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2011年第11期
(总第133期)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0VERSEASCHINESEEDUCATIONNEWS
No.112011
GeneralSefialNo.133
汉教时评
日华媒:形式多样的华文教学有助汉文化走向世界
日本新华侨报网9月22日刊文指出,在海外生活,学习和工作,必须要学习所在国家的语言,
这是保证正常生活交流最起码的条件.通过学习语言可以了解到所在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
等等各方面内容.这是中国人走出国门的基本写照.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文也逐渐成为被其
他国家人们关注的语言,很多人都在学习中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中国.文章摘录如下:
在日本,就已经有不少在日中国人取得了教育资格之后,开办中文教室,有的是面向在日华人
子女,华侨的,有的则是面向日本人的,华文教育在日本是比较普遍的.
日前,在日本广岛县的一家
中文教室推出的”汉语演讲比赛”活动吸引了不少当地日本人驻足.为了帮助学习中文的日本人
更多地接触到中文,通过中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各种习俗,这个教室的两
名创办人选择了演讲比赛的形式.比赛由教室命题,每位参赛选手限定演讲时间为3分钟.教室
选派老师专门对参赛的日本人从演讲稿到发音等各方面进行专门指导.
以往,中国人在日本参加各类日语演讲比赛是比较常见的.参加比赛的过程又是一个与语言亲
密接触的过程.不少在日本生活过的留学生,研修生都接触过当地日本人为了推动在日外国人了解
日本而举办的日语演讲比赛,而且每年也还有大规模的国际性日语演讲大赛.像这家在日中国人开
办的中文教室所举办的中文演讲比赛可以说是以往为大家所熟知的全球中文演讲比赛的具体化.
语言本身除了是日常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之外,还是体现文化内涵的窗口.在日本,因为中国
与日本两个国家历史上的渊源和现实中的关系,很多日本人都希望能够学习到中文.有的人是参
加日本人自发组织的中文学习会,有的则是参加由中国人开办的中
文教室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
是交流的过程.像这家中文教室想到在民间组织演讲比赛的形式却不多见.应该说这是通过民间
力量发展中文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单纯学习语言相对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往往会将语言与所承载的文化分隔开,使人们忽视了语
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像这样的学习,最终的结果就是令学习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领略到语言
的精髓和乐趣.
现在在日本,中国人的数量已经向70万发展,在日本社会是最大的外来族群.这也使日本人
对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学习中文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有汉语角,汉语交流会等等.应该说,举
办多种多样形式的活动,有助于为中文开辟更广阔的世界,更有助于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张弱)(中国新闻网2011.9.22)
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
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都是简单的布道,一直
用形象的语言为之,显得很特别.我们注意到,在他和学者们争论理论
问题时,表述方式却是诗化
的,得庄子与尼采,普列汉诺夫的妙意,将复杂的问题多致地表述出来,显示了一种高度.我们一些
研究鲁迅的文章,不太注意鲁迅的表达方式,鲁迅有趣的一面经由人们的叙述反而乏味得很.或者
不妨说,我们可能在用先生最厌恶的方式纪念他,比如八股调,比如伪道学等.漠视鲁迅审美的特
点和精神哲学的特点而谈论鲁迅,是很有问题的.
鲁迅认为汉语的表达应当有现实和诗意的情怀.写实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在鲁迅看来,现实
的复杂不是都能用日常语表达出来的.写实不意味着复写,而是要看到表象后的存在.除了批判
理念,智性之光外,鲁迅一生对事物判断的那种诗意的表达,后人一直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现代
?
】23?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1年
汉语越来越粗鄙,单意性代替了繁复性,文艺腔置换了诗意.问题是丧失了汉语表达的维度.把语
言仅当成工具,而非精神攀援的载体,不仅古意寥寥,连衔接域外艺术的冲动也失去了.我们和五
四文人的距离,在表达方式上就已经问题多多.
自然,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语言方式,今人不应再返回过去.鲁迅的语言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
同代人.古代的语言在他看来是被士大夫气污染了.那些事功的书写和颂圣的文字,殊乏创意.
而同代的语言则有江湖气和八股气,缺少的恰是生命的意志.那个意志不仅含有智慧,还有人性的
暖意.我们现在却把那些幽复的温润的文体放弃了.先生跳出众多的表述空间,在寂寞里独辟蹊
径,置身于时代又不属于时代,既有了当下意义,又有了纯粹的静观的伟岸.
鲁迅的表达很少重复,每一个话题都有特别的语境.他对生活的把握不是机械地描摹,而是着
重复杂的不可理喻的存在.即使最愤怒的时候,也依然能将美丽的句式呈现出来.
在言说里,人们很容易进入精神的幻象.他的表达过程一直避免进入这样的一种幻象里.旧
的士大夫的一个问题就是常常自欺,而且欺人,人生的真相就被遮蔽了.新月社主张爱的文学,不
满意左翼作家的理论.鲁迅就说,新月社不满意的是世界上还有不满意现状的人.这样的看法含
着哲学的意味,实则是表达的悖谬的一种展示.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写道:”从生活窘迫
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
主义;一种是什么都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便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鲁迅
对言说的有限性的警觉,在提倡白话文的时候一直没有消失.能够看出语言的维度的开放性.
表达很容易落入俗套,这是他一直强调的看法.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思想,其实就是颠覆这种
尴尬.比如,讲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就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
是血.”把左翼的话题说清楚了.在论述宣传和艺术的关系的时候,他说:”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然
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是花一
样.”这样的比喻很有跨度,也避免了理论阐释的单一性.他的杂文这样的笔法同样是多的.
语言也是一种幻象,而且是导致人进入悖论的载体.拆解这种怪圈,对语言的限制和反诘,对他
是一种超越极限的快慰.鲁迅的语言造成了与背景隔离的效应,一方面进入市井,一方面不属于市
井,于是存在的面孔便清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描摹,何曾是简单的图式呢?那种复杂里的凝视,有
着精神的伟力在.旧式话语方式在此已失去力量.而他对新语境的营造,给我们以久远的感念.
鲁迅整理的古代文献有上百万字,翻译的作品有三百万字,他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很多.那结
果是语言发生了变化,有疏朗自如之气,方巾味与腐儒味均无,倒是和古人相通者多.他谈到先秦
两汉,讲起六朝,唐宋,都有灼见,说一些别人不说的话.有时候似乎也和古人为伍.比如,他曾说,
现在的中国还仿佛是”明季”,都是读书阅世的一种心得.因为通晓古人之得失,方知今世之明暗.
他的语言深处的古风,需暗自体味方可见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鲁迅,在翻译上给人很大的冲击.但那时候译界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的译风.
