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道德经的人生
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20 ,20 学年第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评语:
,,,,,,,,,,,,,,,,,,,,,,,,,,,,,,,,,,,,,,,,,,
,题目, 《道德经》的“人”论
内容摘要:《道德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竟然让中外古今如此多的文学读者所推崇。可见,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文学书,也不是一般的所谓作家们所能够写出来的,老子这本《道德经》可谓是人生的智慧之书,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之书,这也许是我们老师常常对我们说的,不对《道德经》妄为中国人啊。《道德经》里面的人生哲学似乎很荒谬,其实很智慧,就如里面老子会教导人们无为,柔弱,甚至要学会愚钝,一般人看起来似乎很荒谬,但是当我们认真的品尝其余各章的时候方会明白,初始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啊。《道德经》能够在我们中华民族传承5000年,其里面的智慧,价值,不言而喻。
1 关键字:柔弱,纯洁真诚,无为而为,谦虚
---------------------------------------------装--------------------------------- --------- 订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
正文: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先生
可见《道德经》对于人与文化的影响是多么大而深。
久闻老子大名,中学时代就了解过老子的一些思想,初开茅塞,但未曾读过《道德经》,今有幸选上《中国古代哲学》这门课,跟贾老师学习老子,更是受益不浅。老子的《道德经》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代表之作也,里面所传授的知识有对于管理方面的,有政治思想方面的,有宗教神学方面,但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乃是对人生道路的论述。在这本书里面,很大一部分的内容都是说道做人的一些道理,诸如“无所为而无所不为、上善若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等等
老子的人生观,是一种自我克制的隐性人生观,是老子哲学观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不争、节欲、处柔和知足。
正如老子在第七十六章里面说的那样:“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在这里,可见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就好像在我们中哲课堂上放映的动漫里面所说的那样,台风来临的时候,首先刮断的一定是那些太过刚强的大树,而柔弱的小草却能够独善其身,正是因为其本身柔的本性,正所谓柔弱胜刚强。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做人有时候也需要柔弱一点,“如果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立场,不做改变,就代表着已经处于劣势,因为太过僵硬,无法变通,就无法响
2
应挑战。”【2】另外,“如果人们皆能甘守柔弱而不持刚逞强,则大多数的纷争自然不会发生,已经发生的纷争自然会得到消解,社会自然就可以和谐。”【3】
老子的思想并非是一种消极保守的人生观,而是一种睿智的,清醒的人生智慧。
或许很多看初看到老子《道德经》的时候,会觉得老子是一个软弱,消极的人,又或者说在在传授一些软弱消极的思想,正如在第十二周下午的课堂上有位男同学说老子的思想不适合他,他说当自己读到第二十章的时候实在读不下去了,正是因为他觉得《道德经》所传授的是一种保守消极的思想。其实,不然。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会只是他一个人,为什么他或者他们会认为那是消极的思想呢,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老子所传授的每一句话里面更深层次含义,他们往往只看到“无为”“柔弱”“知足”等等这样的次的时候就认为这些都是消极的思想,其实他们所看到的都是太过肤浅的。
对于柔弱,实质上老子在教导我们生活的求生之道也,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灵活”处世有点相似。老子是比较看重人的生命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反对诸侯战争的原因之一吧,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那么其它的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处世不要太过刚强,所谓“枪打出头鸟”太过刚强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生命危险。倘若能像小草一样柔韧自如,那么无论是多大的台风又能奈之何如,
何为“无为”,又何为“柔弱”,何为“知足”,所谓无为乃是有所
3
为而有所不为,为之所能为,不为之所不能为。
我们都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去为之的。不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所能为的只能够是角色里面所有能力所及的行为,很多时候不要逆自然而为,那样的结果一定会与我们想要的相反。正如《傅佩荣细说老子》中说的那样,“道,是无为的,因为它不存在任何目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无心而为,无心,就是没有任何目的,如果违反了道的规律,那是不能存在的。”【4】
老子曰:“知足知足,常足矣”【5】
正如贾老师所说的那样,老子所说的知足并非是叫我们无所追求,而是有所求有所不求。求之所能求,不求之所不能求,安于所能求,淡视非己之求。也就是说人不要有过度的欲望,所谓过度,乃是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的妄想。像这样的妄想之后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烦恼与失落。只有认清自己,满足于自己所能够得到的现状的时候,人生才不会常常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欲望而费神伤身。正如“人生要活在当下,把握好现有的一切,如果总要等到失去后才来后悔,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太累了,”【6】
然,何为道也,无为“始”,又何来有为“母”,
在百度上,我搜索了许多关于《道德经》译文,和各网民对于《道德经》里面一些思想的个人观点看法,看了一些解释译文之后,个人比较认同“天涯在线书库”这个网站上对于《道德经》各章的思想的阐述解释,我认真的查看了,原先的观点慢慢的被里面的解说说服了。在天涯网上的第一章
4
解释里面说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看了这些解释之后,我开始慢慢的领悟到了所谓“道”的含义,所谓道,真不可道也,如能道之,岂能为“道”,正如在课堂上贾老师放映讲解老子的《道德经》的动漫里面其中一个道界高深的老和尚对一个来求知的人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用手指指着月亮的时候,我们许多人看到的只是手指,没有看到月亮。这让我明白了“道”不是靠别人说出来,或者别人能解释给你听的,如果那样的话,那岂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道的真义了,显然不可能,“道”只能够靠我们每一个用心去思考,用心去领悟,用心去道其中之道。
然,何为“无”又何为“有”呢,一番思考之后,我开始领悟了一些道理,无,天地初成之时,无人,无物,无事,无神,无一物。所谓无,天地之始也,我的理解是,天地形成的初始状态是什么都没有的,无,恰恰才是万物的开始,正如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对于有,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在这里,我个人认为,无有相生,其中“无”才是我们领悟“道”的真正境界。这里,我开始的领悟到了老子所要传授给我们的一些做人的道理,仿佛和佛家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同一个境界。似乎再告诉我们,应该以一种无或者说空的心灵去对待时间万物,正所谓平常心代之,不为之喜,不因之悲。
天下之美,乃美于无为之美,美于无私之美,美于心灵之美。
在第二章里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
5
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7】 这里是告诉人们,做人要踏实,真诚,淳朴,不要过于私利,如果说每个人都是因为知道某些东西美丽所以所以才去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就好像说,当我们因为知道某种事情美而才去做的话,那也不再是美的事情了。每个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当所有人都觉得不应该做坏事而才去遵守道德的那话,这已经不就做美德了。所谓道德,应该是在不知道,又或者说完全无意之下而去做的善事,那才可称之为“道德”也。在这里,老子在向我们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我的想法是,老子在告诫人们,纯洁的心灵很重要,只有所有的行为都没有私利的心,所有的行动都是出自与真心真意,而不是被道德所逼迫去做的时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的人就会像水一样清纯,正如老子在第八章里面所说的那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8】“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9】 水,乃是时间最为清洁的物质,水,不趋势附利,顺其自然,水,不争逐名利。水,清高淡然。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好像水一样,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带到水这般甘愿清谈的境界。“一个人能够做到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与物无争,与世无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10】
6
我们都知道,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有道德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除此之外,老子还提出了许多道德准则,例如以德报怨,哀兵必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功成不居等等,还有第四十九章里面所说到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1】 这里面说道,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倘若我们社会每一个人都能够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去做,又或者说大部分人都能都效仿老子所提倡的人性道德,那么就不用我们整天思考着制定怎么样的法律去约束人们的行为了。倘若这样,和谐将不是我们的希望。
另外,老子常常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过于轻浮,正所谓大智若愚。正如他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里面所说的那样:“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12】“真正说话的高手,不见得口若悬河,因为真正精彩的往往是留白处。”【13】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善于也不屑于变现自
7
己的,因此并不受世人看重。大智若愚者,内在充实而外在纯朴,显示柔性。只有清静,才会自省,才能自明。每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经历的多了就可以了,而是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地自省,持正,进而成熟。
总而言之,老子的《道德经》里面的思想充满着睿智,阔达,深切。不愧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作,在这里面的人生道理,必然可以让每一个认真阅读与思考过的人很大的感悟。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2】《傅佩荣细说老子》第284页
【3】《名家品老子》第174页
【4】《傅佩荣细说老子》第139页
【5】《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6】《傅佩荣细说老子》第178页
【7】《道德经》第二章
【8】《道德经》第八章
【9】《名家品老子》第187页
【10】《名家品老子》第188页
【11】《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12】《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3】《傅佩荣细说老子》第175页
8
9
10
范文二: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石刻书法
赵 孟 頫 书 法 作 品 《 道 德 经 》 部 分
《道德经》陶艺书法现身广州
《 老 子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道 可 道 , 老子的 非 常 “道”是指什 么, 道 ;
—
“道” 是世界的原。
《道德经》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
1918年8月20日,
鲁迅先生
: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 教??以此读史,有许 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
美国作家麦克? 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
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说道,在中国浩如烟 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 一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 经》。 ? 在西方社会,《道德经》比儒家经典更受欢 迎,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除《圣经》以 外,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 相提并论~
太史公的赞誉
史记成书:8书10表 ? 12纪
30世家 70列传 诸侯 将相
皇帝
尊重诸子百家,老子韩非列传
李约瑟-老子的信徒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 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 名誉所长,长期致力 于中国科技史研究。 撰著《中国科学技术 史》。 为中国培养了 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 首批外籍院士。
