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
实 导 航
设定受务益计会划计理处同
大济浙江学学
【摘院
春钱
红的订点亮 ,也难点是。文章试通图过对准则新相的规关进行梳理定读解 结,案合分例来析说设明受益计划定相的关会处计理,并在 基此础上对问题针出提一些完建议善。【 键关】词 工职薪准酬则 ;设定益计划受;会计处理 图分类中号 F235.:19文 献识码标 A:文 编章:号 1004-5379(20 51 17-01)2-602
】 要政部新财修订 的《企业会计则准 第 号9— —— 工职酬薪》 201于4年 1 月7 2日正发式布 其,中设受益定划是计次此修
2
04 年1 1月 2 7,日财 部正政发式了布《企业会计 准则 9 第号— —职—工薪》酬 ,以下简 称 C A S (90124 ) 突,变 化出 新增了离是后福利职,细并分为定提设计划和设存定益 计划两受分部。设定存提划相对计来比说较易理解容操和作。而 设受益计划定为全作新内的容虽然,鉴国借际的上先 做法进 ,实与现际会国计则准的同趋 但同时也给财,务作工 的理者解和操作带来一定困了难, 因而非常得关注值 一、。 AS 9C 2(041) 定设益受计相划 关规解读定CA 9 S2(14) 中将0职离福后计利分划 为两类:一为设定类提计划 存(D,C efDnei Cdonribttiuo)n, 是种一定缴费制确 企,除了 业按计划存固定缴费给用立主独体(通常 是 基)金 ,外不 再负进有步一支付的务。我国义 的老养基本上实金的就行是种方式,企这仅业承担按 向期老基养金门部缴存义,务对职 工于退后能休得的获养老金数则额根据缴费额 投和收资而益定后,如果续面临该基资金 不产或能足不以付职支养老工金风等,则险 企与业无关。此企因计业提存缴金不作时资为产而 认为负确, 债并计相关成入本费,用借 记“制造 费用 “生产成本” 、” 科目等,贷 记“ 应付 职薪酬工—— —设定提计划”存 。另一 类为定受设益划计 D(,B efDined eBnfite), D与 C同不,是 一确定种给付制, 是业承诺在企职退工后一次休或分 支付期额固金定的养老金年,了确保为退休按期后得 获老金,养 据职根工工资的平水 、作工限年、 定预率等利的预 测,确定 将需来要付的养老金, 然支依后精算原照理来推倒 出企每业应缴额期。种这划下计企业般建立一托基信金 , 作并投出资决, 策受由托管人理。果到期后基如资产金不能或不足 付时,支其风 由企业险承担, 会计理也相处对较复杂 会计处。通常包括四个理骤步: 一第, 确定步D B 务义 的现值当和期务成本服。据预根期累福利计单法位,采用精算 假 设(括包口统计人设假财务和假。设口人计统假包设死 括率、亡职 的工离率、 伤职率残等。财务假
设包折现括率、 利福水 和未来薪平等酬)来计 量义并予以务折确定 DB现义务
的26 会1计 之 友0251 年 第 17期
现
和值期服当务成。本第步,二如 存果 在DB资产 ,确 D定B 净债或净负资产。用D B义 务值现去减 BD 资产允公价, 如值果赤 (结果为正数字) , 确则认 DB 净为负,债 反则为之净 产。对资存于盈余在的,应根据 D B盈和余产资限上孰来低 认确净产。资资产 上,限 是指企可业设定受益从计退划或减 少款来对设未受益定计缴划资存而获得的经济利益金的值。现 第步,三 确定计入当期损益的金应额第。步四 ,确定计应入 他综其合收的金额。益针对最后两可步通过表 以1来总 结
表1。 设受益计定划本构成
成具体括的包内容当 服务期成本 入损计益
设定益受划计 (D)B成本 成
构服务本成
去服过成务本 结算利或损失得 计资产的利息划益 收期损当益
DB 净负或债净资利产净息额 DB义务的利 息费 用资上产影限的利息 精响利算或得失损重 新 计量 DB 负净 债或 净 资 产产的变动生扣 除包括 D在 净B负债计划资 回报,产 或净产资利息净的额资产 上影限响的动变,扣 除包在括 DB 负债或净净资的产息净利额 其他综 受益
二、合 例分案析 A 公司 ×25 年 11 月1 日 开始 实 施 项 设 定一受 益计 划, 定:规 自 计划 实施 之 日一 直 为公 司 服 务 到 休退的 高 级管 理员人, 每年退休后在可得额外获 10 万元休金退 该公。 司符合计划的工有 职0 人1平,均可还继以续为司公服务2 0 年。假设退休前这段到间时人离无,职 预计退后休平 寿均 10 命年, 折率现1 0%同。时针对项这受计划,益A 公 专司建立门一了基金公个司B 负责 投管理。资年每年,末 存 5 0提00元给 基金公司, 投资平均报回率为12 。经过精 %,算2×16 年年末 益受 划计 产资允公值为 1价20 00元 , 中其2 000 元投资为益,收 1 0000属于累 提存金额。计企业 从设可受益计划减少未定来对设受定计划缴益存资为金 50 元0 。先首,定确设受益计划义定务值现和 当期 务成服本。
实
务导 航将未
来福利折到现休时退点: 100 00 ×0 (/A,P 1%0, 10) = 146 040 (元 。运)预用期福利计单位法累认当确期服成 务:本 将先6 4 4100(元 ) 摊到员工服务平的每年,一 每则确年认 的福利应是61 400/40=230 270(元 ) 由,员于服工第务 一年确认的离职后福应利30 27 元实际是0企业第在2 0年 职离时 支的,所以员工付一年第末确应的服务认本成 为03 27× 0(PF/,1 %0 19,)=5 00 .37 (6元) , 理,同 二第年的服务成为本30 7 0×2 P(/F, 0%1, 81)=5 984.88 (元 , )后年续以度此类推 每年确认的义务。
, 需要还考利虑息, 具会计处理如下体: ×215年年末: :借管 费理用2 1× 6年末: 年借 管理:用 借: 费务费财用后续年度同 理 根据第二。, 步定 DB 确负债净或资产净由于 。A企 存 在设定受业益划计资产因,此要行设定受进计益划资净或产净 债负的处理但。对于体具会计处,理准则 并未十分确明的 述表因。本此此文处立建个资一产类科目“设定受益 计资划产” 算计划核产资变的动情况同时与 。DB义务类似 D,B 资也要将产息收益计入当期利益。 2×损5 年年1末 借: :设定益受计划产 贷: 银行存资款2 ×6 1年末年 :借 :定设受计益划资产贷: 行银存款借 :设 定益计划受产资贷 : 务财用 费续年后同理。 2度×15 年末义年务值 5 现07.30 元6于资产公大允价值 5000 ,元 设受定益计净负债。2划×1 年年末6设受定 益 计 义 划务 值现为 5 (00736. +5 98.84+580.70)4 11 =060.98 () ,元设定益受划计在存余 (12盈 00-101006 .98)= 99.023(元) , 而资上产 限 500 是元, 根据 两者 孰低 原 , 2×则1 年6 年 应末确 认00 5元 的设定 受 益计 净划产,资冲需 减4 9302 元.设定益受计划产资(12 000-11 00.986-005 )。 另外C SA 9 2(014) 十第条六定规重新量设计受益计定划 净债或净负产产生资变动应的计入其综他合收,益括包精算 利得损或失计,划产回报和资资上限影响产变的动 。 此 精处 算利得 与 损 失 不 存 , 因 此在不 核 算 而。 计划 资 产的回报 扣除净资产利息的额净应计其入综合他收益 。因 此投资 收 2益00 元 扣0除 计划 资 产 息利 006 元, 就是 新 重计 量部 分。会 分计录 如 下: 【参考文】 [1]献财 部政企业.会准则第 9计号— —— 职工薪 酬[M] .北京: 国财中政济经版社, 出0214. 2[ ]有杨红, 申.悦定受益计设的划会处计理重及难点点应 [J] 对会.之友计, 210 4(36 ): 80-48 .[3 ]ASIB.I tennraitoan lccoAuntign taSdnar No.19d—Emlopyee beBneifs [S] .2t011.[4] 昌郭荣.工职薪酬离之后福利职会计处探析理 [] J会.计之 友,2 10 (5)3: 8 587-
1.72
2×1 6年末: 年:借 设定受益计划产 贷资 :他其合综收 益:借其他 综收益 贷合 设:受定计益资产 4划9.03 243.902 410 1 0400
假
设2×17 年年末 A公 精司师测算, 由于精算假设导 致此项设定受益算计义务划现值减少 5了00 0元, 成形精算 利,那么得这部同分样计其入他综受合,借记“应益付职薪工酬—— 设—受定益计义务划” ,贷 记“ 他综合其受” 。益需注意 的要, 是定受益计设划认的其确综他合受益 以,不后能转益损
。
500 .376 三、相关 建议我国首次 在计准则中会入设引定益受
计划,然虽是 一 458.889 005.4 57007.4个 新突的, 但是破缺仍乏些实质一性容,内尤 是精算理论 准其则并中未细规范致新。国际的计准会第 则1 号中对于9精 算设假 折现率、 计划、产等资方面行进了篇大幅阐述,我国 可 结合实以际情况进借鉴行。在善完论理的同时尽快提应高我 会国计人的专业员素质和养培业的专精师队伍算,以 适应会计则的准变,化 好地较用运实到际操作。 另外, 目中前则中对准于定受益计划的风设、 精算险假设等 息信要求进行露, 虽然披加了透大明度 ,但于不由定等 确素的因存也成在为实务作中操的一大题难,披露内的较 容也多往导往致报使用表难者以理解忽略并要重息。信因此在准 则趋完日善情况下,可的在资以负债产表加中设入定 益计受使划其直反映观而。前应用指南中目将设受定计 5 00益 5 0000 50005 0 0 600060 0划 的务计义了入“应付 工薪职酬——— 定受设益计划务”义 这个 级科目,二 果如业存在设企定益受计划产资的, 更不则 于获取企利业定受益计划净设资产。了为于便清晰了企业解的 资净产,企业可以 独设置单资产账户类“ 定受设益划计 净资” 核算企产计划净业资的增减变产, 体动现企在的业产 负资债并表通附注过行进露。文中披例所案的 “用定设受益计 资产”划 目科可以作为会处计理过程的一个科目中 并,资 产负债非项目表最。的终产负债资表示列目按 “设定项受计 益资划”产 抵减 应“付职工薪——酬 设—受定益计划 义务 ”的 净额列示的后, 如果额是正净数 反映在 ,“定受设益划计净 产资”, 属于 非流资产项动目;如果 负是反映数在 设“受定计益 净划负”债 ,非在流负动债项目下示。列
●: 应贷职付薪酬工— ——定受益计设划义 务 00753.6
贷:
应付工职薪——酬 设定—受计益义划务 5 489.88贷: 应 付工薪职—酬—— 设受益定计划务
义
范文二:设定收益型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探析
