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环境管理会计论文
浅析环境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7-000-02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工具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需求。本文将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信息类型进行分析。以使环境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于企业的环境管理中。
关键词 环境管理会计 理论基础 信息类型
一、引言
环境管理会计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备受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促进该行动的进行,许多国家的会计界研究人员对绿色会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思考和分析研究。环境管理会计是在环境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关注企业环境业绩的需要,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企业需要进行环境管理。
二、环境管理会计(ema)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小组的定义,环境管理会计是“为满足组织内部进行传统决策和环境决策的需要,而对实物流信息(如材料、水和能源等)、环境成本信息和其他货币信息进行的
范文二:环境会计论文
加拿大和日本两国的环境会计对我国环境会
计发展的启示
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开始,先进的现代工业在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由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灾害发生后,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开始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环境会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而出现和
日益成熟的会计分支。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近年来,环境会计开始逐步得到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了解和重视,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定型的实践模式,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发展成果有利于形成适宜我国实际国情的环境会计。
下面就以加拿大和日本为例讨论其对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一、加拿大的环境会计现状:
二战之后,加拿大在制造业、采矿业及服务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加
拿大从一个农业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显著,迫使政府开始重视环境整治。同时,加拿大的民众也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关注。这样,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下,企业和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大幅提高。加政府、会计师协会、学术界和企业分工合作,推行企业环境会计,从而在全社会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实施和推广。
加拿大在推行环境会计的同时,还制定和实施了详细的“绿色计划”。“绿
色计划”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经过全国范围的广泛咨询和讨论后于1990年由联邦政府发布实施的。该计划全面反映了加政府对解决国内和全球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战略对策、行动措施,是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分为八个领域:
1. 空气、水喝土地资源的保护(包括保护自然资源、降低有毒及烟雾排放量等);
2. 发展可持续的再生资源(包括可持续发展农业、林业、渔业等);
3. 保护自然生态和物种(包括建立占加拿大面积12%的生态保护区等);
4. 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开发北冰洋区域的环境战略);
5. 全球环境安全(包括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臭氧层,控制酸雨排放及环
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6. 可持续发展决策(包括建立环境信息库,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等);
7. 评估联邦政府现有的环境方面的法令、条例(包括评估、修改联邦政府现有
的环境方面的法令、条例;改革政府现有的环境评估过程;建立可持续发展
基金等);
8. 环境事故预报与预防(包括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系统等);
此外,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会计方面做得一系列努力,也对加拿
大的魂晶问题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会计领域出版了许多研究报告,并在制定环境会计的准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岛国日本在环境会计的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日本为了推动企业的自主环境保护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广泛普及多方实践
企业环境管理机构日臻完善,企业环境会计日渐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企业引进欧美各国环境管理经验,组建环境对策部,为环境会计开展构建了管理机构。到1992年已有80%的企业设立了环境部。2002年东洋经济新报社对日本508家上市企业的调查显示:①环境部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20.4%的企业环境部受到“高度重视”,52.8%“比较受重视”;②88.4%的企业将环境管理的优劣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③实施环境会计已成为企业环境部的重要课题。2000-2002年实施环境会计的企业从356家增至573家,所占比率从13.2%增至19.3%。如纤维制品业的三菱公司,将环境会计制度化作为当前环境部的最重要举措。日本电信电话、名古屋铁道、大日本制药等企业,也都将实施环境会计列为环境部的前三位工作。
2.信息公开备受关注、政府民间共同推进
日本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已成为环境会计发展的重要特点。政府和民众合作监督日本企业公开环境信息。除了非常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外,日本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的方面有许多值得他国借鉴的举措:
加强企业环境会计控制职能,也已成为日本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举措。多数日本企业加强了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按照环境省《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将环保成本分为7大类:业务领域成本、供应和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成本、管理活动成本、研发成本、社会活动成本、环境损伤成本、其他成本。各企业在采取环境对策的基础上,用金额计算出环保投资费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这一举措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日本企业还非常重视取得ISO14001认证和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为全面实施ISO国际环境标准,日本企业也逐步健全了内部环境管理体制。
日本企业还通过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为环境会计的开展创造条件。在日本环境省2002年公布的《环境会计指南》中,对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了规定。企业在明确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后,能在实践中有更清楚的指导。而环境报告书也已成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更是成为新时尚。
日本随着《新环境基本计划》的实施,在推进企业环境会计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单靠企业自愿和主动性还不足以推进环境会计的顺利开展,还必须逐步完善实施环境会计的保障体系,为实施环境会计提供政治保障。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从加拿大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成果来看,我国的环境会计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改善的地方。我认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环境会计,需要从三方面入手:政府、企业和民众。
政府和注册会计师协会首选要出台环境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完事环境会计的准侧和执行标准,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为环境会计的推广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提供依据。其次,要依靠传媒的力量普及环保知识,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让广大民众建立起环保意识,并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再次,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社会保障。(1)强化政府监管。政府为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宏观管理,除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有关的
准则、指南、制度、标准等。(2)开展第三者机构审计。使环境会计的审计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此外,政府还应该积极推进环境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其他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成果。
企业作为实施环境会计的主体,应该勇于承担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责任。企业不应只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忽视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损害,企业应该从长远的利益考虑,积极引进环境会计,在企业内部加强环境会计控制职能,根据环境会计的准则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和准则,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民众应该自觉地关注环境保护,并从自身做起,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行使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监督企业是否做到对环境保护做出的承诺,并在企业做出对环境有所破坏的行动时,通过合理途径举报或制止该行动。
我国的环境会计刚刚起步,面临巨大挑战。除了在计划、实施上有许多空白和漏洞外,国家、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是推动环境会计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还任重道远,不过,环境问题已经有所抬头,政府和社会也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会计的相关立法和法规会相继出台并日益完善。
范文三:环境会计论文
课 程 名 称 环 境 会 计
题 目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姓 名 陈 非
学 号 3200908040727
院 系 商学院会计系
班 级 32009080407
1
摘要
在经济蓬勃发展之际,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快速工业化、人口众多和集约型农业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淡水匮乏和土壤退化。来自中国七大流域监测站的数据显示,44,的河流已经受到污染。中国政府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我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有一半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标超标。盲目上马严重污染项目,过度消耗物质资源,种下了今天的祸患。为保护自然与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赔偿责任越来越大。作为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理应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收益进行反映和控制。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会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兹对环境会计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环境会计 会计理论 社会资源 会计目标
2
3
目 录
前言 ..................................................... 1 1.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 ..................................... 2 2.环境会计的现状及症结 ................................... 2
