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演讲稿文艺复兴
篇一:讲课稿——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之光
篇二:12世纪文艺复兴
发现中世纪之光
——评哈斯金斯及其“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
内容提要: 美国史家哈斯金斯认为中世纪的文化并非始终衰颓,在12世纪前后曾取得较大发展,他称之为“12世纪文艺复兴”。哈斯金斯的学说不仅充满历史连续性的光彩,有力地反驳了中世纪为“黑暗时代”的陈说,而且其立足文化繁荣与社会转型的内在关联的研究,在西方学界影响甚大。本文介绍了哈斯金斯其人其作和他的“12世纪文艺复兴论”,并从研究视角、编纂特色、史学思想、学术地位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予以了评析。
关键词: 哈斯金斯、 12世纪文艺复兴、历史连续性、 西方史学
一、哈斯金斯其人其作
19世.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演讲稿文艺复兴)
1
纪末20世纪初,当兰克主义带领西方史学一路高歌,演绎那个属于历史学的伟大时代的最后华章之际1,一位天才史家成为“美国复兴中世纪研究的灵魂人物”2,他不仅系统考察了11至13世纪的诺曼制度,而且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知识教育史表示出特别关注,并在实践上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拓了崭新天地,他就是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1870—1937)。从人生经历上看,哈斯金斯无疑是又一例少年成名的典范。他17岁即获得霍普金斯大学学士学位;20岁取得博士学位,且甫一毕业即被聘留校执教;两年后,哈斯金斯来到威斯康星大学,开始了在这里十个寒暑的工作。期间,他以核心创始人的身份出任了美国中世纪学会主席;到他32岁时,他已经成为哈佛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数年后任该校文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并且享誉学林。哈斯金斯的成功,除了来自于他博学的父亲自幼不懈地训练他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知识,为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更取决于他本人的睿智、勤奋和持恒。根据哈斯金斯的好友F. M. 鲍威克(F.M.Powicke)对他的回忆文章,后者在哈佛期间不仅奔忙于各种行政事务,而且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并热衷于以系列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们宣传自己的成果;尽管显而易见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包围着他,但他似乎从来都能坦然而平静地处理。31919年,哈斯金斯应时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的要求,
2
作为美国代表团领袖赴巴黎和会参1 兰克为西方客观主义史学创始人。在19世纪后半叶的诸专业史学流派中,客观主义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影响最大。郭小凌老师在其《西方史学史》中指出,实证主义史学受客观主义史学影响巨大,以至二者实际上可以互换标签。所以,这里用兰克客观主义史学作为19世纪后期西方史学大发展的领袖。 2 引自西奥多.E.蒙森为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撰写之前言,张堂会、朱涛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0年,P4;原文语出法国著名中世纪史专家F.约恩.德.朗葛莱。 3
加谈判。事实上,早在1902年,这位后来著名的“理想主义总统”,而当时还只是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兼一名历史学者的威尔逊,就已经被自己这位声名赫赫的同行所征服,几番盛邀他前往普林斯顿。只是,当时的哈斯金斯一心追随另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拒绝了威尔逊,而选择与后者一起走进哈佛。特纳与哈斯金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后者不仅从特纳身上习染了客观主义史学重视文本考据与实证的治学风格,而且,他正是从特纳那里接过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交椅的(1926年)。作为美国“新边疆说”的创立者和所谓“新史学”的始作俑者,特纳具有创新勇气的史学研究对哈斯金斯产生了深刻影响。倘若说,特纳是从空间上对美国早期历史进行了全新视角的分析,那么,哈斯金斯则从时间上对欧洲中古
3
晚期历史予以了颠覆。
关于哈斯金斯的性格,我们从包括上述的鲍威克那样的一些学者的描述中可见一斑。首先,哈斯金斯的话语不多,一是不喜夸夸其谈或作无用空言,二是不喜那种没完没了的历史争论,三是不愿在思维模糊的情况下信口开河。他总是“用一种拘谨的口吻和简短明快的语句自由地谈论”,并且,这些话必然是“协调经验的严格表述,决不是模糊的或感情用事的或者有抱负的”,“是观点的交流而非迅速的给与取”。“他的批评一般靠推论而非确定的语句来表达”。他的所有立场、观点一定是建立在给出证据的前提之下。4如果说,哈斯金斯以这样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人肃然起敬,那么,他在生活中和蔼可亲的一面则又令人顿生好感。他的三位哈佛的同事布兰德(Brand)、考夫曼(Kaufman)和兰德(Rand)在为他所撰写的讣告中这样评论哈斯金斯非凡的人格魅力:“??他谈吐幽默风趣,喜欢长时间散步,他是他所在的交际圈里最受欢迎的人,也是大家最好的朋友;同时,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虔诚。”530年代,当哈斯金斯在痛苦中与病魔作战,他又表现出令人震撼的、坚如磐石的意志力。对此,兰德这样描述道:“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最后几个月,他那些被允许简短会晤的朋友在这个身体的牢笼中看到了钢铁般的毅力、敏锐的思想、愉悦的心情、对往日友谊的忠诚。他经常见到的那些人、他钟爱的妻子和孩子们、
4
他信任的护士,从未从他的口中听到过不满的声音和疼痛的叫喊。”他惊叹:“他是查尔斯.哈斯金斯的胜利,而非他的失败。”
哈斯金斯一生著述颇丰,包括《欧洲历史上的诺曼人》(1915年)、《诺曼人的制度》(1918年)和两本论文集:《中世纪科学史研究》(1924年)和《中世纪文化研究》(1929年)。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27年出版的《大学的兴起》和《十二4
56 见[美]F. M. 鲍威克:《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引自西奥多.E.蒙森为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撰写之前言,张堂会、朱涛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0年,P2;原文载于《纵览》第414页,由布雷克、考夫曼和兰德所撰写的讣告,1939年版。
世纪文艺复兴》。前者是作者在布朗大学开设的系列讲座的演讲稿合集,一本专门性著作,却简洁明了地展示了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图景:第一章介绍以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欧洲最早的大学的兴起原因、情况和基本制度;第二章介绍中世纪大学的教科书、考试制度、教师的学术地位与学术自由;第三章介绍当时大学学生的生活。《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则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它以“中世纪兼具连续性与变化的双重特征”为基本指导思想,认为15、16世纪发源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不是一蹴而就、没有源头的,“历
5
史的连续性否定在前后相继的世纪之间存在如此明显而强烈的反差;现代研究也表明,中世纪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黑暗和停滞不前,而文艺复兴也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恰恰是所谓黑暗的、沉沦的“千年中世纪”,才“包含了大量形形色色的民族、制度、文化形态,展示了历史发展的许多进程,蕴含了现代文明许多方面的起源”。8该书除第1至3章为对基本含义、历史背景和运动载体等进行概括性介绍外,余下9章皆为对12世纪文艺复兴表现的具体论述,包括拉丁著作的流行、市民文学的滥觞、罗马法的复活、历史学的发展、希腊和阿拉伯知识的传播、科学与哲学的进步、新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出现、城市文化的兴起,以及大学的成立等。
二、哈斯金斯的“12世纪文艺复兴”论
