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雨霖铃
《雨霖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柳永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 体味意境以及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 把握作者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
词中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感知婉约词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启发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宋词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那么大家知道宋词主要分为哪几个派别吗?宋词主要有豪 放派、 婉约派和花间派三个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等,花间派代表人物温 庭筠,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李清照、李煜、周邦彦等等。
这里有个小故事: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 (柳永 ) ?”这个人回 答:“柳郎中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 执红牙板, 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 ”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品 读欣赏柳永的代表作之一《雨霖铃》 。
(二) 作者简介
1. 提及柳永,大家或许不像对李清照那样熟悉,但他的两句名句早已广为传诵。 (提问、启 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 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 艰苦探索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 永:《凤栖梧》 执着追 求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 许多歌妓, 并替她们填词作曲, 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 了四个字说 :“且去填词” 。柳永受此打击,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一生仕途很不 得意,屡试不第,生活穷愁潦倒。晚年死于润州 (江苏镇江县 ) ,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 之于南门。
3. 柳永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这首词调名《雨霖铃》 ,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 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 “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所以这支曲本 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 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惜别之作。
(三)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己朗诵
2. 提问:(1)请大家找出这首词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凄凉、哀婉
(3)请同学再次朗读全词,同时给全词划分层次
明确:离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发
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 大家已经对全词的内容有了基本的把握,下面请观看一段视频朗诵(看与听的同时注意 朗诵的语气变化以及画面的转变)
4. 疏通词句:
离别前:“ 寒蝉 凄切,对 长亭 晚, 骤雨 初歇。 ” (写景) “都门帐饮 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 发。 ” (写人)
明确: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似蝉而小,入秋始鸣,深冬方歇。蝉,春生夏死,夏生 秋死,秋生冬死。
都门帐饮,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行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京 城门外, 临时搭起帐篷, 设宴饯行, 然而离人心情不好, 食之无味。 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 船公却催促登船。 (学生先解释大意)
提问:在离别前的句子中,哪些地方能够
寒蝉悲鸣、长亭送别、暴雨刚停时的凉意,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 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 “呆” 对着长亭。 所以,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凉” 。 “留恋处”与“兰舟催发”之间的转折与矛盾更体现离人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 。 ”
明确:凝噎,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
用白描手法, 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 刻画出 “别亦难” 时的悲痛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 同工之妙
离别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明确: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下阙:
明确:点题。用 “伤别离”点题(板书) ,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 更重。
明确:作者想象
明确: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 ,谁与共欢?纵有 “千种风情” ,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 感! 多么苦涩 (经年, 一年又一年, 指离别时间之长。 风情, 指美好的情意, 也指风流韵意。 ) (四) 感意境
1.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雨霖铃》中离别的过程也是如
此动人,大家的头脑中能够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同学将画面描述出来)
别前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一男一女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
别时 :岸边,一男一女拉手,依依不舍,总不肯放开,而一边船上的船夫不停地催促,说要 出发了,要出发了。但两人还是不肯松手,泪眼相看,无语凝噎。
别后 :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 词人在小舟中酒醉醒来, 只看到天边一轮残月照着江面,岸 边的杨柳在凌晨的秋风中瑟瑟摇颤, 想到此后一年又一年,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 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词人悲从心来。
(五) 品读
我们能够想象到到作者在离别的前后的画面, 如此悲伤, 不舍和凄凉。 下面我们在赏析名句 的同时,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被称为 “ 古今俊语 ” 。大 家觉得它好在哪里?
明确:意象:杨柳:折柳相赠,暗“留”之意,杨“柳”—“留”的谐音,见柳思人,离愁 又生
晓风:秋日早晨之风, “凉” (特点) ,衬别后心情之凄凉
残月:“残”意味着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句景语,将词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 真切
2. 柳永的词善用“点染”得手法。所谓“点” ,指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 ,指用景物 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那么这首 《雨霖铃》 中, 作者有哪些句子采用点染的手法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六) 探究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全词作者采用虚实相济,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来抒发自己的 情感那么我现在请大家对 《雨霖铃》 的艺术特色进行鉴赏, 大家会怎么组织语言呢?请大家 写下来(请几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答案)
明确:
范文二:雨霖铃
《雨霖铃》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 《雨霖铃》 , 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 诵读、赏析的同时,把握诗作的景与情,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并体会婉约的风 格特色。
课前准备
一、每课一诗(词)——《蝶恋花》 (宋?晏殊) ;
二、焦点访谈点评——“心比花红” ;
三、使用 PowerPoint 制作幻灯片若干,用于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
一、每课一诗,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 。教师稍加点拨,要求 同学们熟读成诵。 (略)
二、焦点访谈点评,由倪舒含同学点评前一天的节目“心比花红” 。教师稍加总结,同时 提出自己对此节目的一些想法。 (略)
