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他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篇用了《老》、《庄》的?
典故,共,,处之?多;魏晋玄学对?他也有影响?。但人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他住在庐山?脚下,距离慧远的?东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刘?遗民与慧远?关系密切;陶渊明的诗?中偶尔也可?见到类似佛?教的词语,但他决非佛?教徒,并且与慧远?保持着距离?。佛教是对人?生的一种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而与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他是从现?实的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与佛教迥?异。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他和一些高?僧虽然近似?,但思想底蕴?仍有很大的?差异。他是抱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的态度对等?死亡,与佛教之间?向往极乐世?界大相径庭?。他所思考的?都是有关宇?宙、历史、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上的贤?良为什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人生的价值?何在,怎样的生活?才完美,如何对待死?亡,等等。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
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捱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
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
流的杰出代?表。
范文二:浅说陶渊明的移居
浅说陶渊明的《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以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极富盛名的诗人。
魏晋时期,虚浮华艳之风弥漫文坛,许多文人崇尚骈俪,刻意追求形式,而陶渊明的诗歌却超然脱俗,独辟一家,形成了谆厚朴素,清新自然而有隐约、委婉的独特风格。
陶渊明这首《移居》并不比《饮酒》、《归园田居》来得有名,但在我看来别有韵味,读起来更是顺口,让人心情畅快。
义熙四年戊申,陶渊明在上京隐居的住所失火,直烧得“一宅无遗宇”。以后,经历了一年多的困苦生活,在饱受了理想与现实巨大差异之后,他移居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南村。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此句共20个字,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矣。陶渊明移居南村,不为那里舒适的住宅,为的只是同那里心地纯净、善良的村民一起,白天勤劳的耕作、傍晚踏实的与夕阳为伴,如此的悠哉的生活何尝不是陶渊明所追求、向往的呢,这同他在《陶花源记》里所构造的田园生活——静谧、和谐、友善、勤劳的氛围相一致。
陶渊明用“颇”来形容自己对于和谐生活的期盼心情,抒发自己一贯的对于生活的目标,点明自己在长时间的无奈等待之后,终于有实现理想的一天时内心喜悦之情。陶渊明虽然没有通过直截了当的语句表达愉悦之情,但内心中无法抑制和磨灭的欢喜与激动逐渐地从笔中流露出来,哪怕只用一个字,也足够了~
对于人来说,最难以满足的便是情感。它不容易驾驭,但一旦得到满足,就会让其它原本比较重要的方面变得渺小,甚至毫不在乎。陶渊明就是这样。有了心灵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满足之后,便立刻产生了“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这种想法。
如同我们想象的一样,陶渊明在南村的生活十分如意,在没有了官场的污染与勾心斗角之后,在没有了市人的冷漠相待之后,在没有了自己情感的折磨之后,田园般的生存环境有怎会不是“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呢,有了朋友之间的交往,陶渊明觉得理解自己的知音终于出现,共同抒发各自的不满与生活理想。
诗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是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沟通文学的场面。流露出的是文友相聚彼此切磋琢磨的乐趣。
可见,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隐者居士。
高三(1)班
罗 婧
范文三:陶渊明的《移居(二首)》评析
陶渊明的《移居(二首)》评析
作者:杨丹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6期
陶渊明的诗包括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等。有的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如《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也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从中可见当时战乱和灾害中的农村,绝非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人所熟知,尤其是那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往往呈现出宁静、优美、淡远的境界,成为陶渊明自然适意的人生观的最佳注脚。我们熟知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然而陶渊明过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他在《饮酒》(其五)已经明明白白地说是“结庐在人境”,而《移居》二首更着力描绘他与朋友乡邻的真诚而自然的友谊。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温馨的友情生活,所谓的适意自然生活便是跛足的、不完整的。陶渊明所向往的自然生活,不仅在于融入农村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建立健康真诚的人际关系。陶渊明的返归自然,其深层原因即是厌弃官场或者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虚伪丑恶。“自然”既是与人为对立的物质性因素,也是与虚伪相反的精神性资源。
阅读全诗,我们大概知道陶渊明要搬到南村来,其目的不是要挑一个什么大的豪华的院子来居住,他知道南村这个地方住着很多心地善良的老乡,他愿意和这些老乡度过每一个白天和夜晚。这种想法不是临时产生的,很多年以前就这样想,如今终于如愿,搬来了南村,他很高兴。陶渊明内心想的是,房子不求大,只要能摆下床就够。他想的是,邻居能常来他这里相聚,大家畅所欲言就比什么都好。遇到好的文章,大家又可以一起欣赏,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农务”“力耕”这些词的叙述,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田园牧歌。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趣?这种乐趣在诗中是如何淋漓尽致地表现的?作为一个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对山水田园生活确实是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和追求,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和令人羡慕。《移居》虽然写的是人们之间的日常生活,但是从“相呼”“斟酌”“披衣”“言笑”等这些词语的描写来看,显然更多的想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尽情地展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饮、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令人向往。诗歌开初,陶渊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场面:在春秋两季,有很多的好日子,作者经常同一些志趣相投的人士登高赋诗。登高赋诗显然不是一般的农民所做的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搬来南村,显然还是有一帮志趣相投的人士做伴的,所以,他并不孤单。他们在一起自由地敞开心扉,赋诗言志,忘却了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慰藉。