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具有系统实验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 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 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 为什么在公元后一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 学比西方更为有效与领先,中国都有哪些 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 基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 而未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 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
李约瑟的推崇
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FBA)、中国科技史大师。 毕生著作等身,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生物 化学和科学史约各占一半)、学术著作约50 种,
著名的《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技 术史》,早年从师生物化学之父”的霍普金 斯,博士论文《环糖的代谢机制》 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是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译 成中文应是共7卷
李约瑟的推崇
李约瑟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他原来并不叫李 约瑟,而是(尼德兰)。 因为他崇拜中国的老子,老子姓李,又叫李聃, 所以他取姓李,加上Joseph,就成了“李约 瑟”。 认为道家思想是想对自然界的猜测与洞察,先后 取 “丹耀”;“十宿道人”,“胜冗子”, 李约瑟坚信: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 尽管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但或许 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哲学的。
老子是“轴心时代”理论的重要代表人 物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 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 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 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 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 了精神的动力。” ——Karl Jaspers
《道德经》的国际影响
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
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 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 到两种新的译问世。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 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 就是《道德经》。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 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 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 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 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 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 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 可得。 ———尼采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
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 ———胡适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
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 ———鲁迅
傅佩荣
细说老 子
《再生的老子》 麦小舟 著
大道天下
福 兮 祸 所 倚
祸 兮 福 所 伏
道德经选例
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人之所恶, 唯「孤」、「寡」、 「不谷」。而王公以 为称。故,物或损之 而益,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选例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 也。
道德经选例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
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 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
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
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
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 ? “大器晚成”。
“功成(遂)身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长久。”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生平
老子的历史考证
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 有关他的平生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 月也未曾留下。 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已然搞不 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 物,算是“以疑传疑”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 隐君子也”。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 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 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简介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花了18年的心血,写下了52
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但是在为老子这位 道家圣人作评传时,只写了450多个字。这是没 有办法,因为材料太少,司马迁又很严谨。他怎 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 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是介绍了老子的籍贯、姓氏、职务。老子 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 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 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不过,学 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老子(约
公元前580—前500年),中国古代 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 苦县(河南鹿邑县东) 厉乡曲仁里 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 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 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 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而去。
老子出生的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 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 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 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 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 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 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 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 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 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 说:“李就是我的姓”。
在《西游记》中,老子又被称为太
上老君,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 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 掷出金圈,将孙悟空打晕。 ? 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太上老君的 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下界横行 无忌,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 也奈何他们不得。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这是什么职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 讲,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 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这样 一个官员。 ? 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 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而且 有文物和档案,以及其他的东西, 这就可能
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 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这 样的情况。
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
这么一个馆长。 ? 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就发现一 个秘密,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 成了中国的一大经典、世界上的一大智 慧, ? 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他的 思想这么深刻, ? 这从他的职业,从他的工作岗位,我们 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
大家想想看,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兼做档案
馆、博物馆的馆长,那么他有了特别丰富的知识 与智慧的源泉。
第一,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
所能看到的。
他看到的图书、档案、文物,当然大大超过一般 人,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不仅看 到大量的东西,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 甚至机密的东西。
第二,我们可以再想,他既然是那
个时候国家级别的馆长,当时的一 般人不能到那里去查阅图书的,那 么到他那里的人,必然是高层次的 文化人,高层次的学者,他碰到的 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学者, 经常进行交流。我们有句话,听君 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他的知 识、智慧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了。
第三,他这个职位在京城,处于王
朝、政权的中心。
因此他不仅能够知道大量的历史信息, 而且能够和当时王朝政权的核心频繁接 触,也就是他能够获取大量王朝的时代 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悟性极 高,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素质,又 处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当然灵性焕发, 有那么深邃的学问,会诞生出中国的哲 学之父了。
司马迁在这27个字的后面,又极其
简单地用161个字记叙了孔子向老 子学习的事,用67个字写了老子出 关的事,再后来就说的是“或曰”、 “或曰”的了。 ? 这也就是说,自己吃不准了,只能 记下有的这样说,又有的那样说了。
司马迁在此文中提到几个有关人物:
一是老莱子,为楚国人,与孔子同时; ? 二是“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有一位
“太史儋”,曾见过秦献公; ? 三是战国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然而这些人 到底是否即是老子,也只是“或曰”、“世 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世上没有人知道 那些说法是对,还是不对。 ? 再比如有人说,老子活了160多岁,有人说 活了200多岁,等等,也不可考证了,大约 老子是一位特别长寿的人。
关于老子其人的时代,近现代学者
