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居高声自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吴少会先进事迹
他,对事业忠诚,对同事关心,对家庭负责,用细心、恒心和真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有着古典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工作中激情四射,用开创性的工作证明着自己那颗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超大心脏;他有着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在税收第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五峰地税人厚德律严的道德操守。他,就是五峰地税局税收管理二科的税收管理员吴少会同志。
吴少会同志自参加地税工作以来,先后从事税收管理、税务稽查、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对各项税收工作了然于心。2008年3月到管理二科任管理员,负责渔洋关镇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管理和内勤工作,从今年始,负责渔洋关镇、仁和坪镇矿山纳税户、个体运输户、仁和坪行政企事业单位户税收征管工作,地跨2个乡镇,管户78户,全年税收任务270万元,他所管辖区内既有个体工商户,又有中小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呈现的特点是税源分布比较零散,纳税人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涉及的行业多。这些情况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他不退缩、不松懈,不气馁,严格按照 “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标准和要求,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原则,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职责,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地税之歌。
无本之木不长青,无源之水难流远,税源是税收的根本,是整个税收征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税收的落实情况。可以这样说,如果税源不清不明,整个税收工作将无从下手,税收收入也无法保证,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渔洋关镇、仁和坪近几年已发展成五峰的“矿产之乡”,预计全年矿山行业地方税收达到200万元以上。然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日渐复杂的税收征稽状况。首先、由于受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矿产行业小户多,地域分散,不便于管理;其次、由于受地质结构、资源贮量、开采能力及规模的限制,部分矿厂财务核算不健全;再次、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部分纳税人纳税意识差,税法遵从度低。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为了摸清税源,吴少会同志起早摸黑,一方面积极与工商、国税、国土资源部门联系沟通,认真开展清查漏征漏管户工作,另一方面分类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税源监控工作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在一次与纳税人的约谈会中,纳税人甚至对吴少会破口大骂,扬言要让他好看,面对这种无礼的侮辱与威胁,吴少会耐心的讲政策,晓之以理,从税收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谈起,动之以情。耶稣说有人打了你左脸,那你把右脸也送过去。吴少会也正是用这种如海的胸襟和职业精神感动了这个纳税人,最后这个纳税人如实的汇报了自己的材料,并诚恳的说:吴工是我见过的最称职、最有人格魅力的税务干部了。