2.1理论界已意识到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力 .................. 2
2.2会计理论与实务很不完善 ............................ 3 3.环境会计的目标 ......................................... 4
3.1环境会计模式 ....................................... 5
3.1.1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 5
3.1.2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 5
3.1.3原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修正 ........................ 7
结论 ..................................................... 9 参考文献 ................................................. 10
4
前言
环境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是对环境负荷进与出的记录。基本定义可表述为:环境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从社会利益角度对各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边缘性的新兴学科。环境会计中的环境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外部环境,由除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体和非生命物质构成。从环境会计的基本属性上说,环境会计仍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同时又是会计学同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相结合的产物。因而环境会计除要秉承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外,还要吸取借鉴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1
1.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过度索取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补偿普遍不足,造成全球性自然资源存量锐减,生态平衡被破坏,环境污染恶化。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强度消耗,造成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资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十分不协调的局面。
为了遏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众多国家的环境法规也采取了使用经济手段对待环境问题的措施。据统计,西方国家每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8%。
众所周知,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以较严重的污染为代价。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就有可能变得既富裕又洁净。在所有措施中并不排除采用特殊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模式。如日本规定,防止环境污染用的机器设备第一年可提占成本33%的折旧,节能的机器设备第一年可提占成本25%的折旧。然而,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对环境项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而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结果导致了以牺生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取得了虚夸的收益,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后患。原会计核算体系已面临着严峻挑战。将环境项目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必然。 2.环境会计的现状及症结
2.1理论界已意识到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力
1983年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这一提案。经过修订的国民会
2
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内容有对环境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设计辅助账户作了肯定并批准计算收益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1991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九届会议,着重对环境保护会计问题进行了讨论;1995年第十三届会议主要议题也是环境会计。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
2.2会计理论与实务很不完善
在1990年召开的有关环境措施会计现行揭示问题的会议上,对10个国家20个大公司环境会计实际情况作调查,结果显示,在10个被调查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具体环境措施的会计准则。只有挪威要求公司的董事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必然揭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上,秘书处提供了"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该文件是对55个国家及欧洲联盟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许多国家虽然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都没有关于环境会计方面的规定。1993年,联合国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对跨国公司环境资料公司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跨国公司总的来说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资料很少定量,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此外,看不出花费的资金,取得的成果和规定的指标之间有何关系,因此,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环境会计无论理论还是实务还很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会计目标不明确
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会计就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以改善整个社会资源问题。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上述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偏高,可操作性较差,不利于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实务工作的开展。
3
2(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全面公布环境资料的关键因素,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全面公布环境资料的关键因素,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真正可能有助于环境资料公布方面取得进展的因表,应是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切,公众压力应是企业公布环境资料的重要动因之一。而作为环境会计信息主体的企业,现在它并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益处。
3(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
环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过于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势必影响其发展的进程。
3.环境会计的目标
鉴于前述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偏高,且不尽具体的现状,本人认为,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作为环境保护投资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和各地政府部门。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将其污染、资源的利用控制在环保规定指标之内;各地政府部门投资的目的是使已经污染的环境治理到可接受水平。因此,作为环境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包括:(1)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力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则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4
3.1环境会计模式
环境会计的核心是对环保支出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将其与收益反映在报表中,为政府及有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环保经济决策。既然环境会计的主体一是与环境密相关的企业,一是各地政府部门。那么,其核算可采用"双轨"运行的模式。即,作为企业的环境信息资料可纳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计量、反遇和揭示,而对各地政府的环境保护的投资可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核算。
3.1.1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按照环境经济学的观点,现行衡量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标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能正确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虚增了国家的富有程序,夸大了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以环境项目调整计算的结果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明显不同,并且调整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偏低。因此,若观评价国民生产总值,需将部分环境支出项目支出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这些支出主要包括环保与规划费用、补救措施费用、复原费用、住户和政府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费用支了,以及由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活动造成对本国环境影响的支出等。
上述内容可在国民会计账户体系中设置辅助账户进行记录、计算、汇总揭示。 3.1.2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会计
微观上,企业生产成本反映当期环境保护支出,即企业发生的环境保护费用支出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实行企业会计和环境会计的"单轨"核算。
从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步履艰难的关键是环境信息不易确认、不易计量,且难于揭示。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会计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那些易于计量和揭示的指示先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予以核算。从环境会计的目
5
标来看,环境成本可作为研究和应用环境会计的突破口。
1(环境成本的涵义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面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具体可分为: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环境污染成本指企业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应予补偿的费用;环境损失成本指企业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而造成的扣失以及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而勒令某些企业停产或减产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指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保护维持
成本指为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支出的日常维持费用;环境保护发展成本指为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而投入的各项开支。
2(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应在其首次和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如果符合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就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对于由于不遵守环境法规而被判处的罚款以及由于以往环境污染和损害造成或伤害而对第三方的赔偿,与其他环境成本不同,他不对企业提供任何利益或回报,因而应单独披露。另外 ,作为非常项目记录的环境成本也应单独披露。
