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骨折的中医治疗
骨折的中医治疗
所谓骨折是外伤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断者,通常可分为截断、碎断或斜断。患处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种种表现。那么骨折了该如何治疗呢?
一、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
1、激光穴位照射
主穴:颈椎骨折:大椎;胸椎骨折:神道、至阳;腰椎骨折:肾俞;骶椎骨折:长强。配穴:阿是穴。以主穴为主,按症情而选,酌加阿是穴。以低功率氦一氖激光仪,每穴照射10分钟,每次共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天。
2、刺血
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3、体针(之一)
主穴:肘内翻:少海、小海、天井;肘外翻:肘、曲池、尺泽。据症取主穴,以28号针直刺或斜刺深达骨骺或骺板,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效欠佳者,可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疏波,3~5次/秒,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可配合推拿,内翻者于针刺前在内髁前以指点、按、揉、挤、掐 2~3分钟,并一手托住患肘,另一手握住前臂,在肘关节伸直旋后位,按内翻相反方向椎按外展2~3次;外翻则按揉外髁,使时关节内收2~3次。每日治疗1次,60次为一疗程。
4、针灸(之一)
主穴:阿是穴;股骨骨折:环跳、髀关、阴市、血海;小腿骨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押刺进针法,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刺激数分钟,通以电针,取二个超越骨折断端的主穴为正负极,早期刺激宜轻,中后期刺激宜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继续治疗。
5、体针(之二)
主穴:曲池、合谷、手三里。配穴:足三里。骨折10天内,仅取主穴,均单侧,骨折10天后加取配穴,双侧。针刺时均不解开固定夹板,在上述穴位皮肤处常规消毒后进针,主穴用提插捻转泻法,配穴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骨折10天内每日1次,骨折10天后,隔日针1次。另外,骨折10天内可配合敷贴活血药膏(由地鳖虫、虎杖、黄柏等7味中药组成),10天为一疗程,4疗程为一阶段。
6、针灸(之二)
主穴:大杼、膈俞二穴均取,斜剌至得气,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30分钟。取针后艾灸3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7、电针
主穴:阿是穴。肱骨:肩髃、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关;胫腓骨:足三里、解溪。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下同)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
一旦发生骨折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二、中医辩证治疗骨折四种药物疗法:
祖国传统中医中药,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骨伤的修复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有四种治法:
1、运脾益气法。中医认为“脾者,运化之官”、“气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脾”和“气”密切相关,不论什么疾病都应重视脾胃的运化和元气的调摄、培补。骨折手术对人体而言,是继骨折损伤后的又一个极大的创伤,且手术对气血的流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出现较多脾运不畅、气滞湿阻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面黄不华、纳少神疲、少气懒言、口淡无味等症状。此时,中医辨证运用健脾化湿、补脾益气的中药,如藿朴夏苓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可起到调理脾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加快切口与骨折的愈合。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这类中药或者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健脾益气的饮片如黄芪、当归、枸杞、米仁等也不无裨益。
2、养阴清热法。骨折术后不仅耗气而且损伤阴血,有些病人术后切口长期不愈,且有低热、盗汗、多梦、五心烦热等表现,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等。在平时饮食中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黑木耳、龟、鳖、枣仁等补血养阴安神之品。