今年七月,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服务兴税”新税收理念,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税收的根本性举措。而在实际工作中,吴少会已经用实际行动走在了总局的前面,用“两心”处理着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一是服务纳税人有耐心,当好一名“服务员”,管理员的工作决定了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各色各样,素质高低、年龄差别、文化程度差异,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他耐心细致的说教打消了纳税人的疑虑,让纳税人放心交税、自愿纳税。二是宣传税收政策有恒心,由于税收与经济联系紧密,经济发展变化必然使税收政策不断调整变化,所以税收政策的宣传必须持之以恒。在今年“税法宣传进万家”、“纳税人面对面”和电子办税活动中,吴少会及时主动将税收法规书籍和宣传资料送到每一位纳税人手中,年初还制作了“矿山税收温馨提示卡”,将矿山税收申报、计算、管理等内容及时宣传给纳税人。
非学无以广才,作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吴少会并没有放松学习,而是以一名学生的态度虚心的向他人请教,以闻鸡起舞的坚韧吸取着新的知识营养。在去年10月份开始的全省核心征管软件上线过程中,他利用自己既懂税收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管理的优势,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在今年推广网上办税业务时,又及时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并帮助指导科室其他管理人员所管纳税人网上办税客户端安装应用工作,并负责向纳税人做好解释工作。
唐代大诗人虞世南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管理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吴少会也正是用蝉一样的修标高洁来要求着自己: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吴少会有着更多的期待,期待着用自己的拳拳之心为税务工作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范文二:居高声自远
整墅
: 家视 点
专垒 巫
居 高 自远声
◆ 陈 晓 华
面
对 “体” 小团 教 ,首 师 先避 要免正面 交 锋 ,
避锐 其。气其 次 ,要 有 足够 的信 自以 平,常心 对
物人 率 先 得” 到 集体 的 同认 ,其他 “体 团 成”
员 ,不到一 小月便我被收入 班到级的 “ 彀” 。中 、二反 省自 。我不 要记忘教 的初育衷
“ 体团” 其 实 不并 可怕 可怕 ,是的把教 的师 位置小置于 “ 团体 ” 的 对立面。 小 些有 教动师不 就动 以为学生跟 己过 自去 ,不 跟
待
,耐 而心智 慧面地对。第 三 情,给 要 ,够 理说 要 ,得理透要 饶 。人教 ,更育要需情感 的 润滑 剂。 第,四 处身 山庐 中要,识 庐山真 目面。当 局要 ,清 旁 观 要 ;明跳出 当局 , 心在高处 居高, 声自 远 。 一
、
抢
占先机 。破 解 于发难未之 前
己自杠抬,于 是 总得如觉果 不收拾这 个 “团 体” 小 高 ,三 手新接 班,走进我 教室, 视 全班扫,几 个
抱 成团 的 风云“ 物”尽 收 眼人 。底上课,我 计设 了
一
后 以己的 日子就自没 法过 有 。些 教师最 要面子 为, 着自己面子 的, 会意有 无意地打 压和 己自 别闹扭 的学生 总想, 着树立威 信,用严 和格高 求压 管得理 的 高效 快捷、 。 总是 图一时痛 快 ,杀“ 鸡 给 “” 猴” 看 不,曾想 自己的 一 时 快 意却 换 “来们 ” 对猴
个
问题,请 一个 “ 心 人 ”物回答 。我 设 台置核
阶一, 步引导 步,让他 出完色 成了在我 面 的前第 一 次亮 相接 着。, 假 装我 意地询 问他 的名随字 , 等
报他出 名字后我, 故作惊 :讶 “你就是传 说 的 中某?某
“ ”的 情 同和 解 理 。果 结, 罚惩不 但收 效 甚 微,鸡 还 使 己自 处于 孤的境地 。 立
使为自 己 处理问 有题理 据 ,有有 教师 详曾细 记