也还有不同看法: ? 一说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比孔子 早些。 ? 一说老子是战国中前期人,应该比 孟子早,比墨子晚。 ? 一说老子是战国末期人,比庄子晚。 ? 从当今的出土材料来看,老子是春 秋末期的人似乎最合理一些。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问礼老子,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
的周朝。翻阅中国古代典籍,有关孔子向老 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 《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 记》中有两处,《庄子》中则有五处。 ? 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 很大分歧,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 老子问礼,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有 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三十多岁后,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影响了,
但是他很谦虚好学。当时老子名声很大,孔 子决定去拜见老子,向他请教礼的问题。 ? 于是孔子一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风尘仆仆地从鲁国山东曲阜来到周王都。今 天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牌坊, 内有古碑,上面写着“孔子入周问礼 处”。自然是后人建造的。
明朝《圣贤图》中的"孔子问礼老子"
孔 子 拜 师
孔子拜谒老子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在 巷党(今山东境内)。
其时,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
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当他来到 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 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 帮助安排丧事。 出殡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 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 所以也被邀助丧。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 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 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 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 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 做。 ? 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 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 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 等得太久,死者不安,应该继续前进为 好。
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
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 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 即休息。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 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罪犯及回 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的时候,天很黑, 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 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 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如遇 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
重回守藏史之位,此时的孔子已经 小有名气。公元前526年,25岁的 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其时,鲁国 不少少年拜他为师。 ? 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的知识所知还 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的理论 原则,自己知道得还很浅,就决定 和南宫敬叔(孔府门人)一起到周朝都 城洛邑(今洛阳)去学习周礼。
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
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 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 则吾师也’。” ? 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 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 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
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
请出呢,” ? 老子回答说:“有这么几种情况。天子或诸侯 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 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 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毕,丧事办完之后, 又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 ? 老子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 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
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到11岁的孩子死了,能
用衣棺吗,” ? 老子答道:“从前8至11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 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 于祖坟里,也不能用棺材。这种习俗,如今在 一些地方依然沿用。 ? 孔丘又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 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 打仗呢,” ? 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礼说 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 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在周王朝图书管理工作达30年之久的老子,
熟睹了官场的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 认识,他仿佛看到在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的 礼仪纱幕后面,隐藏着丑恶阴险和狡诈;周 礼成了某些人谋取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 ? 眼前这位二十多岁的孔丘如饥似渴地来学习 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 气质上,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 于从政的劲头。
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一边送
孔丘出门,一边诚恳地对孔子说:“我听 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 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以良言。我没有钱 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 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 ? 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 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 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 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
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
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 身处危境了。 ? 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 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 ? 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而 给人以穷困的表象。 ? 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是傻瓜。 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功名欲以 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
后期问礼:两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乡
后,地点在老子家乡苦县(今鹿邑),此 时孔子40岁。 ? 老子重回周朝国都任守藏史没几年,周 王室又发生内讧。周景王死后,王子朝 继承王位,可都城百姓又立了王子猛为 王。两者经几年战争,王子朝战败,其 掠走大批典籍逃到了楚国。老子蒙受失 职之责,再一次丢官,不得已回到了阔 别30多年的家乡。
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后,虽学识精
进,气质醇和,作风也更加朴实,向其拜 师的鲁国人更多,但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 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 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 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老师要把 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不妨试试借助于 他。”“好主意。”孔子赞许地说。于是, 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 册来到了苦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 请老子推荐。
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绝了。老子之所以
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 更因为此时的老子已非孔子此前拜见的老子 了。但孔子不了解老子的新境界,仍然停留 在过去那个熟悉周礼的老子身上。所以他引 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 说服老子。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但又 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话说:“你的话太冗 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
孔子马上回答说:“六经的根在于仁义。我就是以
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性吗,”孔子 答道:“是的~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 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性。” 老子说:“请问,什么叫仁义,” 孔子回答说:“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 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 概。” 老子摇摇头缓慢地说:“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 得很呀。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 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 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孔子这次访问老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他和老子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有着根的 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孔子再次问礼于老 子时已50多岁了。 ? 从公元前551年起,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 军打到了鹿邑附近,战火不时骚扰着正罢官 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老子 来到了沛地(今江苏沛县)避乱隐居。 ? 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走向探索新的治世 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源,形成道法
自然, 以无为,有无统一的天道观。
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
? ? ? ?
苦恼。当他听说老子隐居沛地,经过探索已获得 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访问老子。他带了 学生向南一直来到沛地老子隐居之所。 老子见到孔子,便说:“你来啦~我听说你现在已 经成了北方的贤者,你也已经懂得了天道吗,” 孔子回答:“还没有懂得天道。” 老子问:“你是怎样寻求天道的呢,” 孔子说:“我从制度名数来寻求而没有得到。” 老子问:“你又怎样去寻求呢,”
孔子说:“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还没有得
