其现时的被给予性,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具有‘自在的’‘客观的’成份”(《生活》10,11)。
对于一个事物的感知是这样,对于作为整个视域的生活世界的意识又如何,显然,世界虽然实际上是通过视域,即以“透视的(perspektivisch)方式”显现给意识(正因此,我们才说生活世界是主观,相对的),但是在自然态度中,意识却是以“去除透视”(entperspektiviert)的方式在经验着世界(《生活》37),而这种“去除透视”的活动本身已经是一种“客观化”。因此,正是这种自然态度才把生活世界作为一个不言而喻地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接受下来。所以当我们以这种自然态度生活时,我们是“迷恋于”(verschossen)世界的统一极中,是直向地生活着(dahinlebend)的(179/213)。用黑尔德的话说就是:“在我们的自然观点中,我们正是以无疑的自明性坚信这个世界的自在存在”,“世界和世界对象是作为某种客观的、自在存在的、即作为自身与意识无关而存在着东西而有效”(《生活》4)。总之在黑尔德看来,“胡塞尔的命题在于,近代自然科学的数学化最终植根于一种对此前科学的归纳性(Induktivität)6的过度弘扬之中”(《生活》38),或如胡塞尔自己所说,“客观真理仅仅属于自然的,人的世界生活的态度”(179/213)。
显然,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最终是奠基于自然态度之中,归根到底是自然态度的极端化。7既然如此,那么要想彻底克服由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造成的科学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只由科学还原到生活世界、尤其是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或自然态度的世界生活,就够了吗,当然不够,因为危机本来就是从后者中一步步孳生出来的。因此在胡塞尔看来,要想克服危机,关键就并不在于返回到生活世界,而在于对诱发危机的自然态度本身进行反省(首先是悬搁),对被自然态度视为客观自在的生活世界进行“还原”。我们看到,正是通过这种悬搁和还原,生活世界的另一种含义——即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才被显现出来。胡塞尔认为,只有诉诸于对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先验的理解,才有可能从根子上消除孳生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基础,从而有可能彻底克服科学和人的危机。
二、先验还原:从经验实在的生活世界到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
自然态度把生活世界的存在当作“不言而喻的”(selbstverständlich)事实和“不
言而喻地有效的”“前提”(105/125)接受下来。但是,对于要排除一切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先验现象学来说,生活世界的这种预先存在并不真的就是自明和不言而喻的,它只是自然态度对世界的存在信仰。在胡塞尔看来,它恰恰需要成为“一种独特的普遍的研究主题”(151/179)。这就意味着哲学家要对自然态度进行悬搁,要放弃继续以自然的方式实现世界生活,放弃在现成(vorhanden)世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无论是存在问题、价值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总之,对现实世界的持续有效性采取一种克制态度(151/179),使一切自然兴趣都不起作用(155/184)。这种彻底的态度改变,就是胡塞尔所说的“普遍悬搁”或“先验悬搁”。通过这种先验悬搁,我们就从现成世界的存在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胡塞尔认为,实行这种先验悬搁也并不只是“停留在一种无意义的习惯的克制态度上”,而是要通过这种“先验悬搁”使得进一步的“先验还原”成为可能。所谓“先验还原”,就是“对世界与有关世界意识之间先验关联的发现与研究”(154/183),亦即通过中止自然态度对世界的存在信仰,把世界的构成本性、世界与先验意识之间的先验关联暴露出来。通过这种先验悬搁与先验还原,哲学家就“从最强有力的、最普遍的、同时又是最隐蔽的内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从世界的预先给予性中解放出来。在这种解放中,并且借助这种解放,世界本身与对世界的意识之间的、自身绝对封闭和绝对独立的普遍相互关联,就被发现出来了”(154/183)。
因此,就现象学的实事本身来看,生活世界乃是先验意识或世界意识的相关项。胡塞尔说,“它是纯粹作为赋予它以存在意义的主体性之相关物而落入到我们视线之中”(155/184)。我们必须从这种相关性的原则来理解生活世界,黑尔德认为,这种相关性原则乃是现象学的不可消除的方法原理,甚至说:“唯坚持这个原则的哲学思考,才配享有‘现象学’之名”(《世界》99)。正因为这种相关性,所以生活世界对于胡塞尔来说,“在一种完全本己的(eigenartigen)意义上变成了现象”(155/184)。这样,在经过先验还原之后,生活世界就再也不是自然态度中那种不言而喻、现成存在的经验实在,而成了先验主体性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成就”(Leistungen)(163/194)、一种“纯粹先验的现象”:“尽管就其特有的本质而言它在这里仍然是它以前所是的那个东西,但是现在表明,它可以说是具体的先验主体性中的单纯的‘组成部分’”(177/210)。