录“ 体 团核” 心成 员的纪违情 ,包括 时况 、间 地小
真
是 人 言畏啊 可无论!如何 都 我办没 把法面 前这个 气帅、 灵气你的和传说 的你中嫁接在 一 块。然后 , ”
我走上 ,友前 好 伸地 手 出,说 “ :是 我陈晓华 初 ,
次相会 还, 望多 多支 。持就 这 样 , 在 “ 体团” ” 小还 没 得来及发 难 时 ,我抢占先机 ,表示 友好 让,恶 意 对抗和 萌在 芽消中 。 失 一
、人点物 累计, 多了便 请, 其父来母 校 ,开翻 星星 点 点的记 ,一 二录三四五 ,讲得 学 生 口无哑言, 气
家得 长七 生烟 ,回家窍 后一教顿 训。核 心成员 便 在
场我刻
意 为 团“
体”设 计的 赛球 取得胜利 小
心
记恨 里教 师,日后 他 ,们会一直 寻找 “ 报 仇” 的
,最佳球 员后 神 投、 、手最合佳作 奖奖 状、获 照奖
、记录片球 的文 赛章 出,现板在 报、 报墙 上, 级班 沉在球浸赛胜利 的喜 中。悦 着 接我召, 开班会 让 ,员们队谈 受 感谈、 会 体他 们谈。得 最多 的是 从来 没 有 现像在这样得 到过 同学的关 和注 认同那。种 自 发内心的 喜悦溢 于言 。通过表 次这 动活他们 成为 班 , 级的 骄傲 在集体 ,中找 到己的自位置, 那些 “ 心 核
会机。 预谋 良 .逮久着 次一机 会,便 当堂难发,得
不理饶 人, 大 呼小叫 , 团“ ”体 他成 其也员呼应 小
支 ,不持仅 让教师工作 被 动,还 威 扫信 地。 反一 省下 师教 做的 ,他 们本法 应 学生 的为长成
负
责, 把却学生 于置自 的对 己 立,这是 面作 工方 法 简粗单暴 错的。 不知 ,殊育 教关 干是 的人心 的疏 灵
过通程, 是其 极杂复 和需要智 慧 ,的切忌 逞一 时之
62#1 年6 第20 1期
童
快解,一时 之 而忘 恨教记育 的初衷 。 三 及 时 补、救 让。 “边 缘” 人归回
垒_兰 垄_ 竺 _
率,就其 一点 可就 让以们他在班 上享 受大到 家的友 好 情和意 ,就 其 点一就 可 以让 他 在 们班 上扬眉 吐 气 。 是 四主任 班 以巧妙地可设计 一些情 境 ,让他们 在 情境中发 挥己的自 优势 、展现 自的风己采。 比如 影摄 赛 ,板比 比赛 ,做报一 顿 美 ,食计设一 枚班
徽,扮 演一人个物… 只要…用 ,心法 总办有 的是 。
当一
些学 在班 上没 有生受 重到视 被,班 主 和 任体集忽略 ,时几 个被冷落 有 共 而话题同 学的生便会 觉自 不自觉 地 走 到 起一。 面对这 的 “样 体 ”团 小,
我 觉得 以下 点 几不可 忽 视 。
一
笔者 在 曾上班 计 了一设次全员参 与的活 动 并, 特意 安 排活 泼 情 的热 学生 穿 在插 团“体 ” 成员 小 间 。一方蒙 住眼被 另 一睛搀扶 ,在方校 园的小 路 上 走一 圈, 成 完任 后务互再 换。在 个这过程 ,中热 情 的同伴 无微 至 不关的怀 小心提, ,殷点周勤到 , 让
他们 得充到 的分帮助, 受感 到集 体的情谊 从,内心 深 处找 归属感 到。正如 一 个“团体 成 员所” 说:
小 班主是 应该反 任省 他, 为 们么觉什得 在 集体
中没
有归属 。是班 主任在感 次某活 中动 冷落了 他们 感 的还 是 受体在集无意 忽略 中他们 的了 情热 ?解了
原 后因,就 可
以及时而 不露痕 迹 地取采相 应 补的救
措施 二是 。如 何救补。优秀 的班 主任 在他们 最 会 需要 时候的 恰,好到 地 处伸 出援手 。 比如 在们他 被同 伴误 会 的 时候 在 ,科被任老 师解 的误时候 , 或在 者集 体意无 间 立孤他 们时的 。候三 是主 班任要善 于发
现他们的 闪点光 长处 或比。如 们他的守信 , 他们
的
“ 在 小 圈子 里 ,有 来边 缘 人的负 疚 感 觉 ; 如今
原在
班集 里 体有 一,种回 归集 的体 温和暖舒 。畅 ”
(者 系深 市圳育才 中 语学文 级特教 、师深 圳 作
市届首名师 )
【编 任辑 周:芳 、 卞 、京陈娣 秀 责】
结 ,团他 们 的 互帮相 助, 他们 的 义 ,气 一 而不 足 就。其 一就 可点 让他以 们 某在件一事 上为集 体 出表
们做示 衷心的表感 。谢21 0 希,望大家继续持支,不 赐稿 吝。 1 第年 1:教 师乏缺职业幸福 。感 怎么办 期 ? 第 2期 :生 学不 爱劳动, 怎办么 第 ?期7: 生缺学 安全 意乏 ,识怎办么 ? 第期8:学生 沉迷于 网 络游 戏怎 ,么?办
第期 3不知如 何: 有效利 用规 班会常,怎 么办?
第4 期:学 生 经不 完常成业 ,怎 作么?办 第 5 期:生情学感比较 冷 ,怎 么漠 ? 办 6第期:班里 出现“ 团体” 小怎 么。?办
投; 稿须知:
第 9学生缺: 乏我管理 自力 ,能 么怎办 期 ? 第
O1期 :长会 家果效不 想理 怎, 么办?