3、和营通络法。有些骨折刀口看上去已经闭合,但局部红肿疼痛难消或骨折迟迟不愈合、生长不佳,是由于创伤导致局部气血阻滞。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辩证理论,可以用理气活血、和营通络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创伤愈合。临床常用血府逐瘀汤、仙方活命饮等内服或者外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清热解毒法。有时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顽固的绿脓杆菌、阴沟杆菌,或是绝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屎球菌等少见病菌。此时常见创口红肿不愈,有脓液流出且经久不停。这时选用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有效地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三、中医饮食调养: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由于出血及组织损伤带来的肿痛,使体力消耗较大,体内组织蛋白质的破坏分解加速。若不给病人补充营养,则耗用自体的肌肉和脂肪,身体明显消瘦,因此对于骨折
病人,除积极进行必要的复位、固定与药物治疗外,还给予适当的饮食药膳调理,使骨折能在较长的愈合期中顺利复原,并可减轻临床症状。
所以,骨折病人的食疗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切忌偏食,要建立良好的饮食制度。骨折病人需要高蛋白、高热量膳食,以修补破坏了的组织,如乳类、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及硬果类。在骨骼的修复过程中,钙、磷及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都十分有益,可从乳类、鸡蛋、贝壳类的蛤蜊、虾皮、螃蟹以及动物肝脏、鱼肝油、肉、禽及粗粮中选吃。
为了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的饮食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时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原则。饮食原则上应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品,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甲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还可选用三七、当归各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天。
骨折中期(3~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时治疗原则以活血通络、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选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骨折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时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可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通过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甲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加入另2味同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后间隔3~5天,共用3~4个疗程。
另外,骨折的患者应忌盲目补充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认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这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四、骨折的预防方法:
1、练功强身:应积极长期地坚持锻炼,增多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项目。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
2、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3、未病先防: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车多的地方活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发生骨折。不要攀登梯子或爬高活动,不宜在陡坡上行走,因老年人下肢无力,反应迟钝而易跌倒。平时出门时,须缓步慢行,若有眼花、耳聋、头晕等症状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有帮助搀扶走路或手拄拐杖。夜间上厕所之前,应先在床沿坐上片刻,以使腿部肌肉力量处于兴奋状态,并可防止体位改变时的一时性低血压的发生。洗澡时,要准备好小凳子,坐着穿裤和鞋,防止跌倒。