三、 《雨霖铃》教学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 下面, 就请这篇课文的主持人李佳梁同学开始主持。 主: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接下 来的这篇课文。刚才,徐晓燕同学给大家介绍了宋代词人晏殊脍炙人口的名作《蝶恋花》 , 下面我们要学的同样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好词。 说到词, 它究竟是怎样一种诗体呢?请大家看 投影幕。
〔显示〕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 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 ,形成于唐代,盛行 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馀) 、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 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 离绪为 主, 代表作家有柳永、 李清照等;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 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 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主:我们知道,宋词与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后人习惯上把宋词分为 婉约和豪放这风格迥异的两派,前者往往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而后者则以清丽柔婉见长。 值得指出的是, 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 并不绝对。 历史上的许多 词人就即有豪放的词作, 亦不乏婉约的作品。 比如苏轼, 我们对他的 “大江东去” 相当熟悉, 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句。这是我们要在鉴赏过程中 注意的一点。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
〔显示〕柳永(约 987—约 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 不羁, 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 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 《雨霖铃》 、 《八声甘州》 、 《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 仅存数首, 《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 。
主: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 七” 。后来他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也被称作“柳屯田” 。柳永年轻时到卞京应试,常常和歌妓 们一起生活,为人狂放不羁。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听到柳永这个人之后,说:“此人任从风前 月下浅斟低唱, 岂可令士宦! ” 所以柳永落地了。到了景佑元年,也就是柳永在 47岁左右的 时候,他才进士及第。柳永终生潦倒,据说在他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来安葬他,只能由
几个歌妓一起出钱葬在了南门外。 柳永的词作音律谐婉, 词意妥帖;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 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中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在当时流传很 广, 对宋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后人对柳词的评价也较高。 宋翔凤在 《乐府余论》 提到:“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入竹 垞所录, 皆精金粹玉, 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 不似东坡辈以余力为之也。 ” 又如刘熙载的 《艺 概》中说道:“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惟绮罗香泽之态, 所在多有,故觉风期未上耳。 ”但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这是我们 应当剔除的。
〔显示〕雨霖铃 宋?柳永
主:下面要学习的《雨霖铃》这首词,可以说是柳永婉约风格的集中体现。 《雨霖铃》这 一词调,本来是唐代教坊大曲,一作“雨淋铃” 。相传唐玄宗入蜀,到了斜口的时候,霖雨 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 凄楚欲绝的情味。 而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 心情十分 压抑, 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 失去爱的慰藉, 更是觉得痛苦万状。 这首词就反映了柳永当时的这种复杂心情。 下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朗 读。
〔播放课文录音并显示〕 《雨霖铃》全文
主:从刚才的录音朗读中,不难发现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运用了“切” 、 “歇” 、 “噎” 、 “阔” 、 “别” 、 “月” 、 “设” 、 “说”等十个入声韵,不押韵的地方也多以仄声来收句, 如“绪” 、 “处” 。大家都能感觉到,入声字短促急迫,容易传达悲切痛楚的情绪,加上又用 了双声的齿音,如“凄切” ,令人想象那种抽泣哽咽之声。由于充分发挥了词的音乐性能作 用,作品形象的凄美和声音凄凉相统一, 增强了艺术效果。此外,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还应注 意保持乐句的完整性。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朗读《雨霖铃》 。
主持人领读时不看书。
主:好的诗词,要多读多背。在诵读的过程中,推敲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在作 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句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 讲得很有道理。 所以,下面我给大家 4分钟时间,熟读这首词,并在此基础上,争取把它背出来。 4分钟以 后,我要以小组为单位, 检验大家背诵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比较一下, 那个小组中的成员强 记的本领最强。大家现在可以开始背诵了。
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边读边背。
主:好,时间到。让我们先从第一小组开始,前一位同学在背诵时发生“卡壳”或错背, 就请坐下,由下一位同学接着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一组用最少的同学解决《雨霖铃》 的背诵。
隐去投影幕上的全文显示,四个小组顺次背诵。
主:从刚才各小组的背诵情况来看,大家都用心去读了、背了这首词。 《雨霖铃》的字面 意思并不复杂, 课文的注解也比较详细, 应该说大家在字面上的理解不会又太大的问题。 接 下来的几分钟时间, 留给大家提问, 不管是字面上的,还是诗作理解上的疑惑,都可以举手 发问,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
〔显示〕词作全文。
生一:主持人刚才说, 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多曲折委婉。 《雨霖 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我觉得此句应当出现在豪放派的词 作当中,而现在出现在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之中,是否有些矛盾呢?
主:我认为这句话在整首词中并不矛盾。 它表现了作者在离开京城、 离开心爱的人之前, 对今后的前途感到茫然, 楚天辽阔却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感受, 抒发了一种凄婉哀怨的情感
——这是理由之一。 第二,在介绍宋词时,我提到过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划分是不绝对的,同 一个词人既可以有婉约的作品,也可以有豪放的作品,所以即使这句话被视为“豪放” ,也 并没有产生矛盾。
师:我再补充一下:我们现在所说的“豪放”也好, “婉约”也罢,都是后人评论的—— 是后人加上去的。 这些词人自己可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属于哪一派的, 更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 被归作某一个派系, 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的。 所以我们在鉴赏宋词时, 需要 体会和比较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却没有必要拘泥于风格的划分,作一个非此及彼的判断。 生二:“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句话什么意思?作者写这句话, 有什么用意? 主:“都门帐饮”意思是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 “无绪”指心情不好, “兰舟”就是木兰木 造的船。 整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诗人和他的爱人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 彼此的心里都不好受, 就在两人依依不舍, 相互留恋的时候, 船夫却不停催促诗人可以出发。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 样的情景:好友在机场送别你,两人“执手相看泪眼” 、相视无语、难舍难分的时候,机场 的广播里滚动传出你乘坐的那次航班马上就要起飞的信息, 此时你也许会希望时间就在这一 瞬间停下脚步,作者当时的体会与你的这种感受应当是相同。
生三:这首词的开头有“对长亭晚”一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在晚间乘船离开京 城的。 但据我所知, 限于古代航行技术的落后,晚上一般不会开船。作者在这里是不是故意 说成“晚”呢?
