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3.评价范围的确定 3.1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4.2的规定:
◆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
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
◆ 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
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3.2判定步骤
上述规定中,维护区域生态完整性维护和敏感生态目标保护的需要是决定的评价范围的第一要素。因此,范围判定的步骤如下:
(1)根据项目施工和运行的特点,分析生态影响的主要特点;
(2)如果是只造成局部的短时可以恢复的一般影响时,可以以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确定相应范围;
(3)如果有非局部的、潜在的、长期的、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时,要以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和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评价范围。 3.3事例简析
【西气东输建设项目】
西气东输新疆段拟建区有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还有大片荒漠戈璧。由于原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后调整线路避让。但有大片荒漠戈壁。如果施工车辆破坏了戈壁地区的地表稳定层,就可能使该地段的沙物质被风刮起,形成沙源,并向下风向移动。当下风向不是经济发展的敏感地区时,评价范围可以在1~2km、2~8km或8~30km确定。而当下风向为重要农业、工业区,或城市地区时,则要将受影响地区全部划入评价范围。
【武汉至广州客运铁路项目】
该项目穿越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无法避让。
近年来物种保护研究倍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大型陆生脊椎动物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生境的破碎把许多随机交配的大种群分割成互
相隔离的小种群,它们往往由于近亲繁殖、遗传演变、基因随机固定和丧失而使基因多样性枯竭,并不是通过动物的意外死亡而消失(Frankel,1983),生境破碎化和岛屿化是当前物种灭绝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当建设项目涉及到国家或地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时,评价范围确定步骤如下:
◆ 确定项目区内的关键种;
◆ 确定可以接受的或一定时期内可以忍受的遗传杂合子丧失率(遗传学的
最小存活种群)或三个参数(最大种群Nm,种群增长率r和方差V); ◆ 确定计算保护的时间(50a,100a,200a......); ◆ 确定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小有效种群; ◆ 根据最小有效种群计算出所需的实际种群;
◆ 根据经验和合理的推测提出保护关键种所需评价的范围。 上海华东师大徐宏发等根据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如下计算模式: 种群中遗传杂合子的丧失减小了种群的生存力,一般认为,如果种群中杂合子丧失40%~50%,即达到一个物种能否生存的极限。从保护的观点出发,选择40%作为计算标准是比较合适的,而每年的杂合子的丧失率一般不大于1%。
种群中杂合子的丧失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如种群生存的年代数和每代的长度。随着种群生存的年代数增加,种群中杂合子丧失量逐渐累积。经历的代数越多,种群中的杂合子丧失得越多。若以生存50代来计算,杂合子累积的丧失率为:
1-(1-1/2Ne)50
一般种群可以忍受40%的丧失率,把0.40代入,即:
1-(1/1/2Ne)50=0.4 (1/1/2Ne)=0.6 Ne=49.19
结果表明有效种群的数量接近于50。因此,Franklin建议有效种群的数量,若仅短期保护(50代)需50只,而长期保护(500代)则需要500只。
根据种群生存力(PVA)和最小可存活种群(MVP)的研究,这个数字偏小,如果达到中长期的保护目标,种群数应乘以系数10较为合适,即达到5000只以
50
上比较合理。下述实例也应将计算结果乘以倍数10。
Jerry Lacaca计算了美国Willamette森林中北美苍鹰的有效种群数量。北美苍鹰是一种需要保护的种类,据1969年到1974年这6a调查的48个巢的数据得出,在该国家公园中,若要求苍鹰每代的杂合子损失不超过1%的话,最小有效种群要保持46只苍鹰(雌雄各23只)。
有资料介绍鹰的领域面积约1000hm2,则46只苍鹰保护的评价范围最小应为46000hm2。
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项目建设不会对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
如物种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水源地及汇水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造成直接或难以逆转的间接生态影响的方向划定一定距离的评价范围;而如果存在上述敏感生态问题时则要根据保护目标的需要将可能受到的影响范围确定为评价范围,因此涉及到华南虎的保护时,根据华南虎为喜独栖的濒危物种,每只虎领地面积在100km2左右,因此评价范围最小为5000km2。本评价不仅要说清保护区可能受到的影响,还要将周边的自然、半自然地域纳入评价分析范围,论证项目建设对华南虎的影响途径和华南虎的反应,周围有无可迁移的生境多样性是减缓工程影响的关键。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 施工期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上级湖的疏浚河段。由于南四湖上级湖现状不能满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输水要求,需沿航道疏浚梁济运河口-南阳(南)长34km的输水深槽。在34km疏浚航道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期局部湖域悬浮物增加,带来的油污和重金属对湖泊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等。根据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特点,直接影响的类型和范围主要如下:
表3-3-1 南四湖建设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
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油污和重金属溶出,也将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再加之食物链的关系,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受损将影响到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的生存,但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是移动很快,活动广泛的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施工期间接的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运营期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运营期的生态影响可分为局部影响和整体影响两种类型,局部影响限定在上级湖疏浚航道所在区域,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湖内弃土引起;整体的影响不仅涉及南四湖全部水域,而且会对周边陆生环境造成影响,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水位抬升打扰了原有的湖泊和陆地的水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陆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滨湖洼地。直接的影响类型和范围见表3-3-1。
图3-3-1南水北调南四湖段工程营运期生态影响的类型与范围示意图。
