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当我们无助时
人生路上不如意十常八九,遇到挫折时常常情绪低落,所以,当你举棋不定时, 不防问问自己,这么做,将来会后悔吗?请用今天的努力让明天没有遗憾 ! 我的 人生格言 :思路决定出路 , 人生在于奋斗。 当你在奋斗的路上彷徨失措, 举棋不定 的时候。
1、成功的人,就是那种能用别人扔向他的石头来铺设路基的人。
2、 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 明天的朋友; 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 明天的敌人。
3、 Nothing is impossible 、只要选择了目标,不要再想太远,每天脚踏实 地,风雨兼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4、你和你的朋友会一起在将来打造一个可能很辉煌的事业。很好听是吗? 记住,你们都要努力。
5、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当时你多么生气 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
6、别怕丢人,追求丢人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至于为此笑话你的人,你可以 把他们从你将来人生对手的名单中排除了,你也要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7、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
8、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好奇,否则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在痛 苦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以后一定会后悔。
9、别为你自己和别人下定论,你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一面。
10、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
范文二:当我们选择器材时究竟选择的是什么
当我们选择器材时究竟选择的是什么
自从摄影术产生以来, 似乎用户们对于摄影器材的选择纠结就从
来没有停止过。 在那个上古洪荒时代所有摄影器材基本都出自摄影师 自制, 当然自己在各种方面的需求也会在手中体现得完美尽致。 但时 代发展到现在, 摄影器材已经变成了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产品, 用户只 能在几家厂商的几十款机身镜头中来寻找属于自己的组合。 每个人的 需求细化起来都非常不一样, 因此这方面的纠结, 也就成为了各大摄 影器材论坛、摄影器材群里常常讨论的问题。
因此也产生了一门产业, 那就是摄影器材评测。 但大部分媒体的 评测相对来说过于主观, 同样一套器材在不同人手上用起来感受可能 是天差地别。 而像 DxOMark 这种纯数据类的评测, 消费者又很难将 它跟实际使用体验结合起来。
纯数据类评测现阶段更主要的作用是为客观排名提供参考标准 但实际上, 被量化作性能指标的这些数字, 跟我们实际拍摄感受 以及成片质量有着很大联系。 下面我们就先从机身入手, 来看一下如 何将这些数据或者感受类的评测,转化成对自己需求的理解和认知, 进而对摄影器材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
画质篇
指标一:容错率
关键参数:动态范围(重要)、像素与分辨率(次要)、高感光 度――画面纯净度(次要)
针对题材:纪实摄影、体育 /运动摄影、人像外拍等
容错率顾名思义就是在万一出现构图错误、 曝光失误等情况且没 有二次重拍机会时,能通过后期处理挽救这张照片的可能性。
以上三个题材最大特点就是需要抓拍, 而有过决定性瞬间抓取经
验的人都知道, 很多情况下完美的画面转瞬即逝, 根本没有机会允许 认真调整相机曝光参数以及仔细构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对焦系 统快准狠以及智能化之外, 在画质方面容错率便成了一项需要首先考 虑的因素。
而决定你在拿回这张只准按一次快门再无第二次机会的 RAW 之 后能做多少事情, 差不多全取决于这台相机的动态范围――这也是为什 么我们把这个指标放在了容错性首位的原因。
动态范围高的器材可以补救由于来不及调整曝光产生的问题— — www.fsbus.com
而高像素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尺寸、 高分辨率图像更便于裁切二次 构图。尤其是纪实抓拍,除非真的天赋异禀眼光独到,否则想要在瞬 间取得完美构图,难度还是有些大的。
高像素在裁切二次构图方面非常便利
而且单纯高像素还不够。 如果需要在裁切之后依然保留更多细节, 高分辨率系统必不可少。 相对来说高感光度主要是应付突发情况或者 暗弱环境, 在容错率方面的需求就比较少了。 但较高的抓拍画面纯净 度一样能够给后期处理带来便利。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摄影器材的容错率