“中世纪展示了生命、色彩和变化,表现出对知识和美丽相当热烈的追求,在艺术、文学和制度上取得了颇具创造性的成就。”就是在这样一个精彩的总体理念下,哈斯金斯将“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并非自己首创的文化术语10引向深入,从多个层面立体阐释其独特性与重要性,并通过与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提并论,激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兴趣。
哈斯金斯认为12世纪是“一个在许多方面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时代。这是十字军的时代、城镇兴起的时代、西方最
6
早的官僚国家形成的时代。这一时期,罗马式建筑步入顶峰,哥特式建筑开始兴起,方言文学开始出现,拉丁古典著作、诗歌和罗马法走向复兴,吸收了阿拉伯人成就的希腊科学和大量希腊哲学得到了恢复,并且诞生了第一批欧洲大学。”11因此,这个世纪本该是不容历史学家们所忽视的;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普遍视中世纪为“不变的、静止的和落后的事物的同义词”12,而对上述伟绩或予以否认,或不以为然,或讳莫如深,造成了历7
897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序言,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2。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
9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序言,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2。 10“早在1840年,一些法国学者就提出了这一概念。然而,当时它仅仅是个名称而已,只是随着哈斯金斯《复兴》的出版,才有了丰富的内涵。”——转引自夏继果:《哈斯金斯与12世纪文艺复兴》,《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11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序言,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2。
史连续性的一种错乱,这使哈斯金斯感到不安。为了改变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他援引“文艺复兴”这个举世瞩目的概
7
念指称这一时期社会取得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注意的是,“12世纪”在这里必须被理解为一个模糊的断代,其范围应上下各延展50年。因为哈氏觉得“世纪”这个词充满了突兀的断裂感,主张予之以“宽松化”,“以便既能涵盖12世纪本身又能涵盖紧挨着12世纪的年份,同时又能显示对这一文明的突出特点的核心时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3
哈斯金斯认为拉丁古典著作,主要是指文学领域的著作,是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西欧文化发展的晴雨表14,拉丁文学传统的强弱是衡量欧洲文化兴衰的重要尺度。在他看来,拉丁文学传统在中古欧洲遭遇了三落三起的跌宕命运,即,在5至8世纪蛮族侵入浪潮中饱受摧残,继而,8世纪末至9世纪加洛林王朝稍有回归,但在10世纪的封建混战中又被践踏,随后,11世纪后半叶和12世纪重又兴起, 13世纪时拉丁文学在拉丁学术活跃的光环下再趋黯淡,直到14、15世纪终于迎来全面复兴。15他分析道,12世纪的拉丁古典著作复兴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对拉丁作家,尤其是拉丁诗人作品的广泛阅读和评价”;其次是“对语法和修辞的积极研究和运用”;再次,“表现在大量拉丁散文和韵文的创作上。”16最后,“出现了对这些著作的大量评注和分析。”17他指出,沙特尔和奥尔良是这一时期的拉丁文学复兴中心,而对时人影响最大的古典作家莫过于维吉尔、奥维德、西塞罗、贺拉斯等。与拉丁文学相伴随的是拉丁语的流
8
行。就其普及程度而言,拉丁语是当时欧洲的通用语言。这种通用性不仅行之于不同地理区域和世俗国际,也行之于宗教组织。18而且,“12世纪的拉丁语是相当地道的和符合语法规则的拉丁语;形容词与名词性实词一致,动词与他的主格一致;ut控制虚拟式,从句遵循主句规定的语气和时态。词汇非常丰富.....”19。对拉丁语的研究,无论是词法、句法、文学鉴赏,还是修辞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哈斯金斯又在第六章指出:“在中世纪三次重要的古典文化复兴中,每一次都明显伴随有拉丁诗歌创作的复兴。”2112世纪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拉丁诗歌和方言诗歌分野的重要时期;也是中世纪国际诗歌的巅峰时代,各种诗歌类型活力四射,涌现了一批新的诗歌格式,这些格式后来在方言诗歌中崭露头角。”22哈斯金斯的研究显示,12世纪的诗歌数量庞大、题材纷纭、韵律较自由,古典主义诗歌、13
14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4—5。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62。
15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00。
16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00。 17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15。
9
18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86。
19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97。
20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91—101。 21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05。
神圣的宗教诗歌、说教和讽喻诗歌,以及一些“哥利亚蒂诗歌”(世俗抒情诗歌)共荣共欣。这些诗歌中有许多表达了欢乐、胜利和慈善,歌颂浪漫、赞美爱和春天,以至它们“看起来如此‘非中世纪’,明显与长期流行的关于中世纪的传统观点相反。”23朱孝远老师说:“诗显示自己乃是人类爱和青春的守护者。我们有诗相伴,就能够在不意之中发现真理。诗最为高深莫测,但诗也最透明简洁。质地越好,诗的透明程度也就越高。当诗完全成为透明时,诗人隐去,人才发现曾经被诗压过的世界也开始变得如此清澈。”24在这个意义上,正是12世纪的这些诗以一种无边的精神能量将整个时代照亮,推动羽化为一个新生活和新知识的诞生期,“远远超越了古人”。25
罗马法的复兴被哈斯金斯视为12世纪文艺复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12世纪以降,法律就像它在古罗马时期
10
一样,再度成为欧洲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成为值得最优秀知识分子致力于研究的对象。”26当时,罗马法的复兴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对被遗忘的法律文献的发掘,包括众多日耳曼王国沿用的罗马人的习惯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二是法学的复兴,这主要由博洛尼亚的法学家伊尔内留斯及其后的“注释法学派”引导。这些注释学者以《民法大全》为对象,负责阐析文本和界定其中文字的含义,以便后人研读与理解。同时,他们开创了辩证分析的先河,以适应文献材料的匮乏。法学的繁荣还表现为教会法的完善与独立、城市成文法的出现和海商法的发展等。27哈斯金斯的信念是,12世纪法学的复兴“既属于知识发展史的范畴,也属于制度史的范畴。”因为,“法学复兴实质上就是世俗国家复兴的一个代名词。”29那些受过教育、掌握了实用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俗人阶层成为后来民族国家行政官吏和法官、律师的主要来源,对原先垄断知识的神权阶层不可不说是一种冲击。30
史学领域同样存在对12世纪文化繁荣的反射。“旧体裁历史著作涉及面更宽,内容也更加充实,新体裁也发展起来了,大量涌现的史学作品更为全面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日益增长的活力。”3112世纪史学的特征之一是“反映了拉丁基督教世
32界向欧洲北部和东部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扩张。”而古典元素的隐匿则是该时期史28
11
学最重要的特点,这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古典史家的影响十分微弱,人们甚23
24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23。 朱孝远:《诗艺复活和文化繁荣》,
25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32。
26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P156。 27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37—157。 28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36。 29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54。 30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57。 31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59。 32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张澜、刘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P187。