第
1期 单:亲 庭家弦子 现 心出偏 理差怎 么,?办 1
第1 :不 如何开展知教性育 ,怎办么 ?期2
; : ;
: :
、 1
● ● 、●●
1 .稿专投用 邮 :b r 箱2 6 .@m ( 本 栏稿件请目 勿投此邮箱 以,耽误免 稿件 您的审核 录用) z9 8 13 8 o 非c;
;
2
.我们 将 “在中 班国 主任网 ”( w .n h nr cmW w be .)论 坛 “ o 我a 该怎么 ”办专题 讨 区刊论 具体讨论 登题 目案、 ,例 ;
3 . 每期投请稿至少提 前两 个 (月0 21 1年 8前期投稿已截 止; 2 10 1 年第 9期截稿 日 期为 21 1年0 6月 31日 ) ; ;
您可 时随查 询,也可直 接在 讨论本区参 与 讨论 ;
4
来 稿.请注 明姓 、名地址、 编邮、联 系 话电及E m i,请并在 件邮 标 中注题是明 第几期讨论 稿 。- al
处 。理 、
● ;;
特别
说 明: “怎么 该办栏” 目来稿 本。刊 将适 结时 集出 。如 不同版意 入编。请 稿来 时必
务注明 。本刊 将做适当 i 我
2¥1 年 第 06 期1 6 3
范文三:居高声自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居高声自远
作者:谢永彬 王颖
来源:《企业文明》 2014年第 11期
长平项目部这支 “ 钢人铁马 ” ,在经理谢尚科的带领下,凭借着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工程 质量赢得了指挥部和总监办的一致好评,为公司在北方市场打造路面王牌军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北国之城,活跃着一支铁军队伍,他们就是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长平高速公路改扩建 CP9合同段的将士们。自 2013年 7月份入场以来,他们克服施工周期长、雨季时间长、有效施工 期短、既有线施工复杂等一系列困难,用铁军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形象,为中铁五局集团在吉林 市场赢得了好口碑。项目部先后荣获吉林交通运输厅 2013年度优质优价评比 “ 一等奖 ” 、吉林 省 2013年度施工企业信誉评价 “AA” 级单位、 2014年连续 5个月蝉联月度优质优价一等奖;项 目经理谢尚科被授予吉林省优秀项目经理,并实现了以现场保市场、在吉林新承揽 1.5亿元工 程的新拓展。
追求卓越 造就优质精品
京哈高速四平至长春段位于吉林境内,是吉、黑两省出关入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本段为 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八车道,设计速度 120 km/h。本标段改扩建,工程涉及面广,施工方案复 杂多变,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多,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安全管理风险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工程要成为优质精品,必须从源头抓好质量。项 目部从组建伊始就制订了一系列狠抓工程质量的措施。他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 “ 精细化 管理与标准化作业 ” 齐头并进;设计图纸审核、测量复核、技术交底等各个关口层层把关,从 工程技术部、现场领工员到安质部的监督检查,都明确质量责任制度,做到每一道工序都做到 责任到人,保证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还通过多次实践探索,成功在全线推行 “ 大厚度、大宽度、大面积 ” 施工新工艺,极大地改善了路面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了路面使用寿 命,进一步降低了路面施工和管理成本。同时,他们还严把原材料验收关,严格控制到场材料 以及施工现场的宽度、厚度和压实度,对关键工序,管理人员分段、分片盯控,从压实度和平 整度、强化自检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此举获得了业主的表彰奖励。
安全为先 彰显铁军风范
安全是工程的头等大事,自开工以来,项目经理谢尚科就高度重视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 根据公司和业主指挥部要求,结合自身施工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部门《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 产管理办法》以及项目部、项目队、施工队三级安全管理体系,确定了 “ (安全)培训先行,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 的施工要求,在与劳务队伍一一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 还签订了《安全生产协议》。
范文四:李昌文,居高声自远
“我在做一种解读式的言论。实际上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每一滴水每一声叹息,都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个瞬间,大多数人对这些瞬间在饭后谈资中渐渐淡忘,但是自己却一直在解读生活中的这些细节、这些记忆的瞬间,看起来像一个忧国忧民的大师一样,试图解读出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东西。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为之奋斗不息寻找不息的一种模式。”
一位有着18年新闻工作经历,获得过我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的老资格新闻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竟然会紧张,你相信吗?
