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护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加强基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更高,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甲型HIN1流感(甲流);高热;护理 甲型H1N1流感在日常生活中简称“甲流”,它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种变异之后的流感病毒)所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有肌肉痛、咳嗽、突发热等病症,而且某些患者有可能出现病情急速发展的情况,即突发高热,体温一般均超过39℃,还有可能由此导致多器官损伤、肺出血、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严重肺炎,乃至死亡。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9年7月-2011年12月共收治47例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19例;体温39.0℃至40.5℃;临床表现为平色呈现紫白相间花纹色或者是苍白色、四肢冰凉,在来我院就诊之前均服用各种退热药物,高热持续3d至7d,平均4.5d。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4),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临床表现、高热持续时间、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加强基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3护理干预第一,基础护理。基础护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在卫生方面,特别注意房间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卫生清理;在饮食方面,建议征求患者的意见并以患者的口味为其提供符合其口味的饮食;注意患者体温的定时监测,观察患者的病程进展情况;要求患者按时服用相应药物,积极配合治疗。第二,心理护理。对于处理隔离间的患者,应该允许其收听收音机、观看电视节目、阅读书籍和报纸,避免因为无所事事而胡思乱想或者出现紧张绝望等负性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近距离的护理工作,借此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隔阂,获得患者信任,更加乐于接受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允许并鼓励社会人员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处于隔离间时产生的“被遗弃感”,让患者的家属、朋友等于患者进行电话交流、短信交流,强化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健康教育。积极向患者讲解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讲解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口头讲解,也可以通过光盘、宣传册等方式,让患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甲型H1N1流感便可以有效的控制并治愈,进而彻底消除患者的应激心理;另外,应该告知患者,为了避免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采取隔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患者给予理解和配合。 1.4统计学护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χ±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以P 2结果 47例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经过治疗均痊愈,且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平均隔离时间5.2d,2组患者的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情况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范文二: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高热的中医护理
一、高热的概念:
一般指由外感时邪热毒及内伤疾病等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实热”、“日晡潮热”、等发生在许多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常见于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暑、风湿恶性肿瘤或临床输血、输液出现反应时。
二、护理评估:
1、评估高热的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由六淫之邪侵袭肌表,伤及肺卫,邪正相争,致使营卫不和,阳气蒸越于外而发高热。内伤发热,多由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因瘀血内阻,久而化热,或因食积滞而发热。 2、评估高热的病位:脏腑、气血阴阳。
3、评估高热的病性:
?外感发热
?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故恶寒,寒气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则发热,寒性收引,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则头身疼痛,邪寒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寒性凝滞,腠理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
?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侵袭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风热,微恶寒,热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热邪伤津故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暑热之邪:暑热之邪多直入气分,正盛邪实,交争剧烈,初起即见状热、汗多、烦渴、脉洪大等症状,且易伤气耗津,故可出现津气欲脱危重之变。 ?内伤发热
?五志过极化火: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器的生理平衡, 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阳而化热。
?邪郁化火:瘀血、食积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阳热之气过盛,火热燔灼急迫,气血沸涌,则见发热、壮热,面赤,舌苔黄而干燥,脉洪大,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多,阳热之邪耗伤津液,则见口渴喜冷饮。 4、评估高热的病程
一般来说,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邪正相搏,正气可以抗衡邪气,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痊愈,部分病人感热毒之邪太盛,邪毒内陷,或脏腑原有宿疾,正气损伤已久,易产生惊厥闭脱之变证,病情凶险,预后多有不良. 三、常见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活动无耐力。
?体液不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高热病人的病室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过高易使体温上升,过低易复感外邪而加重病情。室温可保持在20?,22?.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高热病人口咽容易干燥,冬天可在暖气上放一盆清水,使其蒸发以湿润空气,有条件可使用加湿器.另外,还要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影响病人休息.室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强光刺激.