篇三:达芬奇演讲稿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位脍炙人口的画家,当然他不仅仅只是一个画家,在诸多领域他都有涉猎,而且还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所以他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可能已
12
经有人猜到我要介绍的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私以为达芬奇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都是响当当的,提到他,总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之类的。 我对达芬奇真正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一个人,美国畅销书作者丹?布朗,他写的《达芬奇密码》让我开始对达芬奇这位伟大的天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大家可以选择去读一下这本书,丹?布朗的书将宗教,音乐,科学,符号学,紧张的悬疑情节完美的糅合在了一起,不会让你感觉到无聊。读他的书,会让你收获颇多。
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让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达芬奇。
一、“绘画是一种科学”
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
13
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那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而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
二、“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
达芬奇怀有神灵般漫无边际的梦想,却只拥有凡人的生命和力量;他设想过千百个计划,但只完成了少数几个;他最大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然而只有那些线条、色彩组成的艺术为他带来永恒的赞誉。
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页。他说:“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挠,阻挠我的只是时间不够。”他想做工程师、军事家、音乐家、数学家、哲学家、建筑师,但世人认为他只是一名画出了永恒微笑的画家。
达芬奇曾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师的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宫廷司仪官,负责组织宫廷节日庆典,独自担当了相当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主持人、编剧、作曲、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等多种角色。
从留给后人的十二幅绘画作品和七千多页手稿、设计图可
14
见,达芬奇对科学的兴趣要比对绘画大得多。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决不亚于他的艺术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作出“太阳是不动的”结论,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说,并幻想过如何去利用太阳能。他认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
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液体压力,提出了连通器设想,还发展了杠杆原理,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的关系。他关于物体惯性的描述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
他还否定了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
达芬奇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十分着迷。他研究解剖最初是为了让艺术造型更加准确,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他在解剖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图解,这种样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是设想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甚至绘制过婴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图。达芬奇研究过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幅有关动脉硬化的解剖图。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领域,他设计了飞行机械、直升机、降落伞、机枪、坦克、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行车等等。他在数学和水利工程领域等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
达芬奇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信科学,常常流露出
15
对宗教的怀疑和厌倦。他曾写道: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提出以自然造化为师,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他认为认识起源于实践,知识的获得是依靠直接的观察和经验。他的实验工作方法经伽利略从实践上加以发展,后来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创作
说到艺术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1. 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
2. 解决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问题;
3. 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
16
现。壁画《最后的晚餐》47岁、祭坛画《岩间圣母》30岁和肖像画《蒙娜丽莎》51岁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是一副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它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势,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17
范文二:关于文艺复兴
关于文艺复兴。
我们先要借鉴下余秋雨《借我一生》这本书中的话: “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一个有钱有势的贵族门庭,必然是历史前进的障碍,甚至是社会革命的对象。但是,美第奇家族让我们吃惊了。
最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世界的现代是不可设想的;如果没有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是不可设想的;如果没有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都是不可设想的。 ” 在维基百科中是这么解释文艺复兴的: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16)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教育变革。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博学家做出的贡献。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希腊语学者及书籍。
据我所知,文艺复兴的开始是因为基督教进入占领了阿拉伯文化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希腊罗马著作被基督徒们所发现,并在整个欧洲建立了全新的学习态度。而维基中所说的美第奇家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觉得从美第奇家族来侧面介绍文艺复兴的发展和艺术时一个不错的选择。 该家族的萨尔韦斯特罗·美第奇是第一个被载入历史的梅第奇家族成员,他在1378年震动整个佛罗伦萨的梳毛工起义爆发时,是当值的正义旗手(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最高司法长官)。 1378年,萨尔韦斯特罗当选为佛罗伦萨市政委员会主席,但1381年民选政府垮台后,被逐出佛罗伦萨。
