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自身抗体系列的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系列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近日开展自身抗体系列,现将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1、抗核抗体:ANA包含一组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细胞核常成为自身免疫反应的靶子。ANA主要是指对核内成分所产生的抗体,此外也包括对核内成分相同的物质所产生的抗体。所以,ANA是抗核酸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的总称。通常是7sIgG,但也可以是19sIgM。它可在许多风湿病患者的血清中检出,也可以在健康老年人、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病、原发性肺纤维化、肿瘤等,缺乏特异性。甚至服用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均可出现ANA阳性。约99%的活动期SLE病人ANA阳性,但它的特异性差。在非狼疮性结缔组织病中,ANA阳性率为50%,即使在健康献血者中,偶尔也可检出ANA。所以ANA阳性本身不能确诊任何疾病,但ANA阳性且伴有特征性狼疮症状则支持狼疮诊断。ANA阴性几乎可除外SLE的诊断。但应注意有5%的SLE病人ANA可为阴性,这其中大部分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因为测定ANA通常用鼠肝或鼠肾做底物,而这些组织核内含SSA、SSB、Jo-1、rRNP抗原相对较少,所以不易测出其相应抗体。
2、抗ds-DNA抗体:即抗双链(天然)DNA抗体。高浓度的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SLE,且与疾病活动度、特别是与活动性狼疮性肾炎密切相关。在SLE缓解期抗DNA抗体可转阴或滴度减低,因此单次测定结果阴性,不能除外SLE;
3、抗ss-DNA抗体:即抗单链(变性)DNA抗体。它不仅存在于SLE病人中,也可以存在于非SLE的其他疾病中,包括炎症性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物性SLE、硬皮病等。虽然它在致病性方面与抗ds-DNA相同,但特异性差,对SLE诊断价值较小。
4、抗ENA抗体:又称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的抗体。是抗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核蛋白(snRNPs)和小分子细胞浆核糖核蛋白(scRNPs)的自身抗体,不含组蛋白。主要有七种:抗U1-RNP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 La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r-RNP抗体。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无明显相关。
标本采集与免疫学检验项目相同。
范文二:自身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U1-rRNP 抗体:高滴度的抗U1-rRNP 抗体是混合性结绨组织病(MCTD ,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rRNP 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 抗体。
抗Sm 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 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性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抗SS-A 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 抗体阳性。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B 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 抗体和抗SS-B 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抗PM-Scl 抗体:常见于多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中,50%的该抗体阳性患者为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抗PM-Scl 抗体也可见于单独的多肌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在弥散型硬化症中的阳性率为2-5%。
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 ,s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也可检测到该抗体(阳性率10-30%)。还可出现于雷诺氏综合征中。
抗PCNA 抗体:PCNA 为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表达与细胞周期有关。抗PCNA 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但阳性率仅为3%。有文献报道,抗PCNA 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展为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有关。
抗dsDNA 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除抗Sm 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40-90%,并且抗dsDNA 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可用于疗效监控。
抗核小体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95%,特异性几乎为100%。核小体是细胞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由DNA 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组成。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 抗体、抗组
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临床资料显示,有15-19%的抗dsDNA 抗体阴性的SLE 患者中抗核小体抗体阳性。因此联合检测抗dsDNA 及抗核小体抗体可提高SLE 血清学检出率。
抗组蛋白抗体:抗一种或几种组蛋白抗体或抗H2A-H2B 复合物抗体在药物(普鲁卡因胺、肼酞嗪以及其它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中比较常见(阳性率为95%)。另外,在3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5-5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可检出抗组蛋白抗体。
抗核糖体P 蛋白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阳性率为5-15%。普遍认为ARPA 的滴度与SLE 的活动性相关,还与SLE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或肝脏受累相关。
抗M2抗体:高滴度的抗线粒体2型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阳性率为85-95%,另外,在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滴度较低。
抗Ro-52抗体:SS-A 抗原是一种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 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52和60kDa )组成,抗-SS-A 60 kDa蛋白的抗体对于干燥综合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更高,而单独抗SS-A 52 kDa 的抗体不具有疾病的特异性,并且容易与其它抗体发生交叉反应。
范文三: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细胞核均质型
dsDNA抗体 SLE标志性抗体(60-9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正相关,持续高滴度
抗体与狼疮肾炎相关。
