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三节 快与慢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2、 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速度的概念
2、 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 、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快慢的比较
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学生用上述方法比较两者谁运动的更快?
提出问题:如果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
启发导出“速度”的概念。
师生讨论板书:
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单位:米/秒
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
单位换算:1m/s=3.6km/h
引导学生:
观察汽车仪表盘加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讨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两者的大小。
二、速度的大小
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质疑: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学生自主实验,3位同学从教室的一端步行到另一端,第4位同学利用秒表测出步行的时间,第5位同学利用皮卷尺测出步行的路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全体同学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只作适当指导,并点评刚才的学生实验。
利用学生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说明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与自己的步行速度相比较,增加感性认识。
三.例题
1、看课本24页书上的例题
2、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 的成绩,夺得50m 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本题,我们要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及要求
已知:s=50m,t=24.79s。
求:v=?
解:根据题意,
v =s 50m ==2. 02m /s t 24. 79s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四项:已知,求,解,答。
学生板书练习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四、直线运动
下面看两个动画,多媒体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看图2-26,计算小汽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比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看图2-27,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要求,知道了有关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作业布置: 27-28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快与慢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计算公式: v s 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题
四、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课后反思:
范文二: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三节 快与慢
第1课时 速度和速度计算
01 知识管理 1.速度
定 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________的比称为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 式:________,变形公式s =vt 或________. 单 位:________或km/h.
换算关系:1 m/s=________km/h ,1 km/h=________m/s. 2.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________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说 明:①任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通过任何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也是相等的,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时每刻每点的________均相同.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在自然界中,严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
(2)变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理学中,把________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特 点:不同时段或不同路程运动的速度一般不相同,速度变化不能确定. 速度的含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一般叫平均速度,也叫速度,它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________快慢程度. 说 明: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说速度必须把速度与路程或时间严格对应,即哪段路程的速度或哪段时间的速度. 02 基础题
1.(淄博中考)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 .一日千里 B .大步流星 C .风驰电掣 D .迅雷不及掩耳 2.通常一个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A .10 m/s B .1.2 m/s C .60 km/h D .340 m/s
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泰州中考) 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正在进站的火车
B .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 .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5.(广元中考)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a 与b B .a 与c C .c 与d D .b 与c
6.(安徽中考)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8 g/cm3=________kg/m3; (2)360 km/h=________m/s.
7.(临沂中考)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保日”.今年“环保日”的活动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为此,李明采取骑山地车的方式参与活动,则李明周末骑车去距家30 km 远的动植物园游玩,途中的平均速
度为15 km/h,他从家到达动植物园需要多长时间?
03 中档题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 (衡阳中考)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6 m/s B .6.25 m/s C .6.75 m/s D .7.5 m/s
11.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 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则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 m C .汽车的速度是34 m/s D .汽车的速度是30.9 m/s
12.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________h.
13.(福州中考)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月球车行进速度约为6 cm/s,行进54 cm,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14.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汽车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h.
1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拓展题
16.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 、B 相距15 km ,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 km/h和100 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________km/h.该车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
第2课时 计算平均速度
01 知识管理
1.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公 式:v =________.
推 导:t =________、s =vt. . 2.平均速度
概念理解:若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代入速度公式,计算出来的速度就是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公 式:v =________.
说 明: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 中的运动快慢. 02 基础题
1.刘强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100 m比赛中前半程用时8 s,后半程用时6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刘强在100 m比赛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刘强在100 m的前半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刘强100 m的平均速度为7.1 m/s
D .刘强在前7 s内运动的路程大于后7 s运动的路程
2.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 m/s,该物体可能是( ) A .蜗牛 B .步行的人 C .自行车 D .汽车
3.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 A .步行的人
B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 C .蚂蚁
D .普通列车
4.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100 m、200 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 m标志牌的时间为8 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 .6.25 m/s B .12.5 m/s C .25 m/s D .25 km/h
5.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太阳能驱动玩具车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前20 s内,乙车比甲车多运动了
________m.
6.2015年1月福州地铁1号线下穿闽江隧道从南向北开挖,工程中将约有400 m的下穿闽江段,如图所示.设计通车运营时地铁的最高时速为80 km/h,则地铁通过下穿闽江段所用时间至少约为多少时?