4、饮食调摄: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5、密切观察:当遭受损伤后,如怀疑有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在转送途中,应采取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如上肢骨折应用木板将手臂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面。也可将骨折的手臂与胸部缚在一起固定。下肢骨折可用长木板将伤肢缚扎在一起,木板长度上至腋下,下应超过脚跟,或可将患肢与另一健肢缚扎在一起固定。脊柱骨折应由双人平行搬至木板上缚扎固定,颈椎骨折应将头部两侧用沙袋垫好,限制头部活动,然后才能送医院。如有出血,应用清洁布临时包扎伤口,然后用止血带结扎。一般止血带结扎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隔1小时可放松止血带1~2分钟,以看到鲜血流出为止,可防止因结扎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用石膏等方法作骨折固定后,24小时内须密切观察伤肢末端皮肤色泽的变化和肿胀情况。如发现肿胀加剧,皮肤有瘀紫应立即就诊,放松或拆除石膏,以防因石膏固定太紧而引起肢体缺血、回流不畅而坏死。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6、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未受伤的关节,每天每小时一百次,能避免关节僵硬、挛缩和肌肉萎缩。采用轻按摩的方法自我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范文二:中医治疗踝部骨折
踝部古名踝骨,内踝俗称合骨,外踝俗名核骨。踝关节骨折 多见于青壮年,在滑雪、跳远、铁饼、足球、跳伞运动项目中常 见。
中医将踝部骨折纳入“伤骨”范畴。病因为外伤引起局部脉 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而致。
临床表现
踝部一侧或双侧有红肿,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足 内翻或外翻畸形及功能障碍。
辨证分型
分三期。①早期:伤肢肿胀、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② 中期:伤肢肿胀基本消退。疼痛渐缓,骨痂形成。③后期:肿胀 消退,骨折已有骨痂生长,但不够坚固,肢体功能未恢复。 养生及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整复固定,松解粘连。
养生及保健方法
1. 药物法 ①可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桃仁、红花、 丹参。 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 如初期疼痛剧烈者选用乳香、 没药、 五灵脂 ; 中后期体弱血亏者选用熟地、 桂圆肉、 黄芪、 续断、 肉苁 蓉。②中成药选用大活络丹、小活络丹、正清风痛片、七厘散。 ③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当归、赤芍、红花。
2. 外治法①敷贴法:骨折早期外敷清营退肿膏,中后期外敷 膜韧膏。②固定法:骨折复位后局部敷药,用夹板将踝关节固定
90度位置 4— 6星期,固定前夹板必须先塑形,其长度上起胫骨 结节,下平足跟。为防止夹板直接压在两踝部骨突处,可在内外 两踝的上、下方各垫一塔形垫。内翻骨折者应固定于外翻位,外 翻骨折应固定于内翻位。如有后踝骨折者还应使踝关节固定于背 伸位。
3. 药熨法粗盐 500克, 炒烫后加醋适量, 边洒边炒约 2分钟, 装布袋,热熨患处。
每次 20— 30分钟, 每日 2~3次。 用于骨折后期肿胀不消者。 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4. 针灸法①体针:取商丘、解溪、丘墟、昆仑、太溪,中等 刺激,留针 15-20分钟,局部加用艾条灸或温针灸法。用于骨折 后期,局部肿胀,活动不利者。有温经通络,消肿之功。②耳针:取神门、 脑、 敏感点, 捻转手法, 中强度刺激。 留针 20— 30分钟。 有安神止痛之效。
5. 推拿法骨折初期应用整骨手法, 患者仰卧, 屈膝 90度, 一 助手用肘关节套住胭窝部, 另一助手一手握足踝, 另一手握足背。 外旋型和外翻型应在外旋、外翻位牵引。外翻外旋型整复时,医 生一手掌顶住内踝上方。 另一手掌置于外踝、 跟骨和距骨的外侧, 两手对向挤压,同时助手将足内旋、内翻、背伸,骨折脱位可复 位。 骨折后期应用理顺筋络, 用大拇指按压揉昆仑、 太溪、 解溪、 丘墟、 悬钟, 以患者有较明显酸胀感为度。 每穴 1~2分钟, 然后 摇动踝关节, 以踝关节被动背伸、 跖屈活动, 最后擦热踝关节处。
6. 体育法在整复固定的当天要将患肢位置抬高,并练足趾的 屈伸活动,以利消肿,肿退后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并在床上 练髋、膝关节屈伸及踝关节屈伸活动。除去固定后,最初在脚底 下放一圆木练来回滚动,然后再练习在平地上慢慢步行,继则扶 持练习下蹲动作,最后练踝关节内外翻直至正常生活。
7. 食疗法 ①续断 15克,薏苡仁 15克,粳米 25克,洗净, 煮粥。用于肿胀疼痛甚者。②生晒参 250克,黄芪 250克,当归 100克, 川芎 100克, 浓煎 2次取汁, 加鹿角粉 50克, 蛋壳粉 50克,红枣 250克,桃仁 250克 (炒香研碎 ) ,冰糖 300克,收膏贮 罐中,冲服。每次 l 匙,每日 2次。用于骨折中、后期患者,可 促进骨折愈合。③蛋壳焙干,研末。每次 3克,每日 2次。用于 骨折后各个时期,能促进骨折愈合。
按语
本病一般发生于外伤者,以青壮年运动员为多。在骨折复位 后要注意营养,以促进骨折端的康复。在夹板固定时要注意内外 踝及足跟部是否有异样疼痛, 以防褥疮, 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 不能盲目求快。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 ---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 腰腿痛、四肢麻木 -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 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 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相信大
