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常用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By NJMU Master Jiao
1. 上肢关节
i. 盂肱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侧卧位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腋中线
b. 移动臂:肱骨长轴
c. 轴心:肩峰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180°;伸展0-60°
b. 外展和内收
1) 体位:坐位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通过肩峰与地面垂直的线
b. 移动臂:肱骨长轴
c. 轴心:盂肱关节的前方或后方
4) 参考值范围:外展0-180°;内收0°-45°
c. 水平外展和水平内收
1) 体位:坐位,肩前屈/外展90°,内旋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肱骨长轴平行并与躯干垂直
b. 移动臂:肱骨长轴
c. 轴心:肩峰顶部
4) 参考值范围:水平外展0-90°(肩关节屈曲);水平内收0-135°(肩
关节外展)
d. 内旋和外旋
1) 体位:坐位或卧位,肩外展90°,肘屈曲90°,前臂旋前与地面平行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通过肘关节,与冠状面垂直的线
b. 移动臂:尺骨
c. 轴心:尺骨鹰嘴
4) 参考值范围:内旋0-70°;外旋0-90°
e. 内旋和外旋(肩关节外展受限)
1) 体位:坐位,上臂置于躯干侧方,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躯干垂直
b. 移动臂:与尺骨纵轴一致,指向尺骨茎突
c. 轴心:尺骨鹰嘴下方
4) 参考值范围:内旋0-80°;外旋0-60°
ii.
iii.
iv. 肘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上肢紧靠躯干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肱骨长轴平行,指向尺骨鹰嘴 b.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指向桡骨茎突 c. 轴心:肱骨外上髁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150°;伸展0° b. 旋前和旋后 1) 体位:坐位,上肢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90°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与肱骨长轴平行) b. 移动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 c. 轴心:尺骨茎突的外侧 4) 参考值范围:旋前0-80°;旋后0-80° 腕关节 a. 掌屈和背伸 1) 体位:坐位,肩外展90°、肘屈曲90°,前臂置于桌面上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尺骨长轴平行 b. 移动臂:与第五掌骨长轴平行 c. 轴心:尺骨茎突稍向远端,或桡骨茎突 4) 参考值范围:掌屈0-80°;背伸0-70° b. 桡偏和尺偏 1) 体位:同上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 b. 移动臂:第3掌骨背侧纵轴线 c. 轴心:腕关节背侧中点(第3掌骨基底部) 4) 参考值范围:桡偏0-25°;尺偏0-30° 拇指-腕掌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和腕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桡骨长轴平行
b. 移动臂:第一掌骨长轴平行
c. 轴心:腕关节桡侧第一掌骨基底部和大多角骨的结合部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15°;伸展0-20°
b. 外展
v.
vi.
vii.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和腕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第2掌骨的桡侧中线 b. 移动臂:第1掌骨的桡侧中线 c. 轴心:腕关节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70° c. 对掌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后,指间关节无屈曲 2) 测量 一般测量对掌不使用量角器,而用直尺测出拇指指尖与小指指尖(或小指的掌指关节)的距离 3) 参考范围:拇指末端与小指末端接触 拇指-第一掌指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后,指间关节无屈曲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第1掌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近节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 4) 参考范围:屈曲0-50°;伸展0-10° 拇指-第1指间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后,指间关节无屈曲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近端指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末端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拇指指间关节背侧面 4) 参考范围:屈曲0-80°;伸展0-10° 手指-掌指关节(MP )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腕关节中立位,指间关节无屈曲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掌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
4) 参考范围:屈曲0-90°;伸展0-45°
b. 外展和内收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前,腕关节中立位,指间
关节无屈曲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所测手指的掌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被测手指的近节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
4) 参考范围:0-20°
viii. 手指-近端指间关节(PIP )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腕关节中立位,指间关节无屈曲
2) 测量平面:水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近节指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中节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近端指间关节背侧
4) 参考范围:屈曲0-100°;伸展0 °
ix. 手指-远端指间关节(DIP )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腕关节中立位,近端指间关节屈
