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非连续性文本
记者: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很多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今天的对话就想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很多老师很想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提出这个概念的。
巢宗祺:这个问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实验稿》)中就已经有这方面的阅读要求。如第四学段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提到“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读表”;要学会读单一的材料,也要学会读综合的材料。有些语文教科书在“专题”和“综合性学习”中也已有这方面的设计,不过那时的《语文课标实验稿》中没有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提法,也没有把这方面的要求在各个学段形成系列。近年来,这样的阅读材料运用十分普遍,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教学依然有欠缺。2009年有媒体报道,广东省语文高考卷中一道带有图表的阅读题,全省64.4万考生中有13万考生在这一道题上得了零分。这种教学上的欠缺不只是存在于某一个省,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在课程标准修订时,大家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赵培敏: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文本样式,如汽车站牌、车票、时刻表、导游图、旅游报价单、药品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等,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可惜我们在语文课上的相关训练太少。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很及时,一能丰富教材开发以及语文课堂的思路与内容,二能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
巢宗祺:“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其实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问题,我自己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要靠广大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方共同来建构,像这里讨论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家已经有一些基本的共同认识,但是落到某些具体的细微之处,可能还需要我们一起来研究界定。我觉得,上面提到由多个来源的文字片段或者由文字和其他表达形式组合起来的阅读材料,应该在《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范围之内。
徐松炬:“非连续性文本”之外,“碎片式阅读”的说法现在也很常见。我理解的碎片式阅读有两层意思:一是阅读的材料是零碎的,比如说读手机报;二是阅读的时间是碎片式的。我想问的是:“碎片式阅读”算不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张晶晶:我觉得你说的这种情况与我刚才提到的为完成某项工作要去看相关资料的情况不一样,一种是有目的地看信息,你这个是无目的地看信息。
记者: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描述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但对“绘本”“连环画”和“阅读碎片”我们应该怎么看?
巢宗祺:刚才大家提出了好多不同的文本样式,很关注相关样式与“非连续性文本”的关联。《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是有其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让他们学会阅读连续的文字材料之外,还要学会从多种形式、多种
来源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加工,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脱离语文教学的目的来讨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问题没什么意义。有的阅读材料附有插图,但是这插图并没有为文字材料提供多少必要的附加信息,只不过为文本增加一些色彩而已,有没有这插图对阅读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么,我们在为学生选择“非连续性文本”时就得考虑,这样的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价值,而不用纠缠在它是否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问题上。关于“碎片阅读”,我想,它跟我们所关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完全一样。
记者:今天我们也请香港和台湾的老师谈一下两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情况。
李玉贵:在台湾,“非连续性文本”受到很多教师瞩目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学生在国际阅读评量PISA 测评文本中相关方面的表现不如预期。台湾有一群老师深受全语言教育哲学的影响,全语言课堂非常强调“真实性”文本,并把它当作学生学习读写的重要素材,从这个角度看“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两种文本,基本上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在真实生活中它们本来就同时存在。赵镜中老师与吴敏而老师在台湾推行语文教材与教学实验的十年间,也一再提醒我们一线老师要关注“生活中”“真实的”“活生生”“有用的”读写素材。
高小刚:内地同行讨论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术语对我来讲也是新的,但概念很容易理解,这在国际文凭组织(IB )的语言项目中很大程度上已经得以体现。世界文凭组织的语言大纲中,“文本”这个词一向是用英文的“text”表述,其涵盖内容要广于我们传统理解上的纯文字材料。去年推出的“语言A 新大纲”中,正式将“new textuality”(新
文本)列入了教学内容,包括连环画,插图小说等。在语言评估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当然要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和他们生活日渐密切,甚至息息相关的多文体综合表达手段的研习上。
文学和语文的视野随时代的变化变得广阔了,在多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应具备多渠道、多方法的学习能力,使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变得与他们更为密切。
二
记者:经过上一节的讨论,我们对课程标准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话题有了基本认识。刚才巢老师特别提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这个概念的本意是强化培养学生的读图读表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在现阶段的文本教学中,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曹鸿飞:2010年我所在的温州市进行过一次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专题抽测,主要的阅读类型包括三种:为获得文学体验而进行的阅读,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阅读。抽测的文本类型用现在概念来看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其中“非连续性文本”涉及“止咳灵说明书”的图表阅读。题目大意是: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服用。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要求完成的阅读测试题有:(1)“本品”指________,“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2)“服用”与“食用”都含有“吃”的意思,但“服用”专指吃________。(3)对比“吃音玻璃”和“止咳灵”的介绍说明,你认为它们在写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抽测结果显示,连续性文本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率为86%,而“非连续性文本”中的比如“止
咳灵说明书”的阅读得分为72%。从对学生的访谈得知,他们在习惯了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阅读后,面对图表阅读显得不习惯、不适应,特别是对“非连续性文本”中特定用词的理解有困难,面对语言文字信息的“非连续性”产生了理解上的跨越障碍,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日常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缺失。
施燕红: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PISA 国际阅读测试,成绩排名“全球第一”。经过分析后发现,上海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整合的“非连续性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上海学生测试成绩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分量表和“连续性文本”分量表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是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当前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力的缺失。当然这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偏重于文学性较强的小说、散文,而对于相对比较理性、实用性强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忽视是分不开的。
方亮辉:这种情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平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能力培养: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所占的比例较小;课堂上也没有很多重点训练“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
记者:“非连续性文本”概念是这次《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来的,但此种文本却是一直存在的,以前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学生的读图读表等能力应该如何去培养?
