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彭祖活了多少岁
彭祖活了多少岁
彭祖活了多少岁 阅读精选:
彭祖活了多少岁,彭祖的传说想必大家听了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传说彭祖活了800岁,这是真的吗,搁在现代听到的人大多会嗤之以鼻怎样可能活这么久,最多是彭祖活的比当时的人普遍要长。那么如果彭祖活没有活800岁,那他到底又活了多少岁呢,最后彭祖又是如何死的呢,这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好好了解一下彭祖到底活了多少岁,一齐来看一下吧。
彭祖活了多少岁,800岁,相当于今天的140多岁。
彭祖,又名钱铿,出生并死葬于这天四川眉山市彭山县的彭蒙山也叫仙女山。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据传他活了800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长寿之星。以当时60天为一年的所谓“小花甲”记岁方法,相当于这天的140多岁。
关于彭祖怎样死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说:[由整理]
古时人们祈望长寿,但又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于是就虚拟出一个彭祖的神话。山西省长治市黎城的西井镇有个村子传为彭祖所居,且有彭祖庙,故得名彭庄。彭祖是中国的传说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八十多岁,妻子就娶了一百多个,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很想明白其中原因,就对彭祖撒娇说:“我虽然年轻,但身体却不如你好,请你把长寿的秘密告诉我吧,我们也好长世相守。”彭祖看着如花似玉的爱妻,一时高兴,就说:“告诉你也没用,是阎王爷不留意把我的名字从生死薄上撕下,做了纸捻子,所以我才活到此刻。”其实,阎王早就在注意彭祖了,徐州彭祖井只是怎样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于是,就派了两个小鬼到彭祖所住村子的河里去洗炭。正好彭祖的妻子下河洗衣服,见有俩人在洗炭,嘴里还念念有词:“洗黑炭,洗黑炭,洗白黑炭去卖钱。”彭祖的妻子说:“我家相公活了八百八,也没听说黑炭能洗白。”俩个小鬼就说不信,于是,彭祖的妻子就把彭祖长寿的秘密告诉了这俩个小鬼,小鬼立刻报告了阎王,阎王找见了那根纸捻子,就派勾魂鬼把彭祖勾走了。老百姓大概对此也十分惋惜,就传开了一句顺口溜:“彭祖活了八百八,不能对妻说实话”。
彭祖活了多少岁,800岁,相当于今天的140多岁。
第二说:
传说中的上古仙人:黄帝,西王母、西王母的丈夫东王公、彭祖、赤松子、王乔等。原先彭祖和陈抟老祖两人,都在天宫玉皇大帝身边主事。一个管着诸神的生死簿,一个管着功德簿。有一天,陈抟对彭祖说:“我劳累过度,想好好睡一觉。如有要紧事,你把我叫醒。”彭祖答:“好,你尽管放心睡觉去吧!”彭祖一见陈抟去睡觉,想乘此机会到凡间游玩一番。有一天,他代陈抟更换生死簿名单,发现他的名字也在上方。彭祖一想:不好,如果我到凡间被玉帝发现了,就会
很快派人把我召回。他灵机一动,把生死簿上写有“彭祖”名字的那一页纸撕了下来,捻成纸绳订在本子上,从此,这个生死簿上,再也找不到彭祖的名字,他才放心地下凡去了。
彭祖流落人间,作了商朝士大夫。他先后娶了49个妻子,生了54个儿子,都一一衰老死亡,而彭祖依然年轻力壮,行动洒脱。当他娶了第50个妻子后,就辞官不作,到处游山玩景,直到这第50位妻子由当年的黄花闺女变成老太婆时,才定居到宜君县一个小山村。这时彭祖已800岁了。有天晚上,夫妻俩睡在床上拉话,妻子问他:“我是快死的人了,我死后你再娶妻不娶?”彭祖毫不介意地说:“当然还要娶,不然谁陪伴我!”妻子又问:“你为哈一向不会衰老呢?难道生死簿上没有你的名字吗?”彭祖哈哈大笑:“我永远不会死的!生死簿上有我的名字,他们就是找不着。”妻子之后问:“那你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彭祖一时得意说出了实情。妻子这才明白彭祖一向不死的奥秘。
这位妻子死后,脱下凡胎肉体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诉说了此事。玉帝听后恍然大悟,命差神赶快去叫陈抟老祖。谁知陈抟这时还没有睡醒,玉帝只好另派二位差神下凡去找彭祖。
由于年代久远,派下来的差神根本不认得彭祖,找寻许久毫无音讯。这两位差神不敢轻易地回到天宫交差,只好遍跑人间,四处打问。一天,二位差神来到宜君县彭村,乘木匠吃饭之机,偷走解板大锯,到打麦场上使劲地锯一个碌碡,一下招来很多乡亲围着看稀奇。这时,彭祖也前来观看。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彭祖也因自我年
事高,经历广,趁机讥笑说:“我彭祖活了八百岁,没见过有人锯碌碡。”话音刚落,二位差使把锯一扔,当场就锁住了彭祖。这天夜里,彭祖就去世了,享年八百余岁。
阅读精选:
彭祖,传说中的养生家。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彭祖精于养生,《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但是,一人享寿竟至八百余岁,显然是不可能的。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可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史记》还记载了个彭姓氏族被封国于大彭等地。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状况。但对于彭祖善于养生的种种传说历代并无异议,能够推想,由于彭祖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以此而名闻于世,于是逐渐产出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布于后世。故彭祖这个氏族能够说是上古时代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长寿家族。
阅读精选:
彭祖活了多少岁
彭祖是我国古代的长寿代表,后人也喜欢用彭祖来比喻长寿。
那么到底彭祖活了多少岁呢?传闻彭祖活到800多岁,但当时的年纪法是60天为一年,所以,按照此刻的纪年法,彭祖大约活了120岁。彭祖又叫钱铿,他是一个道法高深的人,他也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他深谙长寿的方法。
彭祖
据《彭祖养道》上的记载,彭祖以前使用过木果籽延长尧帝的寿命。当时尧帝身患重病,彭祖煮了一碗鸡汤给他喝,这鸡汤里面是有木果籽成分的。木果籽具有很强的养生功效,喝下它就会使人的寿命延长,彭祖深谙此道,所以他经常食用木果籽延长寿命。除此之外,彭祖喜欢生活在与世无争的地方,在那些地方不必为时事操劳,所以他隐居在武夷山,生活过的充实开心。在武夷山,彭祖还潜心研究道法,修心养性。从中能够明白,彭祖长寿的主要秘诀除了食用木果籽之外,他的心性修养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人们的寿命都是比较短的,而彭祖却能够一向活到120岁,那但是奇迹,所以彭祖长寿的事情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彭祖活了多少岁这个问题之前一向困扰着一些科学家,因为年代久远,史料记载的含糊不清,所以一向以来都是难以确定的,而彭祖活了800岁的说法一向都是民间流传的,虽然庄子在《逍遥游》里面也有提到,但是仍然有人质疑。