3(环境成本可在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中增设环境成本账户进行核算,最终将其计入生产成本。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会使产品成本提高,生产者为了不降低自己的利润,往往采用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这些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但普遍性要求企业在生产成本中打入环境成本和运用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术改进,采取环境措施相对降低环保费用,从而降低成本,这将有助于环境条件的改善。环境成本只有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分清影响环境的责任和承担的费用,合理真实准确地计算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
6
3.1.3原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修正
在"单轨制"下,需对原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组织结构、账户设置以及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必要的修正。
1(环境会计的核算原则
环境会计核算要反映环境资源因素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能够测定环境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的方向、程度、达到预先发现环境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起到预警具备用;环境会计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予以反映;环境会计应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企业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配比并取得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应是社会性的;环境会计的核算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的要求,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确认要受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因此,环境会计核算的原则应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上增加预警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的原则等。
2(环境会计的组织结构
实施环境会计不必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具体核算可由企业现有机构和会计人员承担,属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增加、扩充,分工负责,有专人即可。 3(环境会计账户的设置
在原企业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与会计有关的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以及反映企业对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损害和赔偿的会计科目,反映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安全生产所提取的社会效益。 4(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现有财务报表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超出了传统概念。人们要求得到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因此,企业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信息对于清晰反映或进一步解释报表项目十分重要。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
7
通过编制环境报告予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及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等可寓于企业财务报告之中,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内容可直接列于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中,对其他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可在说明书予以说明。国家对应披露的内容、要求应予规范。如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影响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等,应在环境报告中予以反映。
至于披露的形式,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也可以用实物指指或指数,甚至用文字来说明对环境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也就是对原会计基本假设的货币计量假设作必要的延伸。
8
结论
环境会计所研究的末端治理模式的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或者是边污染边治理。它把环境污染看作是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在末端治理范式下,自然资本成为被开发的对象,在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和受忽视的地位。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被人为地降低,很少被维护,以至于被破坏,这是环境会计研究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9
参考文献
1 陈毓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会计研究》[J]1998年第5期。
2 孟凡利:"环境会计: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会计研究》[J]1997年第1期。
3 孟凡利:"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会计研究》[J]1997年第12期。 4 徐泓等:"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财务与会计》[M]1996年第6期。 5 肖维平:"环境会
6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8,3:23-24 7 贺梅, 崔贤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10:23-24
8 .刘晓芹.浅议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6:23-24
9 黄静.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商场现代化2003,6:15-24 10 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构[J].当代经济2010,7:12-13 11 雷强.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J].黑龙江财会2010,6:14-15 12 宋保胜.试探不确定性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J].西昌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7:12-13
13 张思强.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J].中国农业会计2008,6:23-24 14 肖维平:"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财会月刊》[J]1999年第5期。
10
11
范文四:环境会计论文
环境会计 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日本环境会计的研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学 院 名 称 商学院
专业名称 会计学 任课教师 侯淇哲
小组成员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 制
年月日
随着人们对经济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心,发展出了环境会计这门新兴的学科。对于我国与日本而言环境会计发展相对较迟,但是日本环境会计发展迅速,已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较迟速度较缓慢。为促进我国环境会计未来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日本环境会计的研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日本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会计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
关键字;环境会计;借鉴;经验;建议
摘要 ............................................................................................................................................... 1-1
1. 文献综述................................................................................................................................... 1-3
1.1. 国外环境会计相关文献分析 ........................................................................................ 1-3
1.2. 国内环境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
1.3. 研究总结与评述 ............................................................................................................ 1-4
2.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 2-5 --以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例 ......................................................................................... 2-5
2.1. 研究意义 ........................................................................................................................ 2-5
2.2.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2-5
2.3. 笔者看法 ........................................................................................................................ 2-8
3.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概述 ........................................................................................................... 3-9
3.1.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解析 ................................................................................................ 3-9
4. 中日环境会计发展比较及对我国启示 ................................................................................. 4-11
4.1. 中日环境会计发展比较 .............................................................................................. 4-11
4.2.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启示 ...................................................... 4-14
5. 基于日本富士通及我国企业实例分析 ................................................................................. 5-16
5.1. 日本富士通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 5-16
5.2. 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 5-17
5.3. 基于中日实例分析日本环境会计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 5-18
6. 总结 ........................................................................................................................................ 6-20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环境会计相关文献分析
国外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的相关理论研究,标志着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兴起1。
1993年,美国公布了《利益相关者行动议程:工作室对环境成本的会计与资本预算的一项报告》。这是环境会计最早的重要文献之一。其解决了环境会计发展四个中心问题:(1)对相关术语与概念的良好理解;(2)创造内部和外部的管理激励;(3)教育、指导和推广;(4)开发和传播分析工具、方法和系统。 1998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是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其内容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主要会计概念的定义、环境成本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披露。它标志着环境会计作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已向纵深发展。