赵培敏:在PIRLS2006试卷中有一篇《太空漫步》的文章也属于“非连续性文本”。文后有一道测试题:“有编号的框框怎样帮助读者更能
了解文章的内容?”这道测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中的表格、插图。把学生的阅读目光引向对图表的阅读,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从PISA 的命题思路来看,着重考查的是学生提取信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提取读懂文本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整合这些信息,再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这样的过程提高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励汾水:我们还可以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如第一学段的“看图说话”往往是把几幅相关的图连在一起,组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这应该是最基础的“读图”练习。如果我们不仅重视学生“看图”的结果,如“观察是否仔细、想象是否丰富、观察的结果是否说清楚、说具体”等,同时还关注学生“看图”的过程、方法、视角、速度等,再给予及时的提示和帮助,重视这方面的评价,这样,“看图”就不仅仅是为了“说话”,而是综合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看图”中学会了“看图”,就能举一反三,关注并且理解生活中的各种图示,这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许多“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也是教材内容的很好补充。
曹鸿飞:我认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包括两类,一是“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比如,阅读包含有图表的说明、解释性文本(常见的说明事物事理的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新闻报道等)等,主要是关注学生对主要事实、观点的把握,对概念、原理、事物特征等的理解和解释。二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阅读”,这类阅读主要以实用性文本(产品说明书、广告等)为材料,关注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
并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施燕红:在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虽然在这之前我们没提过“非连续性文本”概念,也缺少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关注,但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还是多少有过阅读体验的,比如,学生拼装玩具,就得通过看说明书来完成零件的组合安装,学生玩电脑游戏就得先阅读游戏规则、操作图示及菜单内容才能顺利进行。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希望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予以更多的重视及关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依据课标提出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一要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这里的“简单”指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不应搞得太复杂。我认为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求停留在类别比较、图文结合理解等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也就行了,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进行简单的运用表达,习得查找标注、参照对比等学习方法,不必进行太过抽象的分析和推断。
方亮辉:我觉得“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阅读,因为这类文本更多的是出现在生活中的,也就是所谓的“读的不是书,是生活”。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几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时,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阅读实践:如家庭旅游之前做一做旅游攻略,读一读相关的地图、景点信息、路线等等;家里买新电器了,读一读产品说明书;出门坐公交车,看一看公交站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在阅
读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这类文本的能力。
李玉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强调,提醒着台湾老师三件重要的事:一是,其他学科阅读教学应纳入语文课教导。除了语文,另外三个主要学科——自然、社会、数学的课本里已存在诸多图、表、标题式的说明、注解式补充等等。而三科任教老师都认定语文老师“应该已经”帮学生打好了阅读基础,铺垫好了相关阅读能力,其实不然。二是,教会学生针对不同目标从多个“非连续性文本”中去提取与关联所需的重要讯息,加以建构、组织与运用。三是,批判与评价“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选取与表达形式。例如,某个售屋广告写的是“居家宁静”,然极有可能的事实是“位处僻巷”;写的是“屋前有公交车站牌”,极有可能的事实是“没有捷运经过”;写的是“离市场近”,极有可能是表示此地“学区不佳”等。
励汾水: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自然会涉及相关的练习设计,在这点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科的“读图”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读图”。设计“读图”练习既要考虑到内容的实用性、基础性、典型性、多样性,还要把“读图”和阅读、分析、整理、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特别要关注学生“读图”的过程和“读图”结果的呈现形式,用语文学习的要求对其进行评价。
我曾经把一篇学生的实验记录《常见小家蚁负重能力和负重行为的研究》,编制成了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题。下面是该题第三小题的内容: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实验的结果:
1.实验过程(略) 2.小家蚁个体负重的质量和行为记录: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1)对于不同质量的食物,小家蚁采用不同的负重方式;(2)小家蚁上举前行的负重能力小,但是搬运速度快;(3)拖拉后退的方式负重能力大,但是搬运速度慢。小家蚁负重、拖拉能力与人们的表述基本吻合。
该题对“读图”的要求可以分解为:读懂图表、提炼信息、组织语言、概括提炼、简洁而又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这和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
王雷英:“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应该可以安排多次回环和复沓,因为学生需要感受到文本的简约与丰满,也需要借助所提取的信息不断地叩问文本的主题。我认为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先入文感受,接着品读体悟,再提炼图表梳理结构,会使学生的阅读情绪更加饱满,语言的积累途径更为畅通。尤其是在初读课文阶段,激活词语比明确结构更重要。 记者:请香港、台湾的老师也谈谈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李玉贵:今天谈论“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这个话题,我认为应该从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本质(关注与儿童真实生活相关的“学习”)谈起,进而追问与反思为什么“非连续性文本”会长期被我们集体忽视而不自知。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长久以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了节。我们这群大人急切想教给孩子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却经常对学
生所处的真实生活熟视无睹。一如台湾,因为国际阅读评量PISA 表现不如预期;内地也一样,这一问题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强调才由上而下得到全体老师的注目。我们如果也重视“学生的”“真实的”“生活的”“实用的”语文学习,那么,“非连续性文本”其实本来就时刻环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所用,等我们应用,待我们解读、关联、诠释与评价。2011年PIRLS 台湾评估结果虽然尚未揭晓,其中有一个“非连续性文本”,是登山前的告示牌,其中一题以问答形式问学生:“登山告示牌里为什么有一条建议写道:登山前最好打通电话给你的亲人?”你们一定难以想像,台湾有多少学生写的是:“这样才有礼貌。”因为我们教得假,学生就答得假;我们总是要学生回答我们要的意思,总是把语文教成思品课。学生说一些老师想要的话,如此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方亮辉: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时,还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去学习感受。在数学、科学等教材中,差不多每一单元都有许多统计表、曲线图,其实这些也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之外,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刻表、产品说明书等让学生阅读,以便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范文二: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演绎阅读教学的别样风采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花园小学 邮编:225200 姓名:徐媛 摘要:在我们的现今的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学,我们教学的宗旨,应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代发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2011版课程标准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要求,是必要而及时的。另外,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信息丰富多元的现代社会,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捕捉海量信息、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高效地处理问题,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别在第三、四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源于国际PISA测试,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其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信息丰富多元的现代社会,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捕捉海量信息、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高效地处理问题,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 二、2011版课程标准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现状 2009年我国上海市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令人欣喜。但经仔细分析,在阅读测试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
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四种文本类型中,上海学生在占30%的 非连续性文本试题上得分很低。在考试的大环境背景下,非连续文本似乎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得到广泛师生的充分重视。而2011版课程标准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要求,是必要而及时的。另外,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寻求有效教学策略,演绎“非连续性文本”的别样风采
(一)关注插图,彰显“非连续性文本”的辅助价值
小学语文教材中,“辅助型非连续性文本”最常见的呈现形式就是课文的插图。在教学中关注插图的有效使用,能够更好地辅助连续性文本的学习。
1.利用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升理解力。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初读两首歌谣后):
师:联系课文插图,再来品味一下这两首歌谣,看看你还能有什么发现?
生1:从插图中妈妈和孩子脸上的微笑,我看出妈妈已经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中了。连边上的小狗都听得那么入神,可见妈妈的声音是多么甜美啊!