彭祖百忌
说起道家,恐怕更多的人想起的是老子,也就是神话故事中的太上老君,但是普通大众不晓得的是,其实彭祖是道家的先驱,而老
子,只能被认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的远古历史或者神话中,就已经有了彭祖这一人物,他是道家的先驱,擅长养生,并且以长寿而闻名。就庄子的《逍遥游》以及其他书中关于他的一生的寿命的记载是约八百余岁。道家是华夏的传统思想之一,主张无为。
关于彭祖百忌实际上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彭祖所说的一百条不能做的禁忌,在那里的“百”实际是序数词,并不是数字一百的意思。彭祖百忌是必须数量的禁忌组成的,但是这些禁忌在使用的时候,是要结合华夏传统的纪年方式——天干地支的,两者相互结合,才会有用,如果单纯的看其中饿一种,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就彭祖百忌第一条来说,即甲不开仓财物耗散,结合天干地支就能够理解为是某一天的甲时或者甲年的某日不要开仓,如果开了仓,就会有财务等的损耗。这样的解释在这天看来,可能会被认为是迷信,但是在中国远古时期和封建统治时期,却是指引人们生活的一种信仰。人们根据彭祖百忌中的相关指示做出自我认为对的决定,从而周而复始的过每一天。
单就彭祖百忌而言,在科技发达的这天,已经在某些地区发生着作用,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人们都封建迷信,而是因为就此刻来看,彭祖百忌是以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你有多少朋友本命年一颗心值多少钱龙舟雨
范文二: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阅读精选:
在棺材里睡大觉的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也是十分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武当教派开山祖,太极拳法第一人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神奇的邋遢道人――张三丰。小说中,张三丰武功盖世,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开创了武当派,发明了太极拳,以死让周芷若幡然悔悟。却又起死回生,领着一帮垂髫少年云游四方,从此不知所踪。
金庸写的是小说,可张三丰却是真有其人。历史上,留存了许多关于张三丰的记载。终南山、武当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张三丰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他的出生地。甚至有的人明明明白也装不明白,他们不想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大人物怎样会出生在“人也不杰地也不灵”的化外之地,[由整理]
出生时神乎其神
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村靠近101国道处,有一座占地
一百多亩的“张三丰仙居”。这座仿古建筑由大殿、偏殿、钟楼、鼓楼组成,庙宇中,张三丰的铜像高高矗立,仙风道骨,令人肃然。
塔营子村是古懿州所在地,至今还残存着一段百米长的城墙遗址。懿州当年是北方重镇,辽代时,萧太后曾把它作为陪嫁送给自我的三孙女。
张三丰就出生在那里。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称之为故居,可为什么张三丰的出生地却被冠以仙居呢,
这是因为在家乡人的眼中,张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史书记载,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张陵的后人。如果此言不虚,那张三丰可说是大有渊源,因为张陵的先祖就是协助刘邦夺得天下的汉留侯张良。张陵祖籍江西龙虎山,东汉顺帝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人称张天师。张陵死后,其孙张鲁在汉中三十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建安二十年,曹操攻汉中,张鲁避走巴中,不久归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五斗米道”取得合法地位,得以公开传播,影响日大。
张三丰的祖父于宋朝末年携家迁入辽东,其父在元太宗时以前入仕,后归隐懿州,张三丰就是在此时出生。
张三丰的母亲姓林,早年生过四个儿子,可惜全部早夭。年过四十,林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就是张三丰。
关于张三丰的出生,懿州一带有很多传说,最为神奇的是这样一种说法。说1247年农历四月初九子时,将近临盆的林氏在睡梦中
突然惊醒,她急忙推醒身边的丈夫张居仁。说是梦见一只仙鹤从东海飞来,落到了咱家的房顶上。张居仁听了,喜上眉梢,说:“这是个好兆啊,是不是咱们的儿子要出世啦,”话音刚落,林氏突然觉得腹中一阵剧痛。张居仁急忙喊来接生婆。约摸一顿饭工夫,一个体形硕大的男孩出生了。随着男孩嘹亮的哭声,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鹤鸣。张居仁跑出屋子,见一只仙鹤从房顶飞起,绕院子飞了三圈,长鸣一声,一飞冲天,消失在茫茫天际间。张居仁抱起刚出生的孩子,见此子大耳垂肩,两眼圆睁,炯炯有神,颇有异人之相,便给儿子取名“全一”期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完人。林氏觉得“全一”叫着拗口,便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君宝。在《倚天屠龙记》中,年少的张三丰刚刚步入江湖时,用名便是张君宝。
患眼病结下道缘
张三丰从小聪明过人,三岁时已能看四书五经,且过目不忘。四岁时,唐诗百首倒背如流。张居仁见此子可堪造就,便延请名师,尽心教授,期望其精研儒学,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万没想到的是,张三丰五岁时,突然患上了眼病。家中虽多方求医治疗均无效果,致使其双眼“积久渐昏”,几乎看不见东西。父母焦急万分,听说不远处的碧落宫有一个“方外异人”叫张云庵,治眼病有奇术,便把张三丰带到了碧落官,求张道士为其治疗眼病。张道士宣称,他的患者除了用药外,还务必修炼道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就这样,张三丰一边治病,一边开始修炼道法。
半年之后,张三丰翳目渐明,而且对所学过的道经能“过目便
晓”,“随手披阅,便会通其大意”。张云庵见张三丰如此聪明,认为其为不世之才,便将他收为徒弟。张三丰从此便开始钻研道宗、儒业,少年时就打下了道教、佛教及儒家学说的深厚基础。
在碧落宫学习七年后,张三丰回到懿州家中。一边读书,一边苦心研读道教经典――老子的《道德经》和张陵所著《老子想尔注》,才学更加出众。
