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李白和杜甫的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杜之交?谊和相互影响?
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 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他们的默契?也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从诗歌艺术?上说,也是李?白影响杜甫为?多:"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 六十年代?,人们对李杜?交谊更为关注?,出现了好几?篇论述李杜之?交谊的文章,?如郭沫若的《?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耿?元瑞的《有关?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等。?郭文指出,"?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 七十年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李杜交往?和友谊的看法?。他说:"杜?甫十分同情李?白,毫无问题?。"而"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前人爱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衡量李杜感?情的厚薄,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那?真是皮相的见?解。"对于相?传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诗,作者认为?,"既非嘲诮?""戏赠",?也不是后人伪?作,"那诗亲?切动人,正表?明着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的?关心。"
?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论及李杜?之交往和友谊?,如李宽的《?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叶嘉?莹的《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王辉斌的?《李杜初识时?地探索》等。?叶嘉莹通过对?杜甫《赠李白?》一诗的解说?,证明李杜相?轻之说的决不?可信,看出李?杜二人于外表?的相异之下所?蕴含的一份生?命与心灵上的?相通。王辉斌?文则对李杜天?宝三载前后的?行踪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初?识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园?。
二?、对李杜优劣?的再讨论
?
虽然本世纪?大部分学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李杜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仍有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的?观点。 本?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大?多学者对历史?上的李杜优劣?论不以为然。?如胡小石在《?李杜诗之比较?》中就没有对?李杜强分高下?,而是从李杜?二人的创作实?际出
一一比较。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认?为,历史上扬?发对其诗?歌艺术之异同?
李抑杜或扬杜?抑李者中能真?了解李、杜者?不多,"李杜?二派的辩论,?因为偏倚的嗜?好而盲赞瞎谤?,都没有说着?最重要处"。?所以作者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李杜的相异之?处。
而另?外一些学者虽?然没有明确地?持李杜优劣论?,但隐隐约约?显露出一点抑?李扬杜的调子?。如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就说,"李?白虽然\'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然而我们凡?夫俗子钟不免?自惭形秽,终?觉他歌唱的不?是我们的歌唱?,他在云雾里?嘲笑那瘦诗人?杜甫,然而我?们终觉得杜甫?能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了解?杜甫。杜甫是?我们的诗人,?而李白终于是?\'天上谪仙?人\'而已。?"再如李广田?在《杜甫的创?作态度》中借?用宋人罗大经?的话表明了自?己抑李扬杜的?观点 ,还认?为:"以诗之?纯风格言,李?或有胜杜处;?以诗之思想内?容言,杜实胜?李百倍;因任?何作品,都不?能只凭其风格?而伟大。何况?所谓风格优越?云云,实在也?还是一般的偏?见,因为归根?结蒂,风格仍?为思想所决定?,一个人如果?根本不能接受?李白的思想,?也就无从欣赏?他的风格了。?"当然,这种?扬杜抑李论是?有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的,同时也和?论者所持的文?学理论观念分?不开。同样,?傅庚生在《评?李杜诗》中也?从思想和情思?的重要性方面?肯定了杜甫,?贬低了李白:?"若藉着如此?的一种客观标?准去衡量李、?杜二人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杜甫有八九分?的光景了,李?白要逊似二三?分。"
本?世纪下半叶 ?五六十年代,?由于受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在研究古?典诗歌时,也?就更多地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或?人民性。用这?种观点来衡量?李杜,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扬杜抑李论了?。然而,当时?
也有一些学者?并未扬此抑彼?,而是能够持?平,见出李杜?二人各自的成?就。如苏仲翔?的《李杜诗选?》就各选李杜?诗歌二百余首?(共五百余首?),合为一编?,以见其诗歌?实质、风格之?异同。作者指?出,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李白和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说?,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的出版,又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时期自?上而下的扬李?抑杜的倾向。?据王学泰《二?十世纪文化变?迁中的杜甫研?究》介绍,解?放后**不?只一次地说过?,他更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认为李白是千?古诗人之冠;?江青在审查影?片《杜甫》是?也曾强调说"?主席更喜欢李?白的诗",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再赞扬其他?诗人了,尤其?是不能赞扬曾?与李白并称的?杜甫。所以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几乎?处处"扬李抑?杜",完全改?变了他在六十?年代初所持的?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的看法。 ?