1. 用户需要懂得摄影后期相关知识, 或者打算对这些内容进行学 习。传感器容错率主要体现在高质量 RAW 文件中,你需要自己去还 原它
2. 拍摄内容以抓拍为主,而不是架起架子调半天,完事还不能回 放重拍的那种
3. 懂得高容错率器材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而不是让你在为前期拍 摄偷懒寻找借口
指标二:环境适应性
关键参数:动态范围 (重要) 、 高感光度――细节保留度 (重要) 、 有效色深(次要)
针对题材:风光摄影、纪实摄影
所谓环境适应能力就是说你手里的器材无论是在室内打灯棚拍 还是拿到室外大光比环境, 再或者是暗夜星空都能够拍摄到你想要的 画面,而不是因为器材问题望洋兴叹。
虽然说风光摄影可以使用渐变镜、 可以使用多张叠加之类的方法 来保证亮部暗部有均一稳定的画面表现, 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前提:使 用 GND 或者 RGND 要求构图画面中必须有直线明暗边界,而使用 多张叠加分区曝光合成法则要求画面中不能有动态物体。 如果需要拍 摄这一类题材, 动态范围的因素便显得相当重要――强吃机身宽容度是 解决大光比问题最灵活且最普适的方案。
上图来自摄影师
@陈曦 Stanley 。画面中没有明确明暗分界,所 以无法使用渐变灰镜来压光比; 而这些飘动的植物也对多张分区曝光 法提出了挑战。 所幸他使用的相机能够提供相对优秀的动态范围, 让 他能够在这些限制下在后期中获得更大发挥空间, 便有了这样的作品。
纪实摄影就更不必说, 几乎无法使用任何周边设备来进行光照补 偿, 也没有机会去多张合成。 而且有时候还需要面对相当恶劣的光线 条件――因此动态范围和高感光度下的细节保留成为了需求度相当高 的硬性指标。
色深主要体现在复杂光线之下能够通过后期来获取自己所需要 的色彩。 尤其是经常在各种光线下拍照的自然光人像摄影用户――但是 这个指标相对来说各款相
机区别不大,都能够满足
用户需求。
还有一类用户就是纯
粹需要器材去撑高感――那
就是星野摄影用户。曝光
时间长了星点会拖线,而
超广角大光圈镜头几乎没
有合适选择,全开时边角
彗差也十分之大;赤道仪
使用起来局限多多,强吃
高感成为了唯一选择。
即使有 f/2.8光圈的超广角镜头,要获得璀璨的银河照往往也需 要 ISO 12800以上的感光度
纪实摄影之类的题材也是这样,有句话说得好:应付暗光时,大 光圈会导致景深过浅, 防抖不能防景物抖, 只有机身高感好不会有副 作用。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摄影器材的环境适应性
1. 用户需要精通摄影后期的相关知识, 或者打算对这方面内容深 刻挖掘。再好的谱曲,没有一个好琴手也出不来好声音
2. 你也不知道你明天将要去什么地方拍照, 会面对什么样的环境 我爱拍风光
指标三:锦上添花的能力
关键参数:像素与分辨率(重要)、灰度级数(重要)、有效色 深(次要)、高感光度――细节保留度(次要)
针对题材: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棚拍)、产品摄影等 虽然好器材不一定就会出好照片, 但是本来不错的画面用好器材 拍便会更上一层楼。
在前期光线等条件等能被控制得非常完美的情况下, 动态范围甚
至是高感光度表现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像素与分辨 率 (决定画面细节表现) 以及灰度级数 (决定画面中间调质感表现) 。
摄影:Jeff Lewis
像上图这种场景, 光比并不大, 对相机动态范围表现不会有什么 需求。此时如果相机灰度级数较小,色阶的分划就会比较细腻,带来 的自然就是更加细致和有质感的整体画面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 业风光摄影师都会选择中画幅相机的原因之一―― 16bit RAW文件在 色阶表现方面是 14bit 文件所无法比拟的。
而高像素可以提供更好的细节表现, 在良好环境下能够提供更加 震撼的效果。
色深主要是在人像棚拍方面, 配合良好的灰度级数表现能够带来 更细腻的肤色与明暗过渡。
不过锦上添花也毕竟只是锦上添花,
对用户前期拍摄以及环境控 制能力要求相当的高。 如果你善于制造和把握光线, 那大可以将这方 面能力列入选择器材时的第一参考点。
而且在良好环境下表现优秀的器材往往环境适应能力偏差, 反之 亦然。 比如说高像素密度机身一般高感光度表现都不是那么优异, 而 动态范围和灰度级数要想兼顾也并不容易。 而且这两个对立能力面上 所加的“技能点” 往往还体现了一个厂商的产品风格,这也是用户需 要考虑的一方面。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摄影器材锦上添花的能力
1. 我不会张张做后期,我只是希望记录生活,希望我按下快门之 后屏幕上的画面能给我以惊喜
2. 我有一个自己的摄影棚,一切光线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3. 没有完美的环境等条件我就不会按下快门
画质永远是大家考量摄影器材最重要的一方面,