三峰挺秀得名三丰
中统元年,元朝实行“举茂才异”的政策,张三丰时年十三岁,便以文学才识出众,被当地官府列名为奇才上报朝廷。1264年秋,张三丰游燕京,正赶上忽必烈下诏延揽人才。于是,张三丰被任命为中山博陵令。张三丰在任中山博陵令期间,得知当地有一道观,庙观中有一道教名家葛洪山。于是,便利用闲暇之时经常到葛洪山庙观修炼处,探访流连。与葛道人共同探究道教真谛。此间,张三丰在葛洪山道观中阅览了《玉函方》、《抱补子内篇》、《抱补子外篇》、《神仙传》、《隐逸传》等医、道类书籍,对天地万物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第二年,张三丰因父母染病先后故亡。于是,便辞官返乡,亲自将双亲的灵柩送回辽东卫安葬,并在故里为双亲戴孝守墓数年。其间,张三丰在家每日诵读道经。
有一天,一位姓邱的道人,慕名来访。邱道人同张三丰一齐谈论道教理论,使他思路顿开。遂产生了出家修道断绝一切尘缘的意念。正如他在诗中所云:“此间好觅长生路,人世休言出世难。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
邱道人离去之后,张三丰决定束装起程,云游天下,参访道教名师。于是,他将家中田产交付给族人,嘱咐代其管理经营,并代已为双亲扫墓祀祭。之后,他便带着银两及衣物,身披道服离家,遍游南北名山大川,进行拜师、学道、修炼。行至宝鸡金台观时,见此地山泽清幽,松涛苍润,又有三尖山,三峰挺秀,实为仙境之地,他便在此住下,也因此他自号三丰居士。
自言当死棺中却鼾声如雷
1314年,67岁的张三丰离开金台观入终南山,遇道教大师、火龙真人陈抟。陈抟早年举进士不第,开始隐居武当山九室岩,之后到华山云台观隐居,与隐士李琪、吕洞宾为友。陈抟向张三丰传授了《无极图》、《先天图》和六十四卦图式,又向其传授了“天下第一玄”睡功,使张三丰大道豁然贯通。于是,更名玄素,自号玄玄子。张三丰跟陈抟学道、修炼、研读道宗经书四年之后,奉陈抟之命,南行到武当山继续进行修炼。
1324年春,张三丰?山涉水南行到武当山,结茅舍而居,在武当山苦心修炼了九载。所谓“九年无事又无诗,默默昏昏不自知”。他在不自知之中却到达了化境,使其道法始成。此时的张三丰,相貌奇绝,史书记载:“风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作一髻”。“手执刀尺,寒暑惟衣一衲”。据传他饮食惊人,“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其行踪神秘不可测,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登山如飞,或隆冬卧雪中,鼾声如雷。
1341年,张三丰从武当山还辽阳故里为父母扫墓。之后,他复
至元大都,又游历秦蜀荆楚吴越诸地。一日,他“阳神出游”,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当县人为其备棺收敛,正在临葬之际,众人忽然听到棺中鼾声如雷。于是急忙将棺开启,发现张三丰又活了。当地人都认为他是真神修炼之身,逐惊叹不已。
开创武当道教一派
明洪武初年,张三丰返武当山。他在武当山广招门徒,阐扬全真道教。武当山峰峦叠翠,景色奇绝,气象万千。他对门徒们说:“此山他日必大兴”。遂同诸徒一齐“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草庐宫观建成后,他让弟子邱元靖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紫宵,而张三丰自我则“结草庐于展旗峰北居住,此处曰遇真宫。张三丰和弟子筑草庵于土城,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守之”。于此,他的后生专心精研道法,为进一步推动道教理论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张三丰思路深邃,一生著作甚多。他的《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扁》、《道言浅近说》、《天口扁》诸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阐发道义。书中提出的见解,可谓旗帜鲜明,开创了武当道教一派。他提出以真武大帝为武当派的祖师加以崇祀,他讲孝行、讲忠恕、讲穷达、讲人品毁誉。他说:“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他揭露并批判一切邪道:“至于旁门邪经,御女采阴,服炼三黄,烧耳八石,是旁门无动也”。他注重修炼内丹,即内功。“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他提倡练功时要坚持做到“凝神调息”,也就是说,要排除杂念,一心练功,方能到达目的。
鹊蛇争斗悟出内家拳
张三丰不仅仅建立了武当派道教的一系列理论,还创立了武当内功、武当剑术。关于张三丰建立武当内家拳有一个传说,说张三丰在武当山“邋遢崖”修炼时,看见一只喜鹊与一条蛇在打架。喜鹊上下飞击,而蛇避其锋芒,轻身闪躲。相持时久,喜鹊筋疲力尽,蛇瞅准机会,一击而中。张三丰见了,大受启发,悟通了太极妙理。最后经反复研练,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武当内家拳。此拳术酷似蛇在攻防时采取的姿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最为可贵的是,张三丰在创造拳法时,将道家理论和道教修炼融会贯通,使内家拳的定名、路数、打法和特征无不打上了道教的烙印。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能够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享誉有明一代
由于张三丰武功盖世,对道家学说影响之大,不能不为当时尊崇道学的明朝皇帝所瞩目。明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请张三丰赴京师传道讲经。
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平息蒙古叛军后,挥师回朝回到南京。
此时的朱棣,由于徐皇后故去,蒙古军叛乱等一系列烦心之事,情绪极差。侍读学士胡广奏言,称武当山道人张三丰“深有道法,广具神通”,不如请他赴京讲道论经,可解圣上不悦之情。于是,朱棣即命给事中胡滢偕内侍朱详“赍玺书香币往访”。已经饱阅人世沧桑的张三丰,当然清楚“伴君如伴虎”,便避身出游。胡滢和朱详遍历山野,“积数年不遇三丰”。
永乐十年二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道士元虚子往武当山见张三丰,并以御制诗赐之,其中有“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之句,向其表示渴慕之情,但张三丰还是避而不见。永乐十四年,朱棣对张三丰始终不露面大失所望,怒谓胡广说:“朕屡次三番相邀,张三丰缘何拒而不见,”胡广见皇帝真生气了,星夜赶赴武当山,焚香泣祷,请张三丰现身。张三丰“见胡广情切,乃许以陛见入朝”,并以七律《答永乐皇帝并书》相赠。其诗中云“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若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朝见之后,张三丰便飘然而去。
