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权威解读 |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思响哥
荐
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方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一起来看。
来源 | 人民论坛11月上·十九大特刊
作者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鄢一龙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来自人民论坛网 00:00 08:27
??点击收听音频??
社会主要矛盾随时代发展而转化
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从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看,先后经历了三次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
一是中国经济处于贫困和起步阶段,在极端贫困水平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包括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社会建设与城市建设等。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是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腾飞带来重大机遇。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新认识国情,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国经济开始起飞,GDP年均增速达到9.9%,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最高纪录。从基本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已从极贫困阶段跨越性地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转化。
三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快速富裕起来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从世界大国转向世界强国。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作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突破。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例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不仅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需求的质量显著增强;不仅对单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要求与日俱增。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已经由绝对落后水平转变为相对落后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公平需求。从经济方面看,首先是收入不平衡,包括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消费不充分,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仍然是世界大国中最低的国家之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从社会方面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在教育方面,从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就学机会看,农村还落后于城市,中西部还落后于东部;在医疗方面,从卫生健康投入、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及卫生健康水平看,城乡和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均不够充分,难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
四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逐渐从国土和军事安全转变为政治安全,再转变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使得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此外,民主、法治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新矛盾呼唤新理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全局性的变化,也是历史性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方略,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发展的主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个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包括推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不断优化;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减少要素市场扭曲,解决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体现了新时代经济思想的方法论,要统筹协调经济增速、经济质量和运行风险这三者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更是创新发展新时代。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要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解放和发展各种生产力。包括发展经济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经济需求;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的民生需求;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发展生态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编 |?杨鹏峰
范文二: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方法
1. 加快中西部地区体制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 , 制度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 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国家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进行 , 政府必须不断进行体 制创新 , 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 相对于东部而言 , 中西部地区当前最大 的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较低 , 这是制约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性 原因。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要改变目前的落后状态 , 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 制改革 , 突破束缚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 尽快形成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动力机制。 中西部尤其要努力学习东部在体制创新方面 的经验 , 消除阻滞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 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 牢 固树立法治观念、信用意识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 , 为促进中、西部经济 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2. 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 , 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 产业结构升 级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 ,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远远大于 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 是经济增 长的源泉 , 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仅 仅依靠劳动、自然资源、资金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 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实 现必须伴随着人力资本储存量的增加。 国家和中西部政府应在中西部加大人力资 本投入 , 尤其是教育的投入 , 加大对中西部的职业教育投入和增加对西部人员培 训资
本的投入。
3. 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
当前 , 技术落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 部地区经济大多属传统技术产业 , 产业结构升级受到落后技术的制约。技术创新 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因此 , 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产业技术 创新 , 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大量的传统产业 ,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 首先要加 速中西部地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促进产品创新和结构创新 ; 其次 , 与东部地 区联合 , 加快产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引进 ,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为产业结构升 级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 再次 , 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科技培训 , 培养更多的科技 人才 , 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4. 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要加 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 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 一是进行传统设施的建设 , 二是进 行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因此 , 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往西 部投入各种资金。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 , 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得到 较快发展 , 需要中央财力的支持 , 应该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 , 以及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水利、能源、交 通、 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 也是政府投资的重点。 同时 , 还要加快建立规范化 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 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这是各国中央政府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 , 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 政转移支付宜侧重于横向平衡 , 保证各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 , 以 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促进西部产业结构 升级 , 在今后的日子里国家应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 提高国家对中西部
转移支付补助的比重。不断改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状况 , 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和 产业结构升级。
范文三: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进行分析。那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
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
●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
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臵。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
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
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7年与重庆一道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开始了一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变革。3年来,成都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城乡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
蓉城大地的探索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连续7年下发"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 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拿出更多财力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因此,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饮水、公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2009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投入。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犹如"车之两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
协调推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 展活力;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后10年的目标任务和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不仅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新一轮发展,也将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0年前,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根据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又先后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
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面超过东部。2009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目前,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当然也应看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臵,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