然则,生活世界又如何成为纯粹先验的现象、成为主体精神生活的成就、并从而与它内在相关,换言之,这种“相关性”如何可能,这还要归功于意向性:生活世界最终只不过是意向性活动的视域和构成物,意向性是连接先验主体性与生活世界的中介。8胡塞尔说,“如果没有它,指意向性——引者,,对象与世界就不可能为我们存在于这里”(163/194),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个为我们而存在的世界”“理解为由诸基本的意向性形成的意义构成物”(171/203)。具言之,意向性之所以能构成生活世界,是因为任何一个意向性活动都必然有一个边缘构成域,这种边缘构成域是意向性活动的先天结构。按照张祥龙先生的说法,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普遍的“境域”(Reich)或“视域”(Horizont),就是将这种具有绝对自明性的意向结构中的边缘构成域加以普遍化的结果(《孔夫子》36)。黑尔德教授也认为世界乃是普全的绝对非课题性境域(《世界》64)。如果没有这种潜在、匿名、前对象化和前课题的边缘构成域,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有一个世界意识,从而生活世界也根本不可能,甚至连一个单独的对象都不可能(见本文第一部分)。还需指出,在意向活动的边缘域中以非课题方式潜在的东西,是作为可能性被我一同意识到的,我可以随时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真实的直观,转变为现实性。我的这样一种“能力”,这种“在最宽泛意义上的积极的‘我能做’”,9被胡塞尔称为“权能性” (Vermöglichkeit)。因此“视域”或“边缘域”作为一个可能性的空间,也就是“一个‘权能性’的活动空间”(《通释》479)或“游戏场”(《生活》10)。总之,生活世界以及其中的任何事物,就是意向活动或权能性及其“视域”和“游戏场”的相关项(Korrelat)、“标志”或“索引”(Index)。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存在着的东西,不论具有什么意义,不论属于什么范围,都是主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之标志或索引(Index)”
(168/199),或者“按意向性的说法就是,每一个直接地被体验为这里的这个的东西,即被体验为事物的东西,都是它的在反思的方向中变得可以直观的诸显现方式的标志或索引”(174/207)。于是所谓先验还原,就是把这些“标志”或“索引”,还原为先验主体性的意向活动与权能性,及其先天具有的活动空间或游戏场。因此,被自然态度误以为是经验实在的客观世界及其中的客观事物,在先验还原之后就只是先验主体性的各种权能性的活动空间和游戏场,只是它“幻化”和构造出来的各种成就。 作者:佚名
三、讨论当前学术界对生活世界的三种不同理解
为了进一步理解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含义,现在让我们来集中讨论一下倪梁康先生、张祥龙先生以及黑尔德教授对生活世界的不同看法。
先看倪先生的看法。10
倪先生一方面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效应》130),是“经验的实在” (《效应》127);另一方面又认为,生活世界是“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132)。如上所说,倪先生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看法其实杂糅了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即自然态度的解释取向和先验态度的解释取向。在胡塞尔那里,当我们说生活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时,世界恰恰就不再是“主观,相对的”和“直观的视域”,而是“客观的实在”(见本文第一部分);相反,当我们说生活世界是“主观,相对”的和“直观的视域”时,我们又已经不再在自然态度中了——因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不断构成着的、主观相对的潜在视域,恰恰并不为自然态度本身所知晓;相反,正是通过对自然态度的悬搁和对作为客观实在的生活世界的还原,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相对性才暴露出来:“只有通过我们现在进行的思考(即先验反思——引者),才能最终澄清??自然的客观的世界生活,只是不断构成着世界的先验生活之一种特殊的方式,以致先验主体性在以这种方式直向地生活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构成着的视域,而且永远也不能觉察到它们。”(179/213)。不过,尽管倪先生没有明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但就他自己而言,他还是强调把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态度中的经验实在。他说:“严格地看,‘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中是经验的实在,因而是应当受到排除的东西,它与先验还原所要求还原的东西有关”(《效应》127)。显然,倪先生的这个断言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正如上文所说,他没有看到,从先验现象学的立场来说,生活世界的本性恰恰在于它不是“经验的实在”,而是“纯粹先验的现象”11。先验还原所要做的,就是要从根子上动摇甚至抽空生活世界表面上的经验实在性,暴露出在它的根部早已具有先验意识和“先验生活”,它们一直在默默而又永不停息地耕耘着、构造着。由于倪先生没有区分出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含义,他也就没有意识到,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哲学(特别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关系就也可能不同。12