【黄骅港二期工程】 ① 影响途径分析
港口建设生态影响涉及陆生生态和海洋(河流)生态两大类型。陆生影响与站场类似,对海洋、河流、湖泊的影响是重点。
◆ 施工期
生态影响途径可以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工程施工期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建构筑物施工范围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的局部海域悬浮物增量,带来油污和重金属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等等。
◆ 运营期
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50mg/L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10-50mg/L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
②影响类型、范围的判定 ◆ 施工期
见表3-3-2 、表3-3-3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
表3-3 -2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一)
(一)。
表3-3-3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二)
浮游动物,也将影响到鱼类和无脊椎海洋动物,但动物是移动很快、活动范围广泛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间接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运营期
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50mg/L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10-50mg/L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因此营运期对海域生态系统影响范围如下:
口排生产、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及油的数字来自《黄骅港一期工程环评报告》。
范文二: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探讨
作者:成文连刘玉虹关彩虹王家骥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年05期
文章编号:1674-6139(2010)12-0185-05
生态影响评价是指对工程开发对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护措施的过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范围)就是生态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工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范围。确定评价范围时,必须将所有潜在的胁迫因子和生态后果考虑在内,评价范围确定后,其余工作都要围绕评价范围开展,如绘制生态图件、生态现场调查及影响预测等。评价范围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论,因此确定恰当的评价范围无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1]。
1 确定评价范围的相关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以下简称老版导则)是原国家环保总局在1997年颁布实施的,该导则是确定评价范围的基本依据。在2008年,环保部对该导则进行了修编,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版导则)。除了这两个文件外,环保部还颁布了多个单项导则,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和港口的环评技术规范。下面列举出已颁布的生态类项目的相关文件,比较分析其确定评价范围的相关规定。详见表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相关规定。
从表1可知:
(1)本人多年来始终跟随老版导则撰稿入学习和工作,同时也参与了新版导则的前期修编工作,因此对生态导则的两个版本比较了解。老版导则中,首先提出确定评价范围基本原则,由于这个原则比较抽象,为了增强可操作性,还同时给出了1、2、3级评价“指导性”的量化范围。需要强调的是这3个量化的范围仅仅是指导性的,实际评价的时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原则去确定。
(2)新版导则只给出了确定评价范围的原则,该原则和老版导则基本一致,并没有给出量化的范围标准,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防止评价人员不管什么类型的项目,都生搬硬套量化标准,导致评价范围不合适;第二,最终以单项导则提出的评价范围为准。但在单项导则正式颁布实施前,会增加确定评价范围的随意性。
(3)老版导则是基础生态导则,各单项导则的生态评价部分都应以此为依据。但从表1中几个文件确定评价范围的规定看,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三类线性工程,油气输送管线、铁路和公路,它们生态影响性质类似,但它们的评价范围差异却很大,这是不应该的,需要加以统一和规范。
由于生态导则篇幅限制,对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无法详细阐述,加之确定评价范围的原则比较抽象,一些评价人员不能充分理解。下面本人就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2 确定评价范围的方法
2.1 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
2.1.1 维护生态完整性原则[12-13]
项目区的生态完整性,就是项目区所在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工程实施后,生态影响有时不仅限于工程区内,还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确定评价范围时,还要考虑项目区周边的生态状况,并把周边可能影响项目区生态状况的区域放到评价范围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1.1.1 要包括邻近的生态系统
如项目位于群落交错区附近时,这里生态环境比较优越,此时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同时决定着该区域的生态质量,因此评价范围尽量包括进这些生态系统。例如,位于沙漠中绿洲内的项目,应该把部分沙漠包括进评价范围;位于林地附近农田内的项目,也要应该把部分林地包括进评价范围。
2.1.1.2 要包括和工程间接相关的区域
有的区域不位于施工区,但工程运行后会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区域也要包括进来。例如水库运营后,还会对坝下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的陆域生态产生影响,因此也要把这部分陆域包括进评价范围。
2.1.1.3 要包括邻近的敏感生态区域
涉及敏感生态区域时,如自然保护区,必须把维护该敏感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作为分析重点,因此要把敏感生态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包括进评价范围。
2.1.2 保护敏感生态目标的原则
保护敏感生态目标是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基本原则。如果工程区附近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植物等敏感生态目标时,应该将其划入评价范围内,这样才能对其进行预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2.1.3 生态因子相关性原则
任何一个健康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必然是多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多个物种的简单叠加。因此一个工程实施后,可能会引起多个生态因子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故确定评价范围时,要充分考虑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生态因子都应该包括在评价范围内。例如由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原因,一个物种受损,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内的多个物种,为此要把和这个物种相关的其他物种的栖息地也要包括到评价范围内。