核小体抗体 SLE标志性抗体(85%),可用于SLE的早期诊断,与狼疮肾炎相关。 组蛋白抗体 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均可出现,在药物诱导的SLE中较常见(阳性率为95%)
不具有疾病特异性,仅有此抗体阳性,而不伴有其他ANA,则强烈支持
DIL的诊断,与SLE活动性及狼疮肾炎相关。
细胞核浆颗粒型
RNP抗体 高滴度是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 夏普综合征)的特异性标志(阳
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低滴度可见于SLE
(15-40%,常伴Sm抗体阳性)
Sm抗体 SLE的标志性抗体(5-30%),与dsDNA一起是SLE的诊断指标,与疾
病活动性无关,一般伴有UI-RNP抗体阳性。
SS-A抗体 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SLE(20-60%) 新生儿红斑狼疮(100%),可引起先天性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与狼疮肾
病的发生相关。抗天然SS-A(60kDa)抗体对SS和SLE的特异性高。该
抗体的产生与HLA有关。
Ro-52抗体 不具有疾病特异性,而且还可与抗Jo-1和RNP抗体发生交叉反应。 SS-B抗体 干燥综合征(40-95%);SLE(10-20%);亚急性皮肤狼疮(25-35%)。 PCNA 是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是SLE的标志性抗体(2-10%),与SLE弥散性肾
小球肾炎相关,对激素治疗敏感。
核仁型
Scl-70抗体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25-75%),与皮肤硬化、肺部受累及肿瘤有关;抗
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无关。
PM-Scl抗体 多肌炎/皮肌炎(8%),弥散性硬皮病(3%),50%PM-Scl抗体阳性见于
皮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
细胞浆颗粒型
Jo-1抗体 多肌炎特异性抗体(25-36%),伴肺间质纤维化时可高达75%,高度提示
抗合成酶综合症。
细胞核浆点型
着丝点抗体 局限型弥散性硬皮病(30%);CREST综合征(50-80%);原发性雷诺现
象(2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0-20%)。
AMA及AMA谱
M2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特异性抗体(96%);其它慢性肝病(30%);进行性
系统性硬化症(7-25%)。
胞浆颗粒型
核糖体P蛋白 是SLE的特异性抗体(5-20%)。
范文四: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o9年7月第3卷第13期ChinJModDrugAppl.Jul20o9.V01.3.No.13
4.4.7投照因素坚持每天影像技术评估,针对工作中出
现的图像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岗位练兵,相互指教,共同提
高,把工作质量与个人利益挂钩,以加强其责任心,事业心,
形成人人关心照片质量,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和环
境.摄影时要正确摆放摄影体位,充分暴露所投照部位(去
除异物),合理利用中心线和呼吸方式,选择好曝光条件,特
别是毫安秒,千伏及摄影距离的组合搭配.注意每一摄影细
节,如照射野的大小,婴幼儿及重症患者曝光时机的获取,照
片标记的安放等.
总之,放射科操作技术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素
质,选购合适的摄影器材,把好质量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万清峰张文彬
?
71?
规范摄影技术,选择合适的摄影条件,可以大大提高CR影像
甲级图像的比率.更好的临床诊断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厚德.计算机x线摄影(CR)概述.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
备,2000,6(3):24-26.
[2]祁吉.计算机x线摄影.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
[3]祁吉,高野亚良.计算机x线摄影.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7.1O.
[4]马荣珍.CR基本知识介绍.河北医药,2002,24(10):839.
【摘要】通过检测各人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
用及
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THAAb;临床检测;检测指标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lO月在
本院检测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的患者
1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0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58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3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所检测甲状腺功能
指标包括TSH,13”3,n,,和TGA,TMA,TPOAb
检测.
1.2标本采集及测定甲状腺激素抗体(抗,抗)RIAkit
及TGA,TMARIAkit购自北京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均按标准严格执行.TSHTY3,TT4,Ffr,,
FT4,TPOAb检测试剂购自Abbot公司并使用AXYM化学发
光仪器检测.
2结果
2.1各组受试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阳性
率,结果如表1所示,各组阳性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各组受试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激素
自身抗体阳性率
2.2THAAb阳性血清中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在8例
阳性患者中其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确切概率计
算,三组阳性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THAAb阳性血清中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
2.3THAAb阳性与阴性血清L/Ffr比值及T4/不比值的
比较,为便于比较采用原检测单位不变,仅比较数值比,抗
作者单位:334000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免疫病原教研室(万清
峰);广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张文彬)
阴性和阳性血T1/不,比值之间差别有显着意义(P<
0.05),抗T4阳性与阴性血T,/比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
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血清学检查作为甲状腺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一
个有效手段.而在lI缶床检测工作中,甲状腺激素各指标往往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容易使II缶床医师对
患者病情判断产生偏差,甚至出现病情判断错误的情况.其
中血清蛋白,TBG浓度及其结合力药物和急慢性疾病等因素
都有使检测指标之间不一致的可能.在RIA为基础的测量
方法中可造成结果的假性降低,采用PEG或其它的非特异
性分离剂可造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增加,而采用第二抗体
分离方法造成结果的假性增高.在本研究过程中能够发现,
甲状腺功能正常,亢进,减低,血清中的THAAb的阳性率分
别为2.88%,5.17%,5.88%,其P<0.05即各组间无显着
差别.
因此,通过检测THAAb可以降低各指标间不一致,本文
8例THAAb阳性血清中的TGA,TMA,TPOAb阳性率都较
高,采用确切概率计算阳性率之间无差别.
为了评价THAAb对T,T4测量的影响,本文还比较了
THAAb阳性血清和THAAb阴性血清T3/f1’”T4/Fr4的比
值作为判断,T4测量的一个参考影响指标,结果发现,
Fr3,在抗阳性血清中显着高于阴性血清.由于在本文中
检测采用MEIA的方法,运用固相分离技术,这就就使得T3
可能受到抗影响假性增高;而采用FPIA的方法而不进行
抗体复合物分离,造成rr4测量减低.