八十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在李杜比?较时持扬此抑?彼的观点了,?人们大多对李?杜诗歌创作之?异同条分缕析?。
三?、李杜思想、?诗歌艺术之比?较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李杜的?思想和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如胡小石的?《李杜诗之比?较》就对李杜?诗歌艺术和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再如,?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就思想、性格?、艺术、境遇?、行为、嗜好?、身体等方面?对李杜进行了?比较。
五?十年代,苏仲?翔在《李杜诗?选?导言》中?首先探讨了李?杜思想方面的?异同。他认为?,在对于祖国?的爱慕、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恨等三方?面,李杜是共?同的;至于二?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诗中比较?突出的,则为?李多人民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杜富人道主?义与悲天悯人?之怀。接着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杜?"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奄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是?随着时代进展?又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而赢得?\'诗史\'?、\'诗圣\?'称号的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以后?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对李?杜各方面进行?比较的成果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些成果中?,首先值得一?提的罗宗强的?《李杜论略》?。该书从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杜二?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而且精见迭?出。
在罗?宗强著作同时?或之后,学界?还出现了一些?李杜比较的专?题论文,如金?启华的《李杜?诗论的比较》?、袁行霈的《?论李杜诗歌的?风格和意象》?、裴斐的《唐?代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萧瑞锋?的《李杜异同?论》、苏为群?的《李杜山水?诗的特色及其?异同》、吴光?兴的《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等。 其?中金启华文认?为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袁行霈?文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裴斐文?则认为,李杜?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吴光兴认?为,李杜生前?不受重视,李?杜齐名当以其?文集行世为限?,约在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出于"?新古文派"。?作者还认为,?八、九世纪之?交至北宋王安?石之前,李杜?被视为一种共?同的审美理想?――壮大奇丽?;从王安石开?始,李杜不同?,李为豪放,?杜为沉郁。 ?
小结
?
总之,二十?世纪的李白研?究无论是生平?、思想研究,?还是艺术分析?、作品整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然在特定的?时期内,李白?研究也曾因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而?走过弯路。八?十年代以后李?白研究虽然突?飞猛进,但是?选题重复、徒?有方法之新而?无突破之实的?现象日益严重?。九十年代,?真正有份量、?有突破、令人?为之一振的论?著和论文更是?越来越少。然?而,由于有本?世纪
李白研究?的所取得的成?绩作基础,加?上更为扎实的?治学精神、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更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二十一?世纪的李白研?究必将会出现?更为长足的进?步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我很?赞同这些观点?,不过需要进?一步阐发。 ?
什么是“主?观诗人”呢,?李杜诗歌创作?对待主客观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我先引几?段古代诗论家?的评论。
?《唐末诗醇》?称赞李白的七?古诗:“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破?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诚可谓怪?伟奇绝者矣~?”
李阳冰?《草堂集序》?说李白:“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皮日休《?刘枣强碑文》?说:“言出于?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吴乔?《围炉诗话》?:“太白胸怀?,有高出六合?之气,诗则寄?兴为主,非促?然诗人之作也?。”
元稹?《与元九书》?:“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首?。”