2、饮食护理
?高热病人的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病人口渴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桔汁等。汗出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给淡盐水,不能饮水者,应用鼻饲揉法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补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脱水。
?高热病人应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热病初愈,饮食仍以清淡稀软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食多餐。可选择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3、服药护理
高热病人起病急、病势重、变化快,如按常规每天服1剂,效果不明显,可每天服2,3剂,每2,4小时1次.服药困难时,可将药液浓煎以减少药量,或用鼻饲给药法灌服.服药后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降温护理 4
应根据证型的不同,辩证选择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法
可采用冰袋冷敷头部或腹股沟等部位,或用中药煎汤擦浴,如石膏水擦浴、或用温水、乙醇擦浴,冰水灌肠等方法。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下降情况以及病情变化,以免体温骤降而致虚脱,冷疗过程中注意皮肤、阴囊有无冻伤,以及末梢循环情况,半小时测体温1次,使体温降至38?,38(5?为宜。 ?针刺法
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用毫针刺法或十宣放血法降温。 ?刮痧法
中暑高热病人,可在两肋部、夹脊部、肘窝等部位进行刮痧。 ?药物降温
选用柴胡、金银花、黄芩、大青叶等中药煎饮或用注射剂,如柴胡注射液、黄芩注射液等、中成药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
?中药灌肠法
根据病情可给予中药煎汤灌肠通便,也能够降温退热。
(二)、辨证施护:
1、表里证
?病邪在表里者,严禁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以免引邪入里而致热入心包。 ?如病人热已退,发散药即应停服,以免发散太过损伤津液。 ?外感发热如恶寒重时可给生姜红糖水或苏叶水、葱白萝卜水。风热型高热可给金银花、板蓝根水,并多饮清凉饮料。
?风寒表里证中医治法为辛温解表,方药用葱岐汤或荆防败毒散;风热表里证中医治法为辛凉解表,方药用银翘散加减。用发散药时,汤药应热服,服药要加盖衣被,以微微汗出为宜,或进食少许热粥以培汗源,助邪外达;并观察病人服药后汗出的多少,如汗出过多,会引起津液损伤而致动风神昏。 2、里热征
?里热征病人病情较重,病人在高热时喜冷恶热,病室内要清爽。可酌情选用各种降温法降低体温。
?对可能出现热极生风的高热病人应密切观察,如发现四肢肌肉不时跳动,口角颤抖,两目呆滞,则是动风的征兆,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医师。 ?发现病人有谵妄或神志模糊时,可能为邪入心包,应注意观察变化。
?病人口渴喜冷饮或大渴引饮,是热邪实炽盛,津液大伤的表现,宜多给清凉饮料或水果、果汁等。
?对热结阳明、大便秘结的病人,可用缓解泻药通便。
?里热炽盛,热入营血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斑疹、吐衄、便血等血证,应按 血证进行护理。
?中医治法为清泄里热,护阴保津。方药用白虎汤。
五、健康指导:
1、注意四时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被,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
2、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平素易于感冒者可进行耐寒锻炼,自夏天开始,坚持冷水浴,持之以恒,可收良效。
3、体质虚弱者,可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积极治疗原发病。
范文三: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
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
话题:体温 宝宝 高热
【摘要】 总结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体会,提出除对原发疾病的护理外,还应及时对高热患儿进行降温处理,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关键词】 小儿高热;降温;护理人体的体温是通过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正常情况时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一般正常腋下体温保持在36 ?,37 ?,但小儿因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皮肤汗腺发育还不完善,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小儿体内致热源增多或散热功能障碍,产热多于散热时,均可导致体温升高。小儿持续高热对机体可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持续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更易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现介绍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体会。1 护理小儿高热的护理除对原发疾病的护理外,还应及时对高热患儿降温处理,遏制小儿惊厥的发生。1.1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小儿初期发热首选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头部冷敷、乙醇擦浴、生理盐水灌