与倪先生一样,张先生也没有明确区分出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但与倪先生不同的是,张先生强调的恰恰是另一种解释取向。他认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并非指现成在先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或‘历史条件’,而是将具有绝对自明性的意向结构中的构成域加以普遍化的结果”(《孔夫子》36),“所以,生活世界只应被理解为一个原本自明的境域,即现象学意向性研究中揭示的边缘域的普遍化形态。对于它,也就是这个非现成形式的、非对象的境域而言,‘复数已无意义’。所以,只有这样理解的意向构成化了的世界才是具有原初意义的‘纯粹的生活世界’”(《孔夫子》38)。张先生的这种理解从先验现象学的角度看当然也是正确的。但问题是:一,我们并不能否认,那个在先验还原之前的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即倪先生所说的作为经验实在的生活世界,也的确是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中的应有之义,而且就是人们日常以一种自然态度“沉睡”于其中的世界。二,由于张先生否认前一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所以他也就没有意识到,他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正是对前一种生活世界的还原的结果,如果没有前者作为参照,他所强调的生活世界的那种原发性、构成性、非现成性、非实在性、非经验性、非客观性(《孔夫子》38)以及“纯粹性”等等,也
就呈现不出来。因此张先生所说的生活世界其实已经是经过先验还原的、作为纯粹先验现象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了。
黑尔德教授对世界现象学的思考既深且广:一方面,他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层次,把生活世界作为原习惯(Urgewohnheit)的关联物,从原习惯的被动发生来理解生活世界的发生(《世界》55,74),使人们对生活世界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他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海德格尔的世界现象学联系起来,并最终扩展到政治现象学和交互文化现象学(参见《世界》),大大拓宽了世界现象学的领域。本文当然无力对黑尔德教授的世界现象学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这里仅就与本文有关的问题做一点分析。首先,黑尔德也已隐约意识到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方面,他首先认为生活世界是原习惯的关联物,而原习惯在他看来就是自然态度,因此作为普遍境域的生活世界乃是自然态度的非课题性意义上熟悉的关连物(《世界》60)。这时候的生活世界就具有一种自明性或不言而喻性。这相当于我们说的第一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先验还原,这种非课题性的普遍境域自身所具有的先行被给予性就脱落其自明性或不言而喻性,而成为“主体权能性的在非课题性意义上熟悉的运作空间”(《世界》62)。这时候的世界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第二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即作为先验的主观现象的生活世界。
但是黑尔德又似乎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区别,因为他在其《境域与习惯——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科学》一文中加了这样一个注,他说:“胡塞尔在《观念》第一卷中做的消除世界的思想实验,乃是笛卡儿主义及其背后的唯意志论的一个非现象学遗产。此种情形也出现在胡塞尔在同书以及后来反复进行的说明,即试图把世界之存在说明为‘构造成就’(Konstitutionsleistung);因为任何此类说明,如果不是恶性循环的话,就必定以如下假设为出发点,即:我们能以某种方式把世界设想为不存在的;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一来,以世界为其关连物的原习惯就会受到扬弃了”(《世界》62,注?)。黑尔德教授的这个注释似乎蕴含着这样一种言外之意:如果胡塞尔的消除世界的思想实验是可能的,那这就意味着必须先有一个无世界的笛卡儿式的孤立主体,然后再由这个主体“构造”出世界。但这似乎并不是胡塞尔“消除世界”的原义。胡塞尔说的“消除世界”是什么意思,是消除世界的不言而喻的实存性(人对世界的存在信念)还是消除世界现象本身,或者说,他要消除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作为客观实在的世界,还是先验还原之后作为主观现象的生活世界,黑尔德在这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区别。笔者认为,胡塞尔在这里要消除的显然应该是世界的实存性而不是世界现象本身,是人们对世界的存在信念或作为客观实在的世界而不是作为主观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作为主观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只是先验主体的先天境域,这个境域是无论如何都还原不掉、消除不掉的。先验主体总是已经活在它的境域之中了。那么世界的实存性是否可以消除呢,而这就等于问:先验还原是否可能呢,胡塞尔本人当然认为这是能的。