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新贸易理论
????一、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
????(一)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有两种产品和一种要素(劳动),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技术的差异。赫克歇尔和俄林(HO模型)把要素禀赋看成国际贸易的基础,其理论本质也是比较优势,只不过比较优势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而非技术差异。该模型假设一国利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而且市场完全竞争、同类产品同质和规模报酬不变。在这些前提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
????但该理论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反差,“二战”后,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大量的贸易是发生在同一行业和同类产品(如汽车,计算机等)之间,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交换。理论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不一致。对此,Helpman & Krugman在《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中指出了传统贸易理论遇到的四种困境:(1)不能解释现有的贸易量;(2)不能解释现有的贸易构成;(3)不能解释公司内贸易的作用和现有规模,也不能解释外商直接投资;(4)不能解释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果。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国际贸易理论家,通过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进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差异化产品,彻底改变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面貌。在这些理论模型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基于寡头市场结构的战略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在这两类文献的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的影响力更大。战略贸易理论结论的不稳健性和福利分析的不可靠性使得主流贸易理论家在近年来更加关注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把规模经济的思想纳入国际贸易。事实上,俄林等人很早就认识到报酬递增可能是国家间发生贸易的一个原因,后来在70年代末,A. Dixit & V. Norman(1980)和K.Lancaster(1980)也各自独立地形成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可以在没有外生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促进国际贸易产生的思想。但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在于将Dixit & Stiglitz(1977)的“多样性喜好”方法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中,从而能够用简单的技巧把规模报酬递增的思想进行模型化。
????(二)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主要观点
????克鲁格曼的论文《报酬递
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a)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规模报酬递增基础上,通过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所特有的垄断性质和竞争性质,他推导出两个重要的市场均衡条件:(1)每个厂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厂商定价采用的是在边际成本上加成定价的方式。(2)当经济利润为正时厂商可自由进入,所以长期均衡时一定有零利润,或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由此两个均衡条件,克鲁格曼提出了著名的向上倾斜的PP曲线和向下倾斜的ZZ曲线(参见图1),从而决定了国内均衡水平。
????
????图1 PP曲线和ZZ曲线(Krugman,1979a)
????上述均衡是内部均衡,不过引入贸易也相当容易。例如,假设两个大小相同的国家从封闭经济走向自由贸易,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相同,在HO模型中绝对找不到他们之间进行贸易的理由。但是在垄断竞争模型中,贸易的发生将具备其合理性:因为厂商生产差异化产品并出口到另一国家,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平均成本的下降;同时由于面对来自外国厂商的竞争,竞争厂商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产品的均衡价格。克鲁格曼认为当两个各方面都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时,在贸易方面的效应就像一个国家的人口增大了一倍一样,这对PP曲线没有影响,但会下移ZZ曲线(参见图1)。因此,每种产品的均衡消费量会从c[,0]下降到c[,1],而真实工资(w/p)[,0]会上升至(w/p)[,1]。消费量下降是由于个人将花销分散到更多的产品种类上,而这提高了需求弹性,降低了产品均衡价格,提高了真实工资水平。对于消费者,这只是一方面的收益,与此同时,在自由贸易下两国产品种类的总和将超过贸易前任何单个国家的产品种类数,消费者可以消费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因此将提高福利水平。
????克鲁格曼(1979)的模型虽然已经非常简单清晰,但在扩展中仍然有一些麻烦,即使是加入运输成本这样的变动,也可能使得模型的解变得非常复杂。克鲁格曼在其《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1980)一文中对这一模型进行了修正和简化,使用具体的CES效用函数,从而使得真实工资不再是消费量的函数。使用了CES函数的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几乎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主流文献的标准工具,其影响至今不衰。经此变动,图1中的PP曲线变成一条水平线,当发生自由贸易时,真实工资不再变化,企业生产量不再变化,个人消费量下降,产品的种类数与人口数同比例上升(参见表1)。
????表1 克鲁格曼1979年模型与1980年模型贸易时各变量变化比较
变量
真实工资 企业生产总量 个人消费量 商品种类数
1979年模型 上升 上升 下降 上升(小于人口比例)
1980年模型 不变 不变 下降 上升(与人口同比例)
????这一简化使得模型具有了更强的可扩展性,他开始允许两国的规模不对称,并引入运输成本,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著名的“本国市场效应”: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规模大的国家将会生产更多数量的产品而且会成为该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关于“本国市场效应”背后的机理是简单的,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存在,生产活动倾向于在规模较大的市场需求附近形成集聚。“本国市场效应”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特定产品上具有优势。由于较低的价格水平,规模大的经济中人们的福利会相对较高,因为整个消费中只有小部分担负了运输成本。这一结论引起了国际贸易学界至今不衰的研究兴趣。
????正如杨小凯和张永生(2001)所言,新贸易理论实际上讲述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冲突的故事。一方面消费者有多样性喜好,希望产品种类越多越好,另一方面,从生产者角度看,由于规模经济产品种类是越少越好,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但是市场竞争会去折衷这种两难冲突,达到某种垄断竞争的均衡。而且人口的增加或者通过贸易将会使得规模经济和多样化两难冲突的折衷余地增加,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产品种类。
????(三)新贸易理论的贡献和缺陷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提高了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克服了传统贸易理论所遇到的困境。最明显的就是新贸易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很好地吻合了现实中的贸易模式。同时,新贸易理论也说明了许多新兴产业和贸易模式的形成似乎更是一种偶然的机遇,正如海闻(1995)所分析的那样,由于工业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能囊括一行业所有的产品,从而国际贸易成为必然,但是具体哪一国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国家在分工中拥有哪些优势产业,往往取决于分工发生前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而且分工模式一旦形成,优势产业就会由于路径依存而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以延续。克鲁格曼模型虽然简单,但其中已经蕴含着混沌理论中蝴蝶效应的思想。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他为其后的贸易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分析框架。
????当然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克鲁格曼的模型中所有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他没有考虑企业
的异质性,对贸易开展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淘汰”效应和“规模变化”效应缺乏很好的解释,所以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规模会扩大,有的企业会被淘汰,也没有办法去解释贸易开放后由于企业优胜劣汰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好处。而这些缺点正好促进了当前新新贸易理论在克鲁格曼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新贸易理论不能说明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的内在机制,即既然国际贸易有这么大的好处,为什么要从国内贸易开始呢?新贸易理论提出了“贸易障碍”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是模型中没有代表这些障碍的具体变量或参数,所以消费者和生产者永远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中交易,相互隔离的市场永远不会在均衡中出现,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是外生给定的(杨小凯、张永生,2001),这种缺陷也使得后来杨小凯等人创立了超边际分析的内生化贸易理论模型(Smythe,1994)。
????二、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主流理论的影响
????(一)新旧贸易理论的综合
????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的一个强大优势就在于他的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能够自然地联结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想象有两个国家和两个产业,两个国家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在两个产业上分别具有比较优势。每个产业中有很多差异化的产品,两国之间可以基于规模经济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不表现为某个产业的只出口不进口,而是表现为出口大于进口的净出口。在这样的一个模型中,H-O体系与克鲁格曼模型就浑然一体了。Lancaster(1980)、Dixit & Norman(1980)、Krugman(1981)、Helpman(1981)以及Helpman & Krugman(1985)都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综合模型。他们认为新旧贸易理论的综合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检验和预测国家之间不同的贸易模式。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新旧贸易理论的综合形成了在更广范围内对双边贸易流量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从而允许研究者评价新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对新经济地理的影响
????克鲁格曼在1979年关于新贸易理论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果由于过高的运输成本和其他障碍使得贸易不能充分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他考虑到在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世界中要素流动将代替贸易并导致集聚发生的情形,实际上他讨论了当劳动力的流动变得可能时集聚的可能性,这其实就是新经济地理“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雏形(Krugman,1991a)。克鲁格曼在他1980年的文章中提出了“本国市场效应”,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生产要素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在存在Dixit-Stiglitz多样性喜好的情况下,“本国市场效
应”一方面使得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会有更高的真实工资水平,同时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品种,这都会吸引劳动力向已经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也可能导致发展经济学中早已认识到的“中心-外围”体系的形成。
????(三)贸易与增长
????新贸易理论对重新思考经济增长起到了重大的启发作用。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往往是外生的。例如H-O体系中的雷布津斯基效应,可以解释要素存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但是对于贸易反过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统贸易理论少有解释力。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规模经济应该是解释贸易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Ethier(1982)运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讨论了规模经济和中间品种增加之间的两难冲突。Ethier模型直接促成了后来Romer(1990)以及Grossman & Helpman(1989,1990)发展出的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在垄断竞争框架之下,用差异化的中间投入品代替新贸易理论中的差异化最终品。与新贸易理论中最终品的种类增多会导致更高的消费效用非常类似,差异化投入品种类的增多会导致产出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遵循新贸易理论分析的范式,开放贸易后,当所有产品之间包括中间投入品都存在自由贸易,而且知识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时,贸易会提高增长率并使所有国家获利。所以,从新贸易理论角度看,贸易可以通过差异化中间投入品的增加影响一个国家的产品创新,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当然条件是知识在国际间存在着溢出效应。Grossman & Helpman(1991)对内生增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做过极其深入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和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在技术手段上一脉相承,而Grossman & Helpman(1991)的贸易与内生增长理论则可以被视为动态化的克鲁格曼贸易理论,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对贸易与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新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生产率水平。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进行对外贸易,问题是哪些企业会进行对外贸易呢?而且有些企业进行贸易时,另外的企业可能会选择FDI或者外包等形式,那么每个企业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进入模式呢?这些问题都成为新新贸易理论研究的焦点。新新贸易理论也是建立在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这套理论考虑了企业异质性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考虑了契约不完全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新新贸易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继新贸易理论(