设定收益型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探析
一、养老金财务模式的类型
按照养老金给付的确定方式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不同,养老金财务模式分为设定提存型,defined contribution,以下简称DC,和设定收益型,defined benefit,以下简称DB,,两者在会计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DC型它是指企业定期提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交给信托机构,职工退休时从信托机构领取养老金,至于其金额多少由企业缴存的该职工养老金总额及其孳生的利息而定,企业并不承诺未来养老金的具体发放金额,其特点是员工在获取提存的计划资产收益的同时承担损失风险。由于企业只承担按期缴费的义务,不承担职工退休后向其支付养老金的义务,因此DC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较简单,只要求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养老保险费,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应承担的养老金义务,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会计处理依据的是这一模式。
,二,DB型与DC型相反,DB型并不要求企业定期提存养老金,但要求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或分期支付具体数额的养老金,其特点是精算和投资风险由企业承担。具
1
体的养老金给付金额通常根据数学公式确定,比如,根据职工工资和服务年限计算。由于DB型的养老金费用计算涉及大量的精算假设和会计估计,如职工未来养老金水平、领取养老金的年数、剩余服务年限、未来工资水平等,故其会计处理较复杂,是典型的养老金会计。由于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具体数额的养老金,因此企业对职工的养老金义务符合负债的定义,应确认为一项养老金负债。
二、国际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IAS,、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和英国财务报告准则,FRS,三者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均把养老金分为DC型和DB型,并明确界定了DC型和DB型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方式。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形成一套科学的养老金会计方法体系,较为详细系统地规范了DC型与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因此,笔者以《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2000修订,》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雇员退休福利型的会计和报告》为例,通过比较DB型和DC型的不同来重点说明DB型的会计处理。
和DC型养老金会计一样,DB型养老金会计的确认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即企业在职工服务期间就确认养老金费用。但是,在计量基础、计量属性、会计要素方面,DB型与DC型养老金会计存在很大的不同,详见表1,。
由于以上方面的不同,相对DC型养老金会计处理而言,
2
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其基本的会计处理如下,
,一,确认养老金费用,当期服务成本和负债利息,时 会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贷记“预计福利负债”。
,二,确认各期应缴纳的养老金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在提存资金时会计 处理为,借记“养老金计划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在养老金计划资产产生实际收益时,借记“养老金计划资产”,贷记“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发生损失时做相反分录。
,三,确认各期已经退休职工的实际养老金支付额等事项时如养老金计划修改时确认养老金负债,借记“前期服务成本”,贷记“预计福利负债”,每年摊销前期服务成本时,借记“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贷记“前期服务成本”,在实际支付福利时,借记“预计福利负债”,贷记“养老金计划资产”。
三、我国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
虽然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较复杂,但DB型缴费弹性较好,投资灵活性较大,加之DB型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资本在国际自由流动的需要,因此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会计准则都鼓励企业采用DB型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这种政策导向下,进一步加强对DB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的研究是主流。其中,养老金费用的确认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计量和相应的会计处理等问题,
3
是养老金会计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下,笔者借鉴国际DB型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对DB型养老金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一,养老金费用的确认 养老金会计的核心是确认养老金费用,企业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当期确认其承担的养老金费用。养老金费用的确认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益分配法和成本分配法。所谓利益分配法,是指先确定企业因职工在某一期间的服务而于将来应支付的养老金给付额,然后计算其精算现值,以作为服务成本。所谓成本分配法,是指先估计职工退休时可领取的养老金总额,然后计算职工在职期间企业每期固定提拨的数额,使各期提拨数和养老金资产的预计报酬的总额正好等于退休日的养老金总额。在成本分配法下,由于各期费用是相同的,职工早期服务所负担的成本远大于按养老金给付公式计算的应得给付数,而职工服务晚期所负担的成本远小于实际给付养老金的现值,因此,成本分配法在服务前期起到了“加速折旧”的作用,扭曲了企业在各期实际应承担的成本。鉴于DB型规范了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承诺在退休时支付养老金,但未规范如何提拨资金以符合提拨模式,笔者建议,我国企业应采用利益分配法确认养老金费用。
,二,养老金会计的计量 一是养老金费用的计量。企业要对养老金进行会计处理,就必须对养老金费用进行正确计
4
量,以反映企业各期养老金费用以及相应的资产和负债。当期养老金费用一般由当期服务成本、当期利息费用、计划资产的预计报酬、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数、未确认损益的摊销数、过渡成本摊销数六个项目构成,其中,前三个项目是养老金费用的基本组成部分,,用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养老金费用=当前服务成本+当期利息费用-型资产的预计报酬+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数+未确认损益,损失以负数表示,摊销数+过渡成本摊销数。可见,养老金费用的计量依靠其组成项目的正确计量,而由于以上项目涉及到诸如员工死亡率、离职率、利息率、投资收益率、提前退休率、未来的薪金水平及养老金计划运作中的其他因素的预测,因此DB型养老金费用的计量需高度依赖精算师提供的信息。
二是计划资产的计量。IAS19和美国FAS87要求对养老金计划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认为该做法提供了企业没有进一步缴存的情况下,养老金到期时支付职工养老金的最相关信息,也提供了已向职工承诺的养老金所必须进一步缴存的最相关信息,因而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从我国的实践看,在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38项具体会计准则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其中有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准则制定者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大胆选择。但是,由于采用
5
