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纪录片的句子
专业词汇 意蕴 诠释 剖析 创造性处理 自然化处理
关于长镜头和同期声总结的常用词或语:间离效果(间离感) 镜头背后的眼睛(摄影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面执掌摄 影机的人) 可让观众在一个通常不加深察的事实面前感到震惊
1、长镜头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无穷
2、长镜头不对现实进行过多包装与加工,其实是一种尊重观众的态度,让观众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深思,得出结论。
3、纪录片技术上的两大基本特征,长镜头与同期声,如果说画面的客观与真实依赖长镜头,那么声音的真实则依赖同期声。 (人物访谈、客观音乐、自然音响)
4、长镜头和同期声从技术的角度指向纪录片的核心——真实,艺术细节则是从艺术塑造的角度指向了纪录片的生命所在—— 真实
5、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艺术细节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细节,因他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虚构的,未经加工与修饰的, 是转瞬即逝的,是不可再现的,正是这份独一无二,才决定了纪实作品中细节的重要意义,甚至纪录片的细节成功与否,决定 了纪录片本身的成功与否
6、长镜头的多义性也正是纪录片的多义性所在
“缺席”也是一种美 间离效果——透露内在的本质 震撼的心灵 与真实同行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
同期声中的真实世界 … 的呐喊 时代的沉默 面具背后的真实 真实的指纹 寻觅 …… 的真谛 让 … 成为可见的回忆
范文二:关于纪录片的主题
关于纪录片的主题 对纪录片主题的两种不同见解
在世界纪录片史上,关于主题的问题,就曾经有过两种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纪录片的功能就是记录现实,它与主题无关,只要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记录,就有它的历史价值,而历史价值正是纪录片的根本所在。因此,也就不需要像写文章一样非要什么主题。纪录片这个词(Documentory或 Documental film)的词根document意为“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斯曾不只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是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凡是记录现实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视片或者电影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贵在忠实记录,而反对任何人为加工的因素。怀斯曼等著名的纪录片专家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因此,他们在拍摄中尽量处于旁观的角度,不介入生活,更不影响和改变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摄影机应该像墙上的苍蝇,不被人注意,从而忠实地记录现实。”在后期的制作中,他们也尽量减少剪辑,不用解说,不用音乐等人为的手段。在他们看来,纪录片理应如此,它与艺术无关,因为艺术首先是人的创造,而纪录片所反对的恰恰是人的主观创造和提炼出的主题。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纪录片不应只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记录,应该是“对现实素材进行创造性加工”。因此,作为一部纪录片必定是有主题的,是有内涵、有叙事,结构完整的独立作品。纪录片就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首先是人的创作。绝不能因为纪录片是对现实进行记录的片种,就想回避人(创作者、拍摄者)的主观介入。事实上,这种介入也是回避不了的。当你拿起摄像机,准备对眼前的现实进行记录时,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从什么样的角度拍,用什么样的景别、构图去拍,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人的主观介入,而这些选择的不同,使得拍出的片子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说,真实的记录并不排斥人(拍摄者)的创作,只是这种创作必须基于不破坏现实真实状况的前提之下。当拍摄完成时,得到的东西只能称做素材,而不能称为纪录片。只有在对素材进行编辑、加工,使其按照一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叙事体时,才能称其为一部纪录片。
不知是历史上两种不同观点的再现,还是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发展伴随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新的认知?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又在纪录片栏目化的创作中表现出来:
前不久,凤凰卫视开办了一个新的栏目叫《DV新时代》。创办这一栏目的人在中国纪录片二十年回顾研讨会上说:“我们开办该栏目的宗旨就是不要主题,只要内容有趣,乐呵乐呵就行啦!”这个栏目的出现,使观众通过电视看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生活,感到非常亲切,因此大受欢迎,这就使纪录片这一原本属于“象牙塔”中的片种,随着时代的进步拓展了新的大众化的内涵。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百姓故事》栏目总制片人在审看完一位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送来的三集片子后,他们之间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大意):
总制片人:你的这三集片子之间既没有递进关系,又没有悬念,都是在重复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其中不但没有一个很好的主题,更没有为了一个主题而展开论述的分别独立的三个侧面,就是说每一集没有做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
送片人:现在的观众看的都是热闹,哪还管那么深刻的东西呀!我们非要整出些深刻的主题来是白费工夫,他们也看不懂。
总制片人:你太低估观众了,现在实际上是我们的制作跟不上观众的要求,并不是观众只看热闹没有鉴赏力。根据收视率的调查,凡是观众爱看的,受欢迎的片子,也是我们认为质量较高的。质量高的含义至少包括镜头的叙事流畅,情节内容吸引人,主题比较深刻。看完一部片子不是看完就完,什么印象都留不下,而是要产生回味,引发思考或得出一个道理。在国外,许多出色的纪录片工作者,同时又是某个领域内的学者专家,而不是单一的影视工作者。那样的人拍东西才会有深度。而我们许多拍纪录片的人,只是学过一点儿影视拍摄方法,有一点儿拍摄热情就去拍片子。所以当面对同一个事件,专家学者型的人能够拍出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挖掘出深刻的主题。而我们往往只拍下浅层次的,表象的东西,这就是差距。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就是尽量使自己成为专家学者。
两个纪录片栏目,创作观念却不尽相同,那么,原因何在?
