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辨证分型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 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艳等[1]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 带下有黄、白之别 舌质有淡、暗、红之异 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 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王雁君[2]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 科学 》[3]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科治疗大成》[4]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5]中把本病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问题。 代写论文
笔者通过临床问卷调查,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毕业论文
1 调查方法 代写论文
本研究由调查人员现场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并填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毕业论文
2 调查范围 论文网
2016~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毕业论文
3 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 毕业论文网
3.1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1版诊断 论文代写
3.1.1 症状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及白带增多。 论文代写
3.1.2 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
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 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 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论文网
3.1.3 B超示盆腔内或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或有炎性包块。 毕业论文
3.2 纳入标准 论文网
3.2.1 符合诊断标准者。 论文网
3.2.2 18岁≤年龄≤55岁。 代写论文
3.2.3 有性生活史者。 论文代写
3.3 排除标准 毕业论文
3.3.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代写论文
3.3.2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论文网
3.3.3 不合作及中途退出者。 论文网
范文二:【精品文献】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论文范文
题目: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编辑:司马小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辨证分型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艳等,1,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带下有黄、白之别,舌质有淡、暗、红之
异,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王雁君,2,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3,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科治疗大成》,4,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5,中把本病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问题。
笔者通过临床问卷调查~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调查人员现场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并填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2 调查范围
2002,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3 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1版,诊断:
3.1.1 症状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及白带增多。
3.1.2 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3.1.3 B超示盆腔内或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或有炎性包块。
3.2 纳入标准
3.2.1 符合诊断标准者。
3.2.2 18岁?年龄?55岁。
3.2.3 有性生活史者。
3.3 排除标准
3.3.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3.3.2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3.3 不合作及中途退出者。
4 临床调查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表312份~被调查者年龄在18,55周岁范围内。全部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经过复查调查表发现~其中有8例问卷回答不全~2例合并有糖尿病~复查后予以筛除。本次调查实际分析调查表302份。
4.2 辨证分型根据根据《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辨证分型标准如下:
4.2.1 气滞血淤型?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细弦。
4.2.2 湿热淤阻型?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低热起伏,?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4.2.3 寒湿凝滞型?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得热痛减,?带下清稀量多,?经行后期~量少色黯,?腰骶冷痛~神疲乏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迟。
4.2.4 气虚血淤型?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淤点淤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注:各具备?和其它的任何3项~即可。
4.3 本次调查辨证分型结果见表1。表1 辨证分型结果表证型频数构成比,略,
5 讨论
本研究的302个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依照《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为气滞血淤、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虚血淤4型~其中气滞血淤型188例,占62.2%,~湿热淤阻型92例,占30.5%,~寒湿凝滞型4例,占1.3%,~气虚血淤型18例,占6.0%,。由此可见~在广州地区的慢性盆腔炎病人中~以气滞血淤型和湿热淤阻型居多~合计占92.7%~而寒湿凝滞型和气虚血淤型仅仅占7.3%。在北京地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为气滞血淤型和寒湿凝滞型,1,。引起这种证型分布极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广州地区特殊的气候导致的。广州地区处于空气湿度大的南粤地区~且靠近北回归线~全年温度较高。病例的收集时间为,之间~正处于一年中最潮湿的时间段~病人在广州地区居住的平均年限为13.73年~常年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中~易于罹患湿热之邪~故患者中寒湿和气虚的病人较少~而湿热和气滞的病人居多。本研究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广州地区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重点针对淤、湿和热~或行气活血化淤、或清利湿热。在4种证型中~淤为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理~故我们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时候~加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而获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 艳~郭志强~刘英杰.慢性盆腔炎辨证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196.
,2,王雁君.推拿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体会,J,.甘肃中医~1998~11,l,:41.
,3,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以出版社~2001:207.
,4,郭志强~张宗芳.中医妇科治疗大成~第1版,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0.
,5,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
,6,张玉珍.中医妇科学~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317.
范文三: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u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7VOL.18NO.12时
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12期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梁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2—3113-01
慢性盆腔炎(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简称CPID) 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 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 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 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 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 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 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陧性 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 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 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艳等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 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带 下有黄,白之别;舌质有淡,暗,红之异;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 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 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王雁君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 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 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
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 科治疗大成》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 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中把本病 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 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 问题.
笔者通过临床问卷调查,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1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调查人员现场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并填表,对慢性盆 腔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2调查范围
2002,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 院患者.