如果不是笔者在扣开他的办公室后亲眼看到他搓着双手,看到他有点手忙脚乱地找茶杯、找资料,我也不会相信。
终于,主宾坐定,我打开采访本,他用手摸摸头上浓厚的头发,呵呵地笑了:“怎么,还得提问?我还真有点,紧张。”
他就是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李昌文。
十年黄土情
李昌文的新闻生涯,是从当农村记者开始的。1987年,怀揣着报效故土的愿望,李昌文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做了一名跑农业的记者。从1987年到1997年,整整10年间,他跑遍了山东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这是一个发生着巨大社会变革的时代,黄土地上的喜怒哀乐,老百姓面对天灾人祸的抗争和无奈,让年轻的李昌文感受着前所未有的震撼。曾经的热血沸腾、曾经的理想主义,在真实的社会面前褪去了光环,他的脉搏开始和这片黄土地跳动着相同的节奏:
1991年在平邑县柏林镇的灾区,看着那些被大水围困的脆弱的生命,他悄悄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和粮票。
1992年鲁西北大旱,头顶烈日炎炎,脚下赤地千里,他感觉自己的心灵也似乎被烤干了。
1993年鲁西南大涝,浊流成灾,洪水肆虐,他难受得仿佛是将自己的五脏六腑泡在了水里。
1993年在郓城金堤采访,汗水和泪水伴他度过了10个不眠之夜。看到有些群众吃不上盐,他发动同行记者凑了1000块钱,交给当地政府的同志,委托他们买来食盐,分发给灾民。
1994年微山湖大火,火蛇翻滚,满目疮痍,他在现场久久不肯离去,内心承受着火烧火燎般的煎熬。
1999年“11?24”海难,海风刺骨,哀声遍地,他感同身受着刻骨铭心的悲伤。
…………
灾区、海难现场、爆炸煤矿,李昌文感到心急、心痛、心忧。除了新闻,他萌发出要多做一些事的愿望。
现在读一读李昌文那时的文章,总会感觉到有一种声音从字里行间传来,那声音很遥远也很清晰,千里长堤抗洪归来,喧杂海边泪人散去,无助农民向天跪哭,煤井矿下埋葬冤魂……这种声音让我们的鼻子涩涩的,有一种要哭的感觉。感动,不仅为了不幸的苦难,也为了文中充盈着的作者的忧患。
回首那段日子,李昌文颇多怀念――那是他今天的收获的坚实基石。 10年,他从一个少年壮志的学子成长为一名有着成熟的思想和责任感的新闻人,不仅学会了做文章,懂得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辛苦、辛劳,还明白了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好记者。深夜的灯光下,他经常在思索,该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抒写一份真实、一份愤慨、一份不平、一份发泄、一份激情,该怎样将这些关爱和责任从心灵深处流出,用真诚去撞击更多的心灵。
位卑未敢忘忧国
每一个记者都在寻找一种方式进入新闻的世界。有的记者一直在盯着一个地方找,有的记者不停地变换着方式,但终于也没找到。对于选择广播评论作为自己执着的目标,李昌文笑称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天赋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人。他认为,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写评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境界”,一个好的记者首先就应当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这样,他才有正义感、责任感。“位卑未敢忘忧国”,只有具有这种时代感、使命感,才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当年一篇评论处女作《引黄引发的思考》,使他这种天赋找到了最佳表现形式,扣开了通向新闻顶峰的大门。
那是1993年,山东省发生重大旱情,黄河断流3个月,这对长期依赖引黄生产、生活的鲁西北地区来说,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现实。李昌文沿黄河奔波一个多月,对沿黄两岸9个市地作深入采访。望着两岸干涸的土地,看着一片片枯萎的禾苗,听着百姓嘶哑无奈的叹息,李昌文的心沉重得像坠了一块铅。沉重,不仅因为旱情,还因为旱情背后折射出的落后观念。他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两岸人民形成了对引黄工程的依赖,致使许多地方大批机井失修、老化乃至报废,在大旱之年断了自己的后路。而机井建设、管理搞得好的齐河县贾市乡未雨绸缪,他们的井灌为抗旱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旱之年并无旱象。李昌文深深地感到,这次大旱不应该仅仅是自然灾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应该过多地维系在大自然的恩赐上,应该立足于人类的智慧和奋斗。于是,他写了自己的第一篇广播评论《引黄引发的思考》。这篇评论获得当年的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二等奖。这对于从业5年首次获得如此高的奖项的李昌文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从此,他开始尝试着写广播评论。
新闻界的人士都知道,新闻与说理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新闻以事实为主体,向受众传播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而说理则靠逻辑推理去说服人。新闻求快忌慢,而说理则讲究层次和严密,忌漏洞和牵强。多年来,新闻评论一直是各种新闻媒体致力加强的弱项,尤其是广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一些,想做好更不容易。李昌文却在广播评论上孜孜不倦地走了下去。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他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广播评论的风韵:关注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于细微处入手揭示深刻主题,以事实为据挖掘事件本质,写作风格上纵横捭阖,不拘一格,总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995年,山东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推出“禁酒令”,禁止公安人员在工作日饮酒。在民众对吃喝风滥行的不满声中,山东此举意义重大。李昌文凭借自己的政治敏锐性,从一纸“禁酒令”发掘出其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充分意义。他撰写的新闻述评《小酒盅里有政治》,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赵志浩同志多次在全省性的党政会议上引用该文的说法,告诫全省领导干部警惕 “小酒盅”之类的腐蚀,提高警惕,防微杜渐。今天,山东公安的“禁酒令” 已经在全国成为党政机关和一些政府执法部门的行动准则之一。