他的译着因为生涩,直硬而受到非议.晚年所译之书几乎都无其杂感和小说那么流畅,仿佛有意与
人捣乱.按当时的精神状态,本可以写一些厚重之书,做自己心爱的事.一反常态的是,却故意在
文本上与思想上和旧有的习惯作对,文字趋于艰深,句子拗口,几乎处处可见反汉语的用意.梁实
秋曾讽刺说是一种硬译,结果便是走向死地,讽刺是苛刻的.连瞿秋白这样的人,也不能都了解这
种选择的深意,鲁迅在那时将自己置于译界的对立面.他有与自己过
分挑战的勇气.应当说,译苏
联的文艺理论及小说,在他有多层用意,除了精神层面上的变革外,我以为重要的还有语言学上的
思考.鲁迅觉得中国人的国民性出了问题,与思维方式大有关系.思维是靠语言进行的,问题是汉
语的叙述方式存在着弊病.比如元逻辑性,没有科学化的范畴,概念不精确等等.在旧的语言中,
大概只会产生诗化的散文,不会有科学理性的存在,至少没有数理逻辑一类的东西.晚年在着手介
绍域外文艺时,已不再满足于内容的传达,还着眼于表达的变化.不是从”信达雅”的方面考虑读
者的阅读习惯,相反是逆着传统的秩序,原文照搬洋人的语式,使文句冗长,生涩,一些新奇难懂的
句式不断出现.鲁迅相信,改造汉语,不能不借用外来的语法,否则精神的表述永远在一个封闭的
.
】24?
第11期汉教时评
系统里.他甚至以为,汉语的历史就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先秦的文章是一种模式,两汉魏晋大
变,原因是汉译佛经激活了汉语,那一次冲击使汉语有了一次飞跃.后来的发展又被封闭起来,不
能自我更新.欲救死状,惟有移来洋人语言,与现代1:2语结合,渐渐改良,庶几可以让古老的书写柳
暗花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鲁迅洞悉人间的眼力是超常的.他无疑是一个忠实于存在,历史和自我的
人.其一生的劳作,继承了古中国几近消失的文化之光,又把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因素引入到新文
学里.他不是建立一个固定的秩序,而是建立了确立自我而又不断否定自我的开放的艺术空间.
这个选择避免了对旧话语的复归,也避免了自我的封闭的单一值价值判断.一个鲜活的智慧之流
在现代史上开始涌动了,我们终于在他的文本里,看到了我们汉语言表达的潜能.(孙郁作者系中国
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东方早报2011.9.23)
汉语的隐忧
日前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杂文,里边有一句是这样写的:”一根稻草压死骆驼,沉重的书包天天
压,小骆驼的背早早便被压驼了.”读到这句话,我好纳闷:这是什么样的稻草,”一根”能压死骆驼?
大家知道,俗语里,只有”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骆驼”的表述,而没有”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说
法.前者揭示了从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告诉人们,稻草虽轻,但当
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越来越多
越来越重时,随着量的累积,”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把骆驼压垮了.而后者,说”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未免有点荒谬.文中有此谬说,可以理解为作者为文急促,校对不仔细,鼠标一点就把文章发走了.
编发此稿的编辑又失察,结果导致了错误的发生.但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原本就觉得这样使用没啥问
题,加上编辑一时粗心大意,做了作者的”同案犯”,于是就让这一低级错误堂皇地走到版面.
现在,全球有接近9O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正在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3000
万之多.可在汉语大踏步走向世界的背后,汉语的几点隐忧也凸显出来,让人感到不安.大体上有
这样几点:
其一,一些报纸,刊物的编辑似乎十分喜欢用汉英混杂的标题,以此去拴住读者的眼球.另外,
一
些歌词的创作者,不少网络文学的写手和报纸上的文章作者,也爱在自己的作品里掺杂上一些英
语单词,缩略语或短句,认为只有这样才新潮,你别说,啥人找啥人,鸭子爱找摆尾群.这些主儿还
真培养出一小批粉丝:有的读者一遇到某篇文章里夹带着几个外文
单词,便觉得作者懂外语,有学
问;有些年轻歌星,准歌星,愣是喜欢那些里面夹杂着外文单词或短语的歌曲,以能唱这样的歌曲为
乐事为能事.
其二,如今不少作家——特别是一些”很能写”的青年作家的大部头里,一些散见于报刊的,
出自天南地北作者之手的文章里(甚至连一些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里),有相当多的文字不注意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使用:此处用对了,彼处又用错了,一会对,一会错,彼此混淆,很
不讲究——这是目前文字使用上的一个面大量广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三,表现在口语上,好多国人给人的感觉下一件事情或接下来的情节了.
其四,个别正宗媒体上,城镇街头和铁路,公路两旁的一些野广告里,”十面埋富”,”妹力无
穷”,”痔在必得”,”盒情盒理”,”饮以为荣”,”与食俱进”等广告用语,谐音取义,有的搞笑,有的恶
俗,五花八门,把汉语糟蹋得不成样子.
其实远不止这些.仅这些方面,就能看出国人在使用母语上的毛病和问题到了何种程度.
何以解忧?只能对症下药.以上第一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
汉语也不是不能吸收外
?
125?