主:在古代晚间不能开船吗?这我没有听说过。你认为这里作者有意把离别的时间定在 晚上,这倒不见得。就我看来,两人相对而坐,畅饮饯行,一直到日落西山,只好在夜间出 发,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嘛。
生四:我记得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可见在晚上开船并 不足为奇。
师:能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和知识,并灵活的加以运用,这很好。
主:读完全词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感受良多。词中也一定有一两句你觉得相当精彩的句 子, 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面就请大家说说自己觉得写的最美的句子, 并且一起来讨论 为什么这句话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生五: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千里烟波”让人联 想到烟波缥缈的江面,想到江面上的一叶孤舟;黄昏已过,暮色沉沉, 诗人正像在黑暗中前 行, 前途不定; 空有望不到边际的辽阔楚天, 却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诗人的这种忧伤、 无望、彷徨的复杂心情,跃然纸上。
生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首先,我认为这句话生动地刻 画了离别时两人恋恋不舍的情态,很是传神。另外,作者在这里“无语凝噎”的描写极能打 动人。试想,在这样一个离别的时刻, “无语”明显要比互道珍重的效果好得多。白居易有 “此时无声胜有声” ,苏轼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和这一句堪称异曲同工之妙。 生七:我觉得全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很有味道。一个“寒” 字点出了送别的季节,凄切的蝉鸣使人想到离人的哽咽;长亭长久以来被视作离别的象征, 作者一开篇就勾起了读者阵阵离愁; 骤雨初歇交待了送别时的天气, 烘托出深秋的寒意, 也 为后一句的“兰舟催发”作铺垫。全句之中, “凄切”一词是关键,也是整首词的重点所在, 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主:前面几位同学提到的,我都颇有同感。 我个人以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这句十分精彩。我们知道,举杯的目的在于浇愁,而结果往往却只能是使愁更愁。无论 今宵酒醒何处,离愁总是有的。如果挣开眼睛,只是佳人不再身旁,倒也罢了。但诗人睁开 眼, 却偏偏目睹勾人离愁之物——深秋的晨风寒气逼人, 给人透骨的寒意, 使得整个环境更 显凄楚; 而这晓风中飘动的柳枝, 让人想起朋友间相互赠别时的折柳相送; 空中的一轮残月,
更是叫人想到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陷入一种人世聚散离合的深深感叹之中。 此刻, 诗人的离愁之感可谓是达到了顶点。 两情恩 爱的凄凉回味, 创造出 《雨霖铃》 这首词 “凄美清丽” 的境界和美感。 一叶孤舟, 夹岸杨柳, 天边残月, 这样的一幅画面,布置萧疏错落, 显现出烟水凄迷的阴柔之美, 淋漓尽致的体现 出作者柳永婉约的风格特色。清初的著名诗人王士祯有诗云:“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 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由于柳永的墓地在真州城西的仙人掌, 所以 诗中有“仙掌路”三字;而“残月晓风”则说明《雨霖铃》 、 “杨柳岸晓分残月”和词人的名 字,这三者已经难以分拆了。下面让我们站在鉴赏的角度,在讲《雨霖铃》齐读一遍,注意 要把作者的感情融入其中。
大家朗读课文。
主:通过刚才的再次朗读,相信大家对《雨霖铃》这首词更多了一份体会。词,无论是 虚写、实写,总离不开写景、写情。景是“清秋节” ,情是“伤离别” ,以清秋之萧飒,写离 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于景,臻于情景交融的化境。这首《雨霖铃》 ,乃是写、抒情语 叙事的统一,并寓含着说理成分。词人于离别的场面、进程的展示中进行写景、抒情,笔下 自是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作者别开生面的写景、写情,是柳 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杰出创造。正如清代词人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所说:“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傲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 北宋巨手。 ” 《雨霖铃》这首词的题材不很新颖,但在爱情描写上,不仅深挚而且直率大胆, 有市民文学的情味, 所以能受到普通市民的欢迎。 另一方面, 又与某些过于浅露、 俚俗语较 多的柳词有所区别, 因而也能为上层文士所接受。 柳永继承前人善写悲秋和伤别之情的语言 艺术,没有因袭宋玉《九辩》和江淹《别赋》中的词句,却讲“悲哉秋之为气也” 、 “黯然消 魂者,唯别而已矣”的精神融进词内,所以此词又有文人辞赋的某些特色。全词语言清新, 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 很适合于歌唱。 在句法上, 词人也有创造。 在柳永之前的词人作品中, 沿用近体诗常见句式者甚多, 这首词上一下三、 上一下四的地方读起来与近体式有全然不同 的感受,如“留恋处” 、 “竟无语凝噎” 。词的味道很浓,凄断之音很重。由于时间关系,我 对《雨霖铃》的介绍,大致就到此为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课后一起讨论。
师:感谢李佳梁同学的主持,请大家课后完成《雨霖铃》的背诵。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本 篇 文 章 来 源 于 布 衣 教 师 (http://uuun.5d6d.com) 原 文 出 处 :雨霖铃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 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鉴赏意象,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在闲暇的时候, 我喜欢上网上的对联雅间看看。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对对子的时候, 他给 我出了一个上联:狂风大作雨淋淋, 初看此联很简单,仔细琢磨以后发现里面有个 “机关” , 我认真的死来之后对了一个下联:乌云漫卷天尽沙,细心的同学猛你们发现其中的“机关” 了吗?
生:词牌——天净沙、雨霖铃(提问词牌知识)
二、新课
师:我曾说过要更好的鉴赏一首诗词,对于作者及创作背景了解很有必要。简要了解柳永:柳永是一个多情又有才华的文人,但他屡试不第, 仕途坎坷, 他不得不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女填词写曲, 在哪里他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 也找到了感情的寄托之所。 柳永的许多传 世之作就是续写他和他的这些红粉知己们的悲欢离合之情。
背景:此词是作者离开汴京是写的。
师:请同学们出生诵读诗歌,品味词中情感
生:悲伤、忧愁??
师:听泛读录音, 体会情感同时, 思考:为什么悲伤?同时要注意语速、 语调、 断句、 字音。 生:因离别而悲伤
(板书:离别)
师:齐读感受这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对这首词进行进行具体是赏析,鉴赏之前回顾一下鉴赏诗词的步骤:
师生一起:1、弄懂诗词大意。 2、抓意象(含有作者情感的景物) 3、感悟意境 4、体会情 感 5、分析手法
师:分小组讨论,按步骤鉴赏这首词,讨论中做相应的记录
师:上片中景物描写有哪些?
生:寒蝉、长亭、暮霭、楚天(师补充意象拓展讲析)
师:发挥想象力,描绘上片离别的场景(提示:季节、地点、人物、动作、心里活动、语言、 景物)
生读所写场景,师生点评。
师用幻灯片出示感受的景象(补充说明:没有学生写的好,但是写了就展示一下)
师:下片景物描写有哪些?
生:杨柳、晓风、残月
师:这几个意象都出现在一句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成为武侠小说中钟爱的语句, 赏析这个 名句。
师:生动笔描绘下片的场面
生读所写场景,师生点评。
师用幻灯片出示感受到的画面。
师:词人短短几句词中写了寒蝉、 长亭等许多的景物, 这些景物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如果以离别为分界点的话本词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离别前、 时、 后。 离别前、 时都是实景, 而后则是虚景。
生:上片实写,下片虚写是想象之景。 (板书)
师:柳永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
师生:写景是为了抒情, 情通过景来显现。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永用了白描的手法, 寥寥几笔勾画出画一般的景象, 又用了虚实相济的手法, 达到了景中见情, 情中见景, 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
师:这首词除了运用白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外,还运用了其他的手法了吗? 生:直接抒情 细节描写 环境渲染
三、小结全词: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中国古代诗歌,离别诗歌数量也是最多的,而柳永这首《雨霖 铃》可谓是离别之愁中最愁者,他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哀伤迷离的场景,分手时的依恋,别
后的怀想, 可谓是伤心到家,惆怅之极。 品味完以后,我们发现原来离别之痛也可以是这样 美。这就是优美的诗词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雨霖铃》
本 篇 文 章 来 源 于 布 衣 教 师 (http://uuun.5d6d.com) 原 文 出 处 :
:下面我们来学习, 重点学习离别时的场景, 体悟诗人含蓄的情感时怎样通过人悟的动作神 情来表达的。
(教师布置学生诵读词的上阙)
师:全词用了两个时段来描摹抒情,请问按词的结构顺序来看应是哪两个时段?