兼顾纪录片的不同属性
针对历史上的两种观点笔者这样认为:
纪录片首先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因此它呈现出的第一属性应该是“史料价值”的属性。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纪录片,“史料价值”可以说就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确实没有必要让作者强加上主题。“对现实的素材进行创造性加工”也显得毫无意义。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纪录片,它又呈现出“现实的属性”,即:一部纪录片不只是为了“史料价值”而拍摄,其拍摄制作的目的首先是给现代人看的,其次,才是为后人留下影像的历史资料。因此,必须主题鲜明,内涵深刻,叙事流畅,为现代观众带来某些启示、教益或思考。这样才会满足人们的观看欲望。
这样看来,同是纪录片的不同方面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应该尊重,要让不同方面的属性都能够在纪录片中充分显现,才是比较全面的认知。
中央电视台的《百姓故事》和凤凰卫视的《DV新时代》这样两个栏目虽然创作观念上略有不同,但笔者认为他们在彰显纪录片各种属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一个故事要有一个主题,一篇文章也要有一个主题,无论是戏剧还是绘画、音乐都需要有各自的主题。然而,在影视技术与艺术空前发展的今天,关于纪录片是否需要主题的问题却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DV新时代》是大众参与创作的栏目,目的就是让群众用自己手中的DV摄像机,把发生在自己身边有趣的人和事记录下来,通过电视传播让观众分享。该栏目面对的全都是业余作者,不能也不需要限定主题,用该栏目创办者的话说:“如果限定和要求有主题,反而会使拍摄者无所适从,连真实自然的情景都会拍不到。而什么要求都不提,反而能得到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同时,这些影像还自然呈现出许多深刻的主题。”可见,创办者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获得“真实的影像”和“深刻的主题”。
《百姓故事》是专业创作者的栏目,它要求全面彰显纪录片的属性,在真实记录现实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对现实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由于是专业纪录片创作,因此,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部纪录片在拍摄时,一旦确立了主题,实际上就划定了一个拍摄的方向,从而使得拍摄工作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选择得当,不会显得无从下手,搞不清楚该拍什么不拍什么。因为,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往往涉及不同的人物,包含不同的人物关系、人事关系,从而构成许多方面的不同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每天24小时不停机地跟拍事件所涉及的所有人的所有言行,必须有所选择地去拍。而这种选择的依据,就是对于主题的把握和判断。
当然,对于主题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纪录片编导者创作能力的具体体现。而这种能力是需要一个培养锤炼过程的。
把握主题是以现实为第一位,发掘现实的人和事当中所包含的最有价值的主题。由于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因此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在实践中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生活空间》(《百姓故事》的前身)的编导们,面对感兴趣的人或事,一时把握不准主题时,就死盯住拍,宁可多拍编辑时用不上的东西,也决不让有价值的东西从眼前溜掉,而后悔没有抓拍下来。这种做法由于符合纪录片拍摄的规律,所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人们看到《生活空间》节目中许多生动的情节和精彩的细节时,会发出感叹:这是怎么拍下来的?甚至有人怀疑这些是不是摆拍的。实际上,都是勤能补拙和善于发现、善于抓拍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纪录片创作中,不但不能忽略主题,而且必须首先对主题进行把握。而对于主题的把握是一种功夫,它需要一个积累和磨炼的过程。
来源:《电视研究》2003年第6期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是“科班出身”,一些DV爱好者的作品也还显得稚嫩,但他们酷爱纪录片这块土地,并快乐地耕耘着,收获着,享受着……
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向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前不久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
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因为保持与故事片的距离而丢弃故事性,无疑是为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了。
范文三: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的那样,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形象化的政论
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 《西方的电影和我们的电影》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
(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比如伊文思的名作 《早春》,我国优秀纪录片《在激流中》等。这一类影片对摄影和编辑、剪接技巧要求很高,不然会搞成枯燥无味的“大拼盘”。比较好的风光片还有南斯拉夫的《春》、《夏》,我国电视片《青岛》、《西藏见闻》、《瑶山行》也属这一类。