赵翼?《瓯北诗话》?评李白:“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又说“才?气豪迈,全力?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饰者?争长。”我国?古代诗歌注重?直觉体味,以?上这些论述都?是从整体上把?握李诗特征的?。仔细品味,?我觉得他们仍?然是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说的。从主观?方面,强调李?诗的“神”、?“气”、“奇?”等主体性特?征;从客观方?面强调杜诗的?“风雅比兴”?(社会内容)?。从主客观关?系方面,强调?李诗的主观统?摄客观的气势?和力量,以至?达到主客统一?,构成物我不?分的高超境界?。
一、主?观诗人和客观?诗人——李杜?创作的基本差?异
作为“?主观诗人”,?李白诗歌创作?的首要特征就?是的他的主体?性原则。
?很多研究者喜?欢用“感情强?烈奔放”、“?主观色彩浓厚?说明李诗的主?观性特征。我?以为仅仅这样?说还是不够的?。杜甫也有很?多感情强烈、?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的诗篇?。萧涤非先生?说:“他固然?有大悲、大怒?的时候,但也?不是没有大喜?的时候。为了?更好更充分地?表达出这些感?情,在这种时?候,他通常就?使用七古这一?诗体。比如《?哀江头》、《?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 》、?《同谷县作歌?七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的?写亡国之痛,?有的写身世之?苦,都是?长?歌可以当哭的??”(《杜甫?研究》修订本?,第12 页?)。李白创作?的主体性原则?表现在:他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强调?和提升主体的?作用,以至达?到对客体(描?写对象)的驾?驭、征服的程?度。我们举他?的《蜀道难》?来说明。理解?这首诗应该紧?紧抓住诗人形?象这个主体,?仅仅把本诗理?解为描写奇丽?的山川景象,?或者在诗歌的?寓意上过多猜?测都会影响对?本诗精神的把?握。我们看到?,诗人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用意正?在于处处暗示?诗人形象的存?在。这首诗出?现的一系列动?词,如“嗟”?、“扪”、“?抚”、“坐”?、“问”、“?见”、“听”?等都表明诗人?置身其中(尽?管是在想象中?)。诗人面对?险峰绝壁,时?而惊叹,时而?赞赏,毫无惧?怕心理。他是?用整个身心去?拥抱这自然景?观的,越是赞?叹高山大川奇?绝,越是显示?诗人形象的高?大,显示诗人?的气魄和意志?。诗人把奇山?深山、飞流急?湍、古往今来?、神话传说全?部统摄起来任?意驱遣。自然?景物已不再是?描绘刻划的对?象,而是诗人?意志和情感的?化身和再现,?客体(描写对?象)已被主体?(诗人)消融?于自身。正是?在这样的主体?征服客体的过?程中,诗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者的情绪?也激昂起来,?获得极高的美?感享受。
?李白诗歌的整?个特征决定了?诗人抒情和描?写的一些重要?特点。他不是?将描绘对象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而是把它?打碎,加以咀?嚼,再用感情?的线索把它串?通起来;他抒?情的方式是尽?情倾泻、恣意?挥洒,不受诗?歌结构形式的?牢笼。有的研?究者认为李白?诗歌表现出“?跳跃式”的结?构式的特点,?这仍是一种表?面的看法。我?们再看《梁甫?吟》,诗写李?白受挫后的愤?懑和对理想的?期待。如果说?《蜀道难》还?有一个奇险山?川作为抒情表?象的凭借物,?那么,这篇《?梁甫吟》已经?没有完整的客?观的事物作为?依附体了。它?通篇用典,古?往今来,上天?入地,尽情驰?骋,任思想感?情的发展,时?而奇幻惝恍、?深不可测;时?而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时?而险象环生、?浊浪翻滚。这?一切都在诗人?这个主体的包?举之内。沈德?潜说:“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沈德潜是从诗?的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实这?个“迹”还是?有的,这就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的“痕迹?”。
李白?诗歌的这个特?征是和杜甫大?异其趣的。探?索一下杜诗处?理主客观关系?,我们发现,?诗人在描写方?式上是把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作深入细致的?刻划;在抒情?方式上是把个?人情感渗透于?描写对象之中?,即所谓“寓?主观于客观”?。赵翼在《殴?北诗话》中说?他:“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少陵必说到十?分,甚
至十二?分。”试以《?丽人行》说明?。诗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借以反映君?王的昏聩和朝?廷的腐败。这?首诗刻划细致?入微、态度严?肃认真、叙事?有条不紊,甚?至对丽人的体?态意态和服饰?肴馔等细节的?描摹都历历可?见,明显体现?出客观性的特?点。诗人正是?在这样的一本?正经的描述中?达到讽刺的目?的。正如浦起?龙所说:“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我们?再看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和李白的《蜀?道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出现了?诗人的形象。?但杜甫的这首?诗,尽管感情?很强烈,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很鲜明,但?在描写上依然?层次分明。他?从风吹茅屋写?起,接着写茅?屋“洒江郊 ?