生 4:应是离别前和离别后两个时段。
师:他回答得对吗?
生 5:“离别前”应为“离别时” 。
师:为什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 6:因为词的上阙的几个场面描写,虽然写了两个时空,有时空的转换,但这两个时空一 个是实写, 另一个是虚写。 实写的那个时空是分别的场面, 虚写的那个时空是词作者在分别 时对茫茫前途的虚幻想像;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他们分别时的 场景的描写,是用来烘托分别时的“凄切”的氛围的。因此, “离别前”应改为“离别时”
师:很好!这位同学分析的方法很好,能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进行分析。他已经在悟词了。
师:分别时是一幅恋人“别离图” ,如果要是将“别离图”按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你们看 可以画成几幅图?
(专家点评:场景喻图,旨在激趣。 )
(学生前后自由讨论)
师:谁来回答?(一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好,请你回答。
生 7:可以画成三幅图。我的依据是柳永在写恋人分别时写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就是三 幅图。
师:好, 这位同学已经回答了可以画成三幅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想象讨论一下,
这三幅场景图应该是怎样的?然后, 根据讨论的情况, 用词中的一句话作标题, 看看谁的想 象最丰富,最正确。
(专家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去品、去悟。 )
(学生讨论,进入场景,气氛热烈,教师巡回,约 4分钟,有学生示意完成)
师:请那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专家评注:让学生展示,激励其树立成功意识。 )
(一女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画的场景草图,标题为“都门帐饮” )
师:大家评价一下她画的图有没有正确地传递词意。
生 8:没有。因为“都门帐饮”只是一种行为,这句诗主要表现“无绪”的心理活动。 “无 绪”就是没心思。一对恋人(学生笑)要分别了,面对佳肴肯定没有心思――套用词中的话 说就是“无绪――吃的,画面不应该表现他们喝酒的情景。
师:那么你说,如果让你来画这个场面,你该怎么画呢?
生 9:我还没想好。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有几位学生举手。教师请其中一位说。 )
生 10:“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应画出面对佳肴不动筷子,而是相互对看的具有复杂心 理的场景。
生 11:不一定要对看,但一定要画出“难舍”与“伤心”的情感。比如像女的低着头用手 绢轻擦眼泪,男的则看着女的无所适从就比较符合词意了。
师:很好! “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是应该画出相互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
(专家点评:讨论与评价, 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 亦为悟。 ) (学生接下去分别展示了其他两幅画,教师引导学生作简略的评价修改。 )
师:你们怎么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的?
(学生作短暂的思考后举手)
生 12:就是手拉手,相互对看,有话要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意思。
生 13:说明他们的感情是很悲伤的。
生 14:说“感情悲伤”不符合语法要求,应该说“心中很悲伤” 。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语法错误都指出来了,很好。对这句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 15:表明了他们难舍难分。
师:能不能再深一层地去悟下去?
生 16:我认为这句诗写出了两人分别时的感情高潮点。两人虽然泪眼相对,语噎无声,但 实际上两人的内心是很复杂的, 满腹衷情尽在这不言中了, 因此这句诗字面看似简单, 但它 的内涵是很深的,表达的情感是十分强烈的。
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这样说的理由吗?
生 17:(继续) “无语凝噎”就是悲伤得说不出话来,表明很悲伤。 “执手相看”是说他们手 拉手, 泪眼相对,悲伤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拉着手、 四目相对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内心的 感受, 这不就是满腹衷情吗?这不就是分别时的高潮点吗?这种情景在小说、 影视中可以经 常看到。
(专家点评:联系生活中的间接经验,拓展联想,是为悟。 )
师:他分析的非常好,真正读懂了这句诗,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中去了。其实,这两句诗所写 的人物分别时的情感与情景,我们可用一句非常熟悉的诗来归纳,这句诗是——
(学生全体不约而同地:此时无声胜有声。 )
师总结:对,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人在分别时常以拥抱、亲 吻来表达此时强烈的心理情感, 而东方人则不然, 而是用词中所写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强烈的 心理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看来很平稳,但实际上更动人情怀, 更令人有回想余地。 本词通过 场景的描写较好地刻画了一对深情的恋人离别时的意境。 词作者的情感也从场面描写中得到 了很好的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显得——(还未说完,学生便接:含蓄! )
师:对,含蓄。不仅含蓄,而且深沉!
(教师板书:情感 含蓄、深沉)
(专家点评:此时已悟到了深层)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上阙场景描写所表现的这对恋人的情感吧。
(有学生说“难舍” )
师:那位学生说, “难舍”比较好,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
(教师板书:难舍)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从写法、内容、情感表达三方面归纳词的上阙。
师根据学生归纳发言总结:词的上阕通过三个场景的描写, 刻划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含蓄地 表达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难舍情感。
(专家点评:品读是在诵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将读提升一个高度, 即将感性阅读阶段提升到 一个理性阅读阶段。 而体悟则是学生对词的阅读再次提升到阅读的更高层面――阅读的智性 阶段的必要途径。学生只有悟了,才能将作品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修养。 )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词的下阙, 重点品读名句, 体悟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含 蓄地表达情感的。请同学们读下阕。
(学生朗读词的下阕。 )
师:下阕有一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你能说说是哪一句吗?
(生几乎一致认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句子。 )
师:这个句子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那么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表达的又是怎样的一种 情感呢?
(学生边读边体悟)
师:谁能把自己体悟到的感受说一说?
生 18:这个诗句好就好在诗的景物与诗的情感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师:能具体点吗?注意这里有哪些意象?