生2:从插图上的篱笆小院和干草堆,还有母子俩朴素的衣着中,看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能够生活得
这么快乐,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更感受到了乐观的力量。我们应该把歌谣唱得甜美一些。(生说完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听课师生自发鼓掌)
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能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中所描写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的生活场景、体会歌谣的意蕴难度较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画面上的“篱笆小院”“干草堆”感受到生活条件的艰苦,从“母子甜美的微笑”中感受到母爱的力量,面对艰苦生活的乐观态度,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借助插图,启发学生感受和想象,培养表达力。
苏教版五下《水》教学片段(品读4、5自然段后):
师:经过这一勺水的滋润,这四兄弟还像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吗?(出示文中插图)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此时的四兄弟像什么?用校园中的植物来形容一下。从图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已经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但是教学中想象训练设计没有依托、为了练笔而练笔的现象依然存在。本节课中,在品读课文、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此时的四兄弟像什么,既是对文中“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的这一表达方式的创
造性模仿,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体会“勺水淋浴”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读图的感受写下来,这一环节巧妙地将读图、读文、表达有机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妙设计,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教学
1.制订明晰的教学目标,把握“主体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应该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特征、课标精神的领会和对教学内容的研读相结合,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教学“省市自治区简称歌”时,主要教学目标应定位为“掌握简称歌的内涵、利用简称歌中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阅读药盒说明”时,主要教学目标应定位为“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药盒说明的方法、捕捉重要信息”。
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抓住“主体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本质。
教学方法采用得当,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时,要更关注捕捉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六下习作6“调查感兴趣的内容完成统计,根据统计谈感受”,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课上学习的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再指导学生阅读统计出来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从这
组数据中你了解到哪些主要信息,概括之后又能否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到位,相关的习作要求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3.开展适度的专项训练,强化“主体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效果。
【训练题列举】店名是外在形象,自然十分重要。如久负盛名的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等老字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读读下面的店名,把店名与相对应的行业用线连起来。
药店 桃花源 耕读园 茶言观舍
餐饮 同仁堂 益寿堂 健民药房
茶社 食家庄 美滋源 太白酒楼
请在书店、家具店、文具店、服装店、百货店中任选一个,替它起个店名,并给它做个广告。
此项练习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既检测了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捕捉各行业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店名中的重要信息;又检测了学生运用、创造“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三)多元整合,建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框架
1.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连续性文本阅读有机结合,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整体性。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表现形式不同,各有所长,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在小学生的阅读视阈中,连续
性文本阅读形式更为常见。教师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将两种文本形式进行有机整合,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整体性。如,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列表格的形式,将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提炼出来,进行比较;在阅读游记时,可以指导学生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以更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2.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数学、科学等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系统性。
非连续性文本在数学、科学等理科学科中出现较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二学段(4-6年级)“统计与概率”板块中的课程内容制定为“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打通学科界限,引入数学、科学等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建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系统。
3.关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资源,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生活本色。
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非常丰富:一张常用药的说明书,一条过目难忘的广告,一组反映所在地区民生状况的调查统计数
据,一个主题活动的醒目徽标??这些虽然不是以正规的书籍出版的形式呈现的,但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阅读内容,对学生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将课内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运用,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内和课外的相融。
总之,语文教学以培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语文素养成为旨归。这种观点得到国内外语教育界的一致认同。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日渐关注生活化素材的使用,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指向学生的语用实践层面。从学生将来的成人生活的角度来考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生活模拟性,同样注重提高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对“非连续性文本”建构适切教学策略。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提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内容,并逐步学会选取最便捷、准确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从国际阅读评估项目的最近发展探讨阅读评估策略 《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2012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 江苏教育》2012.6
挖掘 设计 整合 ——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 《江苏教育》2012.12
范文三: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
一、在我国兴起的背景
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关注发端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PISA测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早在2000年,第一轮PISA测试已正式开始。在对“阅读素养”的测试中,引用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在2000年的PISA测试中将文本分成连续性文本(continuous text)和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ous text)两种格式。在2009年的PISA测试中文本的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在原有的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两种格式。将既包含有连续性文本的元素和非连续性文本的元素称为混合文本,在纸质的材料中,如报告、参考书、报纸等,在数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由于受“文学文本取向”的影响,有一种“范文学”选文的倾向,语文教材和教学中,实用类文本向来匮乏,这与社会发展和国际上通行做法也是不相符。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我国引进这样一种文本类型,这有助于改善我国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上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的情况,提高学生实用阅读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提出要求。如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的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中提到“阅
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带给语文新的挑战。
那么,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读它有什么好处?不止语文教师,各科教师都该弄清它并重视它。