”、“挂林?梢”、“沉塘?坳”;从群童?的盗草到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从夜色的?降临到自己一?家人雨夜之中?的窘状,由此?推而广之,最?后发出“大庇?寒士”的感慨?。诗的脉络十?分清楚,描述?对象也是完整?的呈现的,诗?人的抒情是通?过真实生活画?面的描绘体现?的,这和李白?那种大气包举?、咳吐自然、?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特征?判然有别。 ?
二、征服现?实和关注现实?——李杜创作?精神的差异 ?
程千帆先生?说:“他(指?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以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许?就是李白的独?特性,和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相?成的。”(《?唐诗鉴赏辞典?序言》)程先?生指出了李杜?创作精神的主?要差异。杜甫?直面人生,忧?国忧民;李 ?
白也不满现?实,他虽然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它。?那么,李白是?如何征服现实?的呢,直接反?抗现实社会制?度对诗人来说?是实际的,他?只能采取在精?神上征服现实?的态度,通过?梦境、幻境、?倘佯山水甚至?醉酒生活,超?尘脱俗,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这是李白?诗歌特多这方?面题材的重要?原因。他自称?:“常时论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赠
?南平太守之遇?》)他一生热?爱山水,常常?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余?尝学道穷冥荃?,梦中往往游?仙山。”(《?下途归石门旧?居》)“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鸣皋歌?送岑微军》)?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对?梦境和仙境的?描摹都很细致?(李白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反?而不那么细致?)。诗先写天?姥山的气势,?以为各种瑰丽?奇险境界的出?现作铺垫,在?梦境和仙境中?,诗人是自由?的和快适的,?你看他飘然飞?渡镜湖,在湖?月的映照中来?到剡溪,穿上?自己仰慕的诗?人谢眺的木屐?,在渌水荡漾?声和猿啼声中?登上青云梯(?在李白诗中,?猿啼往往和诗?人的喜悦心
情?联系在一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证)。诗人爬?到山的半壁时?,眼前出现的?一轮海日,耳?中听到的是天?鸡的鸣叫,来?到山上,置身?幽深的山路,?面前是一片烂?漫的山花,诗?人应接不暇,?,倚石暂作休?憩。忽然,各?种神灵异物纷?纷出现,打破?了仙境的宁静?,整个仙界热?闹起来,虎、?熊、龙都起来?了,迎接它们?的是个“訇然?中开”的洞天?福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群仙列队?前来,在日月?和金台、银台?的映照中,光?彩夺目,异彩?纷呈。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诗人猛然醒?来,幻境全然?消失,只感到?冰凉的枕席的?存在,他不禁?长叹一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如流水。”梦?境仙境不可得?,只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去到那?山水中寻找适?
意的生活?了。然而在山?水中就能摆脱?现实的“牢笼?”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诗人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遂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的长叹。?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诗的主观意图?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 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其实李?白的本意应该?是,能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最大乐趣,古?往今来的一切?其它事物(包?括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不过象那东?逝的流水毫不?足惜。诗人越?是把梦境仙境?描绘得十分惬?意,越是显示?出现实生活的?不惬意。当这?种仙境和梦境?迅速向下回落?时,那巨大的?落差产生的强?大的精神能量?,强烈地感染?着和刺激着读?者的思想情绪?,使读者在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中,认真思?索其中蕴涵的?深刻的社会问?题,这正是李?白诗歌的力量?源泉所在,也?是李白的独特?之处。这和杜?甫诗歌直接呈?现社会现实,?深入揭示社会?问题的方式是?殊途同归的。?
杜甫的创?作,目光始终?注视着社会现?实。他关心国?事、同情人民?,无论是叙事?纪行的,还是?抒发情怀的,?大都伤时忧国?,缘事而发,?有着丰富的社?会的政治的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通过?一部杜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唐朝由胜?转衰的历史轨?迹、种种表现?和历史原因,?诚如浦起龙所?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之事寄?焉者也。”(?《读杜心解》?)杜诗有史诗?的美称,决不?是偶然的。 ?
杜甫这种关?注现实的精神?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现象作典?型概括和深入?细致的刻划来?完成的,和李?白那种超脱现?实又反过来征?服现实的态度?是相反相成的?。徐而庵说:?“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说唐诗?》)说得就是?这种差异。我?们试读他的《?兵车行》,这?首诗写边战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诗?一开始就勾勒?出车马喧嚣、?行人急走匆匆?、亲人哭喊送?别的 悲惨?场面,接着通?过对话揭示出?征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家破人亡的?深哀剧痛。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注?是深切的,然?而个人抒情却?