(讨论分析后有学生举手,教师请该学生回答)
生 19:有三个意象,即杨柳、风、月
师:对,大家看看, “风”是什么风, “月”是什么月。联系上下文来综合考虑这句诗,他想 要表达什么?
生 20:这里好象隐含了时间、地点和情感。 “晓风” “残月”都有点凄清,寂寞的意境。
师:谁能再进一步地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的意境吗?
生 21:联系上下句,这里可以描绘成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一阵凉风将我从醉酒中吹醒, 与我作伴的只是岸边的杨柳和天上的一钩弯月,而我的恋人,不知现在在何处?
师:描述的好吗?如果好,大家鼓励她一下。 (学生鼓掌)
师:描绘的不错, 对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已经理解了, 但作者这样写显然是为了突出一种情感, 表达心境的, 读诗重要的是走入诗人的心里。 那么你们考虑一下, 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 概括他此时的心境呢?
生 22:孤独。
生 23:寂寞。
生 24:忧伤。
生 25:我认为孤寂更好。
师:我个人也觉得“孤寂”更能准确地传达诗人的心境。 (板书:孤寂)以凄凉的景色写凄 切孤寂的心情,这又是什么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呢?
师:(在学生讨论后明确) 含蓄。 (板书:含蓄) 那么大家顺便思考一下, “杨柳” 、 “风” 、 “月” 本属平常的物,酒醒后但见眼前之景很自然,为什么这句诗会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呢?
(学生思考,一学生要求回答)
生 26:因为 “柳” “月” 古代都是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的, 是一个固定意象。 都有 “缠 绵” “留恋”之意。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 27:唐朝的韦庄就写过一句“惆怅晓莺别月,相别”的诗句。 《两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 长亭道别就有“柳丝长,玉骢难系”的描写。这里的“月” “柳”就有“缠绵” “留恋”之意。
师:(总结) 《两厢记》中还有一句也很出名,这个句子是“柳丝长,咫尺情牵惹” ,我觉得, 本词是写恋人离别之情与离别之思,这里将 “柳” 、 “风” 、 “月”这些古人作吟物来表达思 想情感的象征物都恰到好处地写在一起, 组合成一幅相思的画面, 以此表达心境就非常恰当 了。
师:“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是实写吗?
生 28:是幻想。
生:应该说是虚写。
师:是虚拟。那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否就此达到了高潮?
(生读词后回答)
生 29:没有,后面的情感还在发展。
师:请你说说具体的诗句
生 30:“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表情上更深一层。
师:为什么?(引入对“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体悟。 )
(学生思考)
师:“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生 31:我认为。 “良辰美景”也是虚想, “更与何人说”是对“千种风情”而言的。是说, 即使有良辰美景,我即使有千种风情,能同谁去诉说呢?用美景来反衬 “情感”这就显得悲 哀了。
师:“反衬”说得好,但是怎样的反衬呢?同学们把诗句再读读,想想)
(学生读诗句,相互交流)
生 32:这两句诗在内容是对比, “良辰美景”与“虚设”是对比; “千种风情”与“更与何 人说”是对比,前面是美好的情景,后面是悲哀的情感,影视对比反衬。
师:对比反衬,有这种说法吗?
生 33:应该是以美景称哀情
生 34;以乐情称悲情。
师:这样说比较恰当了,是以美景称悲情。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师:那么这种悲情是“悲哀”吗?
生 35:我认为还是“哀伤“好。
师:为什么?
生 35(继续 ) :“悲哀”只是一种情感, “哀伤”还有心理活动,更全面一点,有“悲伤、凄切” 的情感,这与词的意境更吻合。
师:“哀伤”大家同意吗?
生 36:(齐声)同意。
师 :好,我同意这位学生的分析, “哀伤”确实好。
(板书:哀伤)
师:那么,分析到这里,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脉络已经悟出来了。这条感情的脉络是:生 37:(学生根据板书齐声)难舍——凄切——哀伤
(教师在原来板书的基础上,在 “难舍” “凄切” “哀伤”之间添加“→” ,将感情脉络连结 起来)
师:通过这条脉络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感情表达的方式是 (边说边板书) 逐步推进, 委婉含蓄。 那么词中的这种抒情方式是怎样的抒情方式呢?
(生:间接抒情)
(教师板书: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师:(总结)读诗要悟,通过悟我们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才能真正地把握诗的内涵。当然, 对一首诗的读解不应强求一致,应“因人论诗” 、 “因时论诗” ,同时还应有读者自己的生活 经验。对这首诗我们就悟到这里,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
(一学生举手示意有问题。 )
师:(对举手的学生)你有什么问题吗?请说。
生 38:柳永的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是消极的,?