2.1.4 大小适宜性原则
评价范围要大小适当。范围过小,可能漏掉敏感生态因子;范围过大,不仅增加工作量,还可能忽略了和工程直接相关的生态因子,弱化生态影响强度,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因此评价范围不能过大或过小,要以满足评价为宜。
2.2 评价范围确定的步骤
2.2.1 工程分析
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工程布局、施工方式、施工组织、运行方式等,并逐项分析其生态影响方式。
2.2.2 生态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初步掌握项目区生态系统组成,是否有敏感生态区域或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2.2.3 工程和环境相关性分析
综合前两项分析内容,可通过列矩阵的方法,分析工程和各个生态因子的关系,找出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其中不但要包括直接受影响的生态因子,还要包括间接受影响的生态因子。
2.2.4 确定范围
找出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后,分析其分布范围、生态特性及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工程区的生态完整性,然后确定出合适的评价范围,并反映在图件上。
2.3 评价范围确定的要点
2.3.1 无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有些项目占地面积较小,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人类活动频繁,如房地产项目、乡村公路项目以及大部分工业项目等,这些项目一般不会涉及敏感生态区域或生态保护目标,其生态影响往往是局部的,短时的,大部分可恢复的。对于这些工程,评价范围可以从工程区边界向外扩展一定距离即可,以不高于1km为宜。
2.3.2 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对于一些大型生态类项目,由于无法避开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自然保护区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其生态影响往往是非局部的,长期的,较难恢复的,这些项目包括工业原料林项目、水利水电项目、较大规模的矿产及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大型码头项目、大型河道拓浚项目、长距离线性工程项目(远距离调水、公路铁路、铺设油气管道、特高压输电)等。划定这些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要复杂一些,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能够满足敏感生态保护目标保护的需要。下面针对一些敏感生态保护目标逐类进行分析。
(1)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种群生存力(PVA)和最小可存活种群(MVP)的相关理论,计算出最小种可存活群数量及所需的栖息地面积,参考此面积确定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内至少要包括受保护物种种群完整的栖息地,包括觅食地、饮水地、繁殖地、育幼地等,必要时还要包括其迁徙通道。[14]
(2)重点保护植物:要包括其分布区。
(3)稀有生物群落:如原始森林、红树林、珊瑚等。要以该群落自维持的最小面积确定。
(4)重要生境:如河流源头区、重要湿地、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高山泥藓草甸、感潮河段、高原湖泊等。要根据资源特性和资源承载力维护所需最小面积确定。
(5)国家和地方审批公布的保护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等。一般情况下,包括整个保护区域。如果保护区域面积特别大,则可只包括和工程相关的部分区域。
(6)生态功能保护区:当没有重点保护物种时,可以以项目涉及区为范围;有重点保护物种时,参见第1、2项。
(7)重要自然及历史遗产和遗迹地: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地质公园等。如无重点保护物种,则以项目涉及区为范围;有重点保护物种时要以物种保护所需最小面积确定,必要时可包括整个区域。
3 不同类型生态类项目的评价范围
尽管上面给出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方法,但由于生态类项目很多,具体到每类项目上该如何确定还是比较模糊。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分行业给出评价范围。
对于表2,有如下3点说明:
(1)本人认为,评价范围不必和评价等级挂钩。因为确定评价等级,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故无论定哪个评价等级,只要评价范围能够满足敏感生态保护目标保护的需要,都可以满足评价要求,因此上表没有分评价等级给出评价范围。
(2)表中的外扩距离是根据工程特性确定的,这个距离是工程占地范围外扩的最小距离,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适当扩大。
第一,为了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要适当扩大范围。
第二,如工程区附近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要扩大到满足敏感目标保护的需要为止。
第三,由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的原因,要适当扩大范围。
第四,对于较长的线性工程,如评价宽度较窄,则生态图件显示的是一条很窄的条带,不但不美观,图上反映的信息也不明显,因此可以适当扩大范围。
(3)表中评价范围的划分方法和量化标准,只代表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4 总结
划定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任何导则给出的量化标准都不是绝对的,不可能适合每个工程,实际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始终牢记确定范围的四条原则,才能划分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范围,为生态影响评价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介绍:成文连(1974- ),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生物防护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北京 102205);刘玉虹,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关彩虹,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生物防护教研室;王家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北京 100012)。
范文三: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探讨
第35卷第12期2010年1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Vol 35No 12
Dec.2010
文章编号:1674-6139(2010)12-0185-05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探讨
成文连,刘玉虹,关彩虹,王家骥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北京100012)
1
2
1
3
(1.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生物防护教研室,北京102205;2.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