不是放纵的,?而是通过场面?的描摹流露出?来。诗人悲惨?哀悯的感情高?度浓缩在他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中并且始?终没有离开这?一形象,诗人?的情感在形象?包蕴中不断回?荡撞击,我以?为这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重要原因?。 李白创?作则表现出主?体性特征,诗?人驰骋造化,?大气包举、壮?浪纵恣、感情?喷薄而出,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气势,在这?种主体性征服?客体的过程中?,诗人也曾达?到主客统一、?物我不分的自?由状态,这时?诗人的精神解?放了,表现出?一种“逍遥人?外,蝉脱尘埃?”的高超境界?,这是否可以?说是形成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的基本原?因呢,
三?、实现人生自?由和实现理想?政治——李杜?创作追求理想?的差异 李?白与杜甫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都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执着追求。李?白一生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杜?甫也不止一次?地说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付
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可叹》)但?是我们看到,?在理想政治的?实现途径上和?理想层次的追?求上,李白和?杜甫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李白自视很高?,他常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他不?屑走一般士子?所走的科举做?官的道路,而?是要一跃而为?宰相,实现政?治理想后又功?成不居,“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这种思想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入世?”和“出世”?这一对矛盾在?李白身上的反?映。其实,李?白在追求政治?理想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人?生追求,,这?就是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入世”也好,?“出世”也好?,都被李白当?作实现自我和?实现自由的方?式,“入世”?肯定自我价值?,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出世”摆脱对?“自我”的束?缚,达到自由?适意的人生理?想,“入世”?和“出世”都?统一在对自由?追求的大目标?下,实现自我?和追求自由在?他身上是一致?的,这就是李?白的独特之处?。
李白的?这个独特性还?不屑在他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推崇上。在李?白诗歌中经常?出现鲁仲连、?谢安、诸葛亮?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这些人物不但?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表现出?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负,不?屈于人而要人?屈于己的风采?,表现出贪恋?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这是?李白所特别心?向往之的。 ?
李白与杜甫?对从政失败的?态度也是颇有?差异的。杜甫?入仕的道路非?常艰难,他三?次科举考试都?失败了,转而?把目光投向皇?帝,因进献《?三大礼赋》得?到皇帝赏识,?才获得一个小?官,却始终没?有得到展示政?治才能的机会?。杜甫从政失?败后,更加执?着追求理想政?治,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目?光更加深邃锐?利,感情更
加?沉郁悲怆,写?下了大量反映?现实和关心人?民疾苦的诗篇?,艰难反而玉?成了他,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从政?失败后,转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获得?精神的解放。?在这种精神生?活的游历过程?中,诗人不断?升华感情、净?化心灵,强化?自然和仙境的?美好,以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求得精神?对现实的征服?。他的诗篇反?映的社会内容?虽然没有杜诗?多而深刻,但?李白诗歌给予?人的精神影响?却是超越时代?,深广久远的?。有的研究者?没有注意到李?白诗歌的这特?点,却用拔高?李诗社会内容?的方式,以争?得李白和杜甫?的平起平坐。?这种研究方式?本身就没有超?出扬杜抑李的?藩篱。“扬杜?抑李”论者正?是从这方面来?立论的。《屠?纬真文集》说?:“
或谓?杜万景皆实,?李万景皆虚,?乃右实而左虚?,遂谓李杜优?劣在虚实间。?” 赵次公《?杜甫草堂记》?竟至说:“白?之诗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仙?虚无之说,亦?何补于教化哉?~”倒是王琦?很有眼光:“?一以国为忧,?一以自适为乐?,又事理之各?殊者;奈何效?比而同之,而?以为优劣耶。?”(《李太白?文集跋》) ? 那么,李白?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基础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李?白是受到庄子?思想深刻影响?的诗人。龚自?珍说:“庄骚?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屈原?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积极?用世;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超脱现实?的自由心境,?这两者本是一?对矛盾,李白?却很好地统一?于一身。庄子?强调以道观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贱。”庄?子据此主张,?在与“道”合?一的境界中,?大小夭寿,无?所轩轾。他认?为要通过“坐?忘”才能达到?这样的自由境?界。这种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也就是?他所谓“恶乎?待哉”的逍遥?。
李白的?自由思想可谓?和庄子思想一?脉相承。试读?他的《日出入?行》: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之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
逆道违天?,矫枉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唯物主义?思想,表现了?李白尊重客观?规律的观点。?我觉得,本诗?表现出李白对?宇宙之无限与?人生之有限的?哲学思考。现?代西方哲学家?大都主张自由?是对于具有必?然性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心境和境界?,也就是对人?生现实要有一?种宽广旷达的?自由胸襟也??和胸怀,海德?格尔甚至认为?,这种胸怀要?在对死的领悟?中才能达到。?可以说李白是?达到这种境界?的诗人:“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在这种?状态中,个人?和宇宙、人与?天合二为一,?自身成为宇宙?的化身,人不?在受任何外在?的东西限制,?在这种体验中?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外在的东?西了。 ?