加拿大关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问题研究文献有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环境绩效报告》(1994)、《加拿大的环境报告:对1993年度的调查》(1994)。 20世纪末,日本政府开始不断建立健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1999年3月,环境省公布《关于环境成本公示指南》,初步建立了环境会计框架。2000年颁布的《环境报告书准则》,规定了环境报告书的模式和内容,增加了环境报告书的公开性与可比性。2000年颁布的《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准则》将环境业绩指标体系分为环境成本指标和环境管理指标。
日本发布的环境会计相关指导中,应用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是日本环境省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陆续发布的“环境会计指南”系列2000版至2005版。
1.2. 国内环境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对西方环境会计思想的介绍和认识始于90年代初,以1992年葛家澎教授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一一绿色会计理论》一文为标志,环境会计理论首次被引入了我国。其后我国会计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文章,引起相关各界关注。紧接着我国一批会计理
论和实务工作者开始致力于环境会计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环境会计对象与要素、环境会计的目标、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基本原则、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环境成本计算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据笔者从中国知网上的不完全统计,从1992年到现在,众多学者在相关期刊上发表的以“环境会计”为题的论文达3253篇,涵盖了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以及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等广泛内容。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还仅限于在某些突出的环境问题上的一些简单的披露,并不系统。
1.3. 研究总结与评述
通过对国外环境会计研究及成果的描述,可以总结出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状况的特点有:
① 环保法律、法规、准则的规范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② 政府、会计理论界和环境管理机构在环境会计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 环境会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④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及成果的描述,可以总结出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状况的特点有:
① 研究范围比较全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
②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健全有待完善与加强。
③ 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偏少,环境会计实务研究还需加强。
④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在披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还不完善。
⑤ 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企业的环境资源意识较差。
⑥ 环境审计的监督力量比较弱。
2.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以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例
2.1. 研究意义
目前在我国,环境会计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企业实施环境会计以及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有:①有助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准确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③突出企业在经营中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使企业经济良性发展;④拓宽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做到与国际会计相符,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 上市公司作为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执行者,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范围、信息量、公开透明度受到一定控制。其中重污染行业是与环境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行业,在此基础上的我国环境会计的探讨与实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以本章节选择从上市公司的角度,以选取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2.2.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2.2.1.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样本
2010年,环保部公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钢铁、水泥、采矿业类等行业为重污染行业,并规定此类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本章内容以2014年年底之前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阐述我国环境
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上市公司分布如
表格1。
样本上市公司分布列表
表格1
2.2.2.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总体情况
表格2
由表格2可知:近三年来,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数量持续增长,尽管增长率在放缓,但相对于其他学者研究的披露比例(表格3)而言,这是一个量的飞跃,这一方面说明在国家对重污染行业的强力关注下,多数企业都遵循着政府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上市公司对于社会责任视角下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重视。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表格3
2.2.3.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位置
表格4
根据统计结果(表格4),可以看到我国绝大部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位置集中在年度报告当中,其中以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为主要披露位置,在年报中的重要事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备查文件中披露的很少。
2.2.4.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由相关规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环境政策、其他环境支出、环保投资、环保拨款、补贴与税收减免,等环境相关认证,排污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诉讼、罚款、赔偿与奖励,绿化费等。企业环保投资、
绿化费、
排污费、环保拨款与补贴、其他环境支出等属于财务信息,而其他如三废收支与节能减排、环保奖励与惩罚、企业环保计划等则属于非财务信息,企业在进行披露时也只是象征性地进行定性披露。
上市公司在披露货币化信息时选取了易于计量和报告的科目,而对于非货币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董事会报告和附注中,内容多为文字性的正面的语言描述,很少提及环境诉讼和赔偿。
2.2.5.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和原因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渐渐重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仍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有:
① 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由于环境会计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方法体系不统一,核算对象抽象且复杂,计量环节难以突破,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迟迟不能形成体系。
② 企业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导致管理者注重企业短期的效益,忽视企业未来的发展,导致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缺乏披露的意愿。
③ 披露方式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整体呈现出水平低、质量差、不平衡等问题。
④ 披露内容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披露内容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进行详细反映;而且都存在选择性披露的问题。
⑤ 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度不高。因为环境会计信息对利益相关着的非必要性,使其决策时几乎不考虑该信息。
⑥ 缺乏环境会计信息的第三方审计。现有的审计执业体系不能对环境会计的审计业务全面规范,因此注册会计师会计会计披露方面的审计质量便难以保证。
2.3. 笔者看法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上都有较大提高,在世界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一定的表率作用。然而我国环境会计起步晚发展缓,环境会计未来的发展之路也还很漫长。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光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来看,要找到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发展的综合战略,采取具体措施克服当前障碍,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可见环境会计的发展也并不是畅通无
阻。因此,我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国情国力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
3.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概述
20世纪末,日本企业受到欧美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提出了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自此,日本开始重视环境会计的研究,如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1.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解析
3.1.1.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动因
在日本建立强大的军事经济帝国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过程。在大量消耗廉价能源、材料的同时, 工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也迅速蔓延开来。20 世纪发生的令世界震惊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 日本就占了四件。到20世纪70 年代, 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公害大国”, 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后果严重的污染事件。20世纪80年代, 在多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触动和环境诉讼失败后, 日本的企业界人士也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危害,充分预见到不注重环境保护可能承担的重大不确定性成本的趋势。很多企业在自身经营政策和战略规划方面加入了环境对策的内容, 从消极的反应转向积极主动面对企业的环境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的逐步普及, 关注环保已成为企业经营中吸引顾客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由此推动企业的环境关注点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 实施清洁生产。
3.1.2. 政策制定
自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相继发布《环境保护成本控制与公开导则(征求意见稿)》、《环保成本分类指南2003版》、《环境会计指南2005》、《环境现状与课题》和《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工作指南》等一系列关于环境会计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相关政策。而这些政策也是日本推行清洁生产,绿色会计理念的直接推动因素。在这些政策中有很多以先进企业自己创造的案例为基础,相关部门逐步研究理论与方法开发出来的。这是日本环境会计的特征之一。在日本,环境会计经常被作为企业环境报告书的一部分,因此环境会计与企业环境报告书息息相关。做企业环境报告书和环境会计的时候,需要企业环保活动的一系列指标,因此,在日本环
境绩效指标体系已经初步实现规范化。
3.1.3. 理论研究
日本专业人士也对环境会计进行了理论研究,例如山上达人的《环境会计的构筑》,国部克彦的《环境会计》、河野正男的《生态会计论》、多田博之的《级环境会计》。同时,一些非政府组织(NGO)也积极倡导企业环境报告。
