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美国领土扩张史
.china.com/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及政治影响居世界第一。 美国有2.7亿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美国领土面积93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美国幅员辽阔,既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又有丰富的水系和富饶的平原。美国北与加拿大接壤,美加边界全长8893公里(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与加拿大的1538公里边界)。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家边界线。美国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墨西哥为邻,美墨边界线全长3140公里。 美国自1783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初期的13个州,已发展为50个州和一个特区。除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中太平洋的夏威夷远离美国本土外,其余48个州连成一片。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而罗德岛(Rhode Island)则是面积最小的州。 此外,美国还拥有许多殖民地、海外领地和托管区,例如: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维尔京群岛、巴拿马运河区、约翰逊群岛、关岛、贝克尔群岛、凤凰岛等。
一、新大陆的移民 据说,早在3万年前,美洲大陆已有土著人定居,他们分布在不同地区,组织成为不同的部落集团和国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逐渐来到美洲大陆。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在此展开角逐。英国人在东海岸占据统治地位,他们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和维吉尼亚。在南部,最早的定居者是英国人、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但是法国人、德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人也接踵而至。在西南部,西班牙人占据统治地位。 1607年,为了躲避宗教迫害,史密斯船长率领100多名英国朝圣者,横渡大西洋,抵达弗吉尼亚大西洋沿岸的莽莽原野定居,建立美洲大陆上欧洲白种人的第一个定居点。他们以英国国王名字将此命名为“詹姆斯城”。自此起算,美国发展史不足400年。自此直至1776年,前后约160多年,美国历史书称之为“殖民地时期”。 1607年至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从大西洋沿岸至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即弗吉尼亚、马萨诸塞、马里兰、罗得岛、康涅狄格、北卡罗来纳、纽约、新泽西、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宾夕法尼亚、特拉华和佐治亚,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至美国独立战争前夕,13个殖民地已发展到300多万人口。
二、独立之初领土构成 1776年7月4日,13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独立宫签署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3个殖民地即美国建国初期的13个州,成为美国国旗上红白相间的13条。此时,美国领土北起加拿大边界,南至佛罗里达半岛北界,由大西洋海岸向内陆伸展约600多公里,全部在阿巴拉契山脉以东,仅相当于现领土的1/10。 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于1783年9月23日同英国签订《大不列颠和美国最后和平条约》, 又称《巴黎和约》。根据这一条约:第一,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放弃对13个州的“统治、礼节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第1条);第二,北美由英国、西班牙和美国3个国家分占:英国占有加拿大,西班牙拥有密西西比河以西与北纬31度以南大部分地区,其余为美国领土;第三,美国领土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北到大湖区与圣劳伦斯河,南到北纬31度线,与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交界(第2条)。 据此,美国领土由原来独立前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公里,版图增加近1.5倍,相当于现领土的1/4。此外,这一条约还确认了美国公民在英属北美纽芬兰和其他领土海岸外领海的捕鱼权。
三、和平扩张 1803年,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后,看中密西西比河流域,并且渴望取得太平洋沿岸、东西佛罗里达、古巴和中美洲运河。1月11日,杰斐逊即派出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交涉。此际,正值法国海地殖民地爆发黑人起义,拿破仑派兵弹压,但是遭到惨败。在失去海地后,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对于继续保持1800年10月1日通过《圣阿尔德丰索密约》从西班牙收回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不再感兴趣。而美国则充分利用这一形势,特别是在《亚眠和约》后英法两国矛盾,向法国提出购买路易斯安那的要求。对此,法国即表示同意。经讨价还价,双方以8000万法郎的总价格达成协议。 1803年4月30日,法国同美国签订《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实际上以1500万美元,即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82.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 由此,美国奠定了其作为大国的基础。对此,拿破仑如此说法:“进入这片领土可使美国的地位永远屹立不摇,而我则为英国创造了一个迟早会挫其锋芒的海上对手”。 ?????四、借势推进 借此,美国还将版图扩展到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 实际上,早在1795年,美国就同西班牙签订了《平克尼条约》,即《对洛伦佐条约》,获得在下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航行权和在新奥尔良3年“存栈权”,为美国侵占美洲西班牙领地创造了条件。 《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签订后,美国利用条约未明确规定路易斯安娜的边界线,于1804年2月24日通过“摩尔比法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一个行政区,称“密西西比地区单独关税区”,将佛罗里达纳入行政范围。美国并以此为据,向西班牙提出对西佛罗里达的领土要求。美国这一要求为西班牙所拒绝。但是,1810年,美国乘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发生革命之际,在东西佛罗里达策划美国农场主进行一系列叛乱活动,1811年初,美国派军队占领西佛罗里达。 1812年至1814年爆发美英战争。战争期间,美国战胜西班牙,侵占亚拉巴马2/3的土地、东西佛罗里达及其毗邻地区,并将西佛罗里达并入美国密西西比地区。此外,美国还摧毁印第安人的部落联盟,逐渐霸占印第安人在密执安湖一带的土地。 至1819年,美国利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通过向西班牙支付500万美元,实现了对东、西佛罗里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占领和兼并合法化,使领土面积达到4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领土面积一半以上。