到。” ? 老子说:“是的。阴阳之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 言不可传,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 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 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去听,那是听 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 表达,也是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 不会得道的。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得,那是当 然的。
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不可能
不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 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进贡给父母;如 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不可能不告诉 兄弟;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人们就不可 能不给予子孙。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 可能实现的。 ? 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 可赠送。你努力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 觉悟,心中不自悟则不能保留住道。心自 悟到道,还需与外界环境相证。如果得不 到印证,道就不会畅通无阻。
所以,当有了内心的领悟但还不能被外人
理解接受时,圣人便不以道告诉于人。 ? 如果一个人仅仅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 但心中没有真正领悟时,圣人便不会教诲 他。 ? 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 可以多取。你所宣讲的仁义也只是先王使 用过的旅舍,也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居 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 ? 大道是没有形迹的,一个人的形迹太昭著, 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尘的大道,一定会遭 到很多责难。”
回到客栈,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说的大道,但总
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发。孔子的这种 状态被《庄子? 天运》记载为:“孔子见老聃归,三日 不谈。” ? 弟子们见其如此,就问:“老师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 呢,” ? 孔子回答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 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奔走。对于善奔走的野 兽,可以用网缚捉;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钩去钓 取;对于善飞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 知道它是怎样上九天的。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 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 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 去规谏老子呢,”
停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 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 了洛阳。
济宁
曲阜
兖州
偃师
郑州
开封
洛阳
商丘
传说那天老子刚洗了头发,正在晾头发。古
人的头发是不许剪断的,因为这是爹妈给的, 一辈子不能剪断,否则就是不孝,所以男人 的头发跟女人一样长,而且要比现代女性的 长发长得多,这晾头发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 情。 ? 孔子一踏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弄傻了,只看 见老子披着长长的散发,迎风而立,微微抬 头,双目似闭又似开着,面上似笑又不笑, 神情似醒又非醒。树叶飘过,不动声色;风 吹拂脸,声色不动;啊,就像一株枯树挺立 在那儿~
年轻的孔子自己也经常洗头发,也经常
晾发,但是他不是这个样子,也不会这 个样子。他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这样 子晾发的,所以孔子傻了眼~ ? 孔子心里打了个问号:这就是当代最有 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老子,怎么 会这个样子啊,像个枯木,不过孔子很 有礼貌,不打扰老子,而是先退了下去, 静静等待着。
孔子很真诚地又很直率地问老子:“先生,
是我眼花了呢,还是真的,刚才先生的形 体就同枯木一样,好像超脱了一切~” ? 老子微微一笑,讲出了一番深刻的哲理。 原来老子利用晾头发的时候,完全进入了 一个寂静的、虚无的、深邃的奇妙世界。
他脱离了滚滚红尘的眼前世界,进入 时间的隧道,遨游到万物来开始的 地方,即事物的生机活泼的原生态中去了。
他到他自己心目中“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的“道”的地方去了。
孔子奇怪地问道:“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
呢,”
老子神秘地一笑说:“达到这种境界是
最高层次的审美,是最高层次的快乐, 能够体味到这些的就是最高境界的人 了~”
孔子的心灵被震动了,老子的形象在他心
目中变得无比高大,无比智慧,无比光辉~
据说孔子见完老子回去以后,几天没有讲话。 学生们说,这一下坏了,咱们的夫子怎么变傻了, ? 其实孔子不是变傻了,而是在深入到一层又一层 的内里去反思了。 ? 孔子从而变得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博大,智慧更 丰富了~ ? 后来学生要孔子谈谈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深 深感叹地说:“真了不起啊,老子是人中之龙啊~ 而我只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的飞虫啊~” (《庄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 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 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 邪~」
孔子的学生不懂啊,请问老师,为什么
称老子是龙呢, ? 孔子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会 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会游;如 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会跑。是鸟, 就可以用箭射它;是鱼,就可以用线钓 它;是野兽,就可以用罗网捕它。至于 一条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 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 啊~”(《史记》)
你看,人中之龙多厉害~很有意思的是,大
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中国人给男孩子取名字 都特别喜欢用上个“龙”字呢, ? 比如古代有常胜将军赵子龙,还有文学家冯 梦龙等等,当代的比如元帅贺龙,你再看看 香港两位武术影视大明星一个叫李小龙,一 个叫成龙,都是“龙”~这就是中国人的一 个文化基因,就是“望子成龙”的千年历史 文化情结~ ? 你看中国的文化多厉害,一个名字一下子可 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追到“人中之龙”的老 子那里去了。
孔子把自己说成是瓮罐中的小飞虫,
一方面是这位还年轻的孔子确确实 实在老子那里大开了眼界,另一方 面也可以看到孔子是非常谦虚的, 这也就使得他能够不断地进步。后 来孔子在当时的社会上被人家称为 “人中之凤”,就是人中的凤凰啊~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
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 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 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 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 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 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 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道德经何来,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
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
子
出
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
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 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 人。 ? 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 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 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 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 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 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 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 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
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 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 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 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 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 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 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 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 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 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 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 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 ? 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 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 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 “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 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 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 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 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 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 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 编《老子出关》.
老子出关
鲁迅:《故事新编》
写完, 老子是的时候这么
想的:“为了出关,我看 这也敷衍得过去了。” 关尹喜则给了老子一包 盐、一包胡麻和十五个 饽饽作稿费。关尹喜还 特地申明说,“这是因为 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 优待。”
3.老子其书
《道德经》
马王堆帛书
荆门楚简
敦煌
通行
甲
乙
马王堆帛书
残叶
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
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 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 之名.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是1993年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 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
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把 《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 的重视。
学者论争——老子的时代问题
1. 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
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 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
是老聃的著作。
2. 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