(专家点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很有价值。它说明学生已进入了悟的深层。 )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 的看法。
(专家点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 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讨论。 这就是新 课标提倡的课堂生成性教育。 )
(学生讨论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示意发言。
生 39:首先,我不同意说这首词的基调是消极的意见。因为这首词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恋人相别,不知何时相见,有这种情感是很自然的。 (有学生笑)柳永的这首词正是自然地 表现了这种情感,他是生活的反映, 是客观的。正因为是生活的反映, 又是情感的真挚的流 露,所以它才有生命力。
生 40:我同意生 39的意见,正是因为这首词自然而真切地表达了柳永的情感,它才真实, 所以它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它才能流传。
生 38:但要知道文学作品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有思想就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很显然,这 首词,写男欢女爱,缠绵悱恻,基调低沉,我还是认为属消极之作。
生 41:文学作品当然有积极、消极之分,但除了积极与消极之外,有没有处于这两者之间 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呢?我认为应该是有的。 再说我们也不能绝对把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都说 成是消极的。只要它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美好的,就不能说它是消极的。 柳永的这首词真 实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在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心理活动,所以它能流传。
生 38:我认为一首好诗或好词的流传的因素很多,其中内容与形式的美是主要的。这受词 这两方面都做到了。 内容上它表达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情, 形式上借景抒情、 委婉含蓄。
生 39:这首词写的是恋人分别的情景,它表达了许多同类人的心境,因此词中反映的不仅 是词作者的心理感受,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有过类似或正在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 引起了大家 的共鸣。这有点像白居易听了江面传来的琵琶声而 “泪湿青衫 “的原因一样, 是琵琶女的身 世引起了白居易”同时天涯沦落人“的联想, 这大概就是共鸣在其作用吧。 这首词之所以能 流传,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学生热烈鼓掌)
师:(面露笑容)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道理。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分析了,这从同学们的掌 声中可以看出。老师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了,因为同学们的争论说明了大家已经在“悟”了, 很好! 这里我只说三句话:一是对词作的读解要联系特定的背景来读解; 二是优秀的词作一 定能流传,但流传的不一定是优秀的词作;三是优秀的词作一旦形成便是一种情感符号了, 它可以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把作品中的意象作为一种感情表达的暗示来联想和想 象,使其内涵不断扩大增生,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以至流传。柳咏的这首词就有这样的艺 术魅力。 时间关系, 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同学们课后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 讨论,也可以写成小论文。
(专家点评:这以生成性讨论将课堂教学推到了最精彩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将问题抛 出后, 让学生作了充分的讨论, 在讨论中培养悟的能力。 但教师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责任, 最后的总结,看似随意, 但实际是引导, 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平等中的首席。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评价柳词的。
(教师投影,学生朗读投影的内容)
1.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其所谓善传神者。 (李樊龙《草堂 诗余集》 )
2.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与秦少游酒醒处, 残阳乱鸦同一景事, 而柳尤胜。 (王 世贞《艺苑卮言》 )
3.预思别后情,工于言情。 (陈延焯《词则 雅集》 )
4.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形容尽致,尤于羁旅行役。 (陈振孙《直斋书录 解题》卷十二)
(专家点评:扣住教学内容拓展,精到,有用。 )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课文结束之前, 让我们背一遍这首诗,回味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和情感。
(下课)
本 篇 文 章 来 源 于 布 衣 教 师 (http://uuun.5d6d.com) 原 文 出 处 :
听了刚才同学的读, 加上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 请思考 “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为什么?你是怎样来读好这一句的?为什么这样读?” 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四人一小组, 待会儿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热烈地讨论。 (时间为 4分钟。 )
师:好,现在小组代表发言。
生 7: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打动人。因为这句话 写出了宁静、凄凉的意境,使人想起离人的思念,感觉眼前的孤单,情景交融。它抒发的是 作者在酒醒之后,伊人不见,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悲伤。这句话让人觉得非常悲。
师:那你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 7读词。
生 7:因为它写的是悲的感情,所以用悲的语调来读。
师:好。这句话写的是想像之景,写出的是酒后的心境,运用了点染的手法, “今宵酒醒何 处”点明了离别之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 用写景渲染了人的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 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极致。 因为这里用写景渲染出作者的离别之情, 所以尽可能用悲的主调 去读,前半句可读得稍重,后半句可读得稍轻,这里的轻读,也是对“离愁”的一种强调。 师:好,下面,第二小组发言。
生 8: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句话最打动人。在词人眼前的“良辰好景” ,因为没有朋友共同享受,所以是“虚设”的。 他心中的“千种风情” ,因为没有朋友可诉说,所以离愁更深。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对朋友 的牵挂之情。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 8读词。
生 8:读的时候, “良辰好景” “ 千种风情”要扬上去, “虚设”和“更与何人说”可读得低
一点。因为这样读可读出词人的心伤。
师:轻重处理很不错。这句写的是想像之景,是一种虚景。 “良辰好景”本来营造的是一种 欢乐愉快的氛围, 但是随后而来的 “虚设” 二字顷刻间就将这种欢乐冲淡得无影无踪, 所以, 良辰好景无人共赏。再退一步,面对良辰好景,即使产生了一些感想,又无人可以诉说,万 千情感无人共语, 这不是更加让人觉得伤感吗?它把伤感之意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读的 时候,首先要处理好停顿, “应是” “便”后面停一停, “更与何人说”这句语速要减慢,读 出愁味来。
师:接下来,下面一个小组发言。
生 9: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悲凉, 集中抒发了作者的悲凉心情。
师:好,那请你来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 9读。
生 9:因为要读出悲味,所以前面读得重一点,后面的读得轻一点。
师:刚才有同学在小声发笑, 可能是刚才同学的停顿稍显生硬, 如果能柔婉一点, 那会更好。 他对轻重的处理,前轻后重,这也是可以的。这句话中的“自古”二字拓开一笔,把自己的 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 意思是说, 自古以来, 多情的人都会因离别而伤心, 可我的这次离别, 又与一般人不同。一方面仕途失意, 另一方面和朋友分别,这是双重的痛苦,再看到秋季的 凄凉之景,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强调自己的痛苦比常人、古人更多。
师:下面,这边的小组。
生 10: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话的意境很好。因为 它选取了很多意象。比如“酒” “柳” “风” “月” 。酒在古代大多和“愁”相关,柳的谐音是 “留” ,写出了柳树还在,朋友难留的无奈。用“晓风”写出天气很冷。而“残月”则写出 了人的“不团圆” 。这句话给人很有意境的感觉。
师:说得很有条理。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 10读词句。 (他边读边笑 )
师:离别是件很伤心的事, 我们同学用微笑着来读这句, 感情把握得不对。 你再试着读读看。 生 10读词句。
师:这次好多了。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 10:因为我这样读比较有意境。
师:好,下面的小组发言。
生 11: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词的第一句。因为第一句话写的景是秋天之景,秋天之景给人 的印象比较悲,而作者选取这么悲的意象是为了抒发自己悲的情感,景物起到烘托的作用, 借景抒情。
生 11读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生 11:这么读的理由是:风景本身就比较悲了,再加上作者心情的悲,整首词的基调也悲, 所以要读得这么悲。
师:言之有理。这句话主要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 “寒蝉” “长亭” “骤雨”这些景象是为 了抒发作者的凄凉心情作准备的。再看中间一句, “对长亭晚”不是二二结构,而是一二一 结构,这种结构特别能尽顿挫之致。
师 (小结 ) :刚才几个小组已经说了各自的看法,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首词。 学生读词。
师:好。现在我也来说说最打动我的一句。我们知道这次离别的时间背景是秋季傍晚, 有一 处白描写得很传神。大家说,是哪一句?
生:“杨柳岸” “执手相看”??
师:对了,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句话刻画的是一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情形。 再看前面, “留恋处,兰舟催发” ,一边是依依不舍,一边是阵阵催促,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 别。一对朋友,只好紧握双手,泪眼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的“无语”恰恰是体 现了离人心中难以言传的痛苦啊 !