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不易引起其他不良反应,但效果缓慢,易反弹。1.1.1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一般适合于发热早期,体温在39 ?以下的患儿。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10 min,15 min更换1次,必要时用水袋灌上凉水,枕在脑下。1.1.2 乙醇擦浴 乙醇擦浴适合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患儿,采用酒精擦浴降温,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是用30%,50%乙醇,用纱布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必要时按摩患儿四肢及躯干,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乙醇擦浴。1.1.3 生理盐水灌肠 感染性发热在常规降温无效时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 mL,500 mL,温度以28 ?,32 ?为宜,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将生理盐水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30 min左右后再排出,排便后30 min再测量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2 药物降温 当患儿持续高热,特别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患儿,物理降温不明显,体温达到39.5 ?以上,必要时须进行药物降温,以防惊厥的发生[1]。药物降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一般包括口服退热药、药物塞肛门、肌肉注射药物,这些方法临床效果明显。1.2.1 口服退热药
口服退热药首选退热剂布洛芬混悬液,使用药物退热必须注意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加大用量和缩短使用时间,这样易发生大汗淋漓,导致虚脱,特别对年老体弱者及婴儿病人更要注意,作用可维持6 h,体温上升可重复使用。1.2.2 小儿退热栓 此方法适用于5岁以下、体温在39 ?以上小儿,是简便有效的退热方法,家庭适应性强。患儿肛门内给药,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退热4 h,6 h使用1次,1 d不超过3次,体温下降后4 h再测。如无高热,注意补水,并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1.2.3 肌肉注射药物 肌肉注射药物有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乃近退热反应快,但是副反应很强,应尽量少用该方法,除对惧怕吃药的孩子又有高热惊厥病史、已经发高热了怕惊厥再发生急需退热时才考虑尽快肌肉注射安乃近。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小儿2岁以下1次0.5 mL,1.0 mL,2岁,5岁1次1 mL,2 mL,大于5岁1次2 mL,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1.3 基础护理1.3.1 密切观察病情 每小时测量1次体温并做记录,有异常时,若是住院应随时报告医生,若在家中应及时就医。1.3.2 保证营养 由于高热导致热量消耗,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以满足机体热量的需要。1.3.3 保证饮水 由于高热使机体水分散失增加,因此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特别是服用退热药后大量排汗时更应多饮水。1.3.4 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排汗,为了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及舒适,应经常更换衣褥以及被罩、褥单,每日擦浴。2 讨论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保护性反应,以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染的机体是有益的。但是,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久,也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高热患儿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寻找发热原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小儿发热首选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的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毒副反应,值得家庭、医院广为使用。勿盲目用药物迅速降温,在诊断未明确以前盲目用退热药物,迅速降温,有可能造成错误诊断并影响药物疗效的判断和预后,故不宜使用降温“治疗”法。虽然物理降温能使患儿感觉舒适,而且不良反应少,较安全,但其降温幅度小而且易反弹,所以反复发热的患儿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考虑物理降温的同时,适当选用药物辅助降温。【参考文献】[1] 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4C):709.zhjun521问答历史悬赏:100分回答:8持续高烧39。5 我该怎么办我女儿 也不打喷嚏 没有感