曲约70-90 °
2) 测量平面:水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中节指骨背侧中线
b. 移动臂:远节指骨背侧中线
c. 轴心:远端指间关节背侧
4) 参考范围:屈曲0-90°;伸展0-10 °
2. 下肢关节
i. 髋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仰卧位(屈曲)/俯卧位(伸展),躯干无侧弯,髋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通过大转子,与躯干腋中线平行
b. 移动臂:股骨纵轴
c. 轴心:大转子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125°;伸展0-30°
b. 外展和内收
1) 体位:仰卧位,躯干无侧弯,髋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b.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连线)
c. 轴心:髂前上棘
4) 参考值范围:外展0-45°;内收0-30°
c. 内旋和外旋
1) 体位:端坐位,屈髋屈膝90°,双手固定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通过髌骨中心的垂线
b. 移动臂:胫骨纵轴
c. 轴心:髌骨中心
4) 参考值范围:内旋0-45°;内旋0-45°
ii. 膝关节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俯卧位,髋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股骨纵轴
b. 移动臂: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
c. 轴心:股骨外侧髁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135°;伸展0°
iii. 踝关节
a. 背屈和跖屈
1) 体位:坐位,屈髋屈膝90°,踝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
b. 移动臂:第五跖骨长轴
c. 轴心:第五跖骨与小腿纵轴延长线在足底的交点
4) 参考值范围:背屈0-20°;跖屈0-50°
b. 内翻和外翻
1) 体位:坐位,屈髋屈膝90°,踝关节中立位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小腿纵轴一致
b. 移动臂:足底面横轴
c. 轴心:两臂交点
4) 参考值范围:内翻0-35°;外翻0-15°
iv. 拇趾与足趾
a. 拇趾
1) MP
2) IP
b. 足趾
1) MP
2) PIP
3) DIP
OMIT
3. 脊柱关节
i. 颈椎
a. 屈曲和伸展
ii. 1) 体位:坐位,胸腰椎紧靠在椅背上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b. 移动臂:外耳道与鼻尖的连线 c. 轴心:两臂交点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45°;伸展0-45° 5) 其他:直尺测量法 b. 侧曲 1) 体位:坐位,胸腰椎紧靠在椅背上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沿胸椎棘突与地面垂直 b. 移动臂:以枕外粗隆为标志点与后头部中线一致 c. 轴心:与第七颈椎棘突一致 4) 参考值范围:侧屈0-45° 5) 其他:直尺测量法 c. 旋转 1) 体位:坐位,胸腰椎紧靠在椅背上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与两侧肩峰连线平行 b. 移动臂:与头顶和鼻尖连线一致 c. 轴心:头顶中心点 4) 参考值范围:旋转0-60° 5) 其他:直尺测量法 胸腰椎
a. 屈曲和伸展
1) 体位:立位,胸腰椎无屈曲、旋转
2) 测量平面:矢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直线
b. 移动臂:第7颈椎棘突和第五腰椎棘突连线的平行线 c. 轴心:第5腰椎棘突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80°;伸展0-30°
5) 其他:直尺测量法,屈曲约10cm
b. 侧屈
1) 体位:立位,胸腰椎无屈曲、旋转
2) 测量平面:额状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b. 移动臂:第7颈椎棘突和第五腰椎棘突连线 c. 轴心:第5腰椎棘突
4) 参考值范围:屈曲0-35°
5) 其他:直尺测量法
c. 旋转
1) 体位:坐位,颈胸腰椎无屈曲、旋转
2) 测量平面:水平面
3) 关节角度尺摆放
a. 固定臂:双侧髂嵴上缘连线的平行线 b. 移动臂: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 c. 轴心:头顶部中点
4) 参考值范围:0-45°
5) 其他:直尺测量法
范文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又称关节 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 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 弧(角度) 全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最大短缩位 外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全范围的 中点位 内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全范围的中点位到肌肉 最大短缩位 中间范围:肌肉收缩从外侧范围中点到内侧范 围中点的部分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体 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外 力产生,无随意肌肉活动 AROM大,还是PROM大, 主动ROM和被动ROM均无障碍者,为正常 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有部分障碍者,为关节僵 硬、关节内或外有骨阻滞、关节粘连、肌肉痉 挛、皮肤癍痕挛缩等 被动ROM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为神经 麻痹(肌肉萎缩致肌力下降) 主动和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僵直、关节 或周围组织有剧烈疼痛或肌肉痉挛等运动终末感 在被动活动的关节达到最大末端时治疗师所获 得的手感即抵抗感 不同的解剖结构所产生的抵抗感不相同 当关节的解剖结构正常及ROM充分时,检查 者手中体会到的是正常的或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当解剖结构发生病理变化,或ROM下降或增 加时即出现异常的或病理性运动终末感生理性运动终末感性质 手感 原因 举例软组织抵抗 软组织被挤压感 软组织间接触 被动屈曲膝关节结缔组织抵抗 硬而富有弹性感 肌肉被牵伸 伸膝被动背伸踝 坚硬有少许弹性感 关节囊或韧带被 被动伸MP 牵伸 被动前臂旋后骨抵抗 突然发生坚硬感 骨与骨的接触 被动伸肘病理性运动终末感性质 手感 原因软组织抵抗 软,踩沼泽地感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结缔组织抵抗 硬,有弹性感 肌紧张增加,肌肉、关节囊、韧 带短缩骨抵抗 坚硬,粗糙关节面 骨软化病、退行性关节疾病、骨 接触并移动时骨摩 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 擦感 性肌炎、骨折虚性抵抗 因疼痛而在PROM 急性滑囊炎、关节炎、新生物、 之前即停止 骨折、心理反应弹性抵抗 反跳感 