五、教师范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词,等下请同学来评点。
师朗诵全词。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感受。
生 12:老师把悲的感情读得很好。我有一处疑问,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将“何人说”三个字 分开读。
师:我先回答你的问题。把“何人说”三字分开读,这是一种拖音的读法,每个字的读音延 长一会儿,这是一种强调,强调词的言尽而意不尽,这样读可以给听的人以回味。
生 13:老师读出了悲的味道,有些句子读出了颤抖、哽咽之感,很感人。
生 14:前面两位同学都说过了,我没有补充了。
师:我们读词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确定好词的感情基调;第二步,要读出词的轻重缓 急;最后,就是要读出词的神韵来。 (板书:神韵 )
因为词人在写词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感情内化在作品的语言之中。 如果作为一个朗读者, 能 把词的感情读出来,能激发自己和听者的想像,达到遐思的状态,这是很不错的。当然,这 个境界有一写难度, 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朗读中学习和尝试, 读出词的美感, 读出作品 的神韵来。
六、熟读成诵
师:听了同学的读,老师的读,还有自己的读,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请大 家带着新的感悟再读这首词,多读几次,最好能熟读成诵。
生读词。
师:下面我们试着来背诵这首词。 先想像一下, 秋天郊外的长亭、 两个人依依送别。 雨霖铃, 柳永,开始??
生齐背。
七、读的迁移:
在读词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词中和谐的韵律,隽永的语言, 还有凄美的意境,我们被伤怀 怀的离愁别绪感染。其实,除了《雨霖铃》 ,柳永还创作了很多的慢词。我从柳永的词中挑 出了四首,请大家把预习资料拿出来。从“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根据刚才的方法读出 词的感情来。
生读词。
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 15读词:我读《蝶恋花》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 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生:好。 (都表示认可 )
师:来点掌声。 (教师带头鼓掌 ) 。学生也鼓掌。
八、作业迁移:
师:那好,现在我来布置作业。在“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以“如何读出《____ __》的词味”为题目,写一篇 400字左右的短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雨霖 铃》歌声中和柳永作别。这首歌是由今人邓丽君演唱的。下课。
本 篇 文 章 来 源 于 布 衣 教 师 (http://uuun.5d6d.com) 原 文 出 处 : http://uuun.5d6d.com/thread-11340-1-1.html
范文三:《雨霖铃》①
《雨霖铃》①
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2、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3、骤雨:阵雨。
4、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5、方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9、暮霭:傍晚的云气。
10、沉沉: 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作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背景
宋都汴京 ( 今河南开封 )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刘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急雨刚刚停,沉沉暮色满苍穹。城外设下饯行帐,无心饮酒意怅怅。两情依依不忍别,船夫解缆催得忙。手拉手,四目相对泪汪汪。心中的话儿长又长,这时候、竟无一语诉衷肠。极目西南望。千里之外荆楚地,水波渺渺,暮烟茫茫。
从古到今,多情人离别总忧愁。谁又能承受,在这苍凉的秋色里,一对情人、活生生地分了手!今夜酒醒后,船在何处留?想必是,拂晓的秋风冷飕飕,岸边的杨柳颤悠悠,天边的残月弯如钩。这一去,长年累月漫漂流,即便是、良辰美景天天有,也没心思去享受。纵然是、柔情蜜意前重厚,还能够、向何人去把心迹剖?
范文四:《雨霖铃》
《雨霖铃》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词缠绵婉约的风格。
2、理解作品“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善于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教学难点: 1、鉴赏本诗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2、对“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赏析。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点拨法;问答法。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以旧知导入新知。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朗读,整体感知。
1、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2、齐读: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并且注意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体内容把握:
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走进这首词的世界。请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这首词的文字,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举手,并且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同桌讨论,回答)
明确:
上片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临别之时留恋难舍的情景;
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孤独痛苦的情状。
4、情感基调:
请学生讨论,并给出结论。
明确:基调: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四、诗词赏析:
本课重点赏析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
(一)赏析上阕。
1、 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②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参考: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教师总结:在这三句中,词作开篇就以凄婉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气氛。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乌云依然密布,寒蝉凄凉的鸣叫此起彼伏,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倾心相爱的人就要分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场面啊!词作开头这三个句子字字写景,而字字传情,景物特征与人物心情水乳交融,正所谓字字情,声声泪,令人顿生许多愁啊。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①活动:通过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亭送别时的情景。
示例:在那样一种令人销魂蚀骨的环境中,城门外,帐篷中,一对情侣设宴饯行。正在难舍难分之际,纵然有山珍海味,美馔佳肴,也必然是食之无味;而船家又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催促登程!词人不想走不愿走却又不得不走 (矛盾:留恋←→催发 情深意长→不想走,我想留),这真是令人柔肠寸断,肝胆俱焚!表达了痛苦、无奈、恋恋不舍的心情
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的特写镜头
学生描述此情景并赏析:
参考: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在这个画面中,两双无力而有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离别在即,痛苦万分,即使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只好我望着你,你望着我,泪眼相对,无语凝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啊。
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维妙维肖地表达出来了。柳永是描写离别之情的高手,他特别擅长通过这种看似简单平凡的词句来传达真挚感人的情怀。(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于千言万语)
4、上阕的结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①这三句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②词人这里描写想象中的景物,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词人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笼罩在江面上的雾气水波长时间难以散开与缠绕在人心头的惆怅长时间难以消除相似;黄昏云雾沉沉的特点与人心情的沉重相似。用这些把离愁写得缠缠绵绵,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那浩渺空阔的楚天,更让人感觉到前途是多么渺茫。这样,这些景物描写就有力地烘托出词人的愁绪和前途的黯淡无光,同时也暗示出情侣的分别将是久远而漫长。
“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也曾经描写过楚地的天空,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二)赏析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①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明确:伤离别。
②为什么古人比今人更看重离别?
参考: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③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者的感情。
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离别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又特别凄凉的,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此时的柳永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下漂泊,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料,犹如生离死别,往日千般柔情,万种恩爱都蕴含在两双含情的泪眼中,千言万语,百般千虑,一切尽在不言中。)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
参考: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②句中“酒醒”照应上阕哪一句?词人为什么喝酒?