之后,朱棣为表达对张三丰及武当道教的重视,在北京兴建徐皇后寿陵和北京新都紫禁城的同时,命工部侍郎郭?、隆平侯张信等,督率丁夫三十余万人于武当山大兴土木,“费以百万计”,先后重建和新建了净乐、遇真、玉虞、紫霄、南岩、朝天、太和等九宫九观、七十二岩庙、三十六座庵堂,总建筑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武当山的宫观庙庵建成后,朱棣特赐名为“太和太岳山”,并“设官铸印以守”。能够说,武当山现存的主要宫、观、庙、庵建筑,都是永乐帝兴建的。
其中的金殿,乃是在北京用铜铸好镀金后运抵武当安装而成的。
武当山宫观庙庵兴建竣工后,张三丰便开始云游四方。正如他在《琼花诗》中所云:“琼枝玉树属仙家,未知人间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标长带古烟霞。历年既久何曾老,举世无双莫浪夸。几欲载回天上去,似从博望借灵槎”。此诗堪称张三丰隐论遁世、洁身高蹈的自况。
此后二百多年间,明朝历代皇帝都对张三丰崇敬有加。1459年,明英宗天顺三年朱祁镇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1486年,明宪宗朱见深封张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1563年,明世宗朱厚聪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1623年,明熹宗朱由校封张三丰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其时,张三丰早已“莫测其存否”了。
张三丰不仅仅是个道学大师、武学大师,还是一位成就卓然的文学家,一生留下许多诗文佳作。他逝世后,其门人编有《三丰文集》、《三丰诗集》和《三丰炼丹集》等书,流传至今。
阅读精选: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能够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这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洪武初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先,民间一向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
各地的行踪。
一、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能够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这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样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能够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我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可见其有些经营头脑,若活到此刻,必须不会输给李一。
二、朱元璋派人找张三丰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洪武初
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奇的是,“洪武庚午,拂袖长往,不知所在”,1390年,张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里。而此后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
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张玄玄,就让他来一趟,跟我谈谈”,找寻的情绪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到了他儿子———永乐皇帝朱棣的时候,调门一下子高起来。
三、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
永乐登基以后,立刻派侍读学士胡广去武当山访求仙人。胡广来回数次,问遍了所有人,弟子们要么回答说去了甲地,要么说去了乙地,总之就是没在武当山。十多年时间都没什么结果。
之后,永乐告诉胡广: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于是,胡广回报,自称见到了张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请多多理解。这有就点神话传说或者胡说八道的意味了。怪只怪皇帝逼得太急。
但是,好歹也算给了永乐一个答复。永乐皇帝一高兴,给张三丰写了封信,十分遗憾又十分虔诚地表示,“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万物,而我才疏学浅,德行菲薄。期望您
有空的时候必须到京城来,我恭候您大驾光临。”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据说,张三丰给永乐回了一封信,讲述养生之道,但这封信是否出自张三丰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四、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
为讨好张三丰,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建造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先,民间一向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杨溥着《禅玄显教编》中就说,张三丰以前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我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
五、明朝皇帝纷纷赐封号
张某之后入朝当官,跟永乐皇帝提起此事,永乐便派他跟随胡广一齐到武当山找张三丰。
还有人在笔记中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甚至,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汪梦九的人还自称遇到过三丰真人并
与其交谈。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能够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六、关于张三丰的种种猜测
那么,张三丰到底去了哪里,是死是活?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其寿为212岁。当然,这是根据零星的文字记载推断的,很多人也认同这个说法。
我们不能因为事实超乎自我的想象,就断定事实不存在;也不能因为专家已经给出一个结果,就不再提不一样意见。笔者觉得还有几种可能:
其一,根本就没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是住在武当山的道士们虚构了这样一位长者,借用其传奇经历为自我撑腰打气;