多年来,李昌文写的广播评论多达100多万字,其作品多次被北京广播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新闻学院等院校作为一种模式收编进教科书,多次被当成新闻评论的“实战”典型进行解剖。毫不夸张地说,李昌文靠他敏锐的视角和犀利的洞透力在广播评论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全国广播评论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最欣慰和最遗憾的事
李昌文在新闻界渐渐有了名气,有些高校想请他去做兼职教授,有的媒体想请他去讲课,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觉得,每一篇评论都有它不同的背景和表现方式,都有一个鲜活的事件引发自己不同的感触,这些事件和感触都是不可复制的,并没有规律可循,勉强地找些框框去套,那只能使广播评论的路子越走越窄。
“如果非得谈点体会经验之类的东西,我只能说我在做一种解读式的言论。实际上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每一滴水每一声叹息,都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个瞬间,大多数人对这些瞬间在饭后谈资中渐渐淡忘,但是自己却一直在解读生活中的这些细节、这些记忆的瞬间,看起来像一个忧国忧民的大师一样,试图解读出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东西。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为之奋斗不息寻找不息的一种模式。其实,这种解读式的言论,对于民众对于历史犹为重要。”
李昌文说,从事新闻工作18年来,自己时常被一些东西所感动着,内心深处还始终留着一块地方装着良心、理想、崇高、情操、气节等一些人文的东西。回首往事,自己从不感到羞愧,他为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良知感到自慰。
如今的李昌文因为率领着一个七八十号人的新闻部而少有时间再写广播评论了。但回忆起那逝去的岁月,那些刻骨铭心的印记,那深夜孤灯下的写作,李昌文表现出少见的激动。那份寂寞、那份忍耐、那份执着,让他常常怀有“情到深处,潸然泪下”的感觉。
问及创作时的艰辛,李昌文沉默良久,吐出了六个字:“声声泪、字字血”。每一次写作,对于他来说都像一次炼狱,磨练着他的意志和对事业的忠诚。单调、枯燥自不待言,那种笔不达意、如梗在喉的懊恼,还有那些欲说还休的无奈,更是让人烦躁。常常是写作的几天里,他的脑子像是 “魔怔”了一样,装不进别的东西,每日里“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稿纸撕了一张又一张,香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还在农业部的时候,他一在桌前坐定,部里的几个年轻人就躲得远远的,怕被他抓住一遍又一遍地抄写他修改的稿件。
李昌文最遗憾的事情是广播评论事业后继乏人。但因为自己深知其中的辛苦,所以他对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表示深深的理解。前不久,他部里的一位写广播评论很出色的记者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去负责另外的工作,离开了广播评论的岗位。李昌文感到可惜又感到欣慰,毕竟广播评论还能使人才脱颖而出。自己也是从写评论走上了领导的位置,他不会因为爱才耽搁别人的前程。
李昌文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做到尽量完美,完成任务他就无怨无悔了。至于荣誉,应该是“宠辱不惊”地看待。等到退休了,或许他再也不会去翻过去的文字。
简单的哲学
李昌文是一个低调的人,他的谨慎和谦虚有时甚至让你觉得有点“过分”。获得第6届范长江新闻奖后,他几乎回避了一切采访。为了这篇专访,笔者打了几十个电话,联系了3个多月,他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着。当终于和他面对面时,我耐不住好奇,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责问的意思,问起其中的原因,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是因为自卑。”
自卑,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梦境;自卑,因为他痛感自己力量的微不足道;自卑,因为他感觉自己离那个崇高的荣誉还很遥远,并不能负担起其中包含的重任。于是,他想选择沉默,回避媒体的聚焦,回避鲜花和掌声,因为那些会让他对这份荣誉更加愧不敢当,他更不愿意这些围绕着自己的热闹影响同事们的工作。
他希望厚实但简单的生活。
在李昌文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撒满阳光的窗台上有一瓶绿油油的富贵竹。那是一种只需要清水和阳光便能活得郁郁葱葱的植物。并不懂得怜花惜草的李昌文对它却情有独钟。他说,富贵竹的生命力之所以顽强、坚韧,就体现在简单上,简单的生存方式是生命力持久的根本。较之于人也是一个道理。简单一些,好多牵心的事就舍得放弃。不舍得放弃的人,一生的结局最终只能是累死。世人多累死,或者身累,或者心累。死则死矣,后人还会作文讥之:活得太复杂。
一盆花,一个人,情同此理。这就是李昌文的“简单哲学”。