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向 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见也 不尽统一。有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战 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战国后期; 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更晚,大约要 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世。但是,其一致 处在于都认为《老于》成书远在孔子之
帛书《老子》与郭店《老子》 《老子》有许多不同的传,人们 一直希望能从考古中发现更早的《老子》 传。 现代考古果然有所发现,和老子有 关的有两件重大事情。 ? 一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了两件帛书《老子》写,今人分别称 为甲、乙,其中《德经》在《道经》 之前,与通行的次第不一样。
这版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曾经成为当
时所见到的最早版。学者将这一子 和传统的子对照,相差不很大。于是 学者们更倾向于《老子》成书于春秋末 年,或者是成书于春秋末年而后来又经 过战国前期乃至中期的人增修而成的, 因此在现存的《老子》一书中出现战国 时期的一些痕迹。比如帛书《老子》有 “万乘之主”、“万乘之王”的词语, 这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词语。
二是,1993年湖北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处东 周楚国的贵族墓中出土竹简《老子》,分为甲乙 丙三组,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老子》子。 ?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原始的传。有认为作者是 李耳(李聃),而今则出自战国中期的太史儋之 手。又有学者认为,这是经过儒家精心修改过的删 节。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竹简的年代下限 应该略早于墓葬年代。以上材料说明至少在战国中 期《老子》文已经固定并流传。考古发现让人们 看到了越来越早的子,逼近了原来的面目,对老 子其人其书真相的讨论将更加深入了。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二、老子的学说 1.“道”是万物的源,道生万 物 .老子的哲学思想: 2.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 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
道一
超 形 絕 道 越 體 上 對
體老 性子 體 論
— 然
執 苦 比 現 凡 對 著 樂 較 象 間 立
二
*
道 道
無
老 子 宇 宙 論
宇 宙 生 成 創 造
—
一 有
二
三
物 萬 下 天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核心 内容
哲学 1.“道”是万物的源 “道”是最高的哲 思想 2.辨证法思想 学概念; 事物是矛盾对立的, 但可以互相转化 “无事取天下” 政治 “无为而治” 主张 思想评价 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有消极的因素 思 想 学 说
老子的学说 老子的政治主张:
老子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则无不治。 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 取天下。 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 4.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1、哲学思想:“道”是世界的源;辨证法
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 化 ?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影响力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 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
在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二帝都以道治国, 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息, 使国家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人民的生产 日渐提高,国家日趋繁荣,史称「文景之 治」。
老子:影响力
魏晋玄学之风
嵇康 博学有奇才,为魏 晋时期之名士,他 不与世俗同流。好 老、庄之学,与阮 籍、山涛、刘伶、 阮咸、向秀、王戎 六人为友,常于竹 林下清谈玄学,世 称「竹林七贤」。 他极力反对名教, 主张放任自然及养 生之道,最终被司 马昭所害。
曹丕自广陵退兵后曾说「三世为将, 道家所忌」,故准备实行休养生息。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不论怎样的将领,其功名成就都是以 士兵性命为基础的。一家三代不能连 着都做过军中之将,否则灾祸就会降 临在此家人头上,这是道家所忌讳的。
老子因为姓李而交了 大运,到唐代因为皇家 姓李,又有唐玄宗的 “做了皇帝想登仙”, 老子此时仙气十足,竟 被封为“玄元皇帝“。 但这个老子,己不是我 们要谈的老子了,而是 道教的一个偶像。
唐朝的老君像
道家与儒家 儒家经典《礼记》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 《论语》也记载孔子有志与老子看齐。汉朝王充、 扬雄、清朝王夫之等继承改造道家思想为其所用。 朱熹、王安石、魏源、严复等儒家和革新派都对 《老子》推崇备至。 道家的天道思想、修养方法和生命哲学对儒 学发展影响至深,并为它所吸取。道家思想与崇 尚仁义礼乐、注重人伦、关心人生社会的儒家旨 趣不同。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 提出「道」、「气」、「自然」等哲学概念,大 大补充了以伦理为主的儒家思想之不足。 孔子、老子、墨子、莊子 等先賢群像。
道家与法家 两家具有共同渊源,可追溯至姜太公的思想。韩非子「学黄老」,将「理」 与「道」加以联系,是历史上第一个注解《老子》的人。道法共冶一炉,吸取儒 家仁义思想,成为汉朝早期的政治哲学。 道家与兵家 姜太公的用兵之道为道家、兵家共同尊崇,老子的「不以兵强天下」、「以 奇用兵」、「以弱胜强」等思想,对兵家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有深远影响,故后 世有人将《老子》看作兵书。
老子:影响力
文学:山水田园诗
田園詩人陶淵明
中國第一位大力摹寫山 水之作家 —— 謝靈運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曾為孟浩然筆下壯觀的景致。
艺术:中國傳統山水畫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
《竹溪六逸圖》 受道家思想的影 響,歷史上一些 文人雅士往往寄 情於自然,追求 淡泊脫俗的生活。
《畫王維詩意圖軸》 正是王維晚年隱居輞 川別墅,專意於山水 詩作的生活寫照。
老子:影响力
宗教:道家与道教
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
道教尊老子為神
安徽渦陽太清宮老君殿內供奉的老子像 安徽渦陽太清宮老君殿是為紀念老子而建
宗教:道家(教)与儒、佛教
儒家像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则是药店。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儒、佛、道三教皆为 社会治理所必须之道。 ? 儒家就像吃的饭,是人们经常的精神道义食粮; ? 道家在乱世是使社会走上正轨的好「药」; ? 佛家往往是人们死后来世的最终精神寄托而不可 或缺。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道德经》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
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 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 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 《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 经典。
老子:影响力
科 学 发 展
道士以研制出长生不死药为目标,他们在 炼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大量化学、 冶金、矿物、植物、动物学等知识,产生不 少重大发明(如火药等),而道家思想的确 对现今科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如: ? 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认为道家的「有无 相生」是他的「质朴性原理」思想之先驱。 ? 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探讨东方哲学的 「道」、「气」与现代物理学「场」概念的 关系。 ? 诺贝尔奖得主日著名科学家汤川秀树强 调「直觉认识方法」,始终对老庄哲学的兴 趣不衰,从中寻找科学思想的启迪。
老子:影响力
环 境 保 护
老庄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人 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基于道家的天 道自然观、万物一体论等,故道家深恐因 过分干预自然而危害人自身,故不赞同为 了文明的需要而改造自然。道家同时主张 人物平等,互不相害。道家反对奢靡生活, 要人节制欲望,不要向大自然无限度地索 取。道家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类只要采取「无为」的态度,顺应自然, 生态便自可恢复秩序和平衡。这些思想, 可谓现今环保观念的先驱。
老子:影响力
医 药 养 生
以老庄为教祖的道教提出「我命 由我不在天」的口号,发展出一整套 健身长寿之道,许多道士是医药学专 家,如药王孙思邈着《千金要方》等。 依据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中医指出 按照四季变化安排生活起居、饮食习 惯,这对现代医学重视「自然疗法」, 并向心理、社会、自然综合医学模式 转变有重要影响。 ? 气功来自道教的内丹学,老庄及 其道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气功学的重要 奠基者。道教武术也独树一帜,太极 拳更是名扬天下,普及全球。
二.天道与道
1.一些对“道”的描述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14章) ?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5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 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 (“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 “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 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 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 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 “道”的同义语。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 为天下贞(正)。”(39章)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原 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 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 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 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 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
道之为(帛书《老子》甲、乙均无‘为’
字)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 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这里说“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 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 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 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 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恍忽幽 深的情况。
2.天道 ? 道可道,非常道(1章)
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 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 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 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 “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原、万物的老根,似 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 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三.反与弱
1.反者道之动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 关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41章》
“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 巧若拙”,“大辩若讷”(45章)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 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58章)
(4)“反”思想的不足 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 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 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36章)
2.弱者道之用 (1)刚强 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 发展相关联;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 与终结结束相关联。 “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 “不可长保”(9章)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