这是他的先验现象学的前提。其实黑尔德自己也承认这(先验还原)是可能的,而且并不必然是唯意志论(见《世界》72)。其次,黑尔德教授认为“消除世界”之为不可能的直接的理由是:“因为这样一来,以世界为其关连物的原习惯就会受到扬弃了”。他的意思是说,世界与原习惯先天地关联在一起,就像意向活动(Noesis)与意向相关项(Noema)之间的关系一样,不可分割,取消了一个必然同时取消另一个。这里潜在的前提是:原习惯是不可能扬弃的。但不可扬弃是否意味着不可还原、不可悬搁,如果是,那么黑尔德就自相矛盾,因为他后面也认为原习惯(作为自然态度)是可以中止、可以还原的,尽管这种中止并不一定必然是由我们的意志发动因而陷入唯意志论(《世界》72)。当然,如果把“扬弃”理解为彻底取消的化,那原习惯当然是不可能被扬弃的。但胡塞尔所说的“消除”可能从来都(至少主要)不是这种意思,而是悬搁或中止其有效性或不言而喻性的意思。最后,黑尔德认为,原习惯并不是静态现成的,而是一种发生;它的存在就在于:它本身总是一再在这种习性(Habitualitäten)的生成中自我更新(《世界》63)。这种理解的确已
经非常深入了,但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的问:这是什么意义上的发生,经验的发生还是先验的发生,如果是经验的发生,那么作为这种发生的原习惯本身是否也应该经受还原,经受“扬弃”,也就是说,原习惯本身是否可以置身于先验还原的权力之外,黑尔德似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因为胡塞尔后期现象学的主要课题,就是这个“先验发生”的问题(《通释》194),而不是《算术哲学》阶段的“经验的发生”。总之,笔者认为,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尤其是先验转向之后的胡塞尔现象学,必须始终要注意先验与经验(empirical)、或先验与世间之间的那个微妙的、甚至神秘的区分,忽视或抹消这个区分,就会使胡塞尔的现象学重新落回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无论是关于意识的现象学还是关于生活世界的现象学,都会如此。
四、结语:克服欧洲科学和人的生存“危机”之途
区分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说法,对于正确理解他的“危机”观极为重要,因为之所以出现科学危机以及人的生存危机,归根到底就在于人们忽视了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区别,而只看到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从而把生活世界自然化、实在化和客观化了。因此必须思考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说明,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存在论意义并不一样:一个是作为已经被构成的、现成实在的客观世界,即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尚处于并永远处于构成之中的世界,它尚未现成,亦不实在,是纯粹主观的先验世界,甚至可以说就是那构成前一个世界的永不停息的构成本身、生活本身。它永远“先于”任何一种实在的客观世界,永远无法完全对象化出来和实现出来,因此它也比任何一种实在的客观世界甚至它们的总和都多。所以这两种世界的区分就绝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两个不同世界的区分,就像一般理解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影像世界一样。毋宁说它更像海德格尔的存在者与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区分:纯粹先验的生活世界是“那些”各各不同的具体生活世界的“存在”,它构成着它们,并作为它们的“存在”显现于它们(“存在者”)之中。二者之间有一条先验还原的界限,但此界限又不是一个“实在的”(real)界限,因为它区分开的并不是两个“实在的”世界。但又不能因为它的不“实在”而将之抹掉,否则“存在”就将被误作为“存在者”,生活世界就将只等于自然态度中的世界。而以自然态度生活的人,最终将走向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从而导致科学危机和人的危机。这样生活着的人就像柏拉图洞穴中的那个囚徒,它被锁在事实的铁链上,只知直向地朝前看那个虚假的影像世界并自以为真实,而不知回过头来看(反思)那个更真实的世界。在这种“直接的自然生活中”,他“全部的目的都限定于(terminieren)‘这个’世界,全部的认识都限定于由证实而确保的现实的存在者”(180/214),因此他就“仅仅生活在实证性中”13,而忘记了探询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重提这个问题:究竟如何才能克服科学危机以及人的生存危机,答案仍然是:回到生活世界~但这个生活世界已不再是那个孳生了危机的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而只能是那个先验意义上的原本的生活世界或“先验生活”本身。只有当我们一方面以自然态度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同时(通过先验还原)又体验到这种“自然的客观的世界生活,只是构成着世界的先验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179/213),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一方面过着自然生活,同时又意识到它只是那各种可能的原本的生活方式之一种,而并不真的就是不可置疑的、客观实在的、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整个生活方式进行一种改变,它使得人们“完全超越于所有至今为止的生活经验之上”14,因而才有可能真正克服科学危机以及人的生存危机。 作者:佚名