甚至在管理他那七八十号人的时候,李昌文奉行的都是“无为而治”。他用他写惯评论的笔写下了这样的管理原则:“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凝聚人不能厚此薄彼,发展人不能急功近利,成就人要竭尽全力”。这种 “关心尊重在前,管理要求在后”的软性管理模式还真的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队伍,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栏目。《山东新闻》、《新闻焦点》栏目已连续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栏目;新闻部先后荣获“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全省广电系统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有一百多件作品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励。中央台发稿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级电台第一名,受到省委、省政府嘉奖。
简单的哲学,秀才也带好了兵。
闲暇时,李昌文的爱好也很简单,下几盘不高明的象棋,喝几杯度数不算小的酒,棋艺和酒量也像是天生的,总也不见增,不见减。
喜悦有泪水,悲伤有叹息。李昌文在山东广播电视局给他开的庆功会上,作了一个简单的发言,题目叫“心存感激”。他说:“圆了范长江新闻奖的梦后,作为新闻人来说,在荣誉上已经到了最高点。但是作为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我还是只能一切从零开始。我没有想象得那么优秀,但我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像范长江同志那样‘忠诚事业,心系人民’的好记者。”
台下,掌声如潮。
李昌文简介
李昌文,男,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曾获“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三次荣立山东省人民政府二等功。2001年获山东省新闻工作者最高奖“泰山新闻奖”。2004年,荣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成为山东省新闻界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人。发表学术论文、新闻评论等160余篇,出版专著新闻广播评论集《闲谈》。
在18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李昌文表现出了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农业报道和新闻评论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撰写的《都是“小”字惹的祸》、《11?24海难,天灾?人祸!》《小酒盅里有政治》等16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一、二等奖,65件作品获得山东新闻奖、山东广播一、二等奖。
范文五:居高声自远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陈志端
2002年的盛夏,陈志端同学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怀揣着对建筑的憧憬与梦
想来到了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成为了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时光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活有欢笑,也有泪水,但她从没有放弃过,动
摇过,而是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向着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大学四年成为了
她展示自己、追求梦想的舞台。她在各方面也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德、智、体
的全面发展使所有认识她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2002-2003学年,
2003-2004学年,
2004-2005学年,
。
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天职!这是陈志端同学一贯坚持的原则。尽管身兼数职,
还有很多社会工作,但自入学起,她对学习从未懈怠,一直保持一颗积极进取、
求知若渴的心,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近四年来,陈志端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一丝不苟。城市规划专业是一
门包罗万象、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
和创造性的思维。更强调自学能力以及分析、综合、比较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为此,陈志端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跑图书馆、上阅览室,翻阅各种资料,
第 1 页 共 5 页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陈志端 了解建筑与规划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
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专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专业课成绩始终保
持在本专业第一。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她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耕耘就有收获,陈志端同学在学习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四年来,
??这所有的一切应是对勤勉的最好的鼓励吧!
