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剪力墙配筋
1.请问SATWE剪力墙计算结果中的H3.5-10分别代表什么?
pkpm只有地下室才会出现上述情况算人防不算人防都一样,H3.5-10,3前面的3.5代表地下室混凝土墙水平筋的配筋值,10.3代表地下室混凝土墙竖向筋的配筋值。
2.H3.5放2排筋应该怎样配筋呀,3.5是否为总的值。这个3.5有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之分?
放两排的话,3.5*100/2=175,As范围内要配16的钢筋。无加密和非加密之分。
3.10又是怎样配?
竖向筋是每延米,10*100/2=500,当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若是250的墙1000*250*0.25/100=625要配10@125地下室要非上部结构嵌固端,若嵌固0.4%
5.剪力墙的竖向筋怎么得出?
竖向筋上部结构一般是构造配筋,地下室例外!
范文二:PKPM剪力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的高宽比、肢长与截面厚度之比及限值 1、剪力墙的高宽比
高度为剪力墙在竖向的高度,宽度为其在水平截面的长度,当高宽比大于3时,为细高的剪力墙,容易设计成具有延性的弯曲破坏剪力墙(高规条文说明
7.1.2)。当墙的长度很长时,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长度较小的墙段,使每个墙段成为高宽比大于3的独立墙肢或联肢墙,分段宜较均匀。
设计提示:从提高受力性能的角度,剪力墙的高宽比应尽可能大于3。但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高宽比一般可满足此条件。
2、剪力墙肢长与截面厚度之比
为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可用来定义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 、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对于L 形、T 形、十字形剪力墙,其各肢的肢长与截面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且不大于8时,才划分为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沿建筑高度可能有较多楼层的墙肢会出现反弯点,受力特点接近异形柱,又承担较大轴力与剪力,因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较差,地震区应用经验不多,为安全起见,本规程规定短肢剪力墙应加强。(高规条文说明 7.1.8) 设计提示:在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标准层单位面积含钢量中, 剪力墙墙身用钢量约占 45%~ 65%, 剪力墙边缘构件用钢量约占30% ~ 50% (该统计数据为 7度抗震设防区的数据) , 因此剪力墙布置时,可通过加长剪力墙墙肢长度, 减少剪力墙数量, 减少边缘构件数量, 尽可能布置在结构周边外围护墙位置,在结构中部宜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如中部楼电梯间附近) , 使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增加, 降低造价,增加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性。
如图1中所示,由于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很弱,在x 向抗侧刚度时,可以忽略Y 向剪力墙的刚度贡献。根据此理解,那么对于图1中墙肢长度hw 的理解是不是就应当是 8米;因为,四米处Y 向的墙肢忽略其X 向刚度贡献,也就是其不能作为支座存在。那么在计算约束边缘构件范围Lc 时,取用的墙肢长度就应该是8米,而不是四米。
如图2所示,在四米处,是一根框架柱,因为柱子是双向抗侧力构件,其他X 向的刚度贡献不可忽略,根据约束边缘构件中对端柱的定义,这里的框架柱是可以作为端柱的;也就是说,此处可以作为X 向剪力墙的支座存在。那么这里的墙肢长度就应该是四米。在计算约束便构件范围时,取用的墙肢长度就应该是四米。
同样,《高规》中“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米“,对于图1,就需要开设结构洞;而图2的情况就不需要开设结构洞。
以上,是我对两种情况的墙肢长度的理解。希望各位给出宝贵的意见。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误在何处?