(4)集锦片。比如体育纪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介绍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纪录片,其欣赏性、知识性较强,也不一定有鲜明、突出的中心内容。比如《首都节日的舞台》、《体操》、《邯郸陶瓷》等。
(5)专访片。它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访问的摄影纪录。
3.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它包括揭示矛盾、展示矛盾、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比如《清流满壮乡》、《向青石山要水》等纪录片都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矛盾来展开影片的主题的。作为视觉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安排贯穿全片的主要形象。它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体现主线的物体(如上述几部片子中的水)。主线的作用,在于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深刻,而且使影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但是不能把主线当作纪录片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有不少体裁的纪录片是无所谓主线的。
4.纪录片的细节
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有了细节,可以使摄影主题深化,并且更生动形象。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申抓取的,是依靠 “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这种细节,不一定带有强烈的戏剧性、故事性,它常常是通过编辑、记者细心观察,抓住了拍摄对象具有鲜明特征和个性的典型行为、动作、表情,或者以物状人,从“物”上面追踪、探索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踪迹(纪录片《**的办公室》在这方
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种细节,常常不需要太泛的铺陈或过分的雕琢,而仅仅依靠一两个细腻的特写、近景即可奏效。
5.纪录片的悬念
“悬念”是纪录片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悬念”就是“卖关子”。巧妙地运用“悬念”,有助于纪录片主线的展开和情节的形成。它集中、突出地提出矛盾,然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使影片的主题逐步深化,使影片的结构跌宕起伏、层次分明。在《美的旋律》中,对著名的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的出场安排,就是很好地利用这种“悬念”的作用。影片开始,用升格拍摄的慢镜头介绍了科马内奇来到中国,在机场上同中国女运动员一同步出机场的情景。随之,又用画片资料介绍了科马内奇在体坛上的光荣历程,从而使科马内奇在观众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人们都期待着要看一看这位两次获得奥林匹克体操世界冠军的优秀选手这次在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上又创造什么惊人的新成就。然而,此后一大段影片中,一直没有介绍科马内奇,只是在把女子体操项目全部介绍完了之后,才集中突出地表现科马内奇怎样带着脚伤,以顽强的毅力参加了团体赛,为罗马尼亚体操队争得了荣誉,从而使影片达到了高潮。
6.纪录片和新闻片子有哪些异同
纪录片与新闻片的特点,首先在于两者都不善于描写个人内心冲突,而只能通过人在其中生活的客观世界,及其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人。 纪录片与新闻片的不同点在于:两者虽然都是反映真实的世界,但方法却不同。新闻片总是用一种简短的和客观的、中立的方式来反映能引起普遍关注的要闻时事,纪录片则不一定要客观,允许摄制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来处理素材,获得不同的效果。可以有不表明任何态度的画面报道,也可以是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或表露社会目的的作品。
新闻片,应当是报道新近发生的(或发现的)事实的,它一般只报道在某特定时间、环境中的一个片断,是事件的“横剖面”,恰是纪录片的任务。今天,新闻意味着是当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发生的事件,新闻电影由于创作上的复杂、缓慢,已远不能适应时效性要求,而被使用电子手段的电视新闻所代替。前美国CBS电视新闻主持人瓦尔特.克朗凯特说,电视新闻“是报道某件事的第一步,它是当天新闻的大概指标。但我们无法在短短半小时里,对了解世界的许多新闻作深入报道。”克朗凯特准确地说明了电视新闻——亦即今天的“新闻片”的任务。显然,纪录片的任务与此有很大不同。所谓“新闻纪录片”如果指对新闻事件作完整、详细、系统的解释性报道,在国际上是被称为“新闻专题报道的”,或者把新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样式。
7.纪录片有哪两种创作倾向
纪录片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创作倾向:一是现实主义的倾向,注重调查报告式地纪录现实:
二是造型的倾向,也可归纳到表现主义倾向中去。
应当说,任何纪录片,不论它的目的何在,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但是,制作者又往往有造型的欲念。制作者造型的冲动使纪录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倾向,造型的欲念处在压倒一切的地位。