二、界定
什么是连续性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文本类型。这是我们工作、学习运用极其广泛的文本形式,如日常的说明书、研究报告、物品清单、财务报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等大都是以非连续文本或者混合文本的形式呈现的。
它是承载信息的媒体不从左到右直线性连续呈现、而多维分布性呈现的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就不止文字或符号了,还有图像甚至音响,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定义为,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是“说明、解释、讨论”。
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文本运用有增长趋势。这类文本是传统的使用文本的延伸发展。
三、特征
1、材料多样,图文结合。非连续文本由多种材料,(如图表、清单、文字材料等)组成,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
2、材料呈非线性链接,跳跃转换较大,但材料之间能相互印证;
3、简捷、醒目、直观地呈现信息,概括性强、便于直观地传递信息。
四、非连续性文本的优劣
(一)优点
1、信息量大、收获多。比如你要弄清“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网上一搜就出了几十上百条解释,收获多--如果查书,一本书往往只有一种说法,“一孔之见”而已。
2、短平快、节约时间。非连续性文本用表格、图象来综合信息,表述简洁,每天忙得要死的读者们读它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图文声并茂、趣味性高。非连续性文本喜欢运用文字、符号、图象甚至音响等多种媒体,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读起来趣味性强。
4、便于引用。很多非连续性文本都是电子版,你可以用下载、粘贴的办法引用,比抄书简便多了。
读非连续性文本对发展学生智能有以下好处:
1、适应生活、工作。由于优点很多,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科研等各方面得到极广泛运用,不学会读它就不能适应生活、工作需要。
2、极大丰富知识。当今信息爆炸时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帮学生吸收海量信息,学习、工作得更好。
3、促进立体思维发展。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单向直线式思维过于简单而不适用,非用系统性的立体思维不可。比如设计和管理一项工程,繁多而复杂的工序不可能安排成一条线,而只能安排成空间二维的“程序框图”。
4、发展信息处理能力。阅读并理解非连续文本,必须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写出非连续文本,必须多渠道搜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这两种过程都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而这是当今信息时代非常重要的能力。
(二)不足
非连续文本也有缺点:信息呈现方式多样,读起来比连续文本要难;提供信息“短平快”,容易使信息“碎片化”,使学生知识零碎、系统性和逻辑性差;迷恋它的图象和音响而忽视文字与符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感性化、浅薄化而理性较差,等等。
所以,教师既要重视提供并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更要高度重视提供并指导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本人大胆估计,至少几十年内,连续性文本还将是更重要的信息载体。
范文四: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福建 曾扬明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术语在以往的课标中是从来没有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什么叫非连续文本阅读?据资料,定义为“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 说明、解释、讨论什么?显然是文本信息,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中提到的“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相吻合。
那么它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取向有什么区别呢?对于连续性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比中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两者阅读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就有了我们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到“非线型文本阅读”,应是有其背景的:学习要紧跟信息时代和国际潮流,希望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
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与课标中对语文课程定性相吻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呢?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实施阅读行动呢?笔者尝试举例来说明(选取样文为例)。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人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问题一: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什么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二: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问题三: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问题四: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从这个材料实例中,我们可以理清以下两点认识:
1.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代发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上例中,“温室效应”的文本属于多重文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以图为主,学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或原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常识。文本中的主人“小德”就是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去学习了解,查阅资料,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研究、解释。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
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因此,它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在我们小学阶段,面对当前的文选型教材,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尝试性建议:
1.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在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如《将相和》一文中的插图:
这幅图中,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并想象故事内容,从图中的可知的信息,让学生想象描述故事的内容。
2.关注课外的广告图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如: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_________》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什么?“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_______________ “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________________。
3.整合学科图表材料。语文是其它各学科的基础,恰好其它学科中,如科学、数学,也会遇到图表,适当地引进它学科中图表材料,教学中,可适当选取这些图表来让学生阅读,重点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原来关注不够,现在有必要引起足够重视了,它为我们阅读教学打开另一扇窗,窗外的风景依然精彩
范文五:非连续性文本
一、 下面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单。观察画面回答问题:
100﹪精品 80﹪的价格 特价版 每套 138元
少儿百科全书 让读书改变人生 让人生飘逸书香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从 广 告 宣 传 单 上 可 以 看 出 , 出 版 社 编 写 这 套 书 的 用 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0%价格” 说 明 这 套 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 个 意 思 用 一 个 成 语 概 括 就 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 ,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 谷芽、 香橼、 甘草、 稻芽、 佛手、 使君子、 荷叶、 白芍、 冬瓜子 (炒) 。 【规格】每袋装 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 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 14克,一日 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 , 主要 表现为口干 , 舌少津 , 大便干。 3. 小儿及老年人 , 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 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 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 , 使 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 “遵医嘱”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 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 赵强参加 800米跑,只跑了 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 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二、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1、上面所给材料是 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调查表中所呈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此项活动的策划者,你会给学生提哪些建议 ?(至少写出两条) 四、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 10万册图书,最近对图书损坏状况做了调查, 并做了如下统计:
1、 从此表中, 我知道了, 这是关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2、 我 发 现 损 坏 较 重 和 损 坏 严 重 的 一 共 有 _________册 , 占 了 全 部 图 书 的 __________。
3、 从此表中, 我得出了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来要对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