区域发展格局。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让所有地区、全体人民都共同富裕起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
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
如果说,“雷声大雨点小”是对反腐败动真格产生质疑的话,那么,“腐败越反越多”的说法则是对反腐败前景表示悲观。腐败真的是越反越多吗?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观察,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在呈现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这一点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
从量化分析来看,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约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总的趋势是下降的。200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量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下降。
从民意调查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2003—2009年,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69.2%,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2.6%。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从国际社会评价来看,这几年不少国际人士对我国反腐败成效给予了积极评价。一位国际反腐专家曾说,中国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这些情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有目
共睹的成绩。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消极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社会领域扩散,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一些腐败分子集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案件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呈现隐蔽化、智能化的特点。但是,这绝不是所谓反腐败不力造成的结果,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是由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过程中。历史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是因为:
利益诱惑。转型过程中,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腐蚀干部。同时,社会和其他个人财富增长,对于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领导干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于是想用权捞钱。这种内外因素构成的利益诱惑,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
体制漏洞。转型过程中,旧体制已经打破,新体制尚未健全,留下许多漏洞,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很多空间。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双轨制并存的地方,腐败现象就相对严重。当前,因为争取投资、项目、资源、优惠政策等而发生的贿赂,正是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监督不力。转型过程中,权力监控制约机制旧的可能失效了,但新的还未及时建立健全起来。权力监控的缺位和弱化,为权力的滥用、腐败的滋生留下空隙。
道德因素。转型过程中,在窗户打开、新鲜空气进来的
同时,苍蝇蚊子也一并进来,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主义的家长制、裙带风、帮派风,或乘虚而入,或死灰复燃。一些干部不顾廉耻,不讲人格,随心所欲,从而跌入腐败的深渊。
因而,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现状,要坚持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分析,既要看到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又要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
观点声音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也是国家的大敌。 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只有从制度上构建遏制腐败蔓延的堤防,才能有效防治腐败。
腐败是祸事前因,幸福是勤廉后果。
阳光下的权力,是腐败的克星;暗箱中的权力,是犯罪的温床。
●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中国有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喻作恶的人最终逃脱不了国法的惩治。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反腐败“天网”,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腐败行为难逃惩罚。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一度来势很猛的腐败现象,我们党出重拳出快拳,严厉打击腐败分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如果只抓惩治腐败,可能是一时见效,但往往查不胜查,纠而复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勾画了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天网”的蓝图及阶段性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体系是一张宽广的“天网”,它既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又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这个体系是一张严密的“天网”,它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 使“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局面。当前,加强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完善教育制度。要把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
完善预防制度。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
完善惩治制度。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分析案件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缺陷,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加强反腐败立法,修订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健全查处案件协调机制,完善案
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中央很多部门相继在各自网站公布了今年部门预算。中央部门“晒”预算之举,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能否有效预防腐败,关键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般认为,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以权谋私”。因而,有人把腐败形容为权力的“影子”,认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的可能性。政治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和有效遏制腐败。而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前提是公开透明。要确保权力的合理运行,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就要让权力“晒”在阳光之下。正如人们常说的“腐败是腐蚀剂,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网友提问
网友:有人说西方多党制是解决腐败的“灵丹妙药”,对此应怎么看?
答:其实,回顾西方政治发展,多党制自建立起就有腐败相伴而行。20世纪以来,虽然在制度、道德等层面作了规定,但并没有杜绝政党与当政者以权谋私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多数国家主流政党都曾陷入腐败丑闻。如
1992年意大利“米兰贿赂丑闻”涉及2000多名政要,2006年美国“游说门事件”牵扯国会议员达296名。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多党制后,腐败现象不仅没有得到解决,有的甚至更为严重。在有关国际组织提出的2008年世界上最腐败的10个国家与地区中,9个实行多党制。事实表明,西方多党制本身并没有,也难以解决腐败问题,不是也不可能是防治和有效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 当前,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权力配臵科学、界限明确、行使依法、运行公开,把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逐步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核心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对于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和限制,为权力运行设臵“边界”,确保权力既高效运转又正确行使。按照“公开是制度,保密是例外”的要求,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
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领导干部手中权力大、遇到的诱惑多,如果腐败,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应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和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过
程监督。认真落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如实报告住房、投资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考察、决定等环节的监督。
关键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反腐倡廉的主要依靠力量。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案件中,70%来自群众举报,许多大案要案的侦破也离不开群众参与。应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水平,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得到行使。继续拓展群众监督的渠道,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提高举报网站受理案件的办理质量。
●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中国有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喻作恶的人最终逃脱不了国法的惩治。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反腐败“天网”,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腐败行为难逃惩罚。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一度来势很猛的腐败现象,我们党出重拳出快拳,严厉打击腐败分子。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如果只抓惩治腐败,可能是一时见效,但往往查不胜查,纠而复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
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勾画了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天网”的蓝图及阶段性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体系是一张宽广的“天网”,它既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又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这个体系是一张严密的“天网”,它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 使“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局面。当前,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完善教育制度。要把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
完善预防制度。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
完善惩治制度。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分析案件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缺陷,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加强反腐败立法,修订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健全查处案件协调机制,完善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范文四: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人们的担忧。
城乡发展差距较大。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2009年达到12022元。
区域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看,最高的上海市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荒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国家经济重心不断变迁。中原地区长期是全国经济中心,唐代特别是北宋以后,逐步南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
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政策倾斜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也在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增多,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
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不利于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
从社会层面看,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不好,还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1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加快推进饮水、公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2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3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为战略着眼点。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4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挖掘农业自身潜力。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让所有地区、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
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人民的不懈努力,一个协调
发展、和谐发展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范文五: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27卷第4期2008年8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Vol.27No.42008.8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对策