3.1.4. 发展战略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如此迅速与良好,源于日本环境会计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战略:
① 日本环境会计政策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符合日本的现实状况。 ② 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与日本环境政策密切相关。
③ 环境省在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上发挥主导作用。
④ 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国家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团体之间共同致力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共同利益,推动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
3.1.5.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经验总结
日本的环境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质性进展,主要得益于推行环境会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其中既有来自政府、市场的推动,也有企业各利害相关者的促进,充分体现着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相互合作、共同推进的特点。归纳得出日本环境跨级得以迅速发展的经验。
① 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作用
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公共团体的促进作用
③ 积极推行企业环境审计监督 、开展环境会计第三者认证工作
④ 公众对绿色会计的高度重视,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4. 中日环境会计发展比较及对我国启示
4.1. 中日环境会计发展比较
中国和日本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均相对较晚,但发展情况各异,中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日本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以下就法律制度建设方面、 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和具体实践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和日本存在的差距,以探索我国接下来环境跨级的发展之路。
4.1.1. 环境会计的定义及分类的比较
在中国环境会计又名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制度,以有关环保法律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等对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我国起步较晚,对于环境会计这一新兴会计分支的认识与研究,依旧停留在环境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局限的改进一环境会计基本原理的研究上,而环境会计整体核算体系建立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还未提到议事上来。因此,环境会计的定义紧紧围绕着环境会计的基本要素、核算环境成本费用和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活动。
在日本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目前定义并未得到统一。有两种观点:一是环境会计是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并向外部或内部的利益关联者报告的一系列行为。另一种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一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为目标,将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保护效果尽可能的以货币单位或实物单位计量、分析报告的工作。
4.1.2. 中日环境会计基本理论方面的不同
理论上,日本环境会计专家将环境会计成本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传统成本、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可以看出日本环境会计成本定义上还存在概念交叉、边界模糊的特点。在中国,环境成本是指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的其他成本。通过比较,两国在基本理论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主要是各个环境要素的确认、定义的边界的区别。日本更注重环境业绩指标的制定及公司
环境业绩指标的考核。
4.1.3.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比较
日本政府确立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后,开始了推行环境会计的进程,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环境会计的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我国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环境资源问题也十分重视,尤其在立法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为了环境会计的顺利推行,日本监督部门在制定环境会计制度准则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由《环境会计准则年版》、《问题与解答》、《事例编》组成的《环境会计准则---为环境会计准则的理解》是日本现行的主要环境会计制度。日本为了应对1960--1970年代严峻的公害问题以及1980年代扩散的城市生活型公害制定了大量强有力的公害措施并在取得切实效果之后继续推行环境政策:1993年制定《环境基本法》,大致每隔五年修订一次;2000年制定《循环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2005年出台《节约能源法》;2009年出台《关于解决水俣病受害者的救济问题和水俣病问题的特别措施法》等等十分细致琐碎但切实有效的法律政策。如此高强度的强制性法律政策使得日本公民能够对环保事业引起足够的重视,拥有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与之相反,中国在此方面的工作一片空白,目前只有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有几点涉及环保问题。会计人员无法可依,有心无力。相比而言,我国在环境会计有关法律体系建设上进程缓慢,环境会计的开展缺乏赖以遵循的准则,亟须借鉴经验并结合国情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环境会计准则。两国的环保法规有所差异。中国虽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七大法律三大法规,但细节方面落实得不够到位,监督、惩罚力度不够,法律推行稍显艰难,公民的环保意识更是直到如今都有待提升。
4.1.4. 中日环境会计报告的比较
日本环境会计报告书是企业住址经营责任者准守环保方针、环境管理法规、降低环境成本而编制的汇总文本。我国环境会计报是基于调整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需要及满足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编制的。
两国环境会计报告书的差异详如表表格5:
表格5
4.1.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
在披露的形式上, 日本通过借鉴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形式,通常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书与单独立项的环境报告书相结合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环境报告书记载了企业的环境活动方针、范围、目标、环境成果和效益分析等内容,集中并且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与日本相比,我国环境会信息披露没有单独的集中报告形式
在披露的内容上,日本企业主要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两方面的信息披露在所出具的环境报告中, 使信息使用者能集中和重点把握企业的环境信息状况。 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对少数与环境成本有关的项目进行披露,如在企业的战略计划或预算中披露排污费支出、弃置费用支出、环境方针政策的相关规定等,而对能重点反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状况的实质信息不披露或披露不充分。 日本曾经历过环境污染而导致浩劫,上至首相下至平民都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并对在绿色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持以高度的关注。而我国各行各
业普遍表现出对短期利益的执着,对长期社会环境经济多重利益的忽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性只有相当浅薄的认识。
4.1.6. 具体实践比较
日本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环境会计的开展工作中也取得了比较显著成效。随着环境会计的大范围实施,企业自主性和积极性越来越高,而我国在实践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比较小 ,环境会计的发展大多仍集中在研究阶段。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往往受到政府的强制规定,不得不进行披露,很少有自愿披露的企业。
4.2.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启示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缓慢,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总体上来看,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审计机制不完善,企业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薄等。通过分析日本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推行我国的环境会计。
4.2.1. 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对我国的启示
加紧建立有关环境会计包括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在内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立法,制定有关准则,建立起一套完整详细的系统制度,将强制性法律与鼓励性政策相结合,以法律形式明确环境会计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最严肃的方式才能最快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得企业管理层明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在企业中落实环境会计;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推进环境会计的经验,大量引进国外环境会计相关的优秀理论成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鼓励更多专业资深的会计学者加入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探讨,这样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系统的发展才能快速推进。
加强培养、教育会计人员向会计人员灌输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完善皇家女将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系。
4.2.2.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准则
日本以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为目标,重视环境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为环境会计的开展提供制度基础,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有准则可循。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开展环境会计工作的标准和约束监督机制,我国也应该结合具体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加快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增强环境会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使环境会计的开展有一个公认的专业标准,也要使企业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要求,促进环境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4.2.3. 加强政府指导,强化第三方的监督和审计
日本的经验表明,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专门的环境会计委员会,联合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共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体系,引导环境会计的开展,并加以指导和监督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财政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合作, 把环境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并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协会的作用,为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指导, 重视政府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对环境会计的审计和再监督,推进企业环境会计稳步发展
4.2.4. 建立激励奖惩机制,促进企业自愿实行环境会计