冒症状现在就是有点拉肚子。有点青和泡子/吃了美林过1--2小时退了烧 但是就是退烧了3--4个小时 又高烧39.4---39.6
求救大姐 大哥 谁有好办法退烧BaoBaoLeYao问答历史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
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宝宝发烧了吗,宝宝到底有没有发烧,粗略来说,使用耳温枪测量后的体温,高于摄氏37.5度时,就表示宝宝身体不适了,此时家长们必须注意宝宝是否有什么症状;若体温到达38度以上,就表示宝宝真的发烧了。 宝宝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烧,但精神状况还是很好,则不用急着马上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家先行照顾,不需给宝宝吃退烧药,只需提供流质的食物与水份,依宝宝所出现的症状判断发烧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电话谘询相关单位。若宝宝向家长们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体温高于39度时,再考虑给宝宝吃退烧药,但吃完退烧
药后,不论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医治疗,否则一般38度左右的发烧,建议不用采取退烧措施,让宝宝自然痊愈,反而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
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透视发烧3阶段一般婴幼儿发烧会有下述的顺序,但不一定每个状况都会发生,有时宝宝不会经过发冷阶段,会直接发热,但发烧时有发冷症状的宝宝,大多会烧到39度左右,也会比较难受,当然有时候发烧也会发生排不出汗的情况,因此三阶段的过程家长可作为参考,但不能概括每个宝宝的发烧过程喔~1.发冷原因&症状当宝宝受到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己调高,以保护自己,但是当体温还没上来前,身体会有产热机转,主动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产生手脚冰冷的状况。发冷是发烧的前期,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度,但宝宝会全身打冷颤,甚至有畏寒的情形。处理为宝宝添加衣服,并让他多喝些温水,帮助体温上来,以减轻宝
宝的痛苦,当宝宝有发冷症状时,千万不要急着帮宝宝降温,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更不舒服。2.发热原因&症状宝宝发烧时体温攀升,这时皮肤摸起来很烫,表示宝宝已经在发烧了,许多家长们为了让宝宝快点出汗而为其添加更多衣服,却容易让宝宝体温更高,宝宝身体会更加不适~处理这时家长们应保持室内通风,并让宝宝多摄取些温开水,为宝宝脱去身上多余的衣物。3.出汗原因&症状当宝宝因受到感染而发烧时,体温会自动升高以保护人体,等到感染情况稳定时,人体不需要再派出抗体与白血球来对抗细菌,这时为了降低体温点,把热量带走,所以会产生排汗状况,以降下体温。处理当宝宝出汗时,表示身体正在散热,家长们应该帮宝宝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碍宝宝降温。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
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多穿点还是少穿点,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
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几招简单的退烧法(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范文四: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
1. 由神经系统外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A上呼吸道感染.B肠道感染.C
中毒性菌痢.D.败血症.E.破伤风
2. 小儿惊厥时应重点观察()A.肌肉张力改变B.呕吐情况C.呼吸、瞳孔变化D.发绀程度
E.体位变化
3.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A.惊厥持续时间>10min B惊厥持续时间>20min .C.惊厥持续时
间>30min D.惊厥持续时间>60minE.惊厥持续时间>40min
4. 惊厥发作时最重要的护理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B避免外伤.C.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的
变化D.不可强力按压肢体E.防止舌咬伤
5. 控制小儿惊厥的首选药物是()A.苯巴比妥那B.地西泮C.氯丙嗪D.苯妥英钠E.10%水
合氯醛
多选题
6. 下列疾病属于小儿惊厥中感染性病因的是()A.脑寄生虫病B.热性惊厥C.脑脓肿D.颅
内肿瘤E.脑炎
7. 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有()A.高热惊厥B.中毒性脑病C.癫痫D.低血糖E.颅内感染 8. 惊厥患儿因抽风而憋气时可刺激哪些穴位,(????)
?人中 ?涌泉 ?合谷 ? 百会 ?内关
9. 小儿惊厥常因颅内感染引起,如由以下哪些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
?细菌 ? 真菌 ?病毒 ?寄生虫 ? 颅内出血
10. 以下哪些疾病可引起小儿惊厥发作,(?????)