乔瓦尼·美第奇使美第奇家族重新兴盛,他的银行赚得巨额利润,成为佛罗伦萨的首富。其长子科西莫·美第奇曾代表美第奇银行接管教皇的财政。
直到1942年乔瓦尼的去世,美第奇家族已经在弗洛伦萨崛起,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这个家族的经济实力,用现在的话来说,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这个才是这个家族所打下的基础。
在波提切利的《博士来拜》中,反映了美第奇家族已经取得的成就。经过仔细观察,画中的三名智者都来自美第奇家族。这幅画由银行公会负责人委托所绘,作为礼品送给美第奇家族。这或许应该被称为对美第奇家族的崇拜。尽管美第奇家族一度令人讨厌,但现在美第奇家族的银行家几乎被捧上了天。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艺术和这个家族的关系,这个是不可分的。据说第一次赞助支持艺术活动是雕塑家洛伦佐 吉贝尔蒂的佛罗伦萨洗礼堂第三道大门的浮雕,被后人尊称为“天堂之门”。我曾看到有一本书上说,乔瓦尼是吉贝尔蒂的支持者,而吉贝尔蒂打开了乔瓦尼的眼光,随后美第奇家族马上发现了艺术的力量,并开始大量的赞助艺术。
美第奇家族中,说到艺术的赞助者不得不提到洛伦佐 美第奇。1469年,他成为美第奇家族的继承人。 洛伦佐最先注意到了才华早露的米开朗琪罗,对他倍加重视和爱护。这个14岁的少年出入洛伦佐的宫殿,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交往相处,这对一个少年的技法、视野及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或许正是在美第奇宫
廷中接触到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得为数代美第奇服务的米开朗琪罗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一个“御用艺术家”。他对美第奇家族的反对者、在洛伦佐死后驱逐了美第奇家族、后来又死于火刑的萨伏纳罗拉修士始终充满同情。
中年的米开朗琪罗受出身于美第奇的教皇利奥十世委托,在佛罗伦萨为美第奇家族建造陵墓,这项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15年。著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就安放在陵墓的石棺上。陵墓还有一座雕像,表现的正是洛伦佐·德·美第奇,英俊的面容,华美的衣饰映衬着深沉的忧思,或许,这就是艺术家对他第一位保护人的理解吧,及时行乐的放纵与精明睿智的沉思并行不悖。
而在更早期的时候,著名的弗洛伦萨大教堂也是由美第奇家族赞助,由当时的著名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完成。据记载这个布鲁内莱斯基的脾气很不好,而美第奇家族却仍然用他来进行设计建造,而最终完成了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一大圆顶的教堂,这可谓是个奇迹。这个穹顶是文艺复兴的标志,将哥特和文艺复兴建筑完美得结合了起来。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著名的画家波提切利曾经也是美第奇的画师(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称),受到洛伦佐的宠爱,但马上洛伦佐因为胃病去世,美第奇家族进入了低潮,多明我会修道士萨伏纳罗拉掌管了佛罗伦萨,使极端主义的“葬送奢侈与虚荣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从早先在巴黎和阿图瓦爆发的仅限于焚毁纸牌、骰子、头饰等“世俗享乐之物”的骚乱,发展成为1497 年那场艺术史上无可挽回的灾难,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因此永远消失。时乖运蹇、老无所依,使得波提切利为萨伏纳罗拉的布道所蛊惑,亲手把自己多幅晚期作品扔进火里。后来美第奇家族再次掌权,然而波提切利没能重拾往日荣光,他声名不再,贫困潦倒,死于1510 年。1500-1510 年间,波提切利画了一幅《三博士来朝》,那是他最后一件作品。
与美第奇家族有所关系的艺术家更是数不甚数,达芬奇,拉斐尔,这些所到过弗洛伦萨的艺术家们多少都受到美第奇的影响。在建筑方面,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庭院和贝尔维德勒别墅。 乌菲齐宫原是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办公的地方,“乌菲齐”一词即意大利文“办公厅”的意思。美第奇家族是一个大银行家,实际统治佛罗伦萨近3 个世纪。这个传奇的家族,从15 世纪到18 世纪,竟然出了 3 位罗马教皇和两位法国皇后。这个被称为佛罗伦萨“无冕王”的贵族之家,却有爱好扶植和保护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乌菲齐”始建于 1550 年,曾经过几次改建。二、三百年间美第齐家族的成员把从各地搜集来的艺术品集中到“乌菲齐
”,从而形成了乌菲齐公共博物馆,并于 1765 年正式对外开放。其藏品之丰,就连 1796 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见到该馆的藏品时都垂涎三尺,只是由于它是公共财产,才未敢征收。后来只有“美第奇的维纳斯”雕像,被这位法国皇帝劫掠到“卢浮宫”,但在复辟时期又被送回。
这个来自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斯的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在欧洲崛起。通过自身的魅力、技巧、欺诈、他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是他们点燃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欧洲文艺复兴。但是由美第齐家族促成的这种变化终有一天会颠覆以他们的规则所统治的世界。在统治了3个世纪后渐渐衰败。
? 乔凡尼·德·美第奇(1360年–1429年),恢复了家庭时运和使美第奇家庭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家族 ?
? (1389年–1464年),第一个佛罗伦萨僭主,美第奇政治
时代的创建者
(1449年–1492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里的期间领导佛罗伦萨
(1671年-1737年),最后一任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家族至此绝嗣。
(1667年-1743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女性。 ? ?
? ?
? ? ? ? ? ? ?
关于巴洛克
范文三:关于文艺复兴的英语文章
What I Have Learnt from Renaissance
Abstract: Renaissance refers to the time period in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 towards the end of Middle 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rge of interest in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alue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Renaissance is doubtlessly humanism. This thesis is mainly about an outline of Renaissance and something I’ve
learnt from Renaissance and my preparation of my PPT.
As everyone knows, the Renaissanc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world. Both historians and writers and many scholars speak highly of the things which were left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the sculptures 《Pieta》、《David》 by
Michelangelo, the oil paints 《the last supper》 and 《Mona Lisa》by Leonardo Da
Vinci, 《Madonna of the Meadow》、《School of Athens》by Raphael.
Now, I have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Renaissan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presentation, so I have a new review on the Renaissance. And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Renaissance and what I think of the Renaissance.