摘 要: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就是生态评价的研究范围,在确定评价范围时,必须将所有潜在的胁迫因子和生态后果考虑在内,因此确定恰当的评价范围无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概括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相关规
定,探讨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原则、步骤和要点,给出了十类生态项目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文中还就导则在确定评价范围方面的规定提出了不同看法,并表达了一些个人建议,供生态评价人员参考。关键词:评价范围;生态完整性;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导则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
TheDiscussionabouttheScopeofEcologicalImpactAssessment
ChengWenlian,LiuYuhong,GuanCaihong,WangJiaji
1
2
1
3
(1.BiologyProtectingStaffRoom,InstituteofChemicalDefence,Beijing102205,China;2.YantaiInstituteofCoastalZoneResearch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Yantai264003,China;3.InstituteofEcology,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cece,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Thescopeofecologicalmipactassessmentisactuallydefinedastheresearchscopeofecologicalevaluation.Whenidentifyingtheevaluationscope,allthepotentialstressfactorsandtheircorrespondingecologicalconsequencesmustbeconsid ered,henceitisacomplexandmiportantworktoidentifythescopeofecologicalmipactassessmen,tundoubtedly.Inthisstudy,theauthorssummarizedtherelatedregulationsanddiscussedthemainprinciples,stepsandpointsinidentifyingthescopeofeco logicalmipactassessmen,tandprovidedsomestudymethodstoidentifythescopeofecologicalmipactassessmentoftenkindsofeco-projects.Inthisarticle,itwasalsoputforwarddifferentviewsofguideruleinidentifyingtheevaluationscope,andtheau thorsexpressedsomepersonalviewpointsoftheirs,asmayprovidesomeusefulreferencevaluesfortheecologicalassessmentworkersinthefuture.
Keywords:theevaluationscope;theEcologicalIntegrality;SensitivelyEcologicalprotectiongoals;guiderule
生态影响评价是指对工程开发对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护措施的过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范围)就是生态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工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范围。确定评价范围时,必须将所有潜在的胁迫因子和生态后果考虑在内,评价范围确定后,其余工作都要围绕评价范围开展,如绘制生态图件、生态现场调查及影响预测等。评价范围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论,因此确定恰当的评价范围无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1]
1 确定评价范围的相关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以下简称老版导则)是原国家环保总局在1997年颁布实施的,该导则是确定评价范围的基本依据。在2008年,环保部对该导则进行了修编,颁布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版导则)。除了这两个文件外,环保部还颁布了多个单项导则,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和港口的环评技术规范。下面列举出已颁布的生态类项目的相关文件,比较分析其确定评价范围的相关规定。详见表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相关规定。
。
收稿日期:2010-06-11
作者简介:成文连(1974-),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发表论文30余篇。
表1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相关规定
文件名称
规定内容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评价范围。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方向,一般不能小于8km~30km,2km~8km,1km~2km。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
(1)集中开采工程
一级评价:工程影响区范围并外扩2km~3km(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分外扩3km)。 二级评价:工程影响区范围并外扩2km。 三级评价:工程影响区范围并外扩1km。(2)油气输送管线
一级评价:油气输送管线两侧各1k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二、三级评价:为油气输送管线两侧各0 5km范围的带状区域。
(1)山地、丘陵区:以造林地所处边坡(山脊和山脚)为垂直界限,向上游方向外扩200m,向下游方向外扩1km作为评价范围。
(2)平原区:以造林地边界外扩200m~300m作为评价范围。(3)山区、丘陵区造林工程下游有环境敏感目标时应下延并包含敏感目标。外侧轨道中心线外300m以内区域;沙漠、荒漠地区可扩大至500m。
(1)本人多年来始终跟随老版导则撰稿人学习和工作,同时也参与了新版导则的前期修编工作,因此对生态导则的两个版本比较了解。老版导则中,首先提出确定评价范围基本原则,由于这个原则比较抽象,为了增强可操作性,还同时给出了1、2、3级评价 指导性 的量化范围。需要强调的是这3个量化的范围仅仅是指导性的,实际评价的时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原则去确定。
(2)新版导则只给出了确定评价范围的原则,该原则和老版导则基本一致,并没有给出量化的范围标准,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防止评价人员不管
什么类型的项目,都生搬硬套量化标准,导致评价范围不合适;第二,最终以单项导则提出的评价范围为准。但在单项导则正式颁布实施前,会增加确定评价范围的随意性。
(3)老版导则是基础生态导则,各单项导则的生态评价部分都应以此为依据。但从表1中几个文件确定评价范围的规定看,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三类线性工程,油气输送管线、铁路和公路,它们生态影响性质类似,但它们的评价范围差异却很大,这是不应该的,需要加以统一和规范。
由于生态导则篇幅限制,对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无法详细阐述,加之确定评价范围的原则比较抽象,一些评价人员不能充分理解。下面本人就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征求意见稿)[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 (征求意见稿)[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造林工程 (征求意见稿)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 (征求意见稿)[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 (征求意见稿)[7]