而各大摄影论坛 中对于画质的讨论也是经久不息,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于画质有着 不同的评判标准,同一件器材在不同的评判标准下得分可能完全不 同―― DxOMark 的评分标准按照上面的几个点来看明显比较偏向于环 境适应能力,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作为一个树立标准提供参考的网站, 普适性是他们所必须考虑的东西。
但用户应当明白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为环境适应能力去做投资, 毕 竟每个人的拍摄需求不同。 参照以上三个方面, 根据自己需求来查阅 器材评测文章中所提供的数据和评价, 得到在自己的拍摄需求之下各 款器材的表现优劣,才能够相对合理的进行器材选择。
机身性能篇
不过江湖上一直都有这么个说法, 摄影器材对于摄影师来说, 就 像枪械和射手。杀伤力只是一方面,能不能打得准,而且打得舒服, 想来也是评价枪械好坏的重要标准。
摄影器材就如同射手手中的枪
你可以不在意画质,一部被很多人诟病为“小底烂画质” 的相机 一样可以拍出非常优秀的作品。 但一部相机如果使用起来不那么切合 心意, 那可能就十分影响拍摄状态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武器大师,手握路灯都能打爆对面那个拿剑的, 那就当小编没有说好了,这说明你对“武器”的选择肯定早已物化于 心。
机身性能相比画质方面来说显得更难量化, 因此感性评价就成了 相当重要的一个方式。 本期将继续上一篇文章的思路, 为大家阐述如 何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对器材的机身性能进行合理评价。
指标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
关键参数:开机响应速度(重要)、对焦速度(重要)、连拍速 度(重要)、图像存储速度(次要)。
针对题材:人文纪实摄影、生态摄影、体育摄影。
从人们将以机身性能为主要产品定位的相机叫做 “速度机” 这件 事来看, “速度”显然应该是衡量机身性能最重要的一方面。在实际 产品定位当中这种特征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某厂商某画幅下的旗 舰产品宣传当中, “速度” 一定是被作为一个重要卖点来面向大众的。 以速度论成败,画质论胜负
- 照相机的 JPEG
图像呈现令人惊叹的锐利度、健康的皮肤色调
和更丰富的层次
- 强大的 EXPEED 4图像处理在 ISO 100至 25600范围内将噪 点降至极低
- 精确的自动白平衡和便捷的点白平衡选项
以上摘自尼康官方对其旗舰机型 D4s 的说明。速度被成为了一 项重要设计指标。
不过对于速度这一点,大家追求的都是“快”,但是不同目标用 户对于 “快”的要求显然不一样――人文纪实方面的摄影师要求相机有 快速开机抓拍或者能够近乎无消耗待机的能力, 旁轴和单反结构在这 一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虽然新一代无反传感器混合对焦系统在单次 对焦速度上已经可以有不输于传统单反的表现, 但由于单反结构中由 光学器件所实现的功能被电子系统代替, 既无法实现开机秒拍, 又不 能近乎无消耗待机工作,在突发事件抢拍过程中或许会错失良机。
索尼 A6000在单次对焦速度上已经可以比拼入门级单反相机, 但准备拍摄的响应时间仍然是个硬伤
第二个就是被大家讨论很多的对焦、 连拍速度, 但实际上这一指 标受外界影响也是相当大――最简单的例子,对焦速度受镜头影响、连 拍速度受存储卡写入速度限制,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因此对焦速度变得相当难以评判, 只能通过大致计时做一个粗略 的评判,如此重要的指标却无法量化,真心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连拍速度也是相对透明的指标, 一般不存在虚标之类的问题。 在 生态和体育摄影当中连拍速度的意义自不必说,多 1fps 的连拍速度 都有可能让你抓到一个更好的瞬间。 甚至在人文和人像摄影当中, 更 高一点的连拍速度都有可能让你抓到一个更完美的动作或者表情。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摄影器材的速度
1. 我善于在生活中抓取决定性瞬间, 希望我手边的器材能够在我 双眼一亮时以最快速度投入战斗
2. 抓拍!抓拍!抓拍!对眼前会发生的事情我无法预判,只好通 过器材去适应不可预计的场景
3. 我是一个人像摄影初学者。 其实除了基本构图和曝光控制之外, 高速器材有助于人像摄影出片。 原理嘛, 当然还是通过连拍来抓取瞬 间后续筛选
指标二: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精度
关键参数:对焦精度(重要)、白平衡精度(次要)、测光精度 (次要)。
针对题材:所有摄影门类
精度问题有时候往往不如速度那么引人重视,