Renaissance refers to the time period in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 towards the end of Middle 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rge of interest in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alues. It emerged Social instability、economic sluggishness and intellectual
depression became so intolerable that most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intellectuals could no longer accept the worsening situation. It first started in Florence, and expanded to Rome and other Italian cities before it swept the rest parts of Europe.
Renaiss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seeking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based o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 And its major achievements were seen in six areas including painting, sculpture, poetry, fiction, drama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hang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limate.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Renaissance is doubtlessly humanism. That is, the topic of the Renaissance is to preach humanistic spirit. Humanist ideals led to a widespread concern with education and many schools were formed, especially for boys who were educated in the faith of Christ and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girls were for centuries deprived of a formal education). The study of Christian and pagan authors was seen as the best way to prepare men for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Thus classical authors were studied as guides to lif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hetorical training of the humanist schools in the Renaissance was the absorp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received conventions or commonplaces of description (such as traditional similes) called topoi. All Renaissance students were taught, as part
of their basic training, to amplify, vary, and enrich these topoi or received ideas in
novel or copious ways. Though Renaissance started in Italy, and flourished very later in England, an important English writer should be mentioned—Shakespeare. Both
Protestantism and humanism had a formative influence on the geniu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In common with other Elizabethan dramatists, his dramas broke away from the religious domination evident in the crypto-Catholic mystery and morality
plays of the medieval era, and show an interest in the classics that is matched by a vivid social realism. Of all his dramas, the tragedie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Shakespeare’s supreme achievement. As in Greek tragedy, many of the main figures are kings and queens (e. g. Claudius and Gertrude in Hamlet); ordinary individuals are
not yet considered appropriate vehicles for edification. However, we do not remember Hamlet because he is the king’s son but, rather, because of his personality. During the Tudor age the fate of a nation depended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in medieval times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rulers; it is therefore not surprising that drama produced the greatest literary individuals the stage had ever seen. The tragic fate of these individuals is not caused by external forces outside their control but is of their own making: their downfall is caused by specific features of character or weaknesses exposed under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Consider Hamlet’s inability to make up his mind, for example; a tragic flaw that led to his own death and the death of many innocent people. The tumultuous nature of his time had made Shakespeare acutely aware of the precariousness of fortune and character, and how quickly the veneer of civilizations could disintegrate under adverse condition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medieval times, Christian theology preaches the thought of abstinence. In their opinion, people need to limit their desire and believe in God, and then they can’t pursuit anything, including spite, sexual desire and so on. In
a world people only can pursuit spiritual need, that’s to devote them to God so that they can go to the heaven after they die. As Christian was the ruling power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times, people have no doubt about the theory of Christian. But a plague broke off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In the plague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fe though they were faithful to God. As a result, people started to not believe in the God. Also they found the thought of abstinence was not so useful to relieve their pain of the flesh .All of these support mass basis and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Renaissance. The great people pay all of their focus to people’ disappointment at the thought of
abstinence, so they created many works to preach their view to liberate human nature and advocate people to experience all human nature desires.
Many people consider the Renaissance as such a very great event that all of the points it advocated are right. But from my point of view, some of the points are certain to be good; on the other hand, some are too radical.
As we know, though we are senior animal, we are still animal. Some desires are necessary for us, so it’s our right to pursuit the pleasure of the flesh. Also, human-being should be smart enough to support ourselves, and we can believe ourselves to create beautiful and happy life, instead of attributing our happiness to the God and wishing the God to let us have happy life. I think this point should be true anytim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nly we ourselves can create happy life for ourselves, and other people never can do these things for us. Sometimes other people can help us when we have difficulty in pursuing our dream in a way, but most things still need to be done by ourselves. Other people may have a supportive influence on us. As a result if we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want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 we should use our
diligence, ideas and courage to defeat the difficulties which block us to reach our target.
Many works of the painters、sculptures、writers and artists are to praise the
beauty of human-being, including body and wisdom, for example , the sculpture《David》 by Michelangelo is to show the beauty of human-being,s body . When we
look at the sculpture, it’s certain for us to feel the power and strength David owes, and
then we can associate with every person. Also when we look at the painting < madonna=""> by Rafael, we can feel the love of woman, even though she is a Notre Dame. In other word, the God also have the side of love. So it’s normal for us,
human-being, to love. All these points call on us to experience what human should take as pleasure and do what people can create to bring happiness for us.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thought,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believe themselves and lose their trust in theory of Christian, and they started to pursuit happiness and explore the world in their own way. So people who lived in that area achieved much success in other fields, too. Columns, Vasco da Gama who open up the new route in the sea also were influenced by the spirit of humanistic spirit. Besides, much science progress can be owed to the spirit of humanistic spirit, for the humanistic spirit encourages the scientists to explore the world with a new and scientific view. So people abandon many wrong points that were put forward by Christian. With the strive of scientists, much of new scientific phenomenon and nature law was discovered, such as Cape Town’s three law, Law of free fall and so on . In a word, the humanistic spirit help
human-being achieve lots of progres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human-being.
But 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great people preached humanistic spirit too much, they ignored the limit to what people can do, which lead to some serious results. Some people indulged their desire too much that the basic morality was also breached. Now we can see many people do many thing that we can,t stand. But at that time the
great people didn’t consider this thing, they thought as long as people wanted to do they can do. So some serious things were left. In my opinion, one of the reasons why western people do many things which we think are too cruel and can,t be accepted by
us is that when they were liberated from the shackle of Christian theology, they were too radical, and they abandoned the basic moral. But I can understand why they were so radical.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medieval times, people stood too much depression, and too much desire is depressed. Now they had a chance to meet all their needs, so it’s normal for them to forget the basic moral. However, many people only remember the positive effect the Renaissance h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 and world history, and they ignor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 Renaissance has on people’s
moral.
The effects the Renaissance has must have much I didn’t refer to, not only the
positive ones but also the negative ones.
As for the gains I get from the Renaissance,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I will believe in myself more. Also, I know when we want to deny something we
need to distinguis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rts, so that we can keep the useful
parts.