范文二: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2008-10-03
他们在杜甫父亲杜闲的家里相识,两人不仅有诗歌的往来,而且共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李白与杜甫相会是在李白因触怒权贵放归山林时。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情形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人可谓一见如故。李白当时已经是诗名远扬的大诗人了,而杜甫还默默无闻。性格孤傲的李白和杜甫应是很投缘的。后来两人各奔东西,但有诗互相寄赠。杜甫的诗中充满了对李白的崇敬,而且对李诗风格评价甚恰。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日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大杜甫11岁,他们常以诗相赠.他们的友谊纯净如水!《杜甫诗集》可以见到,,来首,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但李白写给杜甫的,找遍了《李白集》也只见到三首即《戏赠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此也可以想见两个伟人曾经的关系。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天宝十五载,李白参加了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的行动,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视。此时的李白是孤独而落魄的,但是,却有一个人,对李白的认识和崇敬并没有随着朝中的舆论而改变。他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其剖白辩护。他说“处士祢衡后,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意思是李白之下庐山从永王,乃是为生活所迫要讨碗饭吃,并非有什么野心;“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说的是如苏武欲归汉,夏黄公不事秦始皇一样,李白追随永王也并非是其心甘情愿的,乃至于愤怒地喊出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在众人对李白避之不及的情况下,此人却句句为李白开脱,真可谓用心良苦啊。而这位与李白患难见真情的诗人,就是杜甫~
杜甫对李白的信任,笔者认为,是他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根深蒂固的体现。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偶像情结".而如若要追溯这份情感,那要从李杜相识时说起了。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和李白初识于洛阳。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因不为权贵所容而
被唐明皇赐金放还?[与后面的注释不符],而小他十一岁的杜甫则在十年前考进士不第后,就一直游历四方,正好这个时候游到了东都洛阳。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宿命”的相遇吧。
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与后面的注释不符]。那么李白和杜甫二人,谁是“太阳”,谁是“月亮”呢,从创作风格来看,李白是太阳,热情奔放;杜甫是月亮,内敛深沉。从当时的影响力来看,李白依旧是“太阳”,诗名远播,光芒四射。李白此时虽已丢掉了御用诗人的宝座,却仍然是钦定的桂冠诗人 ,“天下无人不识君”。杜甫仍然是“月亮”,诗名未就,光华初露。殊不知,这时的“月亮”,他日却放射出和太阳一样耀眼的光芒。不过从两人当时的地位可推想出,李白的声名与才气使得杜甫对他的仰慕如长江流水,奔涌而出。杜甫能与这位著名大诗人相遇相交,其受宠若惊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也格外珍惜这一段友情,为他日后写下二十多首与李白有关的诗歌的埋下伏笔。
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经常举杯畅饮,携手同游,谈诗论文,议论时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再加上又都是酒国中人,欢饮达旦中各显出一番天真来。杜甫后来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中写道:“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说的是自己和李白高谈阔论,而酒中的李白最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本色,最能张扬他的人格魅力。随着和李白交往的日益加深,杜甫对李白的了解更为深入。李白的诗歌才情,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都让杜甫钦佩不已,“偶像”情结迅速滋生。
杜甫对李白的“偶像”情结之一:赞美其天才放逸,行云流水的诗歌才情时的李白已经被尊称为诗仙,他天马星空,洒脱飘逸,用生命来追寻浪漫,让世人震撼于他澎湃的热情,并不自觉地被吸引,被感染,被打动??李白诗如川江上行船,异峰奇岩,山花竹海,扑面而来。忽而岚雨飘洒,薄雾缭绕;忽而满天彩云,气清日朗。顺流而下,听不尽两岸猿声,看不完屏风迭嶂。李白诗如高度烈酒,俗称“烧刀子”,一饮入喉,便有酒精刺鼻,热力入肺,胸胆开张。但不宜浅斟,而要痛饮;不宜小杯,而要大盅,需有量者方可。酒酣耳热,一醉陶然,便飘飘有凌云之概???