注释:
1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第1版,第2页。此外,克劳斯?黑尔德甚至认为,“世界乃是现象学的真正实事”,见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下简称《世界》,凡引该文文献,将于文中夹注,不再一一注明),孙
周兴编,倪梁康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1月第1版,第97页。
2 比如倪梁康先生的《现象学及其效应》(下简称《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10月版)中的有关内容;张祥龙先生的“胡塞尔‘生活世界’学说的含义与问题”一文,见其《从现象学到孔夫子》(下简称《孔夫子》)一书,商务印书馆,2001年4月;张庆熊先生的《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中的第五章,等等。此外,2003年刚翻译过来的克劳斯?黑尔德教授的《世界现象学》应该是目前中文现象学文献中关于“生活世界”问题的最有深度的研究性著作。
3 倪梁康先生与张庆熊都对生活世界的不同含义作了详细区分,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下文简称《通释》),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第271页“生活世界”条;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第113页。两位先生尤其是倪先生的分析的确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胡塞尔生活世界学说的具体内容。但笔者以为,对于胡塞尔来说,原则的区分只有一个:就是先验还原之前与先验还原之后的区分。
4 Edmund Husserl: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Haag, Martinus Nijhff, 1976, 第3页;中文版:[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下文简称《危机》),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第15页。下引此书文献,将在文中直接夹注,页码前德后中,如不注书名,皆为此书文献。中译本将“transzendental”译为“超越论的”,自有其道理,但本文仍将采用“先验的”这个常见译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文中少数引文由于理解不同,与中译本稍有出入,其他基本上仍采用中译本。
5 ,德,埃德蒙多?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下简称《生活》),,德,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37页。下引此书文献将在文中直接夹注,不再一一注明。
6 “归纳性”是指“通过对各种同一性预测而进行的持续的去除透视的活动”,见《生活》第38页。
7 参见倪梁康先生的《效应》第134,135页;亦可参见胡塞尔《危机》第113/134页。
8 参见张祥龙先生的《孔夫子》第31页。
9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下简称《通释》),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第479页。
10 这里涉及的只是倪先生在《效应》中的看法。他后来在《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对“生活世界”给出了远比《效应》更为丰富的解释,但由于《效应》中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国内现象学界对生活世界的一般理解,所以这里的讨论仍将只针对《效应》,还望倪先生见谅。
11 这一点其实倪先生在他的《通释》中也已注意到了,见《通释》第274页。
12 他认为,生活世界对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来说是一个学科之外的问题,见《效应》第126页。当然,作为经验实在的生活世界是先验现象学排除的对象,但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又如何呢,
13 埃德蒙多?胡塞尔:《现象学的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见《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倪梁康编,1997年11月第1版,第340页。
14同上。
Abstract: There are two ways to understand Husserl’s Lifeworld: one from natural
or empirical point of view, and another from transcendental perspective. So the
Lifeworld has double faces: it is an empirical, real world on one hand, and a pure
transcendental horizon of phenomenon on the other. Without such distinction, the
crisis of science and of the human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ly comprehended, and the
way to overcome it not be found.