范文二: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孙郁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都是简单的布道,一直用形象的语言为之,显得很特别。我们注意到,在他和学者们争论理论问题时,表述方式却是诗化的,得庄子与尼采、普列汉诺夫的妙意,将复杂的问题多致地表述出来,显示了一种高度。我们一些研究鲁迅的文章,不太注意鲁迅的表达方式,鲁迅有趣的一面经由人们的叙述反而乏味得很。或者不妨说,我们可能在用先生最厌恶的方式纪念他,比如八股调,比如伪道学等。漠视鲁迅审美的特点和精神哲学的特点而谈论鲁迅,是很有问题的。
鲁迅认为汉语的表达应当有现实和诗意的情怀。写实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在鲁迅看来,现实的复杂不是都能用日常语表达出来的。写实不意味着复写,而是要看到表象后的存在。除了批判理念、智性之光外,鲁迅一生对事物判断的那种诗
1
意的表达,后人一直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现代汉语越来越粗鄙,单意性代替了繁复性,文艺腔置换了诗意。问题是丧失了汉语表达的维度。把语言仅当成工具,而非精神攀援的载体,不仅古意寥寥,连衔接域外艺术的冲动也失去了。我们和五四文人的距离,在表达方式上就已经问题多多。 自然,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语言方式,今人不应再返回过去。鲁迅的语言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同代人。古代的语言在他看来是被士大夫气污染了。那些事功的书写和颂圣的文字,殊乏创意。而同代的语言则有江湖气和八股气,缺少的恰是生命的意志。那个意志不仅含有智慧,还有人性的暖意。我们现在却把那些幽夐的温润的文体放弃了。先生跳出众多的表述空间,在寂寞里独辟蹊径,置身于时代又不属于时代,既有了当下意义,又有了纯粹的静观的伟岸。 鲁迅的表达很少重复,每一个话题都有特别的语境。他对生活的把握不是机械地描摹,而是着重复杂的不可理喻的存在。即使最愤怒的时候,也依然能
将美丽的句式呈现出来。
在言说里,人们很容易进入精神的幻象。他的表达过程一直避免进入这样的一种幻象里。旧的士大夫的一个问题就是常常自欺,而且欺人,人生的真相就被遮蔽了。新月社主张爱的文学,不满意左翼作家的理论。鲁迅就说,新月社不满意的是世界上还有不满意现状的人。这样的看法含着哲学的
2
意味,实则是表达的悖谬的一种展示。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写道:“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便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鲁迅对言说的有限性的警觉,在提倡白话文的时候一直没有消失。能够看出语言的维度的开放性。
表达很容易落入俗套,这是他一直强调的看法。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思想,其实就是颠覆这种尴尬。比如,讲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就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把左翼的话题说清楚了。在论述宣传和艺术的关系的时候,他说:“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是花一样。”这样的比喻很有跨度,也避免了理论阐释的单一性。他的杂文这样的笔法同样是多的。
语言也是一种幻象,而且是导致人进入悖论的载体。拆解这种怪圈,对语言的限制和反诘,对他是一种超越极限的快慰。鲁迅的语言造成了与背景隔离的效应,一方面进入市井,一方面不属于市井,于是存在的面孔便清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描摹,何曾是简单的图式呢?那种复杂里的凝视,有着精神的伟力在。旧式话语方式在此已失去力量。而他对新语
3
境的营造,给我们以久远的感念。
鲁迅整理的古代文献有上百万字,翻译的作品有三百万字,他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很多。那结果是语言发生了变化,有疏朗自如之气,方巾味与腐儒味均无,倒是和古人相通者多。他谈到先秦两汉,讲起六朝、唐宋,都有灼见,说一些别人不说的话。有时候似乎也和古人为伍。比如,他曾说,现在的中国还仿佛是“明季”,都是读书阅世的一种心得。因为通晓古人之得失,方知今世之明暗。他的语言深处的古风,需暗自体味方可见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鲁迅,在翻译上给人很大的冲击。但那时候译界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的译风。他的译著因为生涩、直硬而受到非议。晚年所译之书几乎都无其杂感和小说那么流畅,仿佛有意与人捣乱。按当时的精神状态,本可以写一些厚重之书,做自己心爱的事。一反常态的是,却故意在文本上与思想上和旧有的习惯作对,文字趋于艰深,句子拗口,几乎处处可见反汉语的用意。梁实秋曾讽刺说是一种硬译,结果便是走向死地,讽刺是苛刻的。连瞿秋白这样的人,也不能都了解这种选择的深意,鲁迅在那时将自己置于译界的对立面。他有与自己过分挑战的勇气。应当说,译苏联的文艺理论及小说,在他有多层用意,除了精神层面上的变革外,我以为重要的还有语言学上的思考。鲁迅觉得中国人的国民性出了问题,与思维方式大有关系。思维是靠语言进行的,
4
问题是汉语的叙述方式存在着弊病。比如无逻辑性,没有科学化的范畴,概念不精确等等。在旧的语言中,大概只会产生诗化的散文,不会有科学理性的存在,至少没有数理逻辑一类的东西。晚年在着手介绍域外文艺时,已不再满足于内容的传达,还着眼于表达的变化。不是从“信达雅”的方面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反是逆着传统的秩序,原文照搬洋人的语式,使文句冗长、生涩,一些新奇难懂的句式不断出现。鲁迅相信,改造汉语,不能不借用外来的语法,否则精神的表述永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他甚至以为,汉语的历史就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先秦的文章是一种模式,两汉魏晋大变,原因是汉译佛经激活了汉语,那一次冲击使汉语有了一次飞跃。后来的发展又被封闭起来,不能自我更新。欲救死状,惟有移来洋人语言,与现代口语结合,渐渐改良,庶几可以让古老的书写柳暗花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鲁迅洞悉人间的眼力是超常的。他无疑是一个忠实于存在、历史和自我的人。其一生的劳作,继承了古中国几近消失的文化之光,又把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因素引入到新文学里。他不是建立一个固定的秩序,而是建立了确立自我而又不断否定自我的开放的艺术空间。这个选择避免了对旧话语的复归,也避免了自我的封闭的单一值价值判断。一个鲜活的智慧之流在现代史上开始涌动了,我们终于在他的文本里,看到了我们汉语言表达的潜能。
5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
原载:《东方早报》2011-09-23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6
范文三: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姓名:魏芳 报名号:1515
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文学巨匠,作为一位伟大的现 实主义的作家 , 先生以其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 时代做了素描、以其独特的感情体察时代,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 和创新, 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其杂文创作的成就最高, 受到广泛的推崇,在“黑暗”时期赢得了“投枪”和“七首”的美誉。 也使先生成为无畏的“战士” 。而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也极为 巨大。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 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 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 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 的经验,使叙述方式
1
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 秀旗手.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
小说现代化
现实主义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天四海孤” ,这句诗用来形容鲁迅先生 是最好不过的了,它不仅表现出先生超凡脱俗的心境,而且体现出了 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2
绍兴人,这位被**誉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的历史巨人,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十三年了,而在先生短暂的创作 生涯中,他不仅留给我们丰硕的文学作品,而且也为厉世留下了价值 无从估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着国家,民族的振兴 而做着不解的努力。 鲁迅先生终其一生,在文学创作中杂文的成就最高, “其中有着 时代的眉目” ,其杂文不仅具有“史诗”的价值,而且已超越了过去 所谓的”史诗” 。透过对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勾勒。映现出了历史发 展的某些侧影。它们凝聚着鲁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然而,先 生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却还是其小说的创作。 它们不仅真实地刻画 了鲁迅先生执着求索的心灵轨迹,反映了他对于历史选择的杰出思 考,而且“文起百代之衰” ,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 石,树立了典范。 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 始,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 篇小说,于一九二三年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 (一九三零年印刷时 抽出《不周山》一篇) ;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一篇,收 入一九二六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 ;一九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 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 ,除把《呐喊》中《不
周山》改 名为《补天》收入外,另收入小说七篇。终其一
3
生,虽未有长篇小说 问世,但我们仍能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本文将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4