2 确定评价范围的方法
2.1 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2.1.1 维护生态完整性原则
[12-13]
线路两侧各100m的带状区域。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规范 [8]
(1)三级评价:公路用地界外不小于100m。二级评价:公路用地界外不小于200m。一级评价:公路用地界外不小于300m。
(2)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划定边界距公路中心线不足5km者,宜将其纳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具体评价范围。
(3)对于受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的原生、次生林地,应以其植物群落的完整性为基准确定评价范围。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规定的范围。
项目区的生态完整性,就是项目区所在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工程实施后,生态影响有时不仅限于工程区内,还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确定评价范围时,还要考虑项目区周边的生态状况,并把周边可能影响项目区生态状况的区域放到评价范围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2.1.1.1 要包括邻近的生态系统
如项目位于群落交错区附近时,这里生态环境比较优越,此时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同时决定着该区域的生态质量,因此评价范围尽量包括进这些生态系统。例如,位于沙漠中绿洲内的项目,应该把部分沙漠包括进评价范围;位于林地附近农田内的项目,也要应该把部分林地包括进评价范围。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规范 [9]
(注:除了上述文件外,还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 [10]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11],这两个导则均未对评价范围作出规定。)
从表1可知:
2.1.1.2 要包括和工程间接相关的区域
有的区域不位于施工区,但工程运行后会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区域也要包括进来。例如水库运营后,还会对坝下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的陆域生态产生影响,因此也要把这部分陆域包括进评价范围。
2.1.1.3 要包括邻近的敏感生态区域
涉及到敏感生态区域时,如自然保护区,必须把维护该敏感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作为分析重点,因此要把敏感生态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包括进评价范围。2.1.2 保护敏感生态目标的原则
保护敏感生态目标是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基本原则。如果工程区附近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植物等敏感生态目标时,应该将其划入评价范围内,这样才能对其进行预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2.1.3 生态因子相关性原则
任何一个健康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必然是多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多个物种的简单叠加。因此一个工程实施后,可能会引起多个生态因子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故确定评价范围时,要充分考虑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生态因子都应该包括在评价范围内。例如由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原因,一个物种受损,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内的多个物种,为此要把和这个物种相关的其他物种的栖息地也要包括到评价范围内。
2.1.4 大小适宜性原则
评价范围要大小适当。范围过小,可能漏掉敏感生态因子;范围过大,不仅增加工作量,还可能忽略了和工程直接相关的生态因子,弱化生态影响强度,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因此评价范围不能过大或过小,要以满足评价为宜。2.2 评价范围确定的步骤2.2.1 工程分析
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工程布局、施工方式、施工组织、运行方式等,并逐项分析其生态影响方式。
2.2.2 生态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初步掌握项目区生态系统组成,是否有敏感生态区域或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2.2.3 工程和环境相关性分析
综合前两项分析内容,可通过列矩阵的方法,分析工程和各个生态因子的关系,找出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其中不但要包括直接受影响的生态因子,还要包括间接受影响的生态因子。2.2.4 确定范围
找出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后,分析其分布范围、生态特性及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工程区的生态完整性,然后确定出合适的评价范围,并反映在图件上。
2.3 评价范围确定的要点2.3.1 无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有些项目占地面积较小,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
简单,人类活动频繁,如房地产项目、乡村公路项目以及大部分工业项目等,这些项目一般不会涉及敏感生态区域或生态保护目标,其生态影响往往是局部的,短时的,大部分可恢复的。对于这些工程,评价范围可以从工程区边界向外扩展一定距离即可,以不高于1km为宜。2.3.2 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对于一些大型生态类项目,由于无法避开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自然保护区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其生态影响往往是非局部的,长期的,较难恢复的,这些项目包括工业原料林项目、水利水电项目、较大规模的矿产及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大型码头项目、大型河道拓浚项目、长距离线性工程项目(远距离调水、公路铁路、铺设油气管道、特高压输电)等。划定这些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要复杂一些,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能够满足敏感生态保护目标保护的需要。下面针对一些敏感生态保护目标逐类进行分析。
(1)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种群生存力(PVA)和最小可存活种群(MVP)的相关理论,计算出最小种可存活群数量及所需的栖息地面积,参考此面积确定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内至少要包括受保护物种种群完整的栖息地,包括觅食地、饮水地、繁殖地、育幼地等,必要时还要包括其迁徙通道。
(2)重点保护植物:要包括其分布区。(3)稀有生物群落:如原始森林、红树林、珊瑚等。要以该群落自维持的最小面积确定。
(4)重要生境:如河流源头区、重要湿地、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高山泥藓草甸、感潮河段、高原湖泊等。要根据资源特性和资源承载力维护所需最小面积确定。
[14]
(5)国家和地方审批公布的保护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等。一般情况下,包括整个保护区域。如果保护区域面积特别大,则可只