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存在活跃市场,而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新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是较为谨慎的,即有限使用公允价值取代原准则中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鉴于此,现阶段在我国将公允价值作为养老金计划资产的计量属性还为时尚早。笔者建议采用一种变通的方法,即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仍然采用计划资产的账面价值,但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对养老金负债的影响应作为重要信息在报告附注中披露。当资产连续几个会计期间高于或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则应调整计划资产的账面价值,该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企业操作利润。
三是计划负债的计量。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理想的计划负债的计量属性应采用公允价值,然而多数的DB型养老金负债无法拥有像养老金计划资产那样的活跃市场,且企业承担的养老金义务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只能采用精算估价方法对养老金负债进行折现计量。养老金负债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负债建立在未来的工资水平基础上,即预计养老金负债,另一种方法是把负债建立在职工现在的工资水平基础上,即累计养老金负债,两者关系为,预计养老金负债=累计养老金负债+未来工资水平影响的估计数。由于累计养老金负债是以现行工资水平计算的,虽然减少了不
6
确定性,却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未来的养老金给付义务,而建立在未来工资水平基础上的预计养老金负债是雇主未来最可能履行的义务,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因此我国企业应采用预计养老金负债对养老金负债进行计量。从国际上看,AIS19和FAS87在养老金负债的计量上也均采用预计养老金负债。折现率。IAS19在折现率的采用上,要求参考资产负债表日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而没有成熟债券市场的国家,应使用政府债券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收益率。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高质量的公司债券市场并不发达,沪深两市上市流通的公司债券不多,这些公司债券的利率并不能代表高质量的公司债券利率。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应选用政府债券的利率作为养老金计划负债的折现率。
参考文献,
,1,李露,《养老金会计准则构建思考》,《财会通讯?综合》2008年第5期。
,2,陈芳芳,《美国养老金会计最新发展及其借鉴》,《财会通讯?综合》2008年第3期。
,3,王华主编,《财务会计研究前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编辑代 娟,
7
8
范文三: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在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中对离职后福利作出了解释,明确提出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这一新变化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联系新准则的变化,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披露及相关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为解读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养老金;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收益计划;离职后福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07
1引言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由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主体,企业、个人共同按比例缴费,风险由国家承担。企业承担的义务主要集中在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提供企业年金这两方面,这两部分的内容涉及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问题,具体内容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来规范。
财政部在2014年1月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此前2006年版本进行了较多修改,这一举措和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IAS19)的修订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的趋势。新准则这一重要变化即首次提出离职后福利这一概念,明确了两种计量方法――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然而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本身发展仍不完善,企业基本按照设定提存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即使《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提出了设定收益计划,采用设定收益计划仍缺乏实践的基础,从设定提存计划向设定收益计划的转变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新会计准则提出后,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重新解读现有的会计准则,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理解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是其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最早也是实施最为完善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其成熟的养老金会计制度为我国在未来完善养老金会计准则实施条例提供了参考。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养老金计划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国际趋同大趋势的影响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何去何从?美国的养老金准则与国际的养老金准则哪一种更适应中国国情?在未来准则制定中是否更需要考虑中国特色?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规定出发,从会计核算、会计披露及其产生的财务影响三方面解读设定收益计划,为未来细化相关制度要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2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方法
21国外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介绍
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处理规定:①计算并确认养老金费用。其中包括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实际收益、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确认递延资产损益和摊销损益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等内容。②确定相应的养老金资产及负债。③确认设定收益计划的缩减或结算利得或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同我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为:①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按照规定的折现率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②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③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④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ZW(]《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ZW)]
22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21计划资产的计量