一、 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及其所反映深刻 历史主题。 从《呐喊》到《彷徨》 ,鲁迅先生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 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 他第一个获得 了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 一九一八年五 月,先生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发表 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 描绘了一个恐怖的吃人世界,深刻揭露了在“仁义道德”薄纱掩盖下 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 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 记》中的揭露和呐喊,构成了领挈其后所有作品主题的总纲,在狂人 身后,孔乙己、祥林嫂、阿 Q、魏连殳、子君等众多被食者的形象相 继走出, 历史的吃人本质在这里复原了一个斑驳陆离而有血肉丰盈的 悲惨世界。在狂人身上,作者博大的历史眼光已无暇顾及而且也不可 能顾及他的个性特征, 急于表达的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激愤之情才是其 最直接的目的。 《狂人日记》不仅奠定了整个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实 际上也是新文学革命的艺术宣言, “实为文学革命之急先锋”【 注. 。 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 】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核对历史的深 刻感悟,鲁迅在《呐喊》《彷徨》中接触
5
到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两 、 大问题: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正是在这两大问题上,先生敏锐 地感悟到了文化启蒙者与作为国民多数的农民之间无法在预期目的
6
上进行沟通的新的历史悲剧。在《彷徨》中,鲁迅以较多的笔墨揭示 了启蒙者本身的悲剧及其痛苦的求索。如《在酒楼上》里的吕伟甫和 《孤独者》 里的魏连殳, 先前都曾是反抗日世界的干将, 但曾几何时, 一个重返故道,一个则以对生命的自戕而告终。在面对连自己也不能 不受其支配的历史运行怪圈时,他们体验了深刻的孤独,感受了先行 者的悲哀。而在《孔乙己》中,有一个细节是孔乙己极高兴及自豪的 告诉“我”“回”字有四种写法,这表现出孔乙己作为传统知识分子 , 的悲剧意义。语形是汉字书法的居所,就语言的意义而言,它却是最 边缘性的,改变不了语言本身,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固有
自己的一套 语言和文字,并守住其意义,从而似乎就拥有自己的话语特权,当孔 乙己为自己知道“回”字有多种写法而沾沾自喜时,象征其生存意义 的无根状态和悲剧命运已昭然若揭。 在《阿 Q 正传》这部不朽的作品中,鲁迅所刻划的阿 Q 及其 种种弱点,应当永远是我们的警钟。哪怕是在今天,只要我们良知未 泯, 并有一双睁开的眼睛, 就会看到贪官污吏、 地痞无赖、 江湖骗子、 封建迷信、 无知等鲁迅为之作战的社会丑恶现象仍是那么多——身穿 破衣的阿 Q 在农村在街头走动,身穿名牌西装的阿 Q 在办公室在豪 宅里享福;无论贫富贵贱、平民高官、文盲或大学毕业,都那么敬畏 神佛,跪拜着妄图给自己带来好运。
7
甚至乎以为干了伤天害理的事, 求神拜佛就可以得到宽恕,并且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去干……总之, 阿 Q 这个人物即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又概括了人类普遍弱点之一 种,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却又处处存在, 从而能使人们自警。
8
众所周知,国民性问题一直是鲁迅所痛心疾首思考的问题,并以此为 轴心建构了他极富有历史启示的小说世界。在他的小说中,尽管对赵 太爷、鲁四老爷、四铭先生和七大人等食人谱系中的成员施行了分寸 得当的挞伐,并不惜揭露出他们潜意识中的卑鄙来公开展览;但更多 地还是着眼于对愚弱国民的严峻剖析。尤为残酷的现实是象祥林嫂、 阿 Q 等被人吞噬的对象都无时不在自食,更有柳妈一类的人在被食 时同时也在食人。 总之, 鲁迅用一个个塑造出的鲜活人物形象表达出一个先驱者对 时代的深刻理解,对国民性的深刻感悟,而其一篇篇的作品也成为了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艺术精品。 二、 鲁迅先生对于小说艺术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鲁迅借鉴西方文学形式转化传统文学手法, 经过自己不断创新和 实验,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在他看来“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 想和手法的闯将, 中国是不会有真文艺的” 注: 《论睁了眼看》】 【 鲁迅 因此,他主张“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 要发见心里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 们”【 注: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 】大胆吸收异域的文学营养是鲁 迅小说的艺术经验,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 境、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狂人日记》有成篇的大段心理描 写,表现出“狂人”复杂的心理感受; 《阿 Q 正传》也大量表现了阿 Q 心理
9
的潜意识与显意识,如对革命成功的想象性满足,从自卑到自 尊的心理转化, 而精神胜利法则是以主观想象和虚构的
胜利法则是以
10
主观想象和虚构的胜利来代替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失败;小说《肥皂》 、 《白光》《伤逝》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 与心灵的深度。另外鲁迅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 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日记》中的“月亮”与“夜” , 《药》里的“药” ,以及其作品中的“风波”“祝福”“示众”和“离 、 、 婚”等都有着象征的意义。 而《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也是一部不像小说的 小说。鲁迅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加以演绎, “新编”而成, 它以反时空, 反逻辑, 反理性的创作方法大胆地进行小说的文体实验, 把杂文笔法, 戏剧程式, 故事演义混在一起, 把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 英雄事业与世俗生活、客体对象与自我感受融汇为历史、文化意义的 解构,对现实、生命的复杂体验,因此,有了《故事新编》 ,中国就 有了另一种历史,有了另一种文化,有了真正的中国现代派小说和寓 言小说。 鲁迅说过: “在中国,小说不算是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 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 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注: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因此,正是出于对历史使命的特定理解,鲁 迅选择了现实主义的文学原则,一扫传统文学中“瞒”和“骗”的陈 腐之风,主张“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 肉
11
来” ,由此开创并引导了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同样还是 出于对历史使命的特定理解,鲁迅还冲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局囿,吸
12
收融汇其他创作方法和文学观念。 使现实主义获得了更丰富深刻的表 现力和穿透力,这是鲁迅的一大贡献,茅盾曾称赞鲁迅先生: “在中 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呐喊》里的十多 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 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 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注:茅盾《读》 【 】 而当代作家叶文玲也曾说: “我个人感觉,中年以上的中国作家,是 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滋养下成长起来的, 而鲁迅先生是传统现实主义 文学的一代宗师。他的著作、思想为人以及斗争精神影响了中国的一 代作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小说格局的影响 是深远的,不仅是在他们那个时代,也在我们这个时代。 三、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语言的创造性贡献。 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又一重要贡献就是在小说中运用现代形 式,实现了白话文的写作
,从而确立了现代小说在文学殿堂中的显赫 地位。 鲁迅先生一方面自觉地借鉴西方近现代化小说表现形式和中国 文学传统手法,并通过自己的感悟,独特的个人创造,建立起中国现 代化小说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作为现代汉语写作范式的创建人,鲁 迅先生在小说写作种寻求汉语的新生。使语言熔议论、叙述、描写、 感觉、 想象、 梦幻等于一炉, 使汉语写作尽量表现人物心灵的多层面。 这种影响力
13
是深远的, 当代许多作家们致力于在汉语写作中追求中国 文学的自觉与成熟,他们一方面注意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感,一 方面留意中国古代文学的创造性成就, 并在写作中重视汉语作为母语 的自豪感,以充满自信的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平等对话,使中国作家
14
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学。 鲁迅小说的语言也有创造性和实验性, 除了成功的实现了在小说 中的白话文写作外,他也对语言有着“洁癖” ,追求语言的节俭,含 蓄和凝练,善于巧妙的运用动词和副词,甚至是标点,可以说,鲁迅 作品表达的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所蕴含的表达的可能 性与中国人的生活最为贴近,构成了鲁迅作品的哲学诗性内涵,独特 的文体形式,也构成了鲁迅的文学创造精神,当然,在表达情感的繁 复与痛苦时,他也不吝啬使用语言的冗长与重复。含蓄凝练是鲁迅小 说的主流。复杂、冗长的笔墨也时有所见,二者交替、混合,各显其 长。 四、 鲁迅对中国小说贡献的原因。 在陈腐的传统文学观念尚未完全打破时, 鲁迅先生第一个做起小 说并且一发不可收,固然有着其对文学本体意义上的革命意识,但更 主要的目的却是用它来参与社会的变革,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 几十年是一个呼唤伟大的时代, 从清政府的卖国求荣到外国殖民主义 的欺压,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辛亥革命成果的最终被窃取,一幕幕破 坏社会进步的触目惊心的现象, 使鲁迅等一批先驱者们感悟到新文化 启蒙的重要社会革命价值,改变未觉悟者们的精神,乃是革命的“第 一要素” 。故鲁迅说: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 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抱着“为人生,而且要改变这人生”的主张