包括和工程相关的部分区域。
(6)生态功能保护区:当没有重点保护物种时,可以以项目涉及区为范围;有重点保护物种时,参见第1、2项。
(7)重要自然及历史遗产和遗迹地: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地质公园等。如无重点保护物种,则以项目涉及区为范围;有重点保护物种时要以物种保护所需最小面积确定,必要时可包括整个区域。
87序号
(续)表2 主要生态类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项目
类型
评 价 范 围
(1)用地边界外扩1km。(2)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界外扩1km。
(1)用地边界外扩1km。(2)取土区、海洋内的抛泥区外扩1km。(1)输电线路两侧外扩500m。(2)换流站外扩1km。
机场
码头
910
输电线路
土地开发被开发区域维护其生态完整性所需范围。
对于上表,有如下3点说明:
(1)本人认为,评价范围不必和评价等级挂钩。因为确定评价等级,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故无论定哪个评价等级,只要评价范围能够满足敏感生态保护目标保护的需要,都可以满足评价要求,因此上表没有分评价等级给出评价范围。
(2)表中的外扩距离是根据工程特性确定的,这个距离是工程占地范围外扩的最小距离,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适当扩大。
第一,为了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要适当扩大范围。
第二,如工程区附近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要扩大到满足敏感目标保护的需要为止。
第三,由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的原因,要适当扩大范围。
第四,对于较长的线性工程,如评价宽度较窄,则生态图件显示的是一条很窄的条带,不但不美观,图上反映的信息也不明显,因此可以适当扩大范围。
(3)表中评价范围的划分方法和量化标准,只代表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3 不同类型生态类项目的评价范围
尽管上面给出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的方法,但由于生态类项目很多,具体到每类项目上该如何确定还是比较模糊。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分行业给出评价范围。
表2 主要生态类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序号
项目类型
评 价 范 围
包括河流两侧第一道山脊线之间的陆域及河流,向上延伸到库尾以上2km,向下延伸到河口或海口或适当距离,以能够满足坝下鱼类及水文变化评价的需要为准。具体要包括大坝施工区、库区、集水区,水文变化区。该类项目通常是以某个行政区域为单位布局原料林,因此可以原料林所在地的行政边界作为生态评价范围。
分水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输水区三个部分进行评价。
(1)调出区:如果修建水库进行蓄水,则评价范围同水库项目;如不修建水库,则仅评价调水口下游河段适当距离。
(2)调入区:如果调水用作饮用水,则调入区可不进行评价;如调水用于灌溉,且为灌溉已有耕地,则要评价灌区外扩1km的范围,如灌区涉及到大面积土地利用结构的转换(如由草地开垦为农田),则要评价被开发区域维护其生态完整性所需范围。
(3)输水区:输水干渠两侧1km范围。
1水库
2
工业原料林
3
远距离调水
4 总结
划定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任何导则给出的量化标准都不是绝对的,不可能适合每个工程,实际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始终牢记确定范围的四条原则,才能划分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范围,为生态影响评价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生态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
(1)井下开采:以规划矿区边界外扩1km,其中要包括地上作业区、可能的沉陷区、地下水位下
矿产开发
降导致植被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2)露天开采:可扩大到规划矿区边界外2km。石油天然(1)开采工程:工程区边界向外扩2km。
气开发(2)油气集输管线工程:向管线两侧各扩1km。公路铁路
(1)公路中心线或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外扩1km。(2)施工营地、取弃土场界外扩1km。
5
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S],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征求意见稿)[S],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征求意见稿)[S],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征求意见稿)[S],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征求意见稿)[S],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造林工程(征求意见稿)[S],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S],20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1997)[S],199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S],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87-2002)[S],2002.
[12]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3]成文连,刘钢,智庆文,李文丹,关彩虹.生态完整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4.
[14]成文连,柳海鹰,关彩虹.最小存活种群和种群生存力分析理论在生物多样性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6.
(上接第167页)
(3)在分析环节,结合目前普遍采用的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4675-93)的特点,对采样器材、实验室和分析人员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以确保该方法的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
[1]孟颖.藁城市恶臭污染现状监测和分析[J].河北化工,2009,32(5):76-77.
[2]国家环境保护局.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3]国家环境保护局.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4]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国家环境保护局.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
-28.
[7]朱金华.影响恶臭监测结果的因素及其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79-80.
[8]MichaelA.McGinley,CharlesM.McGinley.Develo pingaCredibleOdorMonitoringProgram[R].Ottawa:American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s(ASAE),2004.
[9]齐文启,齐平志.恶臭的监测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2):18-20.
[10]王同健,党秀芳,高翔.利用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进行恶臭监测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3):46-48.
[11]陈倩,蔡云飞,沈亦钦,等.恶臭污染物监测中的技术要点[J].江西能源,2006(4):56-57.