3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
3.1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 1版)诊断:
3.1.1症状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 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及白带增多. 3.1.2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输卵管炎时 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 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 侧扪及包块.
3.1.3B超示盆腔内或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或有炎性 包块.
3.2纳入标准
3.2.1符合诊断标准者.
3.2.2l8岁?年龄?55岁.
3.2.3有性生活史者.
收稿日期:2007-02-28;修订日期:2007-05.16
3.3排除标准
3.3.1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3.3.2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 病患者.
3.3.3不合作及中途退出者.
4临床调查结果
4.1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表312份,被调 查者年龄在18,55周岁范围内.全部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经过复查调查表发现,其中有 8例问卷回答不全,2例合并有糖尿病,复查后予以筛除.本次调 查实际分析调查表302份.
4.2辨证分型根据根据《中医妇科学》[61将多型证候确定统 一
,辨证分型标准如下:
4.2.1气滞血淤型?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 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经 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 细弦.
4.2.2湿热淤阻型?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 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低热起伏;? 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质 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4.2.3寒湿凝滞型?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得 热痛减;?带下清稀量多;?经行后期,量少色黯;?腰骶冷痛,神 疲乏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迟.
4.2.4气虚血淤型?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 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精 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淤点淤斑,苔白;? 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注:各具备?和其它的任何3项,即可.
4.3本次调查辨证分型结果见表1.
表1辨证分型结果表
X:282.74,P<0.001
5讨论
本研究的302个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依照《中医妇科学》将多型证候确定 统一为气滞血淤,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虚血淤4型,其中气滞 血淤型188例(占62.2%),湿热淤阻型92例(占30.5%),寒湿 凝滞型4例(占1.3%),气虚血淤型18例(占6.0%).由此可 见,在广州地区的慢性盆腔炎病人中,以气滞血淤型和湿热淤阻 型居多,合计占92.7%,而寒湿凝滞型和气虚血淤型仅仅占 7.3%.在北京地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为气滞血淤型和寒湿 凝滞型.引起这种证型分布极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广州地区 特殊的气候导致的.广州地区处于空气湿度大的南粤地区,且靠 近北回归线,全年温度较高.病例的收集时间为2002.10,2003 04之间,正处于一年中最潮湿的时间段,病人在广州地区居住的 ?
3ll3?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12期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7VOL.18NO.12
平均年限为13.73年,常年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中,易于罹患湿热[2] 之邪,故患者中寒湿和气虚的病人较少,而湿热和气滞的病人居 多.本研究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广州地区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l3J 重点针对淤,湿和热,或行气活血化淤,或清利湿热.在4种证型… 中,淤为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理,故我们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时 候,加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而获满意的疗效.LJJ
参考文献:,
lOJ
[1]陈艳,郭志强,刘英杰.慢性盆腔炎辨证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 学,1994,17(3):196.
?文献综述?
王雁君.推拿治疗慢性盆腔炎3O例体会[J].甘肃中医,1998,11 (1):41.
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第l版[M].jE京:中国医 药科技以出版社,2001:207.
郭志强,张宗芳.中医妇科治疗大成,第1版[M].石家庄:河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7:170.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46.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第l版[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o2:3l7.
葛根素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徐蕴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目的综述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方法通过论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部分高质量
的研究论文进行概括,整理,总结.结果葛根素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具有很好疗效.结论葛根素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应进一步加强对避免其不良反应,设计合理剂型等
方面研究,进一步拓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葛根素;心血管疾病;药理;临床;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
研究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2.3114-02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得一种异黄酮类化 合物.其主要成分为8一D一吡喃葡萄糖4,7二羟基异黄酮,分
子式为C:,H,0O.,分子量为416_JJ,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 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临床应用不断拓展,本文对近年 来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药理研究
1.1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葛根素对正常和高压动物均能产生 良好的降压作用,它能降低清醒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 麻醉狗的血压并减慢心率,对50例高血压病患者静脉滴注Pur 也证实其有降压及减慢心率作用,并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有
,提示其降压效应与抑制肾 抑制作用,还能降低儿茶酚胺的含量
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降低儿茶酚胺的含量有关常规治疗基 础上伍用Pur400mg/d静脉滴注治疗14d,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 患者血浆ET的过量释放,纠正循环中TXA22PGI2的平衡失调, 故改善内皮功能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之一,高血 压病患者在伍用Pur400mg/d静脉滴注治疗后血浆ET显着降低 而NO显着升高,表明葛根素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达到 其降压作用的.