在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竞赛中,她带领同班的
三位同学,开展了对济南市残疾人出行环境的深入调查。他们在近三个月的调
查中,遍访了济南市五区内各街道的基层残联,走访了50多户残疾人家庭,拿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最终形成了近万字的调查报告。这其间付出了艰辛
的努力,但皇天不负苦心人,凭借充分的调查资料、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
专业视角和良好的社会公益效应,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她既培养了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中
深切感受到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规划师的责任与义务。
陈志端同学在保持学习成绩年级领先的前提下,不忘服务于同学,服务于
院系。先后担任班内
,为其所在院系和班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担任班里学习委员期间,她多次组织了与高年级学长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使同学们掌握最新最快的专业信息和最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经常组织活动,
积极地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架设桥梁,在班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担任院学生会的学习部长期间,组织了一系列“海右”品牌的学术活动,如
讲座、学术征文、建筑画大赛等,在活跃院里学术氛围的同时,切实锻炼了自
己的领导、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担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副主
第 2 页 共 5 页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陈志端
席期间,带领全院的青年志愿者在泉城广场参加了大型的济南社会福利院的义
卖捐款活动。还作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代表,赴济南炼油厂子弟中学
支教,获得了该校领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这一连串的
荣誉称号都是对她工作成绩的肯定。但工作势必会耽误学习时间,而陈志端同
学在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她常说:“我工作占用的,无
非是别人休息、玩乐、闲聊的时间,决不会是学习的时间。如果是学习的时候
还念念不忘工作,而工作的时候又惦记着未完成的学习,势必会‘赔了夫人又
折兵’。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合格的优秀学生干部。”
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除了陈志端自身的奋斗,
与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自觉学习**理论和有关党的方针政策、
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是分不开的。陈志端同学十分注重对自己的思想
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入学伊始便向团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努力坚持学习
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仔细研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了积极深刻的认识,并将其付诸于自己
的工作和实践中。经过团校、党校的学习,思想上更加坚定。该同学关心国家
大事,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
作作为爱国之情的最好体现,积极参加院组织的“十六大”、“学习三个代表”
征文活动。鉴于她的突出表现,她在年级内第一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入党之后,陈志端同学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加注重自己思想道德
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表现积
极认真,深入社区、福利院等基层切身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日常生活工
作中,她抱着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无时无刻不以身作则,当之无
愧地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第 3 页 共 5 页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陈志端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陈志端同学不但学习刻苦努力,而且更加积极的投
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力求在“知行结合”的道路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在实践的大潮中,以服务社会来完善自我。她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
动,包括赴高唐“防治非典”社会宣传实践、“劳动一日捐”捐献灾区活动(《齐
鲁晚报》曾报道)、残疾人出行环境调查、商业设施调查、居住环境调查、市民
购房意向调查、去设计院实习以及参与村镇规划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并多次获得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等荣誉。
在做完《济南市残疾人出行环境调查报告》之后,陈志端同学深深地感到
为残疾人创建无障碍的出行环境只靠建设规划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
会的关注和参与。路边随手停放的自行车,对盲道和坡道的随意侵占,都会成
为残疾人出行的“绊脚石”、“拦路虎”。于是她积极联系了济南的各大平面和电
视媒体,将她们的调查成果和整改建议向社会推广,向社会呼吁对残疾人的关
爱,经过她的努力奔波,《
陈志端同学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社会实践的机会。2005年暑假,在老师
的带领下又参加了“山东省义务编制村庄规划”的社会实践活动,赴济南市历
城区西营镇,为该镇的村庄进行义务规划编制。此次活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凡响,
山东电视台和《山东商报》还专门派出采访组,现场采访。由于是暑假最热的
时候又是深入到村里,少不了的日晒,少不了的汗水。为了不给当地政府添麻
烦,她们就住在了当地农民家里,条件非常的简陋,但陈志端同学从未抱怨过。
西营镇位于南部山区,地形变化起伏很大,每天白天作现场调查都需要“翻山
越岭”,晚上回到住处,她顾不上劳累坚持画图、写新闻稿一直到半夜。
这次活动还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当地老百姓的称赞,并为西营镇的经济
第 4 页 共 5 页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陈志端
发展尽了一份力量,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回报了社会。
陈志端同学明白,一个不懂休息、没有爱好的学生,也不是一个会学习的
好学生。她也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
自小体弱多病但却热爱运动的她入大学以来有意识的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排球、
羽毛球、跑步、拔河??校园的操场处处留有她的身影。并将身体的劣势转化
为了优势,大一起就进入了院排球队,
成绩并不重要,关键是她在喜欢、爱好的运动中获
得了快乐,丰富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实践自己的爱好,生活会更精彩!
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它只不过是成长中的一个驿站,一次次的成功过后,
还要继续走好下面的路。陈志端同学深知,只有珍惜五年的大学时光,好好把
握现在,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才有资本规划接下来的人生。
辉煌与成绩只代表过去,“实力与自信”才是陈志端同学进步的源动力。陈
志端同学所获得的成绩,既不是靠天赋、靠头脑,更不是靠运气、靠侥幸,而
是靠她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和执著坚定的人生信念,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
陈志端同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同样充满自信。她用汗水实践着自己
的人生诺言,怀着对自己人生的执着追求,陈志端一直向着光明,充满自信,
不断地前进着!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