五、向北向西扩展 1818年,美英举行西北边界谈判,就位于落基山脉与太平洋之间的俄勒冈,即北纬42度至54度40分之间(包括现今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一半)的争议地区归属问题,达成一项折衷协议:从伍兹湖到落基山顶端,以北纬49度线为界,位于落基山脉以西的俄勒冈在10年内由英美共管,对两国公民与臣民自由开放。1827年,美国和英国达成协议,延长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但是,此后双方争议不断。 至19世纪40年代初,美国要求将这块共管土地全部划归美国,但被英国所拒绝。一时,美英双方剑拔弩张。1846年,由于得克萨斯问题,美国与墨西哥关系紧张,美墨战争迫在眉睫。为避免腹背受敌,美国决定与英国妥协。1846年6月15日,美国和英国签订《俄勒冈条约》,双方同意结束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以北纬49度线将俄勒冈一分为二,此线向西一直延长到普杰特湾,再从那里经胡安·德富卡海峡入海,把温哥华岛保留在边界线的加拿大一侧。 此后,双方对边界线在胡安·德富卡海峡中的准确位置和走向以及圣胡安岛归属问题又发生争议,并于19世纪70年代将这一争议提交仲裁,才得到了最终解决,将圣胡安岛划归于美国。 通过上述协议,美国获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领土范围扩展至太平洋海岸。 除上述外,1837年12月29日,英国军队进入美国境内烧毁支持加拿大起义者的美国“加罗林”号运输船,造成“加罗林”号事件,引起美加边境的紧张局势. 1839年2月,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的居民由于对1783年《巴黎条约》未解决的缅因-新不伦瑞克边境约1.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存在着争议,不断向争议地区阿鲁斯图克河流域移民,占领和争夺土地,因此发生边境冲突。双方协商达成一项临时解决办法,缅因民团继续控制它在阿鲁斯图克河流域所占领的土地,新不伦瑞克继续控制它在上圣约翰河流域建立的居留地和上游各省未被阻断的交通线。 1842年8月9日,美国和英国在华盛顿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将争议土地中靠近北部的5000平方英里划归加拿大,靠近南部的7000平方英里划归美国;美英两国公民与臣民均可在圣约翰河自由航行;以北纬45度线为纽约和佛蒙特州的北部边界;美国获得了康涅狄格河源头附近约200平方英里的土地。此外,条约还划定了从苏必利尔湖到伍兹湖之间的边界线,美国获得了约6500平方英里的争议土地。至此,伍兹湖以东的美加边界全部划定。
六、向西向南扩张 1821年以前,现美国西南部,自墨西哥湾沿岸得克萨斯州到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广大地区是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上述地区即成为墨西哥领土。此后,美国人开始移居得克萨斯。1835年,美国移居墨西哥得克萨斯省的移民发动武装叛乱,于次年3月驱逐墨西哥军队,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又称“孤星国”。1836年5月14日,墨西哥军队镇压得克萨斯叛乱失败,被迫签署承认得克萨斯独立条约。得克萨斯在独立后,即要求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是,当时美国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北方担心得克萨斯成为美国一个州后,将加强南方在国会内的力量,因此,反对合并得克萨斯。 至1844年,北南双方经过妥协,决定合并得克萨斯。1844年4月,美国与得克萨斯签订合并条约。1845年3月1日,美国批准合并条约,6月23日,得克萨斯国会特别会议批准合并条约。同年12月29日,美国正式将得克萨斯并入美国,使之成为美国第28个州。 墨西哥对美国合并得克萨斯非常愤怒,断绝了与美国的关系。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派军队进入两国边境有争议地区。墨方提出强烈抗议。4月24日,墨西哥军队与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打死3名美国人。这一事件正好给了美国借口。5月13日,美国对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美国派出5万军队从陆地和海上侵入墨西哥。7、8月,美国相继占领墨西哥的一些重要城镇,并宣布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为美国领土。9月14日,美国攻占墨西哥城。 1848年2月2日,美国和墨西哥签订《瓜达卢普·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正式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割让给美国,并承认格兰德河为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美国由此获取的土地包括现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加利福尼亚6个州和怀俄明与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 1853年12月30日,美国以修建通往加利福尼亚铁路的需要为由,以1000万美元从墨西哥手中强行购得亚利桑那南部基拉河以南的约45535平方英里的希拉河流域。 美国利用军事征服、政治外交和强行购买等手段,先后夺取了墨西哥原国土面积约55%的土地,约230多万平方公里。 至此,美国基本完成了对其毗连地区的领土扩张和占领。至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约占北美大陆一半。美国向这些新的领土不断移民,新州一一建立,先后加入联邦。1912年,美国在本土共建立48个州。
七、海外扩张 早在1820年至1822年,美国就在西非建立自己最早的殖民据点--利比里亚。 1861年至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总统领导的北方打败了南方,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内战以后,美国加快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 19世纪初,世代居住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国人进行了两次战争,最终被火力强大的俄国人所征服。但是,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土地。1867年3月,俄国派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 1867年3月30日,美国与俄国签订《转让阿拉斯加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购买了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全部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现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 1867年10月24日,美国与丹麦签订条约,美国以750万美元购买了丹属维尔京群岛中的圣托马斯与圣约翰2个岛屿。 1898年,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古巴和菲律宾先后于1902年和1946年取得独立,而波多黎各和关岛至今仍在美国统治下。 美国还于1898年将夏威夷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此前,1842年8月,英、法、美三国曾签署一项声明,承认夏威夷为一个具有主权的国家。但是,在打败西班牙后,美国还吞并了这个在太平洋中的独立岛国。 除了上述各岛以外,美国于1899年还占领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东萨摩亚、中途岛及威克岛等。1903年,美国取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特权。1917年,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出让费,从丹麦手中得到全部维尔京群岛。 在上述领土中,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于1959年成为美国第49和第50个州。