1.2对血管的影响葛根素能明显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脏缺血 区的血流和改善缺血再灌流引起的心功能损害.麻醉狗静脉注 射葛根素20—30mg,可使其冠脉血流量从(92+13)ml/100g? min增加到(173+24)ml?(100g),?rain一,冠脉阻力从(1.64 +0.24)mmHg/ml?(100g),?min降低到(0.64+0.05)mm— Hml?100g?min.用同位素微球技术测定麻醉狗的区域性血 流,当阻断狗冠状动脉前降支(LAD)5min,形成急性缺血时,静 脉注射葛根素10mg/kg?min,可使平均动脉压(MAP)降低,正 常区血管阻力下降,心肌的血流量不因灌注压降低而减少,缺血 区内膜下层的心肌血流量(0.5l+0.08)ml?(100g),.min,, 收稿日期:2007-03-05;修订日期:2007-05-12 作者简介:徐蕴(1984-),男(汉族),江苏六舍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 助教,学士学位,主要从事生药学教学工作.
?
3114?
比外膜下层的心肌血流量(0.35+0.06)ml?(100g),?mill 明显升高,说明葛根素有改善缺血心肌血流分布的作用J. 1.3对心率失常的影响葛根素能对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氯 仿和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还能缩短 氯仿一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的时间,并明显提高喹巴因 引起的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采用吸引电极记录对猫 的心肌动作电位作进一步研究,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心室有效不 应期均延长,表明葛根素具有降低心肌兴奋性的作用,可能为其 对抗心律失常机制之一.
1.4对抗血栓,降低血小板降集,降低血液粘度的影响曹学兵 等观察42例急性脑梗塞病人,治疗前和治疗第10天进行血 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检测,资料显示,葛根素治疗 可显着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增 加纤溶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同时可 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血液稀释,与Fbg结合,以降低血小板的Fbg 水平,达到降低血液黏度的目的.
1.5对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罗助荣等研 究发现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可改善凝血纤溶 系统活性,调节内皮舒缩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健康及稳定 性心绞痛对照组相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CD63, CD62P及血浆PAl一1,C—RP水平明显升高;随着不稳定心绞痛 Braunwald分级的加重,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PAl一1,C— RP水平亦增加;葛根素治疗6周后,CD63,CD62P及血浆PAl一 1,C—RP测定值分别显着降低.
1.6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禹志领等将SD大鼠分为反复脑 缺血组,反复脑缺血给药组(手术前分别口服不同剂量500,1000 mg/kg的葛根总黄酮,连续7d),结果显示,与反复脑缺血组相 比,葛根总黄酮500,1000mg/kg能显着对抗反复性脑缺血组织
含水量,ca"及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0.05,P<001),抑制
ca"一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P<0.O1). 另外,作者给小鼠分别口服不同剂量500,1000mg/kg的葛根总
黄酮,连续7d,结果,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持续时问比不给药组的
范文四: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doc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辨证分型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艳等,1,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带下有黄、白之别;舌质有淡、暗、红之异;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王雁君,2,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3,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科治疗大成》,4,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5,中把本病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问题。
笔者通过临床问卷调查,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调查人员现场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并填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2 调查范围
2002,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3 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1版)诊断:
3.1.1 症状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及白带增多。
3.1.2 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3.1.3 B超示盆腔内或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或有炎性包块。
3.2 纳入标准
3.2.1 符合诊断标准者。
3.2.2 18岁?年龄?55岁。
3.2.3 有性生活史者。
3.3 排除标准
3.3.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3.3.2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3.3 不合作及中途退出者。4 临床调查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表312份,被调查者年龄在18,55周岁范围内。全部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经过复查调查表发现,其中有8例问卷回答不全,2例合并有糖尿病,复查后予以筛除。本次调查实际分析调查表302份。
4.2 辨证分型根据根据《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辨证分型标准如下:
4.2.1 气滞血淤型?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细弦。
4.2.2 湿热淤阻型?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低热起伏;?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4.2.3 寒湿凝滞型?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得热痛减;?带下清稀量多;?经行后期,量少色黯;?腰骶冷痛,神疲乏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迟。
4.2.4 气虚血淤型?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淤点淤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注:各具备?和其它的任何3项,即可。
4.3 本次调查辨证分型结果见表1。表1 辨证分型结果表证型频数构成比(略)
5 讨论