在折现率的选择上,FASB选择采用实际结算利率,即年金合同或PBGC规定的利率,抑或具有类似金额和期限的高质量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国际会计准则则规定采用高质量企业债券的利率或国债利率(该国没有成熟市场的情况下)作为折现率。
计量属性方面,FASB对计划资产价值的计量采用市场相关价值。市场相关价值既可以指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可指运用一种持续使用方法,对识别不超过5年的公允价值变化后的计算调整。而IASB中计划资产的价值则只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222养老金费用的确认
核算精算损益时,FASB规定采用“走廊法(corridor)”对精算损益进行摊销,即对于超过预计给付义务(PBO)的10%与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10%二者孰高者的部分,在员工平均剩余服务年限中摊销,同时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否则不予摊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避免过于频繁的会计处理,更加符合稳健的处理原则,体现了FASB对于“平滑方法(smoothing technique)”的运用。但同时,10%这一界限的确定,可能导致准则本身走入过于具体的极端,忽略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偏离最佳点。此外,对精算损益的递延处理,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反映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而IASB在新修订的准则中取消了走廊法的运用,直接将精算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简化并直观地反映了该项经济业务的结果,分别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更为透明地反映养老金费用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养老金计划,避免企业运用该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前期服务成本,是指由于养老金计划修订所导致的养老金成本的追溯性变化(给付义务现值的变化)。FASB规定,在设定收益计划中,采用服务年数总和法对前期服务成本进行分摊,也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其他加速摊销的方法,此时需要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未确认的前期服务成本通过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在以后期间逐步摊销进入利润表。IASB则规定在计划发生修正或缩减、企业确认相关重组成本或离职给付时(二者的较早日)直接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原因在于,该科目实质上是对以前年度养老金成本的一种追溯调整,应当一次性予以确认。相比之下,美国会计准则处理方法是趋于“平滑”的方法,从其披露的信息而言,缺少真实性。 因缩减或修改计划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核算方面,FASB规定,如果是缩减损失,应当在其很可能发生而且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时确认,并在摊销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缩减产生利得,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确认。而IASB则规定,对该项损益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确认,且直接将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在许多细节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如在折现率选择上,国际会计准则倾向于先选择高质量的企业债券,如不可行再选择政府债券,而我国则是二选一,并没有特别的偏好。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国情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之下,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是体现会计职能的最佳做法,因此保留可选择的余地与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另外,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时给予了企业更多的会计处理上的选择权。一方面,因为美国在其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自由与法制,鼓励在守法的前提下,个体能够自由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美国会计准则提供了一次警示,提出的利润平滑的概念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了很大的参考。而在中国,法制建设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养老金会计准则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中国特色,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借鉴国际或者美国的做法保留质疑态度。
3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披露
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指的是通过三大报表披露有关财务信息,表外披露则指在附注中披露一些非财务信息,如养老金的缴纳比例、筹集方式、运营情况、支付方法等。[ZW(]刘玉红我国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国际借鉴[J].会计之友,2011(7上).[ZW)]
随着美国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FASB对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也越发完善。GAAP中对设定收益计划规定,养老金计划所披露的事项不应该同其他福利计划结合起来,应当单独披露。为了减少养老金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变动幅度,应将养老金支出在日后一定期间摊销,而不是一次确认为费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设置预提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多付)或待摊销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未付足),当养老金计划结算发生变化时,企业应记录未确认的收益和损失、前期服务费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净资产或负债。公司养老金计划支付对当期经营结果的影响必须要在每个时期的利润表中披露。
就目前而言,从披露信息的账户设置来看,我国将养老金会计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核算,并无单独列支,对披露要求也无特殊规定。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设置多个养老金会计专用账户,必须在会计报表和附注中进行披露。与美国相比,我国这种账户设置方式使得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较为模糊,难以从财务报表中直观地反映出养老金会计的有关信息。此外,这种单一的账户设置与企业年金的本质特征也并不相符,企业年金本质上是企业对职工的保障,但是将这部分费用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披露,无法很好地衡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具体的披露要求来看,与设定提存计划相比,由于设定收益计划本身的复杂性和实施的风险,对其披露的范围更为宽泛。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设定收益计划必须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ZW(]《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ZW)]我国的披露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较为相似,但最新修订的IAS19对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则更为具体,例如:要求区分确定给付和应付未付的金额,在财务报表金额中应涉及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收入费用、前期服务成本及清偿产生的损益等,要求养老金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进行详细披露。