(2)柔弱与刚强
柔弱胜刚强。(3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7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 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3)弱道——上善若 水 骨弱筋柔而握固。 (55章) 守柔曰强。(52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乎(10章)
四.无为与自然
1.有为 ?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 “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 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 而根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 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第75章)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 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第53章)
2.不妄为 ?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 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 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
章》) ? “古之 善为道 者 , 非 以明民 ,将以 愚 之。”(《六十五章》)
3.无为而无不为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
章)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 人皆孩之。”(第49章)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
原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 弃利,盗贼无 有。(19章)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
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 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 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引文(摘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
老子第一个提出了“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 “道”字来是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这一意义
引申为“方法和途径”,已初步地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意 思。“天道”一词,在春秋时期已是指天象运行的规律,也 有时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意义。老子吸取了道与天道的一般 涵义,把它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
“道”有物质实体和它的规律这两方面
的意义。
关于“道”,老子有简明的概括。他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第25章)
译文:有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比天地更 在先,听不见,看不见,它不靠外力而存在,永远 循环往复运动着。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 知道叫它什么好,就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 叫做“大”。
老子的“道”,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是“混成”的,其中 “有象”,其中“有精”。由这种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剖判为万 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二,“道”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 第三,“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那样的性质,因而老子称它 为“无名”。可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它是没有相状的 相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的形象是不固定的,所以叫做“恍 惚”。
第四,“道”不是肉眼或身体能够直接感触得到 的。对于“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 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 为一” (第14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 三者指的是同一个东西。老子说“有生于无”,不 是从空无中产生万物,而是说“道”产生万物。
第五,“道”是物质,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如 “天之道”、“人之道” (第77章),“谓之不道” (第55章),等等。
老子避免了以前唯物主义者用某一种或 多种元素来说明世界的困难。但老子过 分强调了“道”不通于具体事物的特点, 割裂了“道”和具体事物的关系。(同 时,由于“道”又是原始物质,这就使 “道”具有神秘性和模糊性:“恍惚”)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老子的理论, 从质上说,仍和古代所有朴素唯物主 义者一样,建立在直观、臆测的基础上。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对伏羲以来我国
古代哲学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在伏羲哲学中,“混沌”只是被划分为“阴 阳”。伏羲并没有指明“万物”、“混沌” 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老子通过“道” 把这一切联系起来。 ? 在老子哲学中,“万物负阴而抱阳”,“道” 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又是 物质运动的规律。
老子为什么提出“道”呢,史官出身 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他看透了周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内幕,深 刻地认识到周朝的大分封给农民带来的 灾难。因此,他坚决反对周朝的礼乐文 化、典章制度。 ? 老子虽未指名批判周公,但是他说: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乱之首也。” (第38章)
老子提出“道”的目的在于论证“德”的历史性,指出今世之
“德”是对“道”的历史背叛,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思想武器。 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38章) 老子认为“上德”就是“道”身,“道”的基特征是“自 然”和“无为”。“自然”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天人合一” 的生活方式;“道”就的农民利益的代表和象征;“无为”是没 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人为干预的淳朴状态。 与虚假的仁义道德相反,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第38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第59章)——最 好的社会制度就应该象种植庄稼一样,减少人为干预,减少不合 理的压迫、税收,而应该增加爱心和亲自耕耘。
但是,社会离开“道”已经很久了。老子说:“民
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 死。”(第75章)意思是说,老百姓挨饿是苛捐杂 税压迫造成的;老百姓造反是官逼民反;老百姓不 怕死是因为活不下去。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是那些“服文彩,带利 剑,厌饮食,财货有馀”的统治者压迫造成的。这 些统治者满口“仁义道德”,实际是“盗夸”—— 强盗头子。“非道也哉~”(第53章)怎样改变这 些不合理现象呢,老子主张回到古代,按照“道” 的原则生活。为此,老子提出了著名的“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他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 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 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农民平均主义理想的空想 性。林语堂说:“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会大 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 在很需要这种学说。”你会觉得,林语堂先生说的 可真对~几千年来,老子的“小国寡民”,成为中 国农民世代向往的天堂。
通过“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系统地论
证剥削制度不合理的第一个哲学家。老子的 哲学思想对后来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 改革家,起着深远的影响。老子哲学在中国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是唯一可以和孔子 哲学相抗衡的最大哲学流派。
道与仁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
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 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的基础。对于这些思想,学界更多地 是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异,而对其统一性认识得 并不深入。我们从道德和仁爱这两个最基 最核心的概念入手,看一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 统一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涵义就是
“爱人”(《论语? 颜渊》),爱自己,爱他人都是 “爱人”,但孔子主要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要互爱,你爱我,我爱 你,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 要全身心地去爱他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 一种极为高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如何达到这 种境
界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 语? 颜渊》)要克除自己意识中不符合仁爱要求 的内容,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最终达到意识一动就是仁爱的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也是中国哲学最基最重要的概念。
它的主要涵义是生养宇宙万物的母体,即宇宙万物的源。 道不仅产生万物,还养育万物,它是世间万物不断发展和繁盛 的原动力,离开了道,世间万物就不能变化发展。 ? 世界万物,包括人、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发展 是道的一种表现。道生成涵养万物的性就是德,正如庄子 对“德”的解释:“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之谓德。”(《庄 子? 天地》)庄子以“生”来解释“德”。道和德是宇宙最根 的物质及其最根的性质,它们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是道的 功能展现。《管子》也以“生”来解释德,《心术上》说:“德 者,道之舍,物得以生。”道以德的形式存在着,道的生长化育 的质是靠德来表现的。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 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生成万物而又畜养、 载育万物是道的功能,道生成畜养万物又不主宰它,不自以为 功高而占有它,是自然而然的,这是“玄德”,是最大的德。老 子的这种道德观是从宇宙自然来立论的,但它同样涵盖了人 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因为人类社会也离不开道的德性。
老子的道德观是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统一。
这就为他与孔子思想的统一性打下了理论基 础。道的生长、畜养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功能 性落实到人类社会,就是仁爱的大善德,仁爱 就是让人人都好、人人都能成长、发展,这是 道的大善德在社会中的体现,这是社会中人与 人关系上的最大的“玄德”,即生生之德。它 虽然属于社会道德的内容,但又深深根植于道 的功能性的自然道德之中,自然道德和社会 道德在生之大德上是相通的,这就是老子和孔 子思想统一性之根。
在阐发仁爱是生生之德这一主题上,程朱有着十分形象的比
喻。程伊川以植物种子的生长发育的功能为仁,他说:“心譬如 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又 说:“心犹种焉,其生之德,是为仁也。”(《河南程氏粹言》卷 一)他把植物种子的生之性、生之德叫做仁,以生长发育的 性、德性喻仁,这与老子的道德生长化育万物的生之功能 性是一致的。 ? 朱熹也同样发挥仁的生生之德说,他说“如谷种,桃仁、杏仁 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 意。”(《朱子语类》卷六) ? 程伊川和朱熹都把仁解释为生之德,实际是把仁爱与道德以 “生之德”统一了起来。 ? 朱熹在解释《道德经》的时候,认为程伊川的“生生之意” 的思想取自老子。他在对学生解释老子的“谷神不死”一节 时说:“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焉,程子所取老氏之说 也。”(《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他承认仁爱的“生生之 意”说来自老子的道的生长之功能德性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观有很