本研究的302个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依照《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为气滞血淤、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虚血淤4型,其中气滞血淤型188例(占62.2%),湿热淤阻型92例(占30.5%),寒湿凝滞型4例(占1.3%),气虚血淤型18例(占6.0%)。由此可见,在广州地区的慢性盆腔炎病人中,以气滞血淤型和湿热淤阻型居多,合计占92.7%,而寒湿凝滞型和气虚血淤型仅仅占7.3%。在北京地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为气滞血淤型和寒湿凝滞型,1,。引起这种证型分布极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广州地区特殊的气候导致的。广州地区处于空气湿度大的南粤地区,且靠近北回归线,全年温度较高。病例的收集时间为2002 10,2003 04之间,正处于一年中最潮湿的时间段,病人在广州地区居住的平均年限为13.73年,常年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中,易于罹患湿热之邪,故患者中寒湿和气虚的病人较少,而湿热和气滞的病人居多。本研究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广州地区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重点针对淤、湿和热,或行气活血化淤、或清利湿热。在4种证型中,淤为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理,故我们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时候,加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而获满意的疗效。
【
范文五: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医中药2010年11月第l7卷第32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宋玲
(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江西新余33802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治疗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90例患
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明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1l陉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一096—02
慢性盆腔炎(chrof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CPID)是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
膜的慢性炎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
腹疼痛等症状.病情易反复.有些患者可诱发附件炎而于腹
部触及肿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008年1月-2010年
1月本院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慢性盆腔炎88例,取
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
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34.1~6.7)岁;病
程7个月,8年,平均(2.1~1.7)年.对照组90例患者为本院
同期收治的采用西医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648岁.
平均(35.3~7.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6~1.9)年.两组
患者均表现为同程度的小腹痛.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多伴有
腰酸腰痛,带下量多,不孕等,病情反复.两组患者年龄,病
程,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热毒下注型24例.患者多表现为发热或低
热,下腹作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秽臭,腰酸腰痛,舌苔薄
黄,脉细数.治疗: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龙胆草,生甘草各
5g;柴胡,丹皮,桃仁,生山栀各10g,黄芩,银花各15g,连
翘20g,土茯苓,红藤,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生薏仁各30g.
?湿热瘀滞型2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腹或一侧或双侧少
腹痛,时作时止腰酸,带下量多,色黄,伴乏力神倦,四肢沉
重,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或滑.治疗:红藤败酱散合大黄
牡丹汤加减.组方:生甘草5g,赤芍,丹皮,制大黄,桃仁,玄
胡,黄柏各10g,泽泻15g,皂角刺20g,红藤,败酱草,土茯
苓,生薏仁,徐长卿各30g.?肝郁气滞型17例.患者多表现
为小腹两侧胀痛,胸闷胁痛,经前乳胀,心烦易怒,经前腹痛
尤甚,舌薄质稍红,脉细弦.治疗: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
加减,组方:柴胡,川芎,枳壳,桃仁,赤芍,乳香,没药,丹皮,
八月札各10g,玄胡20g,土茯苓,徐长卿,生薏仁,红藤,败
酱草各3Og.?气虚血瘀型20例.患者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坠
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
血量多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瘀
96中国当代医药CHINAMODERNMEDICINE
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治疗:参芪四物合红藤败
酱散加减.组方:川芎,赤芍,桃仁,丹皮,香附,黄柏各10g,
玄胡20g,黄芪,党参,红藤,败酱草,生薏仁,丹参,土茯苓各
30g.以上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
1.2.2对照组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对
症支持治疗.
1.3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全部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
发.显效: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好
转: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
征均无改善,或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着性比较采用xz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37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
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3例,好转29
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因妇科急性炎症治疗不及
时或者治疗不规范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最后转化为慢性炎
症.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腹痛,腰酸腰痛,带下异常等圆.属中医
“腰痛”,”带下”,”瘕”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湿热之邪
未清,郁积胞宫致气血失和,冲任受损.其病机以血瘀为主.
湿热,气滞,寒湿之邪入侵而致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故在治
法上均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线,并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加以清
热解毒,行气止痛,温经散寒,对症用药,药病相投,故而颇获
良效.