其二,确实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但他在洪武初年刚名声大噪时就已去世了,其信徒托词说他到外地云游,以此神化师傅;
其三,有人故意搅浑水,编造与其见面的经历混淆视听;有人冒充张三丰借用他的名字在招摇撞骗;
其四,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人们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无论如何,张三丰最后是死了。死在什么地方,没有人明白,人们只好当他还活着。或许,他至今还活在我们中间,
阅读精选: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大约140多岁。传说归传说,他不可能活过200岁。
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从诸多的资料分析,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
中国武学史和《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载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卒于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张三丰32岁北游宝鸡,自号三丰,67岁进终南山拜火龙真人为师,后入武当山,开创武当派,收了武当七侠,就是大家在《倚天》中看到的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7个弟子了,公元1368年明太祖建立明朝时,张三丰121岁,张卫健主演的《少年张三丰》上说张三丰活了149岁,对于这种没有历史根据的糊编瞎改历史依据的,实际上,公元1384年张三丰137岁还活在人间啊,要不然公元141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封169岁的张三
丰为武当真人,做何解释啊,还有明天顺三年,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朱祁镇的《御刚张三丰铜碑》之诰命为依据,因为诰命是为活人而写,说明张三丰那时还混迹人间。所以本人认为张三丰卒于天顺末年较为贴合实际状况。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
很多读者透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以及仙风道骨和高尚德行,钦佩不已。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
宋朝的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大概生活在北宋末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黄宗羲儿子黄百家,也是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跟王征南学过内家拳,在他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说:“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王征南是黄宗羲的朋友,是黄百家的师父,黄氏父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关于宋朝张三丰的记载就应是有依据的而且相当认真的。雍正年间,宁波知府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说:“张松溪,鄞人,善搏……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
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那里张松溪自我说他的武功元朝的张三丰,本名张阳,字三风,中岳武当山道士,中岳慈云寺佛徒,创张阳拳和二路通臂拳。然而元朝的张三丰似乎很难确定,《明史?方伎列传》记载:“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刘秉忠是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建筑设计家。刘秉忠现存作品较多,但是没有提到“张三丰”这个人。《名山藏》也说:张三丰曾与刘秉忠、冷谦同师元初著名的海云禅师。清人李西月编写的《张三丰全集?芦汀夜话》里,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曾任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做全真道士,在终南山遇到火龙真人,得到真诀。最后在武当山修炼多年。
那么明朝的张三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朝的张三丰是一名被神化的人物,据说有时候三五天吃一顿饭,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吃一次饭。精神好的时候穿山走石,累了的时候铺云卧雪。有时一日走千里,“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对道教的控制,派遣一些道士出使全国各地道观,特意叮嘱使者:“有张玄玄,可请来。”但始终没有找到张三丰。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也是十分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武当教派开山祖太极拳法第一人
从辽宁走出的邋遢道人张三丰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神奇的邋遢道人——张三丰。小说中,张三丰武功盖世,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开创了武当派,发明了太极拳,以死让周芷若幡然悔悟。却又起死回生,领着一帮垂髫少年云游四方,从此不知所踪。
金庸写的是小说,可张三丰却是真有其人。历史上,留存了许多关于张三丰的记载。终南山、武当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张三丰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他的出生地。甚至有的人明明明白也装不明白,他们不想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大人物怎样会出生在“人也不杰地也不灵”的化外之地?
出生时神乎其神
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村靠近101国道处,有一座占地一百多亩的“张三丰仙居”。这座仿古建筑由大殿、偏殿、钟楼、鼓楼组成,庙宇中,张三丰的铜像高高矗立,仙风道骨,令人肃然。
塔营子村是古懿州所在地,至今还残存着一段百米长的城墙遗址。懿州当年是北方重镇,辽代时,萧太后曾把它作为陪嫁送给自我的三孙女。
张三丰就出生在那里。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称之为故居,可为什么张三丰的出生地却被冠以仙居呢?