多不同点。现代伦理学主要内容是人与人相处的行 为准则和义务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则是包括 人与自然、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的一个整体大系统,它 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道德与仁爱的关系就是 这种整体观的体现。我们来看“克己复礼为仁”的 “礼”,它更接近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的涵义。 《礼记? 礼运》说:“圣人所以治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 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七情指喜、怒、哀、 惧、爱、恶、欲,十义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夫义、妇节、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就是规范 人行为的准则,遵从这些准则以达到社会中人与人的 和谐相处的目的。《礼记》认为这种人伦秩序规范 的源根植于宇宙大自然之中,即从根上说礼来自 于道。
《礼运》说:“故礼者必于太一,分而为天地,
转而为阴阳。”这也与老子的观点一致。 ? 按照老子的观点,道产生了万物,也产生了人和 人类社会,道是自然万物、人与人类社会的 根,道的德性就是生长化育的功能,人的生命、 人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道的 能生之德,所以,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行为规范, 即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规范要以道的能生的德 性为根,这一点也为伦理学的诸内容所证明, 伦
理学的目标也在于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与人 相处,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的社会。
孔子对道的生生之德是有深刻感受和认识的,
他在《论语? 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它 却推动宇宙大自然的运行,它使万物生长繁育。 这里的天就是天道,就是老子的生养万物之道。 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生养自然万物,而人道 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孔子正是把天道与人 道结合起来,把道落实到人间,以仁爱作为人间 伦理道德法则的根。
既然老子的道德和孔子的仁爱涵义相一致,那怎么 解释老子的“绝仁弃义”呢?从老子“大道废,有仁 义”(第十八章)这句话,我们知道老子在论述大道和 仁义的关系上有个先后的顺序。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大道倡行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用提倡什么仁 义,人们都自然地遵从大道的要求,所想所做都符合道, 提倡仁义反而是多余的。 ? 历史无情地发展使大道不再倡行,私欲、对物质的占 有欲支配了人们的生活,这种社会现实就不得不提倡 仁义,并按照礼的规范去做了,正如老子所说:“故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当道德丧失, 社会充满不仁不义的行为时,就要以礼来约束了。 “当人类社会失去了道德的制衡能力而只能靠僵硬 的礼来强人就范时,祸乱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了。”(《老子评传》第217页)这样的礼,是社会动乱 的开端,当然就是“乱之首”了。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根,在当
代社会,它也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宗教,无论是 对于生态伦理,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作者常大群单位: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 院、宗教学研究所)
最高境界是感谢敌人
老子说“道生之,德驯之,悟行之,势成
之”,人生必须记住这四句话。第一个字 “生”,第二个字 “驯”,第三个字 “行”, 第四个字 “成”。要跟着“道”就会生气勃 勃,生龙活虎、生生不息,你找到“道”就 不是往死路走,就不是死气沉沉。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道 能够一变二,二变三,三变万,还会死吗, 不会,那时候搞什么都会生气勃勃。
人生成功了有三个档次, ? 第一个档次是首先感谢亲朋好友,
第二个档次是有智慧的人感谢小人。
我们都恨单位的小人太多,高智商的人感谢
小人,正因为有这么多小人,就会是让我们 不犯错,在学习中成长。 ? 第三个档次是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感谢敌 人,正因为碰到这么多敌人,让我战胜一个 个困难,如果什么困难都没有,是不会成功 的。
老子与大学生与职业规划
1 大学生—未来社会的栋梁
2 职业规划:确立职业目标并取行
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 3 职业规划重要性(哈佛大学调查)
二 道与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之道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三 职业规划的内容
1 自我设定 《道德经》指出:“知人者,知也,自
知者,明也。” ? 2 目标设定 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道德经》第7章指出:“天地所以能长
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 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 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三 职业规划的内容
3 目标实现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
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第63章) ?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 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 其未乱。”(第64章)
三 职业规划的内容
4 回馈与修正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2章) 《道德经》第40章说:“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向 相反的方向运动,对立面的出现,这是道的运动规 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 章)
四 职业规划阶段
1 职业准备期 ? 《道德经》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累(“艹”与“累”字相加)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
四 职业规划阶段
2 职业早期
《道德经》第39章讲“故贵以贱为,高以下为基”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第12章) 老子以江海为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也。”(第66章) 《道德经》第69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四 职业规划阶段
2 职业中期
宠辱不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13章)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四 职业规划阶段
3 职业晚期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附1:成功领导者
掌握权力
借力用人 ? 多谋善断
奉献社会
成就事业
范文三:专辑: 《道德经》老子的智慧人生
《道德经》老子的智慧人生
24:42
老子[道德经] 读诵版 下集 ?271971230
41,900
16:25
老子[道德经] 读诵版 上集 ?271971230
51,911
58:29
老子道德经动画版(下) ?乐观无敌
9,442
54:13
老子道德经 动画版 上 ?helenhersey
4,428
24:46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1) ?jiangxi333
47,816
24:21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2老... ?jiangxi333
37,534
23:55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3老... ?jiangxi333
23,758
24:03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4老... ?jiangxi333
34,268
23:50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5跟... ?jiangxi333
16,501
24:23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6跟... ?jiangxi333
15,410
23:55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7跟... ?jiangxi333
7,852
25:08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8跟... ?jiangxi333
15,482
24:50
文化中国 老子的智慧人生 9老... ?jiangxi333
12,342
24:55
老子的智慧人生10.wmv ?落日萧峰
868
范文四:人生——道德经的故事——提要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分上下两篇,共81章,寓意深远。
两千五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研读《道德经》,但得其要领者少,且大多不愿外传。其实,老子言简意赅,只是按照天地万物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讲述两段人生的故事。
上篇叫《道经》,讲述一个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人,怎样超越自我的人生过程。富有的人应该过什么生活,做什么事才有意义。
老子认为,富有的人应该放弃对物质的追求,专心修养道德,享受精神上的快乐。只有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无止境的,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不可比喻。拥有这样的人生,才叫幸福。
下篇叫《德经》,讲述一个普通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人生过程。普通人应该过什么生活,做什么事才有意义。
老子认为,普通人的人生目标,首先是要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就要修炼,使心身接近道德。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去创造物质财富,才能成功。这样的人生才快乐。
两段道德人生的故事,可以落实到每个人的一生之中。
第一阶段,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物质财富,使自己富有。
第二阶段,拥有财富之后,就要带领别人共同致富,以助人为乐。
只有具备两段人生经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完美的,有道德的人。
范文五:_道德经_中的人生哲学
《道德经》中的人生哲学
朱晓燕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社科部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道德经》中包含着许多老子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守柔的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自始至终。守柔的实质就是真心诚意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求得到回报。这种思想境界虽然在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这毕竟是人生应当力求达到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道德经;守柔;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2-0050-01
一、《道德经》的守柔思想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但归根到底是讲人,讲人应当怎样做人。对此,老子的回答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守柔”,守柔的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自始至终。
何谓柔?柔即柔软和弱小之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高与下相比,下就是柔,进与退相比退就是柔,前与后相比后就是柔,大与小相比小就是柔,雄与雌相比雌就是柔。何谓守柔?守柔就是在对立面中,要心甘情愿地使自己处在柔软和弱小的一面,不要故意表现出高人一头。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意思是明明知道什么是雄强,却甘愿表现为雌柔;明明知道什么事明白,却甘愿表现为糊涂;明明知道什么是光荣,却甘愿表现为卑辱。这些可说是守柔的典型之举。
二、《道德经》的守柔思想来源于对道的理解