关节内紊乱如半月板撕裂痉挛抵抗 PROM突然停止且 急性或亚急性关节炎、严重的活 有坚硬感伴疼痛 动性损伤或骨折,无疼痛提示 CNS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关节面的面积差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关节盘的介入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多少及弹性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生理状态,如麻醉、昏迷正常的生理因素 拮抗肌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的韧带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弱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病理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 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多见关节活动度异常常见原因 关节本身的因素: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 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 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 减少。 关节外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 等)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 挛、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 下降。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 枢神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 则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测量目的 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 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 观依据 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判断病因和预测预 后、制定系统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具有 重
要意义适应证 关节炎症 脱位复位后 骨折愈合后 截肢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继发性损害禁忌证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肌腱、韧带、肌肉术后早期 骨化性肌炎测量工具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 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 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 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范文三:[doc] 关节活动度的照相测量方法
关节活动度的照相测量方法
人类工效学2006年6月第l2卷第2期
文章编号:1006-8309(2006)02-0013-03?技术与方法?
关节活动度的照相测量方法
,肖惠 胡海滔,李志忠,严京滨.,王晓芳,郑力
(1.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100084;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088)
?
13?
摘要:文章提出人体关节活动度的照相测量方法,即在被测关节的固定臂和活动臂上分别贴两个圆形标
志点,用数码相机拍摄标志点连线在关节旋转前后的两个定义位置,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标志点连线之问的角
度在旋转前后的变化,得出该关节的关节活动度.照相测量法相对于传统的量角器测量法来说,减少了测量
误差,缩短了测量时间.是一种精确,有效,经济的新方法.
关键词:人体测量;关节活动度;照相测量
中图分类号:Q984文献标识码:A
APhotographicMethodforJointRangeofMotionMeasurement
HUHai—tao,LIZhi-zhong,YANJing-bin,WANGXiao-fang,ZHENGLi,X
IAOHui
(DepartmentofIndustrial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photographicmethodtomeasurejointrangeofmotion(ROM).Twomarksare
attachedtoeachsideofajoint,representingalinerespectively.Adi~tMcamerarecordsthemarkpositionsbefore
andafterthejointrotationfromoneextremeangularpositiontoanotherextremeangularposition.Bycalculatingthe
anglechangebetweenthetwolines(shouldnotbeparalle1),ROMcanbeextracted.Comparedtotraditionalmeth-
ods.photographicmethodreducestheelTomandsho~ensthemeasurementtime.Itisanaccurate,efficientandeco-
nomienewmethod.
Keywords:anthropometry;jointrangeofmotion;photographicmethod
1前言
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又称
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
角度…,它对人体从事基本的日常活动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J.钡4量关节活动度始于对战后损
伤造成的残疾的评估,用于描述人体状况的变化,
并揭示预后.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价人体运动系
统功能状态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J.
目前测量关节活动度的主要仪器是量角
器_4J,但其测量存在一些难以消除的缺点.首
先,量角器活动臂,固定臂,旋转中心的放置均受
肢体软组织的存在形态而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结果,而且不同测量人员的放置方法也
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其次,角度显示不规范,刻
度误差,制作工艺等也会降低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J.为了避免量角器测量法造成的上述误差,
本文作者提出一种新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即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相的测量方法.