接着,诗人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场面:朋友相互过门,互打招呼,大家聚在一起,品酒谈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自得。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之间亲切的招呼声,他们之间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好像就在我们眼前。农忙的时候,他们各自回家做他们自己的事,闲的时候,他们又披衣相访,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永远都不会感到厌烦。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抛弃的。诗人认为,这是多么舒适惬意的生活,哪像官场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所以无论如何,诗人也是不愿意放弃这种农耕生活的,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生活的真正认识。
我们可以看出此诗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诗中给我们展现了四个场景: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有室内生活,也有室外生活;既有躬耕的辛劳,同时也有赋诗言笑得畅快。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场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搬去南村后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除场面描写外,诗中也运用了典型细节。比如,“过门更相呼”,“相思则披衣”,都是细节描写。
《移居》写的是搬家之事,而叙事并非其目的,借此表达的是移居的快乐,友朋邻里的淳朴相与之情。情在事中,理在情中,生活的趣味跃然而出。陶诗以平淡朴素为基本风格,《移居》诗也一样,平平道来,如话家常。然而平淡之中又有警策,第一首诗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因此为人传诵久远,而第二首的“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道出朴素的人生哲理,同样引人深思。陶诗以自然真率为特色,然其结构安排并非漫不经心。第一首前六句以实当虚,后六句则以虚当实,虚实相生,艺术结构完整而统一。两首诗之间,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渡到“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有藕断丝连之妙。前一首云“邻曲时时来”,后一首则描写具体细节如“过门相呼”“有酒共酌”“披衣相访”等,显示出篇章间的呼应。
范文四: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摘 要 本文以诗论结合的手法,在解析陶渊明诗文代表作品大意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儒道结合的思想渊源、安贫乐道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的人生思考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洞悉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 田园诗人 陶渊明 诗文 思想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1儒道结合是陶渊明的思想渊源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其中仅引用《论语》就有37处。如陶渊明在《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中写道: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说人生之尘在风中漫游,经历了磨难,已经不是原来的生命。这两句,看起来平淡,其实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测,人人都会有体验。“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既然大家都已非原来的生命,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亲如兄弟,何必在乎血缘骨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陶渊明的首创,孔子《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陶渊明在诗中重复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在战乱和孤独中对理想的一种呼唤,这种理想就是社会和平,是人间博爱,这其实就是儒家经典思想。 陶渊明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因为他同样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共77处之多。《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其中“朴”、“淡”是其核心观念。“朴”、“淡”的美学要求就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陶渊明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例如: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上述四句诗描述的都带有着生活、自然的原生形态,没有任何艺术雕琢的痕迹,本色本香,却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独特的阅读体验。 但是,陶渊明并不沉溺于儒家和老庄,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身体力行,勤于耕种。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而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就是他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2“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陶渊明的归隐,是与生活的窘迫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在归隐之初,陶渊明有自己的田庄和仆从,生活还算富足,但由于接连的灾祸,陶渊明的生计日益艰难,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去乞食,在《乞食》中写道: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如此真切的感受,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不是胸怀宽阔行为坦荡之人不敢写出。陶渊明并不为贫穷感到自卑,即使是乞食,也乞的不卑不亢,妙趣横生。当然,他更不会因贫穷而放弃隐居,即使是朝廷请他去做著作郎,他也推辞不就。 更为可贵的是,他把贫穷看作了隐居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不抱怨嫌恶,反而乐于安守这样的生活。