20世纪80年代)、贸易与增长理论(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和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新经济地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又一研究热点。标志着新新贸易理论开创的论文包括Melitz(2003)和Antras(2005)等文献,而Melitz模型和Antras模型都是在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的影子无所不在。
????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克鲁格曼以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当前国际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国内一些学者对这种启示作用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雷达和刘元春(2005)认为新贸易理论把自由贸易和国家干预统一到基准模型中了;陆家骝(2008)认为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可能成为未来西方国家实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这些判断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和重视规模经济的作用,积极引导产业向规模经济发展,这样才能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
????然而,将克鲁格曼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仅仅理解为国家干预主义以至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事实上,克鲁格曼自己对新贸易理论被贸易保护主义所“绑架”也颇有微辞。对于中国来说,克鲁格曼理论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干预政策,而规模经济和“本国市场效应”的重要也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死死护住庞大的国内市场。但是,克鲁格曼理论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内需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理解中国未来比较优势的发展方向。
????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内需与外需、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对企业来说就必然意味着减少出口。然而,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内需与外需并不一定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反而可能是相互促进的。根据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提出的“本国市场效应”,对于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优势的来源。
????更为重要的,克鲁格曼理论可能对分析我国今后比较优势的演变提供新的思路。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一般认为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采取了遵循我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林毅夫,2002)。但是根据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特别是其
中的“本国市场效应”,我国日益增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规模经济的形成,会使得很多企业超比例地集聚在中国,从而形成这些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的净出口。如果我们把各产业分成两类,一类是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一类是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业。那么,今后中国有可能会在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部门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出口规模经济明显的产品,进口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品的贸易格局。
????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有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而且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现在一些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上升,很多人发现这种现象很奇怪,因为机电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我国现有比较优势不符合,单纯用传统理论中的雷布津斯基效应也很难解释。Rodrik(2006)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超过了我国人均收入所能解释的程度。很多学者用FDI、国内外增加值和加工贸易等来解释这种现象。我们认为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中“本国市场效应”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因为机电产品有着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促成了这类产业在中国形成了集聚,使得我国在这些产品上面具有了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正在超过传统的比较优势。因此,克鲁格曼的理论对我国比较优势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启示,中国也许会越来越成为很多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而有着传统比较优势的某些产品(如纺织品)的出口或许会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当前次贷危机中中国面临的制造业出口困境是暂时的。
范文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 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学派在解释国际贸易基础揭示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因素以及衡量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贸易所得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当今的许多重要理论与政策仍然得益于古典贸易理论的启示 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 作为整个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贸易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因此在他们的分析中只有一个要素劳动投入 这个假设和实际不符据此无法正确认识一国的比较优势 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资本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不再由单一要素决定研究投入产出关系的有关经济学理论也随之发展 而在有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原理是否成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新古典经济学修正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提供曲线分析古典理论的假定一定的国际交换比例 2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3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CH3 新古典贸易理论 31 相互需求论 32 生产要素禀赋论 33 里昂惕夫之迷 30 贸易条件1 一个国家用国内产品所能交换得到的国外产品的数量比率被称为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在参与方之间分配 30 贸易条件2 1担大米交换2担棉花对两国都有利因为用本国土地生产进口品时成本较高 如果贸易条件变成1担大米交换3担棉花对中国更有利事实上这一贸易条件将使贸易创造的全部利益都流向中国印度不再从贸易中获得好处但也没有因为贸易而遭受损失这时它通过用3担棉花交换1担大米与通过减少国内生
产3担棉花来获得1担大米贸易收益与国内生产机会成本正好相等 相反当贸易条件变成1担大米交换1担棉花时贸易利益全部被印度占有 30 贸易条件3 可见贸易虽可能使参与双方都获得利益然而双方获利多少则可能因为贸易条件不同而变化 大米和棉花交换比例在1比1与1比3之间变化时中国和印度都将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利益如果超出上述比例数范围则会使一方受到损失 互利贸易可能性取决于贸易条件的变化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互利条件会被破坏 31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弟子 《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一关于国际商品交换比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 311
例上下限的分析 穆勒认为在国际分工开始以前两国国内存在各不相同的x商品与y商品的交换比例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被在世界市场确定的单一交换比例即国际交换条件所取代 他认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超过或等于上下限的交换比例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利益而另一方则损失了利益或未增加利益 因此英国和德国的贸易格局必然是英国出口毛 呢进口麻布德国出口麻布进口毛呢那么两国以什么样的比例交换呢显然对英国来说出口10码毛呢至少要换回15码以上的麻布对德国来说出口20码麻布至少要换回10码以上的毛呢 在上述比较成本所确定的交换比例范围内实际的交换比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二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 穆勒认为相互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当这一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时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价格便由此决定 英国和德国的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状况亦即英国需要进口多少麻布德国需要进口多少毛呢当英德两国的相互需求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亦即双方的国际收支平衡时交换比例就被现实地确定了 假定英国对麻布的进口需求是17码麻布的1000倍愿意提供10码毛呢的1000倍作偿付而德国对毛
呢的进口需求是10码毛呢的1000倍愿意提供17码麻布的1000倍作偿付时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正好等于对方的供给国际交换比例遂可在1017的国际需求方程中确定下来 可见贸易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状况决定两国现实的贸易条件 假定英国对麻布的进口需求降低到17码麻布的800倍时按1017的国际交换比例它只需提供10码毛呢的800倍作偿付再假定德国对毛呢的进口需求仍为10码毛呢的1000倍并愿意提供17码麻布的1000倍作偿付 那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发生麻布的供过于求和毛呢供不应求从而导致麻布的价格下跌英国的进口需求增加比如说增加到18码麻布的900倍毛呢的价格上涨德国的进口需求下降比如说下降到10码毛呢的900倍这样就会形成新的国际交换比例1018在这个交换比例下双方的相互需求又达均衡于是形成新的国际需求方程式如果发生英国的进口需求不变而德国进口需求下降的情况那交换比例就可能变为比如说1016一方对对方产品需求增加了当然也会影响国际交换比例 31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三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 上述分析表明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贸易的两种商品实际的贸易条件是根据双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强度进行调整的 穆勒认为相互需求强度影响到贸易利益的分割均衡贸易条件对哪一方更有利要看两国相互需求的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程度愈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程度贸易条件就愈是对本国有利 31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综上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旨在说明这样一个论点在比较优势确定的交换幅度范围内实际的贸易条件是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它是由双方消费者对对方产品的需求所确定的 一个国家应该用多少出口商品换入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取决于两国相互进口的需求量正好等于它们各自出口供给量时的交换比例也即供求一致时的交换比例这就是说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实际贸易条件是使总进口和总出口达到均衡状态时的贸易条件实际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均衡的贸易条件 问题依古典模型两国能否分工交易并得利 32 生产要素禀赋论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代表人物Heckscher 1879--1952