15
取 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
起疗救的
16
注意”【 注: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所以,先生始终关注“病 态社会”里有“精神痛苦”的人们。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苦痛 和麻木的灵魂,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缘由与中国历史上的 众多文学家是有着很大不同
的。 作家对于个人只是一个 “概念” 而已, 对于忧国忧民的鲁迅来说心中挂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医学家、 文学家或 作家之类的头衔,他痛恨国人“东亚病夫”的现状,就决定学医,但 当他认识到国人麻木的灵魂更急需医治时, 当他意识到医师虽能救一 个个病体,而文学却能唤醒和救治一代人的灵魂,他抉择时何曾犹 豫,有几个自称 “大家” 能这样无私地服从社会需要吗,在当时, 的, 一针见血的杂文或短篇小说就像“投枪”和“七首”一样,更能省时, 更有效率,更入木三分地剖析专制落后的时弊,更旗帜鲜明地表达传 播先进的思想,此时以他的性格怎可能因唯恐别人说不够“作家”格 而去选择长篇,因此, 鲁迅所深切关心的本来就是整个民族的历史命 运,他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性的行 动和期待,必然蕴含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容纳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在 一个小小的茶馆里,即可见出难以排解的重大历史矛盾,从一个新近 裹了脚的农村小女子的蹒跚而行,仿佛可以听见历史沉重的叹息;而 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花环,却又分明可以看到无
17
望中的希望。 正是生活的沉淀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民族的极其关注, 造 就了鲁迅思想的伟大、深远,也是其所有贡献的最基本缘由。 以上,我试着从四个不同方面浅析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 献。我们能深深地感到先生对中国小说、对中国文学、对中华民族的
18
贡献和影响, 不仅仅只是这些。 他在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 形成写 “人 物第一”的创作原则,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仍是 当代作家学习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 在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先生是先驱者;在当代,鲁迅先生仍然是 我们民族的“楷模” ,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禀承先生的意志,使 我们的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鲁迅先生在《热风》中写到“愿 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会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光,此后如责 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 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 为他照着人类,连我都在内” 。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他只希望文章与 时弊早日消亡,人人都做应该做的事, “不必等候炬火”去“发一分 光,发一分热。 ”这就是我们今天再读鲁迅、写鲁迅、谈鲁迅的最主 要的目的。 鲁迅步入文坛,就是以小说显示其光辉业绩的,一般读者接触鲁 迅作品并对它产生感情, 也往往是首先被他小说的思想
魅力和艺术魅 力所吸引。 鲁迅作品的意义在现实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 来。 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 性与丰富性的证明。 阅读鲁迅小说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 意义还原,更需要有对其精神灵魂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实现思想
19
的熏 陶和生命的自觉,要在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 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理解鲁迅的实质中实现阅读的意义,读鲁迅的
20
小说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 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 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 是读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体验吃人的痛苦,理解他那真实而丰富 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 鲁 迅 、 鲁迅全集》 《鲁迅全集 《 1981 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山东文学
2、 鲁迅选集小说散文卷》 孔范今选注 1990 年版 、 鲁迅选集小说散文卷》 《 出版社 3、 鲁迅研究月刊》1997、2000 年版 、 鲁迅研究月刊》 《鲁迅研究月刊 《 、 出版 4、 被亵渎的鲁迅》 孙郁 1994 年版 、 被亵渎的鲁迅》 《被亵渎的鲁迅 《 群言出版社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辑
21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2
范文四: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内容摘要:
阅读鲁迅的作品,总会先涉及到他的小说,因为鲁迅步入文坛,就是以小说显示其光辉业绩的,一般读者接触鲁迅作品并对它产生感情,也往往是首先被他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所吸引。鲁迅作品的意义在现实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小说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对其精神灵魂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实现思想的熏陶和生命的自觉,要在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理解鲁迅的实质中实现阅读的意义,读鲁迅的小说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体验吃人的痛苦,理解他那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关键词: 鲁迅 人物形象 贡献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不少艺术形象。他创作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高峰,为我们留下了难以估计的宝贵的思想和艺术财富。
鲁迅的小说集中体现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中,从中我们对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有了全面的了解。
一、选题有什么贡献
鲁迅的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外为中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发展中国新文艺的经验。鲁迅在艺术上的创新,起点是向外国文艺学习,而落脚点却在民族化上。他的一些小说在艺术构思、艺术结构、表现手法和技巧上,明显地接受了外国小说的影响。但是,用白描手法勾划人物,强调神似,以形写神,以及作品的抒情性、讽刺、哲理性上,又完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古典小说及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吸取其他艺术方法的营养,使艺术方法多样化的经验。鲁迅的小说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但又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有益部分,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如《药》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但却充
”这一题目即是象征性的,“华”、“夏”即象征着整个满象征意味。“药
旧中国社会。所以它的象征不仅仅是手法问题,而是从构思到表现,贯串在作品的始终。尤其是作品结尾瑜儿坟上的花环,既富象征意味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给笼罩全篇的惨淡气氛,增添了若干的“亮色”。
二、小说形式有什么贡献
1、用白话文写作。
《狂人日记》是鲁迅从事文艺事业,立志“改造社会”、“改良人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高举“打倒孔家店”大旗的第一篇反封建的战斗宣言。这种崭新的白话小说,产生于文言文仍普遍流行的“五四”运动之前,打破一切陈规俗套,开辟文学创作的新天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既是鲁迅从事革命文艺的起点,也标志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开端。一种新颖特别的文学样式产生,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2、典型概括法塑造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正如他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里的“杂取”和“拼凑”,不能理解为人物性格互不联系的平均数的总和,更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将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经过作者长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之后,然后集中概括在一个人物身上。这种艺术的真实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表现得“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就更带普遍性。”例如阿Q本来生活在南方的水乡,但他被押上刑场却坐北方大车;他干小偷的细节来自谢阿桂;而舂米的动作则来自谢阿有;向吴妈求爱,是采自破落子弟桐少爷;至于他的精神胜利法则更是概括了旧中国一种传统的思想意识,即“瞒和骗”、自大、自欺、自慰的精神状态。通过这样的典型概括,更塑造阿Q这样一个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典型。