因为厂商在标注产 品参数时不会将精度写入其中。 但精度确实又是决定一张照片是否完 美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张照片构图光影色彩都恰到好处, 唯独轻微脱 焦导致成像不实, 你看到这张片子的时候难道不会怨恨手头的器材? 既然涉及到精度问题, 就离不开关于误差分析的讨论――我们都知 道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对焦误差也是如此, 偶然误差一般 被我们称作“没对准焦”,而系统误差一般被我们称作“跑焦”,这 两点是有区别的。
使用对焦测试卡配合机身微调功能可以校准对焦模块的系统误 差
对于单反系统来说, 由于相位检测模块的原理问题, 偶然误差和 系统误差几乎都不可避免, 虽然有对焦微调功能校正系统误差, 但时
不时发生的偶然误差也会让人懊恼不已。 当然,
各家旗舰机身会采用 顶级对焦模块、 减振马达、 反光板校位结构和坚固的机身框架等设计 来减小由于光程变化导致的对焦误差, 但第一这些设计代价高昂, 顶 级机并非人人都消费得起。第二也无法完全避免对焦误差的产生。 无反相机系统就没有这个问题, 由于反差式对焦存在一个闭环负 反馈的过程, 理论上不应该产生任何误差。 当然实际系统由于各种因 素 (如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球差不同, 而实际对焦时一般都是全开光 圈对焦),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相对于单反相机系统还是可靠得 多。
所以现今采用独立相位检测模块的相机都配备了主传感器取景、 反差检测对焦的模式, 以方便使用者在不需要对焦速度而是精度的时 候进行切换。 但有一个例外就是索尼 SLT 单电相机, 它采用和单反相 近的对焦模块设置,却没有反差检测 AF 功能。如果发生焦点漂移, 用户无法自行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非常头痛。
单电相机只有独立相位检测一种对焦模式
所以对于对焦精度问题, 风光摄影师倒是不必介意, 用反差检测 慢慢对焦就是了。倒是抓拍用户需要注意一下相位检测精度的问题。 “新测评”模块对于每台采用独立式相位检测 AF 的机型都有对焦精 度的相关测试,可供大家进行参考。
在数码时代白平衡精度和测光精度就更不是个事了, 之所以单独 拿出来说还是针对不会做后期的初学者, 对于他们来说选择一台白平 衡和测光准确的相机,将有助于自己摄影水平的快速提高。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摄影器材的精度
1. 需要白平衡、 测光精度的:摄影初学者, 不懂得各种复杂设置, 只希望按下快门之后相机为我做好所有的事情
2. 需要对焦精度的:除了风光摄影大神之外的所有用户
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环境适应能力
提到机身性能的环境适应能力说的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总的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身在恶劣环境下仍可以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的能力
长期外出时器材不至于成为负担
与画质方面只需要一块高信噪比、 高动态范围的传感器几乎就可 以满足所有方面环境适应能力的情况不同, 这里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多
需要摄影师根据自己需要来进行取舍。 上面三句话可能看着有些拗口 别扭, 其实用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就可以概括这三方面的环境适应 力指征:
耐用、操控、便携
如果有一台机身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方面, 那么用户肯定就可 以天天将其带在身边, 出入各种不同的场景进行拍摄, 这就是为什么 要把以上三个指标作为机身性能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原因。
但很遗憾, 这三个指标几乎是每两者同第三者互斥的。 举个例子, 耐用且高操控性的机身一般都硕大笨重(比如佳能 EOS-1D X);耐 用且便携的机身一般操控性相对较差(比如索尼 A7r );操控性好且 便携的机身几乎不可能具备很高的耐用性 (比如一票采用纯触控操作 的相机,或许 UI 界面设计得很顺手,但触摸屏万一在低温下失效, 那几乎就意味着整台相机无法使用)。
所以只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了。
不过正由于上面的互斥性, 用户在就机身性能进行选择的时候去 思考“我不需要什么”比思考“我需要什么”显得会更有效一些。比 方说我认为我不需要在恶劣环境当中拍照, 那么顶级单反相机傻大黑 粗的机身显然就不应当成为考虑的因素 (当然需要综合画质方面因素 来进行选择)。
最后,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本文说的全是废话, 我对机身
性能就是没有任何需求, 我只是一个慢慢拍照的人,
那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啊,在你能接受的画质标准下,买最便宜的就是了。
或许这就是索尼 A7卖得那么火的原因?