Ohlin 1899--1979 代表作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hlin1933 核心思想一国的比较优势来自何处 以生产要素供给差异来解释国际 贸易的原因与流向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产生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国际贸易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说明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产生 10年后 Heckscher的学生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Bertil Ohlin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用在相互依 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 素理论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由于俄林的著作中包含了赫克歇尔的所有工作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赫克歇尔提出的故将这一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贸易模型 ?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的相对价格 因为要素的相对价格是变化的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也会变化 比如如果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生产者为了减少其生产成本必定会用资本来代替劳动结果商品会变得更为资本密集化 如 现在的肯得基VS 50年前的肯得基 只有在任何可能的相对要素价格下生产Y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生产X的资本劳动比率Y才可以被视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如 自行车VS手机 注意要素的密集度多用于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比较 ?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以各国资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的价格的比率PKPL来定义 若PBKPBL PAKPAL 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由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r劳动的价格就是工资率w所以PKPL rw 若r B w B r A w A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同样决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rw的值的大小 例如即使 r B r A 但r B w B r A w A 则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如果 r 美 w 美 r 中 w 中
美 国相对于中国来说资本丰裕但劳动短缺 注意要素的丰裕度只有在不同的国
家或不同的地区之 间比较时才有意义 4 Both commodities are produced
unde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n both nations 5 There is 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in both nations 6 Tastes are equal in both nations 7 There is perfect factor mobility within each nation but no 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 8 There is no transportation costs tariffs or other obstructions to the free flo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9 All resources are fully employed in both nations 10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is balanced 贸易的首 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
区生产要比在别的地区便宜在每一 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
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的生产的商品俄林
语 用前面的术语来讲这意味着A国出口X商品是因为X是劳动密集
型商品而且劳动是A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同样地B国出口Y是因为Y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且资本是B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 HO理论又常被称
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一要素禀赋论的内容4HO理论的证明 一般均衡分
析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上面通过PPC和CIC对贸易影响进行
了一般均衡分析 现在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对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
行考察以进一步分析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准备知识一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完 全由本国的供求决定 准备知识 二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不再只由本国
的供求决定 A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例如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中国大米
和美国钢铁假设每吨钢铁等于1000元 中国的大米价格是每吨500元美国的大米
价格是每吨1500元 局部均衡分析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国际价格波动范围 没有贸易时
出口国的国内市场均衡价格 中国钢铁的价格究竟降到什么程度为止 这取决于
中国钢铁进口量对国际钢铁市场的影响 如果中国是钢铁进口大国即中国的进口
的数量大到足以能够影响国际钢铁市场的价格中国钢铁的价格会降到2000元以下但在1000元以上因为新的国际钢铁市场的价格已经由于中国的大量进口而上涨到1000元以上 但如果中国只是一个进口小国国际钢铁市场价格根本不受中国进口的影响那么自由进口会使中国钢铁的价格最终跌到跟国际市场一样的每吨1000元 不管大国还是小国自由进口的结果都使原来高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到与国际市场相同 进口行业产品价格的下降必然影响到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和消费一般来说由于产品价格的下降对产品的总消费会增加在图中从D0增加到D1而国内的生产会下降从S0到S1消费与国内生产之间的缺口M则为进口所填补 因此进口国外商品的结果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中国大米价格上涨的幅度也取决于该国在国际大米市场的地位 如果中国是大米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其国内大米价格的涨幅会小一点因为国际大米价格会由于中国的大量出口而有所下降新的国际价格会低于原来的1000元比如说800元这样国内市场价格从500元上升到800元涨了300元 但如果中国是大米出口的小国无论中国出口多少对国际大米市场来说无足轻重那么国际市场价格仍是1000元中国国际市场价格也会最终涨到1000元上涨500元 由于大米价格的上升中国大米生产会增加从S0增加到S1但国内对大米的需求也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下降从D0到D1生产量与国内消费量之间的差额为出口量所以出口对本国出口行业的影响是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 对于同样的一个产品每个消费者会由于收入或偏好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用从而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 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实际支付的价格并不因为产品带来的不同效用而有差别不管消费者愿意支付多少他们实际支付的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则省了钱而获得了额外的满足这个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价或额外的满足经济学中称为消费者盈余 类似地生产者愿意销售的价格和实际销售的价格的差价或额外的满足经济学中称为生产者盈余 但是对中国大米的生产者来说出口则带来了很大利益既增
加了产量又卖了高价中国大米出口使生产者盈余增加了a和b这部分的价值为5万5千元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出口使本国消费者受害而生产者得益 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考虑进去的话中国出口大米是否仍然获利呢 结果是肯定的因为生产者所获的利益ab总是大于消费者的损失a出口大米的纯利益是b或者说1万元 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自由贸易并非一件好事在廉价进口的冲击下生产者盈余减少了c部分用货币计算的话相当于9万元的损失可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廉价外国产品的进口使得消费者可以付更少的钱而享受更多的产品价格下跌使消费量由100增加到120消费者盈余增加了c d部分计11万元 如果我们把生产者的损失和消费者的收益加在一起不难发现即使进口中国也能从中获利因为消费者从进口中得到的利益c d总是大于生产者的损失c进口的纯
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无论收益是d值2万元
是出口大米还是进口钢铁都有净利益 那么这些利益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否是从跟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那里获得的呢 换句话说中国从向美国出口大米中获得了收益是否意味着美国进口中国大米受到了损失呢 生产者损失了e但消费者获得了e f净收益为f根据假设的数据f的价值为1千元从分析中我们看到中国与美国进行大米贸易不仅出口国中国有1万元的净利益进口国美国也有1万元的净利益 类似地美国出口钢铁也有净利益 社会福利来自何处 国际贸易的结果不是一赢一输的零和游戏而完全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贸易中获得的社会福利来自配置所得gain from allocation 1交换所得产品在消费领域的更有效配置 2专业化生产和分工所得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 二国际贸易对收入的影响 国际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将扩大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减少生产并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改变一个国家要素的供需格局并且表现为丰裕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价格上升稀缺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价格下降直至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趋于均等 要素收益的定义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
场上 劳动收益 W P MPL 资本收益 R P MPK 其中 P为产出的价格 MPi i L K 是要素i的边际生产率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本国充裕的要素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的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这一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Wolfgang Stolper和萨缪尔森论证的因此在国际经济学中被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逻辑证明 假定中国出口大米R进口钢铁S 贸易前要素市场均衡 WR WS RR RS 贸易使生产和价格变动 WR
WR RS RS - 要素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WR , WS, RR,, RS – 与贸易前相比 W 而 R 而劳动是中国充裕的要素资本是中国稀缺的要素 2国际贸易对两国要素回报的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1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的逻辑证明 在本章的AB两国和XY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型中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则有wrA国,wrB国 其中wr为劳动与资本的价格 又知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A国会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则相反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评价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评价 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
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不足表现在 片面性忽视生产要素需求方面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系列前提假设削弱了对现实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 阅读 樊纲《利用比较优势与利用适当的技术》 思考 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中国经济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令人吃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1947 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
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出口的反
集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 这个验证结果与一般的感觉是不符合的一般认为美国资本充足科技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劳动力成本较高 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有相对优势 HO理论模型的推论与实际验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迷Leontief Paradox H-O 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里昂惕夫之迷的迷底 但是经济学家并未否认HO定理而是从HO模型的基本假设出发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迷 因为在现实经济中HO理论的许多假设有时是不成立的这样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不符 很明显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要素比率 美国进口竞争工业之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大量矿产和木材的进口国这些产品不仅使用大量自然资源而且还使用大量资本在出口方面美国出口的农产品碰巧相对说来是使用大量劳动力和土地的 1960年代是台湾高速工业化时期农业贸易结构呈现以下特点饲料粮的进口上升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的出口上升 因为台湾地少人多所以进口的都是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台湾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目前大陆的情况与1960年代的台湾很类似因此大陆应该学习台湾的经验以国际市场为依托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以提高农
