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重山》吴淑姬诗歌鉴赏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鉴赏: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从本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 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 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
的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
我们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 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
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范文二:心儿小 难着许多愁----吴淑姬《小重山·谢了茶蘼春事休》赏析
心儿小 难着许多愁
----吴淑姬《小重山·谢了茶蘼春事休》赏析
小重山
谢了茶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吴淑姬,生平不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其词三首。这一首《小重山》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诗词,历代曾有多少词人墨客创作过,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例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两首词,题材完全相同。然有温庭筠这样的妙语在前,后人再想起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翻新花样,谋篇构思,绝无雷同。这两首词的区别主要两点。其一温词着重写此女子倚楼所见,立足点在楼上;吴词却从庭院写起,再登楼远望,立足点是移动的。其二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
从本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神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我们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是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
《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范文三:岳飞《小重山》赏析
岳飞《小重山》赏析
岳飞《小重山》赏析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川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年,以敢战士应募入伍,任秉义郎。建炎中,为东京留守宗泽部下统制。泽死,从杜元南下。建炎四年(1130),率军收复建康,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间,与伪齐、金兵战,屡立战功。以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得高余所奖“精忠岳飞”的锦旗。四年(1134),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节度使。七年,拜太尉,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九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十年,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挥师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取得郾城大捷,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命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被罢兵权,寻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年仅三十九。淳熙五年(1179),追谥武穆。宁宗朝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有词二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词作鉴赏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近来,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我认为,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
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 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我所撰《灵谿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范文四:小重山诗歌赏析
篇一:《小重山》吴淑姬诗歌鉴赏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鉴赏: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从本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 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 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
我们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 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
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篇二:古典诗词鉴赏:元代词人舒頔《小重山·端午》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元代词人舒頔《小重山·端午》赏析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碧艾:绿色的艾草。香蒲(p):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枕头心;叶片可编织席子、蒲包、扇子。花粉称蒲黄,用为止血药。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龙舟飞竞。” 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礼节》:“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儿节,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阳节,十三日龙节。”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吊:凭吊,悼念。沅(yu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沅水发源于贵州,湘水发源于广西,都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为屈原自沉之处。《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这里指代屈原。
往事: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此指屈原投江自尽之事。论量(ling):评论,计较。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忠义:忠贞义烈。《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即位,三公奏典前与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贞义气。 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这句是说屈原的忠义气节永不泯灭,就像太阳和星星的光辉一样。
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此诗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解:懂得,明白。无人解:此句写出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宋苏舜钦《寄题赵叔平嘉树亭》诗:“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
舒頔(d)(一三〇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小重山·端午》是元曲作家、诗人、词人舒頔的作品,作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舒頔生平处于元明之际,《新元史》称他“遭逢乱世”,“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指朱元璋等起义军),贼感而释之”。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 赏析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缠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
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篇三:古代诗歌阅读:小重山(含答案)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范文五:岳飞《小重山》赏析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 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 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 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 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 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 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之首。
岳飞简史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 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 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 斗争的最前线,为朝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 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 (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 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 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 收复失地。
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 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 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 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 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 所军中。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 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 统制。
绍兴九年(1139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 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 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 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 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后高宗对 他好言相劝,岳飞方受。此后岳飞上表,“期收地于两河, 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高宗没有采纳。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撕毁和议,兀术等分四 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 随后高宗命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 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 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 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 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 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 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 水。 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 郑州、河南府、汝州等十余座州郡(中原之地基本被岳 家军所收复。),并且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 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 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 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 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 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 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 班师。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 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 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 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 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 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 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 退矣。”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又 占领了中原地区。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 罗网。绍兴十一年(1141年),他遭诬告“谋反”, 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 御史万俟?(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 据说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 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 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 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 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 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莫须有”。韩世忠 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 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 斩于市门。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 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 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 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 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 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 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 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 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其一生 中有“还我河山”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一直激励着后人。
岳飞墓位于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方的岳湖畔。 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为纪念抗金英雄 岳飞而建,创建到现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岳王庙坐北朝南,庙内建筑分东西两部,东 部为门楼和纪念岳飞的忠烈庙;西部:南为岳 飞墓,中为正气轩、南枝巢,北为纪念岳母的 启忠祠(现为岳飞纪念室)。 岳王庙门楼为重檐歇山顶,正中悬挂“岳王 庙”三字竖匾,入门经过庭院到达忠烈庙大殿, 大殿重檐间悬有叶剑?樾吹摹靶恼烟烊铡焙?匾。殿内是身披戎装的高4.5米的岳飞像,上挂 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匾额。大殿两壁有“精 忠报国”四
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呙 一是主谋杀害岳飞的卖国贼秦桧。 二是杀害岳飞的万俟卣侩子手 秦桧命与岳飞有隙的谏议大夫万俟卣,审判岳飞严加拷问,将岳飞拷问得死去活 来,只是无供,万俟卣又用笔砚逼他书供,岳飞只写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八个字,再也不肯写了。万俟卣无法,就伪造口供给秦桧杀岳飞。 三参与谋害岳飞的将领张俊 张俊早与秦桧勾结害岳飞,秦桧指使张俊,诬告岳 飞的爱将张宪叛变,张宪被押到大理寺严刑逼供,张宪宁死不屈。张俊伪告口供, 诬陷张宪与岳飞谋反,处死岳飞,岳云,张宪。 四参与杀害岳飞秦桧的老婆王氏 秦桧正与老婆王氏,东窗下,围着火炉饮酒, 忽然门上传进一书,秦桧看时,这是万俟卣投来的。书中说是建州布衣刘允升, 招集士民,为岳飞讼冤,恐久悬不决,或有他变,故特请示办法。秦桧阅书,很 觉为难,。王氏便伸手过来,取书看了,笑道:“这有何难,除灭了他,免得他 人再来多言就是了。”秦桧尚踌躇不决。王氏又道“从来说的,缚虎容易,纵虎 难,相公岂不知么,”秦桧听了,其意乃决。遂取纸写了数语,令人送于狱史。 这一日夜间,便报岳飞死于狱中,年三十九岁,岳云,张宪也同时死了。
白 铁 无 辜 铸 佞 臣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背景解说 ? 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北上, 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 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 黄龙府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 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 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 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 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诗词赏析 怒发冲冠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爆发。词人独 自登楼凭栏眺望,
想到中原,山河破碎,二 帝被掳,生灵涂炭。于是按不住心头之恨而 怒发冲冠。
一句“仰天长啸”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小重山》吴淑姬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