这是因为在家乡人的眼中,张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史书记载,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张陵的后人。如果此言不虚,那张三丰可说是大有渊源,因为张陵的先祖就是协助刘邦夺得天下的汉留侯张良。张陵祖籍江西龙虎山,东汉顺帝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人称张天师。
雍正活了多少岁彭祖活了多少岁孙中山活了多少岁
范文三: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应该活了212岁左右,这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
武当派的开山始祖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关于张三丰的神奇传说特别的多,张三丰在169岁时被朱棣封为武当真人,那么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张三丰是辽东人,就是今辽宁阜新一带人,生于元定宗二年,也就是公元1247年。根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和《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记载,张三丰应该卒于明天顺二年左右,大概就是1458年。也就是说,张三丰应该活了212岁左右,这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这时候的张三丰已经121岁,而且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高人了。这时的张三丰带着弟子在武当山圈地造房,紫霄宫已有原始房子。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一直久闻张三丰的大名,想向张三丰讨教一些长寿养生之道。于是派人去武当山请张三丰,岂料张真人并不是皇帝想请就可以请到的,最后朱元璋到死也没能见到张三丰一面。
朱元璋去世后传位朱棣,而朱棣同样对张三丰非常的感兴趣。朱棣找张三丰很高调。他派胡广去武当山请张三丰,但是胡广来来回回十多年,也没见到张三丰。
朱棣年龄越来越大,但还没见到真人,就真的急了,于是对胡广说:“找不到张三丰,你就去死”。
于是胡广开始对朱棣胡说八道,说是见到了张三丰,但是真人要去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来。
朱棣居然相信了,给张三丰写了一封信:“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万物,而我才疏学浅,德行菲薄。希望您有空的时候一定到京城来,我恭候您大驾光临。”
为了讨好张三丰,朱棣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盖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什么的,武当山的规模由此开始壮大。
朱棣诚心起了作用,169岁时传说张三丰终于见了朱棣一面,当然也有说是给朱棣回了一封信,信里还有关于长寿的秘诀。这一年,朱棣封169岁的张三丰为武当真人。
自此,明朝后来的皇帝对于寻找张三丰一直乐此不疲,为了能够从这位老神仙那里得到长寿的秘诀,还给张三丰封了什么通微显化真人等一大堆的头衔。
很多人坚信张三丰一直在活在世上,因为他已经超越生死。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三丰绝对是一个百岁以上的老人。这样的年纪在我们看来都可能比较离谱,但是对于清心寡欲,善于养生的道教来说,其实并不算多么的稀奇。
像张三丰这样人物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说彭祖啊,姜子牙啊,鬼谷子啊,陈抟啊都是这样的人物。几乎都有着超长的寿命。
范文四: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2010-11-07 15:13
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孙思邈是南北朝晚期陕西华原人,即今耀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立庙供奉,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药书。他会养生,自创推拿之术,加上懂得医药之理,且身体力行,年高弥寿,活了100多岁,真正做到了“度百岁乃去”,在他那个时代,是有史以来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男性长寿者,一生跨越了南北朝、隋代、唐代。要知道,唐代时,人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杜甫就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能活100多岁,那已经是一般人的侈谈,可望而不可即。以前,传说彭祖活了767岁。《太平广记》说:“彭祖者,姓钱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但彭祖的长寿只是无稽之谈,究竟活了多少岁,已经没有人知道,没法考证了。
孙思邈虽然高寿,但他具体活了多大岁数,历史上就说不明白,成为一大问题、一个悬案。大家公认他活了一百多岁,有人说他活了102岁,有人说他活了116岁,还有人说他活了120多岁,更有人说他活了140多岁,但越往后说,似乎就越不可信。一般认为他至少活了101岁。
对于他死的时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死于唐永淳年初(公元682年),或是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北宋初时出版的《太平广记》上说,他死于永淳年初。而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却说他“永徽三年,年已百余岁,一日沐浴,衣冠端坐,谓子孙曰:‘吾今将游无何有之乡矣。’俄而气绝。”不知这种说法有何所本,但这本书中谈到孙思邈时还有一处错误,说他是被唐太宗征召始诣京师的,实际上他是被唐高宗征召。可见《三才图会》之错误众多。《太平广记》成书距唐代较近,是遵到皇帝的诣意,由李昉11位大臣经数年集体编纂的,比较严肃可信。
孙思邈的生年,依据《太平广记》中他的事迹记载,他显庆三年被高宗征召,住在京城鄱阳公主的废府,当时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住在这里。他们相交很深,卢照邻与其同事友人共执师资之礼,拜他为师,并询问他医疗疾病的理论,如何为人处事关系,如何修生养性三大人生基本问题,孙思邈一一作答,其见解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十分深刻的,颇有独到之处。而此时,孙思邈已经90余岁,却视听不衰。卢照邻因自己染疾,久治不愈,身体困顿,甚是伤感,因此特向孙思邈问医药之理。他在所作的《蒺藜树赋》序中称“癸酉岁于长安见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今年九十二”。卢照邻记其师言,必不妄。但开皇纪号凡20年,止于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寿,与史殊不相符。可能是开皇元年(581年)即辛丑所误。因丑与酉音相近,或是孙思邈说时,卢照邻将“丑”字典听成了“酉”字,以辛酉为辛丑。如此算来,则从以九十三为九十二也。史又称思邈卒于永淳元年,年百余岁,自是年上推至开皇元年到永淳年初,刚好101岁,虚数102年。以这种说法来看,则那些说他生于周后,隐居不士之说,为史误。