民收入 里昂惕夫自己在分析谜产生的原因时就实际上提出了 生产要素 劳动力 非同质的问题 他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工人劳动的效率和技能大约要比其他国家高3倍运用同样数量的资本美国工人可以多产出3倍如果劳动以效率单位来衡量 即按美国的劳动量乘以3计算 那么美国将是劳动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它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样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 根据这种解释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生产但在国外却是劳动密集型 同时生产从美国的角度看就会造成进口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错觉美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用美国标准衡量也会造成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 只要贸易双方有一方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这种情况其中一国就必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 ?自由贸易的假设不符合现实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其实是美国及外国的贸易壁垒所造成的 因为美国出于某些政治和集团利益的需要对雇佣大量不熟练工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势必造成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口(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输入 外国如果采取相反措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那么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就会难以进入外国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容易出口 事实上美国确实很注重保护需雇佣大量工人的产业 与HOS定理的假设不同现实世界常常是 各国并非使用相同的技术技术在进步进步的速率在国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各国间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阻碍着各国相对商品价格均等 生产要素在国内也达不到自由流动 企业的运作不是规模报酬不变 基于上述原因国际贸易没有使各国同质要素的工资和利率均
基于现实与HOS定理假设的差异我们说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等化这并不值得惊奇
同质要素收益的国际差距会更大 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看H-O-S定理仍有重要意义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评价 33 里昂惕夫之迷 一个模型必须通过经验检验才
能被认定是一个理论如果一个模型与经验检验的结论相矛盾这一模型就会被推翻而建立另一个新的模型 对模型进行经验检验是完善模型推动经济学进步的必要步骤 李嘉图马歇尔俄林在不同的方面完善了前人的模型 331里昂惕夫之迷的迷面 HO贸易模型所揭示的道理同人们的常识是一致的只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推断出它的贸易模式比如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 ? 里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3年诺奖得主 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的情况为案例计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竞争商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 鉴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 进口竞争产业的资本劳动和出口产业的资本劳动之比,18184?14015 1301947 ,13726?12977 1061951 332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 从逻辑上看HO理论是无懈可击的 而里昂惕夫所用的分析方法经过后人反复尝试也证明是符合实际的鲍德温收集了美国1962年的数据也得出了与里昂惕夫同样的结论 学 者 数据 年份 KxLx KmLm H-O预测 1 威特尼 Whitney1968 1899 112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4 1947 077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6 194751 094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鲍德温 Baldwin1971 195862 079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斯特南德和马斯克斯 Sternand Maskus1981 1972 105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主要解释 ? 两种要素假设不符合实际 HO模型假设只有两种生产要素但是如果某一产品包含了第三种要素并且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有两种产品A和B含有三种要素自然资源R资本和劳动比例为A产品RKL 632B产品RKL 113显然A产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B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忽略资源要素A产品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同质的假设存在缺陷 HO模型假设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本身都是同一的没有任何
差异然而每种生产要素实际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它们的组合也是干差万别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略生产要素禀赋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作出合理的解释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主要解释 ?要素密集程度固定的假设存在缺陷 有时同一产品所含的要素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发生重大的改变造成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某种商品在某个国家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一个国家的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 比如小麦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主要解释 进口的影响 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自由贸易对出口行业的影响正好与进口行业相反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销售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在图中这一价格假定为每吨500元而国际大米市场的价格则高于500元 我们假设为1000元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生产者马上发现将大米卖到国外可以比在国内赚更多的钱于是大批大米会出口 大米出口的结果使得原来供求均衡的国内大米市场出现短缺从而造成国内大米价格上涨这种出口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跟国际市场的价格一致 当国内大米市场价格跟国际市场一致时对大米生产者来说在国内销售和出口到国外就没有区别了大米就不再继续外流国内市场短缺的现象也会消失价格也就稳定下来新的国内大米价格比没有贸易时要高 出口和进口的净收益分析 准备知识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 0 X1 X P P2 P1 D
X 当成交价量为P1 X1 时 CS,x01 D X dx-P1X1 PP1D1的面积 当P1 P2 CS减少了面积a D1 a 由于大米价格的提高消费者盈余减少了,部分根据我们假定的数字计算的话a部分的价值为4万5千元也就是说自由贸易使中国大米的消费者损失了4万5千元 出口净收益大于零 贸易前假设中国钢铁的生产和消费均为100吨市场价格为2千元开放市场的结果是进口增加价格从2千元跌到1千元国内生产减少至80吨 进口净收益大于零 在
没有贸易时美国国内的大米价格为每吨15千元开放市场后美国以1千元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40吨大米并促使国内大米市场价格下降生产削减消费增加 1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要素收入的影响 但是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HO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可以在产业间自由流动但这种流动是需要时间的 在生产要素尚未来得及流动之前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产生的影响属于短期影响 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要素收益的影响 1 短期 要素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劳动和资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变换工作和重新投资 短期中 要素收益的变化只取决于产品价格的变化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不变因为各行业的要素数量没有改变 国际贸易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该部门的两种要素收益均上升 国际贸易导致进口竞争部门的
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要素收入的产品价格下降该部门的两种要素的收益均下降
影响 2 长期 所有的要素均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在长期内由于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各产业和各地区间充分流动所以国内所有产业的同一同质要素的收入将相等 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从SS定理出发我们知道国际贸易会降低美国这样的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的国家的真实工资和劳动的真实收入那么美国政府是否应当限制贸易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贸易导致的劳动者的损失小于贸易导致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 用合适的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重新分配使得两种生产要素所有者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这种再分配政策可以是重新培训被进口所替代的劳动也可以是对劳动收入的减税等 1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内涵 在HO理论的基本假设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具体说来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劳动即有相同水平的训练技能和生产力的劳动获得等量的工资同样地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的同质资本即具有同等风险和生产力的资本获得均等收益 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A国和B国的工资相等会使贸易各国的利率相等会使要素的相对价格相等和绝对价格相等 2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因
当A国分工生产商品X劳动密集型商品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时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率同时对资本的相对需求下降引起利率的下降 而B国所发生的一切与A国相反即B国分工Y并降低X的产量时对劳动的需求下降从而引起工资率下降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利率 3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的证明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实际上是HO定理的推论与HO定理的内涵是一致的 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P67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的证明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它通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简称HOS定理 由于A国出口X产品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故劳动需求的增加大于资本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X产品出口的增加引起的劳动价格的提高大于资本价格的提高从而造成A
国的wr比率上升同理A国进口Y产品也会造成wr上升
相反B国出口Y产品和进口X产品都会使B国的wr比率下降这样两国的wr的比率就会趋于均等 以上证明过程图示如下 A国出口 X产品 国内X 产量? 劳动需求???w?? 资本需求??r? wr? A国进口 Y产品 国内Y 产量? 劳动需求??w? 资本需求???r?? wr? 假设A国劳动丰裕wr较小X为劳动密集型Y相反 3,2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的图解证明 纵轴表示PXPY横轴表示Wr贸易前中国位于点AWr Wr 1 PXPY PA美国位于点A Wr Wr 2 PXPY PA因为中国的 Wr 1小于美国 Wr 2 PA , PA所以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 中国在贸易中分工生产商品X提高了劳动相对于资本的需求WR上升美国分工生产Y提高了资本的相对需求RW上升即WR下降这种情况将继续下去直至在点B B时PB PB而且两国的WR均等于 WR A A B B 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定理证明 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定理的证明要利用欧拉定理不要求掌握 在现实世界中国际贸易真的使各国同质要素收入相等了吗即使是最粗略的观察材料也会给这一问题以否定的答案在美国和英国医生工程师技师机械师和秘书的工资要高于其在韩国和墨西哥的同行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当今
世界HOS定理所依赖的一些假设大多数是不成立的 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评价 一要素禀赋论的内容1主要概念的界定 3211 要素密集度 ?概念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一个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诸种要素的比率 如果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时的资本劳动比率 即 KYLY KXLX 则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注意要素密集度为一相对概念 ?例子
如果为了生产一单位Y需要两个单位的资本2K和两个单位的劳动2L则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1即KL 22 1
如果生产1单位X需要1K和4L则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KL 14那么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 图解分析如果以坐标系的纵轴表示资本K的使用量以坐标系的横轴表示劳动L的使用量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该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 A国和B国商品X和商品Y的要素密集度 B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KL比率都高于A国这是因为B国资本的相对价格相对于劳动比较低生产者在生产两种产品时都会用K来代替L以降低其生产成本这样导致B国生产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较高 在B国Y的KL 4而X的KL 1因此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A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KL为14生产Y的这一比率为1图中A国从原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的斜率给出了这两个值因此在A国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14 3212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定义方法 两种 ?以实物单位定义即以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 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大于A国的这一比率即 TKBTLB TKATLA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 注意定义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而不是可用资本和可用劳动的绝对数量如果TKBTLB TKATLA 即使TKB TKA B国拥有资本的绝对量少于A国 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一要素禀赋论的内容1主要概念的界定 ?两种定义方法的差异 用实物单位定义只考虑了供给这一方面的因素而用相对要