日本环境会计之所以能大规模的得以推行,与企业自愿实行环境会计、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分不开的。 我国很多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很小,应该在推行环境会计制度的同时,加大奖惩执法力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宏观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与约束下,企业的内驱力会不断增强,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争取获得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树立企业环保形象,促使企业环境会计的迅速发展。
5. 基于日本富士通及我国企业实例分析
5.1. 日本富士通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日本富士通公司属于世界500强的日本大型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是日本第一个导入环境会计的企业,也是日本第一个公开环境报告书的企业,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顺应国家政策,实行环境报告由第三者认证制度的企业。
5.1.1. 富士通的具体实施
① 根据企业环境会计基本原则实施环境会计管理
富士通企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责任划分明细原则,配比原则来组织实施企业环境会计。
② 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信息披露模式,突出其作用意义。
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编制独立的企业环境报告,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财务信息。 ③ 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创新。
富士通借鉴了美国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指南,并进行了自我创新,制定了本公司的环境会计指南。自成立之日起,富士通每隔三年就制定一项渐进式的具体目标,一步步取得进展。
④ 结合相关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环境会计成本分类,完善科目设置,量化环境会计实施。
环境成本分类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最关键最复杂的部分,富士通的成本主项目主要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角度来划分,站在企业整体的视角上考虑问题。富士通环境成本分类项目如表格6所示。
日本富士通公司环境成本分类项目表
表格6
续表:
5.2. 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不匹配问题的突出,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就我国而言,环境问题己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肇事者,理应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煤炭类企业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典型代表,更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5.2.1. 具体实施
近些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主要有3种,即: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和独立的环境报告。其中,年报中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在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是,煤炭上市公司习惯在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在重要事项和独立的环境报告中披露较少。
5.3. 基于中日实例分析日本环境会计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5.3.1.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税制
日本富士通于1996年开始公示《环境经营报告书》,1998年导入《环境会计制度》,此后一直注重环境会计管理的组织和实施。从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现状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研究的盲区正是信息披露不足的根源。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所遵循的《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都尚未出现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反映和报告的具体标准或指引,令环境敏感度较高的煤炭企业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对环境会计信息予以适时披露。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高度标准化的计量框架来约束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具体来看,环境会计信息首先可以依托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调整传统财务报表的内容,新增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收益、环保支出及费用、环境利润、环保投资现金支出、环保筹资现金流入等相关会计科目,凸显煤炭企业治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5.3.2. 完善符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我国应完善环境会计要素、成本分类及科目设置,量化环境会计计量。日本富士通结合自身实务和发展特点,确定环境会计要素,不断完善环境会计成本分类,赋予环境会计实施实际操作性。而我国的企业环境会计应用未实现已有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较好融合,也未建立较为系统的、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环境会计成本分类。环境成本分类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最关键最复杂的部分,环境成本划分得越明晰,可操作性就更强。笔者认为,确定全面、综合、实用性强的会计要素,完善、细化符合我国企业实情的环境成本分类及科目设置是我国环境会计具体推广实施的必经途径。
5.3.3.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富士通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编制独立的企业环境报告,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财务信息。中国也应该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① 明确环境会计的披露目标。
② 确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原则,如:循序渐进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强制性披露原则等。
③ 制定环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应该具备充分性、真实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综合性以及政策性七个特征。
④ 企业应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以环境财务报告和环境绩效报告的形式对企业的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予以披露。
5.3.4.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力度
日本完善的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制度为日本富士通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也应该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监管:
①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就煤炭上市企业的如下几个环节开展专项监管:环境政策的执行情况、现行环境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保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环保预算、政府专项环保资金的运用、主要环保绩效、环保资源分配的成果、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
② 加强独立的会计审计机构监管。由于现行的《审计法》仍未设计环境审计方面的具体规定,无法约束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工作,故首要任务是修订审计法律法规,融入环境会计审计的内容,以构建科学的环境会计审计制度。当然,我国要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会计审计制度,可以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美国环保局等权威组织的惯常做法,制定出融内容审计、政府审计与独立第三方审计为一体的环境会计审计制度。
③ 加强企业内部监管。首先,要评价企业的环境风险,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哪些污染废弃物,会产生怎样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是否会因此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有无罚款和诉讼风险;其次,要评价企业的环境政策,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审查企业环境政策的可行性,对不恰当的环境政策及时进行修正;最后,要审查企业环保措施是否有效执行,内部审计部门要保证环保资金是否存在被挪用的情况,环保支出的成效如何,财务部门的会计处理是否全面的反映了企业的环境信息等内容。
5.3.5. 注重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
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和环境会计理论方法的研究是环境会计持续有效发展的有力保障。富士通灵活运用日本当代环境会计理论,组织实施了适合自身的环境会计。而我国环境会计对国外理论的运用较生硬,不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环境会计实施被动、阻碍大等现状,如:
① 建立适用的激励奖惩机制,使环境会计实施与否、实施质量与企业实际发展和利益挂钩。
② 探索降低环境会计实施成本的技术方法,使企业环境会计在成本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控性。
6. 总结
通过系列的研究分析,日本环境会计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我国在今后环境会计发展领域借鉴日本经验会使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加快速度。但是笔者认为,我国与日本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这会导致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阻碍,所以不能急于求成,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时不能一味照搬日本的做法,应该结合国情在日本的经验上加以总结,走更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体现中国特色。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尽管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不如日本健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力度不及日本,以及存在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众多缺陷,但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近年我国也积极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相关研究的经验,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复杂性,我国此方面的专家致力于完善环境会计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规,逐步实现最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萨日娜,齐金鹏. 日本环境会计体系分析及对我国启示[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3:95-98.
[2]李苗苗.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3]谭雪芹.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云南大学,2015.
[4]彭珍. 国外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日本的经验借鉴[J]. 财政监
督,2013,26:29-31.
[5]王月欣. 日本环境会计指南的特色与借鉴[J]. 商业研究,2010,11:188-190.
[6]张琳琳. 中国企业借鉴日本《环境会计指南2005》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7]尹梅.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3.
范文五:环境会计论文