2测量方法
首先,在被测关节的固定臂和活动臂上分别
贴两个直径为5毫米的圆形标志点,标志点中心
的连线用来代表该臂;然后,用数码相机拍摄标志
点连线在关节旋转前后的两个定义位置(一般为
极限位置或中间位置)时的图像,通过计算标志
点中心连线之间的角度在旋转前后的变化,即可
得知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用图像编辑软件(例如MicrosoftPainter)读
出4个标志点在照片中的坐标,例如图1所示头
作者简介:胡海滔(1980一),男,安徽黄山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研究生,(电话)OlO一62773923(电子信
箱)huhaimo98@mails.tsinghHa.edu.en.
?
14?
部的A11(11,Yl1)和AI2(yI2)及背部的2
(2I,Y21)和A22(22,Y22).
fa)真实照片
:
u
,:
o
(b)示意图
图1标志点旋转前后的两个极限位置
记0(,Y)为连线11l2和2l22的交点,
则
0=
一
YY:)](22—21)J
Yl2,Yl1)(Y22一Y21)1
12一11)(22一2I)J
Yo
[一x21)+(x21--Xl1)】【y,一yz,+J
『!一二兰1【
(Yl2一y11)(Y22一Y21)J
三角形0..2l三边002.和..A2.边长
计算公式为
IOAlII=~/(xo—11).+(,,0一Y11).
lOA21l=~/(0一21)+(Y0一Y21)
lAll2ll=?(ll—21)+(Yll—Y21).
通过余弦定理即可计算出标志点连线问的角
度,即
lOAlJl+l0A2ll一lAl】A2ll
2IOAI1IIOA
记关节旋转前后的角度分别为Ol.和,则
该关节活动度(ROM)为
ROM=ll一2l
3测量误差分析
险士袖测者动作不标准造成的误若外.由照
人类工效学2006年6月第l2卷第2期
相测量法本身带入的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
是在关节旋转过程中,皮肤在旋转平面内相对骨
骼会发生少量平移,使旋转后的标志点连线不再
是旋转前的标志点连线而带入的误差;其次由于
标志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点,而是占有一定
面积的圆纸片,在用图像处理软件读取坐标时由
于不能准确选取标志点的中心而带入的误差;最
后是在进行照相时,照相机镜头光轴与关节旋转
平面不能准确保持垂直而带入的误差.
对于皮肤平移造成的误差,解决的方法是尽
量选择平移较小的皮肤表面,这需要在实践中反
复观察,确认哪些部位的皮肤平移量最小.同时
选择的两标志点之faJ的间距也应该尽量大,使皮
肤平移量相对于臂长本身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在
某情况中关节的崮定臂也可以不选择身体上的
部位,而直接选择环境中静物的两点,这也可以
避免由于皮肤平移造成的误差.?
对于读取标志点中心坐标带入的误差,可以
选择面积尽量小的圆纸片,使中心选取更为简便.
如果采用计算机程序确定中心并读取其坐标,则
将更加准确和方便.
对于照相时照相机镜头偏斜带入的误差,下
面具体讨论一下,见图2.其中,面ABC是关节
旋转平面;面BCD是照片平面,直线AD垂直于
照片平面;角/AED()是关节旋转平面与照片
平面的夹角,即照相机镜头偏斜角;/CAB()
是关节活动真实角度;/CDB(JB)是关节活动度
在照片上显示的角度.
A
图2照相机镜头偏斜带入的误差
由于偏斜0I起的误差?B为:
=.一/30=arctgtg~3ot
=ct帅
tg:~o2一
』30
其中:卢.+卢.=卢..当卢?=卢.:=卢./2时,得
到最大值:
人类工效学2006年6月第12卷第2期
tg
4=2arctg—三一
假定某关节活动度的真实角度为45.,当镜
头偏斜角度为10.引入的误差为0.6.;当镜头偏
斜角度为20.时引入的误差为2.6.;为了将误差
控制在1.的范围内,镜头偏斜角度不能超过13.;
若要将误差控制在5.的范围内,则偏斜角度不能
超过27.5.,见图3.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镜头偏斜
角度控制在27.5.内是容易的,因此测量过程方
便迅速.传统的双臂量角器实际操作时测量误差
很难达到5.之内.