素价格来定义则同时考虑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因为商品或要素的价格由供求双
方共同决定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定义要素丰裕度的两种方法得出
的结论将是相同的这是因为若B国的TKTL大于A国在相同的需求条件下B国的
PKPL就会较小这样在两种定义下B国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
不同定义要素丰裕度的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以实物单位定
义如果B国的TKTL大于A国 B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 但如果B国对商品Y资
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资本的需求远远大于A国结果使得B国资本
的相对价格高于A国尽管B国的资本供给大于A国 B国的PKPL可能高于A国以
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相对要相对要素价格定义B国可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素价格定义法也就是说如果一国资本的相对价格低于另一国则该国是资本丰裕
的国家但根据H,O理论的假设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两种定义方法之间并不存在
冲突 423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另一方面A国是劳动丰裕的商
品X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A国就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商品X 这样A国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比就较为平坦其在横轴上也扩展
得较宽如果我们用横轴度量X 假定B国是资本丰裕的而且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
的商品B国就可以比A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商品Y 14 A国与B国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形状 商品Y 商品X 假设有两种要素投入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递增增加X
的生产而放弃的Y的数量会越来越大故PPC外凸 假设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且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故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X的横轴同样地由于B国
是资本丰裕的国家且Y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商品
Y的纵轴 HeckscherOhlin theor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1 There two nationstwo commoditiesand two factors
of production 2 Both nations use the same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3 Commodity X is labor intensive and commodity Y is
capital intensive Assumptions for HeckscherOhlin TheoryP63 一要素禀
赋论的内容2假设前提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各国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由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 ,要素相对价格不同是由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决定的 俄林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或便宜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或昂贵的要素的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一要素禀赋论的内容3HO理论的内容 1 HO理论的分析思路 HO理论的分析思路 从右下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即收入分配共同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决定了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素的派生需求 derived demand从最终产品的
生产中对要素的需求和对要素的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需求中派生出来的需求
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不同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即一国应该出口何种产品 图清晰地表示出所有经济力量是如何共同决定最终商品价格的故HO模型是一般均衡模型在所有这些共同作用的因素之外HO理论单独把各国生产所需要素的实物可用量或供给量的差异提出来以解释各国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及贸易发生的原因特别地俄林假设各国需求偏好以及收入分配是相同的这使得各国对最终产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相等 在相同的生产技术下不同国家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供给就成为导致各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的唯一原因不同的要素价格导致了不同的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贸易的进行图中由要素相对供给量的差异导致的要素价格差异和商品价格差异的过程用双线表示 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HO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 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是两国共同的无差异曲线该无差异曲线与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 这两个切点确定了两国无贸易条件下均衡的相对价格A国为PAB国为PA见左图 由于PA,P A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
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 开展贸易后见右图A国在B点组织生产能够以X
交换Y最终达到E点的消费组合见贸易三角形BCEB国在B点组织生产通过用Y
交换X最终达到E点的消费组合与E点重合 两国均在贸易中获利表现为它们达
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A 美国
中国 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P0 15 S1 CIC1 C1 P1 1 0 30 50 大米 钢铁 60
40 CIC0 进口 出口 E 钢铁
50 30 0 40 60 大米 出口 进口 E S1 C1 CIC1 P0 05 P1 1 CIC0 A A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中国大米和美国钢铁没
有贸易时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不同两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也不一
样自由贸易使两国的价格生产和消费改变 3 P 2 1 过 剩
短 缺 e 中国大米市场 市场价格经过波动最终达到均衡水平 0
100 Q 150 200 大米数量 Q S 供给 D 需求 大米价格P
若供给方要价P 3则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若需求方出价P 1则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大
米价格 P 出 口 大米价格 P
D 需求 D 需求 0 100 200 大米数量Q 0 100 200
大米数量 Q a b P ,3 S 供给 S 供给 e P 1 e 进 口 D S 国际市场P ,3时
需求量,国内需求,出口e 国际市场P ,1时供给量,国内供给,进口e 3贸
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局部均衡分析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美国看到中国的大米便宜
就想从中国进口但是美国必须支付每吨至少500元的价格中国农民才会将大米
卖给美国美国当然愿意支付但不能等于或超过美国自己生产大米的价格1500元
否则美国就没有必要从中国进口作为中国想尽量抬高交易价格使出口有钱可赚
作为美国想尽量压低交易价格使进口有利可图那么两国最终以什么价格成交呢 10 05 P 千元 Q P 千元 P 千元 15 10 05 15 10 出口 进口
Q Q D DM D S Sx S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在国际大米市场上如果中国的出口量小于美国的进口量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则下跌只有在进口量等于出口量的时候国际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才会形成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一价格假设为1000元交易量为20吨 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曲线Dm就是美国的进口曲线同理当大米价格等于1500元时美国国内市场上供求达到均衡无需进口只有在价格低于1500元时美国国内市场才出现短缺需要靠进口来弥补所以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从1500元开始 当价格超过500元以后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其间的差额就可以用来出口出口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美国是大米进口国只要价格低于1500元美国就进口价格越低进口越多 中国是大米出口国只要价格高于500元中国就愿意出口大米国际市场上的供给曲线 Sx 是中国的出口曲线当价格等于500中国国内的供给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出口为零 20吨 国际市场价格 没有贸易时进口国的国内市场均衡价格 在国际大米市场上仅当出口量,进口量时形成均衡价格 不同的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受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先来看自由贸易对进口行业的影响 所谓进口行业指的是没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能力的行业 在前面所假设的例子中中国的钢铁工业和美国的大米种植业都是进口行业 B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价格由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在供求均衡点上钢铁的价格假定为P0在这一市场价格下钢铁的供给量 S0 与需求量 D0 相等由于我们假定中国不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价格高于别国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我们进一步假定国际市场上同样的钢铁每吨只有1000元而中国的钢铁每吨则要2000元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中国一定会有人以国际市场价格进口钢铁 结果是由于国际贸易中国整个钢铁市场的价格下降直至新的市场均衡点
在新的均衡点上国内生产的钢铁 S1 加上进口的钢铁 M 等于在新的价格下国内对钢铁的总需求 D1 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假定英国和德国投入一定量的劳动生产毛呢和麻布的数量如下 在这一范围内国际交换比例愈接近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则 德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这个比例愈接近德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则英国获利更多 达到或超过任何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的国际交换比例都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贸易利益而另一方损失了利益因而不是现实的交换比例因此实际的交换比例只能介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界限之内亦即比较成本确定了贸易条件的上下限 31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如果相互需求不均衡那双方就要或者调整进口需求量或者 调整交换比例以达到均衡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虽然能够解释均衡贸易条件的确立但并不精确 英国经济学
1924新古典学派创始人 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家马歇尔 A1fred MarshalL1842,
通过几何图解方法提出提供曲线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贸易条件从而较为精确地描述了两国就两种商品进行贸易时交换比例的确定及其变化趋势 312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1提供曲线及其性质 或者说提供曲线是在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国为了达到最高的福利水平所愿意进行的各种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组合 提供曲线既可以看成是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视为一国的进口需求曲线作为出口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所愿意提供的出口产品的数量随着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即贸易条件的改善一国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会增加 作为进口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随着进口产品相对价格的降低一国愿意进口的商品数量会增加从此意义上说提供曲线又常常被称为相互需求曲线 提供曲线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即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X Y X0 Y0 连接原点和提供曲线上除原点以外的任一点斜率等于该点所对应国际相对价格贸易条件 C O 假设有AB两国A国专业化生产X商品(B国专业化生产Y商品两国相互开放进行贸易A国出口x进口YB国出口Y进口x A国的提供曲线表明