老子认为道有自身运行的法则,这种法则制约着天地万物,也制约着人的行为,人若按照道的法则行事,那就会万事大顺,反之则会遭遇凶险。那么道的最根本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守柔。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还说“弱者道之用”。意思是道从来就是帮助弱小一方而削弱强大一方的,因此处处表现强大那是违背道的要求的下等德性,而处处表现柔弱则是合乎道的要求的上等德性,道就是通过柔弱去发挥其作用的。在这里,如果抛开道的神秘性,那么老子的守柔思想实际上是他在观察大量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生哲学。其实,老子强调守柔,并不是让人真的一直柔弱下去,而是要人们不要老是自以为强大,不要处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应谦虚谨慎,扎实做事,以柔克刚。他说的“柔胜刚,弱胜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对此,当是无可非议的。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守柔呢?根据老子在《道德经》中的阐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把守柔作为对敌斗争的策略。在老子所处的时代,诸侯林立,战乱不止,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互相交错,情况非常复杂。各国在争斗中无不挖空心思,巧计频出。老子认真观察和思考了各国争斗中采用的各种计谋及其实施效果,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策略。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如果想让对方缩回去,必须先让对方张开来,如果想削弱对方就必须先让对方强大一下,如果想要废掉对方,必须先让对方兴盛一下,如果想要把对方更多的东西夺过来,就必须想给对方一点东西。在这里,先让对方“张之”,“强之”“兴之”,还有“与之”,都是守柔的表现。老子就是要通过如此守柔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目的。这种策略被老子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所效仿,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把这种策略运用到游击战和运动战中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二,把守柔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人如何才能更
好的生存和发展,这是老子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就是守柔。在这方面,《道德经》中的以下几句话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守柔。从字面上看,无为就是无所作为甚至什么事情也不干,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的本意是不要违反道的法则而凭主观愿望去为所欲为。这里所说的道的法则,实际上是老子观察事物发现的规律,因此,无为说到底是要人们不去做那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而对于那些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则要积极去做。这样一来,无为也就变成无不为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符合规律则行,不符合规律则止,那无疑是能够顺利发展的。二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守柔。其基本意思是在名利地位问题上不要与别人争来争去,更不要锱铢必较,寸利必得,而要把力量用在提高自身的德才和其他应该做的事情上,并力求做出杰出成绩,这样,你虽然不去与别人争,但到最后,谁也没有力量和条件与你争。反之,如果把名利地位看得很重,处处与别人争得不可开交,结果忘记了从根本上提高和加强自身,那么,最后是什么也争不到的。即使暂时争到了,也不可能长久保持。三是“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终不自为大”是守柔。凡是有大的成就的人都不自以为了不起,更不自以为高人一等,而是把自己视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恭恭谨谨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时也得到了众人的拥戴。但有的人则不然,他们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比谁都大,目空一切,视众人如草芥,其实这种人是很渺小的,也是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的。四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如果把这句话简化一些,可以说成是无私故能成其私。无私是守柔。无私的意思是人活在世上,不要把个人的私利看得过重,要尽量做到“少私寡欲”,要尽量多为他人考虑,要尽量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样,虽然个人的一些利益会遭到损失,但他人和社会终究会给予回报,从而使自己得到应得的利益。有人批评老子的思想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其实,老子不过发现了一个规律而已。那些私心过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公众服务的事业中去的,也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大名大利的。
第三,把守柔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对于人生的最高境界,老子从守柔的基本思想出发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做事的目的应无私。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惟吾有身,苟无吾身,吾有何患?”意思是,罪过没有比欲望更大的了,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错误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一个人之所以有无穷的祸患和忧虑,是因为他对自身的利害看得过重,如果根本不去考虑自身的得失,那还有什么祸患和忧虑呢?很显然,在老子看来,私心太重,这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当然,人活在世上,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吃喝住穿问题,完全不考虑私利是不可能的,但追求私利必须有个限度,
(下转第53页)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朱晓燕(1976-),女,河南荥阳人,讲师,从事政治理论授课和研究。
来说是一个放松自己,快乐自己的时刻,但是对于那些厌倦了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夜”是一个寂寞难耐的煎熬。海派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就是在繁华的都市“夜”生活中独守着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苏青在《一个梦》中塑造了一个在黑夜中独自品味孤独,在黑夜里充满无限梦幻的都市女性形象。淑菱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寡妇,她并不情愿地委身于一个粗鄙的高官,在月色朦胧下期盼着“心上人”的归来,同时也在幻想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然而,他的回来并没有给淑菱带来一丝的快感,“他吻她,她觉得一股气味直冲到鼻孔里来,令人不乐”⑥,“他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在她的心中却没有多大地位”⑦。在浅薄的宠爱和危机四伏的地下情中,淑菱心底的空虚寂寞与爱的渴望日益高涨,然而对她而言,幻梦终究飘渺无踪,现实的生存困境仍逼使她继续充当情妇与出卖感情。随着他的离开,淑菱的心又回到原有的孤寂,她独坐窗前,夜里的月光淡而模糊,天空暗层层一片,显得特别阴凉。在淑菱的心中,“夜”是黑的,是凉的,因为在黑夜里没有人能与她分担寂寞的痛苦,没有人能听她诉说孤独的无奈,她只能在梦中幻想有一个人,能与她共同编织一个美丽而又飘渺的梦。
淑菱的不幸不仅是她个人命运的不幸,同时也是一个都市的不幸。繁华的都市能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是不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像淑菱这样内心寂寞、空虚的都市人在海派小说中也有多处体现。例如在《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五个主人公都是走到了痛苦和崩溃边缘的都市人,都是带着不被人理解的寂寞和对人生的困倦在生活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夜总会的夜晚是热闹的,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夜”却是孤独,寂寞的。
海派存在的时期是中国艰难地向现代化迈进但又没有成功的年代,整个民族都在寻求社会与文学的现代性。此时的上海
是一个复杂多变,令人目眩的都市漩涡,身处漩涡中的海派文人企图在都市的浮华中寻找迷失了的人性。在上海的“夜”里,都市中的人们开始寻欢作乐,都市中的男男女女开始放任自我,欲望在“夜”里不再受束缚,人性在“夜”里有了新的展现,内心的情感在“夜”里也有了更多的流露。海派作家通过对“夜”里人们的活动以及内心的描写,在展现都市生活的同时,也成功的塑造了海派小说中“夜”的意象,并且完成了“夜”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海派小说中的“夜”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漫漫长夜里一些人得到的却是短暂的快乐和转瞬即逝幸福;海派小说中的“夜”充满了性爱与欲望,“夜”里的男女已经失去了伦理道德的界限,他们仅是要求满足自己的性爱欲望,在昏昏噩噩中过着颓废的生活;海派小说中的“夜”还流露着寂寞的痛苦,孤独的心酸,一些在“夜”里失去关爱的都市人,渴望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可是这种真爱往往又是一个梦幻。海派小说中的“夜”意象还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内涵,它的每一个内涵都具有一定时代意义,我们可以透过海派小说中的“夜”意象掌握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而挖掘出更深程度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②③刘呐鸥.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都市风景线[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④穆时英. 上海的狐步舞. 公墓[M].百花文艺.2005
⑤穆时英. 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 公墓[M].百花文艺,2005. ⑥⑦苏青. 一个梦. 太太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严家炎. 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陈学勇. 太太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3]张生. 刻意的先锋和无意的媚俗[J].文艺争鸣,2008(05).
On "Night" image in the novels of Shanghai School
Zhang Zhi-ch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Abstract: As a literary image," night" appears frequently in the novels of Shanghai school, " night" written by Shanghai school writers has the connotation of itself, also give deeper meaning. " Night" is long and short" night" is full of love and desire," night" is the lonely painful, is the desire to love. "Night" image in the novels of writers Liu Na-ou, Mu Shi-ying, Su Qing not only ha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but also has a unique meaning of the times.
Key words: the novels of Shanghai school; city; night; image
[责任编辑:邓 乐]
(上接第50页)
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即所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由此老子得出一个最终结论,那就是人应当“少私寡欲”。其次,取得成绩要谦虚。老子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又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善行或成绩是通过长期的自我修养积累起来的,所以有了善行或成绩之后,既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自我否定,更不要骄傲自满,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否则就不可能继续善行,善就会转化为恶,成绩也会得而复失。在这里,老子显然是强调人应该正确对待成绩,在成绩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这与后人司马光说的“劳谦君子有终吉”是一个意思。其三,有了功劳不居功。老子说:“功成而弗居”。又说“功遂身退”。意思是立了功之后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因功向社会要这要那,而要把建功立业视为自
己理所应当做的事情,在大功告成之后,就要隐姓埋名去过那普通人的生活。
三、总结
老子的上述思想都是守柔的具体表现,如此守柔的实质就是真心诚意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求得到回报。这种思想境界虽然在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这毕竟是人生应当力求达到的思想境界。现在,在党的干部队伍中,有一些人私心很重,做出一点成绩便自以为是,处处以功臣自居,甚至伸手要这要那,最后堕落成为腐败分子,仔细想来,这些人所缺少的不正是老子所说的这种思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简编. [2]杨荣国. 中国古代思想史. [3]陈忠. 《道德经》译评.
On philosophy of life in "Ethics book"
Zhu Xiao-y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Economics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Abstract:" Ethics book" contains many profound sentiment to life of Lao Zi, conciliatory thought throughout the" Ethics book" from first to last. Conciliatory is wholeheartedly do contribution for the society and not be rewarded. Few people can achieve this state in that era, but this is after all the realm of thought should achieve.
Key words: ethics book; conciliatory; philosophy of life
[责任编辑:邓 乐]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