按照中医辨证原理,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将患者分为4型:
热毒下注型,湿热瘀滞型,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由于本
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常有正气不足之象,故在治疗中应根
据具体临床证候加减.属气虚者加入补气药黄芪,党参(或人
2010年11月第17卷第32期中医中药
靳三针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麻痹37例观察
何群.解秋娟
(1.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医科,吉林吉林132013;2.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药剂科,吉林吉林132013)
f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本院67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穴位贴敷,用龙马膏贴敷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火罐疗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86.5%,对照组为60.O%,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尸<0.05o结论:龙马膏采用传统中药结合经皮给药系统
制剂方法,大大提高了渗透力,疗效确切,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兴膏药,靳三针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
切.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中药疗法;靳三针穴位贴敷;经皮给药系统;龙马膏
【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一097—02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面瘫,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其病
程迁延难愈.治愈率低,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
上多采用穴位针刺,按摩,口服中药,药物熏蒸贴敷,中频脉
冲电治疗,蜡疗,火罐,烤电一种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但均
受到给药途径,载药剂量,药物浓度低,药物利用率低,药物
渗透率低,患者接受程度等多种瓶颈的制约,疗效均不理想.
本院2009年至今采取中药科学提取技术,提纯药物有效成
分,结合经皮给药系统制剂方法,研制的龙马膏大大提高了
药物有效浓度,加强了药物的渗透力量,零距离给药,最大限
度地发挥药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龙马膏是一种以中医药
配伍辨证理论为体,西医提纯制剂方法为用的改良型膏药,
其具有体积小,载药量大,渗透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不污
染衣物,过敏率低.现将针灸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将结果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7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按《中医内科诊断标准》诊断
为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前已排除中枢性面瘫.按就诊先后
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7例,男
25例,女12例,年龄(55~7)岁,病位在左侧24例,病位在右
侧13例,病程3,120d.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20例,2个
疗程12例,3个疗程5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
年龄(53~7)岁,病位在左侧23例,病位在右侧7例,病程3,
120d.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15例,2个疗程10例,3个
疗程5例.两组资料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0.05).
l-2治疗方法
治疗组靳三针穴位贴敷,龙马膏为生马钱子,全蝎,蜈
蚣,川乌,细辛按1:1:1:l:1比例配制,经粉碎,醇渗漉法,减压
回流,浓缩得每克含生药3g的清膏,加适量防过敏药,加入
总膏量2%月桂氮酮(以下简称氮酮).按重量1:l加入压敏
胶,取5g药膏,覆以背衬,贴敷穴位.每剂贴敷12h,穴位选
择为靳三针穴位,地仓颊车,翳风,1次三穴,每日1次.7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火
罐疗法.选穴为患侧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
车,双侧合谷,多采用斜刺法,捻转得气后留针30rain,中间
捻转1次加强针感.每次取穴4,6穴,针刺后施以闪罐,7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标准
显效:面部表情肌恢复正常,丽侧额纹对称,闭目已实,
两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下垂,各项反应正常.有效:面部表
情肌恢复大部分正常,两侧额纹不易露,闭目欠实,两侧鼻唇
沟对称.口角下垂不明显,各项反应大部分正常.无效:各项
标准无明显变化.
2结果
两组治疗面瘫的疗效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
组(P<O.05),见表1.
3讨论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面瘫”,”口眼歪斜”,本病致病原
参);属血虚者加人当归,白芍,熟地等补血养血之品,可改善
局部和全身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
的吸收,起到扶正祛邪之效果网.本组88例患者中热毒下注
型24例,湿热瘀滞型27例,肝郁气滞型17例,气虚血瘀型
20例,笔者根据辨证结果对患者施以不同的方药治疗,同一
证型的不同患者的治疗中.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所处
阶段在主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实现了同病不同药的个体化
治疗原则,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病中的个体化原则,取得了
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l】王俊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m.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0,19(14):1757.
【2】董小萍.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叨.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
73-73.
【3】李克英,王坚,邓国平.慢性盆腔炎235例疗效观察叨.华南国防
医学
杂志,2001,19(1):38-39.
【4】王莉娜.慢性盆腔炎辨证分型规律的文献研究叨.浙江中医杂志,2006,4[
(6):362-363.
[5】潘爱珍,李建军,易伟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分
析[J】.中国实用临床医药,2009,3(7):57-58.
【6]于敦宋.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叨.湖北中医学院,二}010,12
(3):53-54.
(收稿日期:2010-08—24)
CHINAM0DERN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97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