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A国愿意出口多少x商品来交换Y商品B国的提供曲线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B国愿意出口多少Y商品来交换X商品 从图中可以发现提供曲线经过某一临界点后(便会向回弯曲形成弓形模佯这是因为成本递增的结果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扩大A国提供x商品的成本会愈来愈高边际替代率越来越低因此即使外国愿意提供更高的价格该国愿意出口的商品产量也会越来越少 同样道理B国的提供曲线的弯曲方向刚好与A国相反 2以提供曲线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均衡与均衡的恢复 如果AB两国的提供曲线合并到张图上它们就会相交于一点E点在E点A国愿意提供的商品x的出口量恰好等于B国愿意进口的数量B国愿意提供的商品Y的出口量刚好等于A国愿意进口的数量因此E点代表AB两国贸易中的一种均衡状态经过均衡点E的贸易条件线TE就是实际的或均衡的贸易条件它代表国际市场上的均衡价格 倘若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条件偏离了TE两国的供求力量会自动使市场恢复均衡 举例来说假定市场上现在的贸易条件是TF 同TE相比较这时A国的处境比较不利而B国的处境改善了 由于TF与B国的提供曲线相交于s点这里它只要增加提供W0W2量的Y就能多交换到C0C2量的X商品 在S点上B国愿意出口的Y商品总量为OW2希望得到的x商品进口总量为OC2然而TF与A国的提供曲线却是相交于R点即它愿意出口的x商品总量为OC1少于B国的需求而它希望进口的Y商品总量为OW1也少于B国提供的供给 于是国际市场上x商品供小于求Y商品供大于求这样市场的供求力量将促使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Y的相对价格下降TF逐渐向TE移动直到达到均衡点ETF与TE重合x与Y两种商品的国际供求重新恢复平衡 由于TG与A国的提供曲线相交于U点这时A国愿意提供的X商品出口量为OC4而希望得到的Y商品进口量为0W4然而 TG与B国的提供曲线却是相交于T点这就意味着B国愿意提供的Y商品出口量为OW3少于A国的需求而B国对X商品的进口需求量为OC3也少于A国愿意出口的数量其结果必然是Y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x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从此转移到TE而重新恢复均衡 反过来如果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条件线是TG它最
终也必将回归到TE因为这时的贸易条件对A国比较有利而对B国不利会造成新的市场不均衡 3 提供曲线的移动及其原因 提供曲线既可看作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又可视为一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因此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一国的提供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提供曲线的移动不同于同一提供曲线上贸易数量的变动它往往会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进而对一国的总福利水平和贸易利益发生显著影响 从需求方面看引起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偏好和需求构成的改变等等例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改以及传统产品出现某种新的用途等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需求的变化会改变一国提供曲线的形状 从供给方面看造
由于成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总量技术水平和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等等 供求情况的变化引起的提供曲线的移动将会产生两种经济效应是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二是对贸易数量的影响 现在我们在假设供给情况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来分析需求变动所导致的提供曲线的移动及其效应 需求变动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其二是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提供曲线的移动及其效应 首先分析国内对出口商品需求增加时的情况 假设开始时AB两国贸易处于E点的均衡状态贸易条件为T0 现在B国的消费偏好从购买进口的x商品转为购买本国出口的Y商品 于是它只愿意用比以前更少的Y来交换一定量的x因此B国的提供曲线将由OB移动至OB 根据原来的贸易条件国际贸易将失去平衡因为这时A国的供求情况没有变化仍以E点表示而B国的供求情况将改为F点表示在F点B国只愿意进口OC2的x商品出口OW2的Y商品 这就使得x商品供大于求Y商品供小于求Y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会上升即贸易条件将从T0向右下方移动 一直移动至T1两国提供曲线相交于G两国贸易重新恢复均衡 由于B国国内对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提供曲线由OB移动到OB后将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两国间贸易数量的减少其贸易组合由E点减少至G点这降低了B国的福利水平但另一方面B国的贸易条件却改善了由T0变为T1从而又增加了B国的福利 提供曲线移动对B国净福利的影响则取决于两者的比较如果贸易条件改善的有利程度大于贸易
数量缩减的不利程度B国总的贸易情况改善净福利增加反之则B国总的贸易情况恶化净福利减少 提供曲线移动的效应 中国 印度 6担 6担 6担 6担 大米 棉花 中国 印度 第一阶段专业化 大米 75亩X 6担亩量 450担 0亩 棉花 25亩X 6担亩量 150担 100亩X 3担亩 300担 第二阶段交换 大米 350担大米出口100担大米 100担大米进口100担大米 棉花 350担棉花进口200担棉花 100担棉花出口200担棉花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1担 棉花 6担 3担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1担 棉花 6担 3担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1担 棉花 6担 3担
范文三:新贸易理论要点
新贸易理论要点
1、 共同的、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条件: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规模经济的存在;
2、 规模经济和规模收益的联系和区别:规模经济(Economics to scale)描述的是平均成本和产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在产出的一定范围内,平均成本AC 随产出Q 的增加而下降的经济现象,而规模收益(Return to scale)描述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技术关系,分为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减三种情况,其中,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是指产出的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率;
3、 新H-O 模型(法尔维模型)在局部修改了H-O 模型的假设条件后,得出的结论是:要素禀赋的差异在导致产业间贸易的同时,也可以导致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即高档的和低档的同类产品的贸易);
4、 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面对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也可以导致完全分工和产业间的贸易,但是,这种完全分工的格局具有不确定性,由先行(First mover advantage)优势决定;
5、 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差异产品的存在和厂商的自由进出,这两点决定了在这个市场中的厂商既有一定的垄断性,又有竞争性,在市场达到均衡时,超额利润为零,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n 是有限的,并且,在市场规模M 既定时,单个厂商的产销量q 也是有限的。
描述垄断竞争市场达到均衡时厂商数目n 、厂商产销量q 与市场规模M 之间关系的曲线被称为关系曲线RC ,该曲线被用作该理论的分析工具。
从封闭到开放,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使得两国消费者共同面对更多数目的差异产品的选择(当然,要比封闭条件下两国消费者各自面对的差异产品数目之和为少,可以认为:重复的差异产品只在其中一国生产),同时,由于单个厂商产销量的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凸现,因此,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价格实惠,这就是贸易利益所在。
之所以被称作新张伯伦模型,是指利用这个模型说明的不是垄断利润是如何产生的,而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上达到均衡时的垄断利润是如何消失的。
6、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说的是即使要素禀赋完全相同的国家间也可以发生差异产品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这是唯一的一个说明需求也可以导致贸易的理论。
范文四:新贸易理论概述
新贸易理论概述
1.历史背景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 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 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 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 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 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 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1970 年代末至1980 年代初,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布兰德等人以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出发点,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的分析工具为基础,将规模经济、多样化偏好及产品的异质性理论纳入规范的贸易理论的分析之中,解释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贸易及产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国际贸易现象,从而宣告了新贸易理论的诞生。
2.基本观点
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放弃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行业内贸易理论;二是战略性贸易理论;三是新贸易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不仅在方法上存在一致性,而且在发展上存在很好的逻辑关系。
新贸易理论认为,除资源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利益来源的另一个独立因素。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假设,打破了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定,使得研究的中心由国家间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等方面。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将规模报酬递增、专业化分工与要素禀赋的差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得出结论,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贸易( 产业间贸易) ,而专业化分工决定相同生产部门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主要由要素禀赋所驱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主要由规模报酬递增引起专业化分工所驱动。
3.评 价
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但是,新贸易理论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不能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转变,只能把一开始人们拒绝国际贸易的原因归之于某种障碍。
范文五:新贸易理论综述
新贸易理论综述
1 .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经典教科书上一般是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看作是古典贸易理论,而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理论及随后的贸易理论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最近兴起的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贸易理论则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因为本文所偏向研究的是新贸易理论部分的内容,所以在下面的文章中将着重讲解的是新贸易理论中包含的各种定理,并将详细解释各个定理的起源,内容及意义等这些相关知识,从了解定理入手来揭
示研究新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作用,以此来加深对整个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整体研究。
2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
2.1.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起点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构造的是一个2×2×2的模型。放松这一假定,国际贸易将变成由多国、多种产品和多种生产要素参加的一场多边博弈,即 m×n×l 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尽管假设放松会增加分析的复杂性,但只要产品数目(n)大于或等于要素数目(l),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仍基本有效。
如果放松技术相同的假定,允许国家间存在技术差异,那么只需把技术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把技术差异视为禀赋差异,这样只需修正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而不影响其正确性。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两国是同一的,这实际上排除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但正如前面的讨论,要素密集度逆转会推翻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幸的是实证研究表明这种逆转现象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概率很低。
不完全分工是在成本递增下一种趋近现实的假定,放弃这一假定,并不会改变模型的结论。
放松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定,仅仅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并不改变其基本的有效性,而且上一章的要素均等化理论也指出,国际贸易只是以商品的流动代表了生产要素自身的流动。 在贸易条件方面,如果我们放弃运输成本为零以及没有贸易壁垒的假定,这只会减少贸易量和贸易得益,只有当贸易壁垒对产品和要素价格造成的扭曲足够大时,才会扭曲正常的贸易模式。
最后,放松要素充分利用和贸易平衡的假定,我们发现,这只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并未动摇其对贸易基础的解释这一理论根基
但是,放松以下几个假定,我们将看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根本上的动摇。
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定,我们将发现国际贸易也可以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贸易发生的一个独立源泉,这就解释了很大一部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未涵盖的国际贸易模式,如产业内贸易,这也正是下一节将要介绍的新贸易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
进一步放松完全竞争的假定,将使我们的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因为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往往存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所以,为了更有效的解释产业内贸易,我们需要把不完全竞争理论整合到国际贸易理论中来。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我们发现技术差异及技术变化也可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来源,这也是静态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放弃禀赋差异和偏好相似的假定,我们将看到禀赋相似国家仅仅因为偏好差异也能产生贸易。