范文三:当跑步时,我们就不再是胖子
当跑步时,我们就不再是胖子
1.为什么选择跑步
对于大多数胖子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成功减肥,恢复苗条身段。为了这个目的,很多人会去疯狂尝试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比如在白天上班的时候喝减肥茶,午饭的时候只吃点青菜叶沙拉,下班回家看电视的时候也要戴着所谓的“甩脂带”,周末则揣着花了一个月工资办的健身卡去挥汗如雨地锻炼。且不说这些方法实际有多大效果,为了减肥如此大动干戈,其实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影响到正常生活了。
这个时候不妨安静下来,放松心情,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完成瘦身。跑步就是实现瘦身的最好方法之一,它几乎不受时间或场地的制约,只要有路的地方就能跑。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群来说,在清晨或者傍晚可以沿着马路或者在公园里跑步。而对于在郊区的人学来说,在小巷子中来回穿行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如果不喜欢出门,在家中也可以借助跑步机来完成锻炼。而且跑步对装备的要求也是最低的,它不像游泳一样需要泳裤泳帽和泳镜,也不像骑行运动一样需要购买昂贵的单车和各种配件,它仅仅需要一双合脚的跑鞋就可以了,当然不是说跑步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够了,只是说它的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性价比相当高。
2.热身
跑步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穿上跑鞋就可以出去撒欢儿了。对于胖子们来说,由于体重较大,很容易出现受伤状况,为了避免运动伤害和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需要在跑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关节和韧带等部位得到充分活动,使身体的血液能够流向肌肉,为即将到来的长时间剧烈运动做好铺垫。
3.跑姿
热身完毕就可以开始跑步了,但是跑步也是有规范动作的哦,虽然说即使不按照规范动作来做同样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是可能效果也会打了折扣,为了能够高效地锻炼,不妨来学习一下标准姿势。虽然胖子们要维持良好的跑姿会比较辛苦,但是坚持下去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跑步是个积极健康向上的运动,首先要有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所以上身要保持正直并微微前倾,抬头挺胸,下颌微收,目视前方。
肩部放松,轻微握拳,大小臂呈90度自然前后摆臂,保证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良好平衡。
利用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步,避免上抬或者侧向动作,同时脚趾放松。
呼吸采用鼻呼鼻吸或者口呼鼻吸的方式,并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者两步一吸、三步一呼的节奏,不过节奏因人而异,可以在实际跑步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落地姿势大部分人都是采用脚后跟先着地的方式,但是这种跑法会对膝盖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力,对于胖子们来说这种冲击力就会更大,更容易让膝盖受伤。所以应该尝试练习前掌跑法,也就是落地时用脚趾和足弓之间的部分着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
4.有氧区间
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有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是一种人体在有充分氧气供给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它具有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充分燃烧糖分和脂肪,并且增强心肺功能。而相对应的无氧运动则是在肌肉缺氧的状况下进行的高强度短时运动。对于需要减肥的人群来说,有氧运动则是首选的运动方式。
“有氧”的衡量标准是依靠运动时的心率来决定的,我们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叫做静息心率,如果运动心率和静息心率差别不大则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如果运动心率过高超过
了有氧区间就成为了无氧运动,同时还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的会出现生命危险。而将运动心率控制在有氧运动区间则可以最大化的燃烧脂肪,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那么有氧心率区间如何计算呢,其实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面列举两个算法:
如果只给出一个算法的话各位读者肯定就不说啥了,但是这里给了两个算法,算出来的区间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各位反而会开始纠结……其实有氧心率区间本来就是一个粗略的范围,没必要太过认真,其实只要在跑步过程中没有呼吸困难,跑步后没有强烈的疲劳感就可以了,如果还是比较纠结的话,建议按照上面的两种算法都计算一遍,然后取一个平均值就可以啦。