3、“画眼睛”和“勾灵魂”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作家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用极精练笔墨勾勒形象。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里的“画眼法”就是作者精选最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细节,加以描绘。例:祥林嫂“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的精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写闰土两眼“肿得通红”。同样表现农民在海边河地长年劳动的辛苦生活。再如写七大人“团头团脑”、圆脸、细眼、秃顶和黑胡须,只几笔就把一个大肚肥肠吸人血汗的伪官吏形象勾勒出来了。
对于小说来说,要能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从而勾画出人物灵魂。例如作者通过写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赵七爷的辫子,孔乙己的长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七大人玩“屁塞”,都是极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的“眼睛”。能够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4、形式多样化、多叙述方式、多角度的创作。
我国传统小说几乎都采用流水帐式顺叙方式,叙述方式和角度较单一枯燥。鲁讯则突破这种格局,使叙述方式多样化,叙述角度多样化,从而使形式多样化。在《呐喊》、《彷徨》二十多篇文章中,每篇都有一种新形式,给后人创作以极大影响。例有日记体《狂人日记》,有加以改造中国古典章回体《阿Q正传》,有小品散文《一件小事》、《社戏》,有对话体《头发的故事》,有近似速写《示众》和手记体《伤逝》等多种形式。情节结构虽然比较单纯反映人物性格和思想主题,但变换叙述方式和角度。既有全知全能的视角,又有其他视角(自知、旁知视角)。既有第三人称,又有第一人称描写。例如:《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日记体裁,通篇是主人公“我”的内心独白;《孔乙己》也是第一人称,但“我”不是主人公,而是一个次要人物,通过我——一个酒店小伙计的回忆展开对主要人物孔乙己的描叙;《祝福》采用倒叙手法,通过“我”的回忆把祥林嫂一生中几个片段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小说中也属罕见;再如《药》明暗两条线索相辅相成,艺术结构十分独特、新颖,“药”既要医治华小栓痨病,又要医治华夏民族的共病,象征意义明显;《白光》对主人公陈士成的心理剖析和描写,融合了吴敬梓的讽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写出了自己的特色。《阿Q正传》“序”并不是游离于作品情节之外的序文,而是表现主要人物阿Q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怪沈雁冰高度评价他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影响,必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三、创作理论有什么贡献
鲁迅的小说创作还给文学理论、学术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课题。建国以来,文艺界曾经流行着一种“理论”,即:一个时代只有一种典型环境,一个阶级只有一种典型,典型的共性即等到于阶级性。但是,阿Q这一典型的存在,以及现实生活中不继出现的各个不同
阶级、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各个不同时代的阿Q式的人物,给上述“理论”出了一道难题。一切教条主义、机械论、庸俗社会学者在阿Q这一典型问题上碰得头破血流。因此,从这一点看,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鲁迅,如果没有他塑造的阿Q这一伟大典型,教条主义、机械论、庸俗社会学的“理论”,将更加横行无忌。另一方面,如何科学地阐释阿Q这一类的艺术典型,就成为文艺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了。
鲁迅的小说创作对我国“五四”以来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乡土文学”派的形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所谓“乡土文学”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鲁迅在二十年代创作的《呐喊》、《彷徨》中的大部分作品充满浙东绍兴一带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色彩。未庄的土谷祠、鲁镇的咸亨酒店、临河的村庄,白逢或鸟逢的航船,旧历年终古老的祝福祭祖的习俗,春夏之际迎接神赛会的社戏,乃至破毡帽、曲尺形柜台……等等,这些构成一幅浙东水乡迷人的社会风情画。由于作品思想深刻、格式新颖、技巧园熟,是新文学中的经典式作品,因此,它们的发表引起了不少年轻作者的仿效。他们凭借对自己家乡的生活积蓄,纷纷写起了乡土小说,形成了二十年代一个有相当影响的流派。当时的青年作家如王鲁彦、许钦文、蹇先艾、许杰、彭家煌、台静农、王任叔、潘顺等都有出色的乡土小说作品问世。这个流派形成在二十年代,但是它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二三十年级代以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乡土小说,三十年代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沈从文的《边城》、肖红的生死场《生死场》以及她后来创作的《呼兰河传》。乃至四五十年代以赵树理为??
四、语言表达有什么贡献
鲁迅是语言大师,他是第一个用中国现代白话写小说的人。推翻了陈旧的文言文,创立了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体现了精炼丰富,含义深刻和富于表现力的特色。鲁迅曾经谈他在语言应用上的经验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不
说到一大篇。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他读得顺口;没有相宜 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正是持这样严谨的态度,在语言上下过苦功,才取得千锤百炼,一字不易的造诣的。表现在创作中适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性格的语言,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君子固穷”,这些文言文,恰好表达了他受孔孟之道的毒害的腐朽性格。如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只一句话,就表现了一个民主革命者的身份和民主革命精神。如洋先生说:“no!这样的洋话,你们听不懂”。四铭要学程查“恶毒妇”是什么意思,《幸福的家庭》里的男女主人公吃饭说一口的英文等,都是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性格的外国语言。精炼丰富的语言,还表现在人物和景物的描写上面。人物描绘如《药》里描写那些看“示众”的闲人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示众》中写看客都竭力伸长的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象一条死鲈鱼”。一两句话,就极其形象地讽刺了那些毫无觉悟,爱看爱闹的闲人们,景物描写,如写《故乡》萧索的荒村,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写《风波》禾场的场景,写鲁镇“祝福”的气氛等都没有大量的描写风月,只三言两语就为表现人物心情,衬托环境气氛,描绘了景物。精炼、丰富的语言,又表现在幽默,讽刺的笔调和含有哲理的议论上面。如《头发的故事》里为纪念“双十节”要市民悬挂国旗一段记述和议论,就是对辛亥革命徒具形式的尖锐嘲讽。《明天》里写单四嫂“不明不白这?但?字的可怕”的议论及结尾“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的抒情式的描写,以及《故乡》结尾的议论等,都达到了哲理的高度。
总之,鲁迅小说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它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成为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笔下的各种类型的人物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他的白描和传神的艺术手法,他的“博采口语”,而又吸收中国古代语言和外国语言的优良成份,创造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语言,也都是中国化的。因此,作为思
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鲁迅小说,它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是一座光彩照人的丰碑,值得我们认真地鉴赏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2、王得后:《鲁迅研究》,三联出版社,1981年版;
3、纪怀民、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发:《鲁迅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范文五: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内容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具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文学巨匠,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
家 , 先生以其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
描、以其独特的感情体察时代,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为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其杂文创作的成就最高,受到广泛
的推崇,在“黑暗”时期赢得了“投枪”和“七首”的美誉。也使先
生成为无畏的“战士”。而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也极为巨大。
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实践,实现了中国小说
现代化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 小说 艺术 现代化 贡献 现实主义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这位被**誉为中