综上所述,放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大多数的假定仅仅是修正理论的有效性而不能推翻它的基础,但是放松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几个关键假定后,要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就需要新的贸易理论对贸易基础进行重构。
3.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3.1.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生产状况,换言之,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所以又称规模报酬递增。由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进行专业化分工,所以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可能发生的。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来刻画规模经济的存在。
3.2.规模经济的两种形式
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即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这是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使大企业比小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指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即由“聚集效应”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它与企业集中所促进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劳动力市场共享等因素有关。外部的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
3.3. 规模经济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取决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甚至需求偏好这类基本的经济特征,各国为了充分发挥以这些基本特征的国际差异为基础所形成的比较利益而进行贸易。但实践表明,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并不是以这些基本经济特征的差异为基础的。规模经济理论就揭示了国际贸易形成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只要有规模经济存在,即使是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同样可以发生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一国一旦以获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哪怕启动之初的规模优势很微弱,但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扩张而滚雪球式地增大,最终达到专业化生产和相互贸易。
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型中,一个国家本身的特性决定它享有何种优势,生产什么产品,在何处交易,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格局是十分确定
和可以预测的。然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格局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历史和偶然的因素在引导一国专业化生产方向和区位配置时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在美国,西雅图飞机制造业发达,而底特律则专业生产汽车,硅谷专搞计算机业,这不是仅用区位或比较优势就能说清其中缘由的。可以这样解释,因为规模经济的效应,一旦一国或一地区率先进人某一新兴行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最初的生产优势将不断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形成持久性的优势。在这种规模经济导致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下,国际贸易格局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3.4.规模经济论的意义
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即使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需求偏好完全相同的国家也可以开展互利的分工和贸易。
规模经济扩大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可以用于解释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发展。
4.需求与国际贸易
4.1.需求动因理论
商品价格差异是产生贸易的重要原因。以前的贸易理论都是从生产、供给方面分析这种差异,并且都假定需求是给定的。实际上,商品价格由供求两方面决定,同样生产条件下,商品相对价格会因需求不同而不同。
4.2.决定需求的因素
各国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是不同的。亚洲人喜欢吃大米,欧美人主要
吃面包;中国人过年要放鞭炮,美国人过圣诞节则要点彩灯,装饰圣诞树;俄国人大部分时间戴皮帽,穿大衣,非洲人整年穿单衣。因此,即使是同样的价格,各国消费者愿意、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也不同。 造成各国对同一商品的不同需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实际需求:指由于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造成的需求不同。如非洲人对皮衣皮帽没有需求,蒙古人对船舶基本也没有要求;而寒冷、有江河的国家则是不可缺少的商品。
喜爱偏好:不同偏好源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伊斯兰教国家没有猪肉需求,日本人爱吃生鱼片,欧美人圣诞节要买圣诞树,其他国家的人们则不一定有类似的需求。但是,偏好是可以改变的。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偏好会互相影响。随着喜爱偏好的转移,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动。
2)收入水平:各国对同一商品需求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不同。如中国人上班骑自行车,欧美人上班开汽车。对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旅游度假、高档住宅等商品的需求,发达国家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等基本谷物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
4.3.需求收入弹性和恩格尔法则
经济学中将价格不变时人们对于收入变动的需求反应称为“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为:
η=对商品A需求变动的百分率/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收入增加1%,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大于1%,收入弹性即大于1;两者变动百分率相同,收入弹性等于1。收入弹性小于1,甚至会小于
零。表示收入增加时,商品需求量增加很少甚至反而减少。根据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值,商品分为“奢侈品”(η>1)、“必需品”(1 >η> 0)、“劣等品”(η
4.4.收入变动产生的贸易
这一贸易模式提出者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林德假设一国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这一倾向会随该国人均收入提高逐渐转向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结果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家才会有需求。因
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根据该理论,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间的贸易会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林德从需求角度分析说明当代工业国家间的贸易和同行业的双向贸易,说明需求是引起生产变动和产生贸易的基础,收入变动又是引起的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使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之间得到大发展。
4.5.需求相似理论:重叠性市场分割。
林德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国际贸易理论——林德模型,即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但不能解释制造业产品的贸易。
基本假设:一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种类取决于国内需求,一种产品成为潜在出口产品之前,必须先在国内消费、投资。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以前期的国内市场生产为基础。企业不可能满足国内市场根本不存在的需求。
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需求结构,则两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具有相同质量和精密程度的相同产品。因此,两国间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偏好越一致,其进行贸易的潜在机会越多。当各国具有相同市场等级时,进行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机会较多。由于两国需求范围有部分是重叠的,它们之间存在进行贸易的基础。初级品情况不同。初级品是土地密集型,相对要素比例是决定相对价格的主要因素。
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要
高质量、奢侈消费品和高精密度投资品,收入低的国家需求低质量、生活必需消费品和精密程度较低的投资品。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构成了潜在贸易障碍。在先进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富国会发现,它的最大出口市场是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的其他富国,而不是需求较小的穷国。同理,穷国制造业产品的最好出口市场是需求结构与本国接近的其他穷国。由于各国在质量和精密上的需求不同,强化了收入水平同的国家市场间的分割。
林德模型与制造业的实际贸易格局吻合,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及产品生产周期模型一致。制造业企业确立国内市场地位后进入出口市场,通常在其他收入、偏好和需求模式最相近的国家找到最好的出口市场。在所有单个经济因素中,企业家在估计海外市场销售前景时最重视的是人均收入指标及其相关指标。
5.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5.1.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差距模型是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波斯纳在这一模型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5.2. 技术差距论的主要内容:
1)一国能够出口新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来自生产这种商品上的技术差距。
2)这种技术差距主要是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而形成的。
3)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逐渐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消失。
4)技术领先会不会导致两个各方面均相似的国家开展贸易,要取决于生产者模仿时滞和消费者需求时滞。
5)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如此循环下去,贸易就会不断的持续下去。
波斯纳指出,从一国引进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到外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这种创新、技术领先做出反应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他把这种反应滞后具体分为消费者的需求滞后和生产者模仿滞后。所谓需求滞后是指外国消费者对这种新产品从不了解即无需求到接受该产品进行消费之间的时间间隔。而模仿滞后则是指从创新国的新产品问世到外国生产者感到进口此新产品已对其构成威胁,开始起而模仿并自行生产以抵制这种进口的一段时间间隔。
5.3.技术差距论的意义
技术差距模型证明了:即使在禀赋和偏好均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不同国家
技术水平的差距可以成为创新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新产品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可以解释新技术产品的贸易但该模型只说明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同时它也不能确定技术差距的大小,因而该理论模型还需进一步的发展。
6.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就是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把技术变化作为国际贸易的又一个决定因素,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
6.1.新产品与国际贸易
新产品的出现并不总是增加世界贸易量,因为它们可能只是取代某种原有的出口产品,如果新产品成为进口替代品,还可能使国际贸易量减少。尼龙→生丝、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塑料→传统材料商品。但技术创新总体上对世界贸易具有正面影响。
一种新产品首先在一国出现,一定时期内该国在此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当今很多技术创新首先产生于美国,美国在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有数据表明:运输、电视、工具、化工、非电力机械等研究投入最多五个行业占美国制造业出口量的72%,投入研究最大的行业也是新产品导向最强的行业,使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密集程度最高,高科技行业同时也是寡头垄断行业。美国行业的成功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由于存在模仿时滞,其他
国家不能很快复制创新国家的新产品。所以特定产品存在技术差距,创新国家在模仿时滞期内具有出口垄断地位。
创新国家能够取得出口优势是由于需求时滞通常比反应时滞短。反应时滞取决于规模经济、关税、运输成本、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水平、外国市场大小等要素。新产品生产规模经济越大、关税越低、市场越小,反应时滞越长,反之较短。创新国在新的制造品上享有垄断优势,其他国家模仿者要在本地进行生产,必须具有较低的成本。
6.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由市场营销学者首先引入。模型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若干相继阶段,如四个阶段:产品引入期、产量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一阶段,新产品制造者具有垄断地位。但大多数新产品会被竞争者模仿,全新的产品会失去领先地位,进入第二个阶段,变成由若干个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产品。此阶段某些产品差别被各个生产者通过改进包装和服务保持下来。但更多企业进入市场,不同牌号的商品对消费者没有意义,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成熟期。第三阶段,商标、厂牌的竞争将让位于价格竞争。随后会出现更新的替代性产品,从而原来的新产品便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弗农用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解释美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美国发明新产品出口具有垄断地位→外国开始生产该产品→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竞争力增加→美国开始进口该产品。