综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更为明确和详细,都将养老金的计量方式、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作为披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可比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还是从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4设定受益计划核算与披露规定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中,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以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支付义务的现值与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形成的赤字或者盈余来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的净资产或净负债来列示。虽然FASB与IASB均采用此种净额列示的方法,但是却未能反映企业对养老金安排计划的经济实质。原因在于,在设定收益计划之下,企业承诺向员工提供的离职后的养老金支付义务按一定的计算标准得出,包括员工流动率、预计员工寿命、利率变化趋势、计划资产的预计回报率等,一方面,这些标准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巨大的波动变化,企业向养老金计划提拨资金和配置资产不会影响到养老金负债的数额;另一方面,由于设定收益计划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可能使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价值产生一定波动,这样设定受益计划的净资产或净负债可能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的养老金义务的规模等情况。最终,未能反映经济实质的将设定受益计划净额列示的形式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不利影响取决于企业养老金义务的规模和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的大小。
从利润表的角度,FASB与IASB均要求将设定受益计划的相关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其他综合收益,包括服务成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或净负债的利息净额以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或净负债所产生的变动。一方面,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本身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另一方面,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选择空间无疑给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契机。
第一,核算精算损益时,FASB仍然允许采用“走廊法”,表面上避免设定受益计划的偶然性变动对利润表的影响而减弱财务报告的可比性,但其将精算损益在剩余服务年限中摊销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经济实质的要求。这是因为精算损益是由于精算假设和经营调整导致的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变动,不是属于未来期间的影响额。对于前期服务成本的核算,FASB规定也采用摊销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同样的问题。而IASB规定直接将这两者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或调整以前年度的养老金成本,由于至多只调整前一期的财务报告,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在特殊年份可能导致利润表的较大波动。
第二,在计划资产的折现率选择上,FASB与IASB并不相同。若按照FASB的规定采用实际结算利率,如年金合同利率,则反映的是设定受益计划支付的义务,而非其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且没有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并没有反映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经济实质,其计算得出的计划资产现值是有偏差的。再如,如果遵循IASB规定,在该国没有企业债券成熟市场情况下选择国债利率,鉴于国债利率普遍较低,通常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则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现值将被高估。相较之下,FASB规定允许使用的具有类似金额和期限的高质量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更符合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经济实质。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涉及折现率可得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或者恰好存在不同折现率对计划资产现值的影响程度较小的情况,但折现率的选择确实可以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
综上,企业之间的设定受益计划可能不具可比性,而企业自身的不同年度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各种假设及其管理选择模糊,对设定受益计划不甚了解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可能不能对养老金计划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同时也对设定收益计划的附注披露更为依赖。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要求列示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与之相关风险等,但对此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实际操作中可能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造成财务报告使用者信息不足。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绝大多数的规则参照了IAS19的规定,因此,在理论上,相关规定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同。与以往的情况不同,在我国,设定收益计划的实践迟滞于准则的制定,因此今后我国的会计准则可能还需根据我国的实践情况做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卢佳伟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5(23).
范文四: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1引言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由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主体,企业、个人共同按比例缴费,风险由国家承担。企业承担的义务主要集中在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提供企业年金这两方面,这两部分的内容涉及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问题,具体内容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来规范。财政部在2014年1月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此前2006年版本进行了较多修改,这一举措和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IAS19)的修订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的趋势。新准则这一重要变化即首次提出离职后福利这一概念,明确了两种计量方法———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然而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本身发展仍不完善,企业基本按照设定提存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即使《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提出了设定收益计划,采用设定收益计划仍缺乏实践的基础,从设定提存计划向设定收益计划的转变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新会计准则提出后,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重新解读现