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 转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莲山药酒秘方配方:
五莲山土虫 20个、大柴胡根 15克、清骨风 10克
拉拉秧根 15克、 李枣根 10克、山乌子 2个、仙凌花 3朵、贫 丝网 10克、球须草 10克、杜仲皮 20克、双树枝 20克、金狗脊 20克、山牛膝 15克、五莲山蝎子 3只、结骨草 10克、五莲山蜈 蚣 3条、山桃仁 10克、山木瓜 10克、山旁风 10克、毛龙根 10克、爬山虎 10克、
以上用 50度以上的白酒 5斤,泡 7天就可以喝了。每天中午、 晚上各喝一次、每次 30至 50毫升
外用药酒涂搽患处部位, 最好揉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 每日 1~2次。
20天 ---30天一个疗程、病轻的一个疗程见效、严重的连服 3到 5个疗程见效。
本五莲山药酒秘方能 补益肝肾、 活血行气、 祛风散寒, 化痞去瘀、 消肿止痛。
主要治疗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 半身不遂, 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质增生、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 骨神经痛。
忌口 ; :服药期间忌、骡肉、马肉、母猪肉。
此药方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当地民众常用的秘方,药名是 五莲山当地百姓叫的地方名 ,此药方已让上万患者恢复了身体 健康。
有很多外地朋友用【五莲山药酒秘方】效果不佳,疗效不明 显,解释一下,药材产地不同药效就不同,治病要用地道药材, 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治疗效果就选地道野生的药材,只有选择五莲 山当地药材配伍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中药的产地不同他的成分含量就不同,朋友们买药时一定要买正 品药材,以便给身体带来不适的影响。
范文三:中医治疗骨折
中医治疗骨折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之后恢复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骨折的病人在较长的恢复期间,病人的家属和病人都要注意饮食上的调养。
一般来说,受伤有1至2个星期的患者,饮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应多给他们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而且应以清蒸或者炖熬为主,少吃香辣、油腻和煎炸的食物。特别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为卧床患者大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
受伤有2至4个星期的骨折病人,他们的身体不再那么虚弱,食欲和肠胃功能都有所恢复,那时可适当补充营养,像骨头汤、鱼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食物比较好,同时也要多吃一些萝卜、西红柿、青椒等,这些食物可满足骨骼生长需要,促进伤口愈合。
再往后的日子里,除了那些明显无益的食物,骨折患者不必再忌口。有的危重患者和因骨折引发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饮食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病情和医嘱作出合理安排。 骨折超过5个星期以后,病人可多吃高营养食物和含钙、锰、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动物肝脏、鸡蛋、绿色蔬菜、小麦含铁比较多; 海产品、黄豆等含锌比较多; 麦片、蛋黄等含锰较多。同时配以鸡汤、鱼汤、各类骨头汤等,可选择性地加入红枣、枸杞等。 食疗:
■骨折后1~2周
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气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避免煎炸炒烩的酸辣、燥热、油腻之食品。至于黄豆骨头汤,属于肥腻滋补的范畴,所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诱发大便干燥之嫌,此阶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疗方: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骨折后2~4周
此时患者从生理上及精神上对骨折后的境况有所适应,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 、D ,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患者胃口大开,饮食上并无禁忌,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祖国传统医学对此颇有研究,认为此期食谱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适当饮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方: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饮食的禁忌:
(1) 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条。
范文四:骨折治疗的原则
骨折复位及牵引治疗
闭合性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但骨折愈合需 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还得用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和愈合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 带、关节囊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并发症。用药利于消肿,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复位:
1. 复位的时间:骨折整复越早越好,早整复比较容易,也易获得正确对位。病人有休克、昏迷、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须等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整复骨折。如肢体明显肿胀,或已出现水泡,应将水泡在无菌技术下刺破,放空泡液,临时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抬高患侧,密切观察末稍循环,待肿胀消退后再 考虑复位。
2. 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的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动。骨折后骨折段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因此, 在治疗骨折时,就要复位,把移位的骨折重新对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固,骨折就能较快愈合,肢体功能就能顺利恢复。因此对每一 骨折都应认真整复。⑴解剖复位是指完全的复位,是最有利于功能恢复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达不到解剖复位,若强求解剖复位常需多次手法复位或手术才能达到, 其结果造成创伤大,合并症多,功能恢复并不一定满意。功能复位可为不完全复位,是容易达到的,复位治疗骨折的目的是争取功能最大限度恢复。而不是最大限度 复位(解剖复位)。⑵功能复位的标准 手法复位整复后,骨端有一定接触,例如50%左右对位,没有重叠和分离,没有成角或旋转畸形即可,再靠骨折重新塑形的机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因此,功能复位是手法复位一般选择的标准,若手术复位应要求得到解剖复位。
3. 复位的方法 主要有三种: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复位。可根据不同的骨折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牵引与反牵引 2.手法整复 3.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 ⑴手法复位:凡能手法达到功能复位和用外固定保持的,都应采用手法复位。如胫腓骨横形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指骨骨折等。具体方法如下:①麻醉: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的痉挛。可用局麻(血肿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也可采用全麻。待麻醉完善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复位。② 手法:用牵引和反牵引克服肌肉收缩,对准方向,原则上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必要时采用辅助手法:
⒈拨伸牵引:既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患肢远侧端,沿其纵轴以各种方法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成角移位和旋转移位。
⒉手摸心会:在拨伸牵引后,术者两手触摸骨折部,参考X 片所显示移位,确切掌握局部情况,便于下一步的复位手法。
⒊反折、回旋:横形骨折具有较长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的手法。术者两拇指板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迭 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有同一平面时,即可反折伸直,使端端对正。回旋手法可用于有背侧移位,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回去。施行回施手法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⒋端提、捺正 缩短、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还要矫正侧方移位。上、下侧(即前、后侧或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 远端,其余四指挡住近侧骨端,向上端提。内、外侧(即左、右侧或桡、尺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操作时在持续牵引下,用拇指分别挤压移位的两骨端作捺正 手法,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分骨、板正、尺、桡骨、掌骨、跖骨骨折时,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相互告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指,分别挤压捏骨折处侧及 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可用两手拇指压住角顶,其余四指分别板折远近的两骨折段,即可矫正。