理解有误,墙肢长度就是总长,其计算刚度时的hw 不管中间是柱还是墙,都是8米,中间的墙或柱可以按折算刚度改变“b" ,没有柱是墙的支座一说,在水平作用下,对整体结构来说,所有墙合成的“总墙”是悬臂构件,只有基础是其支座,对单片墙来说,只有弱墙肢,足够刚度水平构件(楼板)可以作为其弹性支座,强墙肢承担其传来反力。墙肢中间的柱或与之垂直的墙,是作为其平面外稳
定的支撑,和墙的截面计算高度无关。
规范关于墙长不大于8米,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防止单片墙刚度太大,独自承担水平力过多,二是防止截面高度大后裂缝宽度过大,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不管上面图1或图2,都应该算墙长8米
同意楼上的说法,上面两图都是墙长8米来计算Lc
图1、2都是指单片墙,根据李国胜老师的文章,如果一个方向的剪力墙大部分都超过8m ,不用靠结构洞
李国胜老师的文章是指普通剪力墙结构中,当墙长超过8m 时,可不设结构洞。 剪力墙没有过长过短就没有问题。
在框剪等结构体系中,当布置了比较短的剪力墙时,不宜设置过长的剪力墙。这就是上面一位朋友说的防止单片墙刚度太大,独自承担水平力过多。 裂缝问题在10M 左右只要施工质量比较好,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范文三:剪力墙配筋计算)
4剪力墙配筋计算
图 4-1 计算简图
已知条件:
墙体厚度 (mm):200
墙面宽度 (mm):4500
暗柱高度 (mm):400
砼强度等级:C20
弯矩 (kN.m):2000.00
剪力 (kN):50
轴力 (kN):500.00
暗柱纵筋级别:HRB400
水平分布筋级别:HPB235
水平分布筋间距 (mm):100
竖向分布筋级别:HPB235
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25%
抗震等级:一级 (9度 )
荷载中组合有水平地震力
计算要求:
1. 轴压比验算
2. 单侧暗柱纵筋计算
3. 水平分布筋计算
解:
b w = t =200mm
h w 0 = 4500-400/2 = 4300mm
∴竖向纵筋的总面积为
ρw b w h w 0 = 0.25%×200×4300 = 2150mm2
εcu = 0.0033-(20-50)×10-5 = 0.0030 <>
∴ εcu = 0.0033
∴ x = 421.901mm < ξb="" h="" w="" 0="0.5176×4300" =="" 2225.882mm="">
∴ σs = f y = 360N/mm2
∴暗柱配筋率
∴ A s 1 = 1.154%×400×200 = 923.628mm2
λ = M /(Vh 0) = 2000×103/50/4300 = 9.30 >2.2
∴ λ = 2.2
0.2f c bh = 0.2×9.6×200×4500 = 1728kN >N = 500kN ∴ U v = A sh /(bs ) = -0.0029/200 = -0.15% < ρmin="0.25%" ∴="" a="" sh="0.25%×200×100" =="">
范文四:剪力墙配筋
剪力墙配筋
在剪力墙钢筋计算中遇到洞口(已画洞口),上部画有连梁,画了约束边缘柱,在墙长不一样时,墙的配筋计算结果不一样,出现三种情况:1,计算了水平筋、垂直筋和分布筋。2,只计算了水平筋。3,不计算任何筋。想请教一下何种情况出现这三种情况,另外,层高不
同是否影响上述问题的配筋计算, 谢谢~
2009-6-19 12:41:311、将连梁的上部纵筋贯穿暗梁上部,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的内侧后水平弯折15d,替换暗梁的上部纵筋;连梁的下部纵筋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水平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此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在洞口两侧便于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同时会增大钢筋用量从而导致建设方的工程投资成本增加。如下图:2、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如下图:3、当设计在洞口边设置有暗柱时,则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伸至洞口边暗柱内锚固la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如下图:4、当暗梁在连梁的腰部位置时,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如下图: 综上所述,使用软件在处理暗梁和连梁相交构造时,可以在剪力墙计算设置中的第22项里设置,选中该项,可从下拉框中选择具体的相交构造计算方式。
范文五: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
第 卷第 期建 筑 结 构 年 月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
李盛勇 张元坤
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广州
两者的配筋形式及配筋 提要 新颁布的设计规范将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结构设计必须在施工图中准确反映设计规范的规定 同时又需考虑设计和施工的方便?通数量要求均不同
给出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 供结构工程师参考?过摸索和推敲
关键词 边缘构件 体积配箍率 纵向钢筋 箍筋 间距 肢距
Κεψωορδσ
前言 一
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
将剪力墙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 框架 剪力墙 筒体 框架 筒中筒结构中的剪力墙 筒体 的边缘构件 按照是否为结构的加强部位和非加强部位区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两种边缘
构件的配筋区域及配筋形式和数量均不同 图 ?其中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见表 ?