李白诗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同时期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和杜甫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两人时常喝酒论文,李白的诗歌造诣必定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曾有观点认为,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中,“浮去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与李白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句式相似,视野比以前更开阔了。于是后人猜想,李杜相处的那段时间里,李白帮杜甫改诗?。虽然这一观点有待确认,但是我觉得两个同样喜爱诗歌创作的人在一起谈诗论文,肯定会互相切磋。李白当时又是诗坛泰斗,诗歌自成一体,作诗经验也比杜甫丰富,所以他会指导杜甫修改诗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而杜甫在和李白的交流中,除了能吸收经验外,还感受到了李白的天才放逸。他后来在《春日忆李白》中写到: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他在诗中赞许李白:相对于庾信的诗清新而不俊逸,鲍照的诗俊逸而不清新,李白的诗兼而有之,其清新俊逸之风实在是无人可以匹敌的。并且寄托了杜甫期盼和李白重逢,继续把酒言欢,作诗论文的希望。此外还有“李白一斗诗百篇?”, 说的是李白只要喝下一斗酒就能
做出上百篇诗歌;“敏捷诗千首?”说的是李白下笔敏捷,赞美李白作诗天然涌发之才情。而《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两句便是历来描写李白最受传颂的名句。味诗意,解释为“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其以高度夸张的语言,形容李白诗歌艺术强大的力量。落笔能惊动狂风暴雨,说明李白诗极有气势;诗成引起鬼神哭泣,称赞李白诗感人肺腑、写得神妙,赞美了李白的创作才华,而李白也确实有资格接受这一赞美。从这些诗句中都能看出杜甫对李白的衷心赞美以及对李白才华的推崇和钦敬。 杜甫对李白的“偶像”情结之二:景仰其求仙问道,超然世外的人生态度。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近千首诗中有一百多首与神仙道教有关。他正式入道,“名在方士格”。他炼丹服食,是非常认真的,充满对于神仙境界的幻想。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他也以“谪仙人”自居,同样出于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他的明朗、自信、壮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道教的熏陶给予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气质。而人们往往觉得超凡脱俗并有突出成就的人会有种高不可测的感觉,也容易对这类人产生景仰。杜甫也不例外。其《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首两句:“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其中的“狂客”,指贺知章。这2句记录了贺知章送号给李白一事:李白作为国家级诗人出现在长安诗坛之际,诗坛长老贺知章便对其人格、诗风作出“谪仙人”这一评价。杜甫与李白相识后,对贺知章送号“谪仙人”予李白表示赞同,因为他与贺知章一样,见到李白后都惊为谪仙人。可见李白的仙风道骨给杜甫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白超凡脱俗的气质,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让杜甫景仰不已。《赠李白》中写道“李侯金闺彦, 脱身事幽讨”,这两句可以对比出杜甫眼里李白的超然,指出李白的心境是一般人达不到的高度。于是杜甫跟着李白一起去名山大川寻仙访道。《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诗记述了他们同寻访范道士一事,并借此抒发二人的真挚友情。而《赠李白》一诗中有“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道出杜甫自己也早就有出游梁、宋的打算,正在期望与李白同游梁、宋,拾瑶草、采玉芝。而杜甫的《赠李白》中提及到李白喜欢炼丹服药一事:“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从中也可猜想出他们之前曾经“相期拾瑶草”,一起做了不少浪漫主义的事情。杜甫和李白分别后,他在长安感受到了人世冷暖,对李白纯真的友情更加珍重,对与李白一起度过的自由放任的日子更加思念。他甚至后悔没有与李白一道隐居山林,却跑到长安来看人冷眼,寄人篱下??虽然杜甫最终还是近儒多于近道,但是李白交往的时期,杜甫的求仙诗和游侠诗明显地豪放、大气得多;就人生态度而言,杜甫也旷达了许多,所以与李白一起求仙问道的经历是他永生难忘的。
杜甫对李白的“偶像”情结之三:崇敬其快意恩仇,笑傲王侯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把李白的酒仙和诗仙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
上酒家眠。天子唤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的是李白只要喝下一斗酒就能做出上百篇诗,他经常在长安街市饮酒,醉了就睡在酒家里。有一天,唐玄宗召李白去白莲池作诗,李白喝得兴起,硬是不肯上船,还自称“我是酒中仙”。[这段话理解有误]
试想,若是普通人,一斗酒下肚,即便酒量好没喝趴下,也肯定是混混沌沌,说话不知所云了。而这个李白,非但没有醉倒,还能吟诗作赋;非但能吟诗作赋,而且是洋洋洒洒上百篇。如此的才情,即便诗文中有所夸张,也足见杜甫对李白才华的钦佩了。接着李白更是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玄宗传诏李白去作诗,他非但不去,还说自己是酒仙。换了随便哪个旁人,哪怕是杜甫,怕也不敢如此妄为吧,说不定还是受宠若惊,一路跑着见皇帝去了。刚作完这么些诗句,拿几篇套用一下换点赏金,天子一高兴了没准官升三级,实在是名利双收的美事。但李白就是李白,俗语有云:“酒后吐真言”,他却是表里如一,醒时敢叫高力士脱靴,醉了连皇上的帐都不买。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都说好酒的人一定是为人坦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因此才不怕酒醉惹祸上身,身在尘世,心境却早已超然于世俗之外。杜甫通过此诗对李白对李白的纵恣天才和不畏权贵、洒脱豪爽而赞叹不已。