内容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社会需求的膨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引起各国政府普遍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把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研究的领域,逐步出现和形成了环境会计。所谓的“环境会计”是指环境学科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又被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环境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效绩、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分支.本文在把握环境会计概念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提出环境会计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内部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等等;但是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缺失、专业人员缺失以及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这往往很不利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提倡理论与实务一定要同步进行、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并加以创新、引导企业自主进行环境管理,以此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
[关键词] 经济环境 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
目 录
一 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建立环境会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环境会计是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 (三) 建立环境会计是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的需要????????????. (四)实施环境会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二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对环境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失???????????? (二)缺少一整套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模式???????????? (三)缺乏环境会计核算的专业人员?????????????????? (四)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
三 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对策??????????????????. (一)理论与实务一定要同步进行??????????????????? (二)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三)引导企业自主进行环境管理???
(四)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
(五)加速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 参考文献
浅析环境会计的建设
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之类的负面影响,环境会计随之应运而生。具体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会计学月刊》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二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论文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科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又被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环境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效绩、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分支。环境会计主要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信息,为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寻找出路,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因此,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对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是对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
一、 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相应地,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变得极为严重。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资料,2006年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 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草原利用不科学、过牧严重 ,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的污染也很严重.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因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为500亿元.由于污染和过度利用,资源正走向枯竭。环保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事实上,未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以严重的污染为代价,我们可以采取特殊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模式,即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体系,来核算环境的支出和收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经济原则分摊环境成本。这种把资源量化的方式,将迫使企业将环境目标纳入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去,当企业在利用资源或者制造污染的同时,必然会衡量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保护环境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对于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建立环境会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我们所要求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GDP在量上的增长,更多的是要求在质上的飞跃。所谓“质的飞跃”其实就是指绿色GDP,即GDP的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据中国科学院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 ,过去的20多年 ,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 18,是依靠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与我们所期待的“绿色GDP”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把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以获得“绿色GDP”,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而且实行环境会计无疑可以为“绿色 GDP”的计算提供更多的绿色指标。它不仅可以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还可以监督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和力度,无论是对社会对生态环境而言都是很有益的。
另外,加强环境方面的核算有利于合理核算企业生产成本,这就可以促使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更为关注环境问题,加大环保投入,这些都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相符合的,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长期发展下去,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的利益,也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 建立环境会计是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在全球环保潮流和污染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企业的环境成本与费用与日俱增,产品定价不能不考虑环境影响,投资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已是势在必行。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够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和环境;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但是国际上对环保日益重视,要求企业将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计入损益。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要适应国际形势,增强竞争力,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在进行产品定价时考虑有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自觉将“绿色理念”纳入管理层考虑范围的企业,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但是从长远来看,与国家政策相符合的企业发展模式可以得
到国家的支持,会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最终可以实现环境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双赢。
(三) 建立环境会计是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的需要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国以年均 9(6,的经济增长速度,跻身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期的GDP中,至少有 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亦遭到极大的摧残,这种得不偿失、顾此失彼的增长方式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企业在为整个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制造环境污染,因此我国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如果强制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与披露,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那些仍在生产经营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并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将面临赔偿、诉讼赔付、污染治理等风险。这也许可以迫使企业对资源的耗用进行折旧,并通过正常的资金来源渠道去保护和管理资源,促进其再生和替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实施环境会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环境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正像许多人所批评的那样,他们把发展中国家当成自己的“污染避难所”,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对国外投资者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核算来约束;另一方面,地球村的经济大融合,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已是大势所趋。由于ISO14000系列的认证,我国产品要想出口欧盟等西方国家,就必须取得注重环保的“通行证”,否则将遭遇“绿色壁垒”;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环境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步步为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环境会计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把环境问题引入到会计核
算当中,对于我国目前的会计体系来讲还是一个很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挑战。在不断地意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其在核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在对环境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失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这就使得政府有关部门无法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破坏情况,从而不能制定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与采取微观对策,也不能引导企业走向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的轨道上来,环境污染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从根本意义上来讲,环境会计在我国对环境的保护并没有取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完善及深化目前现行的会计制度是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缺少一整套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模式