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与以往的要求相差不大 在此不拟详述
而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则变化
图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
底部加强部位
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纵向钢筋最小量
取较大值
οΛ Α
表
箍筋或拉筋
其他部位
箍 筋
纵向钢筋最小量
取较大值
οΛ Α
最小直径最大间距
最小直径最大间距
Λ Α
ο
οΛ Α
Λ Α
οΛ Α
ο
表中拉筋宜采用箍筋? 注 对转角墙的暗柱
图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很大 以往只将剪力墙按节点区和墙段配筋 现在则需
分在约束边缘构件范围λ 内按不同的配箍特征值Κ
再加上墙段配筋 实际由阴影部位和非阴影部位配筋
而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λ 又与抗震等级三部分组成
以至于 设防烈度 和剪力墙墙肢长度η 有关 表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变得相当复杂?如果没有
将不能准确地体现设计规范的一种科学的配筋方法
或者即使体现了还可能会给设计人员增添许多规定
繁杂过程 既然设计已觉得麻烦 那么现场施工起来肯
寻求一种科学的配筋形式就成定是不方便的?因此
为在施工图中实施新设计规范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范围λχ及其配箍特征值Κ?
项目
Κ
λ
剪力墙节点区按 十 一字形分别以 节点区
通过对新设计规范有关条文的深入 表示
领会 并充分考虑到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与方便 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 我们将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 图 归纳如下
边缘构件阴影区部位的箍筋竖向间距取 两种?
中的λ λ 边缘构件非阴影区部位 图 称
表
一级 度
η η
一级 度
η η
二级
η η
暗柱翼墙或端柱
注 Κ 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 η 为剪力墙墙肢的长
为外伸翼缘 的箍筋竖向间距为阴影区部位的两倍 即外伸翼缘另设置构造箍筋使得箍筋或 两种 拉筋沿竖向间距满足规范的要求?
肢数根 边缘构件的箍筋肢距控制在 左右 据剪力墙墙肢 β β 厚度分别定为 β β ?
时为两肢箍 β β ? 时为三肢箍 β β ? 时为四肢箍 β β ? 时为
不应该小于表中数值 度 λ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 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 β 和 三者的较大值
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 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的 倍时
二 科学配筋的原则与方法
而规范所规定的边缘由于剪力墙形状的多样性
故不能涵盖设计上的所构件仅有图 所示的形状
有情况 考虑到约束和构造边缘构件的共同特点 把约束边缘构件分为节点区 图 中阴影部分 和外伸翼
构造边缘构件仅有缘两部分 图 中的λ λ 部分
五肢箍?
根数由配 阴影区部位内的纵向钢筋直径相同
筋率 一 二级抗震设计时分别为不小于阴影面积的
Λ 和 οΛ 推算并分别不应小于 ο 和
图 节点区的配筋形式
出 但不应少于复合箍筋外围交叉点点数 根数多于外围交叉点时将多出根数放置于剪力墙主肢β 复合箍筋内部交叉点处 必须对称放置
?
图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
非阴影区部位的竖筋直径同墙段的竖向分布
筋
根数等于复合箍筋外围交叉点点数? 剪力墙配筋设计时仅表示节点区 图示阴影部分 配筋和墙段的配筋就可以了?