复位后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并测量患肢的长度,即可了解复位后的大概情况。X 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进一步正确肯定复位的情况。
(2)持续牵引复位:多用于肌肉较强有移位的复位,如股骨骨折;或用于手法复位困难,局部肿胀较重的情况,如小儿肱骨骨髁上骨折,以及不能用外固定保持对应的骨折, 如胫腓骨斜形、螺旋形或粉碎性骨折。持续牵引使肌肉松弛,恢复骨骼的长度及轴线, 达到逐渐复位的目的。持续牵引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在牵引期间,也可辅以手法整复取得较好的复位。有一定的骨痂形成后,可去除牵引,用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 定,也可继续牵引至骨折愈合。
牵引可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皮肤牵引:用宽胶布两条贴于骨折远端肢体两侧皮肤,连接分开板,系以重量,通过滑车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不能超过2~3公斤,最好在两三天内逐渐 加量,皮肤牵引很难维持超过3~4周。牵引期间要经常检查,以免滑脱,影响牵引。此法适用于(4~ 5岁以下的幼儿),儿童及老年肌肉软弱,骨折无移位者。 骨牵引 用不锈钢针穿过骨质,通过牵引弓、绳子及滑车进行牵引。根据需要,调整牵引重量及方向,重量一般用体重的1/7~1/8,对位后要减重量保持对位。牵引时 间也可延长到2~3月,适用于一切有移位的成人骨折。常用的牵引部位有上肢的尺骨鹰咀,尺、桡骨下端,指骨远端;下肢为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胫骨下端及跟 骨。脊柱骨折可行头颅牵引。
(3)手术切开复位:
Ⅰ: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指征:
①骨折端间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开放复位与内固定手术。 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并发生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⑥局部血运不佳,如股骨颈骨折。
⑦陈旧性骨折,骨折已畸形愈合。
Ⅱ:切开复位也有不少的缺点,应引起重视。
①切开复位必须分离一定的软组织和骨外膜,可以影响骨折的血液供应,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②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受暴力作用后已有严重损伤,切开复位将增加软组织的损伤,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若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易发生感染,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③骨固定器材质量不佳者,可因生锈和电解的作用,发生无菌性炎症,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④骨固定器材规格选择要求较严,如选择不当,可在术中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
⑤骨折愈合后,某些内固定需拔除,还要再做一次手术。
切开复位因有上述各种的优缺点,故应严格掌握指征,能不用手术解决的问题就不做手术,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则不用复杂的方法。
范文五: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治疗的有大原则三,复位即固、定和康治疗。复
1.复 位是移位将骨的折段复恢常正或近乎正常解的关剖系,建重的骨架作支。用它治是骨折的首要疗骤,步是也骨折定和康固治复疗的础。早期正确的基复,是位折愈骨过合顺利进行程的要必件条
。2固定 .将骨即维折持复位后在位的,置使在其好对良情位况达下牢固到合,愈是骨愈折的关键合。
3.康复治 是在疗影不固定的响情下况,尽快恢复患地肢肌肌腱、韧、、带节囊等软组关织的缩活动舒。期早合理功的锻能炼,可进促肢患血液环循,消肿除;减胀少萎肌、缩持肌肉力保;防止骨量疏松质关、节硬和僵促进骨愈合,是折复患肢功能的恢重要证保
。一骨、的折位 复
(一复)位准标
1解.复剖 位骨段通折复过,位恢复正了的解常剖关系,对位两(折端骨接触的)和面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系关完全良好时,)称剖解复。位
.功2能复位经复 位后两骨折,段虽恢复未正至常解的关剖,系但骨在折合愈对后体功肢能明无显响影者,称功复能。位一部位每功能复的位求均要不一样一,认为般能复位功标的准是:①骨折位部的转旋位、移分移位必须离完全正矫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折骨不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超下,肢缩短在2cm内以,在长发育过程生可中自矫行正。成角③移:下肢位骨折轻微的前向向后成角,或与关活节方向动致,日后一在可骨改痂造内期行自矫正向侧。方成移位,角与关活节动向垂方直,后日能不矫正,必完须全复位。否则节关、外内侧重负不平,衡易起创引性伤关节炎上。肢骨要求折也不致,一骨肱稍有干形畸,功对影能响大不前臂;骨折则双求对位、对线要好均,则影响否臂旋前功转。能④长骨横干骨折形骨,端折对至少位达1/3左右干骺,骨折至端应对位少3/左右4