他在《咏贫士》(其四)中写道: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陶渊明既是咏黔娄,又是咏自己,那是一种明知“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却依旧“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的情怀。陶渊明宁可穷困,也不愿再入浊世去做“池鱼”“羁鸟”。归隐的生活,虽不富足,也总算心有可依,总算有南山可望,有菊花可采,有可以让心暂时休息的天空和白云,不似仕途如急流旋涡,一旦陷入,便难以脱身,不得安宁,甚至可能伤,可能死。隐居是贫穷的,但毕竟隐居是相对平静和安全的。他特别推崇黔娄那样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3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其在许多诗文中都得以体现。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将诗人的漫长人生轨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性本爱丘山”到“误落尘网中”,从“守拙归园田”再到“复得返自然”,经过长期痛苦而又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道路虽然,曲折多艰,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宁祥和下来。冲破樊篱,找回自我,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范文五: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精品生活服装服饰
http://www.jpshw.com/cat-fuzhuangfushi/
摘 要 本文以诗论结合的手法,在解析陶渊明诗文代表作品大意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儒道结合的思想渊源、安贫乐道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的人生思考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洞悉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 田园诗人 陶渊明 诗文 思想性格
1儒道结合是陶渊明的思想渊源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其中仅引用《论语》就有37处。如陶渊明在《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中写道: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说人生之尘在风中漫游,经历了磨难,已经不是原来的生命。这两句,看起来平淡,其实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测,人人都会有体验。“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既然大家都已非原来的生命,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亲如兄弟,何必在乎血缘骨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陶渊明的首创,孔子《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陶渊明在诗中重复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在战乱和孤独中对理想的一种呼唤,这种理想就是社会和平,是人间博爱,这其实就是儒家经典思想。
陶渊明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因为他同样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共77处之多。《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其中“朴”、“淡”是其核心观念。“朴”、“淡”的美学要求就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陶渊明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例如: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上述四句诗描述的都带有着生活、自然的原生形态,没有任何艺术雕琢的痕迹,本色本香,却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独特的阅读体验。
但是,陶渊明并不沉溺于儒家和老庄,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身体力行,勤于耕种。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而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就是他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2“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陶渊明的归隐,是与生活的窘迫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在归隐之初,陶渊明有自己的田庄和仆从,生活还算富足,但由于接连的灾祸,陶渊明的生计日益艰难,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去乞食,在《乞食》中写道: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
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如此真切的感受,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不是胸怀宽阔行为坦荡之人不敢写出。陶渊明并不为贫穷感到自卑,即使是乞食,也乞的不卑不亢,妙趣横生。当然,他更不会因贫穷而放弃隐居,即使是朝廷请他去做著作郎,他也推辞不就。
更为可贵的是,他把贫穷看作了隐居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不抱怨嫌恶,反而乐于安守这样的生活。他在《咏贫士》(其四)中写道: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陶渊明既是咏黔娄,又是咏自己,那是一种明知“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却依旧“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的情怀。陶渊明宁可穷困,也不愿再入浊世去做“池鱼”“羁鸟”。归隐的生活,虽不富足,也总算心有可依,总算有南山可望,有菊花可采,有可以让心暂时休息的天空和白云,不似仕途如急流旋涡,一旦陷入,便难以脱身,不得安宁,甚至可能伤,可能死。隐居是贫穷的,但毕竟隐居是相对平静和安全的。他特别推崇黔娄那样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3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其在许多诗文中都得以体现。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将诗人的漫长人生轨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性本爱丘山”到“误落尘网中”,从“守拙归园田”再到“复得返自然”,经过长期痛苦而又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道路虽然,曲折多艰,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宁祥和下来。冲破樊篱,找回自我,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精品生活服装服饰
http://www.jpshw.com/cat-fuzhuangf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