参考:“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是没有情绪,为什么还要喝呢?无非是借酒浇愁而已。词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却不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愁绪更浓,这怎不令人潸然泪下呢?
在这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物(意)象,又写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这,正是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①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参考: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为什么呢?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在步步的推进中显出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六、师生有感情齐读全词。
七、布置作业
板书: 雨霖铃
景 情
别前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实)
别时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不舍 愁苦
(实)
别后(想像) 杨柳 晓风 残明 孤寂 落寞
(虚)
范文五:雨霖铃
十道黑
一道儿黑,两道儿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道儿九道儿十道 儿黑。
我买了一个烟袋,马木杆儿我是掐着它的两头那么一道儿黑。 二姑娘描眉去打鬓,照着她的镜子两道黑。
粉皮墙写川字,横瞧竖瞧三道黑。
象牙桌子乌木腿,把它放在那炕上那么四道黑。
我买了一只小鸡不下蛋,把它搁在那笼子里五道黑。
挺好的骡子不吃草,把它牵着在那街上六道黑。
我买了一头小驴儿不套磨,把它背上它的鞍配七道黑。 二姑娘南洼去割菜,丢了它的镰刀八道黑。
日窠的小姑娘得疯病,困几个艾球九道黑。
卖瓜籽儿的打瞌睡,哗啦啦啦洒了这儿一大堆。他的扫帚、簸 箕不凑手那么一个儿一个儿十道黑。
词牌名
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 杨贵妃 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 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碧鸡漫志 》 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 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 《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 遂传于世。”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词牌格律
*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 (仄 ) 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 ) 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 (仄 ) 仄平平仄(韵)。
(平 )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 (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说明: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 拗句。
名篇一:柳永《雨霖铃》
原文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 。念 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 残月 。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 ,更与何人说 !
【译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 面对着和亭, 正是傍晚时候, 一阵急雨刚停 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篷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 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 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 这一程又一程, 千里迢迢, 一片烟波, 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 这离愁哪能 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凄厉的晨风和黎明 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 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传统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 去声 是降调, 入声 是短调, 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 不平就是仄 ”。
普通话中的平仄
在 普通话 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 即所谓第一声、 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 一部分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 声及去声里去了。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 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声 )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 是仄声。
粤语九声
概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 「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 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
声调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
1)阴平声 因 分 诗
2)阴上声 忍 粉 史
3)阴去声 印 训 试
4)阳平声 人 焚 时
5)阳上声 引 愤 市
6)阳去声 刃 份 事
7)阴入声 壹 忽 ~(失 )
8)中入声 ~(噎 ) ~屑
9)阳入声 日 佛 蚀
(~)表示有音无字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 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 (如商务大词典 ) ,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 常在右上角)是 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 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 (最起码的句末 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 ) 。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 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 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 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 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 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 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 广东 、广西、 江西 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 山西 、内蒙古)保存着 入声。
湖南 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 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 入声字 ,有的变为阴 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 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 到 云南 )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 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 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 》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 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 韵书 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 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 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 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 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 “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 唐诗 中已经 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 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 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 诗词格律 的一个术语:诗 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 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 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 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 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 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 对句 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 律诗 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 ** 《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 铁索寒 。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 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 后面跟着的是仄仄, 最后一个又是平。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 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 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 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 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 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 华南 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 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 往往也都分阴阳。象 广州 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 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 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
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 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 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 四川 、云南、 贵州 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 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 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 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 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 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 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 诗 律 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 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姓名中的平仄
中文姓名中的平仄,有全仄的如 李太白 ,有全平的如 王羲之 。也有仄 仄平的如叶桂春,平平仄的如 陈洪绶 。平仄间的有 张韶涵 (平仄平),仄 平仄的有 李连杰 (杰字平水韵为仄声)和 李玲玉 等。
平仄格式的有张丽,仄平格式的有马明。仄仄格式的有叶子,平平格 式的有张桥。
平仄是由语速加声带振动频率产生的,语速是可以改变的,声带的振 动频率却是相对固定的,可参见下一段的平仄新论。
音节和谐不全在平仄本身,如新加坡一词就三连平。可大家不觉得它 拗口。今天,我们讲平仄,强调的是平仄自然化,这样才能避免平仄和不 拘平仄之争。
平仄简表
简表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 -n 或 -ng 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 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 ai 、 ei 、 ao 、 ou 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结
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 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 中国 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
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这种说法 是否科学,还须进一步论证】。
平仄的工作原理
四声二元化,是统计学原理的应用。根据是四除以二等于二的公式, 我们知道,平均数只能平均,不能离散,四可以等于 2X2, , 也能等于 1+3,把四声分为两类,即有 2:2,以及 1:3等多种可能。因此,既有合律的 音韵美,也有出律的音韵美。
平仄与不拘平仄之争,沿袭了一千五百年,诗有诗律,词有词律。前 人的 格律 ,可能是后人的束缚。合律最好。出律也可,不能强求。
平仄新论
平仄是指语速,平仄新论强调,建立自然的平仄,而不是书本上的平 仄。 顾炎武 [1]最早提出相关的论点:「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 《见维基百科》」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顾炎武的观点,具有 片面性 。 在汉语里,平仄是指语速的快慢。韵母 a 大声读是 a ,小声读也是 a, 在分贝数大致相同情况下, a 音比 o 音响亮。因为 a 的开口大。因此,平 重仄轻不成立。
之所以,有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因为学术界对平仄没有实践性的 认识引发的。从数学原理上,平仄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站在 物理学角度,我们可以通过歌诀,更好的理解平仄。
调型口诀(一)
起音高高一路平, 由中到高往上升,
先降后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底层。
调型口诀(二)
阴平高高莫低昂,阳平从中往上扬,
上声先降尾再起,去声从高向下降。
通过口诀,我们可以坚定:平仄是指语速,正确认识平仄才能应用平 仄,然而书本上对平仄的解释,多数不正确。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
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 收藏。」,尽管他的理论是建立在明朝汉语体系,但也揭示了平仄新论。 平仄新论是平仄应用的依据,特别提醒,区分上下联,要看语境和横 额,不能只讲平仄。平仄新论的建立,让平仄这一古老文化,更好地服务 社会。
平仄新论,平仄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