?中毒 ? 苯丙酮尿症 ? 肾衰竭 ? 重度脱水 ?脑积水
简答题
1、小儿时期惊厥发作的特征有哪些,
答: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儿童期发生率约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2、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
3、新生儿及婴儿常有不典型惊厥发生,如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发瞪眼、咀嚼、流涎、呼吸暂停、青紫等不显性发作, 4、引起惊厥发作的病因众多复杂。
2、简述惊厥患儿的抢救程序,(图表)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相应措施?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判断题
1. 小儿惊厥时物理降温时可用50%-70%乙醇擦浴。
2.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
3. 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
4. 为防止小儿惊厥时外伤应用约束带捆绑四肢。
5. 在惊厥抢救结束后12h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答案 单选:1.A 2 .C 3. C 4.B 5.A 6.B
多选: 7.ABCE 8.ABCDE 9.ACDE
10.ABCDE 11.ABCDE
判断题:1.错,30%-50%
2.对
3.错,上下臼齿之间
4.错,用约束带捆绑四肢惊厥时会造成外伤
5.错,6h内记录
范文五: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体会
作者:阮 文
作者单位:332005,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
【摘要】 总结小儿持续高热的护理体会,提出除对原发疾病的护理外,还应及时对高热患儿进行降温处理,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关键词】 小儿高热;降温;护理
人体的体温是通过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正常情况时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一般正常腋下体温保持在36 ?,37 ?,但小儿因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皮肤汗腺发育还不完善,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小儿体内致热源增多或散热功能障碍,产热多于散热时,均可导致体温升高。小儿持续高热对机体可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持续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更易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现介绍小儿持续高热
1
的护理体会。
1 护理
小儿高热的护理除对原发疾病的护理外,还应及时对高热患儿降温处理,遏制小儿惊厥的发生。
1.1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小儿初期发热首选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头部冷敷、乙醇擦浴、生理盐水灌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不易引起其他不良反应,但效果缓慢,易反弹。
1.1.1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一般适合于发热早期,体温在39 ?以下的患儿。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10 min,15 min更换1次,必要时用水袋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1.1.2 乙醇擦浴 乙醇擦浴适合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患儿,采用酒精擦浴降温,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是用30%,50%乙醇,用纱布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必要时按摩患儿四肢及躯干,以促进血液循环,
2
加快散热。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乙醇擦浴。
1.1.3 生理盐水灌肠 感染性发热在常规降温无效时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 mL,500 mL,温度以28 ?,32 ?为宜,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将生理盐水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30 min左右后再排出,排便后30 min再测量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 药物降温 当患儿持续高热,特别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患儿,物理降温不明显,体温达到39.5 ?以上,必要时须进行药物降温,以防惊厥的发生[1]。药物降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一般包括口服退热药、药物塞肛门、肌肉注射药物,这些方法临床效果明显。
1.2.1 口服退热药 口服退热药首选退热剂布洛芬混悬液,使用药物退热必须注意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加大用量和缩短使用时间,这样易发生大汗淋漓,导致虚脱,特别对年老体弱者及婴儿病人更要注意,作用可维持6 h,体温上升可重复使用。
3
1.2.2 小儿退热栓 此方法适用于5岁以下、体温在39 ?以上小儿,是简便有效的退热方法,家庭适应性强。患儿肛门内给药,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退热4 h,6 h使用1次,1 d不超过3次,体温下降后4 h再测。如无高热,注意补水,并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
1.2.3 肌肉注射药物 肌肉注射药物有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乃近退热反应快,但是副反应很强,应尽量少用该方法,除对惧怕吃药的孩子又有高热惊厥病史、已经发高热了怕惊厥再发生急需退热时才考虑尽快肌肉注射安乃近。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小儿2岁以下1次0.5 mL,1.0 mL,2岁,5岁1次1 mL,2 mL,大于5岁1次2 mL,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1.3 基础护理
1.3.1 密切观察病情 每小时测量1次体温并做记录,有异常时,若是住院应随时报告医生,若在家中应及时就医。
4
1.3.2 保证营养 由于高热导致热量消耗,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满足机体热量的需要。
1.3.3 保证饮水 由于高热使机体水分散失增加,因此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特别是服用退热药后大量排汗时更应多饮水。
1.3.4 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排汗,为了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及舒适,应经常更换衣褥以及被罩、褥单,每日擦浴。
2 讨论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保护性反应,以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染的机体是有益的。但是,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久,也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高热患儿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寻找发热原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小儿发热首选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的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毒副反应,值得家庭、医院广为使用。
5
勿盲目用药物迅速降温,在诊断未明确以前盲目用退热药物,迅速降温,有可能造成错误诊断并影响药物疗效的判断和预后,故不宜使用降温治疗法。虽然物理降温能使患儿感觉舒适,而且不良反应少,较安全,但其降温幅度小而且易反弹,所以反复发热的患儿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考虑物理降温的同时,适当选用药物辅助降温。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4C):709.
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