03 中档题
7.(潍坊中考) 小华同学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 .135 m/s B .168.75 m/s C .2.25 m/s D .2.81 m/s 8.2015年8月23日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在鸟巢举行,如图是我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测得5 s末的速度为9.0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 m/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20 m/s B .30 m/s C .24 m/s D .25 m/s
10.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11.家住德州的小宏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 附表:动车组时刻表
请根据附表帮小宏选择并求出:
(1)小宏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
(2)小宏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04 拓展题
12.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下表为乌鲁木齐到哈密的高铁时刻表,下列从时刻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高铁在行驶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高铁从吐哈到哈密的运行时间是1小时34分 C. 高铁在吐鲁番北站的停靠时间为3分钟
D. 从乌鲁木齐南到哈密,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52.7 m/s
第三节 快与慢
第1课时 速度和速度计算
知识管理
s s 1
1.路程 时间 v = t = m/s 3.6 2. (1)速度 速度 (2)速度变化 平均
t v 3.6基础题
s s 30 km
1.A 2. B 3. C 4. C 5. D 6. (1)0.8×103 (2)100 7. 由v 得t 2 h
t v 15 km/h中档题
8.D 9. C 10. B 11. C 12.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1.5 13. 9 14.50 km/h 40 km 0.8 15. 甲球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拓展题
16.7.5 150 会
第2课时 计算平均速度
知识管理 s 总s s
1. vt 2. t v t 总基础题
s 1.C 2. C 3. A 4. C 5. 0.75 2 6. 隧道的长度为s =400 m=0.4 km,因为t =,所以地铁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v t =
0.4km
=0.005 h
80 km/h
中档题
7.C 8. C 9. C 10. (1)标志牌上的信息是:5 km表示:此位置距香山出口5 km;80表示:此段路程中最高行驶速度是80 km/h或者是限速为80 km/h.(2)汽车速度计上显示v 车=100 km/h,从标志牌知:v =80 km/h,所以汽车s s 5 km
超速了.若v 车=100 km/h,s =5 km 根据v =t 1==0.05 h=180 s (3)从标志牌上的信息知:
t v 车100 km/hs s 5 km
s =5 km,v =80 km/h 根据:v =,得:t 2==0.062 5 h=225 s (4)因为小李超速了,不安全,所以要
t v 80 km/h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能违反交通规则等. 11. (1)D316从13:17到15:21,运行时间t 1=2 h 4 min,D338从16:
00到17:30,运行时间t 2=1 h30 min,故小宏应选用D338次动车.(2)s=314 km,t =1 h 30 min=1.5 h 因为 v s s 314 km=v ==209 km/h 12. C t t 1.5 h
范文三:第三节 快与慢 教案
第三节 快 与 慢
新授课:1课时 ▲课标要求:
1.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小学数学课和初一数学课上,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有关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单位和有关速度的简单计算的初步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不陌生,而且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建立速度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建立速度概念的的过程中,领悟建立速度概念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对于学生来讲,难度不大,但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速度的公式、用公式求解物理问题的规范格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非常陌生,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速度单位的换算,是两个单位同时换算、并进行计算,学生第一次遇到,难度比较大。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刚开始学习,深刻理解还需一定的时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会读、会写速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特征。
3. 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飞机与乌龟的运动视频,认识运动的快与慢。回想快、慢的名词描述,加深认识。激发学生对快与慢科学认识的迫切要求。 进行新课:
★迷你小实验: 【做一做】
是 ;此时速度仪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是多少?表示什么理意义?
1. 运动的快慢不变。 2. 做直线运动。
▲三. 变速直线运动
看课本26页 图2—27,算一算!
尝试着总结一下:鼓励学生总结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学生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试身手,展风采】
1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大约是1.2m/s,则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火车 B. 客机 C. 人 D. 蜗牛
2. 一辆行驶速度为72Km/h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火车,谁更快? 3. 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在发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 ,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连接生活与科技】
1. 在日常生活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多,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多?为什么?