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分寸,不使造型的冲动达到促使你造假、虚构的地步。有些纪录片,加上了演员的表演,真假相伴,格调不一,失去了感人的力量。现实主义倾向要求克制追求形式美的冲动,宁取摄影、剪接上的朴素,而不雕琢。如伊文思谈他在比利时拍摄表现煤矿工人生活、斗争的《博里纳奇矿区》时说:“我们感到,使用任何一种将会妨碍我们直接地和忠实地把他们的痛苦告诉每一个观众的摄影风格,都将是对这些处在极端困苦条件下的人的侮辱。”
8.纪录片申解说词占有的地位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根据画面内容的发展而编写的。解说词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而不是画面的简单的重复。
一般说来,纪录片是先产生画面后产生解说(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拟写拍摄提纲时,结合画面的设计,对解说词也做一个初步的设计。有些由历史资料编集而成的纪录片,甚至可以先写好解说,再
剪辑画面)。但是,在最后正式创作解说词的时候,还是要先把画面编好,才能动笔。
因此,先有整个节目的结构,然后才能有解说词的结构。
解说的布局,是看画面内容发展的需要设置的,决不能脱离画面内容单独地进行解说的构思。
范文四: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1991年法国《电影词典》称: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记录电影。
《朗文英语词典》:纪录片——通过艺术提供事实。
西方电影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是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生。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 。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她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
《牛津词典》:(纪录片是)人性记录(说明人性的事实或事件),强调了词根document 的 记录性 和 实证性;
国外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美国电影史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纪录片作者“和故事片艺术家不同,他不专心于创作,他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
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电影剪接技巧》:“故事片和纪录片的根本区别在于故事片主要表现情节的发展,而纪录片则主要是阐述主题。”
荷兰伊文思:“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伊文思关于纪录片的描述意义也很深远,简单的几个字强调了来源、手段与目的:“记录”“现在”称为“历史”,可以挖掘的含义很多,我非常欣赏的是其中暗示的纪录片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与历史态度。我以为这正是纪录片最为紧要的品性。
恩格斯:“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国内关于纪录片定义
《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1998):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应该是要求以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也可以有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和编辑的生活自身的逻辑性。
《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1997):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
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范文五:关于纺织的纪录片
关于纺织的纪录片
1.
第一部为大陆影片导演周浩所拍摄的《棉花》。这部影片获得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独立纪录片导演周浩拍摄了8年的《棉花》聚焦棉花产业链, 通过拍摄河南打工者在新疆工作的工厂和居住地等地,展现了采棉工生活的不易。中国的一粒棉花籽最后如何成为美国零售店里的有一条牛仔裤?在这个过程里究竟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本片将跟随那些被紧紧捆绑在绵延5000公里长的棉纺产业链上的人们,以棉花为线索,讲述他们的故事、描述中国人完成“中国制造”的整个接力过程。
《棉花》前所未有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工人、纺织品商人??也就是工贸链条上形形色色人群之间不同生活的内在联系。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都被紧紧捆绑在棉花的产业链上:这些棉花和被制成的衣服,将生活状态截然不同的人们联结到一起,本片通过深入直接的采访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思索不同人们共同面对的生活命题, 展示中国经济各环节的真正面貌。
2.
《丝路》之《纺织中国》
央视历时三年之作
第二部纪录片为《丝路》之《纺织中国》。这部系列纪录片历经近三年时间制作完成,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丝路》以文献的扎实厚重,影像志的系统全面,生动而真实、深刻而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大纺织业”的前世今生。该片向观众展示出,中国当代“大纺织业”是两千万中国纺织人为之不息奋斗的时代伟业;是关涉中国1亿多从事相关纺织原料农牧民血汗收成的根基事业;是保证13亿人口大国衣被温暖和时尚满足的民生产业,是中国一般性国际贸易的外汇创收主业,是全球化时代里“中国制造”的代表作之一。
相信这两部纪录片会给每一个纺织人带来很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