有的会计准则,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理解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是其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最早也是实施最为完善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其成熟的养老金会计制度为我国在未来完善养老金会计准则实施条例提供了参考。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养老金计划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国际趋同大趋势的影响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何去何从?美国的养老金准则与国际的养老金准则哪一种更适应中国国情?在未来准则制定中是否更需要考虑中国特色?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规定出发,从会计核算、会计披露及其产生的财务影响三方面解读设定收益计划,为未来细化相关制度要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2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方法
2.1国外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介绍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处理规定:?计算并确认养老金费用。其中包括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实际收益、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确认递延资产损益和摊销损益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等内容。?确定相应的养老金资产及负债。?确认设定收益计划的缩减或结算利得或损失。国际会计准则(同我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
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按照规定的折现率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
2.2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2.1计划资产的计量在折现率的选择上,FASB选择采用实际结算利率,即年金合同或PBGC规定的利率,抑或具有类似金额和期限的高质量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国际会计准则则规定采用高质量企业债券的利率或国债利率(该国没有成熟市场的情况下)作为折现率。计量属性方面,FASB对计划资产价值的计量采用市场相关价值。市场相关价值既可以指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可指运用一种持续使用方法,对识别不超过5年的公允价值变化后的计算调整。而IASB中计划资产的价值则只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2.2.2养老金费用的确认核算精算损益时,FASB规定采用“走廊法(corridor)”对精算损益进行摊销,即对于超过预计给付义务(PBO)的10%与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10%二者孰高者的部分,在员工平均剩余服务年限中摊销,同时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否则不予摊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避免过于频繁的会计处理,更加符合稳健的处理原则,体现了FASB对于“平滑方法(smoothingtechnique)”的运用。但同时,
10%这一界限的确定,可能导致准则本身走入过于具体的极端,忽略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偏离最佳点。此外,对精算损益的递延处理,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反映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而IASB在新修订的准则中取消了走廊法的运用,直接将精算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简化并直观地反映了该项经济业务的结果,分别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更为透明地反映养老金费用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养老金计划,避免企业运用该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前期服务成本,是指由于养老金计划修订所导致的养老金成本的追溯性变化(给付义务现值的变化)。FASB规定,在设定收益计划中,采用服务年数总和法对前期服务成本进行分摊,也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其他加速摊销的方法,此时需要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未确认的前期服务成本通过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在以后期间逐步摊销进入利润表。IASB则规定在计划发生修正或缩减、企业确认相关重组成本或离职给付时(二者的较早日)直接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原因在于,该科目实质上是对以前年度养老金成本的一种追溯调整,应当一次性予以确认。相比之下,美国
会计准则处理方法是趋于“平滑”的方法,从其披露的信息而言,缺少真实性。
因缩减或修改计划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核算方面,FASB规定,如果是缩减损失,应当在其很可能发生而且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时确认,并在摊销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缩减产生利得,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确认。而IASB则规定,对该项损益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确认,且直接将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在许多细节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如在折现率选择上,国际会计准则倾向于先选择高质量的企业债券,如不可行再选择政府债券,而我国则是二选一,并没有特别的偏好。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国情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之下,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是体现会计职能的最佳做法,因此保留可选择的余地与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另外,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时给予了企业更多的会计处理上的选择权。一方面,因为美国在其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自由与法制,鼓励在守法的前提下,个体能够自由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美国会计准则提供了一次警示,提出的利润平滑的概念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了很大的参考。而在中国,法制建设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养老金会计准则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中国特色,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借鉴国际或者美国的做法保留质疑态度。
3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披露