2. 根据自己从家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利用身边的测量工具,测一测你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快与慢
一. 速度: 二. 例题: 三.匀速直线运动 四. 变速直线运
动 1. 定义: 1. 定义: 1. 定义: 2. 公式: 2. 特点 2. 特点 3. 单位: 4. 意义:
范文四:第三节 快与慢 教案
第三节 快与慢
第1课时 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知道仅有路程或时间是不能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知道速度公式的导出过程(
理解速度的单位,会写、会读、会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经验找到定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快慢进行定量比较,建立速度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的换算
导学学案 教学流程 我会自学 创设情景
1. 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的快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正在慢。 紧张地进行着~观众看到前面两2.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位运动员几乎同时到达了终点,_____________,可用符号___________或__________表示,它是到底谁是冠军呢,裁判员很快由__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日常生活中速就有了结论,你知道裁判员是怎度的单位还常用 ,读作__________,用符号么判断谁快、谁慢的吗, 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表示。 自主学习
我能参与 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知识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习。
1. 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 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合作共建
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 ___问题一:教师取出两张16开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纸A和B ,将A对折一次,将2. “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兔赛跑的情景如图2.3-1所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示。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始后(“观众”通过比让学生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 ,较快,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小结:凭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是不科学的。 图2.3-1
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 ____,判定最先问题二: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3.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值得公路上行使,为了反映两辆车的位置随时相同吗,
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一张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
片,如图2.3-2所示(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哪一辆运动得快一也记时间吗,” 些,为什么, 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
在什么地方呢,”有谁能用简短
的语言归纳一下这两种方法
呢,
小结:我们将这个过程用物理的
语言叙述出来就是:观众的方法
图2.3-2 是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长,谁运动得就快。裁判的方
法是谁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
时间短,谁运动得就快。
问题三: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知识点二:速度 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运动的快慢, 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学生进行探究,寻找方法;教师是( ) 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及步骤的优劣作出评价。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小结: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
54km/h= m/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
25 m/s= km/h 运动得快。
300cm/min= m/s 问题四:速度是用哪两个物理量
300 m/s = cm/min 定义的,怎样定义的, 我能解决 小结: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
s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例1:从速度公式 v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种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t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问题五:子弹的速度是100 m/s,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动车族”火车的速度是200 C(路程不变,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krn/h,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大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小,
s/m 小组同学互相讨论,找出比较物
甲 例2:图2.3-3是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s体速度大小的方法。教师搜集学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运动物生学习的信息后,让学生进行展
乙 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示交流,重点在单位的换算过A(υ,υ程,必要时教师要板书并讲解换甲乙 t/s B(υ,υ 算方法。 甲乙
图2.3-3 C(υ,υ小结:比较速度的大小时,首先甲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要将单位统一,如果不统一,要
我会解决 进行换算,单位换算使用的是等
量代换法。明确关系式:1 1.日常生活中,我们
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m/s=3.6 krn/h.
知能应用 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借助图2.3-4中的短跑比图2.3-4 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寻赛来说明这两个方法:
找方法。教师讲解时要渗透控
制变量法的思想。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两个物理量,如果一个物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增大(减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小)而减小(增大),并且二者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的比值保持不变,这两个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成正比。一个物理量往往同时与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多个因素有关,比较它们的大小3.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的甲、乙两辆小轿车,甲的速度为 120km/h,时,要同时考虑相关因素,不可乙的速度为30m/s,则( ) 顾此失彼,如速度是由路程和时A(甲车的速度大 间共同决定的,比较物体速度的B(乙车的速度大 大小时,既要考虑路程,又要考C(两车的速度一样大 虑时间。
D(无法确定 小结:利用图像比较速度的大小我会总结: 时,首先要明确横轴、纵轴各表
示什么物理量,然后确定两个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
诊断评价
我能迁移 出示评价试题,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1. 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2.3-5所示,则
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教学反思
甲 乙 丙 丁
图2.3-5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 某城市中心路
段汽车限速为
40km,h(一位女
士因开车超速被
警察罚款,图
2.3-6是警察和
这位女士的一段
对话(请你利用所
学的物理知识,帮
助警察向这位女
士解释被罚款的
原因(
图2.3-6
范文五:第三节 快与慢 教案
【课题】 第三节 快与慢
【课型】新课 【教学媒体】皮卷尺、秒表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2 初步尝试测量速度;3 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自主设计实验,学会通过实验收集、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3、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教学过程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播放多媒体,比较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
学生得出比较快慢的方法: 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 2:相同路程比时间
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2、速度
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学生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导出“速度”的概念。
教师介绍:速度的定义、关系式、单位、单位换算。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单位的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千米/时=1/3.6米/秒
(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1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是5米。
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
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4、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例题:课本第28页例题。(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解题规范化要求:
1)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 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3) 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 ,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4) 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
5、测速度
学生谈谈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疑问: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
学生设计实验: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
请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可提示就地取材,利用教室的长度进行实验)
学生自主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利用学生刚才测量的路程和时间,投影显示物理学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三、课堂小结
四、家庭作业:
1 请同学们测量自己回家时上楼的速度
2 课本31页1、2、3、4(交)
五、随堂练评
1、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米/秒=_____千米/时; 72千米/时=________米/秒。
2、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前进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从乙地再前进180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3、汽车速度是36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
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一物体沿直线做机械运动,已知该物体在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m ,由此可知( ) 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 、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D、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5、某中学生步行5千米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约为( )
A 、60min B、600 min C 、20 min D、200 min
6、一座大桥全长6.89千米,江面上正桥长为1570米,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火车通过全桥需用的时间是多少?
六、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运动的快慢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物理题的计算格式及单位的使用还比较陌生,应对学生加以强调,并做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