国现代史上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历史巨人,离开我们已经
整整七十三年了,而在先生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留给我们丰硕
的文学作品,而且也为厉世留下了价值无从估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着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做着不解的努力。
作为新文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鲁迅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显示“五四”革命实绩的当推他的小说。从数量上看,《呐喊》
和《彷徨》两个集子计二十五篇作品,加上三十年代结集出版的《故
事新编》,总计不过三十三篇。可是这些作品中极为厚重的现实主义
涵盖和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国民灵魂”的深透开掘,摇撼呐喊以及
他拓荒式的构建和开创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纪元,使他在文学史上
占到了永久的地位。没有鲁迅的《呐喊》、《彷徨》,就没有中国小说
现代化征途上所跨出的第一阶段最坚实的步伐,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
的划时代意义正在这里。鲁迅先生终其一生,在文学创作中杂文的成
就最高,“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其杂文不仅具有“史诗”的价值,
而且已超越了过去所谓的“史诗”。透过对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勾勒。
映现出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影。它们凝聚着鲁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
反思。然而,先生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却还是其小说的创作。它们
不仅真实地刻画了鲁迅先生执着求索的心灵轨迹,反映了他对于历史
选择的杰出思考,而且“文起百代之衰”,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
路;奠定了基石,树立了典范。
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
始,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
篇小说,于一九二三年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一九三零年印刷时
抽出《不周山》一篇);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一篇,收
入一九二六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一九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
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除把《呐喊》中《不周山》改
名为《补天》收入外,另收入小说七篇。终其一生,虽未有长篇小说
问世,但我们仍能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本文将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一、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及其所反映深刻
历史主题。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
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他第一个获得
了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一九一八年五
月,先生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发表
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
描绘了一个恐怖的吃人世界,深刻揭露了在“仁义道德”薄纱掩盖下
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
有神奇出众的英雄。“那里面有的,只是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你
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 【注1】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
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中的揭露和呐喊,构成了领挈其后所有作品主题的总纲,在狂人身后,
孔乙己、祥林嫂、阿Q、魏连殳、子君等众多被食者的形象相继走出,
历史的吃人本质在这里复原了一个斑驳陆离而有血肉丰盈的悲惨世
界。他的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注2】在狂人身上,
作者博大的历史眼光已无暇顾及而且也不可能顾及他的个性特征,急
于表达的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激愤之情才是其最直接的目的。《狂人日
记》不仅奠定了整个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实际上也是新文学革命的艺
术宣言,“实为文学革命之急先锋”。【 注3】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的积
累核对历史的深刻感悟,鲁迅在《呐喊》、《彷徨》中接触到了中国现
代革命史上的两大问题: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正是在这两大问
题上,先生敏锐地感悟到了文化启蒙者与作为国民多数的农民之间无
法在预期目的上进行沟通的新的历史悲剧。在《彷徨》中,鲁迅以较
多的笔墨揭示了启蒙者本身的悲剧及其痛苦的求索。如《在酒楼上》
里的吕伟甫和《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先前都曾是反抗日世界的干将,
但曾几何时,一个重返故道,一个则以对生命的自戕而告终。在面对
连自己也不能不受其支配的历史运行怪圈时,他们体验了深刻的孤
独,感受了先行者的悲哀。而在《孔乙己》中,有一个细节是孔乙己
极高兴及自豪的告诉“我”,“回”字有四种写法,这表现出孔乙己作
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意义。语形是汉字书法的居所,就语言的意义
而言,它却是最边缘性的,改变不了语言本身,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固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和文字,并守住其意义,从而似乎就拥有自己的
话语特权,当孔乙己为自己知道“回”字有多种写法而沾沾自喜时,
象征其生存意义的无根状态和悲剧命运已昭然若揭。
在《阿Q正传》这部不朽的作品中,鲁迅所刻划的阿Q及其
种种弱点,应当永远是我们的警钟。哪怕是在今天,只要我们良知未
泯,并有一双睁开的眼睛,就会看到贪官污吏、地痞无赖、江湖骗子、
封建迷信、无知等鲁迅为之作战的社会丑恶现象仍是那么多——身穿
破衣的阿Q在农村在街头走动,身穿名牌西装的阿Q在办公室在豪
宅里享福;无论贫富贵贱、平民高官、文盲或大学毕业,都那么敬畏
神佛,跪拜着妄图给自己带来好运。甚至乎以为干了伤天害理的事,
求神拜佛就可以得到宽恕,并且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去干??总之,
阿Q这个人物即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又概括了人类普遍弱点之一
种,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却又处处存在,从而能使人们自警。
众所周知,国民性问题一直是鲁迅所痛心疾首思考的问题,并以此为
轴心建构了他极富有历史启示的小说世界。在他的小说中,尽管对赵
太爷、鲁四老爷、四铭先生和七大人等食人谱系中的成员施行了分寸
得当的挞伐,并不惜揭露出他们潜意识中的卑鄙来公开展览;但更多
地还是着眼于对愚弱国民的严峻剖析。尤为残酷的现实是象祥林嫂、
阿Q等被人吞噬的对象都无时不在自食,更有柳妈一类的人在被食
时同时也在食人。鲁迅通过这些普通平凡的人事,让读者重新打量自
己所熟悉的、甚至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已经有些麻木的生活,从而发现
和体味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注4】
总之,鲁迅用一个个塑造出的鲜活人物形象表达出一个先驱者对
时代的深刻理解,对国民性的深刻感悟,而其一篇篇的作品也成为了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艺术精品。
二、 鲁迅先生对于小说艺术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鲁迅借鉴西方文学形式转化传统文学手法,经过自己不断创新和
实验,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在他看来“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
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文艺的”【 注5】因此,他主张“向
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见心里的眼睛
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注6】大
胆吸收异域的文学营养是鲁迅小说的艺术经验,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
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境、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狂人
日记》有成篇的大段心理描写,表现出“狂人”复杂的心理感受;《阿
Q正传》也大量表现了阿Q心理的潜意识与显意识,如对革命成功
的想象性满足,从自卑到自尊的心理转化,而精神胜利法则是以主观
想象和虚构的胜利法则是以主观想象和虚构的胜利来代替现实中客
观存在的失败;小说《肥皂》、《白光》、《伤逝》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
描写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另外鲁迅还吸收了西方
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
日记》中的“月亮”与“夜”,《药》里的“药”,以及其作品中的“风
波”、“祝福”、“示众”和“离婚”等都有着象征的意义。
而《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也是一部不像小说的
小说。鲁迅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加以演绎,“新编”而成,
它以反时空,反逻辑,反理性的创作方法大胆地进行小说的文体实验,
把杂文笔法,戏剧程式,故事演义混在一起,把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
英雄事业与世俗生活、客体对象与自我感受融汇为历史、文化意义的
解构,对现实、生命的复杂体验,因此,有了《故事新编》,中国就
有了另一种历史,有了另一种文化,有了真正的中国现代派小说和寓