八、小结 在100多年中,美国只用了8700万美元的所谓“补偿金”,夺取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世界大国之一。领土扩张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之物质基础。 詹姆士·门罗(James Monroe)为美国第5任总统,他为美国领土扩张政策辩护,就领土与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评论说:“领土的范围,不论大小,均赋予一个国家许多特点。它决定国家的资源、人口、自然环境的优劣。简言之,便是决定了国力的强与弱。” 基辛格博士认为,在美俄少数几个与众不同的共同特征中,有一点便是,两国都是扩张大国,对两国而言,国界都是开放的。
范文二:俄罗斯领土扩张史
俄罗斯领土扩张史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http://www.docin.com/ljk99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
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
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
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罗斯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罗斯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
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
江东64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
俄罗斯领土的收缩是相对短暂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依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波兰的独立,并将亚美尼亚的卡尔斯及阿尔达汉地区还给土耳其。到1939年以前,前苏联的疆界没有变化。
看着30年前的报纸,日本外务省有个叫宫泽的欧亚局局长说:"二战以后
。熟悉战后历史的人就知道宫泽的账单大苏联的领土扩张多达67万平方公里"
体不错:从芬兰(苏芬战争的结果)夺去4.5万平方公里;合并波罗的海三国10.6万平方公里;从德意志普鲁士的北半部分夺去1.38万平方公里;从波兰等地夺去18.6万平方公里;从捷克斯洛伐克夺去1.26万平方公里;从罗马尼亚夺去5.4万平方公里;分离蒙古一部分作为自治领,合并15万平方公里;还有日本的"北方领土"5000平方公里。这些面积相当于英国、意大利和希腊国土面积的总和。
30年前我国外交政策的基调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俄罗斯领土的扩张当然是一个历史佐证。因为喜欢史地,那时我就下过工夫。
大约在中国初唐的时候,"基辅罗斯"只是东欧平原上一个斯拉夫人的大公国,是"大公"的"国",不是"大"的"公国"。因为直到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的领地也不过是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一个内陆国家。
16世纪到20世纪初,是俄罗斯领土持续扩张的400年。17世纪到18世纪,它向西北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18世纪到19世纪,它与法国展开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向西夺取了波兰的领土,向南获得黑海北岸的大片领土。
在与土耳其和伊朗的战争中,夺取了库班河以南里海东岸的大片土地;从16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300年里,俄罗斯的疆域向东推进了1000公里~
俄罗斯领土的收缩是相对短暂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依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波兰的独立,并将亚美尼亚的卡尔斯及阿尔达汉地区还给土耳其。到1939年以前,前苏联的疆界没有变化。
二战之后,俄罗斯版图的辽阔达到了极盛,它不但收复了一战以后的失地,而且使领土伸入太平洋。
上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苏联与东欧发生了巨变,随着"经互会"与"华约组织"的瓦解,在苏联内部兴起了民族独立浪潮。自1991年3月立陶宛带
14个加盟头宣布独立之后,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到1991年12月,共和国脱离了原苏联,只剩下其核心部分--俄罗斯联邦。为了维护之间联系,
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有8于1992年初,成立了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国参加,而波罗的海三国及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7国没有参加。
再过几百年,俄罗斯领土在30年里的伸缩会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景观。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http://www.docin.com/ljk99
范文三:野心雄起——美国领土扩张史
野心雄起——美国领土扩张史
美国有野心吗,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但不管别人怎么说,美国人自己说自己是没有野心的。说归说,怀疑归怀疑。事实上,美国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国家吗,查了字典,结果发现,是我们自己搞错了。
在英语的词汇中,野心和雄心是同一个词:ambition。而在中文的字典里,野心和雄心是两码事儿。由于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你说的是野心,在我看来那是雄心。不同的解读,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国家。成功者,那叫雄心大志、雄心壮志;失败者,那是野心勃勃、狼子野心。遗憾的是,美国人对此没当回事。这怨不得美国,这是我们老祖宗自己的解读,难怪是我们自己错了。
说完了野心和雄心,我们再来说说美国的领土。
1776 年,北美13 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此时美国的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 个州的面积,约80 万平方公里。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先后把13 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了230 万平方公里,约占现在美国领土面积的30%。
1789 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刚刚成立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除去硝烟弥漫的战争,金钱成了美国获取领土的最好办法。1800 年,拿破仑的盘算,便宜了美国。
那时,刚刚上台执政的拿破仑,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区。路易斯安那地区,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相当于现在美国中西部的13 个州。强大的法国的存在,使独立不久的美国感到非常不安。因为当时的拿破仑极有可能向北边的加拿大进犯,进而美洲印第安土著人可能会骚扰美国的边境。