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6]李晶.恶臭气体监测与防治[J].江苏氯碱,2009(5):24
范文四:关于高速公路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在原HJ/T19-1997有效实施期间,规定高速公路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公路中心线向两侧外
扩300-500m。即不论其生态影响的评价等级为几级,生态影响的评价范围均采用此值。但
在HJ19-2011中并未给出高速公路等各类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具体范围。因此,大家一
直沿用HJ/T19-1997规定的范围,实际来看,也是比较合适的一个评价范围。
在技术审查中,经常会遇到不论公路的规模统统确定并写为“300-500m”,也有的不论什么
情况一律确定为300m,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有四车道、
六车道(甚至八车道)以上之分,而且同一建设项目也有四车道段或六车道段等,因此,实
际工作中应视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即车道数),实事求是地来确定。如,一般应将四车道
以下(包括四车道)公路及高速公路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中心线向两侧外扩300m是
适宜的,将四车道以上(不包括四车道)的高速公路的评价范围确定为中心线向两侧外扩
500m是适宜的。如果是分离式高速公路,则应根据分离车道情况分别确定上行线和下行线
的评价范围。
鑫鑫网优质淘宝天猫店铺导航
http://ishow.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7017205.0.0.R8YPxz&m=Ushow&a=shopList&&p=1
http://xiaoma.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28110
http://kaixin.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6323
http://lashouwang.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14846
http://lashouwang.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4885
http://hao520.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2729
http://hao520.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18656
http://kaixin.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9251
http://xiaoma.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26632
http://9kuaigou.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4661
http://9kuaigou.uz.taobao.com/index.php?spm=a2116.2224133.0.0.Thxj32&m=Ushow&a=shopInfo&id=16220
范文五:人力资源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3.评价范围的确定
3.1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4.2的规定:
,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
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
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
, 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
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3.2判定步骤
上述规定中,维护区域生态完整性维护和敏感生态目标保护的需要是决定的评价范围的第一要素。因此,范围判定的步骤如下:
(1)根据项目施工和运行的特点,分析生态影响的主要特点;
(2)如果是只造成局部的短时可以恢复的一般影响时,可以以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确定相应范围;
(3)如果有非局部的、潜在的、长期的、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时,要以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和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评价范围。
3.3事例简析
【西气东输建设项目】
西气东输新疆段拟建区有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还有大片荒漠戈璧。由于原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后调整线路避让。但有大片荒漠戈壁。如果施工车辆破坏了戈壁地区的地表稳定层,就可能使该地段的沙物质被风刮起,形成沙源,并向下风向移动。当下风向不是经济发展的敏感地区时,评价范围可以在1,2km、2,8km或8,30km确定。而当下风向为重要农业、工业区,或城市地区时,则要将受影响地区全部划入评价范围。
【武汉至广州客运铁路项目】
该项目穿越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无法避让。
近年来物种保护研究倍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大型陆
生脊椎动物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生境的破碎把许多随机交配的大种群分割成互相隔离的小种群,它们往往由于近亲繁殖、遗传演变、基因随机固定和丧失而使基因多样性枯竭,并不是通过动物的意外死亡而消失(Frankel,1983),生境破碎化和岛屿化是当前物种灭绝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当建设项目涉及到国家或地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时,评价范围确定步骤如下:
, 确定项目区内的关键种;
, 确定可以接受的或一定时期内可以忍受的遗传杂合子丧失率(遗传学的
最小存活种群)或三个参数(最大种群Nm,种群增长率r和方差V);
, 确定计算保护的时间(50a,100a,200a......);
, 确定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小有效种群;
, 根据最小有效种群计算出所需的实际种群;
, 根据经验和合理的推测提出保护关键种所需评价的范围。
上海华东师大徐宏发等根据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如下计算模式:
种群中遗传杂合子的丧失减小了种群的生存力,一般认为,如果种群中杂合子丧失40%,50%,即达到一个物种能否生存的极限。从保护的观点出发,选择40%作为计算标准是比较合适的,而每年的杂合子的丧失率一般不大于1%。
种群中杂合子的丧失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如种群生存的年代数和每代的长度。随着种群生存的年代数增加,种群中杂合子丧失量逐渐累积。经历的代数越多,种群中的杂合子丧失得越多。若以生存50代来计算,杂合子累积的丧失率为:
50 1,(1,1/2Ne)
一般种群可以忍受40%的丧失率,把0.40代入,即:
501,(1/1/2Ne)=0.4
50 (1/1/2Ne)=0.6
Ne=49.19
结果表明有效种群的数量接近于50。因此,Franklin建议有效种群的数量,若仅短期保护(50代)需50只,而长期保护(500代)则需要500只。
根据种群生存力(PVA)和最小可存活种群(MVP)的研究,这个数字偏小,如果达到中长期的保护目标,种群数应乘以系数10较为合适,即达到5000只以上比较合理。下述实例也应将计算结果乘以倍数10。
Jerry Lacaca计算了美国Willamette森林中北美苍鹰的有效种群数量。北美苍鹰是一种需要保护的种类,据1969年到1974年这6a调查的48个巢的数据得出,在该国家公园中,若要求苍鹰每代的杂合子损失不超过1%的话,最小有效种群要保持46只苍鹰(雌雄各23只)。
2有资料介绍鹰的领域面积约1000hm,则46只苍鹰保护的评价范围最小应为
246000hm。