言小说。
鲁迅说过:“在中国,小说不算是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
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
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注7】因
此,正是出于对历史使命的特定理解,鲁迅选择了现实主义的文学原
则,一扫传统文学中“瞒”和“骗”的陈腐之风,主张“真诚地、深
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由此开创并引导了
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同样还是出于对历史使命的特定理
解,鲁迅还冲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局囿,吸收融汇其他创作方法和文
学观念。使现实主义获得了更丰富深刻的表现力和穿透力,这是鲁迅
的一大贡献,茅盾曾称赞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
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
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
人跟上去试验”【 注8】而当代作家叶文玲也曾说:“我个人感觉,
中年以上的中国作家,是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而
鲁迅先生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代宗师。他的著作、思想为人以及
斗争精神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作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
中国现代小说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是在他们那个时代,也在我
们这个时代。
三、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语言的创造性贡献。
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又一重要贡献就是在小说中运用现代形
式,实现了白话文的写作,从而确立了现代小说在文学殿堂中的显赫
地位。鲁迅先生一方面自觉地借鉴西方近现代化小说表现形式和中国
文学传统手法,并通过自己的感悟,独特的个人创造,建立起中国现
代化小说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作为现代汉语写作范式的创建人,鲁
迅先生在小说写作种寻求汉语的新生。使语言熔议论、叙述、描写、
感觉、想象、梦幻等于一炉,使汉语写作尽量表现人物心灵的多层面。
这种影响力是深远的,当代许多作家们致力于在汉语写作中追求中国
文学的自觉与成熟,他们一方面注意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感,一
方面留意中国古代文学的创造性成就,并在写作中重视汉语作为母语
的自豪感,以充满自信的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平等对话,使中国作家
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学。
鲁迅小说的语言也有创造性和实验性,除了成功的实现了在小说
中的白话文写作外,他也对语言有着“洁癖”,追求语言的节俭,含蓄和凝练,善于巧妙的运用动词和副词,甚至是标点,可以说,鲁迅作品表达的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所蕴含的表达的可能性与中国人的生活最为贴近,构成了鲁迅作品的哲学诗性内涵,独特的文体形式,也构成了鲁迅的文学创造精神,当然,在表达情感的繁复与痛苦时,他也不吝啬使用语言的冗长与重复。含蓄凝练是鲁迅小说的主流。复杂、冗长的笔墨也时有所见,二者交替、混合,各显其长。
四、 鲁迅对中国小说贡献的原因。
在陈腐的传统文学观念尚未完全打破时,鲁迅先生第一个做起小说并且一发不可收,固然有着其对文学本体意义上的革命意识,但更主要的目的却是用它来参与社会的变革,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是一个呼唤伟大的时代,从清政府的卖国求荣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欺压,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辛亥革命成果的最终被窃取,一幕幕破坏社会进步的触目惊心的现象,使鲁迅等一批先驱者们感悟到新文化启蒙的重要社会革命价值,改变未觉悟者们的精神,乃是革命的“第一要素”。故鲁迅说:“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抱着“为人生,而且要改变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注9】所以,先生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有“精神痛苦”的人们。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苦痛和麻木的灵魂,由此可见,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缘由与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作家对于个人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对于忧国忧民的鲁迅来说心中挂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医学家、文学家或作家之类的头衔,他痛恨国人“东亚病夫”的现状,就决定学医,但当他认识到国人麻木的灵魂更急需医治时,当他意识到医师虽能救一个个病体,而文学却能唤醒和救治一代人的灵魂,他抉择时何曾犹豫?有几个自称“大家”的,能这样无私地服从社会需要吗?在当时,一针见血的杂文或短篇小说就像“投枪”和“七首”一样,更能省时,更有效率,更入木三分地剖析专制落后的时弊,更旗帜鲜明地表达传播先进的思想,此时以他的性格怎可能因唯恐别人说不够“作家”格 而去选择长篇?因此,鲁迅所深切关心的本来就是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他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性的行动和期待,必然蕴含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容纳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一个小小的茶馆里,即可见出难以排解的重大历史矛盾,从一个新近裹了脚的农村小女子的蹒跚而行,仿佛可以听见历史沉重的叹息;而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花环,却又分明可以看到无望中的希望。
正是生活的沉淀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民族的极其关注,造就了鲁迅思想的伟大、深远,也是其所有贡献的最基本缘由。
以上,我试着从四个不同方面浅析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我们能深深地感到先生对中国小说、对中国文学、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仅只是这些。他在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形成写“人物第一”的创作原则,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仍是
当代作家学习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
在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先生是先驱者;在当代,鲁迅先生仍然是我们民族的“楷模”,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禀承先生的意志,使我们的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鲁迅先生在《热风》中写到“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会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光,此后如责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着人类,连我都在内”。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他只希望文章与时弊早日消亡,人人都做应该做的事,“不必等候炬火”去“发一分光,发一分热。”这就是我们今天再读鲁迅、写鲁迅、谈鲁迅的最主要的目的。
鲁迅步入文坛,就是以小说显示其光辉业绩的,一般读者接触鲁迅作品并对它产生感情,也往往是首先被他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所吸引。鲁迅作品的意义在现实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小说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对其精神灵魂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实现思想的熏陶和生命的自觉,要在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理解鲁迅的实质中实现阅读的意义,读鲁迅的小说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
是读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体验吃人的痛苦,理解他那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注释
1,4 张定璜 《鲁迅先生》原载《现代评论》1925.(1)
2,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3. 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
5 鲁迅《论睁了眼看》
6,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7, 鲁迅 《鲁迅书信》致董永舒,1933年8月13日
8, 茅盾 《读》
9, 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参考文献:
1 《鲁迅作品手册》四川省鲁迅研究学会编著 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9月
2 《鲁迅小说 散文集》 同心出版社 2000年9月
3《鲁迅全集》 鲁 迅 1981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4《鲁迅选集小说散文卷》 孔范今选注 1990年版 山东文学出版社
5《鲁迅研究月刊》1997、2000年版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辑出版
6《被亵渎的鲁迅》 孙郁 1994年版 群言出版社
7《中国现代文学史》唐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 8《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年4月
9《从看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马树春 广西又将民族师专学报第1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