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指的是通过三大报表披露有关财务信息,表外披露则指在附注中披露一些非财务信息,如养老金的缴纳比例、筹集方式、运营情况、支付方法等。?随着美国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FASB对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也越发完善。GAAP中对设定收益计划规定,养老金计划所披露的事项不应该同其他福利计划结合起来,应当单独披露。为了减少养老金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变动幅度,应将养老金支出在日后一定期间摊销,而不是一次确认为费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设置预提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多付)或待摊销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未付足),当养老金计划结算发生变化时,企业应记录未确认的收益和损失、前期服务费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净资产或负债。公司养老金计划支付对当期经营结果的影响必须要在每个时期的利润表中披露。
就目前而言,从披露信息的账户设置来看,我国将养老金会计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核算,并无单独列支,对披露要求也无特殊规定。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设置多个养老金会计专用账户,必须在会计报表和附注中进行披露。与美国相比,我国这种账户设置方式使得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较为模糊,难以从财务报表中直观地反映出养老金会计
的有关信息。此外,这种单一的账户设置与企业年金的本质特征也并不相符,企业年金本质上是企业对职工的保障,但是将这部分费用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披露,无法很好地衡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具体的披露要求来看,与设定提存计划相比,由于设定收益计划本身的复杂性和实施的风险,对其披露的范围更为宽泛。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设定收益计划必须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我国的披露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较为相似,但最新修订的IAS19对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则更为具体,例如:要求区分确定给付和应付未付的金额,在财务报表金额中应涉及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收入费用、前期服务成本及清偿产生的损益等,要求养老金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进行详细披露。
综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更为明确和详细,都将养老金的计量方式、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作为披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可比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还是从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吕卉 杜笑琳 李婧钰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责任编辑:杨雪
范文五: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Word文档]
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1引言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由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主体,企业、个人共同按比例缴费,风险由国家承担。企业承担的义务主要集中在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提供企业年金这两方面,这两部分的内容涉及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问题,具体内容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来规范。财政部在2014年1月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此前2006年版本进行了较多修改,这一举措和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IAS19)的修订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的趋势。新准则这一重要变化即首次提出离职后福利这一概念,明确了两种计量方法———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然而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本身发展仍不完善,企业基本按照设定提存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即使《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提出了设定收益计划,采用设定收益计划仍缺乏实践的基础,从设定提存计划向设定收益计划的转变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新会计准则提出后,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重新解读现有的会计准则,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理解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是其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最早也是实施最为完善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其成熟的养老金会计制度为我国在未来完善养老金会计准则实施条例提供了参考。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养老金计划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国际趋同大趋势的影响下,中国企业会计准
则将何去何从?美国的养老金准则与国际的养老金准则哪一种更适应中国国情?在未来准则制定中是否更需要考虑中国特色?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规定出发,从会计核算、会计披露及其产生的财务影响三方面解读设定收益计划,为未来细化相关制度要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2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方法
2.1国外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介绍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处理规定:?计算并确认养老金费用。其中包括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实际收益、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确认递延资产损益和摊销损益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等内容。?确定相应的养老金资产及负债。?确认设定收益计划的缩减或结算利得或损失。国际会计准则(同我国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按照规定的折现率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
2.2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2.1计划资产的计量在折现率的选择上,FASB选择采用实际结算利率,即年金合同或PBGC规定的利率,抑或具有类似金额和期限的高质量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国际会计准则则规定采用高质量企业债券的利率或国债利率(该国没有成熟市场的情况下)作为折现率。计量属性方面,FASB对