范文四:略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历史作用
略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历史作用"text-align:center;"> 论文关键字: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著作,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但是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观点多有分歧,谈得不够。本文试图就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及与启蒙运动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是人的发现。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
人生态度。这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参加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趋使他远渡重洋,翻水越浪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渴望。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科学信念上的,也说明他坚信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求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促成地理大发现还有一系列其它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如:比克的坎特伯雷赠予的辩伪,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从路德的思想也可见一斑。路德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他个人从独身到结婚,都
。表明他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世俗的享乐。这说明他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强烈影响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如:伊拉斯谟《朱利叶斯被拒绝》、《愚颂》揭露教会的丑恶,为路德攻击天主教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炮弹。文艺复兴对新教义的形成发生了影响。伊拉斯谟编辑了希腊文新《圣经》,这个工作有助于恢复被歪曲和被掩盖的基督真正教义。他这个工作为马丁路德制定新教义铺平了道路,无怪乎伊拉斯谟曾半开玩笑地说:他首先下了蛋,然后路德用这个蛋来孵鸡。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助力。从此,世界从不可知、不可为、不可能变为可知 、可为和可能。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波吉奥认为,只有个人的美德才是高贵。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顶端的阶梯。米兰大公斯福查原不过是个农民;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则出身商人。封建贵族被剥夺了特权,如果个人无能无为,在社会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贵族作为一个阶层也不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阶层。
第五、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中世纪,国家和君主被说成是上帝所赐,为的是拯求堕落的人类。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但人文主义者却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他们相信,君主如果成为暴君,必为人民所推翻,这是历史规律。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自由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布鲁尼把每个市民有同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和批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种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布鲁尼明确地提出全体市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text-align:center;">
第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了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
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以上足以表明文艺复兴确实在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大解放。它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在思想内容上,当时那种趋向于直接现实、趋向于尘世享乐和尘世利益的倾向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而对现实人和世界的探索和科学研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所以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0页。)。 如果说文艺复兴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未免夸大其辞,但是,文艺复兴已为这种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个科学文化的新时代是不容否认的。从思想方式上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更为巨大。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注:《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第6辑第47页。)运用自己的理智, 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
这样,文艺复兴就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注: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
《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虽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学者都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抛弃宗教;虽然大多数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要求民主自由,但无论在思想解放程度、革命斗争精神和政治要求方面,都具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色。其民主政治的理论都带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但它冲破封建枷锁的开创性作用,是任何运动也不能替代的。
二
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意义重大。理由有三:第一,文艺复兴反教会的斗争,是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掩蔽下进行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宗教信徒;第三,启蒙运动中有伏尔泰、孟德斯鸠那样的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卢梭的民主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并且他们的反封建活动也仅局限在思想意识领域,没有进一步触及封建制度。因此不宜评价过高。启蒙思想家们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他们丢弃了前人所披的种种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专制开火。他们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迫害,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象。带有托古改制情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其思想解放的深度与广度,比启蒙学者显然要差。
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从本质上说进行历史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一种是静态比较即从绝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一种是动态比较即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前者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不同历史事件(不一定同时发生)的共性与特性,作出定性鉴别,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确定性质上基本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它们的某一方面在历史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单独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确定两个历史事件各处于什么水平或发展阶段。但是,这种比较实际上是共时性、“平面式”的。我们如果要比较历史发展序列中不同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它们作出评价的时候,这就不够了。从形式上看历史分析也有两种不同的比较:即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同一类事件的比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同一类事件在不同国家发展的程度,及不同特点。比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同一类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比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相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动态的比较应该说是对事件进行动态的比较,对运动过程的比较,运动中的成果和作用的比较,是一事件区别于它事件的相对状态的比较。例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也可以作动态的比较。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比较历史作用能否用同一标准。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后人一般比前人认识得更深入,因为后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但后人的历史贡献、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则并不
一定比前人更大。因此,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时期的事件。要判断这些,我们必须求助于从运动发展,即从进步的相对性上去进行比较。所谓历史进步性是相对于历史事件特定的出发点来说的;判断历史贡献的大小须以其既有的历史基础为参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发展史上的功绩,也首先应该从它们各自的历史起点来评定,与它们以前的历史相比较。而不能用简单的定量分析一个标准来确定其历史的进步性。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
因此,由于二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可以说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二者相差三个世纪,对相差几个世纪的事件用一个标准来考察其思想深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十四、五世纪和十八、九世纪的人的思想深度,认识世界的能力肯定有所区别。理由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近现代尤为明显。无论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可能与以前的思想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但开始真正认识外部世界,更进一步真正了解人类自身。而我们必须承认,对任何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一个过程。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相差甚远,一个要面对的是中世纪宗教禁锢的封闭的世界,另一个要面对的则是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农民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自然科学的许多新观念已经确立,并得到普遍承认;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而这些变革、革命无不是对旧世界一个有力的冲击。基于此基础产生的启蒙思想的确更深入。但是,启蒙学者批判基督教对人的压抑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要求人的解放和个性自由,这与人文主义者一脉相承。当然,人文主义者的一般论点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特别是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则否定了上帝,而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启蒙运动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宣扬用理性去批判世界的一切,其基本精神正如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是推翻偏见,传统、古法、普遍的同意和权威??除了感觉和理性所能证实者之外,不承认任何其他事物”。(注:索布尔《法国革命》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1页。)这正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继续,是完整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和对宗教从理论上的批判和否定。 "text-align:center;">