1802 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与法国谈判,希望以高价买到这一大片土地。美国也做了最坏打算,如果谈判失败,就伙同英国孤立法国。结果谈判出乎意料地顺利和迅速,拿破仑竟以8000 万法郎(当时约合1500 万美元)的价格,把如此大片的土地卖给了美国,连美国都感到不可思议。话说回来,拿破仑也是有口难言。当时,拿破仑派2 万人入侵海地全军覆没,急需资金来重整旗鼓。
另外,拿破仑也盘算过,如果美国和英国结盟与法国开战,英国必将进攻路易斯安那地区,与其让它们落入宿敌英国人之手,不如借此讨好美国。当时的拿破仑是想全力以赴控制欧洲,将路易斯安那地区卖给美国,不仅可解除法国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就此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1803 年4 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260 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5 美元。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国政府扩张领土的欲望。如此一来,毗邻路易斯安那的佛罗里达,便成了美国的下一个目标。那里有着肥沃的土地,是发展种植园经济的理想区域。当时美国在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同时,曾提出将佛罗里达包括在内,但遭到了佛罗里达的拥有者西班牙人的严词拒绝。就在美国政府考虑是否要对西班牙动武时,1808 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国拿破仑占领,趁此机会,大批美国人迁入了佛罗里达。
到了1809 年, 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了当地总人口的90%。西班牙在佛罗里达的统治摇摇欲坠。1814 年,美国人大规模进军佛罗里达。终于,西班牙意识到对这一区域的统治已力不从心。1819 年2 月22 日,美、西两国签订条约,美国仅花500 万美元,就获得15 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美法、美西之间的这两项交易,使美国在不到20 年的时间里,领土面积一下子扩大了1 倍多,“买”走了墨西哥一半的土地,路易斯安那和佛
罗里达的扩张,使美国尝到了甜头。
接着,美国又相继通过策反与威胁的方式,从墨西哥和英国的手中得到了得克萨斯和俄勒冈地区。美国的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了太平洋的沿岸。此时,美丽的加利福尼亚又勾起了美国的联想。
1542 年,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探险家首先发现了加利福尼亚。之后,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独立,将其变为一个省。1841 年,美国陆续向加利福尼亚移民。这些移民以农为生,成为墨西哥人在经济上的竞争对手,一直不受当地人欢迎。
但是,美国人还是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加利福尼亚,为了得到这块土地,美国政要屡屡要出高价购买。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韦伯斯特,甚至在一封信件中说,为了得到加利福尼亚,美国愿意付出高于得克萨斯20 倍的价钱。不过,墨西哥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礼的要求。于是,美国萌生了以武力威胁满足自己对领土扩张的欲望。美国先在舆论上造势,一会儿宣传英国企图来争夺这块土地,一会儿又宣传墨西哥正在秘密策划反美运动,目的就是要把美国民众引上战争之路。两国关系骤然紧张。与此同时,美国加快了军事挑衅的步伐。
1846 年,美国第十一任总统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派军队进入两国边境有争议地区。墨方提出强烈抗议,却没有任何效果。4 月24 日,墨西哥军队与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打死了3 名美国人。这一事件正好给美国以开战的借口。5月,美国正式向墨西哥宣战,派出5 万军队,从陆地和海上侵入墨西哥。墨西哥军队缺乏训练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很快就败下阵来,加利福尼亚顺理成章地归并入美国。
1848 年2 月2 日,美国与墨西哥签订条约,美国只是象征性地支付了1500 万美元,就得到了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地区在内的近140 万平方公里土地。接着,在1853 年,美国驻墨西哥公使加兹登,又以1000 万美元购得美、墨边境近10 万平方公里土地,后以“加兹登”命名此地。在这次美、墨战争中,墨西哥丧失了大半领土。墨西哥战争之后,美国本土已经比1783 年刚刚独立时的领土扩大了2倍,但美国扩张道路并没有停止。
不过,阿拉斯加成为美国领土的整个过程,确实是有点滑稽。19 世纪初,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国人接连进行了两次战争,最终被火力强大的俄国人征服。但是,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不挣钱的土地,他将买主锁定在了美国人的身上。由于亚历山大二世担心美国对购买阿拉斯加不感兴趣,俄国花了10 万美元收买了美国的一些新闻记者和政客,试图通过他们来游说美国政府。
1867 年3 月, 俄国派官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在同俄国谈判时, 出价500 万美元, 最后以720 万美元的价格,同俄国一夜之间达成了购买协议,并且急不可待地第二天凌晨在协议书上正式签字。结果美国以绝对低廉的价格,买到了面积达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岛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
当时,在美国只有少数渔民希望能得到出入阿拉斯加海港的权利,其中有一部分加利福尼亚的商人想要谋求在那里从事毛皮贸易的特权,而大多数的美国人对阿拉斯加一无所知。西沃德签订购买阿拉斯加协议后,立即在国内引起一阵反对声,说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箱”,是“一笔糟糕的交易”,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错误”。苦闷的西沃德被国内舆论骂得整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最后,精明的西沃德,还是争取到了国会的支持。
1867 年4 月和7 月,参众两院分别以多数票通过了这项协议。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确应该感谢西沃德这位政治家的远见。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 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 亿桶原油,现在的价值远远超过了2 万亿美元。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升高,它的身价肯定不止这个数字。俄国人现在肯定还在为当初这个鲁莽的决定而悔恨不已。19 世纪末,美国还通过战争等许多方式,获得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夏威夷等。
在过去100 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只用了5000 多万美元,就夺取了相当于独立初期3 倍多的领土。美国领土的扩张,对美国的发展和今天超级大国地位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自时事出版社《对话美国:一个中国公民的思考》 作者:贾云庆)
范文四:美国地图及领土扩张史
美国地图及领土扩张史
美国地图(特大号6.73MB)
Map of
USA
美国地图
Map of USA
Map of
USA
美国50州的首府及主要城市(State Capitals and Major Cities)