5.运动强度
前面提到有氧运动的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长,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要保证每次的跑步时间起码在半小时以上,每周要坚持3,5次为宜。但也不要贪多,对于普通跑步爱好者尤其是大体重人群来说由于肌肉和韧带的强度都不够,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不但起不到加倍减脂的目的,反而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得不偿失。所以跑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心率为指导,哪怕开始时速度很慢,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积累速度和耐力会稳步提高,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值得去等待,切勿急功近利。
6.跑后拉伸
和跑前热身相对应的就是跑后拉伸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排解乳酸,拉伸紧张的肌肉,使其放松下来,帮助身体从疲劳中尽快恢复。拉伸的动作还可以使肌纤维纵向伸长,防止腿部变粗。这也是很多妹纸担心跑步会使小腿变粗的解决方法。
至于拉伸运动如何做,则可以完全参考热身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跑后拉伸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跑前热身,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跑步爱好者注意。
7.恢复
当完成了跑步训练后需要尽快恢复体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后面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首先经过了长时间的运动肯定会大量出汗,会感觉到口渴,这时候就要补充水分,但是人体流失的不只是水分,在出汗的过程中还会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单纯矿泉水是不够的,那么最好的补充剂是运动饮料,它是根据运动时的生理消耗有针对性地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能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如果不方便购买运动饮料的话,适当补充糖块、巧克力和香蕉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对于一身臭汗的处理方法当然是洗澡,在心跳恢复到静息心率后来一个温水澡可以镇静神经系统,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疲劳和体力恢复,用热水泡脚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
最后来一个高质量睡眠就可以基本解除运动疲劳了,倘若运动过量产生了强烈的疲劳感和乳酸堆积,则需要配合压缩衣来辅助恢复了。
如果您能按照科学的方法跑步训练,那么恭喜您:就算您现在还是一枚胖子,但您已经有了一颗勇敢瘦下来的心,就在那一刻,您就不再是胖子了~
范文四:当我们敲腱反射时是在敲哪里
最近日子很忙(lǎn)
刷刷美剧玩玩游戏写写文章~
前段时间有波新学生下科
看着他们笨拙滴挥着小锤子
又想起我当时的疑惑
咦
这个XXX反射
我肿么敲不出来
老师说
得对自己的手指再狠点儿~
...
敲得太使劲
手指会皮下出血的
不要问我肿么知道的
直到后来我换了锤子
工具虽然是重要滴,理论知识还是基础,看着和我同级的神内一年级小盆友们照喵画虎的姿势,我复习了下常用腱反射的解剖知识。当然还是挑我想看的┑( ̄Д  ̄)┍。
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其反射弧为:感受器(肌梭、高尔基腱器官)→传入神经→中枢(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效应器(同一肌肉的梭外肌)。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而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肌梭主要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分布于抗重力肌,体位变时肌肉受牵拉变长,梭内肌受牵拉,感受装置敏感性增高,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增多,到达脊髓后,经传出神经纤维使肌肉收缩。高尔基腱器官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在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受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与肌梭不同,它不受传出性神经的支配。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一起作为本体的反射感受器,对动物的保持姿势和协调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腱反射
1、下颌反射
参与神经为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下颌支,其支配肌肉为咬肌、颞肌,叩击置于患者下颌正中的拇指,如下颌上提为阳性。多见于双侧皮质核束受累的患者,正常人一般木有。
2、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C5~C6,主要为C5;