启蒙运动反封建特权,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已经有了反封建贵族的实际斗争。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如卢梭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而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组织形式,用共同的力量来防守和保护每个成员的生命财产,组织里每个成员虽然和其余的人联合,可是只服从自己,并和从前一样自由。”(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其历史原形之一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政治。对平等、自由、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反专制、要民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孟德斯鸠、
洛克、卢梭等人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等理论扩大了这些要求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使这些口号具有了更鲜明的感召力。 无疑,启蒙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它使新思想更趋成熟,对旧意识的清除更彻底。但是,启蒙运动本身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在基本精神上,两个运动并无二致。在思想性质上,启蒙运动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而导致一次新的质的飞跃。启蒙运动砸碎了中世纪思想锁链的最后环节,但首先冲破这一锁链的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新思想大厦新添了不少砖瓦,但埋下这一大厦基石的是文艺复兴。应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也许更大。当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何者更先进,何者更落后来评价,只是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文艺复兴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西欧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正如东方天际不先出现启明星不会迎来黎明的曙光一样,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文艺复兴活动家们冲破中世纪神学枷锁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历史成就是启蒙运动不能替代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未曾具有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起到后者所起那样直接的革命作用。如果要求前者能与后者起同样作用,那是苛求于古人,是背离历史主义的。同样,对两者的作用不加区分,混同一样,那只能是主观虚构,也是违背历史主义的。因此,由于两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不能起同样的作用,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有思想深度也是不合适的。二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面对的砍头的危险,是极其强大顽固的封闭的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事实上但丁被流放,客死它乡;彼特拉克虽死在祖国,却被教会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伽利略、布鲁诺更是为之受尽牢狱之苦。因此,向强大的教会势力开战,不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就相对好多了,就连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以和启蒙思想家通信来标榜自己,从这一点上来看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更勇敢、更富于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因此二者最好不作抽象的概念比较,而作具体的历史的比较更好,看它们对当代所起的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影响。
文艺复兴就其思想深度上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传统的、开创性的工作都是最难的。而且思想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初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不可能发生了。用长时段的观点来看,在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方向性的运动,而启蒙运动则是加速器。 因此,所谓复兴古代文化,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中世纪人们思想长期受到束缚,教会宣扬的信条与资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资产阶级产生之初,不可能凭空设想出一套适合自己要求的思想理论,而古典文化在其自由和民主精神方面正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合拍,因而他们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是很自然的。这决不是去寻求什么掩蔽,因为古典文化作为异教的东西本身被中世纪教会视为敌人而在受戕伐。
人文主义者没有彻底地抛弃宗教,这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之一。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默守教规、慑服于教皇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因宗教而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但是,资产阶级并不是宗教的天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者个人都必须有信仰,或宗教或其它。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如果没有神应该臆造出一个神来”。卢梭也认为,宗教表现了真正的人民需要,是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期和确立统治之后,宗教也从未被抛弃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抛弃宗教本身,而在于宗教是否还是束缚思想、言论、行动的枷锁。文艺复兴首先打烂了教会的枷锁,因此说它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当然,启蒙运动对政治革命的推动更为突出。但是我们不能把历史的因果关系简单地归结于时间上紧连着的事件或现象之间。当然历史的结果不是由原因的机械积累造成的。但我们决无理由轻视较远距离的历史事件的作用。当启蒙运动直接推动革命的时候,文艺复兴正通过启蒙运动和其他途径也在发生着深远的历史作用,只不过不那么直观罢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都是巨大的,只是它们在各方面的作用和起作用的方式各有特点而已。
总之,文艺复兴在解放思想,尤其对人的解放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开创了资本主义的先河,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
范文五:略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论文
略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论文
精心收集--用心发布
MEOIR-用心推荐 http://www.docin.com/jd1006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著作,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但是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观点多有分歧,谈得不够。本文试图就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及与启蒙运动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是人的发现。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参加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趋使他远渡重洋,翻水越浪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渴望。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科学信念上的,也说明他坚信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求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促成地理大发现还有一系列其它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如:比克的坎特伯雷赠予的辩伪,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从路德的思想也可见一斑。路德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他个人从独身到结婚,都表明他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世俗的享乐。这说明他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强烈影响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
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如:伊拉斯谟《朱利叶斯被拒绝》、《愚颂》揭露教会的丑恶,为路德攻击天主教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炮弹。文艺复兴对新教义的形成发生了影响。伊拉斯谟编辑了希腊文新《圣经》,这个工作有助于恢复被歪曲和被掩盖的基督真正教义。他这个工作为马丁路德制定新教义铺平了道路,无怪乎伊拉斯谟曾半开玩笑地说:他首先下了蛋,然后路德用这个蛋来孵鸡。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助力。从此,世界从不可知、不可为、不可能变为可知 、可为和可能。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波吉奥认为,只有个人的美德才是高贵。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顶端的阶梯。米兰大公斯福查原不过是个农民;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则出身商人。封建贵族被剥夺了特权,如果个人无能无为,在社会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贵族作为一个阶层也不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阶层。
第五、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中世纪,国家和君主被说成是上帝所赐,为的是拯求堕落的人类。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但人文主义者却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他们相信,君主如果成为暴君,必为人民所推翻,这是历史规律。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自由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布鲁尼把每个市民有同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和批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种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布鲁尼明确地提出全体市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 【
, 第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
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
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
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
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
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了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以上足以表明文艺复兴确实在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大解放。它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在思想内容上,当时那种趋向于直接现实、趋向于尘世享乐和尘世利益的倾向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而对现实人和世界的探索和科学研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所以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0页。)。 如果说文艺复兴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未免夸大其辞,但是,文艺复兴已为这种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个科学文化的新时代是不容否认的。从思想方式上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更为巨大。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注:《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第6辑第47页。)运用自己的理智, 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
这样,文艺复兴就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注: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虽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学者都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抛弃宗教;虽然大多数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要求民主自由,但无论在思想解放程度、革命斗争精神和政治要求方面,都具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色。其民主政治的理论都带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但它冲破封建枷锁的开创性作用,是任何运动也不能替代的。