美国地形图
美国地形图
美国卫星图
美国领土的扩张
美国领土扩张 1775年 美国领土扩张 179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00年
1800年的美国
美国领土扩张 181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2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4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5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6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7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88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900年
美国领土扩张 1920年
北美洲政区图
北美洲(North America)
北美洲(North America)
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50州的州名、缩写及首府
Alabama AL 亚拉巴马 Montgomery 蒙哥马利
Alaska AK 阿拉斯加 Juneau 朱诺
Arizona AZ 亚利桑那 Phoenix 菲尼克斯
Arkansas AR 阿肯色 Little Rock 小石城
California CA 加利福尼亚 Sacramento 萨克拉门托
Colorado CO 科罗拉多 Denver 丹佛
Connecticut CT 康涅狄格 Harford 哈特福德
Delaware DE 特拉华 Dover 多佛
District of Columbia DC 哥伦比亚特区
Florida FL 佛罗里达 Tallahassee 塔拉哈西
Georgia GA 佐治亚 Atlanta 亚特兰大
Hawaii HI 夏威夷 Honolulu 火奴鲁鲁
Illinois IL 伊利诺斯 Springfield 斯普林菲尔德 Indiana IN 印第安纳 Indianapolis 印第安纳波利斯 Iowa IA 爱荷华 Des Moines 得梅因
Kansas KS 堪萨斯 Topeka 托皮卡
Kentucky Y 肯塔基 Frankfort 法兰克福
Louisiana A 路易斯安那 Baton Rouge 巴吞鲁日 Maine ME 缅因 Augusta 奥古斯塔
Maryland MD 马里兰 Annapolis 安那波利斯
Massachusetts MA 马萨诸塞 Boston 波士顿
Michigan MI 密歇根 Lansing 兰辛
Minnesota MN 明尼苏达 St.Paul 圣保罗
Mississippi MS 密西西比 Jackson 杰克逊
Missouri MO 密苏里 Jefferson City 杰斐逊城 Montana MT 蒙大拿 Helena 海伦娜
Nebraska NE 内布拉斯加 Lincoln 林肯
Nevada NV 内华达 Carson City 卡森城
New Hampshire NH 新罕布什尔 Concord 康科德 New Jersey NJ 新泽西 Trenton 特伦顿
New Mexico NM 新墨西哥 Santa Fe 圣菲
New York NY 纽约 Albany 奥尔巴尼
North Carolina NC 北卡罗来纳 Raleigh 罗利
North Dakota ND 北达科他 Bismarck 俾斯麦 Ohio OH 俄亥俄 Columbus 哥伦布
Oklahoma OK 俄克拉何马 Oklahoma City 俄克拉何马城 Oregon OR 俄勒冈 Salem 塞勒姆
Pennsylvania PA 宾夕法尼亚 Harrisburg 哈里斯堡 Rhode Island RI 罗得岛 Providence 普罗维登斯 South Carolina SC 南卡罗来纳 Columbia 哥伦比亚 South Dakota SD 南达科他 Pierre 皮尔
Tennessee TN 田纳西 Nashville 纳什维尔
Texas TX 得克萨斯 Austin 奥斯汀
Utah UT 犹他 Salt Lake City 盐湖城
Vermont VT 佛蒙特 Montpelier 蒙比利埃
Virginia VA 弗吉尼亚 Richmond 里士满
Washington WA 华盛顿 Olympia 奥林匹亚
West Virginia WV 西弗吉尼亚 Charleston 查尔斯顿 Wisconsin WI 威斯康星 Madison 麦迪逊
Wyoming WY 怀俄明 Cheyenne 夏延
范文五:新中国成立后中印领土争端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印领土争端史 袁渝埴
袁;.冶?幢2011.2期总第107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印领土争端史
黄民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作者简介】黄民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近代中国与近代印度同受西方列强的奴役和侵略,二战以后相继独立,然而在帝国主
义时代,英国给中印之间留下了领土争端.围绕边界问题,中印之间进行了l962年 的边境战争,发生了1987年的边境危机,期间不断进行谈判,但始终没有取得明显 的进展.实现国家的崛起是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当务之急,两国的政府和国民应面
向未来,以互谅互让的精神,冷静的态度,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从而为两国的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印;麦克马洪线;战争;谈判
[中图分类号]D8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3980.2011.02.016
[文章编号]1005--3980(2011)02,0076—05
2010年12月,**总理成功访问印度,中印
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
制,双方决定建立两国国家元首定期互访机制及中印
外长年度互访机制,并将开通两国总理电话热线.然
而,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问题,仍然是两国的合作中
挥之不去的阴影,本文拟对这一领土争端问题做简单
梳理,并~vt-?己见.
一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困扰中印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在此 先谈谈其由来及性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 命开始,当时驻藏的官吏和部队分化产生了革命派和 保皇派,两派的斗争严重地影响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 能力,英国当局趁中国新旧政权更替局势动荡之际煽 动部分藏人进行分裂活动.1912年6月,国民政府任 命尹昌衡和蔡锷组建西征军,准备讨伐叛乱,英国政 府从中阻挠.1912年8月,英国政府抛出所谓"八一 七备忘录",声称"陛下政府过去曾经承认中国对西藏 '宗主权',但从未承认也不打算承认中国有权积极干 收稿日期:2011-03.10
76
涉西藏的内政","不打算同意无论在拉萨或在全西藏 保持无限数量的中国军队."并以中国答应英国的上述 要求"作为承认中华民国的先决条件".滞扣页民国 政府当时刚刚建立,国力微弱,不得不同意于次年召 开中,英,藏三方会议,讨论西藏的地位及其边界范 围.西拉姆会议期间,英方代表麦克马洪派属下贝尔 与西藏地方代表夏扎私下会谈,贝尔以帮助西藏实现 在西姆拉会议上的要求和提供军火为条件,诱使夏扎 承认英方划出的英属印度与西藏的分界线——麦克马 洪线.中印之间的麦克马洪线西起中国与不丹边境, 向东沿山脊和分水岭延伸至中缅边境,将中印传统线 以北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 印度(麦克马洪线还涉及到中缅边界,通过谈判,60 年代中缅之间已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7月3Et, 夏扎勉强接受了贝尔关于藏印边界的划界要求,并背 着中央政府私下与英方缔结《西拉姆条约》,对此,中 国历届政府从未予以承认.