/
/
/
/
D510152D25?
镜头偏斜角度(.)
图3实际角度为45.引起的偏斜误差
图4是实际拍摄的实验,拍摄样本是如图4
(a)所示的一张印有不同角度的白纸,数码相机
为尼康Coolpix3500,物距分别是物体充满整个,
3/4个,半个及1/4个显示屏时的距离.拍摄结果
最大误差为1.5.(拍摄177.时),最大相对误差为
0.0l1(拍摄53.时),误差及相对误差的大小可以
接受.
4总结
综上所述,照相测量法克服了传统的量角器
法存在的缺陷,它不存在量角器活动臂与固定臂
在测量过程中的放置误差,同时消除了读取量角
器刻度以及器械制造工艺上带入的误差.照相测
量法获得的照片可以长期保存,需要复查时可以
随时使用.同时,量角器法在’坝0量不同大小的关
节时需要使用不同的量角器,而照相测量法只需
一
部通用数码相机,可以明显缩短测量时间.
照相测量法也存在缺点.由于数码相机的存
储卡容量有限,在拍摄一定数量的照片后需要取
m存储卡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在照片后苴日孙硼
?
l5?
中,如果用人工的方法读取照片中的标志点坐标,
并计算出各个关节角度,整个数据处理的劳动量
非常大.不过很容易编写一个自动识别和读取标
记点坐标和角度计算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这个
问题.
(a)拍摄样本
l2一——…一一一一
l一一
o.8_t————————一——
o6?:上l.
物跗(物憔占姓群比慨)
(b)扪摄样本的误差
物甄(物傅占显母屏比删)
(c)拍摄样本的相对误差
图4误差实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
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7—32,
[2]VerbruggeLM,JetteAM,TheDisablementProcess
[J].SocialScienceandMedicine,1994,38(1):l—
l4
[3]康字华,关节活动范围研究现状[J].中同康复医
学杂志,2001,16(1):57-59.
[4]邵象情,人体测量手册[K].七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85.
[5]张斌,王成祥四肢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研究[J].
刑事技术,2002,(4):5-6.
[收稿日期12005-05-08
[修回日期]2005-07—26
i{2O24眦c=?????
0O00OOO
麓B聿
765432,0
e日期
范文四:各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一)肩关节(shoulder joint)
1.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双肩中立位。
C.测量:以测量器轴心贴于肩峰,测量臂之一平行腋中线放置,另一臂沿上臂纵轴移动,读两臂之夹角。
D.正常活动范围:180°~0°~45°。
2.外展一内收
A.活动面:冠状面。
B.检查体位:双肩中立位。
C.测量:测量角轴心置于肩关节后,一测量臂与身体中线平行,一臂随上臂运动,读两臂之夹角。
D:正常活动范围:外展180°,内收0°。
3.外旋-内旋
A.活动面:矢状面或水平面。
B.检查体位:a.矢状面:肱骨外展90°,肘屈曲90°,前臂旋前手掌向足。b.水平位:上臂靠近躯干,将肘关节屈曲90°。
C.测量:a.矢状面:测量器轴心对准肘关节,将一臂置于与腋中线平行位,另一臂于前臂纵轴随之活动。测两臂间夹角。b.水平位:测角器轴心置于肘关节固定臂放与地面垂直,另一臂置与尺骨纵轴随之运动。
D.正常活动范围:内旋90°,外旋90°。
(二)肘关节(elbow joint)
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中立位。
C.测量:测角器轴心对准肘关节外侧,测量臂之一置于肱骨纵轴,另一置于桡骨纵轴,测两臂之夹角。
D.正常活动范围:145°~0°~5°。
(三)桡尺关节(radioulnar joint)
旋前-旋后
A.活动面:额状面。
B.检查体位:肱骨内收至胸部,肘屈曲90°,前臂桡侧朝向病人头部,作为0°位。
C.测量:可采用罗盘式测角器或双叉式测角器,测量旋前时,将前臂完全旋前,轴心对准尺骨茎突,将一臂干与肱骨纵轴平行,另一臂杆横过腕关节背面,测量旋后方法类同。
D.正常活动范围:旋前:0°~90°;旋后:0°~ 90°。
(四)腕关节( wrist joint)
1.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前臂及手均置于旋前位。
C.测量:测角器轴心对准尺骨茎突,一臂沿尺侧缘同前臂纵轴平行,另一臂同第
2.掌骨纵轴平行并随第5掌骨移动(测量器也可置于桡侧)。
D.正常活动范围:伸:0°~70°;屈:0°~90°。
2.桡偏-尺偏
A.活动度:水平位。
B.检查体位:肘关节屈曲90°位,前臂旋前,腕关节0°位。
C.测量:测量角置于手背,轴心置于第3掌骨的近体部上方,一臂沿前臂中线放置,另一臂沿第3掌骨纵轴平行放置。
D.正常活动范围:桡偏:0°~ 25°;尺偏:0°~35°。
(五)掌指关节(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置任一平静位,拇指与手指伸展。