但这种说法有个问题,就是新旧唐书均记载,孙思邈在周宣帝时因王室多故而隐居太白山以及杨坚辅政时征其为国子博士,孙氏称病不起等史料,由此推论孙思邈在开皇元年时至少年逾弱冠,如果开皇元年刚出生,则他在隋文帝在位期间,年龄很小,不超过24岁,不可能被征召,更谈不上他隐居太白山之事。因此史仲序、张志远主张他应在公元560年以前诞生,其享年应为120岁以上。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马伯英认为孙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是其闪烁之词,隋文帝系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生,恰为辛酉,以开皇年号谑代帝讳,其全句可理解为“我是与开皇皇帝同年即辛酉年(公元541年)出生的。”以此推论,则独孤信赞其为“圣童”(可能在550――556年间回长安期间),杨坚征召、魏徵修史请教于孙氏等史料均可得到解释。独孤信于公元557年被宇文护逼死,所以独弧信见孙思邈必在此前。郭霭春亦主公元541年之说。这样,孙思邈则享年141岁。
孙思邈本人有几个闪光点:
一、神童。他少有奇才,聪明博达。《三才图会》中说他7岁日诵千言,及长,好谈老庄,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药,务行阴德。《旧唐书》本传载: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卢照邻作《蒺藜树赋》,谓孙思邈 “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耳。”在《摄养枕中方》中,孙思邈亦自称“余研核方书,盖亦久矣,搜求秘道,略无遗馀。”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而他的养生之道首要是“忧畏”, “忧畏乃死生之门、存亡之由、祸福之本、吉凶之源。”要畏道、畏天、畏物、畏人、畏身。魏征等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孙思邈口以傅授,有如目睹。
二、长寿。及太宗及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前面说过,他90多岁时,视听不衰。 “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啼百岁人矣。”他死时,经过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就木,如空衣焉。临终时,他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三、医术。 由于年小体弱多病,他家经常给他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就“志于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经过这样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他说“饮食不可废于一日,为益既广,为患亦深”,一方面,食物中有益于人体的因素,另一方面,饮食过度必致身形亏损,所以他强调“不强食,不强饮”,要求“饥乃食,渴乃饮”。他唯物地解释形神关系,说:夫身,为神气、为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 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从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伤心大哭。这种情况引起他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棺材里的“死人”是老婆婆难产刚死的独生女儿。他告诉老婆婆,产妇并没有死。于是开棺抢救。一看,产妇脸色蜡黄,一丝血色也没有,同死人无异,但一摸脉搏还在微微的跳动。孙思邈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不一会,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下产。孙思邈在学习前人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提出一个有奇效而又简便的防治脚气病方案,那就是用防己、细辛、犀角、蓖麻叶、蜀椒、防风、吴茱萸等含有维生素乙1的药物来治疗,用含有维生素乙1的谷皮(楮树皮)煮汤调粥常服来预防,这在世界医学史也是非常先进的。欧洲于公元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而孙思邈早在公无六百年左右,已经详加论述,并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比欧洲早了整整一千年。
四、预测。唐代文化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那就是通过看相貌来预测未来升官发财、生死吉凶的预知学特别盛行,最有名的人有袁天纲、张迥藏等人。孙思邈当然也不会对此冷漠,预测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的一个儿子在齐州作尉官,他预测到某人要到那里主政,儿子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会犯事,他要求某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放过他儿子一把。后来果真是这样。《太平广记》是这样记载的:孙思邈年百余岁,善医术,谓高仲舒曰:“君有贵相,当数政刺史。若为齐州刺史,邈有一儿作尉,事使君,虽合得杖,君当忆老人言,愿放之。”后果如其言,已剥其衣讫,忽记忆,遂放。隋文帝辅政,他被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 “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显庆三年,唐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他又固辞不受。实在被逼得没办法,孙思邈就说,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吧。于是他被授承务郎,直尚药局,也就是当上了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医药卫生局局长兼中直医院制药厂厂长。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范文五: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2010-11-07 15:13
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孙思邈是南北朝晚期陕西华原人,即今耀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立庙供奉,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药书。他会养生,自创推拿之术,加上懂得医药之理,且身体力行,年高弥寿,活了100多岁,真正做到了“度百岁乃去”,在他那个时代,是有史以来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男性长寿者,一生跨越了南北朝、隋代、唐代。要知道,唐代时,人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杜甫就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能活100多岁,那已经是一般人的侈谈,可望而不可即。以前,传说彭祖活了767岁。《太平广记》说:“彭祖者,姓钱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但彭祖的长寿只是无稽之谈,究竟活了多少岁,已经没有人知道,没法考证了。
孙思邈虽然高寿,但他具体活了多大岁数,历史上就说不明白,成为一大问题、一个悬案。大家公认他活了一百多岁,有人说他活了102岁,有人说他活了116岁,还有人说他活了120多岁,更有人说他活了140多岁,但越往后说,似乎就越不可信。一般认为他至少活了101岁。