在环境会计中,对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取得实际的原始凭证的,对于环境成本的确认 、计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中,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成本和消耗,治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利益都无法用货币来进行度量。另外,目前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所以说,要让环境会计真正纳入企业的会计科目里面,就必须先制定一套计算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模式,同时不断完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些都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 缺乏环境会计核算的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核算是现代会计的一个新领域,特别会涉及到对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成本、污染等问题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处理起来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而我国各大大专院校开设的都只是传统的会计科目,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科目,所以目前会计行业还非常缺乏环境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样会造成企业即使再具有环保意识,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也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 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
政府的强制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公众压力应是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我国公民当前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2007年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公众环保意识的总评只有42.1分,为不及格。这样就很难利用公众的力量去促使企业把环境会计核算纳入到企业的会计体系里面,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也因而停滞不前。
另外,环境会计对于我国的会计行业毕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才在全国正式施行,施行时间较短,近期内很难有大的调整;更何况,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核算的范围,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就有可能会使一部分企业产生抵触心理。如何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只是短期的、只要企业能够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如多多进行二次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等,长期下来必然是可以带来长期的利润的,这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建立实施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因此应该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使环境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
三 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对策
(一)理论与实务一定要同步进行
针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目前所存在的缺失,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会计理论界应该密切合作。一方面,政府应恰当地引导、鼓励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促使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环境会计理论能早日与实务相结合;另一方面,会计理论界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成立环境会计理论及应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得出相应成果,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借助适当的理论指导,以突破实务操作的障碍。事实上,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要经历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才能形成,而且,也只有与实践同步,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此,政府还应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在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和购买决策时 自觉地考虑环境因素,形成对管理层核算环境成本、披露环境信息的压力。
(二)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从开始到如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很值得我们借鉴。譬如,挪威要求企业年度报告中必须揭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的措施;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所有的环境负债;巴西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显示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我国的环境会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在与国外同行不断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指导我国环境会计有序,持续发展。
(三) 引导企业自主进行环境管理
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应该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并通过财务报告真实反映企业环境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但是这样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环境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实施环境会计根本法律保障,是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企业可以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
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法并没有把环境会计作为单独的会计科目独立出来,所以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要素也无法真实地体现出来。照这样看来,修改会计法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可是我国现行的会计法是2007年才正式施行的,其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是以往的会计法难以比拟的,短期内进行再次修改显然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政府的行政行为相结合,引导企业自主进行环境管理,强化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在驱动力。待时间成熟再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或许更能收到效果,而且不影响目前会计法的施行。
(四)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
我们在完善环境会计核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的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很有可能会出现不能全面、如实地披露对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加强监督,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以促使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
觉保护环境,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推广。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定并公布重污染行业及重污染企业名单,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 (五)加速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项新内容,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报告都需要会计全力支持才能有效运行。新的环境会计准则 、制度及处理方法出来后 ,必须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要使环境会计真正在企业里得以应用,人才方面的准备是环境会计得以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引起他们对环境会计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实施环境会计,进而逐步主动、自愿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环境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传统会计下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会计学、环境会计学等知识和技能,分析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及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企业在环境会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或扩展绿色会计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新的环境会计准则 、制度及处理方法出来后 ,必须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要使环境会计真正在企业里得以应用,人才方面的准备是环境会计得以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公众及企业必须共同关注环境问题,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职责。针对我国的经济特征和环境状态,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发展环境会计体系。这是目前我们急需要做的事情。虽然在我国,环境会计注定还有一段很长很曲折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建立它完善它,使之可以为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服务。这是身为社会资源使用者和环境污染肇事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刘洁卉 (建立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措施[J】(审计与理财,2005 [2] 胥朝阳 环境会计框架及涵义探析。经济师,2001
[3] 张端明 若干环境问题的思考。生态经济,2001
[4] 黄静 环境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会计之友,2001
[5]《环境会计研究》,孟凡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8]《环境会计》,2004 许家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9] 李丽华:环境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 [10] 石有蓉,李宝宝(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广西会计,2003 [11] 李芳:试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J].财会研究,2003 [12] 刘洁卉:建立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措施[J].审计与理财,2005 [13] 仵宇庆:绿色GDP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6 [14] 熊亚: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会计初探[J].会计之友,2005 [15] 孙艳春(浅谈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刀(现代商业,2007,(26)( [16] 李学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和模式[J]当代经济 ,2007 [17] 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 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 徐婷婷.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江苏企业管理,2006 [20] 张劲松(环境会计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6 [21] 谢荣富(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八大障碍[J](财会通讯,2003 [22] 张以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3] 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4] 罗伯?格瑞、简?贝宾顿:《环境会计与管理》,王立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