至于以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线不仅历届中国政 府没有承认,就连西藏地方势力及当时的英国政府也 未认同,1944年,西藏地方势力召开"春都"会议时 丧';奢'土2011.2期总第107期
通过了"藏地决不割让英国"的决议?,1914 年7月23Et印度总督哈定勋爵在给印度事务大臣的备 忘录中写道:"考虑印度东北边境问题不是西姆拉会议 职责的一部分,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就这方面提出的 观点和建议只能被看做是他个人的,并未得到印度政 府的批准."p.抗Et战争期间,英国逐步加强对麦 克马洪线以南的实际控制,遭到西藏地方当局和民国 政府的反对.1947年印度独立时企图继承英国殖民主 义者的这一领土利益,1948年国民党政府通知印度政 府表示不能接受麦克马洪线作为两国边界. 从上可见,中印之间的麦克马洪线是一条殖民主 义时代英国人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达成的一项粗略的 西藏与英属印度的边界线,这条线历来没有得到中国 政府的承认,是一条不合理,非法的边界线. 二,1962年中印战争
二战以后中印两国相继独立,都属于第三世界的 国家,在民族和国家利益上有共同点,两国于建国初 期曾经进行过友好合作:1949年12月30日印度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0 年6月印度主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应印方要 求中国曾帮助印度和越南建交,1954年6月**总 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利用休会的机会访问了印度, 缅甸,期间**总理和尼赫鲁总理进行了6次正式 会谈,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并重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中印两国共同参加了万隆
会议.
然而,两国的合作并不顺利,印度在与中国合作 的同时却盘算如何保留并强化殖民主义者英国留给它 在西藏的特殊利益.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时,印度说 这是中国对西藏进行"侵略",1951年2月2日印度 趁中国陷入朝鲜战争之际,派兵占领中国西藏地方政 府管理的达旺地区,1952年2月印度向中国提交备忘 录,要求保留"由于惯例和协定而产生的"印度在西 藏的各项权利,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 下察隅各地,1954年印度在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 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上,建立起它所谓 的"东北边境特区".为了能建立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 中国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但印度几乎是得寸进尺,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发动武装叛乱,尼赫鲁说 那是"意志的冲突",其后向达赖提供"政治避难". 环宁视点
'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写信向中 国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要求将西部阿克赛钦地区3.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划归印度所有.中印争议的阿克 赛钦位于疆和田南部的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 南邻班公湖,北至喀什河地带,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该地与原属西藏管辖的拉达克地区(此地后为英国占 领)有一条传统习惯线,l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 人曾经染指该地区未果,国民党政府对这一地区进行 了有效管辖,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后即控制该地区,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入藏,1956年中国政府开 始修筑穿越阿克赛钦的新藏线,1959年印度政府才对 中国政府提出对此地主权要求.中国方面予以拒绝. 同年6月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强占朗久和马及墩地
区,同年8月,l0月又两次挑起流血冲突.1962年 10月,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 量对付中国".同月17,18两日,印军在东段和西段 边境上,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炮击,挑起了武装冲突, 中国军队不得不进行还击,中印战争由是爆发. 中印边境作战历时1个月,在东,中,西三段进 行,中国军队参战部队3万余人,支援民工5万余人, 以伤亡2400余人的代价歼灭印军8900余人l(第148~)o 西段基本清除了入侵印军的驻点,东段把战线推到了 传统线附近,在战场上中国军队取得了完全胜利.但 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军队突然后撤:国际 上,当时的美国一直都站在印度一方,美国的舰队甚 至派到了印度洋;苏联从一开始就反对中国与印度进 行战争,认为中国不应该"为这样一些小块的荒凉高 地…'流血",在中印战争即将爆发之际,苏,印签订 了出售米格21战斗机的合同.籼卵顺国内方面,当 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生活十分窘迫; 而且西藏交通极不发达,后勤供给难以得到保障,印 度一方却交通便利,经得起打持久战.此外,中国军 队后撤到喜马拉雅山麓,在当时看来可以居高临下, 随时对印度构成威胁.基于以上原因,1962年11月 22日零时,中国宣布单方面停火,l2月1日,在1959 年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基础上再后撤20公里,此后中印 战争逐渐结束.