C.测量:测角器轴心对准测量的掌指关节上方,其一臂置于手背,另一臂置于测量手指背侧并与其纵轴平行。
D.正常活动范围:0°~90°。
(六)指间关节(interphalangeal joints)
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静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对准被测量的关节上方,一臂置于近侧指背面,在最大限度屈曲和伸展位时记取读数。
D.正常活动范围:
近侧指间关节:0°~ 100°;
远侧指间关节:0~80°。
(七)拇指( thumb)
1.桡侧外展
A.活动面:在与手掌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B.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静位,手指伸展。
C.测量:测量角轴心于腕掌关节,一臂在示指,另一臂在拇指,测两臂间夹角。
D.正常活动范围:0°~60°。
2.尺侧内收
A.活动面:在与手掌平行的平面上活动。
B.检查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面,手指伸展。
C.测量:测量角轴心及两臂位置同上。
D.正常活动范围:0°。
3.掌侧外展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静位,手指外展。
C.测量:测量器轴心及两臂放置方法同前。
D.正常活动度:0°~90°。
4.掌侧内收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静面。
C.测量:方法同前。
D.正常活动度:0°。
5.掌指关节屈曲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指伸展位,手置于任一平静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置于掌指关节,一测量臂于第1掌骨,另一臂于拇指第1节。
D.正常活动度:0°~60°。
6.掌指关节伸直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同前。
C.测量:方法同前。
D.正常活动度:0°~10°。
7.指间关节
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手指伸直位。
C.测量:测量器于指间关节,固定臂于拇指第一节,另一臂于拇指末节。
D.正常活动度:80°~0°~10°。
8.对掌
A.活动面:在与手掌面平行的平面上活动。
B.检查体位:手置于任一平静位,手指伸展。
C.活动形式:此运动由外展、旋转、屈曲三种因素组成。
9.手指间运动
外展.内收在手掌面以中指为中心,指的离开运动为外展,合拢运动为内收。
(八)髋关节(hip joint)
1.屈-伸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仰卧、侧卧或站立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置于股骨大粗隆上,一臂于股骨纵轴平行位置,另一臂置于与躯干平行位置上。
D.正常活动度:
伸:0°~15°:
屈:伸膝时:0°~90°;屈膝时:0°~125°。
2.外展-内收
A.活动面:冠状面。
B.检查体位;仰卧或站立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于髂前上棘,一臂置于股骨正中线,另一臂于两髂前上棘连线之垂线。
D.正常活动范围:外展:0°~45°;内收:0°~ 20°。
3.外旋-内旋
A.活动面:水平面。
B.检查体位:仰卧,在髋屈曲位测量时,髋和膝均要屈曲近90°。
C.测量:测量器的轴心对准膝关节,其双臂置于胫骨前面,与胫骨纵轴平行。当髋内旋或外旋时,测量器一臂置于胫前位置,另一臂则停留于原位置。
D.正常活动范围:内旋:0°~45°;外旋:0°~45°。
(九)膝关节( knee joint)
屈-伸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可仰卧或坐在椅子或桌子边缘。
C.测量:测量器轴心对准膝关节外侧,一臂置于大腿外侧,与股骨纵轴平行,另一臂于小腿外侧,与胫骨纵轴平行。
D.正常活动范围:0°~130°。
(十)踝关节(ankle joint)
1.屈-伸(跖屈-背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可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以允许踝关节最大限度背屈。
C.测量:测量器轴心置于足底处的腓骨纵轴线上,一臂置于小腿外侧,另一臂与第5跖骨纵轴平行放置。
D.正常活动范围:背屈:0°~20°;跖屈:0°~45°。
2.内翻-外翻
A.活动面:冠状面。
B.检查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置于足跟底,一臂置于踝内侧或外侧与小腿纵轴平行,另一臂置于足跖面(测量内翻时将测量器置于踝外侧,测量外翻时则反之)。
D.正常活动范围:内翻:30°,外翻:20°。
3.内收-外展
A.活动面:水平面。