外周神经:肌皮神经
运动:屈肘
3、肱桡肌反射
反射中枢:C5~C6,主要为C6;
周围神经:桡神经;
叩击点:桡骨茎突;
运动:屈腕屈指。
4、三角肌反射
反射中枢:C5~C6;
周围神经:腋神经;
叩击点:肱骨外侧面中上1/3;
运动:上臂外展;
意义:敲出来还是有意义滴。
5、肱三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C6~C7,主要为C7;
周围神经:桡神经;
叩击点:鹰嘴上方;
运动:伸肘。
6、胸大肌反射
反射中枢:C5~T1;
周围神经:胸内外侧神经;
叩击点:近肱骨大结节嵴;
运动:肩关节内收内旋。
意义:反射中枢太长,敲出来只能说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对定位帮助不大。
7、膝腱反射
反射中枢:L2~L4;
周围神经:股神经;
叩击点:膝盖骨下;
运动:伸膝。
这是每个人最早接触的腱反射了吧,初中时用手敲。以前在产科普通查房时,对使用硫酸镁的孕妇,牢记三点:呼吸、尿量、腱反射。
8、髌上反射
反射中枢:L2~L4;
周围神经:股神经;
叩击点:膝盖上缘叩击指;
运动:髌骨上移。
意义:正常人木有。
9、内收肌反射
反射中枢:L2~L4;
周围神经:闭孔神经;
叩击点:内收肌结节附近的股骨内上髁或胫骨内侧髁;
肌肉:股内收肌群;
动作:下肢向内移动;
意义:内收肌反射消失而膝反射正常是绞窄性闭孔疝的体征(hannington-kiff征)。
↑闭孔神经走行
10、内侧腘绳肌反射
反射中枢:L5;
周围神经:胫神经;
肌肉:半膜肌、半腱肌;
叩击:胫骨内侧髁后面;
动作:屈膝;
意义:检查L5神经根的好反射~
11、外侧腘绳肌反射
反射中枢:S1;
周围神经:坐骨神经;
肌肉:股二头肌;
叩击:附着于腓骨头的上方或腓骨头(后者为腓骨反射);
运动:屈膝;
意义:区分踝反射消失是周围神经病还是神经根病变,前者保留后者减退。
12、阔筋膜张肌反射
反射中枢:L4~S1;
周围神经:臀上神经;
叩击:髂前上棘该肌肉起始处;
运动:大腿外展;
意义:最小 Babinski 征:仅有阔筋膜张肌和大腿后侧肌群收缩。
13、跟腱反射
反射中枢:S1~S2;
周围神经:胫神经;
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
运动:足跖屈;
意义:阿喀琉斯之踵,被评选为最难掌握的腱反射,有个主任说能一下敲出来就可以出师了,不过自打换了锤子以来确实好敲了很多~DeJong那本书说加强试验是告诉患者做个踩油门的动作,速度约30Km/h,各位老司机们这句话形象不?
关键词:腱反射
后台回复【锤子】可观看老文章之“神经科医森有几把锤子”。
另上期关键词勘误:回复【面瘫】可看“双侧面瘫可见于哪些疾病”
References
1、DeJong神经系统检查,中文第7版。
2、神经系统检查法简明图解。
3、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perceptive/page_4_balance/page_4_3_1.htm
4、解剖图来自苹果软件Complete Anatomy
范文五:当我们嘲笑别人时
当我们嘲笑别人时,更可笑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语文教学案例
杜悦
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正在进行阅读训练。就在这时,和煦的春风从敞开的窗户中送来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卖声:“豆腐、豆腐、豆腐 ??”打破了教室的安静与和谐,有几位学生笑了。也许是觉得好玩儿,也许是因为孩子们活泼的天性,也许不是有意地嘲笑,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教育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发笑,于是对同学们说:“也许同学们不是有意地嘲笑,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发笑。她们也许是下岗职工,凭着自己辛勤的劳动自食其力,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而不是嘲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那位叫卖的妇女就是我们自己的亲人,我们会这样开心地笑吗?假如我们中间就有那位妇女的儿女,听到了这样的笑声,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吗?”也许我说的太过严肃了,同学们沉闷了下来。我想是不是我说的话太重了,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老师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我们在不经意间对他人造成伤害,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刚才我又提炼出一句名言来,希望同学们记住:‘当我们嘲笑别人时,更可笑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杜氏名言。”
“我怎么听得耳熟呢?”
“别瞎说,老师是有版权的。”
同学们又活跃了。
事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幼稚与浅薄,其言行举止难免失当,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思想品质。且不说育人是教学之本,单从学习来说,习惯和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要大得多。因此,我们在“授业”的同时,不要忘了“传道”,生活实际是活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学生是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