Keywords: Husserl; lifeworld; crisis; natural attitude; 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范文五: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浅谈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
新闻传播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人民的认知得以同步,在短短的时间内使人民达成共同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在“非典”时期我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向人民宣传正确的预防知识,宣传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中国人民激昂士气,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体现了新闻传播媒介积极的宣传作用与舆论引导作用。可大众传媒这种振臂一呼的力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谎言变成真理,或者成为某些人违法犯罪的工具,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被蒙蔽、被误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如在“非典”时期,有人借手机短信、互联网发送“北京即将封城”等假消息,使得民众心理一度恐慌,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新闻媒介应该是全社会的舆论监督与引导工具,而不能使之成为某些人或者组织借以作奸犯科的借口和华丽外衣,所以全社会就应该意识到新闻媒介的真正作用,共同一致地起来维护新闻媒介的权威性。这就要求新闻媒介自身和外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新闻媒介的监督力,充分体现它的监督作用。媒介自身必须清楚并重视自身肩上的责任,在正确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并积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在传媒途径众多的今天,作为一名受众,我们也要学会恰当地选择传媒搜集信息,同时要合理地采集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学会主动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手段,让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Tony3333)
新闻媒介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受众欲知的新近发生的一切有价值的事,而且对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及一些现象的揭露还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媒介产生的原始作用来看,除了传递一切受众欲知的新闻外,它还有舆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因为媒介的责任不只是向受众传播正面的新闻,而报道负面新闻的意义在于揭露问题,向受众展现新闻背后的真相,然后在舆论上加以监督,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或继续发展,以督促被揭露的组织、单位或者个人改正错误。
从中国的媒介被看成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个层面来看。首先,虽然我们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但党和人民之间的利益不可能做到绝对一致。当然,这其中的不一致我们党是有这个能力及信心做到很好的协调的,但总是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一微不足道的利益冲突来说事,或者人为地把矛盾加以激化,企图使之尖锐化,从而离间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故意破坏良好的社会秩序,制造混乱。在我们党内也存在一些思想退化的堕落分子,这类人不思进取,而是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牟取私利,从而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从中的良好形象。这种人或者此类不作为的政府组织,其实并不能代表全党,他们的个别行为反而给党的脸上抹了黑。
地方保护主义或者说是地方美化主义是一种很难辨清其是非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总是以党的利益作为其冠冕堂皇的外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侵犯人民大众的利益,而也是在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很难处理清楚的矛盾:新闻媒介是做人民的喉舌,为人民的利益作想呢?还是为个别党员或者个别地方政府作美化宣传,极力阻止人民群众了解事实真相。
既然党始终代表人民大从的根本利益,那么党和人民就根本不可能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属于一家人的关系,那么就没有必要隐瞒那么的事实,因为人民也是国家的主人嘛。如果党总是对人民隐瞒许多事,那么党群关系又如何能处理得好呢?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又谈何融洽呢?首先,党不信任群众,遇事不与群众商量,又怎会取得群众的信任呢?同时,新闻媒介如果一味侧重于为政府搞美化宣传,就谈不上是人民的喉舌了。如此,又如何贯彻党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当然,也不是每件事都得让党与群众商量,有的事事关重大,媒体大加报道或者宣传可能会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对巩固党的统治及社会稳定也会带来负面作用,这样的事件有压下去不报道的必要性,可以留待作内部解决。如一起暴力案件,如果媒介对作案的整个细节都毫不保留的加以报道,不但不能取得警示的效果,反而会给想作案而不得其法的准犯罪分子提供作案的方法,而且对一些非常残忍和血腥的场面加以描述,会极大的影响受众的情绪,给受众的心理造成极坏的创伤,从而引起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再如某起强奸案,如果新闻传媒积极介入,并试图对案件的细节进行报道,那么说样的报道是缺乏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首先其中的报道者就是一个没有人性和人情味的记者(可以毫不客气的这么说),而且他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更坏的后果是,媒体的公开化报道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乃至破坏受害者的一生幸福。但是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媒体都应该加以如实的报道,反应民众的呼声。如教育改革不到位、中央下发的政策或文件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社会福利工作没有做好等,这时候,媒体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监督政府工作的责任,及时反映情况,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改正错误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工作进程。因为政府工作不可能做十全十美,总会存在一些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所谓旁观者清,新闻媒介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好“旁观者”这个角色,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而不应消极护短,防碍政府工作的进程。
有学者认为,政府的有些护短行为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这样做不可的,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贵州省所有媒体在后来不得再对徐本禹来黔支教的事件加以宣传报道,说是这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贵州的形象,所以为贵州省的大局作想,我们得从另一个方面对贵州加以报道,即美化贵州,把贵州的美好形象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不可否认,这样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但这也存在极大的弊端,假如我们一味护短,搞包装工作,而忽视了内部工作的开展,教育现状没有得到改善(实际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本省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那么就算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介把本省的形象做得很好,并对外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没有建立好省内人民与党的关系,那么这之中也还存在许多尖锐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是一日得不到妥善处理便会日益尖锐化,不可避免要对整个省情产生负面作用。
一位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记者曾说过,没有监督作用的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个不具有揭露问题的作用的新闻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果一个媒介一味搞歌功颂德式的新闻报道,那么只会走向平凡,绝对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闻媒介是党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具有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媒介监督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既要对人民进和监督,也要对党和政府进行监督,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新闻媒介美化自己,并利用这件“外衣”掩盖自己丑恶的犯罪行为,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此时,媒介不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反而成了腐败犯罪分子的帮凶。同时也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破坏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
总之,媒介的社会监督力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也只有全社会提高了这种意识,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才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与体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改变世界的三大哲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