李晓燕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现状,探析了我国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750(2008)04-0200-03
部为23195人,占14.7%,东部与中西部尤其是西
部的差距巨大。从东中西部人才的学历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也有很大的差异,西部地区高学历人才的,而中等以下学历。再从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6%;中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为13496729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24.6%,是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的45.9%;而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为11945330元,只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21.8%,是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的40.7%。因此,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相差较大,与人力资本投入有密切的关系。
3.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看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根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有显著的区别。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R&D经费支出方面看,2003年,东部地区R&D投入是1094.7亿元,是西部地区223亿元的7倍还多,是中部地区244.8亿元的近7倍。从2003年各地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情况来看,全国专利申请量为231292项,其中东部地区为171874项,占74.3%;中部地区为34042项,占14.7%;西部地区25376项,占11.0%。由此可见,2003年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在东部地区,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来看,2003年底,
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原因和国家在东、中、西部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造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具体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教育水平和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1.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统,国GDP达到1.41美元。不过,,2.37万元,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高124%、155%和49%。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为上海,达到了51429元人民币(约6600美元),已达到中上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5340美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206元人民币(约670美元),仍处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水平(人均GDP450美元),还不到中下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约1480美元)的一半。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近10倍。从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2.从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看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素质产生巨大差距。特别是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整体上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从2003年的统计情况来看,我国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为114500人,其中东部为41490人,占36.2%,中部地区为31135人,占27.2%,西部地区为41876人,占36.6%。而大专以上的人口中,东部地区为72999人,占46.2%,中部地区为61796人,占39.1%,西
收稿日期:2008-06-27
作者简介:李晓燕,女,河南商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学。
?200?
李晓燕: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993619人,其中东部有7667168人,占40.4%,中部有6164362人,占32.5%,西部5162089人,占27.1%。无论是从相对人员数量上还是绝对人员数量上来说,中西部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低于东部地区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数。
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源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业的战略,产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加工工业为
指向。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在中西部建设了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但大多数属增值程度差的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深度和加工层次都很低,产品扩散能力较弱。与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差悬殊,不利于对农村乡镇企业形成可靠的发展依托,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相反,市场化区域梯度推进战略使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使该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东部地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束缚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4.“溢出效益”没有得到公平补偿,收益最大的地方不是投资所在地,。、能源、“我国经济发展(包括初加工产品),这种区域分工带来的不公平实际上是在透支子孙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牺牲代际公平,会使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畸形,影响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资源价格的“溢出效益”。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西部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设上往往需要做出奉献或牺牲。在西部创造的一系列“溢出效益”里,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这些非公平因素加重了非均衡发展的程度。
三、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对策
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确立的区域发展目标,但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近年来却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中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凹地”困境,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因此,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快中西部地区体制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制度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国家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进行,政府必须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当前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这是制约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性原因。中西部地区尤其是
?201?
东部地区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存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西部地区开发历史较晚,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说,复杂,,环境极为恶劣,,也不利于农业生产,。
2.国家政策制度上的倾向
首先,国家在制度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倾向。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是以点带面,制度创新的试点都安排在东部。中央设置经济特区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具体国情考虑的。我国重大的经济制度变革,是中央在东部先设置经济特区,授予这些特区制度创新的试点权,然后再向全国推广完成。借助制度创新,东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经济腾飞。其次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的倾向。1980年到1984年,国家批准广东、厦门经济特区及14个东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和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了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已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我国对东部沿海地区在财政、资金、投资等方面实行倾斜性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3.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间梯度推进策略,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
第4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
西部地区要改变目前的落后状态,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突破束缚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尽快形成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动力机制。中西部尤其要努力学习东部在体制创新方面的经验,消除阻滞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信用意识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为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2.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仅仅依靠劳动、自然资源、资金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资本储存量的增加,,本的投入。
3.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
当前,技术落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多属传统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受到落后技术的制约。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大量的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首先要加速中西部地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品创新和结构创新;其次,与东部地区联合,加快产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引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再次,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科技培训,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4.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前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传统设施的建设,二是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
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往西部投入各种资金。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得到较快发展,需要中央财力的支持,应该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同时,还要加快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各国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宜侧重于横向平衡,保证各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以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在今后的日子里国家应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不断改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状况。
[].浅谈经济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金融
观察,2006,(9):8-9.
[2]李万茂.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及其比较[J].调
研世界,1997,(5):15-1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5.
[4]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
济管理出版社,2001.
[5]郭 蕾.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岭南
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5):36-15.
[6]刘从政,林从西.成都对外开放二十年[M].成都:巴蜀
书社,2001.
[7]汪荣有.论共享[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0):110
-117.
[8]陈 臣.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对策[J].科学决策,2004,
(3):38-41.
[9]李会宁,叶民强.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
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2):4-11.
[10]叶娌燕,张少宁.**的区域经济公正观[J].哈尔
滨学院学报,2004,(8):7-10.
[11]汪爱娥,蔡根女,王德海.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的成因与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40-41.
责任编辑:陈 强
?20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权威解读|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