对于他死的时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死于唐永淳年初(公元682年),或是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北宋初时出版的《太平广记》上说,他死于永淳年初。而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却说他“永徽三年,年已百余岁,一日沐浴,衣冠端坐,谓子孙曰:‘吾今将游无何有之乡矣。’俄而气绝。”不知这种说法有何所本,但这本书中谈到孙思邈时还有一处错误,说他是被唐太宗征召始诣京师的,实际上他是被唐高宗征召。可见《三才图会》之错误众多。《太平广记》成书距唐代较近,是遵到皇帝的诣意,由李昉11位大臣经数年集体编纂的,比较严肃可信。
孙思邈的生年,依据《太平广记》中他的事迹记载,他显庆三年被高宗征召,住在京城鄱阳公主的废府,当时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住在这里。他们相交很深,卢照邻与其同事友人共执师资之礼,拜他为师,并询问他医疗疾病的理论,如何为人处事关系,如何修生养性三大人生基本问题,孙思邈一一作答,其见解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十分深刻的,颇有独到之处。而此时,孙思邈已经90余岁,却视听不衰。卢照邻因自己染疾,久治不愈,身体困顿,甚是伤感,因此特向孙思邈问医药之理。他在所作的《蒺藜树赋》序中称“癸酉岁于长安见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今年九十二”。卢照邻记其师言,必不妄。但开皇纪号凡20年,止于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寿,与史殊不相符。可能是开皇元年(581年)即辛丑所误。因丑与酉音相近,或是孙思邈说时,卢照邻将“丑”字典听成了“酉”字,以辛酉为辛丑。如此算来,则从以九十三为九十二也。史又称思邈卒于永淳元年,年百余岁,自是年上推至开皇元年到永淳年初,刚好101岁,虚数102年。以这种说法来看,则那些说他生于周后,隐居不士之说,为史误。
但这种说法有个问题,就是新旧唐书均记载,孙思邈在周宣帝时因王室多故而隐居太白山以及杨坚辅政时征其为国子博士,孙氏称病不起等史料,由此推论孙思邈在开皇元年时至少年逾弱冠,如果开皇元年刚出生,则他在隋文帝在位期间,年龄很小,不超过24岁,不可能被征召,更谈不上他隐居太白山之事。因此史仲序、张志远主张他应在公元560年以前诞生,其享年应为120岁以上。
马伯英认为孙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是其闪烁之词,隋文帝系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生,恰为辛酉,以开皇年号谑代帝讳,其全句可理解为“我是与开皇皇帝同年即辛酉年(公元541年)出生的。”以此推论,则独孤信赞其为“圣童”(可能在550――556年间回长安期间),杨坚征召、魏徵修史请教于孙氏等史料均可得到解释。独孤信于公元557年被宇文护逼死,所以独弧信见孙思邈必在此前。郭霭春亦主公元541年之说。这样,孙思邈则享年141岁。
孙思邈本人有几个闪光点:
一、神童。他少有奇才,聪明博达。《三才图会》中说他7岁日诵千言,及长,好谈老庄,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药,务行阴德。《旧唐书》本传载: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卢照邻作《蒺藜树赋》,谓孙思邈 “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耳。”在《摄养枕中方》中,孙思邈亦自称“余研核方书,盖亦久矣,搜求秘道,略无遗馀。”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而他的养生之道首要是“忧畏”, “忧畏乃死生之门、存亡之由、祸福之本、吉凶之源。”要畏道、畏天、畏物、畏人、畏身。魏征等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孙思邈口以傅授,有如目睹。
二、长寿。及太宗及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前面说过,他90多岁时,视听不衰。 “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啼百岁人矣。”他死时,经过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就木,如空衣焉。临终时,他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三、医术。 由于年小体弱多病,他家经常给他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就“志于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经过这样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他说“饮食不可废于一日,为益既广,为患亦深”,一方面,食物中有益于人体的因素,另一方面,饮食过度必致身形亏损,所以他强调“不强食,不强饮”,要求“饥乃食,渴乃饮”。他唯物地解释形神关系,说:夫身,为神气、为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 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从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伤心大哭。这种情况引起他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棺材里的“死人”是老婆婆难产刚死的独生女儿。他告诉老婆婆,产妇并没有死。于是开棺抢救。一看,产妇脸色蜡黄,一丝血色也没有,同死人无异,但一摸脉搏还在微微的跳动。孙思邈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不一会,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下产。孙思邈在学习前人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提出一个有奇效而又简便的防治脚气病方案,那就是用防己、细辛、犀角、蓖麻叶、蜀椒、防风、吴茱萸等含有维生素乙1的药物来治疗,用含有维生素乙1的谷皮(楮树皮)煮汤调粥常服来预防,这在世界医学史也是非常先进的。欧洲于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而孙思邈早在公无六百年左右,已经详加论述,并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比欧洲早了整整一千年。
四、预测。唐代文化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那就是通过看相貌来预测未来升官发财、生死吉凶的预知学特别盛行,最有名的人有袁天纲、张迥藏等人。孙思邈当然也不会对此冷漠,预测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的一个儿子在齐州作尉官,他预测到某人要到那里主政,儿子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会犯事,他要求某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放过他儿子一把。后来果真是这样。《太平广记》是这样记载的:孙思邈年百余岁,善医术,谓高仲舒曰:“君有贵相,当数政刺史。若为齐州刺史,邈有一儿作尉,事使君,虽合得杖,君当忆老人言,愿放之。”后果如其言,已剥其衣讫,忽记忆,遂放。隋文帝辅政,他被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 “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显庆三年,唐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他又固辞不受。实在被逼得没办法,孙思邈就说,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吧。于是他被授承务郎,直尚药局,也就是当上了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医药卫生局局长兼中直医院制药厂厂长。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