三,1987年中印边境危机
1962年的中印战争,由于中国撤退印度获得了 战场上没有获得的利益,但中国军队占据了有利地 77
环宇视点
形,对印军形成居高临下之势,而且中国从来没有 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占领区域, 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行动:其一,加强移民. 印度2001年"阿鲁纳恰尔邦人口已达110万左右, 在短短的l0年间增长了26.2%,远远高于印度本国 的人口增长率.据估算,这其中至少包括30万至 45万印度移民,由于移民政策的推行,如今该地区 的印度民族人口已经远远地多于藏族人口.其二, 强化行政管理.1954年印度曾成立了"东北边境特 区"管辖中国藏南地区,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 "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改为"阿鲁纳 恰尔邦"(相当于省).通过由特区到邦的调整,印 度加强了对藏南地区的行政控制.其三,加强军事 占领.1983年印度情报小组在桑多洛河谷(麦克马 洪线以北)建起了一个临时哨所,1986年中国军队 摧毁了印军的临时哨所,并建立半永久性哨所,1986 年2月印军实施名为"棋盘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演 习,同时派5万印军前往藏南地区,1987年4月印 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 的尖兵哨.通过这些军事行动,印军在前有的基础 上进一步入侵中国领土.
1987年的中国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刚裁军100 万,大量军用企业转为民用,许多军工项目下马,西 南国防方面与越南的战争还时断时续,西藏的交通也 没有比1962年有明显的改善,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国 只有一方面克服困难把兰州和成都军区的部队派往前 线,另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向印度发出警告.1987年 4月,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尚昆访美时警告 印度:"尽管中国要求和平解决问题,如果印度坚持在
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的刺探,它将不得不作出反应" 怫"
.当时的印度也并不敢放肆入侵中国,首先, 在军事上印度也无绝对优势,其次,中国在国际上与 美苏两国关系正不断改善,一向庇护印度的苏联这时 也减少了对印度的支持,因此印度在实现了其阶段性 军事目标以后也就停止了继续行动.1987年5月印度 的外交部长蒂瓦里在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 期间顺访北京,表明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 局势恶化.1988年,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表示希 望两国能共享和平之福.1993年,中印两国签订了《关 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至此,这场边境危 机始告化解.
78
丧涤.j2011.2期总第107期
四,中印之间的谈判
中印两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大国,都有被奴役的历 史,都需要重建民族的尊严和信心,都需要维护国家 的利益.印度的执政党需要维护其合法性,几乎不可 能放弃既得的领土,尽管这只是殖民主义时代留下来 的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财产,中国也不会放弃历届中国 政府所主张的被印度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 但从1949年至今,两国没有任何一方具有绝对军事, 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围绕这一问题,两 国除了短暂激烈的冲突以外就只有长时间的谈判了. (一)1962年以前的谈判
中国和周边大部分国家一样,曾经深受殖民主义 者的奴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希望世界各国
无论大小都能平等协商处理国际问题,也希望能和各 个邻国建立友好互助的关系.对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 题,中国政府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表示要在 维持现状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他说:我们 准备同邻邦确定这些边界,在此以前我们同意维持现 状,对于未确定的边界承认它尚未确定.我们约束我 们的政府和人民不超越边界一步,如果发生这类事情, 我们愿意指出我们的错误并立即退回国境.至于我们 如何同邻国来确定边界,那只能用和平方法,不容许 有别的方法.我们如果一次谈不好,就再谈,不能超 越现状.怫
印度与中国不同,一方面,反对党把中印边界争 端作为批评尼赫鲁的一个把柄,"他们利用了这个把柄 来攻击尼赫鲁""q顺';另一方面,尼赫鲁本人具有 民族主义的心理情结.因此,尼赫鲁政府对待边境问 题的态度与中国政府截然不同,它不管是非法的还是 合法的,它认为只要是印度已经占有的当然就是印度 的,即使还没占有,印度以为是自己的也当然要归印 度所有.所以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方坚持认为东段 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理所当然是印度的,西段阿克 赛钦地区也同样无可置疑地是印度的.
1953年12月,在印度政府基本上控制了麦克马 洪线以南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邀请印度代表前来谈判, 并且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1954年4月两 国达成《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 协定》,印度确认了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在穿越中印边 界西藏地段的贸易和交通的谈判中,由于双方使用地 丧;-余哇2011.2期总第107期
图不同,引起中段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1954年10 月尼赫鲁访华照会中国更换地图.1954——1956年两 国就中段地区的巡逻冲突进行讨论.1958年尼赫鲁给 **写信认为麦克马洪线以南"只能是属于印度 的".1959年**回信,认为麦克马洪线作为国际 边界线"没有合法性",但是中国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接 受它的走向.同年,尼赫鲁要求中国撤出西段阿克赛 钦地区.1960年4月**亲赴新德里进行会谈,中 国就解决边界问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相互接受两段 的现实并建立边界委员会","言下之意,如果印度放 弃对整个阿克赛钦的要求,中国准备使麦克马洪线的 走向正式化,但是尼赫鲁的立场是不搞维持现状协定, 不谈判.显然在印度看来只有中国在答应从阿克赛钦 撤出才会符合印度的要求",为了实现其目的,1961 年和1962年夏季印度加速地推进了自己早已确立的 "前进政策","中国政府多次向其抗议或给以照会, 但印度政府予以回绝,1962年印度给了中国最后一封 照会后断然地关闭了谈判的大门.
中印战争之前,印度蚕食鲸吞中国的领土,当时 中国考虑到中印两国需要团结互助,采取忍让的方式, 希望通过做出巨大让步以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当时的 **总理曾多次写信给尼赫鲁,尼,周也互相访问, 但由于印度国内反对党的攻击和民族主义因素,谈判 最后失败,最终导致1962年的中印战争,可见,谈判 失败的主要因素应归咎于印度一方.