综上所述,THAAb在甲状腺功能检测的阳性率,会影响
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一致性.在检测不一致的甲状腺功能异
常的血清,可以采用PEG沉淀方法去除血清中的THAAb从
而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风英,顾丽群,陈夏英,等.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抗T,,L)
放射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6):417.
范文五:自身抗体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
1.抗脉络膜抗体
【正常值】血凝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交感性眼炎、脉络膜炎。
2.抗脑组织抗体
【正常值】血凝法和补体结合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多发性硬化病、多发性神经炎、接种后及感染后脑炎。
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
【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血清ATGA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80%,90%的慢性甲状腺炎病人及6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此值可呈强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此情况的发生,与ATGA密切相关。ATGA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正常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ATGA阳性检出率增加,40岁以上可达18%,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反应。ATGA阳性,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4.抗甲状腺微粒抗体(ATM)
【正常值】阴性(<15%)。>15%)。>
【临床意义】ATM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其阳性率可达60%,90%;还有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呈阳性。
5.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
【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某些病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阴性,但ATPO阳性,因而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检出率,并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
6.抗肾上腺抗体
【正常值】荧光抗体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艾迪生病。
7.抗肾上腺皮质抗体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阳性率为50%左右,滴度为1:64。
8.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GBM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用于肾小球肾炎的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约5%的肾小球肾炎由AGBMA引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9.胰岛细胞抗体(ICA)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新诊断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60%,70%的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为阳性。胰岛细胞抗体出现在糖尿病发病之前,故检测胰岛细胞抗体对糖尿病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10.抗胰岛素抗体(IAB)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 检测IAB,可用于监测患者的胰岛素耐量。IAB在体内与胰岛素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胰岛素的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无效,从而导致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必须注入大量胰岛素才能有效。
11.抗心肌抗体(AM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心脏术后综合征、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等。
12.抗心磷脂抗体(AC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心肌梗死、卒中(或中风)、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肿瘤、疟疾等。
13.抗平滑肌抗体(ASMA)
【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1:10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狼疮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14.抗骨骼肌抗体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等,其阳性率为30%,50%。
15.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恶性贫血、慢性低色素性贫血、单纯萎缩性胃炎、胃癌等。
16.抗结肠抗体
【正常值】血凝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17.抗精子抗体(ASA)
【正常值】精子凝集试验及免疫荧光法: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阳性率为10%,20%。
18.抗卵子透明带抗体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I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妇女原发不孕症。
19.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核抗原抗体(Anti-RNA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其阳性率为40.8%,滴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在类风湿因子假阴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核抗原抗体
(Anti-RNAA)可为阳性,以弥补类风湿因子(RF)测定的不足,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阳性率。
20.抗组蛋白抗体(Anti-AH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活动期可达90%)和23.1%。
21.抗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RNP)
【正常值】酶联免疫法:阴性。
【临床意义】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 RNP)阳性率大于95%,并出现高滴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阳性率为4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病阳性率较低。
22.内因子抗体(IFA)
【正常值】竞争法检测?型内因子抗体(IFA)为阴性,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检测?型内因子抗体为阴性。
【临床意义】 内因子抗体(IFA)阳性,主要见于恶性贫血。内因子抗体?型阳性检出率为32.8%,70.1%,?型为11.5%,42.9%,两型内因子抗体同时阳性检出率为24.O %,34.0%。恶性贫血病人,内因子抗体?型效价为221单位左右,?型为53单位左右。
23.抗线粒体抗体(AMA)
【正常值】免疫荧光法:?1:5(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肝炎活动期,阳性率可达90%以上;肝硬化阳性率为30%左右。
24.抗胆小管抗体
【正常值】荧光抗体法: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等。
25.抗核抗体(ANA)
【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1:10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疾病有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造血系统疾病,如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
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其他疾病,如药物反应、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血管炎、结核病等。
26.抗双链DNA抗体(分抗dsDNA和抗ssDNA抗体两大类)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高的特异性,70 %,9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为阳性,效价较高,并与病情有关。
27.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谱
【正常值】免疫印迹法:为阴性;对流免疫电泳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谱中有十几种抗体,其临床意义如下(或见表1-20):抗Sm抗体阳性,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RNP抗体阳性,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抗ss-A抗体和ss-B抗体阳性,见于干燥综合征;抗Cl-70抗体阳性,见于硬皮病;抗Jo-1抗体阳性,见于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抗Rib抗体阳性,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28.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脉管炎的标志性抗体。阳性,见于韦格那麦芽肿、镜下多动脉炎、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9.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
【正常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或<0.03纳摩 (nmol/l)。="">0.03纳摩>
【临床意义】AchR检测,对重症肌无力有诊断意义,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63%,90%的病人为阳性,抗体效价基本上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增高或阳性,还见于胆汁性肝硬化、癫痫、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
30.P53抗体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突变的P53抗体,肿瘤恶性程度及其发展与P53抗体的量有一定关系。P53升高,尤其是手术后P53抗体再次升高,往往与肿瘤恶变和转移密切相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自身抗体系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