新产品首先出现在富裕的美国,美国同时可能是新产品的首先生产
者。第一阶段,美国在出口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第二阶段,另一个、或几个工业国也开始生产,产品设计和生产标准化。随后,美国向已开始生产该产品的国家的出口会降低。第三阶段,外国生产者在其他出口市场开始替代美国产品。最后,外国产品获得足够竞争力,开始向美国市场出口。
数量
0 A B C 时间
创新国在0时开始生产新产品,A点产量超过国内消费量,开始出口。0A即需求时滞。B点外国生产该产品与创新国竞争,创新国市场份额下降。0B即反应时滞。C点创新国开始变为进口回。生产曲线高于消费曲线区表示出口,消费曲线高于生产曲线阴影区表示进口。
数量 模仿国在A点开始从创新国进口新产品。如果模仿国是收入较高的
发达国,则在A点与上图A点接近重合;如果模仿国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则A点拖后,即需求时滞将较长。当地生产在B点开始,此时市场达到足够规模,成本条件可以与进口品竞争。模仿国为发达国家,则B点与上图接近;模仿国为发展中国家,则B点在较长的反应时滞后到来。C点时,当地生产将超过消费,模仿国开始出口这种产品。开始向第三国,随后可能向创新国。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特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生产该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比例将发生变化。
6.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特征
1)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出口垄断阶段。
前期生产不稳定,生产周期取决于科学家、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的技术密集型生产。新颖的产品、新发明的技术,其他国家知之甚少。生产者根据市场反映不断改进,需求主要来自国内,生产针对本国需求,基本没有出口。所需资源是发达的科学知识、大量的研究经费,只有少数科学研究发达国家才拥有,拥有新产品生产比较优势。因此,新产品往往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家。新产品阶段没有多少替代品,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新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
2)产品增长阶段:出口垄断后期、外国开始生产阶段。
技术成熟,国外需求增加。发明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向其他国家出口。成熟技术随之转移,进口国迅速掌握技术,开始在本国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为资本密集。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技能、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
比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产品进入大众消费,单个企业面临上升的需求价格弹性,生产者数量增加。
3)产品成熟期:产品技术完成生命周期。
技术不新颖甚至开始老化,劳动技能已不重要,技术许多技术已包含在机器、装配线中,生产过程标准化,操作简单,机器价格比较便宜。技术、资本失去重要性,劳动力成本是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原来的发明国丧失了技术上和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呈现出比较优势。 产品充分标准化,将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
6.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将科学技术引入国际贸易的分析中,推进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技术的动态变化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而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使H-O理论的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7.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
7.1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差异性产品的概念
不完全竞争市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包括: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差异性产品定义:同一产业或产品集团内有差别的产品。也称异质产品。分为两个类别:
1)垂直差别产品
同类产品在不同档次或不同价格水平上出现的差异产品。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2)水平差别产品
同类产品在相同档次或相同价格水平上出现品种、款式、颜色、包装等方面的差别产品。 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7.2.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发生在同一产业内差异性产品的贸易,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又称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按照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方法的规定,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至少属于同章、同类和同组的商品同时出现在一国的进出口项目中。
7.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1)差别产品: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垂直差别:性能与质量方面的差别;水平差别:品牌、款式方面的差别。差异性产品的存在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要求和消费的多样化要求必然发生矛盾,其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2)规模经济
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所有的差别产品来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本国的厂商只能满足本国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
3)需求重叠
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似的消费者需求偏好相似,需求重叠为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市场基础。
7.4.产业内贸易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指数
T?1?XX?M?M
X和M分别代表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0,1)T=0,该国在这一产业上只有进口或出口,只有产业间贸易。T=1,该国在这一产业上既有进口,又有出口,而且进口量等于出口量。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愈是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愈高;T愈是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7.5.产业内贸易的意义
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产品差别与规模经济,而不是要素禀赋不同。产业内贸易理论更贴近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产业间贸易以要素禀赋为基础,产业间贸易的开展会改变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因而往往面临较强的保护主义压力。产业内贸易对要素的相对价格影响较小,所面临的保护主义压力也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战后的贸易自由化主要发生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上,因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制成品上有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方面的保护依然比较严重。
8.国家竞争优势与国际贸易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
8.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图1所示。由于此图形看起来像一个菱形,所以又把它称为“菱形图形”或“钻石图形”。
具体来说四个基本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1)要素条件
要素条件中的要素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可分为初级要素、级要素、专门要素、一般要素。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它们的产生
需要较少或不那么复杂的私人投资和社会投资,比如自然资源、气候、简单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指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它们往往需要长期的投资才能得到,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一般要素是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如公路系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雇员等。专业要素是指专门领域的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如掌握光学技术的研究所等。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能为国家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2)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对竞争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主的结构和买主的性质实现的。不同的国内需求使企业对买方需求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国内需求给当地公司及早提供需求信号或给当地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它们比国外竞争者更快创新、提供更先进产品的产业或部门时,国家最可能获得竞争优势。国内市场的三个特征对国家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们是细分的需求结构、老练和挑剔的买主以及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当然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一个国家的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具有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供应产业和相关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持性产业以下列几种方式为下游产业创造优势:以最有效
的方式及早而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
4)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包括企业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性质。不同国家的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都不相同。国家优势来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
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不相同。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目标,对经理和雇员有着不同的激励机制。国家竞争优势还取决于国内的竞争程度,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其作用在于减少外国竞争者的渗透,造成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促使竞争升级,强化竞争程度,迫使企业走向海外。
上述四种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它们的情况如何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地位的变化。但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变量对国家的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
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的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和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效,落后国家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的变化、利用新机会便可获得竞争优势。但机遇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政
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因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环境,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等,因此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
8.2.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意义
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日本和韩国这类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不断创造的要素比静态的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而增加,而靠静态要素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则会随着要素禀赋的消耗而减少。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
9.总结
相对于古典贸易理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新贸易理论则是主要阐述了在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
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削弱了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条件,国际贸易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1)新贸易理论把古典学派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理论中不现实的假定现实化,从而使贸易理论更加实用化
2)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资源储备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易的基础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3)用产品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来解释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充裕的国家。
4)贸易的基础也可以是需求的不同。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会造成价格的差别从而产生贸易。从收入和需要的变化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
因此,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解释了过去理论不能解释的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使贸易理论更加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