(二)1962年以来的谈判
1962年中印战争以后,两国关系破裂,直到1976 年印度才主动恢复向中国派驻大使.期间中国领导人 曾善意地释放和谈的信号,但印方并未给予相应的回
应,相反表示要以"武力收获被占领的领土",并且于 1971年与苏联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以应对中国 和巴基斯坦.1979年2月12日,印度人民党政府外 长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在接见瓦杰帕伊时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东西段互让 的"一揽子方案",以求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然而印 度政府不予理会,中印边界问题仍然是两国关系的难 题.1981年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黄华访问印度与瓦杰帕 伊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两国同意举行副部长级会 谈,自1981年12月起到1987年11月,两国就边界 问题举行了八轮副部长级官员会谈,但均未能取得突 破性的进展.
1988年l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访华,中 环宇视点
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并 决定建立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从1989年到2002 年联合工作小组共举行了十四次会议,为建立双边互 信机制,加强双方实际控制线边境地区军事交流和维 护边境地区稳定打下了基础.这期间,两国关系经受 了国际风云的变幻,也经历了较多的曲折.中国在 1989年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印度 在苏联解体后苏印关系不复存在,而美巴关系并未冷 淡,所以中印之间仍然维持了比较良好的关系,领导 人互访频繁.1993年两国签订《关于中印边境实际控 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规定"在边界问题 最终解决之前,双方严格尊重遵守双方之间的实际控 制线","协商制定在实际控制线地区的有效信任措 施",为此两国特别成立了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 家小组以解决具体的问题.1996年12月两国签署了
《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 措施的协定》,进一步强化实际控制线的安全机制.辅 然而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而其 在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解释信中却说因为中国从物质 上帮助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秘密的核武器国家"才进 行核试验,这种无理的借口,给来之不易的中印关系 当头一棒,两国关系经历了近两年的冷却.2000年3 月,中印才进行了首次安全对话,2001年外交部长助 理王毅才率团赴新德里出席安全会议.
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双方一致 同意各派一名特别代表进行对话,自那以后,双方先 后进行了十四次特别代表会谈,但谈判的进程十分缓 慢,2003—2005年,两国政府仅仅签署了《关于解决 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2006—2008年双 方仅仅就"框架问题"进行了探讨.2009年中印第十 三次特别代表的谈判也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据《环球 时报》转引《明报》的文章称:"中方的底线是:中方 放弃在东段的要求,印方放弃西段的要求,作为补偿, 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里吐出来,归还中 国,按此计算,全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 印度获得72%,中国仅得28%"."但中国政府对此予 以否认,中国政府发言人姜瑜说:"这些说法毫无根 据",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此次会谈最后结果是"根据已经达成的解决边界问题 的政治指导原则,推进框架谈判进程,寻求公平合理 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 双方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2010 79
环宇视点
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印第十四次特别代表会晤在 北京举行,但谈判的结果仍然停留在"寻求公平合理 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上.
五,余论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领土争端的历史,中国 基本上是从睦邻友好的基点出发来处理这一历史遗留 问题的,尽管在1962年的战争中,中国完全有机会恢 复传统的国境线,但除了保留对西线领土的有效控制 外,东线的中国军队撤回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北,而且 做出了更大的让步;在历次的谈判中,中国的历代领 导人都希望两国能和平协商,公平合理地处理这一遗 留问题,以便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而印度方面, 一
直想继承英国殖民主义时代留给自己的非法的土 地,不但拒绝归还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而且向中 国提出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要求,1962年的战争和 1987年的危机也都是印方首先挑起,应该说,两国争 端的责任在印方.但在世界大国的关系中,美苏借助 印度来制衡中国,印度也依靠美苏两国的力量来抵御 中国;冷战后的俄罗斯虽与中国是战略伙伴,但为了 地缘政治的平衡,在武器出口方面也总是偏袒印度; 美日在战略层面也想以印度作为围堵中国的一颗棋子 来拉拢印度;90年代以来,印度也加快了其现代化的 步伐,经济及军事实力一天天强大起来,而且拥有了 核武器,在对既得领土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做出很大让 步的可能性恐怕微乎其微.然而印度想一直无条件非 法占有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土地,也难以让中国人民和 中国政府心甘情愿地接受.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 是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发展,实现国家的崛起是
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当务之急,通过战争解决领土 争端不利于世界的和平,更不利于两国的发展,因而 两国的政府和国民应面向未来以互谅互让的精神,大 度的气魄,冷静的态度,进行平等协商,以求公正合 理地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从而为两国的合作与发 80
展打下基础.
丧沧埴2011.2期总第107期
[参考文献]
[11【英】朱尔典.朱尔典爵士致外交部备忘录.见(英)外交 部档案:第15卷【Z1.
【21北大历史系,人大历史系,新华社国内资料组和社科院近代 史所合编.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z1.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63.
【3】伍昆明.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6.
【4]林良光等着.当代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魏宏运.国史纪事本末(1949—1999):第四卷【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6】【苏】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M】.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 市政协编译组译.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7]于冬.印度"四招"控制中国藏南地giN].国际先驱导报, 2009-8—-10.
【8]孙士海,江亦丽.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M].北 京:方志出版社,20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档 案选编:第2集【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0】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M】.陆仁译.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
【111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中印边界争端反思(下)[J】.郑经言 译.南亚研究,2000(2).
[12]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4.
[13】任彦,汪析,雷志华.中印边境谈判中方底线仅28%争议领 土【N].环球时报,2009—8—7.
[14】戴长澜.专家称中方反对以实际占有为准划分中印边界 【.中国青年报,2009—8—10.
【责任编辑邓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