计划资产价值的计量采用市场相关价值。市场相关价值既可以指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可指运用一种持续使用方法,对识别不超过5年的公允价值变化后的计算调整。而IASB中计划资产的价值则只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2.2.2养老金费用的确认核算精算损益时,FASB规定采用“走廊法(corridor)”对精算损益进行摊销,即对于超过预计给付义务(PBO)的10%与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10%二者孰高者的部分,在员工平均剩余服务年限中摊销,同时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否则不予摊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避免过于频繁的会计处理,更加符合稳健的处理原则,体现了FASB对于“平滑方法(smoothingtechnique)”的运用。但同时,10%这一界限的确定,可能导致准则本身走入过于具体的极端,忽略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偏离最佳点。此外,对精算损益的递延处理,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反映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而IASB在新修订的准则中取消了走廊法的运用,直接将精算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简化并直观地反映了该项经济业务的结果,分别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更为透明地反映养老金费用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养老金计划,避免企业运用该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前期服务成本,是指由于养老金计划修订所导致的养老金成本的追溯性变化(给付义务现值的变化)。FASB规定,在设定收益计划中,采用服务年数总和法对前期服务成本进行分摊,也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其他加速摊销的方法,此时需要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未确认的前期服务成本通过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在以后期间逐步摊销进入利润表。IASB则规定在计划发生修正或缩减、企业确认相关重组成本或离职给付时(二者的较早日)直接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原因在于,该科目实质上是对以前年度养老金成本的一种追溯调整,应当一次性予以确认。相比之下,美国会计准则处理方法是趋于“平滑”的方法,从其披露的信息而言,缺少真实性。
因缩减或修改计划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核算方面,FASB规定,如果是缩减损失,应当在其很可能发生而且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时确认,并在摊销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缩减产生利得,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确认。而IASB则规定,对该项损益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确认,且直接将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在许多细节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如在折现率选择上,国际会计准则倾向于先选择高质量的企业债券,如不可行再选择政府债券,而我国则是二选一,并没有特别的偏好。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国情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之下,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是体现会计职能的最佳做法,因此保留可选择的余地与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另外,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时给予了企业更多的会计处理上的选择权。一方面,因为美国在其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自由与法制,鼓励在守法的前提下,个体能够自由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美国会计准则提供了一次警示,提出的利润平滑的概念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了很大的参考。而在中国,法制建设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养老金会计准则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中国特色,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借鉴国际或者美国的做法保留质疑态度。
3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披露
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指的是通过三大报表披露有关财务信息,表外披露则指在附注中披露一些非财务信息,如养老金的缴纳比例、筹集方式、运营情况、支付方法等。?随着美国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FASB对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也越发完善。GAAP中对设定收益计划规定,养老金计划所披露的事项不应该同其他福利计划结合起来,应当单独披露。为了减少养老金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变动幅度,应将养老金支出在日后一定期间摊销,而不是一次确认为费用,企业资产负债表
中设置预提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多付)或待摊销养老金费用(相对于经营状况未付足),当养老金计划结算发生变化时,企业应记录未确认的收益和损失、前期服务费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净资产或负债。公司养老金计划支付对当期经营结果的影响必须要在每个时期的利润表中披露。
就目前而言,从披露信息的账户设置来看,我国将养老金会计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核算,并无单独列支,对披露要求也无特殊规定。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设置多个养老金会计专用账户,必须在会计报表和附注中进行披露。与美国相比,我国这种账户设置方式使得养老金会计信息的披露较为模糊,难以从财务报表中直观地反映出养老金会计的有关信息。此外,这种单一的账户设置与企业年金的本质特征也并不相符,企业年金本质上是企业对职工的保障,但是将这部分费用归入管理费用进行披露,无法很好地衡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具体的披露要求来看,与设定提存计划相比,由于设定收益计划本身的复杂性和实施的风险,对其披露的范围更为宽泛。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设定收益计划必须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我国的披露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较为相似,但最新修订的IAS19对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则更为具体,例如:要求区分确定给付和应付未付的金额,在财务报表金额中应涉及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收入费用、前期服务成本及清偿产生的损益等,要求养老金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进行详细披露。
综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更为明确和详细,都将养老金的计量方式、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作为披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可比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还是从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
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吕卉 杜笑琳 李婧钰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准则研究
阅读相关文档:国际会计准则供求关系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新变革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业素质的要求 会计准则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会计准则下的预算会计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的思考 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情况分析 企业智力资本下的企业绩效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的文化企业绩效论文 煤炭企业绩效论文 家族性因素视域下家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