李白还是时代的娇子,他具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以及“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的个性风采,这些的种种让他有了非凡自信的资本——“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但是他又把人生想得过于理想化,他有求仕之心,却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也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脱离了现实环境的理想化人生设计,再加上李白心高气傲的性格,注定会被现实打击得遍体鳞伤。其中最大的挫折莫过于本文开头提到的追随永王起兵事件。李白被判罪流放夜郎,杜甫写下《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其中“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2[二]句,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曲折,语极悲愤,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而最后2句,杜甫通过哀怜李白,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他认为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屈原是含冤而死,李白是含冤被流放。杜甫自始至终都是相信着他的好友,这表明他对李白人格的认识之深,敬佩之甚。庆幸的是,在杜甫作诗的时候,李白已遇赦放还,在南游洞庭了,故有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杜甫的牵挂和怀念,却还在持续着??
诚然,这两位诗坛巨匠间的忘年之谊是无庸质疑的。杜甫对于李白诗歌的推崇极大地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而且对后人欣赏李白的诗歌,指示了一个方向。虽然当时杜甫的名望不及李白,但是后人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上升到和李白同样的高度。郭沫若更称:“李白和杜甫是象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虽然两人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求与探索各不相同,却能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
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近
道,杜甫为儒;李白是传奇,杜甫是诗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诗秀在
神,杜甫诗美在骨。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和博大的襟格,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
及”的瑰丽天空;都以其高贵的人格和真挚的友情,谱出了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
古佳话。
附录: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一)】
杜甫
昔年有狂客,尔号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
制作工具:小说下载阅读器 http://www.mybook66.com
范文三:李白和杜甫的诗
李白的古诗
1、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6、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8、五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9、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4、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1、七绝.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五绝·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五绝·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古诗
5.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6.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范文四:李白、杜甫生平简介
李白、杜甫生平简介
李白: 生平事迹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
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赐金放还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
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应邀入幕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一岁。 关于李白之死
,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杜甫:
范文五:李白杜甫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2]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