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项目建设不会对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如物种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水源地及汇水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造成直接或难以逆转的间接生态影响的方向划定一定距离的评价范围;而如果存在上述敏感生态问题时则要根据保护目标的需要将可能受到的影响范围确定为评价范围,因此涉及到华南虎的保护时,根据华南虎为喜独栖的濒危物种,
22每只虎领地面积在100km左右,因此评价范围最小为5000km。本评价不仅要说清保护区可能受到的影响,还要将周边的自然、半自然地域纳入评价分析范围,论证项目建设对华南虎的影响途径和华南虎的反应,周围有无可迁移的生境多样性是减缓工程影响的关键。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
, 施工期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上级湖的疏浚河段。由于南四湖上级湖现状不能满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输水要求,需沿航道疏浚梁济运河口-南阳(南)长34km的输水深槽。在34km疏浚航道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期局部湖域悬浮物增加,带来的油污和重金属对湖泊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等。根据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特点,直接影响的类型和范围主要如下:
表3-3-1 南四湖建设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 影响区域名影响原因 影响 影响面积 生物表现 2称 类型 (万m)
航道 挖掘 部分恢复 231.2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部分可以恢复 航道两侧 填埋 部分恢复 176.9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部分可以恢复
物种组成变化 施工悬浮物透明度降可以恢复 约585.0 湖泊水生生物部分受损 增量扩散 低
油污、重金毒害作用 可以恢复 约585.0 部分受损,可以恢复 属溶出等
工程的间接生态影响比较复杂,由于局部湖域透明度降低,可以影响到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油污和重金属溶出,也将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再加之食物链的关系,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受损将影响到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的生存,但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是移动很快,活动广泛的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施工期间接的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 运营期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运营期的生态影响可分为局部影响和整体影响两种类型,局部影响限定在上级湖疏浚航道所在区域,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湖内弃土引起;整体的影响不仅涉及南四湖全部水域,而且会对周边陆生环境造成影响,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水位抬升打扰了原有的湖泊和陆地的水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陆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滨湖洼地。直接的影响类型和范围见表3-3-1。
图3-3-1南水北调南四湖段工程营运期生态影响的类型与范围示意图。
【黄骅港二期工程】
? 影响途径分析
港口建设生态影响涉及陆生生态和海洋(河流)生态两大类型。陆生影响与站场类似,对海洋、河流、湖泊的影响是重点。
, 施工期
生态影响途径可以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工程施工期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建构筑物施工范围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的局部海域悬浮物增量,带来油污和重金属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等等。
, 运营期
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50mg/L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10-50mg/L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
?影响类型、范围的判定
, 施工期
见表3-3-2 、表3-3-3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
表3-3 -2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一)
2影响区域名称 影响 影响 面积(万m) 生物表现
原因 类型 一期 二期
防波堤,煤场,车场等掩埋成陆地 不可恢复 海洋生物全部消失 520 107.3
造陆面积
港池 挖掘 部分恢复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400*
部分可以恢复 航道 挖掘 部分恢复 同上 482.7 39.6
拦门沙区 挖掘 部分恢复 同上 900*
疏浚抛泥区 掩埋水中 部分恢复 同上 625* 480
*:以黄骅港二期工程为例,一期施工中已含二期部分数量。(二)表同(一)。
表3-3-3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二)
2影响区域 影响 影响 面积(万m) 生物表现
名称 原因 类型 >50mg/L >10mg/L
施工悬浮物透明度可以208 7702 海洋生物部分受损 增量扩散 降低 恢复
疏浚物溶出 毒害作可以208 7702 同悬浮物,监测结果重金属不超
用 恢复 标,在悬浮物10-50mg/L,生物基
本不受害
工程的间接生态影响比较复杂,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浮游植物受损将影响到浮游动物,也将影响到鱼类和无脊椎海洋动物,但动物是移动很快、活动范围广泛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间接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 运营期
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50mg/L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10-50mg/L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因此营运期对海域生态系统影响范围如下:
表3-3-4 (黄骅港二期)港口运营对生态系统影响类型和范围 2影响区域 影响原影响面积 (km) 生物表现
名称 因 类型 一期 二期
日常疏浚倾掩埋 部分E区7.065(已关闭) BC共计14.13 原有底栖生11
倒区 恢复 F区7.065(使用中) 物消失大部
分可以恢复 日常疏浚物透明度可以>10mg/L,最大75.8 >10mg/L,最大75.8 一般不超倾倒扩散 降低 恢复 >50mg/L,?13.3 过>50mg/L,
生物受轻微
影响,可以恢
复 煤污水、港口透明度可以同一期规模 面积很小,影>10mg/L, 0.04
排污以及煤降低 恢复 响很小 >50mg/L,0.002
尘扩散
油 毒害 可以同一期规模 面积很小,影>0.1mg/L, 0.0098
恢复 响很小
注:日常疏浚倾倒及扩散数字来自《黄骅港疏浚物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煤污水、港口排生产、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及油的数字来自《黄骅港一期工程环评报告》。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