二
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意义重大。理由有三:第一,文艺复兴反教会的斗争,是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掩蔽下进行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宗教信徒;第三,启蒙运动中有伏尔泰、孟德斯鸠那样的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卢梭的民主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并且他们的反封建活动也仅局限在思想意识领域,没有进一步触及封建制度。因此不宜评价过高。启蒙思想家们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他们丢弃了前人所披的种种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专制开火。他们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迫害,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象。带有托古改制情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其思想解放的深度与广度,比启蒙学者显然要差。
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从本质上说进行历史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一种是静态比较即从绝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一种是动态比较即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前者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不同历史事件(不一定同时发生)的共性与特性,作出定性鉴别,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确定性质上基本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它们的某一方面在历史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单独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确定两个历史事件各处于什么水平或发展阶段。但是,这种比较实际上是共时性、“平面式”的。我们如果要比较历史发展序列中不同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它们作出评价的时候,这就不够了。从形式上看历史分析也有两种不同的比较:即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同一类事件的比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同一类事件在不同国家发展的程度,及不同特点。比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同一类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比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相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动态的比较应该说是对事件进行动态的比较,对运动过程的比较,运动中的成果和作用的比较,是一事件区别于它事件的相对状态的比较。例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也可以作动态的比较。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比较历史作用能否用同一标准。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后人一般比前人认识得更深入,因为后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但后人的历史贡献、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则并不一定比前人更大。因此,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时期的事件。要判断这些,我们必须求助于从运动发展,即从进步的相对性上去进行比较。所谓历史进步性是相对于历史事件特定的出发点来说的;判断历史贡献的大小须以其既有的历史基础为参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发展史上的功绩,也首先应该从它们各自的历史起点来评定,与它们以前的历史相比较。而不能用简单的定量分析一个标准来确定其历史的进步性。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的观点显然失
之偏颇。
因此,由于二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可以说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二者相差三个世纪,对相差几个世纪的事件用一个标准来考察其思想深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十四、五世纪和十八、九世纪的人的思想深度,认识世界的能力肯定有所区别。理由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近现代尤为明显。无论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可能与以前的思想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但开始真正认识外部世界,更进一步真正了解人类自身。而我们必须承认,对任何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一个过程。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相差甚远,一个要面对的是中世纪宗教禁锢的封闭的世界,另一个要面对的则是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农民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自然科学的许多新观念已经确立,并得到普遍承认;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而这些变革、革命无不是对旧世界一个有力的冲击。基于此基础产生的启蒙思想的确更深入。但是,启蒙学者批判基督教对人的压抑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要求人的解放和个性自由,这与人文主义者一脉相承。当然,人文主义者的一般论点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特别是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则否定了上帝,而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启蒙运动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宣扬用理性去批判世界的一切,其基本精神正如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是推翻偏见,传统、古法、普遍的同意和权威……除了感觉和理性所能证实者之外,不承认任何其他事物”。(注:索布尔《法国革命》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1页。)这正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继续,是完整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和对宗教从理论上的批判和否定。
o 【
o
启蒙运动反封建特权,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已经有了反封建贵族的实际斗争。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如卢梭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而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组织形式,用共同的力量来防守和保护每个成员的生命财产,组织里每个成员虽然和其余的人联合,可是只服从自己,并和从前一样自由。”(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其历史原形之一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
和政治。对平等、自由、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反专制、要民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等理论扩大了这些要求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使这些口号具有了更鲜明的感召力。
无疑,启蒙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它使新思想更趋成熟,对旧意识的清除更彻底。但是,启蒙运动本身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在基本精神上,两个运动并无二致。在思想性质上,启蒙运动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而导致一次新的质的飞跃。启蒙运动砸碎了中世纪思想锁链的最后环节,但首先冲破这一锁链的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新思想大厦新添了不少砖瓦,但埋下这一大厦基石的是文艺复兴。应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也许更大。当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何者更先进,何者更落后来评价,只是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文艺复兴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西欧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正如东方天际不先出现启明星不会迎来黎明的曙光一样,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文艺复兴活动家们冲破中世纪神学枷锁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历史成就是启蒙运动不能替代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未曾具有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起到后者所起那样直接的革命作用。如果要求前者能与后者起同样作用,那是苛求于古人,是背离历史主义的。同样,对两者的作用不加区分,混同一样,那只能是主观虚构,也是违背历史主义的。因此,由于两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不能起同样的作用,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有思想深度也是不合适的。二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面对的砍头的危险,是极其强大顽固的封闭的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事实上但丁被流放,客死它乡;彼特拉克虽死在祖国,却被教会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伽利略、布鲁诺更是为之受尽牢狱之苦。因此,向强大的教会势力开战,不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就相对好多了,就连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以和启蒙思想家通信来标榜自己,从这一点上来看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更勇敢、更富于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因此二者最好不作抽象的概念比较,而作具体的历史的比较更好,看它们对当代所起的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影响。
文艺复兴就其思想深度上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传统的、开创性的工作都是最难的。而且思想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初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不可能发生了。用长时段的观点来看,在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方向性的
运动,而启蒙运动则是加速器。
因此,所谓复兴古代文化,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中世纪人们思想长期受到束缚,教会宣扬的信条与资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资产阶级产生之初,不可能凭空设想出一套适合自己要求的思想理论,而古典文化在其自由和民主精神方面正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合拍,因而他们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是很自然的。这决不是去寻求什么掩蔽,因为古典文化作为异教的东西本身被中世纪教会视为敌人而在受戕伐。
人文主义者没有彻底地抛弃宗教,这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之一。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默守教规、慑服于教皇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因宗教而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但是,资产阶级并不是宗教的天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者个人都必须有信仰,或宗教或其它。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如果没有神应该臆造出一个神来”。卢梭也认为,宗教表现了真正的人民需要,是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期和确立统治之后,宗教也从未被抛弃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抛弃宗教本身,而在于宗教是否还是束缚思想、言论、行动的枷锁。文艺复兴首先打烂了教会的枷锁,因此说它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当然,启蒙运动对政治革命的推动更为突出。但是我们不能把历史的因果关系简单地归结于时间上紧连着的事件或现象之间。当然历史的结果不是由原因的机械积累造成的。但我们决无理由轻视较远距离的历史事件的作用。当启蒙运动直接推动革命的时候,文艺复兴正通过启蒙运动和其他途径也在发生着深远的历史作用,只不过不那么直观罢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都是巨大的,只是它们在各方面的作用和起作用的方式各有特点而已。
总之,文艺复兴在解放思想,尤其对人的解放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开创了资本主义的先河,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