(二)复。方法 位折复位骨法方有类两即手,复法位又称(合闭复位和切)开复位。
.手1法复位 用手应使骨折复法位称,为法复手位大多数。折均骨采用手可复法位的方法矫其移正,获得位满效意果。行手法进复位时,其手必法轻须,柔并争应取一复位次成功粗暴的。法手和复多反的次复,位均可加增组软织损,伤响影骨折愈合且,可能引起并症。发此,对于因骨的复折位,争取达应到剖解复位接或解剖复近位如。不易到达时也,不为能了追求解复位剖而复进行多次反位复达到功,复位即可。能手法复位的步骤
:为(
)1解疼除:即痛使麻用醉解除痉挛和消除肌痛疼。用可局部麻、醉神阻经滞麻或醉全麻醉,身者多后用儿于童。采用部麻醉局时即,注将
射针于折骨皮处浸肤后,润逐刺入深步处当,入进折部骨肿血后,抽出暗可红色血液然后,缓将2%慢鲁普卡因lOl(m需作先试皮)或05.%利卡多10ml因注血入肿内即,可达麻到目的醉
。2)(松肌弛:麻醉位后将,肢患关各节于置肌松位,弛以少减肉肌骨折对的段拉牵,力有利骨于折位复。
3)对准(向方骨:后折近,侧骨折段位置的不改变易,远侧而骨折因失段连续性去,可之移动。使此,因骨折位时,是复远侧将骨折对准段近侧折骨所指段的向方。
4)拔(伸牵引在:抗牵对引,于患肢远下,端沿其纵以轴种各方法施行牵,引矫正折骨位移绝大。数多折骨都施行手可力引牵也可,骨将引的牵牵引系于螺旋弓牵架引的旋杆螺,转上螺动旋进行引,牵螺旋称牵引。
术者两手触摸骨折用部位,根X据片所显示线骨折的类型和位情移,况分别采用折反回、,端旋、捺提正分和骨扳、等正手法予以复位
2。.开切位复即 术切开骨折部位手软的组织,暴露骨段,折直视在下骨折将复位,称切为复开。位于大多数骨折可用由手法位复疗,切治开位只在一定复条的件进行。下(1
切)复开位的征指
1)骨端之间折肌或有腱肌软等织嵌组入,法手位失复败者;
2)关内节折,骨手复法后位对位良不将可能影,关响节功者;能3
)手法位未复达能功能复到位的准,将严标影重响患肢功者能。
4)骨折发并要血主、神管损经伤修,复血管、神的经时,同宜骨行折开复位切
5;)多骨折处,便于为护理治疗,和防并发止,症选可择适当的位行切开部复。位
2()开切位复的缺优
优点点:切开位复的最优大点可是使手法复不能复位的位骨折达解剖到位。复效的内有定,可使病人提固下床前活,动少肌减萎缩和节僵硬。关能还方便理,减护少发并。症缺
:切点复位有不少缺点开应引,重起视。要有:主1
)开切位时分离软组复织和骨,膜减少折部骨位的液供血应,髓内如钉内固定损伤可髓腔血液供应,可能引起内折骨迟延合愈或不合愈
。)增加2部软组织局损伤的程度,降局部低抵力抗若无菌操作,严不易,于发感染,导致生脓化骨性髓。炎
)3开切复后位用所的固定器材如内择选不当术,中能发可生难或困影响固定效果。内固器材的定除,拔多大再一需手次术。二、骨
的固定折骨
折的固方定法两类,有即固定—外—于用体外部身固的,和内固定定—用于—体内身的固部。
定一)(固外定外固 定要主用于骨经手折复位后法患的者,也些有骨折切开复位内固经术定,需加用后外固定。者前目用常的固定方法
外有小板、石夹绷带膏外、展架、持续引和牵固定器外。等
.1夹板小定固是 用具利一有弹性的柳定木、板板竹塑或板料成的长制宽、合适小夹的板,适在当部加固位垫定,绑骨在部折肢的外面,外体扎横,以带固骨定。
小夹板固折定指征的(
)四肢闭合1性管骨骨折状但,股骨折骨大因腿肌拉牵力大,需强结合续持牵引;骨(
)四肢2放开性骨折创口,,小经处创理已愈口合;者(
3四)陈肢性旧骨,折适仍于合法复位者手。
小板夹固的优定缺点
(1)优:小夹点板定能固有地效防再止生成发角、旋和转方侧移;由位横于和固定垫带压的力可残余使的骨端侧折或方成角移位能进步矫一正而;一且不般括骨折的上、包下节,便于及早关行进功能锻,促进骨折炼愈,合止关防僵硬。因节具有而固可定靠、骨愈折快合、功恢复好、治疗能费低用、发症并少等点。优(
2缺)点:夹板固小必须掌定正确的原则和握方,法绑太扎松固定垫或应不当,用导易骨折再致移位绑;太紧可产扎生压性溃疡、缺血性肌挛迫,缩至肢体甚疽坏严重后等。果别特是扎过绑引紧缺血性肌起缩,是骨挛折最严重的发症并常,导致重严残废,的应意注预防。
2.石膏绷固定带 是熟石膏(用水硫酸无钙的)细末粉布在撒制的稀特孔纱绷布带上做,石膏成绷带,用水温浸泡,包在后人病需要定的固肢上,5体~1分钟即0硬可结成型,逐渐并干燥坚,固对肢起患有的固效作用定近年。来用树采绷脂固带定者渐增日。多石
绷膏固带定的征
指1)(开放性折骨清创缝合后,术创愈口合前之不宜用使夹小板定者固;(2)某
些位的部骨折,小夹板以难固定;者
(3)些骨某切开复位内折固术定,如后骨股折骨内髓或钢钉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为辅作助性固定外;
(4)形矫畸正后形位矫置的持维和骨节手关术的后固,定如腕关节合融术;后(
5化)性关脓节炎和髓炎骨患的固肢定。
石绷膏固带的定优点缺(
1优):可点根肢体据形状的塑,固定型用作实确可靠可,维较长持间时
(2。)缺点:无性,弹能不节调松紧,固定度围较大范一般,超须过折骨部上、的下节关无法、进关行活动功能节锻炼,引易关起僵硬。节
3外展架固.定将用 丝铅夹、板铝板或木板制固定成或调可节外展的用石膏绷架或带粘带胶固定于人病胸侧廓,方将肩可、肘腕关、节定于固功能位。患肢于处抬位高有,利于消、肿痛,且可止免避体肢量重牵拉的,生骨折产分移离位,如肱骨骨。折
外展固架的定指征
1)肱(骨折合并骨神经桡伤损肱或骨干折手法复位,骨
小夹固定后板。(2
)肿严胀重上的闭肢
合性折骨严重和的臂或前臂上放开损性。伤(
)臂丛神3牵拉伤经
(4)肩胛骨。折。骨(
)肩、肘关节5脓化性节关或炎节结核关
4.持续牵引。牵引 有既位作复,用是也外定固。续持牵分引皮肤牵为引骨和引牵皮肤牵引。是将胶布宽或乳胶条海条绵贴粘皮在肤上利或四用尼龙肢泡沫进套牵引行。骨牵引是用骨圆钉不锈或针贯穿钢端松骨质,骨通螺过旋或滑车装予以牵置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