B.检查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关节中立位0°。
C.测量:前足部关节放置测量角轴心,一臂置于第1~2跖骨间的足轴,另一臂初始亦然,当内收和外展时随之活动,两臂夹角即为预测角。
(十一)足趾( toes)
1.〓指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足趾中立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C.测量:a.MP.轴心于MP关节,一臂于第1跖骨,另一臂于跖趾第1节;b.IP:轴心于IP关节,一臂于跖趾第1节,另一臂跖趾末节。
D.正常活动范围:MP:伸0°~ 60°,屈0°~ 35°;IP:伸0°,屈0°~60°。
2.足趾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取坐位,足趾中立位0°。
C.测量:MP:轴心于MP关节,一臂置于2~5跖骨,另一臂于第2~5趾第1节处;PIP:轴心于PIP关节,一臂于第2~5趾第1节,另一臂于第2~5第2节;DIP:轴心于DIP关节,一臂于第2~5趾第2节,另一臂于第2~5趾末节。
D.正常活动范围:MP:伸40°,屈0°~ 35 °;PIP:伸0°,屈0°~ 35°;DIP:伸0°,屈0° ~50°。
(十二)腰椎关节(joint of lumbar vertebrae)
1.伸-屈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腰椎直立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于L↓5椎体位置,一臂于L↓5垂线,另一臂于L↓5~C↓7连线上;
D.正常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
2.侧屈
A.活动面:冠状面。
B.检查体位:腰部直立位。
C.测量:方法同伸-屈测量。
D.正常活动范围:左45°,右45°。
3.旋转
A.活动面:水平面。
B.检查体位:腰部直立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于两肩胛骨连线中点,一臂垂直于两肩胛连线,另一臂于肩胛骨切线;
D.正常活动范围:左:30°~40°;右:30°~ 40°。
(十三)颈椎关节(jiont of cervical vertebrae)
1.屈-伸
A.活动面:矢状面。
B.检查体位:病人取垂直坐位,头直立,眼平视,用一侧咬住一个压舌板(用磨牙)。
C.测量:测量器轴心置于下颌角(对准),一臂于中立位时压舌板的长轴平行,另一臂随伸屈放置于压舌板的新位置相平行。
D.正常活动范围:屈0°~ 60°;伸0°~ 50°。
2.侧屈
A.活动面:冠状面。
B.检查体位:中立位0°,同伸-屈测量体位。
C.测量:测量器轴心对准第7颈椎棘突,一臂于同地面平行的位置,另一臂对准枕外隆凸。
D.正常活动范围:屈0°~ 50°;伸0°~50°。
3.旋转
A.活动面:水平面。
B.检查体位:与上述测量体位同。
C.测量:测量器轴心于头顶,测量器呈90°,一臂在肩峰线上,另一臂于鼻尖线上。
D.正常活动范围:左:0°~70°;右:0°~70°。
范文五: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
1、 确定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
2、 根据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度的测量情况,明确关节活动受限的 特点,区别关节僵硬与关节强直
3、 为制定或修改方案提供依据
4、 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夹板和辅助用具
5、 疗效对比
【操作程序】
1、 根据检查部位,正确摆放被检者体位
2、 暴露被检查关节,触诊确定骨性标志
3、 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动轴对齐,量角器的固定臂与构成 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长轴平行
4、 记录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角度
5、 先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后测量被动关节活动度
【注意事项】
1、 被检查关节须充分暴露
2、 测量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 靠性和检查的可重复性
3、 检查者应熟练掌握关节量角器的操作
4、 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应测量并在记录中注明
5、 肢体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应进行键、患侧比较
6、 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查关节活动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常用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