上述的配筋形式之所以称为科学的 是因为它具有下述优点
边缘构件处 包括阴影区和非阴影区 的箍筋肢数相同 竖向排列时一长一短交替放置?这样的设计首先符合规范对Κ 阴影区 Κχ Κ 非阴影区 的要求 对设计人来说 只需计算阴影部位的体积配箍率并据此确定箍筋的规格 直径 间距 其次由于配箍有规律 施工人员一目了然 施工操作方便?
阴影部位的箍筋形式一经选定
复合箍筋的外围交叉点就确定了
那么 该部位的纵向钢筋所需要的最少根数也就确定了?根据配筋率
选取纵向钢筋的直径及根数就非常容易了?同样道理 非阴影部位的竖向分布筋根数也随着箍筋形式的选定而确定了?
非阴影部位的箍筋通过设置外伸翼缘构造箍筋使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满足规范的要求 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 二级不宜大于 且与墙段水平分布筋常用间距形成合理级配?
三 应用举例
某工程位于 度区
结构采用了 形约束边缘构件 抗震等级为一级 形构件的β η
β 形构件的β η β
η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钢筋为 级钢
墙段竖向分布筋按墙厚确定?计算结果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为构造配筋
试用上述配筋形式给予符合规范要求的具体配筋规格?
解 形截面约束边缘构件根据图 及表 λ η ?
得出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尺寸如图 所示?根据本文箍筋的配置方法 再经Θ Κ φ
φ ?
需配οΛ 因οΛ 的Θ ?阴影部位的配筋率Θ Α 需配 ο
Λ 截面面积为
非阴影区的竖向钢筋 在β 一端为 οΛ 墙段竖向分布筋为ο
Λ 在β 一端为 οΛ 墙段竖向分布筋为ο
Λ ? 形截面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图 及表 β 之λ η ? β 之λ η ?
得出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尺寸如图 所示?
阴影部位的配筋率Θ Α 需配 ο
Λ 截面积 复合箍筋外围交叉点为 处 故另外还有 ο
Λ
需放在转角位和复合箍筋内图 例题配筋详图 λ 阴影区长度
图 例题配筋详图 λ 阴影区长度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为Τ Λ形时的ηω αξ
表
β
β
注
上行λ η 下行λ η ?交叉点上 非阴影区的竖向钢筋在β 一端为 οΛ 墙段的竖向分布筋为ο
Λ 在β 一端为 οΛ 墙段竖向分布筋为ο
Λ ?如梁箍筋采用 级钢 则箍筋直径可由ο
Λ 变为 间距不变 此箍筋规格可能更合适些 尤其对 形截面?
约束边缘构件范围λ 与墙肢长度η 有关 当按表 计算出的λ 等于或小于阴影区长度时 则说明约
束边缘构件不必设非阴影区Κχ Κ 部分 此时剪力墙就只有阴影区和墙段配筋了 这时λ λ ?
比如例子中的 形截面 当β 之墙肢η 形截面当β 之η β 之η 时 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就变成图 所示 这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是常常出现的 其配筋形式就相对简单多了?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按墙肢长度η 求得的外伸翼缘λ λ 时 则可取λ λ
当求得的λ λ 在 ? 之间时 可取λ λ 当求得的λ λ
时
按实际取值 但必须取为 的倍数?为了设计及应用方便 表 给出了剪力墙约束
边缘构件外伸翼缘λ λ 时对应的墙肢最大长度η ?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为暗柱时的ηω αξ 表
β
λ η λ η
四 结束语
剪力墙是结构中一种重要的承重构件
其边缘构件又是剪力墙最主要的受力部位?新颁发的设计规范将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区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
构件 并对它们的配筋形式和配筋量作出细致的区分 结构设计中当然应该严格执行规范的规定?本文介绍
的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形式
既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又能考虑到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施工的方便 是一种科
学的配筋方法?
参
考
文
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元坤
李盛勇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位图示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